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135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三十五卷 |
第一百三十五卷目錄
大名府部彙考三
大名府封建考
大名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一百三十五卷
大名府部彙考三
[编辑]大名府封建考 府縣志合
[编辑]上古
高陽按《畿輔通志》:帝顓頊,黃帝之孫,昌意之子。索隱曰:「高陽,帝有天下號也。」 張晏曰:「高陽者,所興地名,故以為號。」 其曰「作都帝丘,後徙高陽者,非。」 又按《滑縣志》,「滑古帝丘,顓頊高陽氏建都之地。」
南燕按《畿輔通志》,「姞姓,伯爵,舜封黃帝之後伯儵為伯,在東郡燕縣,今滑縣胙城地皆是。」 豢龍氏,按《畿輔通志》,董姓封邑,在滑之韋城。《蔡史》曰:「董叔昔以擾龍事舜,賜姓氏,孔甲滅之,以劉累代其後。」
三代
鉏國按《滑縣志》「羿始封鉏,後遷於窮石。」 鉏在衛南縣東。
昆吾氏,按《畿輔通志》,「夏時封國,今大名府地。」 又按《滑縣志》,「仲康六年錫昆吾作伯。」 昆吾,祝融之孫,陸終第二子,名樊,羅泌曰「樊國衛。」
豕韋氏。按《畿輔通志》:商時封國,韋、顧、昆吾三國名。韋,彭姓也。三國黨夏桀為惡,湯先伐韋、顧,克之。昆吾與桀同時滅,今滑縣地是。又按《滑縣志》:「夏后氏封彭祖之孫元哲於韋,是為豕韋氏。」 羅泌曰:「豕韋,白馬南之衛鄉。」
邶按《滑縣志》《路史》云:「邶乃武庚封漕」 ,是即今日之白馬邨水,即妹邦,霍叔尹之。又按《畿輔通志》:「武王克商,三分其地。自紂而北謂之邶,南謂之鄘,東謂之衛。初以處三監,後叛,討平之,乃封康叔於衛,而以邶鄘封同姓。」 其後衛子孫稍并邶、鄘二國,故邶、鄘之詩皆言衛事。
鄘說見前。又按《滑縣志》《路史》云:「鄘在楚丘城,管叔尹之。」
衛。按《畿輔通志》:「姬姓,侯爵,出自武王,為同母少弟,封為成王大司寇,食采於康,謂之康叔。成王誅武庚,中分其地,以其半而封諸衛,居河淇之間,後為秦,二世廢。今大名府元城等六州縣皆其地。」 又按《滑縣志》:「懿公為狄所滅,戴公東徙渡河,廬於曹,即白馬,后俱為公。」 聲公之子遫,自貶為侯,為成侯傳子為平侯,平侯之子復貶號為君。是時衛盡亡其旁邑,止有濮陽。傳懷君元君至君角,秦二世降為庶人,國除。
滑按《畿輔通志》:「姬姓,伯爵。魯莊公十六年始見於齊,桓公為衛築楚丘,至戴公之弟燬為文公。自文公歷成、穆、定、獻、殤、襄、靈、莊、悼、敬、昭、懷、慎、聲以上十四世」 ,傳《天文分星書》云:「滑即今之滑縣。」 又按《滑縣志》,「滑伯廟墓在白馬縣。」
魏按《畿輔通志》:「姬姓,侯爵,文王子畢公高之後也。武王克商,封高於畢,遂為姓,其後絕封。有畢萬者,事晉獻公,帥師伐魏,滅之。獻公遂以魏封畢公為大夫,世秉晉政,傳至斯,分晉地,受命為諸侯,是為文侯。自文侯至假,凡九傳,為秦所滅」 ,今大名縣即其地。
西漢
留侯按《東明縣志》,「漢張良封留侯。」 留,陳留國,今東明縣地。
戶牖鄉侯按《東明縣志》:「漢陳平封戶牖鄉侯。」 戶牖鄉,今東明縣地。
黎項侯呂奴,按《畿輔通志》:「文帝即位,以奴父召平為齊相,有功侯,傳至延,罪免。」 黎,今大名府濬縣。
陰安侯不害按《清豐縣志》,「漢濟北貞王子不害,文帝封陰安侯,十一年薨。元鼎三年,哀侯泰容嗣,三年薨,無後。」 陰安,今清豐縣地。
陰安侯衛不疑按《清豐縣志》,「以父大將軍青破右賢王功,武帝元朔五年封為陰安侯,食邑三千五百戶。至元鼎五年,坐酎金,國除。」
長羅壯侯常惠按《畿輔通志》:「宣帝時,以軍功侯,二千八百五十戶。傳至翕,無後。」 長羅,今大名府地。
樂昌共侯王武,按《畿輔通志》:「宣帝時以帝舅侯,六千戶,傳至安樂昌」 ,今大名府南樂縣。
武陽項侯史丹,按《畿輔通志》:「以宣帝為太子時輔導舊恩,侯,三千五百戶。傳至獲武陽」 ,今大名府地。
東漢
陽平侯桓焉按《畿輔通志》:「桓榮之孫,順帝為皇太子被廢,焉力爭。順帝既立,拜太傅。以前廷議守正封,傳至典陽平」 ,今大名府地。
三國魏
《東武陽懷王鑑》,按《畿輔通志》,文帝子,黃初六年封,薨,無子,國除。東武陽,即今大名府地。元城哀王禮,「按《畿輔通志》,禮,文帝子,黃初三年封,薨以任城王子梯嗣,累增邑至四千五百戶。」
陽平壯侯徐晃按《畿輔通志》:「太祖時,征伐有功,文帝即位,封食邑三千一百戶。傳至霸陽平,大名府地。」
長垣敬侯衛臻按《畿輔通志》:「太祖時,參丞相軍事。文帝踐祚,封安國亭侯。正始中進爵長垣,食邑千戶。子烈嗣。」
長樂亭侯田豫:按《畿輔通志》:「太祖時為丞相軍謀掾,文帝時以軍功封,食邑五百戶,薨,子彭祖嗣。」 長樂,即今大名府南樂縣地。
白馬王彪按《滑縣志》,「黃初七年,改封壽春王彪為白馬王。」
陽平縣王蕤按《畿輔通志》,「文帝子,黃初七年封,後改封北海子,贊嗣。」 陽平,大名府地。
晉
濮陽國王允按《滑縣志》,「武帝咸寧三年,封子允為濮陽王。」
南燕按《滑縣志》,「隆安三年,偽南燕慕容德自鄴南徙都滑臺。」
南北朝
長樂縣公叱烈伏按《畿輔通志》,「以從征伐功,封,子椿嗣。」 長樂,大名府南樂縣也。
長樂郡公。若十惠按《畿輔通志》,以翊戴功封。子鳳嗣。
長樂侯深按《畿輔通志》,「廣川公測之弟,子孝伯嗣。」
陳留郡公李誕按《清豐縣志》,北魏李誕,文成皇后之父,封陳留郡公。誕之子崇襲爵,宣武時,以平氐之功,封魏昌縣開國伯。崇之長子世哲襲爵,後以罪免,賜爵衛國子,卒。弟神軌,崇之次子也,受父爵為陳留侯,陳留郡清豐縣地。頓丘王李鍾葵按《清豐縣志》,北魏李鍾葵為頓丘王,太和四年,有罪賜死,以月犯太微,應天變故也。
頓丘王李峻按《清豐縣志》,「北魏李峻為頓丘王,興光中復為侍中太宰。」
「東昏侯按《東明縣志》,齊蕭寶卷封東昏侯。」 白馬公按《滑縣志》,「白馬公崔宏魏封。」
隋
滑國公李景。按「《畿輔通志》,以擊高麗功封」 ,唐
長樂郡王幼良按《畿輔通志》:「新興郡王德良之弟,武德時封,後坐罪賜死。」 長樂,大名府地。五代晉
頓丘縣伯按《清豐縣志》,「晉僧育,出帝初,封頓丘縣開國伯,食邑四百戶,天福中,除鎮遠將軍、散騎侍郎。後僧育走關西,國除。」
宋
長樂郡公張皤按《畿輔通志》,「寶祐五年,拜參知政事,以積功封。」 長樂,今大名府南樂縣,遼
衛王宛按《畿輔通志》:「景宗保寧間,封宛為衛王。」 「衛」 ,今大名府地。
金
衛國公蔡松年按《畿輔通志》:「由文學顯,天德時,以積勞封衛。」 今大名府地。
元
衛王光澤按《畿輔通志》:「憲宗子,至大三年封衛」,今大名府地。〈按:三代以下之封爵,徒有其名,非授以地。漢、晉以來,封爵史傳尚多遺逸。此志之所載,併史傳所紀,亦未能盡搜採,姑合郡縣志存其概。〉
大名府公署考 府志
[编辑]本府
府治在崇禮門內東南隅。永樂初,知府倪天興自故城徙置,創廳事曰「承宣堂」 ,左為經歷司,右為照磨所。前列六房,後為退思堂。退思之左為永昌庫,右為軍器庫,最後為層樓,高數仞。自正堂而南為御碑亭,為儀門,衙舍大小凡八區,而吏舍不與焉。惟太守衙居後堂之西偏,其佐貳衙並列儀門外,規制與他郡獨異云。自儀門。
而前為土神祠,為司獄司,為府門,並嘉靖三十六年知府李遇元所建。大門外鐘鼓樓左右峙立。本府正堂衙,先年建,居西北,寔當乾方,堪輿家以為不利。其正堂、冰玉堂後隙地一區,先事者於最北立一高樓,事若有待。至是,知府塗時相移衙於堂後高樓之前,以示正位。門一坊一匾曰「帥」 ,正中為廳五間,題曰「景韓堂」 ,蓋竊取景仰韓魏公之意。再中為居室五楹,後為小屋三楹,左右廂房及東西書屋俱備諸費皆本府將修宅銀給用,不足者捐貲備之。
捕廳署在儀門西
軍廳署在儀門東
刑廳署歲久漸圮,且前廳湫隘。萬曆二十年秋,水潰垣,推官方大鎮捐俸新之,敞乃皋門。知府塗時相扁儀門曰「明刑弼教」 ,扁其堂曰「冰鑑無私。」 今裁。
糧廳署在儀門東,即司馬廳,蓋兼隸也。廳前宜高反下。萬曆十一年,通判閻立構鎮宅樓,勒石題云:斯地也,以府治言之,星分角亢,卦為巽風,支屬辰龍。堪輿家以為宜高也,而眾水歸焉,則反下矣。因建此樓。
賓館按府治舊無賓館,隆慶四年,知府王叔杲創賓館於儀門之東,種蓮植竹,作挹芬亭於前。由館後入,夾道為晚香堂,即理刑廳故址。庭有二古柏,槐竹匝舍,名菊盈階,幽雅可愛。自創建以來,亦漸頹圮,中門既隘,後垣復逼。壬辰秋澇,廳堂鞠為泥窪。知府塗時相鳩工鼎建,設重門層階而上,廣為廳五間,扁曰「事友堂。」 傍置二屏風,大書薛敬軒、王陽明二先生扶世格言。原列碑刻,翼而新之。前搆廂房,立守舍;又闢後門,以通東角道。
元城縣署在體仁門內大街,知縣趙玉自故城徙置。按《縣志》:「縣署,明洪武年間,知縣米智隨府徙今治。至萬曆三年,知縣萬世德重建。崇禎五年,知縣劉昌再修之。」
皇清康熙十四年,知縣陳偉捐俸復新三堂,宅舍大
堂東西廊,吏、戶、禮、兵、刑、工六房暨庫、獄及倉。知縣陳偉重修。
兵備道署,正德七年,薊盜流劫,始創置,以河南僉事領之,即故察院為署,尋罷去。嘉靖十一年復置,改為副使。十有八年,汪公溱拓而宏之,嘉靖四十三年,副使陳大賓又拓而宏之,規制之盛,不可復加矣。
察院在兵備道西,頗稱宏麗。按《元城縣志》:「前察院在縣之西南,向為皇華憩息之所。後察院為學臺較士之所,三載一臨,駐不過一二個月。閒時節,使皆得停驂於此。內有學棚,屬州邑分葺,獨大堂、二堂、穿堂、門廊宅舍、旁屋牆垣,獨元城縣修。」
義倉嘉靖辛丑,西北邊有警,檄諸州縣鄉各築堡。兵備副使喬瑞復議,「堡必積餉,方可屯守。」 於是按堡置義倉,倣古《常平法》,春放而秋斂之,倍其息什之一,以為斂散之耗。邇來民頗便之,惜乎所籍貯數尚少也。各鄉堡義倉凡四所,曰小灘鎮,曰束館集,曰儒家寨,曰黃金隄。而小灘鎮者,故堡也,有巡檢司在焉。
社倉知縣劉三英、李柄相繼奉本府條議,增建常平倉一所,曰「張鐵集」 ,連前共五處,附倉居民三十九村。萬曆二十一年,知縣李柄親議各地方清查倉穀,會講鄉約,無社師處,考選撥補,量給穀石。又為《通俗諭》語勸勉之。
義塚原無,萬曆十八年,知縣劉三英承本府議增設處建置,共買地五畝五分,豎以華表,東、西、南北四門外俱有。
糧憲駐節衙署按《元城縣志》,「在小灘鎮。」
外州縣
大名縣署,洪武三年縣丞秦本自府城徙置。按《縣志》:縣治在城中,大堂三楹,扁曰「民之父母」 ,即秦本所建。左庫樓,嘉靖六年知縣高道建。右贊政廳三楹,後堂三楹,兩翼六房各十二楹,儀門三楹。儀仗庫,吏廳在門內西。典史宅在門內東外。東衙神廟,知縣華舜欽建,知縣李一鼇建。木坊一座。迎賓館,縣丞周逵建。西獄。知縣李一鼇建門樓一座,收糧房東西各七楹,大門三楹。知縣朱湘建。隆慶三年圮於水,知縣李本意重修。萬曆三十九年,知縣趙一鶴於大門外建《旌善》、「懲惡」 亭各三楹。四十年,知縣李一鼇於大門內修建收糧房東西各八間。
皇清康熙九年,知縣顧咸泰建樓三楹於內宅之東。
醫學在南城之左
陰陽學在南城之左
養濟院在南城之左
肅節館在艾家口。先是,道府出郭迎候,每憩民家。萬曆十八年,知縣鄭得書始買范家地八畝構焉。前門五楹,正堂一座,其最後則社塾也。預備倉在縣治西諸鄉堡,義倉凡二所,曰「邊馬集」 ,曰「大嚴屯。」 萬曆二十年,知縣鄭得書奉本府條議,增建常平倉二所,曰「李茂隄」 ,曰「霍二莊」 ,連前共四處,附倉居民二十六村。
察院按《縣志》「在縣治東,知縣李本意重修。」 太僕寺,在察院東,今止存故址。
演武場在縣北郭
義塚在東門外,方三畝。嘉靖十五年,巡按王刱置。
魏縣署在城內西街。宋、元時在於村渡,遷洹水鎮。明初圮於漳水,徙此。洪武三年,縣丞蔣德弘創建。是後修建不一 。按《縣志》:「縣署肇創於漢,並控洹水之流,夙患衝徙,靡恆厥居。初置縣東三十里,俗呼為舊縣村。宋熙寧中,移縣西南之洹水鎮。明初洪武三年,避水患遷五姓店為今縣治」 ,即蔣德弘所建。永樂七年,知縣楊文亨修,成化十年賀霖重修。嗣後相繼修葺,規制始周正,中為蒞政堂,東為庫樓,西為幕廳,後為穿堂,東西為庫房、書房,北為知縣廨,東西為兩廂房、書房、縣丞廨,其西北主簿廨,其東南典史廨,其右。北正堂前為月臺,中為戒石亭,知縣連登建。東序為吏戶禮房,為架閣庫,為承發司;西序為兵刑工房,為馬政科。中為儀門,左右為角門。角門左為儀仗庫,為文君祠,為寅賓館,為酇侯祠、土地祠。右為榜房,為廠。廠北為犴。狴,本存留倉。萬曆二年改建極西吏舍。東南為申明亭,西南為旌善亭。正南為大門,左右為鐘鼓樓。弘治中,知縣鮑琦建,以後相繼重修。
義倉六處:一在北皋鎮,一在雙井堡,一在城東街,一在沙口集,一在高兒寨,一在院家堡。《演武場》縱長一百六十九步,衡南廣二十七步,中廣二十九步,北廣二十一步。門路縱長二十八步,衡廣五步,旁錯民居,非幅員者,故詳附之。
察院行臺按《縣志》,在縣治東。
太僕寺行臺在縣東北正街,「東作門內。」 天啟間,知縣陳序重修,久廢。
府部行臺在縣東南。知縣汪漢、王芳、李冕、高顯、連登、童漢臣、陸柬相繼重修。
陰陽學在縣治西
醫學在縣治東
僧會司在縣治西文殊寺內。
河泊所在縣東南四十里艾家口,久裁。
稅課司在縣北久裁
《鄉約》亭一在城西南五里,郭家堂,一在城南新寨村,一在雙井集。
「貯卹預備倉」 在城東門內。
惠民藥局在縣治西
養濟院在城東門內
漏澤園,亦名「義塚。」 一在城北,地四畝五分。知縣童漢臣置,一在城西,地六畝。縣民韓錦高進施一,在城南,地二畝。參政王光祖施一,在方里西南,地二畝。亦王光祖施一,在清化里,地五畝。主事張應福施一,在泊兒里,地一畝。韓爵施一,在仕望村,地二畝。民連世仁等施一,在胡貫莊村,地二畝。民王魁施一,在來兒莊,地一畝一分。薛崇高施一,在野沖村,地一畝二分。《郭志》:「施南樂,縣治,洪武三年,主簿葉伯瑾建。」 按《縣志》:「縣治在城東街北,主簿葉伯瑾創建,則有牧愛堂,永樂九年知縣陳朝宗建。」 蓮幕廳在牧愛堂西。庫樓在牧愛堂東。戒石亭,知縣趙景鸞修建。儀門,知縣王懋中、王德、王邦泰相繼增飾。衙神廟在儀門東,東西輸稅房。知縣楊守誠建。譙樓門。正統間,知縣王安建。平門,在譙樓前。隆慶六年,錢博學創建。堂之後,則有正己軒,葉本置穿廊。嘉靖四十四年,知縣楊守誠扁曰「正己。」
皇清康熙十二年,知縣方元啟重建「四知堂」、知縣宅。
在四知堂後。東則有縣丞宅,在知縣宅左;典史宅,在縣丞宅左;馬局在縣丞宅前。西則有劉公生祠,在知縣宅右。外則「申明亭」 ,在譙樓門西;「旌善亭」 ,在譙樓門東。俱康熙十二年知縣方元啟重建。
陰陽學在旌善亭南
醫學在陰陽學南
預備倉在縣西北諸鄉堡。義倉凡二所,曰「韓張」 ,曰「元村」 ,舊止有社倉二處。萬曆十九年,知縣蔡淮、知府塗時相議增建。常平倉六處,曰岳村。
曰「大屯村」 、曰《大清集》、曰《東侯村》、曰《留固店》、曰「西郡村」 ,連前共八處。
部署察院按《縣志》,「在縣治東,洪武三年主簿葉伯瑾建,康熙十年知縣方元啟重修。」
太僕寺在縣治東北隅,今為「察院。」
養濟院在縣治後
演武場在北關外
僧會司在儒學後,淨土寺內。
漏澤園在岳儒固村西,地十畝。
「義塚」 一,在縣西南郊,邑人邢河施。
清豐縣署洪武三年知縣金雍建,知縣陸崑加拓治之。按《縣志》:「縣署在縣東南隅,洪武三年,知縣金雍創建。弘治十二年,知縣陸崑創後堂并東軒吏廨。嘉靖元年,知縣蔣舜民新正堂、譙樓。三十六年,知縣李汝寬增修之,名其正堂為牧愛堂。」 天啟三年,知縣潘士聞重修。兩翼六曹廊,其後為穿堂、冰玉堂、四知堂,又後為知縣宅,迤東為霖雨亭,又前有齋曰「思軒」 ,堂東為儀仗庫、庫樓、縣丞宅,迤東南為典史宅,西為幕庭。舊有主簿宅,嘉靖間裁去。萬曆四十八年,知縣陳此心改為射圃,亭旁為武庫,其前為甬路,又前為戒石亭,為儀門,西向為囹圄,東向為局候所。儀門外東為迎賓館,為衙神祠,西為收糧廳,治為譙樓。譙樓外東為陰陽學旌善亭,西為「醫學申明亭。」 李汝寬又建榜棚。
故太僕寺在城西,改為府行署,徙置今治。諸鄉堡義倉凡三所:曰「馬村」 ,曰「主簿寨」 ,曰「許村」 ,並知縣張雨置。
社倉三處,萬曆十九年,知縣周元暐奉知府塗時相議,增置三處:曰水固集,曰孟固集,曰「古城集。」 連前共六處,附倉居民一百一十七村。詳《圖志》。
前察院按《縣志》:「在縣治東,洪武七年建,後屢修。康熙十五年,知縣楊燝重修。」 後察院在儒學東,即舊太僕寺。崇禎三年,知縣宋應亨改建。
府館在城南門迤西,嘉靖三十六年重修。順治十年,知縣徐廷棟改建。
養濟院在縣治西北隅。崇禎三年,知縣朱應亨自縣東南徙建於此。
內黃縣署按《縣志》,「監邑蒙古阿都赤所建者,元末兵燬,洪武初,縣丞楊郁復置。」 今儀門之右,廡有酇侯祠一楹,不可考。或曰:「故時吏掾輩以酇侯嘗為縣吏,故祠之,如諸生祠孔子義也。按《畿輔通志》」 :「縣署在城南西北。」
回隆巡檢司縣西北五十里,阻漳、衛二水之間。故時河南歲漕嘗轉兌於此,已而移小灘鎮。黃池水驛,在縣西南四十里。
倉義倉凡二所,曰「楚王」 ,曰「姜村。」 萬曆十九年,知縣徐成楚奉知府塗時相議,增建常平義倉六所:曰在城縣治東隅社倉,曰「在城義倉」 ,曰「小店集」 ,曰「泊口集」 ,曰「東莊集」 ,曰「亳城集。」 連前共八處,附倉居民九十八村。
陰陽學按《畿輔通志》:在縣治前。
醫學在縣治前
濬縣署洪武三年知縣項如英建,是後修建不一,並詳《縣志》。弘治中知縣陳東山重修。按《縣志》:「縣治在觀瀾門內,明洪武時知縣項如英建,其後知縣王憲、鞠芳、焦瑾、郭東山相繼重修。」 陳滯建譙樓,規制始備。牧愛堂五間,慎思堂三間,幕廳三間,在正堂右。庫樓在正堂左。永豐庫在後堂西。戒石亭在堂前。六房二十四間,儀門三間,儀仗庫三間,兵器庫三間。土地祠在儀門左。芒神祠在儀門右。知縣宅在正堂後。清節軒在知縣宅內,知縣任養心建。琴鶴亭在知縣宅內,知縣張肯堂改為「挹浮亭」 ,今廢。吏廨在二門內。東西馬廠在縣治後。獄在大門內。西羈工所在北街東巷內。女局在獄西,譙樓即大門。寅賓館在大門內東。「旌善亭」 、「申明亭」 俱在縣前。
縣丞宅在正堂東
主簿宅在東南隅,今廢。
典史宅在正堂東南
倉義倉凡四所,曰「李家道口」 ,曰「新鎮」 ,曰「衛縣、王二莊」 ,而李家道口為最鉅。凡廬五六千區,周以城六里有奇,並知縣魏希相置。舊有預備義倉,不得接濟全活。萬曆十九年,知縣甯時鏌奉知府塗時相議,增置常平社倉五所:曰「在城社倉」 ,曰「在城常平倉」 ,曰「鉅橋鎮」 ,曰「屯子」 ,曰「翟村」 ,連前共九處,附倉居民五十二村。
新鎮巡檢司去縣西南六十里,元置也。洪武時,罷之。二十九年,都御史李謙泰復置。
察院按《縣志》「在城東前街。」
府館在城東後街。明知縣楊沂改為「後察院。」 「太僕分寺」 在城東前街。
鐘樓在縣治東儒學門上,即「青雲樓」 也。
陰陽學在縣前
僧會司在大伾山天寧寺。
養濟院在北街西巷內
漏澤園在東門外
滑縣署即故滑州署也,建自唐開元中,刺史李邕、宋趙世長,嘗改置廳事,而自記其事。元至正間,刺史杜金吾、孔目賈侁者,復補葺之。洪武七年,改為縣署。按《縣志》,「滑署在城西北隅,舊為州署。唐開元中李邕建。宋天禧二年,知州趙世長重修。元至正間,刺史杜金吾、孔目賈侁、知縣張臨重修。後知縣諸弘道等各重」 修建大廳五楹,廈三楹,日久頹圯。
皇清順治十年,知縣王公重建,廈增二楹,煥然改觀。
後堂、儀仗庫,東庫樓。大堂前東為酇侯祠,階下兩旁列六房。知縣王任杰、推官宋燦各重修。儀門外東為迎賓館,知縣趙時晉重建。南為土神祠,西為收糧房,推官宋燦修。前為縣大門,明知縣張忻重建。庫樓後為知縣廨廨。西為澹如亭,明知縣王廷諫建。三幕,宅附於東,吏舍附於西。倉義倉凡三所,曰「老岸」 ,曰「曹村」 ,曰「什村」 ,並知縣劉賢置。知縣侯慶遠、盧世登相繼奉知府塗時相議,增建常平義倉四所,曰「上官」 ,曰「焦虎」 ,曰「留固」 ,曰「沙店」 ,連前共七處,附倉居民二百二十六村。
老岸鎮巡檢司在縣東南七十里。
察院按《縣志》,「在縣治東南。」
太僕寺,在察院西,今廢。順治八年,改建「馬神廟。」
府署今廢。崇禎甲戌年,改建知縣王公都生祠。
滑臺行館在本府城南門內西隅。嘉靖三十年,知縣任環因投次民廬不便,白於太守,易地創建。三十三年,知縣張佳引增修。
皇清改為「軍門標下公廳」公署。
養濟院在南門內東
演武場在城東門外
東明縣署初建,宮尹即廢寺以舍官吏,庭宇在草莽中,又未幾去。其他公署及儒學、城隍各壇廟宇,尚多殘闕。知縣鄧越來悉心經理,相度增置,稍稍完備。萬曆十九年,知縣區大倫重加營飭,修正堂三楹,題曰「節愛」 ,創抱廈曰「如保赤子」 ,創後堂曰「退思」 ,左右翼房各二楹。其後為知縣衙。衙後建樓,上下各三楹。衙之「東西則丞尉宅也。大堂左右庫二楹,東為儀仗庫,又東為庫樓,西為幕廳。堂之前有戒石亭,東西六曹科房,南為儀門。門之內折而西者,犴狴也。門之外,左迎賓館,右衙神廟。正南為大門,譙樓居其左右。又稍左為關王廟,前為屏壁之陽,旌善、申明二亭也。」 按《縣志》:「縣治正堂三間,鄧越建。至嘉靖乙未」 ,知縣高橡修扁曰「薰風堂」 ,堂前增以石欄。萬曆十九年,知縣區大倫重修,改題「節愛」 ,創抱廈
皇清康熙二年,知縣陸嵩齡重修。九年,知縣楊日升
鼎新正堂扁曰「忠愛。」 後堂三間,正德元年知縣唐錦建。萬曆十九年知縣區大倫重修,題曰「退思。」 左右翼房各二楹,順治十年知縣楊素蘊重修。庫樓在正堂東。左庫收貯錢糧,康熙十年知縣楊日升重修。右庫貯軍器火藥,康熙十一年知縣楊日升重修。儀仗庫在庫樓東,今廢。幕廳三間在正堂西。遞馬豆料倉二間在幕廳西,皆知縣楊日升建。知縣公廨在正堂後。萬曆二十八年知縣丘雲肇重修。望豐樓在知縣公廨西。據梧軒在知縣公廨東。康熙九年知縣楊日升修。東西吏曹十八間,公廨東西六十四間。獄三所,一重禁,一輕禁,一女監在儀門內。迎賓館在儀門外。土地祠,康熙十二年重修。大戶房東西各三間。大門、譙樓在其上。康熙十二年重修。鼓樓,大門外東鐘樓,大門外西旌善、申明亭俱在縣治前。「榜諭亭」 一大間,在縣治影壁後。康熙十一年知縣楊日升建。
縣丞公廨在正堂東,康熙九年修。
典史公廨在正堂西,萬曆年修。
《杜勝集》通判署在縣南六十里。邇年以來,黃河數出沒經流其間,置通判一員,督夫繕塞。即宋監河隄使也。
杜勝巡檢司在縣南六十里。
倉舊有社倉五處。萬曆十九年,知縣區大倫奉知府塗時相議,增建常平社倉三處:曰「城中」
西預備倉曰《南東明集》,曰「司馬集」 ,連前共八處,附倉居民一百二十六村。
豐樂樓:在縣治內。知縣徐學禮建,原名「望豐樓。」 十九年,知縣區大倫更今名。
演武場在縣西南半里。前廳三楹,後廳三楹,門樓一座,題曰「簡閱。」 周遭垣牆森列。萬曆二十一年,知縣區大倫重修。
勸耕亭在縣北四里許。知縣區大倫創建,為勸農之所。
東察院按《縣志》,「在縣治東南,代有增修,至康熙十年,知縣楊日升大加修葺。」
西察院在縣治西南,今廢。
僧會司在縣治西南隅龍興寺內。
陰陽學舊《志》:在北門裏街西。萬曆元年改作養濟院,移此於西察院外東小廳。今廢。
醫學舊《志》:在北門裏。萬曆元年,移於西察院西小廳,今廢。
養濟院舊《志》:在縣治東。萬曆元年,移於北門裏,將陰陽學改作養濟院。萬曆三十二年,知縣常澄重修。仍置義田,贍養孤老。
接官亭在北關外
開州署元大德八年,州守張禮創建。弘治十一年,知州李嘉祥加拓之。嘉靖癸未,知州朱紈改堂曰「鎮寧」 ,本五代晉鎮寧軍義也。後有樓曰「披雲」 ,仍宋真宗幸澶淵時舊建名也。按《州志》:「州治大德元年州尹彌禮建,九年州尹張楨重建。明洪武二年判官歐陽萃,永樂元年判官李峋。天順中知州李迪,成化中知州胡」 璟、王瑩皆相繼重修。弘治十一年,知州李嘉祥拓隘起廢,偉麗甲於他境。嘉靖二年,知州朱紈重建廳事堂曰「鎮寧堂。」 堂凡五楹。堂左為庫房,堂下東西廂為吏、皂房,各十楹。堂後為尊美堂,又後為州內署門,又後為雙梧軒,又後為一鶴堂,又後為披雲樓。樓之下環以室,知州宅也。堂之前為月臺,為甬道,為戒石坊。又前為儀門。門左為土地祠,右為寅賓館。又前為開德門。門之東西為申明、旌善亭,又前為榜房,又前為鐘鼓樓。禁獄在儀門西,儀仗庫在夾室。宣化坊在大門外。萬曆二十二年,知州沈堯中改尊美堂為素絲軒,改開德門為大門,以鐘鼓樓高壓治前,移鐘鼓於堂之左,欲廢其樓。開德門外舊有東西街二道,又開東南新街一道。崇禎九年,知州陳素改「素絲軒」 為「二思堂」 ,堂之左右為夾道,巡邏者列屋焉。
皇清順治九年,知州朱國治重修內署,建「披雲閣」十。
二年知州景文奎、十六年知州王撫民各重修。王改內署門曰「五馬門」 ,康熙二年知州林遜修。六年知州孫棨蒞任,重葺大堂,扁曰「忠愛」 ,更建東西吏皂房共十二楹於甬道前。修宣化坊。顏真《西山語錄》於上,其辭曰:「律己以廉,撫民以仁,存心以公,蒞事以勤。」 並修儀門、大門、譙樓。門外建榜廊懸示。其二堂重為整葺,顏曰「不愧堂。」 堂前創清容軒,堂左建傾銀房、外廚房,共三楹,堂右建東房、直宿房,共三楹。內署建如冰堂、小憩軒並書室,平屋計四處,共十六楹。葺披雲樓,顏曰「問青」 ,並修療鶴亭。創築州治外垣,周圍廣袤一百五十餘丈,高二丈,覆以瓦甓,內外秩然。州同署州署之西。
州判署州署東南
吏目署州署東南
察院洪武六年,同知馮朝泰建。成化五年,知州段鳳新之。
「太僕寺」 ,即濮陽縣故址。
故金隄巡檢司,在州南一百八十里。河南徙,罷置。
倉義倉凡五所,曰「呂丘」 ,曰「柳家屯」 ,曰「八公橋」 ,曰「徐鎮」 ,曰「井店。」 萬曆十九年,知州張三聘奉知府塗時相議,增建常平義倉五所:曰「清河」 ,曰「存留」 ,曰「慶祖」 ,曰「子岸」 ,曰「白倉。」 連前共十處,附倉居民八十三村。
察院按《州志》,在州署東,明知州謝鳳修,康熙十年知州孫棨重修。
府館在察院東
府捕廳在州署西南,即濮陽舊署。
陰陽學,在州十字街北道東,湮沒既久。
僧正司在州署東南,「太平興國寺。」
醫學在州十字街北道東。
養濟院在州署東北巷
「漏澤園」 一在拱北門外,一在清河鎮東街。演武場在太僕寺西。
迎春館在州東門外。嘉靖戊子,知州張寰立迎春日,於館內張設春宴。
祖餞廳在州北門外。正德間,知州張懋賢立長垣縣署,劉彥昭置。按《縣志》:「知縣衙正廳三間。嘉靖二十五年,知縣杜緯重修。廳前增以石欄。康熙十年,知縣孫琮重修。後廳三間,穿廊三間。知縣胡宥建幕廳三間,東吏曹九間,西吏漕九間,馬科三間,承發司二間,架閣庫二間,戒石亭,知縣鍾崇武改亭為坊。儀門三間」 ,譙樓三間,即大門。知縣袁和以逼近儀門,稍移於南五尺許,臨通衢,殊為弘廠。土地祠三間,在大門內東。迎賓館三間,在土地祠前。知縣胡宥建。牓房十間,在大門外,獄在大門內西。知縣公廨,在正廳後。知縣胡宥、孫琮各重修。西通主簿宅,創建書齋二十間并臺池。吏廨六十間,在正廳東。知縣胡宥重修。儀仗所在正廳東。知縣杜緯建。戎器局在正廳西。杜緯建。旌善亭,申明亭俱在縣前。縣丞公廨在正廳東。
主簿公廨在正廳西
典史公廨在正廳東南
察院洪武九年署縣事開州吏目孫和創建巡檢司。河泊所故在縣東南永豐里,洪武三年徙司竹林,十一年又徙大岡。
倉義倉凡四所,曰大岡,曰板丘,曰南岳,曰樊相,並知縣郝世良置。是時諸州縣所貯穀尚少,多者二三千石,少者數百石,獨長垣計萬石有奇,四郊之間皆闐溢矣。邑人至今德之。萬曆十九年,知縣徐自省奉知府塗時相議,增建一所,曰丁欒集,連前共五處,附倉居民一百三十村。東茶廳按《縣志》,「嘉靖十三年知縣」 馬聰建西察院周二百步,在西門內。嘉靖二十五年,知縣張道因太僕寺改建。
南察院周一百二十步,在南門裏。嘉靖三十一年,知縣劉文玉建。
陰陽學:縣署前周二十四步。
醫學:「縣治前周二十四步。」
僧會司在西門裏白塔寺。
道會司在縣署東北隅崇真觀。
「養濟院」 在北街,房五十間,康熙十年重修。演武場在東關外,周四百步。
接官亭在北關外東嶽廟前。萬曆年改建於廟壁之西隙地。
巡檢公館在縣前
舊長垣公館,隆慶六年建。
版丘公館嘉靖十八年建。
大岡公館杜緯建
南岳公館隆慶三年建
樊相公館,隆慶三年建。
紙房公館二所,在縣東一百二十里。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