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18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八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八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九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八十九卷目錄

 濟南府部彙考一

  濟南府建置沿革考

  濟南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濟南府星野考

職方典第一百八十九卷

濟南府部彙考一[编辑]

濟南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编辑]

本府

《禹貢》青、兗之域。《春秋》齊、魯、譚、肥、祝、盧、邿、鄒、牟諸國地。戰國時,併入於齊。秦為齊郡。漢初,為濟南國。景帝時,國除,改濟南郡,餘地又為平原、千乘、泰山、渤海諸郡,分隸於青、兗、冀三州。東漢仍復濟南國,而分泰山為濟北國,並千乘為齊國,州隸悉如西京。魏晉以後,大略相因。元魏創齊州,兼置濟南郡,治歷城。隋罷郡,以「州統縣,復改為齊郡。其平原、安德、渤海、濟北諸郡,歷數代如故。唐復為齊州、濟南郡,餘地分為棣州、樂安郡、淄州淄川郡,兗州、魯郡屬河南道,德州平原郡屬河北道。宋始為濟南府,淄州屬京東東路,襲慶府屬京東西路,濱、棣、德、滄四州屬河北東路。」 金因宋治,改隸山東東西二路。元置濟南、般陽、河間三路總管府,泰、安、德二州,屬山東東西道,而直隸中書省。明洪武初,改濟南路為府,隸山東布政使司。

皇清屬山東布政使司。領州四。縣二十六。

歷城縣:附郭。

周春秋時,譚子國。齊歷下。秦屬齊郡。《史記》:「韓信伐齊,至歷下。」 漢始置歷城。初屬齊國。文帝十六年,改為濟南國。景帝二年,廢國為郡,縣屬如初。東漢復改為國,縣屬因之。晉改國為郡,縣如故。南北朝劉宋因之。孝建二年,移青州刺史治此。大明八年,還治東陽。元魏齊州、濟南郡皆治歷城。後周因之。隋開皇初,改濟南郡為齊郡,省山茌入焉。唐仍屬齊州、濟南郡。武德二年,於平陵置譚州,并置平陵縣。八年,省營城入,尋廢。貞觀十七年,齊王祐反,平陵人不從,因更名全節。元和十五年,省全節入。宋屬濟南府。金因之。元屬濟南路總管府。明屬濟南府。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九十八里。

章丘縣

周齊地。漢文帝四年,於此築城,封齊悼惠王子安為陽丘侯。景帝四年,嗣侯偃坐出國界,降為司寇,國除,改為陽丘縣,屬濟南郡。又分置菅縣、朝陽縣。東漢省陽丘、朝陽、猇三縣入東朝陽,屬濟南國。晉省菅縣入,屬樂安國。南北朝劉宋去「東」 字,改曰朝陽,屬齊郡。又置東魏郡,以縣屬。復析置衛國縣,屬頓丘郡。元魏以衛國屬東魏郡,朝陽屬濟南郡。後齊廢朝陽,置高唐縣於女郎山之南,因漢黃巾故城也。隋開皇六年,改衛國曰亭山,又析置朝陽。十六年,以博州亦有高唐,遂改曰章丘,又改朝陽曰臨濟,皆屬齊郡。唐屬譚州。貞觀元年州廢,屬齊州濟南郡。元和十五年,省亭山入。宋屬齊州。咸平四年,廢臨濟縣為鎮。景德三年,置清平軍。熙寧三年廢軍,即縣治置使軍。政和六年,陞州為濟南府,縣仍為屬。金因之。元屬濟南路。明屬濟南府。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一百三里。

鄒平縣

周鄒國。漢置鄒平縣,屬濟南郡。東漢屬濟南國。曹魏因之。晉為鄒縣,屬樂安國。南北朝劉宋於梁鄒廢城置東平原郡,割其地別置平原縣為屬。元魏因之。後齊移平原縣為附郭。隋開皇三年罷郡,移平原入鄒平故城,屬齊州。十六年,復改為鄒平。大業初,周改為齊郡,鄒平仍為屬。唐武德元年,於臨濟置鄒州,而鄒平屬焉。八年,鄒州廢,屬譚州。貞觀元年,譚州又廢,屬淄州淄川郡。宋景德元年,移治廢濟陽縣,仍屬淄州。金因之。元屬濟南路。明屬濟南府。洪武十二年,割齊東、會仙二鄉屬齊東縣。十七年,割青城鄉屬青城縣。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五十七里。

淄川縣

秦齊郡地。漢般陽縣,以在般水之陽也,屬濟南郡。東漢屬齊國。晉省入萊蕪縣。南北朝劉宋改置貝丘縣,屬東清河郡。元魏因之。後齊罷郡,乃以貝丘屬齊州。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置淄州《十》

八年,改貝丘為淄川。大業二年,廢屬齊郡。唐武德元年,析淄川置淄州,又析置長白縣。六年,省入宋。金因之。元初因之。至元二年,改淄州為淄萊路,又改為般陽路總管府治此。明洪武初,屬般陽府。九年,屬淄川州。尋併入州,改屬濟南府。十二年,降為縣編戶八十二里。永樂間,割孝婦、懷德二鄉,屬青州府益都縣。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六十里。

長山縣

周為於陵,陳桓子以封齊公子周之地,陳仲子所居亦此。秦屬齊郡。漢置於陵縣,屬濟南郡。東漢屬濟南國,晉廢。南北朝劉宋孝武於此。僑古。置廣川郡及武強縣。元魏因之。後齊改廣川郡為東平原郡。隋開皇初,郡廢。文帝六年,置濟南縣。十八年,改武強為長山,以縣有長白山故名。大業初,省濟南縣入唐,屬淄州淄川郡。宋屬淄州。金因之。元屬濟南路。中統五年,改屬淄萊路。後改淄萊為般陽路,縣仍屬之。明洪武初,屬般陽府。九年,屬淄川州。十二年,州廢,改屬濟南府。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六十三里。

新城縣

周春秋時,齊桓公戲馬臺地。秦、齊郡地。漢為於陵、高苑二縣地。東漢、晉因之。南北朝、劉宋為武強、長樂二縣地。元魏、後齊皆因之。隋為長山、高苑二縣地。唐、宋、金皆因之。元初以其地狹民眾,始割二縣地置城邑,故曰「新城」 ,仍以田索二鎮屬焉。屬般陽路。明洪武初,屬般陽府。十二年,改屬濟南府。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四十五里。

齊河縣

漢平原郡祝阿縣地。東漢因之。晉改屬濟南郡。南北朝屬太原郡。隋屬濟郡。唐為禹城地,屬濟南郡。宋始置齊河鎮。金始置為縣。大定八年,築城,屬濟南府。元改屬德州。明屬濟南府。

齊東縣

秦、齊郡梁鄒縣地。漢屬濟南郡。東漢因之。晉、南北朝、劉宋俱為鄒縣地。元魏為平原縣地。隋為鄒平縣地。唐、宋因之。金阜昌間,改縣之趙巖口,為齊東鎮。劉豫於此置夾河巡檢司。元始陞鎮為齊東縣,屬河間路。憲宗三年,改屬濟南路。至元二年,復屬河間路。明洪武初,改屬濟南府。十二年,割鄒平之齊東、會仙二鄉來屬。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五十五里。

濟陽縣

周邿國地。《春秋》魯襄公取邿,即此。漢陽丘、臨邑二縣地。東漢東朝陽、臨邑二縣地。晉、南北朝、劉宋、元魏俱因之。後齊改朝陽名高唐。隋復改名章丘,臨邑如故。唐景隆元年,析高苑地置濟陽。元和十五年,復省入,非此地。金天會七年,始割章丘之標竿鎮、臨邑封圻之半,復置濟陽縣,以在濟水之北,故名。即今治也。屬濟南府。元屬濟南路。明屬濟南府。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五十八里。

禹城縣

周祝國。武王克商,封黃帝之後於祝。《春秋?襄公十九年》,「諸侯盟於祝阿」 ,即此。秦屬齊郡。漢置祝阿縣,屬平原郡。東漢因之。晉屬濟南郡。南北朝劉宋割屬太原郡。元魏因之。隋屬齊郡。唐貞觀元年,省源陽縣入。天寶元年,改曰禹城,以縣有禹貝丘。又《通考》云:有禹息城,或因此名。乾元二年,史思明侵河南,守將李銳於邊家口決河,縣湮沒,移治於遷善鄉,即今治,屬齊州濟南郡。宋、金俱屬濟南府。元屬曹州。明洪武二十年,改屬濟南府。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五十六里。

臨邑縣

周齊犁丘又名隰。《春秋·哀公二十三年》,荀瑤伐齊,戰於犁丘,擒顏庚。陳成子召庚之子曰:「隰之役而父死焉。」 即此地也。漢置臨邑縣,屬東郡。東漢置隰陰縣,屬平原郡,臨邑如故。晉廢隰陰,惟存臨邑,屬濟北。南北朝劉宋屬魏郡。元魏屬魏郡。隋屬齊郡。唐屬譚州,州尋廢,改屬齊州、濟南郡。元和十三年,析德州之安德置歸化縣。太和四年,仍省歸化入。宋建隆間,河決公乘渡口,壞城。三年,徙治孫耿鎮,即今治,屬濟南府。金因之。天會間,析東西圖置濟陽縣。元太宗七年,割屬河間路。憲宗三年,還屬濟南路,析縣南之新市入濟陽。明改屬濟南府。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三十二里。

長清縣

周古盧地。《左傳隱公三年》:「齊、鄭尋盧之盟」 ,即此。

考證

秦屬東郡。漢盧縣地,屬泰山郡。東漢屬濟北國。晉因之。南北朝俱屬濟北郡。隋始析盧長清鎮置縣,又以界內清水,故名長清,屬濟北郡。《左傳》:「哀公十一年,齊伐我及清。」 又《水經》:濟水自魚山北逕清亭,即此。唐武公初,析置山茌縣。天寶元年,改山茌曰豐齊。元和十五年,省入,屬齊州濟南郡。五代又以盧縣省入。宋至道二年,徙治刺榆店,即今治。金因宋舊,皆屬濟南府。元屬泰安州。明改屬濟南府。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四十四里。

肥城縣

周肥子國。漢置肥城縣,屬泰山郡。東漢屬濟北國。晉省入盧。南北朝劉宋為濟北郡治。元魏孝昌三年,復置肥城縣,為東濟北郡治。後周改東濟北郡曰肥城,與縣同名并建。隋開皇初,廢肥城郡,以縣屬濟北郡。唐武德五年,屬東泰州。貞觀元年州廢,以縣省入乾封,屬兗州魯郡。宋省乾封入平陰縣,屬東平府。金因之。元至元十二年,以平陰縣辛鎮寨復置肥城,屬濟寧路。明改屬濟南府。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三十里。

青城縣

漢梁鄒縣地,屬濟南郡。東漢因之。晉鄒縣地,改屬樂安國。南北朝俱平原縣地。隋鄒平縣地,屬齊郡。唐宋因之,屬淄州。金為青平鎮。元太宗七年,析臨邑、寧津地,置青城縣,隸濟南路。中統間,隸陵州。至元三年,隸河間路。明洪武二年,省入鄒平、齊東二縣。十四年,復置,屬濟南府。十七年,割鄒平、青城鄉、武定親仁鄉以廣之。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三十三里。

陵縣

周春秋時,為齊重丘地。漢為安德縣地,屬平原郡。東漢因之。晉析置東安陵,屬渤海郡。南北朝元魏改為安陵,仍屬渤海郡。隋屬觀州。開皇十六年,又析置將陵縣,屬平原郡。大業初州廢,省安陵入東光。唐將陵屬德州。景福元年,復置安陵,屬景州,尋亦改屬德州平原鄒,五代周顯德二年,復併安陵入將陵。宋景祐元年,移將陵於長河鎮,屬永靜郡軍。金屬景州。元陞為陵州,屬濟南路,改屬河間路。明以河東亦有陵州,改為縣,以其地「明善」 、崇德二鄉為德州治,縣治則遷德州故城,改屬濟南府。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三十二里。

泰安州

周春秋時為魯地,後屬齊,為傳邑。秦為齊郡地。漢為奉高、博二縣,屬泰山郡。東漢、晉因之。南北朝、劉宋因之。元魏改博為博平,與奉高仍屬泰山郡。隋開皇六年,改奉高曰岱山。十六年,改博平曰汶陽,尋改曰博城。大業初,以岱山省入,屬魯郡。唐武德五年,於縣置東泰州。貞觀元年,州廢,省梁父、嬴、肥城、岱四縣入博城。乾封元年,更名乾封。總章元年,又曰博城。神龍元年,復曰乾封,屬兗州魯郡。宋開寶五年,移乾封於岱嶽鎮,即今治。大中祥符元年,改曰奉符,屬襲慶府。金初為泰安軍。大定二十三年,陞為州,領奉符、萊蕪、新泰三縣。元初屬東平路。至元五年,析隸省部,領縣四。金增長清。明洪武元年,割長清直隸府省奉符入州,屬濟南府。編戶六十六里,增為九十七里。領縣二:新泰、萊蕪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九十七里。

新泰縣

漢為東平陽縣,屬泰山郡。東漢省入南城。晉太康中,以東平陽故地置新泰縣,屬泰山郡。南北朝劉宋屬東安郡。元魏屬東泰山郡。後齊省蒙陰縣入。隋屬瑯邪郡。唐武德五年,以沂水、新泰、莒置莒州。貞觀八年,州廢,以新泰屬沂州瑯邪郡。宋因之。金屬泰山郡。至元二年,省入萊蕪,三十一年,復置。明因之。

皇清屬濟南府泰安州編戶二十一里。

萊蕪縣

周。春秋時為夾谷地。戰國時為嬴邑。孟子止於嬴,即此。漢置萊蕪縣,屬泰山郡。《水經》云:「齊靈公滅萊,萊人播流此谷,邑落荒蕪,故名。」 東漢、晉俱因之。南北朝劉宋省入牟。元魏因之。後齊并牟縣省入於嬴。隋開皇十六年,分嬴縣置牟城。大業初,復併入屬魯郡。唐武德四年,省嬴入博城。長安四年,以廢嬴縣復置。元和十五年,省入乾封。太和初,復置。宋屬襲慶府。金屬泰安州。元因之。明洪武元年,直隸濟南府。三年,改屬泰安州。

皇清屬濟南府泰安州編戶四十二里。

德州

周,春秋屬齊。戰國時為趙所併。秦屬齊郡。漢平原郡地。東漢、魏因之。晉改曰平原國。南北朝劉宋復改為郡。元魏為安德郡。隋開皇九年,置德州。大業初,復改為平原郡。唐為安德縣,屬德州平原郡治。五代晉移治長河縣。宋治安德、平原二縣。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元年,省安德縣入,尋廢舊治為陵縣,而徙州治於陵縣之「明善」 、崇德二鄉,屬濟南府。領縣二:《德平》《平原》。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三十四里。

德平縣

漢為平原郡平昌縣,東漢改名西平昌,曹魏、晉因之。南北朝、劉宋因之。元魏太和二十二年,復曰平昌,屬渤海郡。熙平中改屬樂陵郡。天平初改屬安德郡。後齊省鬲縣、重平縣入隋,屬德州。大業初改州為平原郡,仍屬唐屬德州貞觀十四年,省般縣入。太和二年屬齊州,三年屬德州平原郡。五代唐改名曰德平,宋熙寧六年,省入安德縣。元符初,復置,屬德州。金復名德平,屬德州。元因之。明屬德州。

皇清屬濟南府德州編戶四十一里。

平原縣

周春秋時屬齊,後為趙平原君勝食邑。漢置平原縣,為平原郡治。東漢因之。晉因之,改郡為國。南北朝劉宋因之,復改國為郡。元魏屬安德郡。後齊省鄃縣入。隋,仍屬平原郡。開皇十六年,復析置鄃縣。唐太和二年,屬齊州,二年改屬德州平原郡。五代、宋、金、元並仍舊。明因之。

皇清屬濟南府德州。編戶四十六里。

武定州

周賜太公履,北至無棣,遂為齊地。秦屬齊郡。漢為渤海、平原、千乘三郡地。東漢為平原郡、樂安國地。曹魏建安中,分置樂陵郡。晉為樂安、樂陵二國地。南北朝劉宋并樂安為樂陵郡。元魏又分置樂安、樂陵二郡。隋開皇初,廢郡置棣州,後州廢,又併無棣入渤海郡。唐武德四年,復分置棣州,八年州廢,以無棣縣還隸滄州。貞觀十七年,復置棣州於厭次。領縣五:厭次、商河、陽信、蒲臺、渤海。天寶初,改為樂安郡。五代梁移治城東南。周析蒲臺、渤海二縣別置濱州。宋為棣州防禦。建隆二年,陞為團練。俄復為防禦。大中祥符八年,移治陽信縣界八方寺,即今治。領縣三:厭次、商河、陽信。金因之。元初,和濱州為濱棣路。至元二年,仍分棣州屬濟南路。領縣四,厭次、商河、陽信、無棣。明洪武元年,割滄州之樂陵來屬,省厭次入州。以「棣」 字犯諱,改名樂安州,改無棣縣為海豐縣。宣德元年,平漢庶人,遂改為武定州。編戶九十八里,領縣四,陽信、海豐、樂陵、商河。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九十八里。

陽信縣

漢置陽信縣在河曲中,屬渤海郡。王莽省。東漢延光元年,復置。曹魏屬樂陵郡。晉屬樂陵國。南北朝劉宋屬樂陵郡。元魏因之。後齊省千乘、博昌縣入,尋還屬樂安郡。隋開皇六年,置棣州,陽信為屬。大業二年,改棣州為滄州,尋改為渤海郡,治陽信。唐貞觀元年省,八年復置,屬滄州。十七年,復割屬棣州樂安郡。宋大中祥符八年,徙棣州及厭次縣於陽信界,而陽信則遷之厭次舊城。金、元因之,屬棣州。明改棣州為樂安,又改為武定,皆為屬縣。

皇清屬濟南府武定州,編戶七十里。

海豐縣

漢為陽信縣地,屬渤海郡。東漢因之。晉南北朝俱因之,屬樂陵郡。隋開皇六年,析陽信縣北鄙置無棣縣,屬渤海郡。唐貞觀元年,復省入陽信,後復置。太和二年,屬棣州,尋改屬滄州景城郡。五代周置保順軍於此。宋治平中,徙縣治保順軍,即縣治置軍使,屬滄州。金因之。元至元二年,省入樂陵,尋復置,屬滄州。明以犯諱,改為海豐,屬武定州。編戶二十五里,增為四十三里。

皇清屬濟南府武定州編戶四十三里。

樂陵縣

漢置樂陵縣,屬平原郡。東漢廢。曹魏屬樂陵郡。晉屬樂陵國。南北朝、劉宋改國為郡,縣仍屬。元魏因之。隋開皇初,樂陵郡廢,屬渤海郡。十六年,置鬲津縣。大業初,復廢入。唐初,屬棣州,後屬滄州。武德四年,又析饒安地置鬲津縣。貞觀元年,併入樂陵。宋熙寧二年,徙治咸平鎮,仍屬滄州。金、元俱因之。明洪武元年,改屬棣州。二年徙治富平鎮。後州更名「武定」 、屬如故

皇清屬濟南府武定州編戶五十六里。

商河縣

考證

漢為朸縣,屬平原郡,又為千乘郡。涇沃縣,東漢廢。晉置涇沃,屬樂陵國。南北朝劉宋因之,改國為郡。元魏因之,後齊又廢。隋開皇十六年,於朸故城置商河縣,兼有涇沃縣地,屬棣州,後改屬渤海郡。唐武德四年,屬州。八年州廢,還屬滄州。貞觀元年,改屬德州。十七年,復置棣州於厭次,割商河為屬。天寶間,改為樂安郡,屬如故。宋屬棣州。金、元因之。明改棣州為武定州。

皇清屬濟南府武定州,編戶六十八里。

濱州

秦、齊郡地。漢千乘郡地。東漢樂陵國地。晉南北朝俱因之。隋屬渤海郡。唐屬棣州樂安郡。五代周顯德三年,置濱州,以其濱海為名。初,五代之際,真搉鹽務於海,後為贍國軍。周因置州,割棣州之渤海蒲臺為屬縣而治渤海。宋省蒲臺入渤海。慶曆三年,陞招安鎮為縣。熙寧六年,復省為鎮。元豐三年,復為縣。金復置蒲臺縣,改招安為霑化,陞永利鎮為利津縣。元初,合棣州置濱棣路。至元二年,復為濱州,屬濟南路,割蒲臺縣屬般陽路。領縣三:渤海、霑化、利津。明洪武元年,省渤海入州,以般陽府蒲臺縣來屬。

皇清屬濟南府,編戶七十八里。

利津縣

漢涇沃縣地,東漢省。曹魏復置。晉南北朝俱因之。隋廢縣,置永利鎮。唐於涇沃故地置渤海縣,棣州永利鎮為屬。宋因之,改屬濱州。金明昌三年,以渤海縣永利鎮置為利津縣,屬濱州。元、明俱因之。

皇清屬濟南府濱州。編戶四十里。

霑化縣

漢涇沃縣地,東漢省。曹魏復置。晉南北朝俱因之,隋省。唐於涇沃縣地置渤海縣,屬棣州。宋慶曆三年,陞渤海縣招安鎮為縣。熙寧六年,復省為鎮。元豐二年,復為縣,屬濱州。金明昌六年,改名霑化,仍屬濱州。元、明俱因之。

皇清屬濟南府濱州。編戶三十四里。

蒲臺縣

秦始皇東巡,築臺望蓬萊,植蒲柳於臺下水濱以繫馬,故名蒲臺。《三齊記》曰:「蒲臺高八十尺,秦始皇所頓處在臺下,縈蒲繫馬。」 今蒲猶縈者。漢為涇沃縣,屬千乘郡。東漢廢。曹魏復置。晉屬樂陵國。南北朝、劉宋、元魏俱因之。後齊縣廢。隋開皇六年,改置蒲臺,屬渤海郡。唐垂拱四年,折涇沃置渤海縣,屬棣州樂安郡。五代周顯德二年,改屬濱州。宋省入渤海。金復置屬濱州。元初隸路。至元二年,改屬淄萊路,又改屬般陽路。明初屬般陽府,後割屬濱州。

皇清屬濟南府濱州。編戶五十九里。

濟南府疆域考        府志[编辑]

濟南府疆域圖

濟南府疆域圖

本府

府治東界青州之臨淄縣二百五十里。

南界兗州之寧陽縣三百里。

西界東昌之茌平縣,一百四十里。

北界直隸景州之吳橋縣三百十七里。

廣三百九十里,袤六百十七里。北至

京師九百里

歷城縣

附郭在府治北。東及東南俱至章丘縣界,南至泰安州界。

西南及西俱至長清縣界。

西北至齊河縣界

北及東北俱至濟陽縣界。

廣一百一十里,袤一百五十里,編戶九十八里。《章丘縣》:

在郡城東,東至鄒平縣界。

南至萊蕪縣界

西至歷城縣界

北至齊東縣界

廣四十里,袤一百五十里。編戶一百三里,至《郡城》。一百一十里,至

京師一千一十里

鄒平縣

在郡城東,東至長山縣界。

南亦至長山縣界

西至章丘縣界

北至青城、齊東二縣界。

廣六十里,袤九十里。編戶五十一里,至郡城一百八十里。

京師一千八十里

淄川縣

在郡城東,東至豐水之東。

南至趙莊之南,俱與青州之益都縣界。

西至王村之西,與章丘縣界。

北至石埠之北,與長山縣界。

廣九十里,袤六十五里。編戶六十里,至郡城。二百里,至

京師一千一百里

長山縣

在郡城東北,東至張店鋪,與青州之臨淄縣界。南至師家埠,與淄川縣界。

西至禮禪坡,與鄒平縣界。

北至薛家莊,與新城縣界。

廣五十五里,袤五十里。編戶六十一里,至《郡城》。二百里,至

京師九百九十里

新城縣

在郡城東北。東至「天王聚」 ,與青州之臨淄縣界;東南至冶里,與青州之益都縣界。

南至吳河西

西南至尉家莊

西至陳度村

西北至陶唐口,俱與長山縣界。

北至岔河,與青州之高苑縣界。

東北至夏莊,與青州之博興縣界。

廣四十餘里,袤二十餘里。編戶四十二里,至郡城。二百二十里,至

京師一千一百里

齊河縣

在郡城西東及東南,俱與長清縣界。

南至《長清》之大清河為界。

西南亦與長清縣界

西至東昌之高唐州界

西北至禹城縣界

北至臨邑縣界

東北至濟陽縣界

廣九十五里,袤一百一十里。編戶二十七里,至郡城。四十里,至

京師八百五十里

齊東縣

在郡城東北,東至楊家莊,與青城縣界。

東南至孫家鎮,與鄒平縣界。

南至蘇家莊,與章丘縣界。

西南至歷城縣界

西至延安鎮,與濟陽縣界。

西北至商河縣界

北至大清河,與武定州界。

東北至濱州界

廣五十里,袤七十里。編戶四十六里。至《郡城》一百八十里,至

京師七百里,由上路一千里。

濟陽縣

在郡城北,東至齊東縣界。

東南至章丘縣界

南至歷城縣界

西南及西俱至齊河縣界。

西北至臨邑縣界

北至商河縣界

東北至武定州界

廣一百四十里,袤六十里。編戶四十五里,至郡城。九十里,至

京師一千里

禹城縣

在郡城西北,東至濟陽縣界。

東南至齊河縣界

南及西南俱至東昌之高唐州界。

西至平原縣界

北至陵縣界

東北至臨邑縣界

廣七十里,袤一百二十里。編戶五十三里,至《郡城》。一百里,至

京師八百里

臨邑縣

在郡城西北,東至齊東縣界。

東南至濟陽縣界

南至歷城縣界

西南至禹城縣界

西至平原、齊河二縣界。

西北至陵縣界

北至德平縣界

東北至商河縣界

廣五十里,袤六十里。編戶三十二里,至《郡城》。一百一十里,至

京師八百里

長清縣

在郡城西南,東至渴馬莊,與歷城縣界。

東南至「界首鋪」 ,與泰安州界。

南至五道嶺,與肥城縣界。

「西南至牛家集」 ,與兗州之平陰縣界。

西至「射狼鋪」 ,與東昌之茌平縣界。

西北至莒鎮堡,與禹城縣界。

北至大清河橋,與齊河縣界。

廣一百一十里,袤一百七十里。編戶四十一里,至郡城。七十里。至

京師九百三十里

肥城縣

在郡城西南,東至魚池堡。

東南至「《曠洞》村。」

南至尚家莊。俱與泰安州界。

西南至丁家。與兗州之東平州界;「西至大留村」,與兗州之平陰縣界。

西北至潘家莊,與東昌之茌平縣界。

北至五道嶺

東北至靈巖寺,俱與長清縣界。

廣七十里,袤八十里。編戶二十三里,至《郡城》。一百六十里,至

京師一千二百里

青城縣

在郡城東北,東至青州之高苑縣界。

東南至長山縣界

南至鄒平縣界

西南至章丘縣界

西至齊東縣界

西北至武定州界

北至陽信縣界

東北至濱州界

廣袤各三十里。編戶三十一里,至郡城。二百二十里,至

京師八百里

陵縣

在郡城西北,東至商河縣界。

南至平原縣界

西至德州界

北至直隸景州之吳橋縣界。

廣四十里,袤八十里。編戶二十三里。至郡城。二百四十里,至

京師七百里

泰安州

在郡城南。東越萊蕪縣,與青州之蒙陰縣界;東南越新泰縣,與兗州之費縣、泗水,青州之蒙陰三縣界。

南抵汶河,與兗州之寧陽、泗水二縣界。

西南抵張城,與兗州之東平州界。

又西南至罡城壩,亦與寧陽縣界。

西北至界首鋪,與長清縣界。

北至仙臺嶺,與歷城縣界。

東北至杓山,與淄川縣界。

廣一百二十里,袤一百三十里。編戶六十六里,至郡城。一百八十里。至

京師一千八十里

新泰縣

在州城東南,東至青州之蒙陰縣界。

南至兗州之泗水縣界

西至泰安州界

北至萊蕪縣界

廣一百二十里,袤一百里。編戶二十一里,至州城。一百八十里,至郡城。三百三十里,至

京師一千三百里

萊蕪縣

在州城東。東至黃莊村,與青州之蒙陰縣界。南至夾谷峪,與新泰縣界。

西至板橋灣,與泰安州界。

北至長城嶺,與章丘縣界。

廣一百二十里,袤一百三十里。編戶三十四里,至州城。一百二十里,至郡城。三百里,至

京師一千二百里

德州

在郡城西北,東至陵縣界。

東南至平原縣界

南至東昌之恩縣界

西南至直隸河間之故城縣界。

西至直隸真定之衡水縣界。

西北至直隸之景州界

北至直隸之吳橋縣界

東北至德平縣界

廣一百九十里,袤一百三十里。編戶三十二里,至郡城。二百八十里,至

京師七百里

德平縣

在州城東,東至武定州界。

東南至商河縣界

南至臨邑縣界

西南至陵縣界

西至德州界

西北至直隸景州吳橋縣界。

北至直隸河間之寧津縣界。

東北至樂陵縣界

廣七十五里,袤七十五里。編戶三十二里,至州城一百六十里,至郡城三百三十里,至

京師七百五十里

平原縣

在州城東南,東至禹城縣界。

南至東昌之高唐州界

西南至東昌夏津縣界

西至東昌之恩縣界

西北至德州界

北至陵縣界

東北至臨邑縣界

直延百二十里,袤八十里。編戶四十四里,至州城一百二十里,至郡城一百八十里,至

京師八百里

武定州

在郡城東北,東至濱州界。

東南至蒲臺縣界

南至齊東縣界

西南至商河縣界

西至德平縣界

西北至樂陵縣界

北至陽信縣界

東北至霑化縣界

廣九十里,袤九十三里。編戶九十八里,至郡城二百五十里,至

京師七百里

陽信縣

在州城北,東至霑化縣界。

東南至濱州界

南至武定州界

西南至商河縣界

西至德平縣界

西北至樂陵縣界

北至海豐縣界

東北亦與海豐縣界

廣九十里,袤五十里。編戶六十六里。至州城。四十里,至郡城。三百里,至

京師七百二十里

海豐縣

在州城東北,東至「五龍堂」 ,與霑化縣界。

東南至濱州界

南至史家莊,與陽信縣界。

西南至胡家樓

西至棗園橋,俱與直隸之慶雲縣界。

西北:至「常豐莊」 ,與直隸之鹽山縣界。

北:「至大沽河」 海口。

東北至久山鎮,與霑化縣界。

廣三十八里,袤一百五十五里。編戶二十五里,至州城。六十六里,至郡城。二百八十里,至

京師七百里

樂陵縣

在州城西北,東至陽信縣界。

南至商河縣界

西至直隸之寧津縣界

北至直隸之鹽山縣界

廣八十里,袤一百里。編戶四十七里,至州城。九十里,至郡城。二百八十里,至

京師七百里

商河縣

在州城南,東至武定州界。

南至濟陽縣界

西至臨邑縣界

北至樂陵縣界

廣八十里,袤一百里。編戶六十里,至州城。一百二十里,至郡城。一百八十里,至

京師七百里

濱州

在郡城東北,東至馬店,與利津縣界。

南至大清河,與蒲臺縣界。

西至蘇家鋪,與武定州界。

北至沙河,與霑化縣界。

廣八十里,袤七十里。編戶七十八里。至《郡城》三百五十里,至

京師八百里

利津縣

在州城東,東至青州之樂安縣界。

東南至青州之博興縣界。

南及西南俱至蒲臺縣界。

西至濱州界

西北至霑化縣界

北至於海

東北亦至海

廣六十里,袤一百三十里。編戶三十四里,至州城。六十里,至郡城。三百五十里,至

京師七百五十里

霑化縣

在州城西北,東至利津縣界。

東南至流鐘口,與濱州界。

南至皮店,與武定州界。

西南至韓家廟

西至崔家寨,俱與陽信縣界。

西北至五龍堂

北至沒西村,俱與海豐縣界。

東北至於海

廣一百五十里,中袤三十里。東袤四十里,西袤十五里。編戶三十五里,至州城六十里,至郡城三百里,至

京師七百里

蒲臺縣

在州城南,東至青州之博興縣界。

東南亦至博興縣界

南至青州之高苑縣界

西南至青城縣界

西及西北、正北俱至濱州界。

東北至利津縣界

廣一百三十里,袤九十里。編戶五十九里,至州城。三十里,至郡城。三百一十里,至

京師八百三十里

形勝附[编辑]

《戰國策》:「南有泰山,北有渤海。」

《金史蒙古綱傳》:「介山東兩路之間,最為衝要。」 《郡國志》:「地險於海。」

《元遂閒堂集》有「崇山、巨浸。」

《舊志》:「東接臨淄之饒,西阻濟河之限,眾泉競出,而匯流於南北,五郡分列,而達道於東西。古齊之名區,東藩之首郡也。」

歷城縣 函、歷諸山導其前,鵲華群峰抱其後,明湖蕩漾,濼水縈環,宛有江南之勝。

《章丘縣 》東控長白之雄,北枕女郎之秀。山盤龍虎,水統淯漯。

鄒平縣 跨清河而控長白,襟黃山而帶沙河。淄川縣 群山阻障,般水瀠洄。

《長山縣 》山據長白之雄川,受九河之會。《新城縣 》鐵山四腳峙其東西,烏水、清河經其左右。

《齊河縣 》「清河左遶,沃壤連封。」

《齊東縣 》「四郊平曠,三河遶迴。」

濟陽縣 濟水達於枯河,古屯雜於林莽。《禹城縣 》地。有貝丘之高原,川有釜河之故道。臨邑縣 東連濱、棣,西控德、博。

長清縣 青匡諸山之環峙,南沙眾水之迤流。肥城縣 「五嶺盤踞,諸泉導流。」

《青城縣 》「地連平壤,阻依清河。」

《陵縣 》厭次之墟,「重城為障;齊川之阻,沃野相連。」

泰安州 :「岱嶽奠其後,汶水經其前,左盤徂徠,右踞新甫。」

《新泰縣 》「西瞻泰嶽,南望龜蒙,群山四塞,諸泉導流。」

《萊蕪縣 》「宮山如屏,汶水如帶。西瞻泰嶽,北枕《長春》。」

德州 「東據方山,西環衛水,燕、齊扼塞之衝,水陸會通之道。」

《德平縣 》「控鉤盤而枕鬲津,襟重平而帶德棣。」 《平原縣 》「地勢砥平,原隴棋列,西襟馬頰,北枕鉤盤。」

《武定州 》,四際廣平,中區突起,古無棣之墟,用武之地也。

陽信縣 「西引鉤盤,東環大沽。」

海豐縣 「騮山連馬谷以抱城,龍灣引無棣而入海。」

樂陵縣 原隰土淖,崇阜如山。

商河縣 地多窊鹵,城迤商河。

《濱州 》「俯瞰渤海,環抱清河。」

利津縣 。「渤海,東瀕,清河南繞。」

霑化縣 。「古築久山,遠鎮滄海。」

蒲臺縣 東瀕滄海,北繞清河。

濟南府星野考        府志[编辑]

分野

女虛、危,在子。自女二度六分。三十八杪至危十二度,屬齊分。《禹貢》青州之域,元枵之次。《漢志》起女八度;《晉志》同。《唐志》起女五度。費直起女六度。蔡邕起女二度。《漢志》:角、亢氐,兗州。虛危青州。奎、婁胃,徐州。

《晉志》:角、亢、氐,鄭兗州、東郡,入角一度。東平、任城、山陰入角六度。泰山入角十二度。濟北、陳留,入亢五度。濟陰入氐一度。東平入氐七度。

虛、危,齊,《青州齊國入虛》六度。《北海·入虛》九度。《濟南入危》一度。《樂安入危》四度。《東萊入危》九度。《平原入危》十一度。《菑川入危》十四度。

《唐志》:「女虛、危元枵自濟北東逾濟水,涉平陰,至於山茌,循岱嶽眾山之陰,東南及高密,又東盡東萊之地,得漢北海、千乘、菑川、濟南、齊郡及平原、渤海,盡九河故道之南,濱於碣石。」 《古齊紀》:「祝淳于萊、潭寒及斟鄩,有過有鬲、蒲姑氏之國,其地得陬訾,下流自濟東達於河外,故其象著為天津,絕雲漢之陽。凡司人之星」 與群臣之錄,皆主虛危,故岱宗為十二諸侯受命府。又下流當九河末派,比于星紀,與吳越同占。

《地理指掌圖》「青州宮曰寶瓶,辰在子。」

石氏曰:「東方角宿二星為天關,其間天門也,其內天庭也。故黃道經其中,七曜之所行也。左角為天田,為理,主刑;其南為太陽道;右角為將,主兵;其北為太陰道,蓋天之三門,猶房之四表。亢宿四星為天子內朝,總攝天下奏事聽訟,理獄錄功。」

「氐宿四星為天子舍室。」 「須女四星,天之少府。」 「虛宿二星,為虛堂」 冢宰之官也。

危宿三星,在天津東南,主天府天市、駕屋受藏之事,青州之域。濟南府為歷城、章丘、鄒平、淄川、長山、新城、齊東、濟陽。

兗州之域。濟南府「為齊河、禹城、臨邑、長清、肥城、青城陵、泰安、新泰、萊蕪、德,德平,平原、武定,陽信。」

海豐,樂陵,商河濱,利津,霑化,蒲臺。

按四時中星見於《堯典》,然冬至之日,堯時躔虛,三代則躔女;春秋在牛,漢、唐在斗,宋、元已在箕矣。況今濟南為古之青州,而濟南所屬泰山迤邐,乃為兗州分野;今之兗為古之徐州也。星有差度,地有分合。今雖以「晉、《唐志》」 為準,乃考西洋新法,古之危一度,則西法之虛七度耳。惟天垂象,聖人則之;五行、五事修省,亦豈有分土哉?論者謂青在正東,而元枵在北,猶之乎徐在東,而降婁在西,兗在東,而陬訾在北也。於是乎疑焉。夫實沉主晉,熒惑主宋,自春秋至於今無異占,而謂十二次配十二野,始於班固,《漢志》者,非也。以高辛氏曠林之遷,參辰之主,微國僑之博,叔向或未之知也。僧一行為星土以精氣相屬,實沉不必照《晉原》,則《元枵》不必臨青社,概可知已。若乃「三台齊色」 則在廷和,「三階太平」 ,則海內安,毋亦天道遠而人道邇歟?調《玉燭》者,必有所取爾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