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27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卷目錄

 永州府部彙考七

  永州府賦役考二

  永州府風俗考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七十七卷

永州府部彙考七[编辑]

永州府賦役考二       府志[编辑]

永明縣

原額田塘一千六百六十一頃二十畝九釐六毫九絲六忽。內:

上則田一千九十九頃六畝四分三釐九毫,每畝科秋糧三升五合五勺,該米三千九百一石六斗七升八合五勺八抄四撮。

每石額徵并新加顏料折銀一兩一錢八分三釐一毫七絲一忽有奇,該銀四千六百一十六兩三錢五分八釐四毫一絲有奇。

每畝科夏稅米六合四勺一抄六撮,該米七百六石八升六合二勺八抄三撮九圭。

《中則》田四百三十一頃五十五畝八分二釐二絲六忽,每畝科秋糧三升一合,該米一千三百三十七石八斗三升四勺二抄三撮。

每石折銀照前《則例》,共折銀一千五百八十二兩八錢八分九釐九毫九絲五忽有奇。

每畝同前科夏稅米二百七十七石二斗五升一合五勺四抄六撮五圭。

下則田一百二十七頃一十三畝二分七毫七絲,每畝科秋糧米二升四合三勺三抄,該米三百九石三斗一升二合三勺四抄三撮。內猺田五十一石五斗四升七合五勺,本色不派外折色猺糧三十石三斗二升一合六勺五抄。每石折銀四錢五分二釐五毫四絲,該銀一十三兩七錢五分六釐九毫七絲有奇。

民糧二百二十七石三斗六升五合一勺。每石照前《民米則例》,共折銀二百六十九兩一錢四釐一毫六絲一忽九微九纖。

每畝同前科夏稅米,該八十一石六斗八升九合八勺八抄九撮一圭九粒。

免丈猺田三頃四十四畝六分三釐。每畝科猺糧米五升三合五勺。該科猺糧米一十八石四斗三升七合七勺五抄。

每石折銀照前《猺米則例》,共銀八兩三錢四分三釐七毫九絲九忽二塵七渺。

每畝科夏稅米一升七勺,該米二石二斗一升四合五抄一撮五圭。

原額地二頃四畝五分八釐四毫。內:

桑地二頃二畝五分八釐四毫,每畝科絲五分,該絲六觔八兩九錢六分六釐六毫七絲。書院地二畝,每畝科秋糧米二升六合,該米五升二合,照前《民米則例》,共折銀六分一釐八毫三絲一忽二微三纖一塵七渺。

以上共科秋糧米五千五百三十五石八斗四升六合六勺。內一斗以上起科官米三百二十二石三斗九升四合二勺,一斗以下起科不等民米五千二百一十三石四斗五升二合三勺。外丈量陞科米二十九石五斗九升九勺五抄,開墾陞科米一石七斗九升五合,實該秋糧米五千五百六十七石二斗三升三合。奉例將免丈猺糧本色外,入籍猺糧,止納秋糧,折銀免派猺差,餘不分官民,一體編差。

夏稅米一千六十七石二斗四升一合七勺七抄一撮七粒。

《桑絲》六觔八兩九錢六分六釐六毫七絲。原并秋糧內派以上田地共一千六百六十三頃二十四畝六分八釐九絲六忽

額載秋糧米五千五百六十七石二斗三升三合一勺。

夏稅米一千六十七石二斗四升一合七勺七抄一撮九粒。原銀并帶入秋糧帶徵。

《桑絲》六觔八兩九錢六分六釐六毫七絲。原錢并入秋糧帶徵。

《秋糧遞年除、優、免分別則例》

額徵并新加顏料,共銀六千四百九十兩五錢一分五釐一毫八絲一微八纖一塵七渺。原額人丁二千四百六十八丁,內開除人丁五百五丁。

實在人丁一千九百六十三丁內猺丁七十八

丁半

民丁一千八百八十五丁,每丁派銀四錢一分七釐七毫三絲四忽三微七纖六塵。

額徵併新加顏料,共銀八百三兩七錢一分六釐九毫三絲八忽五微五塵六渺。

以上丁糧《桑絲》額徵併新加顏料,共銀七千二百九十四兩二錢三分二釐一毫一絲八忽七微三纖二塵三渺。

康熙元年,奉文編審「新增人丁」 一百零三丁,康熙四年內奉:

旨蠲免本縣「西山背運糧米人夫死故」三十五名。每

名《免丁》一丁,永行蠲免。實徵增丁六十八丁,照《民丁則例》另解充餉。

起運

戶部項下 《江南農桑絹價》正扛,共銀三兩八錢五分七釐五毫八絲三忽。

《江南戶口》鈔正閏扛,共銀三十五兩三錢六分二釐九絲四忽八微八纖六塵六渺。

解費銀一兩二分六釐

禮部項下 「《盛京》藥味」 正扛,共銀七兩九錢六分九釐八毫四絲五忽。

解費銀二錢三分九釐一毫一絲。

工部項下 屯田司料正扛,共銀九十三兩三錢九分三釐四絲。

解費銀二兩八錢一釐八毫。

《翎毛》正扛,共銀四兩八錢。

《解費》銀一錢二分二釐四毫。

《白硝》、麂皮正扛,共銀二百三十六兩四錢,《解費》銀七兩九分二釐。

實心花斑二竹,銀四十兩七錢。

胖襖、褲鞋銀二十兩五錢。

軍器銀三十六兩二錢二分八釐。

《解費》銀一兩八分六釐八毫四絲。

光祿寺項下 甲丁庫供應充餉銀九十三兩一錢一釐九毫二絲五忽九微九纖五塵。果品銀二十五兩一錢八分七釐二毫五絲二忽五纖。

《牲口》銀一十兩二錢三分八毫二絲二忽。三項解費銀三兩八錢五分五釐六毫。

新加顏料銀一百一十四兩二錢七分八釐。隨漕項下 淺船銀一十六兩九錢八分,解費銀五錢九釐四毫。

兵部項下 江南、江濟水夫正扛銀二百四十兩五錢九分七釐六毫三絲。

《解費》銀七兩二錢一分七釐九毫。

丁糧外派

漁油、鵝翎、改折黃麻熟鐵,共銀一兩七錢九分七釐九毫七絲二忽四微一纖五塵,閏銀一錢五分二釐二毫七絲五忽。

《解費》銀五分三釐九毫三絲九忽。

本縣《門攤》鈔價銀一十九兩五錢三分九毫三絲五忽七微。

閏銀九錢四分二釐三毫。

前件二項鎮廢無徵

江華縣

官民田地塘七百四十頃六十五畝八分八釐四毫三絲。

田七百二十九頃八十七畝六分五釐七毫;地二頃八十六畝六分五釐;

塘七頃八十九畝五分七釐三絲。

魚梁埠二畝

夏稅米,一百九十七石三斗一升七合四勺五抄三撮四圭五粒。

秋糧原額并陞科共米一千一百一十一石八斗九升二勺一抄四撮。

農桑絹、二疋一丈四尺三寸正扛,共銀一兩七錢三分三釐二毫。

石首縣安蘆倉軍餉糧銀七兩二錢四分八釐五毫解司扛銀六分五釐二毫。

《戶口食鹽》銀四十五兩二錢六分二釐六毫四絲一微七纖九渺。

額派 《盛京藥味》,正價銀二兩九分五釐零。白硝、麂皮二百八十張,每張價銀四錢,京扛銀二錢,共銀一百六十八兩。

鵝翎毛正銀一兩九錢八分二釐三毫一絲九忽一微二纖七塵八渺。

實心斑竹并花斑竹一十根,每根正扛銀一兩一錢,共銀一十一兩。

胖襖褲鞋六副,每副正銀一兩二錢,水腳銀三錢,共銀九兩。

屯田司料銀二十四兩四錢四分七釐。

坐派光祿寺甲丁庫供應等銀三十五兩,《潞府》茶價銀一兩五錢二分五釐。

《綾紗紙》價銀一十二兩六錢八分三釐三絲六忽一微。

歷日銀一兩二錢六分二釐一毫。

軍器銀九兩八錢

科寺舉銀三兩三錢五分。

淺船銀四兩四錢八分五釐。

魚油改折熟鐵黃麻正銀三兩二錢七分一釐五毫。

魚課鈔銀二錢七分。遇閏加銀三分五釐。《鵝翎毛改折熟鐵》正銀二錢九分七釐五毫。《里甲》項下供應銀一十七兩七錢。

備用銀六十五兩

新田縣

原額、田一千三百一十頃四十五畝三分五釐五毫。內

上則官田三十三頃七畝四分,每畝科秋糧九升七勺八抄,該米三百石二斗五升三合三抄四撮四圭二粟。

額徵并新加顏料,每石折銀一兩三分三釐四毫四忽九微九纖九塵二渺二漠三茫,該銀三百一十兩二錢八分二釐九毫八絲。

每畝帶科夏稅米五合四勺二抄,該米一十七石九斗二升六合五勺五抄一撮六圭。

《中則》官田六頃九十五畝四分六釐八毫,每畝科秋糧八升四合四勺八抄,該米五十八石七斗五升三合一勺三抄六撮六圭四粒。

每石照前則例,該銀六十兩七錢一分五釐七毫八絲三忽九微九纖二塵。

每畝帶科夏稅米五合四勺二抄,該米三石七斗六升九合四勺三抄六撮五圭六粒。

下則官田六頃八十畝五分六釐八毫,每畝科秋糧六升四合一勺八抄,該米四十三石六斗七升八合八勺五抄四撮二圭四粒。

每石照前則例,該銀四十五兩一錢三分七釐九毫四絲四忽四微七纖一塵。

每畝帶科夏稅米五合四勺二抄,該米三石六斗八升八合六勺七抄八撮五圭六粒。

《上則》民田六百六十五頃九十一畝八分八釐三毫,每畝科秋糧五升三勺一抄五撮,該米三千三百五十石五斗七升六勺三抄三撮四圭。每石照前則例,該銀三千四百六十三兩四錢九分六釐一毫九絲九忽七纖七塵一漠。每畝帶科夏稅米九合四勺八抄五撮,該米六百三十一石六斗三升四合一抄六圭。

《中則》民田四百九十二頃一畝六分八釐,每畝科秋糧米四升六合四勺一抄五撮,該米二千二百八十三石六斗九升五合九勺。

每石照前則例,該銀二千三百五十九兩九錢八分二釐九毫九絲四忽三微四纖四塵。每畝帶科夏稅米九合四勺八抄五撮,該米四百六十六石六斗七升七合九勺三抄四撮。下則民田一百五頃六十八畝二分七釐六毫,每畝科秋糧三升三合八勺一抄五撮,該米三百五十七石三斗六升九合七勺。

每石照前則例,該銀三百六十九兩三錢七釐六毫四絲八忽二微。

每畝帶科夏稅米九合四勺八抄五撮,該米一百石二斗四升一勺九撮八粒。

原額塘一百三十六頃九畝六分九釐二毫,每畝科秋糧米四升六合四勺一抄五撮,該米六百三十一石六斗九升三合八勺。

每畝照前則例,該銀六百五十二兩七錢九分五釐五毫七絲三忽七微六塵。

每畝帶科夏稅米九合四勺八抄五撮,該米一百二十九石八升七合九勺二抄八撮二圭。原額官、民地三頃七畝五分八釐,內官地六十四畝八分八釐,科桑絲七斤四兩七錢五分。民地二頃四十二畝七分,每畝科秋糧三升八合八勺,該米九石一斗九升六合四勺四抄。每石照前則例,該銀九兩五錢三釐六毫四絲六忽八微九纖四塵二渺。

以上田地、塘共一千四百四十九頃六十二畝六分二釐七毫。

額徵秋糧米七千三十五石二斗一升一合六勺五抄,不分官民一體編差。

夏稅米一千三百五十三石一升四合,桑絲七斤四兩七錢五分四釐。原俱入秋糧內派額徵,并新加顏料共銀七千二百七十兩二錢二分二釐七毫七絲一忽七微二塵。

戶口

原額人丁二千二百四丁,遞年除、優、免分別則例不等,每丁派銀四錢三分五釐七毫六絲七忽二微一纖八塵三渺。

額徵併新加顏料,共銀九百六十兩四錢三分九毫五絲九忽六微九纖八塵二渺五漠。以上原額通共銀一萬四百八十三兩八錢六分二釐三毫九絲一忽四微二纖七塵五渺。康熙三年,西山大役,撥泒運米故夫人丁一十一丁,已經具文達部豁免丁銀四兩九錢一毫二絲四忽三微。

實徵銀一萬四百七十八兩九錢六分二釐二毫六絲七忽一微二纖七塵五渺。

起運

戶部項下 夏稅折色,起運解南農桑絹價正扛銀五兩三錢八分三釐三毫五絲

秋糧折色起運解北富戶正扛銀八錢三釐;《鹽鈔折色》起運解南戶口鈔正扛帶閏共銀五十一兩一釐二毫三絲七忽。

解費銀一兩五錢三分三毫七絲一忽一微。夏稅折色、起運宗祿折色,共銀一千五百四十八兩五錢四分四釐四毫八絲六忽。

解費銀八兩九錢五分八釐九毫一絲五忽。民校工食銀三十三兩一錢四分。

官員柴薪銀二十九兩三錢六釐五毫。

茶價共銀一十五兩六錢九分二釐。

解費銀四錢七分

九釐餉銀二千二百五十三兩二錢八釐零。禮部項下 「秋糧折色起運解北藥味正扛」 銀八兩七錢五分六釐。

《解費》銀二錢六分二釐六毫八絲。

《解南藥味》銀一兩三分四釐。

兵部項下 秋糧折色,起運解南扛濟水夫工食,正扛銀一百二十四兩六錢一分五釐四毫,解費銀三兩七錢三分八釐四毫五絲三忽。工部項下 秋糧折色,起運屯田司料正扛銀一百二十七兩二錢五分七毫

解費銀三兩八錢一分七釐一毫一絲。

黃麻熟鐵銀一兩九錢七分九釐一毫一絲,解費銀五分九釐三毫七絲四忽。

白硝、麂皮、正扛銀六十七兩八錢。如遇折色之年、每兩另派京扛銀九釐

解費銀二兩三分四釐

實心花斑二竹,正扛銀四十三兩四錢五分;活鹿正扛銀一兩五錢七分四釐四絲。

解費銀四分八釐六毫

胖襖、褲鞋銀一十四兩七錢五分。

軍器銀五十七兩七錢一分五釐。

《解費》銀一兩七錢三分一釐四毫五絲。

光祿寺項下 秋糧折色,起運甲丁庫,供應正扛并新加顏料,共銀三百二十五兩九錢九分五釐三絲二忽三微二纖七沙五塵

《解費》銀五兩七分四釐七毫五絲。

隨漕項下 淺船銀二十三兩一錢三分七釐,解費銀六錢九分四釐一毫一絲。

存留共銀八百三十二兩八錢六分三釐九毫一絲二忽五微。內除豁免西山故夫丁銀四錢九分六釐七毫七絲九忽九纖六塵九渺六漠外,實該銀八百三十二兩三錢六分七釐一毫三絲三忽四微三纖六漠。

《丁糧》外徵 原額班匠見存一十八名。四年一班,該班每名納銀一兩八錢,遇閏加銀六錢

永州府風俗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零陵縣附郭。

唐柳宗元《代韋刺史永州謝表》曰:「地極三湘,俗參百粵。左衽居椎髻之半,可耕乃石田之餘。」 柳宗元《道州學廟記》曰:「人無爭訟。」

柳宗元《息壤記》曰:「其人鬼且禨。」

《柳集崔刺史誌》曰:「惟是南楚,風浮俗鬼。」

劉禹錫曰:「瀟湘間無土山,無濁水,民秉是氣,往往清慧而文。」

曹中《永州謝表》曰:「家閑禮義而化易孚,地足漁樵而人樂業。」

宋晏殊《類要》曰:「俗尚絃歌。」

《掌禹錫壁記》曰:「北居越徼,俗兼蠻左。」

正月一日 ,雞鳴而起,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進敷于散,服卻鬼丸,各進一雞子,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 ,貼畫雞戶上懸草索於其上,插桃符其榜,百鬼畏之。又以錢貫繫杖腳,迴以投糞箒上,云「令如願。」

正月七日 ,以七種菜為羹,翦綵為人,或縷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登高賦詩。

立春 ,悉翦綵為燕戴之,貼「宜春」 二字。

正月十五日 ,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祀戶。先以楊枝插門,隨以楊枝酒脯飲食及豆粥,插箸而祭之。其夕,迎紫姑以卜將來蠶桑,并占眾事。正月 夜,多鬼鳥,度家家搥床打戶,捩狗耳,滅燈燭以禳之。

正月未日 ,夜以蘆苣火照井祠中,則百鬼走。元日至於月晦 ,並為酺聚飲食,士女泛舟,或臨水宴樂。

春分 ,民並種戒火草於屋上。有鳥如烏,先雞而鳴,架架格格,民候此鳥則入田以為候。寒食 先一日,造餳大麥粥,鬥雞、鏤雞子、鬥雞子打毬、鞦韆施鉤之戲。

三月三日 ,士民並出池沼間,為流杯飲。是日,取鼠麥麴汁,蜜和粉,謂之「龍舌拌」 ,以厭時氣。五月 俗稱惡月,多禁忌。曝床薦席,及忌蓋屋。五月五日 取《鴝鵒教》之語。

夏至 食粽。是日取菊為灰,以止小麥蠹。八月十四日 ,民以露水點兒頭額,名為「天灸」 ,以厭疾叉。以錦綵為眼明囊,更相餉遺。

十月朔 ,俗謂之「秦歲首。」

十二月八日 ,諺云:「臘鼓鳴,春草生,村人並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 其日,並豚酒祀竈神。歲暮 ,家家具肴蔌,詣宿歲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飲,留宿歲飯,至新年十二日而去之,街衢以為去故納新也。

祁陽縣

「祁邑密邇衡嶽,風氣不齊,春或多雨而至夏則疏,夏或遇炎而至秋未殺。端午後始衣葛,重陽後始衣綿。四時之氣,未有如其候者。」 然以視嶺表蠻煙之瘴,雨苦霧蒸之域,則稍間矣。大抵蝮虺之所藏伏,林莽之所壅閼,在長沙,已苦卑濕,而零陵之區尤甚。非日高霧淨,不出戶庭,秋冬起恒欲晏臥,恒欲早,客於此者所宜節宣也。《東安縣》。

唐曹中《永州謝表》云:「家嫺禮義而化易孚,地足漁樵而人樂業。風俗淳朴,訟獄希簡。東邑屬永而界全,故風俗間同。但土瘠民貧,人浮於土,俗尚勤儉,人多朴實。男子自耕讀外,類皆擔負,婦女工紡績以贍衣食,供賦稅,服色不加飾,宴飲有常,以故歲無逋賦,子弟亦喜讀書,半以單寒,輒廢絃誦不無寥寥云。」

幅𢄙雖狹,與江華埒,然江華僻處山陬,有猺獞之擾,東安無是也。鐵冶之利,易於植富,而農桑之蓄,旱澇無虞,尤稱沃壤。乃貨殖之子,挾贏奇而走四方,習為機械,浸淫於里閈,作奸犯科,居下訕上,不憚以身為嘗者,種種不一云。

道州

郡邑之人多尚朴,不喜奸訟。昇平之世,故嘗好攻儒業,閑禮義,絃誦之聲不絕。而婦女輩皆勤織紝,無閑遊者,雖膏粱富家,亦罕妝飾,所服唯木綿、練布而已。然俗尚巫鬼,崇淫祀,人有疾癘,多不信醫藥,輒召巫治之。富者率椎牛烹豚以奉鬼,即家無儲粟者,亦多費,雞鶩不恤。幸而愈,即歸德於巫,不幸無效,即沒不言,雖士夫家亦往往溺焉。又信陰陽。術家言「婚嫁多拘忌,悖禮教。屬有親喪,多久淹,其柩至不得葬者,以其覓風水、選年甲故也。婦人輩有中道失所天者,豪有力家多強委禽焉,至有配非其倫者。風俗之弊,一至於此。」

「郡俗,每遇獻歲,則必繪桃符粘門神,更換一新,爆竹之聲,徹夜不絕。元旦起,必飾新服,更相慶賀以為禮。元宵則張燈為樂。自初八日始,城內外皆家懸一燈,爛如天星。少年輩或撾鼓謳唱,有即謳里中俗謠者,有登場工梨園艷曲者,歡呼之聲,竟通夕不少輟。婦女亦盛飾成群,出遊觀燈。」 時承平久,烽火無警,城門洞開不閉。今則稍不然矣。餘外之節,唯端陽、中秋最勝。每屆期,里民皆競渡龍舟為樂,今則或間為之。至遇清明、寒食前後,家家必具紙幣牲醴,上丘隴祭祖先為額,例謂之「掛掃。」 其婦女間亦逐隊以出野陌,哭新奠舊,紛紛如雲,誠有如東門之所見者。此景至今亦尚未復也。父母斯民者,其尚有懷於富庶之休風,可乎?

郡俗,女將嫁前二三日,迎親族婦女,然燭相伴,前一日則坐廳事中,徹夜歌聲不絕,登車時乃止,其聲細微,清越可聽,此俗至今不改,然亦無。

甚害,獨壻以娶婦之明日到女家一節,大可懲革。初入門,婦女皆圍聚執杖以打,務令壻逐一拜家具什物之類,相鬨以笑。或不如言,即擊打無算,人排擠無避處。是日必厚著褚衣,以抵其杖,富者或家丁十餘輩擁護之乃免,不則有至委頓者。此俗之惡,萬萬宜革。此唯州俗為然,他屬無是也。嘗閱《酉陽雜俎》,亦載北魏婚禮打壻之俗,與此頗同。至於延唐邑人嫁女初入壻門時,將卸輿,街鄰老少圍觀,競以針扎竹頭剌新婦為樂,至受痛難忍,兩家父母皆不之禁,以為當然。可怪也。

寧遠縣

昔為帝舜過化之鄉,濂溪湯沐之地,習俗相沿,樸意猶存。但地極三湘,界聯百粵,而「左衽」 椎髻之眾,潛據參處於山窈濛洞間,居民咸枕戈藉甲以待。大都有山澤陂塘之利,絲布魚稻之饒,火耕水耨,食物常足。商賈工作,皆著本業,男女悉屏浮靡。鄉之長者,多椎魯厚重,恥言人過,子弟稍縱恣,輒以規檢繩之。仕進能砥礪名節,山林時有遺逸,其行業足為後生典型。昔稱「《春秋》來高賢接踵,故士多清慧,而文而猶以禮義相習者,蓋庶幾焉。」

永明縣

地宜黍稻,民鮮啼飢,即貧甚者,亦重鬻子女。然偷窳不習作勞,故厚藏者寡疾病,不藥而信巫。每歲七八月,遠招猺獞,桴鼓笙笛,繞行羅拜,大類「蹛林」 之戲。重五競渡,洽旬火炮燭天,酒肉相勞,不靳傾貲為劇。婚嫁往往愆期,臨喪不廢聲樂,此其大較也。其最善者,同姓聚廬而居,推擇長而老者用筦家政,墓田以供時祀,學田以勸子孫,猶存古風。柳子厚謂「民無爭訟,俗尚韻歌」 ,信有然矣。

江華縣

江邑淳古,衣布帛而不文繡,食稻粱而不珍錯,去奢從儉,此可風矣。但男女配耦,率不問年,且不行親迎禮,稱奠鴈,甚至女流戲壻,新婦供賓,與道州等。男女授受不親,其可無厚別乎?大抵習俗移人,賢者不免。風氣之錮,丕變無因。移風易俗,是在君子矣。

新田縣

永郡風俗代遷,三代以前,淪於荒服;漢、唐而後,人文漸著。宋、明遞嬗,風化翔洽。民樂耕漁,士習絃誦,真不媿有虞氏過化之鄉矣。然好巫信鬼,怠業寡積,婚姻多尚財帛,歸妺每致愆期。慮嫁資而溺女,責聘禮而背盟。怨曠生釁,訟訐成仇。好合不終,職此之由也。卜葬酷信風水,拘忌年甲,甚而踰界尋龍,遠年停柩。虆「梩不掩,水火誤投,謀子孫之福利,而羈父母之遺骸,仁人孝子,尚忍言哉!而尤無謂者,居喪不廢聲樂,崇尚浮屠,而桑門之梵唄,雜以俳優;有疾不親藥餌,惟事禱祝,而巫覡之牲酒,倍於參苓。濟則歸功於神,不濟則委於命,士農共惑,所不可解也。乃若飲食衣服,尤為蕩檢踰閑,富貴作俑,輕薄效尤。」 防微杜漸,及此未晚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