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98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八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百八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八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八十七卷目錄

 紹興府部彙考五

  紹興府城池考

  紹興府關梁考一

職方典第九百八十七卷

紹興府部彙考五[编辑]

紹興府城池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山陰、會稽二縣附郭。

紹興府城池 :「大城者,范蠡所築治也。陸門三,水門三,周二十里七十二步。隋開皇中修,加廣至周四十五里,高一丈七尺五寸,上廣一丈五尺,下廣二丈七尺,女牆七千六百五十,皆高五尺,名曰『羅城』。唐乾寧中重修。宋皇祐中,復加修治,且浚治池壕。嘉定十六年,乃按羅城重加繕治,并修諸城門。元至正十三年,增」 築加廣,內始甃以石,開塹遶之。明嘉靖二年,重修,樓堞女牆,悉易以新磚,高四尺六寸,厚一尺。復濬鑿內外池:「外池東廣十丈,深一丈;西廣八丈,深一丈二尺;南廣八丈八尺,深九尺;北廣五丈,深八尺;內池俱廣一丈八尺,深七尺。」

皇清順治十五年,重加增築,增高女牆六尺四寸。并

二為一,約廣一丈,中設孔竇,可發矢銃。凡女牆十,則置砲臺一,城自是益堅。

外縣

蕭山縣城池 ,未詳創始久廢。明嘉靖三十二年始創建。周圍五里,高二丈五尺,闊二丈二尺。四門:東達台,南拱秀,西連山,北靜海,各設月城。門之上各建有樓,曰「近日拙政」 ,聽潮修文。雉堞二千五百八十有五,鋪舍二十有三。下設水門三,外設弔橋四。城外地因取土築城,遂以為壕。各深一丈五尺,廣三丈,長總計一千五百九十一丈五尺。

皇清順治十年、十五年、康熙八年重加修築。

諸暨縣城池 舊城不知築於何年,圍二里四十八步,高一丈六尺。唐開元中,羅元聞建東北門,天寶中建西南門,吳越王錢鏐修築之。明洪武初,重築州城,左浣江,右長山,圍九里三十步,為門者五:東迎恩,南迎薰,北朝京,西西施,而水門不名,嘉靖中重修。

皇清順治十五年、每堞增高六尺、并二為一。凡堞皆

有隙凡數堞,間增一砲臺。

餘姚縣城池 築於三國吳。圍一里二百五十步,高一丈,厚倍之。元至正十九年,復城之,凡一千四百六十五丈,延袤九里,高一丈八尺,基廣二丈。陸門五:東通德,西龍泉,南齊政,北武勝。後清水門二,四面引江為壕,可通舟楫。明洪武二十年,增治壘堞,後漸圮。嘉靖三十年完葺,遂改其東門曰「澄清。」

皇清順治十五年,每堞增高六尺,并二為一,廣二丈。

其中開隙以便發矢,銃凡十堞,間增置砲臺一。上虞縣城池 舊無城,元至正二十四年,始建議築縣城。東南平衍,西北因山為隍,西南則跨長者山。周圍凡十有三里,高二丈,厚二丈五尺。置樓堞,作五門:「東通明,南朝陽,西畫錦,北豐寧,西南金罍。」 水門三,在金罍、晝錦、通明之旁。明初拆毀,嘉靖十七年乃即故址復建,甃以石。

皇清順治十五年,增舊堞高六尺,凡一丈,併二為一。

堞,開大隙,可發矢銃,又計遠近,設有砲臺。嵊縣城池 ,創始莫考,宋宣和三年修之。慶元初,溪流湍悍,城被嚙,復累石為堤百餘丈以捍城。明洪武間重築,堤亦就壞。弘治築堤,約高三仞,廣稱是,袤二百四十五丈。嘉靖三十四年,尋故城址,大興役築。城前臨溪,後跨山,高二丈有奇,厚一丈有奇,周圍一千三百丈有奇,內外俱甃以石。為門四:東曰「拱明」 ,西曰「來白」 ,南曰「應台」 ,北曰「望越。」 門外有甕城,門上有樓,扁其樓東曰「凝翠」 ,南曰「可遠」 ,西曰「長清」 ,北曰「迴峰。」 東北間為陡門,陡門上有亭,扁曰「溪山襟帶。」 北門右有瞻宿亭一,稱「四山閣。」 東門右有亭,曰「騰蛟」 ,西門左有亭曰「起鳳」 ,為儆鋪若干所,敵臺四所。城內有餘城六尺餘,有馬路六尺,城外路與內稱。萬曆十二年重開「化龍門。」 明年,修「四山閣。」 天啟七年,門樓俱圮。崇禎元年重建。

皇清初,五門樓、四山閣、城垛俱圮。順治五年重建。《康》

熙六年補築

新昌縣城池 ,「新昌舊有土城,高二丈,厚一丈。」

二尺,周十里,久廢無考,惟「迎恩、鎮東候仙」 、「共仁」 四門,名存而已。宋時築東堤以捍水患。明弘治十八年,始築洞門於祥溪廟右。嘉靖十一年,重加修築。城門四:東應台,西通會,南仰山,北「濟川。」 城上為女牆,為窩鋪,門上為譙樓,門外為子城,內外馬路各一丈有奇。東北引溪為池,西南面山。

皇清順治十五年,增高雉堞,重加修葺。

紹興府關梁考一    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山陰、會稽二縣附郭。

大閘關 在府城北三十里三江所。

錢清關 在縣西五十里。

離渚關 ,在縣南四十里。

清潭關 在縣西八十里。

花街關 在縣西南四十里。

三江關 在縣東北三十里。明洪熙間,巡按御史尹崇高奏廢之。

蒿陡關  、平水關 「二關,俱明洪熙元年御史尹崇高並奏革,後工部分司仍遣人抽分。」 嘉靖二十七年,知縣張鑑復申革之。其山稅鈔銀,則帶辦於縣,後山民相讎,遇採伐者仍以匿稅越訟於杭之榷關,重為民病。嘉靖四十五年,來榷者知而禁之。

府城內府橋 在鎮東閣東。《寶慶志》云:「舊以磚甃,不堅久,郡守汪綱乃盡易以石。橋既寬廣,翕然成市。」

酒務橋 在府南一里

鳳儀橋 在府南百餘步。俗呼「懊來橋。」 以近司獄司,故名。

拜王橋 在府西南獅子街。舊傳,錢王鏐平董昌,郡人拜謁於此。又名「登瀛橋。」

北海橋 在府西北二里。俗傳唐李邕寓居之地。

火珠橋 在火珠山下。今名「弘濟橋」 ,又名「寶珠橋。」

萬安橋 在府西北新河。蜀馮氏居於河之北,築園於河之南,作橋以通往來。

江橋 在府東北二里。宋江彪所居之地。今郡人以為「江文通故居」 ,非也。

草貌橋 在府東北。舊傳此地在州城外,俗謂徵稅之所為貌。此以在郊,故名草貌。

題扇橋 在蕺山下,《晉書王羲之傳》:「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五字。姥初有慍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姥如其言,人競買之。他日,姥又持扇來,羲之笑而不答。」 華鎮《考古》云:「舊橋在解慍坊,狀元橋 在府東南四里許,守時詹騤所居里也。」

竹園橋 在禮遜坊

都亭橋 在禮遜坊。《越絕書》:「秦始皇東遊之會稽,以甲戌到大越,舍都亭。」 都亭之名始此。旁有廢井,傳云薊子訓賣藥之所。

大夫橋 在東郭。唐張志和所居里也。

望花橋 在府學前。其地多蓻花為業,蓋宋時始。

鍾離橋 在府南二里。漢鍾離意遺跡。

仰盆橋 與覆盆橋相望,中小橋曰望郎橋,在府東南三里許。相傳是朱買臣出妻遺跡。然買臣是吳人,今《姑蘇志》具載之。大抵越中所傳買臣事,多由「會稽」 字傅會。

斜橋 在府東北三里。其旁多客邸,四明舟楫所集。

廣寧橋 在都泗門內,漕河至此頗廣,橋上正見城南諸山。宋紹興中,韓有功復禹為士子領袖,暑月多與諸生納涼橋上。有功沒,其徒朱襲封亢宗作詩懷之。明隆慶中,漸圮,華嚴寺僧性賢募緣重修。

鏡水橋 在府東四里許。宋時趙處士仲微所居。

杜浦橋 在府城西北十五里漕河旁。自此而南,水無際,鷗鷺翔集。過三山,遂自《湖桑埭》入鏡湖。

柯橋 在府城西北三十里。《漢地理志》:「上虞縣仇亭柯水東入海。」 或云此即柯水橋。東有城隍行宮。

魯墟橋 在府城西北十五里。南為漕河,北抵水鄉,如三山、吉澤、南莊之屬。又北復為漕河。漕河之北,復為水鄉,渺然抵海,謂之「九水鄉」 ,蓋大澤也。

梅市橋 在府城西北二十里。

蘭亭橋 在府城西南二十五里。晉王右軍修禊處。橋下細石淺瀨,水聲晝夜不絕,跨橋為「舍暉亭。」

亭山橋 在府城南十五里。近鏡湖,諸溪之水匯焉。

大虹橋 在府城西南四十里雄架湖上。錢清橋 在府城西北五十三里。舊以木柵為浮橋。明弘治八年,邑人周廷澤乃建今橋焉。蓮花橋 在縣東南百餘步。

平章橋 在縣東南半里。

王儀橋 在縣南一里

大郎橋 在縣西四十步。

小郎橋 在縣西五十步。

清泠橋 在縣西南西園門上。

章家橋 在縣東南二里。

如坻橋 ,在縣東北二里,以近如坻倉,故名。倉橋 ,在縣東北二里,以近便民倉,故名。鯉魚橋 ,在縣北二里許。

錦鱗橋 在縣北二里許。宋時浙東貢院故址,故二「橋」 之名皆取此。

謝公橋 在縣北三里。太守謝公所置,故名。「光相橋 」 ,在縣北三里許。

捨子橋 在縣東南五里。

承天橋 在縣東南一里。

木瓜橋 在縣東北二里。

大雲橋 在縣東北四里。

隆興橋 在縣東南三里。

水澄橋 在縣東北二里。

新河橋 在縣東北二里。

小江橋 在江橋邊,故以「小」 名。

斜橋 在縣東北三里。本名「中正橋。」

大善橋 在縣東北二里。

香橋 在縣東北三里

畫馬橋 在縣東北五里。

探花橋 在縣東北五里。

板橋 在縣北一里許

昌安橋 在縣東北五里。

西跨湖橋 在縣西南五里鏡湖上,南通離渚路。

十老橋 在縣西南十五里。有老者十人共建,故名。

稽山橋 在縣南十五里鏡湖上,以近稽山,故名。東入郡城,西通諸暨路。

橫塘橋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白樓堰橋 在縣西八里。昔橋旁有亭,名曰「白樓」 ,而橋亦名。東入郡城,西通諸暨路。

何山橋 在縣一十里許。東入郡城,南通諸暨路。

迎恩橋 在迎恩門外,舊名「菜市橋。」

永樂橋 在迎恩門外西北五十步。

虹橋 在縣十里。宋理宗少時浴於此,故又名「浴龍橋。」

瓜咸橋 在縣西北十里,又名「會龍橋。」

霞頭橋 在縣西北十三里。

高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運河塘上。橋最高,故名。

越浦橋 在縣西一十四里。

興福廟橋 在縣西一十四里。

王城東橋 在縣西北一十二里。

王城西橋 在縣西北一十五里。

阮社橋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太平橋 ,在縣西北四十六里。橋北有張帝祠。板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

賓舍橋 在縣西六十五里。

餘支橋 在縣西北四十八里。

清江橋 在縣西五十三里。

湖塘跨湖橋 在縣西四十里。東入郡城,西通蕭山路。

禹會橋 在縣西六十里。

夏履橋 在縣西南八十里。夏禹治水,遺履於此,故名。

宣橋 在縣西五十八里。明景泰初重建,改名「登仙。」

鎖秀橋 在登仙橋西百步。

湖上橋 在縣西八十里。

相步橋 在縣西八十里。

官瀆橋 在縣西北十里。

萬家橋 在縣西四里

興安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鄉人祁茂興建,功未就而卒,其子《子安》繼之而成,以其父子之名名「橋」 云。

廣溪橋 在縣西北五十二里。

西小江浮橋 在縣西北五十五里。

文應橋 去縣七里。俗傳朱買臣讀書於此,後封「文應侯」 ,故名。

高門橋 在縣東北十里。

昌坊橋 在縣東北十里。

趙墅橋 在縣東北一十五里。

六山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

富陵橋 在縣東北一十五里。明嘉靖間新建。七眼橋 ,在縣西南二十里。

梅仙橋 在縣西南二十里。

寨口橋 在縣西南七十里。

清墩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

上橫橋 在縣西南二十八里。

行義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

趙家廟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

通利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

上下平橋 去縣三十里,螭峰下。

鑑湖橋 在縣西北一十五里。

涵清橋  、鍾秀橋 並在縣西小步里。浮橋 在尖山,去縣一百二十里,維舟為橋以濟。

金仙橋 在縣西六十五里,明因寺之旁。宋祁國公杜衍所建。

七賢橋 在縣西南二十里,「梁鴻、孟光樵隱處,梅福隱處,方干遊寓處,呂祖謙讀書處,胡致堂胡五峰住處。」

狀元橋 舊名「王家橋」 ,在城南五里,因明狀元張元忭,故名。

河東橋 舊名「太原橋。」 明正德癸酉,里人盛悅建,御史馮應鳳改今名。

東浦灞橋 在縣西北十二里。

天濟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

渭水橋 ,去縣三十餘里,迎恩鄉小步村中潭口。

永安橋 舊名「金玉沙湖壩」 ,與蕭山海塘水並注,口促迅急,覆舟溺人。庠生王道龍妻陳氏、陳大本改造,水始不殺人。

春波橋 在千秋觀前。取賀知章「春風不改舊時波」 之句。

三橋 在府城東南五里。有橋三,其中橋有亭,扁「通濟」 ,「鏡湖」 分東西,以此為限。然以地勢考之,恐亦非古制也。今廢。

五雲橋 在府城東二十六里,有亭,扁曰「溪山」 ,奇麗。舊跨溪,今在平陸矣。

平水橋 在平水市北

雲門橋 在若耶溪南。橋東百餘步,又有小石橋,架亭其上,曰「麗句亭。」

石橋 在廣孝寺前

洞亭橋 在陽明洞前,架小亭其上,自橋東數十步,又有「鬥牛」 、「觀山二橋。」

造成橋 在禹廟西

「縣東橋  」 、「長安橋  」 、「寶祐橋。」

「黃鐵頭橋 」 、龍華橋 在都泗門內,龍華寺之左。

八字橋 :兩橋相對而斜,狀如八字。

東雙橋  孝義橋

九節橋 在長春觀前

通泰橋 又俗名「新橋。」 以上諸橋,並在縣治之東。

鮑家橋 狀元坊里

睡仙橋  。《坊口橋  》。《竹園橋》。

「魚化橋  」 、「紡車橋。」

馬梧橋 在鍾離巷口

馬坊橋  。金斗橋  。「目連橋。」

羅漢橋 亦名「春波橋。」

柳橋 王毓蓍殉節處

「羅紋橋  。」 覆盆橋。

蓮河橋 天慶觀後

廟橋 武肅王廟側。以上諸橋並在縣治南。縣西橋 舊名「府西橋。」

「清道橋  。」 「石灰橋  。」 《大善橋》。

永福橋

捨子橋 在龜山下

大慶橋  。「木瓜橋  。」 「龍興橋。」

市門橋  。「咸歡橋  。」 「吳伯橋。」

「得勝橋  」 、「暗橋   」 、「通市橋 。」 以上諸橋並在縣治西。

小江橋  中正橋

探花橋 旁有小橋曰「田家橋」 ,橋下曰「田家漊香橋 」 ,陸放翁種梅於此,故名。其旁尚存梅園。

衕。俗傳朱買臣還鄉,又名「鄉橋」 者,非也。至元時,勞義士新之。隆慶間,錢守愚重修。

皇清康熙八年,陳伯嘉重修。

弔橋 在五雲門外

居仙橋  、瑞寧橋 並在第一都。

永安橋  、「五湖橋  」 、通陵橋 並在第二都。

馬山橋 在第四都

皋部橋 在第五都

樊江橋  、枯橋 並在第六都。

世鄉橋 在第十二都

壽寧橋  、白塔橋  。越嶺橋。

鳳凰橋  富盛橋

九陵通泰橋 在攢宮

東城橋 今名「東關。」

太平橋 在太平鄉。明萬曆四十八年,董弘度捐造。

鎖泗橋  、鐵絆橋 並在第二十一都大乘橋 ,其南為平水市。

雙井橋  閘橋   。「石旗。」 中興橋。

望仙橋 在縣東南十里。

馬橋 在縣東南六里。千秋橋、  大凌橋、  小凌橋, 並在縣東南七里。

渡東橋 :在東郭門外。

孫斷大橋 在吳融、孫斷之中。張賢臣捐百金造。

浪煖橋 在雙溪港張神廟之左。平水、上灶二溪之水合流於此。向有木橋,水稍漲即衝敗,往來者甚苦之。張賢臣捐貲,糾眾易以石,名曰「浪煖。」 里人勒石於張神廟中,以記其事。明崇禎十七年,山陰謝籲重修。

萬安橋 在六都樊江廣渡庵之南。僧具緣募貲造橋,長二十丈。

曹娥渡 在府城東九十里。絕江而過,隔岸為上虞。

偁山渡 在城東北五十里。

小江渡 在城東南一百里。

南堰門渡 在城南五里。

前梅渡 在城西北六十餘里,錢清江上流。南通諸暨縣,北通蕭山縣。江濱之民捐貲造舟以渡。

張湖渡 在城北七十里。

邵家渡 在城西北三十里。

三江渡 在城東北三十三里。明知府湯紹恩改建新閘。

荷湖渡 在城北三十三里橫山東,大峰山南。上通扁拖、甲蓬二閘,下接三江新閘。北有荷湖,俗訛云「濠湖。」 周圍數里。

查浦渡 在城西八十里。

蘭亭渡 在府城之南二十五里許。跨蘭渚之流。

離渚渡 在城西三十里。

蕭山縣

漁臨關 在縣東南十五里。凡商販竹木牌筏,自上江順流東下,經富陽入小江,悉集於此。每竹木到關,南關主事渡江蒞縣,監視《南關榷書》曰:「木從徽、處、衢、嚴,由大江進漁浦港,往諸暨,賣者泊臨浦下磧堰山抽分,發寧、紹,賣者過義橋、新壩、臨浦、麻溪等壩,裏河洩至白露塘下抽分。」 夢筆橋 在縣城內江寺前。自橋至寺三十步。「白鶴橋 」 在白鶴鋪前,東接山陰界。

漁臨關橋 在縣東十五里。

高遷橋 在縣北五里。《十道志》云:「董襲見孫權於此。」 《吳志》:「孫策入郡,郡人迎於高遷。」 注:「永興有高遷橋。」

惠濟橋 在惠濟寺前,即「鳳堰橋。」

東晹橋 在城東門外。明嘉靖癸巳築城,民多借用橋石。乙卯,慮倭入直薄城下,拆毀。丁巳,令魏堂督民重建。

皇清順治年間重修。

文昌橋  會龍橋 在縣東門外新壩。瑞蓮橋 在縣東門外十五里。明萬曆間,邑女子蔡瑞蓮建。俗呼「姑娘橋。」

北海橋 在縣東門外漊下。陳

鎮海橋 在縣東門外莫家港。

新發王橋 在縣東數里。

石橋 在縣東門外新林鋪前。舊名「浮橋」 ,一曰「木橋。」 架木為梁,每壞,與山陰均葺之。明弘治七年,山陰周廷澤易之以石。北海塘傾,橋亦就隳。守道楊一葵于萬曆十二年修塘,而橋復建。

雙峰橋 在縣東錢清鎮,又曰「方家橋」 ,歲久斷圮。宋郡守汪綱重修。寧宗御舟經行,撤而復葺。倉橋 ,在城中便民倉前。

真濟橋 在縣西。一曰「都亭橋」 ,俗名「市心橋。」 永興橋 在縣西。一曰「新橋」 ,俗稱「西橋。」

永壽橋 在城外鳳堰鋪前。

弘濟橋 在縣西五里,邑紳張幹山建。橋邊有井,來端蒙、端操重修。俗名「嶽廟橋。」

板橋 在縣西九里

倉橋 在縣西興鹽課司前,又曰「官橋」 ,邑紳戴光建。

屋子橋 在縣西十里許。板橋。橋上建屋。康熙年間重修石橋。

鳳堰閘橋 在縣治東城內。未城之先為閘,明嘉靖間建城,改為橋。

弔橋 在縣東門外

陳公橋 在縣東城外百步。明萬曆四十四年,邑令陳如松掘通雙河,堘折運河,水使南注,因建橋焉。

皇清康熙五年,建祠於橋上。

東仁橋 在縣東九里許。

驅虎橋 在縣東十五里。里有虎患,故名。邑人來端操建。

興隆橋 在縣東二十里,邑人吳士驂建,在螺山寺邊。

螺山橋 在縣東

施家橋 在縣東三十二里。

沈家橋  路西橋 俱在縣東三十五里。鄭家橋 在縣東四十五里。

畢公橋 在縣東,去鄭家橋里許。

八字橋 在縣東畢公橋,差折而南。

保壽橋 :在治南城內,邑典膳張匡建。

興仁橋 在縣治南,又曰「府橋」 ,今廢。

芹沂橋 在縣東南。舊《志》云:「宋儒學故址。」 廟橋 在縣南城外,貼社頭廟。

道源橋 在縣南,元戴成之建。

羅婆橋 在縣南四里。明萬曆間,趙汭重修。王家橋 在縣南五里。

大通橋 在縣南,舊名「板橋」 ,因「大通和尚」 改建,故名。明萬曆三十二年,邑州判陸道徵加修,并築縴路。

楊公第一橋 在縣南十里,令楊鐸建。

惠津橋 在縣南十二里。邑人蔡應山、周有科等建。

小江橋  王村橋 俱在縣南二十五里。惠政橋 在縣西南里許。元主簿趙誠建。清泠橋 在縣南三里。

長寧橋 在縣南十里,舊名「樂大橋。」 明成化丙午年建,嘉靖丁巳重修。

東平橋 在縣南十二里,邑主事黃九皋建。新橋 在縣南十六里,邑紳黃三尚倡建。埭上。「黃家」 大橋 在縣南二十里,工部主事謝體升、朱惟一建。

峽山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公孫橋 在縣南三十五里。舊朱村木橋甚狹,有墮死者。明隆慶中,邑人華實改建石橋十五洞,未就。其孫華陞續成之,凡二十一洞。鄉人義之,故名。

皇清康熙元年,邑人王承宗修築三洞。

觀音橋 在縣南四十里。

石蓋橋 在縣南四十五里。

新橋 :距縣五十里。圮毀已久,居民建木橋濟渡;橋狹江廣,每有墮死者。

皇清順治年間,鄉賓單人英捐貲重修「石橋。」

濟遠橋 在縣南六十里。

太平橋 在縣南,去濟遠橋一里。

天濟橋 在縣南,去太平橋一里。

峽浦橋 又曰「蔣家橋」 ,在縣南,去太平橋一里,舊名「沈家橋。」 明萬曆間,洪水衝決,居民架木為梁,行者多不便。

皇清康熙六年,重建石橋,邑人王之鼐有《記》。

順濟橋 在縣西南六十七里,令魏堂建。毓秀橋 在縣南十里。俗呼「莊潘橋。」

儒林橋 在縣治西百步。即北瀹橋。蔡萬善修。惠民橋 在縣治西,即南瀹橋。舊惠民藥局在此。

清風橋 在縣治西祇園寺側,俗呼寺前橋。

皇清順治年間重修。

會龍橋 在縣治西,即林家閘基。未城之先為閘,明嘉靖建城後,改為橋。邑人林可山建。萬曆間,邑人張試捐貲修,改今名。

望湖橋 在縣西門外數武。舊《志》:楊、郭二先生祠在湖口,民登望之,故名。康熙六年重修。盛家橋  、村口橋  、南寧橋。

南滲橋 、四橋俱在縣西門外里許。里人來士創建。

村口閘橋 在縣西八里。

資福橋 在縣西十里

望海橋 在縣西,舊名「王家橋」 ,邑宦來端本建。「應道」 橋 在縣西,舊名「光濟橋」 ,邑生來援同、來應期建。

江龍橋 在縣西,舊名「湯家橋。」 來端蒙、端操建。三中橋 在縣西,舊名「孫家橋。」 來日升、來端容建。

海山橋 在縣西來保。來潮建。

莢竹山橋 在縣西。里人來弘輝剏,孫來士重修。凡橋梁傾圮者,弘輝皆為修理。

東湖鎖翠橋 在縣西,邑官來端蒙建。

飛虹橋 在縣西

永封橋 在治北一里許。明嘉靖戊午,張封君翼孫封君煥開堰立橋,令魏堂定以今名。雲津橋  、望峰橋 俱在縣北里許,今廢。張家橋  、金家橋 俱在縣北一里。

普惠橋 在縣北。舊名「和尚橋」 ,令魏堂修。東百石橋 在縣北二里。里人丁應雷助建。西百石橋 在縣北二里。

施家橋 在縣北三里

郎家橋 在縣北五里

廣濟橋 在縣東北五里。舊名「洞橋」 ,令魏堂修浮橋 。距縣五十里,其江曰「橫江。」 東為山陰天樂鄉,南為桃源尖山埠,明時,上有義渡船。

皇清順治三年,王師達閩,始建浮橋,共船一十六隻。

山陰、蕭山兩縣均派,每年修築,不派別都。王灣橋 在縣南三十里,舊名王灣渡。東為山陰,西為苧蘿鄉。

汀頭橋 在縣西南三十二里。舊名汀頭渡。南為山陰,北為來蘇鄉。

所前橋 在縣西。稍折而北,東為山陰,西為來蘇鄉。

鳳仙橋 在縣北,舊名「周家渡」 ,今俗呼「金雞山橋。」 東為山陰,西為來蘇鄉。

江橋 在縣北,折而東,舊名「捨浦堰。」 南為山陰,北為里仁鄉。

西興渡 是為錢塘江東岸,在縣西十里,吳越通津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