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587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五百八十七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五百八十七卷目录
成都府部汇考三
成都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成都府城池考
成都府关梁考
职方典第五百八十七卷
成都府部汇考三
[编辑]成都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编辑]总志州县志合载
本府。〈成都县附郭。〉
蜀中诸水,咸出岷山。江源在羌地之列鹅村,所谓“半膊岭” 者,分为二派,一西南流为尖囊大渡河,一正南入溢村,至石纽,过汶川,历今灌县境,又有湔水出焉。灌之上流,西北十数里,有水出尤溪口,又数十里有水出白沙口,同会于灌。经灌西南流者,今谓之南江,即禹所导岷江正流。自秦李冰凿离堆,引江水循灌城东注,北折,于是始以东南正流为南江,经离堆薄灌城而东北注者,为北江。北江出自宝瓶口,穿三泊洞而北注者,为外江。自宝瓶口直东入五斗口,而东北注者,为内江。盖北江折为二江,并南江而三,其北行入五斗口,一支在南北二江之上,故以“内江” 别之。外江北经崇宁、彭县、新繁、汉州界,出金堂峡“内江,东经郫县、崇宁界,下过府城北,南会府城前江以趋于彭,合彭山、金堂诸水,会于泸州,合绵、涪诸水并《嘉陵江》经合州会于重庆,合碉、雅诸水,会于嘉定,合松潘之西南入尖囊、大渡河者会于叙州。远近溉田不可胜计。” 然各府塘堰皆民间自修,官课其成而已。独李冰所凿离堆山设立都江堰,在岷江中流,时岁工费巨万。元至元元年,廉访佥事吉当普建,用白石包砌诸堰,为石门,以时启闭。明初,加意水利,州县与军卫屯所共役人夫五千,竹木工料,计田均轮修葺,堰得不坏。成化九年,巡抚都御史夏埙以远人赴役不便,将郫、灌二县杂派科差均敷得水州县,专备工料,以供堰务。弘治九年,添设按察司佥事一员,专一提督都江堰各府、州水利。于时灌县知县胡光,伐石冶金,即旧址湫砌为防,贯以铁锭柱三,各长一丈二尺,使当湍势。石堤中贯铁处,固以油灰,直长一十五丈,高一丈三尺,阔五尺,首阔一丈二尺。用铁三万二千二百馀石,高广丈馀,长倍之,桐油五百,麻线二百、木二千五百,各色工役,计二十五万三千二百有奇。正德间,水利佥事卢翊亲诣督理疏濬,直抵铁板,得秦人所书六字诀曰:“深淘滩,浅作堰。” 大书观澜亭上,以昭永鉴。先是,每年起工役有不均之叹。翊乃下令,以粮三石,派夫一名,分八班,凡八年一周,而蜀府每年亦助青竹数万竿,委官督织竹笼装石焉。明末丁乱,修葺无人,都江堰冲决数百丈,沙石填淤,非复《秦碑》之所誓矣。
皇清顺治十六年,巡抚都御史高民瞻、监军道《程翔》。
凤合文武捐银二千两,雇募番猓,修筑开濬,暂资灌溉。然每岁当春,或遇恒旸,水苦不足,欲重修故堰,以障狂澜,工役之费,动需巨万。乃上无公帑之储,下少疏凿之众,惟恃莅兹土者先事督修,少通故道,则沟洫畎浍,皆注泽流膏矣。“人” 字堤 长三十八丈,高八尺。康熙丙戌年冬,大中丞熊同、藩臬两司督成都府属九邑同筑新堤 ,长八十三丈,高八尺,原五丈,在三伯洞口,与“人” 字堤同时筑。
温江县
骡子坝 ,去县东十五里。
谢家坝 去县西十五里。
狄家漕 去县南十里
颜家坝 去县西七里
水草坝 ,去县北十里。
谢家漕 去县南十五里。
新繁县
县制水、李、韩、罗四村灌田之水,始于灌县三百洞,每年拨夫赴灌县合工修淘,谓之“都江大堰” ,民实利赖焉。
金堂县 《水利》未载,无考。
仁寿县 《水利》未载无考。
新都县 《水利》未载,无考。
井研县 《水利》未载,无考。
《郫县 水利》未载无考。
《资县 水利》未载无考。
灌县
都江大堰 在治西河北岸。巡抚四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佟凤彩题定“修灌县都江大堰排夫条例” ,于先年十月起,至次年三月清明告竣。成都县大修额夫一百三十五名,小修额夫四十五名。
华阳县大修额夫一百三十五名。小修额夫四十五名。
郫县大修额夫三百三十九名。《小修》额夫一百一十三名。
新繁县大修额夫九十名,小修额夫三十名。崇宁县大修额夫六十九名,小修额夫二十三名。
金堂县大修额夫九十名,小修额夫三十名,温江县大修额夫一百八十名,小修额夫六十名。
新都县大修额夫三十六名。小修额夫一十二名。
灌县大修额夫六十九名,小修额夫二十三名。又本县旧设石牛小堰在治西河南,灌溉本县滋茂。其亭、大乐及崇庆州田亩,每遇隆冬水涸,乘时运砌笼、石两地居民计粮出夫,分工修濬。今仍旧制。
安县 《水利》未载无考。
内江县
长堰池 去治南三十里,灌溉椑水里田。《资阳县 水利》未载,无考。
《简州 水利》未载无考。
崇庆州
崇之水利,其源始于岷山,经灌县白沙口,别分一支,由灌县之筏村南入,而为沙沟河,又分为白马河,又分为黑石河。居民筑堰以溉田,至今利赖焉。一支自三江口绕青城之南,出崇之街子场,是谓“味江” ,与白马合,左折而绕州治之南,右折而与灌水会,过新津至江口,合府河而汇于嘉陵。司兹土者,三冬预为修筑,则不溢不涸,斯农政之要务也,故备载之。
新津县
通济堰 明万历间开辟。崇祯时,巡上南道,委官督修,利济彭眉、青等州县县治,境内并食其利。
《荞草堰 》数堰俱引金马河水。
五所堰 ,在治东路牧马山下,引杨柳河水。大寺堰 去治北十五里,与崇庆州接壤,至万集镇引西北河水。
十里堰 ,去治北十里,至太平桥北关外,引西北河水。
三里堰 :去县治东北二十里。
鲢鱼堰 :去县治东北二十里。
金马堰 去治西北十五里。
七里堰 去治东北十里至白溪嘴,俱引杨马河水。
《汉州 水利》,未载无考。
什邡县 《水利》未载,无考。
绵竹县 《水利》未载,无考。
绵州 《水利》未载无考。
德阳县
孝泉 在治西北四十里,即汉姜诗“孝感跃鲤” 泉也。至今民获灌溉之利。
茂州
白水 ,源出龙泉山,居民引之,灌溉甚利,西注于江。
汶川县 《水利》未载,无考。
威州 《水利》未载无考。
保县 《水利》未载无考。
成都府城池考 总志州县志合载
[编辑]本府。〈成都县附郭。〉
成都府城池 ,即会城。大城创于张仪,小城筑于杨秀,罗城增于高骈。后程戡、卢法原、王刚中、范成大先后修葺。明赵清甃以砖石,陈怀复浚池隍。明末甲申,献贼毁坏。
皇清康熙初,巡抚佟凤彩、张德地藩司,郎廷相臬司。
李翀霄、知府冀应熊共捐赀,俾成华两知县张行、张暄督筑完固。
外州县
温江县城池 石城明成化间知县李棠所筑,周围六百六十一丈,为门五:昭化、阜成、广安、永宁、进贤。正德间,知县段善凿池,深八尺,阔一丈。按《县志》:“崇祯十一年,知县施之炳于城之东南,西北添置敌楼四座。”
新繁县“城池 石城,明正德间,佥事戴书督知县周鸾包砌,周一千二百丈,高一丈五尺,四门凿池,阔一丈五尺。知县邓士奇补修。”
金堂县城池 “石城,明成化中知县王宾所砌,高一丈七尺,周九百五十二丈,上建四楼,门四。康远、长宁、义安、永靖,外环以壕。”
皇清知府冀应熊、知县董煜捐修城楼二座,城门四。
处,又遭“叛逆” 焚毁颓废,仅存基址。
仁寿县城池 ,四山岌嶪,历代无城。明正德七年,巡道佥事郝绾巡视东、西、南三门,稍平,督令筑石城三百馀丈,寻颓。继筑石城七十五丈,高一丈五尺,仅围卫舍,东向开城门一座,上立鼓楼。
新都县城池 石城,明正德“初,知县张宽、百户汤聘莘所砌,高一丈八尺,周一千馀丈,外环深池,上为四楼。知县韩奕以南门临河,增置月城。” 井研县城池 土“‘城,明成化初,知县宋鉴、周钧筑,上覆以楼。弘治间,主簿李绍祖以石包砌,门四,启东镇南,宁西拱北’。正德间,知县裴文锦扩之,高一丈五尺,周六百二十丈,覆楼” 橹。西北增门一,望江,外环以壕。
郫县城池 “土城,明天顺间知县唐节筑。成化初知县钱𣽂增高,共一丈五尺,周一千八百馀丈,开门四,各置楼。” 正德间,知县李时畅重修资县城池 。“西魏恭帝二年创筑土城,西北依山,东南临河,方三里。唐韦皋因旧修之。宋余玠重修。元末圮废。明弘治间,知县邓概乃拓其东北隅罗重龙山俱甃以石。正德、嘉靖间” ,知县丁裕、严杰、施一中,主簿宋经相继缮治,然遇雨水,亦辄崩圮。嘉靖乙丑岁,川东大足县山贼倡乱,知县吴宗尧增加修筑,较前稍完固,方八百九十四丈六尺五寸,高一丈六尺五寸,厚八尺,为城门九。
皇清以来,无所更易。虽岁久颓圮多半,而崇墉犹有
壁立之象焉
灌县城池 石城,明洪武中树木为栅,弘治中知县胡光包砌,周围九里七分,共一千六百二十丈零七尺,高二丈一尺。城形:西北角包登高、金龟二山,东南系平地,西北形势湾曲,东南形势方长,绕以隍壕楼四。省耕、阅、清、怀远、拱极门四。宣化、导江、宣威、镇安。崇祯甲申献逆之变,城楼烧毁,墙垛倒塌,钱粮告匮,人民稀少。未经修复。
安县城池 ,“旧为石脚土城,明成化初,知县萧光甫所筑。高一丈八尺,阔一丈一尺,周五百三丈,门四。资阳、安仁、临江、定远,上各有楼池,深广各一丈。” 崇祯癸未,知县纪于竹与邑绅李鉴议建砖城,经修完固。劫乱楼塌,城垣倒坏未修。内江县城池 石城,“建自成化五年十月,高二仞一寻,厚一丈五尺,周九里三分,城垛” 三千七百二十一。上覆以屋,下为门八,正门四:朝东镇、西向、南拱。北副门四:观澜、通川、景阳、瞻极。城东北临江,南倚山,西以通川之溪为隍。皆成化初知县谢熙所砌。崇祯甲申,献逆屠城,倾圮。
皇清顺治十七年,知县习《全史》重修西、南二门。
资阳县城池 ,明成化十一年,知县郭方以石创甃四门。二十年,知县王澄始筑土城,下砌以石基,上覆以木瓦,高一丈五尺,厚六尺有半,延袤一千六百丈。四门各建城楼,而榜以名之。东曰“临津” ,西曰“通衢” ,南曰“庆明” ,北曰“环秀。” 正德壬申,知县温举重葺而崇厚之,易木瓦而通,覆以屋若干楹。十一年,知县张凤羽恐楼橹狭小易坏,又用巨木以增广之,而城益壮观焉。自献贼猖狂,城郭丘墟。
皇清底定以来,屡奉文修理。因人民稀少,工费浩繁,
姑待生聚之后徐议耳
简州城池 石城,东抵江月楼,西抵络水溪,高三丈,立三门。明成化间,知县张翔加修。正德中,知州王良重修。崇祯甲申年,献逆屠城,倾圮。
皇清康熙四年,知州王孙盛修北城楼一座并《四城》。
门
崇庆州城池 土城,明成化间,知州周尚文筑,高一丈五尺,周一千六百八十八丈,上覆瓦,下为四门。崇祯甲申,逆贼毁坏。
皇清康熙六年,知州蔺开禧修葺,体制如旧
新津县城池 “土城,明成化间,知县唐昭始筑。正德间,知县田谷包砌以石,周九百馀丈,高一丈馀,池深一丈三尺,宽一丈五尺,城上有楼。汉州城池 ,明天顺中,知州李鼎、州判王瑛筑土城。正德间,佥事郝绾用石包砌,高一丈八尺,周一千一百四十一丈,阔一丈五尺,楼四,门四,池深一丈,阔一丈。”
什邡县城池 石城,明正德八年,知县王选砌,周六百九十七丈,高一丈八尺,阔一丈。
绵竹县城池 石城,建自明天顺初年,高一丈二尺,厚一仞,周围“六百三十二丈,方广三里五分,城垛三千七百,树五门,东南、西北、小西。浚泉为壕。” 正德间,知县邢大经补砌。崇祯丁丑,流贼犯蜀,城卑薄,立陷。贼去,知县陆经术捐金,倡率绅士重葺,高厚稍加。迄今历变,倾圮无存。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知县徐世法先立城门,以“司启。”
闭
绵州城池 土城,宋时推官欧阳观所筑。成化“初,知州甯鸿以石包砌,周九里有奇,高一丈八尺,阔一丈一尺。弘治中,知州江洪增修,外环以壕。”
德阳县城池 “石城。明天顺初,典史朱纪及正德间知县姚瑛相继修完,周一千三百丈,高一丈六尺,阔八尺,壕阔一丈,门五。旌阳、孝泉、广居、迎恩、西城。”
茂州城池 ,汉、唐以来旧无城,惟植鹿角为卫。蛮累以昏夜入州,掠人畜货,民甚苦焉。宋熙宁间,屯田员外郎李琪知茂州,始请筑城,绕民居八百馀步,命下成都府钤辖司度其利害。适李琪罢去,大理寺丞范百常知茂州,极言其利,决意筑之。既而蛮长数称城侵其地,乞罢筑,百常不许。九年三月,始兴筑,于是靖州蛮数百奄至,百常率州兵击斩数人,蛮乃退。百常迁民入牙城。明日,蛮数千人四面焚鹿角及庐舍,引梯冲攻牙城,矢石雨下,百常悉众乘城拒守,二蛮长为木檑所伤,蛮兵乃却。茂州南有鸡宗关,通永康军;东有陇东道,通绵州。二路险要,皆为蛮所据,声援遂绝。百常募人间道诣成都,又书木牌数百,投江顺流告急,朝廷遣内侍王中正将蜀、绵兵救之,蛮始解围誓和。乃筑土城,聊备捍卫。元时因之。至洪武初,丁玉以御史大夫挂平蛮将军印,克复松、茂,土知州杨者七以城献。指挥佥事楚华等依旧址设州治,重修新城,易以砖石。高三丈,周围三里,方广六百三十丈,堞口五百一十九,建东西南北四门,竖四城楼,东曰东胜,南曰南明,西曰西平,北曰北定。引三溪水入城,以灌园圃。后巡抚都御史许庭光复于四门环以瓮城,建四角楼,置巡警铺二十四,仍积檑石,树旗表。中建鼓楼于城内,额曰“万里天威。” 楼上有“钟鼓式灵” 四字,高望数里,实茂州巨观也。后弘治六年,参将房骥以城西面临江岸最险,南接外关,可无壕,于东、北二面凿壕,阔三丈,深如之。后西平楼毁于火,几五十年。嘉靖间,兵备副使朱纨、总兵何卿、参将周继勋重修之,阛阓壮丽。至康熙二十五年夏,江水泛溢,直注西门城脚,堤圮土崩。则今日之修防筑堤以为砥柱者,不能不汲汲也。
汶川县城池 。县古城在今威州城山腰平处,明弘治中,知州赵符节、千户赵方共砌。后因威州借汶川县地成城,包汶之玉垒、古城,二山在内,城遂废。今旧址尚存。新城“系明正统七年知县李明砌石。城周围一百四十丈,高一丈,门二,门上有楼。” 按汉之绵虎,晋之汶川,及梁、周、隋、唐所名,当系威州古城坪旧城,非今之汶川县城也。
威州城池 石城。明弘治中,知州赵符节、千户赵方包砌,周六里,每里一百八十丈,高二丈二尺。正德初,兵备王恩、参将马隆、知州崔哲、指挥鲁文相继修理。城形西南角包玉垒山。姜维城东南,形圆。西北一带长,北临岷江。明季时,水冲圮坏。旧设门四:“玉垒、涌水、安远、平彝。” 今止开玉垒、安远二门。
保县城池 石城明洪武间,总兵丁玉所砌,周二百一十二丈,高二丈五尺,阔九尺,东西二门,有楼。正德初,典史成锐重修。按《县志》:“万历间增外城南包山。” 今坍毁。
成都府关梁考 通志府州县志合载
[编辑]本府。〈成都县附郭。〉
驷马桥 在府城北门外,取相如题柱之意。浣花桥 在府治西门外。旧名“大巿桥。”
笮桥 在府城西四里。桓温伐蜀,陈兵于此。升仙桥 在府城北七里。司马相如尝题柱云:“大丈夫不乘驷马车,不复过此桥。”
普济桥 在升仙桥左
金花桥 在府城中卫大街。旧有坊,今废。即巿桥也。
宝莲桥 在蜀府遵义门前。
金水桥 在长史司前
青羊桥 在府治西南
广福桥 在县北三十五里。
建昌桥 在县西南
竹箐桥 在县西四里
金泉桥 在县西十里
遇仙桥 在青羊宫左
旧浣花桥 在青羊宫右。以上俱存。
濯锦桥 在府治东门外。其下江水濯锦鲜明。万里桥 在府治南门外,旧名七星。《寰宇记》:昔孔明于此饯费文袆,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 又《唐史》载:明皇狩蜀过此,问桥名,左右对以万里。明皇叹曰:“开元末,僧一行谓更二十年国有难,朕当远游至万里之外,此是也。” 因驻跸于成都焉。历代因之以名。原属石砌,高三丈,宽半之,长十馀丈,势如饮虹,《兵火》颓圮。
皇清康熙五年,巡抚张德地、布政司郎廷相等,率府
县官捐俸重修,仍覆以屋,题其额“武侯饯费袆处” ,知府冀应熊大书“万里桥” 三字勒石。
锦江桥 在府治东锦江街。
南虹桥 在府治南,一名“安乐桥。”
金津桥 在府治东门内下莲池。
金水桥 在府治东门内。
洪济桥 在府治东门外。明万历中,布政使余一龙监建。以锁水口,为洞者九。其南岸即回澜塔,为形胜壮观,即今俗呼“新桥” 是也。
萧公桥 在废藩金水河西萧公庙左。
洗面桥 在府治南一里。
园通桥 在府治南二里。
度人桥 在府治南门外沙河铺右。
龟化桥 在府治南金水河之东。俗呼“青石桥。” 流芳桥 在府治东黄水河。
普安桥 在府治东水津街。
济氏桥 在府治东门外,梓潼铺左。
永清桥 、观音桥 、桂溪桥 :俱在府治东五里。
温江县
景阳桥 :在县治东门外。
长安桥 在县东一里。万历年间建桥楼,两岸砌石为堤,兵火倾颓。康熙五年修建土桥。后复圮。至二十四年重修。
冢家石桥 在县东三里。
新饭店石桥 在县东四里。
文殊寺西石桥 、文殊寺东石桥 ,俱在县东十里。
螺河桥 在县东十二里。桥楼匾曰“朝阳桥。” 王家桥楼 久废,今建土桥。
苏坡桥 古建石桥五洞,久倾,今建木桥、“楼长” 石桥 在县东二里。
纪家桥 在县东十里。桥楼久废,今重建。段家桥 在县东十三里。久废,今建土桥。陈家桥 在县东十五里。
石灰桥 在县西门外,石建。
高桥 在县西一里。桥有楼,两岸砌石,兵火倾颓。康熙五年修,二十四年重修。
双凤桥 在县西二里。桥有楼,久废。
杨柳河桥 在县西二里。板桥,久废。
佣工桥 在县西三里
金马桥 在县西五里。古板桥,今建以土。胡家桥 在县西十里。今建板桥。
韩家桥 在县西三里,石建。
判官桥 在县西四里,石建。
曹家桥 在县西六里,石建。
郑家桥 、颜家桥 俱在县西七里,石建。牟家桥 在县西八里,石建。
锁江桥 在县南一里。土建。
任家桥 在县南二里,古石建。
五洞桥 在县南四里,土建。
卷洞桥 在县南十里,上下卷洞二座,古石建。刘家桥 在县北一里,石建。
踏水桥 在县北八里。石建。
马坝桥 在县北十里,土建。
鄢家桥 在县西北二十里,土建。
廖家桥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县民廖时清建。杨柳渡 在县西门外。
廖家渡 、张家渡 、龚家渡 俱在县西十里。骆家渡 在县西南十二里。
老㜑子渡 在县东南十五里。杨五渡 在县北四十里。
吴家渡 在县南八里府河。
三水渡 在县西十里
新繁县
九井桥 在县治南
通济桥 在县治南三里。
太平桥 在彭县治东二里。
斗城桥 在彭县治北二里。今并入新繁县、《金堂县》。
集贤桥 在县治内
绣川桥 在县治南一里。
玉虹桥 在县治东三里。
薛伏桥 在县治北二里。
三仙桥 在县治西二里。
通济桥 在县治南四里。
高土桥 在县治西六里。
贵通桥 在县治西北十里。
利济桥 在县治西七里。
上方桥 在县治南九里。
马坪桥 :在县治西十二里。
锁江桥 :在县治东三十三里。
古城桥 在县治北一里。
跃龙桥 在县治东四十五里。
通海桥 在县治东七十里。
斜滩渡 在县治东南
仁寿县
文林桥 在县东一里。明末废。
挹仙桥 在县东半里
荫德桥 在县治北十五里。
白店桥 :在县治北一百里。
小兰桥 :在县治北六十里。
官渡桥 :在县治东南七十里。
新都县
清源桥 在县城南门外。杨太保重修。
学士桥 在县治南一里。太师杨公建。
德阳王桥 在县治南十里。旧名“大小毘桥。” 水势极险,往来病涉。德阳王创建,因名。
井研县
马儿桥 :在县治南百步。
龙门桥 :在县治南十五里。
云梯桥 在县治南三十里。
通川桥 在县治北一里。
郫县
宋公桥 在县治西门外。
八里桥 在县治石马铺。承奉宋景修。
双玉桥 :在县治西北十五里。
鲲化桥 :在县治东北。
竹瓦桥 在崇宁县治内,今并入郫县。
资县
东溪桥 在县治东二里。
武陵桥 在县治南一里。
《唐明渡 》,明皇幸蜀憩此,故名灌县。
玉垒关 在县治西一里。又名“镇彝关。” 乃彝人往来之冲。
蚕崖关 在县治西四十里,后周立,今废。盐井关 在县治西五里白沙河东,今废。水西关 在县治西十里白沙河南,今废。獠泽关 在县治西六十里。乃生番出入要路。今隶茂参营,设把守一员,拨兵防汛。
凌虚桥 在县治西南一里。今废。
龙溪桥 在县治西十里。今废。
永利桥 在县治宣化门外。
观文桥 在县治东北
步云桥 在县治前
利涉桥 在县治西
金绳渡 在县治西四十里。今废。
飞赴渡 在县治东南二十里。今废。
筒槽渡 在县治东南四十里。今废。
虚阁栈道 在县治西七里。
安县
曲山关 :在县治北,通松、龙要路。
小坝关 在县治西,防番人自茶坪出者。今废。
睢水关 :在县治西四十里。西北通茂州番人,今设兵把守。
绿溪桥 在县治西,通省。
天生桥 在县治南
小架桥 在县治西
雍峙桥 在县治东
南津渡 在县治南门外,通省大路。
大堰渡 在县治北,通松龙孔道。
转岩渡 在县治东二十里,通绵州大路。旧俱行船,有渡夫,今皆废。
内江县
椑木关 在县治南三十里椑木镇。旧设巡检一员。江口题“锦城第一关。” 渡船一只。
浮桥 :在县治东北津渡处。有船一只。
通济桥 :在县治西二十里。
三元桥 在县治东八里。
太平桥 在县治南五里。
资阳县
资溪桥 在县治西二里。
文明桥 在县治南二里。今废。
凤凰桥 :在县治东二里。
卧龙桥 在县治内西城有卧龙冈,故名。拱宸桥 在县治东九里。
飞虹桥 :在县治东十三里。
迎仙桥 :在县治东二十一里。
老君桥 :在县治东二十里。
双溪桥 :在县治东四十里。
观音桥 在县治西五里。
会溪桥 在县治西十一里。
普济桥 :在县治西十二里。
临津桥 在县治西四十里。今废。
雁江渡 在县治东一里。
昆仑渡 在县治北十五里。
简州
石桥 :在州治北七里。
双仙桥 :在州治北十里。
观音桥 :在州治西九里。
镇宅桥 在州治东二里。
济川桥 在州治北数十武。明成化二年创建,以后相继修作,高凡九十尺有奇,横三十二尺,直跨四百馀尺。上为瓦屋三十馀栋。嘉靖间水冲陷,万历间重修。
折柳桥 在州治北二里许大道中,为祖饯之所。刘左史建,初名“情尽桥。” 唐刺史雍陶更名“折柳桥” ,题诗于其柱。
五马桥 在州治西南五十里。五山横萃,形如五马饮溪之状,故名。
崇庆州
清溪关 :在州治西八十里。
通远桥 在州治西十里。
迎恩桥 在州治南五里。
未昇桥 在州治北
西北渡 :在州治西二里。有渡船一只。
新津县
惠政桥 在县治西一里。
石羊桥 :在县治南十里。
鱼坡桥 在县治东南三里。
武阳桥 在县治内瘟庙前。
兴义桥 在县治东门外。
铁溪桥 :在县治西路。
柏木桥 :在县治南路。
簇锦桥 在双流县治东二十里。
唐店桥 在双流县治东二十五里。
大小街头桥 俱在双流县治东北。北岸有报恩寺。
蒋家桥 在双流县治西南三里。
金花桥 在双流县治东二十里。
笮桥 在双流县治东十五里。
鸭蛇桥 按《明一统志》在双流县西五里,并入新津。
汉州
三水关 :在州治东十里。
金雁桥 在州治北一里。
杨源桥 在州治西十里。
高宗桥 在州治西十五里。唐时建,今存。姚景桥 在州治西十五里,州人姚景建,今存。锁江桥 在州治北二里。一桥锁二江。明刘按院过此,改为“济川桥。”
沉犀桥 在州治北。姚孟敬题云:“茅舍竹篱,广汉淳风存古度;画桥流水,曲江佳气满沉犀。” 三水关渡 在州治东十里。
石梯桥渡 在州城西十里,通省大路。
青白江渡 在州城西二十五里。通省大路。金雁渡 在州城北一里。通京大路。
石亭渡 在州城北二十里,通京大路。
绵水渡 在州城北三十里,通京大路。每渡官船一只,渡夫二名。每名工食银七两二钱。今无《什邡县》。
永丰桥 :在县治北十里。
龙桥 在县治东
绵竹县
睢水关 :在县治北四十五里。
迎恩桥 在县治南二里。
众仙桥 在县治东一里。
绵州
投龙桥 :在州治东三里。
丹崖桥 :在州治北十五里。
石盘滩渡 在州治东三十里。
饮马渡 在州治西一里。
兴福桥 :在彰明县治北七里。
永镇桥 :在彰明县治东十五里。
土溪板桥 :在彰明县治西八里。
五里渡 :在彰明县治东。
洗牛渡 在彰明县治北一里。
孟津渡 在彰明县治南一里。
公平渡 :在彰明县治西二十里。
德阳县
鹿头关 :在县治北三十里。
通涧桥 在县治东十里。
仙人桥 :在县治北二十里。
望秦桥 :在县治北三十里。
白马关 在旧罗江,县治西十五里。
七里桥 :在旧罗江,县治西七里。
狮子桥 在旧罗江,县治东三十里。
鸡鸣桥 :在旧罗江,县治北五十里。
茂州
七星关 在州南三十五里。设年无考。关南栈道,临江倚崖,古称绝险。明嘉靖十九年,副使张问之檄把守张懋撤栈凿崖,开修一径,题曰:“七星天险。”年来桥边径路,频修频圮。关前山有小孔七,大孔一穿山而成,如七星伴月然,故名鸡。关 在州南四十里,扼羌人出入之路,关在今“壁立寨”山下。
雁门关 在州南七十里。明正统十年,黑苦等番大肆猖獗,巡抚寇琛设。嘉靖三十一年,兵备胡鳌委把守田茂盛重修。关临江据险,为州南门户。上题有“山高水清、横绝峨眉” 二石额。关外以溪为限,溪南即汶川界。
魏磨关 ,在州北三十里。
实大关 在州北八十里,明洪武间御史大夫丁玉设。界内有土崖、新开路、知母坝、扫水崖、干沟子、丁大夫、老虎石,俱系双马、列角、巴猪等寨,隔江射箭潜渡劫掠之处。关外系垒溪界积水关 按《明一统志》在茂州东九十里。总志云:“在汶川县东七十里。” 今按:《茂州志》及《汶川县志》俱不载,姑附于此。
镇西桥 在州治外城西,原系军桥、民桥二道。先是,明正统间,都御史寇琛谋易挑桥材具,而江广莫可达。会北路岐山崩,江流塞者终日。琛急命下石并工,中砌鱼嘴,比水面高寻丈,上覆以亭。由是江岐而桥修,岁易竹木皆本州七里民并卫军修葺。明末军桥久废,止存民桥。康熙二十五年夏,江涨,鱼嘴冲裂,急待修理。
通天石桥 在州治南明门外。州人引三溪口水经其下,名曰五福泉。明成化间参将邹伦建。旧为镇远桥,巡抚许庭光更曰通天桥。嘉靖间立坊于桥之前,曰“神禹乡邦。” 嘉靖丙午倾圮,隆庆丙寅兵备副使莫如善、参将盛愈谦重建。筛巴桥 在州治南明门外二百步,龙洞水经其下。明嘉靖间僧海江建。旧呼为和尚桥,盖方语以和尚为“筛巴” 也。
任家桥 在州治东五里,三溪水经其下。今圮。宗渠桥 在州南十五里,大溪水经其下。源出九顶雪山。先年有木桥,溪涨冲颓。嘉靖三十五年,改修石桥。
石鼓桥 在州南二十里,知州于敏建。
石鼓偏桥 在州南十八里,即古秦汉栈道制也。缘崖凿石,架木于上,作桥形,铺以木格,覆以土石,傍以栏杆,以便经行。
七星关偏桥 在州南三十六里。险峋难行。明兵备任公开凿。
青坡偏桥 在州南五十五里。
雁门偏桥 在州南七十里。
白水桥 在州南。源出龙泉山,水经其下,色甚白,故名。旧有桥尽圮。康熙二十五年重修。小溪桥 在文镇。去州南五十里。架双木为桥。溪水暴涨,每岁易修。
神溪桥 在州东四十里。架木铺板,以通经行。蒿坪石桥 在州东八十里。
亚坪石桥 在州东九十里。
魏磨桥 在州北二十里,新建。
长宁桥 在州北六十里,如镇西桥制,有索桥一、铁桥一。明时,大路由河西过长宁桥达松垒。嘉靖间,兵备胡凤、总兵何卿修今路,改“河东桥” ,废久。
实大桥 、深沟桥 俱在治内,今废。
溜索桥 沿大江而下,自长宁至青坡,约共七八处,以通河西山寨村里。其制:两岸立柱,股竹为索,或长百丈,短亦六七十丈,横截岷江,斲木为筒,状如覆瓦,系绳于上。凡村民与羌民往来,各以麻绳连筒,缚身于索,仰面以手攀索而渡,然后登岸解绳,虽渡牛马亦然。每处溜索二条,东西各置低昂以筒溜之,甚速且便。
汶川县
彻底关 在县治南五十里。岩上设关门二,晨昏启闭,讥察非常,为松茂第一要隘。旧设堡官一员,军兵皆有粮筹。今官兵如旧。又《总志》云:“彻底关在威州治西一百三十里。”
茶关 在县治南一百四十五里。关设两门,势不甚险。一名“蚕岩关。” 旧设堡官一员、军兵四名,皆有粮筹。今官兵如旧。
寒水关 在县治内
鸡。关 在县治南四十五里。铃绳桥 在县治西一里。名铃桥者,古人挂铃其上,以防夜盗私行。其法中用细竹为心,外裹以篾丝,长四十八丈,索用三股,合为一股,一尺五寸为圆桥,宽八尺,左右各四绳木,挂为栏以翼之,挂底横木以扶底。底绳用一十四绳,上铺密板,可渡牛马。东西两头约五十步,平立两大木柱为架,长可六丈,名“将军柱。”桥绳俱由架上铺过,使不下坠。东西建层楼,楼之下,各有立柱、转柱,立柱以系绳,转柱以绞绳,为八景之一。桥楼 东西两楼,明知县万文相建。东桥楼圮知县叶承恩重建。
溜索 三店,彻底关、兴文坪皆设。其法用净篾丝以为绳,去来各一,系有低昂渡者,采坚木刳削如半边竹筒,长可七寸,名曰“溜壳” ;壳上有小孔,渡时合于篾绳。另用麻绳系腰,穿溜索之小孔缚紧,两手抱溜壳而渡。
威州
镇彝关 :在州治西南一百二十里。
保子关 在州城西北一里。
永镇、索桥 二桥俱在州西北城外。铃绳跨湔水,永镇跨沱水,中间一山为保子关,乃汉羌出入之路。其桥篾笮四条,以葛藤纬络,布板其上,虽从风摇动,而牢固有馀,番人驱牛马往来无惧。《旧唐书》:“西蕃君长越绳桥而竞款” 玉门镇。西桥 在州治康阜门外,乃羌人出入之要路。
保县
镇彝关 旧设在县西门外。羌番至此为限。近通行无禁。。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