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04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十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十五卷目錄

 泉州府部彙考一

  泉州府建置沿革考

 泉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泉州府星野考

  泉州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四十五卷

泉州府部彙考一[编辑]

泉州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编辑]

本府

閩故越地。秦始皇并天下,平百粵,置閩中郡。漢高祖興,越王勾踐之後曰「無諸」 者,從諸侯滅秦,又佐漢滅楚,高祖封為閩越王。後閩越王郢、郢弟餘善皆以叛誅死。漢以閩、越地險阻,數反覆,遷其民於江、淮間,虛其地。其民亡不從遷者,聚為冶縣。建武間,分冶縣為東、南二部都尉,而泉地屬南部。建安初,以南部置候官、建安、南平、漢興等五縣。泉為候官縣地。漢後主吳永安三年,析候官縣置建安郡,領東安、昭武、將樂、東平、建平、吳興,并舊縣為九。泉為東安縣,而屬於建安郡。晉太康三年,析建安郡置晉安郡,即今福州也。泉地屬晉安,是年,析晉安地置同安縣,尋省同安,復入晉安。南宋泰始四年,改晉安郡為晉平郡。梁天監中,析晉平郡置南安郡。南安郡地兼興、泉、漳,其始即今南安縣也,南安之名始此。陳永定初\,升晉平郡為閩州\,領建安、南安二郡;光大元年,改閩州為豐州。隋開皇九年,改豐州為泉州,仍是今之福州,以建安、南安二郡為縣屬焉。大業初,改泉州復為閩州。大業三年,改閩州為建安郡,領閩、建安、南安、龍溪四縣。唐武德初,改建安郡為建州。五年,析南安縣置豐州,領南安、莆田二縣。貞觀元年,省豐州,以南安、莆田屬泉州,即福州也。嗣聖間,析泉州之南安、莆田、龍溪,置武榮州。聖曆二年省,久視元年復置。景雲二年,改舊泉州為閩州,以武榮州為泉州,屬閩州都督府,方為今泉州矣。開元六年,析南安東南地,置晉江縣,泉州徙治焉。天寶元年,改泉州為長樂郡,尋改長樂郡為清源郡。乾元元年,改清源郡復為泉州。永泰三年,析候官、尤溪二縣各一鄉,置永泰縣。至貞元中,又析永泰之歸義鄉,置歸德場,為今德化之地。貞元十九年,析南安縣之西南四鄉,置大同場,為今同安之地。寶曆間,析南安縣西北二鄉置桃林場,為今永春之地。咸通中,析南安縣西二鄉置小溪場,為今安溪之地。後唐長興三年,升桃林場為桃源縣,又升歸德場為德化縣,猶隸福州。後晉天福三年,閩王昶改桃源縣為永春縣,後皆因之。南唐以泉州為清源軍,以小溪可置縣,遂置縣,名「清溪。」 安溪之建始此。宋太平興國六年,析晉江東鄉十六里置惠安縣,至是,泉州始領七縣。宣和三年,睦州清溪洞盜起,時惡其名,因改清溪為「安溪。元至元十五年,升泉州為泉州路總管府,領錄事司一、縣七。大德元年,立福建平海行中書省,以泉州為治所。大德三年省廢。明洪武元年,始定為泉州府,罷錄事司」 ,屬福建布政司。領縣七:晉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

皇清因之。

晉江縣:附郭。

本晉晉安縣地,屬晉安郡。隋省入南安縣,屬建安郡。唐開元八年,析置晉江縣,為泉州治所,屬泉州。宋、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

南安縣

本漢候官縣地,吳析置東安縣。晉改晉安縣,屬晉安郡。梁為南安郡治所。隋復改為縣,屬建安郡。唐初屬建州,後置豐州。貞觀初,州廢,屬泉州。後為榮武州治所,尋廢,仍屬泉州。宋、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

惠安縣

本唐晉江縣地。宋太平興國,析置惠安縣,屬泉州。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

德化縣

本唐長樂郡永泰縣地。五代唐偽閩立為德化縣,屬長樂府。南唐割今延平尤溪縣之「常平」 、進城二鄉以益之。宋初屬平海軍,後復屬泉州。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

安溪縣

本唐南安縣地。唐咸通中,析置小溪場。五代南唐始立為清溪縣,屬泉州。宋改為安溪縣。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

同安縣

本漢候官縣地。晉析置東安縣,屬晉安郡。隋為南安縣地。唐析南安四鄉置大同場。五代唐復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

永春縣

本隋南安縣之桃林場。五代時,閩置桃源縣。唐長興初,改為永春縣,屬泉州。宋、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

泉州府疆域考        府志[编辑]

泉州府疆域圖

泉州府疆域圖

本府

在福建布政司西南四百一十里。

東至大海岝頭,一百三十里。

西至漳州府長泰縣,一百五十里。

南至大海圍頭一百三里。

北至興化府僊遊縣界一百四十里。

東南至大海,八十三里。

西南至漳州府龍溪縣一百四十里。

東北至興化府僊遊縣界九十里。

西北至延平府尤溪縣界二百里。自府至

京師七千二百五十五里。

東西廣二百八十里,南北袤三百八十四里。《晉江縣》。附郭。

東至惠安縣洛陽橋北二十里。

西至南安縣潘山市界八里。

南至大海圍頭一百三里。

北至興化府僊遊縣界一百三十里。

東南至大海,八十三里。

西南至南安縣赤湖村,界三十里。

東北至興化府僊遊縣界九十里。

西北至南安縣夾嶺界十里。

東西廣二十七里,南北袤二百六十里。

南安縣

在府治西十五里

東至晉江縣界七里

西至安溪縣大宇村界六十七里。

南至同安縣小盈嶺界,八十里。

北至永春縣界九十里

東南至晉江縣石龜鋪西界二十五里。

西南至同安縣羅山院前,界一百一十里。東北至晉江塔頭村,界二十里。

西北至永春縣小姑鋪界一百里。

東西廣七十三里,南北袤一百七十里。

惠安縣

在府治東北五十里

東:至寧崎大海四十五里。

西至晉江縣洛陽橋北三十里。

南:至北鎮大海四十五里。

北至興化府僊遊縣界六十里。

東南:至大岝海頭,五十里。

西北至晉江縣界四十五里。

西南至晉江縣界三十里。

東北至興化府僊遊縣界四十三里。

東西廣八十里,南北袤一百五里。

德化縣

在府治北一百八十五里。

東至興化府僊遊縣白格嶺界八十里。

西至延平府尤溪縣界一百二十五里。

南至永春縣蘇坑界,二十里。

北至福州府永福縣「五古村」 界一百二十里。東南至永春縣劇頭嶺,界二十里。

西南至永春縣龜洋界七十里。

東北至福州府永福縣洑口界一百五十里。西北至延平府尤溪縣官田嶺,界七十里。東西廣二百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

安溪縣

在府治西一百五里

東至南安縣高田界,二十五里。

西至同安縣東嶺界,六十里。

南至南安縣翁村界二十五里。

北至永春縣吉漈嶺界,五十五里。

東南至南安縣大宇嶺界四十里。

西南至南安縣象運山界,二十五里。

東北至南安縣眉田嶺界二十五里。

西北至漳州府漳平縣「大深」 界一百七十里。東西廣八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九十里。

同安縣

在府治西南一百三十里。

東至南安縣小盈嶺界,四十里。

西至漳州府龍溪縣子父嶺界七十五里,南至大海黃牛澳八十里。

北至安溪縣龜洋嶺界五十五里。

東南至南安縣歐嶺界四十五里。

西南至漳州府龍溪縣衝農頭界,七十五里。東北至南安縣九溪舊隘界,四十里。

西北至漳州府長泰縣竹隱村界五十里。東西廣一百一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三十五里,永春縣

在府治西北一百二十里。

東至南安縣水江村界三十里。

西至漳州府龍巖縣平村界四十五里。

南至南安縣南朵村界四十五里。

北至德化縣石碣村界,四十五里。

東南至南安縣塔口村,界三十里。

西南至安溪縣大演村界三十里。

東北至興化府僊遊縣石嶺界,六十里。

西北至德化縣僊人跡界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九十里,南北袤九十里。

形勝附           閩書[编辑]

本府。晉江縣附郭。

川逼溟渤,山連蒼梧。表以「紫帽」 龍首之峰,帶以「金雞石筍」 之阻。

南安縣

九日,姜相。高峰環拱於右,佛跡靈秀,二山盤迴於左。「揖紫帽獅子之奇,抱金雞黃龍之秀。」 《惠安縣》

東南瀕海,西北依山。螺峰峙後,文筆聳前。《德化縣》

諸山環拱丁溪中流

安溪縣

「三峰玉峙,一水環迴。朱鳳迴翔,黃龍內顧。」 《同安縣》。

東南「海島獻奇」 十一在前。《西北峰巒擁秀》十六在後。

永春縣

「南有象山,東有《雙魚簾幕》」 ,馬嶺樓臺。樂山。「群峰走青,一派趨碧。」

泉州府星野考        府志[编辑]

府總

《周禮》:「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凡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 閩屬揚州,揚州有會稽,會稽,越地也。今星家論閩中星分,其說不一。按《晉書》載魏陳卓之言云:「吳越州郡,九江入斗一度,廬江入斗六度,豫章入斗十度,丹陽入斗十六度,會稽入牛一度,臨淮入牛四度,廣陵入牛八度,泗水入女一度,六安入女六度。」 謂其說本於范蠡、鬼谷子、張良。而班固《天文志》則云:「斗、江、湖、牽牛、婺女、揚州。」 范曄《天文志》又云:「牽牛主吳、越,而以廣陵、王、荊之變,句章、鄞、鄮之盜賊驗其應。」 唐張守節則云:「吳地,斗牛之分野,今之會稽、九江、丹陽、豫章、廬江、廣陵、六安、臨淮是也。粵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今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南海、日」 南是也。是張守節謂牛女星分,不屬閩矣。僧一行云:「山河之象,存乎兩間。地有南北河,天有雲漢,南斗在雲漢下流,當淮海間,為吳分牽牛去。」

南河寖遠,自豫章迄會稽,南逾嶺徼,為越分。夫一會稽也,班固以為牛、女星分;張守節以為斗、牛星分;范曄獨主牽牛星分,而一行因之。至其封域之分,吳、越又有互異者。閩為南界中六分之一,泉州為閩中八分之一,即存而不論可也。以新舊志中各有論說,故並存之,竢參考焉。

泉州府山川考一       府志[编辑]

本府。晉江縣附郭。

白虹山 在城東北百里許四十七都。山之北為僊遊,南為晉江,乃郡界過脈之山。按《閩書》:「自僊遊縣之九座山西南行,為朋山,清源之祖,垂瀑如虹。宋莆田陳宓隱居其下,有白虹漈,有龍潭。歲旱禱之,或有雲氣升潭中如虹,三日內必雨。」

香爐山 在常建里。按《閩書》:「在金溪之上,溪中沙淘之,有金。」

八尖山 在常建里。按《閩書》:「山前後相連,距十餘里,大小纍纍,其尖有八。」

豐山 在四十五、六都。每水旱,鄉人禱之,其年遂豐,故名。「左送」 諸水,合惠安白巖、前郭澳溪,出洛陽江。「右送」 諸水,自南安澗埕。牛角金溪出晉江,自香爐山至此,俱在白虹山西南,而盤旋其左右。

雙陽山 為白虹山正脈。郡城望之,微有大小,曰大陽、小陽。南安望之,則二山並峙,一名朋山。清源山 在雙陽山之東,為郡城巨鎮。山周圍四十里,橫跨十餘里,高數千仞,以其在郡之北,故名。北山,一名泉山。以上有石乳泉,清潔甘美,州名泉郡,舊名清源,蓋本於此。《舊志》指泉山為今福州之山者,非是。其上突起三峰,《堪輿家》謂之「三台。」

大旗山 即清源東所迤之山,其形如旗。鳳山 在三十九都,其山自北山而來,踴躍迴拱,如鳳凰飛向之勢,故名。一名皇績山。取王審邽《墓碑》云:「皇者天皇,績者勳績也。」 此蓋王氏誇誕之詞,當以鳳山名為是。

「萬安山 」 ,至《洛陽江》南岸而止。

「梁相山 」 ,宋丞相梁文靖公克家墓在其麓,故名。山在古樓鋪後。

靈山 在郡東南,下瞰東湖,有默德那國人葬其上。前有盤石,上有圓石,撼之輒動搖不止。郡守周道光題為「碧玉毬。」

雲谷山 上有「雲谷室。」

萬歲山 在府城東南。上有法石寺。宋初陳洪進築壇遙祝,以效嵩呼,後人因名其地曰「萬歲。」 坡大書,刻石為碑。

石頭山 在萬歲山之左。山之盡處,有三石傑出,故名。上有「真武殿」 ,舊為郡守望祭海神之所。下為石頭街,民居鱗集,舊有千餘家。

《寶覺山 上有海印室》。

聖姑山 :相傳地產菰,壯大倍常。里人異之,即地建祠,訛為「聖姑」 云。

桃花山 在郡東南。山之土色紅如桃花然,故名。

《赤蝦山 》一名「赤蝦埭。」 以上諸山,皆拱輔於郡城之東者也。

斗南山   、古圳山   、翁山。

嚴山 俱在三十三都紫帽之西,分脈自常春而來,諸山皆拱輔於郡城之西者也。

龜山 在清源之前,郡城西南三十四都,出臨漳門一里許,其形如龜,今置山川壇。其西有石,高二丈許,卓立如筍。宋郡守高惠連以私憾擊斷之。明成化中,知府張喦以舊斷之石補之。今歲久苔生,不見舊斷之跡。

石塔山 去龜山西一里,在石筍橋南。其山從腰至麓,乃一大盤石,與江相接,長二百餘丈,穿伏於水下不可測。上有石塔,今廢。

鼓雷山 去石塔山西南一里許。上有石如鼓,叩之如雷,故名。或云:「天將雨,則其鳴如雷。」 舊有雩壇,為郡守祈雨之所。

紫帽山 在鼓雷山之南。自南安大烏石蜿蜒而來,巃嵸雄聳,為十二峰。舊傳常有紫雲覆其巔,故名。山之南為南安界,北為晉江界。其最高者二峰:左峰之陰有金粟洞,右峰絕頂有凌霄塔,西有石鼓、丹爐、試劍、棋局諸峰。北有天湖巖,南有古元室。

龍首山 在府城西南五里許。有龍翔之勢,故名。俗曰「龍頭嶺。」

考證

小烏石山 :在龍首山之北。山頂有海岸庵。半山有玉泉庵,有蔡公泉。

獅山 去府城南十里,疊於行輦之外,一名「烽山。」 舊傳,昔人嘗置烽燧於此。

行輦山 :在獅山前。俗呼「下輦。」

鴈塔山 去府城南十里,平地突起高岡,秀聳而圓,其狀如塔。上有石約五丈許。元季有李于磐避亂於此山之陽,至今為李氏世居。

東山 即溜石之山也。以上諸山,是為郡城南內局拱輔者也。

華表山 在府城南四十里。山頂巨石聳立,如劍戟然,故名。

靈源山 去府城南四十里。西北之麓有淫祠,曰「吳明宮。」 明嘉靖三年,督學副使邵銳毀之。山高出於東南諸山,上有石,曰「望江石。」 登其上泉,境內山川城郭,歷歷可數。南瞰大海,百里外海城如在。數里,頂有靈源庵,絕頂有紫雲峰、紫雲室,相傳舊有紫雲覆其上,其地四時花木陰映。高州山 在靈源、華表二山之間,尖聳秀淨,與府城相對,故名「高州。」

象陷山 ,在華表山北數里,其勢雄大,上有龍泉岩、《石資岩》。

羅裳山 去府城三十里,為郡城案山。山之東有五髻峰,前有大石壁立,上有畫馬,其跡歲久不沒,蓋有幻術者為之也。又有龍湫、六井。石龜山 在象陷山東南十餘里峻壁之上,石形如龜。

靈秀山 上有小巖,昔有人結庵其側,海潮至則石潤,退則石燥,因名為「海潮庵。」

寶蓋山 去府城東南四十五里。大孤山絕頂有石塔,聳出雲表,商舶自海還者,指為抵岸之期。半山有虎岫岩,雲石光潤,林木青蔥,景象幽邃。

金鞍山 在寶蓋山旁,俗名「小孤山。」 以上諸山是又郡城南外局拱輔者也。

金釵山 去府城東南三十里。兩峰延袤數百丈,若釵股然。上有六勝塔,旁有魁星堂。其左卓立一峰,曰「石鏡。」 旁有小石如鏡。右有小巖,曰石獅巖。

瞻跡嶺 俗呼「般若嶺」 ,至洛陽南五里亭而止。「瑞峰嶺 」 由梁相山轉而南為是嶺。

舟峰 在清源山之東,以形似舟,故名。

蛻巖 在清源山純陽洞之北,相傳謂裴道人蛻骨之所。

遵巖 ,在純陽洞南半里許。左峰相傳謂「僧可遵結廬於此」 ,故名。其地乃一大石,平如砥,縱廣百丈,而舍廬廢圮,三石塔遺址尚存。

泰嘉巖 在遵巖南左半里,地頗平曠,嘉泰寺在焉。侍郎顧珀讀書其中。隆慶二年,知府萬慶為扁曰「新山書院。」 新山,顧公別號也。

半巖嶺 在泰嘉巖西北半里許。巖前有石門,南左逕畔有亭,扁曰「白雲滿地」 ,亭北有巖曰「寒山。」 其院宇今廢。

瑞像巖 在大道巖南。巖石崒嵂,面平如砥,名天柱峰,鐫釋迦石像對峙一峰危立成列,號羅漢峰。又有獅子峰、回舶峰、蓮花峰、雲髻峰、石筍峰、石蟒、石龜、石池、石窗、石門,皆石之形似者,不易。巖 在虎巖之左,相傳昔有女子修行於此,有訪之者曰:「若來往山不易。」 女應曰:「到山亦復不易。」 故名院宇。今廢。

碧霄巖 ,在不易巖南。巖上有巨石侵雲,鑿中為逕,其中之地甚窄,僅可通行,視天一縷,曰「小有天。」 左有亭曰「尋真」 ,誤入。

梅巖 在碧霄巖南。昔有古梅,數百年在其處,故名。有石數尺,中可容人坐。石上鐫「綠潭瀑布」 四字,字畫遒勁可愛。巖畔有澗水合流,東有綠潭,沿流而上至高峻處,有石棋局、石硯、煉丹臼。其北有雙石對峙,泉出其旁,名曰雲根漱玉泉。妙覺巖 在梅巖之東,巖下有亭,扁曰「第一山」 ,刻於石,乃摹米元章書。

獅巖 在妙覺巖東。有石形如獅,泉石幽奇,景狀清曠。

龜巖 在大休巖東。石《屭贔》如穹龜,伏鼇中空,可以棲隱。唐歐陽詹結廬讀書其中,俗呼為「歐陽室。」

南臺巖 ,在紫澤西南一里石之下有臺,以其在二洞之南,故曰「南臺。」 臺之兩旁樓閣,自山下視之,如在空中。登眺其上,則山水相映,景狀萬千,與純陽洞相等。

巢雲巖 在南臺巖東南數十步。巖石懸峭,石罅常有雲氣,故名。隆慶己巳,侍御詹仰庇常棲

遲。此巖即舊址建為書室,故此巖至今以侍御重

彌陀巖 在巢雲巖南。有石室一區,深廣丈餘,中有石佛,高亦丈餘。旁有石罅,廣三尺餘,深五丈餘,其中幽邃靜虛,翠光淡映。前有飛瀑泉,大旱不竭。

木龍巖 在彌陀巖下。相傳其地有古木,根蜿蜒如龍。唐歐陽秬得之以歸,留贊於石。其略云:「妖矯蜿蜒,勢若騰天。疑初孕靈,神化倏然。」 今廢。觀音巖 在木龍巖西。中有觀音石像,故名。老君巖 ,在觀音巖下。其地有石天成,略見頭目髭髯之狀。今巖宇復新,郡人汪旦開《元元洞》於其下。

純陽洞 在清源山中峰登其巔,可盡覽郡中之景,一名「清源洞。」

紫澤宮 ,在蛻巖南下,景甚幽邃,以純陽為上洞,紫澤為下洞。

金粟洞 ,在紫帽山左。相傳,泉人有客洛陽者,遇一羽衣,寄書與洞之真人鄭文叔。既歸,遺書授以粟半升。還家視之,金粟也。有石刻「金粟之洞」 四字。

烏嶼 在郡東。四面皆水,嶼上皆田疇民居。舊有石路,潮至則沒。宋寶祐中,始作「石橋。」

洋嶼 在龍首山北,小烏石山之前。四圍田疇數百頃,此嶼突起於平疇中,上有石洞丈餘,有石刻曰「棲霞洞。」

岱嶼 自石湖山越海港,復為三峰,曰「岱嶼」 ,在海中,介於石湖、北鎮兩山之間。

白嶼 ,二峰相連,在石湖港之西,湍流分匯之處。左右多沉沙,遷徙不常,屢為商舶之患。彭湖嶼 東出海門,舟行二日程為是嶼。在巨浸中,環島三十六,昔人多僑寓其上,以苫茆為廬舍,推年大者為長,不畜妻女,以耕漁為業。其地宜牧牛羊,散食山谷間,各《剺耳》為記,訟者取決於晉江縣城外,貿易數十艘,時為泉之外府,後以倭患,墟其地。或云抗於縣官故墟。今鄉落屋址尚存。

鸕鶿礁 在海中,上有巨石百餘丈,一塔獨立其間,如簪筆然。

三峰石 自紫澤洞西南一里許,為清源右峰。右峰矗起三石,為是石巖。石高十餘丈,嵌空壁立,秀拔可愛。明隆慶元年,知府萬慶鐫「天子萬壽」 四大字於上,《遙祝》

洛陽江 在府城東北二十里,實晉江、惠安二縣夾界之江也。群山逶迤數百里,至江而盡。昔唐宣宗微行,覽山水勝概,有「類吾洛陽」 之語,因以名江。宋皇祐中,泉守蔡襄跨江為橋,曰萬安橋。

晉江 在縣南,實晉江、永春、安溪、南安會流之江也。

筍江 有石壁陂水自花溪林來。大房陂水自圓覺墌來。觀音陂水自建興山來,曾為大埔陂,達於韓陂,至南安牛角潭,合永春安溪之水,出金雞橋,由黃龍渡東流至石塔山,為是江。宋皇祐中,郡守陸廣造舟為梁,曰「浮橋。」 紹興間,僧文繪始建石橋。

浯江 自筍江東流至德濟門,為是江。宋嘉定間,郡守鄒應龍架石為橋,以其造於石筍橋之後,曰「新橋。」 自黃龍江下筍江、浯江,總名曰「晉江。」 相傳晉南渡時,衣冠士族避於此,沿江而居,故曰「晉江。」

溜石江 :自浯江東流至溜石渡為是江;逆而北,環城東南,復東行至於法石、石頭、聖姑,達於岱嶼,入於大海。

黃江 自葛洲溪合靈源山北諸澗,凡有九十九水,俱會於清洋陂,分經大橋至潘湖、小橋為是江。

康溪 為晉江東北護龍之水,自北髻山、乾元院二山之水合流,歷林田、永安、龍濟諸橋注於是。

濠市溪 自石獅、白水巖、香嶺三山之水與施陂水復來會康溪諸水達為是溪,至於留公陂斗門。

長溪 自大帽等山,凡九水合流注為是溪,而白洋水、白石埭諸水復來會。又有覆船山,凡八水合流與惠安沙溪諸水俱至於雷公陂。斗門同出於洛陽江,而東入於海。

凌斜溪 為《晉江》西北護龍之水。自林田山東西流為是溪,會花山飲坑之水西流至南安澗埕渡合永春之水出雙溪口。

磁竈溪 在郡南,西自南安榮第諸嶰坑發源。

葛洲溪 在郡南,自南安洪嶺、湖洋、五峰諸山發源。

九溪 西自南安柏峰發流,其溪九曲,行者九涉,故名。歷大盈、鎮安諸橋,與靈源山西南諸澗流會李市莊頭匯為「東湖」 者,俱由此入於海煙浦。埭 自吟嘯浦會黃江諸水,東北歷結甎橋匯於此,出溜石、六斗門,入於晉江。

陳埭 自吟嘯浦東南流,則為是埭。凡羅裳東北諸澗流為萬石,匯為盈塘。許塘東匯於大沙塘,東南匯於濯纓塘者,俱會於西南二斗門入於海。

玉瀾浦 距陳埭十五里。凡靈源山東南諸澗匯為洑田,流為橫龍、新塘,匯為龜湖,與拱塘、象畔諸水之趨於海者皆歸焉。

植壁港 距玉瀾浦四十里。凡橫山諸澗匯為龍湖,通於虺,湖之趨於海者皆歸焉。

陳坑港 :由植壁沿岸而南為是港。凡井尾埭、烽火埭、西湖諸水之趨於海者皆歸焉。

安海港 :自潘逕港轉入而上,至西南隅,則為是港。

白虹漈龍潭 :相傳,舊有龍自此飛起,歲旱禱之,或有雲氣升潭中如虹,三日內必雨。

夫子泉 舊《志》:「在禮殿庭。宋隆興間,教授視役夫薙蕪,得清泉於鹹鹵之地,味特甘香,環甃以石,揭名其旁,後築塞為露臺。」 今在府學門內者,迺改鑿為之也。

蔡公泉 在烏石。宋皇祐中,郡守蔡襄登此山,有泉自石罅出,其味美。好事者作亭其上,因名。治平中,縣令王克俊刻「蔡公泉」 三字於石。清源泉 在北山上下洞之間,深不過四、五尺,大旱不竭,甘潔無比。中有靈物,身如魚,耳如牛,現則大水。後改名相泉,謂留、梁二相也。

藜杖泉 在北山下洞之前。其泉出之處,自平石之上,深不過一尺,大旱不竭。相傳謂蔡師手握藜戳之而泉出,故名。

乳泉 在藜杖泉之下。宋元祐中,潛江令張總調居於此,嘗取泉煉藥,逾年不壞,以為「惠山泉」 ,殊不及。

雲根漱玉泉 在北山之梅巖,有雙石對峙,泉出其旁。黃寺丞維之,名曰「雲根漱玉泉。」

「瑞泉 」 在北山妙覺巖之下,陳讜名。

聖泉 在北山瑞象巖後。

甘泉 在紫帽山龍潭之側。

靈源泉 在靈源山巔。其泉出於石罅,大旱不竭。

樟木泉 相傳五代周顯德中,歲旱禱於廟,一夕雷震。古樟木有泉自木中出,因而成井,故名。「瑞香泉 」 ,在北山獅子峰下興福院,味極甘美。「石井泉 」 ,在溜石鎮,高甲山。井方廣丈餘,海潮至其旁,與泉不雜,色瑩而味甘。

玉泉井 有三:一在府學明倫堂露臺之東;一在公惠坊內,味甚清冽。又寶蓋山石塔下有泉,亦名「玉泉井」 ,隨海潮汐以為盈縮,雖大旱不竭。「泮南井 」 在泮池南育英門外,以地名。

三元井 在縣學禮殿右。隆慶元年,教諭余釆立石,知縣羅名士書之。

應魁井 在縣學前,久堙。明嘉靖間,教諭黃桂、卓光謨相繼濬。

七星井 在譙樓之前。二井雙門。前井皆兩兩相對如斗形。一在大司成坊前,一在闤闠坊內,一在崇陽門內,如斗柄然,故名。

大井 :在泉州衛內。相傳留鄂公從效鑿,又名「留公井。」

狀元井 在晉安驛內,宋為貢院,故名。井蓋刻「狀元」 二字。

煉丹井 在元妙觀內,相傳「道人吳崇岳煉丹之井。」

涅槃井 在仁風門外。相傳唐僧涅槃所鑿,故名。

玉龍井 在北山清源下。洞不時有雲氣出其上,輒雨,歲旱禱應。

《龍湫六井 》在羅裳山,有在高原者,有在平地者,泉脈相通,汲一井則諸井之水皆動,時有龍起其上。

石眠井 在十六都石壁之麓,瀕海石堆中天然如甃,泉甚甘冽,潮長則沒,退則味甘如故。石湖井 在石湖東灣,三井鼎分其一,井圓四丈餘,深不可測。

鼓雷山龍井 宋慶曆中,有龍蟠繞於井,故名。「龍坡井 。」 在永寧衛城育坊內。其泉甘冽,冬夏汲之不竭。

衛井 在永寧衛儀門之左。其泉甘冽,釀酒煮茗尤佳。

南安縣

九峰山 在縣東北。山有九峰突起,上有西華巖。宋寶祐中,郡守謝埴書「西華九峰」 四字刻於石。

葵山 在縣東北。山有疊石,如葵花然。

蓮華山 在縣治西北三里許。山甚聳峙,巔開八石如蓮華。中一石曰「一眺石。」 登其上可盡覽邑中溪山之勝。石下有不老亭。

吳亭山 在縣東。有吳氏墓,架亭於上,故名。靈秀山 在縣東,與佛跡山相連,屏然而峙,秀麗可愛。

佛跡山 在縣東。唐光啟中,一夕山上忽光現,刺史王潮使人尋訪,於石上得巨人跡,因名「佛跡。」

翠屏山 在縣東三都,界於晉江、南安之間。大小潘山 在縣東大溪北岸,民居湊集,舊有潘山市,倭亂後頓覺蕭條。以上諸山皆翼於縣之東者。

九日山 ,在縣西南二里許。相傳重九日,邑人登高於此。其麓有延福寺,寺內有放生池,池上有翠光亭。

金雞山 在縣西金雞溪南。相傳,昔有金雞飛止其上,故名。以上諸山皆翼於縣之西者。四瑞山 在縣北五都。山多產芝蘭梅竹,人以「四瑞」 名之。又名瑞峰山。

卓雲山 在縣北八都。山勢極高,雲霧常覆其上。

胡洋山 在縣北九都。山下平洋,皆胡姓田塘。高蓋山 在縣北十一都,山頂方平如蓋。天柱山 在縣北十二都。其峰高峻,上有石岩,中鐫石佛像,高丈餘,上有雲煙覆之。亦曰「天柱巖。」

城山 在縣北十六都。其山環抱樹木,周匝如城。

白龜山 在縣北十六都。山有怪石如龜,其色白晢。

臥龍山 在縣北十七都,形如臥龍。

香罏山 在縣北十七都,其形如罏,其頂常有雲氣,如香之裊。

文筆山 在縣北十八都,尖秀如筆。

龍源山 在縣北十九都。山下有泉,由石中出。以上諸山擁於縣北者。

壺公山 在縣南三十六都。形似倒壺,故名。半月山 在縣南三十六都。亦以形名。

麗碧山 在縣南三十七都。峰巒秀麗,石潔白可愛。

雄山 在縣南三十八都。其山高大雄峙,上有飛瓦巖。

雞暮山 在縣南三十九都。相傳,昔有金雞飛止其上,迨暮飛去。又名雞籠山。其山不甚高聳,但面圓淨如雞籠然。

大豐山 在縣南三十九都。山勢豐隆,下臨大溪,又名「太湖山。」

覆鼎山 在縣南四十都,以形似名。

華表山 在縣南四十四都。雙峰夾拱,如華表然。其麓舊常生芝,又名「芝瑞山。」

鴻漸山 在縣南四十五都,為同安、南安之界,瑞峰秀麗,如鴻欲飛。其麓多產黃菊,又名黃菊山。

象陷山 在縣南四十五都。勢如象伏,故名。高田山 ,在縣西北十三都。其山最高,有田數十畝。

梁山 在縣西北十三都。其山昔有梁姓者種松於上,陰森可愛。

大安山 在縣西北二十二都。地勢幽阻,上有棲真巖,巖穴之中容數百人。石下有泉,歲旱不竭。

高鎮山 在縣西北二十六都,又名雞髻山。其山土肥泉甘,多產棗栗。下有翠屏峰、瞻道巖東有小石巖。宋時有僧法盛者居之,道行高潔。呂縉叔題其室曰「晏𪐝。」 以上諸山奠於邑之西北者。

楊梅山 有二,一在縣西二十都,下有虎廳巖,巖中有石如虎,故名。又有雪峰巖。一在縣西三十都,以山多楊梅,故名。上有鴻福院,今廢。齊雲山 在縣西二十都。山勢峭拔,上與雲齊。雙溪山 在縣西二十二都,永春、安溪、雙溪夾流,至此會合,以達金雞。

御看山 ,在縣西二十四都。聳伏環抱,松木蒼。

翠可愛

英岌山 在縣西二十七都。山勢盤踞數十餘里,中峰尖而勢差伏,傍二峰兩翼簸張,如鷹之奮飛然。一名「鷹山。」 下為英洋溪,縣治正當之。又名「三公山。」

九仰山 在縣西二十七都。眾山九面環仰之,故名。上有石佛巖,山石四旁突起,中有石佛像。象運山 在縣西。山形高大,其狀如象,俗訛為翔雲。《清源志》與舊志俱誤分為二山,今改正。與安溪接界。下有龍鬚巖,石罅生龍鬚草。山之南有石碑,巖後有石,高三四丈,類碑,故名。東有池溪巖,又名佛溪巖。有橋,亦名佛溪橋,英溪之源出焉。

囷山 在縣西。山勢秀銳峭拔,其狀如囷。航海者率以此山為標準。凡南安之西福泉山、西南烏山,皆自此發脈。

大羅山 在縣西二十八都。山高而險,東田溪之水出焉。西南與同安接界。

雲臺山 在縣西三十都,刺史王延彬別館也。山有涼峰,有鳳凰峰。陳知柔謂「延彬舊為雲臺侍中」 ,故名。

小郡山 ,在縣西三十都。民居輻輳如郡邑然,故名。

梅花山 在縣西三十都。山多產梅。

鵝眼山 在縣西三十都。山麓巨石錯立如纍卵,其下有開化洞,中有石佛,長一丈。

大帽山 在縣西三十都,廣袤十餘里。山頂巨石九層如帽然,與同安接界。

蔡嶺山 在縣西三十都,西與安溪洪嶺山分界。

鸛石山 在縣西三十都。初有鸛巢其上,或鳴則雨,因號鸛石。李文肅公邴以其上下相承,狀如鼓然。又名石鼓山。

福泉山 在縣西三十二都。山勢雄崇,中有流泉,故名福泉。遠而望之,其形如船,俗呼「福船。」 以上諸山,皆縣境之西山也。

大烏石山 俗呼「烏山」 ,有石光黑如漆,因以名。山絕頂有三石列峙,號「三公石。」 其東有九淵巖。又東有龍水巖,巖下有一小井,四時不涸。其巖三峰聳秀,多石硿,為虎豹穴。旁有石穴,可容二百餘人。

鳳棲山 在縣西南三十四都。上有石柱,端方峭拔,高五丈餘,徑一丈四尺,百里外四望皆見。相傳「昔有鳳棲其上,每天欲雨,柱輒出泉。」 三公山 在縣西南三十四都。昔有江楊、林三公卜築於此山,故名。

松椅山 在縣西南三十四都。山畔有石巖,地常溫和,名「陽調巖。」

霞壁山 在縣西南,俗呼「西園路。」

謝墓山 在縣西南三十四都。上有謝金紫家墳在焉。

谷口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都。峰巒峭拔,其中盤邃如谷。

五峰山 在縣南三十五都。上有石室,蓋頂之石,方廣十餘丈,號「一片瓦。」 有覺海巖、獅子巖、靈泉巖,俱有大石高嵌。西南半里許,有白雲巖,盤石中虛如屋。又半里許,有小身巖,石室天成。室之內外石佛各一。以上諸山,則縣之西南隅山也。

盧嶺 在縣南十八都。昔有盧道者建庵其上。湖洋嶺 在縣西二十九都。磻溪之水出焉。姜相峰 在九日山西。唐相姜公輔謫為泉州別駕,恒居於此。峰頂有石磴,可坐數人。蘇魏公大書「姜相峰」 三字刻於石。

高士峰 唐德宗時,校書郎秦系來隱於此,因以「高士」 名。峰。後立亭曰秦君亭,有石刻「高士峰」 三字隸書。亭之旁因名為爐碾盆硯,皆秦遺物也。峰之上有石佛巖,巖之前有石丈餘,其上平夷,古榕二株夾於石旁,清陰可憩,號小清涼石。又有無等巖,巖石高丈許,上刻「泉南佛國」 四字。有「亂峰軒」 、「廓然」 等亭。

柏峰 在縣南三十六都。山多產柏,又名「雲秀山。」

金石峰 在縣西二十都。上有疊石,其赤痕類丹書,有石刻「金石峰」 三字。

觀音石 在縣西南三十都。石高三尺餘,中有穴室,如普陀落伽山觀音像存焉。又其側有圓石如香罏,高二丈餘,因號「香罏山。」

黃石 在修文里水中,巨石蟠結,復有一石,疊於其上,高幾一丈,狀如蝦蟆,銳處若頭,昂然上向。頭之上有口,豐處若腹,下麗於石。其相麗處。

不盈一尺。四圍皆空洞,疑若臲𡰈。而洪潦衝突,屹然不動。父老相傳。此石能隨水上下。謂之「黃石。」

金溪 ,按《閩書》:「在金雞山下,水自雙溪出者,經楊客渡,過金溪橋,轉而東下焉。」 宋傅自得與朱文公泛舟於此。

黃龍溪 按《閩書》:在金溪下流二里許。其云黃龍有二。其一云歸化里西平五峰二山間,石硤夾峙,飛流下注,水湛而深,里人指為海眼,時有龍見脊影,禱雨時應。五代時,有豪民吳長史,晝登樓,見龍射之,龍抉起遷宅,山裂為溪。是此溪也。其一云:「宋曾楚公登第時,黃龍見溪南。石起宗登第時亦如之。」

雙溪 按《閩書》:水自永春、安溪二縣分派而來,故名雙溪。自永春來者,出於東關,合諸水之流經於便口渡,又合諸水之流至於鄭山,又合諸水之流至於黃瀨,又合諸水之流至於白蚌渡、灣下渡、白葉渡,又合諸水之流至澗埕渡。自安溪來者,接於羅渡,合諸水之流會於烏淹,達於角水,又合諸水之流至於莊水,又合諸水之流至於羅水渡,又合諸水之流至於龍光,遂合流為「雙溪」 矣。是水流合晉江之「筍江」 以入於海,合襟繞郡城,一郡風氣也。

九溪 按《閩書》:「源出柏峰山,逶迤而東,分為九派,匯於龍潭,東流至大盈橋,然後經晉江之安平以入於海。」

劍津 按《閩書》:「宋元符中,有雙劍從空飛下,化而為津。」

洪瀨溪 ,按《閩書》:「水自小蘆溪出,路通永德,魚腊成市,以資永德人。」 市口有鳳凰橋。

吳潭 :兩山夾峙,流注石壁間,其泉甚深,里人目為「海眼」 ,時有龍見。

弓潭 在七都。有上中下三涵,涵如竇,三泓如甕。涵水入泓,其聲如鐘。

龍潭 有五:一在平洋中,其水深黑。一在二十一都山下,溪旁,有石硿,水深不可測。一在三十三都烏石山,有水一泓,出石罅間。一在三十五都留斾山下,其深無底。一在三十八都山邊,出石罅間。

龍泉 在十一都五臺龍泉庵前。石窟深二尺餘,汲之不竭。

溫泉 在十六都。城山前。水有四池,三熱而一溫。鄉人甃之以石。

聖泉 在二十六都,御看山之巔。泉出高石之凹,能療眼疾。

清水泉 在楊山之巔。泉自石罅中出,禱雨多應。

菩薩泉 ,在延福寺後山。泉出大盤石中,有源莫測,奔激有聲。

泊泉 在四十三都黃菊山。泉出於石罅,祈雨多應。山腰有石窟,深六尺,廣二尺,其盈涸與潮相應。

六龍井 在縣治東甘棠亭側。井六角,皆有木根蟠結下垂,其狀如龍。

白雲井 在延福寺。唐傅荀讀書於此,因汲水,見白龍蟠井上,有雲覆之,故名。

仙人井 ,在詩村大盤石中。引線數兩,試之其深無極。

周井 在縣治北三清宮之側。井深不及數尺,亢旱不竭。舊《志》云:「相傳五代周氏所鑿,故名。」 夜光井 在三十一都。宋紹興間,有夜汲者,見其井中有光如半月,投以汲器,光彩煥發。隔頭井 在十七都。泉清而甘,人恆取其水以愈疾。

小石井 在十五都新豐院。前歲旱,鄉人禱雨。水面有小蛇,見則雨立至。

聖井 在二十六都。相傳蔡真人鑿。

龍井 在二十四都,報巖院法堂西階之下。天將旱則水溢,天將雨則水涸。

石井 在四十三都。深不及二尺,取之不涸。其地臨海,潮汐消長,潮鹹而水淡。。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