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063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十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十三卷目錄
永平府部彙考九
永平府物產考
永平府古蹟考〈墳墓附〉
職方典第六十三卷
永平府部彙考九
[编辑]永平府物產考 府志
[编辑]府屬總
《禹貢》:「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
《山海經》:「碣石之山,上有玉,下多青碧。繩水出焉,多蒲夷之魚。」
《商書獻令》其一「東胡請令以白玉、橐駝、野馬、騊駼、駃騠、良弓為獻。」
《爾雅》:「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
《周禮大司樂》有「孤竹之管,奏于圜丘。」 註云:「孤竹,竹特生者,不指所出地。」 後人因孤竹國而指有是竹焉。
《周禮職方氏》:「幽州,其利魚鹽,其畜宜四擾,其穀宜三種。」
《周書王會》「孤竹距虛,不令支元。」 「貘不屠何青熊。」 《周書》「海陽之蟹。」
《詩》:「王錫韓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國,因以其伯。獻其貔皮,赤豹黃羆。」
《春秋》:「齊侯來獻戎捷。」 《穀梁傳》:「戎,菽也。」 郭璞註:「《爾雅》以為胡豆。」
《史記》,蘇秦說燕文侯曰:「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佃作,而足於棗栗矣,此所謂天府者也。」
《史記》:「燕秦千樹栗,與千戶侯等。」
《唐書》:「平州土貢。熊鞹、蔓荊,實人參。」
《遼史》「馬城縣東北有千金冶。」
《一統志 》:「金遷安縣寬河川出。」
丹錫,灤州及遷安縣出,今不產。
鐵,遷安、盧龍二縣出。
鹽灤州及樂亭縣俱出。有場。〈今撫寧、昌黎二縣俱出。〉人參、麝香、豹尾俱廢柳城縣出。
紙灤州及遷安縣出。〈今但出《遷安縣》。〉
《鷹鶻》,昌黎縣「《道者》山出。」〈今少。〉
石灰撫寧縣有場。〈今場廢。〉
蔓荊子,遷安、盧龍二縣出。
甘棠梨遷安縣出
香白芷樂亭縣出
《今志》「各府所通有者」 ,不具,舉其尤異者。
《盧龍 》雖郡治,邑小而產少。
黃金產陽山溪中,色雖艷而小如粟粒,淘之得不償工,其河名淘金,又云「孤竹山金頂,銀腰鐵腳」 ,言所產也。而白溝河東北五里有銅礦山,食品醬豉製得法。
紅蘿蔔,城西獨大而脆,稱特產。
桃林口關,面黃崖山,襟青龍河,產魚、鱉,鯽、鱖、鯰、鱸,最肥美異他產。口外人每春縛葦作筏,冬穿冰飛叉取之,叩關貿易,人亦利其價廉。間產靈龜,不常有。
「《口外》山深險峻,松椵蔽空,虎豹豺狼之所窟也。」 虎或入城捕犬羊,其產黃羊常來關外,人莫能捕之。
口外有山,遍產桃樹,枝榦勁直,色斑脂膩,皮可裹鏃。關人及口外人並取之,故關營以名「桃林。」 口外三十里有芍藥川,花多白,開時彌漫十餘里。
黃崖草,出燕河營。葉圓,根皮紫,肉微紅,狀如羊尾,不知名為金刃傷者。取根焙乾,去皮刮肉末傅,速效。
遷安 地廣山深,近邊多異產。
黃金產寬河。〈在口外。〉六寶峪,以產金、銀、銅、鐵、鉛、錫,名「銀礦山」,在太平寨西及黃崖山,沿邊多有之。鐵丱在要孤山,紅白土可圬出為口關及白道子白可漿衣拌糖。
「石灰」 ,出黃山灰窯峪。
黑鷹多巢貫頭山
《紅觜鴉》,自松亭至石門皆有鐵門洞,諸山尤多蟒,有遺跡。
《猴大尖山》:《團亭》有之。
蟹「三里河者肥美,土人探穴競取之。潵河者亦佳於灤。」
鯽灤河佳美。蓮池山產亦佳。
凡魚自口外由灤入團亭者,潘家口立。其《灣
所聚也。官坐享而漁之,
黃麻長嶺社屯多產為楮,以販線麻,亦所特出。「桑皮紙」 出黃,北社多紅花、白蠟、藍澱。
木稱「奇章柏」 ,口內柏少松多,可遊鄉漢兒莊、三屯館。類多異,不能枚舉,而口外尤多。蓋出松亭關,乃古千里松林界矣。
邊內木大稱「銀杏。」 七家嶺下二株,大於他產,實佳而價甚貴。
梨錦,唐出在城社及陶村社。小而皮薄,甘脆。藏至正月,味愈佳。
榛栗帳房山產,歲進貢。松汀山及城山多藥,有天花粉、黃精、人葠、五味、細辛、桔梗、茵陳、半夏、兔絲、狶薟、蔓荊、茯苓、赤芍藥、白蘞、苦參之屬,各邑山中多有之。花椒,城山寺為盛。血石嶺產冬青草,乃款冬花之類也。
煤糞草,出縣西二十里賢姑廟旁,其水浸十數頃,草木蕃盛,產荷菱及螺蝦。一旦忽涸,掘數尺皆糞草,乾可烘爨,土人利之。徐少卿因而開水田數頃。
撫寧 縣兼山海,產宜饒而若詘。
銀礦,嘉靖乙卯,開貢於玉旺峪。官督軍防,供應不貲,煎煉不滿千金,而耗民膏什八九矣。礦脈既塞,人力亦疲,乃奏罷,立廟於洞上。石佛峪南亦有銀銅峪,其絕久矣。
石炭謂之煤,詳見《山川》。今供給有司。產石門寨、大崇峪,多青石,利用。
猴猿,三巒山最多。每至八月,義院口、溫泉堡輒有數萬,至彌月乃去。田家苦之,熊出口外。口內有熊山,蓋舊產也。
蟺,似蛇,長尺餘,有青黃二色,多居泥中。出溫泉堡、葦子堡、香山溝者佳。
「白牡丹」 ,出青山黑峪頭西及羅漢洞外。
《槁本香》,產葦子峪。
水紅消梨,產臺頭之東山,熟于諸梨後。皮中皆水,香聞數步,獨為奇品,他郡所無。
秋桃,出石門寨。其大過拳,甚甘美。蓄者用草圍樹,以避霜雪,因熟晚,故名。初每顆價不過一分,至十月取出,其色瑩然,貨之,顆五六分矣。李與蘋果亦稱佳,非特產。
藥有草烏、遠志,海陽出商陸,山海出麻黃佳。《山海》花有匾竹。貨有線麻椵。麻魚則石首、鯗魚、石魚。魚青、烏賊白條、對蝦、海饅頭、海鵪鶉酒次於灤關。《志》云:「土瘠狹多寒,無豐產,古稱魚鹽,自海禁嚴而漁商並絕,故獲寡而售艱矣。昌黎 自為一域,山不逼邊,海不逼關,風氣繁麗,山產類撫寧、盧龍,海產同灤州、樂亭,故無異產而載其多者。」
石乳在達磨峰之左,凡喦穴陰處,溜山液而成,空中相逼,長者六七寸,如爪甲,中無鴈齒,光明者佳。
燄硝出套槐社
絲鹽出永。屯黑磁器、瓦器及澱,出石門社。薏苡出會東社。
蓮子蔆米黃菜:出《靜安社》。
《紅花》出《赤崖社》。
《綿花》出《沙程社》。
《平機布》「出會東社。」
豆有刀有玉環
瓜有花,即胡瓜也,亦呼為「黃瓜。」
菜有菠有荼
「花有班竹」 ,出在城社,又以名寺。
《果有無花》,有《文官》有《互斯賴》。有柿子白檎出《洋山社》。
蒲萄接桃,出順德社。櫻桃核桃,出《嘉穎屯》。石榴沙果,出《延昌屯》。
兔出正樂屯
團林社七里海多魚,有角有帶。
海錯車螯同灤州
灤州 沃衍,產多,貨殖聚焉。
花椒種二:有水,有火。香花峪頗多。
蒜紫皮,出松梁社、康家莊及梅一、梅二社,蓮州及樂亭地二里最多,故曰「龍灣瑞蓮」芹以名山。〈俗名《芹菜山》。〉在古馬社。
《龍鬚菜》,出《法寶社》。
《果品》:李產偏山最佳,無花果,樂亭有之。
赤石脂,出紫金山,未聞入藥。用各色石脂,境內亦有之。
黃芩、柴胡,出《橫山營》,有名,入貢。
芎藭葉、石蘼蕪州產,不堪入藥,惟可入茶。栝蔞州北,土牆甚多。
薏苡仁下社多可作粥
辛夷花,不多產,惟州治後一株甚茂。
「酸棗野蒲萄」 產項家坨。
松薦福寺者最大,知州潘齡書「秦封第一。」 今無狼兔,多藏於大田口。
豬州產頗多,樂亭民間有以此致富者。
雉、兔、獐等物,產於龍堂、望馬、兔耳大夫、楊家、馮家諸坨。六畜則「馮家長坨」 ,草木蕃也。
狐出止馬山者,毛深色赤,俗傳「岩山有狐。」 妖鳥屬,有鐵腳,至冬人捕充饌,甚肥美。又有禿鶖、兔鶻、鴉鶻、訓鶻、經雀、沙雞及柳葉兒鵰魚,即驢糞毬、黑馬杓、胡叭喇、臙脂瓣、籠兜子、紅翏兒、金雀、蠟嘴之類。
《魚類》鯉最佳,出偏涼汀。大者一二十斤。鱗甲金色,奪目肥鮮。尾長曰重。及鱖鱧鯰鰷,青白出灤河,並佳。
淮魚似鯰而大,海多灤少。
鯽偏涼汀最佳,多重斤許。有至三四斤者,湖湘不及也。
海鮐近府有之
《丸子》,身黃頭大,有翅無鱗,出清河。
秤桿小而長,似之,鱗細出清河。
魦如梭,身長而青,灤海並出。醃者海佳,鮮者灤佳。
「白眼」 ,海出,類魦而肥,身鱗金色,眼如玉環,重三四斤。灤河亦出,樂亭沙城社多。
鱸,四月後,海及灤俱有,巨口細鱗,身負黑點,大者十餘斤。
麪條魚,一名「銀魚」 ,出蠶沙口樂亭之千金社。鰋海出。立夏方有,大者數十斤。
鰵腹中有鰾,但不及南產耳。至小者重三、四斤,四、五月多。
同羅細鱗有黑點,形類大鯗,味亦如之,但土人不能作耳。
叵羅多剌,味微類鰣小,直沽呼為「騰香魚。」 蠟頭類河豚,味甚美,肝血有大毒,去之方可食。《八帶》海出。
《帶魚》狹而長,如帶出樂亭。
鰳腹下有骨如鋸
鯔似鯉,生淺海中,專食泥。身圓小,骨軟肉細。扳魚身多鯁,長五、六寸,味肥,糟浥之可作湯。羊魚,味膻,形圓,尾如羊,尾端有骨如劍,觸之傷人,土人取其油。
鏡魚形如鏡
房魚:其大如房,或隨潮陷沙上。土人割脂熬油燃燈,腥臭不可食。
黃谷檉條出灤河
鱉俗名「團魚」 ,灤河產佳。
蟶殼薄而狹長,正二月出泥中,味佳。
蛤蜊:似蟶而殼團肉厚。
蚶:似蛤而圓小,殼如瓦楞,雷動而開,人不食矣。螺極大小者為「蠃螄。」
螃蟹,出白沙峰社西,灤河多。
蟳蟹隨潮退殼,一退一長,潮大則膏不實矣。蝦大小不一,近海產有「金鉤」 、「玉鉤」 之名,出蠶叢口,取肉乾之為蝦米。灤河亦多。
棉花:凡平原皆有,為布有雜。有細樂亭,機杼為盛,土人呼為「家機布。」
紅花多種之場圃。承露采乾以染紅,及作臙脂澱,出於藍,以水出色者為定,土人總呼為「靛桑皮楮」 ,出何家莊。
蓆長春諸社織蘆葦為之,且編為箔。大水泊多蒲蒿,人就而利之。
油有蘇有麻
硝有朴有燄
煤炭水和始燃,俗名「水和炭。」 出開平、衛、何各莊及峰山口。生者有燄,宜鍛灰及炒鐵尢。宜大塊火煉過者為焦子炭。陡坡古冶有之。
《鹼》出《海濱》姚家柏家莊。
鹽,出海濱,味甘色白。出柏一、二三里及石碑場者,最佳,長蘆不及也。
樂亭 陸產,比灤而海饒之。其見於州者不具。鱸魚,出《白沙峰社》。
《七星魚》,出《黑崖子社》。
絹可作帷
絲綿出力本屯
撘連褥裹,出《嵩林兒社》。
棉布:境內多,織多於他處。
永平府古蹟考 府縣志合
[编辑]本府
碣石 。案《書禹貢》:「夾右碣石入於河。」《傳》曰:「碣石,海畔。」山《疏》云:「在右北平驪城縣西南。」《漢書·地理志》:「右北平驪城,大碣石山在縣西南」,言大碣石山,則必有小碣石山矣。其遼西絫縣下云,有碣石水,言水不言山,而《武帝紀注》文穎曰:「碣石山在遼西絫縣,絫縣今罷,屬臨渝。」始與《地志》之文異,而《後漢郡國志》兩存之。引《水經》云:「在臨渝縣南」,又引郭璞云:「或曰在右北平驪城縣海邊山。」是亦為碣石,有二也。《史記夏本紀索隱》曰:「《漢書地理志》:碣石在右北平驪城縣西南。」又《太康地理志》云:「樂浪遂城縣有碣石山,長城所起。」又《水經註》云:「在遼西臨渝縣南,水中葢碣石山有二。」此云「夾右碣石入於河」,當非北平之碣石,是有三碣石也。《隋書》盧龍下云「有碣石。」《新唐書》平州石城下云「有臨渝關,有碣石山。」營州柳城下云「又東有碣石山。」是二州各有碣石,而營州之碣石又在柳城之東也。杜氏《通典》云:「盧龍縣有碣石山,秦築長城所起之碣石,在高麗界。」非此也。凡此諸說,人各不同。韋昭以為碣石舊在河口海濱,歷世既久,為水所溢,漸淪入海,已去岸五百餘里。而《水經註》云:濡水又東南至絫縣碣石山,漢武帝嘗登之,以望巨海。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數十里,當山頂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見,立於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及潮波退,不動不沒,世名之天橋柱。今並無跡可據。又考秦始皇三十二年之碣石刻銘,「二世元年,東行」到碣石,並海。漢武帝元封元年,東巡海上,至碣石。魏武帝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後魏高宗大安三年,登碣石山,觀滄海,大享群臣於山下。改碣石山為樂遊山。《築壇記》:「行於海濱。」齊顯祖天保四年,登碣石山,臨滄海。自秦以下,登此山者凡六帝。唯隋、唐二史不言碣石,而《太宗紀》則云:「次漢武臺,刻石」紀功。今其碑趺臺址,亦一切不存,第據故老所傳,以為昌黎之仙人臺而已。若《史記·蘇秦傳》「南有碣石鴈門之饒」,《索隱》以為「在常山九門」,則去此絕遠,不得援以解《夏書》之碣石也。〈按:今《山海關》海中相傳有石崖,一與韋昭所言合,而《志》究未定其地不可解也。〉孤竹城, 《漢書》「令支有孤竹城。」《魏書》:「肥如有孤竹山祠。」《水經注》:元水「又西南逕孤竹城北,西入濡水。」又云:「祠在山上,城在山側,肥如縣南十二里,水之會也。」《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孤竹古城在盧龍縣南十二里。」〈肥如縣唐武德二年更名盧龍〉今城南已無其跡,而祠在府城西北二十里灤河之左,洞山之陰,夾河有孤竹君三塚,豈唐之盧龍治尚在其東北耶?又案:孤竹始封於此,在令支、黃、雒之間,其地儉於百里。而《遼史》云:「興中府本古孤竹國,漢時為柳城地。」則又在今祠東北五百餘里,幅員之廣,幾方千里矣。豈殷末諸侯兼并而致之與?舊志引《爾雅》「孤竹北戶」,以為孤竹是北荒之總名;蓋猶五嶺以南言甌、言越,本其國名;後乃概而稱之耳。《史記齊世家》:「桓公伐山戎,至於孤竹而還」;不得言至於北荒而還也。
《郭造卿》曰:「今有土築垝垣,不過千年物耳,宇內商周城,其存者有幾哉?未可信以為孤竹之古城也。」
首陽山 ,《論語註》:馬融曰:「首陽在河東蒲坂華山之北,河曲之中。」 《史記正義》曰:「曹大家註《幽通賦》云:『夷齊餓死於首陽山,在隴西』。」 又戴延之《西征記》云:「雒陽東北首陽山有夷齊祠,今在偃師縣西北。」 又《孟子》云:「夷齊避紂,居北海之濱。」 首陽山,《說文》云:「首陽山在遼西。」 《史傳》及諸書,夷齊餓於首陽凡五所,各有案據,先後不詳。《莊子》云:「伯夷、叔齊西至岐陽,見周武王伐殷,曰:『吾聞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亂世不為苟存。今天下闇,商德衰,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不若避之,以潔吾行』。二子北至於首陽之山,遂飢餓而死。又作詩『登彼西山』。」 今渭源縣首陽山在岐山西北。明即夷、齊餓死處也。宋白《北蕃地理志》曰:「首陽山」 在平州。舊志言:今府城東南十五里有崵山,一作陽山,即其地。竊意二子當日之逃,為國人之將立己耳。及中子既為君,則名分已定,可以無嫌。子臧之反於曹,季札之反於吳,古之人有行之者,在二子何獨不然?況西土之人皆為讎國,箕子之去,又適東夷,天下宗周之時,舍故都其何往?舊志云:孤竹遠在東陬。周初隔山戎而蔽於燕,燕,史無通於中國。中國之首陽,人表為口實,而海濱孤竹,無從稱之矣。是後日入邊裔,史失表之,是或一說也,存之以備採。
山戎國 ,《春秋莊公三十年》「冬,齊人伐山戎。」 《史》
記:山戎越燕而伐齊,齊釐公與戰於齊郊。其後四十四年而山戎伐燕。燕告急於齊,齊桓公北伐山戎,山戎走。杜預《春秋註》曰:「山戎,北狄。」 《通鑑註》曰:「自漢北平、無終、白狼以北,皆大山重谷,諸戎居之,春秋謂之山戎。」 郭造卿曰:「山戎、北戎是二種。山戎種一為無終,齊伐之,晉滅之。」 北戎種二,東為離支,齊所滅,西為代、晉所滅,自燕東北為遼西,遼東以外,無非北戎地,西北為上谷,以外無非《山戎》地。而北戎為尢大,故必平山戎而同許男以伐之。
令支 ,《國語》,桓公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史記、齊世家》作離支」,《周書王會》作「不令支」,皆令支之轉也。二漢遼西郡俱有令支,獨《晉書地理志》無之,而於其末曰:「慕容熙以幽州刺史段氏都令支。」石虎伐段遼,入令支。以李農為營州牧,鎮令支。命段蘭帥所從鮮卑屯令支。燕餘岩據令支。慕容農克令支、蘭和屯令支。李朗留其子養守令支。李旱克令支,慕容懿以令支降魏。魏宿沓干拔令支,慕容拔攻克令支。其地在燕之西陲,故為重鎮。入魏太平真君七年,乃併於陽樂矣。《水經注》:濡水東南逕令支縣故城。舊《志》:令支城在遷安東,葢亦近之。卑耳山 ,《國語》言:「齊桓公懸車束馬,踰太行,與辟耳之谿枸夏。」韋昭註曰:「太行,辟耳山名。枸夏,辟耳之谿也。」《史記·齊世家》:「登太行至卑耳山而還。」《正義》曰:「卑音壁。」《管子》:桓公二十年:「征孤竹,未至卑耳之谿十里。」案《國語》《史記》皆云西伐,而《管子》則云征孤竹。或曰燕北一帶之山,皆名太行,故舊志載之孤竹之境。又案《水經注》:清夷水西南得桓公泉。桓公北伐山戎,過孤竹,西征,束「馬懸車,上卑耳之西極,故水受斯名也」,則卑耳在上谷之沮陽。二說不同,今姑仍舊志入之「《山川條》下。〈《上谷沮陽》在今延慶州境。〉
長城 長城始於燕時,歷代築之非一。《史記》:「燕築長城,自遼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秦始皇帝使蒙恬築長城,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 正義引《括地志》:「長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東入遼水。齊顯祖天保六年,發民一百八十萬築長城,自幽州夏口西至恆州九百餘里。七年,自西河總秦戍築」 長城,東至於海。後主天統元年,自庫堆戍東距於海,隨山屈曲二千餘里,斬山築城,置立戍邏五十餘所。周宣帝大象元年,發山東諸民,修長城,立亭障,西自鴈門,東至碣石。隋文帝開皇六年二月,發丁男十一萬,修築長城。七年二月,發丁男十萬餘修築長城。長城之見於史者如此。今人言長城,必曰秦時築。考之《晉太康地理志》,長城起樂浪之碣石山。《魏書。長孫陳傳》,「為羽林郎,征和龍賊自西門出,將犯外圍,陳擊退之,追至長城下。」 是長城在龍城之外。而《通典》亦言:「薊州北至廢長城塞二百三十五里。」 然則今山海關之長城,乃徐魏公所修之城,非古之長城也。《一統志》:「秦長城在府北七十里。」 誤。
扶蘇泉 《遼史·地理志》:「灤州有扶蘇泉,甚甘美。秦太子扶蘇北築長城,嘗駐此。」 郭造卿疑以為狐蘇之誤。漢遼西郡有狐蘇縣。
右北平郡 漢右北平郡。治平岡,後漢治土垠。《水經注·魏氏土地記》曰:「薊城東北三百里有右北平城。」 薊城,今
京師也。《括地志》:「漁陽郡東南七十里有右北平城。」
案:當在今薊州玉田界,此後漢之右北平也。若平岡則在盧龍塞之東北三四百里,此前漢之右北平,而李廣之所守也。《舊志》云:「今府城南有李將軍射虎石」 ,固謬。《水經註》言此石在玉田、無終之間,是亦以後漢之右北平為李廣所治,與東越青陘之說自相矛盾。著書之難如此,又何怪乎後之傳譌者耶?平剛縣 ,《三國志田疇傳》:「舊北平郡治在平岡,道出盧龍,達於柳城。自建武以來,陷壞斷絕,垂二百載,而尚有微徑可從。」 《魏太祖紀》上:「徐無山出盧龍,歷平岡,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餘里。」 《水經註》:「盧龍東越青陘,至凡城,二百許里。自凡城東北出,趨平罡故城,可百八十里,向黃龍則五百里。」 是平剛在盧龍之東北四百里矣。《晉書。成帝紀》:「咸康四年二月,石虎帥眾七萬擊段遼於遼西,遼奔於平剛。」 慕容皝《載記》:「遣揚威將軍淑虞攻烏丸悉羅俟於平堈。」 其字本作剛,一作岡,又作崗,亦作堈,又作罡。
石城縣 ,漢右北平郡之縣十六,其三曰石城,後漢無之,蓋光武所併省也。至燕分置石城郡。考之《通鑑》及《晉載記》,得二事:慕容寶宿廣都黃。
榆谷。清河黃會勒兵攻寶,寶帥輕騎馳二百里。晡時至龍城,會遣騎追至石城,不及。是廣都去龍城二百里,而石城在其中間也。慕容熙畋於北原,石城令高和與尚方兵於後作亂。註云:「高和本為石城令,時以大喪,會於龍城。」 是石城去龍城不遠也。《魏書·地形志》廣興下云:「有雞鳴山、石城、大柳城。」 此即漢之石城矣。魏太平真君八年,置建德郡,治白狼城。領縣三:其一曰石城,有白鹿山祠。其二曰廣都。《水經註》:「石城川水出西南石城山,東流逕石城縣故城南,北屈逕白鹿山西」 ,即白狼山也。又東北入廣成縣東廣成即廣都城。燕之石城在廣都之東北,而此在廣都之西南,是魏之石城,非燕之石城矣。《隋書》始無石城,云北齊廢之。而《唐書》平州石城下云:「本臨渝,武德七年省,貞觀十五年復置,萬歲通天二年更名。有臨渝關,有大海,有碣石山。」 是武后所更名之石城,又非魏之石城矣。《遼史》:「灤州統縣三,其三曰石城。」 下云:「唐貞觀中於此置臨渝縣,萬歲通天元年改石城縣在灤州南三十里,唐儀鳳石刻在焉。」 今縣又在其南五十里,遼徙置以就鹽官,是遼之石城,又非唐之石城矣。今之開平中屯衛,自永樂三年徙於石城廢縣,在灤州西九十里,乃遼之石城。《一統志》以為漢舊縣,何其謬歟?
土垠縣 ,後漢為右北平郡治《耿弇傳》:「光武遣弇與吳漢等十三將軍追賊至潞東及平谷,再戰,斬首萬三千餘級,遂窮追於右北平、無終、土垠之間,至浚靡而還。」 《註》云:「土垠故城在今平州西南。」 按《水經註》,巨梁水出土垠縣北陳宮山,陳宮山在今豐潤縣北七十里,則土垠當在今豐潤境內,唐時未立豐潤,故《註》云平州西南耳。《一統志》乃云在府城西南,則沿此註而失之也。《灤志》謂今豐潤東十里垠城鋪,即古土垠城。遼西郡 ,漢治且慮,後漢、晉治陽樂,魏治肥如,北齊省入肥如。杜佑曰:漢遼西郡故城在盧龍城東,至隋改置遼西郡於營州之境汝羅故城,唐武德六年,又徙於幽州城中,則皆非本境矣。肥如縣 ,《漢書》註,應劭曰:「晉滅肥,肥子奔燕,燕封於此。」 漢初為侯國。《史記功臣表》「肥如侯蔡寅」 是也。傳三世,至孝景元年,侯奴薨,無後,而肥如改為縣。《荊燕世家》:「肥如令,郢人是也。」 是時肥如雖為縣,而屬於燕,故燕王得以殺肥如令。及武帝析藩置緣邊諸郡,而肥如自此定屬於遼西矣。見於史者,《後漢書。和帝紀》:永元九年:「秋八月,鮮卑寇肥如。」 《劉虞傳》:「前中山相張純等眾十餘萬,屯肥如。」 《晉書載記》:「帝遣幽州諸軍討慕容廆,戰於肥如。慕容熙大城肥如。以尚書劉木為鎮南大將軍、冀州刺史,鎮肥如。」 《地理志》高雲:「以幽冀二州牧鎮肥如。」 《魏書。馮弘傳》:「黜世子崇,令鎮肥如。」 《肅宗紀》:「城平州所治肥如。」 《章懷太子》註云:「故城在今平州」 ,而《漢書》言有元水、濡水、盧水,《魏書》言有孤竹山、祠、令支城、黃山、濡河,《水經註》言肥如縣南十二里,水之會也,在今盧龍之境無疑矣。燕慕容垂世子令說,其父守肥如之險以自保。胡三省《註》以為即盧龍之塞,蓋今沿邊一帶大山長嶺,古時亦屬之肥如也與?
海陽縣 ,漢初為侯國。《史記功臣表》「海陽侯搖毋餘」 是也。傳四世至孝景四年,侯省薨,無後,而海陽改為縣。《漢書》言有龍鮮水、封大水、緩虛水,皆南入海。有鹽官。《魏書》有橫山、新婦山、清水。北齊省入肥如。《水經註》《魏氏土地記》曰:「令支城南六十里有海陽城。」 《遼史》隰州平海軍海陽縣,本漢縣,地多鹼鹵,置鹽場於此。大抵海陽之境,北距肥如令支,而南際於海,今灤州之東偏及樂亭地也。《一統志》在府城南三十里。乃勦《遼史》「望都」 條下之文,而不知漢之海陽,其治已無可考也。
陽樂縣 後漢為遼西郡治。晉愍帝建興元年,慕容翰攻叚氏,取徒河、新城,至陽樂。《魏書》有武歷山、覆舟山、林榆山、太真山。山名轉易,多不可考。但言「太平真君八年併令支屬於此。」 而章懷太子云:「陽樂在今平州東。」 則知不出盧龍之境。《撫寧志》乃云「陽樂城在西關外。」 無據。
新安平縣 ,漢遼西郡之縣,後漢省,今不詳所在,但據《漢書》云:「夷水東入塞外。」 《水經注》云:「新河自板渠東出,合封大水,謂之交流。」 合水出新平縣,西南流逕新平縣故城西,又東南流,龍鮮水注之。合而東流,注封大水,亂流,南會新河,南流於海。其曰新平,即漢之新安平,中脫一字耳。詳其水道,則知其縣必在海陽、肥如之間也。臨渝縣 ,《漢書》有渝水、侯水,《後漢志》有碣石山。
晉無此縣,而《通鑑》載褚匡說馮跋曰:「章武郡臨海,舟楫可通,出於遼西臨渝,不為難也。」 《水經注》:渝水西南巡山,逕一故城,以為河連城,疑是臨渝縣之故城。渝水南流,東屈與一水會,名之曰榼倫水。《通鑑》榼盧城下註引此,大約在今撫寧之東,其城不可考矣。
絫縣 ,《漢書》下官水南入海,又有碣石水、賓水皆南入官。文穎曰:「碣石在遼西絫縣,絫縣今罷,屬臨渝。《水經注》:濡水又東南至絫縣碣石山」 ,似在今昌黎、撫寧之境。而《一統志》以為今義州衛,未詳何據?
交黎縣:〈見下。〉
柳城縣 。史言「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龍山之西,福德之地,乃營立宗廟宮闕,命曰龍城。」 《一統志》:柳城在永平府西二十里,龍山在府西四十里。永平府舊《志》:柳城在昌黎縣西南六十里。漢末為烏桓所據,曹操滅之。歷魏、晉,為慕容氏父子所據。隋置縣,屬遼西郡。唐置營州,元省入昌黎,為靜安社。二說不同。今府西二十里,全無遺跡。而靜安社則嘉靖三十一年立為堡,然皆非柳城之舊也。案:《唐書》營州柳城郡下云:「城西四百八十里有渝關守捉城。」 又云:「西北接奚,北接契丹。」 《通典》營州柳城郡下云:「東至遼河四百八十里,南至海二百六十里,西至北平郡七百里,北至契丹界五十里,東南到安東府二百七十里,西南到北平郡七百里,西北到契丹界七十里,東北到契丹界九十里。」 而平州北平郡下云:「東至柳城郡七百里,西至漁陽郡三百里,東北到柳城郡七百里。」 是柳城在今永平之東北七百里,而慕容氏之龍城、昌黎及魏以後之營州,並在其地。唐萬歲通天元年,為契丹所陷,聖曆二年,僑治漁陽,開元「五年又還治柳城。」 而今之昌黎乃金之廣寧縣,大定二十九年改為昌黎,名同而地異也。又按《三國志》,「魏武帝用田疇之言,上徐無山,塹山堙谷五百餘里,經白檀,歷平岡,涉鮮卑庭,東指柳城。」 徐無山在今玉田,則柳城在玉田之東北數百里也。《北齊書》:「顯祖伐契丹,以十月丁酉至平州,辛丑至白狼城,壬寅,至昌黎城。」 是昌黎在平州之東北。齊主行急,猶五日而後至。《隋書》:漢王諒伐高麗,軍出臨渝關,至柳城。唐太宗伐高麗還,以十月丙午次營州。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上自作文以祭之。丙辰,皇太子迎謁於臨渝關。關在今撫寧之東,則柳城又在其東。太宗之行遲,故十日而後「至也。」 又按《遼史》,「興中府,古孤竹國,漢柳城縣地。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龍山之南,福德之地,乃築龍城,搆宮廟,改柳城為龍城縣而遷都之,號曰和龍宮。」 魏為遼西郡。隋置營州,煬帝改柳城郡。唐武德初,改營州總管府,尋為都督府。萬歲通天元年陷李萬榮。神龍初,徙府幽州。開元四年,復治柳城,八年徙漁陽。十年,還柳城。後為奚所據。太祖平奚及俘燕民,將建城,命韓知方擇其處,乃完葺柳城,號「霸州彰武軍節度。」 重熙十年,升興中府,統州二,縣四。其一曰興中縣。本漢柳城縣地。太祖掠漢民居此,置霸城縣。重熙中,置府,更名。此文述柳城之故,頗為詳備。元世祖至元七年十月己丑,降興中府為州。以地圖案之,當在今前屯衛之北。但《唐書》平州下云:「又有柳城軍,永泰元年置。」 蓋唐時柳城之地,屢被陷沒,移徙無常,此其在平州者,或即今之靜安社未可知。然不可以永泰元年之柳城為古之柳城也。且《一統志》于柳城廢縣既云在府城西二十里矣,而於土產則云人參、麝香、豹尾俱廢。柳城縣出,今府西二十里,乃灤河之西,洞山之南,沙土之地,其能出此三物乎?按《唐書》榮州柳城郡,貢人葠、麝香、豹尾皮、骨𩨳。《志》本引之,而不知「府西二十里」 之誤也。
盧龍塞 ,《三國志魏太祖紀》:「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至無終,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疇請為鄉導。公從之,引軍出盧龍塞,塞外道絕不通,乃塹山堙谷五百餘里,至白狼山。」 《田疇傳》:「隨軍次無終,時方夏雨水,而濱海洿下,濘滯不通,虜亦遮守蹊要,軍不得進。太祖患之,以問疇。疇曰:『此道夏秋每常有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為難久矣。舊北平郡治在平岡,道出盧龍,達於柳城。自建武以來,陷壞斷絕,垂二百載,而尚有微徑可從。今虜將以大軍當由無終,不得進而退,懈弛無備。若嘿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備,蹋頓之首可不戰而禽』。」 太祖曰:「善。」 乃引軍還,而署大木表於水側路傍曰:「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復進軍。」
「虜候騎見之,誠以為大軍去也。」太祖令疇將其眾為鄉導,上徐無山,出盧龍,歷平岡,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餘里,虜乃驚覺,單于身自臨陣,太祖與交戰,遂大斬獲,逐北至柳城。《通鑑》,晉穆帝永和五年,趙王虎卒,國內大亂。慕容霸上書於燕主雋,請伐趙。雋曰:「鄴中雖亂,鄧恆據樂安,兵精糧足。今若伐趙,東道不可由也,當由盧龍。盧龍山徑險狹,虜乘高斷要,首尾為患,將若之何?」霸曰:「恆雖欲為石氏拒守,其將士顧家,人懷歸志,若大軍臨之,自然瓦解。臣請為殿下前驅,東出徒河,潛趨令支,出其不意,彼必震駭。上不過閉門自守,下不免棄城逃潰。然則殿下可以安步而前,無留難矣。」雋從之。六年二月,雋遣霸將二萬自東道出徒河,慕輿干自西道出蠮螉塞,雋自中道出盧龍塞,以伐趙,命慕輿埿槎山通道。又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燕清河王會使征南將軍庫官偉、建威將軍餘崇將兵五千為前鋒,偉等頓盧龍近百日。《魏書·常景傳》:「杜雒周反於燕州,以景兼尚書為行臺,與幽州都督、平北將軍元譚禦之。景表求勒幽州諸縣悉入古城,山路有通賊之處,權發兵夫,隨宜置戍,以為防遏。肅宗從之。別敕譚西至軍都關,北從盧龍塞,據此二嶮,以杜賊出入之路。」又詔景「山中嶮路之處,悉令捍塞。」《隋書陰壽傳》:「開皇初,高寶寧引突厥攻圍北平,令壽率步騎數萬,出盧龍塞以討之。」已上諸史所載盧龍之事頗詳。《魏書》,新昌有盧龍山。《水經注》:濡水又東南逕盧龍塞,塞道自無終東出,渡濡水,向林蘭陘,東至青陘。盧龍之峻,險坂縈折,故有九崢之名矣。燕景昭元璽三年,遣將軍步渾治盧龍道,焚山刊石,令通方軌,刻石嶺上,以紀事功。《杜氏通典》:盧龍塞,在今平州城西北二百里。張行人舊志云:「在今府城南一里。」誤矣。
盧龍城 ,《水經注》:「濡水又東南逕盧龍故城東,漢建安十二年魏武征蹋頓所築也。」
蹋頓城 ,《晉書載記》:「石虎謀伐昌黎,遣曹伏將青州之眾渡海,戍蹋頓城,無水而還。隋煬帝征高麗,其右第七軍出蹋頓道。」
樂安縣 《晉書載記》:「石虎將伐慕容皝,具船萬艘,自河通海,運穀豆千一百萬斛於安樂城」 ,《通鑑》作「樂安。」 《水經注》:濡水東南過遼西海陽縣,又經牧城南,分為二水,北水謂之小濡水,東逕樂安亭北,東南入海。濡水東南流逕樂安亭南,東與新河故瀆合,魏太祖征蹋頓所導也。在今樂亭縣境。
「三陘 」 ,《通鑑》晉穆帝永和六年,慕容霸軍至三陘,魏征東將軍鄧恆惶怖,焚倉庫,棄樂安遁去。《註》:「魏收《地形志》:海陽縣有橫山」 ,蓋即三陘之地。盧溥鎮 ,《晉書地理志》:「自幽州至於盧溥鎮,以南地入於魏。」 按《魏書太祖紀》,「范陽人盧溥聚眾海濱,殺幽州刺史封沓於此。」 蓋即其所據之地以名鎮,而燕之幽州乃令支也。
蠮螉塞 ,《晉書載記》:慕容皝率騎二萬出蠮螉塞,長驅至於薊城。《通鑑》:晉孝武太元十年,燕主垂遣慕容農出蠮螉塞,歷凡城,趨龍城,討餘巖。昌黎郡 :按昌𥟖有五,《漢書》,遼西郡之縣,其八曰昌黎。渝水,首受塞外,南入海,東部都尉治。應劭曰:「今昌黎,《後漢志》作昌遼」 ,或「黎」 字之譌也。《通鑑註》:昌黎,漢交黎縣,屬遼西郡,後漢屬遼東屬國都尉。魏齊王正始五年,鮮卑內附,復置遼東屬國,立昌黎縣以居之,後立昌黎郡。《晉書。武帝紀》:「太康二年,慕容廆寇昌黎。二年,安北將軍嚴詢敗慕容廆於昌黎。成帝咸康二年,慕容皝自昌黎東踐冰而進,凡三百餘里,至歷林口。」 是則在渝水下流而當海口,此一昌黎也。《晉書載記》:「慕容皝徙昌黎郡。」 又云「破宇文歸之眾,徙其部人五萬餘落於昌黎。」 及慕容盛之世,有昌黎尹張順、劉忠。高雲以馮素弗為昌黎尹,馮跋之世,有昌黎尹孫伯仁。以史考之,當去龍城不遠,此又一昌黎也。魏併柳城、昌黎、棘城,於龍城而立昌黎郡,《志》云:有堯祠、榆頓城、狼木如《列傳》,韓麒麟、韓秀、谷渾、孫紹之倫,皆昌黎人,即燕之舊都龍城,此又一昌黎也。齊以後,昌黎之名廢。至唐太宗貞觀三年,更崇州為北黎州,治營州之東北廢陽師鎮。八年,復為崇州,置昌黎縣,後淪於奚。《遼史》:建州永康縣,本唐昌黎縣地,此又一昌黎也。遼太祖以定州俘戶置營州鄰海軍,其縣一,曰廣寧。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改為昌黎,相沿以至於今,此又一昌黎也。《舊志》辨「昌黎」 有二,而不知其有五。今序而列之,論古者可以無惑焉。
營丘郡 ,晉慕容廆立郡以統流人,以青州人為營丘郡。至皝,罷營丘郡,魏復置營丘郡。《水經注》:渝水又東逕營丘城西。
平州 平州之見於書者有三:有地名,有國名,有州名。《左傳》:宣公元年,「會於平州,以定公位。」地名也。《史記?朝鮮傳》:「封王唊為平州侯。」《功臣表》又有平州侯昭涉掉尾,國名也。其州名亦有三:有漢末平州,有晉平州,有後魏平州。漢末,公孫度自號平州牧,及其子康、康子淵並據遼東。此漢末之平州也。〈《平州》。本取「遼東襄平」 為名。〉魏分遼東、昌黎、元菟、帶方、樂浪五郡為平州,後還合為幽州。晉武帝咸寧二年十月,分昌黎、遼東、元菟、帶方、樂浪等郡國五,置平州,治昌黎。〈當即漢之交黎〉此晉之平州也。至後魏平州乃治肥如,而自齊以下因之。《遼史》引公孫度之平州於此,則誤矣。
朝鮮縣 漢、晉屬樂浪。延和元年,徙朝鮮民於肥如,置此縣。齊省入新昌。
新昌縣 ,後漢、晉屬遼,東魏置此。隋開皇六年省肥如入新昌,十八年改名盧龍。
黃山 ,《魏書》「肥如有黃山。」 《高宗紀》:「太安三年十月,詔太宰常英起行宮於遼西黃山。四年正月巡平州,庚午至遼西黃山宮。」 《常英傳》:「夢日墜其所居黃山下水中。」
渝關 。《隋書。高祖紀》:「開皇三年三月癸亥,城榆關。」 《賀婁子幹傳》:「授榆關總管十鎮諸軍事。」 《高麗傳》:「漢王諒師出臨渝關。」 關本以渝水名,而史文或作「榆。」 一書之中,兩字亙見。《唐書地理志》,石城有臨渝關,一名臨閭關。又云:營州城西四百八十里,有渝關守捉城。《高麗傳》:「帝總飛騎入臨渝關。」 《郭英傑傳》:「帥萬騎及奚眾屯榆關。」 《賈循傳》:「為榆關守捉使。」 《契丹傳》:「許欽澹徙軍入臨渝關。」 《奚傳》:「魯蘇不能制,奔榆關。」 《李忠臣傳》:「襲榆關。」 《通鑑》:後梁均王乾化三年初,幽州北七百里有渝關,下有渝水通海。自關東北循海有道,道狹處纔數尺,旁皆亂山,高峻不可越。北至進牛口,舊置八防禦軍,募土兵守之,田租皆供軍食,不入於薊。幽州歲致繒纊以供戰士衣。每歲早穫,清野堅壁,以待契丹。契丹至,輒閉壁不戰,俟其去,選驍勇據隘激之,契丹常失利走。土兵皆自為田園,力戰有功則賜勳加賞,由是契丹不敢輕入寇。及周德威為盧龍節度使,恃勇不修邊備,遂失渝關之險,契丹每芻牧於營、平之間。《通典》:「渝關在平州盧龍縣」 東一百八十里。宋白曰:渝關,關城下有渝水,入大海。其關東臨海,北有兔耳山、覆舟山,山皆斗峻,山下循海岸東北行狹處纔通一軌,三面皆海,北連陸關,西亂山至進牛柵,凡六口,柵戍相接,此天所以限戎狄也。《一統志》:榆關在今撫寧縣東二十里,又東二十里有榆關、馬驛,關之遺址,久廢不可考。或云「徐武寧移之《山海》」 ,非也。
臨渝宮 。《隋書地理志》盧龍有臨渝宮。《煬帝紀》:「大業十年三月癸亥,次臨渝宮。」
臨渝鎮 ,《隋書突厥傳》:「營州刺史高寶寧作亂,沙缽略與之合軍,攻陷臨渝鎮。」
石城縣:〈見上。〉
馬城縣 。《唐書地理志》:「古海陽城也。開元二十八年置,以通水運。」 《遼史地理志》:「在灤州西南四十里。」 舊志:「城周千四百四十四步,高丈五尺,門五。」
千金冶城 《唐書地理志》:「馬城縣東北有千金冶城。」 舊《志》:「在馬城廢縣北,有城。」 《州志》:「古城在州西七里孩古社,蓋石沙可炒鐵,今尚有遺石立水中。」
茂鄉鎮城 在灤州千金冶東。
漢武臺 ,《唐書太宗紀》:「貞觀十九年九月戊午,次漢武臺,刻石紀功。」
西硤石 ,東硤石 《唐書地理志》有「西硤石、東硤石二戍。」 《契丹傳》:「左鷹揚衛將軍曹仁師等戰西硤石黃麞谷,敗績。武后更詔夏官尚書王孝傑等討契丹,戰東硤石,師敗,孝傑死之。」
海濱縣 。《遼史·地理志》:「潤州,海陽軍,統縣一曰海濱,本漢陽縣地,金人封天祚為海濱侯。」 《北蕃地里書》:「潤州在盧龍塞東北,西至渝關四十里,南至海三十里。」 《舊志》:「在山海關東一百二十步。洪武中,於其地置東門遞運所,今移所於關內。」 遷民縣 。《遼史·地理志》:「遷州,興善軍,統縣一,曰遷民。本漢陽樂縣地,金廢為鎮。」 《元史·文宗紀》:「八月丁酉,發中衛兵守遷民鎮。庚子,發宗仁衛兵增守遷民鎮。庚戌,發平灤民塹遷民鎮。九月,上都諸王也先帖木兒、平章禿滿迭兒自遼東以兵入遷民鎮。」 《北蕃地里》書:遷州,在臨渝關東五
十里。西至潤州四十里,南至海二十里,相傳以為今之「山海關。」
安喜縣 ,《遼史·地理志》:「本漢令支縣地,久廢,太祖以定州安喜縣俘戶置,在平州東北六十里。金大定中,改名遷安。」《遷安志》:「在縣東北二十里。」望都縣 ,《遼史地理志》:「本漢海陽縣,久廢,太祖以定州望都縣俘戶置。有海陽山,在平州南三十里。」《金史》:「本漢海陽故城,大定七年,更名海山縣,今樂亭有望都鎮,去府城。」〈闕。〉里。與《遼史》不符。義豐縣, 《遼史地理志》本黃雒故城。黃雒水北出盧龍山,南流入於濡水,世宗置縣,金、元二史並同,乃灤州倚郭之縣,當是洪武中併入州。松亭關, 《遼史地理志》澤州有松亭關。《宋史劉敞傳》:「奉使契丹,素習知山川道徑。契丹導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敞質譯人曰:『自松亭趨柳河,甚近且易』」,不數日可抵中京,何為故道,此譯相顧駭媿。《閻詢傳》使契丹,詢頗諳北方疆理,時契丹主在靴淀,迓者導詢由松亭往,詢曰,此松亭路也,胡不徑蔥嶺而迂枉若是。《金史·地理志》:松亭關,國名。斜烈只。〈誤入灤州〉《宗敘傳》:「出松亭關,取牛遞於廣寧。撻懶傳習古乃、婆盧火護送常勝軍及燕京豪族工匠,自松亭關入內地。」《通鑑註》引《金鹵節要》景州〈今遵化〉之東北,乃松亭關。今之喜峰口是也。
栗林 ,《金史張覺傳》:「左企弓等赴廣寧,過平州,覺使人殺之於栗林下。」 《遼史》言殺之。灤河西岸兔耳山 ,《金史張覺傳》:「敗闍母兵於兔耳山。」 案《五代史》,渝關北有兔耳山,今撫寧縣北有兔耳山。
箭笴嶺 《遼史太祖紀》:「天贊二年三月戊寅,軍於箭笴山,討叛奚胡損,獲之,射以鬼箭。」 《奚回离保傳》:「金兵自居庸關入,回离保知北院,即箭笴山自立,號奚國皇帝。」 《地理志》:遷州有箭笴山,統縣一,曰遷民。舊《志》云:「箭笴山,今石門寨北茶盆諸山也。」
長春宮 長春淀 《金史》石城縣有長春行宮。長春淀舊名大定淀,大定二十年更。《灤州志》:「長春淀在州西南百二十里,廢石城縣。」 但以為遼蕭太后所建,則非也。遼之長春宮在長春州,不在此。舊《志》:州城東八里有濯清亭,在灤河西岸,東南三十里有丹陽宮,皆金所置。
榛子嶺 。《金史·獨吉義傳》:世宗次榛子嶺,聞海陵死於軍中,謂義曰:「信如卿所料。」 今榛子鎮,灤河縣 ,遼置,與神山並屬澤州。金廢州,留神山以屬大定府,而灤河縣並廢。承安置惠州,升孩兒館為灤陽縣以隸之。至泰和罷。元復惠州,無屬縣,而置灤陽治焉。舊《志》云:張行人。舊志:遷安縣西北百六十里。元時立縣,隸大寧路。國朝廢縣為營,備禦官民居焉。今人知營非故治,指北垝垣為故縣,亦非也。蓋遼縣在今灤陽營,金灤陽縣在今漢兒莊,遼人以南人為漢兒,而設南面官,有漢兒司及漢兒行宮都部署,故館謂漢兒,其官及民居之也。地之山川環抱奇秀,至今父老言「古漢兒城焉。」 蓋《金史》轉語,以漢為孩耳,升館為縣,隔二十里,非復故名殊也。元之立治,屬檀景都提舉司,即遼之陷河採煉而屬澤州者。今因建營以名,猶三屯驛曰灤陽,永平驛曰灤河,皆非故縣地也。蓋山南曰陽,水北曰陽漢,莊在河北入灤,故金以名縣焉。遼之名河為縣,今之名「陽」 為驛者,皆重山與灤隔,其名與實違也。惟永平驛臨漆,漢莊驛,臨潵,而皆灤之支,總以「灤」 名焉。乃信父老言,不誣為別。遼金縣殊,及元復縣無考。今之為營者,冶也。
永平屯田總管府 《元史兵志》:「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八月,以北京採取材木百姓三千餘戶,於灤州立屯,設官署以領其事,為戶三千二百九十,為田一萬一千六百一十四頃四十九畝。」 大寧路海陽等處打捕屯田所 :《元史兵志》:「世祖至元二十三年,以大寧、遼陽、平灤諸路,拘設漏籍放良孛蘭奚人戶及僧道之還俗」 者,立屯於瑞州之西瀕海荒地開耕,設打捕屯田總管府。成宗大德四年罷之,止立「打捕屯田所。」 為戶元撥并召募共一百二十二,為田二百三十頃五十畝。
其不見於史傳,而今有其蹟者。
遷安縣北二十里為龍紀城,周二十四步。北四十里為楊買驢城,周五百步。並云金蕭太后所築。舊《志》云:「遼后世蕭氏有宮衛兵。平州既有提轄司,其安喜以北,交於澤州之灤河,多中京宮衛地,此或其宮帳軍耳。」 金后多徒單氏,不如遼有宮衛。妃有蕭氏,而后無之。
縣東三十里山巔有土城曰萬軍城,周三百餘步,中有將臺遺址,世傳唐太宗征高麗,駐軍於此。舊《志》云:「今名為帳房山」 ,或指為軍所宿,非也。蓋遼國之法,天子踐位,置宮衛,分州縣,析部族,設官府,籍帳戶,備兵馬。崩則扈從后妃宮帳,以奉陵寢。有調發,則丁壯從戎事,老弱居守國。此特其軍府之臺帳,所謂平州提「轄司」 也。
「撫寧縣城東南為五花城,連環五座;十五里為洋河城,方圍六里。」 並云唐太宗東征所築。舊《志》云:「太宗將征遼,太常丞鄧素使高麗還,請於懷遠鎮增戍以逼之。帝不從,惟命北輸粟營州,多儲古大人城耳。自發雒陽春蔬,亦不進,懼其擾民,但明斥堠,不塹壘,雖逼鹵城,終不敢出鈔,而士運糧,單騎野宿,如中國焉,安」 得築城於此?其「洋河城」 ,或隋之「瀘河鎮」 ,未可知也。
縣西南五十里為「山西城。」
昌黎縣西五十里為靜安社城。舊《志》:「其城見存,周三里,高一丈八尺。」 《方輿勝覽》:「燕慕容氏之福地也。」 今龍山正在靜安西北。《一統志》:柳城廢縣,在府城南六十里,漢末烏桓所據,曹操滅之。歷魏、晉,為慕容氏父子所據。隋置縣,屬遼西郡。唐置營州,今為靜安社。異哉陋乎!無論不考古與書典異。即熙苑廣十里,陵周數里,大城肥如,及宿軍擬鄴,為門累級三層,景雲山峰高十七丈,豈安此三里城丈有咫而已乎?雖馮通焚其宮殿,而魏因其城為營州治,至唐不改,曷削至茲哉!自盧龍名塞,山名龍多矣,彼之龍城在山西,此山在西北,則城東南也,兩龍其無別乎?慕容霸業,規摹頗弘,皝而如此,其何以興?熙而如此,其何以亡?謂之《靜安社》者然與?蓋今之昌黎,乃遼之廣寧,猶今之盧龍,乃魏之新昌,必求其故,則可坐而辨也。
灤州南四十里為李家莊城,今為李家莊社;五十里為柏家莊城,今為淳風屯;九十里為獨莫城,今為社二里地;西南六十里為倴城,今倴城社;西百二十里為稻地土城,今長春社地;西南百二十里為唐山土城,今橋頭社地。舊《志》云:此皆樂安諸城。趙石虎使典農中郎將王典帥眾萬餘屯田海濱,謀擊燕者。元立永平屯田總管府於馬城縣,其昌國、濟民、豐贍三署諸屯城也。其以島名曰「秦皇」 ,在撫寧縣東三十里,四面皆水,唯島居中。世傳秦始皇求仙,駐蹕於此,無可考。其以墳名曰「姜女」 ,在山海關東南海中,其上有姜女祠。世傳女為許姓,居長,故稱孟焉。陝西同官人,其夫為范郎。秦築長城,操版至遼東不歸,女製衣親送至此,聞夫亡,哭而死。土人於高阜祀之,名曰「望夫石。」 石上有亂杵跡。夫秦無稱陝,亦無稱「郎」 者,當是勦齊杞梁妻崩城之事,而附益其說。不知其所謂「長城」 者,乃泰山之下長城,非遼東之長城。
其以圻名曰溫溝,曰白望,曰常寧,其以坨名曰雙鴈,在灤州南二十里。成化中瘞二鴈而名之曰謊糧,在州南五十里。世傳唐太宗為此以誑高麗州境。及遷安豐潤,以此名者甚多。又通州有虛糧臺十餘座,云前代對敵乏糧,虛設以張聲勢。《州志》云:其處不一,有六十餘座。《舊志》疑以為石虎伐燕時事,太宗渡遼水,征高麗,夷人豈敢至此,而安用此為哉?州西南八十里司家莊社《北集》。西有項家坨,長三四里,產酸棗、野葡萄、荊棘。其南瀦水數畝,通任家港南流。有古塚數十,昔耕塌出火,內有盔甲鎗,端俱銅鐵鑄金鍍,相傳為王者墓。掘之風沙迷目,復填之,莫敢動。樂亭海坨有二,曰月坨,形如半月。縣西南隔綠洋溝入海四十里許,地數十頃,在巨浸如員嶠。雖無奇峰怪石,草木繁殖,雉兔充斥。冰合,居民射獵,泮則掉艇樵採,曰十九坨,大數十頃,居室碾碓尚在,鳥獸草木與月坨同。人傳為漕運時店市民居也。舊《志》:灤人以平坡而蓄水者為坨,其以臺名曰釣魚。在府南三十里,有石磯曰仙人,在昌黎縣北。〈並見《山川》。〉曰望海,在盧龍,今不可考。曰擂鼓,在灤州西百里。《松梁社志》引《冊府元龜》:唐太宗貞觀十九年十月,征遼,次漢武臺,餘基旁有祠,至營城,帝問侍臣,對曰:「此漢武求仙之處,其地臨大海,多峻石險怪,後人借此擂鼓禦敵,因號為營城擂鼓臺」,云是謊糧之類也。《州志》:有將臺,在城西八十五里康莊屯,高丈五尺,廣八尺,長二十步,不知何時築。下有黃崖河,或云即料馬臺。又如豐潤有望馬臺,通州有將臺三,皆不詳為何代矣。按:永平自晉以後多不屬內地,古蹟久淹,多無確據,難分州縣,姑照《志》所列存之,以備查考
墳墓附
[编辑]盧龍縣
孤竹君三冢 ,長君冢在雙子山,次君冢在團子山,少君冢在馬鞭山。《傳》曰:「國人立其中子,蓋次君也。」 按:此為孤竹先代之冢,豈必次君為中子哉?若是,則長少二君即夷、齊之葬矣,於義未允,闕之。又按團子山今屬遷安縣境。
明王侍郎珝墓 在城東蓮花源,敕賜。
李布政充濁墓 ,在北門外三里冢。
廖知府自顯墓 ,在城南五里。
韓御史應庚墓 ,在城南二十里釣臺之北。「朱知府鑑墓 」 ,在府城西北八家寨。
韓僉事原善墓 ,在府城西九里,九百戶。〈堡名。〉陳太僕王庭墓, 在府城東北三里。
盧都督天福墓 ,在府城東北三里。
遷安縣
明王都御史銳墓 在縣東。
才襄愍公寬墓 ,在縣東三里灤河濱。
趙都督勝墓 ,在縣西北九十里。黑汀敕葬。彭都督友德墓 ,在縣城東百步。
徐光祿雲逵墓 ,在縣西三十五里大安山。「郭侍郎鞏墓 」 ,在縣南八里灤河之濱。
「劉處士光裕」 墓 在縣東十五里西牛山下。《撫寧縣》。
張果老墓 ,在縣東南七十里。
明翟尚書鵬墓 在南關外,敕賜。
蕭都督陞墓 ,在東關外。
烈女趙氏墓 在縣東北一片石。
昌黎縣
韓湘墓
蛇皮王墓
明張尚書文質墓 ,在縣南六十里。敕賜。杜侍郎謙墓 ,在縣西北三里。敕賜。
灤州
後魏段永墓 舊《志》有後魏段永墓。按永乃宇文國人,非魏人,生平未嘗至遼西。其《傳》云:「卒於賀葛城,喪還,高祖親臨。」 恐無葬遼西之理也。後唐姜將軍墓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唐山下。元任運使詢墓 ,在州南七十里。
張防禦使普墓 ,在州西二百里。普孫進士德附。
卑元帥仲吉墓 ,在州西五十里。
王將軍祥墓 在州南五十里土屋兒社。浙江行省左丞趙簡撰《神道碑》。「略公曾祖鎮國上將軍珪,祖行軍都統鎮欽,父武略將軍珍,三代勳業,墓刻詳矣。公諱祥,字興國。至元間,武略公屯河口,與南兵戰,冒矢石,發九矢,斃九人,下高郵,絕糧道。明年,武略沒於王事。公蔭補侍御親軍忠顯校尉。八年辛巳,賜金牌,進武」 義軍。十九年,陞武略將軍,親軍千夫長。公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乃累章求退,時年六十有三。大德七年癸卯正月卒,年七十有九。後贈金吾上將軍、征行兵馬都元帥。夫人何氏,封修武校尉、中衛郡君。石副使維岳墓 在州西北五里。
明王僉都御史鎬墓 ,在橫山西南二里,厲都給事中汝進墓 ,在城西。
高尚書第墓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
樂亭縣
金齊將軍墓 在縣西三里。舊《志》云:「齊氏自明威將軍陶仕於金,後有信武將軍者葬於此。」 元張大夫墓 ,在縣北五里。《縣志》云:「相傳即張昇墓。」
王總管仲仁墓 ,在縣西南三十里。
姚郎中墓 ,在縣北三里。
明溫僉都御史原墓 ,在縣東北三里。
王尚書好問墓 ,在縣東北二里。
山海衛
明蕭僉事顯墓 在城北角山下。
詹侍郎榮墓 ,在城南六里。
《府志》未載,未詳古蹟。
《遷安縣志》
[编辑]石幢子 在縣治東察院前。明武宗正德十二年,巡按御史劉士元命撤去。
簸箕石 在縣南三里黃臺之麓,灤水之濱。形刻文於石曰《文箕射斗》。
三跳澗 在縣東三十里。
試劍石 在三跳澗旁。世傳唐太宗征東,躍馬過澗,試劍於石以示勇。遺蹟尚存。
攬船樁 ,在縣西北一百六十里撒河之濱。鑄鐵於石上。
煉鐵鑪 在縣西四十里。世傳唐太宗征遼造。
「軍器」 於此遺蹟尚存。
昌黎縣志
古塔 在縣西北隅。有寺,莫考其創始。內有塔一座,井一口,俗呼為塔寺。知縣楊于陛題曰「源影寺。」
仙人臺 在城北十五里水岩山之上,有石枰盤腳跡。昔有仙人對奕於此,一樵夫旁視,頃刻柯爛。天會十五年,有僧人建臺於北,四面立石若檻欄,時有異香馥郁,群峰盡處其下。
石佛洞 ,在城西七里,深二丈,詳《府志山川考》。臨河洞 ,在武山西臨灤河,小徑攀援而入。內廣五丈許,若大廈,中晦,四壁有隙如戶牖,可容人首出視。世傳遼、金、元時民避兵於此,居久,猶以紡績為業者,故名織羅洞。
夷齊書院 即書院山,乃夷齊讀書之所,有韓愈《石刻》可考。
韓昌黎書院 在靜安社南七里,刻有「符。」 「讀書處」 ,「符」 ,退之子小字也。
果老院 在仙臺之後,世傳果老修仙處。石碾石槽遺址尚存。
《湘子影 》,隱西山石壁中,宛然有形,世傳道成《辭鄉》之遺狀,下有清濁二池相映。
湘子洞 ,在仙臺後,頂孤聳清逸。
《千佛影 》在饅頭山畔,其高仰不可視,亦不可豋。
石窟洞 ,在縣東懸崖上,可容千人。
「鳳凰城 」 ,在縣西道者山右,可容數百人,可避兵。
釣魚臺 在縣西境五十里,樂安峪右。其山「東西橫峙,面北下側灤河。後有孤石直秀,雄立於滸。郡人韓侍御築為別墅。」
劉九洞 ,在西五峰,有石壁如洞形,俗傳「若要洞門開,還得劉九來。」 范督師因與己小字相符,遂鑿開,改名范公祠。
「忠孝節義」 四大字石 在龍潭瀑布泉西岸,字大七尺餘,蒼古有神。嘉靖三十五年,邑侯王世業書。
《灤州志》
[编辑]古馬縣 在州城西南二十里,古馬社地。千金冶 ,在州城南二十里。《前府志》云:「千金冶城在州西七里。」
古冶 在州城西六十里。
倴城北鎮 在倴城社地。元時廢漕河 ,明永樂十八年,始塞故道,閘跡尚存。稅課局 ,在十字街西南隅,今廢。
石城縣學 今廢
千里臺 在州城北十里。周圍草場百餘頃,因「馬有千里」 而名。
點馬廳 在州城北十里橫山營北泡石甸地方。周圍草場百餘頃,中有廳點驗種馬,民甚便焉。今遺址尚存。
《樂亭縣志》
[编辑]新樂鎮 在縣西北二十二里。《一統志古蹟》有新安鎮,即今汀流河。
新橋鎮 即新橋海口
獨幽城 ,在縣南十里。
佳祥里 在城西二里齊家莊。
祥雲島 在縣海邊
古城 ,在城西南三十里。
昌國署 元置,為屯田設,即今署里。
《曹北店 》,在海內,遺址尚存。
曹母店 在濟陽場西南入海八十里。元通海運,今廢,猶有臼磨存。
《明一統志》
[编辑]黃洛城 ,在灤州。殷時所封「諸侯國。」
朝鮮城 在府境內。相傳箕子受封之地。後魏置縣,屬北平郡。北齊省入新昌縣。〈按《府志》,「朝鮮縣」 即此,因所記有詳略,並存之。〉
令支城 ,在盧龍縣東。《滿》舊縣,屬遼西郡,東漢末廢。
遼興城 在府城東一十八里。唐開元初,安東都督府治此。遼為遼興府城。
馬城廢縣 在灤州城南二十里。唐置。契丹割地灤州。金因之。元省入義豐縣。〈按《府志》,「縣在州酉南四十里。」 〉《四絕》 一名石龜峪,有泉西流至蓮花池而絕。一名五里塔,有泉,自狼家峪西流,至道東而絕。一名白望,有泉,自雙子山流至石砂崖青石頭而絕。一名杜臺西谷,有泉,自部落館陽島峪出,與肥水合,至杜壇西而絕。故名「四絕。」俱在府境內。
《七安 》以府境內。有北安山、南安山、遷安縣。宜
安村,新安鎮,永安錄事司。樂安鎮,故名「七安。」 鳴遠樓 在府治前,洪武初建。
金泉亭 在灤州治西,地高而多泉,瀦而為池,池方數畝,中產蓮,金人作亭於池中,以為宴游之所。按《灤州志》,「瑞蓮亭即金泉亭,在城西二里演武亭後,泉尚在。」
《府志》未載墳墓
[编辑]《盧龍縣志》
[编辑]韓封公墓 ,在城西七十里九百戶堡西北。似即前志府所載韓僉事墓,但里數與此異。茆少卿墓 ,在城南六里。
白尚書墓 ,在城東五十里蘆峰口。
趙御史墓 ,在城東三里。
王兵備墓 ,在城南四里。
郭興國公墓 ,在城東二里。
李少卿墓 ,在城北五里臺。
薛兵備墓 ,在城東三里大坡下。
蕭評事墓 ,在城東一里。
《遷安縣志》
[编辑]「孤竹長君墓 」 ,在馬鞭山。
「孤竹次君墓 」 ,在雙子山。
「孤竹少君墓 ,在團子山。」 以上三墓所在,與前
《府志》異
[编辑]郭御史鏞墓 ,在縣南二里。
李按察金墓 ,在城東李家莊北。
王御史和墓 ,在城東三里河濱。
李太僕炫墓 ,在城北二里。
李副使安仁墓 ,在縣北十五里北砂山下。
《灤州志》
[编辑]元定遠大將軍張晉墓 橫渠五世孫墓,在州西二里。〈《府志》作「張普」 ,所載里數亦異。〉
段永墓 ,南北朝魏人,墓在州北二里。
孟丞相墓 ,在州西角一里。水沒。
尚書王翱先墓 在城西十里劉家莊。
給事中任惠墓 在城西六十里。
贈府尹高謙墓 在城北一里。
中丞高擢墓 在城北十二里泡石甸。
贈太僕卿馮斗華墓 在城西五里。
御史倫之楷墓 ,在城西北五里。
布政王庚墓 在城北五里。
郎中安民墓 ,在城北六里。
《樂亭縣志》
[编辑]副使李樂墓 在城西南二十二里張堡莊。參政宋弘道墓 在城西一里。
兵部司務盧敬墓 在城西北里許。
敕封主事李霖墓 在城北一里。
奉直大夫蕭富墓 在城西南三里。
知府王好學墓 在城東北一里。
贈布政使張問道墓 在城西北三里。
《明一統志》
[编辑]公孫塚 在赤峰嶺及道南烽火山,有公孫神康墓。漢永公孫度據平州,傳「子康豈其所葬歟?」 韓氏祖墳 ,在昌黎縣西五里。唐韓愈高祖以上之葬地。自其曾祖泰任曹州司馬,因家於河陽,而子孫不復在此。。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