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第05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邊裔典 第五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十四卷
方輿彙編 邊裔典 第五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

 第五十四卷目錄

 扜彌部彙考拘彌 拘睒彌 俱蜜 憍賞彌

  漢武帝一則

  後漢順帝永建一則 陽嘉一則 靈帝熹平一則

  三國總一則

  晉安帝一則

  唐太宗貞觀一則 元宗開元一則

 扜彌部紀事

 烏秅部彙考權於摩 烏篤 烏荼

  漢武帝一則

  北魏總一則

  唐太宗貞觀一則

邊裔典第五十四卷

扜彌部彙考拘彌 拘睒彌 俱蜜 憍賞彌

[编辑]

[编辑]

武帝   年始通使于扜彌

[编辑]

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按《西域傳》,「扜彌國,王治扜 彌城,去長安九千二百八十里。戶三千三百四十,口 二萬四千,勝兵三千五百四十人。輔國侯、左右將、左 右都尉、左右騎君各一人,譯長二人。東北至都護治 所三千五百五十三里,南與渠勒、東北與龜茲、西北 與姑墨接,西通于闐三百九十里。今名寧彌。」

後漢

[编辑]

順帝永建四年冬十二月拘彌國遣使貢獻

[编辑]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云云。按《西域傳》,「拘彌國居寧 彌城,去長史所居柳中四千九百里,去洛陽萬二千 八百里。領戶二千一百七十三,口七千二百五十一, 勝兵千七百六十人。順帝永建四年,于寘王放前殺 拘彌王興,自立其子為拘彌王,而遣使者貢獻於漢。 燉煌太守徐由上求討之,帝赦于寘罪,令歸拘彌國, 放」前不肯。

陽嘉元年燉煌太守徐由擊于寘破之立拘彌王興宗人成國為王

[编辑]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不載按《西域傳》:「陽嘉元年,徐 由遣疏勒王臣槃發二萬人擊于寘,破之,斬首數百 級,放兵大掠,更立興宗人成國為拘彌王而還。」

靈帝熹平四年于寘攻拘彌破之戊己校尉發兵立拘彌侍子定興為王

[编辑]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不載。按《西域傳》,「熹平四年,于 寘王安國攻拘彌,大破之,殺其王,死者甚眾。戊己校 尉、西域長史各發兵輔立拘彌侍子定興為王。時人 眾裁有千口。其國西接于寘,三百九十里。」

三國

[编辑]

《扜彌國》,三國時屬于于寘。

按:《魏志注西戎傳》云云。

[编辑]

安帝   年釋法顯求戒律經拘彌國

[编辑]

按《晉書》不載。按晉釋法顯《佛國記》:「自鹿野苑精舍 西北行十三由延,有國名拘睒彌。其精舍名瞿師羅 園,佛昔住處,今故有眾僧,多小乘學。從東行八由延, 佛本於此度惡鬼處,亦嘗在此住。經行坐處皆起塔。 亦有僧伽藍,可百餘僧。從此南行二百由延,有國名 達嚫。」

[编辑]

太宗貞觀十六年俱蜜遣使入貢

[编辑]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西域傳》,「似沒者北接石 土俗與康同。役槃亦與康鄰,出良馬。俱蜜者治山中, 在吐火羅東北,南臨黑河。其王突厥延陀種,貞觀十 六年遣使者入朝。」

按《大唐西域記》。憍賞彌國。舊曰拘睒彌國「周六千餘里。國大 都城周三十餘里。土稱沃壤,地利豐植,粳稻多,甘蔗 茂。氣序暑熱,風俗剛猛。好學典藝,崇樹福善。」伽藍十 餘所,傾頓荒蕪,僧徒三百餘人,學小乘教。天祠五十 餘所,外道實多。城內故宮中有大精舍,高六十餘尺, 有刻檀佛像,上懸石蓋。鄔陁衍那王唐言出愛舊云優填王訛也 之所作也。靈相間起,神光時照。諸國君王,恃力欲舉, 雖多人眾,莫能轉移。遂圖供養,俱言得真。語其源跡, 即此像也。初,如來成正覺已,上昇天宮,為母說法,三 月不還。其王思慕,願圖形像,乃請尊者沒特伽羅子, 以神通力,接工人上天宮,親觀妙相,彫刻栴檀。如來 自天宮還也,刻檀之像,起迎世尊。世尊慰曰:「教化勞 耶,開導末世,實此為冀。」精舍東百餘步有過去四佛 座及經行遺跡之所,其側不遠有如來井及浴室,井 猶充汲,室已頹毀。

城內東南隅,有故宅餘址是「《具史》羅。」舊云瞿師羅訛也長者
考證
故宅也。中有佛精舍及髮爪窣堵波,復有故基,如來

浴室也。

城東南不遠有故伽藍,具史羅長者舊園也。中有窣 堵波,無憂王之所建立,高二百餘尺。如來於此數年 說法。其側則有過去四佛座及經行遺跡之所,復有 如來髮、爪窣堵波。

伽藍東南重閣上有故磚室,世親菩薩嘗住此中,作 《惟識論》,破斥小乘,難諸外道。

伽藍東菴沒羅林中有故基,是無著菩薩於此作《顯 揚聖教論》。

城西南八九里,毒龍石窟。昔者如來伏此毒龍,於中 留影,雖則傳記,今無所見。其側有窣堵波,無憂王之 所建也,高二百餘尺。傍有如來經行遺跡及髮、爪窣 堵波,病苦之徒,求願多愈。釋迦法盡,此國最後,故上 自君王,下及眾庶,入此國境,自然感傷,莫不飲泣,悲 歎而歸。龍窟東北大林中行七百餘里渡。請幫助識別此字。伽河,北 至迦奢布羅城,周十餘里,居人富樂。城傍有故伽藍, 唯餘基址,是昔護法菩薩伏外道處。此國先王扶於 衺說,欲毀佛法,崇敬外道。外道眾中召一論師,聰敏 高才,明達幽微者,作《衺書》千頌,凡三萬二千言,非毀 佛法,扶正本宗。於是召集僧眾,令相摧論,外道有勝, 當毀佛法;眾僧無負,斷舌以謝。是時僧徒懼有退負, 集而議曰:「慧日已沉,法橋將毀,王黨外道,其可敵乎? 事勢若斯,計將安出?」眾咸默然,無豎議者。護法菩薩 年在幼穉,辯慧多聞,風範弘遠,在大眾中揚言讚曰: 「愚雖不敏,請陳其略。誠宜以我疾應王命。高論得勝, 斯靈祐也;微議墮負,乃穉齒也。然則進退有辭,法僧 無咎。」僉曰允諧。如其籌策,尋應王命,即昇論席。外道 乃提頓綱網,抑揚辭義,誦其所執,待彼異論。護法菩 薩納其言而笑曰:「吾得勝矣。將覆逆而誦耶?為亂辭 而誦耶?」外道憮然而謂曰:「子無自高也。能領語盡,此 則為勝。」順受其文,後釋其義。護法乃隨其聲調,述其 文義,辭理不謬,氣韻無差。於是外道聞已,欲自斷舌。 護法曰:「斷舌」非謝,改軌是悔。即為說法,心信意悟。王 捨衺道,遵崇正法, 護法伏外。道側則有窣堵波,無憂王所建也。基雖傾 陷,尚高二百餘尺,是如來昔於此處六月說法。傍有 經行之跡及髮爪窣堵波。自此北行百七八十里,至 鞞索迦國。中印度境

元宗開元 年俱蜜獻胡旋舞女

[编辑]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西域傳》:「開元中,俱蜜獻 胡旋舞女,其王那羅延頗言為大食暴賦,天子但尉 遣而已。天寶時,王伊悉爛侯斤又獻馬。」

扜彌部紀事

[编辑]

《杜陽雜編》:順宗皇帝即位歲,拘彌國貢卻火雀,一雄 一雌,履水珠,常堅冰,變晝草。其卻火雀,純黑,大小似 燕,其聲清殆,不類尋常禽鳥,置於火中,火自散去。上 嘉其異,遂盛於水精,籠懸於寢殿,夜則宮人持蠟炬 以燒之,終不能損其毛羽。屨水珠色黑類鐵,大於雞 卵,其上鱗皴,其中有竅,云「持入江海內,可行於洪波 之上下。」上始不謂之實,遂命善浮者以五色絲貫之, 繫於左臂,遣入龍池。其人則步驟於波上,若在平地, 亦潛於水中,良久復出,而遍體略無霑濕。上奇之,因 以御饌賜使人。至長慶中,嬪御試弄於海池上,遂化 為黑龍,入於池內。俄而雲煙暴起,不復追討矣。常堅 冰云,其國有大凝山,中有冰,千年不釋。及齎至京師, 潔冷如故,雖盛暑赭日終不消,嚼之即與中國者無 異。變晝草有類芭蕉,可長三尺,而一莖千葉,樹之則 百步內昏黑如夜。始藏於百寶匣中,其上緘以胡書。 上見而怒曰:「背明向暗之物,是何貴也。」遂命并匣焚 之於使前。使初不為樂,及退,謂鴻臚曰:「本國以變畫 為異,今皇帝以向暗」為非,可謂「明德也。」

烏秅部彙考權於摩 烏篤 烏荼

[编辑]

武帝   年始通使於烏秅

[编辑]

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按《西域傳》:「烏秅國,王治烏 秅城,去長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戶四百九十,口二千 七百三十三,勝兵七百四十人。東北至都護治所四 千八百九十二里,北與子合、蒲犁,西與難兜接。山居 田石間,有白草,累石為室,民接手飲,出小步馬,有驢 無牛。其西則有縣度去陽關五千八百八十八里,去都」護治所五千二十里。《縣度》者,石山也。谿谷不通,以 繩索相引而度云。

北魏

[编辑]

《烏秅國》,北魏時為權於摩國。

按《魏書西域傳》:「權於摩國,故烏秅國也。其王居烏秅 城,在悉居半,西南去代一萬二千九百七十里。」

[编辑]

太宗貞觀 年烏篤遣使入貢

[编辑]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杜氏《通典》,「烏篤國在中 天竺南,一名烏伏那。地方五千餘里,百姓殷實,人性 懦弱,頗詭詐,尤工禁術,篤信佛法,文字禮儀,略同天 竺,自古不通中國。大唐貞觀中,其王達摩因陀訶斯 遣使獻龍腦香。」按烏伏那非烏篤乃烏喜也通典訛 按《大唐西域記》。烏荼國。東印度境周七千餘里。國大都城 周二十餘里。土地膏腴,榖稼茂盛,凡諸果實,頗大諸 國,異草名花,難以稱述。氣序溫暑,風俗獷烈。人貌魁 梧,容色黧黮,言辭風調異《中印度》。好學不倦,多信佛 法。伽藍百餘所,僧徒萬餘人,並皆習學大乘法教。天 祠五十所,異道雜居。諸窣堵波凡十餘所,並是如來 說法之處,無憂王之所建也。

國西南境大山中有補澀波袛釐僧伽藍。其石窣堵 波極多靈異,或至齋日時放光明,故諸淨信遠近咸 會,持妙華蓋競修供養。承露槃,下覆缽勢,上以華蓋 笴置之便住,若磁石之吸針也。此西北山伽藍中有 窣堵波,所異同前。此二窣堵波者,神鬼所建,靈奇若 斯。

國東南境臨大海。濱有《折利呾羅城》。唐言發行「周二十餘 里,入海,商人遠方旅客往來中止之路也。其城堅峻, 多諸奇寶。城外鱗次有五伽藍,臺閣崇高,尊像工麗。 南去僧伽羅國二萬餘里,靜夜遙望,見彼國佛牙窣 堵波上寶珠光明離離然,如明炬之懸燭也。自此西 南大林中行千二百餘里,至恭御陀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