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625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百二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二十五卷目錄
眉州部彙考一
眉州建置沿革考
眉州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眉州星野考
眉州山川考〈水利附〉
眉州城池考
眉州關梁考
眉州公署考
眉州學校考
眉州賦役考
眉州風俗考
眉州祠廟考〈寺觀附〉
職方典第六百二十五卷
眉州部彙考一
[编辑]眉州建置沿革考 總志
[编辑]本州
《禹貢》梁州之域。周武王時為蜀國。秦惠文王為蜀郡地。漢為武陽、南安二縣地,屬犍為郡。蜀漢置益州,以犍為屬焉。晉宋皆因之。齊分置齊通郡。梁立青州。西魏改眉州治通義縣。後周復改為青州。隋復為眉州。大業初,改眉山郡治龍游縣。唐復為嘉州,尋析嘉州割五縣,別置眉州,治通義縣。天寶初,改通義郡,屬劍南道。乾元初,復為眉州。宋因之。至道初,陞防禦。元改通義縣曰眉山,以州屬成都路。至元以州隸嘉定路。明復為州,領縣三,編戶二十一里。
皇清因之,編戶一里。今歸併二縣。
丹稜縣
漢南安縣地。齊置南樂郡。後周改齊樂郡。隋改丹稜縣,又析置洪雅縣,俱屬嘉州。唐屬眉州。宋復以洪雅屬嘉州。元省入眉州。明復置今縣,編戶五里,隸眉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里。
彭山縣
秦武陽地。漢屬犍為。東漢、晉、宋俱因之。梁改靈石縣。西魏置江州。後周省州置隆山郡。隋改縣屬陵州。唐改彭山,屬眉州。明因之編戶五里,隸眉州。
皇清因之。康熙元年,歸併「眉州。」
青神縣
漢南安地,屬犍為。西魏置青衣縣,取「《蠶叢氏》青衣勸農桑」 為名。後改青神縣。隋以縣屬嘉州。唐屬眉州。宋、元俱因之。明初,併眉州。後復置編戶四里,隸眉州。
皇清因之。康熙六年,歸併「眉州。」
眉州疆域考 總志
[编辑]眉州疆域圖
本州
東至成都府仁壽縣寶竹寺界三十里。距仁壽七十里。
西至丹稜縣界牌,界五十里,又至雅州名山縣「石城寨」 ,界一百一十里,距名山一百四十里。南至嘉定州峽江縣土門鋪,界八十里,距峽江一百里。
北至彭山縣界牌,界三十里。又至新津縣界牌。
界五十里,距新津九十里。
東南至青神縣西河口界三十里,《越》距井研縣慈竹溝界六十五里。
東北至彭山縣赤腳塘界四十里,越距仁壽、華陽二縣王家店界八十里。
西南至峽江縣、洪雅縣、丹稜縣,三轄官田壩界七十里。
西北至蒲江縣「涼風頂」 界六十里。
自州治北至省城二百四十里,至
京師五千六百里
東西廣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二百里。
丹稜縣
東至眉州界十五里,「過界」 抵州六十里。
西至名山縣界四十里,過界抵縣八十里。南至峽江縣界二十里,過界抵縣六十里。北至蒲江縣界二十里,過界抵縣五十里。西南至洪雅縣界二十里,過界抵縣四十里。自縣治東至本州七十五里,由本州至省城二百五十里,至
京師,陸路五千四百里,水路一萬五百里。
形勝附 州縣志
[编辑]本州
唐盧拯《羅城記》:「坤維上腴,岷峨奧區。」 又云:「峨嵋揖於前,象耳鎮於後。」
《唐通義志》:「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
宋張遠霄詩:「水突蟆頤,灘穿龍爪。」
《元志》介岷峨之間,為江山秀氣所聚。
《彭山縣志》:「古犍為之地,通衢平直。」
《青神縣志》:「左環錦江,右合濛水,中巖三峰列於前,龍洞石佛擁於後。」
丹稜縣
介岷峨之間,位滄浪之乾。龍溪環繞於前,澄清而靜;「秦山擁蔽於後,迎接有情。」
眉州星野考 總志
[编辑]州總
「井鬼」 之次,入參三度。
眉州山川考 總志州縣志合載
[编辑]本州
蟆頤山 在城東七里。自象耳山連峰壁立,西瞰玻璃江,五十餘里至此。磅礡蹲踞,形類蟆頤,上有淘丹泉,山腹有穴,曰龍洞。唐末有楊太虛、爾朱真人得道於此。《輿地紀勝》云:「人日出東郊,渡玻璃,遊蟆頤眉之故事也。」 蘇轍詩云:「洞中泉脈龍睛動,觀裏丹花鴨舌生。」 又云:「山下缾罃霑稚孺,峰頭鼓吹聚簪纓。」 上有蟆頤觀。
皇清知州趙蕙芽重修。
醴泉山 在治西八里。環繞州城。山半有八角井,清甘如醴。蘇軾有詩云:「正是醴泉山下路。」 白虎山 在治東北八里。其山壁立,西臨導江。秦昭王時,白虎為害,募州人康仲伏弩射殺之。一名白獸山,下有白虎潭。
快活山 :在治西北九里,平地突起,高百餘丈,俗呼為「快活山。」
石佛山 在治西南二十五里。山半有石佛像。蘇軾《寄弟轍》詩:「卜宅向何許,石佛山南路。」 七龜山 在治西北二十里。南北兩山夾對,連亙十餘里,坦彝惟七山羅列前後,形皆類龜。筆架山 在治西二十五里,三峰峙立,形如筆架。環居數十家,皆善書,人以為山靈所鍾。盤龍山 在治北四十里,狀如盤龍,一名走馬山。下有臘魚堰水。
息臺山 在治西東館鎮北。《太平廣記》:「昔有叟遇一道人,叟偕其子攜酒隨道人入息臺山共飲之。道人因取籍檢視,云:子壽止十八。遂舉筆改之曰『八十』。其後子年果八十。」
牛心山 在治西北八十里。山絕頂有觀,觀前有井。相傳有道士於井取水煉丹,丹成,適有蒲江縣主簿至,道士取丹與服之,俱羽化而去。至今土人呼觀與井並曰「主簿山。」 舊有碑,今文多剝落。
連鼇山 :在城西南九十里,相續如鼇。
回龍山 :在治西北一十里,自盤龍山南來,或
「起或伏。」 至此岡阜高出,遇雙河口水,折而西旋,狀若回龍然。
大旺山 在城東南。自蟆頤山南趨,或起或伏,至此,峰巒屹立,迴拱州城。明時建有大旺寺,後燬。康熙四十三年重建。郭璞《鈐記》有「大旺對金流,美女抱繡毬。有人葬此地,代代作公侯之偈。」 掛榜山 在治東蟆頤山右。有山屹立,似榜山崩。主應科甲。自宋及明,凡登第者,驗若左券。州人俗呼為掛榜山。
峨眉山 在城南二百里。來自岷山,連岡疊嶂,延袤三百餘里。至此突起三峰,其二峰對峙,宛若眉然。自州城望之,又如人之拱揖於前。宋人有詩:「不知立處高多少,只見星辰在下頭。」 龍洞 在治南三十里。有龍潛其中,遇雷雨時,或飛騰。元張宜詩:「山畔龍湫隱約間。」 即此。彭亡山 在舊彭山縣治東一十里。《唐元和志》:「周末,彭祖家於此而亡,故名。」 後漢岑彭擊公孫述,至武陽營所,問山名,彭亡而惡之,欲徙,會日暮而止,是夜果為刺客所殺。初,岑彭至其地,改曰「平無」 ,今訛為平模山。
平蓋山 在舊彭山縣治北,下臨繫龍潭,上有平蓋觀。
鼎鼻山 :在舊彭山縣治東北二里。山形曲如鼎鼻,故名。
金華山 :在舊彭山縣治東五里。有丈六佛像,夜多神燈。
盤石山 在舊彭山縣治東北六里,上有普照寺,藏宋太宗、真宗、仁宗御書。今無崖,半有石室。崌崍山 在舊彭山縣治東北一十二里,導江水出其南。
象耳山 在舊彭山,縣治東北二十五里。上有會昌村,下有寶硯、磨鍼二溪。龍池、蟹泉。
天社山 在舊彭山縣漢安橋上流。建安間,李嚴鑿天社山通東道。
北平山 在舊彭山縣治北三十里。上有天柱峰,夜見五色燈,莫測其數。漢張道陵得道於此。唐杜光庭詩:「天柱一峰凝碧玉,神燈千點散紅蕖。」
打鼻山 在舊彭山縣十餘里。劉宋時,譙縱據蜀,朱齡石討之,縱出兵塞打鼻山以禦之,即此。東山 在舊彭山縣治東龍爪灘下。宋虞允文次子公著,築室讀書於此。魏了翁為書「東山精舍」 四字。李璧詩:「木落天清遠嶺多,水平煙盡鏡新磨。周公謝傅皆塵土,病鶴閑來借一柯。」 熊耳山 在舊青神縣治西。《蜀志》云:「望帝以褒斜為前門,熊耳、靈關為後戶。」 即此。
五渡山 :在舊青神縣治東一十里。《景致》所謂「五渡魚舟」 ,即此。
三山 在舊青神縣治西北,有三山屹立,嘗聞牧笛景致,所謂「三山牧笛」 ,即此。
上巖 在舊青神縣東北五里,上有垂拱寺,相傳巖下嘗有龍聽僧講經。宋范鎮詩:「巖雨晴猶滑,溪泉直復紆。顧巖目眩轉,亂石步崎嶇。」 中巖 ,在舊青神縣,去上巖五里許,即諾距羅尊者道場。上有喚魚潭,客至撫掌,魚輒群出。又有羅漢洞,即牛頭尊者以木鑰扣石筍處。宋馮時行詩:「古院無人僧作佛,碧潭有水魚化」 龍。當年諾距小遊戲,一石擊碎成三峰。
下巖 在舊青神縣,去中巖二里。按《明一統志》又云「在彭山縣東南二十五里。」
慈老巖 在舊青神縣治東五里,下臨青衣水,有石刻。李璧詩:「洗盡一春歌酒塵,蒼江吹破碧粼粼。韶華過眼都如夢祗有三峰是故人。」 玻璃江 在蟆頤山下,即岷江也。源出岷山,瑩若玻璃,一名蟆頤津,即唐田令孜《沉孟昭圖》處。松江 在治東南,自蜀江分派,西南流繞州城,與醴泉江合,復入蜀江。
醴泉江 在治西八里。源自雙河,南來,繞州城與松江合入蜀江。
思濛江 在治南五十里。自丹稜縣東流過思濛鄉,至青神境入蜀江。
金流江 在治西南八十里。源出丹稜,東南流經州境金流鄉,至青神縣,南入蜀江。以其峻急難渡,故又名「難江。」
多稜川 在治西南七十里,南接青神地界。雙湖 在治西北十里,一自盤龍山東臘魚堰水,一自山西柏椿堰水,相合名「雙河。」
環湖 在治西。舊有沼,州人為矼梁塞之。魏了翁為守,特疏鑿之。其西為洞曰「西港。」 又西為傳館,館之東為松菊亭,又東北為雪橋,橋之東為起文堂,合而名之曰「環湖。」 了翁為記。
龍潭 ,在治西南一十里餘源自筆架山盧崩溝,東流入醴泉江。
啞婆灘 在青衣江,近嘉定界。巨浪異常,每歲壞船隻無筭,其險不在歸州新灘之下也。哭王灘 在治東南。後蜀孟昶降宋,入朝,舟過湖瀼,渡一宮嬪有孕,昶出之,祝曰:「若生男,孟氏尚存。」 後果生男。昶治蜀有恩,國人哭送至此,因名。
老翁井 在蟆頤山上。一名老翁洞。洞中有泉,常有白蟹現。又為四目老人真府。唐末,楊太虛、爾朱真人皆得道於此,旁建祠,有三仙石像,四目居中。蘇軾詩:「井中老人誤年華,白沙翠竹公之家。公來無蹤去無跡,井面圓團水生花。翁今與世兩何處,無事紛紛驚牧豎。改顏易服與世同,無使世人知有翁。」
八角井 在屏蓋觀前。相傳羅公遠常淘丹於此。
龍王井 ,在治西文明寺。寺週迴二十四井,惟東北隅一井最大,名曰龍王井。嘗有大蛇出沒其中,遇雷雨輒變化飛去,歲旱,禱雨有應。老翁泉 ,在蟆頤山東二十里,其山高大,分兩股,泉出兩山之間,北附右股之下,畜而為井,可日飲百家。宋蘇洵《嘉祐集》:「十數年前月夜,常有一老翁蒼顏白髮,偃息井上,就之則隱而」 入於泉,弗見。洵甃以石,建亭覆之。有《銘》云:「山起東北,翼為南西。涓涓斯泉,溢溢以彌。斂以為井,可飲萬夫。汲者告我,有叟於斯。里無斯人,將此寄誰?山空寂寥,或嘯而嬉。更千萬年,自潔自好。誰其知之?乃訖遇我。惟我與爾,將遂不泯。無溢無竭,以永千祀。」
醴泉 在李相橋西。泉自山根湧出,味甘如醴,相傳食之能愈疾。
豬龍泉 在治南石佛鎮,蘇軾別業。軾嘗云:「百年前,有牝豬二隻伏於此,化為二鯉。」 蓋豬龍也。世莫有見者。余偶見之,以告妻兄王愿。愿疑余誕,同禱於泉,二鯉復出。
白龍池 在治南八十里,「四山環繞中為池,其水久旱不竭,久雨不溢,白龍出其間。」
武陽江 在舊彭山縣治東北二里。一名汶江。爾家川 在舊彭山縣石佛山下。蘇軾詩:「下有爾家山,千畦種秔稌。山泉宅龍唇,平地流膏乳。」 繫龍潭 在舊彭山縣治西。後漢時邑人瞿君武入峨眉山得道,乘龍還家,繫龍於潭,後復乘龍而去。上有橋,亦名繫龍。宋龐籍《送石揚休還眉》詩:「巢鳳閣邊勞遠夢,繫龍橋上認前題。」 龍爪灘 在舊彭山縣治東北二里。宋太平興國間,有登科者,鄉人送詩:「龍爪灘開綵纜去,蟆頤山看錦衣還。」
鼓樓灘 在舊彭山縣治南十餘里。其水峻急,聲若擊鼓。
赤水 在舊彭山縣東。自仁壽縣流經境,入蜀江。漢建安末,黃龍見於此,故又名黃龍溪。磨鍼溪 在舊彭山縣象耳山下。相傳唐李白讀書山中,學未成棄去,適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白問媼何為,媼曰:「欲作鍼耳。」 白感其言,遂還卒業。媼自言武姓,溪旁有武氏崖。
青衣水 在舊青神縣中崖下。一名平羌水。蘇轍詩:「想見青衣江畔路,白魚紫筍不論錢。」 魚蛇水 ,在舊青神縣治南二十里。源出仁壽縣水梓山,經流縣境,合導江。以水中有魚似蛇,因名。一名魚鮿江。
芙蓉溪 在舊青神縣東南。峽江多芙蓉,因名喚魚潭 。客至撫掌,魚輒群出。宋陸游詩:「春枕悠然夢何許,兩枝筇竹喚魚潭。」
太公池 在舊青神縣治南,池上有石,刻《太公釣魚像》。
流杯池 ,巖水從石壁迸出,因鑿池成太極為流觴。黃山谷有《玉泉銘》,刻石岩上,有「邵伯溫中喦」 二大隸字,楊升庵有詩。池淤塞
皇清眉州知州趙蕙芽濬築,有序并詩勒石。
百家池 在舊青神縣治左土主廟下。池水環抱兩山,雖久旱不竭,水可以灌溉百家,故名。松柏灘 在舊青神縣治東南,多覆舟之患。宋天禧中,令張逸為文禱江神,不踰月,灘徙五里。《丹稜縣》
飄然山 在治西五里。上有「爾朱先生道場」 ,今廢。
龍鵠山 在治北十五里。上有龍鵠觀,乃楊正見李鍊師成道處。宋李燾少時讀書山中,築室曰巽巖子,壁埴亦讀書於此。孝宗御書「龍鵠山」 三大字,石刻尚存。壁亦有詩云:「抽得閒身伴瘦。」
筇,亂敲青碧喚蛟龍。道人掃徑收松子,缺月初懸天柱峰一名龍鶴山。
金釜山 在治東南二十二里,下臨青衣江。昔有主簿於此鍊金丹,故名。
三箐山 :在治東北三十里。
獨孤山 :在治西四十里。
赤崖山 在治北二十里。其山高峻,色赤有稜如飛旗狀,拱揖縣治,林木森茂,不能蔽之。縣名本此。
龜山 在治東二里,為八景之一。上有武烈王祠,桂樹森然。宋邑人楊明讀書其上。
連鰲山 在果溪東,乃巽崖之賓山也。其山相續朝北,若鰲相連。蘇子瞻書「連鰲山」 三大字,計丈許,刻石尚存。
長山 在治南二十里。巉崖孑立,挺入霄漢,上有「馬啼仙跡。」
石牛山 在治西五十里,群石相連如牛。鐵桶山 在治東南四十里,四圍險峻,乃唐段子章寨地,花卿鏖戰於此,久不下,故名。
三峰山 :在治東南二十里。上有古剎,中峰極高,左右稍下,形如「山」 字。
簸箕山 :在治北十五里。山圓峻而大,遠望若箕然。
果溪峽 ,在治北二十里。下有溪石,刻「果溪」 二大字。崖中有「橘中遊戲」 四字。
思量坎 在治西南十五里。俗傳龐居士遊息於此,鄉人至此則思之。
九龍洞 ,洞中有石榻、石龜之類,上有峰巒,如太湖靈山之狀。
彝郎川 :在治東二十里。俗傳彝郎坪言土地平朗,今訛為彝郎。
澭泔水 在治南二十里。相傳人病啜之立瘥,其甘如漿。
雁湖 在治北十里,俗名「金鴨池。」 宋李璧置。大三畝許,花木極盛,且多梅。與「龍鵠」 相連,今淤。龍鵠溪 ,源出龍鵠山,自縣西北流繞於城南,合二水於滄浪,東出思濛,會於蜀江。
水利附
[编辑]本州
《馨堰 》堰開六水,灌郡下田。
蟆頤堰 在治東七里。唐開元中,益州長史章仇開創,障蜀江水,溉眉山青神田,畝七萬二千有奇。至宋嘉定間,魏了翁來守,又畚武陽石壘堤,其利視前尤溥。了翁有記,今毀,功浩難修。黃連堰 ,在治西九里快活山上。渠水自不二寺來,湍迅非常。明時旋修旋傾。
皇清康熙初,知州趙蕙芽重修,復頹二十三年,郡人
鄧宏芳,王命召因舊堤衝激成淵,移築上流里許,另開溝百餘丈,居民賴之。
董家堰 、「白家堰 」 《以上》二堰,知州趙蕙芽重修。
長灘堰 在治南八十里龍華寺下,截金流江為之。康熙二十三年,知州董永荃重修。
師公堰 在治南八十五里金流紅巖潭上。康熙二十三年重修。
趙家堰 在治南八十里寶林寺下。截金流水灌田。知州何芳聲重修。
范彭堰 在治西南五十里治平寺下,障思濛江為之。舊時范、彭二家常修,故名。
通濟堰 在舊彭山縣治西北四十里,有大堰一,小堰十。唐章仇開創,自修覺山下,引水灌溉彭山、眉山、松江土田凡百餘里。五代時,張琳重修。
月波堰 在舊青神縣治西五十里。康熙二十三年,知州董永荃重修。
丹稜縣
滄浪堰 在治東南隅。水深數尺,下有堰,可溉田千餘畝。
天生堰 在治西五里。生成堰堤,不勞人力。
眉州城池考 州志
[编辑]本州
眉州城池 :石城,周圍一千八百六十五丈,山行章攝守眉州,合五縣之力成之,周八里有奇。李順攻圍,半年不下,歲久城壕頹塞,惟規制尚存。明成化中,知州許仁砌垣疏壕,並新四門,東曰「臨江」 ,西曰「跨醴」 ,南曰「霽雪」 ,北曰「登雲。」 正德中,知州原道張曰善相繼補修疏鑿。自甲申以來,傾者十已五六。
皇清康熙二十四年修。丹稜縣城池 ,古無城郭。明成化丙午,知縣楊昺創築土牆,後知縣陳鏡、湯克諧相繼成之。闊一丈,崇一丈五尺,周五百丈有奇。正德中,僉事盧翊檄知縣劉臣、包以石、知縣袁瓊又增修之。弘治十七年,知縣江謙即其崩圮重加補葺,為門四:東曰「迎曦」 ,西曰「西成」 ,南曰「文明」 ,北曰「武備。」 自甲申後,燬塌無存。
皇清知縣張廷秀始招集居民,掃薙街渠,城垣乃出。
然頹危如故。後知縣盧帝臣增修,漸次復舊。至於池,在西城者即龍溪水,旋繞而下,會於南城之滄浪,東折而合於思濛江,北郊則皆山也。舊無池,當戒嚴時決壕以障之,今廢。
彭山縣城池 舊土城周一千餘丈。明成化中,知縣樊瑾修之。正德中,僉事盧翊包之以石,門四,曰「濯陽、望眉、臨邛、通津」 ,外環以壕。舊址尚存。
皇清康熙元年,併入「眉州。」
青神縣城池 明天順間,知縣任廣、鄭瓚相繼創築土城。正德初,知縣曾鼐增修。嘉靖間,楊麟包石,周百六十丈,門四,曰「青陽」 、「聚奎」 、麟西「鴻化」 ,外環以壕。舊址尚存。
皇清康熙六年,歸併眉州。
眉州關梁考 州縣志合載
[编辑]本州
永興橋 在治南,舊名「柏木橋。」 康熙初,知州趙蕙芽重建,額今名。
迎恩橋 在治東,舊名「放生橋」 ,一名「永濟橋。」 明宣德間修,改今名。
離別橋 在治西
通惠橋 在治西,眉人王楫建,知州金一鳳重建。
通津橋 在治內學宮右石橋。渠水注泮,復自東南水洞注江。江水汎漲,有魚泝躍泮池,若登龍門狀。主應科第。明萬曆年間,萬安坊書「泮水通江」 四字,故名。今坊燬渠淹,止橋存。
三蘇橋 即三橋鋪,在治南十里。知州金一鳳重建。以近「三蘇」 故里,改今名。
李相橋 在治西八里,跨醴泉江。宋敷文閣學士李燾建,久廢。康熙四十六年,知州金一鳳重建。
石橋 在治西九十里。宋禮部尚書李碧建。種德橋 在治南十五里。
登雲橋 在治南十五里。
老友橋 在治西三十五里。
忠孝橋 在舊彭山縣治北。旁有漢張綱、晉李密祠,故名。
埋輪橋 在舊彭山縣治北二里。《埋輪》,漢張綱事也,時嘉其忠,故以名橋。一云:漢朱遵與公孫述戰於赤水門,先埋其車輪於橋側,後因以名。知州金一鳳重修。
麒麟橋 在舊彭山縣治南。後漢朱褒獲麟於馬頰嶺,因以名橋。一名「任公橋。」
觀音橋 在舊彭山,縣治西四十里。
青牛橋 在舊青神縣治東。周時,老子騎青牛出關過此,因名。
玉津 在治東四里。宋陸游詩:「玻璃江上送殘春,疊鼓催帆過玉津。」
魚鳧津 在舊彭山縣治北二十里。《唐郡志》:「犍為有魚鳧津。」
丹稜縣
普濟橋 在治西郭外。明景泰間,市人余慶刱建。成化丙戌,知縣楊鐸更修木橋三間,命名「普濟。」 弘治甲寅,知縣湯克諧易名「西成」 ,并為《記》。德化橋 在治南郭外。有古塚,深瘞於水,不知始於何代。成化中,知縣楊鐸率邑人士捐金立木橋三十四,題曰「德化。」 成化中,水齧而圮,知縣湯克諧改作石橋,增大規模,更名「永安。」 有記,今復廢。
迎恩橋 在治東二里。成化丙戌建。
大石橋 :在治西南二十里。
小石橋 :在治西南十五里。
放生橋 在治東十五里。
眉州公署考 總志州縣志合載
[编辑]本州
眉州治 ,明洪武四年,知州張伯剛建。景泰中增修。明末賊燬,知州何芳聲鼎建大堂三楹。
皇清康熙初,知州趙蕙芽增修大堂,並建儀門十一。
年,知州趙旭鼎建鼓樓匾書「大觀樓」 三字,外額「直隸眉州」 四字。二十一年,知州董永荃鼎建。退廳三楹,匾書「廣益堂」 三字,並建正廳前東西書房各四間。次年復建內宅樓房三間,東西廊房各三間。退廳西角書房三間。四十六年,知州金一鳳復修大堂前額「節愛堂」 ,後額「景蘇堂。」 州判署 在州堂左,今改為吏目署。康熙六年,吏目孫宏憲建,後傾壞。三十五年,吏目李呈祥建照牆頭門三間,後廳五間,退廳三間,左右廂房各三間。
吏目署 舊址在州堂右。
布政司分司 在蘇祠左,今廢。
按察司分司 在吏目署左。今廢。
察院公署 ,在小東門,係生員侯姓故宅。順治十八年,買為公廨。康熙四十二年,知州金一鳳因其制狹隘且傾頹,重建堂廳二層並兩廂,為皇華駐節之所。
魚耶鎮巡檢司 在州治東南河。
眉州水驛 在州治東七里,燬。
石佛水驛 在州治東南,燬。
武陽驛 今燬
僧正司 ,在寶華寺內。
「道正司 」 ,在玉清觀內。
儲積倉 「在州治內。」
常平倉 :在北街西。康熙二十三年,知州董永荃建。
演武廳 在州治北關帝祠左,燬。
養濟院 今燬
桑棗園 漏澤園
屬縣
丹稜縣治 在城北隅,南向。明洪武中,知縣孔克宜創立正廳三間,左架閣庫,右幕廳,東西六房,儀門,左吏舍,右禁房,以及譙樓、後宅。天順中,知縣楊鐸修戒石坊、申明旌善亭,東、西榜房、中門。成化六年,知縣李琥立敷政坊。十四年,知縣鄧智建四牌樓於縣治前,以「朝陽阜財」 、「西成拱極」 為名。明末盡燬於賊。後署知縣江濱玉《草刱》堂室,以為聽政之所。
皇清知縣張廷秀復建大堂三間,後堂內宅三間,《儀》
門譙樓規制粗具。後署縣事蒲江令張曉力行修理,而堂舍始如舊制矣。
布政司分司 ,在治東南四十步。知縣楊昺創修。弘治中,知縣湯克諧、知縣江謙「先後增飾之。」 按察司分司 ,在治東南八十步。洪武間,知縣孔克宜刱建。後知縣江謙、主簿黃雅明補葺之。僧會司 在城西二里白塔寺內。
道會司 未設
陰陽學 「在治東,正街百步許。」
醫學 在治西八十步
預備倉 在譙樓正西數步。
演武廳 在城北一里教場內,主簿李深建。養濟院 在治北一百五十步。知縣陳鏡創。
眉州學校考 總志州縣志合載
[编辑]本州
眉州儒學 在治南。宋仁宗時建。明洪武四年,知州張伯剛更建。景泰初,知州李寧、成化中,知州林敷、許仁先後重修。
皇清康熙初,知州趙蕙芽鼎新。二十三年,知州董永
荃捐募補築;知州姚哲重建大殿及明倫堂,知州宋著復修兩廡。四十六年,知州金一鳳補葺明倫堂,建額重建櫺星門、雁塔寺,並置祭器,存貯學宮。
眉山書院 :在治內,即「三蘇祠。」 知州趙蕙芽建,諸生講藝其中。康熙二十一年,學使馮雲驤捐俸重修。
鶴山書院 祀宋太守魏文靖、魏了翁。明嘉靖九年,臺使丘道隆、翰林王元正建。
皇清知州趙蕙芽重建,知府冀應熊書。「鶴山書院」四
大字
學田 四畝,每畝納京斗,租穀六斗,現徵租榖。
二石四斗,折銀一兩六釐九毫九絲二忽。「屬縣」
丹稜縣儒學 舊在治內。宋紹興十二年,奉議郎楊總修建。元燹於兵。明洪武十六年,縣丞李斌重修。天順戊寅,知縣楊鐸、成化戊戌「知縣鄧智相繼展闢修飾。」 後知縣陳鏡遷於治東北隅,即前之白鶴寺也。殿廡、堂齋、號舍、門寢悉如式。弘治十六年,知縣江謙增修櫺星門及露臺、泮池、饌堂周圍牆垣。十八年,州守章爵展立大門,重修正殿於明倫堂後左廂為齋二,東曰「進德」 ,西曰「修業。」 公廨三所,亂後悉燬。
皇清知縣張廷秀復建廟舍,雖未盡如舊制,而已規
模肇舉矣
巽崖書院 在治北十五里,紹興間建。李燾父子俱讀書於此,遺址今存。
柵頭書院 在治南四十里,地名「柵頭鎮。」 紹興中建。
學田 八畝六分,每畝納京斗租榖六斗,現徵租榖五石一斗六升,折銀二兩一錢六分五釐三絲二忽八微。
眉州賦役考 州志
[编辑]州總
實在民戶七千一百七十五戶:
實熟民田地共二千六百五十七頃一十一畝二分七釐五絲一忽二微。
載糧三千七百七十九石二斗四合一勺八抄八撮五圭一粒四粟。
《人丁》二千八十五丁、一斗七升四勺四抄一撮五圭九粒九粟。
《丁條銀》,共徵銀六千二百六十六兩一錢六分五毫九絲四忽五微六塵二纖九沙五渺。本州
實在民戶三千三百六十戶:
實熟上、中、下田地,共一千五百頃三十六畝九分三釐四毫四絲六忽八微。
載糧一千九百四十一石九斗八升九合七勺三抄三撮四圭八粒六粟。
《人丁》一千九十八丁、三斗五升四合九勺二抄六撮五圭九粒九粟。
《丁糧條》共徵銀二千五百二十五兩三錢八分七釐七毫五忽五微九塵八沙五渺。
丹稜縣
實在民戶一千四十六戶:
實熟上、中下田地,共五百八十四頃八十七畝四分九釐八毫九絲七忽。
載糧一千一百二十四石二斗六升四合一勺三抄八撮一圭一粒。
《人丁》六百八十八丁、六斗五升六合二勺七抄一撮七圭八粒。
《丁糧條》共徵銀二千二百九十二兩一錢五分五釐二毫一絲六微六纖七沙。
課程
現徵茶課銀三兩
茶稅銀七兩五錢
彭山縣:〈歸併眉州。〉
實在民戶一千二百二十九戶:
實熟上、中下田地,共二百五十五頃三十一畝二分五釐一毫四絲。
《載糧》三百一十五石三斗六合六勺四抄七撮四粒。《人丁》一百七十丁七斗五升六合二勺一抄四撮二粒。
《丁糧條》,共徵銀六百四十四兩八錢三分五釐二毫五絲四忽一微四塵四纖九沙。
青神縣:〈歸併眉州。〉
實在民戶一千五百二十二戶:
實熟上、中、下田地,共三百一十六頃五十五畝四分七釐二毫六絲七忽四微。
載糧三百九十七石四斗六升三合六勺六抄九撮八圭七粒五粟。
《人丁》一百二十七丁,四斗三合二抄九撮二圭。《丁糧條》共徵銀八百三兩七錢八分二釐四毫二絲四忽二微二塵五沙。
眉州風俗考 州志
[编辑]本州
《唐通義志》:「東漢時多死節,常稱士大夫之郡。」 宋蘇軾《遠景樓記》:「吾州之俗,近古者三:士大夫貴經術,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農夫合耦以相助。」
宋政和五年御筆:「西蜀惟眉州學者最多。」 宋《譙樓記》:「其民以詩書為業,以故家文獻為重。俗敦禮讓,政清訟簡。」 李熙績詩:「民俗畏公無訟事,郡齋閑似野人居。」
丹稜縣
《舊志》士類滋多,人崇禮讓,厚倫美俗,如魯之靈光,業農工不尚奢華,今雖未遠,或庶幾焉。至於冠婚喪祭,伏臘歲時,蜀南諸郡邑大抵相同,但貧富因人,雅俗半之。
眉州祠廟考 州志
[编辑]本州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治南里許。
社稷壇 在治西里許
郡厲壇 在治北
鄉厲壇 各鄉舉行
城隍廟 :在治內關帝廟右。康熙四十二年,知州金一鳳以地勢湫隘,改遷正北街壁山巷旁。門殿、樂樓備具。左右刻十殿。規模整齊,弘敞深邃。
關帝祠 在治北
文昌祠 舊在北郭外,今改建治東南。
土地祠 在州堂右
馬王祠 在州治東
東嶽廟二 :一在治西,一在多悅鎮。明季流賊入廟放火,迷其所出,跪神請誓滅火,乃出。是廟遂得不毀。嗣稍敧壞,民周應試募眾修補,巋然壯觀。
光武廟 在治北二十里。
忠武侯廟 在治北,祀漢丞相諸葛孔明。花卿廟 在治西,祀唐花敬定,本長安人,正德間從崔光遠入蜀,討段子璋有功,封嘉祥縣公。後又平寇,單騎鏖戰,已喪其元,猶騎馬荷戈,至東館鎮,下馬沃盥,浣紗女語曰:「無頭何以盥為?」 遂僵仆。居民葬之溪上,歷代廟祀之。
孟拾遺祠 在治西七里。拾遺,唐孟昭圖也。僖宗在蜀,政事悉出內侍田令孜,昭圖論事坐貶,令孜遣人沉於蟆頤津,後立廟祀之。宋祁詩:「難排趙高鹿,竟葬楚江魚。」
三蘇祠 在治西南,即蘇洵故宅,建為祠。明洪武間重修,明末賊燬。
皇清康熙四年,知州趙蕙芽督建並記。
韓賓廟 在治東。眉州判官韓賓開蟆頤堰,勤勞暴卒,顯神於此,居人建廟祀之,後燬。
張爺廟 在治南金流場。
城隍廟 在舊彭山縣治北。
忠孝祠 在舊彭山縣治北,祀漢張綱,晉李密。彭祖祠 在舊彭山縣江口山內。
岑彭廟 在舊彭山縣治北。彭沒於此,鄉人立廟祀之。
黃龍廟 在舊彭山縣治東北,赤水溪上。城隍廟 在舊青神縣治南。
青衣神祠 在舊青神縣治北。昔蠶叢氏服青衣,教民蠶事,立廟祀之,又名「土主祠。」
余公祠 在舊青神縣。明敕祀余肅敏公,今燬丹稜縣。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治南郊一里許,坐北向南。
社稷壇 在治西郊二百步許,坐北向南。邑厲壇 在治東郊一里許,坐北向南。
城隍廟 在治東一百五十步。洪武間,知縣孔克宜刱建。明末,遷於治西前街。
東嶽廟 在治東一百八十步。
晉王廟 ,在治西五十步。
黃金峽廟 在治西。神名許遜,字敬之,西晉時人。武帝初為旌陽令,後師事女真諶母。永嘉末,海昏大蛇斷道,遂仗劍斬之。俗謂有治蜃精水害之功,故血食於此,感應如響。封「昌澤惠民大帝廟」 ,刱於明初。成化己亥,邑人士重修之。順應廟 在治南一百步許,即花卿祠也。
寺觀附
[编辑]本州
寶華寺 在州治西,元至元間建,明洪武間重。
修。康熙初,僧德靜重建「華嚴殿」 ,僧廣慧重建禪堂。四十年,知州金一鳳捐俸重建「大雄寶殿」 併山門,僧圓邃董其事,併募眾重修。
棲雲寺 在州治西百里,唐建。蘇軾有病,賦詩於壁。明永樂間重修。
白兔寺 在思濛
寶林寺 在金流
《不二寺 》:在治北二十里。僧蘭松募修。
龍華寺 在流金山,建自明嘉靖時。
三峰寺 在治西南五十里。寺左有仙人洞,一名「巴蛇洞。」 有紅梅一株,花落成詩。山巔有煉丹池。洞有三峰打彈臺。
寶祿寺 ,唐時建,明燬。康熙十三年,住僧了達,重建大雄殿、徒道院,重修觀音殿。
乾明寺 在治東三十里。
大旺寺 在治東二十里。
旌喜院 在蟆頤山北,宋建,蘇轍嘗讀書其間,及轍顯,以為功德寺。中有韓琦等《記》、蘇洵詩刻石。
北平觀 在北平山。《太平廣記》:「張道陵聞蜀多名山,因攜家來遊,即北平居焉。唐初為觀,明永樂初重修。」
玉清觀 在州城內
蟆頤觀 在蟆頤山,知州金一鳳重修。
磐石寺 在舊彭山縣治東,舊名「普照」 ,唐咸通間建。
大聖寺 ,在舊彭山縣象耳山。
興福寺 在舊彭山縣治西南。
梓潼宮 在舊彭山縣治北二十里。廟貌甚古,後敧壞,今重修。
平蓋觀 在舊彭山縣治北,唐開元間建。
皇清康熙三十八年,知州金一鳳捐俸重修。秦人張
文能董其事,並建《望江樓》。
中巖寺 舊名景德院,又云「雲巖」 ,唐建,為距羅尊者道場,岩壑勝景,不減峨山。
皇清康熙四十三年,知州金一鳳捐俸重修。《僧人竹》
鏡徒照融《重建中巖寺》並江樓。
德雲寺 在舊青神縣治南,久廢。
皇清康熙四十二年,知州金一鳳「捐俸」忠州陳道人。
募眾重建
龍女寺 在舊青神縣五渡溪上,唐時建,有龍浮江,因名。
玉京觀 在舊青神縣治南,宋宣和中,建丹稜縣。
白塔寺 在治西,舊名「白鶴。」 大中唐末建。內有浮圖。宋重修,蘇轍為記。明永樂初,改今名。狀元楊慎有《詠塔》詩。
皇清康熙七年,知縣張廷秀重修。
楓落寺 :在治東北一里。山勢拱抱,一峰崇嶐。門有二松,髯甲夭矯,如虯龍然。冷朝陽詩云:「有霜飛葉秋山冷,纔見僧家寂寞時。」
觀音寺 在治東五里。聯溪曲徑,嵂崒穹嶐。彭運城有詩,見《藝文》。
竹林寺 在治東南三十里,唐元和間建,即唐名僧可朋住錫處。有詩,見《藝文》。
福興寺 在治西南三十里,宋紹興間建。羅漢寺 ,在治南三十里。
隆興寺 在治西南四十里。
普照寺 在治西南山中四十里。
福合寺 在治西南五十里。
雲定庵 在治南二十里,有《開山偈》云:「一片青山雲隔斷,老僧來與雲作伴。白雲歡喜兩平分,僧一半兮雲一半。」
龍鵠觀 在治北二十里。唐貞觀間建。觀分上中下,曲折上下,幽雅絕倫。永樂間重修。今發通真觀 ,俗名魏家觀。地平衍,址孤圓,旁多茂林,綠陰可愛。呂禧有「城闉百步轉滄浪,瓊宇高張對夕陽」 之句,即此。
天臺觀 在治西三十里,成化中建。。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