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27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卷目錄

 永州府部彙考八

  永州府祠廟考寺觀附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七十八卷

永州府部彙考八[编辑]

永州府祠廟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零陵縣附郭。

山川壇 在南門外,明洪武初年建。

「社稷壇 在北關外,明洪武初年建,壇北向,四面各二丈五尺,高三尺,東西南北陛各三級。壇下前十二丈,後九丈五尺,東西各五丈,周繚以牆,四門皆紅漆,立石主於壇壇之南。主長二丈五尺,方一丈,埋於正中,去壇二尺五寸,歲春秋二仲月上戊日涖祭。郡厲壇 在北門外,明洪武初年立,歲春季清明日,秋季七月」 十五日,冬季十月朔日,凡三祭祀。境內無祀鬼,先期牒城隍之神。祭之日,迎神主之。壇上設城隍神位,壇下左右設無祀鬼位。坊里各一。

城隍廟 在府治東二百步。明洪武二年,封鑒察司民威靈公。十七年,更定禮制,革封號,稱「本府城隍之神。」 歲無特祀,合祭於山川壇;厲祭則迎神主之。明末燬於兵。

皇清順治八年,知府李策鼎重建之。又於康熙戊申

年,知府劉道著復修之。零陵縣統於府,不別為廟。洪武二年,封城隍為「顯佑伯」 ,後改稱「本縣城隍之神。」 今在縣治內。

黃溪廟 古廟在城東七十里黃岡口,即黃溪也。今在縣治左東岡嶺,有記。

唐公廟 在城東高山寺右,即靈顯廟。祀唐刺史唐世旻。詳見《武功志》中。宋元累封王爵,明敕封永州刺史唐公之神。

瀟湘廟 古廟在瀟湘合流之處。唐貞元九年三月,水至城下,官民禱而有應,至於旱乾水溢,民輒叩焉。後徙於東岸。至正癸巳,廟遭兵焚,遂置於瀟湘門內。洪武壬戌,知縣曹恭增置殿宇。四年,敕封「瀟湘二川之神。」

諸葛廟 在城南三里百家渡。《易》三接曰:「不知侯何年入零陵郡」 ,零陵人祠之,到今不衰。祠制甚朴,有古意。庭堂楹棟,不雕不飾。後人因其制而勿敢更。祠在古樟樹下,蔭可數畝,而一枝遠出,舞如龍狀。

關聖廟 在城內東山。順治間,城守劉文選重建,有記。

五顯廟 有二:一在小西門內,一在文昌宮左。康熙丁未年,協鎮彭世勳重建。

旗纛廟 在府治後萬石亭側。

孱陵廟 在城內東山,祀三國呂蒙也。久廢,故址尚存。

南嶽廟 在城東

東嶽廟 有二:一在縣治東岡嶺。康熙乙巳年,協鎮彭世勳鼎建於河西愚溪,上有記。

花石廟 在縣治右

馬王廟 有二,一在城南縣治左,康熙壬戌年,永鎮都督盧崇輝建於鐘樓前。

娘娘廟 在城東。明崇禎間,知府晏日曙重建。藥王廟 在北關外。康熙間,同知劉作霖建。龍公廟 在北關外。東漢龍伯高為零陵太守,郡人思之而立祠,今廢址猶在司馬塘上。三賢祠 在郡圃。祀召信臣龍述、胡寅,今廢。宋人有贊。

柳侯祠 在西河愚溪上。易三接云:「西山白雲,愚溪蒼水,柳侯之祠在焉,即此。一掬寒流以奠椒漿,數頃雲根,聚而設供。」 有功山水者,還以山水祠之。祠內有《荔子碑》,後人摹《羅池廟碑》而為之者。碑辭出昌黎,而東坡之書尤古。

濂溪祠 舊在城高山寺右,順治間,知府魏紹芳鼎建於城北,有《記》。

浮溪祠 在城北玩鷗亭下。祀宋汪藻,久廢。康熙間,通判葉筠重建。

楊公祠 在縣治左。祀宋楊萬里,號誠齋,為零陵縣丞,有惠政,立祠以祀之。今廢址尚存。寓賢祠 在朝陽巖上,祀元結、黃庭堅、蘇軾、蘇轍、鄒浩、范純仁、范祖禹、張浚、胡銓、蔡元定諸賢。嘉靖壬寅,知府唐珤建,有《記》。

忠節祠 在郡學左,祀明太僕寺卿陳純德。崇禎十七年,流賊李自成陷北都,公死焉,故郡人祠之,於乙酉年建。

皇清順治十三年三月,奉。

旨旌卹,賜祭田七十畝,土名「天坪莊。」

留侯祠 ,在城南四十里。蔣本厚曰:「侯未嘗至永,不知何以祠於斯。項羽遷義帝於郴而復弒之。侯佐漢誅羽,永故楚地,德其報楚仇,所以祠侯也。」 祠在萬山中,一峰仄出,祠踞其下,溪流迴繞,良疇數十畝。眾山環之,幽靜冥窅,瑟瑟生寒,神貌亦雅飭,不為獰武之狀。

常山王祠 去城七十里,與舂陵接壤,永水出焉,永州之名始此。祠在山麓下,亦稱「永山祠」 ,比留侯祠更幽異。梅花數百樹,週蔽神祠。花發時,滿山如雪,香氣襲人。

苦竹祠 ,祠去城五十里,在咸陽里境。萬山落翠,一溪流碧,竹無風而自舞,松有韻而生香,遊者不覺有山空人遠之想。廟宇未知何代創立,其神為金紫光祿大夫,又曰「銀青光祿大夫」 ,失其姓名。神威赫赫,昭鑒不爽。地方有含冤莫雪之事,禱於神,神輒報之。

祁陽縣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治西南江岸高岡。社稷壇 在迎恩門外。明洪武初建。

「邑厲壇 」 :在朝京門外。

城隍廟 在縣署左,明洪武七年建。

瀟湘廟 在瀟湘門內。泮水從此入湘,突起石岡,石多奇,皆作玫瑰琅玕狀,上祀虞帝、湘君之神。廟前舊有元華閣,因拓城而廢;楚石先生有《記》。順治丁酉年重修。

大關王廟 在城大街,西向。順治癸巳年,鎮標杜汝政重修。

新關王廟 :在大廟左對街。康熙戊申年,鎮標段寅募修。

忠靖廟 :在十字街左,面北。順治己亥年,刺史賈一珍募修。

昭陵廟 ,在懸真觀前街。城內之神,最多異蹟。崇禎戊寅間,有人欲侵廟地,神現綠衣秀士身於宅示警,尋奔粵。

皇清順治辛丑季夏,鎮標劉洪亮重修。

馬王廟 :在縣署左。順治戊戌年,鎮標副將王可就新建。

四元廟 :在縣署左,即火神廟。康熙甲辰,副將王可就、鎮標黃承敬新建。

元帝廟 在關王廟旁,都督陳德新建。

三聖廟 在縣署右,祀關帝、馬王、藥王。康熙丙午年,鎮標陳英、魏學新建。

瘟神廟 :在縣西南城外,順治丁酉歲,副將王可就新建。

真武廟 在縣南城外「望浯橋」 之上。

白沙廟 在縣北門外二里。居民所立。

轄神廟 在大關王廟前。

龍王廟 在縣東南大江右岸。廟前大樟二株,歷漢、唐至今為神物護持。明季兵欲伐之,見有虎鳴吼其下,眾驅之,忽不見,伐者不止。俄有巨蛇自大枝墜,持斧者驚散立斃。相傳為邑下關鎮樹也。順治辛丑年,重修塑像。

水府晏公廟 在瀝澗灘東岸。

杉山靈官廟 在縣東七十五里。

五道靈官廟 ,在縣東歸陽市。

洋瀬廟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盤古廟 ,在縣北三十里。

文昌祠 在儒學戟門東。明隆慶四年,知縣李天箕建。春秋專祀梓潼,置田五十畝為祭需。萬曆丙辰,陳朝檙重修。濂溪祠 在鎮祁樓下。鄧球建。

太守鄧來溪祖祠 在保障樓西。

「大參申慰海祖祠 」 在四牌樓前。

武陵祠 在長樂門右,祀諸葛武侯。

元帝行祠 在小東江。萬曆己亥,邑人鄧球建。精忠祠 在觀音閣下,鄧球建,祀武穆。

江東水府祠 在東江橋南,俗傳為老官廟。明正統間,民黃俊創,邑令李臣節置。廟後隙地、《井樹》字地,前抵江,後抵田岸。廟前左右各鋪地一間,與俊裔孫客民同修成之。

東安縣

山川壇 在縣南二里許。基深三十三丈,闊二十七丈,周圍五十丈。

社稷壇 在縣東折百十步。壇有省牲房三間,明洪武九年,知縣曾魯夫建。周繚以垣基深十四丈五尺,闊九丈五尺,周四十八丈。

邑厲壇 在縣北半里。基深八丈五尺,闊七丈五尺,周圍三十二丈。

城隍廟 在縣治東。明景泰間,知縣卞同建。關帝廟 在縣治左。

舜廟 在楊江源

諸葛武侯廟 在縣治西。

陰陂廟 在縣東二里許。

唐公刺史廟 在城南

通顯廟 在城南一里許。

陳大夫廟 在夏峰

南嶽廟 在花橋

「鄧高密侯廟 」 在石瑞村。

三閭大夫廟 在斜溪源。

黃石公祠 在獬豸山

周元公祠 ,舊為景濂書院,後毀。舉人蔣楚立、生員唐京詡修理。後為公所,偏沅巡撫建立義學。復置「元公祠一座,左右耳房各一座,門樓一座,并清出。」 左右鋪地四間。

感恩祠 在翠微軒左,知府韓子廉立。

謝公祠 在感恩祠左

道州

山川壇 在州城南。明洪武二年,同知蓋恆弼建。正統間,知州盛祥修。

社稷壇 :在州治小西門外。明洪武二年,同知蓋恆弼建。正統三年,知州盛祥修。歲春、秋二仲月上戊日致祭。

厲壇 在州北門外,明洪武二年建。歲凡三祭,春清明日,秋七月朢日,冬十月朔日。神廚、神庫、宰牲房各三楹,今廢。

里社壇 三十六所在各鄉都。今廢。

鄉厲壇 三十六所在各鄉都,今廢。

旗纛廟 在寧遠衛後。洪武初,千戶張鳳建,指揮郭忠修,指揮烏信重修。主祀「軍牙六纛之神。」 「舊典,春祭驚蟄日,秋祭霜降日。祭之日,衛官行禮。」 今惟霜降祭。

關帝廟 在城北永泰坊城隍廟後。

元刺史祠二 ,一在北門外,一在五如石北。元楊二刺史祠 在州治東。

楊刺史祠 在東陽觀右,後附盛祥,稱為楊、盛二公祠。

元公祠 在州學西,以祀周濂溪先生、二程先生配享,歲春、秋二仲丁日祭。舊或祀於州學稽古閣,或祀於敷教堂。宋嘉定間遷今所。元至正間修葺,歐陽元「記。」 明弘治、正德間,知州方瓊、知府曹來旬相繼修理,歲久頹圮。嘉靖間,御史姚虞檄通判金椿重建,州守王會捐俸訖工。正德間,提學陳鳳梧置祭田六畝二分。嘉靖間,永州守唐瑤、同知魯承恩等請於學憲孫與應,議給田一百四十八畝,以供祭祀,名曰「世業田。」 故里祠 在州西十八里,濂溪先生舊居也。宋嘉定間,龔維蕃「記。」 明萬層間,巡撫趙汝賢重修,置供祭田,建亭鑿池。

寇萊公祠 在州治西萊公樓之下,今廢。歐陽崇公祠 ,宋慶元間建,在判官廳右。陳元勳《記》。嘉熙間,太守張宗丞修。淳祐間,郡丞陶從、判官黃應龍復新之。今廢。

蔡西山祠 宋淳祐九年,知州高不儔記。今廢。遺愛祠 在州治東。明萬曆甲申,郡人建,以祀太守關中李發。今廢。

虞帝廟 舊在儒學西,有石刻「虞山」 二字,今廢。南嶽廟 在水南,今廢。

「泰衡宮 」 在西門外周家坊,即白龍廟。

西嶽廟 在進賢鄉龍村,去州五十里。

將軍廟 在西門外。將軍姓石,名堅,字貞節,王屋人。元時征南將軍流落營道,故建祠祀之。「五侯廟 」 在州城外西北五龍井側。

皋陶廟 在營樂鄉六都。

靈川白大王廟 在州北宜山之陽。相傳,古廟前有二十四渡溪上險阻難行,因以祀禱。荷山大王廟 在營樂鄉一都荷山臺。舊傳神以陰翼利民,封為「荷山大王」 云。

靈濟夫人廟 舊云「龍母廟」 ,在州治西四十五里,月巖之西。

伎石廟 在州西十五里營樂鄉。舊傳廟傍有湫塘,水深,有龍興雲雨,故祀之,今僅存故址。蕭公廟 在東洲,司水府事。神最靈顯,舟行必詣廟禱之。

象祠 在州北五十里濱江地名江村,即鼻亭廟。其神即封於有庳之象是也。昔薛伯高曾毀之,後鄉人復建立。

麻灘廟 在州北七十里,地名「麻灘」 ,灘瀧險峻。

舟楫經過必禱之

聖帝廟 ,在州西三十五里,地名「瀟川。」 凡天旱祈禱,則必迎之於雨壇。

竹王廟 在州西六十里營陽鄉高木嶺。乏嗣,息者祈之多應。

五通廟 在北門街

土地祠 在州治左

城隍廟 舊在梓潼閣東、銅佛寺後,明洪武間,同知蓋恆弼建。後改「府」 為州,廟移州治北,即古營道儒學基。正統間,知州盛祥修。萬曆間,知州張安慶、梁祖堯再修。

皇清高攀龍重修,每祭郡厲,則請神為主。

楊公祠 在中司之左。明萬曆間,知州林學閔建。歲久頹圮。

皇清州守張大成重建。

娘娘廟 在常平倉後,傾圮。順治辛丑,州守王希聖重建。康熙五年,州守張大成復修。

馬王廟 在小西門內。明季總兵官建。

皇清參將鄭承宗重修。

東嶽宮 在東門外,舊址頹壞,參將李東斗修。「晏公廟 」 在水南。司水府事久圮,中軍守備劉成貴重修之。

沈公祠二 :一在城南城隍廟左,一在州北六十里木壘鋪,水陸必經之所。公名至緒,浙江人,明武進士,崇禎間為永道守備,既解組,寓武昌。時湖、湘源賊蠢動,監司以其才略,復起防守本州。賊率眾萬餘掠祁,永公禦之,敵於木壘,戰死。州人感之,立祠以祀。今在木壘者,

皇清參標千總龔繼祖修之。

水府廟 :在大家灘,名「相見灣。」 其灘極險,舟人苦之。相傳舊有是神,舟經必祭。參將鄭承宗因特建,以供香火祭祀,庇祐往來舟楫。

藥王廟 在州治西五家嶺。康熙五年,州守張大成建,塑有伏羲、神農、黃帝、孫真人等神像。寧遠縣

「山川壇 」 在布薰門外。

社稷壇 :在武定門外。

舜壇 在田村,去舜祠二十里,近周田寺。仙政之水遶之,通碧虛橋,相傳舊祀舜之處。

修真四壇 舊《志》云:俱在九疑山。

厲壇 在拱辰門外

各鄉厲壇 :東鄉四所,中和六所,大陽五所,永樂六所,仙政四所;西鄉三所,太平四所,廣濟八所,仁澤三所,丹桂一所;「南鄉十三所,分新田;北鄉五所,共壇六十二所,皆明初設。」

城隍廟 在縣治西北

虞帝廟 在九疑山下。歲春秋有司致祭。劉侯廟 在舂陵城。漢節侯買戴侯熊渠廟也。褒忠廟 在縣治東南,衡道郴桂都巡檢王政廟也。宋乾道元年,郴、桂寇犯境,政禦之,既勝,賊再至,被執,罵賊而死。帥司以聞,贈廣州觀察使,立廟賜額。政,山東人以勇稱,今廟廢。

關王廟 在縣西武定門內。

黃馬相公廟 在縣北五里。相傳即周仲雍。周太王廟 在縣北五里,邑人禱雨於此。正統間,縣令王諶重建。相傳即周泰伯,歷代祀之。皋陶廟 在下禾洞江滸。相傳皋陶隨舜南巡,至九疑山,民感而祀之。

龍飛廟 在西鄉。漢光武龍興於此,故祀之。盤古廟 在鄧家山。

五嶽廟 在北門外

東嶽廟 在東門外

文昌宮 在東門外

靈順廟 祀「五顯神」 ,在城隍廟左。

江東廟 ,在九疑通明殿之東。神姓石名固,秦時人。廟在貢江東,故名。宋號「加濟祠。」

魯川廟 在南門外車澗頭。

統軍廟 在東門外小溪邊。

市坊廟 在西門外

總管廟 在縣南明月山。

上坊廟 在東門外二里。

禱應廟 在南門外

小陂廟 在縣西北三里。

仰山廟 在郡南文明鄉。宋賜額「孚惠」 ,明號大仰山之神。

黑頭廟 在壽福市田洞中。

仙峰廟 在新橋頭

鴉仙廟 在鰲頭山下

青山廟 在小山田

板屋廟 在板屋洞

都水廟 在螺螄寨

水南廟 在車田洞

潘公廟 在潘家洞

迎生廟 在梅竹岡

虎頭廟 在任家塘

高樓廟 在下嶺高樓洞。

小源廟 在下嶺洞

白面廟 在白田洞

鎮界廟 在雙髻砠

山東廟 在白鶴觀前

高亭廟 在高亭寨

高山廟 在楊家洞

中和廟 在洗腹洞

滿竹廟 在蟻墜嶺

遊江廟 在灌溪。相傳舜嘗遊此。

馬相廟 在許家村

北江廟 在山口嶺

青山廟 在江洲腹

水口廟 在梅岡洞

塔岡廟 在塔岡堡

柱山廟 在黃土潭

里全廟 在道沙洞

草結廟 在觀屋洞

武婆聖母廟 在三盤洞。歲秋猺人祭賽,擊土鼓、吹含笙跳蹈,以祈神喜。

「大澤龍王祠 」 ,在九疑山峰石深處,其水流自石崖,注於深澗。

何侯祠 在玉琯巖

李狀元祠 在灌溪,乃李郃書館子孫建立。明月山李君祠 ,在永樂鄉神下洞。

張公祠 在縣內都府左,今廢。

蕭孝子祠 在縣東門外。

歐伯仲祠 在仁澤洞

楊真人祠 在北門外故居,真人名以善。刺史趙公祠 祀宋道州刺史趙師懿祠,在九疑舜宮之西,今廢。

羅巡檢祠 在九疑飛龍巖前,今廢。

唐公梓樟祠 在淹口源。

「指揮王佐祠 」 有二,一在屋下洞,一在城東尹巫宅。神係衡州衛指揮,明天順年哨守桂陽。苗賊圍城,佐帥所部戰勝圍解。賊投竄至本境,至丹桂屋上洞,殺擄居民,退營城頭寨下。佐兵乘勝追其後,與本境軍夾攻。佐方進,連戰不捷,馬陷深田中,乃為賊所戕。民德之,因立祠以祀。西岡社 在西岡腳。

《劉家》社 在劉家坊。

新開社 在新開里

桐源社 在桐源洞

姜家社 在老屋洞

都水社 在都水廟

五家社 在社腹洞

盧源社 在盧源洞

江洲社 在油眼陂上

盤古社 在劉家砠

鵓鳩社 在鴉仙廟

潘家社 在潘家神西

《鷓鴣社 》在大田井。

「李家」 社 在石塘腹。

龍盤社 在縣東南李家村。

白田社 在白田洞

東城社 ,在故《冷道縣》。

高陂社 在白田下

下陂社 在茶里洞

蘆村社 在上蘆鋪

湯家社 在西沖腹

灌溪社 在下灌

丁家社 在車田洞

《曾家》社 在曾家洞。

黃村社 在黃村橋洞

山塘社 在《山塘塚》。

《元嶺社 》在《元嶺屋》。

《劉家》社 在劉家坊。

《柳塘社 》在柳塘洞。

《盧家》社 在盧家山。

「雲塘社 」 在雲塘洞。

袁嶺社 在新規洞

大陂社 在大陂洞

滿竹社 在滿竹廟

營頭社 在營頭嶺

蓮塘社 在蓮塘里

《柏家社 》在柏家嶺。

殷村社 在殷村八都

許家社 在馬相廟左

陂頭社 在楊家洞

《盧家》社 在老鴉陂上。

久安社 在久安坊

周家社 在大屋地側

小源社 在下嶺洞小源廟。

文昌社 在城隍廟右

龍頭社 在縣北雙桂坊。

《青州社 》在《星拱坊》。

武鎮社 在關侯廟西

長富社 在縣北楊家嶺。

板屋社 在《板屋神》。

永明縣

山川壇 在縣南一里

社稷壇 在縣西二里

厲壇 在縣東北

城隍廟 在縣西

濂溪祠 在縣南。明縣令黃憲卿建。

李王廟 在縣南十五里。王名靖,唐人,嘗授嶺南撫慰大使,所過之處,問民疾苦,延見長者,宣布天子威德。民立祠祀之,一名《王佐廟》。

御史廟 在縣西二十五里允山鄉。姓周,名謂,字得臣,恭城人。宋建隆初,上書稱旨,由白馬主簿五遷至御史,嘗將鄉漕奏蠲租耗。

軍將廟 在縣南九十里扶靈山,姓吳,名舜舉,字虞卿,崇福鄉人,有捕儂寇之功,故立廟祀之。瀟源廟 在縣西十五里,地名「大古源。」

屈原廟 去縣半里

龍母廟 在縣東一里。遇旱禱雨立應。天啟七年,邑人蒲秉權重建。

武安王廟 「在江南。」

壽亭侯廟 在囀鶯亭。萬曆三十三年,知縣周文澤建。侯有才智,為本縣徹軍,省靡費,多惠政。去任十餘年,士民思慕之,尸祝於本廟右楹。廷止廟 ,《後漢書營陽郡記》云:「在縣東三里,有舜南巡止宿處。」 今立廟,蓋取虞廷至止之義。今改為廷旨廟。

關帝廟 在縣治西真慶閣右。崇禎八年,知縣張景星建。

東嶽廟 在縣東門外,與東林觀同建。

赤帝廟 在縣北五里,地名八都達尊坊。盤古廟 在縣西北,地名潘家源,禱雨輒應。金龍廟 在縣西南十二都蕉源頂,神稱靈應。笢竹廟 在縣西南十里,地名小田源,祀漢高祖廟在群山中,山水奇異,神靈憑式,走祀甚眾。武后廟 在縣西四里,地名塘背。其神靈感,祈嗣應如答響。

南嶽廟 在縣西一里

江華縣

山川壇 在縣東

社稷壇 在縣西

城隍廟 在縣治西

邑厲壇 在縣東北

南嶽廟 在縣南二里

雲溪廟 在縣南一百里。

關王廟 在千戶所後

李王廟 在縣南一里。即唐李靖也。

石鼓廟 在縣南五里。石巖內有石柱,擊之有聲。

東植廟 唐時敕封,在縣治東十里。

聖帝廟 在縣南半里,內有一神,乃漢李廣。龍王廟 ,在縣治西三里。

周公祠 諱曄,奏減稅,民立祠祀之,今廢。俞公祠 公諱頤吉,一意愛民,擢開封府同知,民不忍忘,立祠以祀之,在縣南城外。

烈女祠 為趙向貞立,在府館後。

費楷先生祠 在舊縣,今廢。

陸公永思祠 在南城外。

新田縣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南門橋外教場坪。社稷壇 在西門外迎恩寺左。

邑厲壇 在北門外

城隍廟 :在南門內,自昔建之。康熙壬寅年,知縣吳鼎極復建。頭門三楹。

關帝廟 :在北門內。明末,本府同知張恂建。

皇清康熙五年,防守把總石應祥重修,增立頭門三。

楹拜亭三楹有記

五通廟 在縣治外

福德祠 在治二門左。明末庚辰年,張恂建。

寺觀附[编辑]

本府。零陵縣附郭。

太平寺 在太平門內。唐名龍興寺。宋元豐四年,更名「太平。」 明嘉靖間,寺廢,南渭王據為別邸。隆慶間,郡守黃翰、史朝富相繼清復重建。內為習儀所、鄉約所。明末毀於兵。

皇清康熙九年,知府劉道著重建,有《記》。

高山寺 在城東山。唐名「法華」 ,宋名「萬壽」 ,改「報恩。」 明洪武初改今名,萬曆四十一年重建。永寧寺 ,在城東山。唐天祐三年建,宋太平五年賜額,明末毀於兵。

皇清康熙辛丑年,重建。

竹林寺 在城東門外,嘉靖間建。

龍興寺 在柳侯祠右,嘉靖間建。

普菴寺 在城西東鄉橋六十里。

書堂寺 在城北二十里,唐僧懷素故居。寺中有懷素遺像,有碑石。今廢。

楚興寺 去城西四十里,其地舊名「金剛山。」 五代時楚王馬殷屯兵於此,夜聞鐘聲,遂建寺以鎮之。內有高麗國僧鐵山塔。

耶堂寺 ,去城西南四十五里。寺刱於宋熙寧間,樓閣崔嵬,氣象萬千,累代重修,其規制相沿未改也。寺在林巒中,一溪環流,群石簇列,叢篁夾岸,鐘聲隱隱從樹杪而出。憑欄靜對,萬感俱寂,不知人世間有紅塵十丈也。

澹山寺 在城南二十五里,澹巖之口。

香嚴寺 :在城西九十里辛興里。

寶香寺 在城南九十里進賢鄉。

大田寺 在城西三十里,隆慶里。

架溪寺 去城東北五十里。

周塘寺 在城南八十里。

諸仙寺 在城西六十里。

林泉寺 在城西八十里。

樟古寺 在城南四十里。

州臺寺 在城北鷓鴣橋。

南山寺 在城西二十里。

磊石寺 在城南三十里。

霞碧寺 在城西八十里。

鎮峰寺 在城南崳峰絕頂。

保方寺 在城北七十里。高溪司。

寶坊寺 在下保里

雲棲寺 在城東三十里福田鄉。

祝聖寺 在城西八十里,又名「嶷山。」

蓮因寺 :在城東南三十五里。

靈隱寺 在城西二里。曹能始《名勝志》云:「隔瀟水,當岡阜回環之所。」 前臨愚溪。愚溪水源出鴉山,本名冉溪,以郡司馬柳宗元易今名。按舊址無考。

開元寺 在城南二里,曹能始《名勝志》云:「唐時建,亦名太平寺。」 宋黃山谷有《登慈氏閣》詩,即此。寺中輸藏,乃張忠獻母夫人所造,忠獻自為之記。今舊址無考。

臺盤寺 在城西三十里。

新宅寺 在城西六十里。

龍歸寺 在城南三十里。

蓮塘寺 在城西五十里。

綠天庵 :在東門外里許,唐僧懷素故居。今筆塚、塔頂及墨池尚存,僧寂輝重建。

普濟庵 在城西河二里,粵西通道建。有茶亭,亦名「茶庵」 ,今重建。

護珠庵 :在西河,今名「護國。」

明月庵 在洛川里福源山,黃溪由此而入。「碧雲庵 」 ,在城南門內。盧都督鼎建。

水星庵 在城南三十五里楊江。

清凈庵 在大埠塘側

轉龍庵 在城南十五里矮子渡。

靈鷲庵 在城西南四十里,界牌山。

雞足庵 在城西南四十里。

九蓮庵 在城西南四十里。

虎庵 :在城西南五十里。謝承紱曰:「鄉人因傍有巖,怪石峭露,若猛獸出林欲齧人者然,故名。」 夫虎,惡類也;庵,善種也,得無善惡混乎?然猛可馴,頑可良,物無自棄之意也。

歇馬庵 在城南八十里,黃溪之源發於此。婆婆庵 在城南七十里,山名「琥珀」 ,相傳有女真修道於此,石蹟宛然,後仙去。鄉人誅茅為庵祀之。每水旱有禱輒應,至今香煙不斷。

普波庵 在東鄉橋側,「永水」 、「遙水」 二合之匯。「永興庵 」 在城西龍塘鋪二十里。

伊塘庵 去城北四十里。唐貞觀時,有聖僧飛錫山頂,因建殿宇,歷世重修,至今不毀。

彌陀庵 去西河一里

甘露庵 在北關外

福壽堂 在城北六十里大木口內。連山疊嶂,一徑曲通,遠隔外塵,惟藏修者棲焉。

延生閣 在西河

觀音閣 在南門外

寶華林 在城西三十五里水東里石門山內。「優曇林 」 在西河群玉山下。

千佛林 在高林橋。水出愚溪,亦名「愚源。」 多福林 ,去城南三十里。在土坪。

旃檀林 去城南四十里。

《不二居 》去城西十五里,在高林橋。

文昌宮 :在城內。明末毀於兵。

皇清重建「玉皇殿」,以祀「《文昌》之神。」

萬壽宮 在城北鎮永樓。明末毀於兵。

皇清康熙甲辰年,協鎮彭世勳重建。

火星觀 在縣治左左路。總兵官張國柱建。水星觀 在永安門上,今廢。

真仙觀 在金牛嶺上

仙居觀 在城南七里。昔丁謂過零陵,遇女真何氏,未之信,出所藏寶鏡照之,見其童冠羽服,身光數丈,為建樓居之。曹能始《名勝志》云:「龍盤岡在縣東南,山勢蟠伏如龍,故名。以何仙修煉於此,後人即其所居為仙居觀。」 按:女真何氏,零陵人。宋明道間,何氏見有三女環坐井中,遺一桃,受而食之,自爾辟穀。嘉祐辛酉,端坐而化。政和四年,敕封「政和真人。」

迴龍觀 在城北,附楊誠齋祠。

平頭觀   、楊塘觀   、寶峰觀。

獅峰觀 去城西南五十里。

何仙觀 在進賢鄉,即何仙姑故居,名「大聞洞」 ,在澗頭巖口。

連山觀 去城西南四十五里。山有七十二峰,起伏相連。一峰笏立如蛾眉者,《連山觀》也。奇石嵯峨,蒼松搖翠,停雲澹而無言,芳草萋而不斷。遊者登其巔,遠山送青,萬頃一碧,朝煙夕靄,如坐天台。相傳有五真人修煉於此。觀宇不知創自何年,風雨摧折,後人移築於山之西,不甚壯麗,然亦精潔。竹樹交夾,濃翠欲滴,鍾聲繚繞,空谷生音,夕陽半落,冷翠疊來,令人有超然物外之想。

大仙觀 在進賢鄉大聞洞。

蓮鶴觀 :在城東六十里蔡家町。

石龍觀 在治南十里

天仙觀 在城西南四十五里戴花山下。《川真觀 》在城西四十里。

順鎖觀 :在治北里許。

石鶴觀 在城西十五里水東里。

白鶴觀 在城南十五里水東里。

皋塘觀 在城南三十五里,山壁峭絕。庵在半山,遠望若掛壁,竹木蔽之。路九折而上,庵亦宏敞。檻外萬峰迴旋,山中麋鹿倚石窺人。間入講堂,見人悠然而去,亦不畏人。康侯《宿僧舍》詩云:「到來半嶺忽生閣。」

祁陽縣

多寶寺 ,在迎恩門外,今故址在九蓮庵右。甘泉寺 ,在甘泉門內。一泓清美,儗於乾竺之八功德矣。張南軒舊碣尚存,明成化己丑,僧法祐募修,甯良為之《記》。

皇清順治戊戌,災於火。庚子,總戎陳暨本標諸人重

構名載碑陰

東興寺 在鎮祁樓之北,邑人鄧球建。

中宮禪寺 在浯溪上。舊《志》云:「即唐漫郎宅。」 明末頹朽,僅存梵鐘、佛像。僧仁瑞於

皇清順治初重修,舊址在渡口,後移置今處為「文姓。」

者漸侵,今廉復之。邑人陳薦曾施田二十畝,住僧續置田三十六畝,

九龍寺 ,在城北三十里。餘溪九水合流,祁江匯於瀟湘。

白茫寺 在城北五十五里。

白雲寺 在城東北八十里洪橋鋪之右。《寶坊寺 》在城北五十里。

赤塘寺 在城北六十里。

東林寺 在城北七十里。

師臺寺 在城南八十里。

大悲寺 :在城北九十里。

坤山寺 在城北一百里。

蓮花寺 在城北一百里。

墟里寺 在城北五十里。

金蘭寺 在城東北一百里馬江埠,環寺皆山,町中一阜如砥,方十餘畝,繞之以渠,舊名玉盤山,是為寺基。甯方伯撰《重修寺記》云:「錄古鐘文可考者捨寺基。進士譚穎敷,前代開山僧善琪。」

意曉、善秀、善祥,家紹興戊寅鑄鐘功德,主進士陳嘉猷、會首周文琳輩,自後興廢莫究。洪武間,寺主友誠任僧會,移住甘泉寺,而金蘭日就頹圮。正統庚申,客僧如圭、法明至金蘭,勸義民逯志聰募誼重修之,至今僧會移甘泉矣。

杳湖寺 在城北一百二十里。

元妙觀 即今元真觀,在四牌樓東,久廢。康熙乙巳年,賈一珍等重建,「有記。」

會真觀 ,即「雷壇觀」 ,在城西北五里。正殿一座。明成化二十一年,知縣馬成立建殿一座。隆慶丁卯,道士劉志陽募建洞口樓一座、懸天宮一座、玉皇閣。嘉靖乙巳,貢生李楚建。道士劉永清買觀前田三畝,後開墾十五畝,觀後土一片,左右各土一片。

龍興觀 在城南十里

楓梓觀 在城北十里

屏峰觀 在祁山之南

遙峰觀 在城東六十里。

祁山觀 去城十五里,祁山疊翠,為八景之一。山林觀 在城北二十里,嶺麓崇峻,明進士伍慎齋讀書處,上有藏誥敕碑亭。

靈仙觀 在城東十五里,有小洞。

金紫觀 在縣城東三十里,一峰危峙江之南,為邑下障。古木森秀,四時常青。

三台觀 在城東三十里下七都三台山。白鶴觀 在城東北三十里白鶴山。

沙坪觀 :在城東五十里大栗坪。

亭紫觀 在城東六十里,青江。

昊天觀 在城東六十里斜峰源。

煙霞觀 ,面西,在沙灘上,《游餘溪水》。

凍竹觀 在橫江橋側萬山中,茂林修竹,炎夏猶寒。

風篤觀 在城東十里

雲山觀 :在城西北三十里。

金吾觀 在城北三十五里,南凹嶺。

靈巖觀 在城東北六十里。

斧頭觀 :在城北七十里。

太極觀 在城東北六十里梅溪。

西華觀 在城北八十里。

洋瀨觀 :在城東北八十里。

龍平觀 :在城東八十里,有新觀,有老觀。橋頭觀 :在城東九十里。七灣塘,環塘皆山,塘頭有橋。

楊梅觀 在城北四十里。

迎仙觀 在城東七十里。

石佛觀 在城東八十里。

玉虛觀 在城東八十里。

烏符觀 在城東九十里。

永豐觀 :在城北九十里。

石楠觀 在城北一百里。

祐聖觀 在城東一百里,近歸陽市。

雲巖觀 一名「響石山。」 在城東七十里。

華山觀 迤邐數十里,屏蔽邑後。層峰折旋,俯揖祁山,相為賓主。中間一谼,幽響互答,有禱輒應,土人祀之。

他山觀 在長流鋪

「小高峰觀 」 ,為「華山」 之後支,相去十五里,居萬壽庵之前。

觀音閣 在鎮祁樓之左。明隆慶壬申,邑人鄧球建塔,未能,眾請建閣以先之,因與「濂溪」 、「武穆」 二祠一時並立。其志在培護祁邑,下關形勝,不僅為佞佛計也。

玉皇閣 ,距觀音閣數百武,明萬曆年間盧鼎吉建。閣製穹窿,廊垣周匝,後有經堂,置常住田產勒碑。久為豪右占奪。又閣左右鋪地數十間,歲收地租以供殿內燈火。今存。

皇清知縣童欽承捐俸買淺茅坪田六十畝,施為常。

住今亦為佃所有

朝陽庵 在城西三里

南嶽庵 在城北六十里。

西成庵 在城西四里

九蓮庵 在迎恩門城外,明刑部郎陳朝檙建。後崇禎末,毀於兵,止存前門。至天王殿及大佛像,俱露風日中。

皇清順治丁酉,知縣童欽承重修佛殿暨觀音堂莊。

嚴佛像。己亥,總鎮陳德遵命創《觀音》、三官、藥王殿於庵後,舊址有記。隨征將官陳光祉修建伽藍、關帝殿於右廡。刺史賈一珍修建「韋陀殿」 於大門內。

準提庵 :在城西南,舊名曰「麻園」 ,在山川壇之右。順治辛丑,鎮標黎守庫崔興重修。

永壽庵 :在城北甘泉門外,四川總督標官李茂修。康熙乙巳重葺之,以奉真武。

華馨庵 ,在祁山之陰,蘭蕙彌谷,眾草蒙香。《經》云:「眾香國裏,去來瞿曇鼻孔攝入山頂」 ,懸泉貫流左右,徑其地,如履沙絮,高深浮湛。山叟蔣賓虞購梵施田其中。

祝延庵 在城北三十里。

蓮池庵 在城東十二里。

「隆泉」 庵 居《華馨》之巔。

文殊庵 在城東六十里鎖匙嶺,與望岡對峙。福壽庵 在城北十五里。崖壁雲擁,盈滿山腹。明經劉愈秀、庠生漆文先等嘗讀書其中,所著有《雲巖古木》《松月秋聲》之賦,泐石存焉。

望溪庵 在城東二十里,望見浯溪,寒光飛練,來履鳥下。

助福庵 在城北二十五里。為諸生王長年、周亨、曠逸、伍美讀書處。

化城庵 在城東三十里,曰「獅子峰。」

文佛庵 :在城北六十里,曰《七姑仙》。

《龍源庵 》在衡、祁之間,寺名「大覺洞。」 宗下止之禪師闢講壇。

天阜庵 在城北六十里。

東安縣

福昌寺 在縣南

龍虎寺 在樂復村

福聚寺 在東溪

石塘寺 在元陂山左

高山寺 在西門外

石乳寺 在石乳巖

洪陵寺 在獅子嶺左,今廢。

善果寺 在西江

壽昌觀 在布政司分司左,今建文昌宮。清溪觀 在縣河西,祀梓潼,為諸生課業所。雲霞觀 在雲霞山頂,有仙跡。

景星觀 在東溪

蛾眉觀 在蛾眉巖

道州

報恩寺 在州治東。宋紹興十七年六月二日,佛頂放光,塔有幻影。明洪武壬戌,知州張所從重修,并叢林為禪寺。

龍華寺 在瀟川鄉,宋乾道庚寅建,正統丙寅重修,舉人周尚文《記》。

龍福寺 在營樂鄉,今廢。

甘霖寺 在進賢鄉,今廢。

雲龍寺 在營陽鄉

羅漢寺 在修義鄉

銀山寺 在登封鄉,今廢。

花燈寺 在宜陽鄉,今廢。

福田寺 在宜陽鄉。有元侍讀學士元明善奉敕撰《破衣禪師舍利塔碑文》。

杏園寺 在瀟川鄉,成化初建,今廢。

建隆寺 在登封鄉,今廢。

雲安寺 在營樂鄉,今廢。

迴瀾寺 在東洲。因本郡沱水南來,濂水西注瀟水,并左右溪北出,眾水匯於郡前,此洲獨泝流而上,砥柱中流,若巨鰲狀,因建寺於此,以捍一郡之水口,所關最重。先時,科第蟬聯,民庶殷富。無何,傾圮無遺,鞠為茂草,凡百餘年,以致科名寥落,民亦凋殘。故老謀復與僧遍募多年,僅構空殿一座。明萬曆辛亥,州守梁祖堯蒞是邦,甫下車即復修之,金碧輝煌,樓殿如制。崇禎間,已就傾圮。

皇清順治,州守高攀龍重修之,然亦不及舊矣。

紫雲寺 在州治西橋。明萬曆庚子,州守韓子祁題曰「上乘庵。」

迴龍庵 在州治西門外。明萬曆辛丑建,中廢。

皇清康熙三年,參將鄭承宗重建庵,一帶盡饒美筍。

今稍減舊

蓮花庵 在北門外,萬曆丁酉年建,久廢。東陽觀 在小西門外,相傳魯班手製,神異可怪。其觀有三殿,皆高至三四丈,屋材俱杉,竟無卯筍,大風狂拂,時間亦作響聲,令人危悚,實無他慮。其殿柱有似木屑摶成者,又間有杉皮,尚未斤削,其刺尚存,且凡屋皆有蛛絲,獨此觀絕無。其中殿之神為三清,稍次即火星神位。所坐之下,父老相傳,云是海口。明萬曆庚寅,州守李發重修。稍啟火神坐處,石板即見碧水黑波,頓覺湧沸。眾驚懼,遂疾掩之。觀前一大方井,清冽異常,如赤水沖滾,民間必遭回祿。又人見有火羊二頭出入殿背,圓眼中人遂以此驗火之起伏。民間每春正月,必請道流禳醮之。崇禎末尚

有觀前題額曰「三炁天宮」 ,峕。元至正辛卯知道州路事忽都魯重修。明末毀於兵。

皇清順治五年,協鎮劉崇基復建一殿,僅蔽風雨。古

蹟無存

開元觀 「在州西南,明洪武、正統間歷修。」 東華觀 在營樂鄉,「元至正時建,明正統間修。」 延壽觀 在城西北。順治間參將李東斗重修。文昌宮 在衛後北街,近西城邊。順治間屯政守備田雨金「重修。」

洞明宮 在月巖傍。元至正時建,今稍圮。東嶽行宮 在州東門外,明末兵燹。

皇清順治間,關東李東斗重修,有記。

玉皇閣 在古仙錦坊。明萬曆三十七年建。久廢,址尚存。

觀音閣 在州治東門外下關。明萬曆三十八年建。久圮,僅存故址。

麒麟庵 在州治東門外,久廢。

凝秀庵 俗名「茶庵」 ,在北關外,久廢。

三元宮 在州治西五家嶺,廢。康熙四年重建寧遠縣。

勝因寺 ,在西門。紹定間建,洪武中重建。南林寺 ,在望僊橋。坐麓臨流,樹木蒙密,為山林之秀。永樂間建。

永樂寺 在縣南,至大元年建,正統時修。高安寺 ,在縣北二里。洪武間重建。

西隱寺 在縣北二十五里。宋淳祐中重建,明洪武時修。

西泉寺 ,在縣西四十里花橋下,明洪武中建。江東寺 ,在縣東一里。

龍回寺 在仙政鄉一都。

永安寺 在中和鄉三都。

芳水寺 在西鄉一都

西泉寺 在東鄉一都

西林寺 在太平鄉

東溪寺 在東關外二里。明正統元年建。天啟間,縣令蔣鐄建,有亭臺,今廢,碑尚存。永福寺 在九疑舜祠之右,舊名「無為寺」 ,又名「報恩寺。」 相傳南齊敕建,以衛舜祠。宋太平興國五年易今名。元豐間以為禪寺。

清皇順治甲午,僧瑩白重建。

金泉庵 在縣南二十里。其山名「永樂」 ,其水名「金泉」 ,清潔味甘,繞於香積。明天啟甲子,僧寂能率徒重建。凡遊九疑者,登此少憩焉。多名人題識,內有《藏經》千餘卷。

「紫雲庵 」 在金泉庵北。

《秀泉庵 》《與金泉庵》相去不過里許。

善慶庵 在下灌南。明崇禎間,禪僧仁印建。朝陽庵 在縣東里,名城頭寨,其上多古柏。羊仙觀 在羊權山下,因權得渡仙去,後人即以其宅立觀奉祀焉。

道沙觀 在大陽塔岡尾。

遊仙觀 在城南一里許。

魯川觀 在丹桂鄉

蘇仙觀 在縣南五里。蘇江祠。

九雲觀 ,在嶂山下。晉安帝時置,永嘉間改「凈輪。」 隋開皇初改九靈,後圮。宋初復置,今廢。九疑觀 ,在東門外,肇自宋元,明洪武初重建。黃庭觀 ,在九疑山下,即雙師止處。

無為觀 :在麓床山下。建於梁,宋紹興中復建。此為幽勝之佳地。

煉丹觀 「在舜祠北十有五里。」

《魯女觀 》,在九疑,何侯宅西。

《萬宜觀 》在南鄉,今當屬新田。

永明縣

西經寺 在縣西,明洪武中建。

僧伽寺 在縣南,洪武時建。

清涼寺 在縣江東南,洪武中建,「勝景清幽」 ,《八景》之一。

回山寺 在縣西十里,石壁峭絕。

三元宮 在縣江西南,明崇禎時建。

白鵝寺 在縣西北九里。陳隋間,蜀僧洪演參玉泉顗禪師,一時圓悟。辭師雲遊,顗曰:「此去五十旬,逢山若鵝則止矣。」 因至是創為叢林,宗風大振。敕建寺宇。今山門零落,而青巒堆瓊,白瀑漱玉,遊蹤弗息。《入八景》

上祿寺 在縣東二十五里。

太平寺 在縣西江南里許。明萬曆三十三年,知縣周文澤增建「觀音閣。」

慈覺寺 在縣東二里許。

嘉祿寺 在縣東南二十里。

崇勝寺 在縣西白塔山麓。

白雲寺 在縣西十五里。

上馬寺 在縣西七里

興化寺 在縣北七里。舊名「平田」 ,太平興國間,敕改今額,古刻存焉。

花盤寺 在縣南二十五里。

覺陂寺 在縣西十五里。

靈山寺 在縣北六十里。

塘清寺 在縣西南八里。

福通寺 在縣東二十里。

石溪寺 在縣東十五里。

海會寺 在縣西十五里。

宋村寺 在縣西六十里。

膏澤寺 在縣桃川崇福鄉。

寶華寺 ,在槐木村,離縣六十里。地據奇勝,殿宇巋然,紺林大觀也。

石佛寺 在縣十七都溪邊石岸下。

仙巖寺 ,在縣西南三十里,有古刻。

銅田寺 在縣南十六里,明萬曆間重建。石門寺 在縣西南二十里,久廢,惟古詩存焉。迴龍庵 在縣江南一里。

瑞雲庵 在縣江東一里。

青蓮庵 在縣鳳翼山麓,邑人蒲宗瑞建茅庵 在縣西一里。

麒麟庵 在縣江南三里。巖壑嶔空,白雲封鎖,如桃源邈然世外。明萬曆三十八年,生員周汝愛誅茆刈榛,依巖構宇,棄青衿習禪於此。「茶庵 」 在太平營,離縣五里,路通兩粵。明天啟元年創建。每值炎暑,諸苾芻募緣施茶,以給行者。故行旅誦功,常載道途。今廢。

文昌宮 在縣治北門外。明萬曆二十七年,知縣許瑞麟建。今圮壞。

佳樂觀 在縣南二十里。

斗田觀 在縣南二十里。

嘉祿觀 在縣東南二十里。世傳魯班親造。其柱斗俱無,楹甍斜攲。明天啟元年,村人忽夜聞斧鑿聲喧闐祠內。逮旦觀之,煥然一新。

雲歸觀 ,在縣西二十五里。

東林觀 在縣東門外百步許。久廢。

馬蹄觀 在縣江南二十里。

真慶閣 「在縣治西百步許。」

元帝閣 在文昌宮東。崇禎間知縣楊方亨建,《江華縣》。

浪石寺 在縣南五里。寶應一年建,宣德間修。普光寺 在縣南興德鄉。至正時建,天順間修。興福寺 在縣南從化鄉。

法隆寺 在縣南半里,天順間建。

重元觀 在縣南五里,明景泰中建。

報恩寺 在縣南城外。舊名「法隆」 ,又名「新建」 ,遇朝賀,習儀於此。除贖回田一百畝外,今知縣劉斷分與浪石寺,告爭田各八十五畝。

彌勒寺 在縣南五十里原近民施田一百二十畝,永作香火之用。今存,有碑。

東嶽宮 ,在縣東一里。前廳即崇正堂,清曠可以怡神。

新田縣

龍會寺 在南八都。宋乾道二年僧文廣創建。寶明寺 在南四都。元至治元年僧正悟建。廣勝寺 在南五都。明洪武元年僧妙音建。太平寺 在北一都。明洪武三年僧妙音建。龍歸寺 在北四都。明洪武十年僧本立建。龍池寺 在南三都。明永樂二年僧善堅建。何村寺 在北三都。明永樂二年僧芳敬建。景仙寺 在南二都。明永樂五年僧善弘建。萬興寺 在南一都。明成化七年僧道倫建。嘉禾寺 在南八都。明正統十年僧潮溪重建。西林寺 在北一都。明嘉靖二年僧虛湘建。龍居寺 在南十都。明嘉靖二年僧秋月建。金設寺 在北一都。明嘉靖三年僧覺洗建。迎恩寺 在北二都。明嘉靖九年僧紹文建。三教寺 在南三都。明永樂六年,僧妙蓮建。白鶴觀 ,去治南二十五里。

石牛觀 在南鄉下漕洞。

漕溪觀 在南鄉下漕洞。

大乘觀 ,「去治西十里。」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