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53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三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三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三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三十一卷目錄

 漢中府部彙考三

 漢中府學校考社學書院附

  漢中府賦役考

  漢中府風俗考

  漢中府祠廟考寺觀附

職方典第五百三十一卷

漢中府部彙考三[编辑]

漢中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编辑]

通志府縣志合載

本府。南鄭縣附郭。

漢中府儒學 「在府治西南。宋慶曆中,建城外。元至元五年,提舉王得輿遷建。元兵燬。明洪武五年,知府費震因舊基重建。成化九年,副使梁覲、知府趙玉增闢之。中為大成殿、尊經閣、啟聖祠,東西廡敬一亭,櫺星門、戟門、泮池,規制具備。弘治十六年,知府周東重修。萬曆三十年,知府崔應科於廟前置二石獅圍欄,加」 以丹飾。東西二坊:一曰「尊崇聖道」 ,一曰「樂育英才。」 左為明倫堂,志道、《據德》、依仁、游藝四齋,分列左右。後為會饌堂,為教授宅、訓導宅,在儒學門內禮門外。龍岡書院 在縣北臥龍岡後。原諸葛武侯讀書處。明嘉靖二十一年建。

南鄭縣儒學 舊在府治西、縣治東。明成化九年,副使梁覲移建府學。

文廟之右、設明倫堂。後為講堂會饌堂。再後、為教

諭。宅右為訓導宅,東西二齋曰「博文約禮。」 前為禮門,為儒學門。正德十四年,副使呂和修。有狀元呂柟《記》。學右為射圃,有觀德亭,今圮。

社學 六處:一府學東,一南鄭縣西,一城隍廟南,一東關,今廢,一西關內,一南關內,皆知府陳璣修。

學田 共三頃五十畝有奇。

外州縣

褒城縣儒學 宋慶曆前,學倚江岸,今為民居。崇寧間,知縣張克獲建於「縣治西三十步,後廢為察院。明洪武五年,知縣段勉移置縣治之西南隅。弘治十一年,知縣張表重修。」

社學 在縣北門內

城固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宋崇寧二年建。元大德八年重修,翰林學士王和周記。明洪武四年,縣丞劉翱重修。嘉靖四十五年,知縣楊守正修濬泮池,又於廟前增鑿一池,為二沼相對。明倫堂壁刻臥碑一通。堂前東西為博文、約禮二齋,齋之下分列號舍一十六間,有禮門,有大門,有「尊崇聖道」 、「樂育、英才」 二坊。敬一亭在明倫堂後。亭左右為教諭、訓導二宅。啟聖祠在廟北。嘉靖七年建,四十三年知縣楊永茂改建,移三十步,工未竟而楊令遷去。四十四年知縣楊守正克成其事,添設祭器房六間於祠前左右。文昌祠舊在廟東,明嘉靖四十五年知縣楊守正改建,移西南十五步,繪像更新。鄉賢祠在戟門外東。明正德間兵火殘壞未復。名宦祠在戟門外西,明正德間兵火殘壞未復。尊經閣舊在廟之後,今廢。射圃舊在學東南百步,今為民地。嘉靖四十五年,知縣楊守正以廟之東,居民取土坑陷,恐傷地脈,培覆完好,上復為建射圃亭三間,前立「觀德坊」 、黌宮正路坊於廟之南。嘉靖初年間,生員夏正等呈開「神道。」 四十四年,知縣楊守正建坊題扁,植柳兩旁,直抵廟門,廟貌森嚴矣。社學 在府行署後,明嘉靖八年知縣經希伋建。

洋縣儒學 :「漢、隋以來,州郡迭更,迥不可考。自唐天寶初,治移今地,始立州學於治東。宋治平中,知州蔡交遷於西南。元末燬廢。明洪武四年,縣丞潘謹言創建縣學於城東。嘉靖九年,御史方遠宜捐金,命知縣李維幾改建於城西北隅。」 三十五年,知縣王言。萬曆十八年,知縣李文芳、教諭張鳳翼、訓導范希鎮。

皇清知縣柯棟、劉嗣季、謝景安、鄒溶前後相繼修建。

大成殿五間,左右兩廡共二十四間。殿前丹桂二樹,柯葉扶疏,蔭覆臺陛,每花時,香聞數里。前為戟門五楹,為泮池,再前列櫺星門,左義路坊,右禮門坊。櫺星門前跨官池,有橋;橋南有禹門、春浪坊,橋北有聖域、賢關坊、明倫堂五間,燬廢未復。東為教諭宅,馮紹商修;西為訓導宅,今圮。後為「敬一」 亭,亭亦廢。其博文、《約禮》二齋及東西號房,大成坊、文廟坊、桂林坊、騰蛟坊、起鳳坊俱

經久廢無存。啟聖祠三間明嘉靖九年詔天下儒學立啟聖公祠,洋學適於是年遷建今地。祠蓋同時所建,後毀於亂。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李天敘重建於大成殿後。《康》

熙四年知縣柯棟重修。文昌祠在廟右,殿宇雖完而榱桷欹頹,丹堊剝落,未經修葺。尊經閣在啟聖祠後,上下五間。明知縣姚誠立創建,張以謙重修,今亦頹圮。名宦祠三間在戟門左,年久將圮,知縣鄒溶修理。鄉賢祠三間在戟門右。射圃在廟西,舊有亭,今廢址存。其南有隙地二畝五分,為靖逆侯張氏業,康熙三十二年,襲封一等侯。張雲翼捐以「廣學基。」

社學 共十二所,俱明時設,今久廢。

義學 一所,在縣治左。康熙三十一年,知縣鄒溶立。

學田 二十五畝一分,內七畝四分坐落土門堰,明提學道薛士奇置。又一十七畝九分坐落池西村,明提學道沈季文置。田每畝租銀三錢,大麥三斗。除荒田三畝八分,實熟田二十一畝三分,共該租銀六兩三錢九分,大麥六石三斗九升。

學地 二百八十二畝六分,內一百一畝八分,坐落九頃池,明知縣閻邦寧召佃收租。又七十三畝三分,坐落南陽村,明提學道薛士奇置。又五十二畝五分,坐落貫溪鋪,明提學道沈季文置。又五十五畝坐落江南壩,明邑紳薛選置。地每畝租銀六分。除荒地一百三十五畝一分三釐,實熟地一百四十七畝四分七釐,共該租銀八兩八錢四分八釐;田地二頃,共銀一十五兩二錢三分八釐。大麥六石三斗九升。儒學徵收,半給廩生,半給貧士。

西鄉縣儒學 舊在東關外嵩坪寺。元延祐元年,知縣宋彥忠建。元末兵燬。明洪武十四年,訓導姜禮仍建舊址。二十六年,知縣張洪重修。正統十四年,知縣丘俊遷入城。在縣治東南北八十丈,東西四十五丈。知縣郭璣、李向春相繼修葺。天啟間,知縣程心傳改大成殿東南向。

皇清順治元年,廟焚。五年,知縣張台耀建「大成殿」《三》。

楹。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史左修補殿廡,改立門池。殿之左右有兩廡,前為戟門,外即泮池。再前為櫺星門。明倫堂三間,後為教諭宅,今圮。博文、約禮齋在堂之東西,今廢。博文齋東北為訓導宅,今廢。東齋北為射圃,亭,亦廢。東西號房各五間。敬一亭在廟後號,房與亭亦皆廢壞。啟聖祠在廟西北,今廢。文昌祠在二門外東。魁星祠在二門外西,今廢。名宦祠,在大門東。鄉賢祠,在大門西。

社學 凡三處:一在城東,一在南關,一在水東壩。

學田 凡八處,共地三百四十畝二分,歲納租穀五十八石三斗,租銀二十四兩九錢,今半荒。鳳縣儒學 ,宋故址也,在縣治東,元末廢。明洪武四年,知縣王畿仍於舊基創建。正統九年,參政孫毓、副使莊觀重修。天順六年知縣馬榤、弘治十三年知縣甯浩、嘉靖十四年副使劉彭年,相繼修葺。

社學 舊在縣治北,後設於東門內。

寧羌州儒學 在州治西北。明正統四年,指揮胡貴、楊棕奏設衛學。成化丙午,奏改衛學為「州學」 ,知州方世讓、李應元、王一鳴繼修。萬曆二十四年,知州盧大謨「增神廚,又增號舍二十間,為生員肄業之所。」

社學 凡八處:在州者二,在各村鎮者六,俱廢。沔縣儒學 在縣治西。明洪武四年知縣侯信建。正德十二年知縣張瑀、嘉靖十年知縣馬璟嗣修。

社學 舊在縣西南,有亭,今廢。

略陽縣儒學 舊在縣治北隅。明洪武四年,知縣常輔建。正統十三年,為江漲淹沒,教諭譚志學修之。成化四年,復遭水壞。教諭李鑑、知事金坡移建東關鳳山下,掘地得古碑,蓋李舜臣移學故地也。何景明有文記之。天啟間,知縣周延申因河水泛漲,朔望難以拜謁,復遷城內。崇禎間,知縣牛問仁改向,知縣周灝另改西察院為《明倫堂》。

皇清順治七年,參將梁加琦重修。

社學 舊在西關古茶亭,後改縣治前,今廢。

漢中府賦役考        府志[编辑]

府總

原額《三門九則》人丁谷不等,俱折下下丁一十七萬二千一百六十一丁,內除優、免、逃絕二項外,實在行差丁一十四萬七千七十五丁,各編銀不等,共該丁銀二萬九千八百四十六兩七分零。

原額田地共一萬三千一百四十六頃九畝八分零,各科糧不等,夏秋糧共二萬五千六百七十六石四斗九升零,各起科不等,共該糧價銀六萬二千三十一兩三錢零。內除衝崩荒絕外,實在成熟田地九千三百九十三頃一十六畝零,共該糧一萬九千五百九十一石五斗九升零,共該銀四萬九千八百七十六兩四錢五分零。

原額《均徭》銀共一萬八千五百六十三兩五錢一分零。內除荒絕外,實徵成熟銀一萬五千三百七十一兩八分零。

以上實在丁糧銀九萬五千九十四兩四錢零。內除起解戶、禮、工三部民祿等項銀共三萬二千八百七兩一錢零。

存留官役俸食、師生廩糧、站支等項銀共六萬二千二百八十六兩五錢零。

原額本色糧一十五石,內除荒絕外,實徵糧一十三石九斗五升零。係褒邑。

額外本色祿米四十六石四斗三升零。內除荒絕外,實徵米二十九石一升零係略邑。

南鄭縣

原額「三門九則」 ,人丁各不等,共折下下丁一萬四千一百四十五丁,內除優免並逃絕二項外,實在行差丁一萬二千八百八十二丁,每丁徵銀三錢一分六釐六毫六絲八忽,共銀四千七十九兩三錢零。

原額田地共三百二十五頃五十一畝一分,每畝科糧七升五合六勺七撮八粟一粒,共糧二千四百六十一石六升零。每石徵銀二兩五錢九分一釐三毫五絲,共銀六千三百七十七兩四錢零。內除有主無主荒絕外,實在成熟田地共二百七十七頃二十九畝零,該糧二千三百七十二石九斗八升零,該銀六千一百四十九兩二錢一分零。

原額《均徭》銀每石徵銀五錢一分七釐三毫七絲三忽,共銀一千二百七十三兩二錢零。內除荒外,實在徵銀一千二百二十七兩七錢零。以上實在丁糧,共徵銀一萬一千四百五十六兩二錢零。

內起解戶、禮、工三部民祿等項銀共四千一百九十兩九錢零。

存留官役俸食、師生廩糧、站支等項,銀共七千二百六十五兩二錢零。

褒城縣

原額「三門九則」 ,人丁各不等,俱折下下丁六千八百六十四丁,內除優、免、逃、絕二項外,實在行差丁五千八百一十九丁,每丁徵銀四錢五分四釐一毫三絲二忽,共銀二千六百四十二兩五錢零。

原額田地共四百五十九頃八十一畝零,每畝科糧三升一合八勺八抄八撮三圭一粒,共糧一千四百六十六石二斗零。每石徵銀二兩六錢二釐五毫六絲四忽七微,共該銀三千七百七十六兩八錢零。內除荒絕外,實在成熟田地四百二十八頃九十九畝零,該糧一千三百六十四石二升零,該銀三千五百一十三兩六錢零。

原額「均徭」 銀一千七百三十四兩八錢零。內除荒絕外,實徵銀一千六百二十四兩五錢零。以上實在丁糧,共徵銀七千七百八十兩七錢零。

內除起解戶、禮、工三部民祿等項銀共二千八百九十三兩二錢零。

存留官役俸食、師生廩糧、站支等項,銀共四千八百八十七兩四錢零。

存留本色糧一十五石。內除荒外,實徵糧一十三石九斗五升零。

城固縣

原額《三門九則》人丁各不等,俱折下下丁四萬七十九丁,內除優免外,實在行差丁三萬八千八百一十二丁,每丁該銀一錢四分八毫八忽九微七纖。共該丁銀五千四百六十五兩零。原額田地共三千四百五十五頃五十二畝七分零,每畝科糧一斗四合七勺七抄三撮八圭。

一、粟八粒,共科夏秋粟糧五千一百五石一斗三升零,各起科不等,每石徵銀二爾七錢七分三釐一毫一絲八忽七纖,共徵銀一萬四千一百五十七兩一錢零。內除無主河崩外,實在成熟田地共三千四百二十七頃七十一畝零,該糧五千六十三石三斗四升零,該銀一萬四千四十一兩二錢零。

原額《均徭》銀二千一百八十四兩七錢一分零。內除衝崩外,實徵熟銀二千一百六十八兩一錢八分零。

以上實在丁糧,共徵銀二萬一千六百七十四兩五錢零。

內起解戶、禮、工三部民祿等項銀共六千三百四十五兩一錢零。

存留官役俸食、師生廩糧、站支等項,銀共一萬五千三百二十九兩三錢零。

洋縣

原額《三門九則》,人丁各不等,俱折下下丁,共四萬六千二百六十四丁。內除優、免、逃絕二項外,實在行差丁四萬五百六十四丁,每丁徵銀一錢四分三釐三絲三忽二微,共徵銀五千八百一兩九錢零。

原額田地共四千一百七十四頃一十一畝零,每畝科糧一升七合三勺九抄五撮三圭二粟一粒,共科糧七千二百六十一石零。每石徵銀二兩四錢八分七釐三毫二絲,共徵銀一萬八千六十兩四錢零。內除荒絕外,實在成熟田地共三千九百七十二頃三十四畝零,該糧六千七百九十六石四斗八升零,該徵銀一萬六千九百五兩零。

原額「均徭」 銀三千九十三兩七錢零。內除荒絕外,實徵熟銀二千八百九十五兩七錢零。以上實在丁糧,共徵銀二萬五千六百二兩八錢零。

內起解戶、禮、工三部民祿等項銀共一萬一千三十六兩五錢零。

存留官役俸食、師生廩糧、站支等項,銀共一萬四千五百六十六兩二錢零。

西鄉縣

原額「三門九則」 ,人丁各不等,俱折下下丁一萬六千四百八十六丁,內除優、免、逃絕二項外,實在行差丁共一萬五千九百七十一丁。每丁徵銀一錢一分一釐一絲八忽七微三纖五塵一渺,共該銀一千七百七十三兩七分零。

原額田地共七百一十四頃六十六畝零,每畝科糧二升六合七勺五抄七撮二粟二粒,共科糧一千九百一十二石二斗五升零。每石徵銀二兩三錢五分九釐七毫七絲三忽,共銀四千五百一十二兩四錢零。內除荒絕外,實在成熟田地共六百六十八頃七十三畝零,該糧一千七百八十八石九斗四升零,該銀四千二百二十一兩四錢零。

原額「均徭」 銀六千六百四十三兩七錢零。內除荒絕外,實徵熟銀六千二百五十七兩零。以上實在丁糧,共徵銀一萬二千二百五十一兩五錢零。

內起解戶、禮、工三部民祿等項銀共三千六百一十九兩三錢零。

存留官役俸食、師生廩糧、站支等項,銀共八千六百三十二兩一錢零。

鳳縣

原額三門九則人丁各不等,俱折下下丁九千四百二十丁,每丁徵銀三錢三分三釐一毫四絲九忽,共該銀三千二百三十九兩零。內除優、免、逃、絕二項外,實在行差丁三百六十一丁,該銀一百二十五兩五錢零。

原額田地共三千五百五十四頃六十畝零,每畝科糧一升四合一勺五抄五撮九圭六粟九粒,共科糧五千三十一石八斗八升零。每石徵銀一兩八錢三分四釐三毫三絲四忽,共該銀九千二百三十兩一錢零。內除荒絕外,實在成熟田地共二百八十一頃一十六畝零,該糧五百一十五石五斗三升零,該銀九百四十五兩八錢零。

原額「均徭」 銀二千三百兩一錢零,內除荒絕外,實徵熟銀二百五十四兩零。

以上實在丁糧,共徵銀一千三百二十五兩二錢零。

內起解戶、禮、工三部民祿等項銀共六百七兩七錢零。

存留官役俸食、師生廩糧站支等項銀共七百。

一十七兩四錢零

寧羌州

原額「三門九則」 人丁各不等,俱折下下丁二萬二百四十八丁,每丁徵銀二錢二分五釐九毫九絲七忽三微七纖,共該銀四千五百六十三兩七錢零。內除優、免、逃絕二項外,實在行差丁一萬六千四百三十九丁,該銀三千七百一十五兩一錢零。

原額田地共九十九頃八十九畝零,每畝科糧四升一勺三抄二撮八圭三粟八粒,共該糧四百石九斗一升零。每石徵銀二兩四錢四分一釐八毫七絲三忽,共該銀九百七十八兩九錢零。內除荒絕外,實徵成熟田地共八十一頃九十二畝零,該糧三百一十八石二斗一升零,銀七百七十七兩四分零。

原額《均徭》銀五十三兩三錢零;內除荒絕外,實徵銀四十二兩二錢零。

以上見在《丁糧》,實徵銀共四千五百三十四兩四錢零。

內起解戶、禮、工三部民祿等項銀共八百七十一兩三錢零。

存留官役俸食、師生廩糧、站支等項,銀共三千六百六十三兩一錢零。

沔縣

原額「三門九則」 人丁各不等,俱折下下丁七千一百八十六丁,內除優、免、逃、絕二項外,實在行差丁五千九百八十五丁,每丁徵銀四錢二分八釐一毫八絲四忽九微,實徵銀二千五百六十二兩六錢零。

原額田地共二百一十九頃一十二畝零,每畝科糧五升七合一勺三抄三撮二圭四粟五粒,共科糧一千二百五十一石九斗二升零。每石徵銀二兩五錢一分一釐二毫一絲七忽,共該銀三千一百四十三兩九錢零。內除荒絕外,實在成熟田地共一百六十四頃三十二畝零,該糧八百八十石八斗三升零,該銀二千二百二兩零。

原額《均徭》銀九百六十三兩三錢零;內除荒絕外,實徵銀六百八十七兩七錢零。

以上見在《丁糧》,實徵銀共五千四百五十二兩五錢零。

內起解戶、禮、工三部民祿等項銀共一千九百六兩九錢零。

存留官役俸食、師生廩糧、站支等項,銀共三千五百四十五兩五錢零。

略陽縣

原額「三門九則」 人丁各不等,俱折下下丁一萬四千四百六十九丁,每丁徵銀三錢五分九釐四毫一絲八忽九微,共該銀四千五十四兩九錢零。內除優、免、逃絕二項外,實在行差丁一萬二百四十二丁,徵銀三十六百八十一兩一錢零。

原額田地共一百四十二頃八十七畝零,每畝科糧五升五合二抄四撮一圭一粟,共科糧七百八十六石一斗四升零。每石徵銀二兩二錢八分二釐四毫五絲八微,共銀一千七百九十四兩三錢零。內除荒絕外,實在成熟田地共九十頃七十畝零,糧四百九十一石二斗六升零,銀一千一百二十一兩二錢零。

原額《均徭》銀三百一十六兩七錢零;內除荒絕外,實徵銀二百一十四兩一錢零。

以上見在《丁糧》,實徵銀共五千一十六兩六錢零。

內起解戶、禮、工三部民祿等項銀共一千三百三十六兩二錢零。

存留官役俸食、師生廩糧、站支等項銀三千六百八十兩三錢零。

額外本色祿米四十六石四斗三升零。內除荒外、實徵米二十九石一升零

衛所人丁屯糧附

漢中衛

原額「三門九則」 人丁,共三百五十八丁,內除優、免、逃絕二項外,實在行差丁二百一十五丁,上、中、下各編銀不等,共編銀四十一兩九錢七分。原額條銀六百五十三兩八錢七分零。內除衝、崩圈占外,實徵銀四百四十九兩六錢零。以上二項,實徵銀共四百九十一兩五錢七分零。遞年按《經制》動支牧軍三分幫一並本衛官役俸食等項應用。

原額、屯田地共一千一百五十頃二十九畝四分零,上、中下各起科不等,共該糧七千一百二

十八石三斗零。內除衝崩圈占外,實在田地共八百頃一十一畝四分零,該糧四千九百三十石四斗三升零。逓年徵收本色雜糧,俱充兵餉。原額馬價銀一百一十七兩五錢四分零,內除衝荒圈占外,實徵銀八十一兩二錢九分零。《衛冊》開載,在於屯糧徵解贍鹽火食銀二十八兩七錢六分,徵解司庫充餉。

寧羌衛

原額「三門九則人丁」 ,共二千六百四十丁,內除優、免、逃絕二項外,實在行差丁二千二十六丁,上、中、下各編銀不等,共編銀七百一十四兩六錢零。

原額《條》銀二千四百五十七兩六錢零。內除衝崩圈占外,實徵銀一千九百八十兩二錢零。以上二項,實徵銀共二千六百九十四兩八錢零。遞年徵完,按經制解支本衛官役俸食等項,餘充兵餉應用。

原額屯田地三千七百三十六頃五十八畝三分零,上中下各科糧不等,夏秋糧共一萬七千九百五十九石七斗九升零。內除衝荒圈占外,實在田地共二千七百四十八頃五十五畝三分零,該糧一萬三千六十石二斗九升零,徵收本色雜糧,俱充兵餉。

原額馬價銀三百三十九兩三錢九分零,內除衝荒圈占外,實在銀二百四十六兩二分零。《衛冊》開載:「在於丁條」 銀內起解贍鹽火食銀五十三兩五錢八分,徵解司庫充餉。

沔縣所

原額《三門九則人丁》,共二百二十一丁,內除優、免、逃絕二項外,實在行差丁一百四十三丁,上、中、下各編銀不等,共編銀一十八兩四錢二分。原額條銀二百九十三兩一錢八分零,內除荒絕外,實徵銀二百二十四兩一錢零。

以上二項,實徵銀共二百四十二兩五錢零。徵完動支本所官役俸食、「牧軍三分幫一」 等項應用。

原額屯田地共二百六十七頃七十三畝一分零,上中下各起科不等。夏秋糧共一千六百九十一石八斗六升零,內除荒絕外,實在田地共二百一十七頃六十九畝零,該糧一千三百七十六石七斗七升零,徵收本色雜糧,俱充兵餉。原額馬價銀二十九兩四錢二分零。所冊開載,遞年在於《丁條》銀內起解贍鹽火食銀六兩七錢二分,徵解司庫充餉。

茶課附

西鄉縣原額茶銀六百二十九兩二錢三分七釐八毫;內除允免無主茶銀三百三十六兩一錢七釐八毫,實徵銀二百九十三兩一錢三分,係雲亭、遊仙、歸仁三里辦納。

鹽法附

漢中府屬、額銷鹽引二萬五千。徵課銀二千兩。花馬大池、額銷鹽引一萬。新增引四千四百。共一萬四千四百道引行延安十三州縣十三營堡、徵課銀二千二百四十六兩四錢

花馬小池、額銷鹽引五萬五千四百四十。新增引六千。共六萬一千四百四十道引行平涼、慶陽、二府、並寧夏各營堡、徵課銀七千九百六兩三錢二分

魚河、馬湖峪等處、每年徵鍋膘稅銀一千二百六十九兩九錢二分

漢中府風俗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

《東漢志》:「西方之氣強梁,故曰梁州。」

《華陽志》:「其民質直好義,士風樸厚,有先民之遺。」 《隋志》:「漢中之人,樸質無文,不甚趨利,嗜口腹,多事畋漁,雖柴門蓬室,食必兼味。」

《舊志》:漢於卦位值坤,故多斑彩;於辰值未,故尚滋味;德在少昊,故好辛香。星應井鬼,故君子精敏,小人詭黠勇悍。

《褒城縣志》:「民務耕織,士尚敦樸,大有川風。」 《城固縣志》:「民務農獵,士知禮讓,俗尚敦樸,不事華侈。」

《洋縣志》:「好氣勇𩰚如燕、趙,信鬼不信醫,如荊、楚舊俗,解繳繫石,祝佛送耗,踏石揭蒲,今亦漸變,無多事矣。士敦禮讓,重廉恥,守質抱樸,知事詩書,而苦志好學者輒少農雖力作,鮮勤耕耘,甚有穀稗爭秀,禾草併生,一歲所入,常不供一歲所用。民性拙樸,無事其巧。」

《西鄉縣志》:「俗多醇樸,民重耕織,文學日趨於新,禮儀漸近於古。士大夫駸駸,有教民興行之風。」 《鳳縣志》:「務農力穡,質直好義,與岐壤相接,有豳風之餘。」

《寧羌州志》:「風氣兼南北,語音雜蜀秦,耕織為生。」 《沔縣志》:「連雜氐羌,人尤勁悍,性多質直,務農習獵。」

《略陽縣志》:「地僻民頑,農末雜作。」

立春 前一日,以兒童扮故事名「社火」 ,老幼聚觀。牛過以豆撒之,謂之散疹消疹。

三月三日 ,男婦朝《武子山》,遠近必至,雖他邑亦有至者。婦人各採松枝蘭花,插鬢而歸,以為祓除不祥。

四月八日 ,城隍神誕。凡近城居民舉「賽報之典。」 是日,新食大麥,碾麥為索,各相餽送。

六月六日 ,金洋堰有《河神會》,民多往祝。七月十五日 ,食北瓜。

八月十五日 食西瓜,貧富皆然,以為慶佳節。九月九日 ,婦人以口採茱萸,可以治心疼。十月一日 祭青苖神,用荍麪為角黍。祀祖先,於門外備紙衣,謂之「送寒衣。」 雇工人皆於是日放還。諺云:「十月一送雇的。」

《冬至日 向巴山看雪,以占來歲豐歉》。遍山臘梅開放,大雪積山頭,士人皆挾酒遊賞

漢中府祠廟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南鄭縣附郭。

社稷壇 在府城西北。明洪武五年建。嘉靖十七年,知府陳璣修。祭以春秋上戊日。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城南一里。明洪武五年建,嘉靖十七年,知府陳璣修。祭以春秋上巳日城隍附享。

郡厲壇 在府城北八十步。明洪武間建。知府陳璣修。歲祀三:春清明、秋七月望、冬十月朔,設城隍于壇上主之。

八蜡廟 在府城南一里,風雲雷雨壇之東。旗纛廟 在漢中衛東。明洪武十四年建,久廢。萬曆三十一年,守備溫編改建於西教場東,霜降日祀之。餘衛所如制。

城隍廟 在府治西南。明洪武五年,知府費震建。萬曆二十八年,知府李有實重修。三十一年,知府崔應科因後殿圮廢無存,捐俸增修之。東嶽廟 在府治北二里。

真武廟 在府治北一里。

二郎廟 有二:一在府治東三里,一在府治西二里,神姓張名哲,字伯達,漢天師七代孫,唐肅宗時為雲居宰,有功於漢,民思而祀之。

馬神廟 在漢陽驛

漢高祖廟 在漢水。相傳高祖遊憩於此,後人立祠祀之,甚靈,迄今不敢褻慢。

漢壽亭侯廟 郡內凡五處。

酇侯廟 在府堂東,祀漢相國蕭何。明洪武十五年,知府李恭讓建。

淮陰廟 在南鄭縣南八十里米倉山。

方正學祠 在府治西南。明萬曆間,知府項思教建。祀方孝孺,以春秋上丁日。

二相祠 在府城內。宋嘉定間,丁焴帥興元,建祠祀張浚、虞允文。

三公祠 在南鄭縣西。舊為藍公祠,祀都御史藍章,有《狀元康海記》。後因都御史原傑、吳道宏相繼撫鄖,招撫流移,皆有功於漢,悉入祀,故建祠為三公,春秋致祭。

褒城縣

南壇 在城東南

北壇 在城西北

西壇 在城西

八蜡廟 在縣內

城隍廟 在縣治南

關帝廟 在縣內

東嶽廟 在縣內

惠遠侯廟 在縣東南一里。舊名「山河廟」 ,祀漢相國曹參。宋政和間,始賜今額。

淮陰侯廟 凡二,一在南孤雲山,一在西仙臺山。

城固縣

社稷壇 舊在北郭之西。明嘉靖四十三年,知縣楊永茂改建西郊。

風雲雷雨壇 舊在南郊。明嘉靖四十三年,知縣楊永茂改建東郊。

厲壇 在北郊

城隍廟 在縣治南。明洪武六年建。

關帝廟 :在東嶽廟西。

東嶽廟 在西郊外,明嘉靖七年建。

四郎廟 在南街

孤魂廟 :在縣治南十字街中。

漢壽亭侯廟 在大東關。明洪武八年建。嘉靖四十四年,知縣楊守正重修。

酇侯廟 在縣署牧愛堂北。

唐通慧昭德王廟 在東關漢壽亭侯廟右。明嘉靖四十五年,知縣楊守正題額。

火星廟 在小西門外

黃帝廟 在縣西南二十里,祀黃帝、軒轅氏。漢王廟 ,在縣東十里。漢高帝初封王於此,因祀。

伍子胥廟 在縣北百丈堰,祀吳大夫子胥。項羽廟 在縣東南一十五里,元至正十五年建。

女郎廟 :在女郎山。祀張魯女。

張子房祠 ,在縣北十里子房山。按《縣志》,「在東郊三里。」 楊將軍祠 在縣北十五里。宋紹興二十九年建,祀總管楊從義。

蒲尹祠 即縣尹蒲庸也,在斗山之麓。元至正間,鄉民建。

洋縣

社稷壇 在縣西北一里。壇位北向,方六畝。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西南半里。壇位南向,方二畝。

厲壇 在縣北一里。壇位南向,方一畝八分。各鄉社有「鄉厲壇。」 每歲清明、十月朔,鄉長約會公祭,無主幽魂。

八蜡廟 在縣東關外

城隍廟 在縣治西。明洪武四年建。成化間,知縣韓文增修,規模弘敞。嗣後歷次修葺。俗傳神於八月初二日誕,士民至期祈報。縣官於春、秋壇祀外,是日亦詣廟祀。

關帝廟 :在東門外,明正德四年建。

東嶽廟 在縣治南,宋淳熙二年建。

藥王廟 「在譙樓右。」

馬神廟 在譙樓左。明隆慶三年,知縣閻邦寧建。

靈濟廟 在縣北五里。神漢時人,姓王名章,字仲卿,剛直敢言,曾劾王鳳專權蔽主之過。歷官京兆尹。宋世血食此方。至寧宗嘉泰初,賜額「靈濟」 ,封普潤侯。

昭澤廟 在縣北七十里八里洞前。禱雨靈應。宋慶元六年,封「善應昭澤侯。」

靈潤廟 在縣東六十里,舊真符縣,宋慶元六年賜額「靈潤。」 嘉泰三年三月十五日敕封敷澤侯。《敕文》曰:「敕,洋州真符縣靈潤廟神,先民有言,『神,民之主也』。又曰:『百神爾主矣』。」 然則神非以其有功,於民不食,君非以其有功,於民不褒。幽明不同,同於為民。爾宅於深山谿谷之中,能出入變化,開闔風雷,膚寸之澤,不崇朝「而遍於一方,民蒙其惠,歲以屢豐。有司上其事,錫之侯爵,冠以美名,永綏於民,毋忝厥祀,可特封敷澤侯。」 環珠廟 在縣東八十五里黃金峽上流。祀水神楊四將軍。

渭門廟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黃金峽下流。祀河神。

聖母廟 一在祈子山,一在兩角山。祈嗣禱雨,咸應。康熙壬申,大旱,知縣鄒溶禱於祈子山廟,即雨。有《記》。

蠶神廟 一在縣西北蠶姑山,一在縣西五間橋。

通慧王祠 在縣治東南隅,即五雲宮也。又行祠一所,在西關。按神張姓,諱哲,字伯達,唐天寶元年五月五日降生於南宜州,父張紱,母盧氏。誕之辰,異香浹日。幼嗜儒,以節義自負。年十五遊長安,與李泌友善。會祿山叛,神以布衣上書,補參軍,從肅宗平賊有功,授雲居宰。惠政沁浹,雲民戴德。年二十三,卒於官。泌聞,遣使赴弔,神於空中與使者語甚悉。越五代及宋,有義忠禪師自吳入蜀,神影託至洋,忽顯形,語禪師曰:「予受上帝命,血食洋州。」 洋人於是立祠祀之,奉為土主。厥後禦災佑民,大著靈異。元初,封正直靈佑忠顯通慧王。至元間,加封昭德。

蕭公祠 在縣治前,祀漢丞相酇侯蕭何。蔡公祠 ,在縣東二十五里。漢黃門蔡倫,以造紙功封龍亭侯,卒葬於此,祠在墓前。

楊公祠 ,在縣西二十五里,開國侯從義祠也。

神漢楊震後裔。南宋時從吳玠屢立戰功,晉爵為侯。前後兩知洋州,遂家焉。填壻水為堰,溉城、洋二邑田。邑人德之,立祠世祀。

康王祠 在縣西三十里,祀宋武康王李元亮。留侯廟 在縣西四十里白雲山上,即子房山。相傳留侯辟穀,從赤松子遊處,故建祠。又一祠在酆都山。

龍神祠 :在縣南里餘新坊渡口,久廢。今春秋致祭,惟於渡口設壇。

二公祠 在縣東關內。舊祀龍亭侯倫。明成化間,盜起,流移充斥,民不安生。都御史原傑奉命撫漢安輯之,編本縣新民等一十五里,悉令流民附籍,邑賴以安,祔祀於祠。越數年,都御史吳道宏繼傑撫治,有造民生。嘉靖間,奏請並祀,名「三公祠。」 厥後移蔡公祠於墓前,歲時專祀,遂名「二公祠。」

皇清康熙八年,知縣柯棟改建。

三丰祠 在酆都山。明永樂間,三丰曾憇於此,莫有識者。時特敕大宗伯胡熒圖形訪求,至此,咫尺不見,因建祠祀之。今祠地無蟻穴,與他處異焉。

西鄉縣

社稷壇 在西關

風雲雷雨壇 在南關

厲壇 在北關

八蜡廟 在縣內

城隍廟 在儒學東

關帝廟 在北城內

火星廟 舊在南城外濠上,今改建南城內。北「文昌廟 」 在北街。

東文昌閣 在東城上。知縣史左捐修。

魁星樓 :在中街。明知縣徐來聘建。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史左重建。

東嶽廟 在東關

馬神廟 在火星廟側

酇侯廟 在縣署儀門東,今廢。

土地廟 在縣署儀門西。

「二都祠 」 舊在東關,今改建廣慶寺右。

張桓侯廟 :在西關牆圯。順治六年,知縣張台耀重築。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史左重修。

虞舜廟 在縣東,祀帝舜、有虞氏。

丘李祠 在縣東二十里。明知縣丘俊、李春修金洋堰,民德之,立祠以祀。

藥王廟 在蒿坪寺右

鳳縣

南壇 在城西南

北壇 在城東北

西壇 在城西北

八蜡廟 在縣內

城隍廟 在縣治西

東嶽廟

關帝廟 俱在縣內

三清宮 在城東

真武宮 ,在三清宮東。

忠烈祠 在仙人關。祀吳玠,諡「忠烈。」

忠護侯廟 在縣北三里。唐僖宗西幸至此,有叟進醪醴,賜金幣。宋宣和初,賜爵「忠護。」 元至元二十四年,土人建祠。

寧羌州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以上俱在《縣內》。

八蜡廟 在城東南

城隍廟 在州治西北

關帝廟

東嶽廟 俱在縣內

禹王廟 在州北九十里嶓冢山下。明嘉靖十六年,知州王儒建。

文昌廟 在城西南

「三官廟 」 與文昌廟近。

沔縣

南壇 在城東南

北壇 在城東北

西壇 在城西北

八蜡廟

城隍廟 「俱在縣內。」

關帝廟 在州治南

諸葛武侯廟 在縣東南八里。蜀後主炎興元年,校尉習隆建。唐貞元十一年修,元至元六年重修。明永樂四年擴大之,頒有祀典。

略陽縣

考證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八蜡廟

城隍廟

關帝廟 :以上俱在城內。

東嶽廟 在城東北

忠烈祠 在縣東一里。祀吳玠,吳璘,《祠碑》俱廢。節義祠 在縣東正覺寺旁。祀孫璽。知縣李遇春重修。

寺觀附[编辑]

本府。南鄭縣附郭。

大曆寺 在府城北四十里,宋大中祥符年建。湧泉寺 ,在府城北七十里天臺山,有湧泉,故名。

天臺寺 在府城北七十里。

石堰寺 在府城北四十里王子山下。宋嘉定年建。

鐵佛寺 在府城北六十里,明正統年建。龍潭寺 在府城南六十里,宋嘉定年建,有二龍相𩰚於此,故名。萬壽寺 在府治西南一里。明洪武年建。法華寺 在府城北一里,五代時建,今石柱猶存。

乾明寺 在府城西十三里中梁山上。宋淳熙八年,有新羅國僧來自海東,居此,繕修寺庵十餘間。太平興國二年,僧海珍復增修。規制宏廓,內有池水,冬夏不涸,時出雲氣,見怪物。今無。文昌宮 在府城南二里,元延祐年建。

鐵香爐寺 在府城北三十里。漢王焚香於此,故名。有《臺記》。

寶峰寺 在府城西北四十里,元至正年建。玉井觀 在府城東北十里。

靜明院 在府治東二里,明洪武年建。

褒城縣

延慶寺 ,在縣南十里,俗呼「打鐘寺。」 唐太和年建,有《沙門仲慶詩》。

福嚴寺 在縣西南九十里,即金華寺,中有龍骨塔。昔老僧嚴公於後洞得龍牙、龍角、龍骨數十。夜夢一巨人縞衣告曰:「此山神龍所依,因樵牧污穢,龍已去矣。今德人住此,龍當復來。今洞中之骨其蛻也。」 嚴公即建塔,取龍骨盡瘞之。孤山寺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明洪武八年建。漢水、龍江,前後相映,其景可觀。

開山寺 ,在縣北一里。置僧會司。

崇慶寺 在縣西二十五里,俗呼為牛頭寺。《一統志》云:「牛頭寺為唐僧洪哲道場,叢林惟此,與乾明相為稱勝。」

觀音寺 在縣西南七十里。明正統二年建。馬鞍山峙其前,虎頭山據其後。弘治十七年,副使朱重修。

四州寺 在縣北一百三十里四州山中。寶積院 在縣西南八十里。唐大中年建。玉枝庵 在縣南三十五里中梁山。

城固縣

嚴因寺 ,在縣南一里,唐乾符年建,即僧會司。陰平寺 ,在縣西南二十里。

七星寺 在縣西十里

大安寺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唐大順元年建。香水寺 ,在縣西南十里。

梓童寺 在縣西北十五里。

東高寺 在縣西三十里。

西高寺 在縣西二十里。

觀音寺 在縣南五十里。

青龍寺 在縣北二十里。

梁泉寺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泉水寺 在縣南十五里。

邯鄲寺 在縣東三里

嵩山寺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雞鳴寺 在縣南六十里。

法隆寺 在縣東南十里。

唐仙觀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王莽居攝二年,名曰「靈壽宮。」 因唐公昉於此昇仙,改今名。白鶴觀 ,在縣南十里,唐廣明年建。

奉真觀 ,在縣西北二十里,即斗山。相傳唐竇真人得道之所。

玉皇觀 ,在縣東北十五里。

天慶觀 ,在縣北二十五里。

惠香院 在縣東北十里。即張良辟糓處。慈恩院 ,在縣北二十五里。

楊侯院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杜楊院 在縣北三十里。

廣利院 在縣西北二十里。

高填院 在縣西北三十里。

經邑院 在縣西十八里。

黃村院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惠安院 在縣西十五里。

上道院 在縣西十五里。

善明院 在縣北十五里。

禪定院 在縣北二十五里。

善積院 在縣南五十里。善人龍雨建。

明惠院 在縣南八里

觀音庵 在縣西南三十里。

龍興庵 在縣南十五里。

鐵佛庵 在縣西三十里。

萬壽庵 在縣西南三十里,係舊蹟。明正德間,本鄉散官汪甫買地拓修。

集靈觀 在縣治南一里。即道會司。

洞天觀 在縣西北四十里,今廢。

沖虛觀 在縣西北四十里,今廢。

洋縣

開明寺 在縣治南古法輪院,唐開元中建,宋慶元元年重修。中植古柏八株,根節礧砢,文同留題,筆勢飛動大殿,為習儀之所。

鎮江寺 在縣東三十里。漢水東流,氣勢直下。至此山迴峰轉,天成鎖鑰,堪輿家謂之「龍頭。」 再作層樓,則地脈益振。明萬曆間,知縣李文芳特建重閣,旁增迴廊,朱欄綠戶,掩映碧水白沙。樵韻漁歌酬和,書聲梵唄,實屬邑中名勝。自是洋邑士民頗有起色。明末殿廡,重閣頹圮,勝概蕩然。

皇清康熙三十三年,縣丞劉馨捐貲葺補。

天寧寺 在縣東四里。唐乾符中建。明萬曆間改建,每歲迎春於此。

東山寺 ,在縣東一十五里,宋皇祐間建。池南寺 ,在縣西二十五里。

大慈寺 ,在縣西四十里,宋大中祥符中建。積慶寺 ,在縣北一十二里,舊名「法水院。」 真符寺 ,在縣東六十里。舊真符縣地,唐時建。今毀,止存大殿三楹。

醴泉寺 在縣南十里,龍血祖師卓錫處也。唐開元中建。元中統三年更名「開化禪院。」

長溪寺 在縣東北五十里。

八盤寺 在縣西南四十里。

清涼寺 ,在縣北二十里。內奉觀音大士,因名其地曰「觀音堂。」

高堰寺 在縣東三十里。

良馬寺 在縣西三十五里。

港子寺 在縣西四十里。

龍亭寺 在縣東二十五里龍亭侯蔡倫墓前。即古龍亭縣故址也。

三台寺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在舊華陽縣。浮石寺 ,在縣西南二十里。前臨漢水,水中有二石突峙,宛似漂浮之狀,故名。

湧泉寺 在縣西北三十里。宋嘉定中建,一名「普澤院。」 內有龍湫,禱雨響應。

延良寺 在縣西三十五里。宋義忠禪師禪定之所。嘉定十七年建。元至元十四年重修,舊名「萬壽院。」

智果寺 在縣西二十八里。唐儀鳳間建。宋元重修。中有大藏佛經一樓,牡丹兩株,高可丈餘。崇法院 在縣北十五里,即念佛巖也。中有圓通閣。宋大中祥符年賜額「重修。」

妙因院 在縣西北二十里,一名「石羊寺。」 宋乾德中建。

真性院 在縣西四十里。元中統二年建。妙法院 ,在縣南十五里。元中統二年建。五里院 ,在縣西五里。旁臨苧溪。

白巖院 在縣西北九十里。

大覺院 在縣東南十里。規制弘偉。相傳唐貞觀時建。

羅曲院 在縣東北六十里。

五雲宮 在縣治東南。宋景德中建。明弘治間,有道人留題,詞義可觀。即通慧王祠。神以五月五日誕,故俗稱五郎神,宮以「五雲」 名。昔有五雲樓,巍峨壯麗,為一邑巨觀。又有三元、文昌、關聖、壽星、聖母等殿。宋嘉定十六年建,元皇慶元年重修。後五雲樓燬于兵。

真武宮 在縣治北。明正德間建。嘉靖四十一年,知縣楊沖重修。

興勢觀 在縣北四十五里。唐開元中建,元延祐三年重修。

考證

韓仙觀 在縣東韓仙山。明弘治八年,知縣王勉重修。

玉皇觀 在縣東二十五里。元延祐二年建。崇道觀 在縣西二十五里酆都山巔。宋元豐間建。樓殿壯麗,香火雲集。春時遠近輻輳,邇年漸至頹圮。道士王和詡重修酆都殿、玉皇閣。觀內有留侯殿及張三丰祠,古今遊覽者多有題詠。

苑門觀 在縣西二十二里,酆都行宮也。玉真觀 在縣西四十里。按玉真,唐睿宗第九女昌隆公主也,為女冠,改號玉真,卒葬於此,後于墓前建觀。

三官樓 在縣西關。遠障酆山,近接灙水,培通邑脈。樓前舊有屏樓三楹,年遠傾圮,土人惜費,止建一間,背水而立,有阻灙濱來勢大礙邑脈。

皇清康熙三十三年,知縣鄒溶重建三楹,仍復舊制。

西鄉縣

廣慶寺 在縣東一里,即僧會司,宋紹興二年建。

彌陀寺 在縣北二里,宋紹興間建。

嵩坪寺 在縣東北三里。舊有塔,今廢。

洋水寺 在縣東十里

關龍寺 在金洋堰口

普賢寺 在縣西一百里。

蓮花寺 在縣東南一十五里。

法寶寺 ,在縣南二十里。

沿河寺 在縣西七十里。有雙塔。

唐興寺 在縣東一百里。

思陀寺 在縣西九十里。

天池寺 ,在縣南四百里。

楊家寺 在縣南二百里。

麻池寺 在縣西南二百里。

龍池寺 ,去縣三十里。

開元寺 :在縣東。康熙二十二年,典史康兆民議修。

鐵佛寺 在縣西八十里。

青山觀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

三皇觀 在縣西二里。明洪武十七年建,即「道會司」 ,今廢。

子午觀 祀元帝雷神二像,有上中下三觀之別。

雙河觀 在縣西南六十里。

白雲觀 ,在縣東一百里。

松樹庵 在縣西九十里。

回龍庵 在縣西四十里。

白衣庵 在縣西一里,今廢。

觀音堂 在縣東五里

真武宮 在東關

「北庵 」 在子午山右。

青樹庵 距縣二里

鳳縣

洪利寺 在縣南二十里。唐大曆十三年,銀青光祿大夫陸海建,明洪武十四年重修。即僧會司。

聖德寺 在縣東南六里,唐貞元中建。戴正倫記,梁肅書,辭翰並佳。

走平寺 在縣東南一百里。寺舊在山頂,一旦山裂,寺走移平處,至今尚存。亦奇事也,故名「走平。」

寧羌州

毘盧寺 在州西北一里,明洪武年建。即僧會司。

朝陽寺 在州西一百五十里。

「西山觀 」 ,在州西門外,踰河即是。觀內有元帝神。面城臨水,畫船釣艇,足供玩賞。

清水寺 在城北

「龍門寺 」 與觀音寺近。

觀音寺 與「塔寺」 近。

塔寺 在城西北界

東山觀 ,在城東門外,踰河即是,與「西山觀」 相對。

沔縣

天分寺 在縣東四十里。

聖水寺 在縣西北五里。明洪武年建。居山之阿,林木蒼鬱,峰巒環拱,上湧二泉,味清而甘,故名「聖水。」

柳壩寺 在縣東北七十里,明洪武中建。山勢崎嶇,竹木箐密。景泰初,尚書張浩隱此,有《詩》。《略陽縣》

正覺寺 在縣東一里。宋淳熙年建。明洪武三十一年重修。即僧會司。

靈巖寺 在縣南七里,宋至和中建,古洞廊閣俱存。

三清觀 ,在縣西一百三十里,即西城縣古蹟。禪覺寺 在城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