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12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二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二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二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二十一卷目錄

 廣平府部彙考一

  廣平府建置沿革考

  廣平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廣平府星野考

  廣平府山川考水利附

職方典第一百二十一卷

廣平府部彙考一[编辑]

廣平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编辑]

本府

《禹貢》冀州之域。商祖乙遷邢,武丁都朝歌。屬畿內。春秋屬晉,為曲梁侯國地。戰國屬趙。秦為邯鄲郡地。漢文帝置廣平國。景帝時,屬邯鄲郡。武帝改平干國。宣帝復為廣平國。東漢省入鉅鹿郡。三國魏置廣平郡。晉因之。宇文周改置洺州。隋開皇初,廢廣平郡,置廣平縣,大業三年,改為武安郡。唐初改洺州,立山東道大行臺,尋罷,置洺州大總管府。天寶初,改廣平郡。乾元初,復為洺州。梁以洺州屬保義軍。宋初,為廣平郡。建隆元年,陞為防禦,屬河北東路。金屬河北西路。元初,置洺邢路。至元十五年,陞廣平路,置總管府。明洪武初,改為廣平府,屬北平布政使司。永樂初,直隸京師。

皇清因之,領縣九:初屬順廣道,今屬大名道。

永年縣:附郭。

周春秋時曲梁國地。戰國屬趙。秦屬邯鄲郡。漢名曲梁縣,屬廣平國。新莽改「曲」 曰直。東漢名曲梁縣,屬鉅鹿郡。晉名仍前,屬廣平郡。南北朝、北齊併曲梁入廣平縣。後周改置洺州。隋改廣平為永年縣,屬武安郡。宋省臨洺縣為鎮,入永年。金縣倚郭,置防禦。有臨洺鎮。元屬廣平路,倚郭。明屬廣平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八里。

曲周縣

周春秋時曲梁國地。戰國屬趙。秦屬邯鄲郡。漢於曲梁地分置曲周縣,屬廣平國。新莽改「曲」 曰「直。」 東漢有曲梁侯國,屬鉅鹿。南北朝後魏景明中,分平恩置曲安,屬廣平郡。北齊併曲梁入廣平縣。隋復置曲安縣,屬洺州。唐武德四年,置曲周為上縣。宋熙寧省復置,後又省復置,屬廣平郡。金屬廣平郡。元屬廣平路。明屬廣平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四里。

肥鄉縣

周。春秋時屬晉。戰國屬趙。漢邯鄲、蒲縣地。又境內有邯溝城、列人城,疑今縣并有邯溝、列人二縣地。三國魏始置肥香縣。晉名仍前,屬廣平郡。南北朝後魏省入臨漳縣。有列人,屬魏郡。隋開皇十年,復置肥鄉縣,屬磁州。唐上縣。武德元年,以肥鄉置紫州,六年以肥鄉入洺州。會昌三年,省清漳入肥鄉。宋肥鄉,望,縣屬廣平郡。金,肥鄉縣,屬廣平郡,領新安鎮。元,肥鄉縣,屬廣平路。明屬廣平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六里。

雞澤縣

周晉地,《春秋》盟雞澤,即此。戰國屬趙。漢為曲梁縣地。隋改廣平縣曰雞澤。唐武德四年,復置於馮鄭堡。五代梁徙故城東二十里,名仍舊。宋熙寧三年,省曲周入雞澤。元祐四年,曲周、雞澤依舊改為兩縣,屬廣平郡。金屬廣平郡。舊《志》:「天會中,寄治於北臺村。大定元年,始築城,即今治。」 元初并入永年,後復置。明仍名雞澤,屬廣平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四里。

廣平縣

周春秋時晉地。戰國屬趙。漢名廣平縣,屬廣平國。東漢名仍前,屬鉅鹿郡。三國魏於縣置廣平郡。晉置廣平縣,屬廣平郡。南北朝、北齊併廣平縣入廣平郡。隋開皇間,復廣平縣。元壽改為永年縣,屬武安郡。唐屬洺州廣平郡。宋屬洺州廣平郡。金大定七年,並魏縣地置廣平縣,屬洺州。元名廣平,屬廣平路。明屬廣平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八里。

邯鄲縣

周,春秋時屬晉。趙簡子攻中行氏於邯鄲,遂有其地。戰國趙敬侯元年,都邯鄲。秦置邯鄲郡。漢景帝以趙國為邯鄲郡。東漢改為縣,屬趙國。晉邯鄲縣屬廣平郡。南北朝後魏仍之。隋開皇六年,改易陽曰邯鄲,十二年復置,屬武安郡。唐武德元年,更置紫州。貞觀元年,復置邯鄲縣,屬洺。

州,後改屬磁州。宋,邯鄲屬磁州,「因唐、金因宋、元因金。」 明名仍舊屬廣平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里。

成安縣

周。春秋時晉乾侯地。戰國為趙縣成安君即此。秦有斥丘縣,屬邯鄲郡。漢斥丘縣屬魏郡。王莽時,有成安。東漢斥丘屬魏郡。晉名仍前,屬魏郡。南北朝北齊名成安,屬魏郡。後周仍其名,屬相州。隋同北齊。唐,成安屬魏郡。《志》又曰:「武德元年,以縣置磁州。貞觀元年,縣還隸相州。」 宋成安畿縣,屬大名府。金成安屬廣平郡。元成安領於磁州,屬廣平路。明名仍舊屬廣平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威縣

漢斥漳縣地,屬廣平國。東漢名仍舊,屬鉅鹿郡。晉名仍舊,屬廣平郡。南北朝、後魏名仍舊。天平初,屬魏郡,又為廣宗縣地。隋避煬帝諱,改廣宗縣為宗城縣。唐武德省入曲周。宋復置宗城縣。金章宗泰和間,改宗城為洺水,威州刺史。天會間,以井陘縣升,屬河西北路。按舊無威名始於此。元徙威州於洺水,轄洺水、井陘二縣,屬廣平路。明改州為縣,屬廣平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里。

清河縣

周甘泉市地。春秋時為貝丘,地屬齊。《左傳》「田貝丘」 ,即此。漢清河郡厝縣地,高帝置。東漢貝丘、信城皆其旁近縣。桓帝建和二年,更名甘陵郡。三國魏復清河郡。晉清河縣屬清河郡。南北朝北齊移郡於古信城。後周於郡置貝州。隋清河縣屬清河郡。唐貝州清河為望郡,置清河縣為緊縣。五代晉於此置永清軍。宋清河縣,屬恩州清河郡。端拱九年,徙治永寧鎮。淳化五年,復徙置。熙寧四年,省清陽縣入清河縣,屬恩州,遷治寧歷。元以恩州地藉為清河縣,屬大名路。明洪武初,屬大名府。洪武六年,改屬廣平府,縣名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廣平府疆域考    通志府縣志合[编辑]

廣平府疆域圖

廣平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臨清,一百八十里。

西至武安九十里

南至彰德,一百八十里。

北至南和七十里

東南至大名,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磁州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順德九十里

東北至廣宗,一百四十里。

東西二百里。南北一百四十里。至

京,水行二千里,陸行九百五十里。

按《畿輔通志》:府西七十里至河南彰德府之臨漳縣界。由府治東北一千里達於

京師

永年縣

東至曲周四十里

西至武安九十里

南至成安六十里

北至南和七十里 。按《永年縣志》

東至曲周縣四十里,界閻胡寨二十五里。西至武安縣九十里,界康徐嶺七十里。

南至肥鄉縣四十里,界吳良寨十五里。

北至南和縣七十里,界朱家莊五十里。

東南至廣平縣六十里,界長橋村二十里。東北至雞澤縣七十里,界南雙塔二十里。西南至邯鄲縣六十里,界「井兒寨二十五里。」

西北至順德府九十里,界杜村四十五里。東西九十五里,南北六十五里,至

京,水行二千里,陸行九百五十里。

曲周縣

在府東四十里

東至丘縣四十里

南至廣平七十里

北至雞澤三十五里

按《曲周縣志》,「在府城東北四十里。」

東至臨清州界一百里

西至永年縣界二十里

南至肥鄉縣界,三十五里。

北至雞澤縣界,二十五里。

東到臨清州,一百四十里。

東北到威縣七十里

北到平鄉縣五十里

西北到雞澤縣,四十里。

西到臨洺驛九十里

西南到永年縣四十里

南到肥鄉縣六十里

東南到館陶驛九十里

東西一百二十里。南北六十里。

肥鄉縣

在府南三十五里

東至廣平二十五里

西至邯鄲六十里

南至成安四十里

按《肥鄉縣志》,「東至廣平縣周曲寨界二十五里,南至成安縣霧睹寺界十五里。」

西至邯鄲縣黎林堡界三十五里。

北至永年縣長橋界,二十五里。

南至成安縣三十里

北至永年縣三十五里

東至山東東昌府南館陶巡檢司一百里,西至邯鄲縣六十里。

東南至廣平縣,二十五里。

東北至曲周縣六十里

西南至河南彰德府臨漳縣六十里。

西北至臨洺鎮,九十里。

東西八十里,南北四十里。

雞澤縣

在府東北六十里

東至威縣六十里

西至南和三十里

北至平鄉十二里

南至曲周三十五里

按《畿輔通志》,「雞澤南至曲周界三十五里。」 按《雞澤縣志》,「東至威縣界三十五里。」

西至永年縣界三十里

南至永年縣界,三十五里。

北至平鄉界六里

東南至曲周縣界三十里。

西南至永年縣界三十里。

東北至平鄉縣界十二里。

西北至南和縣界八里

東西六十五里。南北四十一里。北至

京師九百五十里

廣平縣

在府東南七十里

東至館陶七十里

西至成安四十里

北至曲周七十里

南至魏縣二十五里

按《畿輔通志》:「廣平東至大名府元城縣界二十五里。」

西至成安縣界十五里

南至大名府魏縣界十五里。

北至肥鄉縣界七里

按《廣平縣志》,「東距元城縣小灘鎮七十里,西距成安縣治四十五里。」

南距魏縣治二十五里

北距肥鄉縣境六里

東南距大名府元城縣治六十里。

西南距臨漳縣治六十里。

東北距館陶縣治七十里。

西北距肥鄉縣治二十五里。

東西五十里。南北三十五里。距府六十里。距

京一千一百里

邯鄲縣

東至肥鄉六十里

西至武安六十里

南至磁州七十里

按《邯鄲縣志》:「東至本府肥鄉縣界三十里,西至河南武安縣界三十五里。」

南至河南磁州界,二十里。

北至本府永年縣界三十里。

東北至本府永年縣界三十里。

東南至本府成安縣界三十五里。

西南至磁州界二十里

西北至河南武安縣界三十五里。

東西六十五里、南北五十里。距

京師一千里

成安縣

在府南六十里

東至廣平四十里

西至邯鄲六十里

南至臨漳二十五里

按《成安縣志》,「東至廣平縣四十里。」

西至河南磁州六十里

南至河南臨漳縣界,二十里。

北至永年縣六十里

東南至魏縣,四十五里。

東北至肥鄉縣三十里

西南至臨漳縣,二十五里。

西北至邯鄲縣五十里

「東西十里,南北五十里」 ,去

京師一千八十里

威縣

在府東北一百一十里

東至臨清九十里

西至雞澤六十里

北至南宮九十五里

南至丘縣六十里

按《畿輔通志》:「北至真定府南宮縣界九十里。」 按《威縣志》:「西至順德府平鄉縣六十里。」

東南至山東館陶縣,六十里。

東北至清河縣七十里

西南至曲周縣七十里

西北至順德府廣宗縣二十五里。

東西六十里。南北三十五里。至。

京陸行一千里

清河縣

在府東北一百八十里

東至夏津八十里

西至廣宗九十里

南至館陶九十五里

北至棗強九十里

按《畿輔通志》:清河東至山東夏津縣界三十里,西至山東臨清州界十五里。

南至山東臨清州界,二十五里。

北至真定府南宮縣界五里。

按《清河縣志》,「東至夏津縣七十里。」

西至廣宗九十里

南王冠縣一百二十里

北至棗強縣,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臨清州五十里

西南至威縣七十里

西北至南宮,縣九十里。

東北至武城縣五十里

東西五十里。南北三十里至。

京,水行一千六百里,陸行八百里。

形勝附[编辑]

本府

《史記》:「漳河間一都會。」

《圖經》「北通燕、涿,南有鄭衛。」

《翰墨全書》:「萬山盤礡,泉流環匯。」

《善政樓記》:「肘翼太行,背沃洺水。」

《郡志》:「四野平坦,土地沃饒。」

唐盧頊《聰山記》:「豁開廣平,千里如砥。」

永年縣 壤聯八邑,衢通五省。

曲周縣 境無山而聰婁翠映,地有水而漳滏清環。

肥鄉縣 北枕滏口,南帶乾侯,西望邯山,東接鵝浦 。按《府志》,「土壤沃饒,四野平坦。」

雞澤縣 背燕面魏,襟滏帶漳 。按《府志》,漳河東環,沙洺西遶 。按《縣志》,「右綰沙洺,左營漳滏。」 《廣平縣 》漳衛帶其南,恆山枕其北 。按《府志》,「其地衍沃,四顧平坦。」

邯鄲縣 山川甲於一郡,雄勝比乎三都 。按《府志》,「紫山西峙,漳水南環。」

成安縣 東極艾束,西抵夏陽,北屆大姑,南窮新寨 。按《府志》,「四野平坦」

威縣 鯀隄北障,運道東開 。按《府志》,地勢坦夷,四顧平曠 。按《縣志》,壤聯八邑,衢通四省。清河縣 虎岡,蟺蜒龍潭。 按《府志》,西望鯀隄,東臨御河,原隰平夷。 按《縣志》,壤聯八邑,衢通五省。

廣平府星野考        府志[编辑]

本府

《周禮》「保章氏」 注:「昴畢冀州。」

《史記》:「趙地,昴畢之分野。」

班固《漢書·天文志》:「壬燕,趙寅,趙辰,邯鄲。」

陳卓曰:「自昴七度至畢十一度為大梁。於辰在酉,趙之分野,屬冀州。」 又廣平入昴七度。清河入畢九度。

《石氏》曰:「北斗第五玉衡星,主趙。」

《宋天文志》:「牛女下有十二諸侯之星,齊北二星曰趙。」

《府志》注:按:「舊志」 ,東垣左第二星為趙。天文圖分兩扇,牆垣自南數至北,第十星主趙。《舊志》誤

廣平府山川考      府縣志合[编辑]

本府。永年縣附郭。

聰明山 在府城西六十里,永年縣石碑社上有聰明山神廟,歲時祈禱。陳薦《山神碑》云「此紫山一峰。」 或云即古之邯山。周圍俱石,形勢高峻,蟠踞環闊。

和山 在府城西北七十里永年縣陽城社。山稍延廣。

兔山 在府城西六十里,永年縣石碑口村。紅山 在府城西七十里,永年縣豐稔屯踞紫山之北。山形延廣,迴峰環澗。

狗山 在府城西六十里。上有狗跡,因名。唐太宗封黑闥於此,上下俱石,勢稍崇廣。今建廟於上,鄉人時禱焉。一名「婁山」 ,一名「駐蹕山。」

黃要嶺 在府西七十里永年縣石碑社平漫土嶺,長三十里,高三里。

沙河 在府城北柳村社,去城五十里。上從西北沙河縣界,經本縣境,東北達雞澤縣。

洺河 在府城北七方社,去城二十里。源出遼州太行,流經武安縣三門,遶紫山之北,二流雙導,合而為一。流入永年境,經臨洺鎮,東北流於雞澤縣,入寧津泊。今從西城遶於城北大隄外,東去秋溢,有渰沒之患。

滏陽河 在府城南五里。源出磁州西北神麇山,湧沸如湯出滏,故名。東合黑龍潭,水勢愈大,即《山海經》之歐水也。

漳河 在府城南,即衡漳。詳《河渠》。

黑龍潭 在府東北三里。明嘉靖中,水落潭出,相傳中有怪獸,上建龍神廟,禱雨輒應。按《永年縣志》:「康熙戊申大水借馬莊隄決,水至城下,潭有巨黿浮出,官民祭之,以為神。」

瓜井 在府城北四十里。

琵琶潭 在府城西李固莊,去城四十里。雙頭固潭 在府西北雙陵社,去城二十五里。賈葛潭 在府城西井家社,去城二十里曲周縣無《山》。

滏陽河 在縣東一里。源出磁州西北神麇山,亦呼為「柳林河。」

漳水 《禹貢》:「覃懷底績,至於衡漳。」 《蔡註》:「衡、漳,二水,名有清濁,二源,俱出上黨,下流相合,同歸於海。」

肥鄉縣

天臺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高踰數丈,盤結數百步,土山無石,上建關帝廟及天臺寺。漳水湮沒,基址陵夷,廟寺猶存。

浮丘山 ,在縣南四里。土阜高於平地數尺,今無。

石家河 在縣東五里。源自漳水支流。今河已數徙,故道亦廢。

漳河 《水經》云:「濁漳出上黨長子縣西發鳩茲。清漳出上黨沾縣西北少黽谷。」《府志》云:「今平定州樂平縣界。」 東至武安縣南,黍窖邑。府志云今林縣界所謂「交漳口」,清、濁二水至此合流矣。其水移徙不常,淤塞靡定,下流經曲周之東,注天津入海

邯水 ,《水經註》云:「漳水右與枝水合,其水上承漳水於邯會縣故城西北注漳水,故曰邯會也。」 張晏曰:「漳水之別,自城西南與邯山之水會。」 今城旁猶有溝渠存焉。

《余公河 》余公鑿此河以洩柳林、滏陽二水之患,因名。

白渠故瀆 ,《水經注》云:「白渠水出魏郡武安縣欽口山,逕邯鄲縣南,今廢。」

澄湖 ,《水經注》云:「漳水又東北通澄湖」 ,今廢。邯溝 ,《水經注》云:「白渠故瀆所在,枝分右出,即邯溝也。歷邯溝縣故城東。」 蓋因溝以氏縣矣,與邯水不同,故兩誌之。

列人隄 在縣東北二十里。亦云列人埤。後魏孝昌中,有人掘地得破船,蓋漳水淤久,深谷為高岸矣。唐太宗進軍肥鄉,逼劉黑闥、程名振載鼓六十具於城西列人隄上急擊,地皆震動。范曄《漢書註》云:「列人縣故城在今洺州肥鄉縣東北。」

神腴隄 在縣北,東西約五里。唐邑令韋景駿所築,以備漳水。

白龍潭 ,在縣西六里。相傳有白龍潛此。唐太宗貞觀初,敕賜立廟祀之。

雞澤縣。山闕。

洺河 ,在城西,源出遼州太行山。

沙河 在城西,自武安達邯鄲,入縣境。

滏河 在城東,源出滋州神麇山。

漳河 源出上黨,與滏合流入縣境。

舊滏河 在城西,永年通水閘。入縣境,北達平鄉,入寧晉泊。

廣平縣

轆轤山 ,去縣二里。一在賀家莊,一在王家莊,南面橫隄,北負城郭,四望環拱。

紫荊山 ,去縣東北三十里,北張村,西逼河岸,雖經衝突,而紫荊遺本尚存,人多異之。

漳河 在縣西北

拳壯河 在縣東十里鋪上村。

邯鄲縣

葛山 在城西北三十里。上有雙井湧泉,葛藟森蔚。每霜後,樹葉皆赤,謂之葛山紅葉云。紫金山 在城西北三十里。《漢書》張華註云:「趙奢塚在上」 ,故又名馬服山。山上有王喬洞,元太保劉秉忠隱室。今兩塔攢空,秉忠建也。嘉靖間,山下創玉寶觀一所。山之上建祠塑像,以四月十八為香火之期。其山為邯邑發祥之地。萬曆十九年,知縣盧雲龍建亭其上,扁曰「西來紫氣。」 堵山 在紫山之南,山勢連亙若城堵,故名。《水經》云:「牛首水出堵山下。」 即此。

滏陽河 在城東三里許,其源發自黑龍潭。按《彰德志》:成化十一年,磁州判官張珵導水北流,自邯鄲東過廣平,通直沽河。至十八年,知州張夢輔令民得隨方廣之,以通舟楫。蓋滏陽河之有舟寔始於此。按元世祖時,有郭守敬者,習水利,巧思絕人。世祖召見,陳水利六事。其一謂磁州東北漳、滏二水合流處,引水入滏陽、邯鄲、洺州、永年,下經雞澤,合入澧河,可灌田三千餘頃。至今永年地方開閘灌稻,果如守敬所言。渚河 在城五里許,其源雖發於閻家河、藺家河,然其水細而流不遠,大抵秋夏之交,西南諸村各水泛漲,共入此河,但去城稍遠,故不為城害,特壞人田廬耳。又名「塔水河」 ,此必河邊有塔,今無之。

沁河 在城西半里許,其源發於牛叫河。藺家河 ,在城西南二十里。

閻家河 在城西南三十里。秋夏之交,與藺家河同歸渚河,以入於滏。

岩崳河 :在城西北二十里。

牛叫河 在城西北三十里。秋夏之交,與岩崳河同歸沁河,以入於滏。

輸黿河 在城西北二十里。秋夏之交,散流西北一帶田地,或抵城下,與沁水同流。

邯水 ,按《水經》發源邯山,北經邯會縣故城,西北注漳水。《地理風俗記》曰:「裴縣故城西北二十里有邯溝城。」 又云:「列人縣西南六十里即裴城。」 以今觀之,邯溝、列人俱在肥鄉之境,則邯會縣當與邯溝不遠。今獨不見所謂邯水者,蓋邯山既為平地,則邯水遂因之而涸者,理也。

牛首水 ,按《水經》,牛首水出邯鄲縣西堵山,其水東入邯鄲城,經溫明殿南,又東經叢臺南,又東經邯鄲阜,即張宴所謂邯山在東城下者也。

《水經》
所載如此由今觀之當時邯鄲城規制甚
[编辑]

《廣如》「溫明殿」 、「叢臺」 俱在城中,惟邯山在城外耳。

《水經》又云:「牛首水由堵山東流,分為二水,入城合為一川,又東流為渚沁水又東至白渠,至列人入漳。」 據此則知古之所謂牛首,殆今之所謂渚沁者耶?但古今分合之勢,或有不同耳。今計水所經行處,先溫明殿,次叢臺,次邯山,次白渠至列人。列人者,肥鄉之境也。邯山在叢臺之東,肥鄉之西,居然可見。由是知張宴之所論,誠信史也。彼《一統志》乃以「聰明山」 當之,豈未考於是乎?故以代召鎮為邯山所在,似有可信者此也。「扳倒井 」 在城西北二十里,世傳光武為王郎所逼,飲馬於此,偶無井具,遂扳倒飲之,今井尚傾側如故。

聖井 在城西北二十里。鄉人為建龍王廟。井居神像前,其水常溢,一羽士守之,通渠於廟後,日汲水灌田數畝。遇歲旱,於此取水祈禱,屢有徵驗。

「琉璃井 」,在城東三十里梁家畽中,不記世代。今甃甎之上結成黑色,如琉璃狀。《成安縣》山闕。

漳水 源出上黨

威縣。《山川》。闕。

清河縣

白虎岡 在城西南二里,有元帝廟。「青龍白虎」 ,邑形勝也。

鯀隄 縣西南三十里。延袤千里,自順德、廣宗界來,相傳鯀治水時築也。大隄村因以為名。堰水隄 在新集洪河南,去縣三十里,東自御河崖,西至鯀隄,高丈餘,長五十里。弘治中,邑民宗安等奏允所築。河決為害,恃此障之。

古黃河 在城北一里,舊黃河故道,又名黃蘆河。按《南宮志》載:「黃蘆河即九河之馬頰,上通瓠子口,下達天津入海。」

御河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油房集》,即衛河。漢為屯氏河,隋為永濟渠,亦曰「御河。」 發源於衛輝之輝縣,至臨清合閘下天津,為今時運道。按:本縣所轄運河,上界臨清,下抵夏津,凡四十里。每秋水時至,輒督夫千餘防守戒嚴。恐河口一決,災及城邑,而運道尢關重大,至於王聾、漢口、賈家口等處,又其要者。

永濟渠 舊名「孤女渠」 ,引清漳水入界。隋煬帝改名「永濟」 ,即御河也。

一字河 在縣東北連塚集,西通古黃河,東通減水閘,入御河。

蔡河 在《謝爐集》東北,入武城,相傳為秋胡妻溺處。

七里河 在縣東南七里,今涸。

流水渠 ,起自新集洪河,經縣東關,下入古黃河。舊《志》云:「往衛河泛濫為災。」 邑民宗安奏聞,下令開鑿,闊二丈,長四十里,遇水患賴此洩之。歲久淤塞。萬曆六年,知縣向日紅重開。二十九年,知縣鄭際明復濬。

龍潭 在縣西南五里。嘉靖元年,大水匯成,旋塞。至隆慶三年復匯成,深不可測,腥風逼人,難近,或以為有龍潛於此。

水利附[编辑]

利民閘 在府城東南五里。成化二十年,知府李進創建,引水灌田,名「惠民閘。」 知府王衡相繼重修,更名「利民。」

通水閘 在府城北門外。嘉靖十二年,知府李騰霄創建大隄,沿路鑿溝,南接利民閘,東北達雞澤、火燒橋,入於洺河,使隄內積雨之水有所洩,隄外洺河泛溢之水有所歸。今閘「雖填塞,隄外長溝尚在。每溢水至,輒順溝而去,不妨耕種,民甚利之。」

普惠閘 在府城十五里大磁村。嘉靖二十年,同知陳欽創建,引水灌田,旱亦有秋,民樂其惠。「《廣仁》閘 」 ,在賈葛村,知府張和中建。

便民閘 在大慈村。知府蔣以忠建。

濟民閘 :在王家莊。知府柳希玭建。

潤民閘 在西閻村。蔣以忠建。

廣濟閘 亦在西閻村

益民閘 在新莊。新建。

阜民閘 在田家堡。知府翟晟建,知縣馬翰如重修府隍。初涸無水。成化丙申,知府李進始引灌之,於是乃饒菡萏葭莩之利。康熙戊申,水漲蓮枯,經歷王仕佐督種,建閘二。

安民閘 在東橋,柳希玭建,以時導洩,且溉負郭田。

蓮花口 在府城南

鐵鍋口 在府城東南

鳳凰口 :在府城東北,用以洩水。

考證

娘娘口 在借馬莊

以上地勢以為通塞。均為城隍重計。修築不以時。則洩而出者與導而入者其害等。防害莫如隄府之週有護城隄。

護城隄 在西南,傳為竇建德所築。東北,李騰霄建。西南有賈葛隄,在賈葛口 。按《永年縣志》:「沿河北岸如賈葛口、田家堡等,皆隄之最薄處,舊曾衝決,淹沒之害,堵塞之難,有不可勝言者。每歲春明,宜申飭所管地修理堅好,庶幾夏秋無慮。」

東北有趙壘隄 ,嘉靖三十二年築。

永、邯之界壤相接,蓋以遏西山暴漲,恐侵府城耳。邯鄲緩而永年急,增卑培薄,所宜定計於鮮也。兩縣之民,為府任勞,同舟共濟可矣。

曲周,當滏水末流,偪近城東一里許,遂與漳合,斯涇以渭濁矣。明嘉靖中,知縣王友賢建閘二:弘濟閘 ,一在濟川橋北,一在七岔路東南,護城閘 引水以周隍 。按二閘之建,甚合于郭守敬《漳、滏合流》之言。是時河高地卑,受水易,故得其利。後則河卑地高,水不入田,且漳勢剽疾,患衝突,閘乃淤塞。歐陽子曰:「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繼者常至於殆廢矣。其護城隄周十里許。」新築:「滏既合於漳,則其餘隄堰皆防漳,不防滏,滏之行於三縣者如此。」夫水以順行,勢因利導,地高者可綆而汲之,勢卑者宜疏而浚之。過顙在山,竭澤而漁,則已甚矣。今不為持平之論,而嘵嘵然爭訟不已,所謂天下之利與天下共之者安在耶?元金之成效,固具在也。 按《曲周縣志》:護城隄自滏陽集抵縣城,東至馬畽村。漳之名舊矣,肇於《禹貢》,詳於《水經》,散見於諸史百家。《禹貢》曰:「覃懷底績,至於衡漳。」《水經》曰:「漳水二,一出上黨沽縣大黽谷,為清漳;一出上黨長子縣鹿谷,為濁漳。二水異源,下流武安縣南黍窖谷,相合為交漳口,東過列人,南徑斥丘,北由斥漳、曲周、鉅鹿諸縣入於海。」列國,魏西門豹、史起,引漳水溉鄴,以富河內。唐韋景駿為肥鄉令,瀕漳苦溢,築隄漳水。宋著作佐郎李垂上《導河形勢書》,請於魏縣北抓一渠,正北稍西徑衡漳直北,下出於邢洺。程昉開修漳河,乞於洺州調急夫。王安石主其說,卒開之。洺州通判王軫言:「漳河岸高水下,未易疏導,又其流濁,不可溉。」出劉從廣知洺州,漳水溢,穿隋故渠以殺水勢,洺人便之。明江夏陳鎜有《漳水議》,其略曰:「漳河至臨漳而成大河,出廣平、大名,達於臨清,冬春則涸,夏秋則漲。其涸也枵腹嗷嗷,其漲也泛溢千里。一淤成城,一衝成河,固地勢沃衍平坦使然,亦由水勢波濤洶湧致之也。漢、唐以前,其治易以黃河故道,遶大名,出河間達於海,則黃河深廣而漳水易洩,所以消息而不為害。宋、元以後,其治難。以黃河遶徐州,出淮安入於海,則黃河淤淺而漳水難洩,所以散漫而不可制。其在今日尤甚。宋、元漳河南決,從大名而出,自臨漳遶魏縣,過府城之南,由艾家口入於衛河。其流久,其河深,此其故道也。邇則向南之河,忽湧成淤。比決自臨漳過魏縣,從元城以達於館陶,此新河之一派也。議者徒曰何如隄?何如塞?何如計工而賞罰」,此不過補苴罅隙,奉漏甕、沃焦釜之計也。不知治漳與治河異,黃河可資漕運引注,徐、呂二洪,水性湍急,宜防而不宜洩;漳河可資灌溉泛濫,三省五縣,水勢平緩,宜洩而不宜防。司衡者,果為廟社生靈經久不易之策。必也相地勢,畫經界,立丘甸,深溝洫,時蓄洩,播佳粒。水一泛溢,則散於五縣溝渠,而不為城郭宮室之害;水一乾涸,取於萬井蓄積,而可收千倉萬箱之利。則砂礫變為沃土,板蕩登於衽席矣。臨漳以下如建瓴然,水勢瀰漫,遷徙無常,每石水則致五斗泥。所經阡陌淤填,陵谷互易,屋基袤如峻阜,檐甍接地,俯身出入如竇,前匯渚沁、汾、潞,後合沙滏、洺沱,抵天津,入於海。相傳南不過衛,北不過滏,其入府境也,始於成安。

成安河 鉅縣東南一里許。明成化、弘治中,歲汎溢,城郭鄉村大為患。正德中,徙入魏。萬曆戊子,北徙入縣境,乙未,復呂彪故道。庚子,決王林隄,壬寅,決竇公隄,至坡南郭,分為支流二。癸丑決,連宋陽寺,浸城。十月,支流涸。崇禎壬午秋,水注城,學宮毀。

皇清順治壬辰,徙南魚口。十年冬,稍徙而南。甲午,大

雨水注城,漂公私廬舍殆盡。康熙壬寅八月,大雨,水漲徙東堡。戊申,衝南郭,潰兩隄,水注城,溺男婦五十餘口。辛亥八月,水溢,分二支夾城而流,潰東內隄,力禦之,僅乃免。縣境平衍無隄堰。

內外隄環城而已。故漳水得肆其虐,奔騰澎湃,歲以為常。甲寅六月,王俵村西北決支河,勢稍殺,成安便之。而臨漳人築隄漳塞,遂爭訟焉。其流北漸於肥鄉 。按《成安縣志》:「漳水之溢也,率由門入城。南門當其衝,前令塞之。王邑侯公楷以其弗便也,撤其塞。同東西兩門皆出金市大木為閘版,砌磚兩扉,旁為閘道,每」 遇水至,則上板築土,因勢增加,水退撤去,俾門者司之,又防水一法也。明嘉靖二十一年,知縣杜聰於城外築土隄,高丈餘,後為水所壞。

皇清康熙十年、十一年、十二年,知縣王楷節次增修。

週圍一千七百七十八步,高二丈有奇,寬如之。又於東南築外隄,長七百六十步,高一丈五尺,寬一丈。兩隄相望,環抱蜿蜒,疊遭水患,足恃無恐。

肥鄉河 距城東六里。明弘治乙丑,水注城。正德壬申,水注城。嘉靖戊戌,徙入於衛。隆慶己巳,決鄢米隄,浸城,數年,復南徙。萬曆戊戌,復徙縣西。天啟壬戌,水暴漲衝隄,決城與雉堞平,屋上行舟,溺男婦七百餘口。丁卯,漂沒辛安鎮諸村,害禾稼。

皇清順治壬辰,徙縣東,壞廬舍,甲午,水與隄平。康熙

乙巳秋七月,水注城,雨急浪奔,地陷為沼。知府蔣寅撥鄰舟拯溺,僅免死傷,遂僑治郡城「皇華館」 ,今徙舊店。營水既久,距縣境諸凡丘陵渠瀆,俱沒於漳。唯縣西北有余公河者,當滏陽柳林下衝,民甚苦之。知縣余炯鑿此以洩水患。曲周河 距城東一里許,二水既合,順流而北,其勢漸殺。然偪處城側,每夏秋霖雨,直薄樓櫓,四門淤填,傴僂而入。明嘉靖甲子七月,潰壞西門。天啟丙寅,水至城下,深丈餘,禾稼盡沒。崇禎庚午夏,決南隄,浸城。後歲以為常。其隄護城之外,凡有四:

舊漳河隄 在城東二十里。按《曲周縣志》,「舊漳河隄南起照臨安兒寨南里岳村」

漳河頭隄 及第六畽、第四畽、第二畽、韓村高口隄 在相公莊。

李軍門隄 ,起水德堡至漳逯,長五十里。順治十一年築。

雞澤河 距城東十里許。縣地勢窪下,為眾流所匯,田家斥鹵。漳滏過其境,而聽其安流,不能施疏導灌溉之力。明嘉靖庚寅,河溢。癸亥,平地深丈餘,城東西門圮。隆慶辛未潰隄。天啟丙寅,河水大溢,隄閘俱潰至城下。

皇清順治丙戌,水浸城垣墉圮,由邢家隄,于家口舟

行,直抵城下,無水之利害,則踵見,溝洫讓於永年而蕩沒與成肥同轍,恐漳滏亦不為任過也。有舊滏河在城西,其即通水閘之下流歟不得以河名。然勤挑濬則無壅滯,可直瀉於寧晉泊矣。城之週有隄,高一丈,闊八尺。知縣曹希曾建舊滏河 按《雞澤縣志》:「在城西,永年通水閘。」 入縣境,北達平鄉,入寧晉泊河。舊道紆曲,不能容水。歷年來隄堰潰決,民受其患。康熙七年,知縣姜炤相度形勢,自馮鄭村至亭自頭捐俸買地挑濬新河,約二里許,河流順利,六方等村永無水害。鄉民建有往來憩息公廨,名曰「治水亭。」 城東有漳河隄 ,長二十五里,高七尺,闊七尺,專防漳也。漳之餘波所及,則永年、邯鄲、廣平皆鄰壤。永年初距漳稍遠,後漸逼府南境,如牛家堡等村。順治丙戌、丁亥間,益徙近城十里。戊子,溢入滏河,水與隄平,隄上加堰,知府許文秀沉《金巵府額》以禳之,水乃退。甲午,復暴漲入滏,水四溢,決此隄口,壞阜民閘,漂廬舍。府東南有蓮花口、閘子橋者,隄脆薄危甚,水既退,知縣王報春乃改河而南,以避衝決。乙未以後漸南徙,境內竟無漳,遇大水乃或一至,至亦不能久,而滏專其利矣。

邯鄲有漳河故道,其曰「鄢米口」 者,在縣東十里,為支流之所分入自臨漳谷子里北流,徑吳村、漳里村入口;一自磁州北流入滏,至閻家淺,溢而東,徑劉村、左西等村入口,折而東,入肥鄉曲周境。兩邑嘗爭議塞口,欲以邯鄲委之,而邯鄲不受也。今東徙。

洺之名不見於經傳,而州以此得名。有唐五代嘗臨河而戰,壅其上流以灌軍。距府二十里,發源遼州,徑武安三門,達紫山北,雙流合匯,起臨洺鎮,入境內,一泓清淺,可褰裳而涉。每夏秋之交,山水暴漲,洪濤漭漾,直抵府隄,西北村落,俱為巨浸,而漳滏匯流,其勢益張。然其涸也,可立而待。明嘉靖中,潰府西、北兩隄。萬曆乙巳迄丁未,水灌滏,勢洶湧。

皇清順治乙酉,水大溢,深二丈餘,決鳳凰口至城下。

《城外行舟》康熙戊申秋,大雨,水復溢,甚於乙酉,隄決借馬莊,水浸城。城多圮門外行舟,而滏河亦溢,汪洋彌目,其流至雞澤與沙河合。

沙河者,沙河縣之河也。距府北五十里,至雞澤,與洺河合,在縣西築隄以禦之。

永濟渠 在清河。清河距郡最遠,而無所謂清河。《水經》云:「清水出修武白鹿山。」 《一統志》云:「清水出輝縣西南山陽鎮,往者黃河決而東徙,群流匯焉,無清河矣。」 清河所患者獨衛河。自宣、房既塞,北決館陶,分為屯氏。鳴犢決而屯氏絕,於是乃為永濟渠,在縣東南,開自隋煬帝四年,運道關焉。衛河水勢湍悍,每雨霖秋漲,匯漳、沁諸流,港濤漭駛,嚙隄堰,漂廬舍,沒禾稼,其害為甚。宋、元、明以來,泛清河者屢矣。隆慶丁卯,城不沒者三板。崇禎庚辰,河涸。

皇清順治癸巳,決洪河。甲午又決陸地行舟衛河之

為清河患者如此。然古之河決病在民,今之河決病在漕。故今治河視前代為尢急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