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3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二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三十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三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三十卷目錄

 鳳陽府部彙考四

  鳳陽府城池考

  鳳陽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八百三十卷

鳳陽府部彙考四[编辑]

鳳陽府城池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鳳陽縣附郭。

鳳陽府城池 ,明洪武七年建,周圍五十里四百四十三步,高丈許。土築城基,唯東北磚壘止四里餘,池不注水。今軍民侵種為田,止朝陽門外有濬隍一段。門十有二,曰洪武、朝陽、獨山、塗山、父道、子順、長春、長秋、南左甲第北左甲第前,右甲第後,右甲第後裁。長秋、父道、子順三門見存。九門今亦圮毀已盡,僅存遺址。

鳳陽縣城池 ,即明舊城。洪武五年建。外城一座,磚石修壘,周圍九里三十步,高二丈許,無池門四裏城一座,磚石修壘,周圍六里許,高二丈五尺。南城河二,東城河一,西城河一。北城無河,唯濬小溝一道,少注水焉。崇禎八年,守監王裕民以流寇犯鳳,奏請「鳳無城郭,容民避難。」 因而結茅其中,民居日密。

皇清康熙六年、奉

旨移縣治於內。

外州縣

臨淮縣「城池 ,梁天監五年築,周圍九里十三步,高二丈五尺。池東遶渦流,西環濠水,北湧淮河,三面皆水,唯南面通陸。門六:東曰聞賢,南曰曲陽」 ,西曰塗山,北曰臨淮,西南曰清流,東北曰移風。角樓六座,警鋪三十五所。明正德七年,巡視都御史叢蘭、守備太監閻瑄重修。嘉靖元年,知縣吳鼎,三十四年,訓導郭維城、鳳陽衛經歷嚴時亨,隆慶四年知縣陳中烈,萬曆六年知縣鄧之亮,三十二年知縣賈應龍,相繼重修。

皇清順治六年,淮水泛漲,衝倒數十餘丈,知縣徐必

進督修

懷遠縣城池 ,梁、魏戰爭時建,周圍九里十三步,高因荊阜,深阻渦淮。至周世宗置鎮淮軍,而城始大。暨宋夏貴,與元對壘,倚為重鎮。舊門有五,後廢。歷元至明景泰元年,知縣王道始因故址修築,尋復堙圮。正德年,山東盜起,知縣李豫城荊山,為中都扞蔽,旋廢,僅存遺址。自是之後,縣無城郭,唯於各街巷門署額:「東曰『賓旭』」 ,南曰「迎薰」 ,西曰「含暉」 ,北曰「朝京」 ,小北門曰「拱元」 ,小西門曰「鳳池。」 名號雖存,不過借以啟閉。至崇禎十三年,流寇猖獗,撫院朱大典題城荊山,遣欽天監戴圓度地於淮河兩岸,菜畦隙地,不動公帑,取辦民間築為新城,周圍僅三里二百餘步。定遠縣城池 《濠梁志》:元至元十三年,復以舊址為縣者,即此城也。明正德七年,知縣楊麓易以磚石。周圍五里二百三十六步,高二丈餘,池深二丈,東西、南闊十丈,北闊二十丈。門四:東曰「毓秀」 ,南曰迎薰,西曰「覽勝」 ,北曰「興龍。」 角樓三座。正德十四年,知縣高璧重修。嘉靖三十六年,山水氾溢,城被衝頹,知縣高鶴又重修。崇禎八年,流寇陷郡,知縣盧春蕙署印陳鵬舉加城埤三尺,後知縣李彬磚砌垛眼,建砲臺。按《縣志》《宋史》,嘉定四年始城定遠城,蓋肇於此。「舊志」 :端平三年,厄於兵火,民移城毀。明洪武初,知縣朱玉重加修築。景泰元年,重築土牆并四門。弘治十年,知縣曾大有偕主簿李祿相土之佳者,重築為牆,視舊加堅厚,覆以瓦,高一丈五尺,有門四,上建樓四,有外門四。

皇清順治庚子,知縣徐三善重修四樓,同時告成。題:

其樓東曰「來紫」 ,西曰「薦爽」 ,南曰「歌風」 ,北曰「拱辰」 ,視從前創建,巍然高大焉。其池深二丈,北闊二十丈,東西南三面各闊十丈,引北山下澗泉注之,其水常不竭。北池東半尤為深闊。舊種芙蕖其中,每歲夏秋之間,花葉紅碧彌望,邑人遊觀者,相屬於道。

五河縣城池 ,舊有土城,周圍四里三十步。淮水衝決,傾圮無存,而縣治已再遷。明嘉靖三十六年,知縣高珍始創建磚城,周圍四里,高二丈三尺,池深一丈五尺,闊三丈六尺。門四:東曰「賓陽」 ,南曰「迎薰」 ,西曰「秩成」 ,北曰「拱辰。」 角樓四座,歲久傾圮。

皇清順治九年,知縣丁浴初漸次修築,始稱完固。按

《縣志》:「康熙二十二年閏六月間,霪雨連綿,城堞傾頹過半,東門樓上下皆圮,知縣鄭鼐捐俸并募鄉紳修葺完固。南門內外并東門外及城東北地方空曠,知縣鄭鼐悉心勸諭,招民訾勝等蓋房居住,每房一間,捐俸銀四錢給助營建。虹縣城池 ,舊惟土堡,歲久傾圮。明景泰元年,知縣王盤復築,弘治十五年知縣樊」 江甃以磚石。萬曆二十二年,知縣任愚始新建磚城。周圍五里十三步,高二丈,上有女牆池,深九尺,闊三丈。門五:東曰永濟,南曰永泰,西曰永豐,北曰迎恩,西北有小門,又有水門二,敵臺八座。按《縣志》,「垛口共一千八百零一個,弔橋凡五座。城內外各馬路一帶,內闊狹不等,外闊八尺;沿城外壕河一帶,約五里餘,深九尺,廣三丈。」

壽州城池 在八公山陽淮淝東南。周顯德中,徙治淮北。宋熙寧復故處。嘉定間,許都統重建。周圍十三里有奇,高二丈五尺,廣二丈。池東南為壕塹,北連淝水,西連湖水。門四:東曰賓陽,南曰通淝,西曰定湖,北曰清淮。角樓八座,警鋪五十五所。明正德辛未,知州吳節修。丁丑,同知梁穀、袁經重修。嘉靖戊戌,知州劉永準、御史楊瞻創護泊岸。戊申知州栗永祿,庚午知州甘來學,丁巳知州呂穆感。萬曆丙子知州鄭相繼重修。

皇清順治己丑,霪雨城圮,知州王業重修。

霍丘縣城池 ,舊唯土垣無隍,本周霍叔故址,自漢至明皆因之。成化間,知縣高昇培築。弘治五年,知縣王啟始覆以瓦,塹以壕。正德七年,流賊壓境,都御史叢蘭按霍,令民修築,始易以磚石。通判方賓董修。越八年,知縣孫誠踵事經營,功始完。周圍六里二百七十三步,高一丈八尺,池深三丈,闊一丈,知縣王啟始鑿,知縣陳表重濬。門四東曰寅賓,後改曰「朝陽」 ,南曰「來薰」 ,西曰「鎮淮」 ,北曰「迎恩」 ,後改曰「拱辰。」 角樓四座,大樓三間,小樓三十六間。知縣劉佐、李璉、周佩、楊善節次繕修之。按《縣志》

皇清康熙七年,知縣姬之簋修葺城堞,添置更樓,綢

繆鞏固,《居然金湯》。

蒙城縣城池 ,明初,原築土城,開三門,曰西門、南門、北門。其東則渦水環遶,且非四達之衢,故未立門。景泰元年,知縣孫震修補其缺。至正德六年,知縣葉寬懲流賊之變,易以磚城。周圍九里三十步,池深一丈五尺,闊倍之。門三:南曰承薰,西曰「中都、西鎮」 ,北曰「拱辰。」 嘉靖年,知縣劉繼先以儒學在東,命開東門,名曰「文明。」 又開水門二。後黃河水溢,衝塌北城,眾欲遷城以避水患,知縣劉宗鼎主議,縮至毛家巷止。今城周圍僅六里許,高二丈二尺。天啟二年,山東白蓮妖震鄰,知縣呂希尚又修之。崇禎八年,闖賊猖獗,知縣王化澄增修雉堞,創甕城。十五年,黃河決溢,城多傾壞,知縣楊子奇補修之。

皇清順治四年,大雨連月,城基崩陷。九月間,知縣田

本沛大修之。十二年,典史金司韜以北門圮壞,捐俸重修。康熙七年,地震城傾,知縣竹《綠猗》又修之。

泗州城池 「城肇於宋,舊有東西二城,皆土築。明初,始更以磚石,合為一城,汴河貫其中。周圍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東南、西、北四門」 ,西南有香花門,角樓、敵臺各六座,警鋪四十五所,月城六座。隆慶庚午,巡按蔡應暘大發贖鍰以創之,僅完其半。萬曆己卯,巡按李時成疏請大修,動支各府州宮庫銀八千兩有奇,成之,城用以固。後淮水屢溢,城根久為水浸,甃石日尋於廢。外壕水高於內,關閘不復啟,東、西、北三門路徑阻絕,唯存南門至州署耳。前《志》云:「諸門皆有水關,西門舊關名金剛渡,東門關曰鐵窗櫺,香花北門二關相對。宋時通漕艘。明弘治間,北關常啟,今久塞,唯香花門一關出水。崇禎四年,水灌州」 城,郡守李希楧於「金剛渡穴城放之,水乃洞泄。往歲冬春之月,淮水消落,則開香花門,放內水而出之。夏秋之間,淮水漲溢堤外。淮水高於外壕,外壕之水復高於內河。內河之水,有生有蓄而無洩。」

皇清康熙十二年,州守李德燿以「修城、修堤」為請。《鳳》

廬道范時秀批准聽士民樂助,先車內水,城賴以保。蓋泗之城郭人民,不即陸沉為沼者,僅恃一堤耳。倘修飭少疏,蟻穴一潰,全城魚矣。不可不刻防也。

盱眙縣城池 城三面沿山,北阻淮水,古稱「城小而堅。」 舊有六門,東曰陳門,西曰玻璃門,南曰

南門北曰水門,東北曰慈氏門,西南曰寶積門,今俱廢,唯遺址存。宋嘉定十一年,修盱眙軍城,阻山帶河,北門尚在,名曰淮汴門。又舊《志》載,盱城在縣境極北,盱山之麓,淮水之濱,半枕山上,半臨水濱,據山川之險,與州城相對。南宋為邊方雄鎮,常宿重兵。至明永樂年廢。

天長縣城池 ,舊唯土城周圍六里餘。明嘉靖三十六年,倭寇天長,知縣黃泰然因舊土城議建置磚城,周圍一千四十六丈有奇,高二丈,基廣二丈七尺,頂廣一丈,池深二丈,闊二丈。門四:東曰「啟文」 ,南曰「長春」 ,西曰「崇本」 ,北曰「永福。」 角樓四座,敵臺五座,水洞四開,東西月城二座。萬曆四十七年,知縣田所賦。崇禎五年,知縣羅萬象相繼重修。

宿州城池 ,始於唐築土為之。明洪武十年,始壘石為址,加以大甓,周圍六里三十步,高二丈四尺,廣二丈五尺,池深一丈,闊一丈,門四:東曰望淮,南曰阜財,西曰連汴,北曰拱辰,角樓四座,外築月城,以固隄防。按《州志》,「宿故城莫詳創始,原惟築土為之,洪武十年,始壘石為址。城之上,每一里八鋪,總之四十九鋪,每一鋪宿州衛百戶一員,鋪兵八名守之。城之下周圍濬以深壕,壕總八里一百八十八步許。」 宿城故稱完固,設有警,亦易以守。正德辛未,流賊突而圍之,凡九日弗克。顧歲久易圮,城戍壕池傾塞者過半。嘉靖丙申春,河南寇急,遠近驚怖,州衛僉議,計在先濬城壕。於是自西而北,則屬之州,自南而東,則屬之衛。分力而治,大工方興,乃未幾而賊擒,旋復弛矣。萬曆二十一年,奉文移州衛各加濬治玆固,未雨綢繆意乎?二十三年,知州崔維嶽親督壕之,兩岸夾植楊柳數萬株,壕之內盛種蓮荷,盈池一派,柳密荷滿,蓋亦有金湯之象。靈璧縣城池 ,自宋元祐七年陞鎮為縣,尚未有城。至明弘治乙卯,知縣陳玉始置土城。至正德改元,圮蕩無遺。六年辛未,知縣陳伯安初任,以流寇逼近淮甸,乃循故址建城。周圍六里許,高一丈九尺,池深八尺,闊二丈。門四:東曰「鹿鳴」 ,南曰「望荊」 ,西曰「鳳儀」 ,北曰「來壁。」 角樓四座。明知縣邢隆繼修。

潁州《城池 》「舊城為北城,明洪武九年,指揮僉事李勝用磚石修砌,周圍四里,高一丈八尺。北門臨潁河,曰承恩,東門曰達淮,西門曰通汴」 ,鐘鼓樓為舊南門。「小西門舊在西城水門上。萬曆二年,知州趙世相稍移西,鑿城設門,與舊連為一城。北門如舊。東、西、南三門俱在新城。南曰迎薰,東曰宜陽,西曰宜秋,門俱有樓」 ,有月城。敵樓四:東南曰「望霍」 ,西南曰「克敵」 ,西北曰《凱歌》,東北曰「向蒙。」 又水門二:一在凱歌樓南,一在宜秋門南。正德甲戊,因流賊亂,兵備僉事孫磐始甃磚,倚潁水為隍。明嘉靖二十年,兵備僉事蘇志皋、萬曆三年,知州謝詔濬隍植柳,鬱然合抱。後多竊伐,遂廢。

潁上縣城池 ,舊有土城,元末兵廢。明初,設守禦所,千戶孫繼達始建磚城。周圍三里六十二步,高二丈五尺,門四:東曰通津,南曰壽春,西曰潁陽,北曰「禾稔。」 建敵樓二,靖氛樓一,敵臺一。南北西三面皆池,東面臨河。明嘉靖二十年,兵備道蘇志皋大濬其壕。萬曆七年,知縣屠隆築東門堤,但壕水東南通河,河卑隍高,水易盡洩。崇禎九年,知縣廖維義重築堤堰,水始不涸。

皇清順治八年,東南城垣盡被大水衝圮,知縣鮑弘

仁自備磚灰,堅修城堞二百二十九丈。順治十二年堤橋傾壞,宛平翟令潁重修

太和縣城池 ,舊有土城,周圍四里七十八步,設有五門。明正德六年被陷。七年,亳州判官楊威署縣事,大加培築。九年,知縣趙夔始砌磚石,周圍一千八百七十九步,高二丈三尺,池深三丈,闊五丈。門四:東曰「順化」 ,南曰「天保」 ,西曰「太平」 ,北曰「大義。」 角樓四座。嘉靖二年,流賊寇邑境,民賴城以安。崇禎八年,闖賊攻陷各城,太和又得保,皆趙夔築造之功也。又築小土牆一,週於池內崖,以衛其城。城上各建樓四,圍城池,深三丈,闊五丈,復沿兩堤環植楊柳,四門之外,隔以弔橋。隆慶三年,復闢小南門,建樓、北門樓。崇禎九年,吳令重建東門樓。

皇清順治十三年,夏令重建「西門樓。」順治十六年,陳

令建東南門樓曰「崇文」 ,為拱峙學宮也;樓曰「文昌」 ,劉令所成。

亳州城池 明初設土城。宣德十年,指揮周廣以磚石包砌,周圍九里三十步,高一丈五尺,廣倍之,池深一丈,闊倍之,形如臥牛,故名「臥牛城。」

門四:東曰「望仙」 ,南曰「武勝」 ,西曰「朝真」 ,北曰「古慶。」 弘治十一年,知州劉寧、指揮石璽,又增設城樓四座,角樓四座,警鋪五十四所。按《州志》:州城舊址,即楚平王所築譙陵城也。元汝南忠武王張柔鎮杞,第八子弘略自杞徙亳,奏據亳之利,從之,命柔率山前八軍,城而戍之,因樹之碑。

鳳陽府關梁考        府志[编辑]

本府。鳳陽縣附郭。

東湖橋 在左甲第門外。

西湖橋 在右甲第門外。

大通橋 在縣東南

鳳陽橋 在洪武門外

老人橋 在縣東南

龍鳳橋 在縣南

關城橋 在縣北

塔地橋 在縣西

高橋 在縣西北

昇子橋 在縣北

三橋 在縣西北

三步兩橋 在縣東

金水橋 在新縣城東南角,通水關。

獨山橋 在縣東

七里橋 在縣西

躍龍橋 在縣東北

庵塔橋 在縣東南

長淮渡 在縣西北

東門渡 在縣西北

西門渡 在縣西北

磨河口渡 在縣北

十里程渡 在縣北

蚌埠渡 在縣西北

臨淮縣

臨淮關 在臨淮門外,屬鳳陽倉,戶部榷課。昇仙橋 在清流門內。唐時橋側有酒樓,藍采和登樓飲酒,乘雲飛昇,今石上足跡猶存。望仙橋 在鐘樓東。相傳藍采和昇仙時,人聚此橋望之,因名。

廣運橋 在塗山門外,今水汙。

昇高橋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昇高山下。元時創。

迎安橋 在縣東二十里。

紅心橋 在縣東南六十里。

響水橋 在聞賢門外

鄒家橋 在移風門外

曲陽橋 在曲陽門外

劉倣橋 在曲陽門外

淮寧橋 在廣運橋西

高橋 在縣南五十里

新高橋 在舊南橋之北。

芙蓉溝橋 :在北門內。

大土橋 在縣治後

三里橋 在縣南三里

周梁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

周家橋 在縣南三十七里。

鄭公橋 在縣東十五里。

溪河橋 在縣東三十里。

司家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

張家莊橋 在縣南五十里。

王二橋 在縣西南五十里。

史官埠橋 在縣南

鄧家橋 在縣東

安樂橋 在縣東

黃丘橋 在縣東南五十里。

遠山橋 在縣南四十五里。

上橋 在縣東南四十里。

石橋 在縣南二十里

淮河南岸渡 :在臨淮門外。

小溪渡 在縣東北五十里。

三岔渡 在縣東

懷遠縣

通濟橋 在黃家溝口

石橋 在縣南四十五里。

碧溪橋 二「一在察院前,一在察院右。」

環帶橋 在儒學前

青龍橋 在東門外

天河橋 在縣東十二里。

符家橋 在縣西南

隔溝橋 在縣西南

考證

觀音橋 :在考城南十里。

建寧橋 在含暉門外

永安橋 海松建

淮河渡 在縣南

渦河渡 在縣北

新城淮河渡 在縣西四十里。

洛河渡 在縣南六十里。

淝河渡 在縣東北二十里桃林村。

天河渡 在縣東一十二里禹會村。

陳家莊渦河渡 在縣北一十里。

貫河渡 在縣西四十五里。

定遠縣

太平橋 在縣東六十里。

曲陽橋 在縣治西,因舊縣名。

通濟橋 在西門外

順陽橋 在南門外

藍柵橋 在邑南三十里,近藍柵城,故名。北爐橋 在縣西九十里。相傳有人於此置爐鑄劍,故名。

霸王橋 在縣西六十五里。相傳楚霸王嘗過此。

安豐橋 在縣西五十里,路通安豐。

走馬橋 在縣東四十里。相傳柴世宗走馬於此。

沙澗橋 在邑東六十五里。

大山橋 在縣東七十五里。

嚴家橋 在邑南十里。年久廢圮,有本縣孀婦金氏捐貲重修。

官橋 在縣南二十里

爐站步橋  、張家橋 俱在縣南四十里。麻埠橋 在縣南六十里。

金光橋 在縣南七十里。

竹墩橋 在縣西十八里。

馬長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白澗橋 在縣西三十里。

永康鎮橋 在縣西六十里。宋嘉祐間造。時家橋  沛落橋 俱在縣西七十五里。西道橋  陸家橋 俱在縣西八十里。邊家橋 在縣北三里。

北沙澗橋 在縣北三十里。

鶴棲橋 在縣東北一十五里。

紅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

山溝橋 在縣東北

雙塘橋 在縣東北五十里。

三橋 在縣東南四十里。

大橋   石閣橋 俱在縣東南五十里。清澄灣橋 在縣西南七里。因水清澄,故名。宋宣和八年立。

鄧家橋 在縣西南十五里。

孫家灣橋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劉會橋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昔劉項會兵於此,故名。

西湖橋  、九子橋  、雙城橋 俱在縣西南六十里。

荒陂橋 在縣西南七十里。

三汊口渡 在縣東五十五里。

下石閣渡 在縣東南五十里。

洺水渡 在縣西九十里。

五河縣

古鐵橋 ,在縣東南淮河中流,水涸方見。熙登橋 ,在縣南。

通濟橋 在大興集南

阜民橋 在大興集東

南沱橋 在縣南

北沱橋 在縣北

橫金橋 在縣南

雙忠橋 在縣北雙忠廟西。

界溝橋  、大歷橋 俱在縣北。

彭家橋 在縣東北

榮家橋 在縣東北

截河橋 在縣西

紅溝橋 在縣西北

蔣家橋 在縣南

邵家橋 在縣東南

官橋 在縣西南

三衝橋 在縣南

赤龍澗橋 、瓦子溝橋 俱在縣西南。

八林橋  、石橋 俱在縣西南。

刀澗橋 在縣西南

東外河口渡 在縣東二里,渡淮。

上店渡 在縣西四十里,渡澮河。

朱家莊渡 在縣東

浮山渡 在縣東二里,渡淮。

蔡家湖渡 在縣西

薛家渡 在縣西

桑家渡 在縣西

築臺集渡 在縣西

順河集渡 在縣西

園宅集渡 在縣西

峽石渡 在縣南

小溪渡 在縣南

柴安集渡 在縣南

《三坌》新集渡 在縣南。

榮家渡 在縣北

武家渡 在縣北

《棗巷集》渡 在縣南。

虹縣

秦橋 在縣東北盤龍山下。

陡門橋 在縣東八里

闤闠橋 在縣南宣化坊,跨汴河,為民物輳集之處。兵燹之後,無復舊觀。

通泗橋 在東門外

尤家廟橋 在縣南

渭橋 ,在縣北五十里。北通小河,至白洋河,南通長直溝、草溝,至五河入淮。亦漕運之要道。北門橋 ,在北關外。

斷絃橋 在縣東五十里。

魏橋 在縣西北七十里。

壽州

正陽關 在州西南,屬鳳陽倉,戶部榷課。淮南第一橋 在北門外,舊名「通濟」 ,跨淝水,長二里許。

東門橋 在州東

南門橋 在州南

三里橋 在州南

淝橋 在州東五里

陡澗橋 在州西南二十里。

九里橋 在州南

十五里橋 在州南。長百丈,寬二丈,高七尺。下蔡渡 在州北三十里。

瓦埠渡 在州東南六十里。

官橋渡 在州東八十里。

霍丘縣

回龍橋 在「霍叔故宮」 遺址,福昌寺前。

羅間橋 在縣北三十里。

陳榮橋 在縣北二十五里。

白露橋 在縣北二十里。

茅澗橋 在縣東十里

窯澗橋 在縣西五里

敦義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旅思橋 在縣北七十里。

洪溝橋 在縣東南五十里。

上石橋 在縣西南五十里。

下石橋 在縣南一百里。

義成橋 在縣南六十里。

通利橋 在丁塔店

大石橋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

金河橋 在靈水集南,新建木橋,跨河上,長二十餘步。

灃河渡 在縣西南十里。

清河渡 在縣北六十里。

家埠渡 在縣東二十里。

擺渡口 在縣東南八十里。

廟臺河渡 在縣西北二十里。

溜子渡 在縣北五十里。

兩河渡 在縣西南六十里。

凱山渡 在縣西三十里。

高唐渡 在縣西五十里。

南肇渡 在縣西九十里。

臨水渡 在縣西一百里。

三劉集渡 在縣南六十里。

唐家渡 在縣東三十里。

袁家埠渡 在縣東南五十里。

關洲口渡 在縣西六十里。

蒙城縣

西橋 在西門外

謝家橋 在縣東

魏家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

樓子王家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馬廠橋 在縣東南五里。

張家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

世農里橋 在縣東十八里。

蒙觀橋 在縣西北七十里。

官莊橋 在縣西北八十里。

劉家橋  、廟橋   、草橋 俱在縣西北九十里。

廣化橋  鄧家橋 俱在縣北三十里。孫家橋 在縣東南三十三里。

西雙澗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永安橋 在縣東南六十里。

棗木橋 在縣東南九十里。

新安橋 在縣東

陳仙橋 在縣南五十里。

蔡家橋 在縣西南十六里。

張家橋 在縣西南二十里。

楊界橋 在縣西南二十里。

崔道人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

呂望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

汪家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

泥溝橋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五里橋 在縣西

文家橋 在縣西十五里。

韓家橋 在縣西三十里。

福寧橋 在縣西八十里。

內津橋 在縣北三十里。

班家橋 在縣西北六十里。

宮家橋 在縣北十里

板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

蔣公橋 在縣西北九十里。

渦河渡 在縣北二里

西陽渡 在縣西五十里。

雉河渡 在縣西九十里。

雙澗渡 在邑東三十里。

泗州

伏龍橋 在州治東

回龍橋 在東門內。宋太祖微時,興兵於此。汴泗橋 ,在州西。一名「通會橋。」

永寧橋 即天門內石壩。

天梯橋 在察院南。今沉於水。

濯清橋 在南門外

胭脂橋 在南門外。橋下有池,水色紅紫。攔駕橋 在《青陽集》西。隋煬帝南巡至此,有馬公諫阻不納,故名。

《斷仙橋 》一名「斷絃橋。」

浮橋 在南門外淮河口。明嘉靖間,御史唐龍建,為泗、盱南北要道。

皇清順治十一年,御史上官鉉委府丞覃《楚大》「重修。」

康熙十年廢。十一年,鳳廬道范時秀捐俸鼎建新署州事盱眙令朱弘祚、盱眙丞葛翊宸、吏目黃《鳳翥》力贊其事。計費數千金,數月告成,商民利涉。今移臨淮。

橋口渡 在南門外

驛前渡 一名「大馬頭渡」 ,在州南。

頭鋪河渡 去州十里

雙溝渡 在州北九十里。

《二》陳溝渡 去州八里。

下黃岡渡 在州西三十里。

于家渡 去州五十里

城兒頭渡 去州一百二十里。

龍窩渡 去州六十里

網張渡 去州四十里

盱眙縣

盱眙關 在縣北,屬「鳳陽倉。」 戶部榷課。

豐登橋

寶積橋 在縣治北山下,跨西湖貫城河,以寶積山水通橋下,故名。

沙金橋  洪澤橋 在縣東二十里。

四十里橋 在縣南

自來橋 在縣西南九十里。

安淮橋 在縣北山下

普濟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

北津渡 在縣北,渡淮。

西津渡 在舊縣鎮北渡淮。

天長縣

石梁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

鳳凰橋 在縣前

張公橋 在縣東。張路斯隋初家潁上,後化龍,淮南多立祠祀之。橋近祠,故名。

普濟橋 在縣西城外,今廢。

永安橋 在縣南城外,今廢。

利涉橋 在縣東城外,今廢。

通濟橋 在縣北城外,今廢。

馬埠橋 在縣西三里

邵公橋 明嘉靖戊申築堤,復作二橋。

便民橋 在縣西四十五里。

中巿橋 明嘉靖十七年,陳棣重建。

七里橋 在縣南七里

汴子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

官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新河橋 在縣東城市之外。

渭水橋 在縣東十里

蘆龍橋 在縣東二十三里。

白馬橋 在縣東三十五里。

秦蘭橋 在縣東四十五里。

香溝橋 在縣東五十里。

王橋 在縣東北十里

新橋 在王橋東

馮公橋 在縣北十里。即護城橋。

三驄橋 即濟美橋。古名「石梁橋」 ,在縣西北。護城渡 在城北七里。

鴉口渡 在縣東北十八里。

宿州

永濟橋 在州北二十五里,即符離橋,一名「埇橋。」 唐李正己反,屯兵埇橋,即此。

柏山橋 在州東北

閔子橋 在州東北八十里。

夾溝橋 在州北六十里。

黃畽橋 在州北

西黃畽橋 在睢溪口子南。明崇禎末年,靖南侯黃得功擊袁營於夾溝而陣,互有勝敗,溝水不流。

弘濟橋 跨瞿溝,三汴水自西北來,經此而南。溧澗橋 ,在州東南一百一十里。

浮橋 跨符離《月沔》中,今廢。

靈璧縣

吳公橋 在虞姬墓前

洪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

沱河橋 在縣西南四十里。

濠城橋 在縣南五十里。

澮支橋 在固鎮

新馬橋 在縣南八十里。

固鎮橋 在縣南七十里。

固鎮新橋 在固鎮南

曹老橋 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

韓家橋 在縣北六十里。

高橋 在縣北十里

潁州

白龍橋 去州西一里許。

懷歐橋 在西湖東一里。

七星橋 在州南五十里。水中有七石,形如北斗,故名。

七旗橋 在州南八十里。

一虎橋 又名「驛口橋」 ,在州西一百里。

《三橋 》宋皇祐元年,歐陽文忠公守潁,新作三橋,名之曰「宜遠飛」 ,蓋望佳,又為之詩。

官擺渡 在州西十五里潁河。

私擺渡 在州西六十里潁河。

三里灣渡 在州東二里潁河與黃河合處。茨河渡 在州西二十五里。潁河

留陵渡 在州東潁河

朱皋渡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

谷口河渡 在州東南,谷河入淮處。

潁上縣

利涉橋 在縣城外

通濟橋 在通津門外

通津渡 在東門外

正陽渡 在縣東南八十里。

八里垛渡 在縣東南七十里。

廟臺渡 在縣南二十五里。

太和縣

磚橋 在縣西十里

史家橋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雙浮屠橋 在縣北三十里。

坯灘溜口橋 在縣西北。

穀河橋 在縣西北八十里。

倪丘橋 在縣北七十里。

白廟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

張貴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

李忠橋 在縣北四十里。

斤溝橋 在縣北五十五里。

板橋 在縣北七十五里。

龍泉寺橋 在縣北六十五里。

張道人橋 在縣東北十五里。

蒲溝橋 在縣北八十里。

考證

興龍橋 在縣北

和陽驛渡 在縣西三里。

普家渡 在縣西五里

舊縣渡 在縣西北九里。

鄭家渡 在縣西五里

白家渡 在縣西五里

王家埠口渡 在縣西北十五里。

焦家埠口渡 在縣東二十里。

漁孫埠口渡 在縣東二十里。

關家埠口渡 在縣東

馬家埠口渡 在縣東北。

亳州

亳州關 在州屬,鳳陽倉,戶部榷課。

「望仙」 伏龍橋 在城內西南隅,今廢。

范公橋 在北關

普濟橋 在州東南四十五里。

趙家橋 在州東八十里。

九里溝橋 在州南九里。

劉家橋 在州東南四十里。

油河橋 在州東南四十里。

傅家橋 在州東南六十里。

陶家橋 在州東南六十五里。

梁家橋 在州東南四十里。

高家橋 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

張村橋 在州東南一百四十里。

西臺橋 在州西北二里。

小石橋 在州西,即「九里橋。」

五麻溝橋 在州東北二十里。

包河石橋 在州東北三十里。

十字河橋 在州南三十里。

通津橋 在州南四十里。

雙溝橋 在州南五十五里。

孔家橋 在州南六十里。

靈津渡 在北門外。宋祥符六年,賜亳州渦水橋曰「靈津橋」 ,命陳堯叟撰記。久廢。今設渡船。車埠渡 在州東十里。

李家渡 在州東三里

韓家營渡 在州西五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