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水利部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水利部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水利部部长 李国英
2023年12月26日于人民大会堂
(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本作品收錄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24年/第一号
——2023年12月26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水利部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2023年12月26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水利部部长 李国英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根据会议安排,我向会议报告水利部办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的情况。

—、坚决履行政治责任,高质量完成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编辑]

水利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是全国人大代表关注的重点领域。今年,水利部共承办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342件,其中牵头办理168件、协办132件、参阅42件。这些建议聚焦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国家水网建设、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水利法治建设等领域,与水利中心工作“同频”,同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共振”,对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水利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落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把认真研究办理代表建议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认真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关切、解决民生问题,全过程高质量推进建议办理工作。一是高度重视。部长负总责,“两会”后迅即召开部务会议,传达学习“两会”精神,对建议办理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带头调研重大问题,审核签发重点督办建议答复;各分管副部长深入统筹谋划,加强督促指导,审核把关分管领域所有建议答复。二是规范高效。围绕建议分办、交办、沟通、答复、公开、落实等办理工作全链条各环节,明确了制度标准,形成了科学严谨、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工作台账,实行一件一档、动态管理、专人督办。342件建议已于7月31日全部办结,超前保质完成了办理任务。三是深化沟通。坚持把做好与代表的沟通贯穿建议办理全过程,确保在研究、决策、执行等环节都有代表参与。对牵头办理的168件建议,通过邀请调研、走访座谈、电话交流等方式,沟通236人次、沟通率100%,其中重点督办建议全部实现面对面沟通。四是推动落实。对代表意见集中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供水保障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对策性、解剖式、督查式调研,有针对性地推进工作。完善建议答复承诺事项解决机制,牵头办理的168件建议中,代表所提意见已采纳的达96%,对尚未落实的事项,建立代表建议B类答复台账,强化跟踪督办,确保落实到位。

二、突出办理重点,不断拓展建议办理深度[编辑]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区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水利部牵头办理1项全国人大重点督办建议选题“推动现代化灌区建设,保障粮食稳产增收”。该选题由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督办,涵盖11件具体建议。水利部联合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分9批次赴9省区,实地调研灌区工程情况,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和地方部门、有关专家、基层群众等意见建议,共同研究推进灌区发展的路径措施。

水利部综合代表所提建议,加快现代化灌区建设改造,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灌区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中的“主力军”“压舱石”作用。一是全力保障粮食灌溉用水需求。指导地方分析研判、提前蓄水、科学调度,强化大中型灌区供水保障,今年春灌、夏灌、秋灌累计供水2900多亿立方米,实现应灌尽灌,有力应对西北等地旱情,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了坚实水利保障。二是加快完善灌溉工程体系。“十四五”期间,对全国1200多处大中型灌区实施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完成后预计可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78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7亿亩,增加粮食产能近200亿斤。今年安排投资388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13亿元,支持598处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中央投资同比增长7%。三是加快编制《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水利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等充分衔接,研究提出了灌溉面积发展规模和区域布局,结合代表建议储备了一批大中小型灌区项目,为农田灌溉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规划依据和项目支撑。四是创新体制机制。以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抓手,启动全国第一批21个现代化灌区和县区试点,分类制定水价,优化政策供给,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两手发力”建设现代化灌区,促进灌区工程长期稳定发挥效益。代表们均对办理工作给予高度认可,四川省曾从钦代表交流时说:“我有‘三个没想到’,没想到水利部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如此重视,没想到办理进度如此迅速,没想到办理工作如此细致深入。”

三、积极采纳代表建议,助力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编辑]

水利部坚持将办理代表建议与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相结合,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对代表建议深入分析研究,把相关建议转化成资金项目、规划文件或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水旱灾害多发频发。水利部积极采纳代表关于加强水工程防洪调度的建议,抓早抓实抓细各项防御措施,坚决打赢防汛抗洪硬仗。特别是面对今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滚动分析雨水情形势,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精准调度流域防洪工程体系,84座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28.5亿立方米,河道控制性枢纽有序分泄洪水,8处国家蓄滞洪区最大蓄洪25.3亿立方米,各类水库无一垮坝,重要堤防无一决口,减淹城镇24个,减淹耕地751万亩,避免了462.3万人转移,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采纳代表关于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建议,开展七大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印发实施《七大江河干流重要堤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推进大江大河大湖堤防达标建设,代表高度关注的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前17项前置要件全部完成,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全面梳理98处国家蓄滞洪区情况,研究完善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体系。积极采纳代表关于提升防洪智慧化水平的建议,加快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和“叫应”机制,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二)推动加快国家水网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去年10月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并于今年5月向全社会发布。代表们高度关注国家水网建设,提出一系列建议。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积极采纳代表关于完善水网规划布局的建议,南水北调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完成,东北水网建设规划取得重要进展,省级水网规划今年将全部完成,省、市、县水网先导区建设稳步推进。积极采纳代表关于推进水网工程建设的建议,代表关注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已进入规划阶段,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黑龙江三江连通等43项国家水网重大工程今年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公共财政加大投入,同时大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网建设。今年1—11月,新开工水利项目2.73万个,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11565亿元,完成投资1093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水利项目施工吸纳就业257.3万人,稳投资、稳就业作用充分发挥。积极采纳代表关于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的建议,制定《关于加快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县域为单元,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工程建设,最大程度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在集中供水管网难以覆盖的地区,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与改造,深入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确保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

(三)推动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代表们围绕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出了一批建议。水利部认真研究并将有关建议吸纳至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对全面推进各领域节水、深入推进全流程节水等进行了系统部署。积极采纳代表关于完善水量分配的建议,依法批复《海河流域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全国已累计批复92条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为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与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撑。积极采纳代表关于严格取水管理的建议,坚持取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制定印发取水许可实施规范,推动出台《取水计量技术导则》。积极采纳代表关于非常规水源利用的建议,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关于加强非常规水源配置利用的指导意见》,将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推动强化河湖生态保护。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之一,也是人大代表关注的重要问题。水利部积极采纳代表关于保障河湖生态水量的建议,加强河湖生态流量监管,实施河湖生态补水,开展88条母亲河复苏行动。京杭大运河在去年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的基础上,今年再次实现全线水流贯通。永定河保持全线有水状态。积极采纳代表关于地下水超采治理的建议,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实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23—2025年)》,开展三江平原、辽河平原等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启动实施深层地下水回补工作。积极采纳代表关于水源地保护的建议,我带队赴陕西、湖北、河南等地,沿汉江自汉江源头至丹江口水库,实地调研汉江上游流域水质保护和监测体系建设情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保障工作方案,报经国务院同意实施,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

(五)推动加快水利法治建设。完善涉水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水,是做好水利工作的重要保障。水利部积极回应代表呼吁,把代表关于尽快启动水法全面修订的建议确定为部内重点督办建议,将建议办理同中心工作一同部署推进。多次赴地方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指导完善水法、防洪法修改方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今年8月,水法、防洪法修改正式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 常委会立法规划。根据立法规划分工安排,水利部成立水法防洪法修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组和工作专班,制定印发工作方案。水利部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水法、防洪法修改工作,同时全力抓好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学习宣传贯彻,加快配套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衷心感谢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全国人大代表对水利工作的关心、支持、帮助。下一步,水利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自觉接受全国人大监督,虚心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奋力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