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46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六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六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六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六十一卷目錄

 南陽府部藝文二

  敕賜南陽諸葛書院碑   元程鉅夫

  重修三潭廟記        魯翀

  懷遠將軍萬戶唐公死事碑   王惲

  石堂山普濟宮重建麻衣子祠碑銘

              孛木魯翀

  葉令王君祠記        張彧

  祭武侯文         明肅宗

  創修內城記略        王誼

  重修武侯祠記        王直

  重修南陽縣儒學記      楊溥

  奎章閣記         王之柱

  武侯祠記         楊士奇

  刱建志學書院碑記      段堅

  重修諸葛武侯祠記     李東陽

  重修城隍廟記       王鴻儒

  內鄉縣城碑記略       前人

  裕州修城記         前人

  鎮平義學記         劉勳

  重修淮瀆廟記        胡謐

  淮瀆祝釐辭        何喬新

  建白水書院記        蕭麟

  鳴盛樓記略        李遜學

  知州程鵬修陂堰記     諶良魁

  重修白水書院記      蕭體元

  澗河石橋記         前人

  重修城隍廟記        牛鳳

  改正諸葛武侯祠記      前人

  臥龍岡賦         李宗本

  新建東嶽廟正殿前軒記   何洛文

  二忠祠記          許國

  重鐫漢汝南太守宗資墓記  楊應奎

職方典第四百六十一卷

南陽府部藝文二[编辑]

《敕賜南陽諸葛書院碑》
元·程鉅夫
[编辑]

皇帝即位之四年冬十有二月,集賢大學士臣顥言: 「臣幸待罪班行,在帝左右,位崇智下,無以仰答聖明。 有能推尊聖人之道,表章大賢之業,作興民俗,弘敷 治化者,此真臣人之職,而上之所宜聞也。臣謹按南 陽城西五里,有岡阜隆然隱起,曰臥龍岡;有井淵然 渟深,曰諸葛井者。相傳漢相忠武侯故居,民歲祠之」, 巫覡雜糅,薦獻無節,黷禮慢賢,君子病之。至大初,故 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何瑋行農至郡,率官吏老長伏 謁祠下,顧瞻裴回,愾然興懷,謂守臣史烜曰:「孔明三 代而下一人而已。武昌相去千有餘里,猶建廟學而 尊祀之,況其所遊處也哉?」出步祠東,得隙地焉,曰:「是 足以建廟學矣。」遂諉烜烜下邑主簿趙守訓董其役, 乃合僚吏祿入之嬴以備傭,相山之有良木石而隸 於官者,以具材審制度地,與設官養士之宜,上於省 以聞,報可。至大二年春,即工大修侯祠而加廣焉。祠 之東為孔子廟,廟之後為學,凡堂、序、門、廡、庖湢、庫庾、 肄業之齋、庋書之閣、官守之舍咸備。屋以間計,祠有 十二,廟學四十有六,「端莊廣直,不務侈麗。皇慶元年 秋落成,割官之廢地四十頃籍於學,置山長一人掌 其教。訖功且再歲矣。廟學之顏,《麗牲》之碑,惟陛下幸 焉。」即日下中書平章政事、秦國公孟與翰林集議。臣 孟等言:「『夫子廟宜因舊制,殿曰大成之殿,門曰大成 之門,侯之祠宜曰武侯之祠。侯曰非澹泊無以明志, 非學無以廣材,非靜無以成學,學為武侯作也,宜以 講堂為靜成之堂,東序為明志之齋,西序為廣材之 齋。閣所以叢群書也,宜曰崇文之閣』,合名之曰諸葛 書院。」制曰:「可。」其命翰林學士承旨賡書之。翰林學士 承旨鉅夫為碑文書篆,并以付賡臣。鉅夫竊謂周道 既衰,孔子作《春秋》而萬世君臣之法定。曹操篡竊,群 雄並起而爭之,《春秋》幾廢。先主揭大義,發大號,再造 劉氏。侯首稱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間關百折,期 復漢祚,《春秋》之義,煥然復明。至今三尺之童,猶知賊 曹而帝漢者,侯之功也。《傳》曰:「有功於民則祀之。」侯之 功,萬世之功也。於祀為宜祀,於居為尤宜。嗚呼!我朝 聖祖神孫,武定文承,薄海內外,罔不臣妾。諸學子以 及有位之人,師聖人之道,仰大賢之業。夙興夜寐,可 不思廟學之所以建,聖天子之所以命,豈徒誇前人, 聳後觀哉?所以教天下知為君臣之道也。烜世有勳 伐,今守饒州守訓,供奉翰林云。《詩》曰:「惟皇上帝,降衷 於民。惟皇作極,以君以臣。」皇風既邈,王霸迭作。乃修 《春秋》,褒善黜惡。漢有天下,擬跡舜禹。厥德既衰,冠履

易處。不有先主,孰扶天網?不有武侯,春秋以亡。河漢
考證
之間,南陽之郭。盤盤臥龍,惟侯之宅。山縈川絡,霧矯

霞舒。尚相君王,顧彼草廬,惟侯之學。伯仲伊呂,惟侯 之忠,光我漢祖。躬耕之餘,廊廟是蹈。義信志詘,四海 其悼。學廟之設,惟侯之思。天子之錫,惟侯之義。高山 景行,君子所期。詞臣作詩,永作臣規。

《重修三潭廟記》
魯翀
[编辑]

南陽北境之山,東嵩西華,綿亙數千里。至鎮之西北, 五峰突起,曰五朵山。其一挺出眾峰之間者,曰騎立 山。源湧其上,三洼而成湫。一山頂,再山脅,三則山之 趾,故民俗有「三潭」之目。其頂人跡艱至,有司即其趾 築祠,大旱則詣潭請水,未有不應。先屬鄧之穰。宋乾 德間,武勝軍節度觀察使張永德蒞鄧,凡數十年,禱 輒澍,始創湫祠。熙寧十年,以鄧守劉忱奏封嘉顯侯。 崇寧三年,賜廟額曰普潤。金即古陽館鎮立縣曰鎮 平。至我朝因之。泰定二年夏,久不雨,主簿李昱率眾 步謁湫水,至縣集禱,密雲聚散者數日。於是昱謂眾 曰:「始吾見其廟宇神像,摧腐剝落,意欲修飾,方有所 請,言未敢白,神之鬱鬱未濡甘澤者,豈坐是耶?」遂與 眾輸情致禱。俄而風作雲合,雨大沾足,秋遂豐熟。造 中潭報謝,召募工役,率眾出財,以佐其事。廟貌神容 之在中、下潭者,煥然完備。余惟有功於民則祀之。山 川能興雲致雨,其大者天子所以望秩,其小者得祀 於方土之臣,固其宜也。守是土者,牧是民也,不慎其 職以憂其憂,五尺童子未易言也,而況神乎?李君名 昱,字明甫,主鎮平簿。其令久缺,政由己出,能憂其民 而動其神,蓋良有司也。

《懷遠將軍萬戶唐公死事碑》
王惲
[编辑]

「天下有酗戰之士,拳勇絕人,捐軀徇國,雖一時之短, 其烈烈言言,超千人而挺生,奮百世而獨存者,誰乎?」 南陽唐公其人也。公諱琮,世居內鄉淅川之白亭。伯 祖諱皋,金季以鄉豪署峽口鎮將。父諱慶,仕亡宋,用 邊功起身自保乂郎、京師副將,累遷至左領軍上將 軍、諸軍統制,歸附皇元後,終江淮軍民安撫使。惟襄、 鄧自昔為用武地,唐氏世鍾材武,繼領韜鈐,剛毅,奮 發馳聲疆場,稱「山南名將家。」公軀榦魁傑,而善於騎 射,黝色鷹視,氣吐鍾鋐,然環甲橫槊,出入行陣間,人 愕而聳之。至元十三年,襲父爵,授武略將軍。明年轉 武德,復安撫使,仍佩金符。十六年進階宣武,授金虎 符、管軍總管。十八年陞懷遠大將軍、萬夫長。二十年, 改授唐州軍府萬戶。二十五年,移鎮泉道,屯駐舂陵。 時安南保《蕞爾》域,負固不庭。聖上赫怒,詔諸道兵以 討之。公到鎮甫二旬而檄至,即閱數軍實,申嚴節制。 明日大讌,群僚敘別,或以期遠緩發為言,公曰:「不可。 征討,國家重事;忠勤,臣子大節。況吾家三世迭將,迨 不肖之身,分符顓閫,備具爪牙,恩寵深厚;思畢力邊 陲,以揚天子威命,則死之日猶生之年也。尚敢以顧 忌為計哉!詰旦啟行,旗斾精明,鼓角清亮;識者壯之。」 遂會諸將屯靖海境。谿嶺湍險,艱於馳逐。北兵不習 地里,與鱗介爭利於舟楫藂薄間,已非所長。加以瘴 癘流毒,海飆騰炎,吏士觸冒疾疫者過半。島夷幸我 師不利,乘便突入。次年三月,大戰於鹽場之三江口; 公率兵先入,所向披靡;賊兵開而復合者數四,麾下 散失;公力戰,手剸數十人以歿,年四十九。訃聞,部曲 至割股肉致祭;朝廷惟嗟惜之。公天姿雄峻,沉摯有 將略;號令精明,撫循有素,期於恩威兼濟。當戰陣際, 奮勇敵愾,不自顧藉,有古烈士風概,故所向克捷。自 筮仕不十年,正位帥閫。平居與人交,氣怡詞溫,謙恭 惟勤,未嘗以厲色待物,人視之儒素也。其死生義利, 權衡素定,非奮不慮死,徼取美名者。故周崇死政,漢 寵死事,然皆有等級以序,未若皇元。即以父祖之爵 祿畀其子孫,有崇無降,其報卹激勸之典,視前代為 重,公可謂得死所矣。夫人李氏,亦內鄉大家,資度純 懿,克媲公德,孝以奉舅姑,慈以鞠幼穉。生三子,孟曰 世忠,仲曰世英,季曰和尚。孫二:長靈童,次保。保,世忠 子也。世忠嗣奉世爵,奉公衣冠,葬襄陽穀城縣鳳谿 鄉丙山先塋之次。遂介祕書監丞申敬來請。某以風 化所在,有不獲辭者,輒論列而係之銘。其辭曰:武當 西來萬馬驤,漢水東注為滄浪。鳳谿之里穀伯邦,盤 盤四野開荊襄。丙山衣冠唐所藏,惟茲唐侯百夫防。 佩服義烈南方強,三世崛起參戎行。幢牙茸纛金節 煌,王常鐵石我所將。維南有交伐用張,一軍來伐心 靡遑,萬甲夜卷趨敵場。桓桓不憚天戈攘,誓此一去 批其吭。舂陵宴訣何琅琅,山谿失勢臣分當。蛟「鱷肆 毒紛蜂螳,落落銅柱鷹,孤揚海霧翻瘴霾三江奄奄 戰鼓聲則鏜。一僨不救千夫僵,蛟匣零亂劎有光。臣 維有霣甘自戕,一日之短百世長,恨以鱗介易我裳, 又存又亡臣節昌,勝負。況復兵家常卹典,昭報恩澤 霶。嗣侯孝思亦不亡,葬而從祖享有堂,巫陽下招為 悲傷。羈棲胡為滯此荒,魂兮歸」來安故鄉。牲牷肥腯 羅酒漿,部曲儼侍備兩廂。鼙鼓鐃鐸聲鏗鏘,子孫歲 時供蒸嘗。銀鉤翠琰勒我章,忠傳孝繼渢太泱。陵遷谷變事叵常,英聲載世永不亡。

《石堂山普濟宮重建麻衣子祠碑銘》
[编辑]

孛朮魯翀

麻衣子,姓李名和,字順甫,世居秦中。父思溫,號西寧 君真人,晉穆帝升平元年三月十五日生,紺髮美質, 膂力絕等,性明慧,契悟元要。孝武太元九年時年二 十有八,以學道之志,告親請去。嘗獨行終南,逢一道 者倚阜危坐,謂真人曰:「吾久候汝,授以祕訣,戒曰:『終 南非汝宅也。南陽之間,湍水之陽,有山靈堂,汝往之, 當有異人率眾拜附,可以翕神功於蒼茫』。」問其姓道 者曰:「吾左元太極也。」言訖不見。真人神其言,往求靈 堂於湍陽者久之,莫曉所在。道遇樵者,欣然導至洞 門,俄頃而去。乃益喜,自是坐洞中十有九年。時義熙 十年夏大旱,居民張奭等以禱雨請真人卻之。有少 年十許輩,前顧真人曰:「請但許之。」翌日,雨果大。至霽, 行山間,見有十二人睡山陰,皆負龍狀,還洞。十二人 至,稽顙曰:「吾屬龍也,居此溪,有曰巫峽、曰五雲、曰岷 山、曰清遠、曰桐柏、曰嶓冢、曰崑崙、曰武陵、曰苧蘿、曰 苕溪、曰浣沙,曰澠池。上帝以師道業有成,敕令輔師 行化耳。」真人推洞以居龍,而別處一穴,龍自洞入,雲 霧晦冥,雷電交作,抉裂山背,各潰穴而去。自後真人 道術大行,鄉人益神之。遊鄖鄉歷宋孝武大明元年, 行年一百有一矣。秋八月有八日,白鶴翔集,祥雲蔚 煜,真人儼坐而逝。鄖人即其地築觀,名以「白鶴」,而仙 墳存焉。唐貞觀十有三年,天子制表石門靈堂,封曰 「顯聖」;洞勝泉龍,皆封公曰「廣潤、洪潤、咸潤、慈潤、靈潤、 施潤」、崇潤、豐潤、應潤、愍潤、顯潤、保潤,封真人曰「慈惠 普濟真人」,旌宮曰「普濟。」果爾,則太宗以英邁之君,首 創大業,賜神號於宇內,而於麻衣子之所居,褒奉殊 特,則靈堂道區,古勝地哉。嘗聞希彝子受道於麻衣 道者,豈度世不死,百世下遨遊人間耶?不然,則兩麻 衣子耶?或度世不死,減絕六合,徊翔故丘「耶?要其籍 丹臺上玉堂也,蓋有日矣。」於是序其事而銘之石。《銘》 曰:「謷虖真人,蹤跡有家,咀道之腴,土苴世華,神人指 迷,太華培塿,靈堂崔嵬,上列斗牛,唯龍騤騤,滅絕有 無,乃奉帝旨,為吾卒徒,窟宅八荒,吸呼自我,滂澤四 施,孰往不可?悠悠山雲,鶴逝千載,民之神之,功猶不 宰,曰惟守朴,跡遠心同,華觀峰出,轉替以隆,泉流泓 泓,以灌以溉。鬱亢以請。曾不我捍,有點其首,眾奔走 之,神眇莫覿,守朴其師,蒼琰穹隆,而刻斯語。山英桓 桓,斥護終古。」大德十年丙午,孛朮魯翀撰。

《葉令王君祠記》
張彧
[编辑]

雙鳧觀,漢故葉令王君之祠宇也。君諱喬,河東人。顯 宗明皇帝朝為尚書郎,出宰葉縣。縣屬畿內,朔望來 朝,有雙鳧之異,玉棺下墮,迺羽化之期。時人神而明 之,立祠以祀。《漢書方技》載之詳矣,此觀之所由立也。 通虛大師王道沖,亦河東人,受業於披雲真人之高 弟弟子悃愊無華,勤儉以愿。大德十年,被元教大宗 師之教,命主是觀。其始至也,惟餘一殿,奉安太上混 元皇帝,僅庇風雨而已。乃與徒拾瓦礫,除荒蕪,開隙 地,種畦蔬,而自食其力,日儲月蓄,迨及兩紀,計量衣 缽之餘,規度土木之役,道沖以為觀名「雙鳧」,王君昇 僊之所也。《唐金碑》實列諸庭,而無廟宇以寓其神,可 乎哉?乃並正殿之左築廟三楹,奉君神像,翻修正殿, 以嚴祈禱。靈官之祠,齋眾之堂,以次而舉,蓋三十餘 年,始克幾備。將刻石以紀興復之由,既敘其事,仍作 詩俾并刻之歌,以祀君焉。其詞曰:「君為漢室尚書郎, 出宰葉縣其姓王。朔望朝見來洛陽,太史但見雙鳧 翔。網羅得舄驚莫量,乃昔所賜出尚方,玉棺下墮君 之堂,天帝召我還帝」鄉,沐浴潔服臥中央。其蓋自覆 如掩藏,形則瘞埋神不亡。風馬雲中臨此邦,福我遺 民飽豐穰,祛斥疫癘除災殃,裔孫道沖師《老》莊,歲時 竭虔奉烝嘗,奠桂酒兮爇檀香,世與混元同久長。中 庭樹碑刻銘章,後人尸祝思無疆。

《祭武侯文》
明·肅宗
[编辑]

養高隆中,非三顧不起;戮力王室,待二表乃行。觀其 褫孟德,走仲達孔明,其人豪也與?惜乎將星殞地,中 道而殂,漢遂不振,皆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表忠有 祠,遣祭有儀,靈爽不昧,尚其歆之!

《創修內城記略》
王誼
[编辑]

鄧在《禹貢》豫州西南隅。面荊腋雍,三王之化存焉。境 以禹、湯名山,皆廟祀,周綱不紐。穀伯、鄧侯朝魯,猶有 望周公之餘思。秦邑為穰,嘗封魏冉曰穰侯。漢隸南 陽郡。隋、唐以來,復鄧州,又曰武勝軍,置節度、觀察等 使。宋、金因之。風厚土沃,名賢牧守,載籍可稽也。元初 以其境接襄、漢,更築外城二十四里,以威宋時河南 北、山東西兵駐於此,從兵商賈亦家焉,因目今城曰 「子城。」南服承平,子城日圮。元末有寇王權據是城,殺 戮甚酷,遺民蕩析。及元兵至,寇葺外城以抗敵,糧盡 自潰。元將失刺把都恐復據而不能剋,毀其城,火其

廬,無居守者。二十年鞠為茂叢區矣。皇明啟運,掃除
考證
群兇,蕩民懷土,來歸者,復以西境弗靖,率皆逃匿山

野,猶鹿豕然。洪武二年冬十一月,上命金吾右衛鎮 撫孔侯顯守禦是州,兼知州事,集軍民,理郡邑,仍以 文史張居岱、兵士湯明輩五十人從之。抵襄,詢鄧流 寓,得麞裘樵者,導至刁河,還得耆民劉孝先,喻之來 意,謀及所止,乃曰:「先是惟官居此,他無往也。」前訪古 蹟,至梵塔之左,指林莽蔽翳處曰:「此舊市之中阜也。」 侯即駐節,斬木通道,除地為營,命眾士檄二縣,分方 招集,民始附之,西鄙強暴之氣沮矣。時復饑歉,軍士 餒乏,侯規畫百至。已而相今城之址,除治如此。坑者 平而缺者補。然後計餱糧,具畚鍤,度丈數,揣高低,版 之築之,陾之登之,弗亟弗徐,其城乃成。遂辟闤門,畫 市井,創廨宇,樹居廬,移軍署,士民之附者日益眾焉。 四年冬,籍軍千人,民千七百戶。六年秋,朝廷以功擢 侯千夫長,掌印專軍,不煩州政,蓋優之也。且調南陽 衛千戶,李侯德副之。同寅協恭,經營益力。瀋膏煉灰, 甓甃周緻,浚濠池架輿。砌女牆,通馳道,兵廬棋布, 樓觀翬飛,旌旗鼓柝,日嚴夜警,戢暴防姦,域民衛眾 之計備矣。抑不畢是壇廟庠序,屯田武場,凡干于公 者,靡不完焉。

《重修武侯祠記》
王直
[编辑]

南陽郡城西有阜隆然而起,曰臥龍岡。漢諸葛武侯 嘗居於此,故即其地建祠祀焉。元至大中,河南行省 平章政事何瑋行部,謁祠下,病其狹,乃下有司廣而 祠之。東建書院以設官養士。事聞於朝,賜名曰武侯 之祠。世移歲久,祠雖幸存,日就頹毀。洪熙元年五月, 太守陳君正倫始至謁而周視,祠宇蕭然,不蔽風雨。 退而歎曰:「侯之德業在天下,當百世祀之,況其所居 之地乎?今祠如此,何足以竭虔妥靈?」乃於農隙伐材 命工,撤而新之。以八月二十八日告祠,以落其成。率 郡縣僚屬,奉少牢致祭,拜跽有位,奠薦有所,進退周 旋,克中儀度。郡之人士皆欣然稱歎曰:「陳公為此,其 可謂尚德之君子矣!」因請予記以維持之。予謂「先王 之道,以明倫為本。周衰,王者之迹熄,至秦極矣。漢興, 學者復得聞先王之說。至光武明章,其道庶幾明矣。 士之出於其時者,皆秉禮義,徇名節,綱常之際,截乎 不敢紊也。降及靈獻,大盜繼起。建安以來,曹氏最為 雄盛,逞其詐力,以誘脅天下,豪傑之士,莫不折而從 之。其所圖者,皆僭竊」暴悖之事,逮華歆之志得,李伏 之說行,而三綱絕矣。當是時,莫有非之者,雖吳國多 才,亦委曲順從之不暇,是天下之人,皆淪於逆理亂 常之規。獨侯奮勵圖復漢室,毅然以誅曹為心,出師 二表,正名定分,凜乎王者之師,使天下之人,曉然知 曹氏為賊,綱常之道,賴以不泯。後之君子,因是以正 誼明道,以扶世立教,則侯之功大矣,豈特與「勞定國、 死勤事,禦大災,捍大患」者比歟?雖百世祀之可也。且 常遊處乎此,神之所顧懷,民之所向慕,焄蒿悽愴,如 或見之,則嚴祀之以示教焉,蓋宜矣。今之為郡縣者, 於有司之事,部使者之督責,尚勉勉焉有未至。若先 聖之祀,學校之政,亦有怠而廢者。其能崇先賢以儀 後進。若正倫者,誠所謂「尚德者哉。」正倫,廬陵人。由監 察御史至今官。

《重修南陽縣儒學記》
楊溥
[编辑]

皇明統有天下以來,首詔府、州、縣建立學校,宗師先 聖孔子,為斯道之尊;從祀則有顏、曾、思、孟封爵之賢, 巍峨之以廟堂,繪飾之以丹雘,門廊戶牖,軒楹梁棟, 舉以法而奠其高深,以定制焉。春秋舍奠,進退揖讓 於廡陛,翕然有以起人心之敬;朔朢舍菜,秩然有以 嚴師生之禮。自漢、唐、宋、元以來,文風之振舉,斯道之 宣明,未有盛於我朝也。矧南陽邑庠為天下學校稱 首,士類蒙是育養者,咸成《顒邛》圭璋之德,賢材由是 顯仕者,皆為廊廟瑚璉之器。茲蓋雖由地靈所鍾,實 聖道涵濡所致也。永樂間,廟堂頹於潢潦,朔朢之禮 泯而未舉者二十餘年。宣德間,西昌李《桓圭》來令是 邑,睹廟堂化為榛莽,門廡化為丘墟,「深慨斯道之無 賴也久矣。」於是請諸太守陳公正倫,同知張永、通判 李安、推官司憲咸是其謀,又重為之助,而有落成之 獎。在泮又有教諭楊機、訓導王庭訓、周遜,悉心匡翼, 以贊襄其事。桓圭惟捐資殫慮,以掄材鳩工為務。且 南陽政事繁劇,不能親董百役,幸賴耆老張翰、《周禮》 分勞代理,昕夕不遑。旬月間。大成殿聿成,棟梁峻起。 矢棘翬飛欂櫨。侏儒椳扂楔,舉得其宜。窗戶櫺牖, 簷楹瓦甓,曲盡其制,餘則鱗次而就。彼其談經講學, 則一新「明倫」行禮之堂;傳道解惑,則重建「進德」日新 之齋;庖廩則有次,會饌則有舍。黝堊丹漆,繪飾合度, 一旦百廢,罔有遺舉。然非《桓圭》之力量大,負荷重,一 念尊崇聖道之誠所致,曷能成莫大之功於目前哉? 且能不勞民力,不費國資,其成又有若神靈所為之 易者,皆桓圭之經營之材之能也。然桓圭之才能見 於聖門如此,則聖人在天之靈,豈不陰祐默啟斯文 之盛乎?是則斯文之盛,固足以啟儒林瞻仰之心。他日舍菜奠樂,詠沂者得不歷指曰:「南陽廟學之建,令 尹李公桓圭力也。廟學屹然奠安於萬世,則令尹之 功得不垂」於萬世乎?噫聖道大明於天下,而光啟國 家之運;文德潛敷於民庶,而祐茲治化之隆;道配貞 明而昭簡易;千載而下,仰茲之盛,得不有感於忘言 之下乎?是為記。

《奎章閣記》
王之柱
[编辑]

循南城麗譙而東數十武,為角樓舊址,郡治之巽方 也。樓故不甚偉,又為風雨所乘,尋且圮。會客有言此 中地靈人才之異同者,曰:「宛文之不競久矣。《巽》為旺 位,而據龍首焉。鼎而奐之,必為奎章之閣以應之,乃 可濟也。」余感其言,為請諸總憲陳公。公曰:「可,吾行益 貲矣。」已捐俸鏹若干兩,合余所捐微祿,命幕僚樹表 鳩工,而值賢藩倡助,繼施者多,遂獲以數旬竣事。凡 為楹如曩數,其峻則加舊之半,而丹青赭堊之華又 倍焉。閣最上,肖奎宿像以祀,從始議也。不佞間以餘 晷,攜同事登望,竊嘆曰:「佳哉!鬱鬱蔥蔥乎!此其非南 都之舊耶?」控武關而引淮海,則荊、豫之都會焉。前湯 谷而後清冷,則天地之隩區焉。其東「矚而岑崟參差, 白雲縹緲,恍恍忽忽,疑仙蹤之往來者,天封翠微之 陬也。其西睇而蔥蘢蓊鬱,日月蔽虧,帶崇岡而連巨 阜,渺乎若豫章之林者,隆中草廬之墟也。其北萬峰, 紫翠群環,巉巖峭立,石洞幽邃者,嚴陵丹霞之窟也。 南有清淯,浩淼澄鮮,栗水會之,稉稻繁陰者,杜陂召 堰之跡也。今即舍天機《青囊》」之旨勿論,而但以山川 之勝與閣映,又以閣之勝與文人墨士之胸若手映, 安見夫波文霞綺,峰色林光,非一切自然之章華乎 哉!雖然,士君子勿但紱冕已也,七相五公,世所恆有, 亦顧其德業何如耳。而鄉之先有以豪傑自豎者,如 五羖大夫之忠勤,范少伯之沈智,吳子顏之鷙勇,卓 褒德之忠厚,張平子之博雅,樂彥輔之沖遠,張雎陽 之壯烈,韓舍人之藻麗,皆昭乎如日月常新,永焉與 金石不朽,而諸君子獨無意乎?《詩》曰:「高山仰止,景行 行止。」切願睹斯閣者,交相勉焉爾矣。

《武侯祠記》
楊士奇
[编辑]

綱常之理,原於天而具於人心者,與天地同其覆載, 與日月同其照臨,與四時同其錯行,與五行同其禪 續,亙萬載猶一日不以前而豐,不以後而嗇,不有聖 賢而扶持之,則人道幾乎熄矣。是故湯之興也,有伊 尹釋耒耜於莘野以佐之;武之作也,有呂望釋《釣具》 於渭濱以相之。宇宙為之一新,綱常為之一振,拔生 民於塗炭之中,登之於春臺之上,聳殷周維新之氣 象,與唐虞比隆者,伊呂之功也。當漢之季,諸葛武侯 隱於隆中,躬耕畎畝,謳歌《梁甫》,有伊、呂之志操,人莫 之知也,惟司馬德操知之,惟徐庶知之,以之薦於先 主,遂枉駕三顧於草廬之中。立談之頃,嘉謨嘉猷,足 以破操之鬼蜮擣權之鴟張,吹噓炎精之煨燼,俾之 再熾於西南。厥後身都將相,鞠躬盡瘁,直欲恢復舊 疆,混一區宇,俾綱常正,人極立。奈何渭上之師方張, 營中之星遽隕。觀《出師二表》,則公志操同乎伊呂可 徵矣。彼以木牛流馬之功,七擒七縱之奇,八陣籌畫 之妙,為公能事者,知公之膚者也。去南陽城七里許, 有岡焉曰「臥龍」,有庵焉;曰諸葛,有井焉,蓋公嘗汲而 飲者也。有祠焉,邦人尸祝公之處也。歲久傾圮,鞠為 荊棘。建安陳侯悌,以甲辰名進士烏臺御史,奉命來 官。是時顧瞻曰:「嘻!勸節表忠,事誠在我。」爰出俸貲為 鼎刱倡寅寀及屬暨衛之武勳相與和之。又俾郡之 都紀募緣於富室以助之。費既足矣,乃潟材於川,輦 石於山,陶甓於野,庀工傭役。中屹祠堂,傍翼兩廡,環 以崇墉,蔽以修門。塑公像於中,凡鐘、鼓、几、俎、籩豆、罍、 爵、奉祭之需,靡不畢備。庵既落成,徵予紀其顛末,刻 之石,庶幾嗣而奉祠於斯者,得有考焉。嗟夫!《詩》不云 乎?「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世之人 惟其皆有是綱常之理,故皆有是好德之「心。惟其皆 有是好德之心,故樂新公祠者,不約而同。此倡者、和 者、助者之氏,名皆宜書。」遂書而刻碑,後繫以銘。銘曰: 「成湯肇殷,伊起有莘。武王造周,呂奮渭濱。聖臣同心, 惇乃一德。用扶天綱,用立人極。《湯誓》《泰誓》,時雖後先。 一德之純,如日麗天。惟忠武侯,丁漢之季,愍漢之疆。 瓜分鼎峙,奮起隆中。扶日」當空。志靖九圍,俾之混同。 再表出師,有虔秉鉞。火德既衰,吹之弗煜。師進於渭, 星隕於營。混一之志,潰於垂成。有子曰瞻,死忠於國。 先志之承,不匱之錫。臥龍之岡,實公舊廬。昔有祠宇, 久焉蓁蕪。賢侯作守,知政先務。構之塗之,丹雘如故。 乃潔樽罍,乃聲笙鏞。乃饎乃饔,乃享新宮。惟祀之崇, 惟忠之勸。春蘭秋菊,終古盥薦。

《刱建志學書院碑記》
段堅
[编辑]

書院,舊梵宇也。在南陽城西百步許,其地十有六畝 餘,內殿廡及棲室之處,散亂無次序,垣周若干堵,不 知始於何時,而尼僧百數居之。壬辰秋七月,堅奉命 來守斯土,以為教化者守之急務。暇中呼耆老而告之曰:「男女居室,人之大倫。彼名為僧為尼者,能忘情 於男女之欲乎?第復俾年少而皆有夫,以遂室家之 好,則無不可,否則吾將持之以法。」旬日之間,果於吾 言無所拂,而室廬皆空矣。於是悉撤其舊而更新之, 增置八十楹有奇,刊《小學》及刊註古文《孝經》。實以軍 民俊秀子弟近五百人,俾朝夕誦習焉。又取學而正 者五人,以專訓誨,於臨街之署,牓曰:「書院」,次曰「大成 之殿」,肖吾夫子像於中。四配十哲東西列。歲兩釋奠, 司教者主其事。次曰「企德堂」,憲副陳公選之題首以 「申伯」第。列國,漢、晉、隋、唐、宋有名賢君子之官於斯,生 於斯者,歲以羊、豕二祀之,於以覬後生小子有所觀 感興起也。又次曰《志學》。嗚呼!伊尹、顏淵,大賢也。伊尹 恥其君不為堯、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撻於市。顏淵不 遷怒,不貳過,三月不「違仁。」蓋欲諸士子志伊尹之所 志,學顏子之所學,一出也,一處也,一窮也,一達也,而 樂而任,皆在乎道焉。故志非此,則必以發策決科,榮 身肥家,希世取寵為事,而志非志矣。學非此,則必以 廣聞見,工文辭,矜知能,慕空寂為事,而學非學矣。然 欲學伊尹顏子,而非敬不可也。故又顏其讀書所在, 曰「主一無適」,曰「整齊嚴肅」,曰「其心收斂」,曰「一心主宰」, 曰「萬事根本」,曰「常惺惺法欲。」諸士子心一乎敬,無時 無處,無往而不用其力,則涵養本原以為大學之基 本,進德修業而收小學之成功。庶幾顏學可學,伊志 可志,不為流俗之所染,不為利勢之所移,而變化氣 質之不難矣。齋之近東,而又甃石開井,井覆以亭,其 泉寒冽,汲水以車,雜植花木草樹,生意藹然,曰「庭草 交翠。」又次東鑿方塘,畜蓮數本,曰「獨愛。」蓋皆取元公 庭前草不除,與自家意思一般,及予獨愛蓮之說,欲 諸君有以識取先生之襟次也。齋之近西,有竹百千 竿,清森可愛,復題曰「清風高節。」學者暇遊於此,凜乎 歲寒之操,窮冬大雪而不渝也。士子果能人人有得 於此,庶幾有以盡人之理。而人之名為不負聖賢可 學,而至闢異端、距楊墨,為聖人之徒,堅於《是院》之作, 不為徒然矣。因書以志之。

《重修諸葛武侯祠記》
李東陽
[编辑]

「君子之用世,必心存乎正,則其猷為功業,光明俊偉, 天下信之,後世知之;苟所存不正,則其所為,雖偶合 倖中,而疵纇罅漏掩匿之不暇。縱使欺於一人,不能 逃千萬人之目;誑於一時,不能免千萬世之口。」此諸 葛武侯之忠,所以「通天地,貫金石,歷今古而猶存也。」 昔公當漢祚傾危之日,雖在畎畝,而扶顛撥亂,已預 定乎胸中,顧以獻帝之身,方墮於曹賊之手,失國寄 命,無復有可為之勢,帝冑之賢,無出昭烈右者,故委 身而從之。當是時,苟可以存漢,雖萬乘有不暇顧,一 劉璋宜無足卹,璋固擁兵坐視,遣使致敬於賊者也。 及魏丕篡立,昭烈顧命,侯益自奮激,佐庸主而不隳 其志,累蹶累進,至於斃而後已焉。是其心始終存沒, 無一日而不在漢也,可謂至矣。若泣廖立,死李巖,屈 司馬懿而不敢動者,豈獨其摧強制勝之力邪?亦平 生忠義激發而讋伏之耳。彼荀彧者,以溝瀆之經為 成仁取義之舉,雖幸免於《涑水》之論,而竟黜於考亭 之筆,豈非自失其正,以貽天下後世之議哉!彧不足 道,以張子房之賢,報韓扶漢,世所並稱。然究其心論 之,亦不免以術濟正,未若侯之純乎正也。程子謂其 有王佐之心者,其以是夫?故後之學者,當以侯為正。 南陽府城西五里臥龍岡草廬舊址。《漢史》稱「侯躬畊 南陽」,又曰「寓居襄陽隆中。」蓋秦南陽郡即今鄧州,而 襄陽實在其界故也。元建祠祀侯,又置書院,設山長, 聚徒講學,給田數百頃。國朝祠燬,宣德間,知府陳正 倫、陳悌「相繼修葺。歲八月二十八日,為侯忌辰而致 祭焉。」成化間,知府段堅重修,建堂宇,復書院舊規,擇 士以教。越二十年,頹圮過半。弘治乙卯,河南參政顧 君福分守茲地,乃檄知府馬輿下、知縣李通,鳩工市 材,為堂六楹,中肖侯像,左右廡楹亦如之。其後為亭, 覆以茅,扁曰:「草廬。」廬之後,又為堂六楹,曰:「臥龍。」祠之 左為堂、廡各四楹,曰「書院。」始以戊午夏四月,成於秋 八月。又歸其故田四頃,以供祀事。是役也,巡按御史 李君瀚實主之,按察副使劉君俊亦預焉。顧君之巡 汝寧也,夜夢侯訪之,若世所傳畫像者,適草廬結構 日也。夫忠義之在天下,人「心所同,而君好古勤政,嚮 慕獨至,故形諸寤寐如此,然則學於此者,亦可以監 矣。君以此書來,請記修建始末,以貽後人,庶其久而 不廢。」東陽亦慕侯深者,故樂為《記》云。

《重修城隍廟記》
王鴻儒
[编辑]

城隍之名見於《易》,若廟而祀之,則莫有究其始者。唐 李陽冰謂城隍神祀典無之,惟吳、越有爾。宋趙與時 辨其非,以為成都城隍祠,太和中李德裕所建。李白 作《韋鄂州碑》,杜牧為黃州刺史,韓文公之於潮、麴,信 陵之於野,皆有城隍之祭,則不獨吳、越為然。蕪湖城 隍祠,建於吳赤烏二年,高齊慕容儼、梁武陵王祀城 隍神,皆書於史,則又不獨唐而已。予以為此說辯矣猶未得其原也。《記》曰:「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為蜡。」注 曰:「伊耆氏,堯也。蓋蜡祭八神,水庸居一。」愚嘗以為水 則隍也,庸則城也,此正城隍之祭之始,而《春秋傳》所 謂「鄭災祈於四鄘,宋災用馬於四墉」者,即其証也。庸 字之不同,古通用,而注禮者不得其義,乃謂庸為溝, 非臆說乎?由是觀之,城隍之祭,蓋始於堯矣。伊川程 先生謂:既有社矣,不當復有城隍。析義雖精,事容失 考。且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貓虎昆蟲之微,猶在祀 典,以城隍保障之功,顧不得班於昆蟲貓虎之間,揆 之人情,實為未愜。以是知水庸之為隍為城,無可疑 者。伊川之言,或未定之論乎?但自五季以來,廟或有 賜額,神或有錫爵,亦有具神姓名,如紀信、灌嬰、周苛、 英布等類者。其冒昧誣淫,不酌於古,不概於聖,蓋已 極矣。我太祖高皇帝既定天下,大正祀典,其於城隍 之廟額神號,各從府州若縣之名。高明之見,度越千 古,非聰明聖智合天地之德,知鬼神之情者,不能及 此也。南陽,秦郡也。城隍有祠,其來已久,歷代遷徙,莫 可考徵。國初平章郭公肇受新命,來守茲土,創建城 邑。廟之立也,或於此時。正統中,太守陳公嘗一新之。 嗣是牆宇傾敝,丹青剝落,又數十年於此矣。正德四 年夏,唐藩以旱故,請命於神,瞻言興慨。顧今太守張 公命新之,且捐金以為倡。公乃與僚佐格「外方圓,得 羨金餘帛,以易木石瓴甓等物,重加修葺。始於正德 五年初春,落成於是歲季夏。堂廡門闕,巍峨顯敞。神 像儼然,侍衛森列,善惡諸司,各極態狀。升其階者,肅 然生敬;循其廊者,惕然革心。禮成於鬼神,教行於黎 庶,一舉而二善得焉。」太守命記於予。竊惟南陽在古 為大郡,在中原為重地,在經途為要路。漢杜詩為南 陽太守,自以無勞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而前宋 劉湛亦曰:「今世宰相何難,政可當我南陽郡漢世功 曹耳。」由二說觀之,則郡之大可知矣。唐季博士朱朴 獻《遷都議》,謂:南陽東則漢輿、鳳林為之關,南則菊潭, 環屈而流屬於漢,西有上洛重山之險,北有白崖聯 絡之固。山「河壯麗,人心質良,此建都之極選也。」宋南 渡,李綱議巡幸,謂「南陽西通關中,可召將士;南通荊 湖巴蜀,可取貨財;東達江淮,可運糧餉;北距三都,可 遣救援。非地之重,其能當二君之議乎?漢高祖入關, 光武起兵,周亞夫東出,司馬懿南侵,魯炅守之,以遏 安、史之兵;岳飛由之,而有朱仙鎮之捷。其餘經」由,不 可悉籍,豈非路之要乎?以郡之大,地之重,路之要若 此,其城隍之宜高且深,顧待言哉。韓魏公《記北嶽廟》 曰:「嶄然而石,坳然而谷,泉焉而眾派列,林焉而萬榦 榮,嶽之形也。倏霽忽冥,伏沴見祥,喜焉而風雨時,怒 焉而雷雹發,嶽之神也。」靜修劉先生述而稱之曰:「惟 有是形,則有是神。」予嘗讀之而切有感於《城隍》之說 焉。金城十仞,湯池百步,瞻者神悚,臨者魄動,不必入 其廟,而神之靈偉顯赫,可想而知。若牆土疏惡,其卑 可登;池水汙淺,褰裳即涉。形既如此,則神之精爽可 知矣。雖廣殿干雲,牛鬼駢立,亦何能有所發越而成 捍衛之功哉?南陽當重熙累洽之餘,生齒阜繁,市廛 綺錯,而城郭湫隘,未復東京之舊民,郭外者幾十之 八。《傳》謂「城小不足以容人,人少不足以充城。」以為今 日寇盜充斥,設險守固,所宜急講者。敢因太守之請, 記而併及之。庶其聞於當道,即以備芻蕘云。

《內鄉縣城碑記略》
前人
[编辑]

自大盜起燕,南山之東西,河之南北,城鎮村落,多所 殘破,若內鄉其一也。正德六年,縣令張侯經來宰是 邑,見舊城卑薄不可守,率勵吏民,百堵皆作,無何而 功以成。址「厚四丈,其高減四之一,下固以石,外甃以 磚。重門四闢,麗譙高揭,粉堞周施,輝映雲漢。繚以濬 洫,注以清流。授兵登陴,望者氣懾,誠一時之金湯也。」 於是賊再至而不敢近。邑人德之,乃請余記其事於 石。竊惟昔者文王作邑於豐也,其《詩》曰:「築城伊淢,作 豐伊匹。匪棘其欲,遹追來孝。」夫築城而深其池,至可 匹豐水,則池之深不可越矣。池不可越,則城之高不 可凌矣。城高池深,家計以立,敵國外患,復何能加?故 《文中子》曰:「安家所以安天下,存我所以厚蒼生」,正此 詩之意也。城之不可不高,池之不可不深,是固然矣。 若芻粟不多,器械不利,將焉與守?然四事備矣,而人 心之不同事亦難知,又必威足以檢攝異同,惠足以 消融去就,人自為守,屹若巨防。如此則於應變保民 也何有?張侯其念之哉!

《裕州修城記》
前人
[编辑]

君子保民之政,非一端也。而城郭為要,蓋比、閭、州、黨、 井、邑、丘、甸之制,所以聯屬教養乎民者,固以用其極 矣。然非高墉深洫,重門抱柝,則無以待暴客而支變 故,一有緩急,民何恃而不潰耶?是故勇夫重關,王公 設險,自古此制已嚴,而水墉之祭,《伊耆氏》又已列於 八蜡之一矣。莒恃陋而不備,楚旬日克其三都;盱眙 板築堅完,魏太武圍三月而不能破,城郭之修否,其 效如此。裕州,故漢堵陽地,屬南陽郡,在堵水之陽,故名。後漢朱佑為堵陽侯,梁於此置堵陽郡。隋改方城 縣,取方城山為名也。唐屬淯陽郡,貞觀改屬唐州。見 於《元和郡縣志》者如此。宋始為裕州,元及明因之,屬 南陽郡。顧其地居天下之中,路當南「北之要,市雜百 貨,邸具五民,笙歌沸天,廛閈撲地,如是者已百餘年 矣。」官無備變之慮,民無意外之警,城惡池湮,視如尋 常。正德辛未冬,鉅賊劉惠等犯州城,大肆戕殺,衢路 為赭。金帛芻粟,掃地俱空。官寺民居,蕩然燋土。累葉 繁盛,一旦蕭然。吁!可哀矣!乙亥秋,三原郝侯來守,省 費解煩,興利除害,而「於所以敬教勸學、敦化善俗,尤 切切焉。踰年,且有樂生興事之情,侯因悼前之失,而 虞後或復然也」,召其父老謀為可久之規,議得請於 上。於是具磚石,鳩匠作,計徒傭,儲餼廩,物無不具,用 無不周。仍訪詢州民,得端慎可任者李經等四十一 人,令分董其工。諭以利害,厚以禮貌,眾感其誠,皆罄 心力,不下會斂之法,不行督迫之令,不施笞箠之威, 期年而工告成。蓋經始於丙子之八月,斷手於丁丑 之九月,完雄壯麗,甲于一省。見者皆言隅齊如裁,形 平若砥,壁鬱青霧,樓絢丹霞,耳目所經,未嘗有也。侯 居心坦如,殊無德色。巡撫都御史李公士修察知其 實,移文巡屬,俾視以為法。巡按御史毛君汝礪稱其 有美德而不居,成大功而不伐,謂有古君子之風。分 守參政王君汝溫亦謂偉績若是,宜有述以示後。故 州之耆壽僉憲周先生繼先暨諸縉紳,以予忝在鄰 邑,具書來請,予不能辭也。予聞之先訓,「惠則足以使 人。」又曰:「其使民也義。」又曰:「悅以使民,民忘其勞。」又曰: 「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世之讀者,恆為空言。今侯營 建之盛,而閉絕誚讓,屏斥桁楊,一用惠義悅佚之道, 迄底於成,是豈不足以塞庸眾人之口乎?昔韓氏城 新城,期十五日而成。段喬為司空,有一縣,後二日,段 喬執其吏而囚之。囚者之子走告封人子高曰:「惟先 生能活臣父之死,願委之先生。」封人子高乃見段喬, 自扶而上城,曰:「美哉城乎,一大功矣。」自古及今,若此 其大也,而能有無罪戮者,未之有也。封人子高出段 喬,使人夜解其吏之束縛而出之。夫韓氏之剋期,過 於嚴也;子高之頌言,出於詐也;段喬之縱吏,貪於名 也。彼猶列於載籍,垂稱至今。若侯之用民也,寬之以 歲月,主之以忠信,臨之以莊敬,刑罰既清,智詐亦泯, 較之韓氏,不可並語,是不可籍以告方來乎?抑城郭 固所以保民,而城郭之存否,又係於民心之得失也。 故昔人有言:「民心苟得,即墨用之而有餘;民心苟失, 函谷守之而不足。」董安于之治晉陽也,城郭完矣,府 庫充矣,倉廩實矣,器械具矣,然必有尹鐸繼之,以寬 其民。夫然後智伯之難,趙襄子得以為歸,用能久守 而民無叛志也。不然,以邯鄲之倉廩實長子之城郭, 乃皆舍之而不顧者,人不足恃故也。觀侯政既足以 得民之力,而德又足以得民之心,一人之身,具此二 美,於古有光焉。侯名世家,字道傳,生於介庵王公之 鄉,其天資之美,學問之盛,固有大過人者,而師友見 聞之間,要所資為深云。

《鎮平義學記》
劉勳
[编辑]

學以義名者何也?於教誨之中而助其不及者耳。如 范文正置田恤族,謂之「義田」;戴胄積粟備荒,謂之「義 倉。」鑿井同利者名曰「義井」,累世同居者名曰「義門。」其 立名雖異,而取義則一也。況設學以養蒙,而於中助 其不給,名曰「義學」,不亦可乎?鎮平舊有社學,學初未 以義名。成化壬寅,勳來知縣事,慨是邑欲倣古制,以 軍民王𤣱等告爭若干頃,量為起科,收隸社學,以延 教讀,以訓童生。會提學僉憲石公按臨考選,申達准 擬,遂斟酌舉行。地之沃者,每頃徵糧二石;瘠者每頃 徵糧一石。歲籍其餘以為教讀供給之費,不限貧富, 聽其來學。學舊卑小,至是余乃擴而新之,為學三楹, 東西各有齋,門垣庖湢以次而就,豈為觀美哉?蓋古 者八歲而入小學,十五而入大學,社學之設,即小學 也。創自朝廷,而責成有司,勒其本末於石,使後之同 志者相續舉行,則地之入,足以給學之費,助人之善。 為民者不阻其子弟之向學,為師者不拘其弟子之 來學,人材之儲養有實,學校之選舉有地,良法美意, 雖不敢擬於古,而學之得名,則庶乎古者「義田」「義倉」 之遺意也。

《重修淮瀆廟記》
胡謐
[编辑]

成化歲壬辰夏四月,聖天子以天久不雨,漕河流涸, 乃出內帑香幣,遣太常寺少卿俞公欽往禱東瀆大 淮之神。制若曰:「惟淮瀆實漕河上流,其通涸攸繫,故 特遣禱。惟茲有神默運機緘,斡旋大化,尚敷沛澤,俾 河流長注,以達往來,庶副朕懷。」俞公將承唯謹,乃是 月二十有五日抵神所,有司共事如典祭告。已,顧瞻 殿宇將壓,神若有弗安棲者。進守臣詢故,對以前政 因循邇則,歲連祲,弗得矯令興作。俞公還朝,既復命, 因上疏,其略曰:「淮瀆與海嶽鎮諸神,皆祀典攸秩,矧 茲瀆在我太祖高皇帝龍飛地尤宜致重,顧今神宇弗葺,無以揭虔,安靈尚曷,冀其感通。伏惟聖朝垂鑒, 亟命有司舉茲曠典,庶稱國家祀神之意。」詔可之。下 工部,檄河南布政司,委南陽府知府段侯堅綜其事, 率諸屬縣僚分董諸役,而參政沈君敬、僉事顧君以 山涖督焉。先是,既禱旬月間,霖雨時降,河流通注。且 自後歲連大稔,民皆安業。茲役也,費出於公力,取於 農隙,肇於既禱之。又明年夏,至己亥冬訖工。中建正 殿七間,翼兩廡各十「二間,左右鐘鼓樓碑亭各二間, 前戟門五間,東西各建公館五間,東翼兩廂共十間, 中御香亭,左神庫,右牲房,門樓西向。西又建道房五 間,翼兩廂共十間,門樓東向,四週繚以土垣,計丈一 百九十甎券。山門三間,東西角門各一間,黝堊丹碧, 煥然一新,規制視舊有加焉。」段侯既率僚屬落之,又 置常稔地五頃五十畝有奇,給居守道士,以贍香火, 且礱石將丏諸當代鴻筆,以紀興修歲月。會朝廷遣 右都御史原公傑處置荊襄及南陽流民,析唐縣東 南境置桐柏縣,而廟在其地。段侯且當秩滿去任,遂 以茲役之未畢者,畀諸前知縣汪雲雲。既畢厥役,而 以《紀文》白諸前巡撫右都御史孫公洪,以屬謐,辭不 敏,未敢執筆。甲辰春,朝廷又遣巡撫都御史趙公文 博有事茲廟,見前礱石尚虛,仍以屬謐,辭不獲。惟海 瀆嶽鎮,流峙兩間,其神出諸高深之表,固非假宇棲 之,而後著其感通也。然吾人所以尸而祝之者,苟非 有宇以棲厥神,則無以繫如在之誠,而致神之肸蠁 焉。此廟祀之所由作,而俞公不容不請興斯役也。矧! 祀事之興替,係有司政體之勤怠,而災祥之召,未必 不由以致焉。是皆不可不《書》以告將來。自今凡寄任 其地,有事於廟者,尚鑒之哉!

《淮瀆祝釐辭》
何喬新
[编辑]

淮瀆祠在桐柏山之下。自漢以迄於今,吏民承祀不怠。成化十有二年夏,今天子詔守臣大新祠宇。璇題碧瓦,輝映霄漢。吏民將事,益虔以恭。是歲冬,予招籲流徙至桐柏,祗謁廟貌。瞻禮之餘,為作此歌,以遺祝史,俾禳祈歌以祝釐焉。其辭曰:

淮之流兮浩湯湯,淮之源兮濬且長。發胎簪兮一勺, 出桐柏兮濫觴東。馳遙遙兮勢益張,吞泗沂兮齧濠 梁。澄波浟湙兮趍東陽,渼彼百川兮孰與抗?靈宇沕 穆兮山之陽,金碧絢麗兮檜柏蒼,翠珉充庭兮金薤 琳琅。神來歸兮憺徜徉,駕元螭兮佩蔥珩。嘉牲腯兮 桂酒香,舞羽繽紛兮笙磬喤喤。神來格兮飲且嘗,神 既享兮儼欲翔。願致蕃釐兮答吾皇。聖壽萬年兮寶 祚昌。俗熙皞分政恬以康。星宿清潤兮海波不揚。霈 餘澤兮祐此方,雨暘時若兮豐年穰,穰《蟊賊》屏兮豺 虎藏。神之降福兮罔極,我之報祀兮敢忘。越千祀兮 牲幣是將。

《建白水書院記》
蕭麟
[编辑]

書院之設,效法鄉校,以廣育人材,昭敘彝倫,弘闡王 化。有宋嵩陽、嶽麓、安定、白鹿諸書院,哲人輩出,明體 適用,世道繇重。嘉靖辛卯,金城南泉先生劉公簡授 河南岳伯,奉敕撫民,循行南陽,諮諏民隱。甫及新野, 訊復召杜故渠,民享其利。郊行邑治北,得尼僧寺,嘅 然嘆曰:「異端惑世誣民,害深且久。」亟令人其人而歸 之宗。淫像巫具,投諸水火,田可資衣食者,併以遂其 生。迺進邑諸司暨弟子員曰:「闢左道而正道弗崇,則 人心惑也滋甚。建立書院,敷五典以和民,則《經》也。漢 光中興,地靈攸鍾,廟貌以崇,祀之,教民以敬,禮也。簡 邑庠生與民間俊秀,居業其中,敦教本也。」尋謂:「白水 真人出復炎祚,宜以白水書院扁額。」僉曰:「諾諾。」陳侯 奉行惟謹,因飭中堂四楹,光武禮殿中肖厥像,高密 侯鄧公、陽虛侯馬公配之。殿後四楹,為會講堂,東、西 兩翼,二十二楹,為群弟子肄業所。前門三間,進十五 許,建樹綽楔,高可二丈三尺。額名則公筆大書。東北 隅有庖,廚後有井,周繚以垣,雜植以木。南北僅三十 丈,東西計之,得地三十八丈有奇。瓴甓木石,匠作夫 役之需,公帑發之於官,與之直若食焉。俶工壬辰正 月,迄今二月告成。陳侯多公教養邑民,德惠與夫時 事,顛末鐫石,用垂不朽,委識於麟而再申之。予聞安 定高弟子劉執中先生時以善水利稱,熙寧間召問, 對曰:「聖人之學,有體有用有文,君臣父子,仁義禮樂, 歷世不可變者,其體也;《詩》《書》《史傳》《子集》垂法後世者, 文也;舉而錯之,能潤澤斯民歸於皇極」者,其用也。執 中之學,胡書院如,諸士子於是以藏以修,以息以游, 閑邪存誠,持敬以端大本,經義治術,明體以達諸用, 麗澤之益,鏃礪括羽之道,無時豫怠,不馳騖於口耳 之習、聲利之場。古人明德新民之學,允踐其實,以植 物軌,以行道範,以立人極,建立之心,庶不孤也。使理 義不足以養其內,而利欲紛挐於其外,修於家而壞 於天子之庭。昔云:「豈徒二三子之羞,抑亦為國者之 憂已。」於戲!吾道如元氣在天地間,而天理之在人心, 則千萬世如一日。安定教法,復行於今,而執中先生 世澤不泯,使仙居令餘化「亦被厥邑」,是可書也

《鳴盛樓記略》
李遜學
[编辑]

鄧,勢當襄、漢南北要衝,且通吳會,接巴蜀,鼠竊狗偷, 時或崛起。昔孔明以為用武之地,非泛論也。崑山吳 公大有謂「麗譙為守警第一事,不可久弛。」迺庀材鳩 工,即州署南向尤爽之地,築臺疊礎,為層樓四楹,而 棲鐘鼓於上。高四丈二尺,廣四丈五尺,深退廣之四 尺。財費計若干,悉自規畫,而民不知勩。翬飛《鳥革》,光 彩爍人,騰突撐拒,聳出雲表,可以遊目騁懷,縱倚舒 嘯,俯視闤闠若幪然,勝水佳山,坐奠几席,誠可謂偉 觀矣。迨鼉鼓宵轟,鯨音夜作,環一州四境之內,儒者、 耕者、販,鬻者、畋及漁者、執麻枲而事杼機者,無不于 于徐徐以節其興居而戒其出入,而雞鳴狗盜之徒, 斂迹囚聲,不復敢犯其禁令,以貽禍於人。公之用心 善矣。

《知州程鵬修陂堰記》
諶良魁
[编辑]

漢太守召公信臣杜公詩治南陽,浚泄水,利績居吾 鄧者滋多,蓋為陂三十有一焉。復築麓門堤,以捍湍 河之決。鄧利聿始,民賴以富。由漢而還,召、杜不作,時 舉時弛,茫焉莫考。元季王寇據鄧,久之,民流城破,闔 境數百里,草昧於荊棘者二十餘年。國初,孔公顯首 來禦鄧,收集軍民,漸為披剪,陂堰之址,可復尋而理 矣。嗣是生齒繁,土地闢,守牧者,重民食,為之修置疏 導,設渠子堰長以領其事,灌溉稻稑,遍於四境,家給 人足,不苦凶歲,視之他郡,此其為樂土也。邇歲以來, 客戶集而土著徙,稅額盈而民用寡,陂堰之區,豪強 者併平治堤防,墾為世業。時旱則瀦水利己,時澇則 決水病鄰,今昔利害,正爾相反。屢聞有司間欲為清 理之,里胥夤緣,動成掩沒,社鼠城狐,竟莫能灌。蠹政 之大,無過於是。郡人王生瑞,讀書明務,慨然有志於 斯事,貢游太學時,奏請舉行。制報曰「可。」遂下河南鎮 巡大臣,俾如召、杜故事。吾鄧太守程公,實專清理之 任。公既受命,乃歷境地,乃屬耆老,乃偕民庶,考志相 宜,必求其舊。懲奸笞詐,不吐乎強,雖訟牒絲棼,若不 可解,而公開之以利害,喻之以禍福,俛首就理,咸懽 如也。復於常額之外,清得三之一焉。因疏陂堰之數, 大書於石,樹諸州堂之右。

《重修白水書院記》
蕭體元
[编辑]

新野舊無書院,所謂「白水書院」者,創始於嘉靖壬辰, 今三紀餘矣。歲久物蠱,土木力殆,左騫右陔,上露下 圮,觀者陋之。癸酉春,縣尹朱子塗撤其舊而新是圖。 已而誹議煩興,竟厄而罔功。閱兩月,主簿牛子慨前 美日就湮沒,念鄉校為古賢所重,乃命部民董之,以 僝厥事。弗厲於民,弗侈於費。於是因圮而新之,曰祠 殿、曰講堂、曰學舍、曰庖廚;因其缺而增益之者,學舍 六間,又移置前門於南,拓地十數武,中建廳事二楹, 華而不侈,儉而不陋,宏敞清肅,翼翼然一大觀也。既 訖工,幕史賀子偕弟子員李子卿、潘子芝詣予徵言 以垂諸後。予惟書院之設,所以重斆學之本,萃賢俊 而美風化也。聖王馭世,國有學、鄉有序而已矣。後世 文滋,郡邑之下,乃有書院焉。昔韓愈薦趙德,而禮讓 興於海隅;文翁重相如,而文學盛於西蜀。始作斯院 者,豈徒然哉?顧惟新野居豫之南境,俯挹江、漢。我明 治化惇裕,文命旁達,風尚移易,其有已乎?然百八十 年來,文物聲名,未底顯融,果氣數之使然歟?抑士業 有未振歟?噫?諸生可以深長思也。且古昔書院以人 而重,郡邑以書院而重,如孫泰山、姚蘇門、石徂徠之 流,其在當時,初無聲勢之可以恐喝、爵祿之可以羈 縻人者,而從游之徒,率多休聞。迄今景仰遺芳,慕之 不已。是知書院之重於後,固非徒名焉耳矣。諸生誾 誾于于,群居於斯,志同聖賢,學惟舉業,固莫能廢也。 迴視洙、泗之教,不啻徑庭。今乃並是而忘焉,得無犯 夫子「難矣」之戒乎?茲者構造惟新,肆寧厥居,絃誦洋 溢,是貽永觀。嗚呼!斯役可鑒也,亦可繹也,諸生顧可 以漫視哉?

《澗河石橋記》
前人
[编辑]

新野,界襄樊唐、鄧之間,雖壤地褊小,實午達之會也。 治東二十里許有溪曰「溧河」,劈道南注,派分於淯水, 而委達於漢江。逶迤曲轉,舟楫靡通。春冬水涸,厲揭 惟適。每夏秋雨驟,波濤悍激,泛溢四出,潢源淤阻。先 是,嘗架木作橋,屢屢傾圮,以故監司士農商旅,公私 往來,恆苦迍邅,間或迂道以避焉。自是而東,有曰「小 溧河,曰馬槽渠,而西有曰沙河,率不越三四里,為害 相若。吾蕭氏業居溧河之滸,眾溪適出入經涉之路。 嘉靖壬子,嘗為沙河計,命工給值,伐石若干,挽運纔 十之一二,竟以力綿而止。又每嘆為義不終,徒貽仁 人之所笑也。越三年甲寅,余自松藩轉官,取道抵家。 凡溧河與東之三溪,或架以石橋,翼以欄檻,結甃堅 完,規制渾朴,廣可并輿,平可轉轂,秩秩焉一坦途也。 余心固異其始事之人,而未暇詢也。越明年乙卯,余 自關中以憂歸,睹所謂沙河者,猶夫溧河底績矣。詢 之,始聞其人,而未及識也。無何,邑庠生張子儒偕劉子讓詣余曰:『修建諸橋,即此人也。請紀其事』。」余曰:「嗟 乎!橋梁道路,王政所」重也。我明著載《律令》,垂象孔昭。 竊怪今之司牧者,每以為務非所急,居常則棄而不 志,一不獲已,則倉皇靡措,取辦目前,追呼里閈,補塞 罅漏,倏興倏廢,頻歲相仍,適以滋吾民之害焉耳,豈 承敝易變之道哉!今劉子無一命之寄,不假董勸一 視物我鄙貪黷而樂施予,料物以經遠,恤人以遂誠, 彰厥義,肆厥惠,懋建不朽之績,以衍無斁之澤,顧不 可加尚也哉!乃知博施濟眾,雖病於堯舜;利物濟人, 匹夫婦亦可以勇為也。使處廊廟而寄民社者,誠能 擴劉子之心,必能殫補化理,弘濟民人,其為利益,又 何如哉?余也躬行恥於弗逮,與善根於由衷,故敢以 不韙之言,竊寄荒煙野堠之濱,用告諸後人。諸橋溧 河為大,故特記其詳云爾。

《重修城隍廟記》
牛鳳
[编辑]

《祭法》曰:「能禦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城隍域 民固國,功同禦捍,廟而祀之,意蓋出此。粵自聖神御 宇,建邦設都,肇祀百神,禮生義起,宜無不舉之典。而 城隍神祀,自隋唐以前,略不見於史志。考之《賓退錄》, 謂蕪湖縣城隍神祠建於吳赤烏二年,不言出於何 典。南齊慕容儼、梁武陵王皆嘗祀城隍神,史傳因事 書之。唐李陽冰作《縉雲縣城隍神記》,亦謂祀典無之。 韓愈、柳宗元皆有《祀城隍神文》,至宋始錄於祀典,自 是始著。我葉,城隍神廟未詳刱於何代?據《南陽舊志》, 洪武元年重修,督其成者主簿藹文昭也。成化十一 年繼修,任其事者耆民慕俊也。歲久滋敝,弗稱神休。 耆民劉昇等鳩眾力改作之,群工咸集,次第效力,土 木陶繪,靡不用極。首作正堂五楹,楹十一架;廊廡二 十八楹,楹五架。傑壯輝煥,允稱神居;像設嚴肅,觀者 聳惕。堂後右方作正屋四楹,為新公齋宿所。旁屋三 楹,用棲守廟。道流經始於嘉靖三年,積歲十月有三, 其功始成,可謂難矣。劉昇等請余文以記,余因博攷 而備書以貽之,俾來者有所考焉。粵惟神之庇人,必 受命於天;民之圖報,亦念出於誠。神人相依,惟正是 保,故福不可以謟求,禍不可以倖免,幽明無嫌,各得 分願。《禮》之嘉,道之中也。夫聰明正直,是謂之神,哲人 知之,眾人未必知也。余懼民之私祀者或干匪其正, 以小人之腹,度神明之心,鄙褻瀆慢,自速顛隮,既弗 自咎,顧以病神妨教亂俗,非細故也。故此書以為「近 鬼神」者告。庶幾謟瀆者流有所驚惕,而神亦得以妥 靈其間不為所苦云。故記。

《改正諸葛武侯祠記》
前人
[编辑]

嘉靖丁亥秋,余自太僕叨轉南京太常卿,便道家行 視田墅,始謁武侯祠下,見其屋老且壞,且怪其與昭 烈俱南面,無復君臣分詬。土人云:「如是有年矣。」及攷 《舊志》,洪武十八年民蕭田重修,不知其所始。慨然久 之,遂捐金幣,屬鄉耆徐行合眾力作新之。不期月,廟 貌完矣。撤去昭烈關、張之像,獨像侯祠中,專其祠以 符其名。人心允愜,觀者胥悅。既而遊觀山寺,有斷石 幢在焉,刻文僅數十字,中云:「此地有諸葛之舊墳墟, 在高陽華里。」然後知侯之父若祖自瑯琊避地,曾寓 此地而葬焉。躬耕南陽尚在,厥後祠而祀之,信有由 然。再考石幢歲月,蓋隋文帝開皇壬寅物去先主見 武侯於隆中之歲,三百一十六。其居「此地而葬,必先 十餘年,是以墳墟猶存。」今距開皇壬寅,年餘九百六 十一。世遠墳沒,不知其處,固不足怪。所幸祠宇不廢 斷,石幢僅存,豈偶然哉?蓋侯之為人,論者舉儕於伊 呂,古今賢達,悉以為然,無異議焉。是人品之高,勳烈 之盛,光昭汗青,膾炙人口者,奚俟吾言。顧以吾邑有 高陽華里之蹟,實為「侯父祖之故墟,湮滅無聞,以至 今日,良可悼惜!」吾生千百年之後,得有所據,故托之 堅珉,以圖不朽,又以資論世君子云。

《臥龍岡賦》
李宗本
[编辑]

訪舂陵之遺跡兮,紲余馬於龍岡。仰先生之高風兮, 展一敬於瓣香。登岑樓以徙倚兮,眺白水之帝鄉。直 阡界井,曲氾通隍。頹雲送日,叢卉腓霜。迥長天之寥 廓,極大野之蒼茫。喟千古之浩嘆,涕淫淫而沾裳。憶 先生之《農隱》兮,時抱膝而長嘯。避聞達以龍蟠兮,蓋 玩世而高蹈。彼冒恥以干進兮,雖顯榮非所徼。欲畎 「畝而廟廊兮,黍與稷其油油於芃芃而」,兮,走帝 室之豫州。禮丘阿之潛德兮,輸誠悃於三求。矯龍翼 於天衢兮,咨豐隆與之謀。覘天文於楚宋兮,憤黃星 之煜煜。擁虎士於中原兮,紛餐膚而乳血。顧力孱者 未易撲兮,勢燎原而方烈。睨武烈之有子兮,射組練 而光耀。茲可與轉車而不可伉兮,亦樂毅之韓趙。熾 東風於一炬兮,褫當塗之游魂。非兩美之攸合兮,詎 能剪其凶門。瞰荊流之一帶兮,右庸蜀而左吳疆。據 上游之總會兮,進可以扼勍敵之吭。茲兵家之所必 計兮,又惡能易此域也?訝大將之雷鼓兮,嘈嘈震乎 漢陽。僦封狐於廷馗兮,彎六鈞而殪天狼。何婚媾之

內賊兮,不能脫英雄於敗亡。無一騎之先偵兮,獨任
考證
而疏於虞防。將相睦而脈絡「貫兮,予終不能泮此疑

也。」仰白帝之嵯峨兮,大命殂於永安;赤符暗而忳鬱 兮,凋翠華於空山。托孤兒之一線兮,諒忠信之貞堅。 天地為之同盟兮,日月照乎肺肝。彼遺令之瑣屑兮, 託分香與賣履。曾歌吹之足歆兮,莽西陵之風雨。心 紆曲而如魅兮,穢百代而可恥。慨王業之偏安兮,鉤 陳衛乎梁州。奏丞相之匡扶兮,百紀為之惠疇。挽濛 氾之末照兮,鍊五石於不周,介征馬於蠻洛兮,汎天 聲之颼颼。訐中原之長技兮,極智慮之詳周。元幕緣 徽俴駟,梁輈槍櫐儲胥,戒守夜陬五兵三屬,犀渠鞮 鍪,糗糒餼胾,旐旟,戈矛。恩右挾纊,驩擬醪投,鴻絧捷 獵,響應如枹。相時據勢,握圖運籌,動出不測,止鎮山 丘,衝輣雷野,潡矢蝱稠,砲石超乘,以馘以蹂。鳥飛雲 逝,揮霍蚴蟉。攖之則甈,犯之則劉。外嚴節制,機妙神 遒。惟無以察其縱橫,故得以任其去留。孰謂「將略而 非其所優也?不攘功而匿瑕兮,伸討賊之大義。每開 誠而布公兮,殫繁思之勞瘁。胡天意之不屬兮,星熒 熒而夜墜?返銳卒之群追兮,寧烋」虎之弗畏。《二表》上 而地裂兮,八陣布而天忌。謂先生功無成兮,雖宣聖 用之東亦何濟?謂街亭之匪哲于謖兮,雖伯鯀亦失 之唐帝。益州久昏于無王兮,取之非以為悖。國小急 戎而恐師疲兮,老冉冉其遒至。如拯溺必待于規行 兮,將置厥祖之劍璽于何地?嗚呼!漢祚之未終兮,假 河北之王郎。姬運之方勃兮振尚父之鷹揚。後人之 呶呶于先生者,又何異坎黽之撼艅艎。聊援翰以抒 悰兮,依稀乎《靈颸》凄肅于松堂。

《新建東嶽廟正殿前軒記》
何洛文
[编辑]

庚寅春三月不雨。畿輔內外及秦晉齊淮兩河間,方 數千里,二麥幾槁,諸泉源涸不流,漕河蜿蜒一線,運 艘淤阻。列狀以聞。請故事,遣臣禱于東嶽泰岱之神, 期獲甘澍,無憂我穡人。」而所在有司,擇其神合祀典 者祀之,不次獲靈應云。南陽故有東嶽行宮,出延曦 門,折而北里許,其地帶陽而負陰,環流列蔭,稱幽勝 「之區。而神殿弘敞,廟貌孔赫,重垣周廡,羽衣黃冠二 十輩司祝事,歲時民間香火不絕。」蓋創修自唐府先 代,而歷增飾之,益鉅麗焉。殿之前隙地一區,諸焚修 者恆露立羅拜其上,遇驟雨積雪,無避伏處。即神像 亦為風日剝蝕。議者謂「規制狹隘,未稱也。」中卿承奉 正安君臻見而發心,捐資若干,獨任其成。命工庀材, 建層軒兩楹于殿宇。豁然爽塏煌煌,觀美神人。兩便 之會,歲比不登,自冬徂春,雨澤愆期,難于播植。府侯 霑化李公芳,率僚屬秉虔徒蹝,乞釐神所。縣侯光化 陳公大道,倣漢董氏「《春秋繁露》所載,于廟東隅擇地 令里老行之。如期獲雨,田野霑足。郡人士無不舞忭 歸功于神,競持勝酒賽謝,而新軒適落成。李侯因命 巫雩祭,以答靈貺焉。安君乃走一介,遠乞余記其事。 余嘗副秩宗員,考習《三禮》甚悉。按泰山一曰天孫,言 為天帝孫也。又曰岱宗,東方萬物始交代之處,為群 嶽長也。古者七十二君受命,必秩而祭焉。蓋其神吐 納百靈,育成萬品,功德于民甚著。秦漢以降,郡縣皆 立祠堂,加王爵。宋、元加帝號。至我太祖下詔,始釐正 之。每歲春以神從祀南郊,仲秋遣守土官致祭。而一 切通都大邑,遐陬僻鎮,有為行宮祀神者,聽民便勿 禁。故所在禋祀特隆,而旱潦祈求特驗。要之,皆精神 相為感格而已。《公羊春秋》曰:「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 崇朝而遍天下者,其泰山之雲乎?則神之施澤溥而 獲報豐也素矣。往安君給事掖庭,余出入中祕,雅相 善。其人軒朗練達,多交縉紳名流。間而出輔藩府,尢 勤勞蠲潔,好施與不吝,聲稱嘖嘖起宛中。而李侯溫 恭淵塞,其僚同寅協贊,與陳侯明敏誠篤,皆有惠政 於民。是役也,其需神貺若響應,而慰人望如饑渴,良 不偶也。余伏在鄰封,樂觀厥成,為之記如此。異日者, 天子報功告成,講求歷代封禪之典,則金簡玉策,必 有炳燿不朽者。余不佞竄草莽,其何知焉?

《二忠祠記》
許國
[编辑]

天子嗣位,敕建文死事諸臣有司各祠于其鄉。于是 南陽郡守霍維、藎縣令成遜議:「故兵部尚書鐵鉉宜 應詔祠。又唐御史中丞張巡雖異代,其死事等宜并 祠。而南陽臥龍岡,故有祠祀,漢諸葛孔明,郡守歲祀 宜如臥龍岡祠法。」以白所部諸上官,皆報可,乃即郡 西故社學地祠焉。祠成而文選郎方君九功以其鄉 父老意屬史國,書其事。按中丞語具《唐書》不論,獨尚 書事不列於金匱之藏,薦紳先生難言之。嗟乎,死生 亦大矣!巽懦觀望者,類託一說以自解。在靖難初,何 患乎無託?文皇帝,天所啟也;親則高皇帝子,尊則建 文君,叔父也。尚書者,以彼其才,誠一決去就。王、魏佐 命之業,豈足道哉?而鼎鑊甘心焉。史國曰:「《尚書》蓋追 高皇帝之殊遇,欲報之于建文君而以身衛其社稷。 故為建文君守也者,是為社稷守;為建文君死也者, 是為社稷死。文皇帝獨奈何仇社稷之臣而罪之也。 然怨莫大乎槊淝河窘我也,而曰:『高皇帝所養士獨此人。德莫大乎門金川開我也,而曰:『幸是朕來設他 人亦開之耶』』。」推此言之,文皇帝固不殺諸臣,諸臣自 甘死以畢其志,非故罪之也。其死彌烈,其義彌章。而 或者乃謂不順天命,是何說哉?唐議者責雎陽食盡 不持滿,按隊出再生之路,與夫食人寧若全人,斯皆 見利不見義,以為不死者口實。藉令嬰城無益,徒然 守死,乃其死非耶?天下宗周,一夫抗首陽之節,此何 益於商亡而孔子賢之哉?南陽平地之中,赤伏起運, 白水應符,雲臺所圖,大半產其土,不可勝祠,而臥龍 者祠焉。要以重君臣之義,明有死無二之節,則孔明 為難,而張、鐵兩公又難之難者也。聞之尚書,自洪武 中受知高皇帝,賜字鼎石,視唐以縣令棄外者異。然 兩公之死,無問知不知,顧其伏節死義,亦足以觀矣。 是祠也,實因尚書以及中丞,稱雙忠焉。祠視臥龍岡, 以孔明重兩公也;表章風化,扶天常,植人紀,明天子 德意,皆良有司事。繼自今顧瞻廟貌,雖行路之人,當 有興起者,而況居其鄉者乎?為樂章三闋,令歲祠兩 公者肄而歌焉。歌曰:「忠貫日兮雙虹,天陰陰兮烈風。」 兩螭兮慫長劎,翩若來兮倏不見。不見兮奈何,天 時懟兮心靡他。平原忽兮超遠,日雲暮兮浩歌。右迎 神,靈坌出入兮帝廷,建格澤兮雙旍。靈之來兮蔽日, 雷震震兮電煜煜。風冷冷兮堂戶,如有聞兮嘆息。雎 之澨兮濟之野,抗一旅兮孤城下。操矢弧兮射天狼, 迴日馭兮挂扶桑。力既竭兮鼓不鳴,眥血裂兮鬚戟 張。體雖解兮心不懲。懷往事兮悲故鄉。

《重鐫漢汝南太守宗資墓記》
楊應奎
[编辑]

余家食時,好集古圖書,素知漢天祿辟邪字在南陽 境中。嘉靖丙戌秋九月,調守是郡,間行北郭外三里 許,有塚巍然無草木,面南隔路有石獸,左者欹側臥, 去其四足,右則折缺中半,埋之土中,幾不可見。問之 土人,曰:「是漢宗資墓前石獸也。」因嗟物之顯晦有時, 昔所聞者,於今乃見之。因命僕夫啟而築之,細尋其 字,無有也。按資字叔都,南陽安眾人也。代為漢將相, 名臣世家于宛,宅居負郭。資在京師學孟氏《易》《歐陽 尚書》,舉孝廉,拜議郎,補御史中丞,汝南守。以范滂為 功曹,委任政事,推功於滂,不伐其美,任善之名,聞于 海內。《漢書》不為立傳,惟于《黨錮傳》見之。宋歐陽文忠 公《集古錄》云:「『天祿辟邪』四字在宗資」墓前石獸膊上。 今墓在南陽縣界中。余自天聖中舉進士,往來穰、鄧 間,見之道側,于今三十餘年。職方員外郎謝景初家 於鄧,為余模得之,然字畫訛缺,弗若余初見完好也。 沈存中《筆談》曰:「今南陽縣北《宗資碑》旁兩獸,鐫其膊, 一曰天祿,一曰辟邪。余天聖中過鄧境,聞此獸尚在, 使人墨其所刻觀之」,其獸有角鬣大,鱗如手掌。南豐 曾阜嘗令南陽,題碑陰云:「二獸膊之,所刻猶在,製作 精巧,高八九尺,尾鬣皆鱗甲,未知何義而名此也。」《一 統志》云:「宋均墓在南陽縣東北古城內有二獸,左刻 天祿,右刻辟邪,左刻為雷所轟。」《漢書》注亦云:資祖均, 自有傳。今《漢書》止有《宋均傳》,而無《宗均傳》,亦不言有 孫資也。豈宗、宋字音相近,或二姓皆當時名家,故訛 誤相承,不可追詰?但《集古錄》《筆談》咸著於宋時,必不 妄。近日《集誌》亦傳疑耳。志於宗資宅下亦云:邑東北 三里有墓,則石獸之有字刻者,為宗資之墓無疑。今 郡郊如是塚者纍纍,皆前代將相之墓也。城西五里 俗名麒麟岡者,大塚前亦有二石獸,形狀相類,豈漢 制固應爾耶?苐無碑銘,皆不可考,惟此二獸有據,故 以法帖舊文模而鐫之,以存漢人文字典制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