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29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二百九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百九十五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二百九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二百九十五卷目錄

 宗人府部名臣列傳六

  金二

  胡石改      麻吉

  吾札忽      阿鄰

  合住       沃側

  璋        宗敘

  宗寧       宗道

  崇成       永元

  衷        齊

  阿喜       惟鎔

  慶山奴      承裕

  思烈

官常典第二百九十五卷

宗人府部名臣列傳六[编辑]

金二[编辑]

胡石改[编辑]

按《金史》本傳:「胡石改,宗室子也。從太祖攻寧江,敗遼 兵於達魯古城,破遼主親兵,皆有功。遼軍來援濟州, 胡石改與其兄實古乃以兵迎擊,敗之。還攻濟州,中 流矢,戰益力,克其城,軍中稱其勇。從攻春、泰州,降之, 并降境內諸部族,其不降者皆攻拔之。遼主西走,胡 石改追至中京,獲其宮人輜重凡八百兩。有思泥古」 者,復以本部叛去,胡石改以兵五百追及之,獲其親 屬。部人以《遠德州》復叛,胡石改以兵五千克其城,從 婁室擊敗敵兵二萬於歸化之南,并降歸化。從取居 庸關并燕之屬縣及其山谷諸屯。移失部既降,復叛 去。胡石改引兵追及,戰敗之,俘獲甚眾。澤州諸部有 逃者,皆追復之。又敗叛人於臨潢,誅其酋領而安撫 其人民。天眷二年,遷永定軍節度使,改武定軍,徙汴 京留守。天德三年,授世襲猛安。卒,年六十八。

麻吉[编辑]

按《金史》本傳:「麻吉,銀朮可之母弟也。年十五,隸軍中。 從破高麗兵,下寧江州,平係遼女直,克黃龍府,皆身 先力戰,以功為謀克。繼領猛安,破奚兵千餘。自斡魯 古攻下咸信、瀋州及東京諸城,麻吉皆有功。都統杲 取中京,與稍合。胡拾答別降楚里迪部,屯兵高州,以 兵援蒙刮孛堇,大破敵兵,復敗恩州兵五萬人,討平」 遼人聚中京山谷者,降三千餘人。戰於高州境上,伏 矢射之中目,遂卒。麻吉大小三十餘戰,所至皆捷。皇 統中,贈銀青光祿大夫,諡毅敏。子《沃側》。

吾札忽[编辑]

按《金史》本傳:「吾札忽,善騎射,年二十,以本班祗候郎 君、都管從征伐,有功,授修武校尉。皇統二年,權領泰 州軍,平陝西,至涇州,大破宋兵於馬西鎮,超遷寧遠 大將軍,襲猛安,復以本部軍從宗弼權都統。正隆末, 從海陵伐宋。契丹反,與德昌軍節度使移室懣同討 契丹,許以便宜從事。大定初,除咸平尹,駐軍泰州。俄」 改臨潢尹,攝元帥左都監,與廣寧尹僕散渾坦俱從 元帥右都監神土懣解臨潢之圍。契丹引眾東行,吾 札忽追及於窊歷山,押軍猛安。契丹忽剌叔以所部 助敵攻官軍,官軍失利。泰州節度使烏里雅來救,未 至臨潢,與敵遇,烏里雅敗,僅以數騎脫歸。敵攻泰州, 其勢大振,城中震駭,將士不敢出戰。敵四面登城,押 軍猛安烏古孫阿里補率軍士數人,持刀循城應 敵,力戰,斫刈甚眾,敵乃退,泰州得完。吾札忽迺使謀 克蒲盧渾徙百姓旁邑及險阨之地,以俟大軍。明年, 聚甲士萬三千於濟州。會元帥謀衍敗窩斡於長濼, 戰霿𩃭河,戰陷泉,皆有功。改胡里,改節度使,卒。吾札 忽性聰敏,有才智,善用軍,常出敵之不意,故能以寡 敵眾,而所往無不克,號為「鶻軍」云。

阿鄰[编辑]

按《金史宗雄傳》:宗雄子阿鄰,穎悟辯敏,通女直、契丹 大小字及漢字。幼時嘗入宮,熙宗見而奇之曰:「是兒 他日必能宣力國家。」年十八,授定遠大將軍,為順天 軍節度使。天德二年,用廉遷益都尹,兼山東東路兵 馬都總管,歷泰寧、定海、鎮西、安國等軍節度。海陵南 伐,以為神勇、武平等軍都總管,由壽州道渡淮,與勸 農使移剌元宜合兵三萬為先鋒。是歲十月,至廬州, 與宋將王權軍十餘萬戰於柘皋鎮渭子橋,敗之。至 和州南,復與王權軍八萬餘會戰,又敗之,追殺至江 上,斬首數千級。上即位于遼陽,海陵死,大軍北還,將 渡淮而舟楫甚少,軍士爭舟,不得亟渡。阿鄰得生口, 知可涉處,識以柳枝,命本部涉濟。既至北岸,而諸軍 之爭渡者,果為宋人邀擊之。及入見,上聞阿鄰淮上

戰功,又以全軍還。遷兵部尚書,監督經畫征窩斡諸
考證
軍糧餉,授以金牌一、銀牌四。窩斡敗還至懿州,以疾

卒。喪至京師,上命致祭于永安寺,百官赴弔,賻銀五 百兩、重綵三十端、絹百匹。

合住[编辑]

按《金史》本傳:「合住曷速館,苾里海水人也。仕遼,領辰、 復二州,漢人渤海。子蒲速越襲父職,再遷靜江中正 軍節度使,佩金牌,為曷速館女直部長子余里也,與 胡十門同時歸朝,屢以糧餉助伐高永昌及高麗新 維。後從宗望伐宋,以功遷真定府路安撫使,兼曹州 防禦使,佩金牌,授苾里海水世襲猛安。長子布輝。」

沃側[编辑]

按《金史麻吉傳》:「麻吉子沃側,年十七,隸軍中,從拔离 速擊遼將馬五,敗之。麻吉死,領其職。宗望伐宋,至河 上,宋兵屯於河外,以二舟來伺我師,乃遣沃側率勇 士數輩,以一舟往迎之,盡俘以還。襲康王於江淮間, 沃側皆與焉。師還,駐東平。及廢齊,屯兵河北,招降旁 近諸營,多獲畜產兵仗,軍帥嘉之,賞以甲馬。從攻陝」 西,為右翼都統。攻城破敵,皆與有功。師還,正授謀克。 遷華州防禦使。屬關中歲饑,盜賊充斥,沃側募兵討 平之,部以無事。郡人列狀丐留,不報。未畿,除迪列部 族節度使,改迭剌部,用廉入為都水使者。秩滿,同知 燕京留守事,為西北路招討使。撒八秩滿已數月,冒 其俸祿,不即解去,沃側發其事。撒八反《沃側》遇害。

[编辑]

按《金史斡者傳》:「斡者子神土懣,神土懣子璋,本名胡 麻,愈多勇略,通女直、契丹、漢字。年十八,左副元帥撒 离喝引在麾下,以事如京師,見梁王宗弼,與語,宗弼 悅之。皇統六年,父神土懣卒,宗弼奏璋可襲謀克,詔 從之。天德三年,充牌印祗候,以罪免,奪其謀克,寓居 中都。海陵伐宋,左衛將軍蒲察沙离只同知中都留」 守,佩金牌,掌留府事。世宗即位於遼陽,璋勸沙离只 歸世宗,沙离只不從。璋與守城軍官烏林荅、石家奴, 烏林荅愿、徒單三勝、蒲察、蒲查等,以兵晨入留守府, 遂殺沙离只及判官漫撚撒离喝,推宗強子阿瑣為 留守。璋行同知留守事,遣石家奴佩沙离只金牌,與 愿、蒲查。中都轉運使左淵子貽慶,大興少尹李天吉 子磐奉表如東京,賀即位。世宗嘉之,以愿蒲查為武 義將軍,充護衛,貽慶賜及第,授從仕郎,磐充閤門祇 候,就以璋為同知中都事。璋以殺沙离只自攝同知 留守,世宗因而授之,心常不自安,遂與兵部尚書可 喜謀,因世宗謁山陵作亂。《大定》二年,上謁山陵,璋等 九人會於可喜家,說萬戶高松不從。璋知事不成,乃 與可喜共執《斡論》詣有司,陳上誅可喜、李惟忠等,以 璋為彰化軍節度使。宋將吳璘出散關,㨿寶雞以西, 詔璋赴元帥都監徒單合喜軍前任使。於是宋人據 原州,寧州刺史顏盞門都以兵四千攻之,不克。宋將 姚良輔以兵十萬至原州,權副統完顏習尼列以千 騎援門都兵,而姚良輔兵多,諸將皆不敢與戰。及璋 至軍,會平涼、涇州潘原、長武等戍兵合二萬人。璋使 押軍猛安石抹許里阿補以兵二千軍於城北,習尼 列以兵三千軍於城西北十里麥子原,皆據高阜為 陣,璋以本部兵陣於城西。姚良輔出自北嶺,先遣萬 人攻許里,阿補自以軍九萬陣麥子原下,捍以劍盾, 行馬,外列騎士,步卒居其中,敢死士鎖足行馬間,持 大刀為拒,分為八陣,而別以騎二千襲璋軍。璋方出 迎戰,習尼列來報曰:「宋之重兵皆在麥子原矣。」璋遣 萬戶特里失烏也以押軍猛安奚慶喜、照撒兵二千 援許里阿補,遣撒屋出、崔尹以兵二千益習尼列。許 里阿補與宋人接戰良久,敗之。宋兵在麥子原者最 堅,習尼列與移剌補奧屯撒屋出、崔尹僕根撒屋出, 以兵五千沿壕為伏,餘兵皆捨馬步戰,擊其前行,騎 士走之。於是行馬以前,衝以長槍;行馬以後,射以勁 弓。良輔兵稍挫,習尼列乘勝麾兵撒其行馬,破其七 陣。良輔復整兵出,習尼列少卻,而璋已破城下。宋兵 與習尼列會,使僕根以伏兵擊良輔,習尼列亦整兵 與戰,奮擊之,大破良輔軍,斬首萬餘級,墜壕死者不 可勝數,鎖足行馬者盡殪之,獲甲矢萬餘,器仗稱是。 良輔亦中兩創,脫去,遂圍原州,穴其西城。城圮,宋人 宵遯,璋等入原州,宋戍軍在寶雞以西,聞之,皆自散 關遯去。京兆尹烏延蒲离黑、寧州刺史赤盞胡速魯 改已去德順州,宋吳璘復㨿之,都監合喜以璋權都 統,與習尼列將兵二萬救德順。璋率騎兵前行,與璘 騎兵二萬戰於張義堡,遂沙山下,敗之,追北四十餘 里。璘軍遇隘不得前,斬首數十級。璋至德順,璘據城 北險要為營,璋亦策營與璘相望可三里許,兩軍遇 於城東,凡五接戰,璘軍敗走,璋追至城下,璘軍已據 城北岡阜,與其城上兵相應,以弩夾射璋軍,璋軍佯 卻,城中出兵來追,璋反斾與戰,大敗之。合喜遣統軍 都監泥河以兵七千來會,與璘軍復戰,敗之。璘遣兵 據東山堡,欲樹柵,璋與習尼列泥河議曰:「敵若據東 山堡,此城亦不可拔,宜急擊之。」於是璋先據要地,習尼列以兵逼東山堡。璘兵恃濠相拒,短兵接,璘兵退 走,習尼列追擊之。璘城北營兵可六千人,登北岡來 戰,璋之漢軍少卻,傷者二百人。璘遂焚璋軍攻城具。 璋率移剌補、猛安兵踰北岡擊走之。璘軍隔小塹射 璋軍,移剌補少卻,習尼列望見北原火發,乃止。攻東 山堡,亟與將士來赴,引善射者先登,率劉安漢軍三 百人擊敗之,璘軍皆走險。璘以軍三萬據險作三陣, 皆環以劍盾行馬。璋遣萬戶石抹迭勒由別路自後 擊之,特里失、烏也、移剌補以二千人當其前,以強弓 射之,璘兵大敗,墮溝壑者甚眾。璋軍度澗追之,斬數 千級而還。璘軍雖敗,猶恃其眾。都監合喜使武威軍 副總管兵古查剌來問策,諸將皆曰:「吳璘恃險,不善 野戰。我退軍平涼,彼必棄險就平地,然後可圖也。」璋 曰:「不然。彼恃其眾,非特恃險也。昔人有言,寧棄千軍, 不棄寸地,故退兵不如濟師。我退軍平涼,彼軍深入 吾地,固壘以拒我,則如之何?」查剌還報,合喜,於是親 率四萬人赴之。吳璘詰旦乘陰霧晦冥,分兵四道來 襲,戰於城東,離而復合者數四。漢軍千戶李展率麾 下兵先登,奮擊之,璘軍陣動。璋乘勝踵擊,璘軍復敗, 追至北岡,璘走險,璋急擊之,殺略殆盡。璘分半軍守 泰州,合喜駐軍水洛城東,自六盤山至石山頭,分兵 守之,斷其餉道,璘乃引歸。宋經略使荊皋以步騎三 萬自德順西去,璋以兵八千、習尼列以兵五千追擊 之,習尼列兵乃出其前,還自赤觜,遇其前鋒,敗之于 高赤崖下,復與其中軍戰,自日昃至暮乃罷。荊皋乘 夜來襲營,為退軍八十里。明日,習尼列追之。璋兵至 上八節,宋兵據險為陣,璋捨馬步戰,地險不得接,相 拒至曙,宋兵動,璋乘之,追至甘谷城,習尼列兵亦至, 宋兵宵遯,璋遂班師。習尼列追至伏羌城,不及而還。 上使御史中丞達吉視諸軍功狀,達吉舊與璋有隙, 故損其功,詔璋將士賞比諸軍半之。璋兼陝西路都 統,進官一階,及元帥府上功,璋居多。詔達吉削官兩 階,杖八十,解職。上復賞璋及將士如諸軍,以璋為西 北路招討使,召為元帥左都監,兼安武軍節度使,賜 以弓矢、衣帶、佩刀,改益都尹,左都監如故。宋人棄海 州遯去,焚官民廬舍且盡。璋至海州,得所棄糧三萬 六千餘石,安集其人,復其屯戍。五年,宋人約和,罷三 路都統,復置陝西路統軍司。璋為統軍使,上曰:「監軍 合喜年老,故授卿此職,邊境無事,且召卿矣。」以本官 兼京兆尹,召為御史大夫。璋奏:「竊觀文武百官有相 為朋黨者,今在臺自臣外無女直人,乞不限資考,量 材奏擬。」上曰:「朋黨為誰,即糾治之。朕選女直人,未得 其人,豈以資考為限,論其人材而已。」頃之,璋奏曰:「太 祖武元皇帝受天明命,太宗皇帝奄定宋土,自古帝 王之興,必稱受命,當製大金受命之寶,以明示萬世。」 上曰:「卿言正合朕意。」乃遣使夏國市玉。十八年,受命 寶成,奏告天地、宗廟、社稷,上御正殿,改大興尹為賀 宋正旦使。十三年,璋受命使宋。既行,上遣人馳諭璋 曰:「宋人若不遵舊禮,慎勿付書。如不令卿等入見,即 持書歸。若迫而取之,亦勿赴宴。其回書及禮物,一切 勿受。」璋至臨安,宋人請以太子接書,不從。宋人就館 迫取書,璋與之,且赴宴,多受禮物。有司以聞,上怒,欲 寘之極刑。左丞相良弼奏曰:「璋為將,大破宋軍,宋人 讎之久矣,將因此陷之,死地未可知也。今若殺璋,或 者墮其計中耳。」上以為然,乃杖璋百五十,除名。副使 客省使高翊杖百,沒入其所受禮物。後歲餘,上念璋 有征伐功,起為景州刺史,遷武定軍節度使,授山東 西路蒲底山拏兀魯河謀克,改臨洮尹。十九年,卒。

宗敘[编辑]

按《金史》本傳:「宗敘本名德壽,闍母第四子也。奇偉有 大志,喜談兵。天德二年,充護衛,授武義將軍。明年,授 世襲謀克,擢御院通進,遷翰林待制,兼修起居注,轉 國子司業,兼左補闕。正隆初,轉符寶郎。在宮職五年, 皆帶劍押領宿衛。遷太宗正丞,以母憂去官,以本官 起復。未幾,遷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改左驍騎都」 指揮使。明年,海陵幸南京,宗敘至汴。契丹撒八反,宗 敘為咸平尹,兼本路兵馬都總管,以甲仗四千付之, 許以便宜。宗敘出松亭關,取牛遞於廣寧,聞世宗即 位,將歸之。廣寧尹按荅海弟燕京勸宗敘,乃還興中。 白彥敬、紇石烈志寧使宗敘奉表降。宗敘見世宗於 梁魚務,授寧昌軍節度使。明年二月,契丹攻寧昌,宗 敘止有女直、渤海騎兵三十、漢兵百二十人,自將擊 之。遇賊千餘騎,漢兵皆散走,宗敘與女直、渤海三十 騎盡銳力戰,身被二創,所乘馬中箭而仆,遂為所執。 居百餘日,會賊中有臨潢民移剌阿塔等盜馬授之, 得脫歸。宗敘陷賊久,盡得其虛實,見元帥完顏謀衍, 平章政事完顏元宜,謂之曰:「賊眾烏合無紀律,破之 易爾。」於是帥府欲授軍職。宗敘見謀衍貪鹵掠失事, 幾欲歸白上,不肯受職,曰:「我有機密須面奏。」是夕,乃 遁去。至廣寧,矯取驛馬馳至京師,而帥府先事以聞。

上遣中使詰之曰:「汝為節度,不度眾寡,戰敗被獲,幸
考證
得脫歸,乃拒帥府命,輒自乘傳赴都。朕姑置汝罪,可

速還軍,併力破賊。」宗敘附奏曰:「臣非辭難者,事須面 奏,不得不來。」遂召入,乃條奏賊中虛實,及諸軍進退 不合事機狀,詔大臣議,皆以其言為然。是時,已詔僕 散忠義代謀衍為元帥進討。於是拜宗敘為兵部尚 書,以本職領左翼都統,率宗寧、烏延、查剌、烏林、荅剌 撒兵各千人,號三萬,佐忠義軍。至花道,遇賊與戰,右 翼都統宗亨先敗走,忠義亦引卻。宗敘勒本部遮擊 之,麾帳下士三百,捨馬步戰,賊不得逞。大軍整列復 至,合勢擊之,賊遂敗去。而元帥右監軍紇石烈志寧 率軍至,追及窩斡於陷泉,大破之。復與志寧及徒單 克寧追至七渡河,復大敗之,元帥忠義遂留宗敘自 從。賊平,入為右宣徽使。宋兵據海州,將謀深入,詔以 宗敘為元帥右監軍,往禦之。宗敘駐山東,分兵據守 要害,敵不得西。尋奉詔與左副元帥紇石烈志寧參 議軍事。四年,宗敘入朝,奏曰:「暑月在近,頓兵邊陲,飛 輓頗艱,乞俟秋涼進發。」上從其請。及還軍,授以成算, 賜襲衣、弓矢。九月,渡淮,宗敘出唐、鄧,比至襄陽,屢戰 皆捷。明年,宋人請和。軍還,除河南路統軍使。河決李 固渡,分流曹、單之間,詔遣都水監梁肅視河決,宗敘 言:「河道填淤,不受水,故有決溢患。今欲河復故道,卒 難成功,幸而可塞,他日不免決溢。山東非曹、單比,若 沿河數州驟興大役,人心動搖,恐宋人乘間扇誘,搆 為邊患。」梁肅亦請聽兩河分流,以殺水勢,遂止不塞。 十年,召至京師,拜參知政事。上曰:「卿奏黃河利害,甚 合朕意。朕念百姓差調,官吏為姦,率斂星火,所費倍 蓰,委積經年,腐朽不可復用。若此等類,百孔千瘡,百 姓何以堪之!卿參朝政,擇利而行,以副朕心。」及與上 論南邊事,宗敘曰:「南人遣諜來,多得我事情;我遣諜 人,多不得其實,蓋彼以厚賞故也。」上曰:「彼以厚利資 諜人,徒費其財,何能為也。」十一年,奉詔巡邊。六月,至 軍中,將戰,有疾,詔以右丞相紇石烈志寧代宗敘還。 七月,病甚,遺表朝政得失及邊防利害,力疾,使其子 上之。薨,年四十六。上見其遺表,傷悼不已,輟朝,遣宣 徽使敬嗣暉致祭,賻銀千兩、綵四十端、絹四百匹。

宗寧[编辑]

按《金史》本傳:「宗寧,本名阿土古,系出景祖,太尉阿离 合懣之孫。性勤厚有大志,起家為海陵征南都統,戰 瓜洲渡,功最,歷祁州刺史。大定二年,為會寧府路押 軍萬戶,擢歸德軍節度使。時方旱蝗,宗寧督民捕之, 得死蝗一斗,給粟一斗,數日捕絕。移鎮寧昌軍,改知 臨潢府事,移天德軍。世宗嘗謂宰臣曰:『宗寧志慮雖 淺,然所至人皆愛之』。」即命為行軍右翼都統,為賀宋 正旦使。累遷兵部尚書,授降州路和團猛安。烈里沒, 世襲謀克。出知大名府事,徙鎮利涉軍,俄同簽大睦 親府事。宗寧多病,世宗欲以涼地處之,俾知咸平,詔 以其子符寶郎廩為韓州刺史以便養。無幾,入授同 判大睦親府事,拜平章政事。明昌二年,薨。宗寧居家 約儉如寒素,臨事明敏。其鎮臨潢,鄰國有警,宗寧聞 知乏糧,即出倉粟令以牛易之。敵知得粟即遁去。邊 人以窩斡亂後苦無牛,宗寧復令民入粟易牛,既而 民得牛而倉粟倍於舊。其經畫如此。

宗道[编辑]

按《金史》本傳:「宗道,本名八十,上京司屬司人,系出景 祖太尉訛論之少子也。通《周易》《孟子》,善騎射。大定五 年,充閤門祇候,累除近侍局使。右丞相烏古論元忠、 左將軍僕散揆等嘗燕集,有所竊議,宗道即密以聞。 世宗嘉之,授右衛將軍,出為西南路副招討。章宗即 位,改同知平陽府事,陝西路副統軍,左宣徽使移剌」 仲方舉以自代,除西北路招討使。故事,諸部駕馬八 百餘,疋宗道辭不受,諸部悅服,邊鄙順治。提刑司察 廉,召為殿前右副都點檢,尋除陝西路統軍使。以鎮 靜得軍民心,特遷三階,兼知京兆府事。時夏旱,俾長 安令取太白湫水步迎於遠郊,及城而雨。是歲大稔, 人以為精意所感,刊石紀之。承安二年,為賀宋正旦 使,尋授河南路統軍使。泗州民張偉獲宋人王萬,言 彼界事情,宗道疑其冤,乃廉問得實。萬,楚州賈人,偉 負萬貨五千餘貫,三年不償。萬理索,為偉所誣,乃坐 偉而歸萬。時人服其明。後乞致仕,朝廷知非本心,改 知河中府。有惠政,民立像於層觀,以時祭之。移知臨 洮,以病解。泰和四年卒。贈「龍虎衛上將軍。」

崇成[编辑]

按《金史》本傳:「崇成,本名僕灰,泰州司屬司人,昭祖元 孫也。大定十八年,收充奉職,改東宮入殿小底,轉護 衛。二十五年,章宗為原王,充本府祗候郎君。明年,上 為皇太孫,復為護衛。上即位,授河間府判官,以憂去 職。起服為宿直將軍,累遷武衛軍都指揮使。泰和三 年卒,賻贈有加。崇成謹飭有守,宿衛二十餘年,未嘗」 有過,故久侍密近云。

永元[编辑]

按《金史》本傳:「永元,字惇禮,本名元奴。幼聰敏,日誦千言。皇統元年,試宗室子作詩,永元中格,善《左氏春秋》, 通其大義。天德初,授百女山世襲謀克。海陵伐宋,已 渡淮,軍士多亡歸,而契丹叛,由是疑宗室益甚。已殺 永元弟檀奴、阿里白,永元與弟耶補兒逃匿得免。世 宗即位於遼陽,與耶補兒俱來歸,上慰勞甚厚,授宗」 正丞,改符寶郎,為灤州刺史,授世襲猛安。乞以謀克 與耶補兒,詔許之。轉棣州防禦使。泰寧軍節度使。張 弘信通檢山東,專以多得民間物力為功,督責苛急。 永元面責弘信曰:「朝廷以差調不均,立通檢法。今使 者所至,以殘酷妄加農民田產,箠擊百姓有至死者。 市肆賈販貿易有贏虧,田園屋宇利入有多寡,故官 子孫閉門自守,使與商賈同處上役,豈立法本意哉?」 弘信無以對。於是棣州賦稅得以實自占。遷震武軍 節度使。大定六年,丁母憂,起復崇義軍節度使,徙順 義軍。朔州西境多盜,而猾吏大姓蠹獄訟,暋亂賦役, 永元剔其宿姦,百姓安之。坐賣馬與驛人取贏利,及 濬州防禦使斡論坐縱孳畜踐民田,俱解職。頃之,永 元起為保大軍節度使,歷昭義、絳陽、震武軍,遷濟南 尹、北京副留守。寧國家婢醜底與咸平人化胡有姦, 醜底於主印處紿取印署空紙與化胡,遂寫作永元、 寧國生日時辰,誣告永元、寧國謀逆。詔有司鞫問,乃 醜底意望為良,使化胡為之。上曰:「化胡與醜底有姦, 造作」惡言,誣害宗室化胡,斬《醜底》,處死。改興中尹,為 彰德軍節度使,卒官,年五十一。喪過中都,遣使致祭, 賻銀三百兩、綵十端、絹百疋。永元歷典大藩,多知民 間利害,所至稱治。相、棣、順義,政跡尤著,其民並為立 祠。

[编辑]

按《金史》本傳:「衷本名醜,漢中都司屬司人。世祖曾孫。 祖霸合布里,封鄆王。父悟烈,官至特進,大定中,收充 閤門祇候,授代州宣銳軍都指揮使。歲旱,州委禱雨 於五臺靈潭,步致其水,雨隨下,人為刻石紀之。四遷 引進使,兼典客署令,改尚輦局使。扈從北幸,賜廐馬 二,以旌其勤。尋為夏國王李仁孝封冊使,歷寧海、蠡」 州刺史,入為大睦親府丞,除順義軍節度使。陛辭,賜 金幣,特寵異之,移鎮鎮西。泰和六年,致仕,卒。衷孝悌 貞謹,深悉本朝婚禮,皇族婚嫁,每令衷相之,治復有 能稱。其在寧海、蠡州,平賦役,無擾民,立石頌遺愛。大 安初,追贈輔國上將軍。

[编辑]

按《金史》本傳:「齊本名掃合,穆宗曾孫。父胡八,曾寧州 刺史。大定中,以族改充司屬司將軍,授同知復州軍 州事,累遷刑部員外郎。上諭曰:『本朝以來,未嘗有內 族為六部郎官者,以卿歷職廉能,故授之』。」先是,復州 合廝罕關地方七百餘里,因圍獵禁民樵捕,齊言其 地肥衍,賦民開種則公私有益。上然之,為弛禁,即牧 民以居,田收甚利,因名其地曰合廝罕猛安。章宗立, 改戶部員外郎,出為磁州刺史。治以寬簡,未嘗留獄。 屬邑武安有道士,視觀宇不謹,吏民為請鄰郡王師 者代主之。道士忿,奪其利,告王私置禁銅器,法當徒, 縣令惡其為人,反坐之。具獄上,齊審其誣,又以王有 德,不忍坐之。問同寮,無以對。齊曰:「道士同請,即同居 也,當准首,俱釋其罪。」其寬明大體,皆此類也。磁,名郡 刺史皆朝廷遴選,郡人以前政有聲,如劉徽柔、程輝、 高德裕皆不及也。河北提刑司以治狀聞。明昌三年, 始議置諸王傅,頗難其選,乃以齊傅充王。王將至任 郡,猛安迎接,齊峻卻之。王怪問故,曰:「三國藩輔猛安 皆總戎職,於王何利焉?卻之以遠嫌也。」王悅服。王府 家奴為不法,輒發還本猛安,終更無敢犯者。明年,授 山東東西路副統軍,兼同知益都府事,有惠愛,郡人 為之立碑。轉彰化軍節度使。六年,移利涉軍。召見,勞 慰有加,詔留守上京。承安二年,致仕,卒。齊明法識治 體,所至有聲,內族中,與丞相承暉並稱云。

阿喜[编辑]

按《金史》本傳:「阿喜,宗室子,好學問,襲父北京路筈柏 山猛安。聽訟明決,人信而愛之。察廉能,除彰國軍節 度副使,改上京留守判官。提刑司奏彰國軍治狀,遷 同知速頻路節度使,改歸德軍,歷海、邳二州刺史,皆 兼總押軍馬。宋統領劉文謙以兵犯宿遷,阿喜迎擊 破之,復破戚春、夏興國舟兵萬餘人,斬夏興國於陣。」 遷鎮國上將軍,再賜銀幣。為「元帥左監軍。」紇《石烈執 中》前鋒。渡淮,破寶應、天長二縣。師還,遷同知歸德府 事,改泗州防禦使。丁母憂,起復。大安二年,改華州防 禦使,遷鎮南軍節度使。貞祐二年,改知大名府,充馬 軍都提控,歷橫海、安化軍節度使,充宣差山東路左 翼都提控。尋知濟南府事,徙沁南軍節度使,遷河南 統軍使兼昌武軍節度使,卒。

惟鎔[编辑]

按《金史麻頗傳》:「蠻睹襲父麻頗猛安。蠻睹卒,子掃合 襲。掃合卒,子撒合輦襲。撒合輦卒,子惟鎔襲。惟鎔本 名沒烈,字子鑄,駢脅多力,喜周給人。至寧初,守楊文關有功,兼都統,護漕運。貞祐二年,佩金牌,護親軍家 屬遷汴,遙授同知祁州軍州事,充提控。貞祐三年,破 紅襖賊於大沬堌,惟鎔入自北門,諸軍繼進,生獲劉」 二祖,功最,遷泰安軍節度副使,改遂王府尉、都水少 監、東平府治中。坐誤以刃傷同知府事紇石烈牙吾 塔,當削降。殿年,仍從軍自效,討花帽賊於曹、濟間。行 省蒙古綱奏其功,復前職,遷邳州經略使,卒。子從傑, 襲猛安,累功遙授鎮南軍節度副使。

慶山奴[编辑]

按《金史》本傳:內族慶山奴,名承立,字獻甫,統軍使拐 山之子,平章白撒之從弟也。為人儀觀甚偉,而內恇 怯無所有。至寧初,宣宗自彰德赴闕,慶山奴迎見於 臺城,宣宗喜,遣先還中都觀變。宣宗既即位,以承立 為西京副留守,權近侍局直長,進官五階,賜錢五千 貫,且詔曰:「汝雖授此職,姑留侍朕,遇闕赴之,仍給汝 副留守祿,此朕特恩,宜知悉也。」貞祐初,遷武衛軍副 都指揮使,兼提點近侍局。胡沙虎專權僭竊,嘗為宣 宗言之。後胡沙虎伏誅,慶山奴愈見寵幸,以為殿前 右副都點檢。三年,大元兵圍中都,詔以慶山奴為宣 差便宜都提控,率所募兵往援。俄為元帥右都監,行 帥府事,兼前職。四年,知慶陽府事,兼慶原路兵馬都 總管,以所獲馬駝進,詔諭曰:「此皆軍士所得,即以與 之可也,朕安用哉?後勿復進。」因令遍諭諸道帥府焉。 興定元年正月,大元兵及夏人迴,經寧州,慶山奴以 兵邀擊敗之,以功進元帥左都監,兼保大軍節度使, 行帥府事於鄜州。二年五月,夏人率步騎三千由葭 州入寇,慶山奴以兵逆之,戰於馬吉峰,殺百餘人,斬 酋首二級,生擒數十人,獲馬三十餘疋。三年四月,夏 人據通秦寨,慶山奴遣提控納合買住討之。夏人以 步騎二萬逆戰,買住擊敗之,夏人由葭蘆川遁去,凡 斬首八百級。俄而復攻寨據之,慶山奴率兵與戰,斬 首五千級,復其寨。詔賜慶山奴金帶一,將士賞賚有 差。四年四月,破夏兵於宥州,斬首千餘級,遂圍神堆 府。慶山奴四面攻之,士卒方登陴,援兵大至,復擊走 之。正大四年,李全據楚州,詔以慶山奴為元帥,同總 帥完顏訛可將兵守盱眙,且令城守,勿出戰。已而全 軍盱眙界,二帥迎敵,大敗,死者萬餘人,委棄資仗甚 眾。時軍無見糧,轉輸不繼,民疲奔命,愁嘆盈路。諸相 不肯正言,樞密判官白華拜章乞斬之以謝天下,不 報,降為定國軍節度使,又以受賂奪一官。八年正月, 鳳翔破,兩行省徙京兆居民於河南,令慶山奴以行 省守之。時京兆行省止有病卒八百,瘦馬二百,承立 懼不能守,屢上奏請還,每奏一帖,附其兄《白撒》一書, 令為地,朝廷不許。十月,慶山奴棄京兆還朝,留同知 乾州軍州事、保義軍提控苟琪守之。慶山奴行至閺 鄉,哀宗遣近侍裴滿七斤授以「黃陵岡從宜」,不聽入 見。未幾,代徒單兀典行省事於徐州。九年正月,自徐 引兵入援,選精銳一萬五千,與徐帥完顏兀論統之, 將趨歸德。義勝軍總領侯進、杜政、張興等率所部三 千人降大兵,慶山奴留睢州三日不敢進,聞大兵且 至,懼此州不可守,退保歸德。二月,行次楊驛店,遇小 乃䚟軍,遂潰,兀論戰死,慶山奴馬躓被擒,惟元帥郭 恩、都尉烏林荅阿督率三百餘人走歸德。大兵以一 馬載慶山奴,擁迫而行,道中見真定史帥,承立問曰: 「君為誰?」史帥言:「我真定五路史萬戶也。」承立曰:「是天 澤乎?」曰:「然。」曰:「吾國已殘破,公其以生靈為念。」及見大 帥忒《木䚟》,誘之使招京城,不從,又偃蹇不屈,左右以 刀斫其足折,亦不降,即殺之。議者以承立累敗不能 解其軍職,死有餘責,而能以死報國,亦足稱云。初,睢 州刺史張文壽聞大兵將至,遷旁縣居民入城,大聚 芻粟,然無固守意,日夜謀走以自便。既而聞承立入 援,即以州事付其僚佐,託以應援徐兵,夜啟關,挈家 走歸德慶,山奴以為行部郎中,死楊驛。俄大兵圍睢 州,以無主將,故殘破之甚也。兀論,丞相賽不之姪,元 光間,例以諸帥為總領,兀論以丞相故,獨不罷。金朝 防近族而用疏屬,故白撒、承立、兀論輩皆腹心倚之。

承裕[编辑]

按《金史》本傳:「承裕本名胡沙,頗讀孫吳書。以宗室子 充符寶祗候,除中都左警巡副使,通括戶籍,百姓稱 其平。遷殿中侍御史,改右警巡使,彰德軍節度副使, 刑部員外郎,轉本部郎中,歷會州、惠州刺史,遷同知 臨潢府事,改東北路招討副使,以病免。起為西南招 討副使。泰和六年伐宋,遷陝西路統軍副使,俄改通」 遠軍節度使、陝西兵馬都統副使,與秦州防禦史完 顏璘屯成紀界。宋吳曦兵五萬由保岔、姑蘇等谷襲 秦州,承裕璘以騎兵千餘人擊走之,追奔四十里。凡 六戰,宋兵大敗,斬首四千餘級。詔承裕曰:「昔乃祖、乃 父戮力戎旅,汝年尚少,善於其職,故命汝與完顏璘 同行出界。昔汝自言得兵三萬,足以辦事。今以石抹 仲溫、朮虎、高琪及青宜可與汝軍相合,計可六萬,斯 亦足以辦矣。仲溫、高琪兵道險阻,汝兵道甚易也。自秦州至仙人關,纔四百里耳,從長計畫,以副朕意。」詔 完顏璘曰:「汝向在北邊,以幹勇見稱。頃以過失逮問 有司,近知與宋人奮戰,故特赦免,仍充副統。如能佐 承裕立功業,朕於官賞,豈復吝惜!聞汝臨事頗黠,若 復自速,罪且不赦汝矣。」宋吳曦使其將馮興、楊雄、李 珪以步騎八千入赤谷,承裕璘及河州防禦使蒲察 秉鋐逆擊,破之。宋步兵保西山,騎兵走赤谷。承裕遣 部將唐括、按《荅海》率騎二百馳擊宋步兵甲士,蒙括 挺身先入乘之,宋步兵大潰,追奔至皂郊城,斬二千 餘級。猛安把添奴追宋騎兵,殺千餘人,斬楊雄、李瑾 於陣,馮興僅以身免。承裕進兵克成州。八年,罷兵,遷 河南東路統軍使,兼知歸德府事,俄改知臨潢府事, 賜金帶、重幣十端、銀百五十兩。大安初,召為御史中 丞。三年,拜參知政事,與平章政事獨吉思忠行省戍 邊。烏沙堡之役不為備,失利,朝廷獨坐思忠,詔承裕 主兵事。八月,大元大兵至野狐嶺,承裕喪氣,不敢拒 戰,退至宣平縣中。土豪請以土兵為前鋒,以行省兵 為聲援。承裕畏怯不敢用,但問此去宣德間道而已。 土豪嗤之曰:「溪澗曲折,我輩諳知之,行省不知用地 利力戰,但謀走耳,今敗矣。」其夜,承裕率兵南行,大元 兵踵擊之。明日,至會河川,承裕兵大潰,承裕僅脫身 走入宣德。《大元》遊兵入居庸關,中都戒嚴,識者謂金 之亡決於是役,衛紹王猶薄其罪,除名而已。崇慶元 年,起為陝西安撫使。至寧元年,遷元帥右監軍,兼咸 平府路兵馬都總管,與契丹留可戰,敗績。改同判大 睦親府事、遼東宣撫使。貞祐初,改臨海軍節度使,卒。

思烈[编辑]

按《金史》本傳:內族:思烈,南陽郡王襄之子也。資性詳 雅,頗知書史。自五六歲入宮,充奉御,甚見寵幸,世號 曰自在奉御。當宣宗入承大統,胡沙虎跋扈,思烈尚 在髫齔,嘗涕泣跪抱帝膝,致說曰:「願早誅權臣,以靖 王室。」帝急顧左右掩其口,自是帝甚器重之。後由提 點近侍局遷都點檢。天興元年,汴京被圍,哀宗以思 烈權參知政事,行省事于鄧州。會武仙引兵入援,於 是思烈率諸軍發自汝州,過密縣,遇大元兵,不用武 仙阻澗之策,遂敗績于京水,語在《武仙傳》。中京留守、 元帥左監軍任守真死之。上聞,罷思烈行省之職,以 守中京。無何,大兵圍中京未能下,崔立遣人監思烈 子於中京城下,招之使降。思烈不顧,令軍士射之。既 而知崔立己以汴京歸順,病數日而死。初,思烈會武 仙等軍入援,即與仙論議不同,仙以思烈方得君,每 假借之。思烈謂仙本無入援意,特以朝廷遣一參政 召兵,迫於不得已乃行耳。然仙知兵,頗以持重為事, 思烈急於入京,不聽仙策。於是左右司員外郎王渥 乃勸思烈曰:「武仙大小數百戰,經涉不為不多,兵事 當共議。」思烈疑其與仙有謀,幾斬之。渥自以無愧於 內,不懼也。已而思烈果敗,渥歿於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