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8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八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八十二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八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八十二卷目錄

 安慶府部彙考十

  安慶府物產考

  安慶府古蹟考一

職方典第七百八十二卷

安慶府部彙考十[编辑]

安慶府物產考        府志[编辑]

穀屬

秈 :種名不一,遲早亦不一,大約自東作而計西成百日內皆熟矣。

晚 即秔也,收於秋杪,白者佳,赤者次之,烏者又次之。《本草》以為粳非。粳者,穀之總名也,為早穀,為龍鬚早、為團白、為小白、為無名種,為休寧矮,為金包銀、為賽子白,為三度禾,為鴨掌、為拗馬,為牽岡,為水波,為寒先,皆秔屬。糯 即秫也,種名不一,遲早亦不一,俱可釀酒,為魚子,為虎皮、為蜜蜂,為白秈,皆秫屬。

黍 :即蘆穄,有赤、黑二色。黑者曰秬,釀酒以供祭祀。

稷 :似黍而小,南方間有種者。孫炎《正義》云:「即粟也。」

菽 豆之種名不一,遲早亦不一,各有土宜氣候,農家分辨種之。

麻 即胡麻,有黑、白、紫三種。白者點茶製酥,黑者名「巨勝子」 ,服之能烏鬚髮。

大麥 ,牟也。性涼,無毒。五穀之長。可為飯,亦可為酒糵,更可為餳云。秋種夏收,得四時之氣,可炊可釀。青黃未接,農人資以為糧。

小麥 曰來,南方產者霜雪少,性熱;北方產者霜雪多,性涼。北麥花日中開,南麥花夜開,善發病。《食鑑》云:「麥,心之穀也。心病宜食之。」

蕎麥 三稜麥也。處暑時種,平寒,無毒。誤入明礬殺人。有味苦者,苦。蕎麥,清明時種。

粟 為青管,為大黃,為趕麥黃,為麂腳紅,為硃砂,為蠟燭條,為《婆莫》來,有秈有糯。

蔬屬

山葖 即山葫薹,以其突然而生,故名葖也。葉翠如雲,正、二月間,浥露抽苗,見日即槁,熟而點茶,香甘異常,土人美其名曰「珊瑚苗。」 懷、桐、太三縣出其根,荒年可以禦饑。

《周花 》藤生,紫色,形如豆花。

油菜 :一名蕓薹。苗葉皆可食,子可取油,洲居者資焉。

蔞蒿 八九月種,冬春採食,味辛,作蒿氣。葫蘆 、葫壺同蔓生,有短頸而大腹者,有上下大而腰細者。又養至霜降,剖之可為杓。

莙薘 一名菾菜。味甘無毒。葉青白似菘,但差小耳。

蘆菔 俗名蘿蔔。有紅白二種,生熟皆可食。能制麥毒,故又名來服,言為來牟所服也。一名蔓青。

萵苣 以其自咼國來,故名。

菠菱 :味甘香,子如菱,故名。唐太宗時,尼波羅國獻菠稜菜,類紅藍,實如蒺藜。八九月種者可冬食,正、二月種者春食。

花椒 :叢生有刺,葉堅而滑,味辛香。蜀作茶、吳作茗,皆以其葉合煮。

茭菜 :二、三月生水澤中,生熟皆可食。

香芋 蔓生,《秋劚根如芋差小,味香》可食。芫荽 、香菜,《張騫使西域》得種。

百合 一名強瞿。俗呼為。菜形如蒜而素地,耳 狀如木耳。春生雨中,味寒脆,雷發聲後,即不可食。

石耳 生天柱者佳

薯蕷 一名藷藇,唐太宗諱預,改為薯藥,宋英宗諱署,改為山藥。有生於山者,有植於圃者,力不及淮產。

石菜 石辣菜石香菜、石澗菜,俱潛山出。蒟蒻 音舉若根似芋可食,葉似天南星而大,潛山出。《通雅》云「一名鬼肉。」

《白花苗 》取蕊及嫩葉,熟而乾之,味隹。

馬齒莧 ,其葉比併如馬齒,性滑利如莧、胡蘿蔔 ,紅黃二色。八月下種,掘根如蘿蔔,元時始有。

蕨 苗可食,根可為粉。《齊魯》曰:「鱉一名茈綦。」 郗鍳鎮丹徒,出獵,有甲士採蕨,食之,心微疼,後吐。

一小蛇懸屋前,至乾成蕨,乃知蕨不可生食也。葝 即薤也,葷菜形如韭而闊。

韭 :葷菜種而久生,故曰「韭。」 仲春薦於孔廟,芽初出者佳。

茖 即蔥也,葷菜與蜜相反。

葫 即大蒜葷菜。張騫使西域得種,多食昏目。荼 即苦菜,生山澤中,性寒,可食。《詩》云「采苦采苦」 是也。

芹 生水澤中,一名「水英」 ,二、三月出,潔白有節稜而中空,其氣芬郁。種於家園者,香脆過於野芹。

《莧 傳》曰:「青泥殺鱉,得莧復生。」 故食鱉忌。莧味甘性寒,其根搗汁,塗蛇傷即愈。

《瓠 刳》其腹盛酒,冬溫夏寒,即葫蘆之長而瘦者。

茄 一名落蘇。園蔬唯此無益,一無所治。芥 似菘而有毛,菜中之介者,故字從介。味辛辣,冬月者佳。

豆 :種類不一,夏秋時多。

薇 生水旁,烝食益人。夷齊採食三年,顏色不異。武王誡之,不食而死。

𦬊 即苦蕒菜也。肥可生食,亦可烝為茹,宜馬食,《薄言》「采𦬊」是也。又名。葴 即馬藍也。

菘 即白菜,四時常青,如松之茂,故字從「松。」 白露下,子在地,三月不可離水,味鬆脆,色潔白,園蔬之最佳者。

萱 ,枸杞也。春夏取葉,秋取實,冬取根,皆可食。瓜 種類不一,有王瓜、菜瓜、東瓜、西瓜、南瓜、北瓜、絲瓜、香瓜、番瓜、甜瓜,俱蔓生。

蒚 萱同,即鹿蔥,一名「忘憂草」 ,一名「宜男草。」 菌 地產為菌,木生者為檽。雁來青第一,乳脂次之。紅、白、黃者有毒,不可食。誤食者以甘草湯解之。凡菌有毛者,下無文者,煮不熟者,壞爛無蟲者,煮訖照人無影者,俱不可食。

菰 即茭瓜,色白,內有黑米,謂之雕胡。江南人呼為交,以其根交結也。

筍 ,竹萌也,生十日而齊母,故字從「旬。」 春時凡竹皆有之,唯實竹、芽竹最佳。劚于冬者曰冬筍。叢竹、苦竹,俱不可食。

蒚 山蒜也葷菜

芋 :葉似荷而尖,根如蹲鴟。微火煨食,味膩美,故又名「蹲鴟。」

薑 宜原隰沙地,四月下土,五月生苗,如嫩蘆而稍闊,葉亦辛香,無花實。秋社前後,新芽頓長,如列指狀。初出者謂之「紫薑」 ,秋後者次之,霜降則老矣。

 即木耳。春生于桑樹上者第一,潛山、太湖最多。

黃栗 味甘而澀,漂之可食。

黃櫟苗 樹名「黃連兜」 ,其苗可食,土人採以為茶。

雲香茶 ,產山中,葉如楓,土人採以為茶。藥屬。

黃精 :苗葉稍類鉤吻。蘇天老曰:「太陽之草,名黃精,久食可以長生。太陰之精,名鉤吻,入口即死,不可不辨。」

元參 :《葉似人參而大,根甚黑有微香》。

茯苓 :《淮南子》曰:「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絲。」 赤白二種俱佳。白者入壬癸,赤者入丙丁,然從無掘得者。

丹砂 ,出太湖司空石壁,望若赤霞,險峻,從無敢取者。

菖蒲 葉青狀如劍,其根盤曲,一寸九節,十二節者佳,粗者名菖陽。冬至後五十七日,蒲始生百草之先,故名菖陽。五月五日收之,功效甚大。鄉人依《千金方》治產後下血多驗。

茱萸 :葉與實俱似川椒,至秋紅實離離,土人取以為醬。《風土記》:「九月九日為上九,茱茰至此,色赤氣烈。採其房佩之,可避惡氣。」

蒼朮 補中除濕,不及白朮,寬中發汗,過于白朮。《本草》有蒼、白二種,此獨有蒼者。凡山皆產,古方平胃散之類,蒼朮為最。《神農經》曰:「必欲長生,常服山精。」 乃言蒼而非言白也。

茵陳 葉似蒿,經冬不死,因陳而生,故名。亦作「因陳。」

香薷 :葉似茵陳。汴洛作圃,種之霍亂,煮飲無不瘥。

桔梗 八月採根。其根有心,若無心者為「薺苨。」 《蓖麻 。其房如蝟毛而軟枯取子》。

苦參 花黃色,《子作莢。根味最苦,葉似槐葉有》

木槐名。八月、十月採根。《古今方》用治瘡疹最多,亦可治癩疾。

辛夷 即望春花,又名「木筆」 ,未開時收之。獨活 葉黃者生石上,葉青者生土中,以羌中來者佳,故又名羌活。葉如青麻,六月開花作叢,或黃或紫,得風不搖,無風自動,故一名「獨搖草。」 採根暴乾,久服耐老。

天麻 根如芋魁,有遊子十二枚環之,以倣十二辰也。去大魁數尺,皆有細根白髮,雖相須而實不相連,但以氣相屬耳。與茯苓同,初出,若芍藥,獨抽一莖,如箭幹狀,至葉枯時,子黃熟,人多生噉。味甘平,能治冷氣。

烏藥 根似山藥,木似茶檟,葉微圓而尖。五月開細花,六月結實。其根有黑白二種。治一切冷氣。

紫蘇 背面皆紫而氣甚香,無紫色不香似荏者,不堪用。味辛溫。主下氣除寒。

芎藭 一名蔪菃,一名蘼蕪。葉似蛇床而香,節大莖細,不及蜀中者佳。《左傳》所謂「有山鞠窮」 是也。

《槁本 》葉似芎藭,香如白芷。

枸杞 根名地骨皮千年枸杞,其形如犬。《續仙傳》云:「朱孺子見溪側二犬,逐入枸杞叢中,掘之得根,如二小兒,烹而食之,忽覺身輕。」

薏苡 葉如黍葉,形如珠子,故呼為「薏珠。」 《三七 》一名「山漆」 ,能合金創,如漆粘物也。柴胡 根如鼠尾,長一二尺者,香味甚佳。前胡 柴胡色赤而脆,前胡色黃而柔,初出時有白芽,長三四寸,味香美,根細青紫色。

升麻 其葉似麻,其性上升。

土牛膝 根極長大而柔潤者佳。其莖節似牛膝,故名。治寒濕痿痹。《肘後方》云:「口舌生瘡,酒浸含之即效。」

黃蘗 狀如石榴,其皮黃而苦,子似女貞、薄荷 ,又名菝。莖葉似荏而尖長,經冬根不死。人多以作茶飲之,水入耳,以汁點立效。《荊芥 本草》曰:「假蘇也。」初生香辛可噉,治瘡疥血氣要藥。

香附子 生莎草根上,然或有或無。苗、莖葉都似三稜,根若附子,周匝多毛。《本草》謂之「莎草。」 主除胸腹中熱。

何首烏 ,潛太深,山中間有之。能烏鬚駐顏延年,大者絕少。

長春藤 太湖出,服之延年。唐天寶間,遣中使取之,不得。

五倍子 大者如桃,中有蟲,一名「敷檻桃。」 桑白皮 ,即桑樹根皮。採無時,用東行根,能利水道,根出土上者,不可用。

車前子 一名芣苢,好生道旁。《詩》云:「采采芣苢」 是也。性寒。《仙經》云:「餌之可令人長生。」

天門冬 一名天棘。老杜詩云:「天棘蔓青絲」 是也。藤蔓長有刺,秋結黑子在其根枝旁。《爾雅》云:「藕蘼、虋冬」 是也。味甘大補。治虛癆,去皮心,入蜜煮之效。

《金銀花 》凌冬不凋,一名「忍冬花。」

麥門冬 ,葉青,四季不凋。根黃白色,有鬚,形如穬麥。以肥大者為良。

豨薟草 ,一名「《火坎草》,五月五日、九月九日採用。」 能強筋骨,烏鬚髮。味苦寒,可釀酒。子名鶴虱。女貞子 ,冬青樹之實,凌冬不凋,有女貞之義。黑牽牛 一名「黑丑」 ,以牛屬丑也。

五加皮 五葉交加,每一葉生一刺,又名追風使。十月採根,陰乾,久服耐老,入酒更效。《煮石經》云:「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滿車。」 其功用可知矣。

益母草 方莖白花,花生節間。《詩》云:「中谷有蓷」 是也。安胎利產,兼治惡瘡。

旱蓮草 斷之有黑汁,一名「黑菜。」 細實如蓮房,故以「蓮」 名。

穀精草 稻田餘氣所生,故名「穀精。」 二三月採之,味辛溫。一名「戴星草。」

牛蒡子 ,實似葡萄核,殼似栗毬而小,多刺。威靈仙 ,「威」 言其性猛,「靈」 言其神效。初生較眾草最先,莖如釵股,葉似柳葉,有六層至七層者。九月採根,以丙丁戊己日不聞水聲者佳。天花粉 ,其根直下,秋後掘者多粉,即瓜蔞根也。

夏枯草 冬至後生葉,三四月開花,紫白色似丹參,至五月枯。味辛寒。

《金櫻子 》秋實有茨。取其汁為膏,美味酸澀,即今之刺梨子,形如榲。而小,色黃,有剌。「四鄉」在

處有之。《本草》有舒州、宜州、泉州三種,而以舒州產者為佳,舒即懷也。

青木香 :一株五根,一莖五枝,一枝五葉,葉間五節,故又名《五木香》。

蒲公英 味甘平。花如菊,莖葉斷之俱有白汁,即《本草》蒲公草也。生平澤田園中,二三月採之。天南星 因根圓白,形如老人星,故名。二月生苗似荷,八月採根,味苦辛,風痰方多用之。馬蹄香 《本草》名杜蘅,一名細辛,因葉似馬蹄故名。又似葵而香,今人用作浴湯及衣香甚佳。青箱子 太湖縣出。

蔓荊子 :莖長丈餘,花紅白色,立秋結實,大如梧子。《本草》云:「樹生者為牡荊,蔓生者為蔓荊。」 即此是也。

半夏 每月生苗一莖,莖端三葉,淺綠色,頗如竹葉而光,皮黃肉白,味辛平,胃冷嘔噦,方藥之最要者。《月令》五月半夏生,當夏之半也,故名葶藶 。三月開花微黃,結角子扁小如黍粒微長。《日華子》云:「利小腸,通水氣要藥。」

《地骨皮 》葉如石榴葉而軟,實如棗核。其莖名「仙人杖。」

乾葛 藤蔓長一二丈許,開紫色花,不結實,根形如人手臂,以入土深者為佳。作粉食之,甚益人。

瓜蔞仁 藤生,狀如土瓜,而葉如艾。《毛詩》所謂「果臝之實」 是也。子補虛癆,潤心肺;根消腫,生肌瘡。藥多用之。

艾 :《博物志》言:「削冰令圓,舉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則得火,一名冰臺。」

《菟絲子 》在木曰「女蘿」 ,在草曰「菟蘿。」

地榆 莖高三、四尺,對分出葉,花紫黑色,根似柳根。《藥性論》云:「治產後餘瘀最效。」 山人採此葉作茗,取其能解熱也。

山梔子 ,本高七八尺,葉似李而厚硬,其花皆六出,甚芬香。秋時結實,色黃,以七稜、九稜者為佳。

土貝母 《爾雅》云:「言採其莔,即貝母也。」 葉似蒜,四月採之良。子在根下,如芋子,可治惡瘡。山查 樹高二、三尺,生山間,平岡上尤多。夏秋結實,有紅、黃二色。八九月採之,能消食健胃。皂刺 有三種,如豬牙者良。入藥與莢同功,不同用。

紫背天葵 生平澤中,葉圓小,面青背紫,為外科妙藥。齒痛以醋浸漱之。

虎骨 舊不多有,今山林虎多,獵家多藏之。頭及脛為佳。

《蜂房 》,樹上大黃蜂窠也。

鱉甲 《本草》云:「取甲剔去肉為好,不用煮脫者。婦人難產,燒灰服之,立下。」

蟬退 生楊枝樹上,五月採之。能治小兒驚癇,《爾雅》所謂「馬蜩」 ,詩人所謂「鳴蜩」 ,《本草》所謂「蚱蟬」 ,其實皆一種也。

蛇蛻 山間多有,以在石上者為佳。

龜甲 生水中,骨白而色厚者,入藥佳。又有能呷蛇者,可療蛇毒。

花屬

蘭 :一幹一花,而香極清遠。黃山谷居保安僧舍,開東牖以養蘭,西牖以養蕙,以蘭宜向陽處也。《左傳》曰:「蘭有國香。」

蕙 :一幹十數花,今之山蘭也,魏武帝以此煮香。

萱 :一名「丹棘」 ,一名《忘憂》,一名「宜男。」

葵 葵為五菜之主,味甘滑。《通雅》曰:直菜之通稱耳。天有十干葵,與之終始,故以癸取義。有秋葵,有向日葵,有蜀葵,葉可染紙,名曰葵箋。桂 一名木樨,有紅黃二種。《花史》云:唐一老人以畫桂扇贈賣糕者,後取以扇糕,糕作桂香菊 ,苗可菜,葉可羹,花可藥,亦可釀酒,名甚多,俗以花大而高者為貴。一種最小而黃者,枝甚繁,傲霜而開,色香皆異,俗名淵明菊,烹食之,可明目解酖。亳社吉祥禪院有僧誦《華嚴經》,忽一紫兔至,隨僧聽經,馴伏不去,唯餐菊英,僧呼為菊道人。

梅 有紅梅,有綠萼,有「玉蝶」 ,皆重葉,色素而艷,香清而越,此以人巧接植者不多有。若山梅,則郊野繁生,自堪點綴春色。

桃 產于山者,單葉最多,間以人工接之,則最赤者為「絳桃」 ,純白者為「碧桃」 ,淺紅者為「人面桃」 ,皆重葉,艷麗可觀。

李 花瑩白,生山谷間,與桃同時,而色更淡素宜人,故亦不言成蹊。

梨 產于山者為「棠棣」 ,花白如雪,若以人工接之,則結實而花更美。

《十姊妹 花》,出一本,而紅白淺深不一其色,故名。

月月紅 ,花紅色,四時皆放,故名。

木香 紫心者佳

棟花 四月開花,紅紫色,二十四番。花信風,棟花風其終也。

《棗花 》:花小而香,其清似蘭。

蓮花 有紅白色,紅者自產。每夏秋間,菱湖黃陂一帶,水殿香生,風翻錦浪,常十餘里不斷,截截紅 花紫色。又一種白色者似茉莉,較佳。牡丹 本亳種,今皖之亭園亦間有之。

水仙 單瓣者名水仙,重臺者名玉玲瓏,色香清艷。《花史》云:「謝公夢天女畀水仙草一束,明日生,道蘊聰慧絕倫。」

芍藥 洛陽牡丹,廣陵芍藥。牡丹謂之花王,芍藥謂之花相云。《韓詩》曰:「離,草也。」 言將離贈此草也。故《詩》曰:「贈之以芍藥。」

杜鵑 俗名「映山紅」 ,以杜鵑鳴時開,故云。紫荊 花如綴珥,葉落後生。

紫薇 :五月開花,九月乃止,一名「半年紅」 ,一名「百日紅。」

海棠 西府為上,鐵梗次之,垂絲又次之。海棠無香,惟昌州產者獨香,因號海棠香國。又有草本,秋開淡紅,花色極艷。蘇公以無香為恨,即此。瑞香 ,花小,色紫而香,葉以金邊者為最。張圖之,改瑞香為「睡香」 云。廬山有一比丘,晝臥石上,夢中聞花香,及寤,尋得之,故名。

山茶 :有粉紅、大紅、寶珠三種。

玉蘭 花白似玉,香氣如蘭,單瓣者名「望春」 ,紫者名「木筆」 ,一名「辛彝。」

雞冠 :紅、白二色,其花最耐久。

玫瑰 宋時宮院多采花結為香囊,芬蘊不絕,故一名「徘徊花。」 花發初夏,香最濃,可為蜜餞。蠟梅 本非梅種,以其與梅同開,香又相近,色似蠟,故名。凡三種,以子種不經接者,臘月開花小而香淡,名「狗蠅梅。」 經接而花疏,開時含口者為「磬口梅」 ,花密而香濃,色深黃如紫檀者,名「檀香梅」 ,最佳。結實俱如垂鈴,長寸餘。

薔薇 :莖青多刺,一名刺紅色。有數種,野外叢生者,香更濃郁。

芙蓉 :花艷而無香,傍水叢生,霜降始華,故一名「拒霜。黃」 者最貴,不可多得。

凌霄 ,一名紫葳,延于木上。《詩》云「苕之華」 是也。夏月盛開,花有黃紅二色,苞中露水,最能損目。罌粟 ,麗春別種也,種具數色汁,為鴉片玉簪 ,一莖十數花,未開時瑩白如玉,其形如簪。

木槿 一名「舜華花。」 有千葉、單葉二種,朝開暮落,人家植以為籬。汝陽王進善打曲,明皇摘紅槿花置帽上,迴旋奏曲,而花不墮,名為「花奴。」 山丹 ,似百合而花紅,每歲添花一枝,歲久花盛。

酴醾 莖青多刺,青跗綠萼,及開色白香微而遠。一種色黃似酒,故字從「酉。」

梔子 花六出,子黃,可染色。一名「薝蔔。」 單葉者小,重葉者大。子味苦性寒。生山野者可入藥。僧瑞伯以為禪友。

龍爪 :葉似鹿蔥,花紅,形如龍爪。

金錢 ,似菊花而小,梁武帝時始入中國。金鳳 種色不一,其花頭翅尾足翹然如鳳。有一莖數色者,有一花兩色者。宋光宗李后諱鳳,宮中呼為「女兒花」 ,張宛丘呼為「菊婢」 ,又呼為「羽客。」

紫茉莉 :一名「脂粉花。」 花可為脂,子可為粉。又一種開花白色者。

《虞美人 》,色艷,似罌粟而小,四瓣五色,叢生可愛。

《野瑞香 》花小于瑞香,而香如之。

躑躅 一名山石榴,色黃者俗名鬧羊花,果屬。

桃子 花紅白二色,有夏熟者,有秋冬熟者,皆可食。《拾遺記》:漢明帝時,常山獻巨核桃,霜下始花,隆暑方熟。《鉉中記》載:積石之桃,大如斗九嶷,有桃核半扇,可容米一斗。蜀後主有桃核盃半扇,可容水五升,良久如酒,故曰桃仙木也。李子 花白,實甘脆。《花史》云:「種桃以密,種李宜疏。」

《梅子 》冬花夏實,似杏而酸。可蜜餞,可鹽製,解渴生津。

《杏子 花》紅,類梅者酸,類桃者美,味甘性平,多食不傷仁,可入藥。

棗子 其類不一,俱不及北地者佳。

栗子 樹高大,花青黃色,實有房,多刺如蝟。秋罅,實爆出。《夏小正》「八月栗零」 ,言栗熟自零落也。同橄欖食,作梅花香。

榴 安石榴《張騫使大夏得種,有千葉者,花美無實》。

梨 花白如雪,上巳無風,則結實必佳。然土性不宜,故鬆脆不及北地。

柿子 ,九月熟,甘美如飴,飲酒食之心痛。性至冷,不可同蟹食。《傳》曰:「柿有七絕: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蠹,五霜葉可愛,六嘉實,七落葉肥大。」 又一種小而圓者,可漆傘扇。

蓮子 生池澤中,白者藕勝,紅者蓮勝。華未開者菡萏,已開曰芙蕖。其實蓮房也。其中菂,蓮中子也。菂中薏,子中苦心也。節生二莖,一葉一花,故謂之「藕。」 藕者,耦也。藕生應月,逢閏必多一節。云「味甘性平,生食固佳,熟之更美。水澤之家,恆取以代糧,不獨入藥為美也。」

菱 楚謂之芰,秦謂之薢,總謂之水栗。《左傳》:「屈到嗜芰」 ,即此物也。花晝合夜開,隨月轉移,蔓生水面,夏秋結實,味甘可飽人,澤民常賴以濟荒。芡 一名雞頭,葉大如荷,皺紋如縠,蹙衂如沸,有刺有嘴,狀如雞頭,又名雁喙花史云:黃花向日,菱花背日,荷花日舒夜斂,芡花日斂夜舒,物性之不同如此。北燕又謂之䓈,云味甘,可以代糧。

栘 ,《棠棣》,子酢可食。

梬 音影,似柿而長,俗所謂「丁香」 也。

銀杏 即白果,一名鴨腳子,以其葉似鴨腳也。一名公孫樹,以其久而結實,公種而孫方食也。《經》云:「銀杏能醉人,食滿千者死。」

林檎 :即花紅,一名來禽。《通雅》曰:「來,古音近離,離、林聲相訛耳。似李而小,味甘。來,眾禽也。多食令人好睡。」

枇杷 葉似琵琶,故名。四時婆娑可愛。冬花夏實,味酸而美。

山查 俗名《山裏紅》。

荸薺 《一名鳥茈」 ,俗名「土栗》,生熟皆美,雌者以竹刀剖之,擦癬神效。

葡萄 ,《張騫使大宛》得種,色青紫,葉密如幄,幹如藤。

《桐子 》夏花秋實,名《梧桐子》。

櫻桃 :一名含桃。《禮記》:「仲春,天子以含桃薦寢廟」 是也。花如海棠而香,果熟最先。一名崖蜜,一名麥英,一名朱桃。

胡桃 ,張騫使西域得種,大株厚葉,實亦有房,至秋爛核為果。

山胡桃 較胡桃殼稍厚,肉少,味亦如之。小栗 俗呼「毛栗」 ,味甘熟食之不減大栗,更能補腎。

竹屬

貓竹 大而堅厚,適用,筍可食。竹不生處,埋死貓一頭,明年筍即至,故曰貓竹。冬月出者更佳。淡竹 《本草》云:「花色青翠,葉可入藥。」 或云即《詩》菉竹。

牙竹 ,葉蔥翠美觀,質薄而脆,不適用,筍極美。斑竹 ,有黑斑,類湘妃竹,篾可製器。

《紫竹 》小而色紫,宜為簫管。

《苦竹 筍》不可食,葉能療口瘡。

水竹 可為簟,用以縛物,柔而不斷。

實竹 中實

慈孝竹 :即叢竹,一年兩筍,冬生于外,夏生于內,似有子母相顧之意。

鳳尾竹 :竹小而細,形似鳳尾,可供盆玩。《筀竹 》:竹小如苗,適用亦類如苗。

木屬

《松 字說》:「松柏為百木之長,松猶公也,柏猶伯也。故松從公,柏從伯」 ,葉細如針。

柏 有脂而香。東坡嘗食柏子,和蒼朮、棗實、龍眼殼同燒,名曰「柏和香。」 《月令》:七月收子,服之可以延年。有刺葉者,有扁葉者,皆狀如寶塔,可觀。材堅實,為器最良,子可取油。

梓 ,梓為木。王木莫良于梓,故《書》以「梓材」 名篇,《禮》以「梓人」 名匠。羅願云:「屋室有此木,則餘材皆不振。」

椿 葉香可食,樹高大而直。張茂卿嘗于椿樹杪接牡丹花時,飄搖雲表,時人奇之。

槐 葉細,花香可染色,子可入藥,材甚堅。楓 樹高大,葉圓而三角脂,為乳香,霜葉可愛。

《楊 孚甲》早于眾木,有「黃楊、白楊、青楊、赤楊」 四種。白楊葉圓,青楊葉長;赤楊霜降則葉丹;黃楊堅緻難長,秋冬不凋。

桑 葉可食。《蠶子》名「桑椹」 ,可以釀酒。

柳 ,江東人謂之「楊柳」 ,北人都不言楊。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柳,枝弱而下垂,故謂之柳。蓋一類二種也。又河柳生水旁,色正赤,謂之檉。天將雨,檉先起,一名「雨師。」

桕 霜後,葉可愛,子可取油。古詩云「日暮伯勞飛,門前烏桕樹」 是也。桐 有四種:白桐,斲以作琴,華而不實;荏桐,子可取油;梧桐,子可食;岡桐,生于高岡,不華不實,不可作琴。

檀 ,肌細而膩,理似栴檀,但不香耳。㯶 高丈餘,無枝有葉,狀如車輪。「其幹有皮,重重裹之,每皮一匝為一節,剝而析之,可為繩索衣席。」

榆 有赤白二色,白者為枌,赤者為榆。先生葉,後生莢,莢落如錢,故呼之為「榆錢。」 江南有刺榆,無大榆,北方皆有之。

楮 皮可為紙汁可療癬。

杹 皮可為索

冬青 ,歲晏不凋,所謂「萬年枝」 也。夏取蠟子裹縛枝上,秋有細蟲緣枝作窠,色白成蠟,故又名「蠟樹子。」 可入藥釀酒亦佳。

樟 體大而氣香

楝 木高丈餘,葉密如槐而尖,子可洗衣,故名楝。

杉 葉如刺,高而直,為用甚多。

栘 ,棠棣也。材細而堅,可備剞劂之用。

栗 種不一,只可燒炭,亦散材也。子為粉可食。檜 、《柏葉松身中心色紅》。

柘 弓材莫良於檿,葉飼蠶,絲作絃,琴聲更清,草屬。

芝 瑞草,或曰「生于剛處曰菌,生于柔處曰芝蓼 。」 吳下謂之「水紅花」 ,赤節翠葉,點綴臺砌,最宜。

莎 即薹,其草可為笠及蓑,疏而不漏。

蘩 ,白蒿也。有水、陸二種,即《左傳》「蘋蘩、蘊藻」 是也。

蘋 《一名「芣菜」 ,似荇大而圓》。

龍鬚 ,水石處叢生,似「東陽作蓆者,但多節耳。」 薜荔 「緣木而生,四時不凋,不花而實,微似蓮房。」

鳳尾 :背陰處生,形如鳳尾,一名濼。

虎耳 一名「石荷」 葉,生陰濕處,一莖一葉如荷蓋。

《鴨跖 》即竹葉菜。青碧如黛,可染畫色。

馬鞭 莢似細辛,花紫色,微似蓬蒿。

吉祥草 ,從西國來,葉如漳蘭,花紫色可愛。翠筠草 ,一名「翠雲」 ,蒼翠欲滴,層疊如雲,草之中最可愛者。

粽葉 生山陰處,為笠為簍,可避雨水。土人取為角黍,故名。

萍 浮生水上,性善滋生,一夜七子。又楊花入水化浮萍,江東謂浮萍為「薸。」

蘩蔞 :雞腹草也。味酸,性平可食。通淋破血,功用甚多。

荇 :叢生水中,葉長色青,其根可食。

葦 生水中,長短隨水淺深,其形如帶。

荃 香可餌魚

禽屬

布穀 ,一名郭公,一名鳲鳩。穀雨時鳴,夏至乃止,相呼而不相集,不能為巢。多居樹穴及空鵲巢中,飼子,朝從上下,暮從下上,均平如一,詩所以美鳲鳩也。張華《禽經註》云:「仲春鷹化為鳩,仲秋復化為鷹。故鳩之目猶鷹之目。」

《鶬鶊 黃鶯》,一名「黃鸝」 ,一名《金衣公子》,一名《黃栗留》。其色黃而帶黧,鳴則蠶生。

杜鵑 ,江左曰子規,蜀右曰杜宇,甌越曰怨鳥,吳曰謝豹。《蜀王本紀》云:「蜀望帝淫其臣鱉靈妻,乃禪位亡去。時杜鵑鳴,故蜀人聽鵑鳴而悲望帝。」 一說杜宇稱帝化鳥。《通雅》載《蜀志》,「杜宇稱帝,悅朱提梁女以為妃。會有水災,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害,帝遂委以政事,升西山隱焉。時正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聞鵑而思」 望帝。據此鵑非帝化,君臣皆賢,可為《望帝白冤》矣。

《畫眉 》似鴝鵒而色微黃,眉白如畫,故名鶺鴒 。飛則鳴,行則搖,首尾相顧,詩人比之「兄弟。」

《鶌鳩 一名「鶻鳩」 ,似山鵲而小,飛翔不遠至春》。

多聲。《東都賦》曰:「鶻嘲春鳴」 是也。

鴝鵒 俗名「八哥」 ,四時皆有,天寒欲雪,則群飛如告,故又名《寒皋》。

《百舌 》,即「反舌」 ,狀如鴝鵒而小,行則頭俯。好食蚯蚓,立春後鳴,夏至後無聲,十月後藏蟄,人或畜之,過冬至亦死。

鵔鸃 :即錦雞。漢有鵔鸃冠,取文明之義,一名山雞。劉敬叔《異苑》:「山雞愛其羽毛,臨水即舞,目眩多死。」

鷦鷯 似黃鵲而小,性至巧。取葦苕繫以麻髮,作窠茂林間,至為精密,故一曰巢林。關東謂之巧雀,燕人謂之巧婦。白香山詩「樹暗小巢藏巧婦」 是也。

竹雞 多居竹林,形如鵜鶘而小。其性好鳴,見其儔必鬥,捕者多以媒誘其鬥而獲之。好食蟻。諺云:「家有《竹雞啼》,白蟻化為泥。」

《鴜䳓 》,水鳥之大者,一名「鵚鶖」 ,長頸、赤目,頭項無羽毛,其項皮方二寸許,紅色如鶴頂。

慈烏 一名「烏鴉」 ,一名「孝鳥」 ,以其有反哺之恩也。白頸者食母。

鵜鶘 即淘河。項下有皮,可盛水以養魚。鷫鸘 名呼「霜鳥」 ,長頸綠毛,似雁而大,飛騰甚高。

白鷴 似山雞而色白,行止閒暇,故一名「閒客鵁。」 鶄 。頂有紅毛如冠,翠鬣丹喙。養之可玩,亦可厭火災。

鷺鷥 :林棲水食,群飛成序,頸細而長腳,緩步淺水中,如舂、如鉏,故又名「舂鉏。」

《鶿》。 即鸕鶿。似鶂而小,色青,性善捕魚,故漁舟往往縻畜之。一名烏鬼。杜工部詩「家家養烏鬼」是也。

鵙 ,伯勞也。《左傳》謂之伯趙。夏至鳴,冬至止。陽氣分而鶬鶊鳴,可蠶,陰氣至而鵙鳴可織。乃月令候時之鳥也。

燕 性與人狎,喜巢於室,孳育成,即引其雛去,自呼曰鳦。有越燕、胡燕二種,巢避戊己,長能容二疋絹者,令人家富。若戶北向,尾屈色白者,乃千餘年燕,仙家謂之肉芝,食之延年,一名鷾鴯。《莊子》曰:「鳥貴於鷾鴯。」

鷽 ,山鵲也。紅嘴修尾,文彩可觀,不能遠飛,朝鷽叫晴,暮鷽叫雨。又以此為知來事之鳥。雉 呂后諱雉,漢人謂之野雞。雄者文彩而尾長,雌者文暗而尾短,其性好鬥。

鷸 音聿。天將雨則鳴。《舊志》以為「翠。」

鵻 今鵓鳩也

《鸒 鴉鳥》小而多群,腹下白。

鷖 即鷗也。《傳》曰:「鳧好沒,鷗好浮。」

雁 大曰鴻,小曰雁,與燕相反,冬南夏北,孳育於北也。

鳧 似鴨而小,耐寒水,鳥之愿謹者。澤人於風雪中取之,味甘而肥。

鸛 :似鶴而頂不丹,仰鳴則晴,俯鳴則陰。亦有黑、白二種。

鵀 ,戴勝也。頭有華勝,故以降於桑,為蠶事之候。

鴷 ,音列,啄木鳥也。有大有小,有褐有斑,啄木食蟲,善踽步云。

鷂 :《鷙鳥》似鷹而小,極善高翔。

《鸇 鷙》鳥黃色,燕頷,嚮風疾飛,故一名晨風鴿 。鳩屬,性淫。凡鳥皆雄乘雌,獨鴿雌乘雄,逐月有子。唐張九齡以鴿傳書,目為「飛奴。」

鶉 性醇,竄伏淺草,無常居而有常匹,隨地而安,莊子所謂「聖人鶉居」 是也。《詩》刺宣姜,取義《鶉奔》,言人之不如鳥也。

《鳩 》項下有斑曰「斑鳩」 ,雄呼睛,雌呼雨。

鷹 「鷙」 鳥性爽猛,其類有五,以季夏之月習擊,孟秋之月祭鳥。

鶩 :野鳥《本草》又謂野鴨曰鳧,家鴨曰鶩;《離騷》所謂「與雞鶩爭食」 是也。

《鶚 魚》,鷹也,一名「王睢。」 生有定偶而不相亂偶常並遊而不相狎,摯而有別,其性然也。翱翔水上,扇魚令出,捕而食之。

鴞 即梟也,一名鵩,一名《鵂鶹》,惡鳥。盛午不見物,夜可捕蚊。

雀 短尾小鳥也,故字從「小佳。」 棲簷瓦間,馴近階除之賓客,故又謂「瓦雀」 、賓雀,俗語謂之「麻雀。」 鵲 靈能報喜,故謂之喜鵲。性最惡濕,故又謂之「乾鵲。」 季冬成巢,背太歲而向太陽。若來歲多風,巢必卑下。

錦雞 :羽毛燦爛,如錦可愛。

獸屬

虎 獸之君也。聲吼如雷,風從而生。夏秋始嘯,仲冬始交。七月生子,不再孕。骨可入藥。

豺 形如狗,身黃頰白,瘦而多力,仲秋祭獸。鹿 孕六月而生子,牡者有角多壽。麋似鹿而色青肉蹄,牝者亦有角。鹿喜山而屬陽,故夏至角解。麋喜澤而屬陰,故冬至角解。未出曰茸,可入藥。

麂 ,獐類,味甘旨,故古「𪊨」 字從「旨」 ,性善跳越。牡者有短角,皮極細,靴襪珍之。

獐 似鹿而小,無角,雄者有牙出口外,土人謂之牙獐。春夏居山,秋冬居澤,性善驚,故從「獐。」 獐,慞惶也。

貛 音歡,狼屬,一曰野豕,似豕而肥麝 ,俗曰香獐,一名麝父。臍有香,極自愛惜。春來剔出,藏覆一處,為人逐迫,則投高岩,爪去其香,而後就縶,故最難得。李商隱詩「投岩麝自香」 ,蓋實錄也。

熊 形類大豕,而性輕捷,冬蟄春出掌,謂之《熊蹯》。

獺 :形如小狗,水居食魚。正月祭魚,獺不祭魚,國多賊盜。《通雅》云:「白獺髓為膏,敷創瘢,最效。」 狸 似狐者名貓狸,不可食。有玉面者食百果,冬月極肥,與生竹下者最佳。又一種尾有黑白錢文相間者,為九節狸,皮可為裘領。《爾雅》云:「其足蟠,其跡𠫗。」 蟠音盤,曲屈也。𠫗音辱,獸足指頭著地處。

兔 尾短耳大,唇缺無脾,尻有七孔,䑛雄毫而孕,五月生子,從口出。世謂「兔無雄」 ,非也。

蝟 ,獸類,身有毛刺,如栗房,能跳入虎耳中,見鵲便自仰腹受啄,物之相制如此。

《鯪 鯪》魚,獸類,一謂之蛟,即穿山甲也。似鱉而長,身似鯉而四足,黑色,腹背有刺,如三角稜。性好食蟻。

猿 似猴而大,臂長通肩,故《史》稱「猿臂將軍」 是也。

猴 狀似人類,頰陷無脾,以行消食。《志》曰:「猿之性靜,猴之性躁。」

松鼠 似鼠而尾粗,一名《鼯鼪》。

魚屬

鱣 似龍,長丈餘,黃色銳頭,口在頷下,背上、腹下皆有甲,大者千餘斤。江東呼為「鰉魚」 ,亦曰「王魚。」 生華山穴中,三月溯河而上,能度龍門之限,則成龍矣。性喜遊江底,秋水初落,漁人以鉤取之,遇一鉤則群鉤悉中,可為鮓。骨鬆脆,皮亦肥美,俗名「鰉魚。」

鮪 似鱣而小,色青黑,頭小而銳,一名鮥,一名王鮪。季春,薦鮪於寢廟。《詩》之「《潛》,其樂歌也。」 鱮 ,音序。「似魴,身厚而頭大,或謂之鰱。性喜旅行,故字從。」 與吳越間呼為鱅,相似而少別。鯿 即魴也。頭項縮彎,脊闊,腹匾,身細鱗,腹內有肪,味甚腴美。

鱅 魚之下品,故謂之鱅。似鰱而黑,其頭最大。鯉 脅鱗一道,從頭至尾,無大小,皆三十六鱗,具老陰六六之數。每鱗有黑點十字之文理,故曰:「鯉雖困死,鱗不反白。能神變,躍龍門。不能過者,點額而回。」

鯶 體圓而長,有青、白二種,以青者為佳。鮊 一名喬魚,喬者,頭尾俱向上也。形窄腹扁,鱗細色白,故曰鮊魚。味甘肥可餐,亦魚之佳者。 狀如鮊而小,闊不踰寸,長不盈尺,鯽 以相即也,故謂之「鯽」;以相附也,故亦謂之「附。」形似小鯉,腹大而脊彎。極大者長不盈尺,味甘美而香,腹所具尤勝。

鰣 ,初夏時出,漁人聽布穀鳴以為候。似魴而肥,形秀而扁,色白如銀,最惜鱗甲,纔一掛網,即隨水而上。《本草》以為魚中君子,何景明稱其「銀鱗細骨」 ,彭淵材恨其美而多刺,蘇子瞻亦恨鰣魚多骨。

鱭 ,細麟,白色,薄如木片,長如刺刀,故名「鱭刀。」 三月始出,故又名「楊花鱭。」

鰜 即《比目》也。魚各一目,相并而行。

鱖 「扁形闊腹,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夏月居石穴,冬月偎泥罧,魚之沈下者也。」

鯰 大首鱧尾,有齒有鬚。生流水者色青白,生止水者色青黃。《詩》謂之「鰋」 ,江東謂之鮧鰔 。健而難取,吞啗同類,力敢而啗物者也。性善獨行,故人謂之鰥魚。衛人釣於河,得鰥大盈車是也。

鱒 似鯶而鱗細,眼赤,鱧 ,首有七星,夜朝北斗,有自然之禮,故謂之鱧。其色黑,俗謂之「烏魚。」 一曰「孝魚。」

 俗名麥魚,夏至後蔽水而上,其味頗佳。蝦, 江湖出者大而色白;溪澗出者小而色青,好遊善躍,味鮮可羹,鹽酒醉之,亦可生食。鰌 似鱓而小,銳首肉身,不以類聚,故《莊子》云:「鰌與魚遊。」鱓 一名黃膽,黃質黑章,軀多涎沫,夏出冬蟄,味鮮而不膩,俗呼為黃鱓。蚌 長者曰蚌,圓者曰蛤,肉可食,殼可為粉。鱉 魚滿三千六百,則蛟龍引之而飛,納鱉守之則免,故一名守神。無耳,以目為聽,俗名團魚。卵生,形圓脊穹,四週有帬,外骨內肉,味鮮而不膩。陸佃云:「鱉從思生,鱉伏於淵而卵生於山,此思化也。」甲可入藥。三足者曰能,有毒,不可食。黃鯝 腸腹多脂,南人訛為黃姑,北人訛為黃骨。

白小 即銀魚,無鱗無腸。杜詩所謂「天然二寸魚」 是也。

河豚 鮐也。狀如蝌蚪,形醜而性易怒,纔一著網,便勃然反白,浮於水面。捕者手拾而置舷中,有毒。治不如法,間能殺人。然味鮮美,人多酷嗜之。

螃蟹 以其橫行,則曰螃蟹;以其行聲,則曰「郭索」 ;以其外骨,則曰介士;以其中空,則曰「無腸。」 雄曰蜋螘,雌曰博帶。八九月蟹浪之時,以火捕之,風味極美,黃能化漆為水,故能治漆瘡。中鱓魚毒,食蟹即解。蟛蜞似蟹,不可食,蔡君謨渡江誤食,幾至危困,得藕汁、冬瓜汁解之。

金魚 :有紅、白二色,長不過數寸,人多畜池盆中以供清玩。

羊 似鱉而大,修尾無足,口在頷下。鰻鱺 有雄無雌,以影漫於鱧。魚,則其子皆附鱧鬐而生。狀如蛇,脂膏最多,味極肥膩。北風迅發,漁人愬流取之。

螺 蚌屬。其殼旋文,春夏取之,亦新鮮可食。蟲屬。

龜 ,甲蟲三百六十,而龜為之長。蛇頭龍頸,左睛象日,右睛象月,無雄,與蛇為匹,靈物也,以氣自養。

蛟 ,龍類,其眉交生,故謂之蛟。漢昭帝釣於渭水,得白蛟若蛇,無鱗甲,頭有軟角,牙出脣外,命大官作鮓,甚美。

蛇 、毒蟲,其類不一,蛻可入藥。

蟫 即書中蠹魚,三食神仙字為脈,望人吞之,亦可成仙。

蟬 無口而鳴,楚謂之蜩,宋謂之《螗蜩》,陳鄭謂之蜋蜩,秦晉謂之蟬。有五德:頭緌,文也;飲露,清也;應候,信也;黍稷不享,廉也;處不巢穴,儉也;蛻可入藥。

蝶 :種類甚繁,皆四翅有粉。好嗅香花,以鬚代鼻。

蛭 :水蟲,能入人肉,咂三斷則成三物,俗曰「馬蟥。」

蟆 音麻,其類不一。子初生謂之蝌蚪。月大先生前二足,月小先生後二足。俗作蝦蟆。

蛾 「似蝶而小,其眉勾曲如畫。」

蠶 ,黃帝元妃西陵氏,養蠶為絲。一說蠶為龍精,與馬同氣,故《周官》禁原蠶為害馬也。

蜂 《飛蟲螫》人者。蠆稟太陽火氣而生,故毒在尾。小者採百花為蜜,多蓄之家名「蜜蜂。」

螢 :一名「夜光」 ,一名「宵燭」 ,一名「炤燐。」 腐草所化,得大火之氣,故能炤明。

蝱 :即蚊蝱。蜥蜴 ,龍子。能吐電祈雨。《方言》:「在壁曰守宮,在草曰蜥蜴。」 楚人謂之蠑螈。

蟋蟀 :似蝗而小,正黑,有光澤如漆,有角翅。又謂之促織,又謂之蜻蛚,又謂之蛬《詩》:「五月斯螽,六月莎雞,十月蟋蟀。」 一物隨時變化而異其名者也。

蝙蝠 :一名「伏翼」 ,一名「飛鼠。」

竈馬 狀如促織,稍大,腳長,好穴竈旁,故名「蜾蠃 」 ,土蜂也,細腰無雌,取桑蟲負之空木中,七日而化為其子。

蜻蜓 :一名蜻蛉,一名蜻虰,一名負勞。

蜣蜋 :《莊子》云:「蜣蜋之智,在于轉丸。」

螳螂 :兩臂如斧,當轍不避,故又名「當郎。」 蚱蜢 ,蝗類,瘦長善跳,窄而猛蟲也。

《螻蟈 》一名「蟪蛄」,一名「石鼠」,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謂之「土狗。」四月陰氣始動於下,故應之而鳴。蝍蛆 即蜈蚣也,一名蒺藜。蝛 即鼠婦,《爾雅》作《鼠負蚹》。蠃 即蝸牛,本名蝸蟲,以有兩角,故名。一名

螔蝓

蠐螬 生平澤中

蜘蛛 吐絲作網,伺蟲飛觸而食之。人有患蛇傷者,取蜘蛛令伏患處,連易數枚,蛛腹立脹而死。以清水吐之復活,蛇患立愈。治蜈蚣所傷更妙。

蟻 :一名《蚍蜉》,春出冬蟄,有黑、白二種。

貨屬

《蜜 蜂飴》「北方地燥,多在土中,故多土蜜。南方地濕,多在木中,故多木蜜。」 六邑俱有。

鮓 以紅麯釀之,可生食。懷用鱘魚,桐用青魚。酒 以桐釀為最。

油 以胡麻為者,名「香油」 ,以菜子為者,名「菜油」 ,六縣俱有。

茶 六邑俱有,以桐之龍山、潛之閔山者為佳。棉 ,木棉也,可以為布。

麻 葉如楮,其皮可績。《潛太》出。

紙 以楮為之,名曰「皮紙」 ,六邑俱有。

桕 ,《烏桕》樹,子可取油為燭,六邑俱有。藍 ,一名「染青草」 ,有蓼藍,有大藍,有槐藍,三種皆可作靛,六邑俱有。

傘 六邑俱有練潭者佳。

蠟 黃白二種,六邑俱有。

席 ,潛山出龍鬚草,可為席,不及虎丘者佳。布 紡木棉為之,體麤疏儘,可禦寒。

《粉 菉》豆製之,色全青者佳。

《豆腐乾 》黃豆為腐,入香料製之。

檾 ,音頃,枲屬。葉似苧,實如大麻,子可績為布。葛 ,麻類,其皮可績為布,俗為「桐葛。」

筆 ,以產兔毫與竹管不及湖州者佳。

笠 箬笠以蓑草為之,亦可作田間雨衣。柿漆 可糊傘扇。

安慶府古蹟考一       府志[编辑]

本府。懷寧縣附郭。

長風沙 在城東五十里。李白泊此,作《長干行》。晉陵坂 在大豐鄉獨山之下,纍纍十餘里,皆疑塚,至此有大阜若釜,即陵也。土人常闢田,見石門而止,莫辨為何代。時有鸂𪆟一雙遊其下。子貢嶺 在府治西五十里,子貢遊楚,停驂於此。

皖口 在府西十五里。懷、潛、太、望四邑之水,都從此達江。獨名皖口者,因舊郡在皖水之間,故獨尊皖水也。唐李涉泊此遇盜,盜問姓名,知為涉。其盜首曰:「不用摽奪,久聞詩名,願賜一篇足矣。」 涉即投一絕云:「風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相逢不用相迴避,世上如今半是君。」 盜得詩拜謝而去。

白雲舊里 在正觀門外。宋白雲守端禪師初於此結茅,習靜悟道,為楊岐法嗣。太湖白雲山、四面山皆其闡化處,故以名里。

皖陽故縣 在縣西北境。唐武德中,以懷寧分置皖城、安樂、梅城、皖陽四縣,後並省。今之山口鎮,即舊皖陽也。舊城隍廟至今存焉。

呂蒙城 ,在樅陽門外二里,後為水次倉地。三國吳襲魏時蒙所築,至今江邊遺址存。

蓬萊城 ,自海門望皖龍山,與城郭俱在水中。明王世貞舟過,嘆曰:「蓬萊勃勃,煙火萬家」 ,此海上小蓬萊也。青冥中有人焉。

中江樓 在鎮海門外江滸磻磯之巔。明邑紳阮自華建,結「海門大社。」

天柱閣 在正觀門外大江滸。明郡守胡纘宗建。登閣西望,天柱巋然。

正氣樓 在忠宣廟左。奉木主為「忠宣神位。」 憑軒四望,凜凜尚有生氣存焉。

大節堂 即今府堂。元郡守韓建拒盜皖城,余闕嘉之,名其堂曰「大節。」 後城破,與闕同死。「三至堂 」 在府治東,宋元豐間楊希元建。希元之祖,淳化中守皖,父天聖中守皖,凡三至郡,因以名堂。

天開圖畫亭 在府學北,面江負山,為一郡佳處。今廢。

紫玻璃亭 在雙連寺後松下。明狀元劉若宰讀書處,夢文昌以紫玻璃授之,因名。

二良書院 在府治東內。祀文翁朱邑。

「萬松山房 」 在西門外。宋馮京讀書處。

龍舒精舍 在大龍山。龍舒居士王日休結社修煉處。

盡忠池 在西門外清水閘。元末偽漢襲破城,余忠宣闕,率其將佐轉戰江口,殉節於清水塘,後人名為「盡忠池。」 今壅沒。

風節井 在府治前衛西。即余忠宣夫人子女盡節處。亦名「烈夫人井。」

讓泉 在西門二里山塢下。泉甘洌,來汲者止受一人用汲自不越次,故名「讓」 焉。昔有縣令命役取惠山泉,回舟風猛,罍顛其半,至取此泉實之。後煮茶訝其有異,役不敢隱,令取試之,以為其味不減第二泉,其名益著。康熙甲子年,諸冠裳遊此,愛其清漣一掬,且更美其名,置亭於其上,名曰「澄碧亭。」

鐵牛 在江濱,多水怪。初建城時,冶鐵鎮之。一在集賢門內,一在盛唐門內,一在山川壇東,一在天柱閣右,俱藏土中,微露如牛脊,時有聞喘聲者,驚其神異,人稱為「鐵牛大將軍。」

大勝磯 :在城西二十里。明中,丞史可法大敗流賊於此。

拜石溪 在瀼河釋迦坂。山頭有巨石,移入溪,可障水為埭,百餘人不能撼。明邑紳劉尚志衣冠拜之。是夕雷雨,石自落溪中,因以名命。子若宰,勒字石上,名人題詠甚多。

「九曲池 」 在東門外石橋港,阮堅之常泛詠於此。

飛來鐘 在雙蓮寺。明初,有大鐘浮江而下,寺僧迎之,遂止。

宜城渡 在康濟門外。郭璞謂此處宜城,迄今為大江南北利涉處。

《諭碑》亭 在公衙門前,大中丞薛柱斗建,知府劉橒《造舫亭 》在鴨塘吳螺石孝廉別業。

涌月亭 在西城外山巔,顏紫芝銓部別業。「超然臺 」 ,舊有亭,在雙蓮寺後。

藤墩 在東城內,舊有大樹覆墩,垂藤如繖。劉靜遠別業。

「皇華」 墩 在北城內,舊有亭。

寄園 在東城,邑紳任國禎別業。

陟園 :在西門外萬松山。邑紳錢選建,望瞻親塋。

中江樓 在東城外

鎮皖樓 即「中江樓」 舊址。康熙甲子冬,巡撫都御史薛捐資重建。樓凡兩層,規模壯麗,視昔有加焉。

調元閣 在康濟門外

青溪亭 在龍山,郡守劉、郡丞裴、別駕謝同建。大觀亭 在余忠宣廟右,山阜久成廢址。康熙甲子年,巡撫徐重建,亭制弘敞,疏櫺四面,宦客詞人,飲賦其中。一時龍山、百子、雁汊、海門諸勝,畢陳於前,稱「皖江勝蹟。」

霞上 在龍門山之半,明經方都韓讀書處。有驚竹、「掃雲」 、「蓮接」 諸巖洞,嵌空玲瓏,如米顛袖中物。其手植梅花松柏,蒼然古秀。下有竹塢、散華閣,尋雲看瀑,尤為絕勝。

四宜亭 在郭外東偏。江流下注。前令馬剛相其地,謂「宜砥柱以培形勝」 ,擇爽塏而亭焉。畫棟憑江,一吞吳楚之勝,軒窗洞開,光影四射,水天一色,靡景不宜。公餘退食,即婆娑觴詠其下,大有「滁上醉翁」 之意。皖人四時覽勝者比於甘棠焉。

不二亭 在太平寺內,白衣庵左,即萬松山舊址也。前守趙世禎置亭其上,命白衣庵僧參一守之。亭四面環山,多竹樹,春夏林木叢深,靜若太古,遊人塵坌頓釋。及山空木落,而城郭梵宇,參差隱現,亦類衡山畫圖也。

霄漢樓 在盛唐山之陽。邑紳任塾買廢址置園,蒔花種樹,顏之曰《屺將母》也。中豎樓曰「霄漢」 ,縹緲欲飛,江山滿目,八窗洞啟,千里澄觀。多名人題詠其上。。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