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21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十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十八卷目錄

 兗州府部彙考十

  兗州府學校考

職方典第二百十八卷

兗州府部彙考十[编辑]

兗州府學校考    府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

本府儒學 舊在府治東南。唐兗海觀察使劉莒卜創。自宋迄今,規制屢更。至明洪武十八年,陞州為府,改建於府治之北。廟制:大成殿五間,兩廡各十三間。前為戟門三間。㦸門之左為名宦祠,祀公儀休等二十三人。戟門之右為鄉賢祠,祀展禽以下四十八人。明正德十年,郡守童旭闢戟門西隙地,以祀名宦、鄉賢。前為泮池,池上三橋,橋外為櫺星門三間,廟門之東為學門。大成殿後為明倫堂五間,堂前四齋,東西各十間。後為尊經閣,東為饌堂。啟聖祠三間,在大成殿西北,明移東南,後建文昌祠。其敬一亭在西齋房西。教授宅、訓導宅俱在東、西齋後。舊泮池原在櫺星門內,明萬曆二十六年,魯王助金改建於神路上,出百步外。至三十八年,知府吳汝顯素精《堪輿》,謂「其池去學宮遠,形勢渙而弗屬,戟門前尤為秀氣所鍾」 ,捐俸百金,躬親營度,鳩工繕造。鑿池深丈餘,周圍十七丈,為半月形,上建三橋,俱飾雕欄,磚石灰木,費極浩繁,工緻堅固。知府吳汝顯親臨祭觀樂,見其器多殘缺,遂捐俸三千餘金,將鐘鼓琴瑟塤箎祝敔等件,重加修理,煥然改新。

章賢書院 在東橋北。嘉靖八年,知府劉夢詩建,祀「鄉賢。」 今廢。

承訓書院 在學東北,今廢。

射圃 在學西南。明鄒善有《觀德亭記》,今廢。學田六區 ,其一五十四畝,在府城西南五里,明嘉靖十五年,知府呂綸置。其一九十三畝,在寧陽縣南,隆慶魯宗、朱觀烄置。其一六十七畝,坐落城南十里王因村,萬曆知縣吳汝顯置。其一七十一畝四分。文揚地二段,坐落北辛王社,萬曆知縣張銓置。其一八十二畝,明天啟知府王隆德置。其一地一頃,坐落南砂堆社,二甲。

皇清順治十有八年,通判石惟慎買置。

滋陽縣儒學 在縣治東。元時為兗國復聖公廟址,後毀於兵。明洪武初,兗州同知徐良仁復建復聖公廟。十八年,始設滋陽縣,知縣徐仲讓乃即其地為學。正德十一年,知府童旭東拓基地,復遷。

聖廟居中。堂齋倉舍、各以次興建如制。天下郡縣

皆祀先師,惟滋庠專祀顏子,以兗國為封地也。嘉靖間,知縣錢乾、江應昂、李子茂,隆慶間,知縣王旋、王蔚相繼重修,其制與他邑同。惟堂齋之外有克復、誠明二堂,敬一亭前有泮水泉。廟門之西有陋巷,以「復聖」 里居所近,禮部尚書邵實有《記》。廟門之東為名宦祠,祀漢瑕丘令鍾離意,唐兗州刺史宋璟、陸荁,明知縣胡紳、張德高、張環鄉賢統於郡庠學內正殿,舊祀顏子。萬曆三十八年,知府吳汝顯以天下學宮皆祀孔子,而茲獨祀顏子,於義不安。乃創建尊經閣於後,即閣下建殿,迎《復聖》入祀。改前「復聖殿」 為「大成殿」 以奉。

先師並修左右兩廡,一如他邑制。附《改正祀典碑》

記於後

皇清順治九年,知縣宋文運塑新先師及四配十哲:

等像

文昌祠 建於泗水橋南,一建於關公息馬地廟左,一建於修真道院後。

顏子書院 在縣治南八里。自唐開元間,加封兗國公,立祠於此。歷代因之,春秋祭告。其後廟移郡城,改為「書院。」 今廢。

文在書院 :在少陵臺下。康熙二十二年,知府張鵬翮改修。

學田 四頃二十七畝八分。每畝徵銀三分五釐。

外州縣

「至聖先師廟 」 ,在曲阜縣中,即闕里故宅也。中為

正殿九間

先師南面、四配、十哲分侍左右。後為殿寢七間。祀

夫人幵官氏。寢殿之東,為殿三間,西向,以祀伯魚。寢殿之西,為殿三間,東向,以祀子思。又後為聖蹟殿,正殿之前為杏壇,即講堂遺址也。漢明帝幸孔宅,御此說《經》,後世因以為壇。壇左右為兩廡:東廡五十間,祀澹臺滅明以下五十四位。西廡五十間,祀宓不齊以下五十五位。杏壇前為宋真宗御贊石碑十有二。又前為大成門,門凡五間,旁有掖門,左曰「金聲」 ,右曰「玉振。」 大成門之外,有唐、宋、金及明御碑五座,各覆以亭碑。亭之左為居仁門,又左為毓粹門,是為廟東碑。亭之右為由義門,又右為觀德門,是為廟西碑。亭之前為奎文閣。閣凡五間,制甚壯麗,亦謂之「藏書樓。」 閣之左右各有掖門三間,漢、魏古碑在焉。閣前為廟門五間,廟門之前為大中門三間,門牓舊為宋仁宗御書「大中之門。」 前有三門。三門之前為石橋三,以跨璧水。石橋之前復為大門五間,東西各為一坊,牓曰:「德侔天地,道冠古今。」 其前有石坊,牓曰:「太和元氣。」 坊前為石,鐫萬仞宮牆。此東西大道也。自廟門以內,松柏千章,皆數百年物矣。廟之西偏為啟聖公廟。前為正殿三間,後為寢殿三間,以祀夫人。啟聖廟前為金絲堂三間,以貯樂器,即孔子故宅,魯共王聞樂處也。宋時建五賢堂於此。明改建,易以今名。堂前為啟聖門。廟之東偏為家廟五間,祀宣聖二世、三世及後之有功德者,俱考妣一櫝如《家禮》制。孔氏子孫私祠。家廟之前為詩禮堂三間,宗子所為糾族宣訓者也。舊為宋真宗駐蹕之所,已以賜孔氏之族,使為齋室,明更為今名。堂前為燕申門。其他齋房、祭庫、神廚、牲房,罔不備列。四隅為樓,以比王宮之制。廟左為衍聖公第,又左為闕里門,古闕里在焉。廟創於魯哀公十七年,兩漢、唐、宋代有修飾,至金皇統大定間,制乃「大備。」 元凡三修。明洪武間,奉詔修營。永樂十四年,改撤其舊而新之。成化十八年,始廣正殿為九間,規制益宏。弘治十二年災,奉詔大加鼎建,遣輔臣祭告,皆有御製碑記。嘉靖、隆慶以來,守臣相繼增修。萬曆甲午,撫按鄭汝璧、連標等,復開甕城重門,前後各有碑記。歲以四仲上丁行禮,祭用太牢。衍聖公主祭曲阜,縣官以羊豕各一。助祭,樂舞祭器俱如太學。啟聖公廟與先聖同日祭,以顏、曾、思、孟之父暨朱、程、蔡父配享。孔林 在曲阜城北三里,先師墓高丈餘,前為石壇,其厚三尺,方亦如之。壇石縱橫各七,其數四十有九。墓前一室東向,相傳子貢廬墓處也。其左數步為伯魚墓,其前數十步為子思墓,外有壖垣環之。墓之東南為享殿三間,殿前有石翁仲二,「左執笏,右帶劍,石麟、石虎四,石華表二。」 漢永壽元年魯相韓叔節所建。前有廟門。廟門之左有宋真宗駐蹕亭,亭前有輦路。廟門之前為洙水,水上有橋,橋南為觀樓,樓在周垣之外,魯故北城也。南為林坊,坊之前為大石坊、五洞。萬曆二十二年,撫按鄭汝璧連標建孔林圍徑十里,繚以周垣,林大茂密,多不知名,數千百年物矣。孔林祀期,春用寒食,冬用十月朔日,衍聖公主祭。

尼山聖廟 在曲阜東南六十里。其山五峰西峙,謂之五老峰,中峰即尼丘也。周顯德中,魯守趙某始於其地創廟,以祀夫子。宋慶曆癸未,文宣公宗愿大建廟宇。元至順三年,衍聖公思晦請命重建,賜額「尼山書院。」 立講堂、學舍、祭田,設山長一人奉祀。其制:中為大成殿五間,以奉夫子;後為寢殿三間,以祀夫人;東廡三間,以祀伯魚。西廡三間,以祀子思。廟之西北為啟聖公廟,廟後有寢,祀顏氏夫人。其西南為毓聖侯廟,以祀尼山之神。宋仁宗皇祐二年,封山神為侯故也。廟之東南有觀川亭,其下有坤靈洞,洞中有石床石枕,有孔子危坐石像。洞前蓼水過之,命曰「智源之溪。」 洞後有壑焉,命曰「中和之壑。」 其東則顏母山也。與尼山相對,溪流其中,元人虞集、陳繹曾有記。歲以二月十八日、八月二十七日祭享顏母山,同日俱曲阜縣官行禮。

啟聖林廟 :在曲阜城東二十八里,南負防山,北臨泗水,《禮》所謂「合葬於防」 者是也。金明昌間,衍聖公孔元措表其神道,有廟、有門。墓祭春用清明,冬用十月三日,衍聖公主祭。

復聖公廟 在孔廟東北三百餘步,即陋巷故宅也。巷北有井,名曰「顏井」 ,歷代顏族世守之。宋熙寧間,太守孔宗翰構亭其地,命曰「顏樂」 ,蘇軾為記。歲久亭圯。元元貞間,衍聖公治復命顏族構於故基,繚以周垣,設兗國公像祀焉。延祐四年,因南臺御史段傑請,大修顏廟,以亭為門。至

考證

順元年落成,歐陽元奉敕為「記。」 明洪武、正統間相繼重修。成化二十二年大修,廓其規制。弘治十五年奉敕重修,正德己巳落成。各有御製碑記。廟制:正殿七間。殿後為寢,以祀夫人戴氏。其前為顏樂亭,旁為兩廡,左祀二代歆,右祀三代儉。亭前為復聖門,又前為二門,門西顏井在焉,覆之以亭。前為大門,又前為櫺星門。萬曆甲午,即櫺星為大坊,牓曰:「陋巷。」 由二門而左,為齋堂,齋堂之後為家廟。由二門而右,為退省堂,堂後為杞國公廟,有殿有寢,廚庫牲房具備。宗子居第在廟左方。祭用春秋仲月上丁,宗子博士主祭。

顏林 ,在魯城東二十里防山之陽,有石刻曰「先師兗國公墓。」 墓前一石鐫兩甲士背負而坐,一執斧,一執金吾。又一碑渰沒不存,惟坐趺在,墓高丈餘。杞國公墓在兗國公墓西北,林木森鬱,其地廣衺各一百五尋有五尺,有祀田六十畝,歲收其租,以奉時祭。按任昉《述異記》云:曲阜古城顏林墓上,石楠二株,可四十圍,土人云顏淵手植木也。顏林之西北為侍郎林。顏氏自晉唐以來,為黃門、中書侍郎及六部侍郎者,前後凡十三人,皆葬於此,故云。其地周圍可二里餘,顏氏之裔祔焉。墓祀春用清明,冬用孟冬朔,宗子博士主祭。

曲阜縣儒學 舊在曲阜故城內。正德九年,知府童旭因遷縣治,改建於

聖廟之東。嘉靖五年,督漕侍郎章拯復徙於廟西

矍相圃故址,十二年,巡按御史方遠宜增修。其制有學,無廟,堂、齋宅舍與他邑同,有泮池、射圃、饌堂,學田五畝有奇。名宦、鄉賢二祠俱在明倫堂右。名宦祀魯士師展禽、魯相公儀、休明知縣孔克伸、孔克仲、孔鄉賢祀魯公明儀林放、秦少傅孔駙,宋御史中丞孔道輔,明朝左中允孔諤,詹事孔公恂,侍郎魏紳,布政孟麟,尚書孟鳳,知州孔彥祿。

孔、顏、曾、孟四氏學 在孔廟東,舊名孔氏家學。魏黃初二年,令魯郡修起舊廟,又於其外廣為室屋,以居孔氏學者。歷代因之。宋大中祥符間,知縣事孔勗就廟側建學。延祐間,入顏、孟二氏子孫,其名仍舊。至明洪武二年,乃改為三氏子孫教授司,設教授一員,從流官推轉,歲廩穀九十六石。學錄一員,以孔氏為之,歲廩穀六十石,皆由孔廟佃戶出辦。每員齋夫銀二十四兩,由曲阜縣均徭征派。正統九年,衍聖公孔彥縉奏准三氏生員,許應山東鄉試。成化元年,衍聖公孔弘緒奏准降給「三氏學」 印。三年歲貢一人。嘉靖十年,撫臣奏准三氏子孫,照依州學,定廩膳三十名,增廣三十名,附學無定額。二十年,奏添廩米三百六十石。二十三年奏加膳夫六名,以後照州學,四年三貢。萬曆十年,知縣孔弘復改遷按察司東,益恢其制。十五年,山東撫按李戴、毛在奏增曾氏子孫,改為四氏學。其制有學無廟。中為明倫堂,後為尊經閣,閣後為公子學,舍左教授宅,右學錄宅,前為號房。儀門之東為文昌祠,南為泮宮、射圃、學田四十五頃。萬曆四十二年,知縣孔貞叢遷。

聖廟西華門外今址

洙泗書院 在縣東北八里。元至正十年建。尼山書院 在縣東南六十里尼山之麓。學田 八頃七十七畝有奇。每畝徵銀一分八釐。

社學 十六,社各一所。設立教讀,時加考選,俾訓童子,誦讀之聲聯里巷焉。

寧陽縣儒學 在縣東北,故射圃也。元時嘗為縣治,已而縣治別遷,以其地為學。至元間,縣簿靳良弼創建。明朝宣德「間,知縣孔朝、弘治間,知縣趙琮相繼重修。嘉靖間,張文鳳增修泮池,主事游季勳、知縣汪大容等重修殿廡。隆慶間,知縣秦吉士、何玉德亦相繼修之。」 殿堂、門廡、廚庫、牲房、書舍、射圃,俱如他邑。學田一頃九十畝,何玉德置。學士許彬有《鄉貢進士題名記》,訓導楊俊有《重修儒學記》。名宦祠在

文廟門東。杞、周高、柴,唐庾賁,明朝翟弁鄉賢祠在文廟門西,祀漢鄭弘、王章、戴封、劉梁,後漢劉貞元。

王治明朝許彬、王賢、孟統。萬曆二十六年,知縣徐汝翼念邑科第稀少,用堪輿家言,更新完舊,功猶創始。崇禎年間,知縣冀弘道重修。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及畬重修。康熙七年六月地震。

大成殿圮。康熙十年,知縣劉興漢重建,並重修大成門、泮池、櫺星門、萬仞牆及兩齋。

學田 一十六頃六畝。每畝徵銀二分二釐。

高子羔祠 於名宦致祭之外。明崇禎元年,知縣張子恭在縣治前街東創建。祭用春秋二仲上丁,日久焚毀。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趙纘改建城東南隅。二十七年

知縣陳學夔移建南關外路東,請以後裔高美為「奉祀生。」 三十六年,知縣李溫皋重加修葺,捐俸祀地二十畝,給牛一隻,坐落泗莊社胡村,以為奉祀贍貲。

復聖公祠 在縣西四十里。顏氏子孫有居於此者。元時因立廟以祀之,仍復其家。明朝因之。鄒縣儒學 在縣治南。元元貞元年,縣尹司居敬徙建西門之內。明洪武三年,知縣桂孟重修。宣德間,知縣房喦改建正殿。嘉靖四十五年,知縣章時鸞「重加修葺,又建教官宅三區、射圃三楹。」 萬曆九年,知縣許守恩重修文廟,改鑿泮池於櫺星門內,啟聖祠三楹。生員鞏尚仁修名宦、鄉賢祠一所,在明倫堂西。邑人潘縉建「名宦祠:漢鄒令鄭弘,宋提舉程振,鄒令黃廷堅,元縣尹司居敬、宋璋、顏瑜,明知縣桂孟、朱瑤、房喦、張太章、時鸞,教諭樂暉。」 《鄉賢》祀漢丞相韋賢、韋元成、匡衡,晉雍州刺史唐彬,明長沙府通判趙璧。萬曆三十九年,知縣戴繼先重修櫺星門兩廡及祠亭。

子思書院 在城東南隅。元元貞初,縣尹司居敬創建。

學田 兩頃九十五畝四分八釐。內五十四畝每畝徵銀六分。餘二頃四十一畝四分八釐,每畝徵銀九釐。

社學 萬曆三十五年,知縣胡繼先創立四關四所,各社二十三所,今廢。

子思祠 在縣城外東南隅。祠西舊有子思書院,院西曝書臺,臺西斷機堂,基址相並。按《三遷誌》:「孟母三遷,始徙舍學宮傍。」 學宮即子思講堂也。

子張祠 原係南關社學。萬曆四十三年,知縣胡繼先任時建為「顓孫子張祠。」 知縣黃應祥又設。祭田一頃一十三畝。坐落龍河村,春秋有司主祀。

亞聖公廟 在縣城南道左。宋景祐四年,龍圖閣學士孔道輔知兗州,訪孟子墓,得於鄒縣東三十里四基山,因於墓傍建廟。政和四年,奉詔重修,賜祭田百畝,以給守者。後以距城遼遠,徙建東門之外。宣和四年,縣令朱岳倡義重修,邑士共出私錢二百餘萬,徙建南門之外。重門夾廡,壯麗閎偉,規制大備矣。金泰和甲戌,嘗燬于兵,惟門垣在,幾八十年。元元貞間,縣尹司居敬重修。元末,復燬于兵。明初,知縣桂孟與宗子思諒復鼎建焉。二十四年知縣趙元昇,永樂元年知縣朱珤,洪熙元年房喦,天順二年知縣劉恭,成化四年巡按御史吳遠,相繼修葺。歷歲即久,多所圮廢。至弘治十年,博士孟元以請,乃詔巡撫都御史熊翀大加修建,視舊益恢。大學士劉健奉敕為《記》。萬曆九年,知縣許守恩復修葺之。其制:正殿七間,《孟子》南面,以樂正子配。寢殿五間,祀亞聖夫人。東廡七間,以公孫丑、浩生、不害、陳臻、屋廬子、陳代、公都子、高子、盆成、括子、叔疑、韓昌黎從祀。西廡七間,以萬章、孟仲子、充虞、徐辟、彭更、咸丘蒙、桃應季孫、孔道輔。從祀殿前為承聖門三間,左為鍾靈門,東向;右為毓秀門,西向;前為儀門三間,又前為櫺星門,門左右為二坊,牓曰:「繼往聖」 、「開來學。」 廟左為啟賢門,門內為邾國公殿,殿後為宣獻夫人殿,廟右為致敬門,門內為致嚴堂,堂後為孟氏家廟,倉廚庫、齋俱備如制。宗子居第在通衢之西,與廟門對。歷代碑記詳見《藝文》。

孟母祠 在縣城南子思書院之右,相傳即孟子故居也。有臺高丈許,世稱為「孟子曝書臺。」 元元貞元年,縣尹司居敬於臺西構室,曰「斷機堂。」 歷歲既久,堂頗摧瓌。至元元年,僉憲楊國賢行部至邑,命有司重葺。明洪武二十八年,參政康民遠、僉事王亨各捐己俸,仍舊址而新之。永樂、宣德間,知縣朱珤、房喦相繼重修。天順五年縣丞宋融乂加修復。

泗水縣儒學 舊在城外東南一里。宋元豐間,知縣韓祗勤所建。元末廢。明洪武八年,知縣潘從善移建城內東南。成化間,知縣蔣寬、曹瓏。嘉靖間,知縣袁渠、楊銓、張祚相繼重修。殿堂、門廡、廚庫、射圃如制。有講堂三楹,在明倫堂後。名宦、鄉賢同祠在學門內。知縣張祚建,以唐縣令孔萱、孔光嗣。明知縣袁渠為名宦,子「路為鄉賢。」

皇清順治初年,知縣王明輔重修。十二年,知縣陳良

玉重修社學在各里

學田 一頃八十七畝九分有奇,每畝徵銀三分。

仲子廟 在縣東郭。明萬曆間,知縣譚好善建,復請族宗子銓、世衍奉祀,給祭田,春秋丁祭。至二十一年,提學周應治給銓子《則顯》衣巾承祀。知縣尢應魯增田加修,廟左,建「故里坊。」 自十七代避赤眉亂遷任。今濟寧仲家淺,族子有未遷者,尚留泗水,其濟寧嫡裔授世襲博士。

滕縣儒學 在城西。宋大觀間創。元末兵燬,明洪武二年,知州薛元義重建。景泰間知縣夏必貴、郁亨,成化間縣丞顧俊、弘治間知縣馬文盛、嘉靖間縣丞鄭元、知縣林春,「相繼增修。」 殿、廡堂、齋廚、倉、敬一亭、饌堂、射圃,號房如制。崇禎三年,知縣荊爾植修泮池橋。四年修建尊經閣五楹。

皇清初,教諭袁述重修。兩廡。文昌閣在學內,社學在

各里

性善書院 在學宮之左。元朝延祐元年,御史任居敬請改築書院,置山長一員。有學田十頃,學士虞集有「記。」 元末兵燬。明成化間,知縣馬文盛奏請建祠。前殿三楹,祀《孟子》,以樂正子萬章配享。後殿三楹,祀文公,以然友畢戰配享。左廡為「名宦祠」 ,祀奚仲,知州薛原義、知縣羅斐、歸儒,縣丞顧俊、教諭項理。右廡為「鄉賢祠」 ,祀叔孫通、睦弘、寒朗、曹褒、李洞、李稷、杜玧、王嘉賓。其後殿廡俱廢,乃於後殿為三壇共宇,中祀文公,左右祀名宦、鄉賢,以春秋上丁行事。

社學 按「舊志」 ,在東門外,又每社各一所,俱正統間知縣羅斐建,俱廢失其所。嘉靖間,邑民孫禎於東門北捐立義學一所,正房三間,枕街房三間,門石坊一座。今廢。

嶧縣儒學 在城東門外。宋初創建,元末廢。明洪武二十三年,知縣王磐、縣丞田疇創建,年久摧隳。正統間,知縣王黻、天順間主簿張彬相繼重修,然尚卑陋弗稱。嘉靖十年,知縣李孔曦撤而更新。殿堂門廡,規制大備。隆慶二年,知縣王郯重加修葺,廟前闢為神道,改築「敬一」 亭於明倫堂後,訓導蘇璽有記。名宦、鄉賢二祠俱在

文廟之右。萬曆四十五年,知縣張我德重修。吳崇

《禮》有「記。」 天啟二年蓮妖之變,殿廡俱焚。本府知府孫朝肅捐貲五百金,按院陳九疇、學道賀萬祚各輸金重修。

學田 二十二畝二分,在城六畝,每畝徵銀一錢;在鄉一十六畝二分,每畝徵銀八分。

社學 舊每里各一,今俱廢,祗存城中者,在察院東。

金鄉縣儒學 舊在縣治西。宋紹興中徙東嶽祠側。金大定間,縣令聶天祐遷於縣治之東。元至元間,縣尹劉源、牛天麟、周仲誾相繼修建。明洪武四年,縣丞李瑾重修。正統間圮於水。成化間,知縣盛德重修,學士吳寬有《記》。規制與他邑同。前廟、後學,學門在右,門前有橋,曰「文橋」 ,其南有橋,曰青雲橋。學東為墳書臺,上有講文亭,今廢。名宦祠在儒學東,祠盛德高魁宋鼎、唐鵬、楊守道。鄉賢祠在墳書臺東南,祀漢功曹范式,晉尚書左丞郗隆、侍中郗鑒,宋太尉參軍檀道濟,元中書右丞馬紹、嘉議大夫劉持中,明陝西行太僕寺少卿李檠,敕贈禮部員外郎郭囊、誥封吏部郎中胡洞,俱知縣楊楫改建。學田三頃五十六畝,教諭楊守道置。天啟五年,邑舉人張文燦重修啟聖祠、文昌閣。崇禎元年,知縣李國大重修啟聖祠。

皇清康熙五年,貢生張士表重修「啟聖祠。」十一年教。

諭王克生復修

學田 三等地四頃八十四畝三分八釐。一等地每畝徵銀一錢六分。二等地每畝徵銀三分。三等地每畝徵銀一分。

魚臺縣儒學 在縣西北。「金大定間,縣尹孫榮祖創。元末兵燬。明洪武二年,知縣謝榮祖重建。正統間縣丞楊楷、成化間知縣崔演、正德間知縣李文敏、任惠。嘉靖間教諭宋希文、知縣潘元翰、署印推官郭恬相繼增修,規制與他邑同。」 啟聖祠 ,「明嘉靖九年,始詔兩京國子監及天下郡縣俱建啟聖祠。」 魚庠之建,可得而考者,有萬曆五年,知縣張澍建啟聖祠於艮方,日久漸圮。康熙元年八月,遂沒於水。至康熙二十年,有本縣庠士隨拔、房樹極、劉溥、房辰等倡議捐貲具告,邑令羅大美舉而新之,稱巍煥焉。

文昌閣 文昌閣非學校之制也。郡縣創建,由於士希榮寵,人樂顯庸之,故建無常處,未嘗畫一。按:朱之玉《碑記》:「魚祀文昌,初在北城樓上,而」

明邑令宋聚奎於萬曆七年,始建「奎光閣」 於

文廟前之「龍臺」 ,至萬曆三十八年,牛公文明乃移。

文昌於中,遂名「文昌閣。」

皇清順治七年,王公國榮因舊制修之,增祀「張仙」於

側,歲久漸圮。康熙二十有九年,邑庠生房樹極等捐貲重修,殊壯厥觀。

學基 南北長大尺四百七十四尺。南至官街,北至城馬道南,闊大尺一百六十尺。東至武家宅,西至王庭栴宅北,闊大尺四百四十尺。東至舊水亭外,西至城馬道。

學田 :學田原額二頃五十畝,內租地一頃三十六畝,每畝徵銀一錢四分九釐五毫七絲;又地一頃一十四畝,每畝徵銀四分八釐四毫二絲。查《碑記》,「元泰定元年濟寧路。世祖至元三年改魚臺,屬濟寧路魚臺縣達魯花赤,管本縣諸軍奧魯勸農事朵羅及置買鉅野縣番車保住人軍戶王社長兄弟等地一契,為」 贍學田。此魚有學田之始也。明萬曆八年,知縣朱聚奎添置學地等契,事經久遠,業遭奸民侵占,租累學役墊賠。康熙二十七年,知縣馬得禎按籍清查,歸正於學。教諭王謙志為作《齋膳田租記》。

崇德書院 在穀亭鎮。明嘉靖間,邑人韓襄偕隨鶤建,有講堂齋舍。弘治二年,隨鶤又偕李君者修之。崇禎八年,知縣張文顯重修。俱見《碑記》。棠滸書院 在穀亭鎮。明嘉靖間,分司主事楊撫建,旋改公署,後仍復為書院。

社學 :按:宋《聚魁記》云:「西社學在西南隅水濱,改淫祠而為之。」 又曰:「穀亭鎮北有小書院,可作社學。」 是在城者已有,而在鄉者尚未就也。今鄉、城俱無遺址,莫考。

皇清憲臣廣厲學宮,飭所屬建社學,以復《三代鄉學》。

之制。前邑令沈鉉吉艱於締造,祗行延請社師,以報遵依,而學至今仍闕云。然學之闕典甚多,固不獨社學也。王謙志曰:「堪輿家言,多不可信。然每見郡邑學宮,苟制度得中、形勝完備者,類興科第,蔚人文意。三才因應,理有固然。堪輿家言,未盡誣也。魚邑學制,闕略尚多,然費重工繁,談非容易。惟取不甚艱鉅,而堪」 輿家爭言其益者,附記於篇,餘則姑存其目焉。昔明萬曆間,縣尹劉君以廟前蔽翳,買櫺星門外民居撤之。啟離位,達龍臺,甚虛敞矣。然一水茫茫,前太空闊。堪輿家以「靈秀少凝」 為嫌,欲於外更建一坊為龍門,設一栰為仙舟。龍臺接南城,上置一門為天門,又於櫺星所枕衢首建一坊為雲路,俾入廟瞻聖者皆從此入泮。池左牆外積水毋涸,中蓄遊鱗,種蓮盈窪,可名「瀛洲。」 修補如此,邑之人文當大振。余味所言,因勢乘便,費似無幾。今邑科第缺有間矣,懷才負異之士,亦有抑鬱思奮者乎?乘募捐修學之賢父母相助經理,將天光臨,地靈傑,人文接踵無難也。其曷圖之。

馬公書院 康熙三十年冬月,知縣馬得禎建門一所、堂二宇,在東大街。魚自為邑以來,城中未有書院,誠屬闕制。維公修學、修志之後,並創補之,俾數千百年曠典稱完備焉。而善政善教,士民無可以報,爰即後堂尸祝於公。詳見邑進士劉芳聲《記》中。

單縣儒學 舊在舊縣治東南,宋、元屢修。明正統間,知縣高節拓其基而新之。景泰間縣丞葛全、天順間知縣金輝、弘治間知縣成文、正德間知縣石鼎,相繼修葺。嘉靖二年,城壞於水。五年,參議侯位改遷新城,建學今址。其制:學在廟西,餘同他邑。名宦、鄉賢二祠俱在殿東。名宦祠:「《春秋》,單父宰宓不齊,巫馬期,宋知州事呂公著,元州守楊仁風馬詔李彥瑞,明知縣陳葵。《鄉賢祠》:晉左丞郗詵,明常德知府秦時中,御史馬貫,序班田疇,尚書秦紘,光祿卿張賓。」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韓第重修。

學田 二頃八十三畝,每畝徵銀六分四釐五毫。

二賢祠 在舊城北臺上,祀單父宰、宓子賤、巫馬期。宋慶曆四年,知縣孔叔詹建,因兵燹,祠廢。明景泰五年,知縣葉斌重修,有記。嘉靖六年,參議劉淑相創建堂階、門宇,春秋上丁致祭。文昌祠 在舊城,久廢。今建於新城城隍廟右。城武縣儒學 在縣治東。元至元間,縣尹馬伯琦因宋遺址修建。明知縣劉恕、張盤、林嘉謨、鄭漢相繼修復,諭德趙琬,大學士劉定之、都御史任瀛各有記。名宦祠在戟門左,祀宋主簿王禹偁,元縣尹曹世貴、馬藻,明知縣王逵、楊謙,教諭伍誾。鄉賢祠在戟門右,祀漢諫議大夫張燾,宋丞相龐籍,尚書祝惟嶽,太保馬默,元御史中丞

苗好謙明修撰。韓克忠員外郎。郭璽俱鄭漢建。

皇清順治初年,知縣劉佐臨、教諭唐价重修。

文昌閣 在聖殿東城垣上,聳然特立。

魁星樓 在聖殿東南城垣上,遠望數十里。

皇清劉佐臨於康熙壬子歲立。

尊經閣 在明倫堂後。傳其規模宏大,今久廢。雲梯 在屏牆正南三十步許。城路修為階級,曰「雲梯。」 上有坊,遇賓興大典,邑宰送士子登其處。儒學趙于京因坊廢,立木坊於街口,曰「雲路。」 「月臺 」 在尊經閣後二十步許。四面皆水,此臺特出。其形如月,與泮池遙相環抱;蓋學宮之鎮山也。

學田 ,南賈莊並吉王村共學田兩頃五十八畝四分,東桑梓村學田一十六畝五分,輝賓村學田六十四畝五分,太平集學田七十一畝五分,待侍村學田一頃一十二畝八分,北小房村學田一頃一十畝。共計學田六頃三十三畝。義學 在縣治東,鳴鳳街之右。中建大廳三楹,規模軒敞,匾額曰「明義堂。」 前有路臺,立義田碑記於左。下甬道。東興詩、立禮、成樂三齋,西明德、新民、至善三齋。前為重門,左、右門房匾額曰「雲梯初級。」 門外立二大碑,左為申請各憲勒石之碑,右為「邑紳王孫延義學記」 之碑。轉東為大門匾額曰「進步。」 門前立坊額,曰「義路」 與

聖廟禮門東西遙映,廳後為退室五間,後房三間。

為住守義學人宅

義田一頃二十一畝,在北鄉回廟村徐家海武盤社,四甲行糧。

曹州儒學 在州治東。正統十一年,知州范希正創建。成化間,同知張浩、正德間,知州吳瓚相繼重修,規制與他州同。名宦祠舊在城西,祀大理卿張驥、知州范希正,以其開復州治也。弘治間,知州陳洵改建。

文廟內鄉賢祠在

文廟舊文昌祠也。正德五年,參政史學改建,祀曹。

伯、振鐸、曹公子子臧,漢魏相,晉卞壼,唐賈敦頤,宋邢昺、張齊賢、劉潛元、商挺、孫橋、王茂、張企誠,明李秉。

學田 :「明隆慶三年,以田澄寺入官地一頃八十畝為學田,後變價本州建尊經閣。」 其萬曆以後所置學田,俱已荒廢。至萬曆四十五年,鹽院李捐贖銀二百一十六兩,巡道吳捐贖銀五十兩,知州潘捐俸銀五十兩,共買學田四頃四十八畝二分,召佃領種,歲輸籽粒貯倉。每畝變價銀一錢一分。除納條銀外,每月供給會課,歲終以其餘申助貧生及力不能舉婚葬者。有《循環簿》,按季登報鹽院巡道。其地畝四至業主、佃戶姓名,勒石重華書院門右。又於各地界立碣表識凡五,以防侵占。

社學 。舊社學二所一在州治東南,一在新集。明成化初,同知張浩創建。萬曆三年,知州劉葵於清浪等集增立社學十處。萬曆二十年,知州許恩於各集鎮共建社學四十六處,年久俱廢。冉仲弓祠 在曹州東十五里冉村鎮東南里許。明萬曆間,知州周𤐣建,以冉賢裔孫冉一周、冉一皋奉祀,有碑題曰「《先賢冉仲弓》故里,後祠圯至?」

皇清康熙三年,祀生冉永傳「《呈允學憲》劉批州知州。」

母配坤,於鎮內創建祠堂,有碑記,見《藝文》。至康熙十年,一周曾孫祀生冉秋桂,呈允撫院袁學憲楊批本府蔡行州、知州佟企聖,仍於鎮東南舊址重建祠堂,同日致祭。

卜子夏祠 在曹州城北十里墓所,明萬曆間建,後圮至。

皇清康熙六年,知州毋配坤重修。

澹臺滅明祠 ,在曹州東南七十里,今湮。重華書院 ,萬曆間兵憲李天植建,為講學課士所。正廳三間,匾「精一堂」 ;兩廂房六間,後樓三間,匾「文明閣」 ,上祀帝舜。前儀門三間,大門三間,匾「賓於。」 繚以周垣,四面為濠,闊深皆丈許。門前有木橋,橋東南隅有高阜,上建小亭,匾「木石居。」 西隅大門三間,西向,匾「重華祠」 ,萬曆四十五年,天植孫徵儀以御史奉鹺命按濟上,式廓先猷。捐銀一百兩,檄本州重加修葺。於廳前建瓦軒三間,樓改為閣,匝以迴廊,東增建齋舍三間,匾:「霱雲」 齋亭一座,匾「小乾坤」 萬曆四十七年,東增建文昌祠五間,西建倉房五間,匾:「養士倉」 ,貯收學田籽粒廚房三間。又西,李公祠堂三間,郡人公建鄉約所三間,大門外木橋改為磚橋。橋南建坊一座,匾「虞門」 ,今俱廢。祠內創建「碑記」 一座,侍御馬應夢撰;《重修碑記》一座,光祿吳允中撰。

青雲館舊為「文昌祠」 ,在文廟東,知州許恩建,後改今名。移奉文昌像於尊經閣。正廳三間,東上房三間,南書房三間,廚房三間,前中門三間,大門一間,今無。

奎壁樓萬曆八年,本府署印推官郭守憲創建。三十五年,知州吳邦相重修,今圮。

文昌祠 舊在曹州

文廟東北。明正統中,州守范希正創建。弘治初,州

守陳泊重修後祠圮,遂移祀於大成殿後尊經閣上,每歲春秋以上戊日致祭。有《碑記》。

曹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縣在故元時為磐石鎮,知州鄭自厚、巡檢王守敬、鎮人張天翼於其地建鄉學,即今址也。明徙州於此,改為州學,旋以為縣,乃改縣學。正統間,知州范希正大加修葺,張益有記。成化間,知縣張仲芳、王僑。弘治間,知縣王肅、鄒魯、郭孟麒相繼重修。嘉靖,河決城圮,學舍淪沒,知縣王守身勸諭邑人王袞重修。隆慶三年,知縣蔡璧重修。其制與他邑同。有文昌、尊經二閣,堂門之外有淵泉堂一所。泮池在櫺星門外,學田六頃有奇。名宦、鄉賢二祠俱在東廡之左。名宦祀濟陽令南頓君劉欽明,知縣郭鼐、趙景鸞,教諭汪元、趙敬道,主簿曹誠、典史劉讓,萬曆知縣王圻重修。《鄉賢》祀元戶部尚書王茂孝子張企誠,明吏部尚書襄敏公宋秉,都御史王崇文、都御史宋綱。崇禎間,知縣郭萬象重修。

皇清康熙十八年,知縣臧眉錫、朱琦相繼重修,貢生。

藍庚生等,糾金重建「鄉賢祀。」

學田 一十四頃五十畝三分二釐半,荒熟每畝徵銀二分八釐。

定陶縣儒學 在縣治東。舊因河患衝淤,遷徙不一。明成化二十二年,知縣孫賓始遷今址。嘉靖十六年,知縣胡來貢重修文廟,邑人曹邦輔有記。其後,知縣劉倫建敬一亭於廟後,知縣芮京建啟聖祠於亭後,知縣羅大才重建明倫堂,郎中喬遷有「記。」 知縣睢祝重修齋舍及門。萬曆七年,知縣黎邦琰重修文廟,規制與他邑同。有泮池、講堂、鄉賢、名宦二祠,俱在櫺星門內。萬曆二十六年,知縣楊克順建柵欄二圍。天啟三年,知縣朱萬年「重修。」 正殿、戟門、聖道、淵源坊、泮池、櫺星門。

皇清順治六年,署縣事本府同知金有選以「櫺星門。」

前湫陋,徙近北二十步。十二年,知縣趙國琳捐俸倡修正殿及兩廡戟門等,煥然一新,規制大備。

社學 三所俱知縣劉倫建。

魁星樓 在文廟東二十步。萬曆四十年壬子,知縣賈應元建。上祀「奎星。」 每賓興,結龍門坊「青雲梯」 ,集應試諸生其上。

文昌閣 在縣治東南隅,高七丈有奇。上祀文昌帝君,中禮張仙。春、秋二仲月上戊日致祭。先據《形家》言,「東南文壁地勢缺陷,邑舉人金湯結社捐募,崇禎五年創建。」

南文昌閣 在縣治東南隅城上。以祀文昌帝君,春秋二仲月上戊日致祭。高三丈有奇。碧瓦丹椽,綺窗朱檻,前列雉堞,後植松檜,為一邑文筆峰。萬曆四十六年,知縣張紹芳創建。順治元年,被戍卒火燬。至四年,通州知州董發帷、超貢李復泰倡義輸,募紳衿捐貲重修,復還舊觀。邑人田玉潤董其役。

北文昌閣 在縣治東北隅。

養正書院 :在縣治東南,為在城社學。知縣劉倫建,今廢。

社學三 一在《宗家集》,一在《大塢集》,一在《冉堌集》,俱知縣劉倫建。

濟寧州儒學 在州治東北。其始規制甚狹。至元間,監州冀德方始創廟宇。其後,知州郭景仁、李宗武、張仲仁、總管王德修,相繼重修。明洪武三年,同知劉大昕,正統間,知州陳亮相繼重修。元人辛明遠、衍聖公孔克堅、大學士許彬各有記。規制與他州同。

「聖殿」 後為明倫堂五間,堂後為「尊經閣」 五間,閣後

為敬一亭,亭後啟聖祠,左為名宦祠,右為鄉賢祠。萬曆三十五年,知州劉嗣傳重修,郡人于若瀛有《記》。四十三年,知州唐世柱重修,郡人楊洵有《記》。

皇清順治五年,總河楊方興修平原任,有《鑑》。有《記》九。

年,郡人鄭與僑捐葺學宮,清肅禮也。濟庠不知何始居民錯處,致蕪穢不堪。康熙十七年,總河部院靳輔視學,見之惻然奮興,捐金倡修,徙居民廓清地基,命濟寧道葉方恆協理,管理運河。

廳,同知任璣督修,遂將大成殿神門、櫺星門撤而新之。後兩齋東西義禮二門及尊經閣、敬一亭,並為重建。更擴兩齋之十間為十八間。「二老堂」 ,以祀總河陳公堯、王公士翹。舊在學東偏,移建西偏。堂後建講堂三楹,周以垣門東西兩廡,明倫堂及更衣、省牲二所,啟聖、名宦、鄉賢三祠,儒學東西二門,門外崇聖、育賢兩坊,並加重修。學宮周圍繚以垣,舊影壁去櫺星門南遠,行人穿過褻媟,移近內數武,兩翼亦益以垣。東西建柵欄,門各一,止行人由影壁南行。壁前左右近民居,仍界以牆。費工料價銀三千金有奇,有《碑記》。儒學東門內有文昌祠三楹,祠後講德書院三楹。郡人王天眷等輸貲建運河廳,任璣謂教官賃居學外非制,揆度明倫堂東偏空地,請於道憲。上聞。河臺命學正孟鏐募建學正宅一區,費工料銀近三百金,募諸生得半,餘半學正輸宅後復為房五區,學門役居之,以便掃除。宅西自東齋房,北至名宦祠,東南、北長十八丈許,復界以牆,拒雞犬童穉,勿得越界作穢。康熙二十年秋,雨大降,學宮西北隅水深五尺,鄉賢祠遂為浸圮。州紳王天眷、鄭與僑等糾金重建運河廳同知任璣捐金助成,州判甯紹先輸貲修砌神臺。二十一年,貢生陳心祐、生員駱日新等糾金造「啟聖」 及配享先賢先儒神龕三座並金神主匾額,栽松柏百株。學正孟鏐捐金八兩、生員黃文學輸銀十五兩造。

先師座前黃綾帳幔一掛,四配十哲大紅絲紬帳。

幔四掛社學二十三所

正學書院 在州治南。嘉靖間,主事楊撫建。學田 二頃九十六畝八分七釐四毫二絲。每畝徵銀二分。

社田 :舊社有學無田,不拾載而學旋廢。康熙十三年,總河部院王光裕以為「設學必先置田,乃可永久。」 又查無礙官地,用作延師之資。一在大教場東邊,不妨操演閑地一頃一十四畝;又城西北二面閑地一頃二十六畝,共閑地二頃四十畝。令每處分給八十畝,概免差徭等項。由是文風振起。

嘉祥縣儒學 在縣治南。金皇統間,嘗於嘉祥村東北「山口鎮創造。已而瀕河學毀,鄉進士翟三俊倡建於獨坐山之右,繼又為河所淤。大定間,知縣竇迪遷於萌山之陽。金季又燬。元初,縣治始復。邑人常信之、曹子和輩,即故址創殿四楹。」 至元三年,縣尹劉榮祖始遷今地。至正三年,縣尹劉敬重修,後復圮塌。明天順八年,知縣張慶鼎建齋堂。成化間,知縣高淳劉淵俱增修。嘉靖間,縣丞韓文黌重建文昌祠。名宦、鄉賢俱在學宮。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張泰升、教諭霍希賢、訓導呂祚

蕃捐募重建「明倫堂。」 五年鄉賢祠毀,生員杜貞恆重建。十一年啟聖祠毀,教諭侯大武募修。社學 在各里。

子游祠 在嘉祥縣南四十五里崱山西南。成化丁未改建,獨坐山之麓。

「五賢祠 」 在嘉祥縣城隍廟西中奉曾子子游、澹臺子、黔子高。萬曆年間建。時梁產靈芝一本,光瑩如玉。

文昌祠 在嘉祥縣儒學東,順治三年重建。宋聖公廟 在嘉祥縣南四十五里南武山之陽,世謂「武城」 者也。不詳創自何時。至明正統甲子,教諭溫良以廟宇傾圮,奏請重修。詔山東參議馬諒、僉事蕭啟、兗州府知府焦福、嘉祥縣知縣宋善修建祠宇。弘治間,巡按御史金洪見其規制卑陋,復請於朝,大加修營。其制:前殿七間,中設宗聖公像,以子思、孟子分配。兩廡十間,以門人陽膚、沈猶行公、明高、子襄公明儀、樂正子春公明宣從祀。寢殿五間,奉公及夫人像。正殿之前為戟門,戟門之外為闕門,前為御製碑亭。闕門外東西二坊,其前石坊一座。宗聖殿西為萊蕪侯廟,廟有兩廡,以曾元、曾華、曾申、曾西從祀。其外為門,其旁有三省堂,大學士許彬有《碑記》。

曾子書院 在縣南武山,相傳曾子讀書處。考元時《吳氏墓碑》,有「東至曾子書院」 之文,歲久遺址不存。

學田 一頃二十七畝五分。每畝徵銀四分五釐。

鉅野縣儒學 創於城北。屢經河患,廢立不一。明洪武四年,縣丞陶有仁因舊址重建,縣丞呂讓復因淹沒移置城東門內。永樂間,教諭韓文興重建。正統間,縣丞叚汝旦,成化間,知縣劉林

增修,正德間,知縣田齊重修,規制與他邑同。有文昌宮、尊經閣、名宦、鄉賢二祠俱在學宮。學田二十畝,教授蔡平有《記》。

學田 二頃六十三畝。每畝徵銀九釐。

鄆城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宋元祐間創建。元至元間,縣尹劉彧始建。兩廡準漢《成都周公禮殿圖》為七十二賢,畫像、冠服、顏貌皆如古制。教授曹大本有記。明洪武元年,縣丞江漢重修,知州劉大昕有記。成化間,知縣任昶增修廟廡、堂齋。嘉靖間,知縣趙若唐增修。名宦祠祀縣令王子章以下諸人。鄉賢祠祀樊公執敬以下諸人。萬曆三十二年,知縣王遠宜增修文昌祠。崇禎三年,啟聖祠圮舊一楹,邑鎮撫黃守志於明倫堂東擴建三楹。三年、五年,知縣麻如蘭、《禾嘉穗》相繼重修聖殿。

嶽麓書院 在縣內。宋咸寧中,知縣李先則奏建,今廢。

養正書院 嘉靖七年,知縣趙若唐即縣丞宅改建。

學田 二頃三十四畝二分。每畝徵銀四分八釐六毫零。

魁星樓 在學前東南城上。高三丈餘,丹甍連雲,一方勝概。天啟四年,田公吉創建。

社學 成化、弘治間,各有學設教讀,選里中子弟訓之。今惟縣治西南街東一所圮廢,陳公良謨捐俸於四門僦屋,延師訓之。

東平州儒學 。宋景祐間,沂國公王曾始建於城內西南。元皇慶間,嚴實子忠濟為總管,以其狹隘,改創於州治東北,規模闊大,周圍數里,漢家碑碣皆移置於中。至正間,知州劉修德復加修飾,學正王賢有《記》。明因之,後稍廢圮。永樂間,知州楊瑒重加修葺,黃謙有記。正統間,知州傅霖建辯志堂於後。弘治間,知州蕭仲祿恢明倫堂為七間,知州陳經始為公廨四區。嘉靖間,知州胡松即綸章閣故址為「敬一亭。」 知州裴某以都御史曾銑命,改堂前土山為「杏壇」 ,修撰王汝孝有《記》。名宦祠在。

先師廟西北,祀漢東平王、相王尊,唐鄆、曹、濮節度。

觀察使馬總,天平軍節度使令狐楚,宋知鄆州宋庠、王堯臣、韓琦、富弼、吳奎、龐籍、劉夔、滕甫、劉敞,通判鄆州寇準、司馬光,京東轉運副使陳知微,金知東平府事完顏弼,元東平路行軍萬戶嚴實,東平宣撫使姚樞,明東平知州曹體仁、張仁。貢安國鄉賢祠在名宦祠後。祀漢昌邑王師王式,魏處士劉楨,晉奉高縣侯馬隆,處士劉兆唐,太子賓客呂元膺,宋翰林學士梁灝,中書侍郎傅堯俞,穎州文學參軍穆修,殿中侍御史郭權,尚書右丞、忠肅公梁燾,同知諫院龔鼎臣,戶部侍郎李迨,監察御史馬伸金,禮部郎中趙渢,兵部尚書、文簡公高霖元孝子王閏,處士王旭,翰林學士王磐、張構,吏部尚書李昶,布衣趙天麟,福建左布使張琛,贈兵部尚書前侍郎劉源清,戶部郎中劉爾牧,俱知州胡松建。明知州李湘修後歲久傾圮,郡人郭士奇捐金數百,獨力修建。

皇清康熙十年,禮生楊文斗「妝修聖像龕座,社學在。」

各里

學田 四頃五十三畝。每畝徵銀六分。

汶上縣儒學 在縣治東。唐長慶四年,縣令邢審容修葺。元至元間,縣尹時拳重建。明洪武初,知縣史承祖重修。正統間知縣盧茂、成化間知縣李芳、隆慶間知縣趙可懷、崔守一相繼增修,規制與他邑同。名宦、鄉賢二祠俱在㦸門之左。學田一頃八十畝,趙可懷置。

聖澤書院 舊在縣城西南二十五里開河之東,故名。講堂建於後魏孝昌丙午,相傳孔子宰中都,與群弟子講道之所。唐吳生有畫宣聖兗公小像,徐法題其額。又有顏魯公所撰《夫子廟堂記》。宋元祐四年,周師中宰邑,重加修建,王堯年為之記。歲久灰燼,鞠為瓦礫。元時都水少監馬之貞建大成殿四楹,中肅聖容,傍列十哲。堂室、門廡、庖庫、池井,無不具備。學士李謙為《記》。明嘉靖二年,知縣吳瀛移建城中。隆慶元年,知縣趙可懷重修。萬曆元年,知縣張惟誠改為「復古書院。」 郡人于慎行為《記》。

學田 一頃七十九畝,趙可懷置,每畝徵銀六分。

汶陽書院 在預備倉右,創自永清張公。堂軒𤕤塏號舍,曲回建坊構橋,引流種樹,聚諸生伊吾其中,而政治之暇,亦時臨辯義也。郡人于慎行為《記》,葢數年而廢,邑令彭公健舍,因改為「察。」

院云

邑之社學,建於國初者久廢,至永清張公實創置之。在城二區,東西兩關各一,在鄉二十四區,各置桂公萼學範焉。大略以隙地建為學舍,左右相向,中設四堂,左右為塾,以篤實長老二人坐,左右塾序行道出入。前為習禮堂,繪陳祥道、楊復所撰《禮圖》。諸童子見先生習升降拜揖、坐立之節,即授圖擘畫指示,令其通曉展習。次為句讀堂,列《管氏弟子職圖》,日講其一。次以《孝經》《小學》教之,句讀粗熟,仍講說大義,約之入身。次為書算堂,又次為聽樂堂,各有教法。日晡,自聽樂堂遞至習禮堂,皆略復舊業,以次序出。今城外遺址僅存,而諸鄉消沈殆盡矣。

東阿縣儒學 在縣治西。明洪武八年,知縣朱真因遷邑創建。成化間,知縣陳貴、弘治間知縣秦昂相繼增修,規制與他邑同。萬曆七年,知縣朱應轂始移明倫堂于西,而於大成殿後建文昌閣三楹,因奉《敬一箴》於上。邑人孟一脈、于慎行各有記。萬曆三十三年,知縣王以旌重修。

文廟名宦祠在戟門東,祀春秋柯大夫尹子奇、晏

嬰漢穀城長王堂、張遷,魏棗祗金雷淵兀。東阿令宮。欽明知縣黃哲、貝恆。鄉賢祠在戟門西,祀金丞相、蕭國公侯摯,壽國公張萬公,參知政事高霖元,翰林學士李謙,翰林修撰司允德,明兵部尚書張本,戶部尚書師安邑令李鑾,河南參政劉約,戶部員外郎劉田,平涼府同知于玭,都御史侯越,學田若干畝,孟一脈置。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知縣徐天時重修。教諭姜銘鼎

捐俸募化,督工助修。有《碑記》。

野齋書院 在舊縣尚德鄉居仁里,即今堂子社。元翰林承旨李謙故居。謙卒,詔立書院,設山長以掌其祀,號「野齋」 ,諡「文公。」 今院祀俱廢。柯亭書院 在城東北隅。知縣白棟建。

東流書院 在城南十五里東流泉上,即故洪福寺也。嘉靖中,拆毀淫祠,改為書院。祀周、程、張、朱五賢。以元左丞嚴實、學士李謙明、參政劉約、員外劉田、都御史劉隅、同知于玭配。

學田 舊七頃,餘因黃水淹沒無考。今存一頃五畝六分七釐。四等徵糧,一等每畝徵銀二錢,二等每畝徵銀一錢;三等每畝徵銀八分,四等每畝徵銀五分。

平陰縣儒學 舊在縣治西北。宋元符間,知縣虞芹因地瀦水,改遷縣治東南。元末廢毀。明洪武三年,知縣黃溥重建。永樂間知縣李恭、正統間知縣丁文、成化間教諭劉振、知縣蔣昺、潘容相繼增修,規制與他邑同。提學僉事畢瑜、修撰錢福、副使梁成各有記。萬曆二年,知縣樊思誠繼修。

聖廟櫺星門育秀坊西齋。天啟元年知縣李潤民

重修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劉昌祚「重修大成殿。」圮邑人宋

鼎延孫光祀等捐貲重修及《門廡》之屬。

文昌祠 舊在平陰縣東南角,今移置儒學門東。

學田 舊墾頗多,今日久荒蕪,侵沒無從查勘。順治十一年,訓導馬孟道清查出一頃九十畝,申報學道。按:學田原以贍士,今貧生無可耕之田,而田則不知歸之何人之手。急宜釐正,以謝清議。

陽穀縣儒學 在縣治東。宋崇寧四年,知縣蔡蕃建,繼毀於兵。元至元十二年,典史解中淵重修。元末復廢。明洪武三十年,知縣劉源增修。正統間知縣暢茂,成化間知縣劉洪,嘉靖間知縣楊嘉猷、劉素、縣丞邢從禮繼修,規制與他邑同。宋人王平,明編修江淵、大學士劉翊,各有記。名宦祠祀元縣尹孟遵道、李謙以下諸人鄉賢祠祀明參政于睿以下諸人。萬曆末,知縣賈應墀、傅道重、范宗文相繼重修。天啟、崇禎間,知縣熊育豐黃卷並修葺。康熙十一年,知縣王天璧重修。

學田 二等地八十九畝有奇。一等每畝徵銀九分二毫二絲,中等每畝徵銀四分九釐。文昌祠 在陽穀縣啟聖祠前。明萬曆二十年,知縣賈應墀因填坎隙地,創建於啟聖祠前,塑文昌併侍從像。嗣後科甲漸盛,人以為修建之驗。今廢。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王天璧同訓導孫之恆,現在。

議建

壽張縣儒學 在縣治東。洪武十四年,知縣譚道新遷縣治,隨建學於此。正統間知縣李真。成化間知縣張玉琳、主簿楊璟,弘治間知縣趙希。

夔重修。嘉靖間,邑人副使楊印賢、舉人趙有馮等相繼增修,規制與他邑同。知縣張玉琳、訓導李福、教諭皮正、參政陳守愚各有記。名宦祠祀漢令謝彝吾、唐令劉光期,明張玉琳。鄉賢祠祀唐張公藝,五代王彥章,明殷雲霄、劉坤。

學田 一頃七畝二分有奇。

社學 舊在城隍廟東,今改公署。黑虎廟、上陵、梁山、竹口、裴城寺俱有遺址。

奎星樓 在壽張縣城上東南隅。萬曆三十四年,知縣周三錫樹幟立基。

沂州儒學 「舊在州治東南。宋靖康間毀於兵。金皇統三年,州守高召卜遷州治西北,其後防禦使鄭子聃、節度使胡義繼修。元至元間,知州儲企范復重修。明初,止存故基。洪武二年,知州羅希孟鼎建。正統間知州賀禎,弘治間知州張鳳、吳寅,正德間知州朱袞,嘉靖間知州郜相、丘鳳來、陳熹、邢思樂相繼增修。」 名宦、「鄉賢」 二祠俱在櫺星門內。

宗聖公祠 在沂州城南五里。奉祀曾子,以子元、申、華孫、西門人公明儀、公明高、公明宣、樂正子春、陽膚子襄、沈猶行、祔享,皆武城人也。別室為「毓賢祠」 ,以奉其先子皙,知州何格有《記》。文昌祠 在沂州城西南隅,春秋二仲上戊日祭。

荀子書院 ,在州南一百四十里神筆山下。諸葛書院 ,在州北二十里。

王氏書院 在州南三里金雀山下。元解元王佐建。

李氏書院 在州南七十里。李炫「聚徒講學處」 ,今廢。

顏魯公書院 ,在州西北五十里朱滿村,今廢。學田 涇府設學田八十畝,被書手蕭東藩隱佔。萬曆二十三年,知州徐汝翼查明申准歸學,仍作學田。地止十五畝,其糧仍在里社額內付納。城壕堤內地九叚,計五十七畝四分七釐一毫,被沂州衛經理司佔種。萬曆三十三年,知州郭汝賢申准,改為學田。分巡東兗道捐俸銀十兩發州,買到孫成業地三頃為學田。知州郭汝賢亦捐俸銀三十兩,買到陳際會地三頃為學田,作養士子,實係大典地三頃二十畝,每畝徵銀一分,學道取用。

郯城縣儒學 在縣治西。元末兵毀,明洪武二年,知縣鄧昇重建。成化間知縣李楷增修。弘治間知縣王洪、席書、唐龍,正德間知縣邵道宗、嘉靖間知縣孫綸、教諭石岩、縣丞李守維相繼增修,規制與他邑同。詹事孔恂、員外李宗仁各有記。名宦、鄉賢二祠在戟門左右。明季殘破,兼歷災震,廟祠、齋廡門等,俱多傾圮廢湮。

皇清康熙九年,知縣馮可重為修建。

宗聖公祠 舊在縣西六十里磨山。元至正三年,提舉管文通建。至明成化四年,知縣李楷以祠遠且圮,移建縣治之西。嘉靖二十三年,知縣郎復移於北門之內,號曰「一貫書院」 ,以春、秋二仲奉祀。

宗聖書院 舊在縣西六十里磨山,即曾子所居。元至正三年重建,廬陵劉詵有記。成化四年,知縣李楷移於縣治之西。嘉靖二十三年,知縣郎湘移於北門之內,號為「一貫書院」 ,以春、秋二仲奉祀。詳見《闕里》。

社學 。南城社學在縣治西。北城社學:在北城總鋪南。成化十二年,知縣田畊建。各鄉社學廢。義學三所 :一在北城大街西,正房三間,教授童子內房三間,教讀寢居、門面房六間,出賃以贍師。隆慶二年,醫士官蔣勸建。一在北門內大街西,正房三間,教授童子內房三間,教讀寢居、門面房三間,內草房三間,出賃以贍師。萬曆七年,醫士官蔣勸建,今俱廢。

學田 地共二頃,坐落城東孝婦塚左右,荒蕪已久,至今並無開墾。

文會所 在東城下。正廳五間,匾曰「儲才」 、「華國。」 西廂室各三間,左曰「礪鋒」 ,右曰「躍彀。」 前設大門一間,匾曰:「文會所。」 俱草房。萬曆七年知縣趙蛟建士儒會課於其中。今牆屋倒塌,只存地基。射圃 在儒學之西,長五十步。內建觀德亭三間,嘉靖四十五年知縣張應登重建,今廢。費縣儒學 在城南關。金時兵毀,皇統中重建,元末復燬。明洪武十二年知縣尚賢重建。成化間知縣孫浩、弘治間知縣楊惠、正德間知縣江環、嘉靖間知縣劉鎮,相繼增修。三十一年,大水湮沒。四十三年,營田同知邵鳴岐、知縣馮儼,奉撫臺檄再建,規制同他邑。元中書參議張養浩

明庶子張天瑞各有記。名宦、「鄉賢」 二祠在戟門左右。

思聖書院 在縣西九十里東陽村。元至正間,隱士王謙建。元人李國鳳有《記》。

學田 二十八畝六分五釐。每畝徵銀一分。射圃 在學西南郭門外,有觀德亭,久墟。按:學有射圃,此古制不可少。先王選士則射,論秀於國則射,祭享賓宴則射,皆尚德也。故曰:「射者男子之事。」 又曰:「射禮不行,天下無男子。如堵之觀」 ,古道存焉。

子游祠 在費縣西八十里武城東關陽川。嘉靖二十五年,總理漕河都御史周用檄建澹臺祠 ,在費縣西南七十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