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舊事/卷四
外观
< 武林舊事
○故都宮殿 門: 麗正(南門) 和寧(北門) 東華(東門) 西華(西門) 苑東 苑西 北宮 南宮 南水門 東水門 會通 上閣 宣德 隔門 斜門 關門 玉華 含和 貽謨(二門系天章閣) 殿: 垂拱(常朝四參) 文德(六參宣佈) 大慶(明堂朝賀) 紫宸(生壽) 集英(策士) 以上謂之「正朝」。亦有隨事更名者。 後殿: 延和(宿齋避殿) 崇政(即祥曦) 福寧 (寢殿) 復古(高宗建) 選德(孝宗建。御屏有監司郡守姓名) 緝熙(理宗建) 熙明(即修政,度宗建) 明華 清燕 膺福 慶瑞(即順慶,理宗建) 射殿 需雲(大燕) 符寶(貯恭膺天命之寶) 嘉明(度宗以繹己堂改) 明堂(即文德合祭改) 坤寧(皇后) 穠華(皇后) 慈明(楊太后,累朝母后皆旋更名) 慈元(謝太后) 仁明(全太后) 進食(即勤政) 欽先(神御) 孝思(神御) 清華 堂: 翠寒(高宗以日本羅木建古松數十株) 澄碧(觀堂) 芳春 凌寒 鍾美(牡丹) 燦錦(海棠) 燕喜 靜華 清賞 稽古(御書院) 清遠 清澈 澄碧(水堂) 蕊淵 環秀(山堂) 文囿(御書院) 書林(御書院) 華館 衍秀 披香 德勤 雲錦(荷堂。李陽冰書匾) 清霽 萼綠華(梅堂。李陽冰書額。度宗易名「瓊姿」) 碧琳 凝光 澄輝 繡香 呈芳 會景(青花石柱,香楠袱額,瑪瑙石砌) 正始(後殿。謝後改「壽寧殿」) 怡然(惠順位) 信美(婉容位) 齋: 損齋(高宗建) 彝齋 謹習齋 燕申齋 樓: 博雅(書樓) 觀德 萬景 清暑 清美 明遠 倚香 閣: 龍圖(太祖太宗) 天章(真宗。並祀祖宗神御) 寶文(仁宗) 顯謨(神宗) 徽猷(哲宗) 敷文(徽宗) 煥章(高宗) 華文(孝宗) 寶謨(光宗) 寶章(寧宗) 顯文(理宗) 雲章(祖宗御書。宋刻誤「度宗」) 清華 凌虛 清漏 倚桂 來鳳 觀音 芙容 萬春(太后殿) 台: 欽天(奉天) 宴春 秋芳 天開圖畫 舒嘯 蹌台 軒: 晚清 閣: 清華 睿思 怡真 容膝 受厘 綠綺 觀: 雲濤 亭: 清涼(宋刻「清泳」) 清趣 清顥 清暉 清迥 清隱 清寒 清激(放水) 清 清興 靜香 靜華 春妍 春華 春陽 春信(梅) 融春 尋春 映春 余春 留春 皆春 寒碧 寒香 香瓊 香玉(梅) 香界 碧岑 灩碧(魚池) 瓊英 瓊秀 明秀 濯秀 衍秀 深秀(假山) 錦煙 錦浪(桃花) 繡錦 萬錦 麗錦 叢錦 照妝(海棠) 浣綺 綴金(橙橘) 綴瓊(梨花) 香 暗香 晚節香(菊) 巖香(桂) 雲岫(山亭) 映波 含暉 達觀 秀野 凌寒(梅竹) 涵虛 平津 真賞 芳遠 垂綸(近池) 魚樂(池上) 噴雪(放水) 流芳 芳嶼(山子) 玉質 此君(竹) 聚芳 延芳 蘭亭 激湍 崇峻 惠和 浮醴 泛羽(並流杯亭) 凌穹(山頂) 迎熏 會英 正己(射亭) 丹暉 凌光 雪徑(梅) 參月 共樂 迎祥 瑩妝 植杖(村莊) 可樂 文杏 壺中天 別是一家春(度宗新創,或謂此非佳讖也,未幾果驗) 園: 小桃源(觀桃) 杏塢 梅岡 瑤圃 村莊 桐木園 庵: 寂然 怡真 坡: 瑪瑙 洗馬 橋: 萬歲 清平 春波 玉虹 泉: 穗泉 御舟: 蘭撓 荃橈 旱船 教場: 南教場 北教場 禁中及德壽宮皆有大龍池、萬歲山,擬西湖冷泉、飛來峰。若亭榭之盛,御 舟之華,則非外間可擬。春時競渡及買賣諸色小舟,並如西湖,駕幸宣喚,錫賚 巨萬。大意不欲數蹕勞民,故以此為奉親之娛耳。 御園: 聚景園(清波門外孝宗致養之地,堂匾皆孝宗御書。淳熙中,屢經臨幸。嘉 泰間,寧宗奉成肅太后臨幸。其後並皆荒蕪不修。高疏寮詩曰:「翠華不向苑中 來,可是年年惜露台。水際春風寒漠漠,官梅卻作野梅開。」) 會芳殿 瀛春堂 鏡遠堂(宋刻「攬遠」) 芳華堂 花光亭(八角) 瑤津 翠光 桂景 灩碧 涼觀 瓊芳 彩霞 寒碧 柳浪橋 學士橋 玉津園(嘉會門外。紹興間,北使燕射於此。淳熙中,孝宗兩幸。紹熙中, 光宗臨幸) 富景園(新門外。孝宗奉太后臨幸不一。俗稱「東花園」) 屏山園(錢湖門外。以對南屏山,故名。理宗朝改名「翠芳園」。余見西湖 門) 玉壺園(錢塘門外。本劉鄜王園。有明秀堂。余見西湖門) 瓊華園 小隱園 集芳園(葛嶺。元系張婉儀園,後歸太后。殿內有古 梅老松甚多。理宗賜賈平章。舊有清勝堂、望江亭、雪香亭等。余見西湖門) 延祥園(西依孤山,為林和靖故居。花寒水潔,氣象幽古。三朝臨幸。余見 西湖門) 瀛嶼(在孤山之椒。舊名「涼堂」。四壁蕭照畫山水,理宗易今名,今為西 太乙宮黃庭殿) 挹翠堂(舊名「黑漆堂」,理宗御書) 香遠(舊艉蓮亭) 香月(倚裡湖。舊名「水堂」,理宗御書) 清新(舊六椽堂) 白蓮堂 六一泉堂 檜亭 梅亭 上船亭 東西車馬門 西村水 御舟港 林逋墓 陳朝檜(有御書詩) 金沙井 瑪瑙坡 六一泉 高磅寮詩云:「水明一色抱神州,雨壓輕塵不敢浮。山北山南人喚酒,春前 春後客憑眸;(宋刻「樓」)射熊館暗花扶扆,下鵠池深柳拂舟。白髮邦人能道 舊,君王曾奉上皇游。」 德壽宮(孝宗奉親之所) 聚遠樓(高宗雅愛湖山之勝,恐數蹕煩民,乃於宮內鑿大池,引水注之,以 象西湖冷泉,壘石為山,作飛來峰,因取坡詩「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間 人」名之,周益公進端午帖子云:「聚遠樓高面面風,冷泉亭下水溶溶。人間炎 熱何由到,真是瑤台第一重。」孝宗御製冷泉堂詩以進,高宗和韻,真盛事也。) 香遠堂(荷) 清深堂(竹) 松菊三逕(菊、芙蓉、竹) 梅坡 月榭 清妍(荼蘼) 清新(桂) 芙蓉岡 (○已上並東地分) 射廳 戴忻堂(御宴之所) 臨賦(荷池) 粲錦(金林檎) 至樂(池上) 清曠(桂) 半綻紅(郁李) 瀉碧(金魚池) (○已上並南地分) 冷泉堂(古梅) 文杏館 靜樂(牡丹) 浣溪(海棠) (○已上並西地分) 絳華(羅木堂) 旱船 俯翠(茅亭) (○已上並北地分) 重華宮(孝宗內禪所居,即德壽宮) 茲福宮(憲聖、壽成二太后所居, 即重華宮) 壽慈宮(即慈福宮,改重壽殿) 東宮: 資善堂 鳳山樓 榮觀堂 玉淵堂 清賞齋(宋刻「堂」) 新益堂 繹已堂 射圃 ○乾淳教坊樂部 雜劇色: 德壽宮: 劉景長(使臣) 王喜(保義郎頭,名都管使臣,又名公謹,號玩隱老人) 茆山重(節牙頭○「節」宋作「茅」) 蓋門貴 蓋門慶(末) 侯諒(侯大頭次末) 張順 曹辛 宋興(燕子頭) 李泉現(引兼舞三台) 衙前: 龔士美(使臣都管) 劉恩深(都管) 陳嘉祥(節級) 吳興祐(德壽宮引兼舞三台) 吳斌(宋刻「賦」) 金彥升(管干教頭) 王青 孫子貴(引) 潘浪賢(引兼末部頭) 王賜恩(引) 胡慶全(蠟燭頭) 周泰(次) 郭名顯(引) 宋定(次德壽宮蚌蛤頭) 劉信(副教頭) 成貴(副) 陳煙息(副大口) 王侯喜(副) 孫子昌(副末節級) 焦金色(宋刻「焦色金」) 楊名高(末) 宋昌榮(副歡喜頭) 前教坊: 伊朝新 王道昌 前鈞容直: 仵谷豐(五味粥○「仵」宋刻「杵」) 李外喜(「喜」宋刻「善」) 和顧: 劉慶(次劉袞) 梁師孟 朱和(次貼衙前鱔魚頭) 寧貴(甯鑊) 蔣寧(次貼衙前利市頭) 司進(司瓜兒) 郝成(次衙前小鍬) 高門興 高門顯(羔兒頭) 高明(燈塔兒) 劉貴 段世昌(段子貴) 司政(仙鶴兒) 張舜朝 趙民歡 龔安節 嚴父訓 宋朝清 宋昌榮(二名守衙前) 周旺(丈八頭) 下疇 宋吉 伊俊 汪泰 王原全(次貼衙前) 王景 鄭喬 王來宣 張顯(守闕祗應黑俏) 焦喜(焦梅頭) 歌板色: 德壽宮: 李行高(笛兼) 衙前: 王信(拍兼) 拍板色:(衙前笛色。王均,觱篥色,鄭彥,周賢良兼拍板) 德壽宮: 劉益(使臣) 謝春澤 衙前: 吳興祖(節級) 趙永(部頭) 花成 時世俊(守闕節級) 前鈞容直: 崔喜 琵琶色:(衙前豪師古兼琵琶) 德壽宮: 胡永年(武功大夫) 謝聖澤 衙前: 焦進(部頭) 趙昌祖 段從善(宋刻「段從容」) 和顧: 吳良輔 豪士英 曹彥國 簫色: 衙前: 曾延慶(部頭) 劉珦 周濟(問頭) 和顧: 朱世良(兼箏,宋刻「世昌」) 王謹 劉宗旺 周亨 陳籥 稽琴色: 德壽宮: 曹友聞(承節郎守闕都管) 衙前: 楊春和(人員守闕都管) 魏國忠(節級兼舞) 孫良佐 石俊 馮師賢 和顧: 劉運成 趙進(杖鼓兼) 曹和 馮師賢王處仁箏色: 德壽宮: 朱邦直(直訓郎) 衙前: 張行福(副頭) 豪士 高俊 前教坊: 聶庭俊 前鈞容直: 李吉 笙色: 德壽宮: 湯士成 孫顯祖 衙前: 宋世寧(節級) 豪師古(兼琵琶) 傅詔(管干人,宋刻「紹」) 鄧孝仁 趙福(兼德壽宮) 前鈞容直: 吳勝 前教坊: 劉永顯 和顧: 張世榮 康彥和 王興祖 觱篥色: 德壽宮: 田正德(教坊大使) 鞠思忠 孫慶祖 劉舜俞 陳永良 衙前: 李祥(守闕節級) 仇彥(節級) 王恩(節級) 李和(部頭) 時世榮(部頭) 王正德 王道和 慢守恭 李遇 金宗信(兼德壽宮) 鄭彥(兼拍板) 張勻 劉道 朱貴(管干人) 曹彥興 吳良佐 孟誠 陳祐 丘彥(管干人) 鄧孝元 王永 周賢良(兼拍板) 陳師授(兼德壽宮) 陳永良(兼德壽宮) 前教坊: 戚興道 李彥美 郭席珍 前鈞容直: 王宣 唐政 和顧: 於慶(兼舞) 馮宣 王椿 倪潤 李祥(守闕節級,宋刻「都級」) 陳繼祖 季倫 張彥明 陳良疇(宋刻「」) 馮異 商翼 時世顯 王文信 王延慶 謝潤 張榮(第三名守闕衙前) 時顯祖 費仍裕 任再興 李樂正 蔡邦彥(宋刻「秦邦彥」) 鄭彬 時允恭 金潤 王壽 王思齊(宋刻「思齋」) 於成 孫良輔 崔顯 盧茂春 王師忠 宋康寧 張端 顧宣 王仲禮 郭達宗(宋刻「建宗」) 劉順(守闕衙前) 笛色: 德壽宮: 元守正(忠翌郎) 孫福(使臣) 孫繼祖 張行謹 衙前都管: 孫福(使臣) 朱榛(人員守闕都管) 張守忠(節級) 楊勝(節級) 王喜(節級) 張師孟(部頭) 兵興(部頭) 李智友 段從禮 朱順 陳俊 雷興祖 王仕寧 時寶(部頭兼德壽宮) 孫進 郭彥 楊選(兼德壽宮) 金儀 趙俊(守闕節級) 趙順 楊元慶 時定 趙興祖 陰顯祖 丘遇 徐識 孫顯 王筠(兼德壽宮拍板) 張榮 郭亨 元舜道 前教坊: 金宗訓 俞德 謝祖良 曾延廣 李進 前均容直: 王喜 俞德 冀恩 和顧: 張億 茆慶 張師顏 劉國臣 趙昌 張廣 元舜臣 沈琮(杖鼓) 胡良臣 王師仲 徐亨 張義 林顯 鄭青 陳士恭 巫彥 朱世榮 朱紹祖 翟義 張孝恭 汪定 費興 李升 馮士恭 陳寶 楊善 尹師授 張介 賀宣 朱榮 朱元(守闕衙前) 軒定(鼓板) 張成(鼓板) 閻興(鼓板) 王和(鼓板) 陳煥 張世亨 許珍 張淵 孫顯宗 崔成(守闕衙前) 方響色: 德壽宮: 齊宣 田世榮 衙前: 葛元德(部頭) 於喜 齊宗亮(管干人) 前鈞容直: 高福 和顧: 馬重榮(宋刻「仲榮」) 尹朝 於通 劉才高 杖鼓色: 德壽宮: 張名高 孟清 衙前: 高宣(節級) 時思俊(守闕節級部頭兼板) 程盛 齊喜 孟文叔(守闕節級) 時和 鄧友端 徐宗旺 吳興福(兼德壽宮) 鄧世榮 張興祿(管干人) 葉喜 前教坊: 鞠端 前鈞容直: 閻興 邢智 和顧: 張士成 張潤 張義 張世昌 張世顯 孫榮 段錦新 蔡顯忠 齊宗景 郭興祖 時康寧 高潤 張皋 傅良佐 李晉臣 思芸 范琦 段錦 大鼓色: 德壽宮: 張佑 李吉 衙前: 董福(部頭) 李進 周均(小唱) 張佑(兼德壽宮) 和顧: 趙慶(鼓兒) 劉成 孫成(鼓兒,習學大鼓) 王富(勾般,習學大鼓) 尹師聰(鼓兒) 張守道(唱道情) 張升(鼓兒) 宋棠(掌儀下書寫文字) 喻祥(小唱) 錢永(守闕衙前)舞旋(嵇琴:魏國忠,琵琶:豪士英,並兼舞三台) 德壽宮: 劉良佐(武德郎) 衙前: 杜士康 和顧: 於慶 雜劇三甲: 劉景長一甲八人 戲頭李泉現 引戲吳興祐 次淨茆山重、侯涼、周泰 副末王喜 裝旦孫子貴 蓋門慶進香一甲五人: 戲頭孫子貴 引戲吳興 次淨侯涼 副末王喜 內中祗應一甲五人: 戲頭孫子貴 引戲潘浪賢 次淨劉袞 副末劉信 潘浪賢一甲五人: 戲頭孫子貴 引戲郭名顯 次淨周泰 副末成貴 築球三十二人: 左軍一十六人: 球頭張俊 蹺球王憐 正挾朱選 頭挾施澤 左竿網丁詮 右竿網張林 散立胡椿等 右軍一十六人: 球頭李正 蹺球朱珍 正挾朱選 副挾張寧 左竿網徐賓 左竿網王用 散立陳俊等 雜班: 雙頭侯諒 散耍劉袞、劉信 小樂器: 嵇琴曹友聞 簫管孫福 劉運成 拍侯涼 鼓板: 衙前一火: 鼓兒尹師聰 拍張順 笛楊勝、張師孟 和顧二火: 笛張成(老僧) 閻俊(望伯) 張喜鼓兒張升 笛王和(小四)鼓兒孫成(換僧) 拍張榮(狗兒) 馬後樂: 拍板吳興祖 觱篥田正德、孫慶祖、陳師授 笛孫福、時寶、元守正 提鼓孫子貴 札子孟清、時世俊、高宣、吳興福、張興祿 內中上教博士: 王喜 劉景長 曹友聞 朱邦直 孫福 胡永年(各支月銀一十兩) 雜劇: 王喜 侯諒 吳興福 吳興祐 劉景長 張順 拍板: 田正德 謝春澤 琵琶: 胡永年 舞: 劉良佐 嵇琴: 曹友聞 楊春和 箏: 朱邦直 方響: 齊宣 笙: 湯士成 鎊: 劉運成 觱篥: 孫慶祖 笛: 孫福 時寶 掌儀範等合於人: 掌儀範: 朱邦直 曹友聞 元守正 孫福 朱榛(守闕) 衙前都管: 劉恩深 孫福 元守正(守闕) 管干教頭: 朱貴 張興祿 丘彥 傅詔(宋刻「紹」) 劉宗亮 逐色部頭: 劉信 趙永 焦進 周濟 楊春和 宋世寧 李和 時世榮 時寶 岳興 葛元德 高宣 董福 時世俊 杜土康 潘浪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