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51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五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五十一卷目錄
沁州部彙考一
沁州建置沿革考
沁州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沁州星野考
沁州山川考
沁州城池考
沁州關梁考
沁州封建考
職方典第三百五十一卷
沁州部彙考一
[编辑]沁州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本府
春秋晉銅鞮地,為晉大夫羊舌氏食邑。戰國屬韓,後屬趙。秦漢皆為上黨地。漢分置銅鞮縣,屬上黨郡。後魏改義寧郡。隋初郡廢,置沁州,治沁源縣。大業初,罷州為沁源縣,屬上黨郡。義寧初,復置義寧郡。唐初,復為沁州,屬河東路。天寶初,改陽城郡。乾元初,復為沁州。宋於銅鞮縣界置威勝軍,尋以州省入。金復改沁州。元因之,屬平陽路。明初,以附郭銅鞮縣入,領縣二。萬曆二十四年,改屬汾州府。三十二年,仍隸布政使司。
皇清因之,編戶。舊五十七里,今二十里。
沁源縣
漢穀遠縣地,屬上黨郡。晉省。南北朝魏置沁源縣,因沁水出於此云,屬義寧郡。隋初郡廢,以縣屬晉州,改和川縣。大業初,廢州後,屬上黨郡。唐初,復置沁州,後屬陽城郡。宋改沁源縣,屬威勝軍。金仍舊。元以綿上縣併入,隸沁州。明因之,隸沁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五十五里,今七里。
武鄉縣
漢涅縣地,屬上黨郡。晉始置武鄉,屬樂平郡。石勒置武鄉郡。南北朝後魏改鄉縣,自故涅城移治南亭川,即今治。隋初,屬潞州,後屬韓州。唐仍名武鄉縣,屬潞州。宋隸威勝將軍。今改為沁州,縣復屬焉,併入銅鞮縣,尋復置,屬沁州。明因之,隸沁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四十八里,今十里。
沁州疆域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编辑]沁州疆域圖
本州
東至潞安縣界二百一十里,至武鄉縣五十里,至遼州一百九十里。
西至平陽府三百五十里,至沁源縣一百二十里。
南至潞安府一百八十里,至褫亭驛五十里,北至權店驛七里。
東南至襄垣縣,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榆社縣,一百一十里。
西南至屯留縣,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平遙縣,二百一十里。
東西廣五百六十里,南北袤六百八十里。自州治北至省城三百三十里,至
京師一千七百里
沁源縣
東至屯留縣界五十五里,至襄垣縣一百五十里。
西至霍州界一百里,至霍州一百六十里;南至岳陽縣界五十里,至岳陽一百二十里;北至平遙縣界一百五十里,至平遙縣二百八十里。
東南至屯留縣界五十里,至屯留縣一百四十里。
東北達沁州,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岳陽縣界四十五里。
西北至靈石縣界一百三十五里,至靈石縣一百八十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五里,南北袤二百里。自縣治西至州一百里。北至省城四百五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五百五十里
武鄉縣
東至河南涉縣,一百七十里。
西至平遙縣二百里
南至襄垣縣九十里
北至榆社縣六十里
東南至黎城縣,一百六十里。
東北至遼州一百四十里。
西南至沁州五十里
西北至祁縣,二百一十里。
東西廣二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自縣治東至州五十里,西北至省城三百四十里,至
京師:〈闕。〉里。
形勝附
[编辑]本州
《廣輿記》:「萬山環列,氣候早寒。」
《舊一統志》:「牛山奠其後,漳水環其前。」
《舊志》:牛山滑嶺,聯嵐萃碧,巍然一方之具。沁水漳源,環繞縈迴。偉矣斯郡之靈秀。
鳳山左盤牛山,右伏銅鞮案其前,龜山鎮其後,固塞險阻之地,表裏山河之勝。
沁源縣
綿山鎮其北,沁河遶其南,雕巢嶺踞其東,霍太山峙其西,亦一方之勝也。
沁水匯流峰巒合拱
武鄉縣
北枕鞞山,南臨漳水,西接銅鞮,東拱太行,峰巒環疊,為一方壯觀。
「南連襄垣而馳澤潞,北接榆社而走冀寧,西鄰銅鞮而俯晉寧,北抵遼山而走平定。」 此元文所稱。
沁州星野考 州志
[编辑]州屬總
《通志》冀州參井分野
[编辑]《漢書》「昴畢為冀。」 按沁舊隸上黨,故《舊志》引《漢書》,但細考沁於昴畢較遠,隔三千餘度。蓋其星略帶冀之西偏,而沁稍南,故應在參井為是。《唐書》:營室,東壁,娵訾也 。按室壁在西北,娵訾衛分野,於辰亥,隔戍、酉二宮而歷申,今沁距河南彰德懷衛甚遠,不知《舊志》引娵訾何據?《宋志》曰:「與天街俱在昴、畢間 。」 按《元命包》云,「畢為天街。」 孫炎云:「畢昴之間,日月五星出入要道若津梁。」 《正義》曰:「主國界也。」
沁州山川考 通志
[编辑]本州
伏牛山 ,在城西三十五里,漳水出焉。山勢巍峨,上有古松數百章,皆千年物。昔人見神牛隱此,故名。
龜山 在城北郭外二里許,漳、沁二州匯其前,以形似龜,故名。上有真武祠、會真亭。
花山 在城北三十五里,高峰聳秀,特異諸峰,望之如蓮花,故名。上有老君堂,天仙、玉皇、王仙
石洞王仙尸解真形,在內原作「滑山」 ,後改為「花山。」 上多蛇虺,有神塔鎮之。
聖鼓山 ,在城東北五里,有大圓石如鼓,擊之有聲。《一統志》作「聖鼓嶺。」
筆峰山 在城南一里。三峰高出,形類筆架,對儒學櫺星門,取文明之象。
石梯山 在城西南七十里。《水經注》:「銅鞮西有石梯山。」
爛柯山 :在城東北四十里。俗傳,晉王質採樵,遇二仙圍棋,質觀棋未終,斧柯已爛,因立廟,棋局尚存。
麟山 在城東北三十里,有宣聖祠,故名。檀山 ,與麟山相近,其峰九頂,世傳鳳凰常棲其上。在城東北三十里。
鼊山 在州西二十里。下有池,名「鼊池」 ,流入漳河。
堯山 在城西三十里,上有帝堯廟。
皇后山 :在城西南四十里,一名石泉山。萬安山 :在城南四十里。
鱉山 :在城西二十五里,伏牛山之南麓。上有八蜡廟。
聖佛嶺 :在城西五十里。舊有塔鎮之,今建寺宇。
「文中子洞 」 在銅鞮山畔,蓋隋王通讀書之所,時房元齡、魏徵、李靖、薛收等受業。
漳水 其水有二:一自伏牛山西谷發源,經州西南流;一自分水嶺發源,經武鄉縣東流。一名漳源者,在州西北三十五里,有泉,匯為巨浪,流繞州城之西,東南與衛水合。《書》云:「清漳發於樂平縣,濁漳發於長子縣。」 此一名漳源者,乃漳水之餘派也。又名西漳河,又名小漳河。
銅鞮水 在銅鞮山下。係伏牛南麓之水。經紫金山、漳河合流入潞。漢韓信擒代相夏說於此。甲水 ,在山水里,居民引以灌田。東流入武鄉縣。南為爛柯山,屬沁州。北為武鄉三交里。又名涅水,以「涅」 縣名,後人乃訛為甲水。
小河水 ,自爛柯山南分水,從聖鼓山下繞州城北,為後龍界水,西入漳河。
龍泉 ,在伏牛山神祠座下。有洞,可入潛龍居此。州人遇旱,禱雨立應。
柳泉 在州北郭外。有泉從石竇出,匯為方池,冬夏不竭,上有亭可酌。東有聖母祠。
后泉 在城南五十里,有八角井,流繞州城西,與沁水合。
湛泉 :在城西半里,上有聖母祠,旁多園林,周圍數泉環繞,引以灌園圃,人利之。
南泉 在城南十里,有源混混不竭,故以里名。東泉 在城東南八十里,味甘冽,上有湘子祠,居民利賴之。
煖泉 :在城南關河之南半里。遇冬不冰,內有蓮藕。
沁源縣
紫金山 縣之西城,據其半,自霍山蜿蜒西來,高十餘里。按《史記正義》載,「霍太山南八十里為沁源」 ,此其支龍也。
琴泉山 在沁河東五里,內有琴高真人廟,前有泉一泓,名曰「靈泉。」 其水西流入沁河,禱雨多應。
靈空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其勢峭削,四圍石壁如屏。西與霍太山相連,岩洞幽深,林木蔥鬱,石蹬盤折,俗呼為「十八盤。」 唐王子菩薩寺在焉。東隅有馬明王井。
綿山 ,在縣北百二十里。盤踞百里,與介山抱腹岩相連。澗壑深杳,峰巒層疊,上有介子推祠並墓。
仁霧山 在縣北五十里郭道鎮之東。自綿山分脈,綿亙六、七十里,高峰蟠結,上有慈雲寺。旁分兩臂,彎環迴抱。前起尖峰,如雙關狀。中通一路,沁河瀠繞於外,亦風氣所鍾也。
州西嶺 在縣南門外,有沁州故址,綿亙三十里。隋唐間置沁州,其嶺在西,故名。
朱鶴嶺 在縣北四十里。上有風洞,大風從中出,建風神廟,有司每歲四月致祭,其深莫測。洞口堆以亂石,人不敢窺。
鐵爐嶺 在縣東琴泉山後。俗傳竇建德造兵器於此,又名「磨刀嶺。」 有試劍石,下有馬圈坪,係建德屯馬處。
蓋海洞 ,在靈空山東南麓龍王廟下。內有三關,每徑尺餘,僅可容身。鄉人遇旱取水,必側身而入。約二里許,抵後穴,微聞濤聲,取水出。士民焚香還拜,隨行即雨。如稍有異念,關隘即緊,不
能出入。俗傳水自一關得者,風而少雨,二關得者,陰而多雲,三關得者,雨始周洽,其雨不雷電,不暴霪,神異如此。
龍泉洞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介山下有石洞,洞有泉。
捨身崖 在靈空山十八盤南。崖高百餘丈,世傳先師捨身之處,故名。先師,唐懿宗第三子,僖宗弟也。因黃巢亂,竄身五臺,遇僧削髮,遂游天下名山。過沁源,聞靈空景勝,欲為駐錫之所,因歷崇陟險至此。
沁河 在縣東。其源有四:一在滑鳳村石崖下,一在崖頭村北山麓,俱由琴峪而南,至陽城村轉東。一在車家嶺底,水從地湧出三穴,勢甚雄放,由綿上鎮至陽城合流。一在白窯馬圈溝,至轉沁交口村相合。自是以南,復受諸水。其流浸大,經岳陽縣,轉沁水縣,穿太行山,至河南懷慶府達濟源,由武陟縣入黃河。隋大業四年開永濟渠,引沁水入御河,灌田二千餘頃。按:引水東流至武鄉縣北,合入御河,灌田二千餘頃,乃元時因郭守敬言也。舊《志》謂「隋大業間」 ,豈守敬倣其故道耶?
西川河 在縣西三十里。其源出衛村東溝,至龍頭村入沁河。
青龍河 在縣東三十里。出青龍山下,至園寨村入沁河。
清水河 在縣東北八里。發源於龍居山,水自泉出,極清潔。西流入沁河。
湱河 ,在縣北七十五里。源出水谷村,至綿上鎮,東入沁河。
五龍潭 ,在靈空山寺東北隅。周圍皆青石崖,寬十餘丈,淵渟莫測,時出雲霧,現有龍形。遇旱禱之,多應。
馬跑泉 一在縣東十五里白土岩下,南流至有義村入沁河。一在縣東六十里靈空山,世傳唐懿宗第三子偘出奔此山修道,其馬跑地得泉,旱不乾,澇不溢。
武鄉縣
鞞山 ,在縣東北里許。相傳石勒微時,於此聞鞞鐸音,故名。初名「北原山。」
南山 在縣東南三里。上有南山神廟。宋宣和間,敕封靈潤公。西有焦龍神祠、八角池,旱禱輒應。明嘉靖間,以地震敕戶部侍郎鄒守愚致祭。胡甲山 一名護甲,又名侯甲,《統志》作護甲嶺,在州治西南,涅水出焉。山有隘口,即分水嶺。明初置巡檢司,後裁。
羊徑山 在縣東北一百里。東接太行,其勢高峻,徑僅通羊,故名。
馬鞍山 ,在縣西七十里。晉文公伐皋落氏,嘗經此,上有太子狐突廟。
麓臺山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與沁源、靈石二縣相接。
陰辿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南關北。峰巒高聳,道途險隘,雖盛夏行旅,不苦炎威。即元世祖「仰歎處。」
龍岩洞 在縣東九十里。其洞深遠莫測,旱禱雨輒應。
漳河 漳有二:一曰清漳,一曰濁漳。按《禹貢》蔡註,清漳出上黨沾縣大黽谷,今樂平縣少山也。濁漳出上黨長子縣鹿谷山,今潞安府長子縣發鳩山也。濁漳又謂之衡水,又謂之橫水,東至鄴合清漳,而東北至阜城入北河。鄴即今涉縣也,阜城即今東光縣也。武鄉之漳,即清漳也,出武鄉嶺下,自西北來,至縣西五里合涅水東流,值夏秋暴漲,勢甚雄湧。
涅河 ,出縣西北分水嶺下,至邑西五里合漳水東流。
二龍池 ,在縣南二十里。中有昭澤廟殿,繪二龍形,入池中輒雨。
珍珠泉 在縣西北,其泉噴出如珠。
《州志》未載山川
[编辑]《沁源縣志》
[编辑]青龍山 在縣東二十里。山頂常出雲霧如龍狀,上有青龍廟。
青果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松柏蒼翠如畫,下有青果寺。
靜草巍山 ,在縣西北九十里。高三十里,盤踞百餘里,與靈空山相連。山勢極高,風猛寒凜,六月凝雪,寸草不生,故名。
五花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與青龍山相接,上有狐突廟。
龍居山 ,在縣東北八里。上有「麻衣寺。」
螺山 在縣南二十里北石村,與州西嶺相連。上有古剎,創自唐時,亦先師菩薩卓錫地。雲蓋山 在縣西三十里,上有白侯神廟。青石山 在縣北八十里。山多青石,遙望如黛,有一古寺,週圍松柏無數,迥絕塵囂,極幽之境也。
上觀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山開屏障,林木叢生,上有香林寺。
碾臺山 ,在縣西北一百三十里,與霍太山相連。怪石巉巖,聳秀堪畫。
鵰巢嶺 在縣東南五十里,綿延三十里,與屯留縣接壤。舊有鵰巢其上,故名。
土嶺 ,在縣北八十里。上多林木。
紅祠嶺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俗訛為「侯四嶺。」 大南川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小南川 按《沁源縣志》「在縣西南四十里」 ,狼尾河 ,在縣北十里,源出馬藍溝並朱鶴嶺,下至河西村入沁河。
水峪河 在縣北七十五里。源出水峪村,至綿上鎮東入沁河。
五龍川 ,在縣西北七十里。
含弘川 ,在空靈山後,去縣六十餘里。
苗維川 與五龍川連。已上三川,俱由東入靈空峽中。
地峪川 ,在縣西北七十里。
水長川 與地峪川連。已上二川俱由西北入靈空山峽。按五川相通,「世傳先師菩薩既駐錫靈空山,五龍王心忌之,陰于五川治水,將逐之去。既而洪水瀰漫,先師徐取浴巾,略試一蘸,其水即涸。」 至今五川無水,俗以為先師蘸乾云。南亭川 在縣南大川。後魏太和十五年,徙涅縣,舊治於此。
寒泉 在縣東北青果山上。其水凜冽,夏日如冰。
石井泉 在縣南螺山上,不溢不竭。
「清泉 」 在縣西紅祠嶺上。
《三原山 》,邑之朝山也。因有平原三處,故名,在縣東南二十里。
德峰山 :在縣東四十里。有離相古剎。
黃岩山 在縣東六十里,一名「黃崖山。」 山有崖而色黃,故名。
八角山 在縣正西五里。山形八角,因名。橫嶺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即古大黽谷。上存古寺。
紫岩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山石皆紫色,有寺。五峰山 在縣正東一百里。五峰並峙,故名。太行山 ,在縣正東一百二十里,南北延亙八百餘里,即星烏家所謂「北條」 是也。
神靈背 在縣正南三十里,上有靈顯廟。時山 在縣西南三里,邑人以時遊賞,因名。鳳凰山 在縣正西二十里,俗傳有鳳凰棲于此。
西交山 ,在縣正西一百里。
石臼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有古石臼存焉。石盤山 ,在石臼山之西,其形如盤,故名。武山 、長山 、隱石山 、東山、漏岩嶺 、東山小壑頭 ,俱見《水經注》,今迷其處。
龍門山 縣東百里。山高水竭,苦無湧泉,惟龍門山水從兩峙間出,味清冽,遠近皆取汲焉。虎豹亦飲於此,村婦提甕,每與虎爭。
箕山 在縣東磚壁村,其形如箕。
大界峽 在東山,一名「小壑。」
中方洞 ,在縣東七十里龍門山。岩洞樓閣,為一方勝地。
八座石 在東郊明靈廟前。傳有八仙坐石觀濤,故名。
立石 在縣南監張石牛泓上,高三十丈,獨立參天。
青谷水 ,《水經》曰:「清水出武鄉西鞞山,白璧二水與此合。」
湯水 ,《水經》曰:「出涅縣西山谷,縣東離城六十里。」
黃岩水 ,《水經》曰:「黃崖水,出遼山縣西黃岡。麻池 ,在邑南二十里,有谷,內有一小溪,名麻池,即石勒山李陽春所爭者。」
西泉 在縣之西關。其水從石罅湧至,甘美異常。
東井 在縣東門外,從沙湧,邑人數千家用之不竭。
觀音井 在縣南山下觀音堂內,禱雨立應。靈應池 在店子渠海瀆廟。
沁州城池考 州縣志
[编辑]本州
州城池 ,周圍六里三十步,高三丈二尺。元末修築。明洪武十一年,千戶吳才增修。正德十六年,知州高鑑修南北二門,南曰「銅鞮」 ,北曰「龜山。」 嘉靖庚子,壞於漳水兵備鄭調澤、潞所屬夫工修築,立以樁木,砌以石堤,南北長百餘丈,地方永賴之。嘉靖初,知州王良輔修南門城樓一座,同知羅欽修北門城樓一座,外城樓三門。嘉靖辛丑,知州周業孔建敵臺更樓各二十七座,每座三門,城止二門。嘉靖三十九年,知州相文祥開置西城門曰「臨漳」 ,通「沁源。」 萬曆乙亥,分守道參政孫改南門曰「迎和」 ,北門曰「拱極 。」 按沁州城舊治土築甚堅,城下有圍,圍各有壕,頗稱完固。崇禎間坍塌,屢告樓鋪殘毀。
皇清順治己亥,知州程憲「修理城垣,又修南北大樓。」
並四城更樓、角樓總計六十七間。又修城外西北隅石堤,長六十二丈,高一丈二尺,上立漳河行祠,周圍栽樹。康熙三年知州董爾性迄康熙六年知州汪宗魯續加修葺,民始安堵。
外縣
「沁源縣城池 ,西據紫金山之半,周圍四百四十三丈,高一丈二尺,東南北三門,元時築。明正統十四年,知縣徐戙修。嘉靖元年知縣馮繼祖修,加高八尺,厚五尺。萬曆五年,署縣事潞州衛經歷趙蛟修,加高一丈,設三門,建三門樓。萬曆五年,知縣靳賢因陰雨塌毀,不時勞民包之,以磚達磚,垛高三丈九尺,基厚三丈」 五尺,頂闊一丈六尺,鋪樓敵臺俱完,并鑿濠塹,深一丈五尺,闊二尺。二十一年,知縣侯體乾週圍栽楊樹五百餘株。崇禎四年,知縣范廷輔創增重門。六年,知縣王九蟠創修圍牆。
皇清康熙二十八年,知縣王容德重修北城垣二十。
二丈,用磚包砌。又修北門樓一座。三十八年,知縣陳正樂重修南城垣三十六丈
武鄉縣城池 ,舊在鞞山麓,南低北昂,因岡築土,其形如箕。明景泰間,知縣路斌割西外一區拓之。正德九年,知縣戴魁加葺。嘉靖十二年,巡按王獻病其窄隘,增拓之。北連石勒寨,建縣衙。南面尚無城。嘉靖二十一年,巡道陳耀議築城,以石條為基,高丈餘,轄以鐵錠,期月告成。不數月,寇至城下,人畜賴以保全。隆慶三年,知縣朱傳文加高五尺。萬曆五年,知縣申九錫築石堤三十餘丈,以障河水。萬曆八年,知縣曹知學將城垛易土以磚。十七年,西南城塌,知縣黃元會重修,加築護堤七十丈。開南門,上建門樓三間,題曰「南薰。」 鑄鐵牛鎮水東西門各一。總計城周圍約三里許,隨山高下,盤曲不平。城門三座,西關有石渠,以便往來。三十五年,堤被水決,張五美復加修築。崇禎十二年,南門以西,迨西城半,張繼載易以石甃。至門以東,盡甃以石,則邑紳中丞魏光緒所修也。舊城門二座:東曰「賓暘」 ,西曰「寅餞。」 崇禎十一年,東城門圮,中丞捐貲重建,易東門額曰「迎恩。」 去東門數十武,再建一郭門額曰「耀武。」 七年,少司空程啟南建西門月城一座。崇禎三年,邑紳司馬魏雲中建敵樓一座,高三丈,周二十丈。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邑令高鉷重開南門,復建樓於
上改題曰薰風
沁州關梁考 通志州縣志合
[编辑]本州
關未載
南門弔橋 明正德九年,知州張應魁建。「雙水橋 」 在州南郭外。
通濟橋 在州南一里
紅渠橋 在州西南十里。
黃沙橋 在州南十五里。
永濟橋 在州南二十里。
小溝橋 在州南二十五里。
小官道橋 在州東南
皇清康熙七年,知州汪宗魯創建。
北門弔橋 明正德十一年,王崇慶建。
霧騰橋 在州北五里
環翠橋 在州北郭外。元宣撫楊惟中建。明正德十一年,知州馬圖修。萬曆七年,知州劉沐、千戶楊令名同修。
迴瀾橋 在州北四里,知州汪宗魯建。
永惠橋 在州北郭外。明成化十四年,知州張圮建。此橋係本州風水,久經漂塌,宜補建。西「步雲」 橋 在州西五里。軍人閻表修。
通文橋 在州治東
沁源縣
綿上關 ,在縣八十里。
柴店關 唐時置,今廢。
仙橋 在靈山內,捨身崖西。澗深十餘丈,闊一丈五尺,有石條橫其上,始通往來人。又建橋亭三間,覆于石上。
巒橋 在仙橋之西寺前,跨澗而渡。
武鄉縣
南北關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
昴車關 在縣西北三里。唐時置,今廢。
永利橋 在縣東二十里長樂村。
漳河橋 在縣南
關河橋 在縣西三里
通濟橋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南關橋 在縣西南一百一十里。
沁州封建考 州縣志
[编辑]漢
武鄉侯劉慶 漢高密頃王子漢成帝建始二年正月封武鄉侯。
「《勁》』,武鄉侯子。嗣爵,後免,國除。
晉
「趙王石勒 」 ,晉懷帝永嘉元年,劉淵封石勒為輔漢將軍。元帝大興元年,劉淵封勒為趙公,二年稱趙王。成帝咸和三年,勒建元太和;咸和五年,勒稱帝,改元建平。咸和八年卒,子弘嗣位。按趙王石勒,字世龍,武鄉人,生時山川草木皆成鐵騎形。晉永嘉末,海內大亂,世龍事漢主劉聰,聰卒,子粲即位,為靳準所殺,大司馬曜逼長安,晉亡。曜即位,封石勒為趙王。建武二年,與靳準絕,自稱趙王。畏祖逖名,深與結納。逖卒,遂取陳留。十年,改元太和,遣中山公石虎擊曜,敗績。十一月,勒自將殺曜。太和三年,勒稱「大趙天王」 ,行皇帝事,改元建平。咸和七年卒,葬武鄉趙王村。
《海陽王石》,《弘 ,勒》第二子。咸和九年立,建元延熙。成帝咸康元年,《石虎》廢為海陽王而自立,尋被弒。
攝趙天王石虎 ,勒從子。勒即位,封為王,咸康元年,廢弘自立,稱居「攝趙天王」 ,改元建武。晉穆帝永和五年稱帝,改元泰寧。尋卒,子世嗣位。石世 虎幼子,永和五年立,即為石遵所弒,遵自立。
《石遵 虎》之子,永和五年弒世自立,即為冉閔所弒,立其弟鑒。
《石鑒 》虎之子永和五年冉閔弒遵立之建元青龍尋復為閔所弒閔自立。
石祇 ,虎之子。永和六年,因閔自立,遂稱帝於襄國,建元永年。次年,為其將劉顯所弒,趙亡。冉閔 ,石虎養子。永和五年,弒鑒自立,遂復姓冉,改國號曰魏,建元永興。永和八年,燕王慕容雋滅之,魏亡。
北魏
燕國公王文謨 ,北魏道武帝時人,官上柱國、東道行軍總管、善州刺史諸軍事,封燕國公。《西魏》
義寧侯獨孤藏 ,雲中人。河內郡公策四子。《大統間》以父功增封義寧侯。
長廣縣公《宇文顯 》,車騎大將軍歷官關內大都督封長廣縣公。
隋
武鄉公崔弘度 ,文帝時封武鄉公。
唐
昭澤王焦氏 ,初賜號「將軍」 ,長樂司村人。歿後為神,加封昭澤王。
沁州王李存孝 ,求峪人。僖宗時,從晉王李克用勦黃巢有功,封沁州王。後為李存信、康君利所殺。
明
沁源王朱《佶㷆 》,瀋簡王第七子。宣德二年分。
封沁源王
和川王朱成 ,代隱王第五子。天順三年,分封和川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