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第158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一百五十八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
第一百五十八卷目錄
天地祀典部彙考十二
金〈太祖收國一則 太宗天會一則 海陵貞元一則 世宗大定三則 章宗明昌三則
承安三則 泰和二則 宣宗貞祐一則 興定一則 哀宗天興二則〉
元〈憲宗一則 世祖中統一則 至元三則 成宗大德三則 武宗至大二則 仁宗皇
慶一則 延祐一則 英宗至治一則 泰定帝泰定三則〉
禮儀典第一百五十八卷
天地祀典部彙考十二
[编辑]金
[编辑]太祖收國元年五月拜天射柳
[编辑]按《金史太祖本紀》,「收國元年夏五月庚午朔,避暑於 近郊,甲戌,拜天射柳。故事,五月五日,七月十五日,九 月九日,拜天射柳,歲以為常。」 按《禮志》,「拜天,金因遼 舊俗,以重五、中元、重九日行拜天之禮。重五於鞠場, 中元於內殿,重九於都城外。其制刳木為盤,如舟狀, 赤為質,畫雲鶴文,為架高五六尺,置盤其上,薦食物 其」中,聚宗族拜之。若至尊,則於常武殿築臺,為拜天 所重。五日質明,陳設畢,百官班俟於毬場樂亭南。皇 帝靴袍乘輦,宣徽使前導,自毬場南門入,至拜天臺, 降輦至褥位,皇太子以下百官皆詣褥位。宣徽贊拜, 皇帝再拜;上香,又再拜。排食拋盞畢,又再拜。飲福酒, 跪飲畢,又再拜。百官陪拜。引皇太子以下先出,皆如 前導引。皇帝回輦,至幄次更衣,行射柳擊毬之戲。
太宗天會元年秋九月即皇帝位告祀天地
[编辑]按《金史太宗本紀》:天會元年「九月丙辰,即皇帝位。己 未,告祀天地。丙寅,大赦中外。」改天輔七年為天會元 年。
海陵貞元四年正月以上尊號祭告天地
[编辑]按《金史海陵本紀》:貞元四年正月「己酉,群臣奉上尊 號曰聖文神武皇帝。」 按《禮志》:「貞元四年正月,上尊 號前三日,遣使奏告天地於常武殿,拜天臺,設褥位, 昊天上帝居中,皇地祇居西,少卻行一獻禮。」
世宗大定三年九月拜天於北郊
[编辑]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三年九月,秋獵,以重九拜天 於北郊。」
大定七年春正月,以受尊號祭告天地。
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七年正月壬子。上御大安殿 受尊號冊寶禮 按《禮志》。「大定七年正月十一日上 尊號前三日,命皇子判大興尹許王告天地。判宗正 英王文告太廟。於自來拜天處設昊天上帝位當中 南向。皇地祇位次西少卻。並用坐褥位牌及香酒脯 臡等祝版。三學士院撰告祝文書寫訖進請御署訖。 以」付禮部,移文宣徽院,并差控鶴官,用案舁,覆以黃 羅帕,隨所差告官詣祀所。前一日,告官等就局所致 齋一日。告日質明,宣徽院、太常寺鋪設供具如儀。閤 門舍人一員、太常博士一員引告官各服其服,以次 就位。禮直官、舍人稍前,贊:「有司謹具,請行事。」贊者曰: 「拜。」在位者皆再拜。禮直官先引執事官各就位。舍人、 博士次引告官詣盥洗、爵洗位,北向立,搢笏,盥手,帨 手,洗爵,拭爵,執笏,詣酒尊所,搢笏,執爵。司尊者舉羃 酌酒。告官以爵授奉爵酒官,執笏,詣昊天上帝、皇地 祇神位前,再拜。每位三上香,跪奠酒訖,以爵授奉爵 官,執笏,俛伏,興。舉祝官跪舉。讀訖,俛伏,興。告官再拜。 告畢,引告官以下降復位,再拜。訖,詣望燎位,燔祝版 再拜。半燎,告官已下皆退。
大定十一年,有事於圜丘。
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十一年冬十一月丁亥,有事 於圜丘,大赦。 按《禮志》:大定十一年始郊,命宰臣議 配享之禮。左丞石琚奏曰:「按《禮記》,萬物本乎天,人本 乎祖。此所以祖配上帝也。蓋配之者侑神作主也,自 外至者無主不止,故推祖考配天,尊之也。兩漢魏晉 以來,皆配以一祖。至唐高宗始以高祖、太宗崇配。垂 拱初,又加以高宗,遂有三祖同配之禮。至宋亦嘗以 三帝配。後禮院上議,以為對越天地,神無二主,由是 止以太祖配。臣謂冬至親郊,宜從古禮。」上曰:「唐、宋以 私親不合古,不足為法,今止當以太祖配。」又謂宰臣 曰:「本國拜天之禮甚重,今汝等言依古制築壇亦宜。 我國家絀遼、宋主,据天下之正,郊祀之禮,豈可不行?」 乃以八月詔曰:「國莫大於祀,祀莫大於天,振古所行, 舊章咸在。仰惟太祖之基命,詔我本朝之燕謀,奄有 萬邦,於今五紀。因時制作,雖增飾於國容;推本奉承, 猶未遑於郊見。況天休滋至,而年穀屢豐,敢不敷繹 曠文,明昭大報。取陽升之至日,將親餐於圓壇,嘉與 臣工,共圖熙事。以今年十一月十七日有事於南郊。 咨爾有司,各揚乃職,相予肆祀,罔或不欽。」乃於前一 日,遍見祖宗,告以郊祀之事。其日,備法駕鹵簿,躬詣 郊壇行禮。 儀注齋戒用唐制。大祀,散齋四日,致齋 三日。中祀,散齋二日,致齋一日。天子親祀,皆前期七日。攝大尉誓亞終獻官,親王陪祀皇族於宮省。皇族 十五以上官,雖不至七品者,亦助祭受誓。又誓百官 於尚書省:攝太尉南向,司徒北向,監察御史在西,監 禮博士居東,皆相向。太常卿在司徒後,重行北向。司 天監、光祿丞、太廟令丞、大樂令丞、太官令丞、良醞令、 廩犧令、郊社丞、司尊太祝、奉禮郎、協律郎諸執事官, 皆重行西上北向。禮直官以誓文授攝太尉,乃誓曰: 「維某年,歲次某甲、某月某日某甲,皇帝有事於南郊, 各揚其職,其或不恭,國有常刑。」禮直官贊曰:「七品以 下官皆退」,餘皆再拜。退誓於宮省之儀皆同。於是皇 帝散齋於別殿前。致齋一日,尚舍設御座於大安殿 當中,南向。設東西房於御座之側,設御幄於室內,施 簾於楹下。享前三日,陳設小次。享前一日,設拜褥及 皇帝版位,皇帝飲福位及黃道氈褥,自玉輅下至升 輿所。方致齋之日,通事舍人引文武五品以上官陪 位如式。諸侍衛之官各服其器服,並結珮,俱詣閤奉 迎。上丑二刻,侍中版奏:「外辦。」皇帝服袞冕結珮,乘輿 出,警蹕侍衛如常儀。皇帝即御座,東向坐,通事舍人 承傳,殿上下俱拜訖,西面。贊各祗候一刻頃,侍中跪 奏:「臣某言,請降就齋。」俛伏,興,還侍位。皇帝降座,入室, 群官皆退,諸執事官皆宿於正寢,治事如故,不弔喪 問疾,不判署刑殺文字,不決罰罪人,不與穢惡事。致 齋日,惟祀事則行,餘悉禁。已齋而闕者,通攝行事 陳設。前祀五日,儀鸞尚舍陳設齋宮。有司設扈從侍 衛次於宮東西。又設陪祀親王次宮東稍南,西向北 上,宗室子孫位於其後。又設司徒、亞、終獻行事、執事 官次於壇南外壝門之西,東向北上,重行異位。又設 「天名」房在壇南外壝門之東,西向,大禮使次於其後, 皆西向。又設席大屋於壇外西北,駐車輅以備風雪。 祀前三日,尚舍設大次於東壝外門內道北,南向。又 設小次於壇下卯陛之北,南向。有司設饌幔於東壝 中門之北,南向;設兵衛各服其器服,守衛壝門,每門 二人。《郊社令》帥其屬,埽除壇之上下及壝之內外。乃 為燎位,在南中壝東門之東,壇之巳位。又為瘞坎,在 中壝內,戌位。祀前二日,大樂令帥其屬,設登歌之樂 於壇上稍南,北向。玉磬在午陛之西,金鐘在午陛之 東,柷一在鐘前稍北,敔一在磬前稍北,東西相向。歌 工之次,餘工各立於縣後,琴瑟在前,匏竹在後,於壇 下第一等上,皆重行異位,北向。又設宮縣樂南壝外 門之外,八佾二舞表於樂前,又設《采茨樂》於應天門 前。祀前一日,奉禮郎升設皇帝版位於壇上,辰巳之 間,北向。又設皇帝飲福位於其左,稍卻北向。又帥禮 直官設亞終獻位於卯陛之東北,西向北上;司徒位 於卯陛之東道南,西向。禮部尚書、太常卿、光祿卿、禮 部侍郎位各次之,太常丞、光祿丞又次之。又設大禮 使位於小次之左,少卻西向。又設分獻官、司天監讀 冊、中書侍郎位於中壝門道北,西向。郊社令、廩犧令、 大官令、良醞令位於其後。又設郊社丞、大祝、奉禮郎 以下諸執事官於其後,皆西向,重行異位。又設從祀 文武群官一品至五品位於中壝門內道南,西向,皆 重行立。又設助奠祝史、齋郎位於東壝門外道北,西 向。又設陪祀皇族位於道南,西向;六品至九品從祀 群官又於其南,皆西向,重行異位,各依其品。又設監 察御史二員,一員在午陛之西南,一員在子陛之西 北,皆東向。又設監禮博士二員,一員在午陛之東南, 一員在子陛之東北,皆西向。又設太樂令位於樂簴 之間稍東,西向。協律郎位於樂簴之西,東向。又設奉 禮郎位於壇南稍東,西向,贊者次之。司尊位於酌尊 所,俱北向。又設牲牓於外壝東門之外,西向。饌牓於 其北稍西,南向。牲牓之東,牲位,太史、太祝各位於牲 後,俱西向。又設禮部尚書、太常卿、光祿卿位於牲牓 南稍北,西向。太常丞、光祿丞、太官令位於其後。監祭 御史、監禮博士於禮部尚書位之西,稍卻,北向。廩犧 令位在牲位西南,北向。又陳禮饌於饌牓之前案上。 未後三刻陳饌之時,又設禮部尚書、太常卿、光祿卿 位於案前稍東,北上,西向;太常丞、光祿丞、太官令位 於其後,西向。又設監祭御史、監禮博士位於案前稍 西,北上,東向。又設異寶嘉瑞位於宮縣西北,太府少 監位於寶後,諸州歲貢位於宮縣東北,戶部郎中位 於其後。天子八寶位於宮縣西南,符寶郎八員各於 寶後。「伐國毀寶」,位於宮縣東南,少府少監位於其後。 又設大樂令位於宮縣之北稍東,協律郎二在大樂 令南,東西相向。司天監未後二刻,同《郊社令》升設昊 天上帝、皇地祇神座於壇上,北方,南向。地祇位在東, 稍卻,席皆以槀秸。太祖配位座於東方,西向,席以蒲 越。五方帝、日月、神州地祇、天皇大帝、北極神座於壇 上第一等,席皆槀秸。內官五十四座,五神、五官、嶽鎮 海瀆二十九座於壇第二等,中官一百五十有八座, 崑崙山林川澤二十一座於壇上第三等,外官一百 六座,丘陵墳衍原隰三十座於內壝之內,眾星三百 六十座在內壝之外,席皆以莞。神座版各設於座首又設禮神玉,俟告潔畢,權徹去壇上及第一等神位。 祀日前五刻重設,奉禮郎同司尊及執事者設天地 配位,各左十有一籩,右十有一豆,俱為三行,豋三在 籩、豆間;簠一簋一於豋前,簠在左,簋在右,各於神座 前,藉以席。又設天地位,太尊各二,著尊各二,犧尊各 二,山罍各二。壇上東南隅配位,著尊二,犧尊二、象尊 二,在天地位酒尊之東,俱北向西上,皆有坫,加勺羃, 為酌尊所。又天地位象尊各二,壺尊各二,山罍各四, 在壇下午陛之南,北向西上。配位:壺尊二、山罍四,在 酉陛之北,東向北上,皆有坫,設而不酌,亦左以明水, 右以元酒。又設五方帝、日月、神州地祗、天皇大帝、北 極第一等,皆左八籩,右八豆,豋在籩豆間,簠一、簋一, 在豋前,爵坫一,在神座前。第一等內官五十四座,五 神、五官、嶽鎮海瀆二十九座,每座籩二、豆二、簠一、簋 一、俎一、爵坫一。第三等中官一百五十八座,崑崙山 林川澤二十一座及內壝內外官一百六十座,丘陵 墳衍原隰三十座,內壝外眾星三百六十座,每位籩 二、豆二、簠一、簋一、俎一、爵一。又設第一等,「每位太尊 二、著尊二,皆有坫,加勺。」第二等,每陛山尊二。第三等, 每位蜃尊二,「內壝內外每辰概尊二,皆加勺。」自第二 等已下,皆用匏爵,先洗拭訖,置於尊所。其尊所皆在 神位之左。凡祭器皆藉以席,籩豆各加巾蓋。又設天 地及配位,籩一、豆一、簠一、簋一、俎四及毛血「豆各一, 并第一等神位,每位俎二,在饌幔內。」又設皇帝洗位 於卯陛下道北,南向,盥洗在東,爵洗在西,匜在東,巾 在西,篚南肆,實玉爵坫。又設亞終獻洗位,在小次之 東,南向,盥洗在東,爵洗在西,加勺,篚在西,南肆,加巾。 又設第一等分獻官盥洗、爵洗位及第二等分獻官 二洗位,各於其辰陛道之左,罍在洗左,篚在洗右,俱 內向。執罍篚者位於其後。太府監、少府監,祀前一日 未後二刻,帥其屬升壇,陳玉幣:「昊天上帝以蒼璧、蒼 幣,皇地祇以黃琮、黃幣,配位以蒼幣。黃帝以黃琮,青 帝以青珪,赤帝以赤璋,大明以青珪璧,白帝以白琥, 黑帝以元璜,北極以青珪璧,天皇大帝以元珪璧,神 州地祇以元色兩珪有邸,皆置於匣。五帝之幣,各從 其方色。凡幣皆陳於篚,設訖,俟告潔訖,權徹去。」祀日 重設。祀曰丑,前五刻,禮部設祝冊神座之右,皆藉以 案,太常卿明燈燎。戶部郎中設諸州歲貢於宮縣東 北,金為前列,玉帛次之,餘為從列,皆藉以席,立於歲 貢之後,北向。太府監、少府監設異寶嘉瑞於宮縣西 北,上瑞居前,中下次之,皆藉以席,立於寶後,北向。少 府少監設《伐國毀寶》於宮縣東南,皆藉以席,立於寶 後,北向。符寶郎設八寶於宮縣西南,各分立於寶南, 皆北向。司天監、太府監、少府監、郊社令、奉禮郎升設 昊天上帝、皇地祇配位及壇上第一等神座,又設玉 幣各於其位。太祝取瘞玉加於幣「以禮神之玉各置 於神座前,乃退。」光祿卿帥其屬入實祭器。昊天上帝、 皇地祇配位每位籩三行,以右為上,形鹽在前,《魚鱐》、 糗餌次之;第二行,榛實在前,乾桃、乾橑、乾棗次之;第 三行,乾菱在前,乾芡、乾栗、鹿脯次之。豆三行,以左為 上,芹葅在前,《筍葅》《葵葅》次之;第二行,薤葅在前,菁葅、 魚醢、兔醢次之;第三行,豚胉在前,《醓醢》《酏食》《鹿臡》次 之。「簠《黍簋》、稷豋皆大羹。」第一等。壇上一十位,每位皆 實籩三行,以右為上,形鹽在前,魚鱐次之。第二行,乾 橑在前,桃棗次之。第三行,乾芡在前,榛實、鹿脯次之。 豆三行,以左為上,芹葅在前,筍葅次之。第二行,菁葅 在前,《薤葅》《魚醢》次之。第三行,豚胉在前,醓醢次之,鹿 臡次之,簠、黍、簋、稷、豋、大羹第二、第三等,每位籩二、鹿 脯、乾棗、豆二、鹿臡、菁茲,俎羊一段。內壝內,內壝外,每 位籩鹿脯、豆、鹿臡,俎羊一段。良醞令帥其屬入寶尊 罍,昊天上帝、皇地祇,大尊為上,實以汎齊;著尊次之, 實以醴齊;犧尊次之,實以盎齊;象尊次之,實以醍齊; 壺尊次之,實以沉齊;山罍為下,實以三「酒。配位,著尊 為上,實以汎齊;犧尊次之,實以醴齊;象尊次之,實以 盎齊;壺尊次之,實以醍齊;山罍為下,實以三酒。第一 等每位大尊,實以汎齊;著尊,實以醴齊;第二等,山尊 實以醍齊;第三等及內壝內,蜃尊,實以汎齊;內壝外 及眾星概尊,實以三酒。」 《省牲器》。祀前一日午後八 刻,去壇二百步,禁止行人。未後二刻,郊社令、丞帥其 屬掃除壇之上下,司尊、奉禮郎帥執事者,以祭器入 設於位。司天監設神位,太府監、少府監陳玉幣於篚。 未後三刻,禮直官引廩犧令與諸太祝、祝史以牲就 位。又禮直官、贊者分引禮部尚書、太常卿、光祿卿、禮 部侍郎、太常丞、監祭御史、監禮博士、廩犧令、太官令、 太官丞詣內壝東門外省牲位,立定。乃引禮部尚書、 侍郎、太常丞及監祭御史、監禮博士升自卯階,視濯 滌。執事者皆舉羃告潔。俱畢,降復位。禮直官稍前曰: 「告潔畢,請省牲。」禮部尚書、侍郎及太常卿丞稍前省 牲訖,退復位。次引光祿卿丞巡牲一匝,光祿卿退。光 祿丞西向折身曰備訖,乃復位。次引廩犧令巡牲一 匝,西向躬身曰「充。」又引諸祝史巡牲一匝,首一員西向躬身曰「腯。」畢,俱復位。禮直官稍前曰:「請省饌。」乃引 禮部尚書以下各就位。立定。省饌訖,禮直官引禮部 尚書、侍郎、太常卿丞各還齋所。餘官廩犧令與諸太 祝、祝史以次牽牲詣廚,授太官令、丞。次引光祿卿、丞、 監祭、監禮詣廚省鼎鑊,視滌濯「畢,乃還齋所。」晡後一 刻,太官令帥宰人以鸞刀割牲,祝史各取毛血,實以 豆,置於饌幔。遂烹牲。祝史乃取瘞血貯於盤, 奠玉 幣。祀日丑前五刻,亞、終獻,司徒以下應行事、陪從群 官,各服其服就次。司天監復設壇上及第一等神位。 太府監、少府監陳玉幣,太常卿、郊社令丞明燭燎,光 祿卿丞實籩豆、簠簋尊罍,俟監祭、監禮案視訖,徹去 巾蓋。大樂令帥工人布於宮縣之內,文舞八佾立於 縣前表後,武舞八佾各為四佾,立於宮縣左右。引舞 執纛等在前,又引登歌樂工由卯陛而升,各就其位。 歌、擊彈者坐,吹者立。奉禮郎、贊者先入就位,餘禮直 官、贊者分引。分獻官、監祭御史、監禮博士、諸執事及 太祝、祝史、齋郎、助奠、執尊罍、舉羃等官,入自中壝東 門,當壇南重行,西上北向立定,奉禮郎贊「拜」,分獻官 以下皆再拜訖,奉禮贊曰:「各就位。」贊者、禮直官分引 監祭御史、監禮博士按視壇之上下,糾察不如儀者 退復位。禮直官引司徒入就位,西向立。禮直官引博 士,博士引亞獻自東壝偏門入,就位,西向立。又禮直 官引終獻次於其位。祀日未明一刻,通事舍人引侍 中詣齋殿,跪奏:「請中嚴。」俛伏,興。又少頃,乃跪奏:「外辦。」 俟尚輦進輿,乃跪奏稱:「具官臣某,請皇帝降座升輿。」 皇帝至大次,乃跪奏稱:「具官臣某,請皇帝降輿。」皇帝 入次,即位於大次外。質明,詣次前跪奏:「請中嚴。」少頃, 又奏:「外辦。」訖,太常卿乃當次前跪稱:「具官臣某,請皇 帝行事。」俛伏,興。凡跪奏准此。皇帝出次,乃前導。至中 壝門,殿中監進大圭,太常卿奏:「請執大圭,入自正門。」 皇帝入小次位,西向立。太常卿乃與博士分左右立 定,乃奏:「有司謹具,請行事。」降神六成,樂止。太常卿別 一員乃升。煙瘞血訖,乃奏拜。拜訖,侍中升壇,請詣盥 洗位。至位,奏「請搢大圭。」盥手訖,奏「請帨手。」皇帝帨手 訖,奏「請執大圭」,乃引至壇上。殿中監進鎮圭,乃奏「請 搢大圭。」執鎮圭,皇帝執鎮圭詣昊天上帝神座前,奏 「請跪奠鎮圭。」皇帝奠訖,執大圭,俛伏,興。侍中進玉幣, 乃奏「請搢大圭。」跪奠玉幣訖,乃奏「請執大圭」,俛伏,興, 少退,又奏「請再拜。」詣皇地祇及配位奠鎮圭、玉幣,並 如上儀。配位惟奏請奠鎮圭及幣。奠玉幣畢,皇帝還 版位,乃奏「請還小次。」釋大圭,皇帝入小次,乃立於小 次之南稍東,以俟皇帝將奠配位之幣也。贊者分引 第一等分獻官詣盥洗位,搢笏,盥手,帨手,執笏,各由 其陛升,唯不由午陛。詣神前,搢笏,跪,太祝以玉幣授 之。奠訖,俛伏,興,再拜訖,各由本陛降復位。初分獻將 降也,禮直官引諸祝史、齋郎應助奠者再拜。祝史各 奉毛血之豆入,各由其陛升,諸太祝迎取於壇上,奠 訖,退立於尊所。 進熟奠玉幣訖,降還小次。有司先 陳牛鼎三、羊鼎三、豕鼎三、魚鼎三,各在鑊右。太官令 丞帥進饌者詣廚,以匕升牛羊、豕魚自鑊,各實於鼎。 牛羊、豕皆肩、臂、「臑、肫、胳、正脊各一,長脅二、短脅二、代 脅一,凡十一體。牛豕皆三十斤,羊十五斤,魚十五頭, 一十五斤實訖,羃之。」祝史二人,以扃對舉一鼎,牛鼎 在前,羊豕次之,魚又次之。有司執匕以從,各陳於每 位饌幔位。從祀壇上第一等五方帝、大明、夜明、天皇 大帝、神州地祇、北極,皆羊豕之體並同。光祿卿帥祝 史、齋郎、太官令丞各以匕升牛羊豕魚於俎,「肩、臂、臑 在上端,肫、胳在下端,脊、脅在中,魚即橫置,頭在尊位, 設去鼎羃。」光祿卿丞同太官令丞「實籩豆簠簋,籩實 以粉餈,豆實以糝食,簠實稻,簋實粱。俟皇帝還小次, 樂止。」禮直官引司徒出詣饌幔所,與薦籩豆簠簋俎。 齋郎各奉天地配位之饌。司徒帥太官令以序入內 壝正門,樂作。至壇下,俟祝史進徹毛血豆降自卯陛, 以次出訖,司徒與薦籩豆簠、簋俎,齋郎奉昊天上帝、 皇地祇之饌升自午陛。太官令丞與薦籩、豆、簠、簋俎, 齋郎奉配位及第一等神位之饌升自卯陛。各位太 祝迎於壇陛之道,間於昊天上帝位。司徒搢笏北向 跪奉粉餈籩在糗餌之前,糝食豆在醓醢之前,簠左 簋右皆在豋前,牛俎在豆前,羊豕魚俎次之,以右為 上。司徒俛伏,興。奉饌者奉訖,皆出笏,就位一拜。司徒 次詣皇地祇奉奠,並如上儀。配位亦同。司徒及奉天 地配位饌者以次降。太官令帥奉第一等神位之饌, 各於其位,並如前儀。俱畢,樂止。司徒、太官令以下皆 就位訖,侍中升自卯陛,立於昊天上帝酌尊所,以俟 太常卿。乃當次前俛伏跪,奏「請皇帝詣盥洗位。」俛伏, 興,皇帝出次。殿中監進大圭,乃奏「請執大圭。」至盥洗 位,奏「請搢大圭盥手。」皇帝盥手訖,奏「請帨手。」皇帝帨 手訖,奏「請執大圭。」乃詣爵洗位,至位,奏「請搢大圭受 爵。」又奏「請洗爵。」皇帝洗爵訖,奏「請拭爵。」皇帝拭爵訖, 奏:「請執大圭」,以爵授奉爵官。皇帝詣昊天上帝酌尊
所,執爵,良醞令舉羃,侍中跪酌太尊之沈齊。酌訖,皇帝以爵授侍中。皇帝乃詣昊天上帝神位前。侍中進爵,乃奏:「請搢大圭」,跪執爵,三祭酒訖,奏「請奠爵。」奠爵 訖,奏:「請執大圭。」俛伏,興,又奏:「請少退」立俟中書侍郎 讀冊文訖,乃奏:「請再拜。」詣皇地祇位及配位,並如上 儀。獻畢,皇帝還版位,乃奏:「請還小次。」釋大圭,皇帝入 小次,太常卿立於小次東南,禮直官引博士,博士引 亞獻。詣盥洗位,搢笏,盥手,帨手訖,詣爵洗位,搢笏,洗 爵、拭爵訖,以爵授執事者。執笏,升自卯陛,詣昊天上 帝酌尊所,西向立,執事者以爵授之,乃搢笏,執爵,執 尊者舉羃。良醞令跪酌著尊之醴齊,酌訖,復以爵授 執事者,執笏詣昊天上帝神座前。初亞獻至盥洗位, 文舞退,武舞進,樂作。亞獻詣昊天上帝神座前,搢笏 跪,執事者以爵授之,乃執爵,三祭酒,奠爵,執笏,俛伏, 興,少退,再拜。次詣皇地祇及配位,並如上儀。獻畢,降 復位。禮直官引博士,博士引終獻詣盥洗位,盥手洗 爵,升壇奠獻並如上儀。初、終獻將升壇,禮直官分引 第一等分獻官詣盥洗位,搢笏,盥手,帨手,執笏,各由 其陛,唯不由午陛諸神位酌尊所,執事者以爵授之, 乃酌汎齊訖,以爵授執事者,共詣神座前,搢笏,跪,執 事者以爵授之,乃執爵,三祭酒,奠爵,執笏,俛伏,興,少 退,再拜訖,各引還本位。初,第一等分獻官將升,贊引 引第二等、第三等,內壝內外眾星位,分獻各詣盥洗 位,搢笏,盥手,帨手,酌酒、奠拜,並同上儀。祝史、齋郎以 次助奠訖,各還本位。諸太祝各進徹籩豆各一,少移 故處,樂作,卒徹,樂止。初終獻禮畢,降復位。太常卿乃 當次前俛伏,跪奏「請皇帝詣飲福位。」皇帝出次,殿中 監進大圭,乃奏「請執爵三祭酒」,又奏「請啐酒。」皇帝啐 酒訖,以爵授侍中,乃奏「請受胙。」侍中再以爵酒進,乃 奏「請受爵飲福。」皇帝飲福訖,奏「請執大圭」,俛伏,興,又 奏「請再拜」訖,乃導還版位,西向立。俟送神樂止,乃奏 「請詣望燎位。」至位,南向立。俟火半柴,乃跪奏「具官臣 某言」,禮畢,皇帝還大次,出中壝門外,奏「請釋大圭。」皇 帝入大次。初終獻禮畢,司徒、侍中、太祝各升自卯陛。 太祝持胙俎進減天地配位前胙,肉加於俎,皆取前 腳第二節。又以黍稷飯共置一籩,奉詣司徒、侍中後, 北向立,俟皇帝至飲福位。太常卿奏請皇帝搢大圭。 啐酒訖,司徒乃進胙俎。皇帝受胙訖,奉禮郎贊曰:「賜 胙。」贊者唱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送神,樂一成,止。皇 帝既入大次,更通天冠、絳紗袍,升輿至齋宮,乘金輅。 通事舍人引門下侍郎當輅前跪奏稱:「具官臣某,請 車駕進發。」至侍臣上馬所,乃跪奏:「具官臣某,請車駕 少駐。敕侍臣上馬。」侍中稱:「制可」,乃退。傳制稱:「侍臣上 馬。」侍臣上馬畢,乃跪奏稱:「具官臣某,請敕車右升。」千 牛將軍升訖,跪奏稱:「具官臣某請車駕進發。」車駕動, 前、中、後三部鼓吹凡十二隊齊作。應行禮陪從祀官 先詣應天門奉迎,再拜。《大樂》令先詣應天門外准備, 奏樂如儀訖、擇日稱賀。
《方丘儀》「齋戒。祭前三日,質明,有司設三獻以下行事 官位於尚書省。初獻南面,監祭御史位於西,東向;監 禮博士位於東,西向,俱北上;司徒、亞、終獻位於南,北 向。次光祿卿、太常卿次第一等分獻官,司天監次第 二等分獻官,光祿丞、郊社令、大樂令、良醞令、廩犧令、 司尊彝。」次內壝內外分獻官、太祝官、奉禮郎、協律郎、 諸執事官就位,立定。次禮直官引初獻就位。初獻讀 《誓》曰:「今年五月幾日夏至,祭皇地祇于方丘,所有攝 官,各揚其職。其或不敬,國有常刑。」讀畢,禮直官贊:「七 品以下官先退。」餘官對拜訖,退。散齋二日,宿於正寢, 治事如故。齋禁並如郊祀。守壝門兵衛與大樂工人, 俱清齋一宿。行禮官前期習儀,於祠所陳設。祭前三 日,所司設三獻官以下行事、執事官次於外壝東門 之外道南,北向西上,隨地之宜。又設饌幕於內壝東 門之外道北,南向。祭前二日,所司設兵衛,各服其服, 守衛壝門,每門二人。大樂令帥其屬,設登歌之樂於 壇上,如郊祀。郊社令帥其屬,掃除壇之上下,為瘞坎, 在內壝外之壬地。祭前一日,司天監、郊社令各服其 服,帥其屬升設皇地祇神座於壇上北方,南向,席以 槀秸。又設配位神座於東方,西向,席以蒲越。又設神 州地祇神座於壇之第一等東南方,席以槀秸。又設 五神、五官、嶽鎮海瀆二十九座於第四等階之間,各 依方位。又設崑崙山林川澤二十一座於內壝之內。 又設丘、陵、墳、衍、原、隰三十座於內壝外,席皆以莞。又 設神位版各於座首子陛之西,「水神元冥、北嶽、北鎮、 北海、北瀆於壇之第二等,北山、北林、北川、北澤於內 壝內,北丘、北陵、北墳、北衍、北原、北隰於內壝外,皆各 為一列,以東為上。卯陛之北,木神勾芒、東嶽、長白山、 東鎮、東海、東瀆於壇之第二等,東山、東林」、東川、東澤 於內壝內,東丘、東陵、東墳、東衍、東原、東隰於內壝外, 「皆各為一列;以南為上午陛之東,神州地祇於壇之 第一等,火神祝融、南嶽、南鎮、南海、南瀆於壇之第二 等,南山、南林、南川、南澤」於內壝內,南丘、南陵、南墳、南 衍、南原、南隰於內壝外,「皆各為一列;以西為上午陛之西,土神后土、中嶽、中鎮」於壇之第二等,中山、中林、 中川、中澤於內壝內,中丘、中陵、中墳、中衍、中原、中隰 於內壝外,「皆各為一列,以南為上。酉陛之南,金神蓐 收」、西嶽、西鎮、西海、西瀆於壇之第二等,崑崙、西山、西 林、西川、西澤於內壝內,西丘、西陵、西墳、西衍、西原、西 隰於內壝外:「皆各為一列,以北為上。其皇地祇及配 位神州地祇之座,并禮神之玉,設訖,俟告潔畢,權徹。」 祭日早重設。其第二等以下神座,設定不收。奉禮郎、 禮直官又設三獻官位於卯陛之東,稍北,西向;司徒 位於卯陛之東,道南,西向,太常卿、光祿卿次之。第一 等分獻官、司天監位於其東,光祿丞、郊社令、太官令、 廩犧令位又在其東,每等異位重行,俱西向北上。又 設太祝、奉禮郎及諸執事位於內壝東門外道南,每 等異位重行,俱西向北上。設監祭御史位二,一於壇 下午陛之西南,一於子陛之西北,俱東向。設監禮博 士位二,一於壇下午陛之東南,一於子陛之東北,俱 西向。奉禮郎位於壇之東南,西向。協律郎位於樂簴 西北,東向。大樂令位於樂簴之間,西向。司尊彝位於 酌尊所,俱北向。設望瘞位坎之南,北向。又設牲牓位 於內壝東門之外,西向。太祝、祝史各位於牲後,俱西 向。設省饌位於牲西,太常卿、光祿卿、太官令位於牲 北,南向西上。監祭、監禮位在太常卿之西,稍卻西上。 廩犧令位於牲西南,北向。又陳禮饌於內壝東門之 外,道北,南向。設省饌位於禮饌之南,太常卿、光祿卿、 太官令位在東,西向;監祭、監禮位在西,東向,俱北上。 設祝版於神位之右。司尊及奉禮郎帥其屬,設玉幣 篚於酌尊所次及籩豆之位。正配位各左有十一籩, 右有十一豆,俱為三行,豋三在籩、豆間,鉶三在豋前, 簠一簋一各在鉶前。又設尊罍之位:皇地祇太尊二, 著尊二,犧尊二,山罍二,在壇上東南隅。配位:著尊二, 犧尊二,象尊二,山罍二,在正位酒尊之東,俱北向西 上,皆有坫,加勺羃,為酌尊所。又設星地祇位,象尊二, 壺尊二,山罍四,在壇下午陛之西。配位,犧尊二,壺尊 二,山罍四,在酉陛之北,東向北上,皆有坫,加羃,設而 不酌。神州地祇位左八籩,右八豆,豋一在籩豆間,簠 一、簋一在豋前,爵坫一在神座前。又設第二等諸神 位,每位籩二、豆二、簠一、簋一、俎一、爵坫一。內壝之內 外諸神,每位籩一、豆一、簠一、簋一、俎一、爵坫一,陳列 皆與上同。又設「神州地祇太尊二,著尊二,皆有坫。」第 二等諸神,每方山尊二,內壝內每方蜃尊二,內壝外 每方概尊二,皆加勺羃。又設正配位,籩一、豆一、簠一、 簋一、俎三及毛血豆一,并神州地祇位,俎一,各於饌 羃內。又設二洗於壇下卯陛之東,北向。盥洗在東,爵 洗在西,並有罍,加勺。篚在洗西、南肆,實以巾。爵洗之 篚實以匏。爵加坫。又設第一等分獻官盥洗、爵洗位, 第二等以下分獻官盥洗位,各於其方道之左。罍在 洗左,「篚在洗右,俱內向。」執爵篚者各於其後。祭日「丑 前五刻,司天監、郊社令帥其屬,升設皇地祇及配位 神座於壇上,設神州地祇座於第一等。」又設玉幣。皇 地祇玉以黃琮,神州地祇玉以兩圭,有邸,皆置於匣。 正、配位幣並以黃色,神州地祇幣以元色,五神、五官、 嶽鎮海瀆之幣,各從其方色,皆陳於篚。太祝取瘞玉 加於幣,以禮神之玉,各置於神座前。光祿卿帥其屬 入實正配位。籩豆,籩三行以右為上,「豆三行以左為 上,其實並如郊祀。」豋實以大羹,鉶實以和羹。又設從 祭第一等神州地祇之饌,「籩三行以右為上,豆三行 以左為上,其實並如郊祀。豋實以大羹,簠實以稷,簋 實以黍。」「第二等,每位左二」籩,栗在前,鹿脯次之;右二 豆,菁葅在前,鹿臡次之。簠實以稷,簋實以黍,俎一羊 一。豕。內壝內外,每位左籩一、鹿脯,右豆一,鹿臡,簠、稷、 簋、黍,俎以羊。良醞令帥其屬入實酒尊。皇地祇,太尊 為上,實以汎齊;著尊次之,實以醴齊;犧尊次之,實以 盎齊;象尊次之,實以醍齊;壺尊次之,實以沈齊;「山罍 為下,實以」三酒。配位,著尊為上,實以汎齊;犧尊次之, 實以醴齊;象尊次之,實以盎齊;壺尊次之,實以醍齊; 山罍為下,實以三酒。皆左實明水,右實元酒。皆尚醞 代。次實從祭第一等神州地祇酒尊,太尊為上,實以 汎齊;著尊次之,實以醴齊。第二等,山尊實以醍齊;內 壝內,蜃尊實以汎齊;內壝外,概尊實以三酒。以「上尊 皆左以明水,右以元酒」,皆尚醞代之。太常卿設燭神 座前,省牲器。祭前一日,午後八刻,去壇二百步,禁止 行者。未後二刻,郊社令帥其屬掃除壇之上下,司尊 與奉禮郎帥執事者以祭器入設於位,郊社令陳玉 幣於篚。未後三刻,廩犧令與諸太祝、祝史以牲就省 位,禮直官、贊者分引,太常卿、光「祿卿丞、監祭、監禮、太 官令等詣內壝東門外省牲位。其視滌濯、告潔、省牲 饌,並同郊祀俱畢」,廩犧令諸太祝、祝史以次牽牲詣 廚,授太官令。次引光祿卿以下詣廚省鼎鑊,視滌溉, 乃還齋所。晡後一刻,太官令帥宰人以鸞刀割牲,祝 史各取毛血,實以豆,置於饌幔,遂烹牲。又祝史取瘞 血貯於盤,奠玉幣。祭日丑前五刻,獻官以下行事官各服其服。有司設神位版,陳玉幣,實籩、豆、簠、簋、尊、罍, 俟監祭、監禮按視壇之上下,乃徹去蓋羃。大樂令帥 工人及奉禮郎、贊者先入,禮直官、贊者分引分獻官 以下,監祭、監禮諸太祝、祝史、齋郎與執事者,入自南 壝東門,當壇南重行北向西上。立定,奉禮郎贊「拜」,獻 官以下皆再拜訖,以次分引各就壇陛上下位,次引 監祭、監禮按視壇之上下訖,退復位。禮直官分引三 獻官以下行事官,俱入就位。行禮官皆自南壝東門 入,禮直官進立初獻之左,白曰:「有司謹具,請行事。」退 復位。協律郎高舉笏,執麾者舉麾,俛伏,興。工鼓柷,樂 作《坤寧》之曲八成,偃。戛敔,樂止。俟太常卿瘞血訖, 奉禮郎贊「拜」,在位者皆再拜。又贊「諸執事者各就位」, 禮直官引諸執事各就其位。俟太祝跪取玉幣於篚, 立於尊所。諸位太祝亦各取玉幣,立於尊所。禮直官 引初獻詣盥洗位,樂作《肅寧之曲》。至位,北向立,樂止。 搢笏,盥手,帨手、執笏,詣壇,樂作《肅寧之曲》。凡初獻升 降,皆作《肅寧之曲》。升自卯階,至壇,樂止。詣皇地祇神 座前,北向立,樂作《靜寧之曲》,搢笏,跪,太祝加玉於幣, 西向跪,以授初獻。初獻受玉幣,奠訖,執笏,俛伏,興,再 拜訖,樂止。次詣配位神座前,東向立,樂作《億寧之曲》。 奠幣如上儀,樂止。降自卯陛,樂作,復位,樂止。初獻將 奠配位之幣,贊者引第一等分獻官詣盥洗位,搢笏, 盥手,帨手、執笏,由卯陛詣神州地祇神座前,搢笏,跪。 太祝以玉幣授分獻官,分獻官受玉幣奠訖,執笏,俛 伏,興,再拜訖,退。初,第一分獻官將升,贊者引第二分 獻官詣盥洗位,盥手、帨手、執笏,各由其陛升。惟不由 午陛詣於首位神座,奠幣如上儀,餘以次。祝史、齋郎 助奠訖,各引還位。初獻奠幣將畢,祝史奉毛血、豆各 由午陛升,諸太祝迎於壇上,進奠於正配位神座前, 太祝與祝史俱退立於尊所。進熟。初獻既升奠玉幣, 有司先陳牛鼎二、羊鼎二、豕鼎一於神廚,各在鑊右。 太官帥進饌者詣廚,以匕升牛羊豕自鑊,實於各鼎。 牛羊豕各肩、臂、臑、肫、胳、正脊一、橫脊一、長脅一、短脅 一、代脅一、背二骨一,並羃之。祝史以扃各對舉鼎,有 司執匕以從,陳於饌幔內。從祀之俎實以羊,更陳於 饌幔內。光祿卿實以籩、豆、簠、簋,籩實以粉餈,豆實以 糝食,簠實以稷,簋實以黍。實訖,去鼎之扃羃,匕加於 鼎。太官令以匕升牛羊豕載於俎,肩、臂、臑在上端,肫、 胳在下端,脊、脅在中。俟初獻還位,樂止。禮直官引司 徒出詣饌所,「同薦籩、豆、簠、簋、俎。齋郎各奉皇地祇配 位之饌升自卯陛,諸太祝各迎於壇上。司徒詣皇地 祇神座前,搢笏,奉籩、豆、簠、簋次,奉俎北向跪奠訖,執 笏,俛伏,興,設籩於糗餌之前,豆於醓醢之前,簠簋在 豋前,俎在籩前。次於卯陛奉配位之饌,東向跪奠於 神座前,並如上儀,各降自卯陛,還位。」太官令又同。齋 郎奉神州地祇之饌升自卯陛,太祝迎於壇陛之道 間,奠於神座前左籩前訖,樂止。太官令進饌者降自 卯陛,還位。禮直官引初獻官詣盥洗位,樂作,至位,樂 止,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執笏,詣爵洗位,至位,北向 立,搢笏,洗爵、拭爵,以授執事者,執笏詣壇,樂作,升自 卯陛,至壇上,樂止。詣皇地祇酌尊所,西向立。執事者 以爵授初獻,初獻搢笏,執爵,司尊舉羃,良醞令跪酌 太尊之汎齊,酌訖,初獻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詣皇地 祇神座前,北向立,搢笏,跪。執事者以爵授初獻,初獻 執爵,三祭酒於茅苴,奠爵,三獻奠爵,皆執事者受以 興,執笏,俛伏,興,少退,跪,樂止。舉祝官跪對舉祝版。讀 祝太祝東向跪,讀祝訖,俛伏,興,舉祝奠版於案,再拜 興。次詣配位酌尊所,執事者以爵授初獻,搢笏,執爵。 司尊舉羃,良醞令跪酌著尊之汎齊樂作。太簇宮《保 寧之曲》:初獻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詣配位神座前,東 向立,搢笏,跪。執事者以爵授初獻,初獻執爵,三奠酒 於茅苴,奠爵,執笏,俛伏,興,少退,跪,樂止。讀祝訖,樂作, 就拜,興,拜,興,降自卯陛。讀祝、舉祝俱從,樂作,復位,樂 止。次引亞獻詣盥洗位,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執笏, 詣爵洗位,北向立,搢笏,洗爵,拭爵,授執事者,執笏,升 自卯陛,詣皇地祇酌尊所,西向立。執事者以爵授亞 獻,亞獻搢笏,執爵,司尊舉羃,良醞令酌著尊之醴齊, 酌訖,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詣皇地祇神座前,北向立, 搢笏,跪。執事以爵授亞獻,亞獻執爵,三祭酒於茅苴, 奠爵,執笏,俛伏,興,少退,再拜。次詣配位酌獻如上儀, 惟酌犧尊為異。樂止,降復位。次引終獻詣盥洗位,盥 手,帨手,洗爵、拭爵,以爵授執事者。升壇正位酌犧尊 之盎齊,配位酌象尊之醴齊,奠獻並如亞獻之儀。禮 畢,降復位。初、終獻將升,贊者引第一等分獻官詣盥 洗位,搢笏,盥手,帨手,洗爵,拭爵,以爵授執事者,執笏 詣神州地祇酌尊所,搢笏。執事者以爵授獻官,獻官 執爵,執事者酌太尊之汎齊,酌訖,以爵授執事者。進 詣神座前,搢笏,跪。執事者以爵授獻官,獻官執爵,三 祭酒於茅苴,奠爵,俛伏,興,少退,跪,再拜訖,還位。初第 一等分獻官將升,贊者分引。第二等分獻官詣盥洗 位,搢笏,盥手,帨手,執笏,詣酌尊所。執事以爵授分獻官,分獻酌以授執事者,進詣首位神座前奠獻,並如 上儀。祝史、齋郎以次助奠訖,各引還位。諸獻俱畢,諸 太祝進徹籩豆籩豆各一,少移故處,樂作《豐寧之曲》。 卒徹,樂止。奉禮官贊曰「賜胙。」眾官再拜,樂作一成止。 初送神,樂止。引初獻官詣望瘞位,樂作,太簇宮《肅寧 之曲》至位,南向立,樂止。初在位官將拜,諸太祝、祝史 各奉篚進詣神座前。玉幣從祭神州地祇以下,並以 俎載牲體,并取黍稷飯、爵酒,各由其陛降壇北。詣瘞 坎,實於坎中。又以從祭之位,禮幣皆從瘞。禮直官曰 「可瘞。」東西六行,寘土半坎。禮直官贊禮畢,引初獻出。 禮官贊者各引祭官及監祭、監禮、太祝以下俱復壇 南,北向立定,奉禮郎贊曰「再拜。」監祭以下皆再拜訖, 奉禮以下及工人以次出。光祿卿以胙奉進監祭。監 禮展視其祝版,燔於齋坊。
章宗明昌元年五月拜天於西苑
[编辑]按《金史章宗本紀》:「明昌元年五月戊午,拜天於西苑, 射柳擊毬,縱百姓觀。」
明昌四年秋九月,拜天於奉先縣西。
按《金史章宗本紀》,明昌四年九月「庚午,如山陵,次奉 先縣。辛未,拜天於縣西。」
明昌五年夏六月丙午,拜天曲赦西北路。
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
承安元年冬十一月有事於南郊燔以真玉仍用一俎
[编辑]按《金史章宗本紀》:承安元年八月甲子,以郊祀日期 詔中外,冬十一月丁酉,朝享於太廟,戊戌,有事於南 郊,改元,大赦。 按《禮志》:「承安元年將郊,禮官言,禮神 之玉當用真玉,燔玉當用次玉。昔大定十一年,天地 之玉皆以次玉代之,臣等疑其未盡。禮貴有恆,不能 繼者不敢以獻。若燔真玉,常祀用之,恐有時或闕,反 失禮制。若從近代之典及本朝《儀禮》,真玉禮神,次玉 燔瘞,於禮為當。近代郊,自第二等升天皇大帝、北極 於第一等前八位舊各有禮玉燔玉,而此二位尚無 之。按《周禮典瑞》云:『以圭璧祀日月星辰』。近代禮,九宮 貴神、大火星位,猶用《周禮》之說。其天皇大帝、北極二 位,固宜用禮神之玉及燔玉也。」上命俱用真玉。省臣 又奏:「前時郊天地,配位各用一犢,五方帝、日月、神州、 天皇大帝、北極十位,皆大祀亦當用犢。當時止以羊 代。第二等以下從祀神位,則分刲、羊、豕以獻。竊意天 地之祀,籩豆尚多者,以備陰陽之物;鼎俎尚少者,以 人之烹薦。無可以稱其德,則貴質而已。故天、地、日、月、 星、辰之位,皆用一俎。前時第一等神位偏用二俎,似 為不倫。今第一等神位亦當各用犢一,餘位以羊豕 分獻,及朝享太廟則用犢十二。」上從之。
承安二年十一月甲辰冬至有事於南郊。
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
承安五年,敕定《拜天禮》。
按《金史章宗本紀》:承安五年五月戊午,敕來日重五 拜天,服公裳者拜禮仍舊,諸便服者並用女直拜。 按《禮志》:金之拜制,先袖手,微俯身,稍復卻跪左膝,左 右搖肘,若舞蹈狀。凡跪搖袖下,拂膝上則至左右肩 者凡四,如此者四跪,復以手按右膝,單跪左膝而成 禮。國言搖手而拜,謂之撒速。承安五年五月,上諭旨 有司曰:「女直、漢人拜數可以相從者,酌中議之。」禮官 奏曰:「《周官》九拜,一曰稽首、拜中至重臣拜君之禮也。 乞自今凡公服則用漢拜,若便服則各用本俗之拜。」 主事陳松曰:「本朝拜禮,其來久矣,乃便服之拜也。可 令公服則朝拜,便服則從本朝拜。」平章政事張萬公 謂:拜禮各便所習,不須改也。司空完顏襄曰:「今諸人 衽髮,皆從本朝之制,宜從本朝拜禮,松言是也。」上乃 命公裳則朝拜,諸色人便服則皆用本朝拜。
泰和二年九月癸亥以皇子生親謝南北郊
[编辑]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
泰和三年,拜天射柳,宴群臣。
按《金史章宗本紀》:「泰和三年五月壬午,以重五拜天, 射柳上,三發三中。四品以上官侍宴魚藻殿,以天氣 方暑,命兵士甲者釋之。」
宣宗貞祐元年以復舊名告天地
[编辑]按《金史宣宗本紀》:貞祐元年閏九月「庚午,上復舊名, 珣詔所司告天地廟社。」
興定三年七月以地震遣官祭地祇於上清宮八月祭后土於河中府
[编辑]按《金史宣宗本紀》:「興定三年四月癸未,陝西黑風晝 起,有聲如雷,地大震。六月戊子,平涼等處地震。七月 丁巳,遣徒單思忠以地震祭地祇於上清宮。八月戊 辰,遣翰林侍讀學士趙秉文祭后土於河中府。」
哀宗天興元年五月丙戌拜天於大慶殿秋七月丁亥拜天於承天門下
[编辑]按:《金史哀宗本紀》云云。
天興二年,拜天於蔡州。
按《金史哀宗本紀》:「天興二年六月己卯,決策遷蔡。九月庚戌,以重九拜天於節度使廳,群臣陪從成禮。」
元
[编辑]憲宗二年始以冕服拜天於日月山合祭昊天后土以太祖睿宗配享
[编辑]按《元史憲宗本紀》,不載。 按《祭祀志》:「元興朔漠,代有 拜天之禮,衣冠尚質,祭器尚純,帝后親之,宗戚助祭。」 其意幽深元遠,報本反始,出於自然,而非強為之也。 憲宗即位之二年秋八月八日,始以冕服拜天於日 月山。其十二日,又用孔氏子孫元措言,合祭昊天后 土,始大合樂,作牌位,以太祖、睿宗配享。歲甲寅,會諸 王於顆顆腦兒之西。丁巳秋,駐蹕於軍腦兒。皆祭天 於其地。 按《輿服志》,憲宗壬子年秋八月,祭天於日 月山,用冕服自此始。
世祖中統二年祀天於恆州
[编辑]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按《祭祀志》:「世祖中統二年, 親征北方,夏四月乙亥,躬祀天於舊恆州之西北,灑 馬湩以為禮,皇族之外,無得而與,皆如其初。」
至元十二年以受尊號告天地行一獻禮
[编辑]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十二年十二月「戊申。中書左 丞相忽都帶兒與內外文武百寮及緇黃耆庶請上 皇帝尊號曰憲天述道仁文義武大光孝皇帝。皇后 曰貞懿順聖昭天睿文光應皇后」 按《祭祀志》:「十二 年十二月以受尊號,遣使豫告天地。下太常檢討唐 宋金舊儀,於國陽麗正門東南七里建祭臺,設昊天 上」帝、皇地祇位二,行一獻禮。自後國有大典禮,皆即 南郊告謝焉。〈又〉祭告一獻儀。至元十二年所定。告前 二日,郊祀令掃除壇壝內外,翰林國史院學士撰寫 祝文。前一日,告官等各公服捧祝版,進請御署訖,同 御香、上尊酒如常儀,迎至祠所齋宿。告日質明前三 刻,禮直官引郊祀令率其屬詣壇,鋪筵陳設如儀。禮 直官二員,引告官等,各具紫服,以次就位,東向立定。 禮直官稍前曰:「有司謹具,請行事。」贊者曰「鞠躬」,曰「拜」, 曰「興」,曰「拜」,曰「興」,曰「平身。」禮直官先引執事官各就位。 次詣告官前曰「請詣盥爵洗位。」至位,北向立,曰「搢笏」, 曰「盥手」,曰「帨手」,曰「洗爵」,曰「拭爵」,曰「出笏」,曰「詣酒尊所」, 曰「搢笏」,曰「執爵」,曰「司尊者舉羃」,曰「酌酒。」良醞令酌酒, 曰「以爵授執事者,告官以爵授執事者」,曰「出笏」,曰「詣 昊天上帝、皇地祇神位前北向立」,曰「稍前。」曰「搢笏」,曰 「跪」,曰「上香」,曰「上香」,曰「三上香」,曰「祭酒」,曰「祭酒」,曰「三祭 酒」,曰「以爵授捧爵官」,曰「出笏」,曰「俛伏,興。」曰「舉祝官跪」, 曰「舉祝」,曰「讀祝官跪」,曰「讀祝。」讀訖,曰「舉祝」官奠祝版 於案,曰「俛伏」,興。告官再拜,曰「鞠躬」,曰「拜」,曰「興」,曰「拜」,曰 「興」,曰「平身。」引告官以下降復位。禮直官贊曰:「再拜」,曰 「鞠躬」,曰「拜」,曰「興」,曰:「拜」,曰「興」,曰「平身」,曰「詣望燎位。」燔祝 版,半燎,告官以下皆退,瘞之。其坎於祭所壬地,方深, 足以容物。
至元十三年,以平宋告天地,以國禮行事。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十三年五月乙未朔,以平宋 遣官告天地祖宗於上都之近郊 按《祭祀志》:至元 十三年五月,以平宋遣使告天地。中書下太常,議定 儀物以聞。制若曰:「其以國禮行事。」
至元十八年三月甲辰,命天師張宗演即宮中奏《赤 章》於天七晝夜。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成宗大德六年遣左丞相哈剌哈孫代祭天地於南郊始命獻官以下具公服行禮
[编辑]按《元史成宗本紀》,大德六年三月甲寅。合祭昊天上 帝、皇地祇於南郊。遣中書左丞相荅剌罕哈剌哈孫 攝事。 按《祭祀志》,大德六年春三月庚戌。合祭昊天 上帝、皇地祇、五方帝於南郊。遣左丞相哈剌哈孫攝 事。為攝祀天地之始。 按《輿服志》,大德六年春三月, 祭天於麗正門外丙地,命獻官以下諸執事,各具公 服行禮。是時大都未有郊壇,大禮,用公服自此始。 大德九年二月,議郊祀禮。六月,以立皇太子,祭告上 帝。七月,築郊壇。十一月,遣官祀天於南郊。
按《元史成宗本紀》,大德九年二月庚子,命中書議行 郊祀禮。四月壬辰,中書省臣言,「前代郊祀,以祖宗配 享,臣等議,今始行郊禮,專祀昊天為宜。」詔依所議行 之。六月丙子朔,以立皇太子,遣中書右丞相荅剌罕 哈剌哈孫告昊天上帝。秋七月辛亥,築郊壇於麗正 文明門之南。丙位,設郊祀署令丞各一員,太祝三員, 奉禮郎二員,協律郎一員,法物庫官二員。十一月庚 午,祀昊天上帝於南郊。牲用馬一,蒼犢一,羊、豕、鹿各 九。其文舞曰《崇德之舞》,武舞曰《定功之舞》。以攝太尉 右丞相哈剌哈孫、左丞相阿忽台、御史大夫鐵古迭 而為三獻官。 按《祭祀志》,大德九年二月二十四日, 右丞相哈剌哈孫等言,「去年地震星變,雨澤愆期,歲 比不登。祈天保民之事,有天子親祀者三,曰天,曰祖 宗,曰社稷。今宗廟社稷,歲時攝官行事,祭天國之大 事也。陛下雖未及親祀,宜如宗廟社稷,遣官攝祭,歲 用冬至儀物,有司豫備日期,至則以聞。」制若曰:「卿言是也,其豫備儀物以待事。」於是翰林、集賢、太常、禮官 皆會中書集議。博士疏曰:「冬至圜丘,惟祀昊天上帝。 至西漢元始間,始合祭天地。歷東漢至宋,千有餘年, 分祭合祭,迄無定論。」集議曰:「《周禮》冬至圜丘禮天,夏 至方丘禮地,時既不同,禮樂亦異。王莽之制,何可法 也?今當循唐、虞三代之典,惟祀昊天上帝,其方丘祭 地之禮,續議以聞。按《周禮》,壇壝三成,近代增外四成, 以廣天文從祀之位。」集議曰:「依《周禮》三成之制。然《周 禮》疏云:『每成一尺』,不見縱廣之度,恐壇上陿隘,器物 難容。擬四成制內減去一成,以合陽奇之數。每成高 八尺一寸,以合乾之九九。」上成縱廣五丈,中成十丈, 下成十五丈,四陛,陛十有二級。外設二壝,內壝去壇 二十五步,外壝去內壝五十四步。壝各四門。壇設於 丙巳之地,以就陽位。按古者親祀,冕無旒,服大裘而 加袞。臣下從祀冠服,歷代所尚,其制不同。集議曰:「依 宗廟見用冠服制度。按《周禮大司樂》云:『凡樂,圜鍾為 宮,黃鍾為角,太簇為徵,姑洗為羽。雷鼓雷鞀,孤竹之 管,雲和之琴瑟,雲門之舞,冬至日於地上之圜丘奏 之。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集議曰:「樂者 所以動天地,感鬼神,必訪求深知音律之人,審五聲 八音,以司肄樂。」夏四月壬辰,中書復集議。博士言:「舊 制神位版用木。」中書議:改用蒼玉金字,白玉為座。博 士曰:「郊祀尚質,合依舊制。」遂用木主,長二尺五寸,闊 一尺二寸,上圓下方,丹漆金字,木用松柏,貯以紅漆 匣,黃羅帕覆之。造畢,有司議所以藏。議者復謂:神主 廟則有之,今祀於壇,對越在上,非若他神無所見也。 所製神主遂不用。七月九日,博士又言:「古者祀天,器 用陶匏,席用槁鞂。自漢甘泉、雍、畤之祀,以迄後漢、晉 魏、南北二朝、隋、唐,其壇壝玉帛、禮器、儀仗,日益繁縟, 浸失古者尚質之意。宋、金多循唐制,其壇壝禮器,考 之於經,固未能全合。其儀法具在,當時名儒輩出,亦 未嘗不援經而定也。酌古今以行禮,亦宜焉。今檢討 唐、宋、金親祀攝行儀注,并雅樂節次,合從集議。」太常 議曰:「郊祀之事,聖朝自平定金、宋以來,未暇舉行。今 欲修嚴,不能一舉而大備。然始議之際,亦須酌古今 之儀,垂則後來。請從中書會翰林」、集賢、禮官及明禮 之士,講明去取以聞。中書集議曰:「合行禮儀,非草創 所能備,唐、宋皆有攝行之禮,除從祀受胙外,一切儀 注悉依唐制修之。」八月十二日,太常寺言:「尊祖配天, 其禮儀樂章,別有常典。若俟至日議之,恐匆遽有誤。」 於是中書省臣奏曰:「自古漢人有天下,其祖宗皆配 天享祭。臣等與平章何榮祖議,宗廟已依時祭享,今 郊祀止祭天。」制曰:「可。」是歲南郊,配位遂省。
大德十一年,武宗即位,遣官告謝南郊,始定祭告三 獻儀。
按《元史武宗本紀》,「大德十一年五月甲申,皇帝即位 於上都。秋七月甲子,命御史臺大夫鐵古迭兒、知樞 密院事塔魯忽帶、中書平章政事床兀兒,以即位告 謝南郊」 按《祭祀志》:大德十一年,武宗即位,「秋七月 甲子,命御史大夫鐵古迭兒即南郊告謝天地。主用 柏素質。」元書為即位告謝之始。 祭告三獻儀,大德 十一年所定。告前三日,三獻官諸執事官具公服,赴 中書省受誓戒。前一日,未正二刻,省牲器。告日質明, 三獻官以下諸執事官,各具法服。禮直官引監祭禮 以下諸執事官,先入就位,立定。監祭禮點視陳設畢, 復位,立定。太官令率齋郎出,禮直官引三獻司徒、太 常禮儀院使、光祿卿入,就位,立定。禮直官贊曰:「有司 謹具,請行事。」降神,樂作六成止。太常禮儀院使燔牲 首,復位。立定,奉禮贊三獻以下皆再拜就位。禮直官 引初獻詣盥洗位,盥手訖,陞壇詣昊天上帝位前,北 向立,搢笏,跪,三上香,奠玉幣,出笏,俛伏,興,再拜訖,降 復位。禮直官引初獻詣盥洗位,盥手訖,詣爵洗位,洗 拭爵訖,詣酒尊所,酌酒訖,請詣昊天上帝神位前,北 向,搢笏跪,三上香,執爵三祭酒於茅苴,出笏,俛伏,興, 俟讀祝訖,再拜平立。請詣皇地祇酒尊所酌獻,並如 上儀。俱畢,復位。禮直官引亞獻,並如初獻之儀,惟不 讀祝,降復位。禮直官引終獻,並如亞獻之儀,降復位。 奉禮贊「賜胙」,眾官再拜,在位者皆再拜。禮直官引三 獻,司徒、太常卿、光祿卿、監祭監禮等官請詣望燎位。 南向立定。俟燎玉幣祝版。禮直官贊「可燎。」禮畢。
武宗至大二年議行北郊禮並定南北二郊配位
[编辑]按《元史武宗本紀》:至大二年十一月乙酉,尚書及太 常禮儀院言,「郊祀者,國之大禮。今南郊之禮已行而 未備,北郊之禮尚未舉行。」今年冬至祀天南郊。請以 太祖皇帝配。明年夏至祀地北郊。請以世祖皇帝配。 制可。 按《祭祀志》:至大二年十二月甲辰朔,尚書太 尉、右丞相、太保、左丞相田司徒、郝參政等復奏曰:「南 郊祭天於圜丘,大禮已舉。其北郊祭皇地祇於方澤, 并神州地祇、五岳四瀆、山林川澤,及朝日夕月,此有 國家所當崇禮者也。當聖明御極,而弗舉行,恐遂廢
弛。」制若曰:「卿議甚是,其即行焉至大三年正月,定北郊從祀儀。十一月,有事南郊,以太祖配。
按《元史武宗本紀》:至大三年春二月甲子,以上皇太 后尊號,告祀南郊。冬十月丙午,三寶奴及司徒田忠 良等言:「曩奉旨舉行南郊配位從祀北郊方丘朝日 夕月典禮,臣等議欲祀北郊,必先南郊。今歲冬至祀 圜丘,尊太祖皇帝配享;來歲夏至祀方丘,尊世祖皇 帝配享。春秋朝日夕月,實合祀典。」有旨:「所用儀物,其 令有司速備之。」十一月丙申,有事於南郊,尊太祖皇 帝配享昊天上帝。 按《祭祀志》,至大三年春正月,中 書禮部移太常禮儀院,下博士擬定北郊從祀朝日 夕月。禮儀博士李之紹、蔣汝礪疏曰:「按方丘之禮,夏 以五月,商以六月,周以夏至。其丘在國之北,禮神之 玉以黃琮,牲用黃犢,幣用黃繒,配以后稷。其方壇之 制,漢去都城四里,為壇四陛。唐去宮城北十四里,為 方壇,八角三成,每成高四尺,上闊十六步。設陛,上等 陛廣八尺,中等陛一丈,下等陛廣一丈二尺。宋至徽 宗,始定為再成。歷代制雖不同,然無出於三成之式。 今擬取《坤》數用六之義,去都城北六里,於壬地選擇 善地,於中為方壇,三成四陛,外為三壝,仍依古制。自 外壝之外,治四面,稍令低下,以應澤中之制。宮室牆 圍器皿,色並用黃,其再成八角四陛,非古制難用。其 神州地祇以下從祀,自漢以來,歷代制度不一。至唐 始因隋制,以嶽鎮、海瀆、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各 從其方從祀,今盍參酌舉行。」秋,九月,太常禮儀院復 下博士檢討合用器物。十一月丙申,有事於南郊,以 太祖配五方帝、日月星辰從祀。
仁宗皇慶二年二月甲子以皇后受冊寶遣官祭告天地於南郊
[编辑]按:《元史仁宗本紀》云云。
延祐元年太常寺請立北郊不允
[编辑]按《元史仁宗本紀》。延祐元年夏四月丁亥。太常寺臣 請立北郊。不允 按《祭祀志》。仁宗延祐元年夏四月 「丁亥。太常寺臣請立北郊。帝謙遜未遑。北郊之議遂 輟。」
英宗至治二年詔議南郊祀典敕停今年冬祀
[编辑]按《元史英宗本紀》。至治二年秋九月庚申。敕停今年 冬祀南郊。 按《祭祀志》。英宗至治二年九月,「有旨議 南郊祀事。中書平章賈閭、御史中丞曹立、禮部尚書 張埜、學士蔡文淵、袁桷、鄧文原、太常禮儀院使王緯、 田天澤、博士劉致等會都堂議。一曰年分。」按前代多 三年一祀。天子即位已及三年,常有旨欽依。二曰神 位。《周禮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註:謂昊天上帝, 冬至圜丘所祀天皇大帝也。又曰:「蒼璧禮天。」注云:「此 禮天以冬至,謂天皇大帝也,在北極謂之北辰。」又云: 北辰,天皇耀魄寶也。又名昊天上帝,又名太一帝君, 以其尊大,故有數名。今按《晉書天文志》:「中宮鉤陳口 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耀魄寶。」《周禮》所祀天神,止 言昊天上帝,鄭氏以星經推之,乃謂即天皇大帝。然 漢魏以來,名號亦復不一。漢初曰上帝,曰太一,曰皇 天上帝。魏曰皇皇帝天。梁曰天皇大帝。惟西晉曰昊 天上帝,與《周禮》合。唐宋以來,壇上既設昊天上帝,第 一等復有天皇大帝,其五天帝與太一天一等,皆不 經見。本朝大德九年,中書圓議止依《周禮》祀昊天上 帝。至大三年,圓議五帝從享,依前代通祭。三曰配位。 《孝經》曰:「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又曰:「郊祀 后稷以配天。」此郊之所以有配也。漢唐以下,莫不皆 然。至大三年冬十月三日奉旨,十一月冬至合祭南 郊,太祖皇帝配,圓議取旨。四曰告配。《禮器》曰:「魯人將 有事於」上帝,必先有事於頖宮。註:「告后稷也。」告之者, 將以配天也。告用牛一。《宋會要》,於致齋二日,宿廟告 配。凡遣官犧尊、豆籩,行一獻禮。至大三年十一月二 十一日,質明行事。初獻,攝太尉同太常禮儀院官赴 太廟奏告,圓議取旨。五曰大裘冕,《周禮》「司裘掌為大 裘,以共王祀天之服。」鄭司農云:「黑羊裘服以祀天,示 質也。」《弁師》:「掌王之五冕。」注:「冕服有六,而言五者,大裘 之冕,蓋無旒,不聯數也。」《禮記·郊特牲》曰:「郊之祭也,迎 長日之至也。祭之日,王被袞以象天,戴冕十有二旈, 則天數也。」陸佃曰:「禮不盛,服不充,蓋服大裘以袞襲 之也。」謂冬祀服大裘,被之以袞。開元及《開寶通禮》,鑾 駕出宮,服袞冕至大次,質明,改服大裘冕而出次。《宋 會要》:紹興十三年,車駕自廟赴青城,服通天冠、絳紗 袍。祀日,服大裘、袞冕。圓議:用袞冕。取旨。六曰匏爵。《郊 特牲》曰:「郊之祭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注謂 「陶瓦器,匏用酌獻酒。」《開元禮》《開寶禮》皆有匏爵。大德 九年,正配位用匏爵,有坫。圓議:正位用匏,配位飲福 用玉爵。取旨。七曰戒誓。《唐通典》引《禮經》,祭前期十日, 親戒百官及族人,太宰總戒群官。唐前祀七日,《宋會 要》十日。《纂要》:太尉南向,司徒亞、終獻一品、二品從祀 北向,行事官以次北向,禮直官以誓文授之,太尉讀。 今天子親行大禮,止令禮直局管勾讀誓文,《圓議》令管勾代太尉讀誓,刑部尚書蒞之。八曰散齋致齋,《禮 經》前期十日。唐、宋、金皆七日,散齋四日,致齋三日。國 朝親祀太廟七日,散齋四日於別殿,致齋三日於大 明殿。圓議依前七日。九曰藉神席。《郊特牲》曰:「莞簟之 安,而蒲越槁鞂之尚。」注:「蒲越槁鞂,藉神席也。」漢舊儀: 高帝配天,紺席,祭天用六綵,綺席六重。成帝即位,丞 相衡、御史大夫譚以為天地尚質,宜皆勿修,詔從焉。 唐麟德二年,詔曰:「自處以厚,奉天以薄,改用裀褥,上 帝以蒼,其餘各視其方色。」宋以褥加席上,禮官以為 非禮。元豐元年,奉旨不設。國朝大德九年,正位槁鞂, 配位蒲越,冒以青繒。至大三年,加青綾褥、青錦方座, 圓議合依。至大三年,於席上設褥,各依方位。十:曰犧 牲,《郊特牲》曰《郊特》「牲,而社稷太牢。」又曰:「天地之牛角 繭栗。」秦用騮駒。漢文帝五帝共一牲。武帝三年一祀 用太牢。光武采元始故事,天地共犢。隋上帝、配帝,蒼 犢二。唐開元用牛。宋正位用蒼犢一,配位太牢一。國 朝大德九年,蒼犢二,羊、豕各九。至大三年,馬純色肥, 腯一,牲正副一,鹿一十八,野豬一十八,羊一十八。圓 議依舊儀,神位、配位用犢外,仍用馬。其餘並依舊日 已行典禮。十一曰香鼎,大祭有三:始煙為歆神始,宗 廟則焫蕭祼鬯,所謂臭陽達於牆屋者也。後世焚香, 蓋本乎此,而非禮經之正。至大三年,用陶瓦香鼎五 十,神座香鼎、香盒案各一,圓議依舊儀。十二曰割牲, 《周禮司士》:「凡祭祀,帥其屬而割牲,羞俎」豆。又諸子大 祭祀,正六牲之體。《禮運》云:「腥其俎,熟其殽,體其犬豕 牛羊。」注云:「腥其俎,謂豚解而腥之,為七體也。熟其殽, 謂體解而爓之,為二十一體也。體其犬豕牛羊,謂分 別骨肉之貴賤,以為眾俎也。七體謂脊、兩肩、兩拍、兩 髀。二十一體謂肩、臂、臑、膊、骼、正脊、脡脊、橫脊、正脅、短 脅、代脅、并腸三、胃三、拒」肺一、祭肺三也。宋元豐三年, 詳定禮文所言:「古者祭祀用牲,有豚解,有體解。豚解 則為七以薦腥,體解則為二十一以薦熟。蓋犬豕牛 羊分別骨肉貴賤,其解之為體則均也。」皇朝馬牛羊 豕鹿並依。至大三年,割牲用國禮圓議,依舊儀十三, 曰大次、小次。《周禮》:掌次,王旅上帝,張氈案皇邸。《唐通 典》:前祀三日,尚舍直長施大次於外壝東門之內道 北,南向。《宋會要》,前祀三日,儀鸞司帥其屬,設大次於 外壝東門之內道北,南向;小次於午階之東,西向。《曲 禮》曰:「踐阼,臨祭祀。」《正義》曰:「阼,主階也。天子祭祀,履主 階行事,故云踐阼。」宋元豐詳定禮文所言:「《周禮》宗廟 無設小次之文,古者人君臨位於阼階,蓋阼」階者,東 階也。惟人主得位主階行事。今國朝太廟儀注,大次 小次皆在西,蓋國家尚右,以西為尊也。圓議依《祀廟 儀注》,續具未議。一曰禮神玉。《周禮大宗伯》:「以禋祀祀 昊天上帝」,注:「禋之言煙也。」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 積柴實牲體焉。或有玉帛。《正義》曰:「或有玉帛,或不用 玉帛,皆不定之辭也。」崔氏云:「天子自奉玉帛牲體於 柴上。」引《詩》「圭璧既卒」,是燔牲玉也。蓋卒者,終也,謂禮 神既終,當藏之也。正經即無燔玉明證。漢武帝祠太 乙、胙餘,皆燔之,無玉。晉燔牲幣,無玉;唐、宋乃有之。顯 慶中,許敬宗等修舊禮,乃云:郊天之有四圭,猶宗廟 之有圭瓚也。並事畢收藏,不在燔列。宋政和禮制局 言:「古祭祀無不用玉。《周官典瑞》『掌玉器之藏,蓋事已 則藏焉,有事則出而復用,未嘗有燔瘞之文。今後大 祀禮神之玉,時出而用,無得燔瘞』。」從之。「蓋燔者,取其 煙氣之臭,聞玉既無煙,又且無氣,祭之日但當奠於 神座,既卒事則收藏之。二曰飲福。《特牲饋食禮》曰:『尸 九飯,親嘏主人』。《少牢饋食禮》:『尸十一飯,尸嘏主人』。」嘏, 長也,大也。行禮至此,神明已饗,盛禮俱成,故膺受長 大之福於祭之末也。自漢以來,人君一獻纔畢而受 嘏。唐《開元禮》,太尉未升堂而皇帝飲福。宋元豐三年, 改從亞、終獻,既行禮,皇帝飲福受胙。國朝至治元年, 親祀廟《儀注》亦用一獻畢飲福。三曰升煙。禋之言煙 也,升煙所以報陽也。祀天之有禋「柴,猶祭地之瘞血, 宗廟之祼鬯。歷代以來,或先燔而後祭,或先祭而後 燔,皆為未允。祭之日,樂六變而燔牲首,牲首亦陽也。 祭終,以爵酒饌物及牲體燎於壇。天子望燎,柴用柏。」 四曰儀注。《禮經》出於秦火之後,殘闕脫漏,所存無幾。 至漢諸儒,各執所見,後人所宗,惟鄭康成、王子廱,而 二家自相矛盾。唐「《開元禮》、杜佑《通典》,五禮略完,至宋 《開寶禮》并《會要》與郊廟奉祠禮文,中間講明始備。金 國大率依唐宋制度。聖朝四海一家,禮樂之興,政在 今日。況天子親行大禮,所用儀注,必合講求。大德九 年中書集議,合行禮儀,依唐制,至治元年已有祀廟 儀注,宜取大德九年、至大三年并今次新儀,與唐制 參」酌增損修之。侍儀司編排鹵簿,太史院具報星位、 分獻官員數及行禮并諸執事官,合依至大三年儀 制,亞、終獻官取旨。是歲,太皇太后崩,有旨,「冬至南郊 祀事可權止。」
====泰定帝泰定元年三月癸卯命中書平章政事乃馬台攝祭南郊以冊皇后皇太子告====按《元史泰定帝本紀》云云。
泰定三年冬十一月甲申,御史趙師魯又請親祀郊 廟,帝嘉納之。
按《元史泰定帝本紀》云云。
泰定四年正月,御史臺臣請親祀郊廟,詔仍命攝祀。 閏九月,郊祀天地。
按《元史泰定帝本紀》。泰定四年春正月乙巳。御史臺 臣請親祀郊廟。帝曰:「朕遵世祖舊制。其命大臣攝之。」 閏九月甲戌。命祀天地。享太廟。致祭五嶽四瀆名山 大川。 按《祭祀志》。泰定四年春正月。御史臺臣言。「自 世祖迄英宗。咸未親郊。惟武宗英宗親享太廟。陛下 宜躬祀郊廟。」制曰:「朕當遵世祖舊典。其命大臣攝行 祀」事。閏九月甲戌,郊祀天地、致祭五嶽四瀆、名山大 川。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