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水利部關於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情況的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水利部關於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情況的報告
水利部部長 李國英
2023年12月26日於人民大會堂
(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
本作品收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24年/第一號
——2023年12月26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
水利部關於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情況的報告
——2023年12月26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
水利部部長 李國英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根據會議安排,我向會議報告水利部辦理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代表建議的情況。

—、堅決履行政治責任,高質量完成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編輯]

水利事關民生福祉、事關國家長治久安,是全國人大代表關注的重點領域。今年,水利部共承辦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代表建議342件,其中牽頭辦理168件、協辦132件、參閱42件。這些建議聚焦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國家水網建設、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河湖生態保護治理、水利法治建設等領域,與水利中心工作「同頻」,同人民群眾熱切期盼「共振」,對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水利部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落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把認真研究辦理代表建議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與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結合起來,認真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關切、解決民生問題,全過程高質量推進建議辦理工作。一是高度重視。部長負總責,「兩會」後迅即召開部務會議,傳達學習「兩會」精神,對建議辦理工作進行具體部署,帶頭調研重大問題,審核簽發重點督辦建議答覆;各分管副部長深入統籌謀劃,加強督促指導,審核把關分管領域所有建議答覆。二是規範高效。圍繞建議分辦、交辦、溝通、答覆、公開、落實等辦理工作全鏈條各環節,明確了制度標準,形成了科學嚴謹、運轉高效的工作體系和運行機制。通過建立工作檯賬,實行一件一檔、動態管理、專人督辦。342件建議已於7月31日全部辦結,超前保質完成了辦理任務。三是深化溝通。堅持把做好與代表的溝通貫穿建議辦理全過程,確保在研究、決策、執行等環節都有代表參與。對牽頭辦理的168件建議,通過邀請調研、走訪座談、電話交流等方式,溝通236人次、溝通率100%,其中重點督辦建議全部實現面對面溝通。四是推動落實。對代表意見集中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供水保障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對策性、解剖式、督查式調研,有針對性地推進工作。完善建議答覆承諾事項解決機制,牽頭辦理的168件建議中,代表所提意見已採納的達96%,對尚未落實的事項,建立代表建議B類答覆台賬,強化跟蹤督辦,確保落實到位。

二、突出辦理重點,不斷拓展建議辦理深度[編輯]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灌區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保障。水利部牽頭辦理1項全國人大重點督辦建議選題「推動現代化灌區建設,保障糧食穩產增收」。該選題由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督辦,涵蓋11件具體建議。水利部聯合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分9批次赴9省區,實地調研灌區工程情況,廣泛聽取人大代表和地方部門、有關專家、基層群眾等意見建議,共同研究推進灌區發展的路徑措施。

水利部綜合代表所提建議,加快現代化灌區建設改造,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充分發揮灌區在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中的「主力軍」「壓艙石」作用。一是全力保障糧食灌溉用水需求。指導地方分析研判、提前蓄水、科學調度,強化大中型灌區供水保障,今年春灌、夏灌、秋灌累計供水2900多億立方米,實現應灌盡灌,有力應對西北等地旱情,為糧食豐產豐收提供了堅實水利保障。二是加快完善灌溉工程體系。「十四五」期間,對全國1200多處大中型灌區實施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完成後預計可新增恢復灌溉面積1780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17億畝,增加糧食產能近200億斤。今年安排投資388億元,其中中央資金213億元,支持598處大中型灌區建設和改造,中央投資同比增長7%。三是加快編制《全國農田灌溉發展規劃》。水利部會同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方案等充分銜接,研究提出了灌溉面積發展規模和區域布局,結合代表建議儲備了一批大中小型灌區項目,為農田灌溉現代化發展提供了規劃依據和項目支撐。四是創新體制機制。以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為抓手,啟動全國第一批21個現代化灌區和縣區試點,分類制定水價,優化政策供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兩手發力」建設現代化灌區,促進灌區工程長期穩定發揮效益。代表們均對辦理工作給予高度認可,四川省曾從欽代表交流時說:「我有『三個沒想到』,沒想到水利部對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如此重視,沒想到辦理進度如此迅速,沒想到辦理工作如此細緻深入。」

三、積極採納代表建議,助力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編輯]

水利部堅持將辦理代表建議與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相結合,與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相結合,對代表建議深入分析研究,把相關建議轉化成資金項目、規劃文件或政策措施,有力推動了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

(一)推動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氣候條件決定了我國水旱災害多發頻發。水利部積極採納代表關於加強水工程防洪調度的建議,抓早抓實抓細各項防禦措施,堅決打贏防汛抗洪硬仗。特別是面對今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滾動分析雨水情形勢,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措施,精準調度流域防洪工程體系,84座大中型水庫攔蓄洪水28.5億立方米,河道控制性樞紐有序分泄洪水,8處國家蓄滯洪區最大蓄洪25.3億立方米,各類水庫無一垮壩,重要堤防無一決口,減淹城鎮24個,減淹耕地751萬畝,避免了462.3萬人轉移,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積極採納代表關於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的建議,開展七大流域防洪規劃修編,印發實施《七大江河幹流重要堤防達標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全面推進大江大河大湖堤防達標建設,代表高度關注的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前17項前置要件全部完成,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全面梳理98處國家蓄滯洪區情況,研究完善蓄滯洪區建設管理體系。積極採納代表關於提升防洪智慧化水平的建議,加快構建氣象衛星和測雨雷達、雨量站、水文站組成的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完善山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和「叫應」機制,及時消除風險隱患,保障群眾生命安全。

(二)推動加快國家水網建設。加快構建國家水網,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中共中央、國務院去年10月印發《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並於今年5月向全社會發布。代表們高度關注國家水網建設,提出一系列建議。水利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積極採納代表關於完善水網規劃布局的建議,南水北調總體規劃修編基本完成,東北水網建設規劃取得重要進展,省級水網規劃今年將全部完成,省、市、縣水網先導區建設穩步推進。積極採納代表關於推進水網工程建設的建議,代表關注的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已進入規劃階段,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黑龍江三江連通等43項國家水網重大工程今年開工建設。積極爭取公共財政加大投入,同時大力深化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水網建設。今年1—11月,新開工水利項目2.73萬個,全國落實水利建設投資11565億元,完成投資10938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水利項目施工吸納就業257.3萬人,穩投資、穩就業作用充分發揮。積極採納代表關於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的建議,制定《關於加快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縣域為單元,優先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工程建設,最大程度實現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服務、同監管,在集中供水管網難以覆蓋的地區,實施小型供水工程規範化建設與改造,深入實施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確保農村群眾喝上放心水。

(三)推動促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代表們圍繞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提出了一批建議。水利部認真研究並將有關建議吸納至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意見》,對全面推進各領域節水、深入推進全流程節水等進行了系統部署。積極採納代表關於完善水量分配的建議,依法批覆《海河流域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全國已累計批覆92條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為推進水資源節約保護與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撐。積極採納代表關於嚴格取水管理的建議,堅持取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嚴格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管理,制定印發取水許可實施規範,推動出台《取水計量技術導則》。積極採納代表關於非常規水源利用的建議,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實施《關於加強非常規水源配置利用的指導意見》,將非常規水源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四)推動強化河湖生態保護。保護江河湖泊,事關人民群眾福祉,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復甦河湖生態環境,是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的實施路徑之一,也是人大代表關注的重要問題。水利部積極採納代表關於保障河湖生態水量的建議,加強河湖生態流量監管,實施河湖生態補水,開展88條母親河復甦行動。京杭大運河在去年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的基礎上,今年再次實現全線水流貫通。永定河保持全線有水狀態。積極採納代表關於地下水超采治理的建議,聯合有關部門印發實施《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實施方案(2023—2025年)》,開展三江平原、遼河平原等重點區域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啟動實施深層地下水回補工作。積極採納代表關於水源地保護的建議,我帶隊赴陝西、湖北、河南等地,沿漢江自漢江源頭至丹江口水庫,實地調研漢江上游流域水質保護和監測體系建設情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水利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丹江口庫區及其上游流域水質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報經國務院同意實施,確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質安全。

(五)推動加快水利法治建設。完善涉水法律體系,堅持依法治水,是做好水利工作的重要保障。水利部積極回應代表呼籲,把代表關於儘快啟動水法全面修訂的建議確定為部內重點督辦建議,將建議辦理同中心工作一同部署推進。多次赴地方調研,聽取各方意見建議,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指導完善水法、防洪法修改方案。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今年8月,水法、防洪法修改正式列入十四屆全國人大 常委會立法規劃。根據立法規劃分工安排,水利部成立水法防洪法修改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工作組和工作專班,制定印發工作方案。水利部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水法、防洪法修改工作,同時全力抓好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學習宣傳貫徹,加快配套制度建設,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

衷心感謝全國人大常委會及全國人大代表對水利工作的關心、支持、幫助。下一步,水利部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水重要論述精神,自覺接受全國人大監督,虛心聽取人大代表意見建議,不斷加強和改進工作,奮力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