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第07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曆象彙編 庶徵典 第六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七十卷
曆象彙編 庶徵典 第七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

 第七十卷目錄

 雲氣異部彙考六

  金太宗天會一則 海陵正隆一則 世宗大定三則 章宗明昌二則 泰和二則 衛

  紹王大安二則 宣宗貞祐二則 興定二則 元光二則 哀宗正大五則

  元世宗中統一則 文宗天曆一則 順帝元統一則 至正十一則

  明太祖洪武四則 成祖永樂四則 仁宗洪熙一則 英宗正統一則 代宗景泰一則 英宗天順一則 憲宗成化二則 孝宗弘

  治三則 武宗正德五則 世宗嘉靖十四則 穆宗隆慶一則 神宗萬曆十四則 熹宗

  天啟一則 愍帝崇禎三則

皇清康熙一則

 雲氣異部藝文一

  卿雲贊            宋武帝

  賀洪州慶雲見表       唐許敬宗

  百寮賀日抱戴慶雲見表      李嶠

  九日紫氣賦           潘炎

  寢堂紫氣賦           前人

  賀祥雲見狀          張九齡

  賀彩雲見狀           張說

  中書門下賀慶雲見表       常袞

  郊天日五色祥雲賦        元稹

  白雲起封中賦          高孚

  早秋望海上五色雲賦       張何

  望雲物賦           陳正卿

  勤政樓視朔觀雲物賦      彭朝曦

  南至郊壇有司書雲物賦     崔立之

  南至郊祭司天奏雲物賦      郭遵

庶徵典第七十卷

雲氣異部彙考六

[编辑]

[编辑]

太宗天會九年紅雲見

[编辑]

按《金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天會九年七月 丙申,上御西樓聽政。聞咸州所貢白鵲。音忽異常。上 起視之,見東樓外光明中有像。巍然高五丈許,下有 紅雲承之,若世所謂佛者。乃擊跽修虔。久之而沒。」

海陵正隆六年八月雲氣中見黃龍及神鬼兵甲十月慶雲見

[编辑]

按《金史海陵本紀》,「正隆六年九月丙午,慶雲見。東京 留守曹國公烏祿即位於遼陽」 按《天文志》:「正隆六 年二月甲辰朔,日有暈珥戴背。十月丙午,慶雲見」 按《五行志》,「六年,世宗在遼陽,八月有雲氣自西來,黃 龍見其中,人皆見之。」是時臨潢府聞空中有車馬聲, 仰視見風雲沓靄,神鬼兵甲蔽天,自北而南,仍有語 促行者。未幾,海陵下詔南征。

世宗大定七年慶雲環日

[编辑]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大定七年閏七 月己卯午刻慶雲環日」,「八月辛亥午刻慶雲環日。」 大定二十三年,慶雲見。

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二十三年十月己未,慶雲見。」

按:《天文志》:二十三年「十月己未,慶雲見於日側。」

大定二十九年正月,日暈珥背,白虹亙天,有戟氣、背 氣、「冠氣。」二月,日暈珥抱背,有負氣、承氣,白虹亙天,左 右有戟氣。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二十九年正月 乙卯巳初,日有暈。左右有珥。上有背氣兩重。其色青 赤而厚。復有白虹貫之亙天。其東有戟氣。長四尺餘。 五刻而散。丁巳巳初,日有兩珥。上有背氣兩重。其色 青赤而淡。頃之背氣於日上為冠。已而俱散。二月甲 子辰刻,日上有重暈兩珥抱而復背。背而復抱。凡三 四」次。乙丑,日暈,兩珥,有負氣、承氣,白虹亙天,左右有 戟氣。

章宗明昌三年赤氣見北方

[编辑]

按《金史章宗本紀》,明昌三年十二月丙辰,有赤氣見 於北方 按《五行志》:明昌三年三月,御史中丞董師 中奏曰:「乃者太白晝見,京師地震。北方有赤氣。遲明 始散。天之示象。冀有以警悟聖主也。」上問所言天象 何從得之。師中曰:「前監察御史陳元升得之於一司 天長行。」上曰:「司天臺官不奏固有罪,其以語人。尤非 朕欲。令自今司天有事而不奏者,長行得言之,何如?」 師中曰:「善。」

明昌四年,日有抱戴兩珥。

按《金史章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四年九月癸未, 日上有抱氣二,戴氣一,俱相連,左右有珥,其色鮮明。」

泰和五年有赤氣如火

[编辑]

按《金史章宗本紀》,「泰和五年九月戊子,西北方黑雲 間有赤氣如火色,次及西南、正南、東南方皆赤,有白 氣貫其中。至中夜,赤氣滿天,四更乃散。」 按《天文志》: 「五年九月戊子二更初,黑雲間赤氣復起於西北方 及正西、正東、東北,往來遊曳,內有白氣數道,時復出 沒。其赤氣又滿中天,約四更皆散。」

泰和六年正月。有雲氣如車牛形。九月有赤白氣見按《金史章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泰和六年正月。 北京由龍山縣西。見有雲結成車牛行帳之狀。或如 前後摧損之勢。九月乙酉夜將曙。北方有赤白氣數 道。歷王良下。徐行至北斗開陽瑤光之東而散。」

衛紹王大安元年有黑氣出北方

[编辑]

按《金史衛紹王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大安元年四 月壬申。北方有黑氣如大道。東西竟天。至五更散。」 大安三年有黑氣出北方。

按《金史衛紹王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三年三月辛 酉辰刻,北方有黑氣如堤,內有白氣三,似龍虎之狀。 十月己卯,東北、西北每至更初,如月將出之狀,至夜 半而滅,經月乃已。」

宣宗貞祐元年有黑雲白氣見

[编辑]

按《金史宣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貞祐元年十月 丙午夜。有白氣三。衝紫微而不貫。十二月丙申。白氣 東西竟天。移時散」 按《五行志》。「衛紹王至寧元年。宣 宗在彰德。有紫雲覆城上。數日。俄而入繼大統。」 貞祐三年。有黑氣竟天。

按《金史宣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三年六月戊申 夜有黑氣。廣如大路。自東南至於西北,其長竟天。」

興定三年慶雲見

[编辑]

按《金史宣宗本紀》:「興定三年十月乙丑,平涼府先以 地震,被命醮祭,方行事,慶雲見,以圖來上。遣官覆驗, 得實,是日百官上表稱賀,癸酉,遣官告太廟。」甲戌,詔 國內 按《天文志》:興定三年七月「庚申,五色雲見。十 月乙丑,平涼府慶雲見。」

興定五年正月。有慶雲見。六月十二月有白雲見 按《金史宣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五年正月山東 行省蒙古綱奏。「慶雲見。」命圖以進。六月戊寅。日將出。 有氣如大道。經丑未。歷虛危。東西不見。首尾移時沒。 十二月乙巳。北方有白氣。廣三尺餘。東西亙天。

元光元年東北赤雲見

[编辑]

按《金史。宣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元光元年十一 月丁未。東北有赤雲如火。」

元光二年,日暈,有背氣。

按《金史宣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二年五月辛未。 日暈不匝而有背氣。」

哀宗正大元年黃氣塞天

[编辑]

按《金史哀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正大元年正月 戊午,上初視朝,尊太后為仁聖宮皇太后,太元妃為 慈聖宮皇太后。是日大風飄端門瓦,昏霾不見日,黃 氣塞天。」

正大二年,有黃黑祲。

按《金史哀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二年正月甲申。 有黃黑之祲。」

《正大三年》,有黃氣亙天中,有白物飛翔。

按《金史哀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三年三月庚午, 省前有氣微黃,自東北亙西南,其狀如虹,中有白物 十餘,往來飛翔,又有光倏見,移時方滅。」

正大四年,白氣亙天。

按《金史哀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四年六月丙辰。 有白氣經天。或曰太白入井。」

正大八年,日左右有氣似日。

按《金史哀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八年三月庚戌 酉正,日忽白而失色,乍明乍暗,左右有氣,似日而無 光,與日相陵,而日光四出,搖盪至沒。」

[编辑]

世祖中統二年赤氣見

[编辑]

按《元史世祖本紀》:「中統二年春正月辛未夜,東北赤 氣照人,大如席。」

文宗天曆元年九月甲申慶雲見

[编辑]

按:《元史文宗本紀》云云。

順帝元統二年東北有赤氣照人

[编辑]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元統二年正月 辛未。御帳殿受朝賀。是夜東北有赤氣。照人。大如席。

至正十三年黑氣見

[编辑]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至正十三年冬。 袁州路每日暮。有黑氣環繞郡城。

至正十四年,有紅氣起自北方。

按《元史順帝本紀》:「至正十四年十二月辛卯,絳州北 方有紅氣如火蔽天。」

至正十八年,大同路有黑氣蔽西方赤雲如火。 按《元史順帝本紀》,「至正十八年三月辛丑,大同路夜 黑氣蔽西方。有聲如雷。少頃,東北方有雲如火,交射 中天,遍地俱見火,空中有兵戈之聲。」

至正二十年正月丙寅,五色雲見移時。

按:《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至正二十一年,有赤氣數見。

按《元史順帝本紀》。至正二十一年秋七月己巳。忻州 西北有赤氣蔽天如血。八月乙酉。大同路北方夜有

赤氣蔽天。移時方散 按《五行志》。「二十一年七月己
考證
巳。冀寧路忻州西北。有赤氣蔽空如血。逾時方散。八

月壬午。棣州夜半有赤氣亙天。起西北。至於東北。癸 未。彰德西北夜有紅氣亙天。至明方息。」乙酉。大同路 北方夜有赤氣蔽天,直過天庭,自東而西,移時方散, 如是者三。十月,癸巳,昧爽,絳州有紅氣見於北方如 火。

至正二十二年,白氣掃太微。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二十二年。「京師 有白氣如小索。起危宿。掃太微。」

至正二十三年,有赤氣頻見。

按《元史順帝本紀》。「至正二十三年八月丙辰。沂州有 赤氣亙天。中有白色如蛇形。徐徐西行。至夜分乃滅。」 十月丙申朔青齊一方。赤氣千里 按《五行志》。「二十 三年三月壬戌。大同路夜有赤氣亙天。中侵北斗。六 月丁巳。絳州日暮。有紅光見於北方。如火。中有黑氣 相雜。又有白虹二。直衝北斗。逾時方散。庚戌。晉寧路 北」方日暮天赤,中有白氣如虹者三,一貫北斗,一貫 北極,一貫天潢,至夜分方滅。八月丙辰,忻州東北夜 有赤氣亙天,中有白色如蛇形,徐徐而行,逾時方散。 十月丙申朔,大名路向青齊一方有赤氣,照耀千里。 至正二十四年六月,白氣蔽空。九月,紅光起西北。 按《元史順宗本紀》,「二十四年六月癸卯,三」星晝見,白 氣橫突其中。丁未,大星隕,照夜如晝。及旦,黑氣晦暗 如夜。九月癸酉夜,天西北有紅光,至東而散。 按《五 行志》:「二十四年六月,保德州三星晝見,白氣橫突其 中。」九月,冀寧西北方夜天紅,半壁有頃,從東而散。 至正二十六年,有氣橫貫東南。

按《元史順帝本紀》。「至正二十六年三月丁亥。有氣橫 貫東南。良久始滅」 按《五行志》。「二十六年三月。白虹 五道亙天。其弟三道貫日。又氣橫貫東南。良久乃滅。」 至正二十七年。有白氣亙天。

按《元史順帝本紀》。至正二十七年五月丙子朔。白氣 二道亙天。 按《五行志》。二十七年五月。大名路有白 氣二道。

至正二十八年,赤氣滿天。

按《元史順帝本紀》:「二十八年秋七月癸酉,京城紅氣 滿空如火照人,自旦至辰方息。乙亥,京城黑氣起,百 步內不見人,從寅至巳方息。」

[编辑]

太祖洪武八年有青氣

[编辑]

按《大政紀》,洪武八年四月甲寅,欽天監奏曰:「上有青 氣在趙分恆山之北。」

洪武十五年,「五色雲見。」

按《雲南通志》:「洪武十五年,五色雲見於永昌太保山, 經宿不散。」

洪武十八年,「五色雲見。」

按《明寶訓》:洪武十八年四月乙未,五色雲再見,禮部 請率百官表賀。太祖諭之曰:「天下康寧,人無災害,祥 瑞之應,固和氣所召。昔舜有《卿雲》之歌,在當時有元 愷岳牧之賢,相與共洽雍熙之治。朕德不逮,治化未 臻,豈可遽以是受賀?前代帝王喜言祥瑞,臣下從而 和之,往往不知省懼,以至災異之來,不復能弭。蓋誇」 侈之心生。則戒懼之志怠。故鮮克終可以為戒。 洪武二十一年、五色祥雲見。

按《大政紀》:二十一年五月乙酉,五色祥雲見。贊善劉 三吾進曰:「雲物之祥,徵乎治世。舜之時興於詩歌,宋 之時以為賢人之符,此實聖德所致,國家之美慶也。」 上曰:「古人有言:『天降災祥在德』。誠使吾德靡悔,災亦 可弭。苟爽其德,雖祥無福。要之國家之慶,不專於此 也。」

成祖永樂八年五色雲見日下

[编辑]

按《名山藏》:「永樂八年二月庚戌,車駕度居庸關,次永 安甸,晚雨雪,已霽,日下有五色雲見。」

永樂十五年,「五色雲見。」

按《大政紀》:「永樂十五年十一月己未,五色慶雲呈彩, 行在禮部尚書呂震率群臣上表稱賀,不許。督工泰 寧侯陳珪等奏,二處俱現五色瑞光,慶雲瑞靄,絪縕 流通,爛徹霄漢。庚申,金水河冰凝,異瑞暸具諸象。至 己巳,卿雲呈彩,五色輪囷,變化卷舒,彌滿殿間。卿雲 內又出五色瑞光,團圓如日,正當御坐。已而西度宮」 苑,映上所御殿庭,終日不收官軍人等,眾目共睹。 永樂十七年,「卿雲」見

按《名山藏》:十七年九月丙辰,卿雲見,群臣稱賀,不許, 敕曰:「帝舜之世,有《百工》八百之歌,四時未經,萬姓未 誠,朕正當與卿等憂勤惕厲,以答上眷。」十二月癸未, 卿雲見。

永樂二十年,「紫雲屯。」

按《名山藏》,「二十年六月丙申,次祥雲屯。方駐蹕,有紫 雲如葢見營南,因賜『屯』」名。

仁宗洪熙元年三月癸酉五色雲見

[编辑]

按:《大政紀》云云

英宗正統十一年有異氣見於殿上

[编辑]

按《名山藏》,「正統十一年二月有異氣現華蓋殿金頂 及奉天殿䲭吻之上,遣告於上天后土,以春和下寬 卹之詔。」

代宗景泰七年秋八月戊戌香山慶雲見

[编辑]

按:《廣東通志》云云。

英宗天順八年有白氣騰空

[编辑]

按《山西通志》:「天順八年六月,望河津有白氣騰空,時 學士薛瑄卒。」

憲宗成化二年日暈背珥

[编辑]

按《大政紀》,「成化二年正月甲辰,辰時,日暈及左右珥, 背氣赤黃色鮮明。」

成化二十一年,有火有星,皆化為白氣。

按《大政紀》,「二十一年正月甲申,申刻,有火自中天西 墜,化白氣,復曲折上騰,聲如雷。踰時,西方復有大星 赤色,自中天西行,近濁,尾跡化白氣,曲曲如蛇形,久 之,如雷震地。詔求直言。」

孝宗弘治元年山頭出白氣

[编辑]

按《大政紀》:「弘治元年三月,浙江景寧縣山頭白氣如 物飛騰。」

弘治十七年,「五色雲見。」

按:《全遼志》,弘治十七年,「開原五色雲見。」

按《江南通志》:「弘治十七年,松江五色雲見。」

按《福建通志》:「弘治十七年六月初一日,慶雲見壺山 之頂,三日、六日、九日又見。」

弘治十八年,袁嶺出白氣。

按《江南通志》:「弘治十八年,袁嶺白氣如虹,上騰三日。」

武宗正德二年慶雲見

[编辑]

按《大政紀》,「正德二年八月,慶雲見翼、軫分野。」

按《湖廣通志》:「正德二年正月,興國大昕五色雲見,自 儒學戟門外,拔地起。」

正德五年,「五色雲見。」

按《山西通志》:「正德五年夏四月五日,榆次五色雲見。」 按《四川總志》:正德五年七月十三日,廣元百丈關五 色雲見。

按《廣東通志》:「正德五年,廣州慶雲見。」

正德十一年,彩雲凝結二日。

按《雲南通志》:「正德十一年十一月,彩雲見於鄧州,二 日乃散。」

正德十二年,白氣飛墜有聲,彩雲見。

按《江西通志》:「正德十二年,寧州東北方白氣如虹,飛 墜有聲。」

按《雲南通志》:「正德十二年二月,彩雲復見於鄧州。 正德十四年,五色雲見。」

按《廣東通志》:「正德十四年閏八月,瓊州五色雲見於 郡西。明年三月,又見。初輪囷,上下二結,須臾溷合,黑 雲蓋其上,白氣射之亙天。」

世宗嘉靖元年武城縣城樓出白氣

[编辑]

按《山東通志》:「嘉靖元年冬十二月,武城縣西城樓角 南有孔出白氣如煙,七日乃止。」

嘉靖四年八月。澂江羅藏溪。有白氣上升如龍。 按《雲南通志》云云。

嘉靖七年,河間有異氣。萬州有白氣貫空。

按《畿輔通志》,嘉靖七年夏,河間異氣,「四月四日五鼓, 有氣如火光龍形,自空至地,直立西南,數刻方散。」 按《廣東通志》,「嘉靖七年冬十月,萬州白氣貫空,白氣 如虹,直入天河,十餘夜乃散。」

嘉靖十三年,「五色雲見。」

按《江西通志》:「嘉靖十三年閏二月,南昌進賢五色雲 見。」

按《雲南通志》:「嘉靖十三年,五色雲見永昌。」

嘉靖十五年秋,瓊州五色雲見郡城西,光彩絢地。 按《廣東通志》云云。

嘉靖十七年,黑氣蔽空,五色雲見。

按《山西通志》。嘉靖十七年五月,黑氣蔽空如夜。 按《廣東通志》。嘉靖十七年,儋州五色雲見。

嘉靖十八年,「景雲見。」

按《大政紀》,「嘉靖十八年二月乙巳,景雲見。時卓午,景 雲見,縹緲五色。夏言顧鼎臣以聞。帝命禮部擇日昭 謝。尚書嚴嵩請於翼日祈穀禮畢,御奉天殿受賀。帝 命免賀,獨擇日昭謝焉。」

按《四川通志》:「嘉靖十八年三月,富順樹稼,彩雲見。 嘉靖十九年,慶雲見。」

按《湖廣通志》:「嘉靖十九年,廣濟五色慶雲見於西南, 盤旋半日。」

嘉靖二十一年五月十三日,「同安晡時,海中氣蒸如 霧。」

按:《福建通志》云云。

嘉靖二十二年,「五色雲見。」

按《江西通志》,嘉靖二十二年春正月朔,南昌五色雲 見按《福建通志》,「嘉靖二十二年五月十八日,五色雲見 於壺山之上。七月二十八日,興化府石室巖後,雲氣 如人馬旗幟,久之乃散。」

嘉靖二十四年,「卿雲見。」

按《山西通志》:「嘉靖二十四年夏四月,平陽卿雲見。是 月十一日午時,卿雲五色見日邊,長二丈許,廣二三 尺,良久方散。」

按《雲南通志》:嘉靖二十四年十月朔,楚雄五色雲見。 嘉靖二十八年三月,永昌五色雲見於哀牢山。 按《雲南通志》云云。

嘉靖三十八年,「彩雲見。」

按《雲南通志》:「嘉靖三十八年,彩雲見順寧之東北,狀 如華蓋,光燄射人,彌月乃散。」

嘉靖四十年,有雲氣成城闕狀,五色雲見。

按《江南通志》:「嘉靖四十年,清河縣有雲氣列城市宮 闕狀。」

按《雲南通志》:「嘉靖四十年六月,永平和丘山五色雲 見。」

穆宗隆慶二年黑雲見

[编辑]

按《福建通志》:隆慶二年三月十七日,海澄縣有黑雲 倏起,挾龍自八都東方來,捲屋裂瓦,火光衝突,燒燼 苗蔬,至港口而滅。

神宗萬曆元年襄陽白氣見福州五色雲見雲南彩雲見

[编辑]

按《湖廣通志》:「萬曆元年正月夜,襄陽白氣見,自東而 西,其色如銀,其聲如雷。」

按《福建通志》:「萬曆元年六月二十九日午時,郡儒學 對山五色雲見。」

按《雲南通志》:「萬曆元年,雲南縣彩雲見,如綺。」

萬曆五年,「黃雲四塞。」

按《四川總志》:「萬曆五年三月,武隆河沙上,黃雲四塞, 牛馬嘶鳴,沙磧如堵。」

萬曆十二年三月望,有黑氣翔雲中。

按:《雲南通志》云云。

萬曆十五年九月,五色雲見於曲靖之西。

按:《雲南通志》云云。

萬曆十八年十一月,「五色雲見於蒙化西山。」

按:《雲南通志》云云。

萬曆二十四年,五色雲見於臨安之西。

按:《雲南通志》云云。

萬曆二十五年,黑雲出同安縣,所過傷物。

按《同安縣志》:萬曆二十五年丁酉三月,有黑雲一片 如簸箕大,自縣中出南城而去。所過瓦屋,皆有撾動, 至劉五店尤甚。

萬曆二十八年,白氣見。

按《山西通志》:「萬曆二十八年春正月,汾州白氣經天。 是月初十日,地響如雷,自西北起。隨有白氣一道經 天,踰時方散。」

萬曆三十七年四月,興化府五色雲見北方。

按:《福建通志》云云。

萬曆三十九年八月。興化府五色雲見紫帽山。 按《福建通志》云云。

萬曆四十三年,白氣見。

按《山西通志》:「萬曆四十三年秋八月,白氣沖天,粗如 瓮,長二丈,一月方息。」

萬曆四十五年,有白氣如刀,見於東方。

按:《廣東通志》云云。

萬曆四十六年,白氣、赤雲見。

按《山東通志》:「萬曆四十六年,白氣亙天。」

按《江西通志》:「萬曆四十六年秋九月,東南白氣見,至 更即出,兩旬始滅。」

按《福建通志》:「萬曆四十六年秋,東方有赤雲一片,長 丈餘,形如刀,數月不散。」

按《四川通志》:「萬曆四十六年十月初六日,白氣見於 東方,形如匹布,彎曲如刀,其長亙天,月餘乃滅。」 萬曆四十八年,蘄州白氣見,龍門,祥雲見。

按《湖廣通志》:「萬曆四十八年七月,蘄州夜見白氣長 數丈,起東北,止西南,至八月乃滅。」

按《廣東通志》:「萬曆四十八年春正月,龍門祥雲見。」

熹宗天啟二年二月有黑雲如蓋自北來覆省城

[编辑]

按:《雲南通志》云云。

愍帝崇禎元年三月太湖縣雲成五色有樓閣狀

[编辑]

按:《江南通志》云云。

崇禎十五年,黑氣蔽塞。

按《束鹿縣志》,「崇禎十五年閏十一月十七日初更後, 城內外黑氣蔽塞,高可二三丈餘,十八日晚亦然。」 崇禎十六年有白氣、黑氣、青氣、赤氣見。

按《陜西通志》:「崇禎十六年冬十月,西北有白氣如蜝 形,忽七八折騰天。」

按《湖廣通志》:「崇禎十六年正月二十六日,蘄州黑氣 四塞,五月日將西,見青氣二道撐日腳,廣各二丈,七月始散。」

按《四川通志》:「崇禎甲申年,獻賊至夔門,日中有赤氣 數道,下豐上銳,自東指西,長竟天。其賊漸南而西,其 氣與俱轉,經年乃滅。賊攻綿州,圍方合,城內人見雲 中隱隱有萬鬼哭聲。」

皇清

[编辑]

康熙十七年六月十三日

[编辑]

上諭吏部等衙門:「時當盛夏,亢暘不雨,酷暑經旬,蘊」

隆未解,又於是月十二日有青氣竟天之異。因朕涼德,布政不均,罔克昭事。

上帝協敘陰陽。

上天垂戒,良有其由。朕夙夜徬徨,循省思咎。茲已躬親

齋戒,虔行祈禱。因念國家立綱陳紀,分職宣猷,政務繁多,易滋闕失。或用人未當,賢否混淆,以致庶績未熙,事多叢脞。內而部院總天下之樞機,或條例有未盡善。外而督撫繫生民之休戚或吏治有未澄清,以致朝廷德意不能下究,軍民疾苦無由上聞。召茲災眚,譴告良殷。凡今有應行應革事宜,關係政治得失者。著在京三品以上堂上官、及言路諸臣。各抒所見。切實直陳。朕將採擇施行。用以上迓

天和。綏乂蒸庶。勿得浮泛塞責。負朕求賢圖治至意。特

雲氣異部藝文一

[编辑]

《慶雲贊》
宋·武帝

[编辑]

非煙非雲,曳紫流光。懸華曜藻,奄鬱臺堂。粵予休明, 震乎珍祥。積慶有文,靈貺無疆。

《賀洪州慶雲見表》
唐·許敬宗

[编辑]

臣某等言:「臣聞靈心不測,葉至道以升聞;上帝無聲, 候休明而降祉。同夫影響,在感斯通,相彼天心,實交 其際。伏惟皇帝陛下,垂光御極,體睿凝圖。始自憂勤, 寧群飛於海外;賜之仁壽,拯塗地於寰中。總絕代之 英聲,實興朝之美政。三秦咸泰,六府斯歌。首冠往初, 功無取譬。德澤共二儀潛運,清明與七曜齊光。是以」 邇無不安,遠無不屆。雕額鏤胸之類,款郊甸以相趨。 氈裘板屋之朋,入提封而請吏。上騰下漏,天平地成。 嘉一作喜氣內充,慶雲以之舒彩;盛德外發,非煙由其 散色。竊見守洪州長史張惟善等稱,以六月二十六 日於城內見慶雲,自旦及申,然後方散。謹按《瑞應圖》 曰:「慶雲者,太平之應。」《孝經援神契》曰:「德至山林則景。」 一作慶「雲出。」又曰:「天子孝則慶雲見。」金枝玉葉,若臨軒 帝之營;蕭索氤氳,復入唐臣之詠。自非工侔造化,道 格上元,光含六幽,恩流四海,安能致茲神感,式彰靈 貺。元黃間起,朱紫相輝,千載合符,如斯之盛也。雖復 駢枝合穎,疋此為輕,絳雪元霜,曾何足喻。凡諸率土, 預在肖形,沐浴皇風,同源鳧藻。況以臣等謬忝衣簪, 旦夕巖廊,親聞錫瑞,相呼忭躍,實百常情,不勝悅豫 之至。

《百寮賀日抱戴慶雲見表》
李嶠

[编辑]

臣某等言:「臣聞大人造物,亨衢所以貞觀;上帝懸象, 層穹所以照臨。合其德而先後不違,契其誠而表裏 潛應。伏惟聖母聖皇陛下,仰應顧託,俯順謳歌,臨天 下之大寶,當域中之正氣。斟酌律度,三神援亭毒之 權;鼓舞陰陽,萬象入則成之契。六幽金鏡,四時玉燭, 愷澤將膏雨共流,協氣與景風齊暢。故能使天地儲」 祉,靈祇降福,樞紐薦符,勾芒錫壽。自呈有命,《洛書》肇 出,惟宗社之饗德,迺神明之祚聖,象物昭應,休徵煥 發。每至十二月,元珉啟匣,綠錯披題,遷寶祕於東序, 視衣纓於北闕。必有仙鶴翔集,雲烏杲曜,祥光入於 九重,異氣縣於三象。雖復鼎來汾水,黃雲冠於北山; 劍在豐城,紫氣衝於南斗。無以方斯,影響近此。闕二字 「天作符籙,動而有徵」,日官考驗,以為常準。日在朔月, 時惟孟秋,奉鴻庥而正位,先吉辰而解網。休日申酉, 眾姬稱賀。申禮既畢,昭示聖圖,芝檢初開,扶光未徙。 即有氤氳傳漢,發祥於俯仰之間;蕭索浮天,舒彩於 折旋之際。於是晬容當宁,嬪儀在列。文物充於紫庭, 暉光察於元象。或闕三字戴洪琛之威儀;非煙非雲,奪 褘褕之彩色。兩宮胥忭,六妃式舞,欣就望之近臨,悅 光靈之下濟。臣等謹按《孝經援神契》曰:「王者德至於 天,則日抱戴。」又:「黃氣抱日,輔臣納忠。」《瑞應圖》曰:「天子 德孝,則慶雲出。」又曰:「天下太平,慶雲見。」陛下宵衣旰 食,至德通於九元;皇帝錫類推恩,純孝刑於八表。惟 明求道,若金在礪;自物觀化,如草從風。屬千齡之景 業,承肆眚之鴻霈,乾坤合而喜氣生,圖籙啟而禎符 作。既以發揮天德,昭寶運之隆平;且以光翼瑞章,究 靈心之終始。自非上下和洽,幽明薦成,何自徵造化

之神偉,合天人之符契。昔者元珪受命,無聞感召之
考證
之祥;赤土披圖,不發昭回之貺。故知冥祇職道,歷載

祀而潛休;靈物俟時,當聖明而效用。事超六籍之外, 聲高百王之表。卓哉至矣,無德而稱。臣等謬奉隆知, 親承大慶。朝聞夕死,每竊忭於昌期;手舞足蹈,敢承 歡於下列。無任鳧藻踴躍之至,謹詣闕奉表陳賀以 聞。

《九日紫氣賦》有序
潘炎

[编辑]

「景龍三年九月九日,帝與群官壺口山升高,時有紫氣,光彩照日。」 《賦》曰:

「吾王不遊,人何以休。」望壺口之千里,值重陽之九秋。 山對翠屏,動暉光之赫赫;雲成紫蓋,扶晚日之油油。 宛轉浮空,輪囷不散。應一人之盛德,為萬歲之榮觀。 氤氳瑞色,無孤峰斷陣之嵯峨;搖曳晴空,雜玉葉金 枝之燦爛。亦何異出蒼梧,入大梁。為漢武之蓋,升軒 轅之堂。忽兮改容,形難為狀。紛紛郁郁,用表靈貺。遷 用芒碭之間,非比崑崙之上。豈徒合以膚寸,垂以飄 扇。河汾水兮天之眷,紫氣凝兮人罕見。位當用九,果 符九日之祥。運極通三,永御三雲之殿。

《寢堂紫氣賦》有序
前人

[编辑]

「景龍三年十月二十五日,帝還京後,州內所居寢堂上有紫氣,七日不散。」 《賦》曰:

「於穆聖王,先天不違,謳歌既洽,朝覲攸歸。往京邑而 經千里,自潞郊而乘六飛。洪惟此邦,初九之地;翬飛 鳥跂,謂尚諸侯之宮;虎踞龍驤,忽成天子之氣。方凝 紫色,是謂非煙,乍蕭索乎空外,更霏微乎日邊。若動 非虛,似浮有實。覆彩鴛之瓦,髣髴升堂;繞文杏之梁, 氤氳入室。是作興王之兆,克符來復之日。」遠而望之, 乃散亂浮空;近而觀之,則希微無質。欲見峰巖之上, 先形藩邸之間。異張華之寶氣衝斗,殊尹喜之真人 度關。若乃廣野之宮闕化成,漲海之樓臺迴映。諒陰 陽之盡美,非福應之攸盛。惟紫氣之來集,實皇家之 大慶。休哉聖君,有天下之成命。

《賀祥雲見狀》
張九齡

[编辑]

右,臣等伏見《道門威儀》司馬秀表稱,「今月十日夜,陛 下親臨同明殿道場,為宗社蒼生祈福,有祥雲見。」伏 惟聖德以精意動天,天意以肸蠁符聖,其感甚速,豈 云元遠。陛下肅敬之深,勤恤所至,靈心如答,神道何 言?自表休期,以介景福,生人大賴,天下幸甚。臣等忝 居近侍,倍百恒情,謹奉狀陳賀以聞,伏望宣示史館。

《賀彩雲見狀》
張說

[编辑]

右,伏奉恩旨,「今日屬下元,賜臣等侍從升降聖闕,禮 謁大聖尊容。行香之際,日西南有彩雲見者。」伏以大 道無形,至誠斯應;上元降福,感而遂通。步輦陟於齋 宮,虔修香火;彩雲生於曉日,遽發祥光。是知聖德與 天心合符,萬靈與群仙葉贊。臣叨陪侍從,如升汗漫 之遊;承恩禮謁,更睹氤氳之瑞。滎幸之極,千載一時。 無任欣慶之至。

《中書門下賀慶雲見表》
常袞

[编辑]

臣某言:「伏見太史奏,今月十三日降誕之辰,有慶雲 見,自卯及巳,五色相輝,京城士庶,無不觀睹者。」臣聞 「應天者聖,降必有期;從龍者雲,感而成瑞。」伏惟寶應 元聖文武皇帝陛下啟我昌運,本乎大微。甲觀畫堂, 以書有慶;赤光紫氣,以表祥符。每歲孟冬,內朝舉禮。 萬國稱賀,群臣獻壽。紛委靈貺,總集良辰。今者卿雲 表祥,史冊。十月良月,遠膺盈數之期;後天奉天,近葉 下元之曆。從風蕭索,抱日縈迴,色涵流渚之虹,影雜 繞樞之電,交映滎光,曲成轉蓋。萬物皆睹,群情共歡, 無疆之休,永永禔福。臣奉觴慶賀,於萬斯年,無任抃 躍,謹奉表陳賀以聞。

《郊天日五色祥雲賦》以題為韻
元·稹

[编辑]

臣奉某日詔書曰:惟元祀月正之三日,將有事於南 郊。直端門而云出,天錫余以雲瑞,是何祥而何吉?臣 稹稽首敢言。其實陛下乘五位而出震,迎五帝以郊 天。五方騰其粹氣,故雲五色以相宣。排空乍直,捧日 初圓。獸蹲而龍鱗熠熠,鳥跂而鳳翼翩翩。羽蓋凝而 軒皇暫駐,風馬駕而王母欲前。影帶其彩,疑錯繡之 遙屬;光照乎物,比摛錦之相連。觀之者無小無大。訝 之曰「非煙若煙。」昔者卿雲作歌於虞舜,白雲著詞於 漢武,皆跂望而為言,非仰觀而遂睹。今陛下德至天 地,恩覃草莽,當翠輦黃屋之行,見金枝玉葉之數。陋 泰山之觸石方出,鄙高唐之舉袂如舞。昭示於公侯 卿士,莫不稱萬歲者三,並美於麟鳳「龜龍,可以與四 靈而五。」於是載筆氏書百辟之詞曰:「郁郁紛紛,維慶 霄之雲。古之堯舜,幸得以為君。」象胥氏譯四夷之歌 曰:「煒煒煌煌,天子之祥。唐有神聖,莫敢不來王。」帝用 愀然曰:「予何力,澤未周於四海,雲胡為乎五色?」來爾 群后,舉爾眾職,由五行以修五事,遵五常而厚五德, 正五刑以去五虐,繁「五稼而除五賊。」苟順夫人理之 父子君臣,則安知雲物之赤黃蒼黑。進我輦輅,就我 鈞陶。雖有光華之萬狀,不若豐穰於四郊。凡百庶僚, 相趨而顧,稍疑江上之綺,果異封中之素。補天者雖欲抑之而不出,吞筆者安可寢之而無賦?越明日,臣 稹詠霈澤於雞竿之前,睹斯雲散之為五彩之湛露。

《白雲起封中賦》
高孚

[编辑]

客有遭逢漢昌,從武帝而登岱,睹白雲之效祥,曰:「此 蓋非常,不飄不揚。初起封中,方郁郁以呈象;稍浮山 上,乍英英而有光。」原初出之義也,告成我皇。我皇德 以靜人,威以平難,廓清諸夏,光啟大漢。俗既和兮考 時巡,禮既備兮登日觀。惟天輔聖,無雨則其明徵;惟 嶽通元,出雲所以幽贊。不然者,山有四嶽,胡獨興於 此地?有四極,胡不普而施?觀耀質以流彩,若無心而 有知。無心者何?隨車而動息;有知者何?表聖之功德。 帝穆清以修祠雲,故清其容;帝貞白以為心雲,故白 其色。豈徒然也?君為萬國所仰,嶽乃眾雲所屆。其垂 思儲精,登封俯拜,亦庶乎明神斯答,景福攸介。故夫 是雲也,乘元氣而出,冠靈壇而浮,不「漠漠以四散,直 亭亭於上頭。祥光內朗,瑞色旁流,既表慶於茲日,復 增華於介丘。」此可以見其無疆之休者也。且夫刻石 者所以紀號,泥金者所以昭告,必元德之已升,乃茲 山之可造。若齊桓僭侈,秦帝驕暴,縱傾國以修封,豈 嘉祥之云報美矣哉。晝日斯清,瑞雲孔明。絪縕蕭索, 下應一人之感,髣髴影響。旁聞萬歲之聲。彼《入房》彰 於殷帝,《浮河》表於周成,豈可與茲而名哉。

《早秋望海上五色雲賦》
張何

[编辑]

幽棲多暇,樂道閒居。坐文章之苑囿,放精思以畋漁。 詠大沖之《招隱》,諷相如之《子虛》。覯蘭凋而蕙歇,傷夏 卷而秋舒。升重軒以徙倚,目平海而踟躕。見五雲之 間出,繞三山而忽諸。映烏晶之曭朗,涵蜃氣之紓餘。 光泛泛而逾淨,影離離而不疏。懿夫騰碧海,瑞皇家。 金柯玉葉兼雜花。文璀璨,光紛華。況夫羅幃錦帳繞 「香車,雙虹宛轉縈翠霞。及夫倏而聚,忽而散,《霓裳》羽 斾相凌亂。倚長空,浮迥岸。宛若瓊樓金闕橫天半,美 人濯錦春江畔。」既而叢彩可望,奇狀難名。群象糾紛, 疑綺羅之繡出;五色明媚,若丹青之畫成。影澄波而 海晏,氣幕岫而山晴。嗤碭嶺之光淺,恥汾川之色輕。 壯瑞圖之舊籙,應《樂府》之新聲。似帝《鄉之迢遞,冀有 司而見行》。悠悠帝國三千里,不託先容誰衒美。希君 顧盼當及時,無使霏微散成綺。

《望雲物賦》以察微表象書物備年為韻
陳正卿

[编辑]

「天道昭著,靈臺聳拔,將治曆以明時,必仰觀而俯察。 誰敢俶擾?曾不範圍,既七政以欽若,亦四序而發揮。 寒暑有次,啟閉相依。彼疇人以視遠,類君子之表微。 維人有令,維天有兆。道在乎觀,法用不撓。彼分至之 復應,生雲物以縹緲,俾占望以聿書,將豐災以是表。」 夫其大觀在上,南正是掌,審仁和之景色,候肅殺之 氣象。授時莫愆,行令靡爽。舉祀物以昭報,順禳祈之 肸蠁。若乃履端於緒,以正厥初。分職辨雲,既明於周 典;申命出日,載列於《虞書》。舉春奉始,積閏歸餘。節候 應乎寒燠,政令隨乎慘舒。是用敬授,以崇祗祓。將舉 正以舉中,寧不軌而不物。豈唯中臺端立,永望以肆? 將以見天地之心,辨剛柔之位。庶乎有典有則,克明 克類。若夫春景載陽,冬日已至。望西成之平秩,見南 郊之敬致。莫不參陰陽之則,符璿玉之器。審四時以 成序,察五雲而有備。備用先天,實惟有年。儻靈臺之 可頌,庶無忝乎《周篇》。

《勤政樓視朔觀雲物賦》以天地交泰萬國歡心為韻

[编辑]

彭朝曦

聖上以睿德昭宣,宸衷告蠲,靜以法地,動而合天。天 何言哉?每降鑒於明主;君為政也,亦仰觀乎上元。是 以《魯史》薦書雲之典,《禮經》徵視朔之篇。於時㝢縣昇 平,朝廷無事,闢朱樓於曉日,垂紫旒於空翠。至誠必 應,果呈證聖之祥;至感必通,遂有效明之瑞。乍異色 而抱日,或神光而覆地。是知昊穹成命,必在於昌期; 「元象著明,詎違於躔次。萬國來朝,十月之交。」時當陽 數,氣發陰爻。晴色俯臨,遠接黑龍之水;清輝四散,仍 縈彩鳳之巢。臣竊觀前代之君也,居九重之深,據四 海之大,遇皇天之陰騭,屬當時之交泰,則必怠政理 而不修,唯昇平而是賴。今陛下則不然,體至道以得 一,播元精以吹萬。發號施令,必酌於故實;垂範制法, 亦咨乎前憲。古人云:「朔者蘇也,陛下視之,所以蘇息 兆人;雲者運也,陛下視之,所以廣運明德。」人既蘇而 寧靖,德乃運而充塞。猶儲精而谷神,尚克己而作則。 方將揚耿光於五聖,布深仁於萬國。三事大夫抃而 同歡上言曰:「陛下敦本棄末,圖易於難。夫此視朔,情 深履端,況式瞻於萬」象,將布政於千官。固可軼緹油 而播美,藏金匱而不刊。然聖上方以無為作慮,不宰 為心,鼓元氣之橐,調薰風之琴,以至德撫御,以大明 照臨。盛矣夫!聖德若此,豈為臣之所能謳吟。

《南至郊壇有司書雲物賦》
崔立之

[编辑]

「唯皇動天,辨方正位。稽大明於北陸,郊上元於南至。 五夜祗肅,載惟列祖之誠;三日罔𠎝,用表致齋之意。」 於是乘法駕,鳴和鸞。玉漏聲曉,金波影殘。環衛儼以星拱,簪裾列而雲攢。備肅肅之盛禮,咸濟濟於靈壇。 大呂《雲門》,既六變而斯閱;嘉栗旨酒,感百神而具懽。 矧器用陶匏,藉以包茅。光逾泰畤,馨邁周郊。朱火煬 煙,遠浮於華蓋;元酒明水,近映乎長旓。懿夫宇宙氛 氳,晴郊景曛。宗伯司禮,《保章辨》雲:「榮光燭於九野,佳 氣覆於六軍。飄飄颻颻,郁郁紛紛。」足以昭上帝,瑞吾 君。時謂「唐時,歌卿雲之五色;德稱虞德,詠南風之再 薰。」是以惟聖惟壽,可大可久。既豐稔之足徵,復災癘 之何有。既而旋天步,迴象輿。大孝是「展,皇情未攄。將 欲超羲軒於上古,方淳樸於太初。俾時和俗阜,塗謠 史書。土階攸則,而瓊室靡居。且慮乎賢哲尚屈,所以 敦於雲物;緬乎德化未覃,所以郊於國南。祈動植之 攸濟,匪娛樂而是甘。然後景福來格,無疆在茲。笑《竹 宮》」之求應,鄙宣室之受釐。是以降哀矜之詔,宣惻隱 之慈。布政施德,逮惸與嫠。舉沈淪於是日,庶聞之於 有司。

《南至郊祭司天奏雲物賦》
郭遵

[编辑]

惟肇祀於上元,必展禮於南至。至者作候,故用其吉 辰;南則嚮明,故就於陽位。蓋取諸吉土,以父事天,降 皇車以盡敬,奉蒼璧以告虔。至誠遂通,禎祥不能以 自閟;幽贊不昧,雲物於是乎昭宣。及夫盛禮既畢,大 駕言旋,兆人仰觀於空際,太史伏奏於君前曰:「當此 和煦,靜無纖氛,照耀兮天垂愛景,霏微乎山出祥雲」, 度青霄而匪徐匪疾,向丹闕而乍合乍分。應乎一陽 之始,煥乎五采之文。氤氳搖曳,去來無際。望之雖曰 崇朝,慶之知其嗣歲。誰謂其有葉,本乎觸石而來;誰 謂其無心,偏舒捧日之勢。豈非表王者之殊祉,答泰 壇之親祭者乎?天子乃命百辟,詔有司。載筆以茲記 事,祝史葉其正辭。國慶可徵,寧虞於水旱;年豐有待, 先詠其京坻。自躋仁壽之域,肯繼《春秋》之時。且南正 上言,休徵無咈。肯比夫觀臺之望,將為備於雲物;子 月之祀,陰陽始交。豈比夫《魯史》所紀,候啟蟄而乃郊。 我禮踰舊,我祥靡究。望歲而知歲之穰,祀天而受天 之祐。五雲八風之異,寸眸遂占;三百六旬之期,一日 可候。不然者,何以炳「煥圖牒,發揮章奏?是知郊祀而 漢武奚匹,推曆而軒后懷慚。照臨之明兮將日月並 出;覆載之廣兮與天地同參。臣有睹盛儀而瞻瑞物, 願齊聖壽於終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