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097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九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九十七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九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九十七卷目录

 漳州府部汇考三

  漳州府城池考

  漳州府关梁考

职方典第一千九十七卷

漳州府部汇考三

[编辑]

漳州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

本府。龙溪县附郭。

漳州府城池 ,在唐无考。宋筑土为子城,周围四里,为门六:东曰“名第” ,曰“清漳” ,西曰“登仙” ,曰“朝真” ,南曰“云霄” ,北曰“庆丰。” 咸平二年,始浚壕,环抱子城。祥符六年,郡守王冕加浚西壕,又于西南隅凿水门,接潮汐,通舟楫。其外城惟竖木栅,围一十五里。绍兴间,郡守张成大毁子城,撤外城东、西、北三面木栅,筑以土,独南一面阻溪,而子城之壕皆在城内矣。嘉定四年,郡守赵汝譡始砌东门以石,高十级,长五百馀丈。绍定三年,邻寇猖獗,郡倅林有宗复砌西南北三面,长二千五百馀丈,为级二十,高一丈七尺。建楼橹,浚河湟,开七门:东曰朝天,西曰安丰,南曰通津,北曰贡珠,西北为小关门,西南为龙溪门,东南为朝宗门,城上建候亭二,其下为闸河三。是岁,郡守江模始至,发镪助役,明年,城成。淳祐九年,郡守章大任重修东、西、北门,增筑城背,并砌石路,与城相周匝。元至正二十六年,陈友定命总制郡事官张理问者,改筑城东、西、北三面而缩入之,独南一面仍旧。围二千一百七十三丈,高三丈五尺,西北一隅依“山,高二丈三尺。月城各围五十丈,浚壕三百五十九丈。东深二丈,广五丈;西深一丈八尺,广四丈。南临大溪,北依山而壑之,为干壕门,惟东西南北四。其南偏作东西二水关,东北一带以城中间地势转高,水势不得南下,别为小沟,从东北隅城下穿一小闸,出城壕中。” 二十七年,明取漳城,仍旧重加“修治,周城为女墙一千五百一十四门,置月城,内外各建楼。月城上为女墙各六十,战楼二十有五,城铺二十有三,水关楼二。” 正统七年,指挥使杨隆重建西北内外门楼。天顺五年,东门内外楼为飓风所拔。明年,杨隆重建外楼五间,重檐高九丈。成化五年,巡抚副都御史滕昭檄分巡佥事黄隆重建内楼七间,三檐,高一十二丈。十四年,西水关楼坏,指挥王景重建城东南址。旧筑土堤,以捍溪流,然潦至辄坏。九年,巡抚副都御史张瑄命作石堤,城址始固。十八年,知府姜谅甃筑外堤,高一丈三尺,长一百馀丈,广一十丈,作亭其上,匾曰“保安。” 郡人陈舒为《记》。弘治十四年,指挥同知侯汴于西北建威镇亭,据登高山之上,岁久城坏。正德间,知府陈洪谟、嘉靖二十五年知府顾四科、二十八年,知府卢璧,各先后递修。隆庆元年,知府唐九德以城北芝山后地僻,修窝铺三间,令百户一员守之。五年,知府罗青霄、同知罗拱辰,重修各城垣,敌台二十一座及四门月城。又于巽方撤旧楼,改建八角楼,匾曰“威镇阁” ,配北“威镇亭” ,制甚雄壮。郡人黄泮有《记》。先是,嘉靖三十二年,因地方有警,知府李侨虑以各城水闸疏虞,刱用铁柱置于闸门。自是城河淤塞,潮水不通。隆庆六年,知府罗青霄乃命撤去铁柱,复令沿河居民挑濬,潮水复通,舟楫无阻。仍命百户一员司守启闭,百姓便之。万历十九年,城南楼灾,署郡推官龙文明重修。三十七年,知府韩擢因新改南桥,露三台洲,改命南门曰“三台” ,东曰“文昌” ,北曰“太初” ,西曰“太平。”

皇清顺治十二年,“海寇”堕城,悉载所砌石投之海中。

世子王恢复。十三年,再筑城。周围一千九百七十一丈一尺,垛口一千零廿四个,窝铺七十九间,四门各筑城楼,而威镇阁竟废。威镇亭虽筑,未几亦废,城楼亦岁久倾圮。康熙八年,副将袁如桂于城上增设火药局,共一十八间,改南门名曰《时阜》。十年,巡海道陈启泰修筑东门楼。三十六年,知县田广英修筑南城楼,其西、北二城楼俱未修筑。五十年十一月,各县复奉部文分修圮废窝铺及诸雉堞云。

外县

漳浦县城池 ,旧无城,宋乾道间,令薛世清始立三门:西曰“应龙” ,北曰“永丰” ,东北一门无名。令高稷又建东门曰“东溪” ,改“永丰” 为“拱辰” ,独南门。

尚缺。淳祐初,令赵与淯建四门楼。元至正十二年,达鲁花赤买撒都剌始筑城,围七里,皆砌以石,高一丈二尺,为四门,建楼焉。环城浚壕,深三尺,广一丈,西北倚山者堑之。明正德五年,流贼蜂起,知县胥文相建窝铺二十三所,重建北门楼,改名曰“朝天。” 七年城圮,知县刘桐重筑,增卑而高,围一千一百七十三丈。嘉靖六年,知县周仲又于城内增筑上马道,及清理城外侵地,旧城壕堙塞者,皆令民疏导之。三十八年,知县刘钦命增筑城垣,高四尺,为铺二十四座。扁东门曰“将印” ,西门曰“仰德” ,南门曰“迎薰” ,北门曰“拱极。” 仍于各门增筑月城,周围一千一百九十八丈。四十二年,知县龙雨复创敌楼一十六座,南北郭外中逵各为高楼,名其南曰“镇南” ,北曰“仰北” ,而北更高壮,可视四远。万历以来,城中马道大半颓塌。七年,知县朱廷益增葺,易土为灰,间砌以石。

皇清顺治十二年,堕于《海寇》。十三年,镇守总兵《杨捷》

知县李之琦与邑绅蔡而烷等召匠更筑。城高二丈许,周回一千七百九十八丈,垛一千九百五十有二,减窝铺三,增敌楼二,复筑台于城之西北,扁曰“千秋保障。” 十五年,总兵王进功加建女城于城之四周。城池之制,至兹大备。康熙十三年,总兵刘炎作炮台于鸡笼山,与城为犄角。时千秋台久废。十六年,城守游击张国杰毁炮台,重修之。三十三年,知县朱自陞从居民郑大中等请,以千秋台有伤风水,申告院司,奉批拆卸。复令通邑里班修筑周城之倾圮者。惟南北二敌楼久废为墟,尚未议举。康熙三十八年,邑人以旧制东、西、南各有水门,以泄城内沟渠之水。顺治间,海寇日伺,防守官闭而筑之。今升平“久,宜复。” 知县陈汝咸乃详督抚开东西二水门,南水门闭塞如故。四十六年大水,东门城崩六丈馀,陈汝咸复捐银修之。

龙岩县城池 ,初惟编竹为限,后易以土墙。宋绍定三年,县令赵性夫作西砦以避寇,今曰“官砦” 是也。淳祐己酉,令赵崇揆甃以石。元至元间,令黄士龙又即砦麓筑土城,县治仍在城东,寇至辄毁。至正甲申,邑人卢仲义倡议筑城,并包县治在内,役繁永果。丁酉,令赵昱成之,于是有上下二城。辛丑,达鲁花赤锁住闾以二城难守,乃联筑为一,凿壕以护之。甲辰,令赵琏以西逼高山不利,又拓而大之。围八百七十二丈,高二丈一尺,壕凡九百五十九丈,深一丈五尺。明洪武八年,知县刘文彧复修濬之,为门六:东曰寅宾,西曰西成,南曰南门,曰南津,北曰北门,曰北关。城南=水门,各建楼其上。正统间,沙寇邓茂七之乱,官民之居皆烬。成化五年,顺天府治中邑人丘昂建言修城及乞戍兵。不报。六年,巡抚都御史滕昭申前请,得复城,及立守御千户所。未几滕去,副都御史张瑄继之。檄参将赵昌、知府王文等,计费令兴。泉、漳三府协取砖石,委成于知县韦济。八年,乃兴工辟旧城之西北隅,建守御千户所,砌筑今城视旧增十之三,围一千九十二丈,高二丈一尺。为门五,各以其方。西北为永宁门,各建敌楼,设窝铺十,水门一,壕环之。济升任十四年,知县伍星奎继之而成。杨守阯“记。” 正德间,知县余成、署所指挥杨拱辰,嘉靖二十六年知县胡景华俱修。岁久,南城为水所啮,随筑随圮,东门亦因以坏。三十三年,知县汤相乃于城外筑河为堤,长一百八十馀丈,以捍水患。改门名,东曰“宾阳” ,西曰“迎薰” ,南曰“留晖” ,北曰“拱极” ,西北曰“永宁。” 嘉靖四十年,饶寇戒严,汤相复增高城垣五尺,凿壕广一丈五尺,周围增建敌楼四十一座。塞北门建最高亭于西北堞,以便守望。隆庆四年,南门楼圮于水。万历二年,知县黎绍诜修筑。四年,知县马章重建南郭门,自为“记。” 丁巳六月,大水暴涨,西南至东楼墙俱圮。知县朱泰祯重筑,增高南门楼数尺,御史王命璿《记》。天启辛酉,水圮南隅,上下城三十馀丈,知县张日祥修筑。崇祯甲申,水溢数丈,西东南一带城垣并南门楼与水俱尽。知县董汝昌鸠民筑之,缩小南门,非向明所宜。

皇清顺治十四年,知县王有容重建,巍大与四门等。

改为“文明门。” 先是顺治初土寇屡犯。至九年王有容莅任,重建西门楼,增设木栅,架敌楼一十三座,窝铺相连。黄徽引为《碑记》。康熙二十四年,知县江藻复营修之。东门楼为县治下关。二十二年,知县左岘以其低小不称,乃复为之。增高数层,如砥柱然,展拓高大,创辟一新矣。康熙五十二年大水,南门、北门、西门城垣皆圮。知县陈

人文修筑如故

南靖县城池 旧城,本元至正十六年,县尹韩景晦初筑以土。西南濒双溪,东北濬城壕。城围六百六十三丈,阔一丈,高一丈五尺,四面各为门。明嘉靖六年,知县傅铨包砌以石,高二丈馀。其四门,东曰“迎恩” ,西曰“丰泰” ,南曰“丰济” ,北曰“望阙” ,各建城楼。东、北、西三面为壕,西南延带溪水,窝铺十有二间。二十八年,本府推官陈信署县重修,同知龙遂为之记。嘉靖季,有饶寇之变。四十四年,知县林挺春撤旧甃垛,移筑于大帽山之麓,离旧城里许,垣周五百四十丈,但新营拓落,民居不适。万历二十三年,知县陈宗愈乃移建于元故址。广六百二十七丈有奇,高二丈四尺有奇,敌楼一十四座,窝铺一十二间,女墙逾千,敌楼四、门四,以通往来。另筑水关以泄涨潦。门东曰“惠德” ,南曰“保极” ,西曰“和义” ,北曰“禔福” ,仍濬壕环卫其城。

皇清因之。顺治十二年,为“海寇”所堕。十三年,知县郑

宰奉命仍前址筑之,名门东曰“环珠” ,西曰“卧龙” ,南曰“怀来” ,北曰“玉映。”

长泰县城池 ,旧惟土墙,围二百五十三丈,高一丈。宋绍定间,寇至,如入无人之境。端平中,县令郑师申增筑土城,为四门:东曰“武胜” ,西曰“顺成” ,南曰“登科” ,北曰“良冈。” 元至正间,主簿陈文积广其基一千三百馀丈。至明,砌以石,建楼橹凿壕,岁久而坏。正德十年,知县赵珮列木栅以补其缺。十三年,知县朱弦拓而大之,凡筑城九百九十一丈,濒溪者高一丈五尺,负山者一丈三尺。凿山为壕,马道窝铺悉备。后雉堞窝铺倾坏,知县陈塘、王用文相继修理。嘉靖三十一年,知县张杰夫议增城垣,未果。至三十五年,知县萧廷宣增高三尺,各砌以石,改建四门楼,易旧扁。东曰“宾阳” ,西曰“旺金” ,南曰“迎薰” ,北曰“阅武” ,及增置窝铺一十七座,敌楼一十六座。西南门外为通济、接武二石桥。己未,全城之功,实赖早计。万历甲戌,雨水暴涨,东门楼及东南城一带坏,令张应丁修之。壬午,积水城坏,令方应时修。辛卯复坏,令蒋良鼎修。庚寅,飓风大作。癸卯,又风,敌楼铺垛尽坏,令管橘复修。以西郊地势衍旷,楼铺尚缺,乃建楼一座,高可了远,扁曰“金汤永固” ,有记。

皇清顺治十二年,“海寇”堕之,撤城石堆东溪水次,欲

运之厦门旱,水浅,舟不得行。大师至,以旧石依故址筑焉,城复完。

漳平县城池 ,初无城,弘治辛亥,流贼温文进乱,乃立木栅为守,后久废。正德元年知县吴照,四年知县洪淳,相继重立。九年,知县徐凤岐奏准分巡佥事胡琏、知府陈洪谟议成,始动官钱,聚砖石包砌。凤岐毕其事,民赖以安。周围六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为门四:东曰迎恩,南曰朝阳,西曰偃武,北曰拱辰。各竖城楼,为水门三,窝铺九。东西疏渠,南北临溪涧,积久倾圮。嘉靖十年,知县陈世俊修。二十三年,知县桂懋实修。二十六年,倾圮尤甚。署县漳浦主簿朱召重修之。

皇清康熙六年,知县郑琬重建窝铺。十九年,大水浸

《渍陴》隍东北一隅崩颓数十雉,已而西南隅亦倒塌,知县查继纯以次修葺。

平和县城池 ,始于正德十四年署印漳平知县徐凤岐建,高“一丈八尺。内城五百六十三丈四尺,外城五百九十六丈二尺。城列四门,门之上各为敌楼,设水门二,旁列窝铺二十,雉堞计一千二百八十四。” 后四门坏,知县谢明德重修。万历三年,知县杨守一以县东门在东北隅,横冲县署,乃改东门于正东街,仍塞水门,复开小水门,于东门旧址偏右,增城垣高四尺,共为二丈二尺,其窝铺倒塌无存。二十五年,知县伍匡世修复六处。三十九年,知县李一凤重修,添建二处,共八处。崇祯三年,知县袁国衡重建窝铺二十四处。六年,知县王立准重建“《四城门》楼。”

皇清顺治六年,署县事孙之翰、驻防张光荣增修雉。

堞窝铺数处。十二年海乱,拆毁。十三年五月,知县刘一蛟仍前址筑之,五旬报竣;表其门:东曰“朝天” 、南曰“迎薰” 、西曰“挹爽” 、北曰“拱极” 、云

诏安县城池 ,在宋为南诏场,又为沿边巡检寨。元至正甲午,右丞罗良命屯营陈君用砌筑石城六百四十五丈,高一丈二尺,东临溪,西、南、北依山,凿干壕而已。明初,置为把截所,寻罢。正统十四年,邓寇猖獗,漳寇乘之,攻围八阅月,耆老许尚端、涂膺等与众力御之。既而潮兵至,城赖以全。弘治十七年设南诏守御千户所,始拓城西偏而广之,砌以石,围一千三百六十丈,《高》

一丈六尺。嘉靖九年设县,遂为县城。十二年,知县何春,二十八年,知县李尚理皆重修。三十七年,知县龚有成增高城垣三尺,筑南门月城,东西南北畔各筑敌台,浚壕四周,半通海潮。四十二年,知县梁士楚仍筑外城,周围长一千二百馀丈。及筑西关城,围三百馀丈,内外壮固,邑人赖之。迨后承平,居民筑室壕上为市舍。崇祯八年,知县王政岐奉文清濬,潮水复通。十年,署印通判朱统铉复增城濬壕,申禁“不许向后再行筑室壕上。”

皇清顺治十二年,为“海寇”所堕。十三年,知县欧阳明、

宪更筑

海澄县城池 :先是,嘉靖三十六年地方寇乱,军门阮鹗令民筑土堡,议合八、九二都共围,跨溪为桥,筑垣其上。委通判汪铨督民出力,筑灰土垣内外厚一丈有奇,高一丈八尺,马道覆石坂外环河,阔二丈,已颇就绪。次年,倭至遂辍。继以土恶煽乱,据为巢穴。隆庆元年设县,将二都分为二堡。八都东北一带,仍其旧垣而修葺之。西边沿溪一带,亦令筑灰土垣,与旧垣相连。南边一带为草坂堡附焉。隆庆四年,本府知府罗青霄议以南北相距丈数倍,东西有乖形胜,且不便防守,乃撤草坂堡缩入。又于东边拓民地,若于动支官银,召匠砌石,知县王糓又于丁粮内派征佐之。始工于隆庆五年十一月,讫工于六年八月。周围长五百二十二丈零,高二丈一尺。月城三重,窝铺一十有二,垛口二千四十有五。门四:东曰“清波” ,西曰“环桥” ,南曰“扬威” ,北曰“拱极。” 至万历六年,知县周祚改西为“通津” ,南为“耀德” ,北为“承恩。” 十年,知县瞿寅改南曰“万峰雄峙” ,北曰“大海朝宗。” 于东北筑晏海楼,以障海口东北之虚。乙未,知县毛鸣凤议再拓不果。乃仍旧增高三尺,改大东门为小门,新亭小东门为大门,题曰“迎阳” ,往来便之。小东门知县龙国禄题曰《观海》。天启二年,知县刘斯徕筑东北一关,中为复壁,上通马道,连港口堡。

皇清顺治九年正月,叛将赫文兴以县献《海寇》入据。

“增炮台一座,复设月城于南、东二门,《形家》目为扼吭。仍于四城增筑圆台五处,安置炮位。又廓腰城,自中权关袤亘十馀里,南腰城外另添灰砾月城一圈,压阻龙脉港口堡过溪桥头,并筑月城,浚月沟。腰城之外,坏民舍,掘坟墓,浚沟通潮,如其城而周之,开东北闸,建澄波之门,吐纳于海,断地脉,塞咽喉。” 迨康熙二十七年,知县胡鼎建议佥同详请督抚,复还东南向,开其所闭串门,去其新设曲、叠两门,生气始复。然大东谯楼修改狭小,四城窝铺毁无一存,有待修葺。四十一年,知县陈世仪以晏海楼久坏,复重建之。四十六年,邑人以西门月城有妨。

文庙具呈请拆不果,至今未复原制云。

宁洋县城池 ,隆庆元年新设城垣,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五尺,周围四百八十丈,甃以砖石,为女墙。门四:东曰“翔凤” ,西曰“登云” ,南曰“瑞麟” ,北曰“佩玉” ,各因所向为名,各有敌楼。东门一带有泸沟,西南北三面以溪为池。万历元年,知县柳如梁增设窝铺四所。六年,知县邓于蕃濬北城壕,达于大溪。十四年,知县陈德言复更城门额,东曰“瑞应” ,西曰“文明” ,南曰“清波” ,北曰“翔凤。”

皇清顺治十一年,土寇郑鹏猖獗,烧东南二城门官

民之居皆烬。十三年,知县萧亮莅任,重建二城门,并架敌楼各三间,修旧窝铺四所,以便守望。后因淋雨,城楼多为倒塌。康熙二十三年,知县李文然重修。二十八年,知县沈荃增修城垣窝铺,而圉始固。

漳州府关梁考        府志

[编辑]

本府。龙溪县附郭。

金水桥 在开元寺前,有亭。明知县锺宣改建。硕仁桥 在上街,有亭。南祠陈知府弘谟,北祠沈知县昌期。今亭、祠俱废。

北桥 在北桥街头。旧称中清,有亭。宋嘉定间毁,郡守郑昉叠石修筑,增高六尺,广二丈馀,四隅植表,勒石,书“庆丰桥” 三字。淳祐庚戌,守章大任筑土平之。明万历戊申,守方学龙从士民之。

请重建“观音院” 于桥西,栋宇壮丽,是桥更为奇胜。康熙乙亥年火,丙子年里人重修,其亭尚废。“东铺桥 ” 在东铺街,有亭,今废。

名第桥 即东桥。旧称“东清” ,有亭。唐元和间建,适周匡物登第,故名。水通东关闸。

天庆观桥 在天庆观东,有亭,今废。

西清桥 即西桥,旧名“登仙” ,有亭。其水通西闸门。以上为七阴桥。

洗马河桥 在常平仓后。

丙申桥 在海道衙后。唐元和丙申年建,宋淳熙丙申重建,故名。桥上有姜知府谅祠,西向。对面有石栏。今祠废栏存,尚有断碑存。“申桥” 二字在地上。旧《志》以天庆观桥为丙申桥,误。

太古桥 在马坪街东。明知县吴楷改建。“龙眼营桥 ” 在城东偏。

西沟桥 在西沟池边

天妃宫后桥 、东闸桥 、西闸桥 以上为八阳桥,旧志以为“七阳” ,误。

南桥 在府治南门外

新桥 在南桥下流。按宋绍兴间,于南门外始造浮桥。嘉定初,郡守薛扬祖易以石,长二十四丈四尺,翼以栏,众谓之“薛公桥。” 每大水,桥西之田皆浸。其后守赵汝譡浚上流沙坂为港,又于桥南筑干桥十间,以杀水势。复以干溪之南别为小桥二十四间,接以石堤,抵于南岸,行者无阻。然桥堤相连,水至无从发泄,遂至漂屋杀人,其害不止桥西田受浸已也。明三百年间,屡遭水祸。成化十年,毁屋千百区,浮尸蔽江,桥堤冲决。自是屡修屡废,费财不计。万历己亥,木复大至,知府韩擢上采先儒陈北溪之论,下顺舆情,乃于东南隅水云馆前,建桥二十八间,长九十丈,广二丈四尺,南接于岸,是为新桥。北建文昌阁,南建镇海楼,士庶欣然乐助,不数月而成。惜董役者为基不固,未几倾圮。而守道沈一中、龙溪知县沈纯如、袁业泗、巡按陆梦祖、知府闵梦得,后先修复旧桥。议者以为陈北溪谓“南桥当移造于东南水云馆。前者水势至此,湾环回洑,可避上流之冲,不至屡坏,可省民财。又连接八卦楼以包络元气。” 现出三台洲,最为得所。而南桥当水之冲,上闭水势,虽曰利涉,于民居不便,地理亦碍。又时冲坏,修治维艰。于时旧知县袁业泗复任本府知府,偕同知邵圭、知县计元勋俱重修新桥焉。然旧桥竟以便民,亦不废,而两桥并建矣。

虎渡桥 即江东桥,在柳营江,为郡之寅方,因名虎渡。宋绍熙间,守赵伯逖始作浮梁。嘉定间,守庄夏易以板桥,叠石为址,酾为十五道而屋之,名通济桥。然下栋上板,时复修葺。嘉熙丁酉,厄于火,乡宦陈正义谓“宜以石为梁” ,会守李侍郎韶捐钱五十万为之倡,颜侍郎颐仲捐金佐之。时五羊倅庄梦说慨然以绍先志为己任,率亲旧裒施。于是陈正义董其役,四年而桥告成。长二百馀丈,梁长九丈馀,厚亦如之。桥东西各有亭,郡守黄朴为之记。明三百年间,数坏数兴。至嘉靖四十四年,知府唐九德大修,砌石为栏,东西竖二关,东曰“三省通衢” ,西曰“八闽重镇。” 宏伟壮丽,江上巨观。

打纸桥   、回望桥   、郊野桥 :俱在东厢。

安丰桥   、聚沟桥 俱在西厢。宋知县陈安节建。至顺元年,漳饥,设局炊糗赈济。标桥为“饭总桥” ,饥民从桥头逐队跪给。有征士郑穆生、吴秦履、王文奕、李灼等耻无礼,投桥下死。今呼“饭桶桥。”

佘使君桥 旧佘使君家在焉,故名。

栅尾桥 旧造船置栅于此,故名。

坝仔桥 与新桥并建,后毁。康熙四十年,太学生唐察募众重修。

云水桥 :在北厢威惠庙左。

观音院前桥 、“《滨江》桥   ” 、“险桥。”

云梯桥   锦江桥 以上俱在十一都。木棉桥 。景泰七年知府谢骞建。

古县桥 弘治间,邑人黄敦庆募修。

宅前桥 以上俱在十二、三都。

塔尾桥   、养龙桥   、汤坑桥 。下有温泉可浴。

和溪西桥  横溪桥 以上俱在二十一、二都。

南平桥   、径头桥   、太平桥。

瑞泉功德桥 ,松州“太平桥 。” 浯沧桥。

石佛桥   杏林桥 以上俱在“二十三、四。”

西港桥 “洪武六年建,有亭。”

“浦西桥   ” 、“浦南桥   。” “赤岭桥。”

东港桥 “洪武九年建,有亭,屡圮于水,屡修之。” 拱石桥   。留佩洋桥  。通仙桥。

通源驿东桥 以上俱在二十七都。

乌蟳桥 过虎渡五里。弘治十四年,知府彭桓垒石为址,跨以石梁。

新埭桥 在二十八都。正德间,知府陈弘谟修。长十三丈,广二丈。亦名“陈公桥。”

龙江桥 在龙江铺,久圮。明知府袁业泗重建。济津桥 在二十八九都。

流冈桥 在二十六都。系干桥。凡四百六十馀间,长一百二十馀丈。俗呼“长桥。”

浦头渡 在城东南三里许。埠头甚大。厦门海沧、石美、澳头、石码、海澄及各附近诸处,俱各有渡船可至。

镇门渡 旧为洋西渡

福河渡   石码渡 俱在十一都。

西渡 在二十二都

蓬莱渡   香洲渡   、松洲渡 以上三渡俱在二十三、四都。

西浦渡   。碧湖渡   。陈洲渡。

上坂渡   马洲渡   马岐渡 以上六渡俱在二十七都。

澳头渡   石美渡 在二十八、九都漳浦县。

东溪桥 在东门外。宋庆元间,郡守傅伯成建。元至正间,道士温瑶重建,长三十丈。

鹿溪桥 在城东渔腹渡,即八景中“鹿溪春涨。” 古谶云:“鹿溪平,出公卿。” 《旧志》又名溪平桥。宋庆元间,郡守傅伯成建。酾水三十六道,长五十丈。明嘉靖间,知县周仲重修。今存遗址。

长脚桥 在县东十五里。元大德间,僧碧潭建。新亭桥 在长脚桥东五里。至正间,僧伯江建。梧江桥 、新亭桥东二十里。宋淳祐间乡人郭宽建。酾水十五道,长九丈,阔一丈。明嘉靖知县慎蒙修。

佛潭桥 在十七都。元至正间建。

博济桥 在西门外五里,宋庆元间建。

茭蓼桥 在西门外十里。今废。

五凤桥 在南门外。宋淳祐间建,石址石梁,长三十丈。明嘉靖间被水冲坏,知县刘钦命重修。后屡圮屡修。

干桥 在五凤桥南半里,长二百丈。万历间,僧建。

得仙桥 在干桥南里许。长可百馀丈,为闽、广行人必由之路。不知建自何时。万历间,知县黄应举重建。桥当洪流之冲,屡修屡圮。康熙三十七年,知县陈汝咸捐资重修,广其间架,基石牢固。自是十馀年来,无冲决之患。

蔡陂桥 ,在得仙桥南二十里,蔡真冨建。无象桥 ,在蔡陂桥南五里。

盘陀桥 在无象桥南十里。

七里桥 在盘陀桥南二十里。

树洞桥 在七里桥南十里。明蔡珙重修。惠津桥 在云霄北。明万历间,知县王猷、主簿萧榛重建。

朱家桥 在南门外里许。封君朱琯建。

下布桥 在朱家桥南一里,万历间建。

宝珠寮桥 在下布桥南八里。

罗山桥 在北门外十里。嘉靖间建。

长林桥 在长林铺

长桥 :在长林北三里。

三古桥 在长桥北八里。

惠民桥 在三古桥北十五里。万历间,知县王猷建。

马口桥 在惠民桥北四里。

龙门桥 在二十三都沙澳社。成化间,指挥田旺重建。

蔡公桥 在二十八都大宅保。元至元间,里人蔡乙牛建。长数百步。时称“小洛阳。”

黄林桥   龙山庄桥  虎坑桥 俱在十八都。

渡仙桥 在十都,今废。

永济桥 在八都。宋淳祐间,僧一行建,今废。后魏桥 在赤湖城北二里。

云霄渡 在六都镇城东。

北岐渡 在六都

鹿溪渡 在邑东五里

鸟空渡 在邑东十里

旧镇渡 在邑东二十里,一潮可至陆鳌。苦竹渡 在邑东一十五里。

铜山渡 在铜山所,亦名“云霄渡。”

井尾渡   梅林渡   、竹屿渡 在七都。

杜浔渡 在九都,通铜山。

仵翁渡   陈平渡 在八尺门,通铜山。沟头渡 通陆鳌。

沙尾渡 《旧志》载:税银纳文公祠。

龙岩县

景云桥 去县城南二十步,即旧《志》所谓龙津桥也。旧以木为之,桥心有碧漪亭。宋乾道间,令李宗回建。淳熙戊申,令张熊于桥上架亭,改曰“龙门。” 开禧间,令赵汝勉复修。元至正元年火。二年,达鲁花赤捏古柏徙建清高山下。四年,又圮于水。永乐癸未,知县陈思敬重建,架亭二十八间。是后屡次修治。至嘉靖十九年,佥事侯廷训命典史陈昭德重修。旧时城无南门,缺其中以属桥,即桥亭以为门。至是乃叠石溪中,广数百步,袤数十步,实土筑之,令与桥平截。桥后亭一间,以立城基,作谯楼其上。于是南岸有楼,与南门对峙,扁曰“观澜。” 以后或毁于火,或圮于水,随时修治。至崇祯甲申,址石尽没,义民丘谷之易以木。

皇清知县王有容捐俸重修。丘谷之助银五百两。寻。

圮,知县江藻复修之。康熙五十二年洪水桥又圮址,石复尽没。

迎龙桥 出西门五里,曰龙门。两山夹溪而下,桥跨其上,址在虎岭麓之南,与景云桥东西对峙,通道汀潮,俗呼“西桥。” 自洪武十九年县丞周尚文重建,构亭二十七间,以后屡修。至嘉靖十一年,知县陈瀛移建上流百馀步,改今名。三十六年知县汤相修,始架石梁,后圮于水。今复改于旧处,渐以木为之。

见龙桥 在县东五里。俗呼“东桥。” 嘉靖十三年,知县陈瀛建,寻圮。三十四年,汤相改建于东砦门,未成而废。丁巳,知县朱泰祯因生员连鐈鸠工,筑石五墩,已成后,又圮。按岩环邑之水,直流而迅,距城东五里许,两岸中断,则关锁弗密。为桥障之固,邑之急务也。

国朝知县江藻编木高大之,以便往来。

留晖桥 在西门外过壕池处。嘉靖三十年圮于水。知县汤相重建,拱石为桥,高三丈六尺。龙门硿桥 ,在城西十里,道通上杭。万历间,知县吴守忠刱建。

功德桥 在龙门里,去县四十里。元至顺二年,僧德禧建。石基木梁,长四丈,阔八尺。嘉靖五年,令蔡尚义重修。万历十五年,知县吴守忠重建。乐成桥 在适中驿。嘉靖十一年,知县汪九思建,未成而去。知县汤相踵成,故名。

南安桥 在乐成桥南二里许。

驻师桥 在倒岭坳。宋文文山驻师于此,故名。万历间,知县曹引儒建。

东浦桥 在松洋社,永乐间建。

下村桥 在万安里溪口社。元至正间建。明洪武二十年重修。长五丈,阔一丈。亭七间。

涸溪桥 在松洋社。明洪武间建。长三丈六尺,阔一丈。

弥勒溪桥 在弥勒宫左,嘉靖间建,今圮。碧潭桥 ,在虎岭外,俗名“罗桥。” 邑人林泽民募众立田资渡。黄缙记。

古田洋桥 “乡民鸠建” 石基木梁,长二十馀丈,高二丈,阔二丈。

东津渡 在东关。邑人连材有田,编渡夫一名。西津渡 在西门外,编渡夫一名。

碧潭渡 在虎岭山外。邑人林泽民募众立田,修桥资渡。

雁石渡 在节惠里。邑人连材施田四十亩,年收租以济东津、雁石二渡,馀尚病涉。编渡夫二名。

小溪渡 在龙津桥,小渡会流处。

藿村渡 在通漳平宁洋。渡夫一名革。

鸡鸣渡 在节惠里

赤尾山渡 在万安里。岁编渡夫一名。《革溪西》渡 在龙门里大池社。旧编渡夫一名,近革,民多病之。

白沙渡 在万安里

横牛渡 在硿溪芦林,路通漳平。

皇清顺治己丑年,生员徐奉来舍田十四亩,载租一。

《百一十斗》为渡夫口食

龙门渡 在县西北,路通上杭。

南靖县

得仙桥 在县东门外。明永乐元年,邑人蒋宗美建。相传有仙过此,故名。正统间,典史周鼎、景泰间,县丞黄玮俱重建。

新桥 在县东门外。明嘉靖间,知县王济建。石梁三间,阔一丈三尺,长十馀丈,久坏无存。永济桥 在鲸音阁前。元甲申间,僧天严建。长二十一丈,阔一丈。石址木梁上建亭二十一间。明废。

平南桥 在平南驿上,原架木梁。万历间,知县陈宗愈建,毁坏基址,现存。

汤坑桥 元至正建。明景泰间,知府谢骞重修。直济桥 元至正间,僧瑞岩建。

湖山渡 在县南。船一只,税银充城隍庙公费。桥南渡 :在县西南。船一只,税银亦充城隍庙公费。

水门渡 在县东南

深渡 在县西北二十七里。

和溪渡 在县西北八十里,旧有桥,今废。山城渡   金山上社渡 金山下社渡长泰县

朝京桥 在南门外东里许。宋乾道间刱建,今废。昔有谶云:“朝京桥断状元来。” 明嘉靖推官署印黄直以桥圮,遂以其石址筑城,欲应谶云。东津桥 在东门外。宋嘉定间造,淳祐间毁。明嘉靖间,令朱炫以其石址筑城。万历以来设渡,今造木,桥坏复募建,民便之。

南津桥 在县钦化里。宋嘉定间,令吕炎以水西流,造石桥以障之。邑人黄子信有“西水障成东水去,南津移得北津来” 之句。元季圮于水,易以木,架屋其上,扁曰“南津” ,亦随毁。明设木桥,于冬春,至夏秋则设渡。今止设渡,不复设桥。西安桥 在县西门外人和里。明万历二年,署县张大宾倡坊,里民王廷彬、戴天民等筑,砌石址二十五间,阔七丈,长四十一丈五尺,今名“石步桥” ,尚存。

虎渡桥 在县东南。宋绍定间令陈子木建。淳祐间令赵与坦重修。邑人杨炎午为记。元季圮于水,今址尚在。按龙溪柳营江桥亦名虎渡,顺治九年桥为贼所毁,龙溪县欲与泰分修,乡绅叶先登争之,白上台云:“非泰辖龙。” 民援泰《邑志》有虎渡桥为证。后阅《艺文志》有《杨炎午记》,乃知名同实异。上台始批准勒石。江东,修桥专属“龙溪。”

洪沟桥 在县西钦化里,今废。

驷经桥 在县东北人和里。明洪武间,令阮思聪建。

北津桥 在县北彰信里三江溪。宋嘉定间建,绍定间圮。

林店桥 宋淳熙丙午,令丘微之重修。元至正间,砌以石。

吴店桥 在县东里许

杨店桥 在县东

洋山桥 “在县东。” 以上三桥同林店桥里分,创建俱无考。

雪尾桥   、陈侯坑桥 俱在县东。二桥修砌俱同林店桥。

大石桥 在大夫坊

东溪桥 在县东北彰信里。明废。

公湖桥 在南城外方成里。嘉靖甲午,令陈塘砌石。甲寅令张杰夫修。

陈陂桥 在县北长坂,长十馀丈,明废。半山桥 ,在县西北。

下洋山桥 在县西北

水尾庵桥 在县东北

《交东桥 》在下寨,人行其上,声随足响。

孤星桥 在县西北

辜桥 在旌孝里圳头。明废。

陈公桥 在虎渡桥下流。宋绍定间,陈公建。桥西有石,半出地上。明嘉靖间,垦田石出,有文云:“处兮状元来。” 今存。以上俱县东南钦化里。按:县西南门外有通济、接武二石桥,嘉靖间置。今基址无存,故不载。

东津渡 见《东津桥》。

南津渡 见《南津桥》。

朝京渡 见《朝京桥》。

鳌岛渡 在县南十馀里,龙溪界。

溪尾渡 在县西

洪沟渡   灶渡 俱在县西钦化里。欧马渡   石壁施渡 俱在县东仁和里。双溪渡 在县西南龙溪界。

戴干渡   三江溪渡 俱在县东北。凤口渡 在县东。上俱彰信里。

跳头渡   、杨溪渡 俱在县东北石铭里。颜甫陂渡 陂成当固以铁汁,时有老婆欲从陂上过,甫怒殴之,婆绝渡而去,忽不见。须臾骤雨,陂坏,再砌不就,乃招婆神祭之,始成。今立祠陂上,凡修陂必祭之。

严溪渡 在县东北旌孝里。

谢潭渡 在县东北,善化、旌孝二里。

定方渡   、溪口渡 俱在县北善化里。朝天路附 在钦化里朝天岭顶,为往省朝京之路,险峻盘曲,巨石环夹其旁,往来者苦之。万历三十年,知县管橘倡民别开一径,锄倾砌险,往来甚便。

漳平县

浮桥 在县南龙江潭。明正德九年,知县徐凤岐造船二十四只,铺以板,练以铁。十四年,推官胡宁道署县重造,加铁练一。嘉靖间,知县王椿、秦文昂、崇祯间,知县徐玉华、高光映俱重修。十四年,教谕何九云倡捐赀置田,以食守桥夫。

皇清顺治十四年,总兵苏明驻平邑,捐俸重建。甲寅

播乱,铁练被毁为兵器。康熙二十年,知县查继纯捐赀重制铁练为船,增至三十六只,比前功力较倍,扁曰“文昌桥” ,今废。此地山溪水溢,藉桥以利涉,不可废也。原何九云捐置浮桥田一在和宅红糟坑,一在内坑车碓。后各载租谷六箩。自桥久废,东山寺僧遂与沛然堂田并收之应清复,以备守桥之用。

迎恩桥 在县东门外。明弘治间,知县李让伐石为之。旧有亭,今废。嘉靖间,署县主簿朱召再择基址,拱卫县镇。崇祯十四年,知县宋聘伐石重建。

拱辰桥 在县北门外

“太平桥 ” ,在邓坂。“新桥 ” :在西埔。

和溪桥 在小溪

龟池桥 上四桥俱有亭。

城门桥 永乐间,里人卢彦和暨曾氏捐赀募众建,构屋九间,今废。上五桥俱和睦里。

步云桥 在留田

惠宁桥 在李庄。上二桥有亭,俱永福里。“东街桥 ” 成化间砌石。

石桥 在马岐林本里。封君蒋柏山造舍,修路田,自桥下至华口,上至九明,岁一修之,蒋氏孙子岁轮一人董其事。

永济桥 在溪南。崇祯三年,里人陈六请帮助识别此字。等募众兴建垒址于渊伐石为梁。高四丈,长亘十丈,功费浩重。

竹柄桥 在竹柄乡,上有亭。

《牛相触》岑桥 以上俱在县东感化里。

浮桥渡 :编渡夫二名。

龙江渡 在县南

罗溪渡 在县北二十里。编渡夫一名。

盐场渡 在县西北十五里。

南洋渡 在县北二十五里。编渡夫一名“黄猿渡   ” 、蓝家渡   、南塔渡。

南蛇渡   、张滩渡   、水南渡 ,俱在南路。

语口渡   。梅溪渡   。水西渡。

回龙渡 俱在北路

平和县

员济桥 在翠微社。元至正间,僧瑞岩募建。梅溪桥 在小溪社。明永乐间,里人何谅重建。今废址存。

丰埔新桥 万历间,知县季概建石桥,今圮,宜兴。

莲叶径桥 万历间,知县李一凤建。

黄庄桥 万历间,知县伍匡世建石桥,旁有观音亭。

新路桥 平和县由东门至下寨小溪,路经高山,阻粗溪崎南角山溪石粗,水深雨涨,往来行旅,病涉不便。万历三十年,知县季概始自粗山开山砌路,遇坑筑桥,直至合溪崎岭,有亭颂德。西门外桥 架木而上,旁护以栏,屡修屡废,以水涨恒冲也。此通粤要道。

三角径桥 :原系木桥,明易以石。

功德桥 在琯溪。其地为闽、广之冲。旧有小木桥,水涨则商旅苦之。康熙三十八年,通判范廷谋创建,高大之。四十年,知县郭廷彩修之。将埠头收发革除,配此桥为每年修葺之费。

宝峰渡   、清溪渡 旧二处皆官渡,《岁编》。

渡夫二名

溪口渡   ,坂仔渡   ,铜鼓溪渡,双溪渡   ,平和渡   ,赤石岩渡,西门溪渡  ,芦溪渡   ,黄田溪渡,西林渡   ,长冨村溪渡,《诏安县》。

通广桥 在县治北二里,遗址尚存。嘉靖间,令李尚理改造于县之东门溪,寻废。

东门石桥 即《万历志》所谓东溪桥也,在县东门外。溪阔七十丈,桥木楯二十九,广七尺,两岸石墩各一。明嘉靖间,知县李尚理建。隆庆间,知县陈素蕴重造,题曰“通济桥。” 万历丙申,乡绅沈𫓧与知县夏宏捐赀,改建石桥于溪雅路之下,以通南门大路。薛士彦为记。

洋尾桥 在县东五里,即广南桥。旧设渡,而沿边泥泞数丈,行者病焉。明万历七年,知县邓于蕃建石桥百馀丈,为楯四十。林偕春“记。” 后知县夏宏、通判俞咨益重修之。

平寨桥 在县治南五里,旧设渡。明万历溪南社砌石桥。

龙车桥 在县治北五里。南诏旧大桥。宋为普济桥。岁久圮坏,邑人沈𫓧捐金重修,覆以亭,扁曰“丹诏古道。”

安济桥 在塘东溪,去县治西十五里。明嘉靖间,乡人砌石桥二十馀丈。

大陂桥 在县东四十里。明嘉靖间,知县廖暹架木为桥。至万历间,知县邓于蕃檄众建石桥,名曰“永济桥。”

磨西桥 一名“猫狮桥” ,去县治六十里,诏安、漳浦在此分界。昔废,进士张天维、生员方学祯、吴山等共捐赀,复修砌石桥,往来便之。

横岭渡 去县南五里。元林仲安捐租十馀石,阮氏捐租三石五斗。募操舟以通往来。明崇祯八年,乡人江左伟以两边水浅,江岸泥泞,浚泥聚石砌之。

平寨渡   、洋尾渡 以上二渡今有桥。洋林渡 在悬锺,水急而险,稍风不可渡。《港口渡   》、海月渡 俱在四都。

磁窑渡 在五都附近。居民渡江耕种,至冬月樵采多人。午后竞渡,草高风动,波涛汹涌。“中渡 ” :在五都。

“前吴” 渡 在五都悬锺必经此,风高甚险。长沙尾渡 ,四、五都之界。县治去五都八十里,一日乃至,人利此渡为捷。但海上时有劫掠,明崇祯八年,海贼劫渡,杀渡工,四方行人多毙刀斧,尸投水,水面尽赤。后别艄工仍将此舟为渡。至明年八月,应被劫之日,白昼风涛,舟为荡碎。其渡工多为贼囮,人尤当慎焉。一名“松柏门渡” 、悬锺南澳渡 对面相望,顺风一帆可至,逆风则不可行。

江头渡 由𤲞安至江头四十里可至云霄。屿头渡 :在东坑后澳。

古港渡 在五都,可至六都。

北门渡 在北门溪。邑绅沈起津刱渡舟渡工各二,每年费三十金。渡东西沈溪、东磁灶等十馀村,往来甚多,尚须酌量官给工食,为长久计。悬锺渡 在石桥下。学设。一在旧市。明邑绅沈起津设。

港头三清观前岸,附 《闽、广通衢》。岸通海潮。春夏大水,遇潮涌,泥泞陷没,行人苦之。明天启间,乡绅沈𫓧请于县令周政孚,筑路阔一丈馀,高九尺,立观其上,行人免病涉。中丞周起元为之记。岁月久,必有水涨崩坏,继此而修,存乎其人耳。

海澄县

月溪桥 在县西门外。原接九都城东门,俗呼“旧桥。” 初为石梁,左右居民架屋贸易其上。正德丙子,毁于寇,乃悬栈以济。嘉靖间,汀州通判张元龙奉檄驻安边馆,修砌完好,邑人陈令“记。” 万历间,火,毁石梁,折旋修之。

皇清顺治四年,因乱复毁。康熙二十九年,知县胡鼎

修砌。四十五年,知县陈世仪易以石,翼以石栏。溪头桥 在南门外,康熙五年水师提督施琅建。

新桥 介八、九二都之间,万历初建。初为浮桥,继砌以石。天启间,寇焚港口,城外市肆延烧桥石,折三板。

皇清顺治四年,更毁悬栈济焉。康熙四十五年,知县

陈世仪易以“石” ,翼以“石栏。”

云水桥 俗呼“黄水桥。”

洪屿桥 以上二桥俱在太保圳中,遭寇毁,《崇》

祯四年重修

名第桥 在卢沈港左。刱建无考。元大德九年修,《碑记》现存。

福安桥 俗呼“新桥” ,在吴边社。元建。

皇清康熙十七年,寇毁,邑人太学陈寅亮捐资重修。

易石

卢沈港口桥 有木、石二桥。木桥在港口。万历间,长泰乡绅戴燿营新市于石码,始通道,刱建石桥,稍缩入在内。二桥俱石码镇往邑治孔道。云梯桥 在卢沈港内。桥南属本县九都,桥北属龙溪十一都。

官田桥 成化十五年圮。十八年里人曾于南等重修。

亿连桥 洪武间建。成化间同知蒋濬重修。南溪前桥 、上三桥俱六、七都。

屿兜木桥 洪武间建,今废。

七星桥   车麟桥 以上俱四、五都。沧江桥 在三都。旧名“黄公桥” ,宋造,元、明各重修。后石板坏其一,悬栈以济。

皇清康熙三十六年,修造以石。

龙海桥 在九都溪澄交界处。

榕川码渡 埠头甚大。海沧、衙里、澳头、石美、厦门溪边、安海、石码、化溪、南门浦头处,皆有渡船可通。

《溪边渡   海》《沧渡 渡船》。税县征银,配祭“旌忠祠。”

衙里渡 俱三都

新安渡   沙坂渡   、嵩屿渡 俱在一、二、三都。

浮宫渡   蔡家渡 俱在四、五都。崇祯元年设南市尾、北草埔头,往来如织。丰田不及济,苦于守候。蔡封君廷佐、宪副国祯捐资筑埠,买二舟,募工驾使,舟埠税一无所问,乡人便之。丰田渡 在六都。明万历十六年邑令周祚呈设官渡二只,以便往来,人为立碑。

虎渡    新渡    檺林渡 俱六八都。

珠浦渡   田尾渡 俱在九都。

龙窟渡   、石浔渡 二渡俱从海门直抵同安沈井铺,一潮汐可到商旅省。路程二百里,往来甚多,但不时有风波之险 。以上诸渡,或存或废,姑志旧迹,以俟兴复。

宁洋县

宁济桥 在城南。万历五年,知县邓于蕃建,垒石构亭九十八丈。九年圮于水,知县杨继时移前十馀丈重建之。崇祯间,又以洪水废,《形家》谓:“此桥关锁三溪,联合两洋,有关风水,宜复。” 青云桥 在城南,旧名“玉江。” 万历间,知县黄梦鸿改建。崇祯间圮于水。

皇清顺治十五年,知县萧亮捐建。甲寅毁于乱。康熙

十六年,知县陈运泰重建,后浸颓坏。三十一年,知县沈荃捐俸属里民同建。

太平桥 在南门。旧屡废兴。

皇清康熙二十九年,知县沈荃捐俸属里民重建。

西洋桥 在西门。知县萧亮因宁济桥未复,始建,以通集、永二里之往来,兴废不一。

皇清康熙二十九年,知县沈荃捐俸属里民重建。

金京桥 :在城南七里。

香山桥 :在城北二十里。

城口桥 在城东五十里。

钱公桥 在城北四十里。

皇清顺治十七年,知县萧亮新建。

蚌口桥 在城北七十里。

山谷桥 在城东二十里。

岭兜桥 在城北二十里。

利济桥 在城南四里。明万历间,知县许一元建,久废。

皇清康熙二十年,知县沈荃重建。

田中央渡 在县南三十里。编渡夫。一名“小溪渡 ” ,在水口。不编渡夫。

赤洋埔渡 在县西四里。令沈荃造船,编渡夫一名。

公馆渡 :在县南五十里。令沈荃造船,编渡夫一名。。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