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13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三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三十四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三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三十四卷目錄

 大名府部彙考二

  大名府城池考

  大名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一百三十四卷

大名府部彙考二[编辑]

大名府城池考        府志[编辑]

本府

大名府城池「府故城在城迤東八里,唐魏博節度樂彥禎所築也。周八十里,號為河北雄鎮。宋慶曆間,復建為北京,百官有司,略如東西京故事。詔輸內府緡錢十萬築行宮。城中甲第及名公鉅人所宴遊,當有次第可書者。金、元以來,數罹兵火,文籍散逸,而不可求矣。」 洪武三十四年,水汜為患,都指揮吳成始徙築今城,周圍故城九之一,高三丈有奇,南距衛,北負漳為險。城有四門,曰「體仁、樂義、崇禮、端智」 ,門外皆有橋。成化八年,知府熊祥建層閣於四門之巔。弘治中,御史韓福、石祿相繼守郡,復增築焉。嘉靖以來,漳併流入衛,頗或齧城矣。城原設四門,門各一橋。嘉靖三十九年,副使陳大賓議於學宮前開一門,舊皆土垣,垝堧易圮。嘉靖四十年,知府姚汝循申動府帑,砌以磚石,務在精堅。隆慶二年,知府鄭旻浚濠築隄,儼然金湯矣。然自學前開門,後府多不利,科第反乏往時。隆慶四年,知府王叔果以此門既無往來,且在《巽》方洩氣,仍塞之,添「應奎臺」 ,以補其缺。內為影壁,益見壯觀。但外磚內土,自加葺以來,屢被水割,旋葺旋圮。萬曆二十年秋七月,霪霖連注,平地水高尺許,東南西北城隅幾成巨浸,南城及社學,陡然鞫圮,所壞官宅、民居十之五六。士民震恐。知府塗時相矍然曰:「城之圮,基不固也。」 取榆木堅實者,定丈尺之制。周遭樁釘,密比如櫛。計入土五尺許,幫貼鞏固。城上業有水淄圮壞失道,順勢甃砌,且於南門下陰建溝陘,俾通注入河。四門城樓及角樓、垛口鋪舍、攔馬牆,咸飭新之。圪如煥如,不煩民力,而雅稱雄鎮。

按《元城縣志》,「府城」 至我

皇清康熙十二年,積雨崩塌,自西至南,迤邐數里,知

縣陳偉歷稽修葺舊例,夫役出三十九里,上地三名,中地減之,下地又減之,工價悉料田畝,又竭力損土灰磚之費,時給俸錢以膳工,民樂與從事。嘉靖辛丑,西北有警,檄諸州縣鄉各築堡。兵備副使喬瑞復議,「堡必積餉,方可屯守。」 於是按堡又置義倉,倣古常平法。

元城堡凡四處

小灘鎮堡:在城東三十里。

東館集堡在城東南

儒家寨堡在城西北

黃金隄堡:在城東北。各有義倉。

外州縣

大名縣城池,城故為金屯營,金人常出宗室戍守大名,列屯於此,元兵燬之,已而置縣,及數省附,無城。明景泰間,典史郜瑢即址列城,周五里有奇,門特設,左右如故。嘉靖二十七年,知縣華舜欽始草議開置南門,而北壅以樓。按《大名縣志》:「邑距郡五里許,猝有警,此犄角勢爾。」 明景泰間,典史郜瑢益土重築,方五里有奇,高二丈六尺五寸,闊二丈五尺。闢兩門,東曰崇仁,西曰廣義,俱建樓櫓,其上懸鼓鐘。池深一丈,寬一丈二尺。越三年,知縣陸彝復加繕治。弘治十六年,知縣徐士彬重修門樓、角樓。嘉靖二十七年,知縣華舜欽創議開南門,扁曰「保和」 ,樓櫓如東西制,北起層樓相映。四十五年,知縣朱湘周遭葺補,改東甕城,門稍南向。隆慶三年閏六月,大水坍城。知縣李本意重築三門,建重樓於巔,稱壯麗焉。萬曆三十八年大雨,雉堞皆傾。知縣趙一鶴大加修補,女牆之類一新。

堡二處

邊馬集堡

大嚴屯堡俱在城西南。各有義倉。

魏縣城池洹水鎮,魏之故城也。避漳水,徙五姓店,然不詳其年月。故時無城守,惟匝土隄人煙之外,以卻漳河。正統間,譚理因時有外警,烽堠入京師,輔甸之內騷然。始築城,周五里有奇,高二丈一尺,池深廣下,上之以差。天順三年知。

縣楊春增高城四之一,內列甕城。而弘治間漳水至,鮑琦親操版鍤。興徒外環隄八里,水尋卻。及薊盜起,高夔因外隄繕高二丈,深倍其四之一,置縣樓百所,勒卒戍守之。盜南略,出魏縣,知不能拔,遂引去。又三年,張漢卿稍加增濬,蔭以榆柳。嘉靖二十二年,知縣馮惟訥、董威增築之。三十二年,知縣陸東復加修築「內城易以磚石,民廬城者頗無漳河之患,城垣頹久。萬曆二十年秋,暴雨浹旬,周遭盡圮,兼漳水附郭,浸撼難禦。知縣田大年劑度量工,修葺完固。」 又按《魏縣志》:「正統十四年,知縣譚理築城,壘土為垣,高二丈一尺,周圍五里餘。城外為池,深一丈五尺,廣二丈四尺,闢四門,又設東北一小門,以便薪水。」 天順三年,知縣楊春、主簿韋𤣱重修。城高倍六尺,池深倍二尺。弘治四年,知縣鮑琦復開西北一小門,統為六門,環城列堞一千六百八十有四,內外馬道俱闊丈餘。肇造門樓四座,刻石其上。名其東曰「迎恩」 ,西曰「來賓」 ,南曰「望遠」 ,北曰「拱辰。」 小門之在東北者曰「東作」 ,在西北者曰「西成。」 又創甕城四座,鋪舍十六,以便巡守。城池之外,又為土隄,備障漳水,周圍八里有奇。正德二年,流賊猖獗,知縣高夔增修,因舊隄築為外郭,高二丈,根闊二丈五尺,頂闊一丈,外亦為壕,深一丈。匝建縣樓百座,防守得宜。時賊西犯郡邑,惟於魏縣未敢近城,民甚賴之。八年,知縣張漢卿加築內城,高二丈五尺,濬池深二丈,外郭周圍復築禦水小隄二道,隄上遍植柳榆,又匾其四門之外門:東曰「通和」 ,西曰「達遠」 ,南曰「文明」 ,北曰「懷忠。」 復於外郭之東北,西北另闢二小門,以便莊農。嘉靖十三年知縣連登,十五年童漢臣,二十二年馮惟訥、董威繼修。三十二年知縣陸柬又沿城培土,列垛甃磚,門樓鋪舍,悉加修飭,完固倍前。嗣其後者,周詠、楊廷選、徐元泰,相繼繕修。萬曆三年,李幼淑增修外城,制等內城,而高復過之。天啟二年,知縣陳序闊壕數丈,增壘數尺。崇禎九年,知縣王廷諫奉上行,全城俱磚修更可稱「金湯險固」 矣。

魏縣北皋鎮,界成安、臨漳之間,民僦而廬者千餘家。知縣馮惟訥如檄堡北皋。明年,復堡雙井,而知縣董威繼之,置義倉及斥堠戎器之數略備。雙井阻漳、衛合流之衝,亦他日列屯地也。嘉靖甲寅,知縣陸柬復堡沙口,當郡縣之中,居民數百「家。其地東倚郡城,西入魏,由邯鄲之道以達於京師。自井陘而下,守魏則」 郡之全境安非涉沙口,郡城未可窺也。

堡三處

北皋鎮堡在城西南

雙井堡在城東南

沙口堡在城東

南樂縣城池城不詳其所自始,周六里一百三十步,池深廣丈有幾。或云元季樞密副鵰鶚所築。城舊南北門正向子午,知縣柯挺俱改向西。萬曆十七年,知縣宋言重新仍舊。按《南樂縣志》:「城土築方城,周六里一百三十步,高二丈五尺,池深闊各一丈。元季樞密副鵰鶚新築。明弘治間,知縣王德復加築鑿,陳邦器」 繼修創建窩鋪,馬馴增建敵臺,四門護以月城隍,外環以大隄。嘉靖初,周昊再修。十五年,葉本始易四門城,堞以磚,環城創水溝十六道。三十四年,知縣路王道大加增築,遶城雉堞,悉易以磚。崇禎十二年,知縣鎖責奉旨磚修,一月告成。

皇清順治五年至八年,屢經水患,知縣蔡瓊枝屢修

不致大壞。九年、十年,水災益甚,三河交衝,幾為蛟窟。後水勢稍殺,復加修治,終未鞏固。康熙十二年,知縣方元啟力加修固。四門樓:東曰「跨濟」 ,西曰「帶河」 ,南曰「瞻洛」 ,北曰「拱辰。」 四敵樓,劉仙源建。東曰「來紫」 ,西曰「綏遠」 ,南曰「威寧」 ,北曰「靖彝。」 四角樓,馬馴建。至康熙十二年,方元啟俱重修堡二處。

韓張堡在城東

元村堡:在城西。各有義倉。

清豐縣城池《一統志》載,「清豐故城,在縣西一十八里,宋時避河患,始徙置此,然不可考。或曰即晉所置頓丘鎮,尋改為德清軍,是也。周五里,以歲久頗頹廢。弘治間,知縣陸崑始加繕城,高二丈五尺,池深廣下其五之一。知縣雒于仁、周元暐重修。」 按《清豐縣志》,「舊城在縣西北十八里,宋因水患遷今地。周圍五里三十」 四步,餘二尺,高四丈,基闊三丈,上闊一丈,濠如之。知縣李汝寬增高七尺,上增闊五尺,基增闊一丈五尺。城內外馬道俱闊一丈,濠浮舊兩倍之。城上更鋪。

二十座,墩臺二十,角樓四,城門樓四,甕城門四,弔橋四,列垛為堞,凡一千七百三十有三。萬曆四十五年,知縣黃文星又於城上南隅附土作基,創建「奎樓。」 天啟四年,知縣潘士聞又於四甕城重門,悉衣以鐵。崇禎八年,知縣張星於四門各建敵樓二座。十一年,復修磚城。

皇清康熙十三年,知縣楊燝又將甕城並雉堞垛口

捐貲修葺,並增置夜柝。

堡三處

馬村堡,在縣東北二十里。

主簿寨堡在縣東南三十里。

許村堡,在縣西南十里。各有義倉。

內黃縣城池城所始置,年次不可攷。或曰:秦、漢來故址也。內方列,周五里,高三丈,池深半而廣倍之。外環以郭,凡九里,然已頹廢。正統間,掌縣事宋安為增葺。而正德間知縣李鉉者,築甕城四,閻君鄰復甃女牆以磚,稍稍完繕,可壁而守焉。《內黃縣志》缺,不得其詳。

堡二處

楚王鎮堡在城西北

姜村集堡:在城西南。各有義倉。

濬縣城池:按濬故稱黎陽,隋、唐時城大伾山北麓,而《一統志》云:「廢黎陽縣在今縣西二里。」 蓋黎陽,漢以來,常置兵監聚,六郡校士戍屯於此,入隋、唐咸列重鎮焉。按故址,衛水以西也。《水經》酈道元注曰:「黎山之北故城,葢黎陽縣之故城也。」 今黎山不可考。宋天聖間,濬州治沒為湖,始徙浮丘山巔。鄒伸之《出使日錄》云:「過濬州,其城在小橫山上,復有一山如偃月,與城對峙,即其址也。」 洪武初,復徙山之北陂。弘治十年,知縣劉台者,乘歲侵以食饑人,繕之,周七百三十丈有奇。是時,城西連浮丘,登高內瞰,指顧畢盡,不可戍守。邑人王侍御璜撰《縣志》,草議依錢塘、鎮江故事,循山列城。嘉靖十一年,知縣邢如默復加拓治。二十九年,知縣陸光祖採群議相地勢,乃截西南隅棄之城外,據山岡險絕處改築焉。於是城小且堅,可為永利。而濬縣西南西北二川,與衛河止隔一隄,每秋水泛溢,城中最受其衝。知縣甯時鏌相度河流,於城南關門及東北關門外創建石橋三座,西南建閘一座,疏引衝流,從西南閘口入城「壕,順流而東,而北而西,遶入河,民大稱便,立石以垂不朽。」 按《濬縣志》:「濬城自弘治時知縣劉台繕之。周七里一百五十步,高二丈八尺,池深二丈,闊二丈五尺。正德時,知縣陳滯復增築之。嘉靖時,知縣邢如默復加拓治,陸光祖改築,高增一丈,闊五尺,四隅建敵樓,樓間置戍鋪,城堞悉砌以磚,門外設」 石橋。繼有知縣徐廷祼,仍復隅城。萬曆間,知縣楊瑢重修,包浮丘之半於城內,踞其巔,以東望伾山,西瞰衛水,形勢最為壯觀。天啟時,知縣趙建極增修,前左右三池,俱浚及泉,夾岸築長隄,隄頭柵欄,時為扃鐍,人不得近。城下右面鄰河,甃東岸以石,長一千九百四十尺。崇禎年間,知縣李永茂大為修砌,磚石各半,樓櫓雉堞,極為壯觀。

堡四處

李家道口堡鎮最鉅,凡廬五六千區,周以城六里有奇。知縣魏希相置,在縣城南。

新鎮堡,在縣西南六十里。元時置。

衛縣集堡在縣西南

王二莊堡在縣南。各有義倉。

滑縣城池滑城,《志》稱「本滑氏壘,後改為城。」 《玉海》又云:今滑州城即古滑臺城,有三重。又有都城,周二十里,衛靈公所築也,世遠不可考。宋天禧二年,知縣趙世長嘗繕築,周九里。正德七年,流賊起,知縣孫孟和增峻之,為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廣倍之。明年,知縣逯塤復創築外隄二十里,或故都城址也,高特城之半。正德以後,樓櫓筦鑰稍次第矣。嘉靖二十二年,劉維禴復增築五尺,環以五門。按《滑縣志》:「城周圍九里,高二丈五尺,闊一丈三尺。後知縣羅昭原城外築土易磚,闊視前有加,池闊二丈,深淺不等,羅疏鑿有加。池內築牆以衛之,池外築隄以障之。門有五,東曰長春,西曰嘉禾,南曰南薰,北曰拱極。西」 門之南曰「清源」 ,俗號水門。東、北、南三門俱建城樓,獨東門樓巍峨宏敞,為一邑巨觀。名《臼見山》。西、水二門因堪輿家言「西方白虎宜伏」 ,故不建樓。城上窩鋪周圍共五十二座,炮臺四面,共二百二十座,垛口四面共一千三百五十二箇。堡三處。

老岸集堡在縣東

曹村堡在縣東南

什村堡縣北。各有義倉。

東明縣城池。東明古衛地,後入魏。明洪武初,為河水所淹,廢入為開州長垣地。至弘治時,知縣官顯相地構立城垣,周七里四十步,高二丈五尺許。嘉靖間,知縣王確始立四城樓,然尚塹土而成,蕪穢相望。嗣後亦每修飭,歲久悉圮。萬曆二十年,知縣區大倫新四城樓,周遭增築女牆,頹者整,缺者補,兼葺四門,各有匾:東曰「東作」 ,南曰「南訛」 ,西曰「西成」 ,北曰「迎恩。」 池深一丈五尺餘,闊六尺。弘治間知縣鄧越、正德間知縣劉鸞、嘉靖十二年知縣王確各重修。先是,城垛俱土牆,每秋雨多傾圮。至嘉靖三十六年知縣王嘉言易以磚石,仍起四角樓,高二丈許。四十年知縣高文卿改修南門。東明河形,自西而南,改建南門而西之名外門曰「朝宗」 ,名內門曰「迎薰。」 隆慶四年知縣張正道、萬曆十三年知縣沈榜,十六年知縣朱誥,二十年知縣區大倫,二十七年知縣丘雲,俱重修。三十一年淫雨城壞,至三十二年知縣常澄重修,又沿壕增以牆垣。三十七年知縣裴棟於四門下鋪石板。崇禎十二年知縣崔育梗重修,盡易以磚,周圍七里零三十三步六寸,高三丈三尺,墁頂壘垛,建城門八座,門樓四座,角樓、門外望樓各四座,巍然金城,頗稱「天塹足恃」 云。

皇清順治五年、七年,城圮於水。至十三年,知縣楊素

蘊。十七年,知縣陸嵩齡各重修。康熙九年,知縣楊日昇重建東城樓。十一年,重建北城樓。十三年,重建西南二城樓。十四年,復修池,修護城隄,周圍植柳千餘株。

堡四處

杜勝集堡,在縣南六十里。

陸圈集堡在縣東

裴子岩集堡在縣西南

西東明集堡在縣西南。各有義倉。

開州城池開故城。「按五代晉與梁人戰,以鐵鎖斷德勝口,築河南北為兩城,號夾寨。宋獨守河北城,而熙寧十年河決為患,始徙築今城,前方列而後拱,形如臥虎,周二十四里。弘治十三年,知州李嘉祥增築城,高三丈有奇,池深廣倍之。甕城之外,環以牆,達諸關門樓櫓,頗稱宏麗。正德六年,薊盜起,民德之。然城內」 之廬居者少,晝夜盜行劫不絕,虛其西北二隅。且地勢窪下,雨旬日輒匯為巨浸,鳧鷺鸛鵝數棲鳴葦茯間,若江湖焉,州人亦呼為「西湖。」 正德間,同知潘塤建議,徙諸鄉富人填實之,凡千八十區,稍稍雞犬相錯矣。按《開州志》,開故有南北兩城。宋熙寧十年,南城圮於河水,惟北城在焉。周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上為垛口四千餘。弘治十三年,知州李嘉祥大加修鑿,城池始高深,有「迎春、成秋、朝陽、拱北」 四門。甕城之外環以牆,達諸關。門駕層樓,幾五丈,頗極壯麗。既而知州譚綬更飭之。正德六年,潘塤徙諸鄉富人凡一二千家,僅實東南一隅,其西南、西北二隅,尚屬曠莽。嘉靖二十五年,知州李一元增修城鋪八十四座,城角建敵樓四座,門名各改更不一,以土坯不固,易以「陶甓。」 隆慶元年秋,大水,衝壞城西樓,知州楊希閔重建。萬曆二十年,北城樓壞,知州張三聘重修。二十二年,知州沈堯中重修,以南門為開德,東門為濮陽,西門為繁陽,北門為鎮寧,仍前張三聘所定也。三十六年,知州李之藻重修,更西門為「昆吾。」 崇禎五年,知州王直臣重修門樓,增築牆垛。

皇清順治七年,大水,門樓倒壞。康熙五年,城震,又大。

雨垛口塌毀鋪舍角樓盡圮。七年,知州孫棨捐俸修葺,樓頭、舍鋪計八十餘所,雉堞計千有餘奇。

堡六處

呂丘堡在城南

柳家屯堡在城東

八公橋堡在城東南

徐鎮堡在城東南

井店堡在城西北

文留堡:在城東南。各有義倉。

長垣縣城池,金元來故城柳塚。明初,黃河數徙齧,而縣丞劉彥昭始移置今城,即故蒲城址也,僅匝土城二里有奇。成化間,知縣王輔拓築,用二千九百二十九步,高二丈四尺,池廣倍之。正德六年,薊盜嘗寇,城幾陷。又五年,都御史張公檄知縣張治道,增置甕城女牆,及樓櫓之制略備矣。時城下故積圮土凡若干尺,命卒闢去之,而復濬池及仞,故城不加築,而鬱峻云。按:長

垣《縣志》:「正德十年,知縣張治道增修。城高二丈五尺,跟闊三丈,頂闊一丈,周八里七步。嘉靖十三年,知縣馬聰增修垛口,易坯以磚。三十二年,知縣柴宗義重修,更題四門,曰『放曉、向離、留暉、拱極』。至隆慶三年,水災異常,城壞。四年春,知縣孫錝重修,視舊益高且厚,鋪舍俱易以磚。六年,知縣胡宥修北甕城,易以磚石。」 萬曆二十四年春,知縣袁和重修。崇禎十年冬,知縣王虛白修砌。「磚城北舊增高一丈,共高三丈五尺,根闊四丈五尺,頂寬二丈三尺。幔頂用磚,遍砌二層。城裏流水溝一百二十道,全用磚灰,修砌堅固。城頭外壘垛口,多留炮眼,內有欄馬牆,舊係土築,今改磚壘四。甕城內外通用磚包四。門樓比舊」 各高一尺。城頭窩鋪六十四座、重修一新城、內添砌馬道四條。遇警登城捷便、全城周圍、煥然改觀、可垂永久。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孫琮補修四城,添修窩鋪二十。

四座尤利久遠矣

堡四處

南岳集堡在縣東北

杜勝集堡在縣東南

板丘集堡在縣南

樊相集堡在縣西北。各有義倉。

大名府關梁考津渡附 畿輔通志[编辑]

本府

本府城,元城附郭。其《關梁志》皆不載。

大名縣

浮橋在大名縣舊漳河

東石橋在縣東門外

南石橋在縣南門隄外

西石橋在縣西門外

磚橋在縣東北十里,今廢,濟渡猶存。

永濟橋在楊家村。居民呂洧等建。

龍王廟「義渡」 :康熙元年,設船一隻。

南樂縣

繁水橋在南樂縣,宋政和五年,都水使者孟昌齡建。

濃水橋在南樂縣孔村。明永樂間,移縣西十里。

清流橋在南樂縣。明嘉靖元年建。

樂清橋在南樂縣。明嘉靖元年建。

魏縣

柱中橋在南關外

迴瀾橋在東關外。俱萬曆年建。

申橋在魏縣

長橋,在魏縣,長十里,以防漳水。

清豐縣

西河橋在清豐縣西郭外金隄下。

大河橋在清豐縣北三里。明嘉靖三十八年建。

舊城橋在縣南三里。俱嘉靖三十八年建。楊家橋在縣東一里。

內黃縣

博望關在內黃縣

集賢橋在內黃縣東郭門外。

廣惠橋在內黃縣南郭門外。

仁壽橋在內黃縣西郭門外。

觀音橋在內黃縣西關

濬縣

山河橋在濬縣西北二十里。

雲溪橋在濬縣雲溪門外。按《縣志》,「一名廉川橋,嘉靖間重建」 ,今重修。

韓居士橋在濬縣白寺陂。

聖功橋在濬縣。鑿大伾、三山、兩河成梁。

城南大石橋,離城里餘。

南門石橋

東門石橋

北門石橋

高村橋在縣西五十里定源店,今廢。

《礫礓梁》在濬縣西北二十里,元時建。

李家道口浮橋,萬曆年重修。

屯子鎮石橋

《道口》:《官路》《石橋》。

新鎮浮橋「崇禎年重修。」

新鎮大南門外石橋,明時建。

新鎮小南門外石橋,明時建。

新鎮南陂通政橋新建

童山雙渡橋明時建,今重修。

武家莊石橋鄉民謝建

滑縣

金隄關在滑縣,隋大業中建。按《縣志》,「在廢臨河西南五十三里。」

黎陽津在滑縣。酈食其所謂「守白馬津」 ,即此。靈昌津,在滑縣,舊名延津。石勒伐劉曜,至河濱,冰結得濟。濟訖冰泮,勒號曰靈昌。

陳公橋「在滑縣東南一里」 ,陳堯佐建。

愛翁橋在滑縣北四十里。

平橋在北門外

廣濟橋在西門外

便橋在東門外

龍門橋在南門外

聖功橋宋崇寧五年二月,詔滑州繫浮橋於北岸,賜名「榮光橋」 ,尋改曰「聖功橋。」

新橋在城北一里

東明縣

青雲橋在東明縣治東南隅。

文廟之南。明隆慶六年建。

普河橋在東明縣東南八里。

丘公橋在縣治西南隅,龍興寺東。舊有木橋,歲久圮壞。萬曆年,知縣丘雲肇砌為石橋,往來者甚便之,故呼為「丘公橋。」 至萬曆四十一年,知縣李遇知大加修葺,益廣其制,為一大橋,人又名為「李公橋。」

東關石橋,「隆慶二年建。」

北關石橋,「隆慶二年建。」

南關洪河石橋,萬曆六年建。

東關洪河石橋,萬曆六年建。

南關石橋萬曆十六年建。

玉帶橋在縣北門外。舊有漆水浸害城郭。萬曆十六年,知縣朱誥置橋其上,若玉帶然,故名。萬曆二十年,區大倫重修,改題曰「連登橋」 ,仍增高其隄以障之。康熙十年,知縣楊日升重建。董家橋在縣西十五里。

楊家橋在縣西南十五里。

楊家石橋在縣西南十二里雲臺東。

吳勝橋在縣東十五里

陳家橋在縣西十五里

周家橋在縣東南七十里。

黃陵渡在東明縣東南八十里。

開州

石川橋在開州東門外

南溪橋,在開州東南㲼河頭,距城八十里。「西門」 橋,在西門外。

南磚橋在南門外

北石橋在北門外

浮翠橋在開州洪洋山南,距城五里。

長垣縣

普濟橋在東門外,弘治五年建。

陽澤橋在南門外,正德十一年建。

惠政橋在西門外,正德十一年建。

周申侯橋在北門外。鄉民周敏、申興侯景芳建,故名。

北郊橋嘉靖年建,以西來諸水由此。

大通橋在長垣北郊東二里許,萬曆九年建。廣濟橋在長垣縣西郊。按《縣志》,萬曆二十五年建。

皇清康熙九年,重修。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