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9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九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九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九十九卷目錄

 寧國府部彙考五

  寧國府公署考

  寧國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寧國府戶口考

  寧國府田賦考

  寧國府漕運考

  寧國府風俗考

職方典第七百九十九卷

寧國府部彙考五[编辑]

寧國府公署考    通志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宣城縣附郭。

府治 在陵陽山第一峰之麓,宋紹興中建。

皇清順治十年,知府秦宗堯重修。

經歷司 在府治東

照磨所 在府治西

司獄司 在府治西街北。

陰陽學 ,在府治譙樓南。

醫學 在府治南

軍儲倉 在泰和門內,府治東街北。

宣城縣治 在西門內大街,府治西北,中為正堂,北為「縣宅」 ,明初建。

皇清康熙八年,知縣李敏重修。

縣丞署 在正堂西

主簿署 在縣丞署南,今廢。

典史署 在正堂東南

察院 在府治西

東察院 在府治東

西察院 在縣治西

水陽巡檢司 在本鎮

黃池巡檢司 在本鎮

和豐倉 在縣治西南

水陽倉 在水陽鎮河西。

常平義倉 今廢

養濟院 在舊宛陵驛南。

外縣

寧國縣治 在獨山東,宋紹興中建。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楊名遠重修。

縣丞署 在正堂左,今廢。

主簿署 在正堂右,今廢。

典史署 在廢縣丞署前。

東察院 在縣東

西察院 在儒學東

公館 在西城門左

胡樂巡檢司 在縣西北九十里。

岳山巡檢司 在縣南五十里。

陰陽學 今無公署

醫學 今無公署

東倉 在土神祠左

西倉 在儀門西

存留倉 在儀門西,今廢。

均義倉 在儀門西

涇縣治 在敬天坊西,宋紹興以後建。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孔延禧重修。

縣丞署 在正堂東

主簿署 在正堂西,今廢。

典史署 在正堂東南

行臺 在縣治東

府館 在行臺北

茹麻巡檢司 在縣東南六十里。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醫學 在水西門北

預備倉 在儒學內

聚糧倉 在儒學內

存留倉 在南門外,今廢。

丁糧倉 在縣南二里

兌軍倉 在縣北九十里,宣城灣之南。

均役義倉 在《禮辭》都,今廢。

濟農倉 在《禮辭》都,今廢。

南倉 在茂林都,今廢。

北倉 在泉北都,今廢。

水次倉 在蕪湖

養濟院 在南門內

太平縣治 在三門嶺南。明洪武間建,年久盡圮。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陳恭重建。

縣丞署 在正堂左,今廢。

典史署 在正堂右

察院 在縣治東

公館 在縣治東

會館 在縣西九十里絃歌鄉。

宏潭巡檢司 在縣西一百里。

陰陽學 在譙樓外

醫學 在縣西南

預備倉 在典史宅後

兌軍倉 在東河

養濟院 在「山川壇右。」

旌德縣治 在棲真山東,唐寶應間建。

皇清順治間,推官楊光溥重修。

主簿署 在正堂西,今廢。

典史署 在正堂西

察院 在縣北門

兵道察院 在縣治東

三溪巡檢司 在三溪

陰陽學 在譙樓下

醫學 在縣東今廢

僧會司 在護國寺

道會司 在德山觀

大命倉 在縣治西

兌軍倉 在蕪湖

義倉 在縣左

南陵縣治 在籍山西南,明洪武間建。

皇清順治十年,知縣楊必達重修。

典史署 在正堂西

西察院 在縣東八十步。

東察院 在縣治東北

公館 在縣東七十里

公署 在小塘壩

峨嶺巡檢司 在縣西南七十里。

陰陽學 在縣治南

醫學 在縣治西

存留倉 在儀門東

預備倉 在崇教寺西

社倉 有四,一在縣東蒲橋,一在縣西戴家會,一在縣南三里店,一在縣北新美鄉。

水次倉 在櫓港河北

養濟院 在縣西一百二十步,築圩。

寧國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编辑]

通志縣志合載

本府。宣城縣附郭。

寧國府儒學 在府治東。宋崇寧間,郡守李彥卿移於城內。建炎三年,仍復舊址。紹興十年,郡守汪伯彥更徙而東向文脊峰,元末兵燬,明初,知府黃榮祖創建今地。正統中,知府袁旭撤而新之。明倫堂東西分列四齋,廟廡、橋門諸制悉備。復造學門於廟東,御書樓於堂北。嘉靖十年,建敬一亭,貯「《六箴》碑」 ,各縣悉如其制。萬曆中,知府陳俊、蕭良譽、金勵相繼修葺。

皇清順治六年,知府管起鳳、康熙九年,知府莊泰弘。

大加修葺。十九年,知府王國柱捐俸,教授徐馮、訓導姚士重督修。

宣城縣儒學 在府治西南。舊在城東南。明洪武間,知縣王文質徙建泰和門內。後知縣邢知遠又改建縣治西。宣德間,知縣蕭吉重修。正統間,知府袁旭遷今地。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陳正中,八年知縣王同春,相繼

修葺。康熙十六年,廟全圮。知縣李文敏、教諭徐化民募修未竣。二十一年,知縣袁朝選、教諭陸志遇、訓導錢邦達各捐俸倡修。

《志》「學書院 在府治北景德寺後。明嘉靖甲子,提學御史耿定向、知府羅汝芳、推官李惟觀建。」 宛陵精舍 在書院西,僧綱司右。明嘉靖甲子,知縣姜台建。

待學書院 在文昌臺右。明萬曆己丑,知府廖恆吉、知縣陳公相建。戊戌,知縣尹三聘重修,改為「正學書院。」

同仁會館 在西門內,明萬曆中建。

社學 凡六所明萬曆甲戌,知縣姜奇方建。一在譙樓東,一在鐵牛巷,一在北關外,一在東嶽觀前,一在南門,一在東門,俱月城內。舊社學一所在織染局西,今俱圮廢。

學田 共三頃二十二畝三分六釐三毫,歲得租穀三百三十七石六斗。康熙二十三年,經部

文學田租穀,半給廩生,半給貧生。

外縣

寧國縣儒學 在縣西門外。初在縣東南。宋紹興間,徙東門外。明洪武間,知縣鄭承事創建今地。正統間,知府袁旭、知縣劉清拓增之。弘治間,知縣孫珍徙明倫堂於大殿西。嘉靖中,訓導王曍始作泮池。

皇清康熙十八年,知縣馬光建「尊經閣。」二十年,知縣

陳王策捐俸重修

鳳山書院 一名「明德書院」 ,在射圃前。明正德間,知縣王時正建。嘉靖丁亥,署縣知事胡子亞、司訓王曍重修。萬曆壬申,知縣徐一檟建樓三楹。今院廢,基址猶存。

社學 二一在城東北。明隆慶壬申,知縣徐一檟自東郭外移建。一在縣西街,係稅課局故址。萬曆甲戌,知縣葉之盛建,今「曾侯祠」 即其地也。學田 共二十畝八分七釐七毫,知縣謝紹芳、姜荃林相繼捐置。

涇縣儒學 在縣治北,即大安寺故址。初在縣南,宋淳熙中徙於此。元至正間重建,尋燬於兵。明永樂間,知縣薛蕙、知府袁旭增葺之。

皇清順治六年,教諭施化遠捐募重修。康熙十八年,

知縣鄧琪棻捐修「明倫堂。」 二十二年,知縣蔣《雲翼》、教諭楊《言書》、訓導汪瀠捐募重建。

先師廟五間,前有露臺、丹墀。啟聖祠在儀門內。明

倫堂五間:「名宦祠」 在「啟聖祠右。」 「鄉賢祠」 在「名宦祠後。」

正蒙書舍 即「社學地。明知縣劉世亨建,今廢。」 喻義書院 在儒學東。明知縣劉世亨建,今廢。水西精舍 在水西。明督學黃洪毗建。

社學 初在儒學北,後移儒學東,今廢。

學田 共一百八十六畝九分一釐九毫。學洲地 一百畝,在水西下沙洲。明隆慶戊辰,知縣劉世亨丈入本學,今所存者不過十之一二矣。

水西精舍田地 共二百四十畝。明知縣張堯文、陳大綬、李邦華、孔延禧等置。

太平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宋嘉祐中,徙遷於此。元至正間重建。明正統間,知縣張珪增建。正德間,知縣楊良臣恢拓前基,易櫺星門以石。嘉靖中,教諭王佳士改建明倫堂,鑿泮池。

皇清順治五年,教諭虞敬募造泮池石橋,修「明倫堂。」

康熙二年,知縣陳恭、教諭袁澄、訓導董雲申加葺。二十年,知縣王璘因宮牆隘狹,市地拓垣,廣舊址十之七。黃山峰秀異,獻於前,最為軒敞,得地勝云。

文廟東西兩廡。前為大成門、又前為櫺星門、外為

泮池,啟聖祠在廟後。明倫堂在廟右。名宦祠在大成門左。鄉賢祠在大成門右。

社學 在縣治西

太學館 在縣西文昌閣右。

義塾 在焦村坎下。宋主簿焦自明建。規制大約倣縣庠,敦請名儒司教,遠近子弟來學者。膳費紙筆之類咸給之。

按院下學田 共一十九畝六分,每年額徵本色租稻共二千四百二十四斤。

學院下學田 共八十九畝九分,每年額徵本色租稻共七千一百五十四斤。

旌德縣儒學 在縣東尉廨間。宋紹興中,邑令趙伯傑徙建於此。明初因之。嘉靖間,知縣柳應陽稍徙而北。後知縣李調元建文昌閣於學東。萬曆間,知縣秦文捷大加增建,知縣蘇宇庶重修文昌閣。天啟間,教諭周民改泮池於櫺星門外。

皇清順治二年,廟宇盡圮。徽寧道張文衡、教諭吳邦、

俊倡助建「明倫堂」 於舊址。八年,徽寧道袁仲魁捐俸建「兩廡」 及儀門、月臺,後知縣周一熊相繼繕修。

先師廟:在明倫堂之南。東廡八間,西廡八間。齋房。

東西各五間:廟門三間。「啟聖祠」 三間,在廟之東。明倫堂在廟之北。名宦祠,在廟門東。「鄉賢祠」 ,在廟門西。

書院 在文昌閣西北,明教諭夏之鼎建。社學 有四:二在縣東,一在舊察院旁,一在北門外。

學田 共七十八畝五分。

南陵縣儒學 在縣治西南,即崇教寺廢址。初在縣治南。宋紹興間,遷縣東。元季燬。明洪武間,知府羅汝芳、知縣甘潤、教諭劉子潛重建。嘉靖間,知縣郜永春徙建今地。萬曆間,知縣沈堯中移廟於南四丈。崇禎十年,知縣杜繩甲重建。明

倫堂

皇清順治十年,知縣楊必達倡修。康熙十八年,知縣

屈升瀛、教諭顧芳菁、訓導張翥募建「大成坊。」 二十一年,知縣杜源、教諭顧芳菁、訓導徐鍾麟捐募重修尊經閣。

黌堂書院 在縣西二里。宋熙寧中,學士徐元功乞老歸建,延師訓鄉子弟,故名。又名「元功書院。」

孔氏書院 在縣南六十里呂山下。舊傳「孔子至此」 ,今廢。

籍山書院 在縣治東北。因山為石臺,知縣沈堯中建。

皇清康熙八年,知縣屈升瀛重修。

東社學 在管家祠堂前,今廢。

西社學

南社學 在崇教寺東正街,今廢,有屋三間。北社學 在城隍廟東,今廢,有屋二間。

學田 共六百一十畝一分三釐六毫。

寧國府戶口考        通志[编辑]

府總

原額人丁五萬九千五百一十三丁五分。順治十四年審增實在人丁六萬一千五百五丁五分。

康熙元年審,增實在人丁六萬一千六百三丁。康熙六年,實在人丁六萬一千六百三丁。康熙十一年審,增實在人丁六萬一千六百六十二丁。

康熙十六年審,增實在人丁六萬一千六百九十七丁。

康熙二十二年審增實在人丁六萬一千七百一十丁,內除優免人丁三千八百一十九丁,實在當差人丁五萬七千八百九十一丁。

宣城縣

原額人丁二萬七干五百四十七丁。

每丁科銀二錢一分五釐。

寧國縣

原額「人丁」 六千六百七十一丁。

每丁科銀二錢三分

涇縣

原額《人丁》八千六百二十九丁五分。

每丁科銀二錢三分

太平縣

原額《人丁》二千三百八十四丁五分。

每丁科銀二錢六分

旌德縣

原額《人丁》四千一百九十六丁。

每丁科銀二錢四分

南陵縣

原額《人丁》八千四百六十三丁。

每丁科銀二錢三分

寧國府田賦考        通志[编辑]

府總

原額田地、山塘蕩陂折為一則,共折實田二萬七千六百五十一頃八十七畝一分三釐三毫三忽三微二纖六沙。

順治十四年,實在折實成熟田二萬七千六百五十一頃八十七畝一分三釐三毫三忽三微二纖六沙。又節年丈出溢額田一百四十七頃九十一畝七分二釐七毫一絲零。

康熙十七年實在成熟折實并溢額田共二萬七千七百九十九頃七十八畝八分六釐一絲六忽零。

康熙二十二年實在成熟折實并溢額田共二萬七千七百九十九頃七十八畝八分六釐一絲六忽零。

共該徵折色起存銀一十八萬二千七百一十七兩八錢九分八釐一忽二微零;米六萬二千一百五十四石七斗五升一合七勺零;豆九千一百一十五石二斗八升七合九勺五抄二撮零。

外,不在丁田,徵解「南湖魚潭、河泊所魚課、牧象、草場、城壕租、門攤鈔、匠班」 等項,共銀一千五十五兩九錢一分五釐六毫零,遇閏加銀一十四兩六錢五毫四絲六忽。

宣城縣

原額、田地、山折實田一萬二千二百四十九頃六十二畝五分二釐二毫四絲一忽六微六纖

考證

今實在成熟并溢額田一萬二千三百八十九頃一十六畝三分七釐三毫八絲八忽三微三纖。內每地三畝、折田一畝;山一十二畝、折田一畝

每折實田一畝,科銀五分八釐九毫零。

漕贈銀八毫二絲零

科米二升二合二勺零

漕贈米八勺二抄零

科豆、二合五勺六抄九撮零

外,不在丁田,徵解南湖魚潭并河泊所課鈔,共銀一百九十一兩三錢七分一釐九毫一綵六忽五微。

《牧象草場》租銀一十兩五錢九分五釐。

《芽葉》二茶,銀三十九兩一錢九分三釐。

城壕租銀五兩

《門攤》鈔銀、一百四十六兩四錢一分七釐六毫五絲。遇閏、加銀一十二兩二錢二釐五毫一忽五微

匠班銀二百六十兩五錢五分。

寧國縣

原額田地、山折實田二千七百四十七頃一十九畝三分八釐一毫。今實在同內。地二畝、折田一畝。山十畝、折田一畝

每折實田一畝,科銀六分七釐一毫零。

漕贈銀六毫六忽零

科米一升八合九勺零

漕贈米六勺六撮零

科豆、三合二勺一抄五撮零

外,不在丁田,徵解南湖魚潭并河泊所課鈔,共銀二兩九錢九分七釐六毫二絲零。

《門攤》鈔銀一十四兩二錢一分七釐。遇閏加銀一錢九分一釐五毫二微五纖。

匠班銀二十九兩二錢五分。

涇縣

原額田地、山、蕩、陂折實田三千三百六十三頃九十三畝八釐九絲一忽六微六纖六沙。今實在同內。地二畝,折田一畝;山八畝,折田一畝。蕩陂一十二畝,折田一畝。

每折實田一畝,科銀七分一釐九毫零。

漕贈銀八毫七絲零

科米二升七合六勺零

漕贈米八勺七抄零

科豆五合七抄五撮九圭零。

外不在丁田,徵解南湖魚潭并河汨所課鈔,共銀三兩一錢四分四釐三毫九絲七忽五微。門攤鈔銀一十四兩三錢八分八釐二毫八絲。遇閏加銀二錢一釐三毫五絲七忽。

匠班銀八十五兩九錢五分。

太平縣

原額田地、山折實田一千四百五十一頃五十四畝七分九毫九絲五忽。今實在同內。地二畝,折田一畝。山八畝。折田一畝

每折實田一畝,科銀七分九毫七絲零。

漕贈銀一釐一絲零

科米三升一合四勺零

漕贈米一合一抄零

科豆五合九勺八抄三撮零

外,不在丁田,徵解魚潭河泊所鈔銀七釐七毫八絲九忽五微。

《門攤鈔》銀一十一兩一錢九分。

匠班銀五十三兩五錢五分。

旌德縣

原額田地、山、塘折實田二千一百七十五頃一十八畝四分七釐五毫五絲。今實在成熟并溢額共田二千一百七十五頃三十九畝五釐五毫二絲。內地塘二畝,折田一畝。山九畝,折田一畝。

每折實田一畝,科銀七分五釐八絲零。

漕贈銀五毫七絲零

科米一升七合五勺零

漕贈米五勺七抄零

科豆、三合三勺四抄八撮零

外不在丁田徵解門攤鈔銀一十二兩七錢五分七釐三毫三忽。

匠班銀六十兩七錢五分。

南陵縣

原額田地、山塘折實田五千六百六十四頃三十八畝九分六釐三毫一絲零。今實在成熟并溢額共田五千六百七十二頃五十六畝二分五釐九毫二絲二忽。內地二畝,折田一畝。山塘四畝,折田一畝。

每折實田一畝,科銀六分七釐四毫零。

漕贈銀六毫二絲零

科米一升六合九勺零

漕贈米六勺二抄零

科豆、三合一勺一抄二撮零

外,不在丁田,徵解南湖魚潭并河泊所魚課鈔,共銀三十一兩二錢一分六釐九毫一絲三忽二微。

《門攤》鈔銀二十兩八錢一分八釐八毫。遇閏加銀二兩五釐一毫八絲零。

匠班銀六十二兩五錢五分。

寧國府漕運考        通志[编辑]

府總

康熙二十二年,額徵漕糧正、耗稉米四萬二千石。內正兌稉米三萬石,耗米一萬二千石,贈米二千一百石。

贈銀二千一百兩

《輕賫》銀三千九百兩。蘆蓆七分。折色銀一百五兩

《楞木》七分折色銀、五兩七錢七分五釐

《松板》七分,折色銀四十二兩五錢二分五釐;《蘆蓆》三分,本色四千五百領。

楞木三分,本色折銀二兩四錢七分五釐;松板三分,本色折銀一十八兩二錢二分五釐,裁扣書辦工食銀一千五十八兩四錢,人役工食銀七百兩。

省衛漕項南米九千二百六十三石二斗二升二合九抄九撮零。

宣州衛運軍行、月本色米三千四百六十八石,折色銀三千七百四十七兩三錢四分六釐一毫三絲零

宣州衛運軍、民七軍三、料價銀一千六十七兩三錢六釐

宣州衛運隨俸廩工銀一百四十七兩七錢六釐

寧國府風俗考    通志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宣城縣附郭。

《漢書地理志》:「火耕水耨,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為業,飲食還給,不憂凍餓,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重淫祀。」

《隋書·地理志》:「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其人君子尚禮,庸庶敦龐,故風俗澄清而道教隆洽,亦其風氣所尚也。」

唐尉遲樞《新安禪院記》:「舟車繁會,風俗和柔。」 陳簡甫《宣州開元良吏記》:「宣州,故秦鄣郡地。阻以重山,緣以大江。其俗佻而侈,其人勁而悍。有裴公耀卿者,為刺史,端本重學,宣人始服化矣。」 唐盧肇《記》:「其土樂,其民安,其俗阜。」

韋瓘《大農陂記》:「民庶囂蒙,物業多狀。山川鬥錯,風俗詭浮。」

宋周紫芝《移建縣治記》:東南自古非用武之地,大率民俗阜安,不樂攻剽,號為淳而易治。謝諤記:「南陵之俗,淳雅尚義。」

楊溥《修學記》:「南陵山水清勝,民俗敦樸。」

《元志》:「地廣而僻,人質而文。」

雷禮敬《亭山賦》:「力耕織,薄商販。敦儉樸,禔德教,不侵然諾。砥礪廉隅,尊慕儒術,雅尚詩書。所可愕者,詭習慧訛,黔首嚚豪。小則睚眥衽怨,大則狠黠桀驁。親死不葬,委暴蓬蒿。徼冥竊福,訟諜日號。」

徐瓊《建縣廳記》:「宣城人物嗇饒,風俗樸雅。」 朱大器《保豐臺記》:「宣城據金陵上游,山環而風萃,水曲而氣結。是以士多四方之志,而民鮮百里之游。擁沃饒以為利,侈露積以為富,挾膏腴以傲刀錐。城肇自晉咸和間,民俗敦樸,尚里居,不雜廛市,閱城宅,著姓無幾。唯城東越虹橋,夾宛句濱水而居,多巨室大賈,即土人」 亦僑寓焉。生齒之繁息,泉貨之殷盛,物產之滋殖,棟宇之輪奐,甲於一城,獨稱「豐里。」

明《成化志》:「宣城為宛郡首邑。民習耕稼,尚貨利,士習衣冠禮樂,而民質偽相間,嚚訟生焉。士或」

好逸惡勞,怠於問學。在昔庾、范、江、謝、顏、杜、張、晏諸公,政先化導,士習丕變,以故啟、吳、梅、魏貢之相業,文章聲昭於時。迨後富則輕視儒雅,貧則不崇信義。謝元暉所云「荒階少諍」,辭今不復。矣。

《嘉靖志》:「俗務耕織,薄商販,奢儉相當,頗修禮教。而嗜鬥喜訟,亦往往為有司病。」

《萬曆志》:「宣城三面皆山,唯北為水鄉,民生其間,質性不齊。大率瘠土之民,剛而尚質,沃土之民,柔而好夸,市廛之民,佻而善誑,其居使然也。至務耕織,薄商販,嚴別男女,市無笄黛十人。修絃誦,明道術,雅重氣節。民懼憲章,不輕犯有司。」 是則略同舊所云「嗜鬥喜訟,至以荒階少諍詞為未然者」 ,毋亦未察風草之義歟?

《舊志》:「所產多材,故秀民悅《詩》《書》,好禮義,閭巷田塘之氓悉有以自資,而無慕於外。」

《明一統志》云:「宛陵風俗和柔,其土樂,其民安,其俗阜。」 又云:「庶民嚚豪,習尚詭浮。」 然歷觀紀載,稱江南之氣躁勁,民性輕揚,而尚鬼好祀。涇亦江南之區,永嘉之後,衣冠避難,多萃江左,藝文儒術,斯之為盛。雖閭閻賤子,吟詠不輟。蓋亦因顏、謝、徐、庾之風焉。此六朝習氣也。風物繁華之地,舟車輳集之鄉,衣冠文物之域,此唐、宋民風也。地廣而僻,人質而文,此元時土俗也。又曰:「涇枕山帶川,土地雖少平曠,而亦肥饒。民力耕稼,稍知《詩》《禮》。稟性機慧,有智能,任剛使氣,賢者範勵以成其才,此其大凡也。然沐浴有明二百八十年和平之福,文教一新,土風日盛,庶幾禮義之邦有非前代可比者。」

《舊志》:土地肥饒,民勤稼穡,婦女唯執麻枲,鮮治絲繭。然河通大江,商賈以貸利相尚,士則《詩》《書》頗習,而人物間出,如晉何萬倫、唐楊景、宋徐元功、董必輩,歷有可徵。以後囂風漸多而俗不古。若務華靡、尚剛氣,紛爭蓋不能免。

《府舊志》:「旌德之俗,陋而無制,儉而戾古,葛屨履霜」 之風也。其地大約山陵什之五,池塘什之一,溪谷流水十之一,村邑溪道十之一,山田十之三,良田十之一。婦女恥出門戶,此其近美者。然尚氣好訟,子壯出分婚娶,論財媚神徼福之習,則今猶存焉。

《續府志》:「南陵水十之六,山得十四,北通大江,西阻崇阜,奸宄蘗窟其間,時時竊發,頗為化梗。其民勤樹藝,早斂穫,亦鮮,商賈士修文業,恬於勢利。故嘗以訟牒糾紛,脅持官吏,見為民病。邇且柔和易治,非昔之弊矣。」

《邑舊志》:「士修德學,民知節儉。河道淤而商賈寡,民知務本抑末,嗇於自奉。」

「旌德良田、惡田約十餘萬畝,田畝歲米十餘萬石,常有二十餘萬口無食也,此人有餘而土不勝也。」 故田不足蓺於山,山可墾畬為田。民食朝夕饘粥,不補於饑;女紅終歲紡績,不免於寒。富者斤斤自完,無重味兼飧之奉,鮮細茵厚纊之服。宴享祭祀,賓客往來,止於成禮。雖俗尚纖嗇乎?亦土之所產下於他邑,而財力不足以供也。婚姻競聘物,嫁資多煩文,無《親迎禮》。親戚不甚往來,而餽遺則厚

親喪,請釋道,作齋轉七,合族皆素食。及至葬,鼓樂導其輀車,結綵亭扮故事,以為美觀。親戚來送葬者,皆備紙旗以送。又多卜葬地,或年月不利,山向不通,至十餘年而不葬其親者。或因爭風水地,至兄弟不睦,破家成訟者。此皆習俗之弊。今士大夫家亦有變其習者矣。或曰:「遣江右地理遊俠之徒,則民風正矣。」

《祭禮》「春秋二祭,新喪祭皆素品,多搜山林野菜」 ,至親戚來祭,用葷多至十餘品。今士君子之家,不可不節之以禮。

元日 ,鄉俗長幼男女,夙興列拜上下神祗,次謁祠堂,或設祖宗像,具香燭酒饌以拜其先,然後拜尊長,以次列拜。乃出,拜鄉黨、宗族、鄰里、故舊雜遝,數日而還。

立春 前期一日,邑宰率僚屬迎春於東郊宣陽觀。邑人裝故事,迎春聚觀土牛色,以占水旱等災。是日早,邑宰祀「太歲」 畢,行鞭春禮。民家祀土地神。

元宵 十四、十五、十六,市民各於門首懸燈,或為鼇山。十六日,聽竈求兆,以卜休咎,男女遊觀探親。二十四日,迎竈驚蟄 ,各家以石灰少許置柱磉,謂免蟲蟻。清明 ,插柳於門,人簪一嫩柳,謂辟邪。具牲醪掃墓,以竹懸紙錢而插焉,或取青艾為餅,存禁煙寒食之意。

社 村落醵錢為會。春祭曰祈,秋祭曰「報。」 立苗後,又祭田祖。

四月八日 ,浮屠是日浴佛,有五色香水。民家採烏桕葉染飯,青色有光,曰「烏飯」 ,相饋遺。端午 ,斬艾及菖蒲,懸之門屏,士女咸簪艾葉,飲菖蒲、雄黃酒,以辟邪穢,為角黍相餽遺。小兒則以雄黃點額及兩顴,為香囊,皂角袋數具繫半臂,以五色綵線串之,名「續命縷。」

六月六日 ,家家曬衣,士人曬書。

中秋 登樓望月,多用「西瓜圓餅。」 每歲秋成畢,或設火醮,或報土功,或還神愿,各處多搬演戲文。

九日 ,士人或登高賞菊,作重陽糕以相饋遺。冬至 ,是日,有司行祝拜如儀。按《禮記月令》:「黃鍾冰益壯,陰之極也。」 寧民不尚此節,惟有司及士大夫行禮而已。

臘月八日 ,為佛成道日,各僧寮用麻、麥、豆、粟、芋、苗、萊、菔諸件,雜米為粥以供,名「臘八粥。」 俗家亦多有。

臘月二十四日 ,多掃屋上塵埃。其夕祀竈神,謂之「送竈。」 數日多祀先除日,則年少者必整衣冠,至尊長處行禮,俗呼「辭年。」

除夜 ,寧民家換桃符、門神,設酒果祭祖、祭竈,燒爆竹,放響炮,焚松盤,飲酒,分歲以繼新年。夜深不睡,謂之「守歲。」 民間又多食團子,以取團圓之意。。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