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24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四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四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五十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四十九卷目錄

 東昌府部彙考一

  東昌府建置沿革考

  東昌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東昌府星野考

  東昌府山川考

職方典第二百四十九卷

東昌府部彙考一

[编辑]

東昌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禹貢》兗州之域。春秋時,齊西鄙聊攝境,其餘地又為衛、晉、趙、邢諸國。秦置東郡、鉅鹿郡。漢承秦後,以其地分為四郡,曰東,曰濟陰,曰魏,曰清河,餘隸廣平、平原二郡總察以兗、冀、青三州刺史。東漢大略相因,惟分茌平入濟北國,改斥章入鉅鹿郡。曹魏改隸平原郡,又分東郡、魏郡地置陽平郡。晉更置司兗、冀三州,察九郡國,曰陽平、曰廣平、曰魏、曰頓丘、曰濮陽、曰濟陽、曰東平、曰平原、曰清河。南宋置郡如晉,惟改魏郡屬冀,改頓丘屬青,置東安、鍾離二郡屬徐,南濮陽屬徐。北魏復以陽平、頓丘及濮陽、清河、魏郡屬司州,而改平原、東平、南清河屬濟州。隋初罷郡,後置博州。大業中,廢州為六郡:曰東,曰東平、曰濟北,「曰武陽,曰清河,曰武安。」 唐置魏州魏郡、濮州、濮陽郡、博州、博平郡、貝州、清河郡洺州、廣平郡澶州,而分屬于河南、河北二道。宋更置京東東路,領濮州。河北東路領大名、開德二府,博恩二州。河北西路領洺州。建炎後,地沒于金,分為大名府及濮、恩、開、博四州。元初,隸東平路。至元初,析為博州路,尋改為東昌路,領聊城、堂邑、莘、博平、茌、平丘縣,餘地為高唐、恩、濮、冠、德諸州。明洪武元年,改東昌路為府,隸山東布政使司,領高唐、濮二州,降恩、冠二州為縣。弘治二年,升臨清為州。凡領州三,縣十五。

皇清屬山東布政使司。領州三。縣十五。

聊城縣:附郭。

周《春秋?僖公元年》,「邢遷于彝儀。」 又《左傳》曰:「聊攝以東。」 《漢書》曰:「聊城有彝儀聚,有聶戚。」 即齊聊攝地也。蓋齊取邢于衛而有之,以為西鄙。魯仲連射書聊城喻燕將,即此。秦置聊城縣,屬東郡。兩漢因之。三國魏屬平原郡。晉屬平原國。永嘉後陷于五扈。南北朝劉宋屬魏郡。元魏太和十一年,分平原國置安德郡,移平原郡治於此。武泰初,又於此置南冀州以統郡。永安中,州廢,而此仍為平原附郭,改屬濟州。孝昌時,分置西聊。後齊省入。隋初,仍屬平原郡。及一天下,改定州縣,郡為博州,縣仍為州治。大業初,州廢,以縣屬武陽郡。唐武德四年,置博州,析置茌平縣,又析魏州之莘置莘亭縣。貞觀元年,皆省入。天祐三年,更曰聊城,又以聊邑、博平、高唐、武水之河外地入鄆州。是時,縣為博平郡治,蓋州當天寶元年改為郡也。五代晉開運二年,河決城圮,南徙於𡏮陵故城在今聊城西南十五里。周廢武水縣以其地來益。宋改郡為博州。淳化三年,河決𡏮陵,縣又陷沒,乃移治孝武渡西。一曰「季武陵」 ,即今治。金亦博州治。元初,隨博州隸東平路。至元四年,析為博州路總管府治。十三年,改東昌路,仍為總管府治。明亦曰聊城縣,為東昌府治。

皇清屬東昌府,編戶三十四里。

堂邑縣

秦屬東郡。漢有堂邑縣,屬臨淮郡,高祖封功臣陳嬰為堂邑侯者是也。此為發、干、清二縣地,屬東郡。東漢章帝時,更清縣名樂平。曹魏割二縣屬陽平郡,晉因之。永嘉後,陷於五扈。南北朝劉宋,發干屬東安郡,樂平屬鍾離郡。元魏江左嘗立堂邑郡,領堂邑一縣,隸揚州,寄治京邑,此劉宋所僑立,非此地也。此地在北魏尚曰「發干」 、樂平,俱屬陽平郡。隋開皇六年,始合二縣地,置堂邑縣,取縣西北古堂邑故城為名,屬毛州。大業初,州廢,屬武陽郡。唐高祖初,屬毛州。貞觀元年,毛州廢,屬博州。天寶元年,屬博平郡。五代晉改曰清河,尋復舊。宋熙寧初,水壞城,徙治東十里,即今治。今縣西十里尚有堂邑故城址,屬博州。金亦屬博州。元初,隨州隸東平路,尋改屬博州路,又改屬東昌路。明屬東昌府。

皇清屬東昌府,編戶一十七里。

博平縣

周齊博陵邑。威王伐晉,至博陵,即此。漢置博平。

縣,屬東郡。東漢因之。晉屬平原國,後沒于五扈。南北朝劉宋屬魏郡。元魏屬平原郡。後齊省南清河靈縣以益之。隋開皇初,屬毛州,乃後周置于館陶者,尋改屬博州,六年復分置靈縣。大業二年,又省入,改屬清河郡。唐武德二年,析置靈泉縣,尋廢。貞觀十七年省入聊城縣。天授三年,復置,屬博州博平郡。宋景祐間,徙治東南三十里寬平鎮,即今治。熙寧二年,割明靈砦隸清平。金屬博州。元屬東昌路。明屬東昌府。

皇清屬東昌府,編戶一十八里。

茌平縣

周齊重丘邑,跨今縣界。《春秋》諸侯同盟于重丘,即此。秦置茌平縣,屬東郡,以其在茌山之平地,故名。茌字俗作「茌。」 漢因之。東漢和帝永元二年,置濟北國,割以屬之。曹魏改屬平原郡。晉茌平屬平原國。南北朝劉宋屬平原郡。元魏因之。後齊廢。隋開皇初,復置,屬清河郡。唐省入聊城。金復置,屬博州。元屬東昌路。明屬東昌府。

皇清屬東昌府,編戶三十六里。

莘縣

周衛地。《左傳》:「衛宣姜與公子朔搆伋于公,使諸齊,使盜待諸莘。」即此地。杜預註:「衛作新臺,在縣北,乃殺公子伋之地」,今縣北尚有莘亭是也。戰國時為魏所併。秦屬東郡。漢為東郡陽平縣。東漢因之,又置侯國於此。曹魏分東郡地,置陽平郡,此縣為屬。晉因之。南北朝劉宋屬頓丘郡。元魏復屬陽平郡。後齊改曰樂平。後周於此置武陽郡,又析其地置莘亭縣,因縣北有古莘亭故名。隋開皇六年,武陽郡罷,復稱樂平縣曰陽平。八年,改曰清邑。十六年,置莘州。大業二年,州廢,改縣名莘,復屬武陽郡,省莘亭縣入焉。唐武德四年,復析莘縣地置莘亭縣。五年,復置莘州。貞觀初,莘州廢,以縣屬魏州,四年,復省莘亭縣入。五代相傳皆因唐舊,但梁為天雄軍,後唐為東京,皆曰興唐府,尋改魏都。晉為廣晉府。漢為大名府。周罷都,復為天雄軍,實一魏州也。宋屬大名府。金因之。元屬東昌路。明因之。按:梁篡唐而後唐滅梁,今云「皆曰興唐府,尋改魏都」 ,是梁反以天雄軍為興唐府,後唐反改興唐府為魏都矣,此必有訛。

皇清屬東昌府,編戶一十八里。

清平縣

周貝丘地。秦屬鉅鹿郡。漢始置貝丘縣,屬清河郡。東漢屬清河國。晉因之。南北朝、劉宋、元魏俱屬清河郡。隋開皇六年,改貝丘曰清陽,省侯城、武城入,又分其地東境別置一縣,名曰「貝丘。」 十六年,始改曰清平,屬清河郡。唐屬博州博平郡。五代後唐廢為清平鎮。宋初復置,自博州割屬大名府。熙寧二年,割博平縣之明靈寨來屬。元豐間,河決,徙治明靈寨。宣和七年,建城,屬大名府。金因之。元割屬德州。明改屬東昌府。

皇清屬東昌府,編戶一十二里。

冠縣

周晉冠氏邑。秦東郡地。漢館陶縣地,屬魏郡。曹魏屬陽平郡。隋開皇六年,始析置冠氏縣,屬魏州。大業初,州廢,改屬武陽郡。唐初屬毛州。貞觀元年,毛州廢,省清水縣入,復屬魏州魏郡、宋、金俱屬大名府。元屬東平路。至元六年,陞為冠州,析隸省部。明洪武初,降為縣,改屬東昌府。

皇清屬東昌府,編戶二十七里。

高唐州

周齊高唐邑。齊威王曰:「吾有盻子者,使守高唐。」 即此。秦屬東郡。漢置高唐縣,屬平原郡。東漢因之。晉屬平原國。南北朝劉宋屬平原郡。元魏初廢。景明三年,復置為南清河郡治。後齊罷南清河,屬清河郡。隋屬清河郡。唐武德四年,屬博州。長壽二年,改曰崇武。神龍元年,復曰高唐,屬博州、博平郡。五代梁改為魚丘縣。後唐復。晉改為齊城縣。漢復,俱屬博州。宋、金因之。元初,隸東平路。至元七年,升為州。領縣二,夏津、武城。明洪武初,省縣入州,又降恩州為縣來屬。領縣三:恩、夏津、武城。

皇清屬東昌府,編戶四十里。

恩縣

周趙平原君封邑地。秦鉅鹿郡地。漢東武城縣地。東漢、晉、南北朝、劉宋、元魏皆因之。後齊貝丘縣地。隋屬武城縣。開皇十六年,始置為歷亭縣,屬清河郡。唐初改郡為貝州。武德六年,徙治歷亭。八年,復置清河。天寶元年,改州為清河郡,縣仍為屬,省漳南縣入宋。慶曆八年,郡人王則作亂,命文潞公討之,誅則而宥其「餘黨。」 乃請命,改清河郡為恩州,歷亭仍屬金,移州治歷亭。元至元二年,省歷亭入州,屬東平路。七年,析隸省部。

考證

明洪武初,降州為縣,屬高唐州。二年,徙治縣東四十里許官鎮,即今治。

皇清屬東昌府高唐州,編戶三十七里。

夏津縣

周。春秋、戰國為趙、齊、晉會盟之要津。秦鉅鹿郡地。漢為清河郡之鄃縣。東漢屬清河國。晉因之。南北朝劉宋屬清河郡。元魏亦曰鄃縣,屬南清河郡。東清河郡亦曰鄃縣,乃劉裕所僑居,非此地也。後齊省入平原。隋開皇十六年,復置鄃縣,又別置夏津,屬貝州。大業初,廢夏津入清河縣。唐初,鄃縣屬貝州,天寶元年,改鄃曰夏津,屬清河郡。五代漢割屬大名府。宋、金因之。元屬東平路。至元七年,改屬高唐州。明因之。

皇清屬東昌府高唐州,編戶三十一里。

武城縣

周趙平原君封邑地,子游所宰武城在今費縣西北七十里,非此。秦屬鉅鹿郡。漢左馮翊有武城縣,即《左傳》秦伐晉取武城者在西。此置東武城縣,言「東」 以別於「西」 也。屬清河郡。東漢、晉屬清河國。南北朝、劉宋去「東」 字。元魏時,增置一武城,屬陽平縣。東清河郡亦有武城,並置。後齊併舊武城入貝丘,移清河郡治於陽平之武城。隋開皇初,清河郡廢,改武城曰清河縣,仍于貝丘縣內割東武城舊地,置武城縣,屬貝州。大業初,廢州,復置清河郡,武城屬之如初。唐移治永濟渠西,初屬貝州,後屬清河郡。宋屬恩州。大觀中,衛河水決,移治東十里,即今治。金因之。元初,屬東平路。至元七年,改屬高唐州。明因之。

皇清屬東昌府東平州編戶二十一里。

濮州

周,古顓臾墟,故為帝丘。夏為昆吾氏所居。《春秋》?僖公三十一年,衛成公遷于帝丘,即此。後為宋所侵,盡亡其地,獨有濮陽。又古鹹國亦在此。《左傳》僖公十二年,「同會于鹹」 ,又師延投水處。秦為東郡治。漢置濮陽縣,以在濮水之陽,故名,仍為東郡治。東漢因之。晉咸寧二年,以封子允,以東不可為國名東郡有濮陽縣,故改曰濮陽國。南北朝劉宋為南濮陽郡。元魏為濮陽郡。隋開皇初郡廢,十六年置濮州。大業初州廢,以濮陽入東郡。唐武德四年,復置濮州,析濮陽置昆吾。天寶元年改為濮陽郡。乾元初復為濮州。五代晉濮陽置澶州。宋陞為濮州。金改為濮州,屬大名府路。元為濮州,割大名之館陶、朝城,冠州之臨清,開州之觀城來屬。領縣六:鄄城、朝城、館陶、臨清、觀城、范。明洪武初,省鄄城入州,復割去臨清、館陶,改屬東昌府。景泰三年以河患徙治王村,即今治。領縣三:范、觀城、朝城。

皇清屬東昌府,編戶三十六里。

范縣

周晉范武子采邑。秦屬東郡。漢置范縣,屬東郡。東漢因之。晉屬東平國。南北朝劉宋改國為郡,縣仍為屬。元魏屬東平郡。後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濟北郡。唐武德二年,于縣置范州,五年州廢,以縣屬濟州。貞觀八年,改屬濮州濮陽郡,宋、金因之。元初屬東平路。至元二年,復屬濮州。明因之。

皇清屬東昌府濮州,編戶一十二里。

觀城縣

周少康所封之邑。《左傳》云「夏有觀扈。」 注曰:觀國。秦屬東郡。漢為畔觀縣,屬東郡。東漢光武更名衛,以封周。後晉屬頓丘郡。南北朝劉宋改名衛國。元魏真君三年,省臨黃入。太和中復置臨黃。隋開皇六年,改曰觀城,屬武陽郡。唐武德初屬澶州,貞觀十七年省入昌樂、臨黃,大曆七年復置屬澶州。宋皇祐元年省入濮陽、頓丘。四年復置,省臨黃入,屬開德府。金屬開州。元屬濮州。明因之。

皇清屬東昌府濮州編戶一十里。

朝城縣

商王畿地。周春秋時,衛東鄙地。秦屬東郡。漢為東武陽縣,以其在武水之陽也,屬東郡。東漢改為郡,尋復為縣。曹魏、晉屬陽平郡。南北朝、元魏曰武陽。後齊廢。後周復置,屬魏郡。隋屬莘州,後屬魏州。大業初,州廢,屬武陽郡。唐貞觀十七年,省入臨黃莘縣。永昌元年,復置為武聖縣。開元七年,改曰朝城,以城東古朝城。《春秋》齊桓公率諸侯朝周,會于此也,故名。元和中,屬澶州,後屬魏州。天祐三年,改曰武陽,尋復為朝城。五代因之。宋屬開德府。金屬大名府。元屬東平府,後屬濮州。明因之。

皇清屬東昌府濮州,編戶二十六里

臨清州

周。春秋時屬齊,後屬晉。戰國時屬趙。秦屬東郡。漢為魏郡清淵縣地,清河在西北。東漢因之。晉為清泉縣,屬陽平郡。南北朝後趙立建興郡,改置臨清縣屬之,後廢。元魏復為清淵縣。太和二十一年,又于縣西四十里置臨清縣,與清淵縣俱屬陽平郡。後齊廢臨清,改清淵曰清泉,又廢于童縣入。隋開皇六年,復置臨清縣,與清泉縣俱屬貝州。十六年,析臨清置沙丘縣。大業初,又省沙丘入,屬清河郡。唐武德五年,干館陶置毛州,割臨清屬之,廢清泉復析置沙丘縣。貞觀元年,毛州廢,省沙丘入臨清。大曆七年,屬瀛州。貞元末,屬貝州清河郡。五代梁改屬大名府。唐、晉、漢、周因之。宋亦屬大名府。金屬恩州。元屬濮州。明洪武二年,徙縣治北八里。七年割堂邑、會通鄉二里來屬,隸東昌府。景泰初,建新城於會通河北衛河東,移縣治焉。弘治二年,陞為州,領縣二:館陶、丘縣。

皇清屬東昌府,編戶四十一里。

館陶縣

周晉冠氏邑。秦屬東郡。漢置館陶縣,縣西北七里有陶丘。趙置館于其側,因名,屬魏郡。東漢因之。曹魏屬陽平郡。晉因之。南北朝劉宋大明元年,立陽平郡于此。後趙徙陽平郡治此。元魏因之。後周兼置毛州于此。隋開皇初,廢郡,獨以毛州統縣。大業初,州亦廢,縣屬武陽郡。唐初,復置毛州,後州廢,縣屬魏州。天寶初,屬魏州魏郡。宋熙寧五年,省永濟縣為鎮入焉,尋復舊,屬大名府。金因之。元初,屬東平路。至元二年,改屬濮州。明初,直隸東昌府。弘治二年,割屬臨清州。

皇清屬東昌府臨清州編戶三十里。

丘縣

周為乾侯魯昭公所處之地。秦屬東郡。漢初為館陶之別鄉,後析置斥丘縣,地多斥鹵,故名,屬魏郡。東漢因之。曹魏省斥丘縣,尋復置。晉因之。南北朝元魏天平初,廢斥丘,并內黃,置臨漳縣,屬魏郡。後齊移治斥漳城,後以斥漳省入平恩縣。隋平恩縣屬武安郡。唐屬洺州廣平郡。宋因之。金廢平恩縣為鎮,隸曲州。元初,割平恩入堂邑。至元二十六年,山東宣慰司言:「本縣併入堂邑,差稅詞訴相去二百餘里,往復非便。平恩有戶二千七百,升縣為宜。」 遂立丘縣,隸東昌路。明初,直隸東昌府。弘治二年,割屬臨清州。

皇清屬東昌府臨清州編戶二十七里。

東昌府疆域考    通志府志合載

[编辑]

東昌府疆域圖

東昌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濟南長清界,一百里。

西至直隸廣平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兗州府陽榖縣界二十五里。

北至直隸故城縣界二百五十里。至

京師九百四十里

東西廣二百五十里,南北袤二百七十五里。《聊城縣》:附郭。

東至茌平縣界,三十五里。

西至唐邑縣界,二十里。

南至陽榖縣界二十五里。

北至清平縣界五十里

東西廣五十五里,南北袤七十五里。

堂邑縣

東至聊城縣界十五里

西至冠縣界三十五里

南至莘縣界三十里

考證

北至臨清州界三十里

東西廣五十三里,南北袤八十五里。

博平縣

東至茌平縣界十二里

西至堂邑縣界,四十五里。

南至聊城縣界二十里

北至清平縣界,四十五里。

東西廣五十七里,南北袤六十五里。

茌平縣

東至長清縣界,三十里。

西至博平縣界十二里

南至東阿縣界,四十里。

北至高唐州界三十里

東西廣四十二里,南北袤七十里。

莘縣

東至陽榖縣界十里

西至朝城縣界,三十五里。

南至朝城縣界,二十五里。

北至堂邑縣界,四十里。

東西廣四十五里,南北袤六十五里。

清平縣

東至高唐州界二十里

西至臨清州界七十里

南至聊城縣界四十里

北至夏津縣界二十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四十里。

冠縣

東至堂邑縣界,三十五里。

西至館陶縣界十五里

南至朝城縣界二十里

北至館陶縣界二十里

東西廣五十里,南北袤四十里。

高唐州

東至禹城縣界,六十里。

西至夏津縣界,二十里。

南至茌平縣界,四十里。

北至平原縣界,三十五里。

東西廣八十里,南北袤七十五里。

恩縣

東至平原縣界十八里

西至武城縣界,五十五里。

南至夏津縣界三十里

北至德州界三十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夏津縣

東至高唐州界三十里

西至清河縣界,四十里。

南至清平縣界二十里

北至恩縣界四十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武城縣

東至恩縣界十五里

西至南宮縣界,三十里。

南至夏津縣界,二十五里。

北至故城縣界五十里

東西廣四十五里,南北袤七十五里。

濮州

東至鄆城縣界八十里

西至開州界六十里

南至曹州界七十里

北至觀城縣界三十里

東西廣一百五里,南北袤一百十五里。

范縣

東至汶上縣界一百二十五里。

西至觀城縣界二十里

南至濮州界三十五里

北至陽榖縣界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四十里,南北袤七十里。

觀城縣

東至范縣界二十里

西至清豐縣界三里

南至濮州界三十里

北至南和縣界十一里

東西廣二十三里,南北袤三十里。

朝城縣

東至陽榖縣界,二十里。

西至南樂縣界,二十五里。

南至范縣界二十五里

北至莘縣界二十里

東西廣四十五里,南北袤四十五里。

臨清州

東至清平縣界十里

西至曲周縣界七十里

南至堂邑縣界,四十里。

北至夏津縣界三十里

東西廣一百里,南北袤七十里。

館陶縣

東至堂邑縣界,四十里。

西至丘縣界二十五里

南至濮州界三十里

北至臨清州界二十里

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七十五里。

丘縣

東至館陶縣界,二十二里。

西至曲周縣界五里

南至曲周縣界七十五里。

北至曲周縣界,二十五里。

東西廣三十里,南北袤一百里。

形勝附

[编辑]

《地理志》
宋·衛齊魯之衝

[编辑]

《元志》
地平土沃無名山大川之限

[编辑]

《一統志》
南接濟兗北連德景漕河所經要衝之

[编辑]

《郡志》
襟衛河而帶會通控幽薊而引淮泗泰岳

[编辑]

東峙,漳水西環,實齊魯之會也。萬國貢賦,四方朝獻,胥由此達。古今言地之衝,此其最焉。聊城縣 博固名區,漕河要津。龍盤隱茌阜之雄,雉疊聳《緣雲》之勝。

《堂邑縣 》:「右瞰會通河,左接冠氏壤。」

博平縣 「古河縈帶,長堤環繞。」

《茌平縣 》「茌山高峙,漯水環流。」

丘縣 ,衛河經其東,漳水環其西。

《莘縣 》「北枕弇山,西帶馬頰。」

清平縣 漯川故道,漕河上游,有古鎮之雄,有沃野之利。

冠縣 ,衛河經其西,馬頰環其東。

臨清州 河據會通水,引漳、衛大堤繞其前,高阜枕其後,乃南北之喉襟,舟車之都會也。館陶縣 陶丘山峙其北,屯氏河環其西,高唐州 魚丘名區,馬頰故道,枕以玉岡,帶以漯水。

恩縣 ,「南拱陰山,西牽衛水。」

夏津縣 鄃城故國,衛水要津。

《武城縣 》地連冀野,水通衛河。

濮州 ,「東距雷澤,南環濮水。黃河古道,帝丘名區。」

范縣 黃河、羊角限其南北,清水、馬陵夾其東西。

觀城縣 黃河環於東南,《澶淵》衛於西北,《朝城縣 》冠石山望於東南,馬頰河經於西北。

東昌府星野考

[编辑]

府總

室壁在亥衛分野

《輿地考》曰:「兗州在營室、衛分野。今靈昌、濮陽之西北境,濟陽之西北境,博平之西南境皆是。」 《唐天文志》曰:「營室,東壁陬訾也。初危十三度,餘二千九百二十六,秒一太。中,營室十二度,終奎一度。自王屋大行而東,得漢河內。至北紀之東隅,北負漳、鄴,東及館陶、聊城。又自河、濟之交,涉滎波,濱濟水而東,得東郡之地。古」 邶、鄘、衛、凡、胙、邢、雍、共、徵、觀、南燕、昆吾、豕韋之國。自閣道王良至東壁,在豕韋為上流,當河內及漳、鄴之南,得山河之會,為離宮。又循河、濟而東接元枵,為營室之分。兗州之域,東昌府,為冠,為濮,為朝城,為觀城,為范,為臨清,為館陶,為丘。

東昌府山川考     通志府志合

[编辑]

本府。聊城縣附郭。

茌山 在府城東五十三里。漢茌平縣,本此。按《說文》:「茌,草盛貌。」 俗作茌。《漢書》:「茌平」 ,應劭注云:「在茌山之平地也。」 《一統志》云:「山之平地曰茌。」 誤矣。按《縣志》:在城內之東北,形高土赤,橫亙五百餘步。相傳金元間,鑿土築城而山夷。正德間,復築而山淵矣。

會通河 在府城東南。元至元間,開鑿以通河。

考證

「運,自兗州陽穀縣入境,北流經博平、清平縣界,至臨清州入衛河,凡二百五十里,建閘三十一,歲久淤塞。明永樂九年,工部尚書宋禮疏鑿,以復古道。十四年,平江伯陳瑄又加修浚,沿河置淺鋪,築牽道,樹柳穿井,由是漕運稱便。正統十三年,河決滎陽,自開封北經曹、濮趨漕,決沙灣東堤入海。景泰四年,遣左僉都」 御史徐有貞往治,濬廣運渠,起張秋金隄,達於大瀦,踰范暨、濮上,設九堰洩水諸閘於東昌龍灣等處,以宣其流,而沙灣塞。有元楊文郁《開河碑》及有貞《修河碑》。

武水 在聊城縣西南四十五里。漢陽平縣地,隋改曰武水縣。唐改曰崇武。後周省入聊城。宋大觀三年,立鎮都巡檢司講武亭,後改武水巡檢司。

玉環井 在府治西南五十步許。井中甃石如玉。

二十三淺 《通志》未載。按《聊城縣志》:「會通河之東岸,北至博平之梭堤兒三十里,西岸北自堂邑之南梁家鄉,南至陽榖之官窯口三十五里,置淺鋪二十有三,北垻口淺,徐家口淺,柳行口淺,房家口淺,呂家口淺,龍灣兒淺,宋家口淺,破閘口淺,林家口淺,于家口淺,周家店淺,北垻口淺,稍張閘淺,柳行口淺,白廟兒淺,《雙堤兒淺》,裴家口淺,方家口淺,李家口淺,宋家口淺,耿家口淺,蔡家口淺,官窯口淺二十三鋪,老人二十三人,夫二百三十人,守口夫二百人。」

周家店閘 :在東南三十二里。元大德四年建。接「陽榖」 之七級下閘十二里。

李海務閘 在東南二十里。元元貞二年建,南至周家店閘十二里。

通濟橋閘 在城東門外會通河上,永樂九年建,南至李海務閘二十里。

永通閘 在正北二十里。萬曆十七年建,南至通濟閘二十里。

裴家口減水閘 ,「正統六年山東按察司僉事王亮建。」

米家口減水閘 ,景泰七年山東布政司參議陳雲鵬建。

官窯口減水閘 正統六年僉事王亮建。枊家口減水閘 ,「成化八年本府通判馬聰建。水大則開以洩水,非通舟之閘也。」

洩水閘 在通會河岸。水勢漲發時,泄漯河以殺其勢。

漯河 ,舊訛云湄河。考《圖經》,漯亦黃河,即今七里河是也。流博平,經南正店,流高唐。

《隆興寒泉 》在東關寺內,泉極甘洌。

《濟眾寒泉 》,在南關外。

《雙井泉 》,味清甘,在東關外。

堂邑縣

會通河 《通志》不載《堂邑山川》。按《堂邑縣志》,「會通河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即漕河也。南自張秋,經本境梁家鄉,北至臨清,抵直沽入海。」

馬頰河 。按《堂邑縣志》馬頰河,舊志云:「《禹貢》九河之一」 ,《爾雅》云:「上廣下狹,狀如馬頰,亦名舊黃河。自大名府頓丘北過朝城西五十里,又北經莘縣入堂邑,過津期、樂陵入海。故道尚存,在縣西十二里。」

博平縣

平山 在博平縣西二十五里,即洪鎮寺也。府城中亦有平山,今平山衛因此名。按:縣舊志在治西南。《山東通志》在府城中,今平山衛因此得名,信矣。則指寺為山者非。嘗讀《北魏書》,東郡博平有長白山,始見之,甚駭愕。及考其下有土鼓、逢陵二城,葢謬。指鄒平之長白,乃范文正公讀書處,史亦錯訛。

鵝子巋 在博平縣西北十五里。土埠巍然,以其形類鵝子,故名。上有「魯義姑廟。」

文泉 在博平縣學東南舊塞。正德八年,泉自湧而甘洌,乃古井也。

靈泉 在博平縣西三十里梭堤北,一名「𣹢管洞」 ,大石甃成,六管三竅,以泄潦水。永樂九年,疏會通河,遂塞,遺址尚存。

「北龍井 」 在博平縣,大旱不竭。

漯河 按《水經》「源自頓丘出東武陽,經博平者」 ,即此。今自治西北四十里入境,北過倫家橋,又北至清平境,東入高唐境去。《舊志》指為馬頰者,誤。

鳴犢河 按《縣志》,「古黃河也。自治西南入境,東過舊治南,又東至今治西鄧家橋,七里河自南來入焉。又東至治北,南受小湄河,東北經古靈」

城又東北入高唐境去漢元帝永光五年,河決靈鳴犢口,即此。

湄河源 按《縣志》,「出濮陽南黃河,過舊博州,抵博平,今已淤塞,每遇水澇,則泛溢為患。」 《舊志》謂漯河舊訛為湄河者,非是。今之小湄河,乃鑿之以泄其水者。

小湄河 按《縣志》:「景泰間,知縣龔讓鑿,自治南十五里,循城之東而北,入于鳴犢。嘉靖間,知縣王宗舜、李鷺相繼復濬。今被小民占種堙塞,當為復濬者也。」

會通河 按《縣志》,「元人所以運江淮之糧者也。明工部尚書宋禮、平江伯陳瑄相繼復濬,其河由治西莎堤入境,至梁家港北魏家灣南,舊有減水閘五座,年久廢壞。」 知縣華汝梅復修七河里 「按《縣志》」 ,「起自府城東南七里許,以受漕河減水閘之水,北至治西南入境,至治西北鄧家橋入鳴犢河。」 成化間,聊民苦漕河減水之泛漲為害也,奏請開鑿以泄之。河在博境者,知縣文林所鑿也。

龍湫 按縣志:在治西北四十里,界于清平、博平之間,中有靈物,深不可測,俗呼黑龍潭者是也。遇旱禱雨輒應。今靈物去而湫亦漸涸矣。甘泉 按縣志:在縣西南隅,古井也。水泉甘冽,於《茶經》可居上品,相傳曾飲萬馬不竭。

清泉 按《縣志》:「在南門內之東,亦古井也。其水清冽,可飲可釀,故名。」

義井 按《縣志》,「在縣衙後。辛未邑城被圍時,知縣堅晟之妻女環井而坐,慮變即投焉。」 邑人義之,以名其井。

茌平縣

丁家岡 ,在茌平縣西一十里,時居民聯處有甘泉釀酒味嘉,故俚云:「茌山丁塊酒。」

興隆岡 ,在茌平縣南十里。相傳下有鐵墓,不知所自。

漯河 按《縣志》「在城北四十里。」

熙河 按《縣志》,「在城北七十里三鄉車里長屯界內」 ,即古屯氏河。

業官屯河 按《縣志》:「在城北三鄉,一自博平渰家坡來,一名欒家河溝,自業官屯北,東北流入長清、禹城等界。」 今下流壅塞,屯民渰沒,多係於此。

馮家河 按《縣志》:「自楊遶橋遶城西南東三面東流至二十里鋪河。新河,一自城西王洪莊起,遶城西,東北流入禹城縣界;一自城西南十五里,東流至屯氏河,又東北至二十里鋪河。大溪坡在城東南三十五里,周環二十餘里。」

龍潭 按《縣志》:「在城南十五里,方圓百畝。」 舊傳每將雨,潭中白氣衝天,大雨旋注中畝餘,隆寒不冰。一日,忽潭中有聲如雷,魚鱉盡傷,居民取者無數。一在城北六十里。

騰蛟井 按《縣志》,「在儒學前,萬曆十年鑿。」 酒泉井 按《縣志》,「井二:一在茌山驛後,一在丁家塊,其泉芳潔,取以釀酒,香美異常。」

羅公井 按《縣志》,「羅公井在儒學東,三井相連,取三元之義。」

清平縣

漯川 ,在清平縣西十里,冬夏枯溢不常。龍湫 ,在清平縣西三十里,潭闊畝餘,深不可測,祈雨輒應。

龍泉井 按《清平縣志》在學宮後。

甜水井 按《清平縣志》:「在東關外,水甘美異常,今為沙堙塞。」

漕河 按《縣志》:「漕河在城西南三十里,從博平流入縣界,下接臨清州界。」

莘縣

弇山 在莘縣北四十里馬橋鎮西,上有弇山廟。後魏孝昌二年,忽泉湧出,底有碎石,號曰弇山泉。宋趙㠓治莘,禱旱得雨,請立廟,賜額「顯仁。」 馬頰河 按《莘縣志》:在縣治西五十里,來自西南,經流東北兩岸,至本縣井家莊。

冰井 按《莘縣志》,「在縣治西五里。」

甘泉 按《莘縣志》:「在縣東二里,邑父老相傳,昔有領命取東海水引藥以療疾者,限期甚急,道經本縣,夜宿城東邸店,有神告以此處有甘泉,其源通海,可取之以復命。明旦尋至井嘗其水,味甘美,取之以歸,後疾果愈。」

古屯氏河 按《冠縣志》,「古屯氏河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今塞為陸冠,有屯氏,實當河濟之衝,自河南徙,而屯氏乃涸。

臨清州

「大阜 」 在臨清州鎮定門外二里許,盤踞廣百

餘畝巋然為城北主山

鼇頭磯 在臨清州會通河分津之中,環砌以石,如鼇頭突出。四閘,建左右如足,廣濟橋尾其後為四方商賈聚舟之處,今俗名「觀音嘴。」 古堤 在臨清州威武門外,盤曲低昂,狀若蛟螭。其脈南來,為會通河所斷。逾河以北,城之東南復枕其半,俗因呼為「東堤。」 轉而東北,直抵夏津,其委瀕海,蓋古之河隄也。

琉璃井 在臨清州城外西南隅,甃似琉璃。景泰間,平江伯陳豫築城,掘得之,名「清泉。」

「普惠泉 」 在臨清州板閘南河岸上。工部主事傅謐所鑿,有亭覆焉。

「漱玉泉 」 在臨清州城內西南隅義塾前。「廣濟泉 」 ,在衛河東岸元帝祠前。

通濟泉 在會通河北岸通濟橋。

威武泉 在威武門外

鎮定泉 在鎮定門外,皆兵備副使陳璧新鑿。「晦顯泉 」 在永清門月城外,舊建八角亭于上,值用兵,車騎難馳,遂撤亭實之。

沙河 按《臨清州志》:「在舊城東門外,相傳為古趙門,無水則積沙,夏秋間水盛則成河,東流至海,或云入高唐馬頰河。」

丘縣

平丘山 ,在丘縣治東十字街南北縣名因之。按《爾雅》云:「非人為之曰丘。」 《廣雅》云:「小陵曰丘。」 平丘得名以此。

盛水灣 :按《縣志》:在縣治東南北約可長五里。今久涸,猶存其跡。

化龍泉 :按《縣志》在

文廟前因以名

甘泉 按「《縣志》九處:兩在蔣氏南園,一在劉氏東園,一在八蜡廟四:一在預備倉門西,一在東門外廟前,一在東門外,久涸,知縣汪鑾鑿治,教諭朱侃為《鑿井歌》。一在南門外,一在西門外,館陶縣」

陶山 ,在館陶縣西南五十里,微有土阜。《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入于河,溢為滎,東至于陶丘北。」 即此。

衛河 在館陶縣西二里。源出河南衛輝府蘇門山,東北流入境,合漳河,北流至臨清州,與汶水合,為會通河。合流北過夏津、恩縣、武城,注直沽入海。漢名屯氏河。隋大業中,疏為永濟渠,亦曰御河。《漢書》:「河決館陶,分為屯氏河。」 即此。漳河 在館陶縣西南五十里,源有二:一出西潞州長子縣,曰濁漳;一出山西平定州樂平縣曰「清漳」 ,俱東經河南臨漳縣,合而復分,一北流入滹沱河,一東流至館陶縣入衛河,與會通河合。

育英泉 在館陶縣學西南隅。元大德初,縣令張仲謙所鑿,至今觱沸清冽,城中士民資其汲者大半。

黃河 按《館陶縣志》,「漢武帝元光中,河決館陶,成帝時復決館陶」 ,即此。今河絕,故道存焉,在縣西南西河寨西。

屯氏河 按《館陶縣志水經》大河故瀆北出為屯氏河,逕縣東別河又東北逕武城故城南。別瀆又東北逕清河故城,西北逕靈縣北,又東北逕鄃縣,與鳴犢河合。漢永光五年,河決清河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絕。

篤馬河 ,按《館陶縣志》,在縣東南十五里。王莽河 :按《館陶縣志》,「王莽河在縣西南六十里遷隄邨之南,自元城縣黃金隄、包兒頭,迤邐北至盤隄,盤隄至孫店以及爐里,爐里至徐家口入衛河。」 考:「王莽曾祖賀為大名名宦,卜居元城,賀以下塚墓,俱在元城,此河想為莽濬,故以莽名。」 又先是河決魏郡,汎清河以東數郡,莽恐河決為塚墓害。及決東去,元城不憂水,遂不堤塞河,為莽濬無疑。

高唐州

高堂山 在高唐州東北,玉岡之高處即是。馬頰河 ,在州西二十里。《爾雅》云:「上廣下狹,狀如馬頰。」 《禹貢》九河之一,亦名舊黃河。自大名府頓丘北過朝城,又北經莘縣、堂邑、觀城、清平諸縣界入州境,又東北過津期,東達于樂陵入海。今其故道尚存。按《元和志》,在德州安德、平原之境。《寰宇記》云:在棣州商河北。《通志略》載:「馬頰水北過臨邑、盧城、蒲臺、鄒平、樂安諸縣界入海。」 蓋九河支流散漫,所歷非一處云。

漯河 在州西二里,即黃河支流。《禹貢》:「浮于濟、漯,達于河。」 按《水經》云:「源自頓丘,出東武陽縣,經博平至州境,又東北流入海。」 其流今涸絕矣。

鳴犢河 在高唐州南二十里,舊靈城縣東北入蓨縣,與屯氏河合流入海。漢元帝永光五年,河決靈鳴犢口,即此。《水經注》:大河故瀆別出為鳴犢河。《史記》:「孔子將西見趙簡子,聞竇鳴犢之死,臨河而嘆。」 《索隱》曰:「鳴犢,犨字也。」 今按:高唐趙接境河名本此。

熙河 ,在高唐州東南三十里,東北入禹城。其源無可考,疑即屯氏河也。

唐公溝 在高唐州東門外。成化間,屢有水患,知州唐禎因東北地下浚溝注之,水患遂息,因名「唐公溝。」

樓兒井 在高唐州城內西南隈,水清甘,夏月久貯不變。境內又有寺前井、菜園井,皆不逮也。明永樂間,成祖駐蹕,以此水進御,始置亭其上。《恩縣》

西山 在縣西四十里。為漢清河郡舊治遺址。津期河 ,在縣南二十里,溢涸無常,不通舟楫,或曰即舊永濟渠也。

黑龍潭 按《縣志》:「在津期橋東,其深不測。世傳有龍店其中,禱雨取水,多有應云。」

白龍潭 按《縣志》,在津期橋西。

寺前井 按《縣志》在大覺寺東,前邊水甘美。菜園井 ,按《縣志》,「在元都宮西南。」

龍井 按《縣志》「在州城東北二十里,古堤之灣,今井湮。」

驛後井 「按《縣志》」 :「在魚丘驛北。正德六年修井,掘出絕異他井,其砌無縫,上下皆烏磁燒成。」 龍灣 「按《縣志》」 ,「在縣東十二里陳家口南。冬夏水不涸,居民獲魚利焉。」

衛河 按《縣志》「在縣西北五十里,其源出河南衛輝府穌門山,合漳水經流邑城,起白馬廟,至四女樹七十里,北注直沽入海」 ,即今漕運河也。亦曰「御河。」

古泉 按《縣志》「在儒學明倫堂東側,其水淵淵,汲之不竭。」

有本泉 ,按《縣志》在儒學東鐘樓下。

善感泉 按《縣志》在拱辰門內街東。

太僕池 按《縣志》,「在縣治迤南府館後,廣約數畝,深二丈餘,有魚鱉育其中。前為太僕寺行臺,俗呼馬廠灣。」

夏津縣

馬頰河 。按《夏津縣志》:「馬頰河在縣東高唐州界三十里。李巡曰:『禹疏九河,河勢上廣下狹,狀如馬頰,故名。《禹貢》九河之一,亦名舊黃河,其源出大名府開州頓丘,北過朝城西五十里田真廟,分而為三,轉而西北,復合為一。又北經莘縣、堂邑、觀城、清平諸縣界入境,北流十五里至陶家橋,十里抵卞官橋,又北流十五』」 里至董姑橋,迤邐三里許,出境至津期橋,則為恩縣界矣。其委入海。今兩岸相去數步,高平者俱乾旱,漥下者間有積水,不通舟楫,世傳為馬頰河。按馬頰河自北瀆入貝丘,至大陸北,播為九河。《元和志》在德州安德、平原之境。《寰宇記》在棣州商河北。《輿地記》云:「即通馬河。」 《通志略》載:馬頰河水,須城漁山之東。右河、濟河流出故慮城北,有濼水自東北入焉。濼水即今濟南西門水是也。疑此「別河」 之名,非馬頰河,抑九河支流散漫,所歷非一處云?存之以俟知者。

衛河 按《夏津縣志》:「衛河在縣西四十里,其源出河南衛輝府輝縣蘇門山百門泉,東北引滏、洹、淇三水,流千里為館陶,會漳水。又北九十里為臨清,與會通河合,北流至半壁店入境,八里至裴家圈,三十里至渡口驛,又五里許為武城界,其委入海。漢名屯氏河,隋名永濟渠,又名御河,即此。」

沙河 。按《夏津縣志》:「沙河在縣治西十五里,自臨清八里灣東北至師家堤口入境,歷馬家寺箭口,至南北雙廟,又入晁官營、楊官營十八戶,至魏官屯出境為武城界,東北至陶家店,又西北至大王坡,為恩縣界,今涸。」 嘉靖八年均地,時為徵糧地。迨崇禎庚辰歲大荒,人相食,民僅存十分之一。地因荒蕪,迄今三十餘年,一望平沙,草萊不生,雖云生齒未繁,開墾無力,抑亦地氣使然哉?

古堤 ,按《縣志》:「自東南來,盤曲低昂,狀若蛟螭。至臨清為會通河所斷,逾河而北,城之東南復枕其半,俗呼為東堤。轉而東北柴二莊,為夏津境,歷趙家、韓家諸莊,遶治迎薰南門,挹暘東門之外。又轉而東北桑家店,為恩縣界。其委瀕海,蓋古之隄防也。」

月堤 按《縣志》「在縣治西四十里,衛河之東西。」

考證

兩岸也。外岸不足以防水患,故內堤作焉,歲久坍缺。嘉靖庚寅,河決外堤,民廬舍田禾,蕩然一空,凋敝甚焉。丁酉、戊戌二秋,河復溢,民懼,輒馳告知縣易時中,歲發附近夫八百餘人修之。己亥春,迺發概縣夫七千一百有五人,并德州九屯夫二百三十人,修月堤,越三月訖工。

舊堤 按《縣志》,「東岸北自武城界橫河口,南至臨清界二十里,口十有九處,共長五千三百一十一丈七尺。」 西岸無

新堤 按《縣志》,「東岸計有八處,共長一千三百九十八丈五尺。西岸計有四處,北自武城之劉家道口,南至清河潘家口,共長一千零八十五丈。」

武城縣

沙河 按《武城縣志》,「在武城縣東南十五里,又西北五里曰蔡河,又西北二十里曰黃蘆河,又西北四十里曰五溝河。」

濮州

歷山 在州東南七十里。即舜耕處,有舜祠舊址。東有再熟、成都二鄉,取「一種再熟,三年成都」 之義。

箕山 在州東五十里。相傳許由遜位,避居此山。按《史記》,「箕山在潁陽,太史公嘗登之,以為其上有許由塚。」 今在河南。

青山 在州東三十里。其下為青《山堌》,居人依焉。

鳳凰嶺 在州東北,土阜類鳳形。

杏岡 在濮州舊治東北。

濮水 在濮州治東南三十里。其流入于河。應劭曰:「濮水發源陳留,入于鉅野。昔師延為紂作靡靡之樂,自沉于濮。《莊子》釣濮水」 皆此。今水已涸,上有莊子祠。

黃河 在濮州東南六十里。明永樂九年,疏通東北流入會通河。正統十三年,決于張秋鎮沙灣,徑流入海。景泰七年,始塞復故道。

《津期》河 在恩縣南二十里,溢涸無常。或曰即隋鑿永濟渠也。

瓠子河 在濮州東南七十里。瓠子之源,在魏郡白馬縣,此其下流也。漢元光中,河決瓠子,東南注鉅野,通于淮、泗。後二十餘年,天子使汲仁、郭昌發卒數萬人塞之,于是自臨決河,沈白馬玉璧于河,令群臣從官自將軍已下,皆負薪填決河,築宮其上,名曰「宣房宮。」 而導河北行,二渠復禹舊迹。其經濮州者,今流已漸微,民稱為「瓠河。」

古黃河 在州東南三十里。合瓠子河,東北流入于會通河。

新黃河 在州東南三十里。正統十三年,河決于滎澤東黑陽山,由蒲經壇四十餘里,合古黃河故道,北入會通河,決于沙灣,水入兗、濟,遂奪運道以東,公私告困。于是詔發東昌、兗州夫築堤以障運道,仍通。

雷澤 。按《濮州志》,雷澤在州之東南,舜嘗漁其間,《禹貢》所謂「雷夏既澤」 是也。世稱宅中有龍。其旁舊有雷澤城,昔雷澤縣治在此。東漢改雷澤為成陽縣。有孟郁堯廟碑、張寵《帝堯碑》。

濟水 ,按《濮州志》:「濟水伏流不見書,言發于沇,溢于滎澤,浮于汶,見于濟。」 《書禹貢》云:「雷夏既澤。」 澤在濟陰郡成陽,今濮州雷澤是也。至於唐許敬宗答高宗曰:「濟水伏地南出于滎澤,又伏而出曹濮之間,汶上入之,故曰濟北。」 濟陰、濟陽、濟寧、濟南,名隨地異,皆此水也。

紅船口河 按《濮州志》:「紅船口河,舊名黃水,即黃河之支流也。自開封府流至曹縣界,分為二支,其一東南由賈魯河入徐州,其一經曹州界高二莊流至壽張沙灣口,入會通河。弘治間,河決阻運道,自築黃陵岡,河遂絕,積水甚清澈,可通舟楫,南往鄆曹等處,又名清河,今呼為水保河。」

金堤 按《濮州志》:「金堤在濮州城南,迤東北抵安平鎮,漢成帝時,王延運土以塞河,自金堤而增築之,即此。」 其上為扁鵲墓,今建玉皇廟。四角池 按《濮州志》:「四角池在州治西北二十里,方八畝,池傍有鐵窗水源自西南穿入池內,注東北。今淤塞已久,居民因名四角池。」

范縣

黑龍潭 在縣南十五里。匯流成淵,方盈數畝。相傳,潭有龍蜿蜒其中。宋熙寧中,州守閭丘公禱雨輒應。請於朝立廟,封其神為「妙應神。」 又高唐州西二十里,博平縣西北二十八里,莘縣東南二十里,皆為黑龍潭。

放鶴池 ,在觀城縣南五十餘里。相傳衛靈公養鶴之所。

范水 按《范縣志》,「范水在舊縣城東,大瀦潭之別派也」 ,縣之得名以此,今塞。

清河 按《范縣志》:「清河在縣東一里,有二派,自西南來者,發源于原武之黑羊山,經澶淵、濮州,流入縣南四十里楊二莊、邢家橋,為魏河。又自澶滑清龍等坡,流入濮之董家口者,為洪河;又自曹州而入濮者,為小流河。二河至楊二莊南,與魏河合而為一;自東南來者,乃河決之別派,由黃陵岡北下,經蒲城水保大瀦」 潭,至縣南二十里回龍廟,與洪魏等河合,入宋名口,至邑東郊總名清河,抵壽張沙灣而入于會通,今俱塞。按《范縣志》,馬頰河故道在縣北三里,自直隸清豐縣過觀城,迤邐而東,即《禹貢》九河之一。八里灣河 ,按《范縣志》在縣東南四十里,源流不可考,今塞。

水保司河 按《范縣志》,「水保司河,在縣東南七十里,乃宋漕河之故道也。其地濮鄆雜處,民疲盜多,專設巡檢司一員。明正統十三年,河決滎澤,自黑羊山由蒲經澶,合古黃河北入會通,決沙灣,奪運道。詔發東兗丁夫,築堤障之,堰黃陵岡河絕,而積水尚可通舟,故名清河,又名紅船口。」 今俱塞。

馬廠河 按《范縣志》:「馬廠河,在縣南一里,自西而東,成化七年,知縣鄭鐸鑿之,洩周望陂水,今塞。」

觀城縣

馬頰河 按《觀城縣志》:「馬頰河在縣治東八里,即禹疏九河之一也。相傳發源自黃河分流,由曹濮過觀城,北經朝城、莘縣、堂邑抵高唐,久湮沒成沙窩。」

龍潭 ,按《觀城縣志》:「古龍潭距縣東南十三里,瀠洄于馬陵堤之陰,四野之水藉以為壑,盈則順堤而東,由范邑入竹口坡」

大張坡 按《觀城縣志》:「大張坡去縣北十里,其地淤下,雨暘時,若則麥禾豐稔,澇則淹沒盡矣。」 四角池 按《縣志》,「四角池縣西南二十五里,相傳衛靈公養鶴處,名放鶴池。」

琉璃井 按《縣志》,「琉璃井,縣東七里,形色蒼黃,類琉璃,投塊激之,聲如谷,應古井也。」

海眼泉 真常宮前。俗傳「水與海通」 ,故名。碑壓其上,蓋元時井云。

琴堂井 按《縣志》,「琴堂井縣治內。」

騰蛟井 按《縣志》,「騰蛟井魁樓前。」

顯佑井 按《縣志》,「顯佑井,城隍廟東。」

朝城縣

冠石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有土阜,尚存沂水 ,按《縣志》,「沂水出冠石山下,東與沭水合流入海。」 見《禹貢蔡傳》,久廢。

黃河 按《縣志》,「黃河在城東南二十里長堤外。」 按《五代史》,「石晉開運三年河決朝城」 ,即此。故道今存。

馬頰河 按縣志,馬頰河在城西北,禹九河之一,由曹濮觀城過朝城,北經莘縣、堂邑,抵高唐故道。今存。賈世貞曰:「按馬頰一流,據輿考郡志及《濮志》,《觀志》與《朝志》俱云九河之一,似有確憑矣。及邑侯祖公考經引傳,披示舛錯,然後知沿襲之誤而不察也。」 因檢閱《禹貢》導河文,九河之播,實在大陸北。註:「大陸為邢、趙、深」 三州地。按《爾雅十藪記》,「大陸,晉地。」 《路史》禹疏「九河在兗州域」 ,俱與《經》文合。惟《禹紀》小註,「九河始元城,今大名西三里有故道。」 而《九河圖》則言在河間路滄州境內,至馬頰河獨無明註,圖亦未定何所。蓋河自大伾而下,碣石而上,轉徙無常,概難指實。今碣石既淪于海,逆河已不可考,則九河之下流無從稽矣。又自隋煬帝引河入汴,引汴入淮,河漸南趨。宋熙寧中,大決澶州,北流遂絕,而九河之上流亦湮矣。由是言之,馬頰之無關朝境,理或然與舊志所載,或決徙之故道則然,信史不若信《經》之為長,有斷然者。但史貴闕疑,舊志未敢遽刪,附此以俟後之論斷云。

漯河 按《縣志》,「漯河在城西南。」 按《水經》,源自頓丘出東武陽,由陽穀博平,經清平西山漯川,達于高唐界,東北流至千乘入海。今塞。唯豐育門外稍南三里許有大陂,每夏秋積潦并成巨津,乃當時漯河流匯之深處也。

武河 按《縣志》,「武河在城北,發源于虞家鋪東南一里,縈紆而西,至董村口,復匯而東,經韓張店,南至聊城界,東北流至青州武陽溝,又過東武入海。今涸,惟虞家鋪東南有大陂,勢尚弘深。」

即發源處。朝城舊治在韓張店。故名。「武陽故道」 逶迤可辨。

河渠附

總理河道軍門

管理河道工部分司:以上衙門,不在「府境。」 管理河道按察司分署臨清奉敕行事、「帶管河道。所屬本府管河通判一員;臨清州管河判官一員;聊城等縣管河主簿共七員;博平縣管河典史一員;周家店等閘官共七員」

河渠始末

元初,糧運自浙西入江淮,愬黃河至中灤,陸運至淇門,由御河舟達于燕。世祖至元二十年,以江淮水運不通,命兵部尚書奧魯赤等自任城穿渠,導洸、汶、泗水,北流至須城、安山,入清濟故瀆,經東阿至利津河入海。後海口沙壅,又從東阿陸轉二百里,抵臨清,下御漳,以道經茌平,夏秋霖潦,轉輸艱阻。二十六年,用壽張尹韓仲暉、太醫令史邊源言,復自安山西南開渠,由壽張西北過東昌,又西北至臨清,凡二百五十里,引汶絕濟,直屬御漳,建閘節水,名「會通河。」 國朝洪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黑陽山,由舊曹州鄆城西河口漫安山湖,而會通河塞。永樂九年,以陸運勞費不貲,用濟寧州同知潘叔正言,遣工部「尚書宋禮等,發山東丁夫十六萬餘人,疏濬元會通河故道,自濟寧至臨清三百八十五里,又築壩戴村,遏汶水分流南旺,北達臨清,會通河始復。」 正統十三年,河決滎陽,自開封北經曹、濮,趨曹,決沙灣東隄入海。景泰四年,左僉都御史徐有貞奉命往治,濬廣運渠,起張秋金隄,達于大瀦,踰范暨濮上設九堰,建洩水諸閘于東昌龍灣等處,以宣其流,而沙灣塞。至弘治六年,都御史劉大夏築堤黃陵岡,由是河南徙,始不病漕。衛河,即御河也。始隋煬帝導衛輝百門泉,東北引淇、滏、漳、洹之水,御以巡幸,賜名「御河。」 衛流湍悍,益以汶。七八月間,洪濤峻瀉,水勢衝激,數敗舟。弘治庚戌,侍郎白昂出治河,建臨清東閘。正德間,都御史劉愷建南版,新開二閘以後,歲遣都水司主事一員治河。嘉靖七年,主事鄭允璋奏革閘務,併隸磚廠營繕司,河道改屬張秋都水司。壬子,大水衛河決,工部員外郎周思兼督眾築塞。隆慶三年,總理河道都御史翁大立檄州縣各裁閘壩夫役,無事之食者改編銀差,貯府備用。津老罷弗設。萬曆十九年,漕流艱澀,工科都給事中常居敬行河,疏請府北二十五里增建永通閘一。自會通河開,迄今二百餘年,決塞不常。前後治河諸臣,經營無遺力。境內諸役,以間徵調。徐、兗挑築,歲食不足,百姓私益其直。瀕河諸州邑困甚。河道經由,凡一州、七縣,聊城縣

河之東岸,南自本縣之皮家寨,北至博平之梭堤,六十里。西岸北自堂邑之梁家鄉,南至陽穀之官窯口,六十五里。置淺鋪二十有三。

北壩口淺,徐家口淺,柳行口淺,房家口淺,呂家灣淺,龍灣淺,宋家口淺,破閘口淺,林家口淺,于家口淺,周家店淺,北壩口淺,稍張閘淺,柳行口淺,白廟兒淺,雙隄淺,裴家口淺,方家口淺,李家口淺,米家口淺,耿家口淺,蔡家口淺,官窯口淺,二十三鋪淺夫七十人。

置閘四:周家店閘 南接陽穀之七級下閘十二里,閘官一員,夫三十人。

李海務閘 南至周家店閘十二里,夫三十人。通濟橋閘 ,南至李海務閘二十里,閘官一員,夫四十人。

永通閘 ,南至通濟橋閘二十五里。閘官一員,夫三十人。

官窯等處減水閘五

博平縣

河之東岸,北自清平界,南至博平之梭堤三十七里。西岸,北自清平之丁家口,南至魏家灣四十里,置淺鋪六。

朱家灣淺,減水閘淺,老隄頭淺,袁家灣淺,朱家屯淺,梭隄淺。

老隄頭北減水閘一

堂邑縣

河之西岸,北自清平之魏家灣,南至聊城之呂家灣,三十五里,置淺鋪七。

涵谷洞淺,新口淺,土橋淺,中閘口淺,馬家灣淺,北梁家鄉淺,南梁家鄉淺。

置閘二:梁家鄉閘 ,南接聊城之通濟閘三十里,閘官一員,夫三十人。

土橋閘 成化十二年建。南至梁家鄉閘十五。

里夫三十人

土城中減水閘二

清平縣

河之東岸,北自潘官屯,南至博平之減水閘,三十九里。西岸北自臨清之潘家橋,南至堂邑之涵谷洞,三十三里。置淺鋪九。

潘家淺、張家淺、左家淺、李家淺、丁家淺、趙家淺、戴家灣淺、十里井淺、魏家灣淺,淺鋪夫四十五人,撈淺夫六十六人。

置閘一:戴家灣閘 ,南接堂邑土橋閘四十八里,閘官一員,夫三十人。

魏家灣、李家口減水閘二。

臨清州

會通河之東岸趙貨郎口,南至板橋三十四里。西岸北自臨清之二歌營,南至板橋三十一里。汶河北岸板閘河,東至潘家橋二十里。南岸板橋,東至趙家口二十三里,置淺鋪十九。

「破閘口淺,沙灣淺,潘家屯淺,潘家橋淺,北土門淺,郭家莊淺,上口廠淺,王家淺,丁家馬頭淺,陳家莊淺,白廟淺,夏仗柳淺,趙家口淺,孟家口淺,羅家圈淺,弔馬橋淺,尖塚淺,房村廠淺,撞圈淺」 ,淺夫一百七十一人。

置閘二:新開上閘 南接清平之戴家灣閘三十里,閘官一員,夫八十四人,溜夫四十人。南板閘 南至新開上閘五里四十八步,夫四十人,溜夫一百十五人。

夏津縣

衛河之東岸,自桑園南至臨清之趙貨郎口四十六里;西岸北自武城之劉家道口,南至清河之渡口七里,置淺鋪八。

橫河口淺,大口子淺、小口子淺,《郝家圈淺》,《草廟兒淺》,《裴家圈淺》,《趙貨郎口淺》,淺夫八十人。《武城縣》。

衛河東一里。始恩縣之白馬廟,南至夏津之桑園,一百四十四里。西岸始故城之鄭家口,南至夏津之王家莊,一百一十四里。置淺鋪二十九:「桑園淺,商家淺,徐家道淺,白龍頭淺,白家圈淺,大龍頭淺,灣頭淺,柳林淺,大還河淺,高家圈淺,耿家林淺,陳家林淺,何家堤淺,半邊店淺,丁家道淺,陳家橋淺,方淺,劉家道淺,侯家道淺,周家道淺,西關淺,南調嘴淺,北調嘴淺,絕河頭淺,小流淺,孟家莊淺,王家莊淺,張家莊淺,果子口」 淺夫一百五十一人。

恩縣

衛河之東岸,自「四女樹」 至武城之白馬廟七十里,置淺鋪七。

「白馬廟淺,高師姑淺,《滕家口》淺,回龍淺,《八里堂》淺,《新開口》淺,曹家口淺」 ,淺夫七十人,撈淺夫二十八人。

附河灘地

聊城縣十四頃五十畝八分,租地二頃五畝一分一釐;

《堂邑縣》九頃六十六畝五分七釐,租房三百七十五間半。

博平縣十一頃二十八畝,租房一百九十八間半。

清平縣十四頃二十五畝一分二釐,租地七分二釐,《臨清州》七頃九十九畝四分九釐六毫,租房大小不等,共銀一百三兩三錢八分二釐;《館陶縣》十二頃八十八畝三分。

夏津縣二十六頃九十九畝九分三釐四毫,租地八十七畝五分四釐;

《武城縣》一百十一頃十五畝七分七釐,租房七十二間。

恩縣十一頃五十五畝三分四釐四毫,租房五十八間;。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