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026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十六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十六卷目錄
順天府部藝文二
周子祠堂碑 元郝經
居庸關銘 前人
涿郡漢昭烈皇帝廟碑 前人
佑聖王靈應碑序 韓從政
重修蘆臺興寶聖母廟記 趙鑄
興寶聖母廟記 高鳴
仰山棲隱寺滿禪師道行碑記略
趙孟頫
越支社重立鹽場記 徐世隆
豐潤縣記 孫慶瑜
重修文廟記 馬克忠
重修狄梁公祠記 宋渤
崇恩福元寺碑 姚燧
重修文廟記 尚野
創建文廟兩廡碑 張勗
司天臺祭告尾宿文 袁桷
魯國大長公主賜宴天慶寺記 前人
駐蹕頌 孛術魯翀
大都東嶽仁聖宮碑 吳澄
通州文廟重修碑 吳澂
昭德殿碑 趙世延
元寶觀柏記 趙鑄
衍千字文 許衡
旃檀佛像記 程鉅夫
天開中院碑陰記 魏必復
房山建學碑 前人
昭祐靈惠公廟碑記 夏以忠
祭通惠河神文 蒲道源
涿州重修孔子廟碑 蔡欽
重修昌平縣儒學碑記 馬房輝
創建黑龍潭廟碑 歐陽原功
中書右丞相領通惠河都水監事政績碑
前人
都水改修慶豐石閘記 宋褧
重修檀州文廟碑記 王思誠
重修廟學記 前人
宣聖廟學記 黃溍
昌平縣石橋記 前人
龍虎臺賦 江孚
加封聖號頒降宣命記 童梓
長明燈記 無名氏
大興府學孔子廟碑 馬祖常
大都城隍廟碑 虞集
東嶽仁聖宮碑 前人
明倫堂記 納憐不花
黃金臺賦 楊維楨
龍虎臺賦〈此劉基元時所作故附元文之後〉劉基
職方典第二十六卷
順天府部藝文二
[编辑]周子祠堂碑 元郝經
[编辑]「道之統一,其傳有二焉:尊而王,其統在位,則以位傳; 化而聖,其統在心,則以心傳。」位傳者,人得之,故常有; 在心傳者,則不可得,或絕或續,不得而常也。三代而 上,聖王在位,道以位傳,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是已。三 代而下,聖人無位,道以心傳,孔子、顏、曾、子思、孟子是 已。周室東亡,秦人西并,祇一王位,屹為爭奪之具。得 「之者非血戰之豪傑,則推刃之子孫,其心則蠱於佛、 老,散於辭章,弊於法律,瞢於功利,壞於智數。聖人不 作,彊有力者挈位而不置,不復傳道而道統紊矣。」千 有餘年之間,學士大夫致志用力,掇拾殘斷,崎嶇章 句,不為不勤。其獨造自得,力探特詣,以道自任者,如 楊、王、韓、歐,絕無僅有。雖競於一時,而其學不復傳,是 以終不能永聖人之統,續而復絕也。剝蝕糜爛之餘, 僨踣撐裂之極,獲聖人之心,紉緝道緒,傳諸其徒,益 久益彰者,有宋舂陵周子而已。其學不知其所自,不 事章句,不工文辭,不務決科,沛然一致,諸道蹭踴。孔 孟之後,瞰視羲、文之前,揭振本根,後泐土苴,範圍天 地,窮神知化,盡性至命,創為《太極》一圖,申明大《易》先 後天之幾,著《通書》數十章,指陳聖學之極致,發前聖 之蘊奧,先儒之所未言,為道學宗,傳心之統。蓋其欲 慮靜盡,極於精一,篤於純誠,遂造高明,乃能如是。故 太史黃庭堅稱其為人如光風霽月,其瑩絕洞徹,猶 可想象。一傳而得程顥、程頤、張載,再傳而得楊時、游 酢,卒之集,大成於朱熹。泛瀾充匯,洋溢旁薄,君相服膺,師儒鼓篋,而學者遍天下。《六經》《語》《孟》各為傳註,性 理象數各為論說,正千載之訛,復一貫之道。既傳諸 其徒,又傳諸後世,又傳諸外國,迄今二百餘年,莫不 知義理之所在,各為一太極;反諸吾身,各有一《易》,使 人人自致聖域,而不以為難,由漢以來,未之有也。祠 祀之禮,盛於江南,而未至於河朔。今領中書相國楊 公,始嗜其學,乃建太極書院於燕都,立祠於院,以祀 周子,以二程、張、楊、游、朱六子配食,歲時釋菜,尊為先 師。燕自安、史之亂,暌隔王化者將四五百年,至於孔、 孟之祀,亦將廢墜。一旦祠祀,道學宗師,而以其徒配, 禮秩文采,警動幽朔,尤近世所未有也。嗚呼!道統為 不亡矣。祠既成,適經貳於公而徵銘焉,遂序其事而 為之銘。周子諱敦頤,字茂叔,湖南道州人。仕至虞部 郎、廣東提刑分司南京,卒於江州。嘗築堂濂溪以自 名,故門人號為濂溪先生。銘曰:析水之津,上扶斗極。 周子有廟,復一太極。民不鄙夷,會歸有則。渺渺絕緒, 如絲伊緡,聖遠弗續,又從而棼。祇揚其波,不探其源。 縱尋斧斤,自戕其本。舍轍而車,血手燥吻。客氣賈勇, 莫不憤隕。過高好奇,誘於誕空。看鳥應人,自忘其躬。 不及與過,皆失乎中。聖心有端,聖學有要,無欲而一, 乃造其妙。無極之真,根柢茲道。道有一極,極盡無餘。 轉幹化府,推激神樞。天地人物,埏埴貯儲。心死不傳, 乃載於書。《六經》一《易》,《道統》之集。梁折山頹,千載寥閴。 無乃升堂,更孰入室。「日下有日,五星聚奎。發源湖南, 派流江西。肩顏踵孟,傳心仲尼。伊洛湯湯,會為一水。 復生晦翁。」又一程子。坦坦一道,昭昭一理。太極有圖, 通《書》有章。遂令燕雲,亦如荊、揚。嗚呼盛哉,吾道之光。
居庸關銘 前人
[编辑]居庸關在幽州之北,最為深阻,號「天下四塞之一。」大 山中斷,兩巖峽束,石路盤腸,縈帶隙罅。南曰南口,北 曰北口。滴瀝濺漫,常為冰霰,滑濕濡灑側輪。足,殆 六十里石穴。及出北口,則左轉上谷之右,並長嶺而 西。陰煙枯沙,遺鏃朽骨,悽風慘日,自為一天。「中原能 守,則為陽國北門;中原失守,則為陰國南門。」故自漢 唐遼金以來,嘗宿重兵,以謹管鑰。中統元年,皇帝即 位于開平,則駐驆之南門。又將定都于燕都,則京師 之北門。而屯壁荒圮,恐起狡焉。故作銘畀燕京道宣 慰府,使勒石關上,且表請置兵,以為設險守國之戒 云。銘曰:「國宅天都,高寒之區,居庸其樞兮,遼右古北, 陰幽沙磧,控帶扼狐兮,山連嶺重,鍵閉深雄,巍巍帝 居兮,伊昔掣鎖。金源敗破,遂為坦途兮,函谷一夫,百 萬為魚。竟執哥舒兮,思起封疆。備不可忘,禍生不虞 兮,寇不可玩,機不可緩,實惟永圖兮。天險地險,莫如 人險,兵力相須兮。刻銘巖嵎,用告僕夫,當戒《覆車》兮。」
涿郡漢昭烈皇帝廟碑 前人
[编辑]涿郡為昭烈帝里,故其廟祀尤盛。涿,古燕國,古多豪 傑之士,歌謠慷慨,借交報讎,遺風尚存。每言曹魏篡 漢之事,莫不欷歔流涕,想見昭烈君臣之父子。故其 祠下拜謁而致奠者,朝夕不絕。其歲時事事,合沓走 集,不遠千里,指示樓桑故居,彷徨不忍去。廟在涿郡 南十里而近,自隋、唐、五季,遼、金以來,皆即故居代為 增葺。其正殿當中山靖王之後。昭烈像設,袞冕南向。 其佐命將相,則列于兩廡,左則諸葛亮、龐統、法正、許 靖,右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位序崇敞,有法制焉。廟 故有碑。金翰林應奉王庭筠,詞推昭烈之志。其論議 文采,近世所無,然猶題為先主名號,有未正焉。按《春 秋左氏傳》稱先主者,大夫稱其先大夫之辭,生則稱 主,沒則稱先主,非帝王之號也。魏晉私計,以昭烈父 子為僭偽,故稱蜀不稱漢,以昭烈為先主,安樂為後 主。至陳壽作《志》,即以漢與魏,使昭烈父子與劉璋共 為《蜀志》。其後著書者,皆以魏為正統。惟宋司馬光更 蜀為漢,初曰漢中王,即位曰漢主,崩則曰漢主;殂,追 稱則曰漢昭烈帝,而亦不以正統歸之。至建安朱熹, 始奪黃初之統,以章武繼漢焉。或者又以為族屬疏 遠,不能紀其世數名位,猶宋高祖稱楚元王後,南唐 烈祖稱吳王恪後,此又從而為之辭者也。後世之致 疑,未若孔明之傳信,曰:「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于 天下。」又曰:「霸業可成,漢室可興。」帝冑名正而漢世。當 是之時,莫不以昭烈為漢帝,曹氏為漢賊,豈待至後 世而欲以一己之私反之哉?故正其名號曰「漢昭烈 皇帝。」榜其殿而系之以《詩》曰:「高祖造漢,拯民塗炭。世 祖戡難,民適思漢。兩都二祖,垂四百年。昭烈之興,死 灰復燃。難于二祖,百折不沮。倉皇奔走,眾纔一旅。愷 悌仁厚,民心是歸。必得國士,乃可有為。既」挾熊虎,復 起臥龍。電掃漢南,雷振江東。蹙操扼吳,據有梁益。遂 取漢中,興王立國。高王之起,始實在此。拓定中原,貽 于孫子。漢賊不並,顧豈偏安,丕豈其敵,誅讎弗難,天 不假年,僨軍崩殂,不能致討,還于舊都,顧命命明,伊 周之事,不私其子,天下大計,琅琅格言,最以為善。三 代君臣,乃今復見。宗臣流涕。效死出師,游魂倀鬼。折 敗不枝,崦嵫返照,有光屬天。既絕,之統復一。再傳三君一仁,三起三滅。廟食帝里,至今不絕。燕山之陽,涿 水湯湯。篤生異人,復一高光。杜鵑不來,桑猶在寢。刻 詩廟門,萬世是諗。
佑聖王靈應碑序 韓從政
[编辑]「大元有天下,建大都,立宗廟,安社稷,懷柔百神。凡在 祀典者,朝命通祀,殷薦豐腆,春夏不闕。」至元初,選都 之坤方一隅,命少府督工創建城隍廟,不日落成,丹 青盡飾,壯如王者之居。司分善惡,部領山川,特封「祐 聖王。」每遇朔朢,車馬畢集,祈禱於神者,莫之勝紀。先 至元二十八年七月七日,有銀千戶被殺而不獲,主 名。捕疑似者數人,悉置之于獄。考訊逾年,省部委本 路府推周從仕親蒞乃事。從仕于二十九年五月十 八日引吏齋戒沐浴,禱於王前,同宿廡下。是夜將半, 俄聞樂作,遠則有音,近則無跡。徐聽鎖鑰之聲,殿門 若開,恍如神降。官吏相賀曰:「今獲斯應,殺人者神必 知之。」次日,就引囚徒審問,內有趙塔察兒者,如神攝 之,自行招說:「殺銀千戶者,我也」,從此冤獄,罪有所歸。 遠近聞之,莫不驚嘆焉。
重修蘆臺興寶聖母廟記 趙鑄
[编辑]「漁陽東南三百里,有蘆臺焉,面海背山,左踞曠野,右 跨大河,地僻而卑,民勤而野,男薪女汲,聚土而煮之, 成鹺而後已。舟車水陸,運之于民,令貴富賤貧,旄倪 大小均食之,日獲萬緡,以輸公府。向者大安末,河朔 不逞之徒嘯聚山谷,後天下革,人獲小康。歲次庚寅, 國朝設十路徵收所,選通古今、練錢穀、明儒術、閑吏」 事者以補之。前學士陳公秀玉為舉首,充燕路長,前 太學正趙德輝副之。明年,辟鑄行提領關防鹽使司 事。于是集場中遺民五七人,俾誅茅剪棘,拾瓦礫,平 陷穽,屋而居之。一日,沿水而西,見有廟巍然,牓曰「神 母。」詢諸由來,僉曰不知,獨一老能道之。昔五代時,南 北各據,限以疆界,幽、燕之地鹽絕者歲餘,百姓病之。 忽有姥語人曰:「此地可煮土成鹽。」遂教以煮之之法。 不數日,俄失所在,居人神之,聖母之號實自此始。由 是公私饒足,祈祠下者,皆如所請。鑄因禱之,黎明,有 告者曰:「臺南十里,皎白如春雪者十數頃,其厚寸餘。」 迫而視之,則鹽也。盡驅土人,挾箕筥收之,力未竟,復 融而為水。乃作《瑞鹽歌》以頌之,學士陳公亦留詩廟 壁。後二載,粘合公來長鹽政,謁聖母祠,仆者起之,闕 者補之,顛者扶之,壞者成之,天龍置之于左,雷師風 伯安之于右,廟貌一新焉。屬鑄書之,刻于石。丁未年 二月朢日也。
興寶聖母廟記 高鳴
[编辑]至元二年,大中大夫、禮部侍郎倪德政為中都轉運 使,提領稅使司,答木丁同知使事,寶坻縣鹽使曹嚴 臣副之。三人共政,動無遺慮,而又諮議石慶祥、經歷 王榮諸掾使交修參贊,盡祛宿弊,人誦其德不輟。侯 聞之曰:「方今朝廷清明,法度修舉,吾屬第行之惟謹, 何德之有?若考其所自,神之錫汝,不既大矣乎!今聖 母遺廟雖存,風日隤圮,苟能完覆,其庶幾矣。」闔場耆 舊聞其言,庀徒蕆事。不踰歲,殿堂門廡,煥然一新。歲 在戊辰,副使崔鶚,鹽判張仲智、李士珍、李昭、管勾李 伯俊、劉甫等,謀刻石以識本末。介詳議張君孝純來 請。予惟世之人有片能銖效輒自負,惟恐人之不我 與。今侯裕俗之能,理財之效,著人耳目,顧乃溫恭恪 遜,與人言則歸美朝廷,歸德于神之所自,可謂賢也。
仰山棲隱寺滿禪師道行碑記略
[编辑]趙孟頫
師名行滿,字萬山,俗姓曾氏。其先出東魯曾子,後祖 仕江右,遂為太和人。至元庚辰,至仰山,有會心處,遂 留薙髮,禮澤菴為師,更今名。又參學四方雲門、臨濟, 皆得其髓。大德癸卯,仰山學者請師歸舊隱,聲聞大 振。梵僧宣政使相迦失里、功德使大司輦真吃剌思, 相慕為道友。武宗在北邊,下令施鈔萬貫,造文殊菩 薩像。思幸其寺,施金百兩、銀五百兩、鈔六萬貫,賜號 佛慧鏡智普照大禪師。敕尚方造織成金龍錦緣、僧 伽大衣,窮工極巧,經歲乃成。命有司作尊勝塔於東 嶺,及建明遠、「觀光」二亭,以備臨幸。蓋棲隱寺始建於 遼,至師為二十六代云。《銘》曰:「峨峨仰山,如青蓮華。中 有寶坊,古佛之家。天王衛門,地神扶」棟。參差珠閣,葳 蕤金鳳鬱鬱,青松羅蒼玉林。清風過之,振海潮音。住 此山中,有大禪老,宴處寂靜,萬緣皆了。師以佛心為 國回嚮,遍恒河沙,功德無量。
越支社重立鹽場記 徐世隆
[编辑]「幽州置鹽,始見于後魏,歷唐以迄遼、金,地屬京圻,生 齒既繁,炊鑊益眾。嘗設提舉司於寶坻,秩視五品,以 重其選,所轄諸場,越支課居其半,特除管勾一員以 蒞之。」國初草創,鹽政未立,任土之貢,一付京官。時土 豪張進輩被府檄,鳩遺民數十戶,集越支之宋家營 以居,復事煎造,聚落未成,京使已旁午,令大償巨賈 債緡,鞭笞逼急,田野為之騷然。未幾,以鹽司隸徵收 課稅,所眾稍息肩。自鬻課之令行,提領諸路者,既自詭增倍,鎔山爨海,搜羅殆盡,其徵輸入官者,須厚賄 乃獲歸,且以所費取償於其屬,大抵用直十錢之物, 嘗估以當數十錢之屬,而工本又稽時不給,給則剋 減,自是竈民困矣。中統改元,分十道宣撫為外臺,悉 革前弊。然上禁甚嚴,下之怙勢罔利者甚虐無告,民 猶為病。至元二年,詔以大中大夫、禮部侍郎倪德政 為中都路轉運使,提領稅司事,荅《木丁》同知使事,寶 坻鹽使崔岩臣副之。倪公敦厚廉平,且練財穀,稔知 民苦,計會同僚公議,「凡場戶入鹽即給值,仍純支寶 鈔,不折諸物。其尤貧」窶者,預貸工資以賙之,存恤百 姓。於是富者起,逋者還,乏者足,惰者勤,擔者車,步者 騎,僑者籍,料量,平牒訴,息獄犴空。倪公倡之,同僚和 之。曾不三歲,鹽課以盈。席袋山積,瓦廬相連,牛馬蔽 野,熙熙然如在春臺。和氣中。咸曰:「自再立鹽司以來 幾五百年,未有如今日之安靜無擾者也。」耆老翟安 仁暨士人數百,願樹《監司石》以紀政績,介故人曹君 世傑來乞文。余謂:人知監司之賢,不知相臣擇監司 之賢;人知相臣能擇人之賢,又不知天子能擇相臣 之聖。惟上下各得其人,故能利人之病,富人之貧,樂 人之樂,憂人之憂。使諸路監司皆能如倪公輩之心, 將澤遍天下,又豈特越支一場而已哉!
豐潤縣記 孫慶瑜
[编辑]永濟務左控孤竹,右接無終,溟海浮於前,醴泉鎮於 後。其民勤儉而力稼穡,田廣遠而極膏腴,所出絲枲 魚鹽,所宜稻粱黍稷。若夫浭水紺碧,放舟南下,縱其 來往,紫蟹金鱗,隨意而得,雖大郡未足多也。聞之父 老云:「在昔金大定間,始改務為縣。至大安初,避東海 侯之諱,更名曰豐潤。」地方數百餘里,戶不啻二萬,民 物豐衍,賦入繁阜,為薊郡諸縣之最。承安中,以懷遠 大將軍夾谷公習捏來宰是縣。我大朝開創以來,庚 辰之歲,改縣為潤州,以李公充鎮國上將軍,行節度 使,因幹往西京,轝病以歸,迺不克抵任,遂以同知張 公就充節度使。大豪昝公由縣令陞宣,差燕京路越 支鹽使,時人號「昝半州」是也。厥後石抹公亦首任此 縣。昔逮今來,為守令者,非軍功耆德,未易處此。至元 初,省併諸司,移節官吏,將邑并入玉田。未及週歲,邑 人咸曰「豐潤」,實東西要衝,相去玉田,地里遼邈,民有 訴訟,奔走控告,大所不便。有耆舊李君信之,慨然首 倡懷牒,詣省部陳理,遂蒙允可,縣治得仍舊,於今積 有年矣。前縣尹張公、主簿牛公,世宦豐潤;縣尹楊公, 自玉田來蒞是邑,皆淵通物理,剸裁平允,百姓信服, 治績有稱。達魯花赤脫出,蒙古人也,賦性純謹,深達 時事。主簿范公,閥閱相承,用蔭歷治真定、武強,所至 為循良之吏。僕世業農,叨沗縣宰,自慚魯鈍,不足比 數。日以簿書為念,特愛其山川形勝,有登臨之樂;課 其風俗好惡,有布政之宜,故因修完廳事。落成之日, 寫之翠琰,庶幾來者尚有攷于斯云。
重修文廟記 馬克忠
[编辑]皇。宋呂蒙正作《孔子廟碑》云:「聖人之興也,能成天下 之務,能通天下之志,然不能免窮達否泰之數。是故 達而有位,則聖人之道泰,堯舜禹湯是也;窮而無位, 則聖人之道否,我先師孔子是也。此時之所值雖殊, 而功之在天下萬世者則均爾。昔者大道既隱,其風 漸漓,英靈始謝于衰周,德教方隆于大漢,闢邦家之」 正途,播古今之靈憲,百王取法,千古師宗。信乎,夫子 之道,消息兩儀,損益三代,立三綱而垂五教,正禮樂 而辨中外,其有補于生民而垂之萬世者,蓋賢于堯 舜,而禹湯莫之過也。郡縣各立學校,以吾夫子為宗, 而配之諸賢,所以崇德報功也。自兵燹之後,積有百 年,祀典衰而文教微,平舒故有文廟,黝堊漫污,瓦甃 剝落,廢毀殆盡,至今三十三年。達魯花赤楊公宰邑, 下車之初,躬謁聖廟,睹草莽荒蕪之狀,咨嗟瞻顧,有 戚于中。乃與其僚屬及諸士夫謀曰:「聖廟未新,文風 未振,尹茲邑者,寧無愧乎?」於是命工庀材,規辦貲費, 相農隙,誅茅茨,即故基為築垣墉,自殿廡以至齋舍, 靡不聿新,宏敞軒閟,「璀璨煇煌,視昔則加隆矣。故崇 祀有所,而神得其依;授教有居,而士安其業;俎豆生 輝,儒林生色。」楊君功在庠序,亦偉矣哉!爰自經營之 日,不期月而落成。蓋以侯躬親其事,榱桷磚埴之類, 積儲素具,無取給於民也。宜其成之速而公無廢務, 民不知勞也。邑人張溫、劉澤等,遹觀厥成,而樂民之 不擾,懇余書於石,以揚其美,乃從而銘之。銘曰:「聖道 昭彰兮儒風慶延,崇彼廟貌兮厥功茂焉。雕甍畫棟 兮金碧相鮮,琢詞貞珉兮奎壁星聯。春秋致祭兮陳 其豆籩;人文宣朗兮億萬斯年。」
重修狄梁公祠記 宋渤
[编辑]昌平縣治,在燕山南麓,邑北門外舊有唐狄梁公廢 祠,不知始建何代。大德三年,縣尹遼陽王君敬率同 事葺之,凡再閱月,祠之內外皆完好。具其事來謁予 于圖史府曰:「祠成當識。」竊謂《傳》有之,能捍大患,能禦 大菑者,咸載祠典。狄公于唐社稷,如忠格悍后,力爭廢主,能以孤身當橫流中,毅然不易一言,極難事耳。 史稱「寧州為勒石頌德,彭澤為立生祠,魏州復有生 祠」,皆其所常臨治,恩信及人,既去而猶思之者也。今 昌平于《傳》未嘗作邑而祠之,何歟?按萬歲通天中,罷 魏州時,嘗轉幽州都督。中宗反正,自右肅政御史大 夫改河北道行軍元帥。其罷修城守,具論發兵戍疏 勒非是。請曲赦河北脅從民人,蓋獲「免者數千萬計, 皆當時施行」,其有大恩德于燕、趙,豈直昌平哉!吾嘗 往來上谷、漁陽,古鎮戍中,往往有公祠宇。蓋敦實之 精,惠義之著,被覆冒之境,感而不忘,相率祠之,宜也。
崇恩福元寺碑 姚燧
[编辑]至大元年,詔群臣曰:「昔朕萬里撫軍,躬擐甲冑,底平 北寇,時有願言。俟他日振旅而南,大建寶剎,為祖考 薦福慈闈。祝釐卿曹,其灼是懷。惟以其日鑾輅親巡, 胥地所宜,於都城南,不雜闤闠,得是吉土。」敕行工曹 甓其外垣,為屋再重,踰五百礎。門其前,而殿於後。左 右為閣樓,其四隅大殿孤峙為制,正方,四出翼室,文 石席之。玉石為臺,黃金為趺,塑三世佛。後殿五佛,皆 范金為席,諸天之神列塑於廡,皆梵像,變相詭形,怵 心駭目。至其榱題梲桷,藻繪丹碧,緣飾皆金,不可貲 算。楯檻衡縱,捍陛承宇,一惟玉石。榜其名曰「大崇恩 福元寺。」外為僧房,方丈之南,延為行宁,屬之後殿。庫 廄庖湢,井井有條。所立隆禧院,比秩二品。守以相臣 割田外郡,收其租入,以給祝髮者。乘輿時臨,留必信 宿,久或浹旬,功垂什八。期以四年正月八日大慶,贊 遍賚官役,何意其日,奄以奉諱。皇帝踐位,哀先志之 弗竟,懼成功之將墮,飭敦匠臣,益虔乃職。罷行工曹, 入留鑰司之程以早集。敕臣燧汝文之碑。臣燧載拜 稽首,作頌曰:猗嗟梵「宮,相方視址,授其成規,維昔天 子。寫材於江,伐石於山,言出風行,草靡庶頑。又假相 臣,汝往敦匠,易衣寒暑,饑俟汝餉,於茲三年,大立細 捐,垂欲落之,而陟配天。」皇帝曰:「噫朕兄所志,有銜未 究,其在傳次,乃敕攸司,無替爾程。其用則取邦賦之 經,佛宇敕為,前古有是,而其所無,兩聖之治。前聖往 矣,於」佛焉依。今聖萬年,與日齊輝。濡軌長江,拳石喬 嶽。善頌之存,梵唄攸託。
重修文廟記 尚野
[编辑]文安廟學貞祐甲戌,金主南渡,焚蕩殆盡,僅存《大觀》 八行之碑。再歷周、宋、遼、金祚終。皇元受命,肇開貢舉, 優復中選,草昧漸革。世祖潛藩,賓禮師儒,務先學校。 至元三年,敕上都建孔子廟,用敦化源,四方萬里,莫 不知所振厲,黽勉從事。文安近在畿內,無以應德意, 二仲釋奠,即其故基,表以草幕,苟簡不恭,觀者惻然。 八年辛未,縣教諭以邑儒董君榮為之。董君素有興 復議,而病未能也,即言于縣,以國家方事襄樊,為平 宋張本,不獲所請。庚辰以屋賃錢合若干緡,伐木湯 川,往返千里,三歷寒暑,眾材始聚,瓦甓釘礎,黝堊丹 漆,各輸所有,以後為恥。卜云「其吉」,工力並作,不期月, 禮殿四楹鼎鼎,宏敞靚深,先聖先師十哲,像設顯嚴, 章施可徵。如一大府。惟從祀之室,大成之門,經畫井 井,未克備舉。所謂在《易》之地,力盡而休,今復七歲矣。 其在官者,主簿姚元,縣尉張瑛,縣尹楊潤,今縣尹李 侯佑,相繼而輔成之。二十八年,兩廡翼翼,繪像七十 二子。明年,大門,言言清靜。董君既沒,子道清學正,孫 禎教諭,承其事,如君存焉。大德辛丑,後,以講堂前以 櫺星,至大四年,以雀育廡瓦易版以甋。初講堂有闕, 至是戶牖端朗,階址堅整,燦然一新。李侯伻來謂余 曰:「文安廟學之廢,荊棘瓦礫者六十年,董君父子祖 孫勤苦四十餘年,卒成盛事。請文勒諸石,永資名教。」 野既允佑之請,且以廟學之本告之曰:「古者民以君 為師。」《書》曰:「若有恆性,克綏厥猷惟后。」孔子雖無其位, 而綏、猷修道之統,不忍絕也。刪定贊修之後,理寓于 六經。六經即天,天即聖人,故自天子以至庶人,無一 不可以學。孔子必反身思誠,存心養性,得夫廟之制, 而不失其學之實,非徒王安石所謂近世法者也。邑 令與董君父子祖孫之成學廟,亦豈韓愈所謂「不能 修事」者哉?雖然,學必久而後成。野喜其民牧、學官之 克協而將行,又慮其始勤終怠而不繼也。因并附此 以示無窮焉。
創建文廟兩廡碑 張勗
[编辑]「梗陽豐潤縣」,遼、金以降,為州為縣,載在《沿革》,玆不多 云。其地東連碣石,西接漁陽,南瞷滄溟,北鄰白霫,沃 壤數百里,魚鹽之利,棗栗之饒,甲于東方。天兵革命 之後,邑之儒宮,鞠為茂草,遺跡不存。至元十二年,邑 中耆老鳩錢千萬,十日而經營之。不期月,創構大成 殿,設聖像于中,列十哲于左右,春秋祭祀,俾諸儒拜 「趨其下,展其誠敬。」於今四十餘載,兩廡諸賢之位,尚 猶闕然。延祐三年夏,翰林掾史耿公承事來尹是邑, 暇日游于芹宮,謀諸同僚,鳩材募工,經始于延祐五 年八月,落成于是歲冬十月。告成之日,邑耆老楊質 等欲刻石,於是學官楊齊賢請予辭而銘之
司天臺祭告尾宿文 袁桷
[编辑]析木天津,燕都所次。維昔初基,相攸塗墍。民用不頗, 益遐以治。靈臺考占,庸啟震悸。善言惟從,式致芬祀。
魯國大長公主賜宴天慶寺記 前人
[编辑]至治三年三月「甲寅,魯國大長公主集中書議事,執 政官、翰林、集賢、成均之在位者,悉會於南城之天慶 寺,命祕書監丞李某為之主。其王府僚寀,悉以佐執 事。籩豆靜嘉,尊斝潔清,酒不強飲,簪珮雜錯,水陸畢 湊,各執禮盡歡,以承飫賜,而莫敢自恣。酒闌,出圖畫 若干卷,命各隨其所能,俾識於後。復命能文辭者,皆 敘其歲月,以昭示來世。」竊嘗聞之,五經之傳,左、國是 先,女史之訓,有取於繪畫,將以正其視聽,絕其念慮, 誠不以五采之可節而為之也。先王以房中之歌,達 於上下,而草木蟲魚之纖細,因物以喻意,觀文以鑒 古,審時知變,其謹於朝夕者盡矣。至於宮室有圖,則 知夫禮之不可僭;溝洫田野,則知夫民生之日勞,朝 覲贊享,冕服樂懸,詳其儀而慎別之,亦將以寓其儆 戒之道,則是魯國之所以襲藏而躬玩之者,誠有得 夫《五經》之深意,夫豈若嗜奇侈聞之士為耳目計哉? 河水之精,上為天漢,昭回萬物,矞雲興而英露集也。 吾知縑緗之積,寶氣旁達占候者,必於是乎得之。
駐蹕頌 孛術魯翀
[编辑]繼天體道敬文仁武大昭孝皇帝即位,修明世祖皇 帝隆平故事,以故東平忠憲王之孫、司徒忠簡王之 子拜住為丞相中書。至治元年,詔「若曰:忠憲弼我世 皇,功在社稷,德在生民,其敕詞臣即王所有范陽采 地、朔南康莊碑之,昭示悠久。」冬,刻銘既完,丞相承詔 蕆事。明年春正月,帝幸涿州,至碑所。秋九月,幸易州, 還。丙午,帳殿碑垣之南,駐輦御殿,上顧丞相若曰:「汝 祖考之績之盛,世載帝室,惟朕不忘,亦惟汝之賢,有 以相朕,益懋世德故。」丞相頓首謝。翌日,大官饌已,上 步自帳殿,御金椅,坐碑右,丞相稱觴獻《萬歲壽》,從臣 以次進觴,天顏和怡甚久,迺去。
大都東嶽仁聖宮碑 吳澄
[编辑]天子祭天下名山,嶽為眾山之宗,岱又諸嶽之宗也。 東嶽泰山之有祠,宜矣,而古今祠祭禮各不同。嶽者, 地祇也,祭之以壇,壝而弗廟。五嶽、四瀆,立廟自拓跋 氏始,當時惟總立一廟於桑乾水之陰,逮唐乃各立 一廟於五嶽之麓。若東嶽泰山之廟遍天下,則肇於 宋氏之中葉。古者祭五嶽之禮視三公,蓋天者帝也, 地者后也,諸神諸祇,皆帝后之臣也。天之日月,地之 嶽瀆,臣之最貴者。三公為臣之極品,故祭之禮與公 齊等,祭之秩次如公,而非以公爵爵之也。唐先天、開 元間,謂「漢以來王亦爵也,位公之右」,於是封嶽祇而 爵之曰王。宋大中祥符間,致隆嶽祠,猶以王爵為未 崇極,於是尊嶽祇而號之曰帝,意在乎尊之而已,禮 之可不可有不暇計。吁!咈哉!若神僭竊同天地,所以 起大賢之慨也。既廟之,又爵之,既爵之,又像之,地祇 而肖像若人焉,至於今莫之或改也。我世祖皇帝平 一海內,制作之事未遑,尚仍前代之舊。東嶽舊號「天 齊」,仁聖復加新號曰「大生」,郡縣並如金、宋時,有廟以 祭東嶽。大都新築,規模宏遠,祖社、朝市、廟學官署,無 一不備,獨東嶽廟未建。元教大宗師張開府留孫職 掌禱祠,晨夕親密,欽承上意,買地城東,擬建東嶽廟。 事既徹,聞仁宗命政府庀役,開府辭曰:「臣願以私錢 為之,倘費國財,勞民力,非臣之所以報效也。」上益嘉 賞,遂敕有司護持,毋得阻撓。方將涓吉鳩工,而開府 遽厭世嗣宗師吳特進全節深念師志未畢,竭心經 營,不惜勞費,於壬戌春成大殿、成大門,於癸亥春成 四子殿成,東廡、西廡、神像各如其序。魯國大長公主 捐資搆後寢,敕賜廟額曰「仁聖宮。」特進以書來請記。 予觀先開府之報上恩,今特進之繼師志,忠敬出于 一誠,其美可書也。而余因及古今祠祭循習之由,以 俟議禮者之討論。方今襲累朝積德之餘,際百年興 禮之會,明聖在上,仁賢布列,必將追復二帝、三王之 懿,盡革魏、唐、金、宋之駁。其于東嶽也,《禮》以地祇,而不 人其像,尊比三公,而不帝其號,兆之如四望,而不屋 其祠,庪縣于其方嶽,而不遍祠于郡縣。夫如是,雖先 聖復生,必無「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之嘆,乘太平之基, 新一代之典,昭示萬世之法程,斯其時矣。何幸吾身 親見之哉!」
通州文廟重修碑 吳澂
[编辑]皇元有天下文教,自京師達郡縣,雖遐陬僻壤,莫不 建學設官,以闡教事。通州近在畿甸,素闕廩給,學官 每至輒去,不惟教事廢弛,而孔廟亦且不葺,將就傾 圮。永平楊齊賢,繇豐潤縣教諭來為通州學正,思振 厥職,擇民間子弟可教者得三十家,籍之入學,謂之 《誦書》,白之官府,而復其身。州之參李侯,與州之長協 心主張于上,於是人願出力以修廟學。至治二年七 月役興,八月績成。孔廟正殿東西兩廡,爰及外門,上 瓦下甓,杇墁一新。講堂敝壞,蓋覆而塗墐之。前後窗牖,中外甃砌,悉備其所未備。其南則敞門塾一間,其 北則續檐宇三間,學者遂有藏息之所。廟之南豎穹 碑,刻加封詔書,示永久。積年之頹靡,一旦而完整,雖 曰學官之勤,微州官挾持之功,豈能致是哉。古之牧 民者,常以教民孝悌忠信為急務。通州之官,能用意 于廟,學不敢後,庶幾不愧古良牧之政矣。州長名速 朗吉大,其官。承直李侯名也先,其官承事。在州多惠 政,通民便之。初,榆河之西有閒田,欽依至元三十一 年詔旨,撥隸州學。後運官奪取造廬舍而私其僦利, 齊賢愬于官,戶部、禮部暨監察御史直其說以畀州 學如初。今齊賢又以餘暇,率所轄三河縣之民修其 縣之廟學,概可書也。
昭德殿碑 趙世延
[编辑]古者天子祭天地山川,歲遍稽之虞舜,二月東巡狩, 至於岱宗。秦漢以來,時巡之禮,或講或輟,鮮紹乎古 矣。《禮》五岳視三公,至唐始封以王爵。司馬承禎又請 旁立真君祠,宋因加帝號岱曰「仁聖」,自是祠遍郡國。 皇元有天下,世祖皇帝歲遣使齎香帛詣祠致祭。至 元辛卯,加封大生於,以祈純嘏,以永皇圖;鬯百嘉,以 厚民生也。國初城大都,規模宏遠,祖社、朝市、廟學、官 署,無一不備,獨東嶽廟未建。元教大宗師張開府留 孫於延祐末買地城東,擬建東嶽廟。事既聞,仁宗命 政府庀役,開府辭曰:「臣願以私錢為之,儻費國財,勞 民力,非臣之所以報效也。」上益嘉賞,遂敕有司護持, 毋得阻撓。方得涓吉鳩工,而開府遽厭世嗣,宗師吳 特進念師志未畢,竭心經營,不惜勞費,於至治壬戌 春,成大殿成、大門。癸亥春,成四子殿成,東西廡諸神 之像各如其序,而後殿則未遑也。泰定乙丑,徽文懿 福貞壽大長公主東歸,過祠有禱,捐緡錢若干緡,竟 其所未竟者。天曆改元,皇上入纂正緒,主來朝,適後 殿落成,事徹宸聽,賜名昭德,命大司徒臣薌山奉宣 玉音,諭臣世延,文諸貞珉,用昭攸久。臣惟五氣流行, 木位東方,四時順布,春居歲首。仁者木之德,生者春 之用。然則天地發育萬物之功,皆本於東方。故群岳 祀止方域,而岱宗祠遍海宇,雖與禮經稍殊,然推原 所以致人心嚮往之深者,其在茲乎?《詩》曰:「泰山巖巖, 魯邦」所瞻,泰山蓋魯之望也。今主食邑於魯,則諸侯 得祭。其山川在境內者,以邦君之母有事於望祀,宜 乎神之聽之,異於季氏之旅矣。況際聖天子,膺天景 命,百靈莫不受職,其於默佑,顯相宗社億萬年無疆 之休者,何如哉?是宜為銘。銘曰:「兩儀肇分,元氣流行。 方岳奠位,於赫厥靈。巖巖岱宗,惟魯之望。」時巡首途, 秩祀攸尚。帝出乎震,春育無窮。仁聖大生,代有褒崇。 相我國家,熙洽民物。昭明在上,有禱弗咈。貞壽之東, 歷祠捐金。五祀未歸,靈宇靚深。帝曰「休徵,維天允棐。」 悃愊全受,若合符軌。含齒戴髮,罔不懽心。天子萬年, 式詔來今。曰雨曰暘,毋愆毋忒。有年屢書,報祀無斁。
元寶觀柏記 趙鑄
[编辑]歲丁亥,京東諸紳請長春真人醮于田盤山之栖雲 觀。過平谷元寶觀,中有柏枯瘁已久,師歎曰:「可惜!」起 而摩之。明年春,其杪葉復生,鬱茂如故,見者奇之。予 一日托宿于州之通元觀,道人李志平,示余南塘老 人譽《長春子活死柏詩》,所謂非異人不能成異事,非 異書不能表異蹟也。志平欲永其傳,迺書其事于石。
衍千字文 許衡
[编辑]太極之前,此道獨立。道生太極,函三為一。一氣既分, 天地定位。萬物之靈,惟人為貴。太古結繩,民醇而愚。 茹毛飲血,穴處巢居。伏羲畫卦,始造書契。神農、黃帝, 三皇繼治。五帝少昊、高陽、高辛、堯、舜揖讓,傳中以心, 曆數在禹。夏承虞禪,謳歌歸子,啟與扈戰。太康遊畋, 羿距於河。仲康失權,引征羲和,一成一旅。少康中興, 桀虐百姓,天道禍盈,應天順人,殷湯革命,咸有一德, 伊尹元聖,太甲放桐,盤庚遷都,武丁中興,又終獨夫。 文王事殷,明夷蒙難,武發開周,首訪「洪範。」成康持守, 周召夾輔,穆正訓行。宣王復古,幽惑褒氏,犬戎所戕, 平王東轍,國風遂降,虛器尊周,五霸馳騁。孔聖《春秋》, 爰始魯隱,七國爭雄,蘇張縱橫,孟軻仁義,卒老於行。 孝公強秦,鞅變井田。赧朝昭襄,周祚以遷。并吞六國。 始皇詐狙,罷侯置守,焚書坑儒。阿房長城,賦役虐民。 二世子嬰,陳吳亡秦。項起西楚,劉興沛中。項殺義帝, 劉從董公。轉戰五年,資謀三傑。灌嬰垓下,始定漢業。 高帝忘功,誅醢械繫。溺愛戚姬。欲立如意。良招四皓, 幼惠遂定。呂雉牝晨,房闥出政。陸賈計行,平、勃交驩。 祿產就誅,劉氏乃安。文帝恭儉,詔半為農。景帝遵業, 醇厚民風。武承富庶,始建年號。窮兵雪恥,末年減耗。 立昭繼武,功歸霍光。孝宣中興,道雜霸王。元成、哀平, 權移女黨。張禹佞諛,乃生王莽。十有四年,亂生新室。 更始劉盆,王尋王邑。光武中興,群盜乃滅。寇鄧元勳, 耿、賈洪烈,天下平定。進用文史,退全功臣,封縣數四, 禮優嚴陵,星動太史,二百年間,名節奮起。明帝苛察, 章帝寬厚,和誅竇憲,殤終襁幼。安雖享御,權歸外戚北鄉弗永,順淪嬖,習沖劣質。聰弒於跋扈,桓誅梁冀, 陳李黨錮。靈委宦孽,黃巾嘯聚。進呂董卓,獻終漢緒。 曹丕稱魏,劉備興蜀,孫權號吳,三國鼎足。混于西晉, 都于洛陽。武惠、懷愍,劉聰所亡。元帝南渡,一馬化龍。 建康再振,為晉之東。明成、康、穆、哀,廢簡帝武安偽楚, 恭遜劉裕。東晉之弊,起于浮誇。清談之極,五胡亂華。 宋、齊、梁、陳、元魏,東西南北瓜分。後周併齊、隋、文,混一, 始盛開皇。煬帝窮奢,恭帝禪唐,唐高之興,太宗之謀。 閨門慚德,責以《春秋》,田以租調,兵以府衛,七百餘員, 首定官制。貞觀仁義,髣髴三代,本根不正,隨亦闕壞。 再傳高宗,已罹女禍,李勣一言,唐業幾墮。武后稱制, 欲立三思,倘非仁傑,孰引柬之?中宗復辟,嗣興韋后, 睿遜元宗,以功授受,開元太平,天寶昏亂,貴妃內惑, 祿山外叛,肅宗即位,大分安在?中興有頌,功不贖罪, 代宗中材,德宗猜忌,奉天所倚。陸贄仁義,順在東宮, 陰賜天下。憲任裴度,平淮有雅。惜其晚年,禍生不測。 穆、敬昏庸,不能討賊。文宗銳意,太和清明。僅殺弘志, 莫正典刑,輕用《訓》《注》,禍成甘露。武用德裕,遂平澤、潞。 宣宗寬思,唐治以衰。懿、僖、昭、哀,遂不可支,唐患非一。 用黨閹寺,藩鎮強大。宣武篡弒,朱梁李唐,至于石晉。 劉漢、郭周,是為五閏。錢、馬、高、楊,承襲割據。李、王、孟、劉, 各復僭偽。兵變陳橋,宋祖即位,剋平中夏,以國傳弟。 九葉中衰,江左六裔,遼、金據華,亦各九世。天眷地顧, 篤興我元。四海會同,本枝萬年。稽古提綱,維此《千言》。
按《析津日記》:「東院之東,舊有方家園。園廢,建淨業庵於其址。殿左廡有鎮陽林潮書許魯齋先生演《千字文》,以萬曆十一年八月刻石嵌于壁。」
旃檀佛像記 程鉅夫
[编辑]蓋聞道非有像,作易者必擬諸形容;法本皆空,度世 則蹔資于色相。謂如指空為鏡,不若以鏡而喻空;即 樹占風,將使識風而忘樹。是以雙林付囑舍利,以凡 聖而遍分;千輻經行足跡,亙古今而常在。非炫神通 于幻境,實開方便于迷津。所謂由目以會心,即心而 印佛者也。按《大藏功德經》:「佛昇忉利天,度夏三月,為」 母摩耶說法。爾時,優填王常懷渴仰而不得見,敕彼 國內巧工,造佛形像,禮拜供養。毗首羯磨天化為匠 者,即白王言:「但我工巧,世中為上。」王即選擇香木,肩 自負荷,持與天匠操斧斲木,其聲上徹三十三天,至 佛會所。以佛神力,聲所及處,眾生罪垢煩惱,皆得消 除。又觀佛《三昧經》,佛昇忉利天既久,優填王不勝慕 戀,鑄金為像。聞佛當下,以象載之,仰候世尊,猶如生 佛。乃遙見佛足步虛空,蹈雙蓮花,放大光明。佛語像 言:「女於來世大作佛事,我滅度後,我諸弟子,付囑於 女。」然則萬影沉江,如如不異;孤光透隙,一一皆圓。夫 豈擇地而容?蓋亦隨緣而應。望梅林而止渴,靡不同 沾;汎竹葉以言歸,誰堪共載。惟我聖天子道躋往聖, 慈等覺皇,祝長樂之春秋,恆依佛地;企如來之歲月, 坐閱人天。爰命集賢大學士李衎與昭文館大學士 頭陀大宗師溥光等,大海雲寺住持長老某、大慶壽 寺住持長老智延、大原教寺住持講主某、大崇恩福 元寺住持講主德謙、大聖壽萬安寺住持都壇主德 嚴、大普慶寺住持講主某,繙究毗尼經典,討論瑞像 源流。乃有阿閣鵷鸞,法筵龍象,五千四十八卷,歷劫 藏心,十方三世諸尊,宿生摩頂,莫不恪承淵旨,同述 《勝因》。曰:「釋迦如來,淨飯王之太子,生於甲寅四月八 日,是為成周昭王二十四年。既生七日,佛母摩耶夫 人,往生忉利。至昭王四十二年壬申,太子」十九棄位, 出家修道,至周穆王三年癸未道成。八年辛卯,思報 母恩,遂升忉利天,為母說法。優填王欲見無從,乃刻 旃檀為像。目犍連慮有缺謬,躬攝三十二匠,升天審 諦三返,乃得其真。既成,國王臣民奉之猶佛。是年佛 自忉利復下人間,此像躬迎,低頭問訊,佛為摩頂授 記:「我滅度千年之後,女往」震旦,廣利人天,由是像居 西土一千二百八十五年,龜茲六十八年,涼州一十 四年,長安一十七年,江南一百七十三年,淮南三百 六十七年,復至江南二十一年,汴京一百七十六年, 北至燕京,居今聖安寺。《瑞像來儀記》作憫忠寺。十二 年又北至上京大儲慶寺,二十年,南還燕宮內殿居 五十四年,大元丁丑歲三月,燕宮火,尚書省石抹公 迎還聖安,居五十九年,而當世祖皇帝至元十二年 乙亥,遣大臣孛羅等,備法仗羽駕音伎四眾奉迎,居 於萬壽山仁智殿。丁丑,建「大聖壽萬安寺。」二十六年 己丑,自仁智奉迎,居於寺之後殿焉。元貞元年乙未, 成宗皇帝親臨奉供,大作佛事。計自優填造像至今 奉詔纂述之歲,是為延祐三年丙辰,二千三百有七 年噫四大海中,頓覺業風之息,一彈指頃,不知賢劫 之過,嘉與涵靈,從茲安穩。於是集賢大學士陳顥以 述上聞,有旨授臣鉅夫,俾為之記。臣謹奉詔言曰:「粵 自古初,聖人教民,報本返始。而祭祀之禮,居其一廟, 則木為之主,饗則孫為之尸。及其後也,乃有像設焉, 而不知其所從始。」由斯觀之,其原於梵俗也與夫佛為世中尊,又何俟於贊?然欲知佛之為佛,不當于其 身,而況於其似。然苟不自其外而求之,又將無所措 其力。是故佛雖多訓,然往往自即其身以言,蓋因以 卜人心進退之兆。若於其粗者,猶惓惓不怠焉,則其 進也殆庶幾乎?此佛之意也。陛下考百王之度,酌群 言之蘊,上以惇孝,下以施仁,蘄於厚天下者,無所不 用其極。至于規人於善,足以輔吾政教之所不逮者, 亦以天下之心為心而從之,而非若彼內祠祕祝者 之為也。夫以金石之悍堅,猶未能必其可久,今以一 木之為,而綿歷獨若此,然則佛之自衛者固甚周,而 人之為也,抑豈手足之功哉?于以見人心之仁,推諸 四海而準,而性善之說,果不誣矣。嗟夫!愬沿二千年 有奇,至于陛下,然後發德音,紀鴻烈,非緩也。熙明之 治,至是而始隆,雖典祀之外,猶必以斯文文之也。然 則化之漸被廣矣,不其盛歟?記洛陽之伽藍,筆多慚 于董史;頌西方之無量,心共祝于堯年。莫測真如,徒 欣聖際。《謹記》。
天開中院碑陰記 魏必復
[编辑]「天開」,古名剎在房山之麓,規制始于漢,歷晉、隋、唐迄 五季,盛于遼,廢于金季之兵。至元十年,歲次癸酉,應 公禪師始來住持。次建栗園寺,次建皇后臺東西兩 寺,次建涿州設濟寺,規模莊嚴,擬于天開。又建中院 于寺南沙河,按據上游,創水碾三,以給眾僧日饌費。 至元二十七年,世祖皇帝聞而嘉之,特賜聖旨護持。 應公既示寂。遺教弟子趙顯仁住持。延祐三年二月 特授聖旨「宗主大天開上方中院設濟等寺。」前後綸 命。顯仁鐫之琬琰。延祐四年歲次丁巳秋九月。
房山建學碑 前人
[编辑]聖。元大一統,憲章百王,尊禮孔聖,加崇大成,徽稱丕 作。新廟亶亶穆穆,而又樂備禮嚴,誠惟首善,新民以 警風天下。房山奠邦畿,及載宅朔方,距都城百里,任 土置縣。肇金源六葉,隸名京畿曰「奉先」,朝廷因茲山 改名,距金百餘載,迄未有先聖先師祀。至元甲午,僉 徽政院,弭禮於時簉員中省幕卜縣巽方儥隙地,廣 袤,嬴敏者再,始潛心經度。禮,縣人也。大德改元,俾直 學料顯旬。監縣牙忽宰宋世昌、簿楊政、尉木八剌、主 吏鄭惟良咸自誦:「此則我職,敢不敬應。」於是庀工蕆 役,禮偕縣人知湘潭州張汝楫輸楮幣以倡。是年,正 殿成。明年,神門成。又明年,祁人劉仲勉工塑像,設《大 成》,巍巍南面,垂旈被袞。兗、鄒兩公十哲序位左右,準 占範陶器。至春秋釋奠,一如監學通祀儀。大德甲辰, 宰王傑、簿史忠等皆云失隘,殿後地不稱,繼續二畝 有奇,構明倫堂,傑作治甚力,甫畢,及瓜。延祐改元春, 宰王元恕念惟兩廡未備,考之故事,從祀闕今歷年 所禮,謂宜亟作治,不爾待後視今猶今愴前也。即捐 俸入疏。平昔交同志以相厥事,合楮幣餘三千緡,屬 監縣明安答宰元恕、簿伯住、尉張彥澤起兩廡庖內 外門壝未備者。先是,詔罷不急役,議者謂方春事東 作,宜弛廟繕修。令與監縣已下相勵曰:「教化國家急 務,風俗本原,奈何廢弛」矧?是役也,斂弗及民,圬者梓 者悉醻傭以直,陶者斤者悉物賈以售。茲俾遂事,則 勸民「以禮,勉吏以義,孰敢忽諸?」於是趨者胥徒隸兵 咸入役身涖之,不兩月,煥然就敘。繪從祀七十二大 儒二十四新祔、十賢儼像攝齊東西,其冠冕服黼黻 並取式。監學應圖合禮。廟門夾兩翼,致齋室,內外按 圖制,悉具登降有度有數。士子睹廟事畢。掌石局張 彬,亦縣人也,目擊心悅,欽服美事,礱碑廟庭,意以是 役前後,發心之誠,作用之勤,具載金石,貽後人,勿替 今之功,其勸善有在矣。
昭祐靈惠公廟碑記 夏以忠
[编辑]涿郡城東南隅,有古塚巋然,世傳以為清河張公之 墓。公諱秀,仕唐為馬軍兵馬使司寇大將軍、檢校太 子詹事、安東副都護兼御史中丞。郡人麗其塋祠之, 目之曰「金甲將軍」,歲致祈禱尚矣。又云:墓嘗圮得金, 明昌六年石刻,紀後漢將軍沒於是邑而葬焉。其稱 清河則一,而或漢或唐則異,圖牒湮廢,莫決其孰是 孰非也。天曆年間,近關不守,已而嬰城得全,人指以 為神之功。有司白於上,始封為「靈惠侯。」乞靈者日益 廣,神異亦日昭著,不可殫記。至正十九年己亥春,妖 寇侵軼畿甸,京師戒嚴,徵調方殷,遠邇騷動。時諸將 貪暴,師冗無律,數百里內,掠人為糧,郡邑日多殘毀。 惟涿未破,豎將矯命,利其有以,三月「戊午遽入據之, 民之膏其鼎鑊者日以千百計,居十有五日而去,人 咸謂非神陰遣之,必靡有孑遺矣。請增秩於神,庶以 荅其貺。」命未及下,諸軍之接壤而屯者相比。歲饑,餽 餉不繼,將以兵叛,冀飽於涿者非一日。明年庚子四 月己巳,城陷,雖晡至夕遁,然剽掠焚蕩憯甚,驅以負 荷者男女無筭,又將割烹之,莫不露禱祈善返。越三 日,歸者餘五百人。又以為非神之力不及此,申前之 請益虔。中書下其議,太常遂加昭祐之號,而易爵以 公。命下郡人割牲釃酒以告。范陽尹鄭公侈其事,屬命記之,且曰:「吾赤子幸存,神賜也。」嗟夫!天地儲精,得 五行之秀者為人。其有聰明正直,卓然不同於流俗 者,則能立功名於當世,垂事業於將來,故其歿也則 為明神。漢人所謂生封侯,死廟食者是已。且人之以 禍福聽於神者,亦衰世之志也。天道福善禍淫,神豈 能私予奪於其間哉?因其有神而禱之,尚足以繫其 遷善悔罪之心,庶幾率德改行焉爾。《祭法》曰:「能禦大 災者祀之,能捍大患者祀之。」公之血食於茲土也,非 所謂能禦大災、捍大患耶?聰明正直,固不容以小智 窺之矣。雖然,神依人而行者也,向使顛連無告,祈哀 於迫切之際,而不因有以全之,則將死徙無遺,又何 以得今日齋明盛服以承祭祀如此其嚴乎?鄭君大 庸欲誌之於不朽者,豈徒以揭其報貺之虔,殆著其 民前日之感,而勸其民後日之無或怠也。予前掌教 於郡,悉其顛末,故次第其事而書之。
祭通惠河神文 蒲道源
[编辑]維神「主司靈源,不溢不竭。安其波濤,利我舟楫。何以 報之?牲酒肥潔。神其鑒茲,永永無斁。」
涿州重修孔子廟碑 蔡欽
[编辑]皇元受命,首重斯文,尤嚴祀典。天下郡邑,許建廟學, 追王者之封,加「大成」之號,其崇奉之道至矣。涿,古之 名,郡城之巽隅,故有廟學,自唐貞元歷金大定,興建 顛末,先儒石刻,俱有可徵。至元二十一年,御史趙天 爵,按部至州,憫其荒陋,割月俸,倡率郡僚,因故基創 建殿宇。翰林侍讀學士李公謙已嘗文諸石,樹於廟 庭,迨今幾六十年,綿歷歲久,而塈塗剝落,梁棟腐敗, 弗蔽風雨。州治路當南北輻輳之衝,使賓旁午,朝迓 暮送,事急政繁,未遑葺理。至元庚辰,東安張珪以蔭 補官,由大寧簿來判是州。視政未幾,總府聞其才幹, 選徵赴都,命主郡牧芻槁,出納有方,秋毫無犯。事竟 還州,拜謁宣聖廟庭,顧其傾圮,慨然興嘆曰:「廟學者, 善教化,正彝倫,人材攸出。首善之地,國家之所崇奉, 致有崩摧,瀆神莫甚焉。知斯州者,不得不任其責。」於 是謀于監郡忽林赤,同知州事禿魯沙,幕賓呂忠、王 元孝,以暨范陽屬官、監邑令簿,咸悅茲舉,各捐己俸, 以倡於首。郡之文儒眾吏,多士秀民,聞風慕義,樂輸 私帑,雲集影從,翕然助之。保定張德輝,博文碩儒,適 主郡校,始終其役。凡木石瓦甓之用,悉酬之以善價。 至於民傭匠藝之工,亦皆給之以厚值。會計所費,餘 數千緡,一毫未有擾於大農者。即涓吉日,率作興事。 榱題桷棟,朽者徹而易之,罅者補而完之,傾圮者正 之,漫漶者飾之。殿制巍然,宏敞壯麗,十倍前規。經理 聖門賢廡,講室齋廚,次第一新,非復疇昔之可比也。 繼而房山王慶來賓州幕,展禮庭下,睹其廟貌尊嚴, 甚稱敬仰。然而傳道先師,配享位列尚或失序,其於 奉祀之禮,情文不能無相戾者。乃遵成憲,捐金募匠, 增塑郕公、沂公之容,改飾「復聖」、亞聖之像。歲春、秋月 旦、望獻享、釋菜,籩豆之列,升降之儀,無不修舉。是役 也,經始于至正辛巳之秋,畢成於壬午之夏。釁衈禮 成,校官張德輝偕幕官張鵬翼,持安陸府教授郡儒 王良所狀興造之跡,謁文於欽,以誌歲月。欽謝不敏, 其請益堅。謹摭其實而謂之曰:「廟學廢興,固其時也, 亦在守土之官嚮意與否耳。方今文軌渾同,皇仁一 視,惟務博選賢良,以充守令,期布宣風教,興學養士, 變革民俗,以底雍熙之治。」今判官張侯,職居倅貳,能 以斯文為己任,其用意有過人者。幕官王君,秉心樂 道,繼成善績,矧其僚屬,又皆卓越之才。炳炳相望,契 會一時,恪勤官次,不負委任,深體聖上崇儒重道之 意。雖王事鞅掌簿書期會之煩,而拳拳於風化之源。 振弊改作,同濟事功,為悠久之計,斯可謂知所先務 矣。昔漢、唐文翁常袞之化,何以異於是?故為一言,以 敘作新梗概,以為後來師帥於民者勸。銘曰:大哉孔 子!垂教無疆。百王軌範,萬世綱常。堯舜、文、武,祖述憲 章。漢唐而下,歷代褒揚。聖皇御極,化被遐荒。訖武宗 文,吾道彌彰。加號大成,誕告多方。涿設廟學,肇於有 唐。金源作新,記石載詳。至元重建,經歷星霜,剝落塈 塗,腐撓棟樑葺理,興思,前政靡遑。張侯至止,顧瞻彷 徨,愀然改容,既懼且惶,亟謀敬修,僉言允臧。悉捐俸 金,輦木陶。郡耆士民,樂輸贊襄。補罅易壞,榱桷斯 卬。屹然邃宇,崇彼穹蒼。王君繼至,樂道心良。兗郕沂、 鄒,配享升堂。於穆睟容,冕服煌煌。春秋釋菜,宮懸樂 張。禮器嚴陳,牲幣芬薌。肅儀獻酌,縫掖蹌蹌。通祀罔 極,亦孔之光。美矣儒風,隆哉郡庠。學者趨向,日就月 將。宏搆落成,咸歌循良。鑱石勒銘,永紀不忘。
重修昌平縣儒學碑記 馬房輝
[编辑]「學校古今之急務,興則治安,廢則亂亡,必然之理也。」 洪惟聖朝以經術治天下,先德後刑,本末具舉,而條 約悉備。自監學而下,各府郡邑咸設教官,以育人材, 厚風化。復慮有司奉行未至,失于勉勵,或至隳弛,于 是內則御史,外則訪司,恒加嚴督焉。達魯花赤田廝 公,唐兀人也。至元再元之五年,出監昌平。下車之後課農講學,興利除害,奉上御下,咸得其宜。不數月而 政平訟理,歌誦之聲,溢于閭閈。至正二年正月既望, 率僚佐祭于大成至聖文宣王廟。禮行畢,歷學左右, 顧盼闕壞未完之所,衋然有動于心。捐己貲一千五 百餘緡,迺市材木,募匠傭,不斂于官,不動于民,皆出 于公之規度,咄嗟而事已辦。自肇作底訖工,為日二 十有八。于是壞者復,闕者備,煥然一新,而人爭快睹 矣。
刱建黑龍潭廟碑 歐陽原功
[编辑]房山之大安山。山之上有龍湫,深不見底,以勢度之, 下徹山趾,世相傳有黑龍君居之。至正十年,歲庚寅, 夏五月至六月不雨。銀青榮祿大夫、中書平章政事 槊公奉詔留鎮京師,召京尹縣令等官,遍走郡望,又 率僚屬詣在京諸寺觀咸禱焉。雨不至,平章公憂之, 歸家,露香禱於庭。左右曰:「房山有黑龍潭,禱雨輒應」, 盍往叩之,公遣留守司都事薩理彌寔奉香幣行,仍 戒有司遣价貳玉虛宮十一代真人張公門徒明道 洞微大師畢輔貴偕往。既至,輔貴等瀝平章公閔雨 之誠於龍。明日龍見靈異,觀者喜曰:「雨之徵也。」既而 大雷電以雨,圻甸方數百里皆霑足,稿苗盡起。及秋, 五穀胥熟。於是父老以龍君未有祠,爰作新廟,以彰 神庥。輔貴願募眾材,馮潭依山疊石,築壇高二丈,深 廣可二百餘步,因壇為廟,中作正殿三間,東西屋如 之。外為神門,設闌楯臨潭上。中塑龍神像,服飾如貴 者儀,旁列雷雨部諸神,次及祀神之庖,守祠之舍,內 外皆作。經始於十年之秋,落成於十二年之冬,費楮 幣五萬三千緡有奇。十四年夏六月,京師又逾月不 雨,公復遣薩理彌實禱如前。將行致公之意,以《廟記》 屬某。時某感暑病,不能興,聞命強起而默禱曰:「龍君 即致甘澍已時菑當力疾以償諾責。」十三日壬寅往 禱;丙午,大雨;己酉,又大雨。自是雨大集。是歲有秋。都 人每雨,見風雲雷電皆起西南,自房山來,知其為龍 君所致。薩理彌實竣事還,以喜雨告,某疾亦稍甦。乃 記之曰:「天有三垣,帝座所在,諸星環之。國有京城,天 子所居,百神衛之。房山密邇燕都,多深山修谷,實生 神龍,疏附奔奏,居百神之先,理之必然也。且京師天 下之本,盛夏兼旬不雨,舟漕不前,物價日翔,四方輻 輳者憂之。又旬日不雨,饑饉疾疫將作,居」民憂之。𩰚 訟盜賊滋蕃,朝廷有司憂之,一雨而百憂釋,四方安。 故房山之龍,能佑京師,有功於國甚大。《禮記祭法》曰: 「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有天 下者祭百神,諸侯在其地則祭之。」新廟之作,於祭法 為宜。或曰:「社壝而不宇,今廟焉以居龍何?」曰:地載神 氣,神氣風霆,風霆流形,庶「物露生。社欲其露處以受 生氣。龍者,天之生氣,能為膏澤以生萬物者也。其質 為陽,陽動必靜,靜必伏,藏宇以棲神固宜。」又曰:「肖龍 像以人何?」曰:「龍有變化不測之神,人而為龍,龍而為 人,古今多有之。異時褒崇之典,請於大廷,議於奉常, 為侯為公,衣冠牲幣,祀號祭式,必視人爵。廟也,像也, 揆之事理」皆宜。平章公蒙古怯烈氏,國初以來元勳 世臣之冑,其父祖子孫、群從昆弟、丞相、御史大夫接 踵不絕於廟,故其體國也切,其愛民也深,其禱神也 能,竭其誠乃作《迎享送神詩》,俾工歌其辭以祀,并刻 于石。辭曰:「龍胡為兮山之岰?風氣固密兮岡巒綢繆。 龍奉命兮宅阻幽,扈帝室兮拱神州。神州兮盛」夏不 雨,相臣兮奉牲醑。牲肥兮醑香,龍來歆兮不遑處。大 振電兮從懸冥,雲飛繳兮雨建瓴。雨優渥兮年穀熟, 年穀熟兮神州足,神州足兮萬邦福。龍盤桓兮此有 屋,龍欻起兮安之?乘靈和兮薄希夷。風斾雨旗兮絕 天河,滃懸雲兮揚素波。帝曰「勞女」兮復女居,新廟翼 翼兮山盤紆。房之山兮雨之府。鼓坎坎兮巫屢舞。澤 我民兮萬萬古,歲有秋兮食茲土。
中書右丞相領通惠河都水監事政績碑
[编辑]前人
中書右丞相,定柱公自居平章首席,既而陞左相,又 陞右相,被命領都水監事。至正癸卯之正月,迄今數 年之中,濬治舊規,抑塞新弊,水政大修。都水監長貳 賓佐共具實蹟,請于翰林歐陽元,文其事于石,以貽 後世。元曰:「丞相上佐天子,下理百官,日綜萬幾,朝野 政務,莫非相業所經綸也,奚獨於水政紀述乎?」其長 貳賓佐進曰:「我國家之置都水也,始于至元之辛卯, 丞相完澤實倡其端。當時聖君賢相,為慮甚周,為制 甚密。導昌平白浮之水西流,循西山之麓,會馬眼諸 泉為七里濼,東流入自城西水門,匯積水潭。又東並 宮牆,環大內之左,合金水河,南流東出,自城東水門, 又潞水之陽,南會白河,又南會直沽」入海,凡二百里, 是為「通惠河。」置閘二十有四,跨諸閘之上,通京師內 外經行之道。置橋百五十有六,閘以制蓄洩,橋以惠 往來。乃即運糧提舉司,車戶千四百五十有一,隸監, 專治其事。閘與橋初置于延祐中,易木以石,次第而 械之。命閘戶學為石工,木鐵煉堊皆習其技,歲械閘工與費若干。有司會其凡而籍之,歲以為常,約歲若 干。諸閘皆石,一切工役取具,閘戶不擾而集,國計之 不匱,民用之不乏,皆利賴焉。近年有司擅以閘戶抑 配各驛以給役。至元、延祐以來,祖宗之良法美意,日 就蠹壞。今右丞相以聞,有旨復還若干戶,餘州縣之 侵軼閘戶者,悉禁絕之。他戶有避徭役之類仍因而 亡者,「咸復其舊」,故得水利不隳,漕法不滯,有關國計 民用甚重也。且通惠河之將入海也,衡、漳貫之,愬、漳 西南,涉瀛、博之野,南至于臨清、堂邑之壩,過壩而南 為會通河,盡豫、兗、青、徐四州境上之水,入河絕淮,至 大江而止。二河相通,其為水利博矣。有如京城西之 金口,下視都邑,水勢如建瓴,一蟻穴之漏,「則橫潰莫 制。守隄吏與閘戶,晝夜分番邏視,不贍則借兵士,於 樞密所係尤重,故水政之修,閘戶之復,丞相有功于 斯甚大,可無紀述乎?」元聞其言,乃考古徵今,都水在 唐虞為澤虞,在成周為川衡。西漢太常、大司農、少府、 內史、主爵都尉,皆置都水長貳,武帝置水衡都尉,成 帝置左右都水使者。東漢改置河隄謁者。晉改都水 臺,又置前、後、中、左、右五水衡,以五使領之。劉宋置水 衡令。蕭梁改為大舟卿。宇文置都水中大夫。隋置都 水臺使者,尋復置監、少監,又改令、少令。唐沿革不一, 或稱都水局,或稱司津監,或稱水衡監,或置使者,或 置都尉。趙宋為都水監,置判、監、判及丞、主簿等員,大 抵掌川澤、津梁、渠堰、陂池之政,兼總舟航桴筏之筭, 就司其政以充用。故漢太常諸卿各有水衡,盡征其 入給俸祿,所稱「水衡錢」是也。聖代捐國家之厚惠以 利天下,而秋毫不征其資,視古之都水,有不可同年 語者矣。但歷代建都,秦、漢、唐多都雍州,隔關隘之險, 漕運極艱,用水極少。其後有都洛陽、大梁,亦不過濬 洛入汴,瀹汝蔡入淮而已。我元東至于海,西暨于河, 南盡于江,北至大漠,水涓滴以上,皆為我國家用。東 南之粟,歲漕數百萬石。由海而至者,道通惠河以達 東南,貢賦凡百,上供之物,歲億萬計。絕江淮河而至, 道會通河以達,商貨懋遷,與夫民生日用之所須,不 可悉數。二河泝沿南北,物貨或入或出,遍天下者,猶 不在是數。又自崑崙西南水入海者,遶出南詔之後, 歷交趾、闍婆、真臘、占城、百粵之國,東南過琉球、日本, 東至三韓。遠人之名琛異寶、神馬奇產,航海而至,或 踰年之程,皆由漕河以至闕下。斯又古今載籍之所 未有者也。水政之重,可不以重臣領之乎?昔者舜舉 十六相,共治海「內。禹治水土,益治川澤。」今之水政,禹、 益蓋嘗司之。然則重臣之典水政,唐虞以來之遺事 也。歟元職在《太史》,紀載為宜。右丞相康里氏,定柱其 名,乃祖乃父,三世宿德,逮事列聖,篤于忠貞。數從王 師,戰金入鄰。多積功伐,不妄俘戮,不希寵榮。有陰德 餘慶,施于後人。丞相踵之,揚歷臺閣三十餘年,清慎 如一,熟知國家典故。及居台揆,雅量鎮浮,坐決大政, 不徵辭色,百度自貞,有古大臣之風。來求文以紀其 蹟者,都水埜素達爾、段定僧,少監完澤鐵睦爾、太平 奴薛徹篤,監丞鎖南滿慈普化、沙喇贊卜馬兒吉顏、 經歷山山、知事祁思道。爰系以詩曰:「國治水官,象天 元冥。都水有政,治國大經。」於穆皇元,「龍興朔方。秉令 天一,並牧八荒。乃據析津,迺建神州。囊括萬派,衡從 其流。東濬白浮,遵彼西山,即是天津,流畢昴間。西挹 紫宮。南出皇畿,又東注海。萬派攸歸,東溟天池。若為 我瀦,給我漕輓,徑達宸居。河濟淮江,陳若指掌。我鑿 二渠,利盡穹壤。雖云盡利,我則不征。捐利利民,治水 水平。」維今右相,自董「水政,舉措不煩,戶籍先正。昔命 閘戶,習鍛習礪。鍵木膠堊,各程其藝。制水有閘,通道 有梁。息耗有則,啟閉有常。夫何閘戶,俾役驛廐。是求 善書,俾掣之肘。」相君既告,閘戶內復。每歲鳩工,群匠 來族。水政既舉,國計以滋。都人日用,源委莫知。彼水 在國,血脈在身。百體輸精,五官嗇神。相為股肱,水利 實興。「榮衛不凝,股肱宣能,維相君量。彭蠡大野,汪洋 淵渟,安靜整暇,維相君力。」砥柱龍門,捍彼衝潰,國之 樊垣,有方斯定,有量斯寬。燮調雍容,歲溢旱乾。重華 在位,禹益作相,庶工底績,百川是障。世皇濬渠,相曰 完澤。身先水官,相彼原隰。洵美相君,海內稱賢。罔俾 哲輔,專美于前。六府三事,治先乎水。九敘「惟歌,作者 太史。太史作歌,載以龜趺。」
都水改修慶豐石閘記 宋褧
[编辑]閘「於』字,為閉城門具,或曰以板有所蔽。近代水工用 之以時,蓄洩水行船。世祖皇帝至元二十九年可。昭 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領都水監事臣郭守敬圖水 利,奏開通惠河,貫京城迤邐出南水門,過通州,抵高 麗莊之壩,為里二百,視地形創閘,附崖壁及底,皆用 木,凡二十四,《慶豐》其一也。後二十年,當至大四年,諸 閘浸腐,宰相請以石易,為萬世利,且請「度緩急後,先 作則工不迫,工不迫則周且固。」仁廟敕準有司以次 第舉,由是至順元年始及慶豐之役。都水少監王溫 臣率其屬分督程作,日役士卒及土木金石之工千有五百五十,輸木萬章,鐵以鈞計,凡八百有奇。石材 三千一百,瓴甓灰槁,他物無筭。築基縱長百有二十 尺,三分長之二為衡,廣高二丈,闊容二丈二尺。經始 於是年三月之望,粵六月十有五日告成。繩矩中度, 完好緻密,公私善之。明年春,監丞阿禮張宗顏狀是 役之為日久近閘之高深長廣幾何,糜費物若干,創 始改作之緒,庀工之勤,成功之利之美,求識以文。予 復之曰:「世祖開物成務,群策畢舉。仁廟克承先烈,措 注宏遠,功不百倍,不改作也。臣下奉行惟謹,事理之 著者也,《記》是誠宜。」然予疑是閘之始命名為何人,與 創始之歲果豐與歉,或示微意於後世歟惜莫可得 而知也。閘非侈靡游觀之所,國計民庸仰以給者,猶 必待歲豐而後作,矧他役乎?斯果作於豐年,則是役 不敢妄興,民不敢苟勞,財不敢徒用,章章矣。因其役, 并原其名,是為《記》。
重修檀州文廟碑記 王思誠
[编辑]檀州。漢為邊郡,今畿內近地。州舊有孔子廟,燬於金 季兵。至元二十八年,知州楊璉等割俸緡即州治東 市民宅重構殿宇,為堂三楹,兩廡四楹,以棲聖賢。迄 今五十載,寖至傾圮。至元六年,太原聶侯字用之,由 行唐尹管巡院使來守是州,拜謁祠下,顧瞻荒陋,慨 然以修復自任。退而謀諸監州買住,及同知伯顏、判 官崔克敬共割俸鈔為眾倡。州中有好義者,翕然出 資以助。於是斬木於山,陶甓於河。鳩工不日,悉撤其 故堂,崇其基,宏其度,為殿三楹,葺兩廡,增其楹為六。 創神庖,若大成門。重門齋舍,仍以故堂廢材,又為築 講堂及教官宅碑樓共十三楹。繪塑一新,金碧晃耀, 視昔為有加矣。侯之致力,不惟是州為然。其在行唐, 亦新三皇孔子廟及醫學、儒學。憲使孛朮魯翀刻詩 於石,以頌其德。檀學之興,經營於三年之仲春,再越 期而落成。集賢學士揭傒斯、監察御史崔帖木兒普 化扁額於殿堂之上。聶侯又欲勒石以紀歲月,命學 正宋文佐以文為請。遂為書其始末,系以詩曰:「白檀 之區,昔為邊隅。厥俗」於荒,罔習於儒。今為內甸,密邇 神都。郡黌攸設,文教斯敷。明明聶侯,說《禮》敦《書》。睠茲 孔廟,湫隘庳疏。乃即同官,載詢載謀。悉撤其故,恢宏 其模。完敞益新,輪如奐如。法庭殖殖,邃宇渠渠。有宅 其師,有庇其徒。巍巍聖道,洋洋嘉謨。允迪惟哲,罔念 則愚。嗟嗟士子,惜此居諸。學古入官,復厥生初。作與 時偕,身與道俱。此惟聶侯,德化之濡。在漢文翁,異世 同符。太史作頌,以永厥譽。爰告後政,勉循令圖。
重修廟學記 前人
[编辑]「為政之道,其所始在于厚風俗,厚之之本,必由于學 校。是以教隆于上,則俗美于下,理之必然也。百里之 邑,千里之郡,推而至于天下,豈異是哉?國家崇儒重 道,內立監學,外而郡邑皆設學官,誠以風化之所係 也,人才之所出也。」至正十一年春,奉訓大夫兗州王 公從善,來守霸郡,視篆之初,即拜謁先聖廟,見其牆 垣廢傾,齋舍罔有,講習無所施,迺顧瞻太息,謂學正 孟之晉曰:「學校不治,則風俗何自而易移?人才何由 而作興?豈非承流宣化者之責歟?」於是令民子弟之 俊秀者,即入學肄習,權葺一室,使之受業。公首捐俸 金,以作新學校,而謀于同僚。同僚僉允,亦各捐俸以 助民之好義者效其力,不日而得錢「若干緡。遂巿瓦 木,重修講堂三間,創建東西齋舍十有二楹。築牆周 圍,務以堅固,改月而功畢。上不廢于公帑,下不擾于 民庶。昔也荒蕪如彼,今也輪奐若此,使師生有所依, 教養有所設,將見風俗淳美,人才輩出。」公之承宣德 意,可謂知所本矣。公前任松江府推官,治獄明恕,平 反甚眾,人人誦其廉明,自南而來者,口不絕稱。今公 之守霸郡,甫下車,善者趨而迎,奸者畏而避,革弊起 廢,號令一新。士庶歌于途,農民樂于野。修隄堰一十 八里,及南北兩關橋道,井井有法。民之感戴,其能已 乎!之晉以狀來,盛稱公「念念不忘于學校,不可不記 其事,壽于金石,俾異時為政者有所取法,幸為之記。」 余聞而韙之,則復之曰:「昔文翁治蜀至今,聲名照映 簡冊者,以為治之有所本也。王公以學校為先,其文 翁之意哉!」余亦有說焉。興作學校,固郡守之職,然典 教者能以守之心為心,則教養可期其效。苟非其人, 則亦徒為虛舍,為守者能不憾歟?今之晉,乃鄒國公 五十二代孫,德性純厚,文學充裕,則教養「之施,公可 無憾矣。公字仲祥,世居袞之滕村。性梗直,決疑剖事 無留難。」此特記其政事大略爾,當有執史筆者詳之。
宣聖廟學記 黃溍
[编辑]「霸州之益津人宮。君祺即其西鄉所居宮哥莊作學 舍,合韓、謝莊子弟肄業其中,且為廟像先聖先賢以 春秋旦望奠謁如學宮法。」念無以示永久,爰狀其事, 走京師,請奎章閣侍書學士、內翰虞伯生為之記。公 方有大論譔,未暇如君祺請,乃以狀授溍,俾執筆而 書之。溍惟古之施教導民,有本有原,必由鄉以達于 國。是以六鄉之吏,去民愈近者,為教愈詳。一歲之中州長之屬民讀法者四,黨正七,族師十有四,而閭胥 則無時焉。若夫二十五家之閭,則又有門塾而以仕 焉而已者為之左右師,雖閭胥弗親也。故上之教不 煩,而民之為士者恒足賴。其《詩》曰:「攸介攸止,烝我髦 士。」人生其時,獨何幸歟!今郡邑用著令,既咸得立學, 承宣德意而崇厲之。厥有師帥,而鄉閭之教,希闊弗 講,雖朴茂之資,何以培其根而達其枝也哉?君祺不 自耀其材以取顯仕,而主昌平之候館,固非有長民 者之責,乃能汲汲焉圖所以私淑其人如此,可謂有 志于古矣。昔者魯修泮宮,而《春秋》不書,說者曰:「此有 國之常事爾。」君祺之為,蓋禮之以義起而出于常事 之外者也,可無書乎?凡廟學總為屋十餘楹,費錢若 干。經始于至順二年春二月,而落成于秋八月。翰林 直學士趙公子昌與君祺居相望,實有以相之。其來 請記,則冬十有二月也。至順三年立石。
昌平縣石橋記 前人
[编辑]由都城北抵上京,其驛十有二,而昌平之為縣,當其 第一驛。谿水逕闤闠中,橫絕通衢,霖潦暴至,則水湍 悍益甚,人莫利涉。縣尹畢侯以為:「昌平今畿縣,大駕 時巡,次舍在焉。凡侍從之臣,宿衛之士,與夫外頒教 令,內奉職貢,使客傳遞之往來,率由乎是。為長吏者 曷敢弗謹。」迺規貨食,募匠傭,揆日之吉,架石為橋,其 修六十尺,而其廣得修四之一。自始作至訖功,為日 若干,車者無濟盈,徒者無厲深,而民不知有役,咸相 與誦美之。掌其驛事者宮君琪,持父老之言來諗曰: 「吾畢侯之為人,素慎重。雖居劇縣,善操簡以御煩,見 謂材敏。然以廉平不苛,民樂其業,田里安于事。用能 以暇日致力于茲橋,願有紀而附見其治行之概,勒 諸岸左,以貽永久。古者列國有四鄰,賓客之交,入其 境而門關逵路、廬館川梁,修除之不時,猶或譏其失 政矧今百里之郊,警蹕所臨,有能勤其官,敬其事,而 不忘乎嚴飭具備如此,可謂無失政矣,豈徒一時興 作之功有足稱道哉?庸弗辭而為之書?善觀政者有 考于斯,則它治行固」可推而知也。畢侯名文質,濟南 士族。其出宰也。由翊正掾外補云。
龍虎臺賦 江孚
[编辑]吾聞幽都之山,「崔嵬崷崒,《崱屴紆》鬱,幾萬里兮,挾居 庸之南出。壯乾坤之險阻兮,開混沌之端倪。潏龍盤 而虎踞兮,屹高臺之」「右太行之峨峨兮,左江海 之湯湯;負天關之贔屭兮,面紫極之清光。」觀夫臺之 為狀也,則博敞倜儻,朝昏來往;嶔岑參差,日月蔽虧; 軼陰雨于天半,俯星辰于下墀;溘氛埃而軼浮景兮, 出凌兢而入太微。吾亦不知其高廣之若是兮,蓋天 地之所為。若乃崚嶒巀嶭,撐鱗奮鬣;周迴連蜷,蜿蜿 蜒蜒;林蒸潤而雨降,崖轉「石而雷喧。勢將騰海水而 噴薄,鼓顥氣而飛天。吾是以知臺之所以名龍,神變 化而無前。至若嵌岩谽谺,有呀其牙。孱顏岝崿,而爪 而攫。春花明而文炳,飛泉咆而慄魄。眾山奔騫于其 下兮,若百獸震掉,披靡而前卻。吾是以知臺之所以 名虎,雄萬古而旁礡。」爾其季春歷日,法駕北巡。五輅 煇煌,萬騎「紛紜。鸞旗鳳蓋之棽麗,金干玉戚之晶熒。 警蹕既啟,天顏甚邇。散皇風以矚幽,考聲教之所被。 吉行信宿,于焉而止。喜地勢之高平,縱登望之峛崺。 乾心降而微怡,都人仰而稱偉。」于是名臣良士,朱虎 夔龍。迷清飆于有土,虛元氣于太沖。鼓舞六合,奮躍 群雄。出淵潛之滯跡,起巖穴之幽蹤。吾又知夫臺之 所以名龍,不獨山川之勝,又快夫風雲上下之相從 也。嗟夫!威加四海,知霸心之猶存;直計百金,昭儉德 之為至。圖功業于丹青,致獲良于千里。是雖可以壓 銅雀而下姑蘇,又豈足以並茲臺之美乎!歌曰:瞻彼 層臺,聿穹隆兮。肇基太始,垂無窮兮。爰考休徵,熙淳 風兮。於昭靈臺,與俱崇兮。
加封聖號頒降宣命記 童梓
[编辑]世祖皇帝定都於燕,既城既隍,爰命太保臣劉秉忠, 建神祠於坤維,賜額曰「祐聖王廟。」迨天曆己巳年,文 宗敕參知政事臣趙世安,加封神曰「護國保寧。」錫香 旛及楮幣五萬緡,欲葺其敝。太史以用且勿足,遂寢。 越至順辛未,益賜緡十萬。重飾像繪,以朽易堅,崇墉 增級,金碧丹堊,乃燦然炳耀。元統初,今上皇帝入正 「大統,治民事神,式遵祖訓,肇稱殷祀。」詔加封曰弘仁 廣惠神妃,從其號。至正癸卯春三月,監察御史忽先 米只兒、海牙、野里鐵木兒、忙哥鐵木兒、韓楫、黃夔言: 「比者畿甸有警,雖武臣效力,然全城又安,詎非神之 默助乎?況五榖屢登,疾疫弗作,理宜崇于昭報。」章達 中書丞相搠公洎,郎中薩理密實,員外福安、都事九 住僉謂「神之靈異,為民捍患,凡有禳祈,罔不孚應。崇 褒徽號,于禮為當。」遂下其事于春官,議於奉常,謂 宜加封護國孚化保寧弘仁廣惠祐聖王。奏聞,制曰: 「可。」仍頒宣命及尚醞具香幣遣集賢院眾官,皇姊莊 靖大長公主遣亦鄰真,尊皇后遣資正同知朵列圖、 按木不花,皇太子、皇妃遣長慶卿五魯鐵木兒,咸賫香幣,致祭於廟。耋稚趣瞻,牲醴交薦。里人太史院管 勾董本立延吳雲大殿額飾以泥金,用彰新命。先是 廟祠香火日盛,闢闔灑掃,未有主者。長春道士張志 忠承詔薦葆光大師段志祥領其事。遂度廟東隙地 建元元殿,旁為環宇,以居道流,俾甲乙住持,以守神 祠。歲久,提點王道從退休于西堂。至是,降璽書授守 真純素明善大師張德元住持本宮;善應元明、守一 大師商慎和、崇元明善達妙大師朱德明,並提點本 宮事,創給五品印信。前御史趙元僧時為集賢都事, 實相成之,眾復送志靜淳真大師楊德益為宮門提 舉兼提點宮門事,咸議立石,以紀盛典。復謀于本立 經其費,乃徵予記其實。謹按《祭法》:「有功於民則祀之, 能禦大災捍大患則祀之。」故城隍之神,凡天下城池 皆祠焉。矧國都萬乘之所居,四方之所仰宜,百靈之 所呵護也。朝廷重錫嘉號,以報神賜崇信可謂至矣。 然神之影響,在乎人之誠否,靡間貴賤。苟或不誠于 中,乃欲媚神以徼須臾之佑。神聰明正直,寧肯顧而 歆之歟?《書》曰:「天道福善禍淫。」又曰:「作善降之百祥,作 不善降之百殃。」其神之謂矣。
長明燈記 無名氏
[编辑]大都城隍廟提點道士叩門言曰:「君之友阜財里米 只兒海牙,以宛平縣彰義關之西石碑道南田地廣 袤九十畝,施諸護國孚化保寧弘仁廣惠佑聖王廟, 歲租之入,以供長明燈。今既授地,宜刊于石,俾後有 所徵焉。」予謂城隍之祠遍天下郡邑,然神之所以禍 焉福焉者,因其人善不善,非以祈禳所得而免也。世 之庸夫愚婦,心險行僻,顧乃燃黃酹醴,屈膝頓顙,以 伸斯須之敬。神之視之,如見肺肝然,寧肯享之乎?善 敬神者,洋洋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言焉惟恐神之 聽,行焉惟恐神之見,言行不愧於神明,而有不蒙其 福者乎?今米只兒海牙不私其財,積而能散,深明夫 禍盈福謙之理者也。雖然,施者固善矣。苟司其租者 不思以時致祭,而唯私其藏,非特施者是負,而實欺 神明矣。其可哉?
大興府學孔子廟碑 馬祖常
[编辑]昔我太祖皇帝受命興邦,金人遜于汴,太祖即以全 燕開大藩府,制臨中夏,維時已有定都之志矣。故太 宗皇帝首詔國子通華言,迺俾貴臣子弟十八人先 入就學。時城新刳於兵學,官攝於老氏之徒。世祖皇 帝教命下,始正儒師,復學官廟事。孔子歸壖垣四侵 地,勒石具文,作「新士子。」至元二十四年,既城京都,立 「國子學位於國左,又因故廟為京學。京師雜五方俗, 尹治日不給」,廟之牆屋弊壞,將壓以毀,講習之堂麤 完。泰定三年,今大尹曹侯上視廟貌祠位,皆不如制, 割稍入為寮寀倡。然後大家富室合貲以聚財者有 焉;釋子方士分食以庀徒者有焉。施施于于,咸樂于 成。延兩廡五十有二楹,締構塗飾,工良物辦。從祀諸 賢百有五人,像妥靈惟肖,威儀有容。又懇請于朝,得 廩餼弟子員百人,受學于師,復其身不勞以事。於是 「天下首善」之教興焉。廟肇自唐咸通中,遇遼、金、燕為 都邑,故嘗用天子學制,選舉升造,與南國角立,亦一 時之盛也。而太宗皇帝當《雲雷經綸》之世,聖訓諄切, 以德賞喻父師以檟楚懲子弟。饑焉粟肉渴焉酒醴 力焉僕使恩義甚備,其養賢勸善之誠固已高出百 王之上矣。世祖皇帝立極作則,人文宣明,登用儒臣, 躬親講學。故當時勳賢之裔以及宿衛之臣,罔不以 揖讓俎豆之為懿,顓蒙昏愚之為恥也。而三代國學 黨序、遂庠、家塾之等,秩然羅列于上下。才學經術用 世之士,踵武而出。暨仁宗皇帝賓興大比,四方舉進 士,凡登賢書策名禮部者,京師屢倍于外郡。非列聖 仁涵義揉,百年之禮樂文物,推而致之歟燕自虞、夏 為武衛之服,召公之化尚矣。昭王築臺以徠賢士,鄒 衍、樂毅、劇辛至有稱于世;韓嬰以《詩》《易》為一家師,孔 穎達博綜五經,卓然庶幾醇儒。今多士游歌在庭,摳 衣在廟,時見魯、鄒之美矣。若嬰穎達,宜所不道矧衍、 毅辛之徒哉!夫儒者之學,《詩》《書》六藝之文,以至施之 天下之道,無有二也。後世教不興,家異人殊,各溺于 所習,以相詆訾,由上之教,無以一之也。嗟夫!古者小 學大學之師,弟子之傳,皆本于道德仁義之實,著於 《詩》《書》《六藝》之文,非有教有「授,則不敢以傳也。傳焉而 龐雜不經,則上有刑也。是故風淳而氣同,由上之教 有以一之也。而王國多士,逢文明之會,肄業有學,學 有師,《春秋》禮先聖先師,有廟有位,入有食以處,出有 貴於眾,所以報稱列聖教化之德,而應賢侯承宣之 志者,必彈冠而起矣。」提舉學事崔居中、教授賈良、弼、 正張楨、錄司視以狀,請曰:「廟之成,前尹馬思忽實能 始之,今尹曹偉實能終之,經歷王孝祖、薛讓警巡按 院兀都瞞使李權且能考工於下也。」余既為言,正兗、 郕、沂、鄹四公配食東鄉,位其來請,遂為銘詩不辭。《詩》 曰:皇元有赫,奄受大國。於月之窟,於日之域。京邑翼 翼,莫不來極。予誕敷文德,新都有嵯,辟雍峨峨,𤪌弁之瑳。濟爾象犧,鍧爾絃歌。新宮則那,舊廟如之何?皇 帝在御,百度咸若。海輸維柟,河浮厥柏。是尋是斲。虞 庠嶽嶽,式光我上國。至聖儀儀,元紘龍衣。衎我先師, 既右享之,采茆於池。薦此明犧,用介我蕃釐。蕃釐伊 何?彼美多士。克明克類,克諒厥事。以登膴仕,以媚於 天子。有鏗華鐘,路鼓逢逢。言燕於公,有翼有顒,多士 既同,天府是庸,維曹侯之功,曹侯誾誾,迺承迺宣,御 劇迺專,虞庠連連,多士安安,祇國惟賢,天子萬年。
大都城隍廟碑 虞集
[编辑]世祖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四年,歲在丁卯,始城 大都,立朝廷、宗廟、社稷、官府、庫庾,以居兆民,辨方正 位,井井有序,以為子孫萬世帝王之業。七年,太保臣 劉秉忠、大都留守臣段貞、侍儀奉御臣忽都于思、禮 部侍郎臣趙秉溫言:「大都城既成,宜有明神主之,請 立城隍神廟。」上然之,命擇地建廟,如其言,得吉兆,於 城西南隅建城隍之廟,設像而祠之,封曰「佑聖王」,以 道士段志祥築宮其旁,世守護之。自內廷至於百官 庶人,水旱疾疫之禱,莫不宗禮之。爾來六十有餘年, 國家治平,民物繁阜,日盛一日,而神之所依亦厚矣。 祀典之載,所謂有其舉之而莫之敢廢者歟!迺天曆 二年二月庚子,皇后遣內侍傳旨中政院臣,使言於 上曰:「城隍神廟,世祖皇帝時所建,有禱必應,烜赫彰 著。而廟久敝弗葺,無以答神明之貺,以繼世祖之意。 請出內帑寶鈔五萬緡以修。」制曰:「可。」命京尹臣賈某 董之。太史以諏日弗協,請俟其吉。九月,中書參知政 事臣趙世安等奉敕封神曰護國保寧佑聖王,其配 曰護國保寧佑聖王妃。至順二年二月癸亥,以前所 賜為未足用,增賜寶鈔十萬緡,大修治之。平章政事 臣阿禮海牙、工部尚書臣岩穆忽爾寔奉詔領其事, 且命之曰:「庀工」而有餘資,則以賜諸廟中,給恆用。於 是工部率其屬以即役。土木瓦石、金碧、丹堊,既善既 足,百工並作,無敢不虔,未幾而告功。於是有敕史臣 集製「文刻石,以垂示無窮。」臣集拜手稽首而言曰:「聖 上受命自天,纂承大統,武臣著功在盟府,百靈相協, 固其宜哉。聖后輔佐聖明之成功,而一神之報,亦不 敢忘。可以觀德,可以致福,可以示勸于臣矣。於戲盛 哉!請系以《詩》曰:『維皇建國,宅中圖大。臨制萬方,式表 無外。列雉四周,壯于天垣。爰立明神,以保固完。司空 奉詔,慎擇吉姓。罔敢禬禳,維《坤》孔邇。有堂有寢。曰豫 則康,威怒斯凜。歲時牲牢,旨酒明粢。無有小大,士女 畢來。列聖清明,歲行六十。風氣宣通,民物豐殖。相爾 檐桷,丹堊弗新。何以妥之?俾佑我人』。」皇上至仁,思保 赤子。聖后念之,命禱靈畤。天高日明,風塵不驚。大開 明堂,治功告成,有祈有報,伊古之道,出財宮府,撤敝 改撓,《山藻》孔文,既閒既安,度其王封,載加彌尊,神來 紛群,音之繁會,牲肥酒香兮神其飫醉來雲席帟兮 回風滿斾,將而送兮百拜,民不忘兮遺愛,驅螟蝗兮 疫癘,時雨暘兮屢歲,俾富康兮耆艾,民德神兮事之 無替。
東嶽仁聖宮碑 前人
[编辑]延祐中,故開府儀同三司、上卿元教、大宗師張留孫 買地於大都齊化門外,規以為宮,奉祠東嶽天齊仁 聖帝。仁宗皇帝聞之,給以大農之財,辭不拜,第降詔 書護作。方鳩工而留孫歿後。〈闕〉年,今特進上卿元教 大宗師吳全節大發累朝賜金,以成其先師之志。至 治壬戌,作大殿,作大門殿,以祀大生帝,前作露臺以 設樂,門有衛神。明年,作東西廡,東西廡之間特起如 殿者四,以奉其佐神之尊貴者。列廡如官舍,各有職 掌,皆肖人而位之。築館于東,以居奉祠之士,總名之 曰「東嶽仁聖宮。」泰定乙丑,魯國大長公主自京師歸, 其食邑之全寧,道出東門,有禱于大生帝出私錢鉅 萬,俾作神寢,象帝與其妃夫人婐寺之容。天曆建元, 今上皇帝即大位,遣使迎大長公主于全寧。還及國 門,皇后迎母於郊。主禮神拜貺,而後即其邸。天子乃 賜神寢名曰「昭德殿」云。宮廣深若干畝,為屋若干楹, 高大弘麗,足以久遠。歲時內廷出香幣致祭,都人有 禱祈,咸得至焉。有敕命臣集撰文,勒諸麗牲之碑。其 辭曰:「帝奠九土,辨方秩祀。封嶽,維五咸在。天子有嚴 岱宗。望之東郊,雨雲來敷,曾不崇朝。有壇有宮,神師 攸作。蒼龍青旂,百神祇若。天子神聖,惠於民人。睠言 度思,昭德維新。丹楹朱戶,納陛登陟。青青五組,兼幣」 加璧。禮有舉之,祗益以因。即祠不違,天子之仁。徂徠 有原,新甫有隰。樂具在庭,遠于來輯。庖盈大享,寢陳 燕詩。「神具樂康,以惠我私。春日載陽,帝藉于耜。以先 農人,祈我穡事。我觀我稼,視邇知遠。爾煦爾澤,自我 畿甸。相彼柔桑,被于沃饒。相彼元鳥,亦集其條。濺濺 流水,駕言來祓。受弓載韣。思皇朱芾」,出其闉闍。士女 車徒,來尸來宗。壽夭在予,祐我民庶。克修孝弟,以養 以賦,以受多祉。兵祲弗驚,災癘弗嬰。熙熙有生,以樂 治平。天子萬年,成功則告。刻文登封,則有貞玉。
===明倫堂記 納憐不花===「元,列聖相承,百務俱興,尤加意者。」詔令國都州縣設 立學校。平谷,薊郡之屬邑,京師之僻徑也。己巳年,監 察御史鄭立建加號碑,設學田。丙子歲,主簿范恕、教 諭袁貴協謀,構明倫堂,洎學官居舍。戊寅,教諭胡從 先鑄尊鼎,飭籩豆,九經史籍,煥然一新。上供釋奠,下 資諸生講習。此數君子創作于前,可謂能矣。迨!甲申, 劉元皓建學門屏,增廣田畝,立《故金國張侯建廟記》, 以表首創之功。吁!微元皓不能明數君子之功,微數 君子不能伸元皓之志,可謂克盡其行所當為者。予 故書之,匪特敘二三子之功,抑以為來今之勸。時至 正七年丁亥三月丁巳也。
黃金臺賦 楊維楨
[编辑]懷美人兮天一方,曰燕然兮故邦。耿寒照兮析木,黯 雲蕪兮武陽。瞻崇臺之千尺兮,敬弔昭王。南山松柏 兮,度材孔良。載捄載椓兮,厥土燥剛。上干澒洞兮,下 鎮鴻厖。出沒塵霧兮,蔽虧景光。增黃金之改觀兮,聳 具瞻乎四旁。吾不知壯麗之所出兮,曰聘士之遑遑。 嗟甘棠之子孫兮,胡崎嶇於蠻貊。鍾噲之之遺禍兮, 「受強齊之控扼。嗜若虓虎兮,威若震霆。蹇吾沖之嗣 祚兮,哀力單而勢輕。弔遺黎之疾苦兮,銜前人之憤 烈。思英雄以共奮兮,庶國恥其可雪。千金一擲兮,聘 席之珍;尺璧非寶兮,寶於仁人。」市遺骨以招駿兮,繽 龍媒其奮趾。劇不召而自至兮,鄒聞風而亦起。毅委 質以駿奔兮,爭來輕於千里。蓋一誠之感激兮,固非 黃金之所餌也。寶鼎九廟兮,金城四壁。大邦懷勢兮, 小邦畏力。振吾旅於臨淄兮,迫窮寇於莒墨。齊器設 於《寧臺》兮,故鼎返於磨室。灑九京之宿憤兮,誠一時 之偉績也。嗚呼!鹿之臺以賄敗兮,瑤之臺以侈亡。雲 夢盪乎《游盤》兮,姑蘇鴆乎內荒。戲馬鄙於《刓印》兮,銅 雀泣乎《分香》。哀章華與望海兮,踵神明與柏梁。編以 金玉兮絡以綺組,羅列垂棘兮錯落元圃。國士一空 兮,禍國之府。想昭王之清風兮,增激古之慨慷。去千 載如一日兮,金之臺至今其有耿光。嗚呼噫嘻!望碣 石兮山嵯嵯,涼風蕭蕭兮易水波。訪故址兮何在?招 望諸兮悲歌。易可竭兮碣可磋,高臺之風兮不可磨。
龍虎臺賦〈此劉基元時所作故附元文之後〉劉基
[编辑]猗歟太行之山,呀雲豁霧,結元氣而左蟠,于赫龍虎 之臺。摩乾軋坤,魁群山而獨尊其背崔嵬突嵂,森岡 巒而拱衛。其勢則崑崙駊騀,仰星辰之可捫。白虎敦 圉而踞峙,蒼龍蜿蜒而屈盤。狀昂首以奮角,恍飈興 而雲屯。其北望則居庸巀嵲,煙光翠結。攢峰列戟,斷 崖立鐵。踆鳥飛而不度,古木樛以相掣。其下視則漲 海沖瀜、飛波洗空;風帆浪舶,往來莫窮。想瀛洲之密 邇,睇三山之可通。彼呼鴈戲馬,適足彰其陋;而眺蟾 望屋,曷足逞其雄:豈若茲臺之不事乎版築,而靡勞 乎土功也?想其嶔崟碕礒,曼衍迤邐;形高勢平,背山 面水。巨靈獻其幽祕,歸邪護其光晷。何嵩、華之足吞, 豈岱宗之可擬?此所以通孔道于上都,揭神京之外 壘,匪松喬之敢登,羌乘輿之攸止也。至若四黃既駕, 鹵簿既齊;方玉車之萬乘,蔚翠華之萋萋。載雲罕與 九斿,光彩絢乎虹霓。山祇執警以廣道,屏翳灑雨以 清埃。朝發軔于清都,夕駐蹕于斯臺。明四目以遐覽, 沛仁澤于九垓。眇軒轅之梁甫,屑神禹之會稽。雄千 古之盛典,又何數乎「方壺與蓬萊。」慨愚生之多幸,際 希世之聖明,雖未獲睹斯臺之壯觀,敢不慕乎頌聲。 遂作頌曰:「傑彼神臺,在京之郊。金城內阻,靈關外包。 上倚天倪,下鎮地軸。太行為臂,滄海為腹。崇臺峨峨, 虎以踞之;群山巃嵷,龍以翼之。於鑠帝德,與臺無窮; 於隆神臺,與天斯同。崇臺有偉,鸞駕爰止。天子萬年, 以介遐祉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