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189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百八十九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百八十九卷目录
济南府部汇考一
济南府建置沿革考
济南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济南府星野考
职方典第一百八十九卷
济南府部汇考一
[编辑]济南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本府
《禹贡》青、兖之域。《春秋》齐、鲁、谭、肥、祝、卢、邿、邹、牟诸国地。战国时,并入于齐。秦为齐郡。汉初,为济南国。景帝时,国除,改济南郡,馀地又为平原、千乘、泰山、渤海诸郡,分隶于青、兖、冀三州。东汉仍复济南国,而分泰山为济北国,并千乘为齐国,州隶悉如西京。魏晋以后,大略相因。元魏创齐州,兼置济南郡,治历城。隋罢郡,以“州统县,复改为齐郡。其平原、安德、渤海、济北诸郡,历数代如故。唐复为齐州、济南郡,馀地分为棣州、乐安郡、淄州淄川郡,兖州、鲁郡属河南道,德州平原郡属河北道。宋始为济南府,淄州属京东东路,袭庆府属京东西路,滨、棣、德、沧四州属河北东路。” 金因宋治,改隶山东东西二路。元置济南、般阳、河间三路总管府,泰、安、德二州,属山东东西道,而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初,改济南路为府,隶山东布政使司。
皇清属山东布政使司。领州四。县二十六。
历城县:〈附郭。〉
周春秋时,谭子国。齐历下。秦属齐郡。《史记》:“韩信伐齐,至历下。” 汉始置历城。初属齐国。文帝十六年,改为济南国。景帝二年,废国为郡,县属如初。东汉复改为国,县属因之。晋改国为郡,县如故。南北朝刘宋因之。孝建二年,移青州刺史治此。大明八年,还治东阳。元魏齐州、济南郡皆治历城。后周因之。隋开皇初,改济南郡为齐郡,省山茌入焉。唐仍属齐州、济南郡。武德二年,于平陵置谭州,并置平陵县。八年,省营城入,寻废。贞观十七年,齐王祐反,平陵人不从,因更名全节。元和十五年,省全节入。宋属济南府。金因之。元属济南路总管府。明属济南府。
皇清属济南府,编户九十八里。
章丘县
周齐地。汉文帝四年,于此筑城,封齐悼惠王子安为阳丘侯。景帝四年,嗣侯偃坐出国界,降为司寇,国除,改为阳丘县,属济南郡。又分置菅县、朝阳县。东汉省阳丘、朝阳、猇三县入东朝阳,属济南国。晋省菅县入,属乐安国。南北朝刘宋去“东” 字,改曰朝阳,属齐郡。又置东魏郡,以县属。复析置卫国县,属顿丘郡。元魏以卫国属东魏郡,朝阳属济南郡。后齐废朝阳,置高唐县于女郎山之南,因汉黄巾故城也。隋开皇六年,改卫国曰亭山,又析置朝阳。十六年,以博州亦有高唐,遂改曰章丘,又改朝阳曰临济,皆属齐郡。唐属谭州。贞观元年州废,属齐州济南郡。元和十五年,省亭山入。宋属齐州。咸平四年,废临济县为镇。景德三年,置清平军。熙宁三年废军,即县治置使军。政和六年,升州为济南府,县仍为属。金因之。元属济南路。明属济南府。
皇清属济南府,编户一百三里。
邹平县
周邹国。汉置邹平县,属济南郡。东汉属济南国。曹魏因之。晋为邹县,属乐安国。南北朝刘宋于梁邹废城置东平原郡,割其地别置平原县为属。元魏因之。后齐移平原县为附郭。隋开皇三年罢郡,移平原入邹平故城,属齐州。十六年,复改为邹平。大业初,周改为齐郡,邹平仍为属。唐武德元年,于临济置邹州,而邹平属焉。八年,邹州废,属谭州。贞观元年,谭州又废,属淄州淄川郡。宋景德元年,移治废济阳县,仍属淄州。金因之。元属济南路。明属济南府。洪武十二年,割齐东、会仙二乡属齐东县。十七年,割青城乡属青城县。
皇清属济南府,编户五十七里。
淄川县
秦齐郡地。汉般阳县,以在般水之阳也,属济南郡。东汉属齐国。晋省入莱芜县。南北朝刘宋改置贝丘县,属东清河郡。元魏因之。后齐罢郡,乃以贝丘属齐州。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淄州《十》
八年,改贝丘为淄川。大业二年,废属齐郡。唐武德元年,析淄川置淄州,又析置长白县。六年,省入宋。金因之。元初因之。至元二年,改淄州为淄莱路,又改为般阳路总管府治此。明洪武初,属般阳府。九年,属淄川州。寻并入州,改属济南府。十二年,降为县编户八十二里。永乐间,割孝妇、怀德二乡,属青州府益都县。
皇清属济南府,编户六十里。
长山县
周为于陵,陈桓子以封齐公子周之地,陈仲子所居亦此。秦属齐郡。汉置于陵县,属济南郡。东汉属济南国,晋废。南北朝刘宋孝武于此。〈侨古。〉置广川郡及武强县。元魏因之。后齐改广川郡为东平原郡。隋开皇初,郡废。文帝六年,置济南县。十八年,改武强为长山,以县有长白山故名。大业初,省济南县入唐,属淄州淄川郡。宋属淄州。金因之。元属济南路。中统五年,改属淄莱路。后改淄莱为般阳路,县仍属之。明洪武初,属般阳府。九年,属淄川州。十二年,州废,改属济南府。
皇清属济南府。编户六十三里。
新城县
周春秋时,齐桓公戏马台地。秦、齐郡地。汉为于陵、高苑二县地。东汉、晋因之。南北朝、刘宋为武强、长乐二县地。元魏、后齐皆因之。隋为长山、高苑二县地。唐、宋、金皆因之。元初以其地狭民众,始割二县地置城邑,故曰“新城” ,仍以田索二镇属焉。属般阳路。明洪武初,属般阳府。十二年,改属济南府。
皇清属济南府,编户四十五里。
齐河县
汉平原郡祝阿县地。东汉因之。晋改属济南郡。南北朝属太原郡。隋属济郡。唐为禹城地,属济南郡。宋始置齐河镇。金始置为县。大定八年,筑城,属济南府。元改属德州。明属济南府。
齐东县
秦、齐郡梁邹县地。汉属济南郡。东汉因之。晋、南北朝、刘宋俱为邹县地。元魏为平原县地。隋为邹平县地。唐、宋因之。金阜昌间,改县之赵岩口,为齐东镇。刘豫于此置夹河巡检司。元始陞镇为齐东县,属河间路。宪宗三年,改属济南路。至元二年,复属河间路。明洪武初,改属济南府。十二年,割邹平之齐东、会仙二乡来属。
皇清属济南府,编户五十五里。
济阳县
周邿国地。《春秋》鲁襄公取邿,即此。汉阳丘、临邑二县地。东汉东朝阳、临邑二县地。晋、南北朝、刘宋、元魏俱因之。后齐改朝阳名高唐。隋复改名章丘,临邑如故。唐景隆元年,析高苑地置济阳。元和十五年,复省入,非此地。金天会七年,始割章丘之标竿镇、临邑封圻之半,复置济阳县,以在济水之北,故名。即今治也。属济南府。元属济南路。明属济南府。
皇清属济南府,编户五十八里。
禹城县
周祝国。武王克商,封黄帝之后于祝。《春秋?襄公十九年》,“诸侯盟于祝阿” ,即此。秦属齐郡。汉置祝阿县,属平原郡。东汉因之。晋属济南郡。南北朝刘宋割属太原郡。元魏因之。隋属齐郡。唐贞观元年,省源阳县入。天宝元年,改曰禹城,以县有禹贝丘。又《通考》云:有禹息城,或因此名。乾元二年,史思明侵河南,守将李锐于边家口决河,县湮没,移治于迁善乡,即今治,属齐州济南郡。宋、金俱属济南府。元属曹州。明洪武二十年,改属济南府。
皇清属济南府,编户五十六里。
临邑县
周齐犁丘又名隰。《春秋·哀公二十三年》,荀瑶伐齐,战于犁丘,擒颜庚。陈成子召庚之子曰:“隰之役而父死焉。” 即此地也。汉置临邑县,属东郡。东汉置隰阴县,属平原郡,临邑如故。晋废隰阴,惟存临邑,属济北。南北朝刘宋属魏郡。元魏属魏郡。隋属齐郡。唐属谭州,州寻废,改属齐州、济南郡。元和十三年,析德州之安德置归化县。太和四年,仍省归化入。宋建隆间,河决公乘渡口,坏城。三年,徙治孙耿镇,即今治,属济南府。金因之。天会间,析东西图置济阳县。元太宗七年,割属河间路。宪宗三年,还属济南路,析县南之新市入济阳。明改属济南府。
皇清属济南府,编户三十二里。
长清县
周古卢地。《左传隐公三年》:“齐、郑寻卢之盟” ,即此。
秦属东郡。汉卢县地,属泰山郡。东汉属济北国。晋因之。南北朝俱属济北郡。隋始析卢长清镇置县,又以界内清水,故名长清,属济北郡。《左传》:“哀公十一年,齐伐我及清。” 又《水经》:济水自鱼山北迳清亭,即此。唐武公初,析置山茌县。天宝元年,改山茌曰丰齐。元和十五年,省入,属齐州济南郡。五代又以卢县省入。宋至道二年,徙治刺榆店,即今治。金因宋旧,皆属济南府。元属泰安州。明改属济南府。
皇清属济南府,编户四十四里。
肥城县
周肥子国。汉置肥城县,属泰山郡。东汉属济北国。晋省入卢。南北朝刘宋为济北郡治。元魏孝昌三年,复置肥城县,为东济北郡治。后周改东济北郡曰肥城,与县同名并建。隋开皇初,废肥城郡,以县属济北郡。唐武德五年,属东泰州。贞观元年州废,以县省入乾封,属兖州鲁郡。宋省乾封入平阴县,属东平府。金因之。元至元十二年,以平阴县辛镇寨复置肥城,属济宁路。明改属济南府。
皇清属济南府,编户三十里。
青城县
汉梁邹县地,属济南郡。东汉因之。晋邹县地,改属乐安国。南北朝俱平原县地。隋邹平县地,属齐郡。唐宋因之,属淄州。金为青平镇。元太宗七年,析临邑、宁津地,置青城县,隶济南路。中统间,隶陵州。至元三年,隶河间路。明洪武二年,省入邹平、齐东二县。十四年,复置,属济南府。十七年,割邹平、青城乡、武定亲仁乡以广之。
皇清属济南府,编户三十三里。
陵县
周春秋时,为齐重丘地。汉为安德县地,属平原郡。东汉因之。晋析置东安陵,属渤海郡。南北朝元魏改为安陵,仍属渤海郡。隋属观州。开皇十六年,又析置将陵县,属平原郡。大业初州废,省安陵入东光。唐将陵属德州。景福元年,复置安陵,属景州,寻亦改属德州平原邹,五代周显德二年,复并安陵入将陵。宋景祐元年,移将陵于长河镇,属永静郡军。金属景州。元升为陵州,属济南路,改属河间路。明以河东亦有陵州,改为县,以其地“明善” 、崇德二乡为德州治,县治则迁德州故城,改属济南府。
皇清属济南府,编户三十二里。
泰安州
周春秋时为鲁地,后属齐,为传邑。秦为齐郡地。汉为奉高、博二县,属泰山郡。东汉、晋因之。南北朝、刘宋因之。元魏改博为博平,与奉高仍属泰山郡。隋开皇六年,改奉高曰岱山。十六年,改博平曰汶阳,寻改曰博城。大业初,以岱山省入,属鲁郡。唐武德五年,于县置东泰州。贞观元年,州废,省梁父、嬴、肥城、岱四县入博城。乾封元年,更名乾封。总章元年,又曰博城。神龙元年,复曰乾封,属兖州鲁郡。宋开宝五年,移乾封于岱岳镇,即今治。大中祥符元年,改曰奉符,属袭庆府。金初为泰安军。大定二十三年,升为州,领奉符、莱芜、新泰三县。元初属东平路。至元五年,析隶省部,领县四。金增长清。明洪武元年,割长清直隶府省奉符入州,属济南府。编户六十六里,增为九十七里。领县二:新泰、莱芜
皇清属济南府,编户九十七里。
新泰县
汉为东平阳县,属泰山郡。东汉省入南城。晋太康中,以东平阳故地置新泰县,属泰山郡。南北朝刘宋属东安郡。元魏属东泰山郡。后齐省蒙阴县入。隋属琅邪郡。唐武德五年,以沂水、新泰、莒置莒州。贞观八年,州废,以新泰属沂州琅邪郡。宋因之。金属泰山郡。至元二年,省入莱芜,三十一年,复置。明因之。
皇清属济南府泰安州编户二十一里。
莱芜县
周。春秋时为夹谷地。战国时为嬴邑。孟子止于嬴,即此。汉置莱芜县,属泰山郡。《水经》云:“齐灵公灭莱,莱人播流此谷,邑落荒芜,故名。” 东汉、晋俱因之。南北朝刘宋省入牟。元魏因之。后齐并牟县省入于嬴。隋开皇十六年,分嬴县置牟城。大业初,复并入属鲁郡。唐武德四年,省嬴入博城。长安四年,以废嬴县复置。元和十五年,省入乾封。太和初,复置。宋属袭庆府。金属泰安州。元因之。明洪武元年,直隶济南府。三年,改属泰安州。
皇清属济南府泰安州编户四十二里。
德州
周,春秋属齐。战国时为赵所并。秦属齐郡。汉平原郡地。东汉、魏因之。晋改曰平原国。南北朝刘宋复改为郡。元魏为安德郡。隋开皇九年,置德州。大业初,复改为平原郡。唐为安德县,属德州平原郡治。五代晋移治长河县。宋治安德、平原二县。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元年,省安德县入,寻废旧治为陵县,而徙州治于陵县之“明善” 、崇德二乡,属济南府。领县二:《德平》《平原》。
皇清属济南府,编户三十四里。
德平县
汉为平原郡平昌县,东汉改名西平昌,曹魏、晋因之。南北朝、刘宋因之。元魏太和二十二年,复曰平昌,属渤海郡。熙平中改属乐陵郡。天平初改属安德郡。后齐省鬲县、重平县入隋,属德州。大业初改州为平原郡,仍属唐属德州贞观十四年,省般县入。太和二年属齐州,三年属德州平原郡。五代唐改名曰德平,宋熙宁六年,省入安德县。元符初,复置,属德州。金复名德平,属德州。元因之。明属德州。
皇清属济南府德州编户四十一里。
平原县
周春秋时属齐,后为赵平原君胜食邑。汉置平原县,为平原郡治。东汉因之。晋因之,改郡为国。南北朝刘宋因之,复改国为郡。元魏属安德郡。后齐省鄃县入。隋,仍属平原郡。开皇十六年,复析置鄃县。唐太和二年,属齐州,二年改属德州平原郡。五代、宋、金、元并仍旧。明因之。
皇清属济南府德州。编户四十六里。
武定州
周赐太公履,北至无棣,遂为齐地。秦属齐郡。汉为渤海、平原、千乘三郡地。东汉为平原郡、乐安国地。曹魏建安中,分置乐陵郡。晋为乐安、乐陵二国地。南北朝刘宋并乐安为乐陵郡。元魏又分置乐安、乐陵二郡。隋开皇初,废郡置棣州,后州废,又并无棣入渤海郡。唐武德四年,复分置棣州,八年州废,以无棣县还隶沧州。贞观十七年,复置棣州于厌次。领县五:厌次、商河、阳信、蒲台、渤海。天宝初,改为乐安郡。五代梁移治城东南。周析蒲台、渤海二县别置滨州。宋为棣州防御。建隆二年,升为团练。俄复为防御。大中祥符八年,移治阳信县界八方寺,即今治。领县三:厌次、商河、阳信。金因之。元初,和滨州为滨棣路。至元二年,仍分棣州属济南路。领县四,厌次、商河、阳信、无棣。明洪武元年,割沧州之乐陵来属,省厌次入州。以“棣” 字犯讳,改名乐安州,改无棣县为海丰县。宣德元年,平汉庶人,遂改为武定州。编户九十八里,领县四,阳信、海丰、乐陵、商河。
皇清属济南府,编户九十八里。
阳信县
汉置阳信县在河曲中,属渤海郡。王莽省。东汉延光元年,复置。曹魏属乐陵郡。晋属乐陵国。南北朝刘宋属乐陵郡。元魏因之。后齐省千乘、博昌县入,寻还属乐安郡。隋开皇六年,置棣州,阳信为属。大业二年,改棣州为沧州,寻改为渤海郡,治阳信。唐贞观元年省,八年复置,属沧州。十七年,复割属棣州乐安郡。宋大中祥符八年,徙棣州及厌次县于阳信界,而阳信则迁之厌次旧城。金、元因之,属棣州。明改棣州为乐安,又改为武定,皆为属县。
皇清属济南府武定州,编户七十里。
海丰县
汉为阳信县地,属渤海郡。东汉因之。晋南北朝俱因之,属乐陵郡。隋开皇六年,析阳信县北鄙置无棣县,属渤海郡。唐贞观元年,复省入阳信,后复置。太和二年,属棣州,寻改属沧州景城郡。五代周置保顺军于此。宋治平中,徙县治保顺军,即县治置军使,属沧州。金因之。元至元二年,省入乐陵,寻复置,属沧州。明以犯讳,改为海丰,属武定州。编户二十五里,增为四十三里。
皇清属济南府武定州编户四十三里。
乐陵县
汉置乐陵县,属平原郡。东汉废。曹魏属乐陵郡。晋属乐陵国。南北朝、刘宋改国为郡,县仍属。元魏因之。隋开皇初,乐陵郡废,属渤海郡。十六年,置鬲津县。大业初,复废入。唐初,属棣州,后属沧州。武德四年,又析饶安地置鬲津县。贞观元年,并入乐陵。宋熙宁二年,徙治咸平镇,仍属沧州。金、元俱因之。明洪武元年,改属棣州。二年徙治富平镇。后州更名“武定” 、属如故
皇清属济南府武定州编户五十六里。
商河县
汉为朸县,属平原郡,又为千乘郡。泾沃县,东汉废。晋置泾沃,属乐陵国。南北朝刘宋因之,改国为郡。元魏因之,后齐又废。隋开皇十六年,于朸故城置商河县,兼有泾沃县地,属棣州,后改属渤海郡。唐武德四年,属州。八年州废,还属沧州。贞观元年,改属德州。十七年,复置棣州于厌次,割商河为属。天宝间,改为乐安郡,属如故。宋属棣州。金、元因之。明改棣州为武定州。
皇清属济南府武定州,编户六十八里。
滨州
秦、齐郡地。汉千乘郡地。东汉乐陵国地。晋南北朝俱因之。隋属渤海郡。唐属棣州乐安郡。五代周显德三年,置滨州,以其滨海为名。初,五代之际,真榷盐务于海,后为赡国军。周因置州,割棣州之渤海蒲台为属县而治渤海。宋省蒲台入渤海。庆历三年,升招安镇为县。熙宁六年,复省为镇。元丰三年,复为县。金复置蒲台县,改招安为霑化,升永利镇为利津县。元初,合棣州置滨棣路。至元二年,复为滨州,属济南路,割蒲台县属般阳路。领县三:渤海、霑化、利津。明洪武元年,省渤海入州,以般阳府蒲台县来属。
皇清属济南府,编户七十八里。
利津县
汉泾沃县地,东汉省。曹魏复置。晋南北朝俱因之。隋废县,置永利镇。唐于泾沃故地置渤海县,棣州永利镇为属。宋因之,改属滨州。金明昌三年,以渤海县永利镇置为利津县,属滨州。元、明俱因之。
皇清属济南府滨州。编户四十里。
霑化县
汉泾沃县地,东汉省。曹魏复置。晋南北朝俱因之,隋省。唐于泾沃县地置渤海县,属棣州。宋庆历三年,升渤海县招安镇为县。熙宁六年,复省为镇。元丰二年,复为县,属滨州。金明昌六年,改名霑化,仍属滨州。元、明俱因之。
皇清属济南府滨州。编户三十四里。
蒲台县
秦始皇东巡,筑台望蓬莱,植蒲柳于台下水滨以系马,故名蒲台。《三齐记》曰:“蒲台高八十尺,秦始皇所顿处在台下,萦蒲系马。” 今蒲犹萦者。汉为泾沃县,属千乘郡。东汉废。曹魏复置。晋属乐陵国。南北朝、刘宋、元魏俱因之。后齐县废。隋开皇六年,改置蒲台,属渤海郡。唐垂拱四年,折泾沃置渤海县,属棣州乐安郡。五代周显德二年,改属滨州。宋省入渤海。金复置属滨州。元初隶路。至元二年,改属淄莱路,又改属般阳路。明初属般阳府,后割属滨州。
皇清属济南府滨州。编户五十九里。
济南府疆域考 府志
[编辑]济南府疆域图
本府
府治东界青州之临淄县二百五十里。
南界兖州之宁阳县三百里。
西界东昌之茌平县,一百四十里。
北界直隶景州之吴桥县三百十七里。
广三百九十里,袤六百十七里。北至
京师九百里
历城县
附郭在府治北。东及东南俱至章丘县界,南至泰安州界。
西南及西俱至长清县界。
西北至齐河县界
北及东北俱至济阳县界。
广一百一十里,袤一百五十里,编户九十八里。《章丘县》:
在郡城东,东至邹平县界。
南至莱芜县界
西至历城县界
北至齐东县界
广四十里,袤一百五十里。编户一百三里,至《郡城》。一百一十里,至
京师一千一十里
邹平县
在郡城东,东至长山县界。
南亦至长山县界
西至章丘县界
北至青城、齐东二县界。
广六十里,袤九十里。编户五十一里,至郡城一百八十里。
京师一千八十里
淄川县
在郡城东,东至丰水之东。
南至赵庄之南,俱与青州之益都县界。
西至王村之西,与章丘县界。
北至石埠之北,与长山县界。
广九十里,袤六十五里。编户六十里,至郡城。二百里,至
京师一千一百里
长山县
在郡城东北,东至张店铺,与青州之临淄县界。南至师家埠,与淄川县界。
西至礼禅坡,与邹平县界。
北至薛家庄,与新城县界。
广五十五里,袤五十里。编户六十一里,至《郡城》。二百里,至
京师九百九十里
新城县
在郡城东北。东至“天王聚” ,与青州之临淄县界;东南至冶里,与青州之益都县界。
南至吴河西
西南至尉家庄
西至陈度村
西北至陶唐口,俱与长山县界。
北至岔河,与青州之高苑县界。
东北至夏庄,与青州之博兴县界。
广四十馀里,袤二十馀里。编户四十二里,至郡城。二百二十里,至
京师一千一百里
齐河县
在郡城西东及东南,俱与长清县界。
南至《长清》之大清河为界。
西南亦与长清县界
西至东昌之高唐州界
西北至禹城县界
北至临邑县界
东北至济阳县界
广九十五里,袤一百一十里。编户二十七里,至郡城。四十里,至
京师八百五十里
齐东县
在郡城东北,东至杨家庄,与青城县界。
东南至孙家镇,与邹平县界。
南至苏家庄,与章丘县界。
西南至历城县界
西至延安镇,与济阳县界。
西北至商河县界
北至大清河,与武定州界。
东北至滨州界
广五十里,袤七十里。编户四十六里。至《郡城》一百八十里,至
京师七百里,由上路一千里。
济阳县
在郡城北,东至齐东县界。
东南至章丘县界
南至历城县界
西南及西俱至齐河县界。
西北至临邑县界
北至商河县界
东北至武定州界
广一百四十里,袤六十里。编户四十五里,至郡城。九十里,至
京师一千里
禹城县
在郡城西北,东至济阳县界。
东南至齐河县界
南及西南俱至东昌之高唐州界。
西至平原县界
北至陵县界
东北至临邑县界
广七十里,袤一百二十里。编户五十三里,至《郡城》。一百里,至
京师八百里
临邑县
在郡城西北,东至齐东县界。
东南至济阳县界
南至历城县界
西南至禹城县界
西至平原、齐河二县界。
西北至陵县界
北至德平县界
东北至商河县界
广五十里,袤六十里。编户三十二里,至《郡城》。一百一十里,至
京师八百里
长清县
在郡城西南,东至渴马庄,与历城县界。
东南至“界首铺” ,与泰安州界。
南至五道岭,与肥城县界。
“西南至牛家集” ,与兖州之平阴县界。
西至“射狼铺” ,与东昌之茌平县界。
西北至莒镇堡,与禹城县界。
北至大清河桥,与齐河县界。
广一百一十里,袤一百七十里。编户四十一里,至郡城。七十里。至
京师九百三十里
肥城县
在郡城西南,东至鱼池堡。
东南至“《旷洞》村。”
南至尚家庄。俱与泰安州界。
西南至丁家。与兖州之东平州界;“西至大留村”,与兖州之平阴县界。
西北至潘家庄,与东昌之茌平县界。
北至五道岭
东北至灵岩寺,俱与长清县界。
广七十里,袤八十里。编户二十三里,至《郡城》。一百六十里,至
京师一千二百里
青城县
在郡城东北,东至青州之高苑县界。
东南至长山县界
南至邹平县界
西南至章丘县界
西至齐东县界
西北至武定州界
北至阳信县界
东北至滨州界
广袤各三十里。编户三十一里,至郡城。二百二十里,至
京师八百里
陵县
在郡城西北,东至商河县界。
南至平原县界
西至德州界
北至直隶景州之吴桥县界。
广四十里,袤八十里。编户二十三里。至郡城。二百四十里,至
京师七百里
泰安州
在郡城南。东越莱芜县,与青州之蒙阴县界;东南越新泰县,与兖州之费县、泗水,青州之蒙阴三县界。
南抵汶河,与兖州之宁阳、泗水二县界。
西南抵张城,与兖州之东平州界。
又西南至罡城坝,亦与宁阳县界。
西北至界首铺,与长清县界。
北至仙台岭,与历城县界。
东北至杓山,与淄川县界。
广一百二十里,袤一百三十里。编户六十六里,至郡城。一百八十里。至
京师一千八十里
新泰县
在州城东南,东至青州之蒙阴县界。
南至兖州之泗水县界
西至泰安州界
北至莱芜县界
广一百二十里,袤一百里。编户二十一里,至州城。一百八十里,至郡城。三百三十里,至
京师一千三百里
莱芜县
在州城东。东至黄庄村,与青州之蒙阴县界。南至夹谷峪,与新泰县界。
西至板桥湾,与泰安州界。
北至长城岭,与章丘县界。
广一百二十里,袤一百三十里。编户三十四里,至州城。一百二十里,至郡城。三百里,至
京师一千二百里
德州
在郡城西北,东至陵县界。
东南至平原县界
南至东昌之恩县界
西南至直隶河间之故城县界。
西至直隶真定之衡水县界。
西北至直隶之景州界
北至直隶之吴桥县界
东北至德平县界
广一百九十里,袤一百三十里。编户三十二里,至郡城。二百八十里,至
京师七百里
德平县
在州城东,东至武定州界。
东南至商河县界
南至临邑县界
西南至陵县界
西至德州界
西北至直隶景州吴桥县界。
北至直隶河间之宁津县界。
东北至乐陵县界
广七十五里,袤七十五里。编户三十二里,至州城一百六十里,至郡城三百三十里,至
京师七百五十里
平原县
在州城东南,东至禹城县界。
南至东昌之高唐州界
西南至东昌夏津县界
西至东昌之恩县界
西北至德州界
北至陵县界
东北至临邑县界
直延百二十里,袤八十里。编户四十四里,至州城一百二十里,至郡城一百八十里,至
京师八百里
武定州
在郡城东北,东至滨州界。
东南至蒲台县界
南至齐东县界
西南至商河县界
西至德平县界
西北至乐陵县界
北至阳信县界
东北至霑化县界
广九十里,袤九十三里。编户九十八里,至郡城二百五十里,至
京师七百里
阳信县
在州城北,东至霑化县界。
东南至滨州界
南至武定州界
西南至商河县界
西至德平县界
西北至乐陵县界
北至海丰县界
东北亦与海丰县界
广九十里,袤五十里。编户六十六里。至州城。四十里,至郡城。三百里,至
京师七百二十里
海丰县
在州城东北,东至“五龙堂” ,与霑化县界。
东南至滨州界
南至史家庄,与阳信县界。
西南至胡家楼
西至枣园桥,俱与直隶之庆云县界。
西北:至“常丰庄” ,与直隶之盐山县界。
北:“至大沽河” 海口。
东北至久山镇,与霑化县界。
广三十八里,袤一百五十五里。编户二十五里,至州城。六十六里,至郡城。二百八十里,至
京师七百里
乐陵县
在州城西北,东至阳信县界。
南至商河县界
西至直隶之宁津县界
北至直隶之盐山县界
广八十里,袤一百里。编户四十七里,至州城。九十里,至郡城。二百八十里,至
京师七百里
商河县
在州城南,东至武定州界。
南至济阳县界
西至临邑县界
北至乐陵县界
广八十里,袤一百里。编户六十里,至州城。一百二十里,至郡城。一百八十里,至
京师七百里
滨州
在郡城东北,东至马店,与利津县界。
南至大清河,与蒲台县界。
西至苏家铺,与武定州界。
北至沙河,与霑化县界。
广八十里,袤七十里。编户七十八里。至《郡城》三百五十里,至
京师八百里
利津县
在州城东,东至青州之乐安县界。
东南至青州之博兴县界。
南及西南俱至蒲台县界。
西至滨州界
西北至霑化县界
北至于海
东北亦至海
广六十里,袤一百三十里。编户三十四里,至州城。六十里,至郡城。三百五十里,至
京师七百五十里
霑化县
在州城西北,东至利津县界。
东南至流钟口,与滨州界。
南至皮店,与武定州界。
西南至韩家庙
西至崔家寨,俱与阳信县界。
西北至五龙堂
北至没西村,俱与海丰县界。
东北至于海
广一百五十里,中袤三十里。东袤四十里,西袤十五里。编户三十五里,至州城六十里,至郡城三百里,至
京师七百里
蒲台县
在州城南,东至青州之博兴县界。
东南亦至博兴县界
南至青州之高苑县界
西南至青城县界
西及西北、正北俱至滨州界。
东北至利津县界
广一百三十里,袤九十里。编户五十九里,至州城。三十里,至郡城。三百一十里,至
京师八百三十里
形胜附
[编辑]《战国策》:“南有泰山,北有渤海。”
《金史蒙古纲传》:“介山东两路之间,最为冲要。” 《郡国志》:“地险于海。”
《元遂闲堂集》有“崇山、巨浸。”
《旧志》:“东接临淄之饶,西阻济河之限,众泉竞出,而汇流于南北,五郡分列,而达道于东西。古齐之名区,东藩之首郡也。”
历城县 函、历诸山导其前,鹊华群峰抱其后,明湖荡漾,泺水萦环,宛有江南之胜。
《章丘县 》东控长白之雄,北枕女郎之秀。山盘龙虎,水统淯漯。
邹平县 跨清河而控长白,襟黄山而带沙河。淄川县 群山阻障,般水潆洄。
《长山县 》山据长白之雄川,受九河之会。《新城县 》铁山四脚峙其东西,乌水、清河经其左右。
《齐河县 》“清河左绕,沃壤连封。”
《齐东县 》“四郊平旷,三河绕回。”
济阳县 济水达于枯河,古屯杂于林莽。《禹城县 》地。有贝丘之高原,川有釜河之故道。临邑县 东连滨、棣,西控德、博。
长清县 青匡诸山之环峙,南沙众水之迤流。肥城县 “五岭盘踞,诸泉导流。”
《青城县 》“地连平壤,阻依清河。”
《陵县 》厌次之墟,“重城为障;齐川之阻,沃野相连。”
泰安州 :“岱岳奠其后,汶水经其前,左盘徂徕,右踞新甫。”
《新泰县 》“西瞻泰岳,南望龟蒙,群山四塞,诸泉导流。”
《莱芜县 》“宫山如屏,汶水如带。西瞻泰岳,北枕《长春》。”
德州 “东据方山,西环卫水,燕、齐扼塞之冲,水陆会通之道。”
《德平县 》“控钩盘而枕鬲津,襟重平而带德棣。” 《平原县 》“地势砥平,原陇棋列,西襟马颊,北枕钩盘。”
《武定州 》,四际广平,中区突起,古无棣之墟,用武之地也。
阳信县 “西引钩盘,东环大沽。”
海丰县 “骝山连马谷以抱城,龙湾引无棣而入海。”
乐陵县 原隰土淖,崇阜如山。
商河县 地多窊卤,城迤商河。
《滨州 》“俯瞰渤海,环抱清河。”
利津县 。“渤海,东濒,清河南绕。”
霑化县 。“古筑久山,远镇沧海。”
蒲台县 东濒沧海,北绕清河。
济南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分野
女虚、危,在子。自女二度六分。三十八杪至危十二度,属齐分。《禹贡》青州之域,元枵之次。《汉志》起女八度;《晋志》同。《唐志》起女五度。费直起女六度。蔡邕起女二度。《汉志》:角、亢氐,兖州。虚危青州。奎、娄胃,徐州。
《晋志》:角、亢、氐,郑兖州、东郡,入角一度。东平、任城、山阴入角六度。泰山入角十二度。济北、陈留,入亢五度。济阴入氐一度。东平入氐七度。
虚、危,齐,《青州齐国入虚》六度。《北海·入虚》九度。《济南入危》一度。《乐安入危》四度。《东莱入危》九度。《平原入危》十一度。《菑川入危》十四度。
《唐志》:“女虚、危元枵自济北东逾济水,涉平阴,至于山茌,循岱岳众山之阴,东南及高密,又东尽东莱之地,得汉北海、千乘、菑川、济南、齐郡及平原、渤海,尽九河故道之南,滨于碣石。” 《古齐纪》:“祝淳于莱、潭寒及斟𬩽,有过有鬲、蒲姑氏之国,其地得陬訾,下流自济东达于河外,故其象著为天津,绝云汉之阳。凡司人之星” 与群臣之录,皆主虚危,故岱宗为十二诸侯受命府。又下流当九河末派,比于星纪,与吴越同占。
《地理指掌图》“青州宫曰宝瓶,辰在子。”
石氏曰:“东方角宿二星为天关,其间天门也,其内天庭也。故黄道经其中,七曜之所行也。左角为天田,为理,主刑;其南为太阳道;右角为将,主兵;其北为太阴道,盖天之三门,犹房之四表。亢宿四星为天子内朝,总摄天下奏事听讼,理狱录功。”
“氐宿四星为天子舍室。” “须女四星,天之少府。” “虚宿二星,为虚堂” 冢宰之官也。
危宿三星,在天津东南,主天府天市、驾屋受藏之事,青州之域。济南府为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东、济阳。
兖州之域。济南府“为齐河、禹城、临邑、长清、肥城、青城陵、泰安、新泰、莱芜、德,德平,平原、武定,阳信。”
海丰,乐陵,商河滨,利津,霑化,蒲台。
按四时中星见于《尧典》,然冬至之日,尧时躔虚,三代则躔女;春秋在牛,汉、唐在斗,宋、元已在箕矣。况今济南为古之青州,而济南所属泰山迤逦,乃为兖州分野;今之兖为古之徐州也。星有差度,地有分合。今虽以“晋、《唐志》” 为准,乃考西洋新法,古之危一度,则西法之虚七度耳。惟天垂象,圣人则之;五行、五事修省,亦岂有分土哉?论者谓青在正东,而元枵在北,犹之乎徐在东,而降娄在西,兖在东,而陬訾在北也。于是乎疑焉。夫实沉主晋,荧惑主宋,自春秋至于今无异占,而谓十二次配十二野,始于班固,《汉志》者,非也。以高辛氏旷林之迁,参辰之主,微国侨之博,叔向或未之知也。僧一行为星土以精气相属,实沉不必照《晋原》,则《元枵》不必临青社,概可知已。若乃“三台齐色” 则在廷和,“三阶太平” ,则海内安,毋亦天道远而人道迩欤?调《玉烛》者,必有所取尔矣。。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