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58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八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八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八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八十七卷目錄

 成都府部彙考三

  成都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成都府城池考

  成都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五百八十七卷

成都府部彙考三[编辑]

成都府山川考二水利附[编辑]

總志州縣志合載

本府。成都縣附郭。

蜀中諸水,咸出岷山。江源在羌地之列鵝村,所謂「半膊嶺」 者,分為二派,一西南流為尖囊大渡河,一正南入溢村,至石紐,過汶川,歷今灌縣境,又有湔水出焉。灌之上流,西北十數里,有水出尤溪口,又數十里有水出白沙口,同會於灌。經灌西南流者,今謂之南江,即禹所導岷江正流。自秦李冰鑿離堆,引江水循灌城東注,北折,於是始以東南正流為南江,經離堆薄灌城而東北注者,為北江。北江出自寶瓶口,穿三泊洞而北注者,為外江。自寶瓶口直東入五斗口,而東北注者,為內江。蓋北江折為二江,並南江而三,其北行入五斗口,一支在南北二江之上,故以「內江」 別之。外江北經崇寧、彭縣、新繁、漢州界,出金堂峽「內江,東經郫縣、崇寧界,下過府城北,南會府城前江以趨於彭,合彭山、金堂諸水,會於瀘州,合綿、涪諸水並《嘉陵江》經合州會於重慶,合碉、雅諸水,會於嘉定,合松潘之西南入尖囊、大渡河者會於敘州。遠近溉田不可勝計。」 然各府塘堰皆民間自修,官課其成而已。獨李冰所鑿離堆山設立都江堰,在岷江中流,時歲工費巨萬。元至元元年,廉訪僉事吉當普建,用白石包砌諸堰,為石門,以時啟閉。明初,加意水利,州縣與軍衛屯所共役人夫五千,竹木工料,計田均輪修葺,堰得不壞。成化九年,巡撫都御史夏塤以遠人赴役不便,將郫、灌二縣雜派科差均敷得水州縣,專備工料,以供堰務。弘治九年,添設按察司僉事一員,專一提督都江堰各府、州水利。於時灌縣知縣胡光,伐石冶金,即舊址湫砌為防,貫以鐵錠柱三,各長一丈二尺,使當湍勢。石堤中貫鐵處,固以油灰,直長一十五丈,高一丈三尺,闊五尺,首闊一丈二尺。用鐵三萬二千二百餘石,高廣丈餘,長倍之,桐油五百,麻線二百、木二千五百,各色工役,計二十五萬三千二百有奇。正德間,水利僉事盧翊親詣督理疏濬,直抵鐵板,得秦人所書六字訣曰:「深淘灘,淺作堰。」 大書觀瀾亭上,以昭永鑒。先是,每年起工役有不均之嘆。翊乃下令,以糧三石,派夫一名,分八班,凡八年一周,而蜀府每年亦助青竹數萬竿,委官督織竹籠裝石焉。明末丁亂,修葺無人,都江堰衝決數百丈,沙石填淤,非復《秦碑》之所誓矣。

皇清順治十六年,巡撫都御史高民瞻、監軍道《程翔》。

鳳合文武捐銀二千兩,雇募番猓,修築開濬,暫資灌溉。然每歲當春,或遇恆暘,水苦不足,欲重修故堰,以障狂瀾,工役之費,動需巨萬。乃上無公帑之儲,下少疏鑿之眾,惟恃蒞茲土者先事督修,少通故道,則溝洫畎澮,皆注澤流膏矣。「人」 字堤 長三十八丈,高八尺。康熙丙戌年冬,大中丞熊同、藩臬兩司督成都府屬九邑同築新堤 ,長八十三丈,高八尺,原五丈,在三伯洞口,與「人」 字堤同時築。

溫江縣

騾子壩 ,去縣東十五里。

謝家壩 去縣西十五里。

狄家漕 去縣南十里

顏家壩 去縣西七里

水草壩 ,去縣北十里。

謝家漕 去縣南十五里。

新繁縣

縣制水、李、韓、羅四村灌田之水,始於灌縣三百洞,每年撥夫赴灌縣合工修淘,謂之「都江大堰」 ,民實利賴焉。

金堂縣 《水利》未載,無考。

仁壽縣 《水利》未載無考。

新都縣 《水利》未載,無考。

井研縣 《水利》未載,無考。

《郫縣 水利》未載無考。

《資縣 水利》未載無考。

灌縣

都江大堰 在治西河北岸。巡撫四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佟鳳彩題定「修灌縣都江大堰排夫條例」 ,於先年十月起,至次年三月清明告竣。成都縣大修額夫一百三十五名,小修額夫四十五名。

華陽縣大修額夫一百三十五名。小修額夫四十五名。

郫縣大修額夫三百三十九名。《小修》額夫一百一十三名。

新繁縣大修額夫九十名,小修額夫三十名。崇寧縣大修額夫六十九名,小修額夫二十三名。

金堂縣大修額夫九十名,小修額夫三十名,溫江縣大修額夫一百八十名,小修額夫六十名。

新都縣大修額夫三十六名。小修額夫一十二名。

灌縣大修額夫六十九名,小修額夫二十三名。又本縣舊設石牛小堰在治西河南,灌溉本縣滋茂。其亭、大樂及崇慶州田畝,每遇隆冬水涸,乘時運砌籠、石兩地居民計糧出夫,分工修濬。今仍舊制。

安縣 《水利》未載無考。

內江縣

長堰池 去治南三十里,灌溉椑水里田。《資陽縣 水利》未載,無考。

《簡州 水利》未載無考。

崇慶州

崇之水利,其源始於岷山,經灌縣白沙口,別分一支,由灌縣之筏村南入,而為沙溝河,又分為白馬河,又分為黑石河。居民築堰以溉田,至今利賴焉。一支自三江口繞青城之南,出崇之街子場,是謂「味江」 ,與白馬合,左折而繞州治之南,右折而與灌水會,過新津至江口,合府河而匯於嘉陵。司茲土者,三冬預為修築,則不溢不涸,斯農政之要務也,故備載之。

新津縣

通濟堰 明萬曆間開闢。崇禎時,巡上南道,委官督修,利濟彭眉、青等州縣縣治,境內併食其利。

《蕎草堰 》數堰俱引金馬河水。

五所堰 ,在治東路牧馬山下,引楊柳河水。大寺堰 去治北十五里,與崇慶州接壤,至萬集鎮引西北河水。

十里堰 ,去治北十里,至太平橋北關外,引西北河水。

三里堰 :去縣治東北二十里。

鰱魚堰 :去縣治東北二十里。

金馬堰 去治西北十五里。

七里堰 去治東北十里至白溪嘴,俱引楊馬河水。

《漢州 水利》,未載無考。

什邡縣 《水利》未載,無考。

綿竹縣 《水利》未載,無考。

綿州 《水利》未載無考。

德陽縣

孝泉 在治西北四十里,即漢姜詩「孝感躍鯉」 泉也。至今民獲灌溉之利。

茂州

白水 ,源出龍泉山,居民引之,灌溉甚利,西注於江。

汶川縣 《水利》未載,無考。

威州 《水利》未載無考。

保縣 《水利》未載無考。

成都府城池考   總志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成都縣附郭。

成都府城池 ,即會城。大城創於張儀,小城築於楊秀,羅城增於高駢。後程戡、盧法原、王剛中、范成大先後修葺。明趙清甃以磚石,陳懷復浚池隍。明末甲申,獻賊毀壞。

皇清康熙初,巡撫佟鳳彩、張德地藩司,郎廷相臬司。

李翀霄、知府冀應熊共捐貲,俾成華兩知縣張行、張暄督築完固。

考證

外州縣

溫江縣城池 石城明成化間知縣李棠所築,周圍六百六十一丈,為門五:昭化、阜成、廣安、永寧、進賢。正德間,知縣段善鑿池,深八尺,闊一丈。按《縣志》:「崇禎十一年,知縣施之炳於城之東南,西北添置敵樓四座。」

新繁縣「城池 石城,明正德間,僉事戴書督知縣周鸞包砌,周一千二百丈,高一丈五尺,四門鑿池,闊一丈五尺。知縣鄧士奇補修。」

金堂縣城池 「石城,明成化中知縣王賓所砌,高一丈七尺,周九百五十二丈,上建四樓,門四。康遠、長寧、義安、永靖,外環以壕。」

皇清知府冀應熊、知縣董煜捐修城樓二座,城門四。

處,又遭「叛逆」 焚燬頹廢,僅存基址。

仁壽縣城池 ,四山岌嶪,歷代無城。明正德七年,巡道僉事郝綰巡視東、西、南三門,稍平,督令築石城三百餘丈,尋頹。繼築石城七十五丈,高一丈五尺,僅圍衛舍,東向開城門一座,上立鼓樓。

新都縣城池 石城,明正德「初,知縣張寬、百戶湯聘莘所砌,高一丈八尺,周一千餘丈,外環深池,上為四樓。知縣韓奕以南門臨河,增置月城。」 井研縣城池 土「『城,明成化初,知縣宋鑑、周鈞築,上覆以樓。弘治間,主簿李紹祖以石包砌,門四,啟東鎮南,寧西拱北』。正德間,知縣裴文錦擴之,高一丈五尺,周六百二十丈,覆樓」 櫓。西北增門一,望江,外環以壕。

郫縣城池 「土城,明天順間知縣唐節築。成化初知縣錢𣽂增高,共一丈五尺,周一千八百餘丈,開門四,各置樓。」 正德間,知縣李時暢重修資縣城池 。「西魏恭帝二年創築土城,西北依山,東南臨河,方三里。唐韋皋因舊修之。宋余玠重修。元末圮廢。明弘治間,知縣鄧概乃拓其東北隅羅重龍山俱甃以石。正德、嘉靖間」 ,知縣丁裕、嚴傑、施一中,主簿宋經相繼繕治,然遇雨水,亦輒崩圮。嘉靖乙丑歲,川東大足縣山賊倡亂,知縣吳宗堯增加修築,較前稍完固,方八百九十四丈六尺五寸,高一丈六尺五寸,厚八尺,為城門九。

皇清以來,無所更易。雖歲久頹圮多半,而崇墉猶有

壁立之象焉

灌縣城池 石城,明洪武中樹木為柵,弘治中知縣胡光包砌,周圍九里七分,共一千六百二十丈零七尺,高二丈一尺。城形:西北角包登高、金龜二山,東南係平地,西北形勢灣曲,東南形勢方長,繞以隍壕樓四。省耕、閱、清、懷遠、拱極門四。宣化、導江、宣威、鎮安。崇禎甲申獻逆之變,城樓燒燬,牆垛倒塌,錢糧告匱,人民稀少。未經修復。

安縣城池 ,「舊為石腳土城,明成化初,知縣蕭光甫所築。高一丈八尺,闊一丈一尺,周五百三丈,門四。資陽、安仁、臨江、定遠,上各有樓池,深廣各一丈。」 崇禎癸未,知縣紀于竹與邑紳李鑑議建磚城,經修完固。劫亂樓塌,城垣倒壞未修。內江縣城池 石城,「建自成化五年十月,高二仞一尋,厚一丈五尺,周九里三分,城垛」 三千七百二十一。上覆以屋,下為門八,正門四:朝東鎮、西向、南拱。北副門四:觀瀾、通川、景陽、瞻極。城東北臨江,南倚山,西以通川之溪為隍。皆成化初知縣謝熙所砌。崇禎甲申,獻逆屠城,傾圮。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縣習《全史》重修西、南二門。

資陽縣城池 ,明成化十一年,知縣郭方以石創甃四門。二十年,知縣王澄始築土城,下砌以石基,上覆以木瓦,高一丈五尺,厚六尺有半,延袤一千六百丈。四門各建城樓,而榜以名之。東曰「臨津」 ,西曰「通衢」 ,南曰「慶明」 ,北曰「環秀。」 正德壬申,知縣溫舉重葺而崇厚之,易木瓦而通,覆以屋若干楹。十一年,知縣張鳳羽恐樓櫓狹小易壞,又用巨木以增廣之,而城益壯觀焉。自獻賊猖狂,城郭丘墟。

皇清底定以來,屢奉文修理。因人民稀少,工費浩繁,

姑待生聚之後徐議耳

簡州城池 石城,東抵江月樓,西抵絡水溪,高三丈,立三門。明成化間,知縣張翔加修。正德中,知州王良重修。崇禎甲申年,獻逆屠城,傾圮。

皇清康熙四年,知州王孫盛修北城樓一座并《四城》。

崇慶州城池 土城,明成化間,知州周尚文築,高一丈五尺,周一千六百八十八丈,上覆瓦,下為四門。崇禎甲申,逆賊毀壞。

皇清康熙六年,知州藺開禧修葺,體制如舊

新津縣城池 「土城,明成化間,知縣唐昭始築。正德間,知縣田穀包砌以石,周九百餘丈,高一丈餘,池深一丈三尺,寬一丈五尺,城上有樓。漢州城池 ,明天順中,知州李鼎、州判王瑛築土城。正德間,僉事郝綰用石包砌,高一丈八尺,周一千一百四十一丈,闊一丈五尺,樓四,門四,池深一丈,闊一丈。」

什邡縣城池 石城,明正德八年,知縣王選砌,周六百九十七丈,高一丈八尺,闊一丈。

綿竹縣城池 石城,建自明天順初年,高一丈二尺,厚一仞,周圍「六百三十二丈,方廣三里五分,城垛三千七百,樹五門,東南、西北、小西。浚泉為壕。」 正德間,知縣邢大經補砌。崇禎丁丑,流賊犯蜀,城卑薄,立陷。賊去,知縣陸經術捐金,倡率紳士重葺,高厚稍加。迄今歷變,傾圮無存。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知縣徐世法先立城門,以「司啟。」

綿州城池 土城,宋時推官歐陽觀所築。成化「初,知州甯鴻以石包砌,周九里有奇,高一丈八尺,闊一丈一尺。弘治中,知州江洪增修,外環以壕。」

德陽縣城池 「石城。明天順初,典史朱紀及正德間知縣姚瑛相繼修完,周一千三百丈,高一丈六尺,闊八尺,壕闊一丈,門五。旌陽、孝泉、廣居、迎恩、西城。」

茂州城池 ,漢、唐以來舊無城,惟植鹿角為衛。蠻累以昏夜入州,掠人畜貨,民甚苦焉。宋熙寧間,屯田員外郎李琪知茂州,始請築城,繞民居八百餘步,命下成都府鈐轄司度其利害。適李琪罷去,大理寺丞范百常知茂州,極言其利,決意築之。既而蠻長數稱城侵其地,乞罷築,百常不許。九年三月,始興築,於是靖州蠻數百奄至,百常率州兵擊斬數人,蠻乃退。百常遷民入牙城。明日,蠻數千人四面焚鹿角及廬舍,引梯衝攻牙城,矢石雨下,百常悉眾乘城拒守,二蠻長為木檑所傷,蠻兵乃卻。茂州南有雞宗關,通永康軍;東有隴東道,通綿州。二路險要,皆為蠻所據,聲援遂絕。百常募人間道詣成都,又書木牌數百,投江順流告急,朝廷遣內侍王中正將蜀、綿兵救之,蠻始解圍誓和。乃築土城,聊備捍衛。元時因之。至洪武初,丁玉以御史大夫掛平蠻將軍印,克復松、茂,土知州楊者七以城獻。指揮僉事楚華等依舊址設州治,重修新城,易以磚石。高三丈,周圍三里,方廣六百三十丈,堞口五百一十九,建東西南北四門,豎四城樓,東曰東勝,南曰南明,西曰西平,北曰北定。引三溪水入城,以灌園圃。後巡撫都御史許庭光復於四門環以甕城,建四角樓,置巡警鋪二十四,仍積檑石,樹旗表。中建鼓樓於城內,額曰「萬里天威。」 樓上有「鐘鼓式靈」 四字,高望數里,實茂州巨觀也。後弘治六年,參將房驥以城西面臨江岸最險,南接外關,可無壕,於東、北二面鑿壕,闊三丈,深如之。後西平樓燬於火,幾五十年。嘉靖間,兵備副使朱紈、總兵何卿、參將周繼勳重修之,闤闠壯麗。至康熙二十五年夏,江水泛溢,直注西門城腳,隄圮土崩。則今日之修防築隄以為砥柱者,不能不汲汲也。

汶川縣城池 。縣古城在今威州城山腰平處,明弘治中,知州趙符節、千戶趙方共砌。後因威州借汶川縣地成城,包汶之玉壘、古城,二山在內,城遂廢。今舊址尚存。新城「係明正統七年知縣李明砌石。城周圍一百四十丈,高一丈,門二,門上有樓。」 按漢之綿虎,晉之汶川,及梁、周、隋、唐所名,當係威州古城坪舊城,非今之汶川縣城也。

威州城池 石城。明弘治中,知州趙符節、千戶趙方包砌,周六里,每里一百八十丈,高二丈二尺。正德初,兵備王恩、參將馬隆、知州崔哲、指揮魯文相繼修理。城形西南角包玉壘山。姜維城東南,形圓。西北一帶長,北臨岷江。明季時,水衝圮壞。舊設門四:「玉壘、湧水、安遠、平彝。」 今止開玉壘、安遠二門。

保縣城池 石城明洪武間,總兵丁玉所砌,周二百一十二丈,高二丈五尺,闊九尺,東西二門,有樓。正德初,典史成銳重修。按《縣志》:「萬曆間增外城南包山。」 今坍燬。

成都府關梁考  通志府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成都縣附郭。

駟馬橋 在府城北門外,取相如題柱之意。浣花橋 在府治西門外。舊名「大巿橋。」

笮橋 在府城西四里。桓溫伐蜀,陳兵於此。昇仙橋 在府城北七里。司馬相如嘗題柱云:「大丈夫不乘駟馬車,不復過此橋。」

普濟橋 在昇仙橋左

金花橋 在府城中衛大街。舊有坊,今廢。即巿橋也。

寶蓮橋 在蜀府遵義門前。

金水橋 在長史司前

青羊橋 在府治西南

廣福橋 在縣北三十五里。

建昌橋 在縣西南

竹箐橋 在縣西四里

金泉橋 在縣西十里

遇仙橋 在青羊宮左

舊浣花橋 在青羊宮右。以上俱存。

濯錦橋 在府治東門外。其下江水濯錦鮮明。萬里橋 在府治南門外,舊名七星。《寰宇記》:昔孔明於此餞費文褘,聘吳,曰:「萬里之行,始於此矣。」 又《唐史》載:明皇狩蜀過此,問橋名,左右對以萬里。明皇嘆曰:「開元末,僧一行謂更二十年國有難,朕當遠遊至萬里之外,此是也。」 因駐蹕於成都焉。歷代因之以名。原屬石砌,高三丈,寬半之,長十餘丈,勢如飲虹,《兵火》頹圮。

皇清康熙五年,巡撫張德地、布政司郎廷相等,率府

縣官捐俸重修,仍覆以屋,題其額「武侯餞費褘處」 ,知府冀應熊大書「萬里橋」 三字勒石。

錦江橋 在府治東錦江街。

南虹橋 在府治南,一名「安樂橋。」

金津橋 在府治東門內下蓮池。

金水橋 在府治東門內。

洪濟橋 在府治東門外。明萬曆中,布政使余一龍監建。以鎖水口,為洞者九。其南岸即迴瀾塔,為形勝壯觀,即今俗呼「新橋」 是也。

蕭公橋 在廢藩金水河西蕭公廟左。

洗面橋 在府治南一里。

園通橋 在府治南二里。

度人橋 在府治南門外沙河鋪右。

龜化橋 在府治南金水河之東。俗呼「青石橋。」 流芳橋 在府治東黃水河。

普安橋 在府治東水津街。

濟氏橋 在府治東門外,梓潼鋪左。

永清橋 、觀音橋 、桂溪橋 :俱在府治東五里。

溫江縣

景陽橋 :在縣治東門外。

長安橋 在縣東一里。萬曆年間建橋樓,兩岸砌石為堤,兵火傾頹。康熙五年修建土橋。後復圮。至二十四年重修。

冢家石橋 在縣東三里。

新飯店石橋 在縣東四里。

文殊寺西石橋 、文殊寺東石橋 ,俱在縣東十里。

螺河橋 在縣東十二里。橋樓匾曰「朝陽橋。」 王家橋樓 久廢,今建土橋。

蘇坡橋 古建石橋五洞,久傾,今建木橋、「樓長」 石橋 在縣東二里。

紀家橋 在縣東十里。橋樓久廢,今重建。段家橋 在縣東十三里。久廢,今建土橋。陳家橋 在縣東十五里。

石灰橋 在縣西門外,石建。

高橋 在縣西一里。橋有樓,兩岸砌石,兵火傾頹。康熙五年修,二十四年重修。

雙鳳橋 在縣西二里。橋有樓,久廢。

楊柳河橋 在縣西二里。板橋,久廢。

傭工橋 在縣西三里

金馬橋 在縣西五里。古板橋,今建以土。胡家橋 在縣西十里。今建板橋。

韓家橋 在縣西三里,石建。

判官橋 在縣西四里,石建。

曹家橋 在縣西六里,石建。

鄭家橋 、顏家橋 俱在縣西七里,石建。牟家橋 在縣西八里,石建。

鎖江橋 在縣南一里。土建。

任家橋 在縣南二里,古石建。

五洞橋 在縣南四里,土建。

捲洞橋 在縣南十里,上下捲洞二座,古石建。劉家橋 在縣北一里,石建。

踏水橋 在縣北八里。石建。

馬壩橋 在縣北十里,土建。

鄢家橋 在縣西北二十里,土建。

廖家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縣民廖時清建。楊柳渡 在縣西門外。

廖家渡 、張家渡 、龔家渡 俱在縣西十里。駱家渡 在縣西南十二里。

老㜑子渡 在縣東南十五里。楊五渡 在縣北四十里。

吳家渡 在縣南八里府河。

三水渡 在縣西十里

新繁縣

九井橋 在縣治南

通濟橋 在縣治南三里。

太平橋 在彭縣治東二里。

斗城橋 在彭縣治北二里。今併入新繁縣、《金堂縣》。

集賢橋 在縣治內

繡川橋 在縣治南一里。

玉虹橋 在縣治東三里。

薛伏橋 在縣治北二里。

三仙橋 在縣治西二里。

通濟橋 在縣治南四里。

高土橋 在縣治西六里。

貴通橋 在縣治西北十里。

利濟橋 在縣治西七里。

上方橋 在縣治南九里。

馬坪橋 :在縣治西十二里。

鎖江橋 :在縣治東三十三里。

古城橋 在縣治北一里。

躍龍橋 在縣治東四十五里。

通海橋 在縣治東七十里。

斜灘渡 在縣治東南

仁壽縣

文林橋 在縣東一里。明末廢。

挹仙橋 在縣東半里

蔭德橋 在縣治北十五里。

白店橋 :在縣治北一百里。

小蘭橋 :在縣治北六十里。

官渡橋 :在縣治東南七十里。

新都縣

清源橋 在縣城南門外。楊太保重修。

學士橋 在縣治南一里。太師楊公建。

德陽王橋 在縣治南十里。舊名「大小毘橋。」 水勢極險,往來病涉。德陽王創建,因名。

井研縣

馬兒橋 :在縣治南百步。

龍門橋 :在縣治南十五里。

雲梯橋 在縣治南三十里。

通川橋 在縣治北一里。

郫縣

宋公橋 在縣治西門外。

八里橋 在縣治石馬鋪。承奉宋景修。

雙玉橋 :在縣治西北十五里。

鯤化橋 :在縣治東北。

竹瓦橋 在崇寧縣治內,今併入郫縣。

資縣

東溪橋 在縣治東二里。

武陵橋 在縣治南一里。

《唐明渡 》,明皇幸蜀憇此,故名灌縣。

玉壘關 在縣治西一里。又名「鎮彝關。」 乃彝人往來之衝。

蠶崖關 在縣治西四十里,後周立,今廢。鹽井關 在縣治西五里白沙河東,今廢。水西關 在縣治西十里白沙河南,今廢。獠澤關 在縣治西六十里。乃生番出入要路。今隸茂參營,設把守一員,撥兵防汛。

凌虛橋 在縣治西南一里。今廢。

龍溪橋 在縣治西十里。今廢。

永利橋 在縣治宣化門外。

觀文橋 在縣治東北

步雲橋 在縣治前

利涉橋 在縣治西

金繩渡 在縣治西四十里。今廢。

飛赴渡 在縣治東南二十里。今廢。

筒槽渡 在縣治東南四十里。今廢。

虛閣棧道 在縣治西七里。

安縣

曲山關 :在縣治北,通松、龍要路。

小壩關 在縣治西,防番人自茶坪出者。今廢。

睢水關 :在縣治西四十里。西北通茂州番人,今設兵把守。

綠溪橋 在縣治西,通省。

天生橋 在縣治南

小架橋 在縣治西

雍峙橋 在縣治東

南津渡 在縣治南門外,通省大路。

大堰渡 在縣治北,通松龍孔道。

轉岩渡 在縣治東二十里,通綿州大路。舊俱行船,有渡夫,今皆廢。

內江縣

椑木關 在縣治南三十里椑木鎮。舊設巡檢一員。江口題「錦城第一關。」 渡船一隻。

浮橋 :在縣治東北津渡處。有船一隻。

通濟橋 :在縣治西二十里。

三元橋 在縣治東八里。

太平橋 在縣治南五里。

資陽縣

資溪橋 在縣治西二里。

文明橋 在縣治南二里。今廢。

鳳凰橋 :在縣治東二里。

臥龍橋 在縣治內西城有臥龍岡,故名。拱宸橋 在縣治東九里。

飛虹橋 :在縣治東十三里。

迎仙橋 :在縣治東二十一里。

老君橋 :在縣治東二十里。

雙溪橋 :在縣治東四十里。

觀音橋 在縣治西五里。

會溪橋 在縣治西十一里。

普濟橋 :在縣治西十二里。

臨津橋 在縣治西四十里。今廢。

鴈江渡 在縣治東一里。

崑崙渡 在縣治北十五里。

簡州

石橋 :在州治北七里。

雙仙橋 :在州治北十里。

觀音橋 :在州治西九里。

鎮宅橋 在州治東二里。

濟川橋 在州治北數十武。明成化二年創建,以後相繼修作,高凡九十尺有奇,橫三十二尺,直跨四百餘尺。上為瓦屋三十餘棟。嘉靖間水衝陷,萬曆間重修。

折柳橋 在州治北二里許大道中,為祖餞之所。劉左史建,初名「情盡橋。」 唐刺史雍陶更名「折柳橋」 ,題詩於其柱。

五馬橋 在州治西南五十里。五山橫萃,形如五馬飲溪之狀,故名。

崇慶州

清溪關 :在州治西八十里。

通遠橋 在州治西十里。

迎恩橋 在州治南五里。

未昇橋 在州治北

西北渡 :在州治西二里。有渡船一隻。

新津縣

惠政橋 在縣治西一里。

石羊橋 :在縣治南十里。

魚坡橋 在縣治東南三里。

武陽橋 在縣治內瘟廟前。

興義橋 在縣治東門外。

鐵溪橋 :在縣治西路。

柏木橋 :在縣治南路。

簇錦橋 在雙流縣治東二十里。

唐店橋 在雙流縣治東二十五里。

大小街頭橋 俱在雙流縣治東北。北岸有報恩寺。

蔣家橋 在雙流縣治西南三里。

金花橋 在雙流縣治東二十里。

笮橋 在雙流縣治東十五里。

鴨蛇橋 按《明一統志》在雙流縣西五里,併入新津。

漢州

三水關 :在州治東十里。

金鴈橋 在州治北一里。

楊源橋 在州治西十里。

高宗橋 在州治西十五里。唐時建,今存。姚景橋 在州治西十五里,州人姚景建,今存。鎖江橋 在州治北二里。一橋鎖二江。明劉按院過此,改為「濟川橋。」

沉犀橋 在州治北。姚孟敬題云:「茅舍竹籬,廣漢淳風存古度;畫橋流水,曲江佳氣滿沉犀。」 三水關渡 在州治東十里。

石梯橋渡 在州城西十里,通省大路。

青白江渡 在州城西二十五里。通省大路。金鴈渡 在州城北一里。通京大路。

石亭渡 在州城北二十里,通京大路。

綿水渡 在州城北三十里,通京大路。每渡官船一隻,渡夫二名。每名工食銀七兩二錢。今無《什邡縣》。

永豐橋 :在縣治北十里。

龍橋 在縣治東

綿竹縣

睢水關 :在縣治北四十五里。

迎恩橋 在縣治南二里。

眾仙橋 在縣治東一里。

綿州

投龍橋 :在州治東三里。

丹崖橋 :在州治北十五里。

石盤灘渡 在州治東三十里。

飲馬渡 在州治西一里。

興福橋 :在彰明縣治北七里。

永鎮橋 :在彰明縣治東十五里。

土溪板橋 :在彰明縣治西八里。

五里渡 :在彰明縣治東。

洗牛渡 在彰明縣治北一里。

孟津渡 在彰明縣治南一里。

公平渡 :在彰明縣治西二十里。

德陽縣

鹿頭關 :在縣治北三十里。

通澗橋 在縣治東十里。

仙人橋 :在縣治北二十里。

望秦橋 :在縣治北三十里。

白馬關 在舊羅江,縣治西十五里。

七里橋 :在舊羅江,縣治西七里。

獅子橋 在舊羅江,縣治東三十里。

雞鳴橋 :在舊羅江,縣治北五十里。

茂州

七星關 在州南三十五里。設年無考。關南棧道,臨江倚崖,古稱絕險。明嘉靖十九年,副使張問之檄把守張懋撤棧鑿崖,開修一徑,題曰:「七星天險。」年來橋邊徑路,頻修頻圮。關前山有小孔七,大孔一穿山而成,如七星伴月然,故名雞。關 在州南四十里,扼羌人出入之路,關在今「壁立寨」山下。

鴈門關 在州南七十里。明正統十年,黑苦等番大肆猖獗,巡撫寇琛設。嘉靖三十一年,兵備胡鰲委把守田茂盛重修。關臨江據險,為州南門戶。上題有「山高水清、橫絕峨眉」 二石額。關外以溪為限,溪南即汶川界。

魏磨關 ,在州北三十里。

實大關 在州北八十里,明洪武間御史大夫丁玉設。界內有土崖、新開路、知母壩、掃水崖、乾溝子、丁大夫、老虎石,俱係雙馬、列角、巴豬等寨,隔江射箭潛渡劫掠之處。關外係壘溪界積水關 按《明一統志》在茂州東九十里。總志云:「在汶川縣東七十里。」 今按:《茂州志》及《汶川縣志》俱不載,姑附於此。

鎮西橋 在州治外城西,原係軍橋、民橋二道。先是,明正統間,都御史寇琛謀易挑橋材具,而江廣莫可達。會北路岐山崩,江流塞者終日。琛急命下石併工,中砌魚嘴,比水面高尋丈,上覆以亭。由是江岐而橋修,歲易竹木皆本州七里民並衛軍修葺。明末軍橋久廢,止存民橋。康熙二十五年夏,江漲,魚嘴衝裂,急待修理。

通天石橋 在州治南明門外。州人引三溪口水經其下,名曰五福泉。明成化間參將鄒倫建。舊為鎮遠橋,巡撫許庭光更曰通天橋。嘉靖間立坊於橋之前,曰「神禹鄉邦。」 嘉靖丙午傾圮,隆慶丙寅兵備副使莫如善、參將盛愈謙重建。篩巴橋 在州治南明門外二百步,龍洞水經其下。明嘉靖間僧海江建。舊呼為和尚橋,蓋方語以和尚為「篩巴」 也。

任家橋 在州治東五里,三溪水經其下。今圮。宗渠橋 在州南十五里,大溪水經其下。源出九頂雪山。先年有木橋,溪漲衝頹。嘉靖三十五年,改修石橋。

石鼓橋 在州南二十里,知州于敏建。

石鼓偏橋 在州南十八里,即古秦漢棧道制也。緣崖鑿石,架木於上,作橋形,鋪以木格,覆以土石,傍以欄杆,以便經行。

七星關偏橋 在州南三十六里。險峋難行。明兵備任公開鑿。

青坡偏橋 在州南五十五里。

鴈門偏橋 在州南七十里。

白水橋 在州南。源出龍泉山,水經其下,色甚白,故名。舊有橋盡圮。康熙二十五年重修。小溪橋 在文鎮。去州南五十里。架雙木為橋。溪水暴漲,每歲易修。

神溪橋 在州東四十里。架木鋪板,以通經行。蒿坪石橋 在州東八十里。

亞坪石橋 在州東九十里。

魏磨橋 在州北二十里,新建。

長寧橋 在州北六十里,如鎮西橋制,有索橋一、鐵橋一。明時,大路由河西過長寧橋達松壘。嘉靖間,兵備胡鳳、總兵何卿修今路,改「河東橋」 ,廢久。

實大橋 、深溝橋 俱在治內,今廢。

溜索橋 沿大江而下,自長寧至青坡,約共七八處,以通河西山寨村里。其制:兩岸立柱,股竹為索,或長百丈,短亦六七十丈,橫截岷江,斲木為筒,狀如覆瓦,繫繩於上。凡村民與羌民往來,各以麻繩連筒,縛身於索,仰面以手攀索而渡,然後登岸解繩,雖渡牛馬亦然。每處溜索二條,東西各置低昂以筒溜之,甚速且便。

汶川縣

徹底關 在縣治南五十里。岩上設關門二,晨昏啟閉,譏察非常,為松茂第一要隘。舊設堡官一員,軍兵皆有糧籌。今官兵如舊。又《總志》云:「徹底關在威州治西一百三十里。」

茶關 在縣治南一百四十五里。關設兩門,勢不甚險。一名「蠶岩關。」 舊設堡官一員、軍兵四名,皆有糧籌。今官兵如舊。

寒水關 在縣治內

雞。關 在縣治南四十五里。鈴繩橋 在縣治西一里。名鈴橋者,古人掛鈴其上,以防夜盜私行。其法中用細竹為心,外裹以篾絲,長四十八丈,索用三股,合為一股,一尺五寸為圓橋,寬八尺,左右各四繩木,掛為欄以翼之,掛底橫木以扶底。底繩用一十四繩,上鋪密板,可渡牛馬。東西兩頭約五十步,平立兩大木柱為架,長可六丈,名「將軍柱。」橋繩俱由架上鋪過,使不下墜。東西建層樓,樓之下,各有立柱、轉柱,立柱以繫繩,轉柱以絞繩,為八景之一。橋樓 東西兩樓,明知縣萬文相建。東橋樓圮知縣葉承恩重建。

溜索 三店,徹底關、興文坪皆設。其法用淨篾絲以為繩,去來各一,繫有低昂渡者,采堅木刳削如半邊竹筒,長可七寸,名曰「溜殼」 ;殼上有小孔,渡時合於篾繩。另用麻繩繫腰,穿溜索之小孔縛緊,兩手抱溜殼而渡。

威州

鎮彝關 :在州治西南一百二十里。

保子關 在州城西北一里。

永鎮、索橋 二橋俱在州西北城外。鈴繩跨湔水,永鎮跨沱水,中間一山為保子關,乃漢羌出入之路。其橋篾笮四條,以葛藤緯絡,布板其上,雖從風搖動,而牢固有餘,番人驅牛馬往來無懼。《舊唐書》:「西蕃君長越繩橋而競款」 玉門鎮。西橋 在州治康阜門外,乃羌人出入之要路。

保縣

鎮彝關 舊設在縣西門外。羌番至此為限。近通行無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