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096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九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九十六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九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九十六卷目錄

 漳州府部彙考二

 漳州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職方典第一千九十六卷

漳州府部彙考二[编辑]

漳州府山川考二      府志[编辑]

龍巖縣

天宮山 在縣北五十里。上有瀑布泉,飛瀉數十丈。《圖經》云:「常有雲氣覆之,陰晦時或聞簫鼓聲,故曰天宮。」 宋令劉璲嘗設壇其下。《一統志》云:唐初有寇至,為雷所擊,因而就擒,故曰天公。俗又呼為大丁公,蓋鄉音之訛耳。在雁石社。九侯山 在縣北三十里。高入雲漢,廣袤數十里,九峰列峙,尊若公侯,故名。或云:「峰列如猴」 故。

《通志曰九猴山前志》
又謂之筋山
[编辑]

龍巖山 在城東翠屏山之麓。前後有二石峰,石址有大小二洞,虛中如室。壁石有雙龍紋,內可坐百人,為「漳南名勝。」 唐取以名邑,邑人春坊王源為之記。

大崶山 在留暉門內。一名官砦山。宋令趙性夫、趙崇揆因而城曰「趙公城」 ,東岳行宮在焉。清高山 在迎薰門內。積石峻聳,舊有清高堂、趙侯廟,俱廢。嘉靖間建思永祠。右脊為義勇廟。黃巖山 在千戶所左。下有黃巖書舍。

梅亭山 在清高山右。元延祐間,教授林公說居此築亭,自號「梅亭。」

登高山 在城南,形如偃月,下瞰龍津。

虎嶺山 自後山右分一枝,環抱西城,若虎踞然。

烏石山 在縣西南二里許。上有小石室,曰石香爐,南麓有巨石峙道旁,曰「烏石頭」 ,令胡景華刻「清平郊野」 四字於上。

東山 與烏石山對峙

紫金山 「在邑西十里餘。五峰秀削,壁立千仞,旭日含光,夕陽倒影,土石交紫若金,故名。」 上有天然池,有泉出石罅,注而為池,魚游泳其中,歷歷可數。下有赤水巖。

奇邁山 ,在縣南二十里,一名「九峰岐。」 嵯峨拱峙,森如列戟。

錫帽山 今縣治、學宮俱瀕此山。知縣曹引儒、吳守忠相繼建塔其上,名曰「崇文塔。」

雙髻山 在縣西五十里,最高且勝,山頂有寺,每中元會,鄰境至者數百人。

赤巖山 ,在縣西四十餘里,巖石皆赤。

東寶山 在縣東五里許。《古志》云:「每風雨晦冥,常有寶光浮動。」 山腰有二石分峙,俗謂之珓杯石。下有東寶山門,又有龍井洞。山麓舊產銀砂,今塞。通判唐大輅為《記》。

傅溪山 :在觀音座外。圓秀回峙,障蔽東北之闕。

龍宮山 在縣東四十里坑園社。三峰奇秀。將山 在縣東五十里。兩峰極秀,俗傳仙人尸解處。

鐵貓兒山 在鐵石洋。特起圓阜如貓,內顧龍川諸水經其下,蓋為縣水口。在節惠里。

壽山 在縣北四十里。高平方正,形如展軸。左畔峰巒錯列,俗名「孝山。」 縣官始至則祭之,或暮夜乃入。明知縣黃廷圭改曰「壽山。」 自是不祭皆無恙,眾惑始祛。

胡村山 在縣北四十里。

黃公山 在縣西四十里,兩峰高如紫金。高第山 在縣東百里。地高而危,層巒聳翠,故名。

石羅嶺 在縣南六十里。地勢高峻,石巉巖羅列,故名。

倒嶺 在縣南八十里。盤曲而峻絕,令蔡尚義嘗作「棲雲亭」 於嶺,因為防禦之所。今圮嶺坳有宋文丞相《駐師故壘碑》,知縣曹引儒立。

砦門嶺 《縣志》作「寨門嶺」 ,在縣西北四十里,界九曲嶺 在縣西五十里,俱龍門里,稍遠。莒林嶺 在縣西北二百餘里表政里。界有二水,一入龍溪,一入長汀,趨程鄉。

黃土嶺 在縣北,接沙縣界,以「土色」 名。其水流入延平。

均嶺 在縣東北。汀州、沙縣兩分界上,名曰「均。」

嶺,謂水自此均分也,一南流入九龍溪,一北流入尤溪,趨福州。

大淘嶺 在縣北,盤踞數十里,與汀州沙縣接界,其水流歸福州。

胡巖嶺 在縣東北百里,峻絕摩空。

三峰嶺 在縣東百里。嶺半有隘。

迷雲嶺 在縣東百餘里,左屬漳平。注:侍讀詩云:「迷雲嶺下鷓鴣聲,曾記肩輿此地行。」 俱萬安里。

《翠屏蜂 下》,即龍巖洞。

涼傘峰 在翠屏峰左,一名三台山。腰有嶺通漳平。右三山脈絡相連,統名「東寶。」

獅子巖 在小池社上。有照碧堂、寅賓館、盪胸亭、棲雲寮。令吳守忠建,今圮。

觀音座 在縣東三十里。高數仞,當龍川水門,勢極險阻。

皞林 在縣東二十里,舊名「腦林。」 長林陰翳,歲冬多萑蒲之警。

鴈石 在縣東北三十里,與皞林嶺對峙,中設鴈石巡檢司。北為鴈石渡,上流有石如鴈,故名。

《一統志》
云硯石者誤俱在節惠里
[编辑]

龍川 環繞縣郭,受汀州上杭、古田諸溪水,合大小池,歷龍門硿至縣西,會羅筋諸溪,環繞城南,而東到鴈石。舊《志》「東溪」 即此。

龍川 一名「鬼潭」 ,在縣西四里,渦漩隱僻,故名。羅橋溪 ,在縣西二里。源出龍門里大小池,合流而行,以古新羅地,故名。

曹溪 在縣西南五里。源出表政里,從登高山下入於龍川。有曹姓者居此,故名。

筋溪 去縣五里。源出筋山,故名。

小溪 在縣南。源出龍門里茶洞,其流清淺,瀠折而趨縣治,入於龍川。此溪幽勝,或比之「武陵溪。」 知縣吳守忠建塔於合流之衝。

傳溪 發源高平章山下,出蔣武入龍川冢皞溪 一名「下惱」 ,後改今名。發源神前人於龍川

硿頭溪 :在縣北三十里。溪有大石如廈,水激成聲。硿即石聲也。

礦溪 在縣東北四十里。源出萬安里,灘急不堪舟梁,在節惠里,俱入於「龍川。」

蒲山溪 發源古田,流入於西驛。

藿溪 在縣東北萬安里。昔人聞溪有藿香氣而採之,故名。源出連城界,至寧洋界縈紆三百里,入龍溪縣九龍溪。

石鼓潭 在縣南三里石側潭中,其形如鼓。甕口潭 在觀音座下。中廣而口狹,故名。傳軍灘 在甕口潭下。龍川之水入觀音座,會傳溪諸水循石峽而下。石峻水激,險怪萬狀。上下小艇至此而止。後闢成港,船載可由而下矣。邑人侍郎石應岳有記。

南靖縣

歐寮山 又名「大帽山」 ,又名「三鳳。」 後峙五峰,端嚴峭拔,週迴百餘里,禱雨多應。

寶珠山 在縣西五里。形圓如珠,夾於鏡山巨石之間,號曰「二龍爭珠。」 其嶺多怪石,下有溪流迴繞,蓋鴈塔、南陂等社之鎮口也。其地多科目,舊有周濂溪祠,歲久圮,居民多就此山取石。隆慶四年,邑紳黃美中率耆老人等重建周祠,禁不許取石。

紫荊山 距縣二十五里。五峰翠聳,中有龍潭,雲出則雨。萬曆間,知縣陳宗愈扁曰「雨仙洞。」 上有遇雨亭。

麒麟山 :距縣西南四里許。峰頭高仰,如麒麟然。

翠微山 草木暢茂,萬民樵採。起黃井徑口,過東埔,歷三平,抵居仁里等村,有碑在洋尾。以上三山俱在縣西南歸德里。

鵝頭山 又名天馬山,在縣南五十里,如鵝昂首然。

鏡山 ,在縣西北五里。每夕陽返照,炫然有光,故名。

湖山 在縣前雙溪之南、黑潭之北。山下有湖,故名。山麓有慈濟宮、石壁廟,為縣水口第一關鎖。

鼓旗山 縣治案山。內圓如鼓,外展如旗,俗呼「扳旗山。」

峽口山 在縣東五十里。兩山相夾如門,為水口第二重關鎖。

圓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為水口第三重關鎖,即龍溪界圓山也。以上四山,俱在由義里。西天山 ,亦名「獅山」 ,列嶂如翡翠成屏,郡城望。

「為西扆焉」 ,逾山即為三平。

石盤山 在縣南二十里。山頂有巖,有一石平坦如盤,故名。

虎頭山 在縣正南九十里。峙溪之上。山形如虎,故名。

鳥翠山 在縣正南六十里。秀色如翠削,其下有湖。以上三山俱在居仁里。

金山 在縣北七十里。形如金字,故名。中有一峰突起如老鵝頭,俗呼為「鵝髻山。」 鄉人築亭其上,祀九鯉湖仙,四方多求夢於此。

浮山 在縣北八十里龍巖界。和溪之下有鄉落曰「水頭」 ,舟行逆水,至此而止。山形如覆甌,與上下山不相連屬,如浮至然,故名。

橄欖湖山 與林壁山相連,形尖而厚,狀如橄欖。山下有湖,故名。

「榜眼尖 」 ,一名「林壁山」 ,與鵝頭山相連。出水晶,以李貞生於此,故人稱今名云。

蜂蒼嶺 在習賢里,距縣一十六里。以峰高入雲,四時蒼翠,故名。歐寮山自此山而生,石磴盤迴,路通汀贛,上有亭及公館。

朝天嶺 其山最高聳,四時雲霧接天,故名。頂有亭,有碑記。以上俱在永豐里。

雙溪 在縣治前。其一大溪發源於清寧里,自大溪峰歷銅壺洪瀨、西場寨,下趨吳田仙人渚、黑潭,至於縣前。其一小溪,發源於永豐里龍巖縣界,自員沙坂場歷金山湧口,趨龜洋,下硿至縣前,與大溪合,東流至峽口西渡,為府城南門溪入海。

深渡溪 在縣西北五十里。源出龍巖縣界,趨龜洋入於小溪。

三團溪 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源出上杭縣界,歷山城木寨會西場寨入於大溪。

古舊溪 在縣治南。上受瀝水,沿茭東過黑潭紆湖山,抵石壁而出。溪頭今寨。

九團溪 源出漳浦,歷洋頭徑下裡後市,出銅湖溪口。

「橫溪 」 源出小坪山,至溪口。

《小隔溪 》源出三峰,經侯山。

翠微溪 源出翠微社,歷三平寺,經圓濟橋下。以上四溪在縣南清寧里,通流入大溪。

海子潭 在縣西三里,接深渡、湧口二溪。磨石寶珠,兩峰如壁,一港如門,其深莫測。

峰蒼澗 在縣北五里。源出峰蒼嶺銅山寺前,至新寨過得仙橋入雙溪。

三腳澗 在縣北十六里。源出峰蒼嶺,經三腳橋入深渡溪。

長泰縣

良岡山 :在石銘里,距縣五十里。山麓有良岡寺。

羅侯山 頂圓而秀,縣治儒學在其麓。宋朱文公守郡行縣,蓋有仰止亭。明邑令張傑夫表其前亭曰「羅峰《名勝》。」 萬曆間,令方應時建捧日樓。後山地為民居所侵,令管橘清而歸之官,樹以松,蔥鬱蓊薈。萬曆戊午,大風折壞,遂不復修。登科山 縣前案山舊名競秀,又名來青,上有仙人殿、八景科山鐘動,即此。

新寨山 與羅侯相連,舊設泰安寨。宋時有寨官,今廢。

水晶山 :山如覆釜,上出水晶,故名。

重桂山 :周圍十丈許。為縣治右臂。

天柱山 在欽化里《八景》「天柱」 、「雲巖」 即此。詳見《古蹟》。

雙髻山 ,兩峰相峙如髻。八景《雙髻晴雲》即此。明天啟初,邑紳楊瑩鐘於此髻築石寨,名曰「天成」 ,中多佳勝,遂家焉。康熙丁巳,為賊所踞,遂燬之。

石岡山 在縣南里許,學宮文峰也。頂舊有塔,後廢。

為鼎山 縣治,案山也。上有龍泰巖,今廢。西峰山 在人和里界,麓有五仙祠,讖云「金釵形,玉梳案。」 即其地。

螺山 :在西峰之旁。圓立如螺形。

吳峰山 邑人楊虔誠先隱此。

《陳婆山 》:山赤,少樹木。

石鼓山 :昔傳風雨時聞有鼓聲。距縣三十里,在彰信里。

曷山 在恭順里。去縣五十里,雄峙東方。山少生樹木,流水成渠,高處田有十餘頃。絕頂有石室,祀山神,禱雨則應,祈夢靈通。

鼓鳴山 在善化里,距縣東北四十餘里。下有洞。《圖經》云:「風雨晦冥,則聞鼓聲。」

待詔山 聳翠奇麗,下有巖有亭。昔有孝子在此待詔,故名。

董奉山 ,在旌孝里,縣北五十里,形如卓筆。上有丹竈、石棋枰、琴室。《淳祐志》以為神仙董奉所遊。「奉」 一作鳳八。景鳳山丹竈即此。龍角山 一名牛角。宋張漢傑登第之時,此山與鑼山相應而鳴。

鑼山 舊傳常有鑼鳴。以上俱在石銘里。翁婆石 高數丈,隔崖縣峙。

大盤石 在翁婆石。頂大可四畝餘。上有瓦屋,祀本山神,舊傳以為飛騰而至。祠前有磁爐三,貯錢其中。俗多祈貸,有應則以息錢還之。朝天嶺 ,在欽化里,去縣東南三十里。東連天柱,西接金雞。雙髻之旁,舊漳郡入京由此,故名桐嶺 。上有觀音巖,下有隘,多樹木,又名「白桐林。」

磨鋒嶺 在縣東北八十里。或傳出銀礦。萬曆三十七年,中使奉旨開採,商徒蝟集,姦人攘奪其間,無所得而徒生亂。令管橘編寮甲,設官兵以防禦之,邑賴以安。

良岡嶺 ,高危險峻,長十餘里。

下翁嶺 下有隘

黎壁嶺 、大鸕鶿嶺 通辜山寨溪邊有石穴。紫玉峰 山有兩峰駢峙,東峰尤高。

東稜峰 為安溪界

黃辛峰 兩山雙峙,又名曰「雙峰。」

黃西田峰 上有蛤蠣殼,在善化里。

龍津溪 在縣東南門外。源發安溪界,由縣東北境入善化里,歷旌孝、石銘、彰信等里,合諸溪水至戴乾分流,又合至歐馬分流,又合扺城東,繞縣治而西,過欽化洪溝,又分為兩溪,至雙溪口入龍溪界。

青坑溪 源發安溪縣界,至善化里盈流為漈,至赤嶺寨後入龍津溪。

內方溪 源發安溪縣界,至善化里赤嶺巖前入龍津溪。

芹果溪 :源發同安縣界,至善化里溪口入龍津溪。

林口溪 源發安溪縣界,入旌孝里小鸕鶿,歷善化里定方溪尾,入龍津溪。

洋山溪 :由石銘里良岡山發源,有二,合流至洋山入龍津溪。

馬洋溪 由恭順里洪巖林發源,有二,歷方成、欽化里。灘途巖險,有虎渡等橋。至東溪入龍溪縣界,合北溪。又有李宅溪、可隴溪發源,各里俱入馬溪。

高層溪 發源安溪縣界,至石銘里大鸕鶿崎灘入龍溪界「北溪。」 又楊陶溪發源正達山,至下寮,亦入龍溪縣北溪。

巖溪 在石銘里。龍津溪,舟人多泊船於此,上有「天妃宮。」

三江溪 :在彰信里。《龍津溪八景》。《三江古渡》即此。

東津溪 在東城下。自東流扺城灣繞而南,有橋。今廢。

南津溪 自東城遶抱,復環而西,有橋,今廢。錦溪 ,在人和里。八景《錦水舫歸》即此。明教諭方定詩:「錦溪春暖水溶溶,幾片歸航落照中。兩岸輕風閒客棹,細歌漁唱過津東。」

《鑰鉤灘 》溪口迴曲,如鑰鉤形,舟人至此,以身拽導。

鳳尾灘 有時鳴聞數里,有時澄靜,鳴則多旱,農人常候之。

雉鳥灘 以上俱在善化里。

跳頭灘 溪多巨石,可跳。

潮潭 在善化、《石銘》二里。

鸕鶿潭 在內方溪

《緯絲潭 》:以緯測之不盡。

鳳尾潭 :有大石,高數丈,瞰潭中。

蛟龍潭 :昔傳有蛟銜鹿於此。

漳平縣

九仙山 在和睦里。《通志》作九星山。九峰疊聳,有石窟,號仙人插劍處。雨不溢,旱不涸。上有仙洞,鄉人倚以為信。山後有朱仙洞,石室幽邃,發脈由石龜西霧而來,為邑之宗。

仙帽山 即西霧山。在縣西北十里。自九仙峰發源,蜿蜒至是,雄結巍峨。相傳郡人避寇於此,寇將迫,忽雲霧四起,遂迷其處,因以得免。鄉人神之,稱為「西霧山。」

石鼓山 ,在縣北二十里,與仙帽左右俱為北方之障。頂有石如鼓,圍可十餘丈,相傳「天風雨。」

考證

時鳴而有聲。又山石多仙人跡及牛羊足跡,皆深入不滅。

古磜山 在縣西北。山勢雄聳,為縣西諸山之宗。

龍亭寨山 在縣西里許。山有清泉,一脈可以溉田。舊有騎龍仙廟,後移置東關。山腰有高明寺,山頂可容二百餘人,鄉人常置寨以避寇。《縣志》作「龍亭山。」

東關山 在縣東郭,與龍亭為縣左右臂。山之窩有蓮花巖,山之麓為毓陽巖,其巔為東山塔。康熙二年,令鄭琬惑於「形家」 之說,燬之,邑人惜焉。

文筆峰山 :在縣南五里許。尖聳秀麗,為儒學前之案。

三尖山 在縣南三十里。崇峰疊峙,林木蒼翠。九峰崎 在縣西南二、三里。

龍尾山 在縣西三十里。其形似旗。

銀瓶山 在居仁里,去縣東十里。層巒疊翠,其狀如瓶。

小都山 在居仁里,山高泉冷,其上有巖,盛夏可以避暑。

新山 在居仁里。石可作灰,邑人皆取給焉。鉛山 在居仁里。山出鉛,邑人多採為利。年久穴深,或陷人。山石岑崎,旁有金爐寶蓋之山,照於縣治。

石門隔山 在縣東感化里。兩山夾峙如門,有石如將軍守之。

洞峰 在感化里黃畬西北。洞深泉湧,內有仙人棋、浴馬池傳跡。

牛頭相觸岑 在縣東感化里。兩山夾立,中一坑,相去二丈餘,深十丈,水流轟響,峭削險隘,行者病之。鄉人朱崇慶募眾砌石為橋渡之。「雲峰山 」 ,勢極雄壯,常有雲氣浮其上。中有寶臺巖,在感化里。

凌雲山 在縣北二十里,一名凌家山。峭拔而秀,山半地勢平夷,凌氏居之。

高巖山 在縣北,上有大小二石洞。

古礤山 ,在縣西北,雄聳獨立。

賴家山 山高而其巔平坦,賴氏世居之,在縣北。

碧靈山 即碧凌山,在和睦里。黛色青蒼,高凌霄漢。龍、漳二邑,文風初發,皆肇於此。上有寨場,下有巖有廟。自西洋入山,村落多逼窄,至碧凌分脈,地勢開闢,直扺鄧林。

天柱山 在和睦里,與龍巖、集賢里接界。雄峙高聳,其形如柱,故名。

馬首山 《通志》作馬頭溪。山有石如馬首,故名。頂又有石盤仙跡,在縣北和睦里。

白巖山 在和睦里鄧林。山高廣,多紫色,惟巖色白,故名。

巖頭山 在和睦里。山有銅,永福人常採之,工多,利小遂止。

花瓶山 在和睦里,三峰峭立如花瓶。

覆鼎山 在縣南四十里。林木深邃,多產寶物。山巔突起,如覆鼎然。

雙髻山 一名螺髻。在永福里,縣東北龍巖溪二縣之界,以形似名。山有靈異,禱雨輒應。猛虎山 在永福里。狀如伏虎,故名。山勢雄壯,為一鄉之冠。山麓有寺,號「水月堂。」

大壯山 在永福里。視眾山特為宏壯,故名。龍門洞 在縣東感化里。洞如石室,冬溫夏涼,中有盤石,可容百餘人。

陽山洞 在感化里楊美社。石洞深邃,相傳古油米之異。

蝙蝮洞 在感化里秋竹坂,即產盂嶺之陽。石壁巉巖,洞穴深邃,寒泉清冽,衍為長流。俗傳有竅通尤溪,鄉人秉燭深入,不能盡其底止。𤲞洞 在縣南永福里,產盂嶺 在和睦里,山險而僻。

安祖嶺 在縣北二十里。頂有石龜頭。

𥰓盆嶺 在居仁里,與龍巖集賢里利溪為界,即在貴人峰側。

三重嶺 在縣南二十里。山極高峻,人跡罕至。中有三龍井,禱雨多應。山之上三峰疊出,高下相因者三,故名。

朝天嶺 在永福里,以高峻得名。部使欲按延平,嘗由此徑。

九龍溪 繞縣而東,諸川所聚,深潭大湍,通舟至華崶水口,巉險十餘里,又為小溪,洪流達於海。

鴈雲溪 自龍巖縣境以上發源,至鴈石通舟。

合於漳溪

九旁溪 源出連城

徐溪 ,羅溪 以上二溪合流,而羅溪源出倒宅,見《一統志》。

吳地溪 自下界地發源,合於縣西。

萬安溪 自連城地界發源,流合漳溪。

龍江溪 在縣前。古有龍現,故名。

感化溪 水,自溪南小溪流出華口。

《溪南》溪 源出泉州安溪縣,歷華口 。以上三溪俱入九龍江。

下折溪 在縣南居仁里。源出永福,曲折縈迴而與上溪合。

駐龍洲 在縣東。明知縣秦文昂於此築石,立墩臺,以益其高,工未成而去。後為洪水漂蕩,惟存磧礫,故流直下,與城郭不相抱。三四十年,文物委靡,說者以為皆係於此。後沙泥漸壅,木植漸盛,地運稍復,邑中紳韋芳辰佳序,攜壺榼遊宴於此,因禁樵採。

平和縣

長盧山 :在縣北小坪社。為縣治之宗。

卓鳳山 形如飛鳳,故名。

東山 聳然獨立

樓宅山 狀如樓臺殿閣,故名。

岑山 與東山遙對,本縣《形勝》所謂「古峙岑山」 也。

天馬山 :在暗竹社,如天馬馳驟。正南矗起雙峰,卓然文筆,為縣治之案山。萬曆辛巳建,塔於上。壬午,謝絅發省解,科第輒盛。

雞籠山 :與天馬山對峙,聳拔獨秀,在豆𤲞社。象湖山 :在岑山之西,近平和公館。

璞山 在小坪社

後塔山 在後塔社

洪瀨山 在後坑社

五牙山 又名「礬山」 ,九峰聳立如牙笏。相傳漳山多祖於此山產礬石,煎而成礬,故名。

琯山 山麓即南勝縣址,今小溪地。元末,李志甫作亂後,始剷平。今居民甚盛,稱樂土云。三平山 巖谷深邃,詰曲崎危。舊《志》云:「登者必歷三險、三平乃至。」 其上有三平寺,中多名勝。見《古蹟》。

大峰山 在縣之新安里大溪社《中浦志》載:「元光改葬父墳於大峰山」 ,即此處。一名大峰溪山。此山高峻巉巖,罩絡群岫,實為漳浦、詔安、海澄、鎮海衛發龍之祖。崿起石峰十有七,自山麓至巔,可五十里餘。登陟一望,則遠近城邑,一盼而盡。番舶之商海中望見此山,則喜見閩境矣。中多巨靈斧蹟,又多巨石,巖洞窈窕,若化人居。有獅子口,攀援丈許方得人,中可坐三十餘人。此巖壁立,半山歷險,架梯而上,人跡罕至。又有佛祖、靈通等巖,俱見《古跡》。

大瓊山   、小瓊山 ,俱大峰裔山。

筆架山   、龍岡山 :俱在大溪南。

「楊半天山  」 、赤鬚山 :俱在盧溪社。

新巖山 中有銅鼓巖、山兜巖、寶峰巖、瑞雲巖諸勝。

金溪山 與饒平縣「大傘」 等山接境。

蘆溪山 :地勢頗雄,與流恩山接境。

東陀嶺 在和平社

小坪嶺 在下寨

石梯嶺 在山市

魚鼓嶺 在小陂

葛布嶺 在大溪北

磨石嶺 在下河

崎嶺    、寶珠嶺 在崎嶺東。

陳旗嶺 在馬鋪

大伯徑   《三角徑 》以上七嶺二徑,俱在新安里。

《虎頭徑 在和平社》。

客寮徑   、《半地徑 》俱在清寧里。

麤溪   河頭溪 在縣治東南,清瀨可掬。蘆溪 出三圓,南流至三河壩,合河頭溪流出赤石巖下潮陽,入於海。

高山溪 :自大峰山分源,出大小坪溪口。土人呼為「高坑石神。」 東流至溪口,合銅壺、坂仔諸水入溪口溪。

溪口溪 左自大小坪,右自南勝之溪,至小溪西山,合為大溪,直抵郡城。

河上溪 :自旗山發源,流出西林。

西林溪 南流至雲霄為漳江,入於海。

徐坑溪   合溪 亦名「雙溪」 ,過葛布嶺,魚鼓溪   馬溪 會於大溪,過詔安。

東溪 即大溪。將入海,又分派為四。

和尚潭 在新安

趙陂潭 在上河

鱉潭 在和塘

虎頭潭 在西林

魴瀨 在磨石嶺下

下坂瀨 ,在西林。糞箕瀨 在下河。

詔安縣

點燈山 即赤坑山之祖。在縣北三十里。夜有騰光之色,故名。

赤坑山 在縣西三十餘里,勢若五星聚港。上有佛寺,久廢,邑人建為「歸儒閟室。」 一支自西去潮州黃岡,至大澳而止;一支自東北來縣治,至徐渡而止。

《九上落山 》其山《九上九下》,在縣東北十五里。先是,路出北門,惡少竊伏崖谷中,時出剽掠,行旅患之。嘉靖乙巳,知縣廖暹改從東門出,設東溪、洋尾二渡,即鳳頭山,立鳳山鋪,以半砂關民兵守之。

焦坑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

磁竈山 在縣東北十五里。真武山 在縣東五里,自厚、廣分脈,狀若真武之神。前有官嶼山,其形如龜,右有洋尾石橋,其狀如蛇,人謂真武「踏龜蛇」 云。

初稽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山半有三潭,大旱不竭。元季陳汶煇嘗結庵講學其上有巨石出泉清冽,久藏不變,號「玉泉」 ,可和藥。

烏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與九侯相連。峰頭巨石,嵯峨插天表,為詔邑後山屏障。其形似火,或稱「火燄山」 云。

九侯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九峰並列,故以「侯」 名。上有九侯書室、九侯山寺。

厚廣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一名「和廣。」 其山勢自初稽、九侯而來,崒嵂聳秀,界三、四都之交,為邑治屏障云。

大南山 、小南山 ,俱在縣南十五里,兩峰銳秀,縣治儒學向焉,俗名曰「大尖」 、「小尖。」 萬曆間,庠士僉呈、知縣鄭化麟疊土於小尖之頂,以為文筆。山之右綿亙數十里,若巨屏森列,與龜山相接。

龜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上有巨壑,相傳有潛龍,禱雨多應。有石洞,可容數十人,即葉亹讀書處。

檺林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山勢巃嵷,崖石林列。有石屋數十處,可容百人,稱「十八洞」 云。嘉靖末,劇寇嘯聚谷中,出沒靡常,大為民害。進士蔡一楠被擄在此,後稍息,而姦慝恒遁居焉。菁林要害,尤一邑之吃緊者。此山實與九侯連絡,為邑之鎮山云。

葵岡山 在縣東四十五里。山勢綿亙,跨於深田鋪上,中下有兩小山相峙,稱「相見嶺」 云。有古關隘,疊石而成。宋為沿海道巡海所。明季以上湖、後港諸村豪黠多行劫掠,撥浙兵守之。餘甘嶺山 ,在縣東六十里。上至深田鋪,下至徑心鋪、磨石溪而止,蓋漳浦、詔安接壤也。舊路山行,崎嶇不便。萬曆二十五年,令夏宏改由山腰而行,士民稱快頌德,記之石。

知州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從餘甘嶺至梅州溪而盡,南連漸山。宋知南恩州陳景肅葬於此,故名。舊《志》作「翁待舉」 ,誤。

金溪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聯接六峒諸山,舊有銀坑。正德初,浦令胥文相遵例踏勘,堙塞已久。萬曆間,奉旨開採。陵谷為墟,商賈雜遝,豪猾生亂,民岌岌驚變。幸內旨停革,今峒已封閉。漸山 在縣東五十里四都南境山也。高峭千仞,頂分二峰,中有潭,深不可測。宋進士翁待舉、陳景肅、楊仕謹、仕訓築室山腰,讀書其間。山岐跨至港口渡,西南巨石若《屋盧》然,內有泉清冽,遠近汲之。正德十四年龍起,聲如摧屋,食頃乃止。山堛裂,深廣丈餘,人咸異焉。

雙岐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兩峰分岐,與漸峰相對,并與厚廣山相聯接云。

楊芳山 上有石,刻「楊芳」 二字,下有潭三畝許。懸鐘 在四都,離縣三十里,距懸鐘所十里瀕海之地,漳之洋舶俱發於此,原設公館、主簿鎮焉。設縣、鎮除。

大帽山 在五都南百浦村。其山高聳,為五都山第一。宋丞相陸秀夫、陳宜中扶帝昺,泊龍舟於此。

川陵山 在五都東海濱,半入海,俗傳「帝昺南。」

渡。將都南澳,築此為東京,地,遂缺陷為海。今城堞尚存。自山巔下向海,莫窮其際。海中尚有木頭、竹藂,潮退風靜,都人駕舟取焉。四時有雲則雨。其峰青聳秀麗,號為「蘇尖」 ,又號東山,為都山第一。東面列城垣者,向銅山杜潯,文筆插天,故科第踵出;西向五都,亦藉其勝概云。

羊角山 在五都張塘堡。由石鼓諸峰度峽而來。雄秀巍然,松石蒼鬱,峰頂石屏屹立。旁一石共本雙岐,類魁頭羊角。

虎岡山 :與川陵山相接,其峰極秀麗。

揭榜山 ,原名東湖山,與川陵相接,狀如列榜,故俗呼為「揭榜山。」 為飛砂所埋,幾沒其脊,望之如山磧,其下有湖水焉。

甘山 在五都南面海中,遠視若有小髻,天起颶風驟雨,其狀變幻,若屏、若屋、若獅象之形。四面皆海,中有一井,水獨淡,相傳仙人遺柑其上,故名。

果老山 一名古老。四面八山,連環相向,俗云「八仙朝。」 古老宦遊者多有題詠。

東山 上有煙墩臺,可以望遠。郡守蔡公潮刻石詠《八景》詩。

南澳山 ,萬曆四年築城,周圍五百丈,有總兵府、巡海道、海防館衙門,副總兵一員駐焉。今設總兵,為重鎮。

黃芒山 :長三十里,逋逃之民居焉。伏險竊發,汛地之最要者。

《青峙山 》有「海闊天空」 四大字。

獵嶼山 高百餘丈,長二十里,山中有樵牧。內嶼 狀如神龜,與洋林大磧謂之「龜蛇相會。」 中有巨石如牛,潮滿則沉,潮退則見,以塞水口。外嶼 中多奇石,多集海鳥。

東溪 在縣東。源出平和之大溪山,入詔安赤嶺村,過白藤,徑林婆𤲞,小篆溪自南會,樊沙溪自北會。南至河竈徑,歷麻寮,西南受白葉洞水,抵南坑馬洋,後復北注,經大布寨、走馬塘,出金溪下石壟,至溪東村、長田塘東諸溪水南注,至店前渡,乃折而西,至南山橫嶺渡入海。其支流,一由官洋頭上流至東沈村為新溪。一由東門外過林家港至洋尾渡,而同入於海。

站前溪 即東溪上流,溪之上有斷橋遺址。塘東溪 源出二都下河山,至塘東村,跨有石橋,歷岑頭、黃塘諸水,至赤水溪,會於東大溪。港頭溪 源自長坑、五斗,過磁窯等村,至港頭會湖水,經平寨溪橋,至象頭入海。

大陂溪 在二都。經馬洋山至大陂,南繞梅洲村,復抵漸山入於海。

走馬溪 在五都,距懸鐘、梅嶺俱二十里。地稱要害。

勝澳 :在城西南面對澳水通柘林等處。其上為南山墩,平處為天后廟。

《蛤洲    》《獵洲    》《敏洲》。

紅洲    、《臥岡》洲   、陳洲。

蛇洲 以上七洲,俱在北門內江一派,離城六、七里羅列水上,雖為詔之水口,實為懸之羅星。惟蛇洲附於五都之海口,離懸鐘所五里許白沙灣隆澳 中多平田,賊酋許朝光舊巢。洋嶼 中多平田,漳、潮民雜處,耕佃於此。錢澳 每歲或水湧起,沙中有金錢出現。宰豬澳 ,即吳平舊巢。

海澄縣

席帽山 :距縣六、七里。聳秀圓淨,狀如冠帽;兩旁有翅。一名「筆架」 、一名「觀音獨坐」 ;與常春、鴻福相連,羅列於縣治之前。

常春山 在席帽山西。秀銳崒嵂,拱映縣治。山半有巖,曰「常春巖。」

鴻江山 :在席帽山東。

鹿石山 :在鴻江山之東北。雄峭壁立,石多巉巖。環顧縣治,形家目為「火星。」 松木森茂,則地方寧謐。若斫伐石露,輒有火盜之災。絕頂處有大蠔殼,相傳以為海潮至此。

南岐鋪頭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南溪之水自檺潯而下,大海之水自浮宮而入,至此合會倒流紆延而分繞於邑內。亦名「倒港山。」

大鼇山 在縣西南十里許。自六、七都而蜿蜒巍峨特聳。二峰於左右,為前宅。合浦遙望,宛若筆架然 。以上俱八都。

虎甲山 在縣西一里許,俗名山美。上有石刻「虎甲山美」 字,大數尺。

龍頭山 :在虎甲山之西。山麓有石,刻「龍頭」 二大字。

陳坑山 在龍頭、虎甲中間。一山突出,巉巖峭。

拔遠望若獅子昂首

石壁山 在陳坑山西南,最高,雲冒則雨。侯山 在縣西南七里。宋謝伯宜居於此。槐浦山 在縣東十里 。以上俱在九都。漸山 自九龍嶺數折而來,聳起高峰,雄大尖秀。雞籠、南岐諸山擁其水口,人居輻輳,在六、七都。

雲蓋山 在縣東南四五都。雲氣常覆其上,故名。有寺翼然,踞山之巔,所謂「大悲巖」 者也。上有石室,可容百人。其外有獅子、鳳凰石、雙鯉石、老僧石。其絕頂浮出,中虛如舟,是名石船。有泉沸出,名卓錫泉。

文圃山 在同安縣界。唐隱士謝翛與弟脩讀書於此,故名「文圃山。」 又唐主簿洪文用、宋石蕡俱結廬焉。

大巖山 在一、二、三都,上有巖。

龍門嶺 在一二、三都。峰頭有石高十餘丈。宋文天祥衛帝昺南奔過此,書「龍門」 二字勒石。同安林希元有詩云:「翠壁丹崖不可攀,石門龍過海風寒。擎天力竭忠臣斃,千古留題墨未乾。」 雲嶽嶺 在一都,與同安界。有《宋大夫顏公幾神道碑》在焉。

青礁 在一都。有顏、蘇二大姓居焉。宋時科第最盛。

白礁 在一、二、三都。上有吳真君祠。真君名本,祠首建於宋顏唐臣,旁有湧泉,即龍湫井,郡人歲禱於此。

浯嶼 在同安界。海上林木蒼翠,上有天后廟、水寨於此。今為水師汛。

胡使二嶼 在一、二、三都海門上下,延袤數里。先是,居民憑海為非。正統初,郡守甘英奏移其民,虛其地。按胡、使二嶼,即《郡志》中荊嶼、梁嶼也,今呼為海門。南北山上多荊木,或時有水馬水人。

嵩嶼 、長嶼 二嶼,俱三面臨海,居民各數百家。名之「嵩嶼」 者,宋帝昺浮舟於此,適聖誕之辰,群臣構行殿呼嵩,故名。今遺址存。

丹霞嶼 一名赤嶼。晏殊《類要》云:「海上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故名。」 龍溪南廂外,亦有丹霞山,與此不同。

圭嶼 一名雞嶼,在海口中央。其狀如龜,浮水面,亦名龜嶼。隆慶六年,知府羅青霄議移海門、濠門二巡檢司,築城其上。同知羅拱辰為城八面,以象八卦,名曰《神龜負圖》。

碧邙洲在邑治之背,俗呼漏仔洲。明嘉靖間始浮出。未幾,建邑治。蓋地靈所鍾,旺氣將開也。港口江 亦名港口大溪,其源自延汀數百里而來,合九龍江及西南溪之水同入於海。潮汐吐吞,黏天浴日,浩然大觀也。《舊志》:海上有圭嶼,稱圭海;然江在澄邑,正宜稱澄江耳。

南溪 距縣六里許。原自三平經馬口,受漸山、檺、潯諸水,沿大江浮宮入於海。

普賢港 在九都

盧沈港 自石碼鎮下大江而入於海,上通龍溪。

月港在八、九都。外通海潮,內接淡水。其形如月,故名。

倒港在八都。與碧邙洲同為縣治,風水所關。海滄港 疏通石囷,內有橋市。

東頭港 :在東頭山下。

篔簹港 ,在赤口江。小魚生焉,是稱珍物。港當汐時,中流一帶宛轉纖長,而末分岐,狀如竹,故名篔簹。前志作圓通,非是。

鴻江港 :在鄭井鴻江社。

寧洋縣

金鳳山 在縣治後,本縣鎮山也。起自馬家山,逶迤由駱駝崎歷蓋竹溪、百種𤲞,過鼓樓隔,至謝田崎,轉折而東,特起員峰,是為金鳳山。麓原有巡檢司基址,前有平洋,是為縣治。

玉岡山 :在縣北。自百種𤲞分為嶺,兜《篔簹》諸山,由穿石隔赤洋埔至縣北止。

麒麟山 在縣南。自東賴家山由巖坑石兜轉至縣南止。

芙蓉山 在縣西,高聳如笏。

玉屏山 在金鳳山後。平展如屏障然。

梯雲山 朝拱縣學,與芙蓉相連。

貴人山 在利溪水尾,四時雲霧,常迷路徑,又云「迷雲古洞。」

馬峰山 :即馬家山,聳秀為眾山之望。

「天員山 」 其山極高,平坦可容萬人,山上有古井。

紫雲洞山 :在香寮山。極高大。

天柱山 在城南三里。有青山石。

天臺山 在香寮絕頂,舊有惠真佛廟。前有龍潭石窟如釜者疊疊,祈雨輒應。行人劉銳詩:「石磬一聲天地曉,白雲捲地鶴歸來。」

虎符巖

均嶺 汀延分界處,其水一南流入九龍江,一北流入尤溪,趨福州。

大陶嶺 汀州沙縣接界,其水歸福州。

「殺狐嶺 」 即龍頭寨。

南溪 :發源東北,一自馬家山,一自葵竹洋,流經新村,合而南流。

北溪 :源出北方,由百種𤲞流於凌坑、謝田,過縣北會南溪。

西溪 :發源西北方田頭赤水,至嶺兜會香寮之水行而南,由篔簹穿石隔,復西行赤洋鋪,與南北二溪會而南流。

流水湍 石激奔迅,舟皆倒牽而下。

大坑溪 在縣西。起自羅坑至騎龍坑口達大溪。

徐溪 在縣南。出自郭家山坑,至大珍坑溪口達大溪。

《小溪 》發源萬安界,遶於南徑入漳平。

石門潭 :在水口。深數丈。常有蛟龍出,禱雨輒應。

石塘潭 :離城三十里濟渡處。

綠水潭 在石寨

白水漈 在坑源

水利附[编辑]

本府。龍溪縣附郭。

東湖 舊在東門外,周迴千餘畝。宋紹興間,郡守劉才邵、林安宅、趙汝譡、莊夏相繼修治,今悉為平田。

西湖 舊在城西隅四里許,今為平田。

新渠 宋紹興間,郡守劉才邵沿埔築渠,凡四十所,顏師魯有《記》,今不知何處。

鄭公渠 在留佩洋。宋嘉定間,郡倅鄭煥浚,故名。

惠民泉知府張璝浚,在郡城南,百姓謠曰:「泉流既清,粒我黎庶,張侯之功,永賴萬世。」 楊忱跋,有碑紀其事。一在城北,別見《古蹟》。

章公渠 在揚名坊圳股橋。宋淳祐間,郡守章大任浚,故名。

文山前港 :由北江入。

文山後港 :由洋西渡入,南接龍漈水。又東南行,分為三港;其流頗長。

雲梯港

施墩上圳 ,灌田六十餘頃,知府姜諒重濬浯淇塘 ,知府姜諒浚。

蓬萊港 成化間,知府姜諒浚。

松柑浦 灌田百頃

樸花陂 成化十五年,知縣朱琳重修。

流岡港 《通志》作流世港。東通翁建港,接九龍江;西通東港,接南溪,北通長牆儀鳳,南通蕉山埔尾,溉田數萬畝。成化間,知府張璝重濬。上苑港 在陳洲灣之上,灌田數十畝。

西浦 通潮水,南溪水來灌之,化成淡水,灌田十頃有奇,可通舟楫焉。

水口塘 在三峰亭後,灌田二十頃。

郭坑塘 灌田二十餘頃。成化間,知府姜諒濬官港 上通柳營江,下通石美,長三十里,灌田二百餘頃,兩旁帶渠,通於村塢,注及海《埭丁》上舍港 ,北通官港,南通溪,灌蔡店、丁埭等洋田。

惠民港 :半屬龍溪、半屬同安。

漳浦縣

西湖 周圍五百餘丈,溉田二頃。

鑑湖 在十七都。廣二里許,深不可測,溉數百畝。

清泉 出梁山清泉巖,湧注不竭,灌田千畝。雙溪石壩 在梅林保,明大學士黃道周有碑記。康熙乙亥年,鄉紳黃性震捐資二千七百七十兩修築,邑令陳汝咸為之「記。」

「官陂 」 :原出梁山九十九澗。

「開元陂 」 分為南北二陂,灌田二十餘頃,《龍巖縣》。

秀水溝 :發源自迎龍下車圳,鑿溝由西門入注泮宮,達東門外。

湯堤 明知縣湯相築,以捍水患。

皇清初,洪水崩塌,知縣江藻重築,視前加寬廣。

東橋堤 見龍橋上東郊夷曠,萬曆十三年知。

縣吳守中築堤障之,今廢。

鄭陂 在縣東三里。洪武間,知縣鄭俊築,因名。下溉鐵石洋等水田。

吳陂 官陂溉小洋田

烏石陂 長一千一百三十丈。

謝洋陂 在縣西四里。邑人王源修築,易以石堤,長十餘丈,高一丈。

官陂 在縣西三里。正統十二年,邑人林遂、王鏞重修,易以石堤,長一百餘丈,高一丈餘,闊三丈四尺,民永賴焉。

陳陂 在縣西南四里西山洋。長一千九百五十丈,深二丈,闊四十丈。

東山新陂 在縣南六里。長一千一百丈,深一丈八尺,闊四十丈。以上等陂俱在坊。

平坑口陂 在縣南六十五里。下龍門。長五百丈,深六尺,闊三丈。

牛欄隔陂 在龍門里。長八十丈,深三尺,闊七尺。

李公陂 在龍門硿上半里許,溉石埠嶺等田。龍門上陂。

龍門下陂 在龍門硿口。昔合為一。宣德間,邑人王源增築,尋壞。今分為二,上陂溉後北洋下莊田,下陂隔百步溉謝洋田。

陳坑黃土陂 在表政里。長一百二十丈,深五尺,闊二十丈。

下塘苦陂 在表政里。長一百二十丈,深五尺,闊一丈。

下渡陂 在節惠里。長五十丈,深五尺,闊二十丈。

溫潭陂 在萬安里。長三十丈,深三尺,闊一丈。驢合村頭陂 在集腎里,今析屬寧洋縣。解侯陂圳 ,鐵石洋舊陂,洪水壞,侯另築新陂,灌田千百畝,民永賴之。

緣嶺圳 在龍門里長塔扺北山,計長三千餘丈,溉田百餘畝。

龍潭坑圳 在節惠、永福二里之界。自崎祭林直扺桐坑崙,循山鑿石,延袤十餘里,溉田六十餘畝。嘉靖三十三年,知縣湯相所築者。

新圳 在崎賴鋪之旁。嘉靖三十三年,知縣湯相新築,可溉田三十頃。僉事林應奎有《記》。此圳本以頂補浮米,後圳廢而米虛懸,各戶甚苦之。至萬曆七年,丈田浮米始豁。

長泰縣

任坂陂 上元時創「顏甫陂 」 ,宋嘉定間創,年久衝決。成化間,知府姜公諒檄縣令劉鐸鑿盤石五十餘丈,其渠始通。民立石頌之。

古勞堰陂 俗呼「古樓」 ,宋時創。

黃蠟陂 萬曆元年,邑令方應時命民新築,御史張治具有《記》。

嚴溪陂 萬曆三十年,邑令管橘命民修築,邑人戴熹「為記。」

洋陂 與善化旌孝里同名。

雙圳陂 宋嘉定元年,里民陳耆公創,凡三百條,有記。

洪陂 與旌孝里同名

下陂 宋時創

「甘斗陂 」 即今斗陂。萬曆十年,邑令方應時復濬築。

連車陂 與欽化里同名,嘉靖間創。

劬塘 舊蓴塘等今改入學田內。

流塘 原係民塘,《嘉靖志》誤作「官學塘。」 今查冊籍,帶米改正還民。

南靖縣

油車陂 ,灌田四十餘石。

龍漈陂 ,發源獨座山原,灌溉馬平、陳洋等處田三千餘畝。嘉靖四十四年,有謝敦玨等告爭,蒙本府知府唐斷,令蔡伯等田三千餘畝照舊灌溉。其謝敦玨等止於田旁大溪輪車取水,立碑為記,不許互爭。

海仔新陂 ,隆慶六年,知縣曾球濬築,灌田五百餘畝。

新寨圳 ,萬曆間,知縣陳宗愈濬,灌田四百餘畝。

坑頭隴大溪圳 ,源出南境山,長八千餘丈,灌田種三百餘石。弘治十二年,鄉民周廷糾呈知府汪鳳開鑿,後壅塞。嘉靖十三年,知府陸金砌石修築,民至今利之,有碑記。

漳平縣

「黃𤲞澗 」 ,源出三重嶺。「小塢澗 」 ,源出覆鼎山,下歷後葛。

安坑澗 :源出凌家山。

寧坑澗 源出僊門山及牛隔山。

高巖澗 源出巖澗,歷大青諸處。以上五澗俱流入龍江。每歲東作,則築陂蓄水以灌田。《後溪洋》陂 源出凌家山,灌田六頃有奇。石圳 源出感化里,灌上洋等處田。

車陂 甃石以截溪流,置車於中,輪廓上繫竹筒數十,溪流自為激運,以次汲輸於田,不假人力而灌溉沾足。居仁里九鵬溪亦多有之。竹柄澗 源出牛寮下歷上坂。官陂圳 在竹柄橋下。甃石截流,灌下坂等處田。

平和縣

胡潭陂 永樂八年里人李瑾、林應辰募眾修築,灌田千餘畝。黃文史「為《記》。」

石鼓社陂 舊《志》:石鼓溪坐清寧里二啚,今新築石鼓陂坐新安里五啚。大溪。碗窯社陂 明萬曆三十八年,知縣李一鳳增築新陂十六處,修補舊陂十四處,民至今思之。蓋平和灌田之陂,多溪壑之水,與龍溪、海澄不同,故每淋雨即堤岸漲決。是在長民者為之設法,計其本堤內丁田多寡,立石定界,量費科修,庶幾不至墮壞耳。

詔安縣

漁塘二 ,一在北門外,一在南門外。舊官佃與民,歲收其利。

南婆畬陂 一名《林婆畬》。

新陂 在勾藤徑。嘉靖四十二年,知縣梁士楚築,灌田二千餘畝。

溪東陂 洪武二十七年,溪東社民鍾生仔奏聞,敕工部人才蔣金臺督修,灌田千餘頃。居民立石紀其事,祀蔣金臺於陂所,以鍾生仔配食焉。

黃塘陂 灌岑頭莊寺田。

凃家陂 明嘉靖間,名儒吳璞疏築龍潭 ,周圍六七里,其深不測,灌田數百畝,別見《古蹟》。

大陂 ,其流長,溉田數千餘畝。

海澄縣

月港 外通海潮,內接郡治,溪水溉田以萬計。倒港 下接南陂,上接北港及通河角、謝蒼諸處,灌田千餘畝。

廣濟陂 宋郡守傅伯成築,壘石為堰,其袤一百三十丈,自洪礁倒港歷八都、六、七都,及漳浦三十八都,溉田千有餘頃,俗呼曰「南陂。」 景泰五年,知府謝騫命邑民蘇日濟修築,後為洪水所壞。成化十七年,知府姜諒令邑人運判蘇殷、大使何金重修之,因呼曰「姜公陂。」 緣築陂之初,不設陂行,所以洪水內泛,海潮外漲,無從發洩,陂岸決裂,延及山麓,并受決陂石亦被盜取。欲再興復者,必如新築內溪陂法,留行設閘,隨潮出入,乃無衝決之患。

溪頭陂 灌田十頃有奇。成化十八年,知府姜諒檄海門巡檢許謙重修,易之以石。

盧沈港 自海門入,上接南溪,溉田萬計。上流有三洲、泥仔、烏礁、許茂。

太保陂 地本海滷,因謝都官築以成田。繼而陳太保者,復引十都九十九坑之水,築陂開圳,順導灌田百有餘頃,復作斗門以止洩水。長三十餘丈,闊二丈,深七尺。以功成於陳太保,故以為名。元時八九都搆爭水利,官斷八都得水三,九都得水七,永為定規。陂原填以沙土。明景泰壬申,里人劉廷奮率眾填築,易以石堰,并設普腎斗門,由是旱潦無患。康熙二十一年,二都人復爭,知縣王衡才斷依舊例。按:此陂里人築祠於征頭之麓,合祀都官太保副使林魁作《功德碑》記。然劉氏之功,亦正不可沒云。

禾平埭 水出漈山及龍鬚漈,合水至此,溉南山寺田數十頃。宋延祐間築,成化十八年,知府姜諒重修,計一千八百餘丈。

趙埭 積大悲巖坑及金龜漈二水,溉田四頃有奇。

西埭 亦積大悲巖坑水為斗門,以時涵洩,溉田十頃。以上二埭,俱洪熙元年南山寺僧無溢修。

茭洋潭 :原出龍漈澄溪,周圍四里許,灌田六百畝。

鴻福埭 瀦洪山之水,溉田十頃。舊法濟寺僧掌為豪右占。成化十八年,知府姜諒褫以與民,俾修築之。民樂其利,因改名曰「豐樂。」

排浦埭 舊鹹潮淹沒,禾稼萎朽。知府姜諒委

官填築、高廣長各若干丈

內溪陂 萬曆三十七年,六、七八都鄉耆許喬等呈明知府閔夢得「蒙發倉剩銀七百兩,經始築成。」 邑人紳衿程應龍、曾應棨後先增築,民為立碑建祠。崇禎十五年,紳衿李世奇因圮毀更修,後復滄桑變換。至康熙二十年,邑人提督許貞捐貲重修。

巖橋陂 俗呼為「鹿石陂。」 弘治初,知府洪天瑞築,設大斗門,引溪流灌鹿石、鄒岱、東原、中和等洋十餘萬畝。正德六年,知府陳弘謨再築。內有產魚水利,自前朝以來宦家掌之。

皇清康熙元年,陸汛掌之。後又水汛掌之。二十三年

三十二社居民,赴水師提督將軍轅門呈允,給還。民間。內舊有中橋陂,萬曆丁丑鄉耆鄭思義等建,今合為一矣。

曾公陂 在六八都。里人鄉紳曾應棨築。都人立碑建亭於左,有聯云:「開三閘水利灌三千頃田,惠洽三都;增萬家產業,活萬人軀命,功垂萬世。」

姚公浦 在祖山鋪,開接太保圳。舊普賢港斗門去海稍近,易雜鹹潮。萬曆三十四年,知縣姚之蘭即祖山頭開圳,內接普賢,外接世臣港,通盧沈港,引石碼溪、淡水倒流而入,仍引達於學宮之泮池。砌斗門於世臣港,以便蓄洩云。草尾溪岸 在西門外,連年崩頹,最宜設法填築。

泥上海岸 ,在東門外。康熙四十九年七月,大水崩壞,知縣韓鍾捐數百金修築。其餘謝倉一帶幾淹沒者,悉借貸與民修理。

寧洋縣

留田官陂 長五丈,高七尺。

櫨板官陂 在黃山頭。長四丈,高一丈。

《下庵官陂 》長五丈,高六尺。

《驢合官陂 》長五丈,高五尺。

田頭洋民陂 長四丈,高九尺。

白潭民陂 長四丈,高六尺。

高陂洋民陂 長二丈,高九尺。

石寮民陂 長二丈,高九尺。

石坑民陂 長七丈,高一丈五尺。。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