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09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九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九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九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九十七卷目錄

 漳州府部彙考三

  漳州府城池考

  漳州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一千九十七卷

漳州府部彙考三[编辑]

漳州府城池考       府志[编辑]

本府。龍溪縣附郭。

漳州府城池 ,在唐無考。宋築土為子城,週圍四里,為門六:東曰「名第」 ,曰「清漳」 ,西曰「登仙」 ,曰「朝真」 ,南曰「雲霄」 ,北曰「慶豐。」 咸平二年,始浚壕,環抱子城。祥符六年,郡守王冕加浚西壕,又於西南隅鑿水門,接潮汐,通舟楫。其外城惟豎木柵,圍一十五里。紹興間,郡守張成大毀子城,撤外城東、西、北三面木柵,築以土,獨南一面阻溪,而子城之壕皆在城內矣。嘉定四年,郡守趙汝譡始砌東門以石,高十級,長五百餘丈。紹定三年,鄰寇猖獗,郡倅林有宗復砌西南北三面,長二千五百餘丈,為級二十,高一丈七尺。建樓櫓,浚河湟,開七門:東曰朝天,西曰安豐,南曰通津,北曰貢珠,西北為小關門,西南為龍溪門,東南為朝宗門,城上建候亭二,其下為閘河三。是歲,郡守江模始至,發鏹助役,明年,城成。淳祐九年,郡守章大任重修東、西、北門,增築城背,並砌石路,與城相周匝。元至正二十六年,陳友定命總制郡事官張理問者,改築城東、西、北三面而縮入之,獨南一面仍舊。圍二千一百七十三丈,高三丈五尺,西北一隅依「山,高二丈三尺。月城各圍五十丈,浚壕三百五十九丈。東深二丈,廣五丈;西深一丈八尺,廣四丈。南臨大溪,北依山而壑之,為乾壕門,惟東西南北四。其南偏作東西二水關,東北一帶以城中間地勢轉高,水勢不得南下,別為小溝,從東北隅城下穿一小閘,出城壕中。」 二十七年,明取漳城,仍舊重加「修治,周城為女牆一千五百一十四門,置月城,內外各建樓。月城上為女牆各六十,戰樓二十有五,城鋪二十有三,水關樓二。」 正統七年,指揮使楊隆重建西北內外門樓。天順五年,東門內外樓為颶風所拔。明年,楊隆重建外樓五間,重簷高九丈。成化五年,巡撫副都御史滕昭檄分巡僉事黃隆重建內樓七間,三簷,高一十二丈。十四年,西水關樓壞,指揮王景重建城東南址。舊築土堤,以捍溪流,然潦至輒壞。九年,巡撫副都御史張瑄命作石堤,城址始固。十八年,知府姜諒甃築外堤,高一丈三尺,長一百餘丈,廣一十丈,作亭其上,匾曰「保安。」 郡人陳舒為《記》。弘治十四年,指揮同知侯汴於西北建威鎮亭,據登高山之上,歲久城壞。正德間,知府陳洪謨、嘉靖二十五年知府顧四科、二十八年,知府盧璧,各先後遞修。隆慶元年,知府唐九德以城北芝山後地僻,修窩鋪三間,令百戶一員守之。五年,知府羅青霄、同知羅拱辰,重修各城垣,敵臺二十一座及四門月城。又於巽方撤舊樓,改建八角樓,匾曰「威鎮閣」 ,配北「威鎮亭」 ,制甚雄壯。郡人黃泮有《記》。先是,嘉靖三十二年,因地方有警,知府李僑慮以各城水閘疏虞,刱用鐵柱置於閘門。自是城河淤塞,潮水不通。隆慶六年,知府羅青霄乃命撤去鐵柱,復令沿河居民挑濬,潮水復通,舟楫無阻。仍命百戶一員司守啟閉,百姓便之。萬曆十九年,城南樓災,署郡推官龍文明重修。三十七年,知府韓擢因新改南橋,露三台洲,改命南門曰「三台」 ,東曰「文昌」 ,北曰「太初」 ,西曰「太平。」

皇清順治十二年,「海寇」墮城,悉載所砌石投之海中。

世子王恢復。十三年,再築城。週圍一千九百七十一丈一尺,垛口一千零廿四箇,窩鋪七十九間,四門各築城樓,而威鎮閣竟廢。威鎮亭雖築,未幾亦廢,城樓亦歲久傾圮。康熙八年,副將袁如桂於城上增設火藥局,共一十八間,改南門名曰《時阜》。十年,巡海道陳啟泰修築東門樓。三十六年,知縣田廣英修築南城樓,其西、北二城樓俱未修築。五十年十一月,各縣復奉部文分修圮廢窩鋪及諸雉堞云。

外縣

漳浦縣城池 ,舊無城,宋乾道間,令薛世清始立三門:西曰「應龍」 ,北曰「永豐」 ,東北一門無名。令高稷又建東門曰「東溪」 ,改「永豐」 為「拱辰」 ,獨南門。

尚缺。淳祐初,令趙與淯建四門樓。元至正十二年,達魯花赤買撒都剌始築城,圍七里,皆砌以石,高一丈二尺,為四門,建樓焉。環城浚壕,深三尺,廣一丈,西北倚山者塹之。明正德五年,流賊蜂起,知縣胥文相建窩鋪二十三所,重建北門樓,改名曰「朝天。」 七年城圮,知縣劉桐重築,增卑而高,圍一千一百七十三丈。嘉靖六年,知縣周仲又於城內增築上馬道,及清理城外侵地,舊城壕堙塞者,皆令民疏導之。三十八年,知縣劉欽命增築城垣,高四尺,為鋪二十四座。扁東門曰「將印」 ,西門曰「仰德」 ,南門曰「迎薰」 ,北門曰「拱極。」 仍於各門增築月城,週圍一千一百九十八丈。四十二年,知縣龍雨復創敵樓一十六座,南北郭外中逵各為高樓,名其南曰「鎮南」 ,北曰「仰北」 ,而北更高壯,可視四遠。萬曆以來,城中馬道大半頹塌。七年,知縣朱廷益增葺,易土為灰,間砌以石。

皇清順治十二年,墮於《海寇》。十三年,鎮守總兵《楊捷》

知縣李之琦與邑紳蔡而烷等召匠更築。城高二丈許,週迴一千七百九十八丈,垛一千九百五十有二,減窩鋪三,增敵樓二,復築臺於城之西北,扁曰「千秋保障。」 十五年,總兵王進功加建女城於城之四周。城池之制,至茲大備。康熙十三年,總兵劉炎作炮臺於雞籠山,與城為犄角。時千秋臺久廢。十六年,城守遊擊張國傑毀炮臺,重修之。三十三年,知縣朱自陞從居民鄭大中等請,以千秋臺有傷風水,申告院司,奉批拆卸。復令通邑里班修築周城之傾圮者。惟南北二敵樓久廢為墟,尚未議舉。康熙三十八年,邑人以舊制東、西、南各有水門,以洩城內溝渠之水。順治間,海寇日伺,防守官閉而築之。今昇平「久,宜復。」 知縣陳汝咸乃詳督撫開東西二水門,南水門閉塞如故。四十六年大水,東門城崩六丈餘,陳汝咸復捐銀修之。

龍巖縣城池 ,初惟編竹為限,後易以土牆。宋紹定三年,縣令趙性夫作西砦以避寇,今曰「官砦」 是也。淳祐己酉,令趙崇揆甃以石。元至元間,令黃士龍又即砦麓築土城,縣治仍在城東,寇至輒燬。至正甲申,邑人盧仲義倡議築城,并包縣治在內,役繁永果。丁酉,令趙昱成之,於是有上下二城。辛丑,達魯花赤鎖住閭以二城難守,乃聯築為一,鑿壕以護之。甲辰,令趙璉以西逼高山不利,又拓而大之。圍八百七十二丈,高二丈一尺,壕凡九百五十九丈,深一丈五尺。明洪武八年,知縣劉文彧復修濬之,為門六:東曰寅賓,西曰西成,南曰南門,曰南津,北曰北門,曰北關。城南=水門,各建樓其上。正統間,沙寇鄧茂七之亂,官民之居皆燼。成化五年,順天府治中邑人丘昂建言修城及乞戍兵。不報。六年,巡撫都御史滕昭申前請,得復城,及立守禦千戶所。未幾滕去,副都御史張瑄繼之。檄參將趙昌、知府王文等,計費令興。泉、漳三府協取磚石,委成於知縣韋濟。八年,乃興工闢舊城之西北隅,建守禦千戶所,砌築今城視舊增十之三,圍一千九十二丈,高二丈一尺。為門五,各以其方。西北為永寧門,各建敵樓,設窩鋪十,水門一,壕環之。濟陞任十四年,知縣伍星奎繼之而成。楊守阯「記。」 正德間,知縣余成、署所指揮楊拱辰,嘉靖二十六年知縣胡景華俱修。歲久,南城為水所齧,隨築隨圮,東門亦因以壞。三十三年,知縣湯相乃於城外築河為堤,長一百八十餘丈,以捍水患。改門名,東曰「賓陽」 ,西曰「迎薰」 ,南曰「留暉」 ,北曰「拱極」 ,西北曰「永寧。」 嘉靖四十年,饒寇戒嚴,湯相復增高城垣五尺,鑿壕廣一丈五尺,週圍增建敵樓四十一座。塞北門建最高亭於西北堞,以便守望。隆慶四年,南門樓圮於水。萬曆二年,知縣黎紹詵修築。四年,知縣馬章重建南郭門,自為「記。」 丁巳六月,大水暴漲,西南至東樓牆俱圮。知縣朱泰禎重築,增高南門樓數尺,御史王命璿《記》。天啟辛酉,水圮南隅,上下城三十餘丈,知縣張日祥修築。崇禎甲申,水溢數丈,西東南一帶城垣並南門樓與水俱盡。知縣董汝昌鳩民築之,縮小南門,非向明所宜。

皇清順治十四年,知縣王有容重建,巍大與四門等。

改為「文明門。」 先是順治初土寇屢犯。至九年王有容蒞任,重建西門樓,增設木柵,架敵樓一十三座,窩鋪相連。黃徽引為《碑記》。康熙二十四年,知縣江藻復營修之。東門樓為縣治下關。二十二年,知縣左峴以其低小不稱,乃復為之。增高數層,如砥柱然,展拓高大,創闢一新矣。康熙五十二年大水,南門、北門、西門城垣皆圮。知縣陳

人文修築如故

南靖縣城池 舊城,本元至正十六年,縣尹韓景晦初築以土。西南瀕雙溪,東北濬城壕。城圍六百六十三丈,闊一丈,高一丈五尺,四面各為門。明嘉靖六年,知縣傅銓包砌以石,高二丈餘。其四門,東曰「迎恩」 ,西曰「豐泰」 ,南曰「豐濟」 ,北曰「望闕」 ,各建城樓。東、北、西三面為壕,西南延帶溪水,窩鋪十有二間。二十八年,本府推官陳信署縣重修,同知龍遂為之記。嘉靖季,有饒寇之變。四十四年,知縣林挺春撤舊甃垛,移築於大帽山之麓,離舊城里許,垣週五百四十丈,但新營拓落,民居不適。萬曆二十三年,知縣陳宗愈乃移建於元故址。廣六百二十七丈有奇,高二丈四尺有奇,敵樓一十四座,窩鋪一十二間,女牆逾千,敵樓四、門四,以通往來。另築水關以洩漲潦。門東曰「惠德」 ,南曰「保極」 ,西曰「和義」 ,北曰「禔福」 ,仍濬壕環衛其城。

皇清因之。順治十二年,為「海寇」所墮。十三年,知縣鄭

宰奉命仍前址築之,名門東曰「環珠」 ,西曰「臥龍」 ,南曰「懷來」 ,北曰「玉映。」

長泰縣城池 ,舊惟土牆,圍二百五十三丈,高一丈。宋紹定間,寇至,如入無人之境。端平中,縣令鄭師申增築土城,為四門:東曰「武勝」 ,西曰「順成」 ,南曰「登科」 ,北曰「良岡。」 元至正間,主簿陳文積廣其基一千三百餘丈。至明,砌以石,建樓櫓鑿壕,歲久而壞。正德十年,知縣趙珮列木柵以補其缺。十三年,知縣朱絃拓而大之,凡築城九百九十一丈,瀕溪者高一丈五尺,負山者一丈三尺。鑿山為壕,馬道窩鋪悉備。後雉堞窩鋪傾壞,知縣陳塘、王用文相繼修理。嘉靖三十一年,知縣張傑夫議增城垣,未果。至三十五年,知縣蕭廷宣增高三尺,各砌以石,改建四門樓,易舊扁。東曰「賓陽」 ,西曰「旺金」 ,南曰「迎薰」 ,北曰「閱武」 ,及增置窩鋪一十七座,敵樓一十六座。西南門外為通濟、接武二石橋。己未,全城之功,實賴早計。萬曆甲戌,雨水暴漲,東門樓及東南城一帶壞,令張應丁修之。壬午,積水城壞,令方應時修。辛卯復壞,令蔣良鼎修。庚寅,颶風大作。癸卯,又風,敵樓鋪垛盡壞,令管橘復修。以西郊地勢衍曠,樓鋪尚缺,乃建樓一座,高可瞭遠,扁曰「金湯永固」 ,有記。

皇清順治十二年,「海寇」墮之,撤城石堆東溪水次,欲

運之廈門旱,水淺,舟不得行。大師至,以舊石依故址築焉,城復完。

漳平縣城池 ,初無城,弘治辛亥,流賊溫文進亂,乃立木柵為守,後久廢。正德元年知縣吳照,四年知縣洪淳,相繼重立。九年,知縣徐鳳岐奏准分巡僉事胡璉、知府陳洪謨議成,始動官錢,聚磚石包砌。鳳岐畢其事,民賴以安。週圍六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為門四:東曰迎恩,南曰朝陽,西曰偃武,北曰拱辰。各豎城樓,為水門三,窩鋪九。東西疏渠,南北臨溪澗,積久傾圮。嘉靖十年,知縣陳世俊修。二十三年,知縣桂懋實修。二十六年,傾圮尤甚。署縣漳浦主簿朱召重修之。

皇清康熙六年,知縣鄭琬重建窩鋪。十九年,大水浸

《漬陴》隍東北一隅崩頹數十雉,已而西南隅亦倒塌,知縣查繼純以次修葺。

平和縣城池 ,始於正德十四年署印漳平知縣徐鳳岐建,高「一丈八尺。內城五百六十三丈四尺,外城五百九十六丈二尺。城列四門,門之上各為敵樓,設水門二,旁列窩鋪二十,雉堞計一千二百八十四。」 後四門壞,知縣謝明德重修。萬曆三年,知縣楊守一以縣東門在東北隅,橫衝縣署,乃改東門於正東街,仍塞水門,復開小水門,於東門舊址偏右,增城垣高四尺,共為二丈二尺,其窩鋪倒塌無存。二十五年,知縣伍匡世修復六處。三十九年,知縣李一鳳重修,添建二處,共八處。崇禎三年,知縣袁國衡重建窩鋪二十四處。六年,知縣王立準重建「《四城門》樓。」

皇清順治六年,署縣事孫之翰、駐防張光榮增修雉。

堞窩鋪數處。十二年海亂,拆毀。十三年五月,知縣劉一蛟仍前址築之,五旬報竣;表其門:東曰「朝天」 、南曰「迎薰」 、西曰「挹爽」 、北曰「拱極」 、云

詔安縣城池 ,在宋為南詔場,又為沿邊巡檢寨。元至正甲午,右丞羅良命屯營陳君用砌築石城六百四十五丈,高一丈二尺,東臨溪,西、南、北依山,鑿乾壕而已。明初,置為把截所,尋罷。正統十四年,鄧寇猖獗,漳寇乘之,攻圍八閱月,耆老許尚端、涂膺等與眾力禦之。既而潮兵至,城賴以全。弘治十七年設南詔守禦千戶所,始拓城西偏而廣之,砌以石,圍一千三百六十丈,《高》

一丈六尺。嘉靖九年設縣,遂為縣城。十二年,知縣何春,二十八年,知縣李尚理皆重修。三十七年,知縣龔有成增高城垣三尺,築南門月城,東西南北畔各築敵臺,浚壕四周,半通海潮。四十二年,知縣梁士楚仍築外城,周圍長一千二百餘丈。及築西關城,圍三百餘丈,內外壯固,邑人賴之。迨後承平,居民築室壕上為市舍。崇禎八年,知縣王政岐奉文清濬,潮水復通。十年,署印通判朱統鉉復增城濬壕,申禁「不許向後再行築室壕上。」

皇清順治十二年,為「海寇」所墮。十三年,知縣歐陽明、

憲更築

海澄縣城池 :先是,嘉靖三十六年地方寇亂,軍門阮鶚令民築土堡,議合八、九二都共圍,跨溪為橋,築垣其上。委通判汪銓督民出力,築灰土垣內外厚一丈有奇,高一丈八尺,馬道覆石坂外環河,闊二丈,已頗就緒。次年,倭至遂輟。繼以土惡煽亂,據為巢穴。隆慶元年設縣,將二都分為二堡。八都東北一帶,仍其舊垣而修葺之。西邊沿溪一帶,亦令築灰土垣,與舊垣相連。南邊一帶為草坂堡附焉。隆慶四年,本府知府羅青霄議以南北相距丈數倍,東西有乖形勝,且不便防守,乃撤草坂堡縮入。又於東邊拓民地,若于動支官銀,召匠砌石,知縣王糓又於丁糧內派徵佐之。始工於隆慶五年十一月,訖工於六年八月。周圍長五百二十二丈零,高二丈一尺。月城三重,窩鋪一十有二,垛口二千四十有五。門四:東曰「清波」 ,西曰「環橋」 ,南曰「揚威」 ,北曰「拱極。」 至萬曆六年,知縣周祚改西為「通津」 ,南為「耀德」 ,北為「承恩。」 十年,知縣瞿寅改南曰「萬峰雄峙」 ,北曰「大海朝宗。」 於東北築晏海樓,以障海口東北之虛。乙未,知縣毛鳴鳳議再拓不果。乃仍舊增高三尺,改大東門為小門,新亭小東門為大門,題曰「迎陽」 ,往來便之。小東門知縣龍國祿題曰《觀海》。天啟二年,知縣劉斯徠築東北一關,中為複壁,上通馬道,連港口堡。

皇清順治九年正月,叛將赫文興以縣獻《海寇》入據。

「增炮臺一座,復設月城於南、東二門,《形家》目為扼吭。仍於四城增築圓臺五處,安置炮位。又廓腰城,自中權關袤亙十餘里,南腰城外另添灰礫月城一圈,壓阻龍脈港口堡過溪橋頭,并築月城,浚月溝。腰城之外,壞民舍,掘墳墓,浚溝通潮,如其城而周之,開東北閘,建澄波之門,吐納於海,斷地脈,塞咽喉。」 迨康熙二十七年,知縣胡鼎建議僉同詳請督撫,復還東南向,開其所閉串門,去其新設曲、疊兩門,生氣始復。然大東譙樓修改狹小,四城窩鋪毀無一存,有待修葺。四十一年,知縣陳世儀以晏海樓久壞,復重建之。四十六年,邑人以西門月城有妨。

文廟具呈請拆不果,至今未復原制云。

寧洋縣城池 ,隆慶元年新設城垣,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五尺,周圍四百八十丈,甃以磚石,為女牆。門四:東曰「翔鳳」 ,西曰「登雲」 ,南曰「瑞麟」 ,北曰「佩玉」 ,各因所向為名,各有敵樓。東門一帶有瀘溝,西南北三面以溪為池。萬曆元年,知縣柳如梁增設窩鋪四所。六年,知縣鄧于蕃濬北城壕,達於大溪。十四年,知縣陳德言復更城門額,東曰「瑞應」 ,西曰「文明」 ,南曰「清波」 ,北曰「翔鳳。」

皇清順治十一年,土寇鄭鵬猖獗,燒東南二城門官

民之居皆燼。十三年,知縣蕭亮蒞任,重建二城門,併架敵樓各三間,修舊窩鋪四所,以便守望。後因淋雨,城樓多為倒塌。康熙二十三年,知縣李文然重修。二十八年,知縣沈荃增修城垣窩鋪,而圉始固。

漳州府關梁考        府志[编辑]

本府。龍溪縣附郭。

金水橋 在開元寺前,有亭。明知縣鍾宣改建。碩仁橋 在上街,有亭。南祠陳知府弘謨,北祠沈知縣昌期。今亭、祠俱廢。

北橋 在北橋街頭。舊稱中清,有亭。宋嘉定間燬,郡守鄭昉疊石修築,增高六尺,廣二丈餘,四隅植表,勒石,書「慶豐橋」 三字。淳祐庚戌,守章大任築土平之。明萬曆戊申,守方學龍從士民之。

請重建「觀音院」 於橋西,棟宇壯麗,是橋更為奇勝。康熙乙亥年火,丙子年里人重修,其亭尚廢。「東鋪橋 」 在東鋪街,有亭,今廢。

名第橋 即東橋。舊稱「東清」 ,有亭。唐元和間建,適周匡物登第,故名。水通東關閘。

天慶觀橋 在天慶觀東,有亭,今廢。

西清橋 即西橋,舊名「登仙」 ,有亭。其水通西閘門。以上為七陰橋。

洗馬河橋 在常平倉後。

丙申橋 在海道衙後。唐元和丙申年建,宋淳熙丙申重建,故名。橋上有姜知府諒祠,西向。對面有石欄。今祠廢欄存,尚有斷碑存。「申橋」 二字在地上。舊《志》以天慶觀橋為丙申橋,誤。

太古橋 在馬坪街東。明知縣吳楷改建。「龍眼營橋 」 在城東偏。

西溝橋 在西溝池邊

天妃宮後橋 、東閘橋 、西閘橋 以上為八陽橋,舊志以為「七陽」 ,誤。

南橋 在府治南門外

新橋 在南橋下流。按宋紹興間,於南門外始造浮橋。嘉定初,郡守薛揚祖易以石,長二十四丈四尺,翼以欄,眾謂之「薛公橋。」 每大水,橋西之田皆浸。其後守趙汝譡浚上流沙坂為港,又於橋南築乾橋十間,以殺水勢。復以乾溪之南別為小橋二十四間,接以石堤,抵於南岸,行者無阻。然橋堤相連,水至無從發泄,遂至漂屋殺人,其害不止橋西田受浸已也。明三百年間,屢遭水禍。成化十年,毀屋千百區,浮屍蔽江,橋堤衝決。自是屢修屢廢,費財不計。萬曆己亥,木復大至,知府韓擢上採先儒陳北溪之論,下順輿情,乃於東南隅水雲館前,建橋二十八間,長九十丈,廣二丈四尺,南接於岸,是為新橋。北建文昌閣,南建鎮海樓,士庶欣然樂助,不數月而成。惜董役者為基不固,未幾傾圮。而守道沈一中、龍溪知縣沈純如、袁業泗、巡按陸夢祖、知府閔夢得,後先修復舊橋。議者以為陳北溪謂「南橋當移造於東南水雲館。前者水勢至此,灣環迴洑,可避上流之衝,不至屢壞,可省民財。又連接八卦樓以包絡元氣。」 現出三台洲,最為得所。而南橋當水之衝,上閉水勢,雖曰利涉,於民居不便,地理亦礙。又時衝壞,修治維艱。於時舊知縣袁業泗復任本府知府,偕同知邵圭、知縣計元勳俱重修新橋焉。然舊橋竟以便民,亦不廢,而兩橋並建矣。

虎渡橋 即江東橋,在柳營江,為郡之寅方,因名虎渡。宋紹熙間,守趙伯逖始作浮梁。嘉定間,守莊夏易以板橋,疊石為址,釃為十五道而屋之,名通濟橋。然下棟上板,時復修葺。嘉熙丁酉,厄於火,鄉宦陳正義謂「宜以石為梁」 ,會守李侍郎韶捐錢五十萬為之倡,顏侍郎頤仲捐金佐之。時五羊倅莊夢說慨然以紹先志為己任,率親舊裒施。於是陳正義董其役,四年而橋告成。長二百餘丈,梁長九丈餘,厚亦如之。橋東西各有亭,郡守黃朴為之記。明三百年間,數壞數興。至嘉靖四十四年,知府唐九德大修,砌石為欄,東西豎二關,東曰「三省通衢」 ,西曰「八閩重鎮。」 宏偉壯麗,江上巨觀。

打紙橋   、回望橋   、郊野橋 :俱在東廂。

安豐橋   、聚溝橋 俱在西廂。宋知縣陳安節建。至順元年,漳饑,設局炊糗賑濟。標橋為「飯總橋」 ,饑民從橋頭逐隊跪給。有徵士鄭穆生、吳秦履、王文奕、李灼等恥無禮,投橋下死。今呼「飯桶橋。」

佘使君橋 舊佘使君家在焉,故名。

柵尾橋 舊造船置柵於此,故名。

壩仔橋 與新橋並建,後毀。康熙四十年,太學生唐察募眾重修。

雲水橋 :在北廂威惠廟左。

觀音院前橋 、「《濱江》橋   」 、「險橋。」

雲梯橋   錦江橋 以上俱在十一都。木棉橋 。景泰七年知府謝騫建。

古縣橋 弘治間,邑人黃敦慶募修。

宅前橋 以上俱在十二、三都。

塔尾橋   、養龍橋   、湯坑橋 。下有溫泉可浴。

和溪西橋  橫溪橋 以上俱在二十一、二都。

南平橋   、徑頭橋   、太平橋。

瑞泉功德橋 ,松州「太平橋 。」 浯滄橋。

石佛橋   杏林橋 以上俱在「二十三、四。」

西港橋 「洪武六年建,有亭。」

「浦西橋   」 、「浦南橋   。」 「赤嶺橋。」

東港橋 「洪武九年建,有亭,屢圮於水,屢修之。」 拱石橋   。留佩洋橋  。通仙橋。

通源驛東橋 以上俱在二十七都。

烏蟳橋 過虎渡五里。弘治十四年,知府彭桓壘石為址,跨以石梁。

新埭橋 在二十八都。正德間,知府陳弘謨修。長十三丈,廣二丈。亦名「陳公橋。」

龍江橋 在龍江鋪,久圮。明知府袁業泗重建。濟津橋 在二十八九都。

流岡橋 在二十六都。係乾橋。凡四百六十餘間,長一百二十餘丈。俗呼「長橋。」

浦頭渡 在城東南三里許。埠頭甚大。廈門海滄、石美、澳頭、石碼、海澄及各附近諸處,俱各有渡船可至。

鎮門渡 舊為洋西渡

福河渡   石碼渡 俱在十一都。

西渡 在二十二都

蓬萊渡   香洲渡   、松洲渡 以上三渡俱在二十三、四都。

西浦渡   。碧湖渡   。陳洲渡。

上坂渡   馬洲渡   馬岐渡 以上六渡俱在二十七都。

澳頭渡   石美渡 在二十八、九都漳浦縣。

東溪橋 在東門外。宋慶元間,郡守傅伯成建。元至正間,道士溫瑤重建,長三十丈。

鹿溪橋 在城東漁腹渡,即八景中「鹿溪春漲。」 古讖云:「鹿溪平,出公卿。」 《舊志》又名溪平橋。宋慶元間,郡守傅伯成建。釃水三十六道,長五十丈。明嘉靖間,知縣周仲重修。今存遺址。

長腳橋 在縣東十五里。元大德間,僧碧潭建。新亭橋 在長腳橋東五里。至正間,僧伯江建。梧江橋 、新亭橋東二十里。宋淳祐間鄉人郭寬建。釃水十五道,長九丈,闊一丈。明嘉靖知縣慎蒙修。

佛潭橋 在十七都。元至正間建。

博濟橋 在西門外五里,宋慶元間建。

茭蓼橋 在西門外十里。今廢。

五鳳橋 在南門外。宋淳祐間建,石址石梁,長三十丈。明嘉靖間被水衝壞,知縣劉欽命重修。後屢圮屢修。

乾橋 在五鳳橋南半里,長二百丈。萬曆間,僧建。

得仙橋 在乾橋南里許。長可百餘丈,為閩、廣行人必由之路。不知建自何時。萬曆間,知縣黃應舉重建。橋當洪流之衝,屢修屢圮。康熙三十七年,知縣陳汝咸捐資重修,廣其間架,基石牢固。自是十餘年來,無衝決之患。

蔡陂橋 ,在得仙橋南二十里,蔡真冨建。無象橋 ,在蔡陂橋南五里。

盤陀橋 在無象橋南十里。

七里橋 在盤陀橋南二十里。

樹洞橋 在七里橋南十里。明蔡珙重修。惠津橋 在雲霄北。明萬曆間,知縣王猷、主簿蕭榛重建。

朱家橋 在南門外里許。封君朱琯建。

下佈橋 在朱家橋南一里,萬曆間建。

寶珠寮橋 在下佈橋南八里。

羅山橋 在北門外十里。嘉靖間建。

長林橋 在長林鋪

長橋 :在長林北三里。

三古橋 在長橋北八里。

惠民橋 在三古橋北十五里。萬曆間,知縣王猷建。

馬口橋 在惠民橋北四里。

龍門橋 在二十三都沙澳社。成化間,指揮田旺重建。

蔡公橋 在二十八都大宅保。元至元間,里人蔡乙牛建。長數百步。時稱「小洛陽。」

黃林橋   龍山莊橋  虎坑橋 俱在十八都。

渡仙橋 在十都,今廢。

永濟橋 在八都。宋淳祐間,僧一行建,今廢。後魏橋 在赤湖城北二里。

雲霄渡 在六都鎮城東。

北岐渡 在六都

鹿溪渡 在邑東五里

鳥空渡 在邑東十里

舊鎮渡 在邑東二十里,一潮可至陸鼇。苦竹渡 在邑東一十五里。

銅山渡 在銅山所,亦名「雲霄渡。」

井尾渡   梅林渡   、竹嶼渡 在七都。

杜潯渡 在九都,通銅山。

仵翁渡   陳平渡 在八尺門,通銅山。溝頭渡 通陸鼇。

沙尾渡 《舊志》載:稅銀納文公祠。

龍巖縣

景雲橋 去縣城南二十步,即舊《志》所謂龍津橋也。舊以木為之,橋心有碧漪亭。宋乾道間,令李宗回建。淳熙戊申,令張熊於橋上架亭,改曰「龍門。」 開禧間,令趙汝勉復修。元至正元年火。二年,達魯花赤捏古柏徙建清高山下。四年,又圮於水。永樂癸未,知縣陳思敬重建,架亭二十八間。是後屢次修治。至嘉靖十九年,僉事侯廷訓命典史陳昭德重修。舊時城無南門,缺其中以屬橋,即橋亭以為門。至是乃疊石溪中,廣數百步,袤數十步,實土築之,令與橋平截。橋後亭一間,以立城基,作譙樓其上。於是南岸有樓,與南門對峙,扁曰「觀瀾。」 以後或燬於火,或圮於水,隨時修治。至崇禎甲申,址石盡沒,義民丘穀之易以木。

皇清知縣王有容捐俸重修。丘穀之助銀五百兩。尋。

圮,知縣江藻復修之。康熙五十二年洪水橋又圮址,石復盡沒。

迎龍橋 出西門五里,曰龍門。兩山夾溪而下,橋跨其上,址在虎嶺麓之南,與景雲橋東西對峙,通道汀潮,俗呼「西橋。」 自洪武十九年縣丞周尚文重建,構亭二十七間,以後屢修。至嘉靖十一年,知縣陳瀛移建上流百餘步,改今名。三十六年知縣湯相修,始架石梁,後圮於水。今復改於舊處,漸以木為之。

見龍橋 在縣東五里。俗呼「東橋。」 嘉靖十三年,知縣陳瀛建,尋圮。三十四年,湯相改建於東砦門,未成而廢。丁巳,知縣朱泰禎因生員連鐈鳩工,築石五墩,已成後,又圮。按巖環邑之水,直流而迅,距城東五里許,兩岸中斷,則關鎖弗密。為橋障之固,邑之急務也。

國朝知縣江藻編木高大之,以便往來。

留暉橋 在西門外過壕池處。嘉靖三十年圮於水。知縣湯相重建,拱石為橋,高三丈六尺。龍門硿橋 ,在城西十里,道通上杭。萬曆間,知縣吳守忠刱建。

功德橋 在龍門里,去縣四十里。元至順二年,僧德禧建。石基木梁,長四丈,闊八尺。嘉靖五年,令蔡尚義重修。萬曆十五年,知縣吳守忠重建。樂成橋 在適中驛。嘉靖十一年,知縣汪九思建,未成而去。知縣湯相踵成,故名。

南安橋 在樂成橋南二里許。

駐師橋 在倒嶺坳。宋文文山駐師於此,故名。萬曆間,知縣曹引儒建。

東浦橋 在松洋社,永樂間建。

下村橋 在萬安里溪口社。元至正間建。明洪武二十年重修。長五丈,闊一丈。亭七間。

涸溪橋 在松洋社。明洪武間建。長三丈六尺,闊一丈。

彌勒溪橋 在彌勒宮左,嘉靖間建,今圮。碧潭橋 ,在虎嶺外,俗名「羅橋。」 邑人林澤民募眾立田資渡。黃縉記。

古田洋橋 「鄉民鳩建」 石基木梁,長二十餘丈,高二丈,闊二丈。

東津渡 在東關。邑人連材有田,編渡夫一名。西津渡 在西門外,編渡夫一名。

碧潭渡 在虎嶺山外。邑人林澤民募眾立田,修橋資渡。

雁石渡 在節惠里。邑人連材施田四十畝,年收租以濟東津、雁石二渡,餘尚病涉。編渡夫二名。

小溪渡 在龍津橋,小渡會流處。

藿村渡 在通漳平寧洋。渡夫一名革。

雞鳴渡 在節惠里

赤尾山渡 在萬安里。歲編渡夫一名。《革溪西》渡 在龍門里大池社。舊編渡夫一名,近革,民多病之。

白沙渡 在萬安里

橫牛渡 在硿溪蘆林,路通漳平。

皇清順治己丑年,生員徐奉來捨田十四畝,載租一。

《百一十斗》為渡夫口食

龍門渡 在縣西北,路通上杭。

南靖縣

得仙橋 在縣東門外。明永樂元年,邑人蔣宗美建。相傳有仙過此,故名。正統間,典史周鼎、景泰間,縣丞黃瑋俱重建。

新橋 在縣東門外。明嘉靖間,知縣王濟建。石梁三間,闊一丈三尺,長十餘丈,久壞無存。永濟橋 在鯨音閣前。元甲申間,僧天嚴建。長二十一丈,闊一丈。石址木梁上建亭二十一間。明廢。

平南橋 在平南驛上,原架木梁。萬曆間,知縣陳宗愈建,毀壞基址,現存。

湯坑橋 元至正建。明景泰間,知府謝騫重修。直濟橋 元至正間,僧瑞巖建。

湖山渡 在縣南。船一隻,稅銀充城隍廟公費。橋南渡 :在縣西南。船一隻,稅銀亦充城隍廟公費。

水門渡 在縣東南

深渡 在縣西北二十七里。

和溪渡 在縣西北八十里,舊有橋,今廢。山城渡   金山上社渡 金山下社渡長泰縣

朝京橋 在南門外東里許。宋乾道間刱建,今廢。昔有讖云:「朝京橋斷狀元來。」 明嘉靖推官署印黃直以橋圮,遂以其石址築城,欲應讖云。東津橋 在東門外。宋嘉定間造,淳祐間燬。明嘉靖間,令朱炫以其石址築城。萬曆以來設渡,今造木,橋壞復募建,民便之。

南津橋 在縣欽化里。宋嘉定間,令呂炎以水西流,造石橋以障之。邑人黃子信有「西水障成東水去,南津移得北津來」 之句。元季圮於水,易以木,架屋其上,扁曰「南津」 ,亦隨毀。明設木橋,於冬春,至夏秋則設渡。今止設渡,不復設橋。西安橋 在縣西門外人和里。明萬曆二年,署縣張大賓倡坊,里民王廷彬、戴天民等築,砌石址二十五間,闊七丈,長四十一丈五尺,今名「石步橋」 ,尚存。

虎渡橋 在縣東南。宋紹定間令陳子木建。淳祐間令趙與坦重修。邑人楊炎午為記。元季圮於水,今址尚在。按龍溪柳營江橋亦名虎渡,順治九年橋為賊所毀,龍溪縣欲與泰分修,鄉紳葉先登爭之,白上臺云:「非泰轄龍。」 民援泰《邑志》有虎渡橋為證。後閱《藝文志》有《楊炎午記》,乃知名同實異。上臺始批准勒石。江東,修橋專屬「龍溪。」

洪溝橋 在縣西欽化里,今廢。

駟經橋 在縣東北人和里。明洪武間,令阮思聰建。

北津橋 在縣北彰信里三江溪。宋嘉定間建,紹定間圮。

林店橋 宋淳熙丙午,令丘微之重修。元至正間,砌以石。

吳店橋 在縣東里許

楊店橋 在縣東

洋山橋 「在縣東。」 以上三橋同林店橋里分,剏建俱無攷。

雪尾橋   、陳侯坑橋 俱在縣東。二橋修砌俱同林店橋。

大石橋 在大夫坊

東溪橋 在縣東北彰信里。明廢。

公湖橋 在南城外方成里。嘉靖甲午,令陳塘砌石。甲寅令張傑夫修。

陳陂橋 在縣北長坂,長十餘丈,明廢。半山橋 ,在縣西北。

下洋山橋 在縣西北

水尾庵橋 在縣東北

《交東橋 》在下寨,人行其上,聲隨足響。

孤星橋 在縣西北

辜橋 在旌孝里圳頭。明廢。

陳公橋 在虎渡橋下流。宋紹定間,陳公建。橋西有石,半出地上。明嘉靖間,墾田石出,有文云:「處兮狀元來。」 今存。以上俱縣東南欽化里。按:縣西南門外有通濟、接武二石橋,嘉靖間置。今基址無存,故不載。

東津渡 見《東津橋》。

南津渡 見《南津橋》。

朝京渡 見《朝京橋》。

鼇島渡 在縣南十餘里,龍溪界。

溪尾渡 在縣西

洪溝渡   竈渡 俱在縣西欽化里。歐馬渡   石壁施渡 俱在縣東仁和里。雙溪渡 在縣西南龍溪界。

戴乾渡   三江溪渡 俱在縣東北。鳳口渡 在縣東。上俱彰信里。

跳頭渡   、楊溪渡 俱在縣東北石銘里。顏甫陂渡 陂成當固以鐵汁,時有老婆欲從陂上過,甫怒毆之,婆絕渡而去,忽不見。須臾驟雨,陂壞,再砌不就,乃招婆神祭之,始成。今立祠陂上,凡修陂必祭之。

嚴溪渡 在縣東北旌孝里。

謝潭渡 在縣東北,善化、旌孝二里。

定方渡   、溪口渡 俱在縣北善化里。朝天路附 在欽化里朝天嶺頂,為往省朝京之路,險峻盤曲,巨石環夾其旁,往來者苦之。萬曆三十年,知縣管橘倡民別開一徑,鋤傾砌險,往來甚便。

漳平縣

浮橋 在縣南龍江潭。明正德九年,知縣徐鳳岐造船二十四隻,鋪以板,練以鐵。十四年,推官胡寧道署縣重造,加鐵練一。嘉靖間,知縣王椿、秦文昂、崇禎間,知縣徐玉華、高光映俱重修。十四年,教諭何九雲倡捐貲置田,以食守橋夫。

皇清順治十四年,總兵蘇明駐平邑,捐俸重建。甲寅

播亂,鐵練被燬為兵器。康熙二十年,知縣查繼純捐貲重製鐵練為船,增至三十六隻,比前功力較倍,扁曰「文昌橋」 ,今廢。此地山溪水溢,藉橋以利涉,不可廢也。原何九雲捐置浮橋田一在和宅紅糟坑,一在內坑車碓。後各載租穀六籮。自橋久廢,東山寺僧遂與沛然堂田並收之應清復,以備守橋之用。

迎恩橋 在縣東門外。明弘治間,知縣李讓伐石為之。舊有亭,今廢。嘉靖間,署縣主簿朱召再擇基址,拱衛縣鎮。崇禎十四年,知縣宋聘伐石重建。

拱辰橋 在縣北門外

「太平橋 」 ,在鄧坂。「新橋 」 :在西埔。

和溪橋 在小溪

龜池橋 上四橋俱有亭。

城門橋 永樂間,里人盧彥和暨曾氏捐貲募眾建,構屋九間,今廢。上五橋俱和睦里。

步雲橋 在留田

惠寧橋 在李莊。上二橋有亭,俱永福里。「東街橋 」 成化間砌石。

石橋 在馬岐林本里。封君蔣柏山造捨,修路田,自橋下至華口,上至九明,歲一修之,蔣氏孫子歲輪一人董其事。

永濟橋 在溪南。崇禎三年,里人陳六等募眾興建壘址於淵伐石為梁。高四丈,長亙十丈,功費浩重。

竹柄橋 在竹柄鄉,上有亭。

《牛相觸》岑橋 以上俱在縣東感化里。

浮橋渡 :編渡夫二名。

龍江渡 在縣南

羅溪渡 在縣北二十里。編渡夫一名。

鹽場渡 在縣西北十五里。

南洋渡 在縣北二十五里。編渡夫一名「黃猿渡   」 、藍家渡   、南塔渡。

南蛇渡   、張灘渡   、水南渡 ,俱在南路。

語口渡   。梅溪渡   。水西渡。

迴龍渡 俱在北路

平和縣

員濟橋 在翠微社。元至正間,僧瑞巖募建。梅溪橋 在小溪社。明永樂間,里人何諒重建。今廢址存。

豐埔新橋 萬曆間,知縣季概建石橋,今圮,宜興。

蓮葉徑橋 萬曆間,知縣李一鳳建。

黃莊橋 萬曆間,知縣伍匡世建石橋,旁有觀音亭。

新路橋 平和縣由東門至下寨小溪,路經高山,阻粗溪崎南角山溪石粗,水深雨漲,往來行旅,病涉不便。萬曆三十年,知縣季概始自粗山開山砌路,遇坑築橋,直至合溪崎嶺,有亭頌德。西門外橋 架木而上,旁護以欄,屢修屢廢,以水漲恆衝也。此通粵要道。

三角徑橋 :原係木橋,明易以石。

功德橋 在琯溪。其地為閩、廣之衝。舊有小木橋,水漲則商旅苦之。康熙三十八年,通判范廷謀創建,高大之。四十年,知縣郭廷彩修之。將埠頭收發革除,配此橋為每年修葺之費。

寶峰渡   、清溪渡 舊二處皆官渡,《歲編》。

渡夫二名

溪口渡   ,坂仔渡   ,銅鼓溪渡,雙溪渡   ,平和渡   ,赤石巖渡,西門溪渡  ,蘆溪渡   ,黃田溪渡,西林渡   ,長冨村溪渡,《詔安縣》。

通廣橋 在縣治北二里,遺址尚存。嘉靖間,令李尚理改造於縣之東門溪,尋廢。

東門石橋 即《萬曆志》所謂東溪橋也,在縣東門外。溪闊七十丈,橋木楯二十九,廣七尺,兩岸石墩各一。明嘉靖間,知縣李尚理建。隆慶間,知縣陳素蘊重造,題曰「通濟橋。」 萬曆丙申,鄉紳沈鈇與知縣夏宏捐貲,改建石橋於溪雅路之下,以通南門大路。薛士彥為記。

洋尾橋 在縣東五里,即廣南橋。舊設渡,而沿邊泥濘數丈,行者病焉。明萬曆七年,知縣鄧于蕃建石橋百餘丈,為楯四十。林偕春「記。」 後知縣夏宏、通判俞咨益重修之。

平寨橋 在縣治南五里,舊設渡。明萬曆溪南社砌石橋。

龍車橋 在縣治北五里。南詔舊大橋。宋為普濟橋。歲久圮壞,邑人沈鈇捐金重修,覆以亭,扁曰「丹詔古道。」

安濟橋 在塘東溪,去縣治西十五里。明嘉靖間,鄉人砌石橋二十餘丈。

大陂橋 在縣東四十里。明嘉靖間,知縣廖暹架木為橋。至萬曆間,知縣鄧于蕃檄眾建石橋,名曰「永濟橋。」

磨西橋 一名「貓獅橋」 ,去縣治六十里,詔安、漳浦在此分界。昔廢,進士張天維、生員方學禎、吳山等共捐貲,復修砌石橋,往來便之。

橫嶺渡 去縣南五里。元林仲安捐租十餘石,阮氏捐租三石五斗。募操舟以通往來。明崇禎八年,鄉人江左偉以兩邊水淺,江岸泥濘,浚泥聚石砌之。

平寨渡   、洋尾渡 以上二渡今有橋。洋林渡 在懸鍾,水急而險,稍風不可渡。《港口渡   》、海月渡 俱在四都。

磁窯渡 在五都附近。居民渡江耕種,至冬月樵採多人。午後競渡,草高風動,波濤洶湧。「中渡 」 :在五都。

「前吳」 渡 在五都懸鍾必經此,風高甚險。長沙尾渡 ,四、五都之界。縣治去五都八十里,一日乃至,人利此渡為捷。但海上時有刦掠,明崇禎八年,海賊刦渡,殺渡工,四方行人多斃刀斧,屍投水,水面盡赤。後別艄工仍將此舟為渡。至明年八月,應被劫之日,白晝風濤,舟為蕩碎。其渡工多為賊囮,人尤當慎焉。一名「松柏門渡」 、懸鍾南澳渡 對面相望,順風一帆可至,逆風則不可行。

江頭渡 由𤲞安至江頭四十里可至雲霄。嶼頭渡 :在東坑後澳。

古港渡 在五都,可至六都。

北門渡 在北門溪。邑紳沈起津刱渡舟渡工各二,每年費三十金。渡東西沈溪、東磁竈等十餘村,往來甚多,尚須酌量官給工食,為長久計。懸鍾渡 在石橋下。學設。一在舊市。明邑紳沈起津設。

港頭三清觀前岸,附 《閩、廣通衢》。岸通海潮。春夏大水,遇潮湧,泥濘陷沒,行人苦之。明天啟間,鄉紳沈鈇請於縣令周政孚,築路闊一丈餘,高九尺,立觀其上,行人免病涉。中丞周起元為之記。歲月久,必有水漲崩壞,繼此而修,存乎其人耳。

海澄縣

月溪橋 在縣西門外。原接九都城東門,俗呼「舊橋。」 初為石梁,左右居民架屋貿易其上。正德丙子,燬於寇,乃懸棧以濟。嘉靖間,汀州通判張元龍奉檄駐安邊館,修砌完好,邑人陳令「記。」 萬曆間,火,燬石梁,折旋修之。

皇清順治四年,因亂復燬。康熙二十九年,知縣胡鼎

修砌。四十五年,知縣陳世儀易以石,翼以石欄。溪頭橋 在南門外,康熙五年水師提督施琅建。

新橋 介八、九二都之間,萬曆初建。初為浮橋,繼砌以石。天啟間,寇焚港口,城外市肆延燒橋石,折三板。

皇清順治四年,更燬懸棧濟焉。康熙四十五年,知縣

陳世儀易以「石」 ,翼以「石欄。」

雲水橋 俗呼「黃水橋。」

洪嶼橋 以上二橋俱在太保圳中,遭寇燬,《崇》

禎四年重修

名第橋 在盧沈港左。刱建無考。元大德九年修,《碑記》現存。

福安橋 俗呼「新橋」 ,在吳邊社。元建。

皇清康熙十七年,寇燬,邑人太學陳寅亮捐資重修。

易石

盧沈港口橋 有木、石二橋。木橋在港口。萬曆間,長泰鄉紳戴燿營新市于石碼,始通道,刱建石橋,稍縮入在內。二橋俱石碼鎮往邑治孔道。雲梯橋 在盧沈港內。橋南屬本縣九都,橋北屬龍溪十一都。

官田橋 成化十五年圮。十八年里人曾于南等重修。

億連橋 洪武間建。成化間同知蔣濬重修。南溪前橋 、上三橋俱六、七都。

嶼兜木橋 洪武間建,今廢。

七星橋   車麟橋 以上俱四、五都。滄江橋 在三都。舊名「黃公橋」 ,宋造,元、明各重修。後石板壞其一,懸棧以濟。

皇清康熙三十六年,修造以石。

龍海橋 在九都溪澄交界處。

榕川碼渡 埠頭甚大。海滄、衙裡、澳頭、石美、廈門溪邊、安海、石碼、化溪、南門浦頭處,皆有渡船可通。

《溪邊渡   海》《滄渡 渡船》。稅縣徵銀,配祭「旌忠祠。」

衙裡渡 俱三都

新安渡   沙坂渡   、嵩嶼渡 俱在一、二、三都。

浮宮渡   蔡家渡 俱在四、五都。崇禎元年設南市尾、北草埔頭,往來如織。豐田不及濟,苦於守候。蔡封君廷佐、憲副國禎捐資築埠,買二舟,募工駕使,舟埠稅一無所問,鄉人便之。豐田渡 在六都。明萬曆十六年邑令周祚呈設官渡二隻,以便往來,人為立碑。

虎渡    新渡    檺林渡 俱六八都。

珠浦渡   田尾渡 俱在九都。

龍窟渡   、石潯渡 二渡俱從海門直抵同安沈井鋪,一潮汐可到商旅省。路程二百里,往來甚多,但不時有風波之險 。以上諸渡,或存或廢,姑志舊蹟,以俟興復。

寧洋縣

寧濟橋 在城南。萬曆五年,知縣鄧于蕃建,壘石構亭九十八丈。九年圮於水,知縣楊繼時移前十餘丈重建之。崇禎間,又以洪水廢,《形家》謂:「此橋關鎖三溪,聯合兩洋,有關風水,宜復。」 青雲橋 在城南,舊名「玉江。」 萬曆間,知縣黃夢鴻改建。崇禎間圮於水。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縣蕭亮捐建。甲寅燬於亂。康熙

十六年,知縣陳運泰重建,後浸頹壞。三十一年,知縣沈荃捐俸屬里民同建。

太平橋 在南門。舊屢廢興。

皇清康熙二十九年,知縣沈荃捐俸屬里民重建。

西洋橋 在西門。知縣蕭亮因寧濟橋未復,始建,以通集、永二里之往來,興廢不一。

皇清康熙二十九年,知縣沈荃捐俸屬里民重建。

金京橋 :在城南七里。

香山橋 :在城北二十里。

城口橋 在城東五十里。

錢公橋 在城北四十里。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縣蕭亮新建。

蚌口橋 在城北七十里。

山谷橋 在城東二十里。

嶺兜橋 在城北二十里。

利濟橋 在城南四里。明萬曆間,知縣許一元建,久廢。

皇清康熙二十年,知縣沈荃重建。

田中央渡 在縣南三十里。編渡夫。一名「小溪渡 」 ,在水口。不編渡夫。

赤洋埔渡 在縣西四里。令沈荃造船,編渡夫一名。

公館渡 :在縣南五十里。令沈荃造船,編渡夫一名。。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