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27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二十七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二十七卷目錄
鳳陽府部彙考一
鳳陽府建置沿革考
鳳陽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鳳陽府星野考
職方典第八百二十七卷
鳳陽府部彙考一
[编辑]鳳陽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编辑]本府
《禹貢》徐、揚、豫三州之境。府治在淮南,為揚州之域。古塗山氏國。春秋時為鍾離子國,嬴姓,徐子之別封,服屬於楚,後為楚邑。秦屬九江郡。漢高帝四年,置鍾離縣,更九江為淮南國。武帝元狩元年,復九江郡。東漢為鍾離侯國。晉初復為縣,屬淮南郡。成帝時,僑置徐州。安帝時立鍾離郡,屬徐州。宋泰始末,改屬南兗州,後置北徐州治鍾離。南齊及梁無異。北齊改為西楚州。隋文帝開皇二年,以地枕豪水,改曰豪州。煬帝大業三年,復置鍾離郡,統鍾離、招義、定遠、塗山四縣。唐武德三年,復為豪州。屬河南道,省塗山。天寶元年,改鍾離郡。乾元元年,復曰豪州,屬淮南道。元和三年,加「水」 為「濠。」 咸通三年,以濠歸淮南,更置宿泗觀察使。五代南唐開運元年,置定遠軍。後周顯德年,置鎮淮軍,為團練州。入宋,割招義縣隸泗州,止轄鍾離、定遠二縣。初隸淮南路。熙寧五年,分屬淮南西路。紹興四年,沒於金,移城定遠縣。嘉定元年,金人歸濠州,復舊治。元至元十三年,設濠州安撫司。十四年,陞為濠州路。十五年,為臨濠府。二十八年,復為濠州,革「懷遠軍為屬縣,隸安豐路,領鍾離、懷遠、定遠三縣。明洪武二年,改為中立府,以泗、邳、徐、宿、壽、潁、光、六安、信陽九州為屬。」 七年,撥滁州、來安、全椒隸本府,以徐州并碭山、蕭、沛、豐縣為直隸;以邳州并睢寧、宿遷縣,隸淮安府;以六安州并英山縣,隸廬州府;以光州并光山、固始、信陽、息縣,隸河南汝寧府。十九年,又撥去滁州并來安、全椒為直隸,遷府治於新城,改名曰鳳陽。轄州五,縣十有三,曰鳳陽、臨淮、懷遠、定遠、《五河》,虹縣、《壽州》、蒙城、霍丘、泗州,盱眙、天長,宿州、靈璧,潁州,潁上、太和,亳州。
皇清因之,隸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尋分隸安徽布政。
使司
鳳陽縣:〈附郭。〉
《禹貢》揚州之域。古濠州地。明洪武三年,築新城於臨淮西二十里,改中立府為鳳陽府,徙治於新城,析臨淮縣太平、清洛、廣德、永豐四鄉置鳳陽縣,又割虹縣南八都益之,為附郭縣。
皇清因之,遷縣治於舊城之東偏,編戶三十四里。
臨淮縣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為鍾離子國。戰國時屬楚。秦併楚,置郡,屬九江。漢置鍾離縣,隸淮南國。武帝時屬九江郡。東漢為鍾離侯國。晉復為鍾離縣,屬淮南郡。安帝時置鍾離,屬徐州。宋泰始末,改屬南兗州,後置北徐州。北齊改為西楚州。隋初改豪州,後置鍾離郡,縣屬焉。唐武德七年,以塗山省人。宋置淮南西路,為團練州。元置安豐路。明洪武三年,改中立縣,又改為臨淮縣,為本府附郭。萬曆間,始改為外屬,隸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九里。
懷遠縣
《禹貢》徐州之域。春秋屬宋,後屬楚。秦屬泗水郡。漢屬沛郡。魏晉屬譙郡之蘄縣。南北朝宋為考城縣,屬盱眙郡。梁置馬頭郡。北齊改為馬頭縣,屬龍亢郡,復置荊山郡。隋曰塗山縣。唐以渦口乃東南走集之地,嘗夾岸為城。五代屬南唐。周世宗置鎮淮軍。宋寶祐五年,築荊山為懷遠軍,領荊山縣,始析地跨淮東西則兼古揚州之域矣。元至元二十八年,革軍為懷遠縣,屬濠州,隸安豐路。明隸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七里。
定遠縣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吳地。戰國屬楚。秦為曲陽縣,屬九江郡。西漢因之,又為曲陽侯國。東漢改曰西曲陽,亦屬九江郡。三國魏西曲陽屬揚州鎮。晉屬淮南郡。南北朝梁改為定遠,置臨豪郡。後齊改為廣安郡,縣曰定遠。隋復為定遠,屬鍾離郡。開皇中郡廢,改縣曰臨濠,屬鍾離郡。唐屬濠州。五代時,南唐改屬定遠軍,宋、元俱名「定遠。」
屬濠州明屬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三里。
五河縣
《禹貢》徐州之域。春秋時為魯、宋、吳三國之境。秦屬泗水郡。漢為臨淮、東海、沛三郡地。後漢以其地合於下邳。晉為臨淮郡地。南北朝宋為彭城、下邳二郡地。東魏為東楚州地。後魏及隋,下邳郡地。唐為泗州地,屬河南道。宋咸淳間,城五河口為安淮軍,置五河縣,以沱、澮、漴、潼合派於淮,故名。元初屬臨淮府,後又屬泗州,隸淮安路。明改隸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五里。
虹縣
《禹貢》徐州之域。周為青州地。春秋時宋地,後為楚邊境。秦屬泗水郡。漢為紅陽、夏丘二縣地,屬沛郡。東漢屬沛國。唐武德四年,以夏丘、榖陽置仁州,又析夏丘置虹。六年,省夏丘。貞觀八年,州廢,以虹隸泗州。元和四年,置宿州,以虹為屬縣。宋復屬泗州。元祐元年,割本縣靈璧鎮為縣。南渡後,沒於金,城郭為墟者六十餘年。元至元十三年,江淮行省承制復立縣治,屬宿州,隸河南歸德府。後改屬泗州,隸淮南路。明改隸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九里。
壽州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屬楚。秦以其地為九江郡,置壽春邑,屬九江郡。漢高祖更九江為淮南國,元狩元年,復為九江郡,屬揚州。後漢因之,為九江郡。魏曰淮南郡。晉因壽春縣為淮南郡,兼置揚州。東晉改壽陽郡。宋初為淮南郡,置豫州,兼置荊河州。齊因之。後魏改曰揚州。梁亦曰豫州,尋改豫州曰南荊河州。陳為豫州。東魏、北齊、後周皆曰揚州。隋文帝改曰壽州,煬帝復為淮南郡。唐為壽州。天寶初,改壽春郡,領壽州安豐、霍丘、盛唐、霍山五縣,隸淮南道。乾元元年,復為壽州。二年,置淮南西道上元二年,徙治安州。五代唐為順化軍。吳為忠正軍。南唐改清淮軍。周世宗克壽州,以潁州之下蔡來屬,徙州治焉。在淮北,復為忠正軍。宋開寶中,廢霍山、盛唐二縣。政和六年,陞為壽春府,屬淮南路。熙寧五年,分屬淮南西路。南渡後,下蔡沒於金,以安豐縣為軍,復府治於壽春。元至元十四年,置安豐路,領一州五縣。十五年,定為散府,領壽春、安豐、霍丘三縣。二十八年,復為安豐路,以臨濠府為濠州,領鍾離、懷遠、定遠三縣,下蔡、蒙城俱屬。明初,改路為壽春府,尋改壽州,領蒙城、霍丘二縣,屬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五十四里。
霍丘縣
《禹貢》揚州之域。蓋古蓼國,偃姓,皋陶之後。春秋時屬楚。秦屬九江郡。西漢蓼縣屬六安國。東漢為侯國,屬廬江郡。西晉蓼縣屬安豐郡。宋、齊、梁、陳並屬豫州。隋開皇十九年,置霍丘縣,屬壽州。後以壽州為淮南郡,縣即屬焉。唐武德四年,以松滋、霍丘二縣置蓼州。七年州廢,省松滋,因以霍丘屬壽州。宋因之。元隸安豐路。明改為壽州,縣即屬焉,隸於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九里。
蒙城縣
《禹貢》徐州之域。春秋時為楚東境。漢為山桑縣,屬沛郡。東漢為山桑侯國,屬汝南郡。魏晉並屬譙郡。後魏置渦州渦陽縣。梁克渦陽,置西徐州,後置北新安郡。東魏改置蒙郡。後齊廢郡,置蒙縣。隋開皇改渦陽為淝水縣。大業初,復改山桑縣。唐天寶初,更名蒙城,屬亳州,隸河南道。宋因之。金屬壽州。元隸安豐路。明改路為壽州,以縣屬之,隸於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五里。
泗州
《禹貢》徐州之域。周屬青州。春秋徐子國地。吳滅徐,為魯、宋、吳三國之境。後屬楚。秦屬泗水郡。漢初,屬沛郡。武帝元狩六年,置臨淮郡。後漢改臨淮為下邳國,屬徐州。章帝時,以其地合於下邳。晉分下邳屬縣在淮南者置臨淮郡,治盱眙。宋為南彭城、下邳二郡地。後魏為下邳郡,兼置南徐州。梁改東徐州。東魏改為東楚州。陳改安州。後周改泗州。隋初更名徐城縣,尋復改泗州。唐初亦名徐城。唐末為吳楊行密所據,建靜淮軍。宋復為泗州,屬淮南路。熙寧五年,隸淮南東路。建隆二年,廢徐城縣。乾德元年,以楚州之盱眙、濠州之招義二縣為屬。紹興十一年,割以遺金,隸南京路。元復為泗州,領臨淮、淮平、虹、靈璧、睢。
寧五縣。至元十六年,割睢寧屬邳州,靈璧入宿州,以五河來屬。又併淮平入臨淮,廢臨淮府,以盱眙、天長二縣隸焉。初隸河南省。至正間,揚州置淮南省,改州隸焉。明初,以五河縣隸鳳陽府,以虹、盱眙、天長隸淮安府。洪武四年,改虹縣隸鳳陽府,復以盱眙、天長二縣屬本州,隸於府。
皇清因之,編戶五十三里。
盱眙縣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屬吳越,并吳入於楚。秦為盱眙縣。東漢屬下邳國。魏置盱眙郡。晉分下邳屬縣在淮南者置臨淮郡,治盱眙,又分臨淮置淮陵郡。永嘉之亂,並沒於石氏。東晉復立盱眙郡,統考城、直瀆、陽城三縣。南齊置北兗州。陳置北譙州。隋初復為盱眙縣,屬江都郡,併考城、直瀆、陽城三縣入焉。唐武德四年,以縣置西楚州。州廢,以東楚州為楚州,盱眙屬焉。建中二年,改屬泗州。宋初,屬楚州。乾德元年,復屬泗州。南渡後,泗州沒於金,以盱眙、招信并揚州之天長,為盱眙軍。建炎四年,廢軍為縣,隸泗州。尋復置軍,又改為招信軍。元仍為招信軍,領盱眙、天長、招信、五河四縣。至元十四年,陞招信路。十五年,改為臨淮府。尋以五河在淮北,改為泗州,併招信縣入盱眙。二十四年,府廢,以縣屬泗州,隸淮安路。明初,隸淮安府。洪武四年,復屬泗州,改隸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七里。
天長縣
《禹貢》揚州之域。周末,吳、越、楚迭據其地。漢屬廣陵國,置廣陵縣。梁置涇州及涇城、東陽二郡。陳廢州,併二郡為沛郡,置沛縣。後周改石梁郡及石梁縣,省橫山縣入焉。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改縣曰永福。初屬揚州府,後廢,府改屬江都郡。唐天寶元年,析江都、六合、高郵三境地置縣,更名天長。南唐置建武軍。周改天長軍。宋至道間,軍廢,復為天長縣。南渡後,割隸盱眙軍,尋復置天長軍。建炎中,廢軍為縣,隸揚州。元初,屬臨淮府。府廢,屬泗州。明初,隸淮安府。洪武四年,仍屬泗州,改隸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三里。
宿州
《禹貢》徐州之域。周屬青州。春秋時宋地,後屬楚。秦為泗水郡地。漢屬沛郡。梁置睢州。北齊置睢南郡。隋開皇初廢,地屬彭城郡。唐元和四年,析徐之符離、泗之虹,置宿州。太和三年州廢,七年復置。初治虹,後徙治符離。屬河南道,領符離、臨渙、蘄、虹四縣。宋建隆元年,陞為防禦使。開寶五年,建為保靜軍,屬淮南路。熙寧五年,分屬淮南東路。元祐七年,陞虹縣之靈璧鎮為屬縣。建炎時,州沒於金。紹興十年,仍屬宋。貞祐三年,改為保靜軍。元隸河南歸德府,領臨渙、蘄、靈璧、符離四縣。至元二年,以三縣併入州,以靈璧入泗州,以虹縣為屬。十七年,改虹縣屬泗州,靈璧復來屬。明初,以州隸鳳陽府,轄靈璧一縣。
皇清因之,編戶七十二里。
靈璧縣
《禹貢》徐州之域。周屬青州。春秋宋地,後為楚邊境。漢為虹縣地,舊為靈璧鎮。宋元祐七年,陞為縣,屬宿州。後金宋交爭,居民流散,城郭為墟。元至元間,復立縣,初屬泗州,十七年,復屬宿州,隸河南歸德府。明屬宿州,改隸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四里。
潁州
《禹貢》豫州之域。周屬楚。秦為潁川郡地。漢為汝陰縣,屬汝南郡。三國魏置汝陰郡,後廢。晉武帝泰始元年,復置汝陰郡。南北朝宋置西汝陰郡。南齊因之。後魏置潁川郡。隋改汝陰郡。領縣五:汝陰、潁陽、清丘、潁上、下蔡五縣。旋廢郡,置潁州。唐初置信州,旋改潁州。領縣四,汝陰、潁上、下蔡、沈丘四縣。肅宗乾元初,隸淮南西道,後改隸淮西道,又隸河南道。大曆四年,隸永平軍。建中元年,隸宣武軍。宋初,為潁州,屬京西路。熙寧五年,分屬京西北路。元豐二年,陞順昌軍。政和六年,改為順昌府,領汝陰、萬壽、潁上、沈丘四縣。紹興時,為金所據,復為潁州。元省四縣入州。至元二年,復領沈丘、潁上、太和三縣,屬汝寧府。明洪武十六年,改隸鳳陽府,領潁上、太和、亳三縣。至弘治六年,陞亳為州,止領潁上、太和二縣。編戶一十四里。萬曆時,增至八十里。崇禎時,併八十里為四十里。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里。
潁上縣
《禹貢》豫州之域。周末屬楚。秦潁川郡地。漢為慎縣,又曰新郪,屬汝陰郡。晉因之。南北朝梁置下蔡郡。齊廢。隋初置潁上縣,亦屬汝陰郡。唐屬潁州,隸河南道。五代因之。宋以州為順昌府,縣亦屬焉。元省縣入潁州,隸河南汝寧府,後復置縣。明仍屬潁州,隸於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太和縣
《禹貢》豫州之域。春秋屬楚。秦為潁川郡地。漢為細陽縣地。隋改為潁陽縣。唐省入汝陰,廢其地為百尺鎮。宋置萬壽縣。宣和中,改泰和縣,屬潁州。元省入州,後復置,隸河南汝寧府。明初,改泰為太,亦隸汝寧府。洪武三年,改隸鳳陽府,屬於潁州。
皇清因之,編戶十六里。
亳州
《禹貢》豫州之域,商所都也。周武王封神農之後於焦,即此地。春秋為陳國之焦邑,後屬楚。秦屬碭郡。西漢為譙縣,屬沛郡。東漢屬沛國。魏置譙郡。晉因之。北魏置南兗州。後周改置亳州,兼置陳留郡,改譙縣曰小黃。隋初郡廢。開皇十六年,分置梅城縣,復為譙郡,尋改小黃為譙縣,併梅城入焉。唐初為譙州,武德四年,復為亳州。天寶元年,改亳郡。乾元元年,復為亳州,領「譙、城父、酇、臨渙、鹿邑、真源、永城、蒙城八縣。屬河南道。」 五代梁為防禦州。後唐為團練州。晉復為防禦。宋大中祥符七年,陞為集慶軍,屬淮南路。熙寧五年,分屬淮南東路。入於金,為防禦,隸南京路。貞祐三年,陞集慶軍。元復為亳州,併城父入譙,衛真入鹿邑,穀熟入睢陽,酇入永城。以睢陽、永城屬河南歸德府,後復置城父州領之,而譙、城父、鹿邑三縣隸歸德府。至正十五年,偽宋僭都於此。明洪武初,改州為亳縣,與鹿邑縣併隸「河南開封府。歸德州後改隸鳳陽府,屬於潁州。弘治九年,改縣為州,仍隸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九里。
鳳陽府疆域考 通志府志合載
[编辑]鳳陽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揚州府高郵州寶應縣界四百里,至高郵州治四百七十里。
西至河南開封府項城縣界五百九十里,至項城縣治六百六十里。
南至廬州府巢縣界一百五十里,至巢縣治二百一十里。
北至徐州蕭縣界三百二十三里。至徐州治四
百一十三里
東南至滁州治二百二十里。
東北至淮安府山陽縣治四百里。
西南至廬州府六安州治五百里。
西北至河南歸德府永城縣治三百五十三里。自府至江南省城,陸路三百二十里,水路一千三十里,至
京師,陸路一千九百一十里,水路三千六里。
東西廣九百九十里,南北袤八百二十三里。《鳳陽縣》:
鳳陽,附邑也。東至臨淮縣界九虹橋十里,至臨淮縣治二十里。
西至懷遠縣界蚌埠四十里,至懷遠縣治七十里。
南至定遠縣界分界嶺五十里,至定遠縣治九十里。
北至靈璧縣界七十里,至縣治一百八十里。東南至臨淮縣破車澗九十里。
東北至五河縣,九十里。
西南至壽州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塗山七十里
東西廣五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
臨淮縣
府東二十里為「臨淮。」 東至盱眙縣界上店鋪五十里,至泗州治二百四十里。
西至鳳陽縣界廣運橋一里,至鳳陽縣治二十里。
南至定遠縣界湛澗鋪四十五里,至滁州治二百二十里。
北至五河縣界淮河中流一里,至宿州治二百三十三里。
東南至盱眙縣,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虹縣,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定遠縣,九十里。
西北至懷遠縣,九十里。
自縣至
京師,陸路一千九百一十里,水路三千六里。
東西廣五十一里,南北袤六十五里。
懷遠縣
府西七十里為「懷遠。」 東至鳳陽縣界蚌埠,三十里,至鳳陽縣治七十里。
西至蒙城縣界潑村九十里,至蒙城縣治一百四十里。
南至壽山界黑河七十里,至壽州治一百四十里。
北至宿州界蟹河九十里,至宿州治一百七十里。
東南至定遠縣,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靈璧縣,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壽州一百四十里。
西北至徐州三百六十里。
自縣至
京師,陸路二千一十里,水路三千七十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定遠縣》:
府南九十里為「定遠。」 東至滁州界清河鄉七十里,至滁州治一百里。
西至壽州界土山九十里,至壽州治一百十里。南至廬州府界高場鄉六十里,至合肥縣治一百八十里。
北至臨淮縣界湛澗鋪四十五里,至臨淮縣治九十里。
東南至全椒縣,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盱眙縣,二百二十里。
西南至廬州府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盱眙縣,二百二十里。
西北至懷遠縣,一百八十里。
自縣至
京師二千里
東西廣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五里。
五河縣
府東北一百一十里為「五河。」 東至泗州界潼河口三十里,至泗州治一百五十里。
西至靈璧縣界韋里堡四十里,至靈璧縣治一百二十里。
南至臨淮縣界淮北岸六十里,至臨淮縣治七十里。
北至虹縣界溝集四十里,至虹縣治九十里,東南至盱眙縣一百六十里。
東北至淮安府邳州宿遷縣三百五十里,西南至鳳陽縣界九十里。
西北至靈璧縣,一百二十里。
自縣至
京師陸路二千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一百里。
虹縣
距府一百七十里為「虹縣。」 東至泗州界堠鋪四十里,至淮安府治三百五十里。
西至靈璧縣界陰陵山五十里,至靈璧縣治七十里。
南至五河縣界溝集五十里,至五河縣治九十里。
北至淮安府邳州睢寧縣界「益道」 路六十里,至淮安府邳州睢寧縣治九十里。
東南至泗州二百二十里。
東北至淮安府邳州宿遷縣一百四十里,西南至臨淮縣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宿州一百九十里。
自縣至
京師陸路二千里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
壽州
府西南一百八十里為「壽州。」 東至定遠縣界北爐橋九十里,至定遠縣治一百八十里。
西至潁上縣界東正陽六十里,至潁上縣治一百四十里。
南至廬州府六安州界木場一百五十里,至廬州府六安州治二百八十里。
北至蒙城縣界棗林鋪九十里,至蒙城縣治一百八十里。
東南至廬州府一百八十里,東北至鳳陽縣一百八十里,西南至霍丘縣一百三十里,西北至亳州四百里。自州至
京師,陸路二千二百八十里,水路二千八百二十
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二百四十里。《霍丘縣》:〈按:「以下二縣屬壽州。」 〉
州東北一百三十里為「霍丘。」
東至安豐舊縣界東河邊六十里,至安豐舊縣九十里。西至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界沙岡,八十里,至固始縣治一百四十里。南至廬州府六安州界車軸嶺,二百里,至廬州六安州治二百八十里。北至潁上縣界淮河岸四十五里,至潁上縣治七十里。東南至廬州府六安州一百七十里。東北至壽州一百三十里。
西南至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一百一十。
里。西北至潁州一百九十里。
自縣至本府三百一十里。「至」
京師。陸路二千三百九十八里。水路三千九百二
十里
東西廣一百四十里,南北袤二百四十五里。《蒙城縣》。
州北一百八十里為蒙城。東至懷遠縣界塞頭店六十里,至懷遠治一百四十里。
西至亳州界雉河集一百里,至亳州治二百二十里。
南至本州界棗林鋪九十里。
北至宿州界趙家集五十里,至宿州治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鳳陽縣,二百二十里。
東北至靈璧縣,二百四十里。
西北至河南歸德府永城縣一百五十里。自縣至本府二百二十三里,至
京師,陸路一千八百里,水路二千七百里。
東西廣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泗州》。
府東二百一十里為「泗州。」 東至淮安府清河縣界洪澤九十里,至淮安府治一百九十里,西至五河縣界潼河口一百二十里,至鳳陽縣治二百十三里。
南至盱眙縣界淮河二里,至江寧府六合縣治一百八十七里。
北至淮安府宿遷縣界「梅家道口」 一百五十里,至淮安府宿遷縣治二百一十里。
東南至天長縣,一百五十七里。
東北至淮安府桃源縣,一百九十里。
西南至滁州一百九十里。
西北至虹縣,二百二十里。
自州至
京師,陸路二千一百八十里,水路二千七百二十
一里
東西廣二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二里。
盱眙縣:〈按:「以下二縣屬《泗州》。」 〉
州南七里為「盱眙。」 東至天長縣界平源鋪六十里,至揚州府寶應縣治一百八十里。
西至臨淮縣界上店鋪一百三十里,至臨淮縣治一百八十里。
南至滁州界「王店集」 六十里,至滁州治一百九十里。
北至本州界淮河北岸五里。
東南至天長縣,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淮安府清河縣,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定遠縣,二百二十里。
西北至五河縣,一百六十里。
自縣至本府一百八十里。「至」
京師。陸路二千一百八十七里。水路二千七百二
十一里
東西廣一百九十里,南北袤六十五里。
天長縣
州東南一百五十七里為「天長。」 東至揚州府江都縣界大儀鄉六十里,至揚州府江都縣治一百二十里。
西至盱眙縣界孝弟鄉九十里,至盱眙縣治一百五十里。
南至江寧府六合縣界「四號墩」 五十里,至江寧府六合縣治九十里。
北至揚州府寶應縣界孝義鄉五十里,至揚州府寶應縣治一百七十里。
東南至揚州府儀真縣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揚州府高郵州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滁州來安縣,一百三十五里。
西北至泗州一百五十七里。
自縣至本府三百三十里。「至」
京師,陸路二千三百二十七里,水路二千九百八
十一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一百里。
宿州
府西南二百三十五里為「宿州。」 東至靈璧縣界徐園鋪六十里,至靈璧縣治一百二十里。西至河南歸德府永城縣界新安鋪一百里,至河南歸德府永城縣治一百四十里。
南至懷遠縣界淝河八十里,至懷遠縣治一百七十里。
北至徐州蕭縣界「胡辛」 莊九十里,至徐州治一百八十五里。
東南至臨淮縣,二百三十里。
東北至淮安府邳州二百二十里。
西南至蒙城縣,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徐州蕭縣,一百五十里。
自州至
京師,陸路一千七百七十里,水路二千三百八十
里
東西廣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七十里。《靈璧縣》:
府東一百二十里為「靈璧。」 東至虹縣界,河北三十五里至虹縣治七十里。
西至宿州界大店六十里,至宿州治一百二十里。
南至五河縣界潼河一百四十里,至鳳陽縣治一百八十里。
北至徐州界雙溝一百四十里,至徐州治一百一十里。
東南至五河縣,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淮安府邳州睢寧縣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懷遠縣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徐州蕭縣,二百二十里。
自縣治至
京師、陸路一千八百八十三里。水路二千三百一
十里
東西廣九十五里,南北袤二百八十里。
潁州
府西四百四十里為「潁州。」 東至潁上縣界彝陵溝六十里,至潁上縣治一百二十里。
西至河南汝寧府汝陽縣界鮦陽城鋪二百一十里,至河南汝寧府治三百里。
南至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界朱皋鎮九十里,至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治二百里。北至亳州界白魚港鋪一百里,至亳州治二百一十八里。
東南至霍丘縣界一百九十里。
東北至蒙城縣,一百九十里。
西南至河南汝寧府新蔡縣一百六十里,西北至太和縣八十里。
自州至
《京師》、「由汴二千二百里由《徐州》二千里由《德州》。」 《一》
千八百里
東西廣二百七十里,南北袤二百九十里。《潁上縣》。〈按:本縣屬「潁州。」 〉
州東一百二十里為「潁上縣。」 東至壽州界東正陽八十里,至壽州治一百四十里。
西至潁州界彝陵溝六十里,至潁州治一百二十里。
南至霍丘縣界淮河二十五里,至霍丘縣治七十里。
北至亳州界城父店八十里,至河南歸德府永城縣治四十里。
東南至安豐縣,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蒙城縣,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一百八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七十里。
自縣至本府三百一十里。「至」
《京師》、「《由汴》二千三百里由《徐州》。」 「二千里由《歸德》。」 《一》
千九百里
東西廣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五里。
太和縣
州西北八十里為「太和。」 東至潁州界七里溝八十里,至蒙城縣治二百里。
西至河南開封府陳州項城縣界界溝七十里,至河南開封府陳州項城縣治一百四十里。南至潁州界雙溝三十里,至河南汝寧府光州治三百里。
北至亳州界吳漕溝八十里,至亳州治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河南歸德府永城縣,三百里。
西南至河南汝寧府新蔡縣一百八十里。西北至河南歸德府鹿邑縣一百七十里。自縣至本府五百里,至
京師二千里
東西廣七十七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
亳州
府西北四百五十里為亳州。東至蒙城縣界雉河集一百二十里,至蒙城縣治二百二十里。西至河南歸德府鹿邑縣界洛河四十里,至河南歸德府鹿邑縣治六十里。
南至潁州界淝河一百六十里,至潁州治二百一十八里。
北至河南歸德府界土牆村五十里,至河南歸德府治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鳳陽縣,四百五十里。
東北至河南歸德府永城縣二百四十里。西南至太和縣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河南歸德府寧陵縣,一百八十里。自州至
京師二千二百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二百一十里。
形勝附
[编辑]本府。〈鳳陽縣附郭。〉
王粲《浮淮賦》:「背渦浦之曲流,望馬丘之高澨。」 《元史·地理志》:「阻淮帶山,為淮南之險。」
舊《郡志》:長淮引桐柏之源橫其北,雲母領眾山之秀阻其南,東帶濠水,西距虎山,實形勝之區。鳳陽縣左為鍾乳,右為離阜,席鳳凰山以為勢。
臨淮縣 淮南險要
懷遠縣 「臨深據險。」
《定遠縣 》「地分雙派,天闢二雄。」
五河縣 淮匯要衝
《虹縣 》「楚宋之交,淮泗之背。」
壽州 扼淮上流,水陸輻輳。
霍丘縣 :灃如遊龍,探水《蒙城縣》 南北咽喉,鍾離藩翼。
泗州 水陸都會
盱眙縣 控兩淮之要
天長縣 「平疇坦蕩,重湖陂澤。」
《宿州 》「右接徐豫,左攬江淮。」
靈璧縣 「陵谷周旋,山河環繞。」
潁州 雄鎮。有控扼之勢。
《潁上縣 》「東連三吳,南引荊、汝。」
《太和縣 》僻小而名區。
亳州 地僻而浮
鳳陽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府屬總
舊志,斗、牛、女在丑,吳越分野。以上揚州之域,二十八宿斗度星紀之次。魏太史令陳卓云:「自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之次,於辰在丑,吳越之分野,屬揚州。」 費直說:《周易》起斗十度。蔡邕《月令章句》,起斗六度。唐一行:起斗九度。劉向云:「吳地,斗分野。粵地,牽牛,婺女分野。」 《三統曆》曰:「斗綱之端,連貫營室、織女之紀」 ,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曰星紀。《爾雅疏》:郭璞云:「牽牛斗,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紀。」 《春秋元命苞》云:「牽牛流為揚,五星主熒惑。」 《續漢志》:《星經》五星之分野,熒惑主霍山荊揚交。《天官書》:「吳楚之疆,候熒惑。」 占:鳥衡北斗之分,屬權星。《春秋緯文耀鉤》云:「蒙山以東至江南,會稽、震澤、揚徐之州,屬權星。」 又《續漢志星經》,「玉衡第六星,主揚。」
「斗宿之屬,為建星,為天弁,為天籥,為狗國,為天狗,為天雞,為農丈人,為天淵,為鱉。牛宿之屬,為天桴,為河鼓,為織女,為漸台,為輦道,為左旂,為右旂,為天田,為九坎,為羅堰。」 女宿之屬,為越,為周,為秦,為代,為晉,為韓,為魏,為楚,為燕,為齊,為趙,為鄭,為離珠,為敗瓜,為瓠瓜,為天津,為奚仲,為扶筐。
揚州之域為鳳陽府,為鳳陽縣,為臨淮,為定遠,為壽州,為霍丘,為盱眙,為天長。
奎婁胃在戌,魯分野。以上徐州之域。《漢志》:徐州,魯地。奎婁胃之分。陳卓云:「自奎五度至胃六度,降州之次,於辰在戌,魯分野。」 費直起奎二度,蔡邕起奎八度,一行起奎二度。劉向云:「魯地,婁奎之分野。」 孫炎曰:「降,下也。奎為溝瀆,故稱降也。」 《韻府》云:「戌分曰降婁,物降落而收斂也。」 《春秋元命苞》云:「天氐流為徐州五星,主歲」 星。《續漢志》《星經》:「五星之分野,歲星主泰山、徐、青、兗。」 《唐志》:「岱宗歲星位焉,北斗之分,亦屬權。」 《星經》云:「玉衡第一星主徐。」
「奎宿之屬,為外屏,為天溷,為土司空,為軍南門,為閣道,為附路,為王良,為策。」 婁宿之屬,為左更,為右更,為天倉,為天庾,為天大將軍。胃宿之屬,為天廩,為天囷,為大陵,為積尸,為天船,為積水。徐州之域,為懷遠,為五河,為虹,為蒙城,為泗州,為宿州,為靈璧。
房、心在卯,宋分野。以上豫州之域。《漢志》:豫州,宋地,房、心之分。陳卓云:「自氐五度至尾九度,為大火之次。於辰在卯,宋分野。」 費直起氐十一度;蔡邕起亢八度。一行起氐二度。劉向云:「宋地,房、心之分野。」 《爾雅》:「大火謂之大辰。」 李巡云:「大火,蒼龍心宿,以候四時。」 郭璞云:「大火,心也,在中最明,故時候生焉。」 《春秋元命苞》云:「鉤鈐里別為豫州,五星主鎮星。」 《星經》:五星之分野,鎮星主嵩高豫。《唐志》:嵩丘,鎮星位焉。《天官書》:「宋鄭之疆,候歲星,占心房北斗之分,屬搖光。」 《春秋緯文耀鉤》云:「外方熊耳,以至泗水陪尾,豫州,屬搖星。」 《星經》云:「玉衡第七星主豫。」
房宿之屬,為鉤鈐,為鍵閉,為罰,為東咸,為西咸,為日,為從官。心宿之屬,為積卒。
豫州之域為潁州。為潁上,為太和,為亳州。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