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第35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三百五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三百五十二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三百五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三百五十二卷目錄

 經學部傳經名儒列傳二十六

  金

  徒單鎰      張暐

  張行簡      楊雲翼

  趙秉文

  元

  余闕       郝經

  桃樞       許衡

  王鶚       李昶

  楊恭懿      楊桓

  何榮祖      申屠致遠

  劉因       吳澄

  程鉅夫      趙孟頫

  袁桷       齊履謙

  臧夢解      元明善

  虞集       虞槃

  吳萊       李好文

經籍典第三百五十二卷

經學部傳經名儒列傳二十六[编辑]

[编辑]

徒單鎰[编辑]

按《金史徒單鎰傳》:「徒單鎰,本名按,出上京路。速速保 子,猛安人。父烏輦,北京副留守。鎰穎悟絕倫,七歲習 女直字。大定四年,詔以女直字譯書籍。五年,翰林侍 講學士徒單子溫進所譯《貞觀政要》《白氏策林》等書。 六年,復進《史記》《西漢書》,詔頒行之。選諸路學生三十 餘人,令編修官溫迪罕締達教以古書,習作詩。策鎰」 在選中最精詣,遂通契丹大小字及漢字,該習經史。 久之,樞密使完顏思敬請教女直人,舉進士。九年,考 試鎰等二十七人及第,鎰授兩官,餘授一官。十五年, 詔譯諸經,著作佐郎溫迪罕締達、編修官宗璧、尚書 省譯史阿魯、吏部令史楊克忠譯解,翰林修撰移剌 傑、應奉翰林文字移剌履講究其義。鎰自中都路教 授選為國子助教,左丞相紇石烈良弼嘗到學中,與 鎰談論,深加禮敬。丁母憂,起復,充國史院編修官,累 遷翰林待制。獻《漢光武中興賦》,世宗大悅曰:「不設此 科,安得此人。」章宗即位,遷左諫議大夫。明昌元年,拜 參知政事,兼修國史。章宗銳意於治平,鎰上書,其略 曰:「臣竊觀唐、虞之書」,其臣之進言於君曰:「戒哉!懋哉! 曰吁曰都。」既陳其戒,復導其美。君之為治也,必曰「稽 于眾,舍己從人。既能聽之,又能行之,又從而興起之。 君臣上下之間,相與如此。陛下繼興隆之運,撫太平 之基,誠宜稽古崇德,留意於此。」承安五年,拜平章政 事,封濟國公。淑妃李氏擅寵,兄弟恣橫,朝臣往往出 入其門。是時,烈風昏噎連日。詔問變異之由,鎰上疏 略曰:「仁、義、禮、智、信,謂之五常。父義、母慈、兄友、弟敬、子 孝,謂之五德。今五常不立,五德不興,縉紳學古之士, 棄禮義,忘廉恥,細民違道畔義,迷不知返,背毀天常, 骨肉相殘,動傷和氣,此非一朝一夕之故也。今宜正 薄俗,順人心,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各得其道,然後和 氣普洽,福祿荐臻矣。」因論為政之術,其急有二:一曰 正臣下之心。「竊見群下不明禮義,趨利者眾,何以責 小民之從化哉?其用人也,德器為上,才美為下。兼之 者待以不次,才下行美者次之。雖有才能,行義無取 者,抑而下之,則臣下趨向正矣。」其二曰「導學者之志。 教化之行,興於學校。今學者失其本真,經史雅奧,委 而不習,藻飾虛辭,釣取祿利。乞令取士兼問經史故 實,使學者皆守經學,不惑於近習之靡,則善矣。」又曰: 「凡天下之事,叢來者非一端,形似者非一體,法制不 能盡隱於近似,乃生異論。孔子曰:『義者,天下之斷也』。 《記》曰:『義為斷之節』。伏望陛下臨制萬機,事有異議,少 凝聖慮,尋繹其端,則裁斷有定,而疑可辨矣。」鎰言皆 切時弊,上雖納其說而不能行。《胡沙虎難》作,至寧、貞 祐之際,轉敗為功,惟鎰是賴焉。宣宗即位,進拜左丞 相,封廣平郡王。明年薨。鎰明敏方正,學問該貫,一時 名士皆出其門,多至卿相。嘗嘆文士委頓,雖巧拙不 同,要以仁義道德為本。乃著《學之急》《道之要》二篇。太 學諸生。刻之於石。有《弘道集》六卷。

張暐[编辑]

按《金史張暐傳》:「暐字明仲,莒州日照縣人。博學該通, 登正隆五年進士。承安三年為御史大夫。明年,為安武軍節度使。致仕。齋居與子行簡講論古今,諸孫課 誦其側,至夜分乃罷,以為常。歷太常禮部二十餘年, 最明古今禮學家法,為士族儀表。子行簡。」

張行簡[编辑]

按《金史張行簡傳》:「行簡穎悟力學,淹貫經史。大定十 九年進士第一,除應奉翰林文字。丁母憂,歸葬益都, 杜門讀書,人莫見其面。服除復任。章宗即位,轉修撰, 進讀陳言文字,攝太常博士,累遷禮部郎中。行簡轉 對,因論典故之學,乞於太常博士之下,置檢閱官二 員,通禮學資淺者使為之,積資乃遷博士。又曰:『今雖 有《國朝集禮》,至於食貨、官職、兵刑沿革,未有成書,乞 定《會要》,以示無窮』。」承安五年,遷侍講學士、同修史,提 點司天如故。泰和二年,為宋主生日副使。上謂曰:「宋 人行禮,好事末節,苟有非是,皆須正之。」五年,群臣請 上尊號,上不許,詔行簡作批答。因問行簡:宋范祖禹 作《唐鑑》論尊號事。行簡對曰:「司馬光亦嘗諫尊號事 不若祖禹之詞深至,以為臣子生諡君父,頗似慘切。」 上曰:「卿用祖禹意答之。」行簡乞不拘對偶,引祖禹以 微見其意。從之。其文深雅,甚得代言之體。六年,為禮 部尚書兼侍講、同修國史。祕書監進《太一新曆》,詔行 簡校之。累遷太子太保、翰林學士承旨。貞祐初,轉太 子太傅。三年,卒,贈銀青榮祿大夫,諡文正。行簡端愨 慎密,為人主所知。自初入翰林,至太常、禮部,典貢舉 終身,縉紳以為榮。與弟行信同居數十年,人無間言。 所著文章十五卷,《禮例纂》一百二十卷,會同朝獻,禘 祫喪葬,皆有記錄,及清臺、皇華戒嚴,《為善自公》等記 藏於家。

楊雲翼[编辑]

按《金史楊雲翼傳》:「雲翼,字之美,樂平人。天資穎悟,初 學語輒畫地作字,日誦數千言。登明昌五年進士第 一,詞賦亦中乙科,特授承務郎,應奉翰林文字。泰和 元年,遷太常寺丞,兼翰林修撰。大安元年,翰林承旨 張行簡薦其材,且精術數,召授提點司天臺,兼翰林 修撰,俄兼禮部郎中。崇慶元年,以病歸。貞祐二年,起」 授前職,兼吏部郎中。興定二年,拜禮部尚書。四年,改 吏部尚書。是年九月,上召雲翼及戶部尚書夔、翰林 學士秉文於內殿,皆賜坐,問以講和之策,或以力戰 為言,上俯首不樂,雲翼徐以《孟子》事大事小之說解 之,上色乃和。哀宗即位,首命雲翼攝太常卿,尋拜翰 林學士。正大三年二月,復為禮部尚書兼侍讀。明年, 設益政院,雲翼為選首。每召見,賜坐而不名。時講《尚 書》,雲翼為言:「帝王之學,不必如經生分章析句,但知 為國大綱足矣。」因舉「任賢去邪,與治同道,與亂同事」, 「有言逆於汝心,有言遜於汝志」等數條,一皆本於正 心誠意。敷繹詳明,上聽忘倦。尋進《龜鑑萬年錄》《聖學》 《聖孝》之類凡二十篇。當時朝士廷議之際,多不盡言, 顧望依違,寖以成俗。一日經筵畢,因言:「『『人臣有事君 之禮,有事君之義。禮不敢齒君之路,馬蹴其芻者有 罰,入君門則趨,見君之几杖則起。君命召,不俟駕而 行;受命,不宿於家。是皆事君之禮,人臣所當盡者也。 然國家之利害,生民之休戚,一一陳之,則向所謂禮 者,特虛器耳。君曰:可而有否者獻其否』。君曰否而有 可者獻其可』。言有不從,雖引裾折檻,斷鞅軔輪,有不 恤焉者。當是時也,姑徇事君之虛禮,而不知事君之 大義,國家何賴焉?」上變色曰:「非卿,朕不聞此言。」五年, 卒,年五十有九,諡文獻。所著文集若干卷,《校大金禮 儀》若干卷,《續通鑑》若干卷,《周禮辨》一篇,《左氏》《莊》《列賦》 各一篇、《五星聚并辨》一篇、《懸象賦》一篇、「《勾股機要》《象 數雜說》」等著藏於家。

趙秉文[编辑]

按《金史趙秉文傳》:「秉文,字周臣,磁州滏陽人也。幼穎 悟,讀書若夙習。登大定二十五年進士第,調安塞簿, 遷邯鄲令。明昌六年,入為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 上書論宰相胥持國當罷,宗室守貞可大用。有司論 秉文上書狂妄,法當追解,上不欲以言罪人,遂特免 焉。泰和二年,召為戶部主事,遷翰林修撰。興定元年」, 轉侍讀學士,拜禮部尚書,兼侍讀學士,同修國史,知 集賢院事。又明年,知貢舉,坐取進士盧亞重用韻,削 兩階,因請致仕。五年,復為禮部尚書。哀宗即位,再乞 致仕,不許。改翰林學士、同修國史,兼益政院說書官。 以上嗣德在初,當日親經史以自裨益,進《無逸直解》 《貞觀政要》《申鑒》各一通。正大九年五月壬辰,卒,年七 十四。積官至資善大夫、上護軍、天水郡侯。正大間,同 楊雲翼作《龜鑑萬年錄》上之。又因進講,與雲翼共集 自古治術,號《君臣政要》為一編以進焉。秉文自幼至 老,未嘗一日廢書。著《易叢說》十卷,《中庸說》一卷,《揚子 發微》一卷,《太元箋贊》六卷,《文中子類說》一卷,《南華略 釋》一卷,《列子補注》一卷,刪集《論語》《孟子解》各一十卷, 《資暇錄》一十五卷。所著文章號《滏水集》者三十卷。

[编辑]

===余闕===按《元史余闕傳》:「闕字廷心,廬州人。少喪父,授徒以養 母,與吳澄弟子張恆遊,文學日進。元統元年,賜進士 及第,授同知泗州事。俄召入應奉翰林文字,轉中書 刑部主事。以不阿權貴,棄官歸。尋以修遼、金、宋三史 召,復入翰林,為脩撰,拜監察御史。丁母憂歸。廬州盜 起河南,至正十三年,起闕副使,僉都元帥府事,分兵」 守安慶、保鄣。論功,拜江淮行省參知政事,仍守安慶。 十七年十月,陳友諒薄城下,群盜四面蟻集,外無一 甲之援。闕身當之,以孤軍血戰,斬首無算,被十餘創, 日中城陷,闕知不可為,引刀自剄,墮清水塘中。闕號 令嚴信,與下同甘苦,稍暇,即注《周易》,帥諸生謁郡學 會講,立軍士門外以聽,使知尊君親上之義。卒時年 五十六。事聞,封豳國公,諡忠宣。闕留意經術,《五經》皆 有傳注。為文有氣魄,能達其所欲言。詩體尚江左高, 視鮑、謝、徐、庾以下不論也。篆、隸亦古雅可傳。

郝經[编辑]

按《元史郝經傳》,「經字伯常,其先潞州人,徙澤州之陵 川。家世業儒,祖天挺,元裕嘗從之學。金亡,徙順天。家 貧,晝則負薪米為養,暮則讀書。居五年,為守帥張柔、 賈輔所知,延為上客。二家藏書皆萬卷,經博覽無不 通,往來燕趙間。元裕每語之曰:『子貌類汝祖,才器非 常。勉之』。」憲宗二年,世祖以皇弟開邸金蓮川,召經,諮 以經國安民之道,條上數十事,大悅,遂留王府。是時, 連兵于宋。憲宗入蜀,命世祖總統東師,經從至濮,進 《七道議》七千餘言,乃以楊惟中為江淮荊湖南北等 路宣撫使,經為副將。明年,世祖即位,以經為翰林侍 讀學士,佩金虎符,充國信使,使宋,告即位,且定和議。 詔曰:「朕初即位,庶事草創,卿當遠行,凡可輔朕者,亟 以聞。」經奏便宜十六事,皆立政大要。時賈似道方以 卻敵為功,恐經至謀泄,竟館經真州,羈困七年。又九 年,帝遣禮部尚書中都海牙及經弟行樞密院都事 郝庸入宋,問執行人之罪。宋懼,以禮送經歸。明年夏, 至闕,錫燕大庭,咨以政事,賞賚有差。秋七月卒,年五 十三。諡文忠。經為人尚氣節,為學務有用。及被留,思 托言垂後,撰《續後漢書》《易》《春秋外傳》《太極演原》《古錄》 《通鑑書法》《玉衡》《貞觀》等書及文集,凡數百卷。其文豐 蔚豪宕,善議論。詩多奇崛。拘宋十六年,從者皆通於 學。書佐苟宗道,後官至國子祭酒。經還之歲,汴中民 射鴈金明池,得繫帛書詩云:「霜落風高恣所如,歸期 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繳,窮海纍臣有帛書。後 題曰:「至元五年九月一日放鴈,獲者勿殺,國信大使 郝經書于真州忠勇軍營新館。」其忠誠如此。

姚樞[编辑]

按《元史姚樞傳》:「樞字公茂,柳城人,後遷洛陽,少力學, 內翰宋九嘉識其有王佐略,楊惟中乃與之偕覲太 宗。歲乙未,南伐,詔樞從惟中即軍中求儒道釋醫、卜 者。會破棗陽,主將將盡坑之,樞力辯非詔書意,他日 何以復命?乃蹙數人逃入篁竹中,脫死拔德安得名 儒趙復,始得程頤、朱熹書。辛丑,賜金符,為燕京行臺」 郎中,棄官攜家來輝州,作家廟,別為室,奉孔子及宋 儒周惇頤等象刊諸經,惠學者讀書鳴琴,若將終身。 時許衡在魏,至輝,就錄程、朱所註書以歸,謂其徒曰: 「曩所授受皆非,今始聞進學之序。」既而盡室依樞以 居。世祖在潛邸,遣趙璧召樞至,大喜,待以客禮,詢及 治道,乃為書數千言,首陳二帝三玉之道,以治國平 天下之大經,彙為八目,曰修身、力學、尊賢、親親、畏天、 愛民、好善、遠佞,次及救時之弊,為條三十。世祖奇其 才,使授《世子經》。世祖即位二年,拜大司農。樞奏曰:「在 太宗世,詔孔子五十一代孫元措仍襲封衍聖公」,卒。 其子與族人爭襲爵,訟之潛藩。帝時曰:「『第往力學,俟 有成德達才則官之』。又曲阜有太常雅樂,憲宗命東 平守臣輦其歌工舞郎,與樂色俎豆,至日月山,帝親 臨觀,飭東平守臣,員闕充補,無輟肄習。且陛下閔聖 賢之後,《詩》《書》不通,與凡庶等,既命洛士楊庸選孔、顏、 孟三族諸孫俊秀者教之,乞真授庸教官,以成國家 育材待聘、風動四方之美。王鏞練習故實,宜令提舉 禮樂,使不致崩壞。」皆從之。詔赴中書議事,及講定條 格,且勉諭曰:「省中庶務,須賴一二老成同心圖贊。其 與尚書劉肅往盡乃心,其尚無隱。」及修《條格》成,與丞 相史天澤奏之,帝深嘉納焉。十三年,拜翰林學士丞 旨。十七年,卒,年七十八,諡曰文獻。子煒,仕為平章政 事。

許衡[编辑]

按《元史許衡傳》:「衡字仲平,懷之河內人也。父通,避地 河南,以泰和九年九月生衡于新鄭縣。幼有異質,七 歲入學,授章句,問其師曰:『讀書何為』?師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師大奇之,每授書,又能問其旨義。久 之,師謂其父母曰:『兒穎悟不凡,他日必有大過人者, 吾非其師也』。遂辭去,父母強之,不能止。如是者凡三」 更。師稍長,嗜學如饑渴。然遭世亂,且貧無書,嘗從日 者家見書疏義,因請寓宿手抄歸。既逃難徂徠山,始得《易》王輔嗣說。時兵亂中,衡夜思晝誦,身體而力踐 之。往來河、洛間,從柳城姚樞得伊、洛程氏及新安朱 氏書,益大有得。尋居蘇門,與樞及竇默相講習,凡經 傳子、史無所不講,慨然以道為己任,嘗語人曰:「綱常 不可一日而亡於天下,苟在上者無以任之,則在下 之任也。」凡喪祭娶嫁,必徵于《禮》,以倡其鄉人,學者寖 盛。家貧躬耕,粟熟則食,粟不熟則食,穅覈菜茹,處之 泰然,謳誦之聲聞戶外如金石。甲寅,世祖出王秦中, 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為京兆提學。秦人新脫于兵, 欲學無師,聞衡來,人人莫不喜幸來學,郡縣皆建學 校,民大化之。中統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師。時 王文統以言利進為平章政事,衡、樞輩入侍,言「治亂 休戚必以義為本」,文統患之。且竇默日于帝前排其 學術,疑衡與之為表裡,乃奏以樞為太子太師,默為 太子太傅,衡為太子太保,陽為尊用之,實不使數侍 上也。默以屢攻文統不中,欲因東宮避禍,與樞拜命, 將入謝。衡曰:「此不安于義也,姑勿論。《禮》,師傅與太子 位東西鄉,師傅坐,太子乃坐。公等度能復此乎?不能, 則師道自我廢也。」樞以為然,乃相與懷制立殿下,五 辭乃免。改命樞大司農,默翰林侍講學士,衡國子祭 酒。未幾,衡亦謝病歸。至元二年,帝以安童為右丞相, 欲衡輔之。復召至京師,命議事中書省。衡乃上疏曰: 「《孟子》以責難於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孔子謂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臣之所守,大意蓋如此也。伏望 陛下寬其不佞,察其至懷,則區區之愚,亦或有小補 云。」書奏,帝嘉納之。六年,命與太常卿徐世隆定朝儀。 儀成,帝臨觀甚悅。又詔與太保劉秉忠、左丞張文謙 定官制。衡歷考古今,分併統屬之序,去其權攝,增置 冗長、側置者,凡省、部、院、臺、郡縣與夫后妃、儲藩、百司 所聯屬統制,定為圖。七年,奏上之。八年,以為集賢大 學士,兼國子祭酒,親為擇蒙古弟子俾教之。衡聞命, 喜曰:「此吾事也。國人子大朴未散,視聽專一,若置之 善類中,涵養數年,將必為國用。」乃請徵其弟子王梓、 劉季偉、韓思永、耶律有尚、呂端善、姚燧、高凝、白棟、蘇 郁、姚燉、孫安、劉安中十二人為伴讀。詔驛召之來京 師,分處各齋,以為齋長。時所選子弟皆幼穉衡,待之 如成人,愛之如子;出入進退,其嚴若君臣。其為教,因 覺以明善,因明以開蔽,相其動息,以為張弛。課誦少 暇,即習《禮》,或習書;算少者則令習拜跪揖讓、進退應 對,或射或投壺,負者罰讀書若干遍。久之,諸生人人 自得尊師敬業,下至童子,亦知三綱五常為生人之 道。十年,權臣屢毀漢法,諸生廩食或不繼。衡請還懷。 帝以問翰林學士王磐,磐對曰:「衡教人有法,諸生行 可從政,此國之大體,宜勿聽其去。」帝命諸老臣議其 去留。竇默為衡懇請之,乃聽。衡還,以贊善王恂攝學 事。劉秉忠等奏,乞以衡弟子耶律有尚、蘇郁、白棟為 助教,以守衡規矩。從之。十三年,詔王恂定新歷。恂以 為歷家知歷數而不知歷理,宜得衡領之。乃以集賢 大學士兼國子祭酒、教領太史院事。十七年,歷成,奏 上之,賜名曰《授時曆》,頒之天下。六月,以疾請還懷,皇 太子為請于帝,以子師可為懷孟路總管以養之,且 使東宮官來諭衡曰:「公毋以道不行為憂也,公安則 道行有時矣。」其善藥自愛。十八年,病卒,年七十三。是 日大雷電,風拔木,懷人無貴賤少長皆哭於門,四方 學士聞訃皆聚哭,有數千里來祭哭墓下者。衡善教, 其言煦煦,雖與童子語,如恐傷之。故所至,無貴賤賢 不肖,皆樂從之,隨其才昏明大小,皆有所得,可以為 世用。所去,人皆哭泣不忍舍服。念其教,如金科玉條, 終身不敢忘。或未嘗及門傳其緒餘,而折節力行為 名世者,往往有之。聽其言,雖武人、俗士、異端之徒,無 不感悟者。丞相安童,一見衡,語同列曰:「若軰自謂不 相上下,蓋十百與千萬也。」翰林承旨王磐,氣概一世, 少所與可,獨見衡曰:「先生神明也。」大德二年,贈榮祿 大夫、司徒,諡文正。至大二年,加正學垂憲佐運功臣、 太傅、開府儀同三司,封魏國公。皇慶二年,詔從祀孔 子廟廷。延祐初,又詔立書院京兆以祀衡,給田奉祠 事,名魯齋書院。魯衡居魏時所署齋名也。

王鶚[编辑]

按《元史王鶚傳》:「鶚字百一,曹州東明人。曾祖成祖立, 父琛。鶚始生,有大鳥止于庭,鄉先生張奫曰:『鶚也,是 兒其有大名乎』?因名之。幼聰悟,日誦千餘言,長工詞 賦。金正大元年,中進士第一甲第一人出身,授應奉 翰林文字。世祖在藩邸,訪求遺逸之士,遣使聘鶚。及 至,使者數軰迎勞,召對,進講《孝經》《書》《易》及齊家治國」 之道,古今事物之變,每夜分乃罷。世祖曰:「我雖未能 即行,汝言安知異日不能行之耶?」歲餘乞還,命近侍 闊闊、柴楨等五人從之學。世祖即位,建元中統,首授 翰林學士承旨,制誥典章,皆所裁定。至元元年,加資 善大夫。十年卒,年八十四,諡文康。鶚性樂易,為文章 不事雕飾。嘗曰:「學者當以窮理為先。分章析句,乃經 生舉子之業,非為己之學也。」著《論語集義》一卷,《汝南遺事》二卷,詩文四十卷,曰《應物集》。

李昶[编辑]

按《元史李昶傳》:「昶字士都,東平須城人。父世弼,從外 家受孫明復《春秋》,得其宗旨。金興定二年,父子廷試, 昶以《春秋》中第二甲第二人,世弼第三甲第三人,父 子褒貶各異,時人以比向歆。昶穎悟過人,讀書如夙 習,無故不出戶外,鄰里罕識其面。至大改元,超授儒 林郎,以父憂去官,杜門教授,一時名士若李謙、馬紹」、 吳衍輩,皆出其門。世祖伐宋,次濮州,聞昶名,召見,問 治國用兵之要,昶上疏對,世祖嘉納之。明年,世祖即 位,召至開平,訪以國事。昶知無不言,眷遇益隆。世祖 嘗燕處,望見昶,輒斂容曰:「李秀才至矣。」其見敬禮如 此。特授翰林侍講學士。至元六年,請老以歸。二十六 年卒,年八十有七。昶嘗集《春秋》諸家之說折中之,曰 「《春秋左氏遺意》二十卷。」早年讀《論》《孟》,見先儒之失,考 訂成編,及得朱氏、張氏解,往往脗合,其書遂不復出, 獨取《孟子》舊說新說矛盾者,參考歸一,附以己見,為 《孟子權衡遺說》五卷。

楊恭懿[编辑]

按《元史楊恭懿傳》:「恭懿,字元甫,奉元人。力學強記,日 數千言,雖從親逃亂,未嘗廢業。年十七西還,家貧,服 勞為養,暇則就學,書無不讀,尤深于《易》《禮》《春秋》。後得 朱熹集註四書,嘆曰:『人倫日用之常,天道性命之妙, 皆萃此書矣。父沒,水漿不入口者五日,居喪盡禮。至 元七年,與許衡俱被召,恭懿不至。衡拜中書左丞日』」, 於右相安童前稱譽恭懿之賢,丞相以聞。十年,詔遣 使召之,以疾不起。十一年,太子下教中書,俾如漢惠 聘四皓者以聘恭懿,乃至京師。十二年,侍讀學士徒 單公履請設取士科,詔與恭懿議之。恭懿言:「《明詔》有 謂士不治經學,孔孟之道,日為賦詩空文,斯言誠萬 世治安之本。今欲取士,宜敕有司舉有行檢、通經史 之士,使無投牒自售,試以經義論策。夫既從事實學, 則士風還淳,民俗趍厚,國家得才矣。」奏入,帝善之。會 北征恭懿,遂歸田里。十六年,詔安西王相敦遣赴闕, 入見詔于太史院,改曆授集賢學士,兼太史院事。十 八年,辭歸。二十年,以太子賓客召。二十二年,以昭文 館學士領太史院事召,二十九年,以議中書省事召, 皆不行。三十一年,卒,年七十。

楊桓[编辑]

按《元史楊桓傳》:「桓字武子,兗州人。幼警悟,讀《論語》至 『宰予晝寢』章,慨然有立志,由是終身非疾病未嘗晝 寢。弱冠為郡,諸生名公咸稱譽之。中統四年,補濟州 教授,由濟寧路教授召為太史院校書郎,奏敕撰儀 表銘、曆日序,文辭典雅,賜楮幣千五百緡,辭不受,遷 祕書監丞。至元三十一年,拜監察御史。成宗即位,桓」 疏上時務二十一事,疏奏,帝嘉納之。未幾,陞祕書少 監,預修《大元一統志》。秩滿歸兗州,以貲業悉與弟楷, 鄉里稱焉。大德三年,以國子司業召,未赴,卒,年六十 六。桓為人寬厚,事親篤孝,博覽群籍,著《六書統》《六書 泝源》《書學正韻》,大抵推明許氏之說,而意加深。皆行 于世。

何榮祖[编辑]

按《元史何榮祖傳》:榮祖字繼先,其先太原人,後徙家 廣平,累遷擢御史臺都事。始折節讀書,日記數千言。 未幾,御史臺除治書侍御史,陞侍御史,出為山東按 察使,特授集賢殿大學士。未幾,為尚書右丞,改中書 右丞,拜昭文館大學士,又加平章政事。卒年七十九, 贈光祿大夫,諡文憲。所著書有《大畜十集》,又有《學易 記》《載道集》《觀物外篇》等書。

申屠致遠[编辑]

按《元史申屠致遠傳》:「致遠,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從 其父義,徙居東平之壽張。致遠肄業府學,與李謙、孟 祺等齊名。至元七年,崔斌守東平,聘為學官。十年,御 史臺辟為掾,不就,授太常太祝,兼奉禮郎。帝遣太常 卿索羅問毛血之薦,致遠對曰:『毛以告純,血以告新, 禮也』。」宋平,焦友直、楊居寬宣慰兩淛,舉為都事。首言 「宋圖籍宜上之朝,江南學田當仍以贍學」,行省從之。 遷總管府推官。西僧楊璉真加作浮圖于宋故宮,欲 取高宗所書《九經》石刻以築基,致遠力拒之,乃止。改 壽昌府判官。二十年,拜江南行臺監察御史。二十八 年,丁父憂。二十九年,僉江東建康道肅政廉訪司事, 未至,移疾還。元貞元年,纂修《世祖實錄》,召為翰林待 制,不赴。大德二年,疾卒。致遠清修苦節,恥事權貴,聚 書萬卷,名曰「墨莊。」家無餘產,教諸子如師友。所著《忍 齋行槁》四十卷,《釋奠通禮》三卷,《杜詩纂例》十卷,《集驗 方》二十卷,《集古印章》三卷。

劉因[编辑]

按《元史劉因傳》:「因字夢吉,天資絕人。三歲識書,日記 千百言,過目即成誦。六歲能詩,七歲能屬文,落筆驚 人。甫弱冠,才器超邁,日閱方冊,思得如古人者,友之, 作《希聖解》。國子司業硯彌堅,教授真定,因從之游,同舍諸生皆莫能及。初為經學,究訓詁疏釋之說,輒歎 曰:『聖人精義,殆不止此』!及得周、程、張、邵、朱、呂之書,一」 見能發其微,曰:「我固謂當有是也。」及窮其學之所長, 而曰:「邵至大也,周至精也,程至正也,朱子極其大,盡 其精,而貫之以正也。」其高見遠識率類此。因蚤喪父, 事繼母至孝。家居教授,師道尊嚴,弟子造其門者,隨 材器教之,皆有成就,不忽朮。以因學行薦于朝。至元 十九年,有詔徵,因擢承德郎、右贊善大夫。初,裕皇建 學宮中,命贊善王恂教近侍子弟,恂卒,乃命因繼之。 未幾,以母疾辭歸。明年,丁內艱。二十八年,詔復遣使 者以集賢學士、嘉議大夫徵,因以疾固辭,且上書宰 相,朝廷不強致。帝聞之,亦曰:「古有所謂不召之臣,其 斯人之徒歟?」三十年夏四月十六日卒,年四十五,聞 者嗟悼。延祐中,贈翰林學士、資善大夫、護軍,追封容 城郡公,諡「文靖。」因所著有《四書精要》三十卷、詩五卷, 號《丁亥集》,因所自選。又有文集十餘卷,及《小學四書》 語錄,皆門生故友所錄,惟《易繫辭說》乃因病中親筆 云。

吳澄[编辑]

按《元史吳澄傳》:「澄字幼清,撫州崇仁人。高祖曄,初居 咸口里,當華蓋、臨川二山間,望氣者徐覺言其地當 出異人。澄生前一夕,鄉父老見異氣降其家,鄰嫗復 夢有物蜿蜒降其舍傍池中,旦以告人,而澄生三歲, 穎悟日發,教之古詩,隨口成誦。五歲,日受千餘言,夜 讀書至旦,母憂其過勤,節膏火,不多與。澄候母寢,燃」 火復誦習。九歲,從群子弟試鄉校,每中前列。既長,于 經、傳皆習通之,知用力聖賢之學。至元十三年,民初 附,盜賊所在蜂起。樂安鄭松招澄居布水谷,乃著《孝 經章句》,校定《易》《書》《詩》《春秋》《儀禮》及《大、小戴記》。侍御史 程鉅夫奉詔求賢江南,起澄至京師。未幾,以母老辭 歸。鉅夫請置澄所著書於國子監,以資學者,朝廷命 有司即其家錄上。元貞初,游龍興,按察司經歷郝文 迎至郡學,日聽講論,錄其問答,凡數千言。行省掾。元 明善以文學自負,嘗問澄《易》《詩》《書》《春秋》奧義,嘆曰:「與 吳先生言,如探淵海。」遂執弟子禮終其身。至大元年, 召為國子監丞。先是,許文正公衡為祭酒,始以朱子 《小學》等書授弟子,久之漸失其舊。澄至旦燃燭堂上, 諸生以次受業。日昃,退燕居之室,執經問難者接踵 而至。澄各因其材質,反覆訓誘之,每至夜分,雖寒暑 不易也。皇慶元年,陞司業,用程純公《學校奏疏》、胡文 定公《六學教法》、朱文公《學校貢舉私議》,約之為教法 四條:一曰經學,二曰行實,三曰文藝,四曰治事,未及 行。又嘗為學者言:「朱子於道問學之功居多,而陸子 靜以尊德性為主。問學不本於德性,則其蔽必偏於 言語訓釋之末,故學必以德性為本,庶幾得之。」議者 遂以澄為陸氏之學,非許氏尊信朱子本意,然亦莫 知朱、陸之為何如也。澄一夕謝去,諸生有不謁告而 從之南者。俄拜集賢直學士。英宗即位,超遷翰林學 士。泰定元年,初開經筵,首命澄與平章政事張珪、國 子祭酒鄧文原為講官。在至治末,詔作太廟,議者習 見同堂異室之制,乃作十三室。未及遷奉,而國有大 故,有司疑于昭穆之次,命集議之。澄議曰:「世祖混一 天下,悉攷古制而行之。古者天子七廟,廟各有宮,太 祖居中,左三廟為昭,右三廟為穆,昭穆神主各以次 遞遷,其廟之宮,頗如今之中書六部。夫省部之設,亦 倣金、宋,豈以宗廟敘次而不攷古乎?」有司急于行事, 竟如舊次云。時澄已有去志,會修《英宗實錄》,命總其 事。居數月,《實錄》成,未上,即移疾不出。中書左丞許師 敬奉旨賜宴國史院,仍致朝廷勉留之意,宴罷,即出 城登舟去。中書聞之,遣官驛追,不及而還,言於帝曰: 「吳澄國之名儒,朝之舊德,今請老而歸,不忍重勞之, 宜有所褒異。」詔加資善大夫,仍以金織文綺二及鈔 五千貫賜之。澄身若不勝衣,正坐拱手,氣融神邁,答 問亹亹,使人渙若冰釋。弱冠時嘗著《說》曰:「道之大原 出於天,神聖繼之。堯舜而上,道之元也;堯舜而下其 亨也;洙泗鄒魯其利也;濂洛關閩其貞也。分而言之, 上古則羲、黃其元,堯舜其亨,禹湯其利,文武、周公其 貞乎。中古之統,仲尼其元,顏、曾其亨乎!子思其利,孟 子其貞乎。近古之統,周子其元,程、張其亨也,朱子其 利也。孰為今之貞乎?未之有也。然則可以終無所歸 哉!」其早以斯文自任如此,故出登朝署,退歸于家。與 郡邑之所經由,士大夫皆迎請執業。而四方之士不 憚數千里躡屩負笈來學山中者,常不下千數百人。 少暇即著書,至將終猶不置也。於《易》《春秋》《禮記》各有 纂言,盡破傳註穿鑿,以發其蘊,條歸紀敘,精明簡潔, 卓然成一家言。作《學基》《學統》二篇,使人知學之本與 「為學之序。」尤有得於邵子之學。校定《皇極經世書》,又 校正《老子》《莊子》《太元經》、樂律及《八陣圖》、郭璞葬書。初, 澄所居草屋數間,程鉅夫題曰「草廬」,故學者稱之為 「草廬先生。」天曆四年六月,得疾,有大星墜其舍東北。 澄卒,年八十五。追封臨川郡公,諡文正

程鉅夫[编辑]

按《元史程鉅夫傳》:「鉅夫,名文海,避武宗廟諱,以字行。 世祖時,授宣武將軍、管軍千戶。他日召見,問賈似道 何如人,鉅夫條對甚悉。帝說,給筆札書之,乃書二十 餘幅以進。帝大奇之,因置之翰林,為應奉翰林文字, 屢遷集賢直學士,兼祕書少監。至元二十年,加翰林 集賢學士,同領會同館事。二十三年見帝,首陳興建」 國學,乞遣使江南,搜訪遺逸,帝嘉納之。二十四年,拜 侍御史,行御史臺事。奉詔求賢于江南,鉅夫薦趙孟 頫等二十餘人,帝皆擢置臺憲及文學之職。三十年, 出為閩海道肅政廉訪使,興學明教,吏民愛之。大德 八年,召拜翰林學士,商議中書省事。十年,以亢旱應 詔陳弭災之策,其目有五:曰敬天,曰尊祖,曰清心,曰 持體,曰更化。帝皆然之。皇慶二年,詔鉅夫偕平章政 事李孟、偕參知政事許師敬議行貢舉法。鉅夫建言 「經學當主程頤、朱熹,傳註文章,宜革唐、宋宿弊。」命鉅 夫草詔行之。三月,以病乞還。居五年卒,年七十。泰定 二年,贈大司徒、柱國,進封楚國公,諡文憲。

趙孟頫[编辑]

按《元史趙孟頫傳》:「孟頫,字子昂,宋太祖子秦王德芳 之後也。幼聰敏,讀書過目輒成誦,為文摻筆立就。宋 亡家居,益自力于學。至元二十三年,行臺侍御史程 鉅夫奉詔搜訪遺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見。孟頫 才氣英邁,神采煥發,如神仙中人。世祖顧之喜,使坐 右丞葉李上。時方立尚書省,命孟頫草詔頒天下,帝」 覽之,喜曰:「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授兵部郎中,遷集 賢直學士。帝欲使孟頫與聞中書政事,孟頫固辭。有 旨令出入宮門無禁,每見,必從容語及治道,多所裨 益。延祐三年,拜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帝眷之甚 厚,以字呼之而不名。六年,得請南歸。至治元年,英宗 遣使即其家俾書《孝經》。二年,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國 公,諡文敏。孟頫所著有《尚書註》,有《琴原》《樂原》,得律呂 不傳之妙,詩文清邃奇逸,讀之使人有飄飄出塵之 想。篆籀、分、隸、真、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 下。天竺有僧數萬里來求其書歸,國中寶之。其畫山 水、木石、花竹、人馬,尤精緻。前史官楊載稱孟頫之才, 頗為書畫所掩。知其「書畫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 者,不知其經濟之學。」人以為知言云。

袁桷[编辑]

按《元史袁桷傳》:「桷字伯長,慶元人,宋同知樞密院事 韶之曾孫。為童子時,已著聲,部使者舉茂才異等,起 為麗澤書院山長。大德初,閻復、程文海、王構薦為翰 林國史院檢閱官。時初建南郊,桷進十議曰:『天無二 日,天既不得有二,五帝不得謂之天,作《昊天五帝議》。 祭天歲或為九,或為二,作《祭天名數議》。圜丘不見于』」 《五經》,郊不見于《周官》,作《圜丘非郊議》。后土,社也,作《后 土即社議》。三歲一郊,非古也,作《祭天無間歲議》。燔柴 見于古經,《周官》以禋祀為天,其義各有旨,作《燔柴泰 壇議》。祭天之牛角繭栗,用牲于郊,牛二。合配而言之, 增群祀而合祠,非周公之制矣,作「《郊不當立從祀議》。 郊,質而尊之義也;《明堂》,文而親之義也,作《郊明堂禮 儀異制議》。郊用辛,魯禮也,卜不得常為辛,作《郊非辛 日議》。北郊不見于《三禮》,尊地而遵北郊,鄭元之說也, 作《北郊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陞應奉翰林文字、 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 書,歷兩考,遷待制,又再任,拜集賢直學士。久之,移疾 去官,復仍以直學士召入集賢。未幾,改翰林直學士、 知制誥、同修國史。至治元年,遷侍講學士。泰定初,辭 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所著有 《易說》《春秋說》《清容居士集》。泰定四年,卒,年六十一。贈 中奉大夫、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護軍,追封 陳留郡公,諡文清。

齊履謙[编辑]

按《元史齊履謙傳》:「履謙字伯恆。父義,善算術。履謙生 六歲,從父至京師。七歲讀書一過即能記憶。年十一, 教以推步星曆,盡曉其法。十三從師,聞聖賢之學,自 是以窮理為務,非洙、泗、伊、洛之書不讀。至元十六年, 補星曆生。二十九年,授星曆教授。仁宗即位,嘉尚儒 術,臺臣言履謙有學行,可教國學子弟。擢國子監丞」, 改授奉直大夫、國子司業,與吳澄並命,時號「得人。」每 五鼓入學,風雨寒暑,未嘗少怠,其教養有法,諸生皆 畏服。未幾,復以履謙簽太史院事。自履謙去國學,吳 澄亦移病歸,學制稍為之廢。延祐元年,詔擇善教者, 於是復以履謙為國子司業。履謙律身益嚴,教道益 張,每齋置伴讀一人為長,雖助教闕員,而諸生講授 不絕。時命國子生歲貢六人,以入監先後為次第。履 謙曰:「不攷其業,何以興善而得人?」乃酌舊制,立升齋、 積分等法,每季攷其學行,以次遞升,既升上齋,又必 踰再歲,始與私試。孟月、仲月試經疑經義,季月試古 賦詔誥章表策,蒙古、色目試明經策問,辭理俱優者 一分,辭平理優者為「半分,歲終積至八分者充高等以四十人為額。然後集賢、禮部定其藝業及格者六 人,以充歲貢。三年不通一經,及在學不滿一歲者,並 黜之。」帝從其議。自是人人勵志,多文學之士。天曆二 年九月卒。履謙篤學勤苦,家貧無書。及為星曆生,在 太史局,會祕書監輦亡宋故書,留置本院,因晝夜諷 誦,深究自得,故其學博洽精通,自六經諸史、天文、地 理、禮樂律曆,下至陰陽五行、醫藥卜筮,無不淹貫。尤 精經籍,著《大學四傳小註》一卷,《中庸章句續解》一卷, 《論語言仁通旨》二卷,《書傳詳說》一卷,《易繫辭旨略》二 卷,《易本說》四卷,《春秋諸國統紀》六卷。以「皇極」之名見 於《洪範》,「皇極」之數始於邵氏《經世書》,數非「極也,特寓 其數於極耳。」著《經世書入式》一卷,《經世書》有內外篇, 內篇則因極而明數,外篇則由數而會極,著《外篇微 旨》一卷。至順三年五月,贈翰林學士、資善大夫、上護 軍,追封汝南郡公,諡文懿。

臧夢解[编辑]

按《元史臧夢解傳》:「夢解,慶元人。宋末中進士第,未官 而國亡。至元十三年,授奉訓大夫。淛東宣慰司舉夢 解才兼儒吏,可試州郡,朝廷是之,授息州知州。未行, 改知海寧州。時淮東按察副使王慶之按行至其州, 見夢解剛直廉正,而學有淵奧,政平訟簡,為諸州縣 最,乃舉夢解才德兼備,宜擢清要,以展所蘊。二十七」 年,御史苟宗道舉其名上聞,除同知桂陽路總管府 事。三十年,擢奉議大夫、廣西肅政廉訪副使。大德六 年,遷浙東肅政廉訪副使。九年,以亞中大夫、湖南宣 慰副使致仕。至元元年卒。夢解博學洽聞,為時名儒, 然不少迂腐,而敏於政事,其操守尤為介特。所著書 有《周官考》三卷,《春秋微》一卷。夢解嘗自號魯山大夫, 士之稱之者不以官,皆曰「魯山先生」云。

元明善[编辑]

按《元史元明善傳》:「明善字復初,大名清河人。資穎悟 絕出,讀書過目輒記,諸經皆有師法,而尤深於《春秋》。 弱冠游吳中,已名能文章。浙東使者薦為安豐、建康 兩學正,辟掾行樞密院。時董士選僉院事,待之若賓 友,不敢以曹屬御之。及士選陞江西左丞,又辟為省 掾。仁宗居東宮,首擢為太子文學。及即位,改翰林待」 制,與修《成宗實錄》,陞翰林直學士。詔節尚書經文,譯 其關政要者以進。明善舉宋忠臣子集賢直學士文 陞同譯,潤許之。書成,每奏一篇,帝必稱善曰:「二帝三 王之道,非卿莫聞也。」修《武宗實錄》,又陞翰林侍講學 士,改禮部尚書。正孔氏宗法。以宣聖五十五世孫思 晦襲封衍聖公事,上制可之。擢參議中書省事,修《仁 宗實錄》。英宗親祼太室,禮官進祝冊,請署御名,命明 善代署者三,眷遇之隆,當時莫並焉。至治二年卒於 位。泰定間,贈資善大夫,追封清河郡公,諡曰文敏。明 善早以文章自豪,出入秦、漢間,晚益精詣,有文集行 世。初在江西、金陵,每與虞集劇論以相切劘。明善言: 「集治諸經,惟朱子所」定者耳,自漢以來先儒所嘗盡 心者,考之殊未博。《集》亦言:「凡為文辭,得所欲言而止, 必如明善云,若雷霆之震驚,鬼神之靈變,然後可非 性情之正也。」明善一子晦蔭,受峽州路同知,早卒。

虞集[编辑]

按《元史虞集傳》,「集字伯生,曾祖剛簡,嘗與臨卭魏了 翁,成都范仲黼、李心傳輩講學蜀東門外,得程朱氏 微旨,著《易》《詩》《書》《論語說》以發明其義,蜀人師尊之。祖 㠭,亦以文學知名。父汲,翰林院編修官。娶楊氏,國子 祭酒文仲女。咸淳間,文仲守衡,以汲從,未有子,為禱 於南岳。集之將生,文仲晨起衣冠,坐而假寐。夢一道」 士至前,牙兵啟曰:「南嶽真人來見。」既覺,聞甥館得男, 心頗異之。集三歲,即知讀書。歲乙亥,汲挈家趨嶺外, 干戈中無書冊可攜,楊氏口授《論語》《孟子》《左氏傳》、歐 蘇文,聞輒成誦。比還長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則已盡 讀諸經,通其大義矣。文仲世以《春秋》名家,而族弟參 知政事棟,明於性理之學,楊氏在室,即盡通其說,故 集與弟槃皆受業家庭,出則以契家子從吳澄遊,授 受具有源委。左丞董士選自江西除南行臺中丞,延 集家塾。大德初,以大臣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雖以 訓迪為職,而益自充廣,不少暇佚。除國子助教,即以 師道自任。諸生時其退,每挾策趨門下,卒叢他館,生 多相率詣集請益。丁內艱,服除,再為助教,除博士,監 祭殿上。有劉生者被酒失禮俎豆間,集言諸監請削 其籍。大臣有為劉生謝者,集持不可,曰:「國學,禮義之 所出也。此而不治,何以為教?」仁宗在東宮,傳旨諭集 勿竟其事。集以劉生失禮狀上之,移詹事院,竟黜劉 生。仁宗更以集為賢。即位,遷集賢修撰。因會議學校, 上議曰:「師道立則善人多。學校者,士之所受教,以至 於成德達材者也。今天下學官,猥以資格授彊,加之 諸生之上,而名之曰師爾,有司弗信之,生徒弗信之, 于學校無益也。如此而望師道之立,可乎?下州小邑 之士,無所聞見,父兄所以導其子弟,初無必為學問 之實意,師友之游從,亦莫辨其邪正。然則所謂賢材者,非自天降地出,安有可望之理哉!」為今之計,莫若 使守令求經明行修成德者,身師尊之,至誠懇惻以 求之,其德化之及,庶乎有所觀感也。其次則求夫操 履近正而不為詭異駭俗者,確守先儒經義師說,而 不敢妄為奇論者,眾所敬服而非鄉愿之徒者,延致 之日,諷誦其書,使學者習之,入耳著心以正其本,則 他日亦當有所發也。其次則取鄉貢至京師罷歸者。 其議論文藝,猶足以聳動其人,非若泛泛莫知根柢 者矣。六年,除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泰定初,考 試禮部,言於同列曰:「國家科目之法,諸經傳注各有 所主者,將以一道德,同風俗,非欲使學者專門擅業, 如近代《五經》學究之固陋也。聖經深遠,非一人之見 可盡。試藝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 定主意,則求賢之心狹,而差自此始矣。」後再為考官, 率持是說,故所取每稱得人。除國子司業,遷祕書少 監。天子幸上都,以講臣多高年,命集與集賢侍讀學 士王結執經以從。自是歲嘗在行。經筵之制,取經史 中切于心德治道者,用《國語》《漢文》兩進讀。潤譯之際, 患夫「陳聖學者未易於盡其要,指時務者尤難於極 其情,每選一時精於其學者為之,猶數日乃成一篇, 集為反覆古今名物之辨以通之,然後得以無忤。其 辭之所達,萬不及一,則未嘗不退而竊歎焉。」拜翰林 直學士,俄兼國子祭酒。文宗在潛邸已知集名,既即 位,命集仍兼經筵。有旨采輯本朝典故,倣《唐、宋會要》 修《經世大典》,命集與中書平章政事趙世延同任總 裁。集言:「禮部尚書馬祖常多聞舊章,國子司業楊宗 瑞素有曆象地理、記問度數之學,可共領典。翰林修 撰謝端、應奉蘇天爵、太常李好文、國子助教陳旅、前 詹事院照磨宋」褧、通事舍人王士點俱有見聞,可助 撰錄。庶幾是書早成。再閱歲,書乃成,凡八百帙。既上 進,以目疾丐解職,不允。御史中丞趙世安乘閒為集 請曰:「虞伯生久居京師,甚貧,又病目,幸假一外任,便 醫。」帝怒曰:「一虞伯生,汝輩不容耶!」帝方嚮用文學,以 集弘才博識,無施不宜,一時大典冊咸出其手,故重 聽其去集每承詔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 故,從容諷切,冀有感悟。承顧問及古今政治得失,尤 委曲盡言,或隨事規諫。至正八年,以病卒,年七十有 七。封仁壽郡公。

虞槃[编辑]

按《元史虞集傳》,「弟槃,字仲常,延祐五年,第進士,授吉 安永豐丞。丁父憂,除湘鄉州判官。秩滿,除嘉魚縣尹。 槃已卒。槃幼時,嘗讀柳子厚《非國語》,以為《國語》誠可 非,而柳子之說亦非也。著《非非國語》,時人已歎其有 識。《詩》《書》《春秋》皆有論著,而《春秋》乃其家學。故尤善讀 吳澄所解諸經義,輒得其旨趣所在,澄亟稱之。其為」 人方正,雖《集》亦嚴憚之。然不幸年不及艾而卒。

吳萊[编辑]

按《元史黃溍傳》:同郡吳萊,字立夫,集賢大學士直方 之子也。天資絕人,七歲能屬文,凡書一經目輒成誦。 嘗往族父家,日易《漢書》一帙以去。族父迫扣之,萊琅 然而誦,不遺一字。三易他編皆如之,眾驚以為神。延 祐七年,以《春秋》舉上禮部,不利,退居深褭山中,益窮 諸書奧旨,著《尚書標說》六卷、《春秋世變圖》二卷,《春秋 傳授譜》一卷,《古職方錄》八卷,《孟子弟子列傳》二卷,《楚 漢正聲》二卷,《樂府類編》一百卷,《唐律刪要》三十卷,《文 集》六十卷,他如《詩傳科條》《春秋經說》《胡氏傳證誤》,皆 未脫。槀以御史薦,調長薌書院山長,未上,卒,年四十 有四,君子惜之。

李好文[编辑]

按《元史李好文傳》,「好文,字惟中,大名之東明人。登至 治元年進士第,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國子助教。泰 定四年,除太常博士。會盜竊太廟神主,好文言:在禮, 神主當以木為之,金玉祭器宜貯之別室。」又言:「祖宗 建國以來七八十年,每遇大禮,皆臨時取具,博士不 過循故事應答而已。往年有詔為集禮,而乃令各省 及各郡縣置局纂修,宜其久不成也。禮樂自朝廷出, 郡縣何有哉?」白長院者選僚屬數人,仍請出架閣文 牘,以資採錄。三年書成,凡五十卷,名曰《太常集禮》。遷 國子博士。丁內憂,服闋,起為國子監丞,拜監察御史。 至正元年,除國子祭酒。四年,改禮部尚書,與修遼、金、 宋史,除參議中書省事。帝以皇太子年漸長,開端本 堂,命皇太子入學,以右丞相脫脫、大司徒雅不花知 端本堂事,而命好文以翰林學士兼諭德。好文力辭, 上書宰相曰:「三代聖王,莫不以教世子為先務。蓋帝 王之治本于道,聖賢之道存于經,而傳經期于明道, 出治在于為學。關係至重,要在得人。自非德堪範模, 則不足以輔成德性;自非學臻閫奧,則不足以啟迪 聰明。宜求道德之鴻儒,仰成國家之盛事。而好文天 資本下,人望素輕,草野之習,而久與性成;章句之學, 而寖以事廢。驟膺重托,負荷誠難,必別加選掄,庶幾 國家有得人之助,而好文免妨賢之譏。」丞相以其書聞,帝嘉歎之,而不尤其辭。好文言欲求二帝、三王之 道,必「由于孔氏。」其書則《孝經》《大學》《論語》《孟子》《中庸》,乃 摘其要略,釋以經義。又取史傳及先儒論說有關治 體而協經旨者,加以所見,倣真德秀《大學衍義》之例, 為書十一卷,名曰《端本堂經訓要義》,奉表以進。詔付 端本堂,令太子習焉。好文又集歷代帝王故事,總百 有六篇,以為太子問安餘暇之助。又取古史自三皇 迄金、宋,歷代授受,國祚久速,治亂興廢為書,曰《大寶 錄》。又取前代帝王是非善惡之所當法當戒者為書, 名曰《大寶龜鑑》,皆錄以進焉。久之,陞翰林學士承旨, 階榮祿大夫。十六年復上書皇太子,其言曰:「臣之所 言,即前日所進經典之大意也。殿下宜以所進諸書, 參以《貞觀政要》《大學衍義》等篇,果能一一推而行之, 則萬幾之政,太平之治不難致矣。」皇太子深敬禮而 嘉納之。後屢引年乞致仕,辭至再三,遂拜光祿大夫、 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仍以翰林學士承旨一品祿終 其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