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53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二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三十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三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三十卷目錄

 漢中府部彙考二

  漢中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漢中府城池考

  漢中府關梁考

  漢中府封建考

  漢中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五百三十卷

漢中府部彙考二[编辑]

漢中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南鄭縣附郭。

廉水河堰 在府城西

石梯堰 在府城西南二十五里。

鹿頭堰 :在府城南二十里。

楊村堰 在府城南一十五里。

馬嶺堰 在府城北

野羅堰 在府城南。以上引廉水。

老溪堰 在府城南二十里。

石子堰 在府城南

石門堰 在府城南

黃土堰 在府城南

紅花堰 在府城南三十里。以上引冷水沙堰 ,在府城西十里。

羊頭堰 在府城西北一十五里。

度通堰 在府城西北

山河堰 在府城北。以上引褒水。

褒城縣

廉水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

遜水 在縣西北一百三十里。以上二水見資灌溉。

鶴溪水 ,在縣南五十里。山峽流泉如瀑布,居民利之。

鶴騰泉 ,在縣西南六十五里。發源中梁山南注,分兩渠,東西澆溉。

馬鞍泉 在縣西南九十里馬鞍山。開渠溉田,東流與廉水合。

涼水泉 ,在縣南四十五里。掬之如冰,可資灌溉。

鹿頭堰 與南鄭縣共

馬嶺堰 與南鄭縣共

「野羅堰 」 ,與《南鄭縣》共。

龍潭堰 在縣西南一百一十里。

流珠堰 在縣南八十里。元經略使郝天舉興修。明嘉靖二十八年,堤岸傾圮,邑監生歐本禮相度濬導,至今賴之。以上引《廉水》。

金華堰 在縣南六里,乃山河堰折流總渠,上流為高堰,下流為舞珠堰,大小斜堰皆引褒水。第三堰 ,在縣南五里,乃龍江下渠,分東西兩渠,南褒、漢中共之。

山河堰 在縣南二里,長三百六十步。漢蕭何創築。至蜀諸葛亮、宋吳玠、吳璘相繼修理,至今賴之,與南鄭縣共利。以上引《褒水》。

鐵爐堰 ,在縣西南七十里。引華陽水。

龍河堰 在縣西南九十里,引章溪水。

城固縣

壻水河 在縣東北六里。南沙河 ,在縣南三十五里。

少沙河 ,在縣南十里。

楊填堰 ,在縣北一十五里,引壻水。宋開國侯楊從義于河內填成此堰,故名。本縣用水三分,洋縣用水七分。

五門堰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元至正間,縣令蒲庸以修築不堅,改造石渠,以通水利。明弘治間,推官郝晟重開之。

百丈堰 在縣西北三十里。闊百丈,故名。高堰 ,在縣西北三十里。以上引壻水。盤龍堰 ,在縣西南四十里,引南沙河水。橫渠堰 ,在縣西三十五里。

鄒公堰 ,在縣西北四十里。以上引北河水。「承沙堰 」 ,在縣南一十里,引小沙河水。

洋縣

溢水河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苧溪河 在縣西北七里。

大龍溪 :在縣東三十里。

小龍溪 在縣東三十里。以上諸水,見資灌溉。龍溪 ,在縣東北十五里,水清不涸,足灌田畝。七女池 ,在縣西北。

明月池 在縣西北。以上二池,漢張良疏之,以資灌溉。

斜堰 在縣北五里。居灙水下流,歲苦衝崩。明萬曆十七年,知縣李用中以石橫甃數丈許,仍東開土渠,灌溉資之。

土門堰 ,在縣北一十里。

灙濱堰 在縣北一十五里。堰水所給甚遠。明萬曆十五年,知縣李用中創為石槽引水,始為永濟。

苧溪堰 在縣西北七里。

二郎堰 在縣西一十五里。

高原堰 在縣東三十里。

三郎堰 在縣西二十里。

楊填堰 ,在縣西五十里,城固縣界。

華家堰 在縣東北七里,出天寧溪。

鵝翁堰 ,在縣西南十五里。出小沙河。

貫溪堰 在縣東十里,出平溪河。

西鄉縣

高川 ,在縣東南一百五十里,灌田分上中下。金洋堰 ,在縣東武子山後,有大渠一,支分小渠二十有五。

五渠堰 ,在縣南三里。分渠五:

官莊堰 在縣二里,分渠二。

平地堰 ,在縣西,峽分渠二。

空渠堰 ,在縣西南三十里。分渠二:

驚軍壩堰 在縣西南

洋溪河堰 在縣西南

高川河堰 在縣西南

高頭壩堰 在縣西南

長嶺岡堰 在縣西南

黃池塘堰 在縣西南

羅家坪堰 在縣西南

莎羅關塘 在縣西南

東龍溪堰 ,在縣南二十五里,引渠一。

西龍溪堰 在縣南十五里,引渠一。

鳳縣

紫金水 ,在舊河池縣北一里。沿流自武休關入漢中,為山河堰,即褒水之源。

紅崖河 在縣西一十里。

大散河 在縣東五里

鳴玉泉 在縣西一十里。

寧羌州

洄水河 在州西三十里。

七里堰 在州西七里。明嘉靖間,知州李應元修,溉田十餘頃。

沔縣

金泉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源泉湧出,灌田千餘頃。

沒底泉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泉出不竭,灌田百餘頃。

馬家堰 在縣南三十五里。

白崖堰 在縣南三十里。

石燕子堰 ,在縣東南三十里。以上引養家河。天分堰 ,在縣東四十里,引黃沙河。

石剌塔堰 ,在縣北二十五里,引舊州河。羅村堰 ,在縣西南一百九十里,引羅村河。《略陽縣》

嘉陵江 ,在縣西一里。

白水江 在縣西。以上二水,可資灌田。

漢中府城池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南鄭縣附郭。

漢中府城池 故址在城東二里。宋嘉定十二年徙此。明洪武三年,知府費震重修。正德五年,知府周東始甃以甎。萬曆二十三年秋,雨圮,知府葉修補築,周九里三分,高三丈,闊二丈五尺。池深一丈八尺,闊十丈。門四:東曰「朝陽」 ,南曰「望江」 ,西曰「振武」 ,北曰「拱辰。」 天啟元年,拓城東北角一百一十丈。崇禎十五年,關南道李應選復修濬。按《府志》:春秋秦厲公所築也。漢高祖王漢中,因都焉。正德間,知府周東始甎甃之,建四層樓於其上,鋪舍四十座,角樓垛口咸飾而新之。後城岸被農人耒耜,所過漸蝕城基。萬曆三十年,知府崔應科議罷耕,為固城計。嘉靖壬寅,知府趙鯤更為濬鑿壕池,兩岸植柳,內種芰荷。至今水木交翠,景色滿目。

皇清順治十三年,修葺城樓。

外州縣

褒城縣城池 ,古褒國。宋徙堰北。明弘治十二年,知縣張表始為覆土。正德四年,有蜀寇,巡撫藍璋下令堅築,以同知何子奇督之。甃城以石,甃堞以甓,周三里,高二丈,池深一丈。按《府志》:漢唐建打鐘村,宋徙山河堰北。紹興兵燹,嘉泰元年,邑令張演繼葺。舊無城郭。明弘治己未,知縣張表始築土城,門四:東曰龍江,西「曰蜀道」 ,南曰「大通,北曰連雲。」

城固縣城池 ,蜀漢建興七年,丞相諸葛亮建。明正德七年,通判周盛重修,甃以甎。嘉靖六年,知縣劉佳開東西二小門,周七里,高三丈,池深二丈五尺。按《府志》:「城有四門,東曰永和,西曰安遠,南曰通濟,北曰新寧。」 新寧今廢。

洋縣城池 ,宋熙寧中,知縣文同「建。周七里,高一丈五尺,池深五尺,東南西三門。明弘治七年,知縣王冕創北門。隆慶三年,知縣閻邦寧鑿池深一丈。」 崇禎中,知縣郭一龍甃甎二十丈,知縣洪一緯甃甎八十丈。

皇清順治初,知縣金煉之,補修四門城樓。按《縣志》,城

垛口凡一千九百七十一,門凡五:東曰「朝陽」 ,南曰「通津」 ,西曰「迎恩」 ,西南曰「襟江」 ,俗呼「小西門」 ;北曰「擁翠門。」 各有樓。城內東西廣一里二百三十四步,南北長二里四十步。各門外跨河處,皆有弔橋,東西以木,南北以石。康熙二十七年,知縣謝景安濬壕深一丈,重修東門樓。三十一年,知縣鄒溶重修西門樓。

西鄉縣城池 ,相傳元皇槶公戍址久圮。明景泰初,知縣丘俊重修。成化中,知縣李春、弘治中知縣郭璣增以角門。正德間,巡撫藍璋於東門外附作新城。嘉靖初,知縣李侯復加修,悉易以甎,周三里三分,高三丈,池深一丈五尺。崇禎十三年,知縣朱謀燎增修,引北山渠水入壕。按《縣志》:「城有四門,東曰元暉,南曰亨濟」 ,西曰利城,北曰真定。新城一匝,廣闊與舊垣稱。東南開二門,池壕廣三丈,深一丈二尺。萬曆丁酉,知縣關廷芳葺飾舊垣,扁其四門:東曰「遙望興鄖」 ,西曰「密連洋固」 ,南曰「對峙蜀峰」 ,北曰「仰瞻華岳。」 又於新城東門之圮者,增亭其上,題曰「漢東重鎖。」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張台耀重加修補。

鳳縣城池 本古鳳州治。元至正二十八年,平章蔡「均重修。周四里三百八十步,高二丈五尺,池深五尺,東西北三門。」 明嘉靖十九年,知縣司恩甃以甎石建樓其上。萬曆二十年,江大鯤補修。

皇清順治十一年,地震,城圮,知縣張石麟重修,按府

《志》門凡三,各有樓,東曰「拱辰」 ,西曰「秩成」 ,北曰「望江」 ,俱光祿卿馬理書。

寧羌州城池 明洪武十三年,田九成叛逆,都御史鄭時遣指揮姜觀創建。周七百六十餘丈,高二丈五尺,四面阻水。嘉靖二十五年,知州蕭遇祥、指揮岳喬重修。萬曆乙未,久雨城圮,知州盧大謨繕補。按《府志》:「指揮姜觀望見雲霧環擁,狀如城郭,因城於此。四面溪水繞流,計五里,形勢險固,若天造焉。門四:東陽和,西永惠,南南薰,北通濟。」 嘉靖丙午,知州蕭遇祥、指揮喬岳增城樓於上。天棚八十四間,鋪一十一座,池深一丈五尺,闊如之。

沔縣城池 ,蜀漢建興「七年丞相諸葛亮建,明洪武三年增修。萬曆元年,千戶李光文甃以甎,周三百八十步,高二丈,池深二丈五尺。」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李煖補修西門。按《府志》,「明置」

沔縣右千戶所,萬曆元年,千戶李光文奉當路檄督修之。始甃以甎,縣所各分其半,著為定例。門三:東曰「鎮江」 ,西曰「拱漢」 ,南曰「定軍。」

略陽縣城池 明正德六年因蜀寇,巡撫藍璋屬扶風知縣孫璽始築之。後以水患傾圮,指揮李乾元砌石於外,周四里,高一丈五尺,池深八尺。按《府志》:「城周五里,高一丈七尺,門凡五樓。其巔東曰永清,南曰鎮江,西曰定遠,北曰拱極,西南曰津通。」

漢中府關梁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南鄭縣附郭。

青石關 在府城南九十里。

通濟橋 在府城東

明珠橋 在府城西

鴻溝橋 「明萬曆三十一年重修。」

梳洗橋  。甎橋   。「長亭橋。」 沙河橋  。「小江橋  。」 「上水渡。」

下水渡  老古渡

褒城縣

陽平關 ,在縣西一百八十里。漢置。

漢陽關 ,在縣西北二十里。漢置。昭烈嘗破夏侯惇於此。

雞頭關 在縣北八里。關口有大石,狀如雞頭,連雲棧由此入,最為險峻。

虎頭關 ,在縣北一百里。

天生橋 在縣七盤山下。大石橫亙江中,超足可渡。蓋天造,非人力也。

大通橋 「同知劉璽建。」

樊河橋 漢樊噲建

清水橋 在連雲棧內

新開橋 在武關東

獨架橋 在連雲棧內,一百四十二間。上阻石崖,下走龍江,最為險峻。

「兩漢橋  。」 觀音橋  。「柏鄉橋。」

永安橋  、鎮西橋  、西河橋。

《黑龍江渡 》。《賈村渡  》。《小江渡》。

《兩河渡  》。《山河渡》。

城固縣

南木曹關 ,通西鄉界。

北「木曹關 」 通文川、連雲棧,今俱廢。

折桂橋 舊在櫺星門前五十步,上有「折桂亭」 ,已圮。明嘉靖四十五年,知縣楊守正改建,移北五步,橋洞更闊。

豐樂橋 在學西,通折桂橋流。橋上有觀音閣。明嘉靖四十二年,火災未復。

甎橋 在縣西南一里。薛公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宋紹興初,縣尹薛可先開渠溉田,民蒙其惠,故名。

二里橋 在縣東南二里。《舊志》名「二橋。」

三里橋 在縣西南五里。《舊志》名「三橋。」

磨石橋 在縣西八里

十里橋 在縣西十里

沙河橋 在縣西南十五里。

望仙橋 在縣西北二十里斗山之麓。

袁陽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

洪溝橋 在縣西四十五里。今廢。

十石橋 在縣西南二里。

柳渡 在縣南四里。漢江。

白崖渡 在縣西南四里。《漢江》。

陰平渡 在縣西南十五里。漢江。

大安渡 在縣西三十里。漢江。

孫家渡 在縣東南四里。《漢江》。

壻水渡 有三:一在丁家村,一在蘇村,一在留村,俱壻水河洋縣。

興勢關 在縣北四十三里。三國時蜀置,今廢。土門關 ,在縣東七十里。唐置,今廢。

三嶺關 在縣東北二百餘里。唐置,今廢。桐木關 ,在縣南五十里。宋置,今廢。

宜娘子關 在縣東八十五里。宋置,因宜娘守此,故名。明洪武間,設百戶一員防守,正德間裁。白椒關 在縣東北三百里。宋置,今廢。

水雄關 在縣北二百里。宋置,今廢。

蒻嶺關 在縣北三百里,今廢。

平陸關 在縣北二百二十里。宋置,今廢。三河關 ,在縣東北二百里,即三河口。舊設有巡檢司,明弘治初裁。

藥木關 在縣南二十五里。唐置,係從涪陵貢荔枝驛道,今廢。此以下至榆林關,為八險關。華陽關 ,在縣北一百四十里。唐置。明嘉靖間設鄉兵守禦,為縣最緊要地。今廢。

鐵石關 ,在縣東九十五里。唐置。

槐樹關 在縣東五十里,明置。出盩厔走黑水峪由此。

重陽關 在縣南五十里。宋置,今廢。

柴關 ,在縣東北二百九十里。出黑水峪,走《盩厔》要地。

八里關 ,在縣北八十里,唐置。由華陽出《盩厔》,郿縣經此,亦屬要地。

榆林關 在縣東北二百四十里。宋置。明設鄉兵守禦。以上古關一十有八,或因山設險,以禦暴客,或當路擊柝以禁亡命,雖山僻崎嶇,亦往來捷徑,今皆梗塞,不可復識。惟槐樹、鐵石等二三處,去城稍近,猶為東北山鄉出入所由,然亦徒存其名,關則圮廢久矣。

雙鳳橋 在縣西關

解元橋 在縣西二里。橋成,適蕭靖發解,故名。「五里橋 」 ,在縣西五里。

乾溝橋 在縣西六里

考證

謝村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基公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火燒橋 在縣西三十里。

五間橋 在縣西三十里。

天寧橋 在縣東五里。明天啟三年,邑諸生周昕重修。

皇清順治間,邑人周應瑞暨子庠生周命新相繼重。

修,有碑,立於橋側。康熙二十七年,水衝,復圮。三十三年,知縣鄒溶捐俸倡助重建。

八里橋 在縣東八里

貫溪橋 在縣東十里

翟家橋 在縣東北十五里。

龍亭橋 在縣東二十里龍亭鋪。

萬春橋 在縣東三十里萬春鋪。

真符橋 在縣東南六十里。舊真符縣以上各橋,西為入郡赴省之大路,東亦各鄉達縣之通衢也。又有灙水、馬扈等河,凡係往來孔道。每歲十月,架木覆土為梁,民不病涉,至三月乃撤。其處頗多,不能悉載。

壻水渡 在縣西四十里。東岸壻水鋪,西岸漢王城。渡船城洋各設一隻。每歲十月,兩縣合督夫役,搭造長橋。至三月撤橋,仍以船渡。蓋入郡之大路也。

稱勾灣渡 :在縣西三十五里。

智果寺渡 在縣西二十八里。

謝村渡 在縣西二十五里。

六陵渡 在縣西十五里。俗訛「栗林。」

新坊渡 在縣西南二里。

飲馬灘渡 在縣南五里。

官渡 在縣東南十里。北岸南壩村,南岸望江鋪,往西鄉縣之路。

閻家渡 在縣東十二里。

龍江渡 在縣東十八里。

旋絲渡 在縣東二十五里。

鋪灘渡 在縣東四十五里。

黃金渡 在縣東六十里。北岸新添鋪,南岸真符鎮至環珠、渭門之陸路。

金灘渡 在縣東九十里黃金峽內。

大陽灘渡 在縣東一百一十里黃金峽內。白沙渡 在縣東一百三十里,出黃金峽口,西鄉縣

鹽場關 在縣東南四百里。

父子關 ,在縣東南二百里。漢將徐氏父子守此,故名。

團欒關 在縣高川。明正德間,巡道來添球駐此,勦荊襄賊。

柏陽關 ,在縣西南三百里。

平政橋 在縣新城東門外池壕上,架木為之。明萬曆初年,知縣李香建亭其上。

東渡橋 在縣東三里水馬河渡口。

南渡橋 在縣南一里

二里橋 在縣西二里

洋河渡 在縣東十里

子午渡 在縣東北一百八十里。

平地渡 在縣西南五十里。

茶溪渡 在縣東九十里。

風口渡 在縣西六十里。

鳳縣

馬嶺關 在縣西三十五里。

仙人關 ,在縣西一百里。其路左自成州經天水,出皂郊堡抵奉州;右自兩當趨鳳縣,出鳳翔大散關,至和尚原。

斜谷橋 ,在金東斜谷河上。

榦橋 在金牛峽

草涼橋 有「草涼樓」 ,唐明皇嘗駐驆於此。鳳橋   。石獅子橋 。高家橋。

「十里頭橋 」 、「廢丘橋  」 、「五子崖橋。」

三岔鋪橋 、「判官橋  」 、小橋子。

「榆林橋  」 ,「松林橋  。」 《桑坪子橋》。

「駟馬橋  」 、「石峽子橋 。」 「紫關鋪橋。」

石窯鋪橋 ,留壩橋  ,「連雲橋。」

斜谷橋

寧羌州

牢固關  鐵鎖橋

天生橋 在水田坪。有山高十仞,河水流山下入川,生成如橋。

起鳳橋  、永惠橋  、永濟橋。

「通惠橋  」 、「大安橋  」 、「丁五橋。」

龍門渡

沔縣

白馬關  。石頂關  。百年關。

仙留橋 ,順治間重建,知縣李煖復修。

「黃沙河橋 」 「舊州河橋。」

沔水渡

略陽縣

「五間橋  」 、「天生橋。」

石門渡  。白水渡  。沮水渡。

漢中府封建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编辑]

褒國 即古褒姒國也。故城在今褒城縣東三里駱駝坪下。

《漢王 》漢高祖先為沛公,項羽以沛公先入關中封為漢王王漢中後有天下。

鄼侯 蕭何,沛豐人,為沛吏,從沛公至咸陽,諸將爭取金帛財物,何獨先收秦丞相府律令圖籍,以此沛公得知天下阨塞、戶口多寡強弱處。項羽立沛公為漢王,沛公怒,欲攻羽。何諫曰:「雖王漢中之惡,不猶愈於死乎?臣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 沛公曰:「善。」 乃就國。及引兵東向,何以丞相留鎮撫諭,供給軍食不絕,後封酇侯,食邑獨多。定遠侯 班超,字仲升,扶風人,有大志,明帝時征西域,安集五十餘國,封定遠侯,有故城,在西鄉縣南。

《西鄉侯 劉容》,《廣陽項王》第二子。元帝封,今西鄉縣。

西鄉侯 朱雋,會稽上虞人。以左中郎將「討《平張角》」 功封。

龍亭侯 蔡倫,字仲敬,有才學。和帝拜為中常侍。始用樹皮麻頭造紙,以代竹簡,天下便之,咸稱「蔡侯紙。」 元和二年,封龍亭侯。今龍亭鋪即古龍亭縣,其封地也。

西鄉侯 張飛,涿州人。先封《西鄉侯》,復封《閬中王》,食邑西鄉。

南鄭侯 魏延,昭烈遷治成都,嘗得重將以鎮漢中,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昭烈乃拔延焉。因大會群臣,問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 延對曰:「今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拒之;偏將千萬之眾,請為吞之。」 眾咸壯其言。後西征,大破費瑤、郭淮,遷征西大將軍,封南鄭侯。魏

西鄉侯 曹元,魏太祖之子。建安十六年封西鄉侯 。劉放,涿州人。魏國封為祕書郎。文帝時,為中書監,掌機密,封西鄉侯。

《西鄉侯 張既》,高陵人。文帝時,為涼州刺史,以擊寇功封。

褒中公 王遜,魏興人。以蠻功封,今褒城縣。《隋》

漢王 楊諒,文帝子。開皇元年封。今漢中府。《唐》

漢王 李元昌高祖第七子武德三年封五代。

褒中公 《韓果》,以戰功封。

「洋王 李從璋」 ,明宗從子。長興四年封。今洋縣。《宋》

瑞王 ,神宗少子,封於漢中。王齋素不御宮嬪,有《淮南》之行。後漢中破,王不知所終。

褒城昭裕王 、恭王《沖,𤊨》第三子。後宣惠王、安僖王、康順王、溫靜王俱相繼封褒城。

漢中府公署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南鄭縣附郭。

府治 在城東南,即漢、唐以來舊址。明洪武三年,知府費震重修。其規制廣大,與他郡獨異。舊《志》:紀宋所建也。月臺左隆然一石鼓,傳為漢物,有蒼玉色。前列九房,南為戒辭亭,為儀門。門以東為土地祠,門以西為寅賓館。前列府門內。宅在正堂後。大有庫在堂右。軍器庫在府宅後。清軍廳  、督捕廳。

理刑廳 俱「在府堂東。」

撫民廳  經歷司

照磨廳 俱「在府堂西。」

察院 有二,一在府治西,一在西門內,舊為都司守備廳,改都察院,後改「西察院。」

分守道 在東察院右

司獄司 在府治西

稅課司 今廢

陰陽學 在府治前

醫學 在城隍廟南

僧綱司 在府治西南

道紀司 在府治西北

廣積倉 在府治西南

南鄭縣治 舊在城西南隅,明洪武八年,改創城中,在府治西。嘉靖十八年,知縣張佑重修。《錢帛庫 》在縣堂東。

預備倉 在城隍廟之東。

青石關巡檢司 ,在縣南九十里。

養濟院 在北門內

漏澤園 有二,一在北門外,一在北關外七里許,知府李有實置。

外州縣

褒城縣治 在城內近西。宋慶曆元年,知縣陳彪建。元廢。明洪武三年,知縣段勉重建。

察院 在縣治西,即儒學舊址。

醫學故址 在縣治東七十步。

陰陽學故址 ,在縣治南六十步,知縣張《庚玫》改為「養濟院」 ,合二學於「申明亭」 下。

僧會司 在開山寺

雞頭關巡檢司 ,在縣北一十里。

倉 二俱在儀門左

養濟院 即舊「陰陽學。」

城固縣治 在縣內正北,舊在西一十八里。宋崇寧二年,縣尉柴炳移建今所。元末廢壞。明洪武三年十二月,縣丞劉翱重建。周圍崇垣為月城,約一里一分。其中為牧愛堂三間,後堂稱之「翼堂。」 左為庖廚,為錢帛庫,為鑾駕庫,右為贊政廳。稍前兩旁列司房,前為儀門壁,左豎五門堰。《石峽記》:東西為旌善、申明二亭,其外為鼓樓。縣丞署 在縣堂右。

主簿署 今廢

典史署 在縣堂右

察院 在縣治南。明洪武十二年十二月,知縣宋道忠建。

府署 在察院後

分司 在城隍廟後

稅課局 舊在縣南二里。明洪武十八年開設,今廢。

陰陽學 在縣治左

醫學 在縣治右

僧會司 在縣治南一里嚴因寺。

道會司 在縣治西南一里集慶觀。

預備倉 在縣治西北隅。舊有際留倉、豐樂倉,俱廢。

養濟院 在縣治東南

《漏澤園 》有二,一在東郊三里,約十畝;一在演武亭左,約三畝。

洋縣治 即古洋州舊治,唐天寶初建。宋熙寧間,同知文有《題洋州園池三十詠》,鮮于侁、蘇軾弟兄皆屬和焉,郡望由是益高。嘉定己卯,邊備不戒,公私廬舍悉遭焚毀。紹定間,李顯忠知洋州,振廢興衰,郡治復新。元季興廢不一。明洪武間,改州為縣,堂署仍舊。崇禎又毀於兵。

皇清知縣李天敘、曹可大、劉嗣繼、謝景安、鄒溶相繼。

修建正堂三間,前抱廈三間,再前天語坊。堂之西,銀庫一座;堂之東,火藥庫一座。吏書房東西各六間,儀門三間,兩角門附東西前則大門三間。土地祠在儀門內。寅賓館三間,在大門東。贊政廳一座,今廢。大門內之西有止訟亭三間,知縣鄒溶立。左右有「旌善」 、「申明」 二亭,兵火俱毀。後堂五間,川堂一座,東西廂房各二間,內廳五間,西書房一所,桂花廳三間,後樓五間,西爽閣一間,「俱為知縣內宅。」

縣丞署 ,在縣署東。正廳三間,抱廈,東西廂房各三間,大門一座,牌坊一座,後廳三間,後房三間,書房三間。縣丞馮天相、任振鷺、張士憲、劉馨相繼修葺。

典史署 ,在縣署西,舊主簿宅也。明末主簿裁,尉署毀,故以所存之署居現設之官。正廳三間,抱廈一間,左右廂房各三間。大門一座,宅門一。

座後房三間,左右廂房各三間,書房五間。典史劉登奎、鄭日隆相繼修葺。

譙樓 五間「在縣治前。宋統制李顯忠建。明洪武六年縣丞潘謹言,嘉靖二十七年知縣馮綬、隆慶三年知縣閻邦寧,萬曆十八年知縣李文芳,相繼補葺。」 後傾圮。

皇清知縣鄒溶重修。

陰陽學 ,在縣治東。兵毀無存。

醫學 在縣治西,兵毀無存。

僧會司 在開明寺

道會司 在五雲宮

察院 :在縣治東大街。明洪武十一年建。嗣後修補不一。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知縣劉嗣季「委縣丞張仕憲重。」

修後,以巡方久裁,虛閉日多,乃講約於此。布政監司行署 在縣治東門內。明弘治五年,知縣李政修建。明末兵毀無存。

按察監司行署 在縣治西。明弘治七年,知縣王勉修。今毀,僅存後房三間。

青山公館 在縣東南四十里紅瓦鋪。明邑令李文芳修,以館使客,今亦傾圮。

常平倉 在大門內西。知縣鄒溶增修。

養濟院 在縣內東南隅。

漏澤園 三處一在縣西關,一在縣西二里,明洪武間,知縣劉質置。

皇清知縣謝景安立石,《明界》一在縣東南三里,有碑。

西鄉縣治 ,在西門內街北。知縣塗騰茂、張台耀、史左、陶大成相繼修葺,及擴地創建正堂三間。順治元年火,塗令重建捲棚三間,堂之東,儀仗庫,堂之西為贊政廳,今俱廢。東西班房四間,前為儀門五間,西申明亭,亭前旌善亭,今俱廢。大門三間,上為鐘鼓樓,今廢。後堂三間。內宅正旁共二十間。上樓五間,前捲棚六間「西德鳳齋後息庵。」

主簿署 ,在正堂東。官裁,署廢,知縣史左,改為《山月亭》。

典史署 在正堂西

陰陽學 在縣治前

醫學 在縣治前

大巴山巡檢司 ,在縣西南三百里。

鹽場關巡檢司 在縣東南二百里。

子午鎮巡檢司 在縣東北一百八十里。察院 在西門內南街,後改督捕公署,今廢。布政分司 ,在東門內街北,後為東察院,今廢。察院分司 ,在察院西。舊改督捕廳,復改察院。順治八年,知縣張台耀重修,今廢。

府行署 在布政司西廣慶寺後,今廢。

督捕廳 在西門內。今廢。

魚渡壩公署 在縣東南三百六十里,接四川通江界。明隆慶間,寇何勉亂,官兵勦平,移本府通判駐此,後改駐縣中,以原編民兵於此防守。桑園鋪公署 ,在縣西北四十里,接洋縣路。白沔鋪公署 ,在縣東六十里。知縣張台耀重修。官房三間,今廢,接興安州石泉縣路。

虎溪鋪公館 在縣西二十里。知縣張台耀修。草房三間。

茶溪灘公館 在縣東九十里,知縣張台耀修。官廳三間,後房三間、旁房三間,接興安州「石泉縣路。」

子午鎮公館 在縣東北一百八十里。西接洋縣,東接興安州石泉縣舊路。明萬曆中,改行茶溪灘新路,而舊館廢為巡檢。今亦裁。

常平倉 三間康熙二十一年,知縣史左鼎建。養濟院 在社學前。

漏澤園 在縣西一里

鳳縣治 在城內近北,即古鳳州治。明洪武三年,重建。嘉靖十八年,知縣司恩加拓之。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醫學  」 與《陰陽學》近。

「僧會司 」 與醫學近。

永積庫 在縣治東。明末概多殘廢。今知縣張石麟興工重建。

留壩巡檢司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明弘治間,遷於廢丘關。正德中,始徙柴關。

清風閣巡檢司 在縣東一百五里。昔唐僖宗曾駐蹕於此。山險林密,盜賊出沒。明嘉靖八年添設。

察院 在縣治東南

布政司 在縣治西南

府館 在縣治西北。俱明洪武中建。

預備倉 在縣治東

寧羌州治 在城內東南隅。明弘治二年,知州張簡創建。後謝豸等重修,明末全圮。

皇清知州李楷捐俸重復。

陰陽學 ,在州治西北太元觀內。

醫學 在州治西北太元觀內。

察院 二處:「一在州治南,一在州治東。」

分司 在察院北

府館 在州治東

憩馬亭 在五丁峽

惠民藥局 在州治西北。

寧羌倉 在州治西北

預備倉 在大門內十五間,大門外十間。養濟院 在州治西北。

漏澤園 久廢

沔縣治 在城內東北,即古沔州。舊在縣東二十里,明洪武四年,知州王昱移建今處,七年,改為縣。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醫學 在縣治東

僧會司

道會司 明洪武間,因僧人田九成與道士李普智以妖術作亂,遂除不設。

白馬巡檢司 後移九股樹。今廢。

察院 在縣治西,今廢。

預備倉 在縣治西。明正德間建。

養濟院 在縣治西南

略陽縣治 舊在北山下,元末廢。明洪武四年,縣丞葉禮仍於舊址創建。正德六年,流賊燒毀,知縣馬翱重修。

陰陽學 在察院前,今廢。

醫學 在西街

罝口巡檢司 在縣西三十里。

九股樹巡檢司 在縣北八十里。今俱廢。察院 改為「明倫堂。」

撫捕廳 明嘉靖甲午,賊馬興掠害黎元,乃立撫捕廳,以通判守之。後改治南,今罷廢。。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