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550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五百五十卷 |
第五百五十卷目錄
節使部名臣列傳二
晉二
應詹 張闓
劉遐 卞敦
甘卓 陶侃
官常典第五百五十卷
節使部名臣列傳二
[编辑]晉二
[编辑]應詹
[编辑]按《晉書》本傳,「詹字思遠,汝南南頓人,魏侍中璩之孫 也。詹幼孤,為祖母所養。年十餘歲,祖母又終,居喪毀 頓,杖而後起,遂以孝聞。家富於財,年又稚弱,乃請族 人共居,委以資產,情若至親,世以此異焉。弱冠知名, 性質素弘雅,物雖犯而弗之校。以學藝文章稱。司徒 何劭見之曰:『君子哉若人』!」初辟公府,為太子舍人,趙 王倫以為征東長史,論誅坐免。成都王穎辟為掾。時 驃騎從事中郎諸葛玫委長沙王乂奔鄴,盛稱乂之 非。玫浮躁有才辯,臨漳人士無不詣之。詹與玫有舊, 歎曰:「諸葛仁林何與樂毅之相詭乎!」卒不見之。玫聞 甚愧。鎮南大將軍劉弘,詹之祖舅也,請為長史,謂之 曰:「君器識弘深,後當代《老子》於荊南矣。」仍委以軍政, 弘著績漢南,詹之力也。遷南平太守。王澄為荊州,假 詹督南平、天門、武陵三郡軍事。及洛陽傾覆,詹攘袂 流涕,勸澄赴援。澄使詹為檄,詹下筆便成,辭義壯烈, 見者慷慨,然竟不能從也。天門、武陵谿蠻並反,詹討 降之。時政令不一,諸蠻怨望,並謀背叛。詹召蠻酋破 銅券與盟,由是懷詹,數郡無虞。其後天下大亂,詹境 獨全,百姓歌之曰:「亂離既普,殆為灰朽,僥倖之運,賴 茲應侯。歲寒不凋,孤境獨守,拯我塗炭,惠隆丘阜,潤 同江海,恩猶父母。」鎮南將軍山簡復假詹督五郡軍 事。會蜀賊杜疇作亂,來攻詹郡,力戰摧之。尋與陶侃 破杜弢於長沙。賊中金寶溢目,詹一無所取,唯收圖 書,莫不歎之。元帝假詹建武將軍,王敦又上詹監巴 東五郡軍事,賜爵潁陽鄉侯。陳人王沖擁眾荊州,素 服詹名,迎為刺史。詹以沖等無賴,棄還南平,沖亦不 怨。其得人情如此。遷益州刺史,領巴東監軍。詹之出 郡也,士庶攀車號泣,若戀所生。俄拜後軍將軍。詹上 疏陳便宜曰:「先王設官,使君有常尊,臣有定卑,上無 苟且之志,下無覬覦之心。下至亡秦,罷侯置守,本替 末陵,綱紀廢絕。漢興,雖未能興復舊典,猶雜建侯守, 故能享年享世,殆參古跡。今大荒之後,制度改創,宜 因斯會,釐正憲則,先舉盛德元功以為封首,則聖世 之化,比隆唐虞矣。」又曰:「性相近,習相遠,訓導之風,宜 慎所好。魏正始之間,蔚為文林。元康以來,賤經尚道, 以元虛宏放為夷達,以儒術清儉為鄙俗,永嘉之弊, 未必不由此也。今雖有儒官,教養未備,非所以長育 人材,納之軌物也。宜修辟雍,崇明教義,先令國子受 訓,然後皇儲親臨釋奠,則普天尚德,率土知方矣。」元 帝雅重其才,深納之。頃之,出補吳國內史,以公事免。 鎮北將軍劉隗出鎮,以詹為軍司,加散騎常侍,累遷 光祿勳。詹以王敦專制自樹,故優游諷詠,無所摽明。 及敦作逆,明帝問詹:「計將安出?」詹厲然慷慨曰:「陛下 宜奮赫斯之威,臣等當得負戈前驅,庶憑宗廟之靈, 有征無戰。如其不然,王室必危。」帝以詹為都督前鋒 軍事、護軍將軍、假節、都督朱雀橋南賊從竹格渡江, 詹與建威將軍趙引等擊敗之,斬賊率杜發,梟首數 千級。賊平,封觀陽縣侯,食邑一千六百戶,賜絹五千 匹。上疏讓曰:「臣聞開國承家,光啟土宇,唯令德元功, 乃宜封錫。臣雖忝當一隊,策無微略,勞不汗馬。猥以 疏賤,倫亞親密,暫廁被練,列勤司勳,乞迴謬恩,聽其 所守。」不許。遷使持節、都督江州諸軍事、平南將軍、江 州刺史。詹將行,上疏曰:「夫欲用天下之智力者,莫若 使天下信之也。商鞅移木,豈禮也哉?有由而然。自經 荒弊,綱紀頹陵,清直之風既澆,糟秕之俗猶在。誠宜 濯以滄浪之流,漉以吞舟之網,則幽顯明別,於變時 雍矣。弘濟茲務,在乎官人。今南北雜錯,屬託者無保 負之累,而輕舉」所知,此博采所以未精,職理所以多 闕。今凡有所用,宜隨其能不,而與舉主同乎褒貶,則 人有慎舉之恭,官無廢職之吝。昔冀缺有功,胥臣蒙 先茅之賞;子玉敗軍,子文受蒍賈之責。古既有之,今 亦宜然。漢朝使刺史行部,乘傳奏事,猶恐不足以辨 彰幽明,弘宣政道,故復有繡衣直指。今之艱弊,過於 「往昔。宜分遣黃散若中書郎等循行天下,觀採得失, 舉善彈違,斷截苟且,則人不敢為非矣。」漢宣帝時,二 千石有居職修明者,則入為公卿;其不稱職免官者, 皆還為平人,懲勸必行,故歷世長久。「中間以來,遷不 足競,免不足懼,或有進而失意,退而得分,蒞官雖美當以素論降替;在職實劣,直以舊望登敘,校游談為 多少,不以實事為先後,以此責成,臣未見其兆也。今 宜峻左降舊制,可二千石免官三年,乃得敘用;長史 六年,戶口折半,道里倍之。」此法必明,使天下知官難 得而易失,必人慎其職,朝無惰官矣。都督可課佃二 十頃,州十頃,郡五頃,縣三頃,皆取文武吏醫卜,不得 撓亂百姓。三臺九府,「中外諸軍,有可減損,皆令附農 市,息末伎,道無遊人,不過一熟,豐穰可必。然後重居 職之俸,使祿足以代耕。頃大事之後,遐邇皆想宏略, 而寂然未副,宜早振綱領,肅起群望。」時王敦新平,人 情未安,詹撫而懷之,莫不得其歡心,百姓賴之。疾篤, 《與陶侃書》曰:「每憶密計,自沔入湘,頡頏繾綣,齊好斷 金,子」南我東,忽然一紀,其間事故,何所不有!足下建 功嶠南,旋鎮舊楚,吾承乏幸會,來沗此州,圖與足下 進共竭節,本朝報恩幼主,退以申尋平生,纏綿舊好, 豈悟時不我與,長即幽冥,永言莫從,能不慨悵!今神 州未夷,四方多難,足下年德並隆,功名俱盛,宜務建 《洪範》,雖休勿休,至公至平,至謙至順,即自「天祐之,吉 無不利。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足下察吾此誠。」以咸和 六年卒,時年五十三,冊贈鎮南大將軍、儀同三司,諡 曰烈,祠以太牢。子元嗣,位至散騎侍郎。元弟誕,有器 幹,歷六郡太守、龍驤將軍,追贈冀州刺史。初,京兆韋 泓喪亂之際,親屬遇饑疫並盡,客遊洛陽,素聞詹名, 遂依託之。詹與分甘共苦,情若弟兄。遂隨從積年,為 營伉儷,置居宅。并薦之於元帝曰:「自遭喪亂,人士易 操,至乃任運固窮,耿介守節者尟矣。伏見議郎韋泓, 年三十八,字元量,執心清沖,才識備濟,躬耕隴畝,不 煩人役,靜默居常,不豫政事。昔年流移,來在詹境,經 寇喪資,一身特立。裋褐不掩形,菜蔬不充朝,而抗志 彌厲,不遊」非類,顏回稱「不改其樂」,泓有其分。明公輔 亮皇室,恢維宇宙,四門開闢,英彥鳧藻,收春花於京 輦,採秋實於巖藪。而泓抱璞荊山,未剖和璧,若蒙銓 召,付以列「曹,必能協隆鼎味,緝熙庶績者也。」帝即辟 之,自後位至少府卿。既受詹生成之惠,詹卒,遂製朋 友之服,哭止宿草。追趙氏祀程嬰杵臼之義,祭詹終 身。
張闓
[编辑]按《晉書》本傳,「闓字敬緒,丹陽人,吳輔吳將軍昭之曾 孫也。少孤,有志操。太常薛兼進之於元帝,言闓才幹 貞固,當今之良器。即引為安東參軍,甚加禮遇。轉丞 相從事中郎,以母憂去職。既葬,帝強起之,闓固辭疾 篤。優命敦逼,遂起視事。及帝為晉王,拜給事黃門侍 郎,領本郡大中正。以佐翼勳,賜爵丹陽縣侯,遷侍中。」 帝踐祚,出補晉陵內史。在郡甚有威惠。帝下詔曰:「夫 二千石之任,當勉勵其德,綏齊所蒞,使寬而不縱,嚴 而不苛。其於勤功督察,便國利人,抑彊扶弱,使無雜 濫,真太守之任也。若聲過其實,古人所不取。攻乎異 端,為政之甚害,蓋所貴者本也。」闓遵而行之。時所部 四縣,並以旱失田,闓乃立曲阿新豐塘,溉田八百餘 頃,每歲豐稔。葛洪為其頌,計用二十一萬一千四百 二十功,以擅興造免官。後公卿並為之言曰:「張闓興 陂溉田,可謂益國,而反被黜,使臣下難復為善。」帝感 悟,乃下詔曰:「丹陽侯闓,昔以勞役部人免官,雖從吏 議,猶未掩其忠節之志也。倉廩,國之大本,宜得其才。 今以闓為大司農,闓」陳黜免始爾,不宜便居九列,疏 奏不許,然後就職。帝晏駕,以闓為大匠卿,營建平陵。 事畢,遷尚書。蘇峻之役,闓與王導俱入宮侍衛,峻使 闓持節,權督東軍。王導潛與闓謀,密宣太后詔於三 吳,令速起義軍。陶侃等至,假闓節,行征鹵將軍,與振 威將軍陶回共督丹陽義軍。闓到晉陵,使內史劉耽 盡以一部穀,并遣吳郡度支運四部穀,以給車騎將 軍郗鑒,又與吳郡內史蔡謨、前吳興內史虞潭、會稽 內史王舒等招集義兵以討峻。峻平,以《尚書》加散騎 常侍,賜爵宜陽伯。遷廷尉。以疾解職,拜金紫光祿大 夫。尋卒,時年六十四。子混嗣。闓牋表文議,傳於世。
劉遐
[编辑]按《晉書》本傳,「遐字正長,廣平易陽人也。性果毅,便弓 馬,開豁勇壯。值天下大亂,遐為塢主,每擊賊,率壯士 陷堅摧鋒,冀方比之張飛、關羽。鄉人冀州刺史邵續 深器之,以女妻焉,遂壁於河濟之間,賊不敢逼。遐間 道遣使受元帝節度,朝廷嘉之,璽書慰勉,以為龍驤 將軍、平原內史。建武初,元帝令曰:『遐忠勇果毅,義誠 可嘉』。」以遐為下邳內史,將軍如故。初,沛人周堅,一名 撫,與同郡周默因天下亂,各為塢主,以寇抄為事。默 降祖逖,撫怒,遂襲殺默,以彭城叛。石勒遣騎援之。詔 遐領彭城內史,與徐州刺史蔡豹、太山太守徐龕共 討撫,戰於寒山,撫敗走。詔徙遐為臨淮太守。徐龕復 反,事平,以遐為北中郎將、兗州刺史。太寧初,自彭城 移屯泗口。王含反,遐與蘇峻俱赴京都。含敗,隨丹陽 尹溫嶠追含至於淮南,遐頗放兵擄掠。嶠曰:「天道助
順,故王含勦絕,不可因亂為亂也。」遐深自陳而拜謝事平,以功封泉陵公,遷散騎常侍、監淮北軍中郎將、徐州刺史、假節,代王邃鎮淮陰。咸和元年卒,追贈安 北將軍。子肇,年幼,成帝以徐州授郄鑒,以郭默為北 中郎將,領遐部曲。遐妹夫田防及遐故將史迭、卞咸、 李龍等不樂他屬,共立肇,襲遐故位以叛。成帝遣郭 默等率諸郡討之。默等始上道,而臨淮太守劉矯率 將士數百掩襲遐營,迭等迸走,斬田防及督護卞咸 等,追斬迭龍於下邳,傳首詣闕。遐母妻子、參佐將士, 悉還建康。遐妻驍勇有父風。遐嘗為石季龍所圍,妻 單將數騎,拔遐出於萬眾之中。及田防等欲為亂,遐 妻止之,不從,乃密起火,燒甲杖都盡。肇襲爵。
卞敦
[编辑]按《晉書卞壼傳》:「壼從父兄敦,字仲仁。父俊,清貞有檢 識,以名理著稱。其鄉人郤詵恃才陵傲俊兄弟,俊等 亦以門盛輕詵,相視如讎。詵以楊駿故吏被繫,俊時 為尚書郎,按其獄,詵懼不免,俊平心斷決正之,詵卒 以免,而猶不悛。後為左丞,復奏陷卞氏。俊歷位汝南 相、廷尉卿。敦弱冠仕州郡,辟司空府,稍遷太子舍人」、 尚書郎,朝士多稱之。東海王越聞,召以為主簿。王彌 逼洛,敦及胡母輔之,勸越擊王彌,而王衍、潘滔共執 不聽,敦庭爭苦至,眾咸壯之。出補汝南內史。元帝之 為鎮東,請為軍諮祭酒,不就。征南將軍山簡以為司 馬。尋而王如、杜曾相繼為亂,簡乃使敦監沔北七郡 軍事、振威將軍,領江夏相,戍夏口。敦攻討沔中皆平。 既而杜弢寇湘中,加敦征討大都督。伐弢有功,賜爵 安陵亭侯。鎮東大將軍王敦請為軍司。中興建,拜太 子左衛率。時石勒侵逼淮泗,帝備求良將可以式遏 邊境者。公卿舉敦,除征鹵將軍、徐州刺史,鎮泗口。及 勒寇彭城,敦自度力不能支,與征北將軍王邃退保 盱眙,賊勢遂張,淮北「諸郡,多為所陷,竟以畏懦貶秩 三等,為鷹揚將軍」,徵拜大司農,王敦表為征鹵將軍, 都督石頭軍事。明帝之討王敦也,以為鎮南將軍、假 節,事平,更拜尚書,以功封益陽侯,徙光祿勳,出為都 督安南將軍、湘州刺史,假節,尋進征南將軍,固辭不 拜。蘇峻反,溫嶠庾亮移檄征鎮,同赴京師,敦擁兵不 下,又不給軍糧,唯遣督護荀璲領數百人隨大軍而 已。時朝野莫不怪嘆,獨陶侃亦切齒忿之。峻平,侃奏 「敦阻軍顧望,不赴國難,無大臣之節,請檻車收付廷 尉。」丞相王導以喪亂之後,宜加寬宥。轉安南將軍、廣 州刺史,病不之職。徵為光祿大夫,領少府。敦既不討 蘇峻,常懷愧恥,名論自此虧矣。尋以憂卒。追贈本官, 加散騎常侍,諡曰敬。子滔嗣。
甘卓
[编辑]按《晉書》本傳,「卓字季思,丹陽人,秦丞相茂之後也。曾 祖寧,為吳將。祖述,仕吳為尚書。父昌,太子太傅。吳平, 卓退居自守。郡命主簿、功曹,察孝廉,州舉秀才,為吳 王常侍。討石冰,以功賜爵都亭侯。東海王越引為參 軍,出補離狐令。卓見天下大亂,棄官東歸,前至歷陽, 與陳敏相遇,敏甚悅,共圖縱橫之計,遂為其子景娶」 卓女,共相結託。會周𤣱倡義,密使錢廣攻敏弟昶。敏 遣卓討廣,頓朱雀橋南。會廣殺昶,𤣱告丹陽太守顧 榮,共邀說卓。卓素敬服榮,且以昶死,懷懼,良久乃從 之。遂詐疾迎女斷橋,收船南岸,共滅敏,傳首於京都。 元帝初渡江,授卓前鋒都督、揚威將軍、歷陽內史。其 後討周馥,征杜弢,屢經苦戰,多所擒獲。以前後功,進 爵南鄉侯,拜豫章太守。尋遷湘州刺史,將軍如故。復 進爵於湖侯。中興初,以邊寇未靜,學校陵遲,特聽不 試孝廉,而秀才猶依舊策試。卓上疏以為「答問損益, 當須博通古今,明達政體,必求諸墳索,乃堪其舉。臣 所沗州,往遭寇亂,學校久替,人士流播,不得比之餘 州。策試之由,當藉學功,謂宜同孝廉例,申與期限。」疏 奏,朝議不許。卓於是精加隱括,備禮舉桂陽谷儉為 秀才。儉辭不獲命,州厚禮遣之。諸州秀才聞當考試, 皆憚不行,惟儉一人到臺,遂不復策試。儉恥其州少 士,乃表求試,以高第除中郎。儉少有志行,寒苦自立, 博涉經史。於時南土凋荒,經籍道息,儉不能遠求師 友,惟在家研精。雖所得實深,未有名譽,又恥衒耀取 達,遂歸終身不仕,卒於家。卓遷安南將軍、梁州刺史、 假節、督沔北諸軍,鎮襄陽。卓外柔內剛,為政簡惠,善 於綏撫,估稅悉除,市無二價。州境所有魚池,先恆責 稅,卓不收其利,皆給貧民,西土稱為「惠政。」王敦稱兵, 遣使告卓,卓乃偽許而心不同之。及敦升舟,而卓不 赴,使參軍孫雙詣武昌諫止敦。敦聞雙言,大驚曰:「甘 侯前與吾語云何,而更有異,正當慮吾危朝廷耶!吾 今下,唯除姦凶耳,卿還言之,事濟當以甘侯作公。」雙 還報卓,卓不能決。或說卓且偽許敦待敦至都而討 之。卓曰:「昔陳敏之亂,吾亦先從後圖,而論者謂懼逼 而謀之。雖吾情本不爾,而事實有似,心恆愧之。今若 復爾,誰能明我!」時湘州刺史譙王承遣主簿鄧騫說 卓曰:「劉大連雖乘權寵,非有害於天下也。大將軍以 其私憾,稱兵象魏,雖託討亂之名,實失天下之望,此忠臣義士匡救之時也。昔魯連匹夫,猶懷蹈海之志, 況受任方伯,位同體國者乎!今若因天人之心,倡桓、 文之舉,仗大順以掃逆節,擁義兵以勤王室,斯千載 之運,不可失也。」卓笑曰:「桓文之事,豈吾所能!至於盡 力國難,乃其心也。當共詳思之。」參軍李梁說卓曰:「昔 隗囂亂隴右,竇融保河西以歸光武。今日之事,有似 於此。將軍有重名於天下,但當推亡固存,坐而待之。 使大將軍勝方,當崇將軍以方面之重;如其不勝,朝 廷必以將軍代之,何憂不富貴而釋此廟勝,決存亡 於一戰耶?」騫謂梁曰:「光武創業,中國未平,故隗囂斷 隴右,竇融兼河西,各據一方鼎足之勢,故得文服天 子,從容顧望。及海內已定,君臣正位,終於隴右傾覆, 河西入朝。何則?向之文服,義所不容也。今將軍之於 本朝,非竇融之喻也;襄陽之於大府,非河西之固也。 且人臣之義,安忍國難而不陳力,何以北面於天子 耶!使大將軍平劉隗,還武昌,增石城之守,絕荊、湘之 粟,將軍安歸乎?勢在人手,而曰我處廟勝,未之聞也。」 卓尚持疑未決。騫又謂卓曰:「今既不義舉,又不承大 將軍檄,此必至之禍,愚智所見也。且議者之所難,以 彼彊我弱,是不量虛實者也。今大將軍兵不過萬餘, 其留者不能五千,而將軍見眾既倍之矣。將軍威名, 天下所聞也。此府精銳戰勝之兵也,擁彊眾,藉威名, 杖節而行,豈王含所能御哉!愬流之眾,勢不自救;將 軍之舉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顧慮乎!武昌既定,據 其軍實,鎮撫二州,施惠士卒,使還者如歸,此呂蒙所 以克敵也。如是,大將軍可不戰而自潰。今釋必勝之 策,安坐以待危亡,不可言知計矣。願將軍熟慮之。」時 敦以卓不至,慮在後為變,遣參軍樂道融苦要卓俱 下。道融本欲背敦,因說卓襲之,語在《融傳》。卓既素不 欲從敦,得道融說,遂決,曰:「吾本意也。」乃與巴東監軍 柳純、南平太守夏侯承、宜都太守譚該等十餘人,俱 露檄遠近,陳敦肆逆,率所統致討,遣參軍司馬讚孫 雙奉表詣臺。參軍羅英至廣州,與陶侃剋期。參軍鄧 騫、虞沖至長沙,令譙王承堅守。征西將軍戴若思在 江西,先得卓書,表上之,臺內皆稱萬歲。武昌大驚,傳 卓軍至,人皆奔散。詔書遷卓為鎮南大將軍、侍中、都 督荊梁二州諸軍事、荊州牧、梁州刺史如故。陶侃得 卓信,即遣參軍高寶率兵下。卓雖懷義正,而性不果 毅,且年老多疑,計慮猶豫,軍次豬口,累旬不前。敦大 懼,遣卓兄子行參軍印求和,謝卓曰:「君此自是臣節, 不相責也。吾家計急,不得不爾。想便旋軍襄陽,當更 結好。」時王師敗績,敦求臺騶虞幡駐卓。卓聞周顗、戴 若思遇害,流涕謂卭曰:「吾之所憂,正謂今日。每得朝 廷人書,常以邊寇為先,不悟忽有蕭牆之禍。且使聖 上元吉,太子無恙,吾臨敦上流,亦未敢便危社稷。吾 適徑據武昌,敦勢逼,必劫天子以絕四海之望。不如 還襄陽,更思後圖。」即命旋軍。都尉秦康說卓曰:「今分 兵取敦不難,但斷彭澤上下,不得相越,自然離散,可 一戰擒也。將軍既有忠節,中道而廢,更為敗軍,將恐 將軍之下,亦各便求西還,不可得守也。」卓不能從。樂 道融亦日夜勸卓速下。卓性先寬和,忽便彊塞,徑還 襄陽,意氣騷擾,舉動失常,自照鏡不見其頭,視庭樹 而頭在樹上,心甚惡之。其家金櫃鳴聲似槌鏡清而 悲。巫云:「金櫃將離,是以悲」鳴。主簿何無忌及家人皆 勸令自警,卓轉更狠愎,聞諫輒怒,方散兵使大佃而 不為備。功曹榮建固諫不納。襄陽太守周慮等密承 敦意,知卓無備,詐言湖中多魚,勸卓遣左右皆捕魚, 乃襲害卓於寢,傳首於敦。四子散騎郎蕃等皆被害。 太寧中,追贈驃騎將軍,諡曰敬。
陶侃
[编辑]按《晉書》本傳,「侃字士行,本鄱陽人也。吳平,徙家廬江 之尋陽。父丹,吳陽武將軍。侃早孤貧,為縣吏。鄱陽孝 廉范逵嘗過侃,時倉卒無以待賓,其母乃截髮得雙 髲,以易酒餚,樂飲極歡,雖僕從亦過所望。及逵去,侃 追送百餘里,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於無津 耳』。逵過廬江,太守張夔稱美之。夔召為督郵,領樅陽」 令,有能名,遷主簿。會州部從事之郡,欲有所按,侃閉 門部勒諸吏,謂從事曰:「若鄙郡有違,自當明憲直繩, 不宜相逼。若不以禮,吾能禦之。」從事即退。夔妻有疾, 將迎醫於數百里。時正寒雪,諸綱紀皆難之,侃獨曰: 「資於事父以事君,小君猶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 盡心乎?」乃請行。眾咸服其義。長沙太守萬嗣過廬江, 見侃,虛心敬悅,曰:「君終當有大名。」命其子與之結友 而去。夔察侃為孝廉,至洛陽,數詣張華。華初以遠人, 不甚接遇,侃每往,神無忤色。華後與語,異之。除郎中。 伏波將軍孫秀以亡國支庶,府望不顯,中華人士,恥 為掾屬。以侃寒宦,召為舍人。時豫章國郎中令楊晫, 侃州里也,為鄉論所歸。侃詣之,晫曰:「《易》稱『貞固足以 幹事,陶士行是也』。」與同乘,見中書郎顧榮,榮甚奇之。 吏部郎溫雅謂晫曰:「奈何與小人共載?」晫曰:「此人非 凡器也。」尚書樂廣欲會荊陽士人武庫令黃慶進侃於廣,人或非之,慶曰:「此子終當遠到,復何疑也。」慶後 為吏部令史,舉侃補武岡令,與太守呂岳有嫌,棄官 歸,為郡小中正。會劉弘為荊州刺史,將之官,辟侃為 南蠻長史,遣先向襄陽討賊張昌,破之。弘既至,謂侃 曰:「吾昔為羊公參軍,謂吾其後當居身處。今相觀察, 必繼老夫矣。」後以軍功,封東鄉侯,邑千戶。陳敏之亂, 弘以侃為江夏太守,加鷹揚將軍。侃備威儀,迎母官 舍,鄉里榮之。敏遣其弟恢來寇武昌,侃出兵禦之。隨 郡內史扈瑰間侃於弘曰:「侃與敏有鄉里之舊,居大 郡,統強兵,脫有異志,則荊州無東門矣。」弘曰:「侃之忠 能,吾得之已久,豈有是乎!」侃潛聞之,遽遣子洪及兄 子臻詣弘以自固,弘引為參軍,資而遣之。又加侃為 督護,使與諸軍并力距恢。侃乃以運船為戰艦。或言 不可,侃曰:「用官物討官賊,但須列上有本末耳。」於是 擊恢,所向必破。侃戎政齊肅,凡有擄獲,皆分士卒,身 無私焉。後以母憂去職,嘗有二客來弔,不哭而退,化 為雙鶴,沖天而去,時人異之。服闋,參東海王越軍事。 江州刺史華軼表侃為揚武將軍,使屯夏口。又以臻 為參軍。軼與元帝素不平,臻懼難作,託疾而歸,白侃 曰:「華彥夏有憂天下之志,而才不足,且與琅邪不平, 難將作矣。」侃怒,遣臻還軼。臻遂東歸於帝。帝見之大 悅,命臻為參軍,加侃奮威將軍,假赤幢曲蓋,軺車鼓 吹,侃乃與華軼告絕。頃之,遷龍驤將軍、武昌太守。時 天下饑荒,山夷多斷江劫掠,侃令諸將詐作商船以 誘之。劫果至,生獲數人,是西陽王𦍛之左右。侃即遣 兵逼𦍛,令出向賊。侃整陣於釣臺,為後斷𦍛,縛送帳 下二十人,侃斬之。自是水陸肅清,流亡者歸之盈路, 侃竭資賑給焉。又立夷市於郡東,大收其利。而帝使 侃擊杜弢,令振威將軍周訪、廣武將軍趙誘受侃節 度。侃令二將為前鋒,兄子輿為左甄,擊賊破之。時周 顗為荊州刺史,先鎮潯水城,賊掠其良口,侃使部將 朱伺救之。賊退保泠口,侃謂諸將曰:「此賊必更步向 武昌,吾宜還城,晝夜三日行可至。卿等誰能忍饑鬥 邪?」部將吳寄曰:「要欲十日忍饑,晝當擊賊,夜分捕魚, 足以相濟。」侃曰:「卿健將也。」賊果增兵來攻,侃使朱伺 等逆擊,大破之,獲其輜重,殺傷甚眾。遣參軍王貢告 捷於王敦,敦曰:「若無陶侯,便失荊州矣。伯仁方入境, 便為賊所破,不知𨚗得刺史?」貢對曰:「鄙州方有事難, 非陶龍驤莫可。」敦然之,即表拜侃為使持節、寧遠將 軍、南蠻校尉、荊州刺史,領西陽、江夏、武昌,鎮於沌口。 又移入沔江,遣朱伺等討江夏賊,殺之。賊王沖自稱 荊州刺史,據江陵。王貢還至竟陵,矯侃命,以杜曾為 前鋒大督護,進軍斬沖,悉降其眾。侃召曾不到,貢又 恐矯命獲罪,遂與曾舉兵反擊侃督護鄭攀於沌陽, 破之,又敗朱伺於沔口。侃欲退入溳中,部將張奕將 貳於侃,詭說曰:「賊至而動,眾必不可。」侃惑之而不進。 無何,賊至,果為所敗。賊鉤侃所乘艦,侃窘急,走入小 船,朱伺力戰,僅而獲免,張奕竟奔於賊,侃坐免官。王 敦表以侃白衣領職。侃復率周訪等進軍入湘,使都 尉楊舉為先驅,擊杜弢,大破之,屯兵於城西。侃之佐 史辭詣王敦曰:「州將陶使君,孤根特立,從微至著,忠 允之功,所在有效。出佐南夏,輔翼劉征南,前遇張昌, 後屬陳敏。侃以偏旅,獨當大寇,無征不剋,郡醜破滅。 近者王如亂北,杜弢」跨南,二征奔走,一州星馳,其餘 郡縣,所在土崩。侃招攜以禮,懷遠以德,子來之眾,前 後累至,奉承指授,獨守危扼,人往不動,人離不散。往 年董督徑造湘城,志陵雲霄,神機獨斷,徒以軍少糧 懸,不果獻捷。然杜弢慴懼,來還夏口,未經信宿,建平 流人,迎賊俱叛,侃即迴軍愬流,芟夷醜類,至使西門 不鍵,「華圻無虞者,侃之功也。明將軍愍此荊楚,救民 塗炭,使侃統領窮殘之餘,寒者衣之,饑者食之,比屋 相慶,有若挾纊。」江濱孤危,地非重險,非可單軍獨能 保固,故移就高莋,以避其衝。賊輕易先至,大眾在後, 侃距戰經日,殺其名帥,賊尋犬羊相結,并力來攻。侃 以忠臣之節,義無退顧,被堅執銳,身當戎「行,將士奮 擊,莫不用命,當時死者不可勝數。賊眾參伍,更息更 戰,侃以孤軍一隊,力不獨禦,量宜取全,以俟後舉。而 主者責侃,重加黜削。侃性謙沖,功成身退,今奉還所 受,唯恐稽遲。然某等區區,實恐理失於內,事敗於外, 毫釐之差,將致千里。使荊蠻乖離,西嵎不守,唇亡齒 寒,侵逼無限也。」敦於是奏復侃官弢將王貢精卒三 千出武陵江,誘五谿夷以舟師斷官運,徑向武昌。侃 使鄭攀及伏波將軍陶延夜趣巴陵,潛師掩其不備, 大破之,斬千餘級,降萬餘口,貢遁還湘城。賊中離阻, 杜弢遂疑張奕而殺之,眾情益懼,降者滋多。王貢復 挑戰,侃遙謂之曰:「杜弢為益州吏,盜用庫錢,父死不 奔喪。卿本佳人,何為隨之也?天下寧有白頭賊乎?」貢 初橫腳馬上,侃言訖,貢斂容下腳,辭色甚順。侃知其 可動,復令諭之,截髮為信。貢遂來降,而弢敗走。進剋 長沙,獲其將毛寶、高寶、梁堪而還。王敦深忌侃功,將 還江陵,欲詣敦別。皇甫方回及朱伺等諫以為不可侃不從,敦果留侃不遣。左轉廣州刺史、平越中郎將, 以王廙為荊州。侃之佐吏將士詣敦,請留侃,敦怒不 許。侃將鄭攀、蘇溫、馬儁等不欲南行,遂西迎杜曾以 距廙。敦意攀承侃風旨,被甲持矛,將殺侃,出而復迴 者數四。侃正色曰:「使君之雄斷,當裁天下,何此不決 乎?」因起如廁。諮議參軍梅陶、長史陳頒言於敦曰:「周 訪與侃親姻,如左右手,安有斷人左手而右手不應 者乎!」敦意遂解,於是設盛饌以餞之。侃便夜發,敦引 其子瞻為參軍。侃既達豫章,見周訪,流涕曰:「非卿外 援,我殆不免。」侃因進至始興。先是,廣州人背刺史郭 訥,迎長沙人王機為刺史。機復遣使詣王敦,乞為交 州,敦從之,而機未發。會杜弘據臨賀,因機乞降,勸弘 取廣州。弘遂與溫邵及交州秀才劉沉俱謀反。或勸 侃且住始興,觀察形勢,侃不聽。直至廣州,弘遣使偽 降,侃知其詐,先於封口起發石車。俄而弘率輕兵而 至,知侃有備,乃退。侃追擊破之,執劉沉於小桂。又遣 部將許高討機,斬之,傳首京都。諸將皆請乘勝擊溫 邵,侃笑曰:「吾威名已著,何事遣兵,但一函紙自足耳。」 於是下書諭之,邵懼而走,追獲於始興。以功封柴桑 侯,食邑四千戶。侃在州無事,輒朝運百甓於齋外,暮 運於齋內。人問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逸, 恐不堪事。」其勵志勤力,皆此類也。太興初,進號平南 將軍,尋加都督交州軍事。及王敦舉兵反,詔侃以本 官領江州刺史,尋轉都督、湘州刺史。敦得志,上侃復 本職,加散騎常侍。時交州刺史王諒為賊梁碩所陷, 侃遣將高寶進擊平之,以侃領交州刺史。錄前後功, 封次子夏為都亭侯,進號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 司。及王敦平,遷都督荊雍益、梁州諸軍事,領護南蠻 校尉、征西大將軍、荊州刺史,餘如故。楚郢士女,莫不 相慶。侃性聰敏,勤於吏職,恭而近禮,愛好人倫,終日 斂膝危坐,閫外多事,千緒萬端,罔有遺漏。遠近書疏, 莫不手答,筆翰如流,未嘗壅滯。引接疏遠,門無停客。 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豈可逸遊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 諸參佐或以談戲廢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 悉投之於江。吏將則加鞭朴,曰:「摴蒱者,牧豬奴戲耳。 老莊浮華,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當正其衣 冠,攝其威儀,何有亂頭養望,自謂宏達耶?」有奉饋者, 皆問其所由,若力作所致,雖微必喜,慰賜參倍。若非 理得之,則切厲訶辱,還其所饋。嘗出遊,見人持一把 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 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 勤於農殖,家給人足。時造船,木屑及竹頭,悉令舉掌 之,咸不解所以。後正會積雪始晴,廳事前餘雪猶濕, 於是以屑布地。及桓溫伐蜀,又以侃所貯竹頭作釘 裝船,其綜理微密,皆此類也。暨蘇峻作逆,京都不守, 侃子瞻為賊所害。平南將軍溫嶠要侃同赴朝廷。初, 明帝崩,侃不在顧命之列,深以為恨,答嶠曰:「吾疆場 外將,不敢越局。」嶠固請之,因推為盟主。侃乃遣督護 龔登率眾赴嶠,而又追迴嶠以峻殺其子,重遣書以 激怒之。侃妻龔氏亦固勸自行,於是便戎服登舟,星 言兼邁,瞻喪至不臨。五月,與溫嶠、庾亮等俱會石頭。 諸軍即欲決戰,侃以賊盛不可爭鋒,當以歲月智計 擒之,累戰無功。諸將請於查浦築壘,監軍部將李根 建議請立白石壘,侃不從,曰:「若壘不成,卿當坐之。」根 曰:「查浦地下,又在水南,唯白石峻極顯固,可容數千 人。賊來攻不便,滅賊之術也。」侃笑曰:「卿良將也。」乃從 根謀,夜修曉訖,賊見壘,大驚。賊攻大業壘,侃將救之, 長史殷羨曰:「若遣救大業,步戰不如峻,則大事去矣。 但當急攻石頭,峻必救之,而大業自解。」侃又從羨言, 峻果棄大業而救石頭。諸軍與峻戰陳陵東,侃督護 竟陵太守李陽、部將彭世斬峻於陣,賊眾大潰。峻弟 逸復聚眾,侃與諸軍斬逸於石頭。初,庾亮少有高名, 以明穆皇后之兄受顧命之重,「蘇峻之禍,職亮是由。」 及石頭平,懼侃致討,亮用溫嶠謀,詣侃拜謝。侃遽止 之曰:「庾元規乃拜陶士行耶?」王導入石頭城,令取故 節,侃笑曰:「蘇武節似不如是。」導有慚色,使人屏之。侃 旋江陵,尋以為侍中、太尉,加羽葆鼓吹,改封長沙郡 公,邑三千戶,賜絹八千疋,加都督交、廣、寧七州軍事。 以江陵偏遠,移鎮巴陵,遣諮議參軍張誕討五谿夷, 降之。屬後將軍郭默矯詔襲殺平南將軍劉引,輒領 江州。侃聞之曰:「此必詐也。」遣將軍宋夏、陳脩率兵據 湓口,侃以大軍繼進。默遣使奴婢絹百匹,寫中詔呈 侃。參佐多諫曰:「默不被詔,豈敢為此事!若進軍,宜待 詔報。」侃厲色曰:「國家年小,不出胸懷。且劉引為朝廷」 所禮,雖方任非才,何緣猥加極刑。郭默虓勇,所在暴 掠,以大難新除,威網寬簡,欲因隙會,騁其縱橫耳。發 使上表討默,《與王導書》曰:「郭默殺方州,即用為方州, 害宰相,便為宰相乎?」導答曰:「默居上流之勢,加有船 艦成資,故苞含隱忍,使其有地。一月潛嚴,足下軍到,
是以得風發相赴,豈非遵養時晦,以定大事者耶?」侃省書笑曰:「是乃遵養時賊也。」侃既至,默將宗侯縛默父子五人及默將張丑詣侃降,侃斬默等。默在中原, 數與石勒等戰,賊畏其勇,聞侃討之,兵不血刃而擒 也,益畏侃。蘇峻將馮鐵殺侃子,奔於石勒,勒以為戍 將。侃告勒以故,勒召而殺之。詔侃都督江州,領刺史, 增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掾屬十二人。侃 旋於巴陵,因移鎮武昌。侃命張夔子隱為參軍,范逵 子珧為湘東太守,辟劉弘曾孫安為掾屬,表論梅陶, 「凡微時所荷,一飧咸報。遣子斌與南中郎將桓宣西 伐樊城,走石勒將郭敬,使兄子臻、竟陵太守李陽等, 共破新野,遂平襄陽。」拜大將軍,劍履上殿,入朝不趨, 讚拜不名,上表固讓曰:「臣非貪榮於疇昔,而虛讓於 今日。事有合於時宜,臣豈敢與陛下有違?理有益於 聖世,臣豈與朝廷作異?臣常欲除諸浮長之事,遣諸 虛假之用,非獨臣身而已。若臣仗國威靈,梟雄斬勒, 則又何以加!」咸和七年六月,疾篤,又上表遜位曰:「臣 少長孤寒,始願有限,過蒙聖朝歷世殊恩。陛下睿鑒, 寵靈彌泰,有始必終,自古而然。」臣年垂八十,位極人 臣,啟手啟足,當復何恨!但以陛下春秋尚富,餘寇不 誅,山陵未反,所以憤愾兼懷,不能已已。臣雖不知「命, 年時已邁,國恩殊特,賜封長沙,隕越之日,當歸骨國 土。臣父母舊葬,今在尋陽,緣存處亡,無心分違。已勒 國臣修遷之事,刻以來秋,奉迎窀穸,葬事訖,乃告老 下藩。不圖所患,遂爾綿篤,伏枕感結,情不自勝。臣間 者猶為犬馬之齒,尚可小延,欲為陛下西平李雄,北 吞石季龍,是以遣毋丘奧於巴東,授桓宣於襄陽。良 圖未敘,於此長乖。此方之任,內外之要,願陛下速選 臣代使,必得良才,奉宣王猷,遵成臣志,則臣死之日, 猶生之年。」陛下雖聖姿天縱,英奇日新,方事之殷,當 賴群儁。司徒導鑒識經遠,光輔三世;司空鑒簡素貞 正,內外惟允;平西將軍亮,雅量詳明,器用周時,即陛 下之周召也。獻替疇諮,敷融政道,地平天成,四海幸 賴。謹遣左長史殷羨,奉送所假節、麾幢曲蓋、侍中貂 蟬、太尉章荊江州刺史印傳棨戟。仰戀天恩,悲酸感 結。以後事付右司馬王愆,期加督護,統領文武。侃輿 車出,臨津就船,明日薨於樊谿,時年七十六。成帝下 詔曰:「故使持節、侍中、太尉、都督荊江雍梁交廣益寧 八州諸軍事、荊江二州刺史、長沙郡公,經德蘊哲,謀 猷弘遠,作藩於外,八州肅清;勤王於內,皇家以寧。乃 者桓文之勳,伯舅是憑,方賴大猷,俾屏予一人。前進 位大司馬,禮秩策命,未及加崇。昊天不弔,奄忽薨殂, 朕用震悼於厥心。今遣兼鴻臚追贈大司馬,假密章, 祠以太牢。魂而有靈,嘉茲寵榮。」又策諡曰桓,祠以太 牢。侃遺令葬國南一十里,故吏刊石碑畫像於武昌 西。侃在軍四十一載,雄毅有權,明悟善決,斷自南陵 迄於白帝,數千里中,路不拾遺。蘇峻之役,庾亮輕進 失利,亮司馬殷融詣侃謝曰:「將軍為此,非融等所裁。」 將軍王章至,曰:「章自為之,將軍不知也。」侃曰:「昔殷融 為君子,王章為小人;今王章為君子,殷融為小人。」侃 性纖密好問,頗類趙廣漢。嘗課諸營種柳,都尉夏施 盜官柳植之於己門。侃後見,駐車問曰:「此是武昌西 門前柳,何因盜來此?」種施惶怖謝罪。時武昌號為多 士,殷浩、庾翼等皆為佐吏。侃每飲酒有定限,常歡有 餘而限已竭,浩等勸更少進,侃悽懷良久,曰:「年少曾 有酒失,亡親見約,故不敢踰。」議者以武昌北岸有邾 城,宜分兵鎮之,侃每不答,而言者不已。侃乃渡水獵, 引將佐語之曰:「我所以設險而禦寇,正以長江耳。邾 城隔在江北,內無所倚,外接群夷,夷中利深,晉人貪 利,夷不堪命,必引寇鹵,乃致禍之由,非禦寇也。且吳 時此城乃三萬兵守,今縱有兵守之,亦無益於江南。 若羯鹵有可乘之會,此又非所資也。」後庾亮戍之,果 大敗。季年,懷止足之分,不與朝權。未亡一年,欲遜位 歸國,佐吏等苦留之。及疾篤,將歸長沙,軍資器仗,牛 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倉庫,自加管鑰,以付王愆期, 然後登舟,朝野以為美談。將出府門,顧謂愆期曰:「老 子婆娑,正坐諸君輩。」尚書梅陶《與親人曹識書》曰:「陶 公機神明鑒似魏武,忠順勤勞似孔明,陸抗諸人不 能及也。」謝安每言:「陶公雖用法而恆得法外意。」其為 世所重如此,然媵妾數十,家僮千餘,珍奇寶貨,富於 天府。或云:「侃少時漁於雷澤,網得一織梭,以挂於壁, 有頃雷雨,自化為龍而去。又夢生八翼,飛而上天,見 天門九重,已登其八,唯一門不得入,閽者以杖擊之, 因墜地,折其左翼及寤,左腋猶痛。又嘗如廝,見一人 朱衣介幘,斂板曰:『以君長者,故來相報。君後當為公』。」 位至八州都督。有善相者師圭謂侃曰:「君左手中指 有豎,理當為公,若徹於上,貴不可言。」侃針決之,見血 灑壁而為「公」字,以紙裛手,公字愈明。及都督八州,據 上流,握強兵,潛有窺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 止。侃有子十七人。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