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家範典/第001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家範典
第一卷目錄
家範總部彙考
易經〈說卦傳 序卦傳下〉
禮記〈曲禮 內則〉
爾雅〈釋親〉
賈誼新書〈六術〉
揚雄方言〈雜釋〉
白虎通〈三綱六紀〉
劉熙釋名〈釋親屬〉
張揖博雅〈釋親〉
家範典第一卷
家範總部彙考
[编辑]《易經》
[编辑]《說卦傳》
[编辑]《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震》一索而得男, 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坎》再索而 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艮》三 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
〈大全〉節齋蔡氏曰:乾坤交而生震巽坎離艮兌,故以能生者為父母,而生者為子。一索再索、三索者,以初中終三畫而取,此長中少之序也。震坎艮皆陽,故曰男;巽離兌皆陰,故曰女。 漢上朱氏曰:將說天地生萬物,而先言人者,天地之性人為貴,萬物皆備於人也。乾天也,為陰之父;坤地也,為陽之母。萬物分天地也,男女分萬物也。察乎此,則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同體。是故聖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伐一草木,殺一禽獸,非其時謂之不孝。
《序卦傳下》
[编辑]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 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 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大全〉臨川吳氏曰:先言天地、萬物、男女者,有夫婦之所由也;后言父子、君臣、上下者,有夫婦之所致也。有夫婦則其所生為父子。「由家而國,雖非父子,而君尊臣卑之分如父子也;由國而天下,雖非君臣,而上貴下賤之分如君臣也。禮義所以分別尊卑貴賤之等。」錯,猶置也。《乾坤咸》不出卦名者,以其為上下篇之首卦,特別異之。
《禮記》
[编辑]《曲禮》
[编辑]男女不雜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櫛不親授。
〈陳註〉植者曰楎。橫者曰「椸。」枷與架同置衣服之具也。巾以涗潔,櫛以理髮,此四者皆所以遠私褻之嫌。
又
外言不入於梱,內言不出於梱。
〈陳註〉《梱》,門限也。內外有限,故男不言內,女不言外。
又
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與同席而坐,弗與 同器而食。
〈陳註〉「女子子」,重言「子」者,別於男子也。專言「兄弟」者,遠同等之嫌。
又
男女異長,
〈陳註〉「各為伯仲」,示不相干雜之義也。
又
士不名家相長妾。
〈陳註〉「不名」,不以名呼之也。〈疏〉《家相助》,知家事者。「長妾」,妾之有子者。
又
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 妣」,夫曰《皇辟》。
〈陳註〉曰「皇」、「曰王」,皆以君之稱,尊之也。考、成、妣、媲、辟,法也。妻所法式也。為之宗廟,以鬼享之,不得不異其稱謂也。
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
〈陳註〉《嬪》者,婦人之羙稱。嬪猶賓也,夫所賓敬也。
《內則》
[编辑]「男不言內,女不言外。」非祭非喪,不相授器。「其相授則 女受以篚;其無篚,則皆坐奠之,而後取之。」
〈陳註〉男正位乎外,不當於外,而言內庭之事;「女正位乎內」,不當於內,而言梱外之事。惟喪祭二事,乃得以器相授受者,以祭為嚴肅之地,喪當急遽之時,乃無他嫌也。非此二者,則女必執篚,使授者置之
《篚》,中也,「皆坐」 ,男女皆跪也。授者跪而置諸地,則受者亦跪而就地以取之也。
外內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寢席,不通乞假;男女不 通衣裳,內言不出,外言不入。男子入內,不嘯不指。夜 行以燭,無燭則止。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夜行以燭, 無燭則止。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
〈陳註〉湢,浴室也。「不嘯不指」,謂聲容有異,駭人視聽也。舊讀「嘯」為「叱」,今詳嘯非家庭所發之聲,宜其不可叱。或有當發者,如見非禮舉動,安得不叱以警之乎?讀如本字為是。
《爾雅》
[编辑]《釋親》
[编辑]父為考,母為妣。
〈註〉《禮記》曰:「生曰父母妻,死曰考妣嬪。」今世學者從之。案《尚書》曰:「大傷厥考心,事厥考,厥長聰,聽祖考之彝訓,如喪考妣。」《公羊傳》曰:「惠公者何?隱之考也。仲子者何?桓之母也。」《蒼頡篇》曰:「考妣延年。」《書》曰:「嬪于虞。」《詩》曰:「聿嬪于京。」《周禮》有九嬪之官,明此非死生之異稱矣。其義猶今謂兄為晜,妹為媦,即是此例也。
父之考為「王父」,父之妣為「王母。」
〈註〉加「王者尊之。」
《王父》之考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為曾祖王母。
〈註〉《曾》,猶重也。
曾祖王父之考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為《高祖 王母》。
〈註〉高者言「最在上。」
「父之世父、叔父為從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為「從祖 祖母。」
〈註〉從祖而別,世統異故。
父之晜弟,先生為「世父」,後生為「叔父。」
〈註〉「世有為嫡者,嗣世統」故也。
男子先生為兄,後生為弟;男子謂女子先生為姊,後 生為妹。父之姊妹為姑;「父之從父晜弟為從祖父,父 之從祖晜弟為族父。族父之子相謂為《族晜弟》,族晜 弟之子相謂為親同姓。」
〈註〉同姓之親無服屬。
「兄之子,弟之子」,相謂為從父晜弟。
〈註〉從父而別。
子之子為「孫。」
〈註〉《孫》,猶後也。
「孫」之子,為曾孫。
〈註〉《曾》,猶重也。
曾孫之子為《元孫》。
〈註〉元者,言親屬微昧也。
元孫之子為「來孫。」
〈註〉言有往來之親。
「來孫」之子為《晜孫》。
〈註〉晜,後也。《汲冢竹書》曰:「不窋之晜孫。」
《晜孫》之子為「仍孫。」
〈註〉「仍」,亦重也。
仍孫之子為雲孫。
〈註〉言輕遠如浮雲。
王父之姊妹為王姑,曾祖王父之姊妹為曾祖王姑, 高祖王父之姊妹為高祖王姑,父之從父姊妹為從 祖姑,父之從祖姊妹為族祖姑,父之從父晜弟之母 為從祖王母,父之從祖晜弟之母為族祖王母,父之 兄妻為世母,父之弟妻為叔母,父之從父晜弟之妻 為從祖母,父之從祖晜弟之妻為族祖母,父之從祖 祖父為族曾王父,父之從祖祖母為族曾王母;父之 妾為庶母,祖王父也。晜,兄也。
〈註〉今江東人通言「晜。」〈疏〉此別同宗親族。《白虎通》曰:父,矩也,以法度教子也。又為考。考,成也,言有成德。《廣雅》云:母,牧也,言育養子也。又為妣。妣,媲也,媲匹於父。《廣雅》又云:兄,況也,況於父,又謂之晜。弟,悌也,言順於兄。子,孜也,以孝事父,常孜孜也。孫,順也,順於祖。男任家事也。女,如也。《白虎通》曰:言如人也。徐鍇曰:女子從父之教,從夫之命,故曰如姑故也。言尊如故也。又謂之威。徐鍇曰:「土盛於戌,土陰之主也,故字從戌。」《漢律》曰:「婦告威姑」是也。姊,咨也,以其先生,言可咨問。《說文》云:「妺,女弟也。」又謂之媦。妾,接也。鄭注《禮記》云:「聞彼有禮,走而往焉,以得接見於君子也。」庶母者,父之妾也。此皆同宗之族也。《白虎通》云:「宗者何謂也?宗猶尊也,謂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禮》曰:『宗人將有事,族人皆待侍』。侍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長和睦也。族者何也?族者,湊也,聚也,謂恩愛相流湊,生相親愛,死相哀痛,有會聚之道,故謂之族也。」注云:「《禮記》曰:『生曰父母妻,死曰考妣嬪』」者,《曲禮》下篇文也。云「今世學者從之」者,謂從《禮記》以父母妻為生之稱,以考妣嬪為「死」之稱,彼乃記者一家之說爾。學者膠柱,遂為生死定稱,非
也。故郭氏引諸文以證之。云「《尚書》曰:『大傷厥考心』」 ,《康誥》文也。云「事厥考,厥長聰,聽祖考之彝訓」 者,皆《酒誥》文也。云「如喪考妣」 者,《舜典》文也。此皆生稱考妣也。云「《公羊傳》曰:惠公者何?隱之考也。仲子者何?桓之母也」 者,《隱元年傳》文也,此即死稱母也。云「《蒼頡篇》曰:考妣延年」 者,此亦生稱考妣也。云「《書》曰:嬪于虞」 者,《堯典》文也。云「《詩》曰:聿嬪于京」 ,《大雅·大明篇》文也。云「《周禮》有九嬪之官」 者,屬天官,掌婦學之法者也。此皆生稱嬪者也。云「明此非死生之異稱矣」 者,所以破先儒之說也。云「其義猶今謂兄為晜,妺為媦,即是此例也」 者,舉類以曉人也。云「從祖而別,世統異故」 者,解所以稱從之理也。從祖而別,繼世分宗,其統各異,故曰從祖別世。「有為嫡者嗣世統故也」 者,解所以稱世之義也。繼世以嫡長,先生於父,則繼世者也,故曰世父。《說文》叔作「尗。」 許慎曰:「從上小」 ,言尊行之小也。云「同姓之親,無服屬」 者,《禮記大傳》云:「親者,屬也。」 鄭注云:「有親者,服各以其屬親疏。」 此經言親同姓者,謂五世之外,比諸同姓猶親,但無服屬爾。云孫猶後也,言繼後嗣也。《廣雅》云:「孫,順也。」 許慎云:「從子從系。」 系,續也,言順續也。言順續先祖之後也。云元者,言親屬微昧也。又元者,緅緇之間色,色之微昧者也。親屬微昧,故曰元孫。云晜,後也。《汲冢竹書》曰:「不窋之晜孫,晜後也。」
「母之考,為《外王父》;母之妣」,為《外王母》。「母之王考,為《外 曾王父》;母之王妣,為《外曾王母》。」
〈註〉異姓,故言「外。」
母之晜弟,為「舅母之從父晜弟」;為「從舅;母之姊妹」;為 從母;從母之男子,為「從母晜弟」;其女子子,為「從母姊 妹。」
〈疏〉此一節別母之族黨也。云「舅」者,孫炎云:「舅之言舊,尊長之稱。」《詩·秦風》云「我送舅氏,曰至渭陽」是也。
妻之父為外舅,妻之母為外姑。
〈註〉謂我舅者吾謂之甥,然則亦宜呼婿為甥。《孟子》曰「帝館甥于貳室」是也。
姑之子為甥,舅之子為「甥』,妻之晜弟為甥,姊妹之夫 為甥。
〈註〉「四人體敵,故更相為甥。」甥,猶生也。今人相呼蓋依此。
妻之姊妹同出為姨。
〈註〉同出,謂俱已嫁。《詩》曰:「邢侯之姨。」
《女子》謂姊妹之夫為私。
〈註〉《詩》曰:「譚公維私。」
「男子」,謂姊妹之子為出。
〈註〉《公羊傳》曰:「蓋舅出。」
女子謂晜弟之子為姪。
〈註〉《左傳》曰:「姪其從姑。」
謂出之子為「離孫」,謂姪之子為「歸孫」,女子子之子為 「外孫。」「女子同出」,謂先生為姒,後生為娣。
〈註〉同出,謂俱嫁事一夫。《公羊傳》曰:「諸侯娶一國,二國往媵之,以姪娣從。娣者何?弟也。」此即其義也。
女子謂兄之妻為嫂,弟之妻為婦。
〈註〉猶今言《新婦》是也。
「長婦」謂稚婦,為娣婦,「娣婦」謂長婦,為姒婦。
〈註〉今相呼先後,或云「妯娌。」〈疏〉此一節別妻之親黨也。《內則》曰:「聘則為妻。」《白虎通》云:「妻者,齊也,與夫齊體,自天子下至庶人,其義一也。」注「《孟子》曰:『舜尚見帝,帝館甥于貳室,亦饗舜,迭為賓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彼注云:「尚,上也。舜在畎畝之時,堯友禮之。舜上見堯,舍之於貳室。貳室,副宮也。堯亦就饗,舜之所設,更迭為賓主。」《禮記》:妻父曰:「外舅謂我」舅者,吾謂之甥。堯以女妻舜,故謂堯甥。卒與之天位,是天子之友匹夫也。一、四人謂姑之子,舅之子,妻之晜弟姊妹之夫也。此四人尊卑體敵,更相為甥。云「甥猶生也」者,取相親之意也。一、「邢侯之姨,譚公維私」,皆《衛風碩人》篇文也。孫炎曰:「私,無正親之言。」然則謂吾姨者,我謂之私。邢侯、譚公皆莊姜姊妹之夫,互言之耳。《春秋》譚子伐莒。則譚是子爵,言公者,蓋依臣子稱便文耳。一《公羊傳》曰:「蓋舅出。」案《春秋》襄五年:「夏,叔孫豹鄫世子巫如晉。」《公羊傳》曰:「外相如不書,此何以書?為叔孫豹率而與之俱也。」叔孫豹,則曷為率而與之俱?蓋舅出也。何休云:「巫者,鄫前夫人,襄公母妹夫之子也,俱莒外孫,故曰」舅出是也。一《左傳》曰:「姪其從姑。」案僖十五年傳云:「初,晉獻公筮嫁伯姬於秦,遇《歸妹》之睽。史蘇占之曰:『不吉。其𦅸曰姪其從姑』。」杜注云:「震為木,離為火,火從木生,離為震,妹於火為姑。」謂我姪者,我謂之姑,謂子圉質秦是也。一云:《公羊傳》曰:「案《春秋》莊十九年秋,公子結媵陳人之婦于鄄,遂及齊侯、宋公」盟。《公羊傳》曰:「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姪娣從。姪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諸侯一聘九女,諸侯不再娶。」何休云:「必以姪娣從之者,欲使一
人有子二人,喜也,所以防嫉妒,令重繼嗣也。因以備尊尊親親也。九者,極陽數也。不再娶者,所以節人情,開媵路。一云,猶今言新婦是也。案《儀禮喪服傳》云:夫之昆弟何以無服也?其夫屬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其夫屬乎子道者,妻皆婦道也。謂弟之妻婦者,是嫂亦可謂之母乎?故名者,人治之大者也,可無慎乎?鄭注云:「道猶行也。言婦人棄姓無常秩稱,嫁於父,行則為母行,嫁於子行則為婦行。」 謂弟之妻。為婦者,卑遠之,故謂之娣。嫂者,尊嚴之稱,是嫂亦可謂之母乎?嫂猶叟也。叟,老人稱也。是為序男女之別爾。若己以母婦之服服兄弟之妻,兄弟之妻以舅子之服服己,則是亂昭穆之序也。治猶理也,父母兄弟夫婦之理,人倫之大者,可不慎乎!《大傳》曰:「同姓從宗,合族屬;異姓主名,治際會。名著而男女有別。」 是別嫂、婦之名也。郭云:「猶今言新婦者,以時驗而知也。」 至今猶然。一今相呼先後或云妯娌者,《廣雅》云:「娣姒。妯,娌姒,先後也。」 人多疑娣姒之名,皆以為兄妻,呼弟妻為娣,弟妻呼兄妻為姒,因即惑於斯文,不知何以為說?今謂母婦之號,隨夫尊卑,娣姒之名,從身長幼。以其俱來夫族,其夫班秩既同,尊卑無以相加,遂從身之少長。《喪服·小功章》曰:「娣姒婦報。」 《傳》曰:「娣姒婦者,弟長也。」 以弟長解娣姒,言娣是弟,姒是長也。《公羊傳》亦云:「娣者何?弟也。」 是其以弟解娣,自然以長解姒。長謂身之年長,非夫之年長也。此云「長婦」 ,謂稚婦為娣婦,娣婦謂長婦為姒婦者,止言婦之長稚,不言夫之大小。《左傳成公十一年》「穆姜謂聲伯之母為姒」 ;《昭公寺八年傳》「叔向之嫂謂叔向之妻為姒。」 二者皆呼夫弟之妻為姒,豈計夫之長幼乎?上云「女子同出,謂先生為姒,後生為娣。」 郭云:「同出,謂俱嫁,事一夫也。事一夫者,以」 己生先後為娣姒,則知娣姒以己之年,非夫之年也。故賈逵、鄭元及杜預皆云:「兄弟之妻相謂為姒。」 言兩人相謂長者為姒,知娣姒之名,不計夫之長幼也。
婦稱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姑姑。」舅在,則曰「君舅、 君姑」;沒,則曰「先舅先姑。」
〈註〉《國語》曰:「吾聞之先姑。」
謂夫之庶母為「少姑」,夫之兄為「兄公。」
〈註〉今俗呼「兄鍾」,語之轉耳。
「夫之弟為叔,夫之姊為『女公』」,夫之女弟為「女妹。」
〈註〉今謂之《女妹》是也。
子之妻謂婦,「長婦為嫡婦,眾婦為庶婦。」女子子之夫 為婿,婿之父為姻,婦之父為婚,父之黨為宗族,母與 妻之黨為兄弟,婦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謂為婚姻,兩 婿相謂為亞。
〈註〉《詩》曰:「瑣瑣姻亞。」今江東人呼同門為僚婿,
婦之黨為婚兄弟,婿之黨為姻兄弟。
〈註〉古者皆謂婚姻為「兄弟。」
嬪,婦也。
〈註〉《書》曰:「嬪于虞。」
「謂我舅」者,吾謂之甥也。
〈疏〉此別夫婦婚姻之名也。《說文》云:「婦,服也。從女,持帚灑掃也。」《白虎通》云:「夫婦者何謂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婦者,服也,以禮屈服。謂之舅姑者何?舅者舊也;姑者故也。舊故老人稱也。夫之父母謂舅姑何?尊如父而非父者,舅也;親如母而非母者,姑也。」鄭註《喪服傳》云:「女子子者,子女也,別於男子也。」《說文》云:「婿,女之夫也。」從士從胥,聞一知十為士。胥者,有才智之稱,故謂女之夫為婿。《廣雅》云:「婿謂之倩。」《方言》云:「東齊之間,婿謂之倩。」《白虎通》云:「婚姻者何?謂昏時行禮,故曰婚;婦人因夫而成,故曰姻。」註《國語》曰:「吾聞之先姑者。」《魯語》,季康子問于公父文伯之母曰:「『主亦有以語肥也』。對曰:『吾能老而已,何以語』子?曰:『雖然,肥,願有聞于主』。」對曰:「吾聞諸先姑曰:『君子能勞後世有繼』。子夏聞之曰:『善哉!商聞之曰:『古之嫁者不及舅姑,謂之不幸。夫婦學于舅姑者也是矣。瑣瑣姻亞,《小雅節南山》文也。劉熙《釋名》云:『兩婿相謂為亞者,言每一人取姊,一人取妹,相亞次也』』』。」又並來女氏,則姊夫在前,妹夫在後,亦相亞也。古者皆謂婚姻為兄弟者,《禮記》,曾子問曰:「昏禮既納幣,有吉日,女之父母死,則如之何?」孔子曰:「婿使人弔,如婿之父母死,則女之家亦使人弔。」鄭注云:「必使人弔者,未成兄弟。」又云:「父喪稱父,母喪稱母。父母不在,則稱伯父世母。婿已葬,婿之伯父致命女氏曰:『某之子有父母之喪,不得嗣為兄弟,使某致命』。女氏許諾」,而弗敢嫁,禮也。是古者謂婚姻為兄弟,以夫婦有兄弟之義。或據婿於妻之父母有緦服,故得謂之兄弟也。「嬪于虞」者,按《堯典》:「群臣共舉舜於帝,帝曰:『我其試哉!女于時觀厥刑于二女,釐降二女於媯汭,嬪于虞』。」孔安國注云:「降,下。嬪婦也。舜為匹夫,能以義理下帝女之心於所居媯
「水之汭,使行婦道,於虞氏」 是也。
《漢賈誼新書》
[编辑]《六術》
[编辑]人之戚屬,以六為法。「人有六親,六親始曰父,父有二 子,二子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從父而昆弟,故為從 父昆弟。從父昆弟又有子,子從祖而昆弟,故為從祖 昆弟。從祖昆弟又有子,從曾祖而昆弟,故為曾祖昆 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為族兄弟。」備於六,此之謂「六 親。」親之始於一人,世世別離,分為六親。親戚非六,則 失本末之度,是故六為制而止矣。六親有次,不可相 踰,相踰則宗族擾亂,不能相親。是故先王設為昭穆 三廟,以禁其亂。何謂三廟?上室為昭,中室為穆,下室 為孫嗣。今子各以其次,上下更居三廟,以別親疏,有 制。《喪服》稱親疏以為重輕。親者重,疏者輕,故復有粗 衰、齊衰、大紅、細紅、緦麻備六,各服其「所當服。」夫服則 有殊,此先王之所以禁亂也。
《揚雄方言》
[编辑]《雜釋》
[编辑]女謂之嫁子。
〈郭註〉言往適人。
東齊之間,婿謂之「倩。」
〈郭註〉言可借倩也。今俗呼女婿為《卒便》是也。「卒便」一作「平使。」
又
「艾」,長老也。東齊魯衛之間凡尊老謂之或謂之 「艾。」周晉秦隴謂之「公」,或謂之「翁。」南楚謂之「父」,或謂之 《父老》。《南楚》《洭》之間「母」謂之「媓。」謂婦妣,曰「母姼」,稱婦 考,曰「父姼。」
〈郭註〉古者通以「考妣」為生存之稱。
又
崽者,子也。湘沅之會,凡言是子者謂之崽,若《東齊》言 「子」矣。
〈郭註〉《崽》,音枲,聲之轉也。
又
娋,孟姉也。
〈郭註〉《外傳》曰:「孟啖我」是也。今江東江越間呼姉聲如市,此因字誤,遂俗也。娋,音義未詳,
築娌匹也。
〈郭註〉今關西兄弟婦相呼為「築娌。」《廣雅》作「妯。」
娌,耦也。
《班固白虎通》
[编辑]《三綱六紀》
[编辑]「三綱」者,何謂也?謂君臣、父子、夫婦也。六紀者,謂諸父、 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也。故君為臣綱,父為子綱, 夫為妻綱。又曰:「敬諸父兄,六紀道行,諸舅有義,族人 有序,昆弟有親,師長有尊,朋友有舊。」何謂綱紀?綱者, 張也,紀者,理也。大者為綱,小者為紀,所以張理上下, 整齊人道也。人皆懷五常之性,有親愛之心,是以紀 綱萬化,若羅網之有紀綱,而萬目自張也。《詩》云:「亹亹 我王,綱紀四方。」君臣、父子、夫婦,六人也,所以稱三綱 何?一陰一陽謂之道。陽得陰而成,陰得陽而序,剛柔 相配,故六人為三綱。三綱法天地人,六紀法六合。君 臣法天,取象日月,屈信歸功天也;父子法地,取象五 行,轉相生也;夫婦法人,取象六合,陰陽,有施化端也。 六紀,為三綱之紀者也。師長,君臣之紀也,以其皆成 己也。諸父兄弟,父子之紀也,以其有親恩連也。諸舅 朋友,夫婦之紀也,以其皆有同志為紀助也。君臣者, 何謂也?君,群也,下之所歸心。臣者繵堅也,屬志自堅 固。《春秋傳》曰:「君處此,臣請歸也。」父子者,何謂也?父者, 矩也,以法度教子;子者孳孳無已也。故《孝經》曰:「父有 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夫婦者何謂也?夫者,扶也,以 道扶接也;婦者,服也,以禮屈服。《昏禮》曰:「夫親脫婦之 纓。」《傳》曰:「夫婦判合也。」朋友者何謂也?朋者,黨也,友者, 有也。《禮記》曰:「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朋友之交,近則謗 其言,遠則不相訕。一人有善,其心好之;一人有惡,其 心痛之貨,則通而不計,共憂患而相救,生不屬,死不 託。故《論語》曰:子路云:「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 又曰:「朋友無所歸,生於我乎館,死於我乎殯。」朋友之 道,親存不得行者二,不得許友,以其身不得專通財 之恩。友饑則白之於父兄,父兄許之,乃稱父兄,與之, 不聽即止。故曰:「友饑為之減餐,大寒為之」不重裘。故 《論語》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也?」男稱兄弟, 女稱姊妹何?男女異姓,故別其稱也。何以言之?《禮?親 屬記》曰:男子先生稱兄,後生稱弟;女子先生為姊,後 生為妹。父之昆弟不俱謂之世,叔父之女昆弟俱謂 之姑,何也?以為諸父曰內親也,故別稱之也。姑當外 適人,疏,故總言之也。至姊妹亦當外適人,所以別諸 姊妹。何以為事?諸姑?禮等,可以外出,又同,故稱略也。 至姊妹,雖欲有略之,姊尊妹卑,其禮異也。《詩》云:「問我 諸姑,遂及伯姊。」謂之舅姑何?舅者舊也,姑者故也。舊 故之者,老人之稱也。謂之姊妹何?姊者恣也,妹者末也。謂之兄弟何?兄者況也,況父法也。弟者悌也,心順 行篤也。稱夫之父母謂之舅姑何?尊如父而非父者 舅也;親如母而非母者姑也,故稱夫之父母為舅姑 也。
《劉熙釋名》
[编辑]《釋親屬》
[编辑]親,襯也。言相隱襯也。
屬,續也。恩相連續也。
父,甫也,始生己也。
母,冐也,含生己也。 祖,祚也,祚物先也。又謂之「王父。」王,暀也,家中所歸暀 也。王母亦如之。
「曾祖」從下推上祖位,轉增益也。
《高祖》《高皋》也,最在上。《皋》。《諸》,下也。 兄,荒也。荒,大也。故青、徐人謂兄為荒也。
「弟」,第也。相次第而生也。
子,孳也。「相生」,蕃孳也。
「孫」,遜也。遜遁在後生也。
「曾孫」義如曾祖也。
《元孫》,元,懸也。上懸於高祖,最在下也。
元孫之子曰「來孫」,此在無服之外,其意疏遠,呼之乃 來也。
「來孫之子曰昆孫」,昆,貫也。恩情轉遠,以禮貫連之耳。 「昆孫之子曰仍孫」,以禮仍有之耳,恩意實遠也。 「仍孫之子曰雲孫」,言去己遠如浮雲也。皆為早娶晚 死壽考者言也。
父之兄曰「世父」,言為嫡統繼世也。又曰「伯父。」伯,把也, 把持家政也。
父之弟曰「仲父。」仲,中也,位在中也。
仲父之弟曰「叔父。」叔,少也。
叔之弟曰「季父」,季,癸也。甲、乙之次,癸最在下,季亦然 也。
父之世叔父母曰《從祖父母》,言從己親祖,別而下也, 亦言隨從己祖以為名也。
「父之姊妹曰姑。」姑,故也。言已為久故之人也。
《姊》,積也。猶日始出積時多而明也。
《妹》,昧也,猶日始入歷,時少尚昧也。
姑謂兄弟之女為姪。姪,迭也,共行事夫更迭進御也。 夫之父曰舅。舅,久也,久老稱也。
夫之母曰「姑」,亦言故也;
母之兄弟曰「舅」,亦如之也。
妻之父曰「外舅」,母曰「外姑。」言妻從外來,謂至己家為 婦,故反以此義稱之。夫妻,匹敵之義也。
妻之昆弟曰「外甥」,其姊妹女也。來歸己內為妻,故其 男為外甥之甥。甥者,生也。他姓子本生於外,不得如 其女來在己內也。
「姊妹之子曰『出』」,出嫁於異姓而生之也。
出之子曰《離孫》,言遠離己也。
姪之子曰歸孫,婦人謂嫁曰「歸。姪。」子列,故其所生為 「孫」也。
「妻之姊妹曰娣。」娣,弟也。言與己妻相長弟也。
母之姊妹曰「姨」,亦如之。《禮》謂之從母。為娣而來,則從 母列也。故雖不來,猶以此名之也。
姊妹互相謂夫曰「私。」言於其夫兄弟之中,此人與己 姊妹有恩私也。
舅謂姊妹之子曰甥。甥,亦生也,出配他男而生。故其 制字「男」旁作「生」也。
妾謂夫之嫡妻曰「女君。」夫為男君,故名其妻曰「女君」 也。
《嫂》,叟也。叟,老者稱也。叟,縮也。人及物老,皆縮小於舊 也。
叔,少也。幼者稱也。叔,亦俶也。見嫂俶然卻退也。 夫之兄曰「公。」公,君也。君,尊稱也。
俗間曰:《兄章》,章,灼也。章灼,敬奉之也。又曰:兄忪是己 所敬,見之怔忡,自肅齊也。俗或謂舅曰章,又曰忪,亦 如之也。
「少婦謂長婦曰姒。」言其先來己所,當法似也。
長婦謂少婦曰娣。娣,弟也。己後來也。或曰:「先後以來」, 先後之第也。
青徐人謂長婦曰「稙。」長禾苗先生者曰「稙」,取名於此 也。荊豫人謂長婦曰「熟。」熟,祝也。祝,始也。
兩婿相謂曰「亞。」言一人取姊,一人取妹,相亞次也。又 並來至女氏門,姊夫在前,妹夫在後,亦相亞而相倚, 共成其禮也。又曰「友婿」,言相親友也。
「婦之父曰婚。」言婿親迎用昏,又恆以昏夜成禮也。 「婿之父曰姻。」姻,因也。女往因媒也。
天子之妃曰「后。」后,後也。言在後,不敢以副言也。 諸侯之妃曰「夫人。」夫,扶也,扶助其君也。
卿之妃曰「內子。」子,女子也。在閨門之內,治家也。 大夫之妃曰命婦。婦,服也,服家事也。夫受命於朝,妻 受命於家也士庶人曰妻。妻,齊也。夫賤不足以尊稱,故齊等言也。 天子妾有嬪。嬪,賓也。諸妾之中見賓,敬也。
妾,接也。以賤見接,幸也。
「姪娣曰媵。」媵,承事嫡也。
配,輩也。一人獨處,一人往輩耦之也。
匹,辟也,往相辟耦也。耦,遇也,二人相對遇也。嫡,敵也, 與匹相敵也。
庶,摭也。拾,摭之也。謂拾摭微陋待遇之也。
《無妻》曰鰥。鰥,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恆鰥鰥然也。 故其字從「魚」,魚目恆不閉者也。
「無夫曰寡。」寡,踝也。踝,單獨之言也。
「無父曰孤。」孤,顧也,顧望無所瞻見也。
老而無子曰「獨。」「獨」隻獨也,言無所依也。
《魏張揖博雅》
[编辑]《釋親》
[编辑]翁。爸、爹,㸙父也。媓,妣。嬭、媼姐,母也。娋、孟,姉也。 媦,妺也。娣,社、妯、娌。娣、姒,先後也。父,矩也。母,牧也。兄,況 也。弟,悌也。子,孜也。孫,順也。婗,兒姓,子也。男任也,女 如也。姑謂之威,嫗謂之妻,姑故也。姊,咨也。也。妹, 末也。夫,扶也。妻,齊也。婦,服也。妾,接也。同門謂之婿,妻 之父謂之父姼,妻之母謂之母姼君,妻謂之小君,男 子謂之丈夫,女子謂之婦人,妻謂之嬬,婿謂之倩。〈字。
查博雅、《廣雅》諸刻本皆作今按:《康熙字典》。「本」作。當以。為正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