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第265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二百六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
第二百六十五卷目錄
飯部紀事
飯部雜錄
飯部外編
粥部彙考
禮記〈月令〉
周禮〈地官〉
爾雅〈釋言〉
釋名〈釋飲食〉
山家清供〈豆粥 梅粥 荼蘼粥 真君粥 河樞粥〉
市肆紀〈粥〉
本草綱目〈粥 小麥粥 寒食粥 糯米秫米黍米粥 粳米秈米粟米粱米粥〉
遵生八牋〈粥糜類〉
海槎餘錄〈括蔞根粥〉
食貨典第二百六十五卷
飯部紀事
[编辑]《汲冢周書》:「黃帝始蒸穀為飯。」
《太公六韜》:「堯王天下,滋味重累弗食。溫飯暖羹,不酸 不棄。」
《韓子五蠹》篇:「堯之王天下也,糲蒸之飯。」
《禮記·文王世子》:「武王帥而行之,文王一飯亦一飯,文 王再飯亦再飯。」
《說苑》:「呂望行年五十,賣飯棘津。」
《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一飯三吐哺,起 以待士。」
《論衡紀妖篇》:「晉公子重耳失國,乏食于道,從畊者乞 飯。畊者奉塊土以賜公子,公子怒,咎犯曰:『此吉祥,天 賜土地也』。」其後公子得國復土,如咎犯之言。
《左傳》:僖公二十五年冬,晉侯問原守于寺人勃鞮,對 曰:「昔趙衰以壺餐從徑,餒而弗食,故使處原。」
《韓子外儲說》:「孫叔敖相楚,糲餅菜羹,枯魚之膳。 尹文子晉國尚奢,文公儉以矯之,無幾,國人皆食脫 粟之飯。」
《列子》:「楚靈王好細腰,宮中皆以三飯為節,期年而有 黎黑色。」
《女俠傳》:子胥行至吳,疾,于中道乞食溧陽,適遇女子 擊綿於瀨水之上,筥中有飯,子胥遇之,謂曰:「夫人可 得一餐乎?」女子曰:「妾獨與母居,三十未嫁,飯不可得。」 子胥曰:「夫人賑窮途,少飯亦何嫌哉?」女子知非恆人, 遂許之,發其簞筥,飯其盎漿,長跪而與之,子胥再餐 而止。女子曰:「君子有遠逝之行,何不飽而餐之?」子胥 已餐而去,又謂女子曰:「掩夫人之壺漿,無令其露!」女 子歎曰:「嗟乎!妾獨與母居三十年,自守貞明,不願從 適,何宜饋飯而與丈夫?越虧禮義,妾不忍也,子行矣!」 子胥行,反顧,女子已自沒於瀨水矣。
《家語》:孔子厄于陳、蔡,從者七日不食。子貢以所齎貨 竊犯圍而出,告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顏回、仲由炊 之于壞屋之下,有埃墨墮飯中,顏回取而食之。子貢 自井望見之,不悅,以為竊食也。入問孔子曰:「仁人廉, 士窮,改節乎?」孔子曰:「改節即何稱于仁廉哉?」子貢曰: 「若回也,其不改節乎?」子曰:「然。」子貢以所飯告孔子,子 曰:「吾信回之為仁久矣,雖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 必有故乎?汝止!吾將問之。」召顏回曰:「疇昔予夢見先 人,豈或啟祐我哉?子炊而進飯,吾將進焉。」對曰:「向有 埃墨墮飯中,欲置之則不潔,欲棄之則可惜,回即食 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顏回出,孔子顧 謂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 乃服之。
《晏子春秋》:「晏子相齊,食脫粟之飯。」
《吳越春秋》:「句踐輕飯與羹,以遊國中。行子戲之遇孤, 孤即餔而啜之。」
《新序》:魏文侯見箕季,其牆壞而不築。文侯曰:「何為不 築?」對曰:「不時,其牆枉而不端。」問曰:「何不端?」曰:「固然。從 者食其園之桃,箕季禁之。少焉日晏,進糲餐之食,瓜 瓠之羹。文侯出,其僕曰:『君亦無得于箕季矣,曩者進 食,臣竊窺之,糲餐之食,瓜瓠之羹。文侯曰:『吾何無得 于季也?吾一見季而得四焉,其牆壞不築,云待時者』』」 教我無奪農時也。「牆枉而不端」,對曰:「固然者,是教我 無侵封疆也。從者食園桃,箕季禁之,豈愛桃哉?是教 我下無侵上也。食我以糲餐者,季豈不能具五味哉? 教我無多斂于百姓,以省飲食之養也。」
《莊子》:宋鈃尹文:「其為人太多,其自為太少,日請置五 升之飯足矣。」
《貧士傳》:子桑子者,不知何許人。子輿與之友。霖雨十 日,子輿恐其病也,裹飯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門,則若 歌若哭,鼓琴曰:「父耶!母耶?天乎!人乎!」有不任其聲而
趨舉其詩焉。子輿入曰:「子之歌詩,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極者而弗得也。父母豈欲我貧哉?天地豈私貧我哉?求其為之者而弗得也,然而至此極者, 「命也夫。」
《史記孟嘗君傳》:「孟嘗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 客怒,以飯不等,輟食辭去。孟嘗君起,自持其飯比之。 客慚,自剄。士以此多歸孟嘗君。」
《廉頗傳》: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廉頗之仇郭 開,多與使者金,令毀之。趙使者既見廉頗,廉頗為之 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還報 王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 趙王以為老,遂不召。
《女俠傳》:「淮陰侯韓信,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 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 常數從其下鄉南昌亭長寄食數月,亭長妻患之,乃 晨炊蓐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絕 去。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 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 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西京雜記》:公孫弘起家徒步至丞相,故人齊賀從之。 弘食以脫粟,覆以布被,賀怨曰:「何用故人富貴乎?脫 粟布被,我自有之。」弘大慚,賀乃語人曰:「公孫弘內服 貂裘,外服麻枲,內廚五鼎,外膳二肴,豈可以示天下 哉!」於是朝廷自此疑矯焉。弘聞之,歎曰:「寧逢惡賓,莫 逢故人。」
《漢書薛宣傳》:「宣,東海郯人,入守左馮翊。始,高陵令楊 湛、櫟陽令謝游皆貪猾不遜,持郡短長,前二千石數 案不能竟。及宣視事,詣府謁宣,設酒飯,與相對,接待 甚備。已而陰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宣察湛有改節 敬宣之效,迺密以手書相曉。湛即時解印綬付吏為 記,謝宣終無怨言。而櫟陽令游自以大儒有名,輕宣」, 宣獨移書顯責之。游得檄,亦解印綬去。
《王莽傳》:莽使中黃門王業領長安,莽聞城中饑饉,以 問業,業曰:「皆流民也。」乃取市所賣粱飯肉羹持入視 莽曰:「民食咸如此。」莽信之。
《後漢書馮異傳》:光武署異為主簿。王朗起,光武至南 宮,遇大風雨,引車入道傍空舍,異抱薪,鄧禹爇火,光 武對竈燎衣,異進麥飯菟肩。 《第五倫傳》:「倫舉孝廉,帝召入,與語至夕,帝戲謂倫曰: 『聞卿為吏,篣婦公,不過從兄飯,寧有之邪』?倫對曰:『臣 少遭饑亂,實不敢妄過人飯』。」
謝承《後漢書》:「左雄為冀州刺史,常食乾飯。」司馬苞為 太尉,常食漉飯。李固為太尉,常食麥飯。王暢為南陽 太守,作飯鹽豉菜茹。羊茂為東郡太守,常食乾飯。胡 劭為淮南太守,使鈴下閤外炊曝作乾飯。袁閎飯糠 茹菜。
《漢舊儀》:「齊則食案陳三十六肉,食九穀飯。」
《後漢書羊陟傳》:「陟拜河南尹,常食乾飯茹菜。」
《風俗通》:「太原郝子廉,飢不得食,寒不得衣,一介不取 諸人。」曾過姊飯,留十五錢,默置席下去。
《禰衡別傳》:劉表常作上事,極以為快。衡見之,便滅敗 投地,曰:「作此筆者為食飯不?」
《三國·魏志王朗傳》〈注〉《魏略》曰:太祖請同會啁,朗曰:「不 能效君昔在會稽折秔米飯也。」朗曰:「宜適難值。」太祖 問云何,朗曰:「如朗昔者,未可折而折,如明公今日,可 折而不折也。」
《吳書》:「袁術在壽春,百姓饑窮,以桑椹、蝗蟲為乾飯。」 《三國魏志武宣卞皇后傳》〈注〉《魏書》曰:「帝為太后弟秉 起第。第成,太后幸第,請諸家外親設下廚,無異膳。太 后左右菜食粟飯。」
《吳志是儀傳》:「儀拜尚書僕射,服不精細,食不重膳,家 無儲畜。權聞之,幸儀舍,求視蔬飯,親嘗之,嘆息,即增 俸賜,益田宅,儀累辭讓。」
《孟宗別傳》:宗為光祿勳,大會,醉,吐麥飯。察者以聞,詔 問食麥飯意,宗答:「臣家止有麥米飯,直愚臣所安,是 以食之。」
《晉書荀勗傳》:勖嘗在帝坐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 薪所炊。」咸未之信,帝遣問膳夫,乃云「實用故車腳。」舉 世伏其明識。
《裴秀傳》:「秀從弟楷,為開府儀同三司。初,楷家炊黍在 甑,或變為拳,或作血,或作蕪菁子。其年而卒。」
《惠帝紀》:「安北將軍王浚遣烏丸騎攻成都王穎於鄴, 大敗之。穎與帝單車走洛陽,服御分散,倉卒上下無 齎。侍中黃門被囊中齎私錢三千,詔貸用所在買飯 以供宮人。止食於道中客舍,宮人有持升餘秔米飯 及燥䔉鹽豉以進帝,帝噉之,御中黃門布被。次獲嘉 市麤米飯,盛以瓦盆,帝噉兩盂。」
《石苞傳》:「苞子崇家稻米飯在地,經宿皆化為螺,時人 以為族滅之應。」
《衛瓘傳》:「瓘家人炊飯墮地,盡化為螺,歲餘及禍。」 《西京雜記》:「會稽人顧翱,少失父,事母至孝。母好食雕 胡飯,常帥子女躬自採擷,還家導水鑿川,自種供養每有贏儲。家亦近太湖,湖中後自生雕胡,無復餘草, 蟲鳥不敢至焉,遂得以為養。郡縣表其閭舍。」
《晉書孫盛傳》:「盛嘗詣殷浩,談論對食,奮擲麈尾,毛悉 落飯中,食冷而復煖者數四,至暮忘餐,理竟不定。由 是知名。」
《殷仲堪傳》:「仲堪自在荊州,連年水旱,百姓饑饉,仲堪 食常五碗,盤無餘肴,飯粘落席間,輒拾以噉之。雖欲 率物,亦其性真素也。」
《群碎錄》:「苻堅拂蓋郎夏默等三人,長至一丈九尺,每 食飯一石,肉三十斤。」
《異苑》:「晉義熙三年,朱猗戍壽陽。婢炊飯,忽有群烏集 竈,競來啄噉,驅逐不去。有獵犬咋殺兩烏,餘烏因共 咋殺犬,又噉其肉,唯餘骨存。」
《晉書桓元傳》:「元敗走,腹心勸其戰,元不暇答,直以策 指天,而經日不得食,左右進以麤飯,咽不能下。」 《南史孝義傳》:「吳逵,宋初吳郡人陳遺,少為郡吏。母好 食鍋底焦飯,遺在役,恆帶一囊,每煮食,輒取其焦者 以貽母。後孫恩亂,聚得數升,恆帶自隨。及敗逃竄,多 有餓死,遺以此得活。母晝夜泣涕,目為失明,耳無所 聞。遺」還入戶,再拜號咽。母豁然即明。
《異苑》:「謝靈運以元嘉五年,忽見謝晦手提其頭來坐 別床,血色淋漓,不可忍視。又所服豹皮裘,血淹滿篋。 及為臨川郡,飯中欻有大蟲,謝遂被誅。」
《南史宋衡陽文王義季傳》:「義季為都督荊州刺史,嘗 大蒐於郢,有野老帶苫而耕,命左右斥之。老人擁耒 對曰:『昔楚子盤遊,受譏令尹。今陽和扇氣,播厥之始, 一日不作,人失其時。大王馳驅為樂,驅斥老夫,非勸 農之意』。義委止馬曰:『此賢者也』。命賜之食。老人曰:『吁! 願大王均其賜也。苟不奪人時,則一時皆享。王賜老』」 人,不偏其私矣。斯飯也,弗敢當問其名,不言而退。 《建安王休仁傳》:「休仁累遷護軍將軍。時帝狂悖無道, 嘗以木槽盛飯,內諸雜食,攪令和合,掘地為坑穽,實 之以泥水。祼明帝內坑中,以槽食置前,令以口就槽 中食之,用為歡笑。欲害明帝及休仁。」
《梁·謝藺傳》:藺五歲時,父未食,乳媼欲令先飯,藺終不 進。舅阮孝緒聞之,嘆曰:「此兒在家則曾子之流,事君 則藺生之匹。」因名曰藺。稍授以經史,過目便能諷誦, 孝緒每曰:「吾家陽元也。」
《夏侯詳傳》:「魚弘為湘東王鎮西司馬,述職西上,道中 乏食,緣路採菱,作菱米飯給所部。弘度之所後人覓 一菱不得。」
《羅研傳》:「研為信安令。齊苟兒之役,臨汝侯嘲之曰:『卿 蜀人,樂禍貪亂,一至於此』。對曰:『蜀中積弊,實非一朝, 百家為村,不過數家有食,窮迫之人,什有八九,束縛 之使,旬有二三,貪亂樂禍,無足多怪。若令家畜五母 之雞,一母之豕,床上有百錢布被,甑中有數升麥飯, 雖蘇張巧說於前,韓白按劍於後,不能使一夫為盜』」, 況貪亂乎。
《裴邃傳》:「邃子之禮為豫州刺史,母憂居喪,惟食麥飯。」 《陳書孔奐傳》:「奐為貞威將軍,建康令。時累歲兵荒,戶 口流散,勍敵忽至,徵求無所。高祖剋日決戰,乃令奐 多營麥飯,以荷葉裹之,一宿之間,得數萬裹,軍人旦 食訖,棄其餘,因而決戰,遂大破賊。」
《沈眾傳》:「眾性𠫤嗇,內治產業,財帛以億計,無所分遺, 其自奉甚薄。永定二年,兼起部尚書,監起太極殿,恒 㩦乾魚蔬菜飯獨噉之,朝士共誚其所為。」 《魏書闞駰傳》:「駰拜大行,遷尚書,樂平王丕鎮涼州,引 為從事中郎。王薨之後,還京師,家甚貧敝,不免飢寒, 性能多食,一飯至三升乃飽。」
《盧元傳》:元子度世,度世子淵,淵弟子義僖,為都官尚 書,性清儉,不營財利,雖居顯位,每至困乏,麥飯蔬食, 忻然甘之。
《隋書王劭傳》:劭為員外散騎侍郎,表曰:「昔師曠食飯, 云是勞薪所爨。晉平公使視之,果然車輞。以此推之, 火應有異,伏願取五木以變火。」
《賀若弼傳》:弼為右武侯大將軍,免官。上謂之曰:「我以 高熲楊素為宰相,汝倡言云:此二人惟堪啗飯耳,是 何意也?」弼曰:「臣並知其為人,誠有此語。」公卿奏弼每 怨望,罪當死。上惜其功,於是除名為民。
《朝野僉載》:孫佺為幽州都督,五月北征,時軍師李處 郁諫:五月南方火,北方水,火入水必滅。佺不從,果沒 八萬人。其孫佺之北也,處郁曰:「飧若入咽,百無一全。」 山東人謂溫飯為飧,幽州以北並為燕地故云。 《唐書·蔣欽緒傳》:欽緒子沇,乾元中歷陸渾、盩厔、咸陽、 高陵四縣令,美政流行,長老紀焉。郭子儀軍出其縣, 敕麾下曰:「蔣沇賢令,供億當有素,得蔬飯足矣,無撓 其清也。」
《宦者傳》:「魚朝恩詔判國子監,賜錢千萬,取子錢供秩 飯。」
《摭言》:「王播少孤貧,嘗客揚州木蘭院,隨僧齋,僧厭之, 播至,已飯矣。後二紀來鎮是邦,向題字已碧紗幕其上,播作詩曰:『二十年前此院遊,木蘭花發院新修。而 今再到經行處,樹老無花僧白頭。上堂已了各西東, 慚愧闍黎飯後鐘。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 籠』。」
《杜陽雜編》:「永貞元年,南海貢奇女盧眉娘,年十四,稱 北祖帝師之裔,自大足中流落於嶺表。幼而慧悟,工 巧無比。能於一尺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 逾粟粒,而點畫分明,細於毛髮,其品題章句,無有遺 闕。更善作飛仙蓋,以絲一縷分為三縷,染成五彩,於 掌中結為傘蓋五重,其中有十洲三島、天人玉女、臺」 殿麟鳳之象,而外列執幢捧節之童,亦不啻千數。其 蓋闊一丈,秤之無三數兩。自煎靈香膏傅之,則虯硬 不斷。上歎其工,謂之「神助」,因令止於宮中,每日但食 胡麻飯二三合。
《三楚新錄》:李載仁者,為性迂緩。一日將赴從誨召,方 上馬,無何,部曲相毆,載仁怒,命急於廚中取飯并豬 肉,令相毆者對餐之,仍戒曰:「如敢再犯,必當於豬肉 中加之以酥。」聞者無不笑之。
《南唐近事》:鄧亞文,高安鄉野之人也。烈祖時自尚書 郎拜青陽令,升廳就案而食,自謂尊顯彌極,還語兒 子輩云:「當思為學,自致煙霄。吾為百里之長,聲鼓喫 飯,腦後接筆,此吾稽古之力也。」
《清異錄》:晉王嘗窮追汴師,糧運不繼,蒸栗以食,軍中 遂呼栗為「河東飯。」
《續通鑑綱目》:元祐八年九月,太后不豫,呂大防等問 疾,太后呼左右賜社飯曰:「明年社飯時,思量老身也。」 《卻掃編》:張文定公安道平生未嘗不衣冠而食。嘗暑 月與其婿王鞏同飯,命鞏褫帶而已,衫帽自如。鞏顧 見不敢,公曰:「吾自布衣諸生,遭遇至此,一飯皆君賜 也。享君之賜,敢不敬乎?子自食某之食,雖衩衣無害」 也。
《道山清話》:張文潛嘗言:「近時印書盛行,而鬻書者往 往皆士人躬自負擔,有一士人盡掊其家所有,約百 餘千,買書將以入京。至中途,遇一士人取書目閱之, 愛其書而貧不能得,家有數古銅器,將以貨之。而鬻 書者雅有好古器之癖,一見喜甚,乃曰:『毋庸貨也,我 將與汝估其直而兩易之』。於是盡以隨行之書,換數」 十銅器,亟返其家。其妻方訝夫之回,疾視其行李,但 見二三布囊磊塊然鏗鏗有聲。問得其實,乃詈其夫 曰:「伱換得他這個,幾時近得飯喫?」其人曰:「他換得我 那個,也則幾時近得飯喫?」因言人之惑也如此。坐皆 絕倒。
蘇軾《偃竹記》:文與可以所畫篔簹谷竹遺予云:「此竹 數尺耳,而有萬丈之勢。」篔簹谷在洋州,與可常令予 作洋州三十韻,篔簹谷其一也。予詩曰:「漢川修竹賤 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 在胸中。」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供晚食,發函 見予詩,失笑,噴飯滿案。
《漫笑錄》:東坡嘗謂錢穆父曰:「尋常往來,心知稱家有 無,草草相聚,不必過為具。」穆父一日折簡召坡食皛 飯,及至,乃設飯一盃,蘿葡一楪,白湯一盞而已,蓋以 三白為皛也。後數日,坡復召穆父食毳飯,穆父以坡 必有毛物相報,比至日晏,並不設食,穆父餒甚,坡曰: 「蘿葡湯飯,俱毛也。」穆父歎曰:「子瞻可謂善戲謔矣。」 東坡《志林》有二措大,相與言志。一云:「我平生不足,惟 飯與睡耳。他日得志,當喫飽,飯了便睡,睡了又喫飯。」 一云:「我則異於是,當喫了又喫,何暇復睡耶?吾來廬 山,聞馬道士嗜睡,於睡中得妙。然吾觀之,終不及彼 措大得喫飯三昧也。」
《東坡文集》記先夫人二紅飯語:「今年收大麥二十餘 石,賣之價甚賤,而粳米適盡。乃課奴婢舂以為飯,嚼 之嘖嘖有聲,小兒女相調云:是嚼虱子。」日中飢,用漿 水淘食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氣味。今日復 令庖人雜小豆作飯,尤有味。老妻大笑曰:「此新樣二 紅飯也。」
《夢溪筆談》:「江南逆旅中一老婦,啖物不知飽,日食飯 一石米,隨即痢之,飢復如故。」
李獻臣好為雅言,曾知鄭州,時孫次公為陝漕,罷赴 闕,先遣一使臣入京,所遣乃獻臣故吏,到鄭庭參,獻 臣甚喜,欲令左右延飯,乃問之曰:「餐來未?」使臣誤意 餐者為次公也,遽對曰:「離長安日,都運侍制已治裝。」 獻臣曰:「不問孫待制官人餐來未?」其人慚沮而言曰: 「不敢仰昧,為三司軍將日,曾喫卻十三。」蓋《鄙語》謂遭 杖為餐。獻臣掩口曰:「官人誤也。」問曾與未曾餐飯,欲 奉留一食耳。
《春渚紀聞》:陳秀公丞相與元參政厚之,同日得疾,陳 忽寄聲問元安否,曰:「參政之疾,當即痊矣。」某雖小愈, 亦非久世者。請其故,秀公曰:「某病中夢至一所,金碧 煥目,室中羅列甕器甚多,上皆以青帛羃之,具題曰: 『元參政香飯也』。某問其故,有守者謂某曰:『元公自少 至老,每食度不能盡,則分減別器,未嘗殘一食也。此甕所貯,皆其餘也。世人每食不盡,則狼籍委棄,皆為 掠剩所罰,至於減筭奪祿,無有免者。今元公由此,當 更延十年福筭也。後數月而秀公薨,元果享耆壽。 《讀書鏡》:明道先生嘗至禪寺,僧方飯,見趨進揖遜之 盛,嘆曰:「三代威儀,盡在是矣。」
《東坡志林》:「柳仲舉自共城來,摶大官米作飯食我,且 言百泉之奇勝,勸我卜鄰,此心飄然,已在太行之麓 矣。」元祐三年九月七日,東坡居士書。
可談:黃州董助教甚富。大觀己丑歲歉,董為飯以食 飢者,方羅列分俵,飢人如牆而進,不復可制。董仆於 地,頗被毆踐,家人咸咎之,董不介意。明日又為具,但 設欄楯,以序進退,時或紛然,迄了餘日,無倦色。 《貴耳集》:王黼宅與一寺為鄰,有一僧每日在黼宅溝 中流出雪色飯顆,漉出洗淨曬乾,不知幾年積成一 囤。靖「康城破,黼宅骨肉絕糧,此僧即用所收之飯,復 用水淘蒸熟,送入黼宅,老幼賴之無飢。嗚呼!暴殄天 物,聖人有戒。宣和年間,士大夫不以天物加意,雖溝 渠污穢中棄散五穀,及其餓餒之時,非僧積累之久, 一家皆絕食而死。可以為士大夫暴殄天物者戒。」 《宋史胡紘傳》:「紘字應期,處州遂昌人。淳熙中」舉進士。 紹熙五年,以京鏜薦,監都進奏院,遷司農寺主簿、祕 書郎。韓𠈁冑用事,逐朱熹、趙汝愚意猶未決,遂擢紘 監察御史。紘未達時,嘗謁朱熹於建安,熹待學子惟 脫粟飯,遇紘不能異也。紘不悅,語人曰:「此非人情,隻 雞尊酒,山中未為乏也。」遂亡去。及是劾趙汝愚,且詆 其引用朱熹為偽學罪首,汝愚遂謫永州。
機警嘉熙間,江西峒丁反,萬安令黃炳鳩兵守備。忽 五更報寇至,炳遣巡尉領兵迎敵,眾皆曰:「枵腹奈何?」 炳曰:「第速行,飯且至矣。」炳乃率吏輩攜竹籮木桶,沿 市民門呼曰:「知縣買飯。」時人家晨炊方熟,厚酬其直, 負之以行。於是兵皆飽餐,一戰破寇。
《括異志》:朱師古,眉州人,年三十時得疾不能食,聞葷 腥即嘔,用火鐺旋煮湯沃淡飯,數數食之,醫莫能治。 史載之曰:「俗輩不讀醫經,而妄欲療人,可嘆也。君之 疾,正在《素問》經中,名食掛」,凡人肺六葉,舒張如蓋,下 覆於脾,子母氣和則進食,一或有戾則肺不能舒,脾 為之蔽,故不嗜食。《素問》曰:肺葉焦,熱掛遂授一方,買 藥服之。三日聞人食肉甚香。取而啖之。遂愈。
《宋東宮儀記》:「掌侍臣常食,唱飯二人。」
《癸辛雜識》:「至元丙申,泉州雨紅豆,可為飯,其色如丹 砂,前未聞也。」
《明良錄略》:「上攻下鳳陽時,飯於翛然石亭,忽有寇兵 遽至,遺飯而去。」至今呼其坐石為「遺飯石。」
周顛《仙人傳》:「顛人周姓者,朕命寄食於蔣山寺,主僧 領之。月餘,僧來告,顛者有異狀,與沙彌爭飯,遂怒不 食,今半月矣。朕奇之,明日命駕親往詢視之,至寺,遙 見顛者來迓步趨無艱容無飢色,是其異也。」
賢奕董損齋公成進士後,以差過岳州,時劉忠宣公 宅憂在里,造謁焉。忠宣留之飯,飯麥糈,饌惟糟蟹,無 他具。公因感省,終身持雅操云。
《見聞錄》:王公綖開人也。性真廉介直。正德初,開守不 理於多口。時適大明黜陟苑洛,韓邦奇為考功員外 郎,太宰以守治狀不飭諭,考功詢之多士,皆如太宰 言。然考功素知守才,疑之,聞公往問焉。公當飯客,考 功故久不起,公曰:「『吾當飯客』。考功請同飯,公曰:『弗堪 供奉』。考功曰:『安有戶曹主事可食者,而吏曹員外郎 不可食乎』?」乃出一盂糲食,二豆蔬共食之。客去,考功 以開守問,公徐曰:「開之。士大夫皆曰守治開無狀,民 則皆謂守良守,後得不黜。」考功以公違眾,持公議,草 具待賓戚獨立,佳士也。遂定交云。
《二酉委譚豫章》,米賤丁亥大侵。戊子春,新建縣一民 鄉居窘甚,家止存一木桶,出貨之,得銀三分,計無所 復之,乃以二分銀買米,一分銀買信,將與妻孥共一, 飽食而死。炊方熟,會里長至門索丁銀,無以應之。里 長者遠來而飢,欲一飯而去,又辭以無。入廚見飯,責 其欺人。人搖手曰:「此非君所食。」愈益怪之,始流淚而 告以實。里長大駭,亟起,傾其飯而埋之,曰:「若無遽至 此,吾家尚有五斗穀,若隨我去負歸,春食,可延數日, 或有別生理,奈何遽自殞為?」其人感其意而隨之,果 得穀以歸,出之則有五十金在焉。其人駭曰:「此必里 長所積償官者誤置其中,渠救吾死,我安忍殺之?」遽 持銀至里長所還之。里長曰:「我貧人,安得此銀?此殆 天以賜若者。」其人固不肯持去。久之,乃各分二十五 金,兩家俱稍饒裕矣。
狂夫之言,余讀書檇李南湖園中,每飯必施鳥食,而 童子遂於施食處張羅樹間以待之。余笑謂門生云: 「自古好事嘗被惡人弄壞,即鳥食一件所施。」未幾,而
童子之殺心動矣。善乎,古人之言曰:「好事不如無飯部雜錄
[编辑]《詩經魏風伐檀》篇:「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又〉彼君子兮, 不素飧兮。〈註〉餐,食也。熟食曰「飧。」
《小雅·大東》篇:「有饛簋飧。」〈傳〉饛,滿簋貌。飧,熟食,謂黍稷 也。〈正義〉主人供賓客,有禾、有米,此以盛于簋,故知熟食 也。又禮之通例,皆簠盛稻粱,簋盛黍稷。
《大雅·生民篇》:「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釋之叟叟,烝之浮 浮。」〈註〉揄,抒臼也。簸,揚去糠也。蹂,蹂禾取穀以繼之也。 釋,淅米也。叟叟,聲也。浮,浮氣也。
《泂酌篇》:「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餴饎。」〈註〉餴烝,米 一熟而以水沃之,乃再烝也。饎,酒食也。
《禮記·曲禮》:「共食不飽,共飯不澤手。」〈註〉古之飯者,以手 與人共飯,摩手而有汗澤,人將惡之而難言。
毋摶飯,毋放飯。〈註〉「取飯作摶則易得多」,是欲爭飽也。 放謂食之放肆無所節也。
毋揚飯,飯黍,毋以箸。〈註〉《揚》謂以手散其熱氣。嫌于欲 食之急也。「毋以箸」,貴其匕之便也。
《春秋運斗樞》:粟五變以陽化生而為苗,秀為禾,三變 而粲謂之粟,四變入臼,米出甲;五變而蒸飯可食。 《左傳》桓公六年春,楚武王侵隨,隨少師請追楚師,季 梁止之曰:「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于神,故奉盛以告 曰絜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
《墨子》:守備乾飯,人二升,以備陰雨。
《韓子》:嬰兒共戲,以塵為飯,以塗為黍,以木為胾,暮春 必資餉食者,塵不可食也。
《呂氏春秋》:「飯之美者,元山之禾,不周之粟,陽山之穄, 南海之稻。」
《焦氏易林》:「大畜之益。天女惟床,不成文章。南箕無舌, 飯多沙糖。」
《淮南子說林訓》:「為客治飯而自藜藿食,名尊于實也。」 《泰族訓》:「家老異飯而食,殊器而享。」
《論衡累害》篇:「鼠涉飯中,捐而不食。捐飯之味,與彼不 污者釣,以鼠為害,棄而不御。君子之累害,與彼不育 之物,不御之飯,同一實也。」
《傅毅七激》:「鳧鴿之羹,粉粱之飯。」
《太平御覽》:「俗說:不大餓,不在車飯。」謂正得一車飯,不 復活也。或曰:輔車上飯,小小不足濟也。按吳郡名酒 杯為言「大餓人得一。」飯無所益也。寧相六,不守 熟。按蒸飯更泥謂之「餾」,音與相似也。
桓驎《七說》:「香箕為飯,雜以稉菰,散如細蟻,聚若凝膏。」 《潛夫論》:「夫粱飯食肉,有好於面目,不若糲粢藜蒸之, 可食於口也。」
《物理論》:「忿爨之未熟,覆甑而棄之,所害亦多矣。」 《風土記》:「精折米,十取七八,取淅使青,蒸而飯色乃紫 紺,於東流水飯食與洗而除不祥。」
《通俗文》:「飯臭曰《饐沙》」,入飯曰「滲。」
謝諷《食經》有「越國公碎金飯。」
《雲陽雜記》:「青齊間,遇春耕,則飼牛以天麻飯,仍用錦 縷繫於角上。」
《清異錄》:「禪家未粥飯,先鳴槌,維那掌之。」藂林目淨槌 為「引飯大師。」
《東坡志林》:予曰:「有行乞於道,偃而號曰:『遺我一盂飯, 吾今以千斛之粟報子』。則市人皆掩口笑之。有千斛 之粟,無一盂之飯,不可以欺於小兒。」
《野客叢談》:曹氏令曰:「禮一寸,得禮一尺,三世仕宦,方 解著衣喫飯。」
《剡溪野語》:「古老人飯後必散步,欲搖動其身,以消食 也。故後人以散步為消搖。」
《老學庵筆記》:《北戶錄》云:「嶺俗家富者,婦產三日或足 月洗兒作團油飯,以煎魚、蝦、雞、鵝、豬、羊灌腸,蕉子、薑 桂、鹽豉為之。」據此,即東坡先生所記「盤遊飯」也。二字 語相近,必傳者之誤。
《時鏡新書》:「歲暮,家家俱有殽蓛,謂為宿歲之儲,以入 新年也。相聚酣歌,名為送歲。」留宿飯至新年則棄於 街衢,以為去故取新,除貧取富。陶朱公猗頓,此事無 輟。又:「留此飯,須驚蟄雷鳴,擲之屋上,令雷聲遠。」 《安成記》:「安成郡毛亭往同亭三十里,田疇膏腴,厥稻 馨香,飯若凝脂。」
《獨醒雜志》:范文正公云:「常調官好做,家常飯好喫。」斯 語真名言也。
《嘉違燕語》:「吳俗,遷居,預作飯米,下置豬臟共煮之。及 進宅,使婢以箸掘之,名曰『掘藏』。」闔門上下,俱與酒飯 及臟,謂之「散臟。」歡會竟日。
《真臘風土記》:「作飯則用一瓦釜盛飯,用中國瓦盤或 銅盤,又以一錫器或瓦器盛水於傍,用以蘸手。蓋飯 只用手拿,其粘於手,非此水不能去也。」
《清暑筆談》:都下庖製食物,凡鵝鴨雞豕,類用料物炮 炙,氣味辛醲,已失本然之味。夫五味主淡,淡則味真。 昔人偶斷殽羞食淡飯者曰:「今日方知真味,向來幾 為古本所瞞。」
《天爵堂筆餘》:「漂母飯信」,即今之老嫗,見鬚眉男子行乞於市而與之食,未嘗擇其人也。觀其言曰:「吾哀王 孫而進食」,明是哀其窮,飯之而已矣。王孫豈可哀之 人乎?偶然遭信,遂成千古之名士。為知己者死,千金 為報。信之意深矣。
《遒徇編》:「別人喫飯從脊皮上過,我喫飯從肚裏去。」程 純公真實學問。
《瀛涯勝覽》:「滿剌加國有場山,曰樹沙始,其皮如葛,搗 濾成粉,可作飯。」
《海槎餘錄》:「凋菰,即今胡穄也。曝乾,礱洗造飯,香不可 言。」
飯部外編
[编辑]《幽明錄》:「漢永平中,劉晨、阮肇采藥失故道,行至溪滸, 二女迎歸,食以胡麻飯,求去,指示之,至家已七世矣。」 《神異經》:「南方有人以鬼為飯,以霧為漿,名曰尺郭,一 名黃父。」
《葛仙翁傳》:「仙翁與客對食,吐口中飯,盡成飛蜂滿屋, 良久乃張口,蜂皆飛還入口中成飯。」
《異苑》:「安定梁清,居揚州右尚方間桓徐州故宅。元嘉 十四年二月,睹一物形如猴,懸在樹標,令人刺中,其 髀墮地淹沒。經日,反從屋上跛行,就婢乞食,團飯授 之,頓造二升。經日,眾鬼群至,醜惡不可稱論。」
《衛士度》,苦行居士也。其母常誦經長齋,非道不行。家 常飯僧。時日將中,母出齋堂,忽見空中下大缽,中滿 香飯,母分行齋人食之,皆七日不飢。
《呂純陽集》:洞賓隨雲房同憩一肆中,雲房自起執炊, 洞賓忽昏睡,夢以舉子赴京,狀元及第,歷官清要。前 後兩娶貴家女,婚嫁早畢,簪笏滿門,如此幾四十年。 最後獨相十年,權勢薰炙,忽被重罪,籍沒家貲,分散 妻孥,流嶺表。路值風雪,僕馬俱瘁,一身無聊,方興浩 歎,恍然夢覺,雲房在旁,炊尚未熟,笑曰:「黃粱猶未熟, 一夢到華胥。」洞賓驚曰:「君知我夢耶?」雲房曰:「子適來 之夢,升沉萬態,榮悴多端,五十年間一頃耳。得不足 喜,喪不足憂,且有大覺而後知此人間世,其大夢也。」 洞賓感悟,遂拜雲房,求度世術。
《仙經》:南岳僧悟空結廬岳西朱陵洞,其處險絕,僧遊 覽累日,捫蘿垂踵,無幽不跡。忽有道士坐繩床,僧告 以飢困,道士欻起指石地曰:「此有米。」乃持钁劚石,深 數寸,令僧探之,得陳米升餘,即著於釜,承瀑敲火,煮 飯勸僧餐,一口未熟,道士笑曰:「君餐止此,可謂福薄, 我當畢之。」遂喫硬飯。
《酉陽雜俎》:太和有二人遊嵩山,迷路,見一人,衣潔白, 枕一襆物。方眠,見二人,且問所自,因開襆兩裹皆玉 屑飯,授與二人曰:「分食此,雖不足長生,可一生無疾。」 乃起與二人指路。
太和中,鄭仁本表弟,不記姓名。嘗與一王秀才遊嵩 山,迷歸路,忽覺叢中鼾睡聲,披榛窺之,見一人布衣 甚潔白,枕一襆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徑,迷 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舉首略視,不應復寢。又再三 呼之,乃起坐,顧曰:「來此。」二人因就之,且問其所自。其 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寶合成乎?月勢如丸其影,日爍」 其凸處也。常有八萬二千戶修之,予即一數。因開襆, 有斤鑿數事,玉屑飯兩裹,授與二人曰:「分食此,雖不 足長生,可一生無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徑「但由此 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見。
長壽寺僧蛩,言他時在衡山,村人為毒蛇所噬,須臾 而死,髮解腫起尺餘。其子曰:「昝老若在,何慮?」遂迎昝 至。乃以灰圍其尸,開四門,先曰:「若從足入,則不救矣。」 遂踏步握固,久而蛇不至。昝大怒,乃取飯數升,擣蛇 形詛之。忽蠕動出門。有頃,飯蛇引一蛇從死者頭入, 徑吸其瘡,屍漸低,蛇皰縮而死,村人乃活。
道士《許象之》言:「以盆覆寒食飯於暗室地上,入夏悉 化為蜘蛛。」
工部員外郎張周封言,舊莊城東狗脊觜西,嘗築牆 於太歲上,一夕盡崩。且意其基虛功不至,乃率莊客 指揮築之。高未數尺,炊者驚叫曰:「怪作矣。」遽視之,飯 數斗悉躍出,蔽地著牆,勻若蠶子,無一粒重者,矗牆 之下如界焉。因詣巫酹地謝之,亦無他焉。
《類苑》:維摩居士遣八菩薩往眾香國,禮佛言:「願得世 尊所食之餘,欲以婆娑世界施作佛事。」如是香積如 來以眾香盛飯與之。
《春渚紀聞》:陶安世云:「張覲鈐轄家人,嘗夢為人追至 一所,仰視榜額金書大字云:『牛王之宮』。既入,見其先 姨母,驚愕而至,云:『我以生前嗜牛,復多殺,今此受苦未竟。所苦者,日食鋩飯一升耳』。始語次,即有牛首人 持飯至,視之,皆小鐵蒺藜,其大如麥粒,而鋒鋩甚利。 飯始入咽,則轉次而下,痛貫腸胃。徐覺臂體間燥痒」, 即以手爪把搔,至於痒極,血肉隨爪而下,淋漓被體。 牛首人則取鐵杷鋤之,至體骨現露,鋩飯盡出,一呼 其名,則形體復舊。家人視之,恐怖欲逃。牛首人即呼 持之曰:「汝亦嘗食此肉四兩,今當食飯二合。」號呼求 解,不可得。即張口承飯,才下咽,則痛楚不勝。宛轉之 次,忽復夢覺腮頰皆腫,不能即語,至翌日。始能言。因 述其夢。
《江西通志》:「宗受,能仁寺僧,有二童子常來廚中索飯, 與之。一日師出,執饌者怒其亟來,弗與。二童子跳井 中激水,水為迸湧。眾懼奔告,師以木盤掩井,跏趺井 上坐化,水得不湧。眾乃知二童子蓋龍也。」
異林福州安翁者,以市酤為業。常有道人沽飲輒去, 不償直,翁亦不責。久之,道人來會,翁曰:「良意久不酬, 今幸枉過,乞遂偕行。」翁許之。須臾,至一山下草庵中, 成賓主畢。道人曰:「有一道友去此甚近,亦有仙術。僕 往邀請,共君相娛,可乎?」翁喜諾。道人遂去。久不來,翁 且餒,顧室中蕭然,無供具,惟破釜在壁下,餘飯可升 許,仰視屋梁上,懸橘數顆,壁上張畫梅一軸。翁不勝 餒,取釜中飯食訖,道人適至,曰:「道侶不遇,無以為款, 不陋貧居,可遂留數日耳。」翁懇辭,遂別。迷道不知所 向,問野中人,曰:「福州離此四日程耳。」翁始悟遇仙,悵 怏而歸。翁後以壽終於家云。
《海槎餘錄》:「有鬼哭灘,極怪異。舟至則波頭隻手獨足 短,禿鬼百十,爭互為群來趕,舟人以米飯頻頻投之 即止,未聞有害人者。」
粥部彙考
[编辑]《禮記》:
《月令》
[编辑]仲秋之月,養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飲食。
《周禮》
[编辑]《地官》
[编辑]《饎人》,奄二人,女饎八人,奚四十人。掌「凡祭祀共盛,共 王及后之六食。凡賓客,共其簠簋之實。饗食亦如之。」
〈註〉鄭司農曰:「饎人,主炊官。《特牲饋食禮》曰:『主婦視饎爨饎,故書作𩟄』。」〈訂義〉鄭康成曰:「炊而共之六食、六穀之𩟄。」王氏曰:「春人舂穀以為米,饎人炊米以為食,其職事相成,故舂人祭祀共齍盛之米,饎人祭祀共盛,舂人賓客共牢禮之米,而饎人共其簠簋之實。《饎人》共王及后之六食,饔飧亦共簠簋之實,而《舂人》不言其米,則以言祭祀、賓客,從可知也。」
《爾雅》
[编辑]《釋言》
[编辑]餬,饘也。
〈註〉糜也。
鬻,糜也。
〈註〉《淖糜》。
《釋名》
[编辑]《釋飲食》
[编辑]糜:煮米使糜爛也。
「粥濯於糜」,粥粥然也。
寒粥:末稻米投寒水中,育育然也。
《山家清供》
[编辑]豆粥
[编辑]漢光武在蕪蔞亭時,得馮異奉豆粥至久,且不忘報, 況山居可無此乎?用瓦缾爛煮豆,候粥少沸,投之同 煮,既熟而食。東坡詩云:「豈如江頭千頃雪,茅簷出沒 晨煙孤。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缾煮豆軟如酥。老我此 身無著處,賣書來問東家住。臥聽雞鳴粥熟時,蓬頭 曳杖君家去。」此豆粥法也。若夫金谷之會,徒咄嗟以 誇客。孰若山舍清談。徜徉以候其熟也。
《梅粥》
[编辑]《梅落英淨洗》,用雪水煮,候白粥熟同煮。楊誠齋詩云: 「纔看臘後得春饒,愁見風前作雪飄。脫蕊收將熬粥 吃,落英仍好當香燒。」
《荼蘼粥》
[编辑]《舊辱趙東岩雲子》。夫寄詩中有一詩云:「好春虛度 三之一,滿架荼蘼取次開。有客相看無可設,數枝帶 雨摘將來。」始疑荼蘼非可食者。一日過靈鷲,訪僧蘋 洲,午留粥,甚香美。詢之,乃荼蘼花也。其花發,采花片, 用甘草湯焯,候粥熟同煮。又采木香嫩葉,就元湯焯以麻油鹽醯為菜茹。僧苦嗜吟,宜乎知此味之清,且 知岩雲之詩不誣也。
《真君粥》
[编辑]杏實去核,候粥熟同烹,可謂真君粥。向游廬山間,董 真君未仙時多種杏,歲稔則以杏易穀,歲歉則以穀 賤糶,時得活者甚眾,後白日升仙,有詩云:「是以蓮花 峰下客,種成紅杏亦升仙。」豈必專於煉丹服氣,苟有 功德於人,雖未死而名亦仙矣。因名之。
《河樞粥》
[编辑]《禮記》:魚乾曰菀。古詩有「酌醴火枯魚」之句,南人謂之 鯗。多煨食,有造粥者。比遊天台山,取乾魚浸洗細截, 同米煮入醬料,加胡椒,言能愈頭風。亦有雜豆腐為 之者。《雞跖集》云:「武夷君食河樞脯乾魚也。」因名之。
《市肆紀》
[编辑]《粥》
[编辑]七寶素粥、 五味粥、 粟米粥。
糖豆粥、 糖粥、 糕粥
饊子粥、 菉豆粥、 肉盦粥。
《本草綱目》
[编辑]《粥》
[编辑]釋名
糜。
李時珍曰:「粥」字象米在釜中相屬之形。《釋名》云:「煮米 為糜,使糜爛也。粥濁于糜,育育然也。厚曰饘,薄曰酏。」
《小麥粥》
[编辑]主治
李時珍曰:「止消渴煩熱。」
《寒食粥》
[编辑]主治
陳藏器曰:「欬嗽下血氣,調中。」
《糯米秫米黍米粥》
[编辑]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益氣。治脾胃虛寒,洩痢吐逆,小兒痘瘡白 色。」
《粳米秈米粟米粱米粥》
[编辑]氣味
甘溫平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利小便,止煩渴,養脾胃。」
發明
李時珍曰:「按:羅天益《寶鑑》云:『粳粟米粥,氣薄味淡,陽 中之陰也。所以淡滲下行,能利小便。韓𢘅《醫通》云:『一 人病淋,素不服藥,予令專啖粟米粥,絕去他味,旬餘 減,月餘痊。此五穀治病之理也』』。」又張耒《粥記》云:「每晨 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穀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 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齊和尚說:山中」 僧每將旦一粥,甚繫利害。如不食,則終日覺臟腑燥 涸。蓋粥能暢胃氣,生津液也。大抵養生求安樂,亦無 深遠難知之事,不過寢食之間爾。故作此勸人,每日 食粥,勿大笑也。又《蘇軾帖》云:「夜飢甚,吳子野勸食白 粥云:『能推陳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 不可言也』。」此皆著粥之有益如此。諸穀作粥。詳見本 條。古方有用藥物。粳粟粱米作粥。治病甚多。今略取 其可常食者。集於下方。以備參考云。
《赤小豆粥》利小便,消水腫腳氣,辟邪癘。
《綠豆粥》解熱毒,止煩渴。
御米粥治反胃,利大腸。
「薏苡仁粥」除濕熱,利腸胃。
蓮子粉粥健脾胃,止洩痢。
芡實粉粥固精氣,明耳目。
菱實粉粥益腸胃,解內熱。
栗子粥補腎氣,益腰腳。
薯蕷粥「補腎精,固腸胃。」
芋粥寬腸胃,令人不飢。
《百合粉粥》。潤肺調中。
蘿蔔粥消食利膈。
胡蘿蔔粥寬中下氣。
《馬齒莧粥》治痺消腫。
油菜粥調中下氣。
莙薘菜粥。健胃益脾。
《波薐菜粥》。和中潤燥。
薺菜粥明目利肝。
芹菜粥去伏熱,利大小腸。
《芥菜粥》豁痰辟惡。
葵菜粥潤燥寬腸。
韭菜粥溫腎暖下。
蔥豉粥發汗解肌。
茯苓粉粥清上實下。
松子仁粥,潤心肺,調大腸酸棗仁粥,治煩熱,益膽氣。
枸杞子粥補精血。益腎氣。
薤白粥治老人冷痢。
生薑粥溫中辟惡。
《花椒粥》辟瘴禦寒。
《茴香粥》和胃治疝。
「胡椒粥、茱茰粥、辣米粥,並治心腹疼痛。」 「麻子粥、胡麻粥、郁李仁粥,並潤腸治痺。」
蘇子粥下氣利膈。
竹葉湯粥止渴清心。
豬腎粥、羊腎粥、鹿腎粥,並補腎虛諸疾。
羊肝粥、雞肝粥,並補肝虛明目。
羊汁粥、雞汁粥並治勞損。
鴨汁粥、鯉魚汁粥並消水腫。
牛乳粥補虛羸。
酥蜜粥養心肺。
《遵生八牋》
[编辑]《粥糜類》
[编辑]芡實粥用芡實去殼三合,新者研成膏,陳者作粉,和 粳米三合煮粥食之。益精氣,強智力,聰耳目。
蓮子粥用蓮肉一兩,去皮煮爛細搗,入糯米三合,煮 粥食之。治同上。
竹葉粥用竹葉五十片,石膏二兩,水三碗,煎至二碗, 澄清去渣,入米三合煮粥,入白糖一二匙食之。治膈 上風熱,頭目赤。
蔓菁粥用蔓菁子二合,研碎,入水二大碗,絞出清汁, 入米三合煮粥,治小便不利。
牛乳粥用真生牛乳一鍾,先用白米作粥,煮半熟,去 少湯,入牛乳,待煮熟,盛碗再加酥一匙食之。
甘蔗粥用甘蔗榨漿三碗,入米四合煮粥,空心食之。 治欬嗽虛熱,口燥涕濃,舌乾。
山藥粥用羊肉四兩爛搗,入山藥末一合,加鹽少許, 粳米三合,煮粥食之。治虛勞骨蒸。
枸杞粥用甘州枸杞一合,入米三合,煮粥食之。 紫蘇粥:用紫蘇研末,入水取汁,煮粥將熟,諒加蘇子 汁攪勻食之。治老人腳氣。
地黃粥「十月內生新地黃十餘斤,搗汁,每汁一斤,入 白蜜四兩,熬成膏,收貯封好。每煮粥三合,入地黃膏 三二錢,酥油少許」,食之滋陰潤肺。
胡麻粥用胡麻去皮蒸熟,更炒令香,用米三合淘淨, 入胡麻二合,研汁同煮,粥熟加酥食之。
山栗粥用栗子煮熟,揉作粉,入米煮粥食之。
菊苗粥用甘菊新長嫩頭叢生葉,摘來洗淨,絀切,入 鹽同米煮粥食之,清目寧心。
杞葉粥用枸杞子新嫩葉,如上煮粥亦妙。
薏苡粥用薏仁淘淨,對配白米煮粥,入白糖一二匙 食之。
沙穀米粥用沙穀米檢淨水略淘,滾水內下,一滾即 起,庶免作糊,治下痢甚驗。
蕪蔞粥用砂罐先煮赤豆爛熟,候煮米粥少沸,傾赤 豆同粥再煮食之。
梅粥:收落梅花瓣淨,用雪水煮粥,候粥熟,下梅瓣,一 滾即起,食之。
荼蘼粥采荼蘼花片,用甘草湯焯過,候粥熟同煮。又 采木香花嫩葉,就甘草湯焯過,以油鹽薑醯為菜。二 味清芬,真仙供也。
河祇粥:用海鯗煮爛,去骨細拆,候粥熟同煮,攪勻食 之。
山藥粥用淮山藥為末,四六分配米煮粥食之,甚補 下元。
羊腎粥枸杞葉半斤,米三合,羊腎兩箇碎切,蔥頭五 箇,乾者亦可,同煮粥,加些鹽味食之,大治腰腳疼痛。 麋角粥:用煮過膠的麋角霜,作細末。每粥一盞,入末 一錢,鹽少許食之,治人下元虛弱。
鹿腎粥用鹿腎二箇,去脂膜切細,入少鹽,先煮爛,入 米三合煮粥,治氣虛耳聾。 一方加蓯蓉一兩,酒洗 去皮,同腎入粥煮亦妙。
豬腎粥用「人參二分,蔥白些少,防風一分,俱搗作末, 同粳米三合,入鍋煮半熟,將豬腎一對,去膜,預切薄 片,淡鹽醃頃刻,放粥鍋中投入,再莫攪動,慢火更煮, 良久」食之,能治耳聾。
羊肉粥「用爛羊肉四兩,細切,加人參末一錢,白茯苓 末一錢,大棗二箇切細,黃耆五分,入粳米三合,入好 鹽三二分,煮粥食之。治羸弱壯陽。」
扁豆粥白扁豆半斤,人參二錢,作細片,用水煎汁,下 米作粥食之,益精力,又治小兒霍亂。
茯苓粥「茯苓為末,淨一兩,粳米二合,先煮粥熟,下茯 苓末同煮起食。治欲睡不得睡。」
蘇麻粥:「真紫蘇子、大麻子各五錢,水洗淨,微炒香,同 水研如泥,取汁,將二子汁化湯煮粥,治老人諸虛結 久,風祕不解,壅聚膈中,腹脹惡心竹瀝粥:如嘗煮粥,以竹瀝下半甌食之,能治痰火。 門冬粥:麥門冬生者,洗淨,絞汁一盞,白米二合,薏苡 仁一合,生地黃絞汁二合,生薑汁半盞,先將苡仁、白 米煮熟,後下三味汁,煮成稀粥,治翻胃嘔逆。
蘿蔔粥用不辣大蘿蔔,入鹽煮熟,切碎如豆,入粥,將 起一滾而食。
百合粥生百合一升,切碎,同蜜一兩窨熟,煮粥將起, 入百合三合同煮,食之,妙甚。
仙人粥用大何首烏,不可犯鐵。竹刀刮去皮,切成片, 收起。每用五錢,砂罐煮爛。下白米三合煮粥。
山茱茰粥采去皮,搗研為泥粉。每用一盞,入蜜二匙, 同炒令凝,揉同粥攪食。
乳粥用肥人乳,候煮粥半熟,去湯,下人乳汁代湯,煮 熱置碗中,加酥油一、二錢,旋攪甘美,大補元氣。無酥 亦可。
枸杞子粥用生者研如泥,乾者為末。每粥一甌,加子 末半盞,白蜜一二匙,和勻食之大益。
肉米粥用白米先煮成軟飯,將雞汁或肉汁、蝦汁湯 調和清過,用熟肉碎切如豆,再加茭筍、香藎或松穰 等物,細切同飯下湯內,一滾即起入供,以咸菜為過, 味甚佳。
菉豆粥「用菉豆淘淨,下湯鍋多水煮爛,次下米,以緊 火同熬成粥,候冷食之。」甚宜夏月,適可而止,不宜多 喫。
口數粥,十二月二十五日夜,用赤豆煮粥,同菉豆法。 一家之人,大小分食。若出外夜回者,亦留與喫,謂之 「口數粥。」能除瘟疫,辟癘鬼。出《田家五行》。
《海槎餘錄》
[编辑]《括蔞根粥》
[编辑]括蔞根:「深掘大根,削皮至白,寸切,水浸一日一換,至 五七日後收起,搗為漿末,以絹濾其細漿粉,候乾為 粉」,和粳米為粥,加以乳酪食之,甚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