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水經注釋 (四庫全書本)/全覽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全覽1 水經注釋 全覽2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釋卷三十一
  仁和趙一清撰
  滍水  淯水  㶏水  灈水
  瀙水  潕水  溳水
  滍水出南陽魯陽縣西之堯山全氏曰按左𫝊云楚子上與晉師夾泜而軍杜預曰泜水出魯陽縣東經㐮城定陵入汝即滍水也盖音同字異耳
  堯之末孫劉累以龍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懼而遷于魯縣立堯祠于西山謂之堯山故張衡南都賦曰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于堯山堯山在太和川太和城東北滍水出焉張衡南都賦曰其川瀆則滍澧𤄶濜發源巖穴布濩汗汗漭沆洋溢總括急趣箭馳風疾者也滍水又歴太和川東逕小和川又東温泉水注之水出北山阜七源竒發炎熱特甚闞駰曰縣有湯水可以療疾矣湯側又有寒泉焉地勢不殊而炎凉異致雖隆火盛日肅若氷谷矣渾流同谿南注滍水又東逕胡木山東流又㑹温泉口水出北山阜炎勢竒毒疴疾之徒無能澡其衝漂救養者咸去湯十許步别池然後可入湯側有石銘云皇女湯可以療萬疾者也故杜彦達云然如沸湯可以熟米飲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飲多少自在四十日後身中萬病愈三蟲死學道遭難逢危終無悔心可以牢神存志即南都賦所謂湯谷湧其後者也然宛縣有紫山山東有一水東西十五里南北二百步湛然沖滿無所通㑹冬夏長温世亦謂之湯谷也非魯陽及南陽之縣故也一清按漢志宛魯陽俱属南陽郡何以云非魯陽及南陽之縣殊不可解酈盖以宛有湯谷魯陽亦有之南都賦所云是宛之湯谷非魯陽之湯水西京南陽治宛而王莽更宛曰南陽故亦或有直稱宛為南陽之縣也然文義特晦張平子廣言土地所苞明非此矣滍水又東房陽川水注之水出南陽雉縣西房陽川北流注于滍滍水之北有積石焉世謂女靈山其山平地介立不連岡以成高峻石孤峙不托勢以自逺四面壁絶極能靈舉逺望亭亭状若單楹插霄矣北面有如頺落劣得通歩好事者時有扳陟耳滍水又與波水合水出霍陽西川大嶺東谷俗謂之歇馬嶺川曰廣陽川非也即應劭所謂孤山波水所出也馬融廣成頌曰浸以波溠其水又南逕蠻城下盖蠻别邑也俗謂之麻城非也波水又南分三川于白亭東而俱南入滍水滍水自下兼波水之通稱也是故闞駰有東北至定陵入汝之文全氏曰周禮豫州其川滎洛其浸波溠康成師古皆不知波水所在而以滎波之波當之後人或疑其非而以爾雅洛出為波之波當之不知滎洛既為川矣不應復以其支流為浸也波水自當以出霍陽由滍入汝之波為是此可補入周禮注中滍水又東逕魯陽縣故城南城即劉累之故邑也有魯山縣居其陽故因名焉王莽之魯山也一清按今漢志無此文昔在于楚文子守之與韓搆難戰有返景之誠内有南陽都鄊正衛為碑𨽻釋䟦曰□□正衛彈碑水經作衛為靈帝中平二年立在汝州昆陽城中水經魯陽縣有南陽都鄊正衞為碑平氏縣有南陽都鄉正衛彈勸碑此則其一也趙氏誤認衛為街遂云莫曉其為何碑予考其文則縣令寧陵君承昆陽喪亂之餘愍繇役之害結單言府班董科例收其舊直臨時募顧不煩居民太守東郡王瓌丞濟隂華林優䘏民隱為之立約自是之後吏無苛擾之煩野無愁痛之聲其大略如此又云因民所利斯所謂惠康之䇿又有輕賦斂及役艱苦之語頌則美其輕賦均約盖是紀述守今繇役條教也前書食貨志月為更卒已復為正注云更卒謂給郡縣一月而更者正卒謂給中都官者衛宏漢官舊儀民年二十三為正一歲為衛士一歲為材官習射御騎馳戰陣又云民給正衛材官年五十六老哀乃得免為民酸棗令劉熊碑云愍念丞民勞苦不均為作正彈造設門更此云都鄉正衛彈者與劉君碑同困學紀聞曰周禮里宰以歲時合耦于耡注云耡者里宰治處也若今街彈之室於此合耦使佐助疏謂漢時在街置室檢彈一里之民金石録有中平二年正月都鄊正衛彈碑在昆陽城中趙明誠失于攷禮注而酈氏注水經洪氏𨽻釋皆以街為衛又誤矣漢書食貨志言古制云春將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墊鄰長坐于左塾畢出然後歸夕亦如之里胥之塾其即里宰所謂耡者與續金石録云周禮里宰合耦于耡鄭𤣥謂耦者里宰治處也若今街彈之室疏云漢時在街置室檢彈一里之民於此水經建寧三年改新豐為都鄊而百官志凡州所監為都都鄊者都邑之鄊若今之闗廂也故鄊曰某鄊而都鄊則無地名封爵有都鄊侯在關内侯之上正者漢官舊儀云民年二十三為正一歲以為衛士一歲為材官騎士前漢食貨志月為更卒已復為正師古曰更卒給郡縣一月而更正卒謂給中都官者此都鄊之正也周禮于鋤合耦以勸農漢人于街彈之室糾彈不法昆陽當亂䘮之餘徭役煩苦郡守縣令班董科條收其舊直臨時顧摹不煩居民立碑于街彈公所以頌其徳也洪氏云趙氏誤認衛字為街改名街彈碑亦引衛宏漢官舊儀為證無論街彈見于註疏若衛士乃正卒一歲以後所遷之名又一歲為材官騎士百官志註云凡八月都尉今長相丞尉課試殿最非若正卒亭長之所得糾彈也况去士字似不成語予意仍題街彈為得洪氏碑目云水經作衛為趙作街彈按水經魯陽縣有南陽都鄉正衛為碑衛為似人姓名在魯陽非昆陽也如以衛字属之上文則為碑二字題額又何說乎又引劉熊碑愍念烝民勞苦不均為作正彈按三國志吴張淑為司直表正彈曲二十人専司不法與劉碑之正彈同非此碑之正係卒夫之名也况洪之所辨乃衛字若引劉碑則正彈連合又何闗涉乎巵林曰水經注魯陽縣有南陽都鄊正衛為碑平氏縣有南陽都鄉正衛彈勸碑衛之與街豈可強附者按鄭𤣥駁許慎異義曰周禮六十五皆征之使為胥徒給公家之事如今之正衛耳又張晏漢書註曰監門里正衛也正衛自是漢魏㣲官秩若封人仕同里宰不得以解街彈之室也
  滍水右合魯陽闗水水出魯陽闗外分頭山横嶺下夾谷東北出入滍滍水又東北合牛蘭水水發縣北牛蘭山東南逕魯陽城東水側有漢陽侯焦立碑牛蘭水又東南與柏樹谿水合水出魯山北峽谷中東南流逕魯山西而南合牛蘭水又東南逕魯山南闞駰曰魯陽縣今其地魯山是也水南注于滍滍水東逕應城南故應鄉也應侯之國詩所謂應侯順徳者也彭水注之俗謂之小滍水水出魯陽縣南彭山蟻塢東麓北流逕彭山西下有彭山廟廟前有彭山碑漢柦帝元嘉三年杜仲長立一清按范史桓帝紀元嘉紀元僅二年至明年夏五月改元曰永興不得云三年也或碑以春立在未改元之先此與成陽靈臺碑正同彭水逕其西北漢安邑長尹儉墓東冢西有石廟廟前有兩石闕闕東有碑闕南有二獅子相對南有石碣二枚石柱西南有兩石羊中平四年立彭水又東北流直應城南而入滍滍水又左合橋水水出魯陽縣北恃山東南逕應山北又南逕應城西地理志曰故父城縣之應鄉也周武王封其弟為侯國應劭曰韓詩外𫝊稱周武王與弟戲以桐葉為圭曰吾以封汝周公曰天子無戲言王乃應時而封故曰應侯鄉亦曰應鄉按吕氏春秋云成王以桐葉為圭封叔虞非應侯也汲郡古文殷時已有應國非成王矣一清按吕氏春秋以下是臣瓚說見漢志注師古曰武王之弟自封應國非桐圭之事應氏之說盖失之焉又摢左氏𫝊云䢴晉應韓武之穆也則應侯武王之子又與志說不同戰國范睢所封邑也謂之應水滍水又東逕犨縣故城北左𫝊昭公元年冬楚公子圍使伯州犁城犨是也出于魚齒山下春秋㐮公十八年楚伐鄭次于魚陵涉于魚齒之下甚雨楚師多凍徒役㡬盡晉人聞有楚師師曠曰不害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矣所涉即滍水也水南有漢中常侍長樂太僕吉成侯州苞冢冢前有碑墓西枕岡城開四門門有兩石獸墳傾墓毁碑獸淪移人有掘出一獸猶全不破甚高壮頭去地减一丈許作制甚工左膞上刻作辟邪字門表塹上起石橋歴時不毁其碑云六帝四后是諮是諏盖仕安帝没于柦后于時閽閹擅權五侯暴世割剥公私以事生死夫封者表有徳碑者頌有功自非此徒何用許為石至千春不若速朽苞摹萬古祗彰誚辱嗚呼愚亦甚矣金石録䟦尾曰吉成俟州輔碑名字已殘闕其額題云漢故中常侍長樂太僕吉成侯州君之銘輔姓名見范奕後漢書宦者𫝊以定䇿立桓帝與曹騰等七人同時封為亭侯今此碑載當時詔書有云其封輔為葉吉成侯以此知其名輔而酈道元注水經云滍水南有漢中帝侍長樂太僕吉成侯州苞冢冡前有碑其辭云六帝四后是諮是諏今驗其詔文實有此語獨以輔為苞盖水經之誤當取漢史及此碑為正一清按輔碑載𨽻釋其碑闕姓與字輔字無殘闕趙徳甫云名字殘闕盖榻本未善耳碑文云特以才明敏達拜小黄門還事和熹后孝安思皇后時為大宫令孝順皇帝踐阼復拜小黄門遷臧府令當拜中常侍譲與同郡錡任後以病孫位起家復拜謁者令中尚方令遷中常侍遭順帝棄天下扶佐孝冲孝質帝兼領黄門令順烈皇后攝政拜長樂太僕遭孝質無嗣乃定冊帷幕援立聖主有定社稷之勲建和二年七月己巳封為葉吉成侯和平中復拜大長秋永壽二年十二月丙子薨其銘詞所謂六帝四后是諮其諏者也洪氏曰葉吉成者葉縣之吉成亭也又碑隂有故京兆尹延篤叔堅名字洪氏曰州輔碑目自漢陽太守而下四十有九人其人稱邑曰冠軍曰宛曰章陵曰新野曰比陽曰魯陽皆南陽之邑也餘人惟延篤有𫝊乃南陽犨人則不稱邑者犨之人也碑云鄊人姻族相與刋石則又知輔為犨縣人也又金石録䟦尾云余初得州君墓碑又覽水經所載意此字猶存㑹故人董之明守官汝潁間因托訪求之持以見寄其一辟邪道元所見也其一乃天祿字差大皆完好可喜之明又云天祿近歲為村民所毁辟邪雖存然字畫已殘闕難辨滍水又東犨水注之俗謂之秋水非也水有二源東源出其縣西南踐犢山東崖下水方五十許步不測其深東北流逕犨縣南又東北屈逕其縣東而北合西流水西源出縣西南頗山北阜下東北逕犨城西又屈逕其縣北東合二水亂流北注于滍漢高祖入闗破南陽太守吕齮於犨東即于是地滍水之隂也滍水又東南逕昆陽縣故城北昔漢光武與王尋王邑戰于昆陽敗之走者相騰踐奔殪百餘里㑹大雨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戰士卒争赴溺死者以萬數水為不流王邑嚴尤陳茂輕騎皆乘尸而渡矣
  東北過潁川定陵縣西北又東過郾縣南東入于汝滍水東逕西不羹亭南亭北背汝水於定陵城北東入汝郾縣在南不得過
  淯水出𢎞農盧氏縣攻離山東南過南陽西鄂縣西北又東過宛縣南一清按漢志𢎞農郡盧氏縣下云熊耳山右有淯水南至順陽入沔考酈注以均水當之其出𢎞農盧氏縣攻離山之淯水方輿紀要云俗名白河逕内鄉縣東逕又東南流至南陽府城東繞城南而達于新野縣府境諸水悉㑹焉又南至光化縣東北又東逕故鄧城東南而入于漢水地理志亦云南陽酈縣育水出西北南入漢與道元注正同二水源流既不相甚逺而名稱又復相似故詳辨之如此淯水導源𢎞農東流逕酈縣故城北郭仲産曰酈縣故城在攻離山東酈舊縣也三倉曰樊鄧酈酈有二城北酈也漢祖入闗下淅酈即此縣也淯水又東南流歴雉縣之雉衡山東逕百章郭北又東魯陽闗水注之水出魯陽縣南分水嶺南水自嶺南流北水從嶺北注故世俗謂此嶺為分頭也其水南流逕魯陽闗左右連山挿漢秀木干雲是以張景陽詩云朝登魯陽闗峽路峭且深亦司馬之與母遇賊處也闗水歴雉衡山西南逕皇后城西建武元年世祖遣侍中𫝊俊持節迎光烈皇后於淯陽俊發兵三百餘人宿衛皇后道路歸京師盖稅舍所在故城得其名矣山有石室甚飾㓗相𫝊名皇后浴室又所幸也闗水又西南逕雉縣故城南昔秦文公之世有伯陽者逢二童曰舀曰被兩童二雉也得雌者霸雄者王二童飜飛化為雙雉一清按史記索隱引列異𫝊曰陳倉人得異物以獻之道遇二童子云此名為媦在地下食死人腦媦乃言曰彼童子名陳寳得雄者王得雌者霸宋書符瑞志媦作□晏公類要引此注是舀與被乃兩童子名可與郊祀志互証光武獲雉於此山以為中興之祥故置縣以名焉一清按漢志南陽郡雉縣師古曰舊讀雉音弋爾反而太康地志云即陳倉人所逐二童子名寳雞者雌止陳倉為石雄止此縣故名雉縣疑不可據也顔說是也盖雉縣西京已有之是注云光武中興置縣亦非搜神記以為秦縣得之闗水又屈而東南流注于淯淯水又東南流逕博望縣故城東郭仲産曰在郡東北一百二十里漢武帝置校尉張騫隨大將軍衛青西征為軍前導相望水草得以不乏元光六年封騫為侯國地理志曰南陽有博望縣王莽改之曰宜樂也淯水又東南逕西鄂縣故城東應劭曰江夏有鄂故加西也昔劉表之攻杜子緒於西鄂也功曹柏孝長聞戰鼔之音懼而閉户蒙被自覆漸登城而觀言勇可習也淯水又南洱水注之水出𢎞農郡盧氏縣之熊耳山東南逕酈縣北東南逕房陽城北漢哀帝四年封南陽太守孫寵為侯國一清按漢表作方陽云在龍亢俗謂之房陽川又逕西鄂縣南水北有張平子墓墓之東側墳有平子碑文字悉是古文篆額是崔瑗之辭盛宏之郭仲産並云夏侯孝若為郡薄其文復刋碑隂為銘然碑隂二銘乃是崔子玉及陳翕耳而非孝若悉是𨽻字二首並存嘗無毁壊又言墓次有二碑今唯見一碑或是余夏景驛途疲而莫究矣一清按𨽻釋䟦曰世所𫝊凢百君子者即平子篆碑其石已中斷合向城後碑始能成文此刻有夏侯湛姓名而云書之碑側盖酈氏考之不詳又金石文冇河間相張平子碑具載其辭趙明誠金石錄亦有之此即崔瑗之作𨽻釋載孝若之文而略子玉之撰盖授録之漏也水南道側有二石樓相去六七丈雙跱齊竦高可丈七八柱圓圍二丈有餘石質青綠光可以鑒其上樂櫨承栱雕簷四柱窮巧綺刻妙絶人工題言蜀郡太守姓王字子雅南陽西鄂人一清按樂史云是北齊時人恐非有三女無男而家累千金父沒當葬女自相謂曰先君生我姊妹無男兄弟今當安神元宅翳靈后土㝠㝠絶後何以彰吾君之徳各出錢五百萬一女築墓二女建樓以表孝思銘云墓樓東平林下近墳墓而不能測其處所矣洱水又東南注于淯水世謂之肄水肄洱聲相近非也地理志曰熊耳之山出三水洱水其一焉東南至魯陽入沔是也一清按三水謂伊水育水即水經之均水也又有洱水漢志云過郡二行六百里師古曰洱音耳過郡二謂𢎞農及南陽也淯水又南逕預山東山上有神廟俗名之為獨山也山南有魏車騎將軍黄權夫妻二冢地道潛通其冢前有四碑其二魏明帝立二是其子及臣吏所樹者也淯水又西南逕史定伯碑南又西為瓜里津水上有三梁謂之瓜里渡自宛道途東出赭陽西道方城建武三年世祖自赭陽西入破虜將軍鄧奉怨漢掠新野拒瓜里上親搏戰降之夕陽下遂斬奉郡國志所謂宛有瓜里津夕陽聚者也阻橋即桓温故壘處温以升平五年與范汪衆軍北討列營淯水又西南逕晉蜀郡太守鄧義山墓南又南逕宛城東其地故申伯之都楚文王滅申以為縣也秦昭㐮王使白起為將伐楚取郢即以此地為南陽郡改縣曰宛王莽更名郡曰前隊縣曰南陽劉善曰在中國之南而居陽地故以為名大城西南隅即古宛城也荆州刺史治故亦謂之荆州城今南陽郡治大城其東城内有舊殿基周二百步高八尺陛階皆砌以青石大城西北隅有殿基周一百步高五尺盖更始所起也城西三里有古臺高五丈餘文帝黄初中南廵行所築也淯水又屈而逕其縣南故南都賦所言淯水蕩其胸者也王莽地皇二年朱鮪等共于城南㑹諸将設壇燔燎立聖公為天子於斯水上世語曰張繡反公與戰敗子昻不能騎進馬於公而昻遇害魏書曰公南征至宛臨淯水祠陣亡將士歔秋流涕衆皆哀慟淯水又南梅谿水注之水出縣北紫山南逕百里奚故宅奚宛人也於秦為賢大夫所謂迷虞智秦者也梅谿又逕宛西吕城東史記曰吕尚先祖為四岳佐禹治水有功虞夏之際受封于吕故因氏為吕尚也徐廣史記音義曰吕在宛縣高后四年封昆弟子吕忿為吕城侯疑即此也又按新蔡縣有大吕小吕亭而未知所自也梅谿又南逕杜衍縣東故城在西漢高帝七年封郎中王翳為侯國王莽更之曰閏衍矣土地塾下湍谿是注古人於安衆堨之今遊水是瀦謂之安衆港世祖建武三年上自宛遣潁陽侯祭遵西擊鄧奉弟終破之于杜衍進兵湼陽者也梅谿又南謂之石橋水又謂之汝谿合流而左注淯水淯水之南又有南就聚郡國志所謂南陽宛縣有南就聚者也郭仲産言宛城南三十里有一城甚卑小相承名三公城漢時鄧禹等歸鄊餞離處也盛宏之著荆州記以為三公置余案淯水左右舊有二澨所謂南澨北澨者水側之濆一清按漢志南陽郡宛有北澨山育陽有南澨聚諸儒或以為邑或以為地或以為水際及邊地名而班固以為山聚在淯陽之東北考古推地則近矣城側有范蠡祠蠡宛人祠即故宅也後漢末有范曾字子閔為大將軍司馬討黄巾賊至此祠為蠡立碑文勒可尋夏侯湛之為南陽又為立廟焉城東有大將軍何進故宅城西有孔嵩舊居嵩字仲山宛人與山陽范式有斷金契貧無養親賃為阿街卒一清按阿街卒古之所謂騶唱唐人謂之籠街喝道阿與呵通用而范史范式𫝊作阿里街卒章懐注云阿里里名也是又不同遣迎式式下車把臂曰子懐道卒伍不亦痛乎嵩曰侯嬴賤役晨門卑下之位古人所不耻何痛之有故其讃曰仲山通達卷舒無方屈身厮役挺秀含芳
  又屈南過淯陽縣東
  淯水又南入縣逕小長安司馬彪郡國志曰縣有小長安聚謝沈後漢書稱光武攻育陽不下引兵欲攻宛至小長安與甄阜戰敗于此淯水又西南逕其縣故城南桓帝延熹七年封鄧康為侯國沈氏曰康封泚陽其弟秉封淯陽縣故南陽典農治後以為淯陽郡省郡復縣避晉簡文諱更名云陽焉淯水又逕安樂郡北漢桓帝建和六年封司徒胡廣為淯陽縣安樂鄊侯沈氏曰是元年今於其國立樂宅戌郭仲産㐮陽記曰南陽城南九十里有晉尚書令樂廣故宅廣字彦輔也善清言見重當時成都王廣女壻長沙王猜之廣曰寧以一女而易五男猶疑之終以憂殞其故居今置戍因以為名
  又南過新野縣西
  淯水又南入新野縣枝津分派東南出苞隰衍注左積為陂東西九里南北一十五里陂水所溉咸為艮沃淯水又南與湍水㑹又南逕新野縣故城西世祖之敗小長安也姊元遇害上即位感悼姊沒追諡元為新野節義長公主即此邑也晉咸寧二年封大司馬扶風武王少子歆為新野郡公割南陽伍屬棘陽蔡陽穣鄧山都封焉王文舒更立中隔一清按下有脫文三國志魏書王昶𫝊昶以為國有常衆戰無常勝地有常險守無常勢今屯宛去㐮陽三百餘里諸軍散屯船在宣池有急不足相赴乃表徙治新野文舒昶字此即更立之事也西即郡治東則民居城西傍淯水又東與朝水合水出西北赤石山而東南逕冠軍縣界地名沙渠又東南逕穣縣故城南楚别邑也秦㧞鄢郢即以為縣秦昭王封相魏冉為侯邑王莽更名曰農穣也魏荆州刺史治朝水又東南分為二水一水枝分東北為樊氏陂陂東西十里南北五里俗謂之凢亭陂陂東有樊氏故宅樊氏既滅庾氏取其陂故喭曰陂汪汪下田良樊子失業庾公昌昔在晉世杜預繼信臣之業復六門之陂遏六門之水一清按信臣所開者只石碣耳至元始五年更開三門為六石門今注云云直似六門皆信臣所開矣誤也下結二十九陂諸陂散流咸入朝水事見六門碑六門既陂諸陂遂斷朝水又東逕朝陽縣故城北而東南注于淯水又東南與棘水合水上承赭水赭水出赭陽縣北山數源並發南流逕小赭鄉謂之小赭水世祖建武三年成安侯臧宫從上擊赭鄉東源方七八步騰湧若沸故世名之騰沸水南流逕于赭鄉謂之赭水建武二年祭遵引兵南擊董訢于赭鄉以水氏縣故有赭陽之名也地理志曰縣有赭水一清按今漢志無是文王莽曰陽城也漢哀帝改為順陽全氏曰按漢志云博山哀帝置故順陽非赭陽也道元于均水篇已言之建武二年更封安陽侯朱祐為赭陽侯赭水於縣堨以為陂東西夾岡水相去五六里左右合斷岡兩舌都水潭漲南北一十餘里水決南瀆下注為灣灣分為二西為赭水東為滎源赭水參差流結兩湖故有東陂西陂之名二陂所導其分枝分東南至㑹口入泚是以地理志云泚水赭水皆言入蔡全氏曰按漢志無赭水入蔡語即此水入蔡亦是應劭說互受通稱故也二湖流注合為黄水唯所受焉逕棘陽縣之黄淳聚又謂之為黄淳水者也謝沈後漢書甄阜等敗光武于小長安東乘勝南渡黄淳水前營背阻兩川謂臨泚水絶後橋示無還心漢兵擊之三軍潰溺死黄淳水者二萬人又東逕棘陽縣故城西應劭曰縣在棘水之陽是知斯水為棘水也漢高帝七年封杜得臣為侯國後漢兵起擊唐子卿殺湖陽尉進㧞棘陽鄧晨將賔客㑹光武於此縣也棘水又南逕新野縣歴黄郵聚世祖建武三年傅俊岑彭進擊秦豐先㧞黄郵者也謂之黄郵水大司馬吴漢破秦豐於斯水之上其衆落悉為蠻居猶名之為黄郵蠻棘水自新野縣東而南流入于淯水謂之為力口也棘力聲相近當為棘口也又是方俗之音故字從讀變若世以棘子木為力子木也淯水又東南逕士林東戍名也戍有邸閣水左有豫章大陂下灌良疇三千許頃也
  南過鄧縣東
  縣故鄧侯吾離之國也楚文王滅之秦以為縣淯水右合濁水俗謂之弱溝水水上承白水於朝陽縣東南流逕鄧縣故城南習鑿齒㐮陽記曰楚王至鄧之濁水去㐮陽二十里即此水也濁水又東逕鄧塞南即鄧城東南小山也先後名之為鄧塞昔孫文臺破黄祖于其下濁水東流注于淯淯水又南逕鄧塞東又逕鄾城東古鄾子國也盖鄧之南鄙也昔巴子請楚與鄧為好鄾人奪其幣即是邑也司馬彪以為鄧之鄾聚矣
  南入于沔
  㶏水出㶏強縣南澤中東入潁
  㶏水出潁川陽城縣少室山東流注于潁水而亂流東南逕臨潁縣西北小㶏水出焉東逕臨潁縣故城北㶏水又東逕㶏陽城北又東逕㶏強縣故城南建武元年世祖封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化將軍堅鐔為侯國沈氏曰據本𫝊是二年㶏水東為陶樞陂余案㶏陽城在㶏水南然則此城正應為㶏隂城而有㶏陽之名者明在南猶有㶏水故此城以陽為名矣潁水之南有二瀆其南瀆東南流歴臨潁亭西東南入汝今無水也疑即㶏水之故瀆矣汝水於竒額城西别東派時人謂之大㶏水東北流枝瀆右出世謂之死汝也别汝又東北逕召陵城北練溝出焉别汝又東汾溝出焉别汝又東逕征羌城北水南有汾陂俗音糞一清按三字注中注汾水自别汝東注而為此陂水積征羌城北四五里方三十里許瀆左合小㶏水水上承狼陂南流名曰鞏水青陵陂水自陂東注之東廻又謂之小㶏水而南流注于大㶏水大㶏水取稱盖藉㶏沿注而總受其目矣又東逕西華縣故城南又東逕汝陽縣故城北東注于潁
  灈水出汝南吴房縣西北奥山東過其縣北入于汝縣西北有堂谿城故房子國春秋定公五年吴王闔閭弟夫槩奔楚封之于堂谿故曰吴房也漢高帝八年封荘侯楊武為侯國建武中世祖封泗水王歙子燀為堂谿侯一清按章懐後漢書注曰燀字林云灼也音光善反或作燀山谿有白羊淵淵水舊出白羊漢武帝元封二年白羊出此淵畜牧者禱祀之俗禁拍手嘗有羊出水野毋驚扑自此絶焉淵水下合灈水灈水東逕灈陽縣故城西東流入瀙水亂流逕其縣南世祖建武元年封吴漢孫旦為侯國沈氏曰吴漢三孫皆以建武二十八年封吴旦吴旴吴國也而水經注皆以為元年誤矣其水又東入於汝水
  瀙水出潕隂縣東上界山
  山海經謂之視水也郭景純注或曰視宜為瀙出葴山許慎云出中陽山一清按漢志作中隂山方輿紀要云中陽山在唐縣東七十里一名慈丘山隋因此置慈丘縣皆山之殊目也而東與泌水合水出潕隂縣旱山東北流注瀙瀙水又東北殺水出西南大熟之山東北流入于瀙瀙水又東淪水注之水出宣山東南流注瀙水瀙水又東得奥水口水西出奥山東入于瀙水也
  東過吴房縣南又東過灈陽縣南
  應劭曰灈水出吴房縣東入瀙縣之西北即兩川之交㑹也
  又東過上蔡縣南東入汝
  潕水出潕隂縣西北扶予山東過其縣南
  山海經曰朝歌之山潕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滎經書扶予者其山之異名乎滎水上承赭水東流左與西遼水合又東東遼水注之俱導北山而南流注于滎滎水又東北於潕隂縣北左㑹潕水之道稍西不出其縣南其故城在山之陽漢光武建武中封岑彭為侯國漢以為陽山縣一清按是句文義未詳魏武與張繡戰于宛馬名絶景為流矢所中公傷右臂引還潕隂即是地也城之東有馬仁陂郭仲産曰陂在泚陽縣五十里盖地百頃其所周溉田萬頃隨年變種境無儉歲陂水三周其隍故瀆自隍西南而㑹于泚潕水不得復逕其南也且邑號潕隂故無出南之理出南則為陽也非直不究又不思矣潕水又東北澧水注之水出雉衡東山南逕建城東建當為卷字讀誤耳郡國志云葉縣有卷城其水又東流入于葉陂水東北逕于東山西西流入潕潕水之左即黄城山也有谿水出黄城山東北逕方城郡國志曰葉縣有方城郭仲産曰苦菜于東之間有小城名方城東臨谿水尋此城致號之由當因山以表名也苦菜即黄城也及于東通為方城矣世謂之方城山水東流注潕水故地理志曰南陽葉方城邑西有黄城山全氏曰按漢志曰葉有長城號曰方城未嘗云黄城也是注所引或别有一地理志一清按寰宇記引此文出聖賢冡墓記是長沮桀溺耦耕之所有東流水則子路問津處尸子曰楚狂接輿耕於方城盖於此也盛宏之云葉東界有故城始犨縣東至瀙水逕泚陽界南北聯聯數百里號為方城即此城之西隅其間相去六百里北面雖無基築皆連山相接而漢水流其南故屈完答齊桓公云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郡國志曰葉縣有長城山曰方城指此城也潕水又東北歴潕陽縣故城南漢高祖六年封樊噲為侯國也
  又東過西平縣北
  縣故柏國也春秋左𫝊所謂江黄道柏方睦於齊也漢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漢宣帝甘露三年封丞相于定國為侯國全氏曰按本表曰臨淮王莽更之曰新亭晉太康地志曰縣有龍泉水可以砥礪刀劔特堅利故有堅白之論矣是以龍泉之劔為楚寳也縣出名金古有鐵官
  又東過郾縣南
  郾縣故城去此逺矣不得過
  又東過定潁縣北東入于汝
  漢安帝永初二年分汝南郡之上蔡縣置定潁縣延光中以陽翟郭鎮為尚書令封潁侯即此邑也一清按後漢書鎮以誅闔景擁順帝封是永建元年不在延光年也延光乃安帝年號
  溳水出蔡陽縣
  溳水出縣東南大洪山山在隋郡之西南竟陵之東北磐基所跨廣圓一百餘里峰曰縣鈎處平原衆阜之中為諸嶺之秀山下有石門夾鄣層峻巖高皆數百許仭入石門又得鍾乳穴穴上素崖壁立非人跡所及穴中多鍾乳凝膏下垂望齊氷雪微津細液滴瀝不斷幽穴潛逺行者不極窮深以穴内常有風爇無能經乆故也溳水出于其隂初流淺狹逺乃廣厚可以浮舟栰巨川矣時人以溳水所導故亦謂之為溳山矣溳水東北流合石水石水出大洪山東北流注于溳謂之小溳水而亂流東北逕上唐縣故城南本蔡陽之上唐鄊舊唐侯國春秋定公三年唐成公如楚有兩肅爽馬子常欲之弗與止之三年唐人竊馬而獻之子常歸唐侯是也溳水又東均水注之水出大洪山東北流逕土山北水出土山又東北流入于溳水溳水又屈而東南流
  東南過隋縣西
  縣故隋國矣春秋左𫝊所謂漢東之國隋為大者也楚滅之以為縣晉武帝太康中立為郡金石文字記曰皇甫誕碑隋字作隨虞世南孔子廟堂碑歐陽詢九成宫醴泉銘王知敬李衛公碑高宗李英公碑天后順臨碑于敬之華陽觀王先生碑裴㴶少林寺碑皆然當日金石之文二字通用自司馬温公作通鑑以後始壹用隋字而水經注溳水隨縣字作隋則知此自古人省筆之法謂文帝始去辵而為隋者未必然也有溠水出縣西北黄山南逕㵐西縣西又東南㵐水入焉㵐水出桐柏山之陽吕忱曰水在義陽㵐水東南逕㵐西縣西又東南流入于溠溠水又東南逕隋縣故城西春秋魯荘公四年楚武王伐隋令尹鬭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軍臨于隋謂此水也水側有斷蛇丘隋侯出而見大蛇中斷因舉而藥之故謂之斷蛇丘後蛇銜明珠報徳世謂之隋侯珠亦曰靈蛇珠丘南有隋季良大夫池朱氏謀㙔箋曰左𫝊作季梁一清按季良音同通同二十一卷渠水注扶溝縣袁梁碑其碑本作良是其證也其水又南與義井水合水出隋城東南井泉嘗湧溢而津注冬夏不異相承謂之義井下流合溠溠水又南流注于溳全氏曰按溠水豫州浸康成師古皆疑其地不應在豫然職方之地犬牙相錯荆州之浸為潁則知豫之溠亦其例也溳水又㑹于枝水水源亦出大洪山而東流注于溳溳水又逕隋縣南隋城山北而東南注
  又南過江夏安陸縣西
  隋水出隋郡永陽縣東石龍山全氏曰史記春申君說秦昭王云隨水右壌皆廣川大水山林谿谷不食之地小司馬曰今鄧州之西也西北流南迴逕永陽縣西歴横尾山即禹貢之陪尾也禹貢錐指曰傳云洛經熊耳伊經外方淮出桐柏經陪尾今安陸北有横山即漢志所謂横尾山古文以為陪尾者也元和志云陪尾山一名横尾山在安陸縣北六十里淮水曷嘗經此𫝊謬禹導山至陪尾盖實為泗水泗之與淮猶伊之與洛也水經注云博物志曰泗出陪尾隋志泗水縣有陪尾山今在縣東五十里國百詩云周禮保章氏疏曰外方熊耳以至泗水陪尾屬搖光星賈公彦實從春秋緯文來則漢人早作是解博物志固有所受之也一清按酈注泗水篇說引博物志之言則是注不應又引漢志以安陸之横尾為陪尾豈非自相舛錯與卷末禹貢山水澤地所在亦同此誤隋水又西南至安陸縣故城西故鄖城也因岡為墉峻不假築溳水㑹之又南逕石巖山北昔張昌作亂於其下籠彩鳯以惑衆晉太安二年鎮南將軍劉宏遣牙門皮初與張昌戰于清水昌敗追斬于江涘即春秋左𫝊定公四年吴敗楚于柏舉從之及于清發盖溳水之通稱矣溳水又東南流而右㑹富水出竟陵郡新市縣東北大陽山水有二源也大富水出山之陽南流而左合小富水水出山之東而南逕三王城東前漢末王匡王鳯王常所屯故謂之三王城城中有故碑文字闞落不可復識其水屈而西南流右合大富水俗謂之大泌水也又西南流逕杜城西新市縣治也郡國志以為南新市也中山有新市故此加南分安陸立又王匡中興初舉兵於縣號曰新市兵者也富水又東南流于安陸界左合土山水世謂之章水水出土山南逕隋郡平林縣故城西俗謂之將陂城與新市接界故中興之始兵有新市平林之號又南流右入富水富水又東入於溳溳水又逕新城南永和五年晉大司馬桓温築溳水又㑹温水温水出竟陵之新陽縣東澤中口徑二丈五尺垠岸重沙端浄可愛靖以察之則淵泉如鏡聞人聲則揚湯奮發無所復見矣其熱可以燖雞洪瀏百餘步冷若寒泉東南流注于溳水又右得潼水水出江夏郡之曲陵縣西北潼山東南流逕其縣南縣治石潼故城城圓而不方東入安陸注于溳水
  又東南入于夏
  溳水又南分為二水東通灄水西入于沔謂之溳口也






  水經注釋卷三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釋卷三十二
  仁和趙一清撰
  漻水  蘄水  決水  沘水
  泄水  肥水  施水 滁水
  沮水  漳水  夏水  羌水
  涪水  梓潼水 涔水
  漻水出江夏平春縣西
  漻水北出大義山南至厲鄉西賜水入焉水源東出大紫山分為二水一水西逕厲鄉南水南有童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𫝊云是神農所生處也故禮謂之烈山氏水北有九井子書所謂神農既誕九井自穿謂斯水也又言汲一井則衆水動井今堙塞遺迹髣髴存焉亦云頼鄉故頼國也有神農社賜水西南流入於漻即厲水也賜厲聲相近宜為厲水矣一水出義鄊西南入隋又注漻漻水又南逕隋縣注安陸也
  南過安陸入于溳
  蘄水出江夏蘄春縣北山
  山即蘄栁也水首受希水枝津西南流歴蘄水出蠻中故以此蠻為五水蠻五水即謂蘄水希水巴水也又赤亭水西歸水蠻左馮居岨藉山川世為抄暴宋世沈慶之於西陽上下誅伐蠻夷即五水蠻也
  南過其縣西
  晉改為蘄陽縣縣徙江州置大陽戍後齊安郡移治於此也
  又南至蘄口南入于江
  蘄水南對蘄陽州入于大江謂之蘄口州上有蘄陽縣徙
  決水出廬江雩婁縣大别山
  俗名之為檀公峴盖大别之異名也一清按尚書正義曰地理志無大别鄭𤣥曰在廬江安豐縣杜預春秋註云大别不知何處或云在安豐縣西南左𫝊云吴既與楚夾漢然後楚乃濟漢而陣自小别至于大别然則二别近漢之名無縁得在安豐如預所言雖不知其處要與内方相接漢水所經必在荆州界也胡渭曰按地理志六安國安豐縣下云禹貢大别山在西南鄭杜說所自出正義謂地志無大别何也又云大别山在漢陽府城東北半里漢水兩岸水經注江水逕魯山南古翼際山也元和志魯山一名大别山在漢陽府東北一百步其山前枕蜀江北帶漢山杜元凱已知在江夏不在安豐酈氏主杜說而終不能指魯山為大别至唐人始能言之
  北過其縣東
  縣故吴地春秋左𫝊㐮公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婁聞吴有備而還是也晉書地道記云在安豐縣之西南即其界也故地理志曰決水出雩婁
  又北過安豐縣東
  決水自雩婁縣北逕雞備亭春秋昭公二十三年吴敗諸侯之師于雞父者也安豐縣故城今邊城郡治也王莽之美風也世祖建武八年封大将軍凉州牧竇融為國晉立安豐郡一清按漢志六安國安豐縣莽曰美豐今註云美風似因安風縣名而譌續志有安豐縣又云安豐侯國盖光武以安豐陽泉蓼安風四縣封竇融為安豐侯其國都則治安風爰及魏晉之安豐郡皆治安風縣也魏收地形志云邊城郡治麻步山領史水一縣則南北流移境土非一故治無常所也此與淮水注之安豐津水南有城故安豐都尉治之安豐盖兩地而異名不可混也決水自縣西北流逕蓼縣故縣東又逕其北漢高帝六年封孔藂為侯國也世謂之決水也水又西北灌水注之其水導源廬江金蘭縣西北東陵鄉大蘇山即淮水也一清按漢志廬江郡下云金蘭西北有東陵郷淮水出属揚州胡渭曰淮當作灌愚謂非也班志原是淮字道元故以之釋灌水若破淮作灌則以灌水釋灌水於義豈可通乎許慎曰出雩婁縣俗謂之澮水也一清按說文澮是汾澮之澮而别有潓水出廬江入淮从水恵聲音胡計切者即是水也禇先生所謂神龜出於江灌之間嘉林之中盖謂此水也全氏曰今龜筴𫝊作江淮淮即灌也非出桐栢之淮灌水東北逕蓼縣故城西而北注決水也故地理志曰決水北注蓼入淮灌水於蓼亦入決一清按漢志廬江郡雩婁縣下云決水北至蓼入淮又有灌水亦北至蓼入決道元盖抄其詞而稍變之似失意義縣西蓼邑即臯陶之封邑也春秋宣公八年冬楚公子燮滅舒蓼臧文仲聞之曰臯陶庭堅不祀忽諸徳之不建民之無援哀哉朱氏謀㙔箋曰按左𫝊文公五年冬楚公子燮滅蓼臧文仲有臯陶不祀之嘆至宣公八年夏楚人滅舒蓼自是兩事決水又北右㑹陽泉水水受決水東北流逕陽泉縣故城東故陽泉鄊也漢靈帝中封太尉黄琬為侯國一清按靈帝下脫年號後漢書黄琬𫝊云董卓秉政以琬名臣徴為司徒遷太尉更封陽泉鄊侯卓入朝在靈帝崩後則琬封當在獻帝初年亦非靈帝也又西北流左入決水謂之陽泉口也一清按三國志魏書滿寵𫝊吴將陸遜向廬江寵整軍趨陽冝口即陽泉口也又吴書孫綝𫝊朱異帥三萬人屯安豐城為文欽勢魏兖州刺史州泰拒異于陽淵酈注施水篇亦作陽淵續志廬江郡陽泉侯國劉昭補注引廣志曰有陽泉湖
  又北入于淮
  俗謂之決口非也斯決灌之口矣余往因公至于淮津舟車所屇次于決水訪其民宰與古名全違脈水尋經方知決口一清按上文既以俗謂決口為非而此又云方知決口何耶或恐有脫誤盖灌澮聲相倫習俗害真耳
  沘水出廬江𤅬縣西南霍山東北
  灊者山水名也開山圖𤅬山圍繞大山為霍山郭景純曰灊水出焉縣即其稱矣春秋昭公二十七年吴因楚圍灊是也地里志曰沘水出沘山不言霍山沘字或作淠淠水又東北逕博安縣泄水出焉
  東北過六縣東
  淠水東北右㑹蹹鼔川水水出東南蹹鼓川西北流左注淠水淠水又西北逕馬亨城西又西北逕六安縣故城西縣故咎陶國也夏禹封其少子奉其祀今縣都陂中有大冢民𫝊曰公琴者即臯陶冢也楚人謂冢為琴矣一清按此文與汝水篇注可參証皇覽亦謂之曰琴也漢高帝元年别為衡山國五年属淮南文帝十六年復為衡山國武帝元狩二年别為六安國王莽之安風也漢書所謂以舒屠六晉太康三年廬江郡治淠水又西北分為二水芍陂出焉又北逕五門亭西西北流逕安豐縣故城西晉書地道記安豐郡之属縣也俗名之曰安城矣又北㑹濡水亂流西北注之
  北入于淮
  水之決㑹謂之沘口也
  泄水出博安縣一清按漢志九江郡有博鄊縣續志無盖後漢省說文云泄水受博安洵波豈順帝以前曽改博鄉為博安乎顧祖禹曰即壽州之都陸城晉元帝封六安繆王子交為侯邑考晉志又無之博安縣地理志之博鄊縣也王莽以為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陸矣泄水自縣上承沘水於麻步川西北出歴濡谿謂之濡水也全氏曰漢志六安國六縣如谿水首受沘東北至壽春入芍陂即濡谿水也
  北過芍陂西與沘水合
  泄水自濡谿口逕安豐縣北流注于淠一謂之濡須口
  西北入于淮
  亂流同歸也
  肥水出九江成徳縣廣陽鄉西
  吕忱字林曰肥水出良餘山俗謂之連枷山亦或以為獨山也北流分為二水施水出焉肥水又北逕荻城東又北逕荻丘東右㑹施水枝津首受施水於合肥縣城東西流逕成徳縣注于肥水也
  肥水别北過其縣西北入芍陂
  肥水自荻丘北逕成徳縣故城西王莽更之曰平阿也又北逕芍陂東又北逕死虎塘東芍陂瀆上承井門與芍陂更相通注故經言入芍陂矣肥水東北右合閻澗水水上承施水於合肥縣北流逕浚道縣西水積為陽湖陽湖水自塘西北逕死虎亭南夾横塘西注宋太始初豫州司馬劉順帥衆八千據其城地以拒劉勔杜叔實以精兵五千送糧死虎劉勔破之此塘一清按通鑑宋明帝紀殷琰將劉順栁倫皇甫道烈龎天生等八千人東據宛唐胡三省註云宛唐水經注作死虖杜佑通典作死武地名在壽州壽春縣東四十餘里杜叔寳宋書殷琰𫝊作趙叔寳水分為二洛澗出焉閻漿水注之水受芍陂陂水上承澗水於五門亭南别為斷神水又東北逕五門亭東亭為衆水之㑹也斷神水又東北逕神迹亭東又北謂之豪水雖廣名事實異一水又東北逕白芍亭東積而為湖謂之芍陂陂周一百二十餘里在壽春縣南八十里一清按元和郡縣志云芍陂周二百里逕百里言楚相孫叔敖所造魏太尉王淩沈氏曰王淩時為征東非太尉與吴將張休戰于芍陂即此處也陂有五門吐納川流西北為香門陂水北逕孫叔敖祠下謂之芍陂瀆全氏曰按華夏對境圖曰芍陂周二百二十四里與陽泉大業並子思作引淠水為子午渠開六門淠水即淠水也陽泉見決水篇其大業當在蓼縣盖取臯陶之字為陂名而善長失之又北分為二水一水東注黎漿黎漿水東逕黎漿亭南文欽之叛吴軍北入諸葛緒拒之于黎漿即此水也東注肥水謂之黎漿水口
  又北過壽春縣東
  肥水自黎漿北逕壽春縣故城東為長瀬津津側有謝堂北亭迎送所薄水陸舟車是焉萃止又西北左合東谿谿水引瀆北出西南流逕導公寺西寺側因谿建刹五層屋宇閒敞崇虚嶕嶢也又西南流注于肥肥水又西逕東臺下臺即壽春外郭東北隅阿之榭也東側有一湖三春九夏紅荷覆水引瀆城隍水積成潭謂之東臺湖亦肥南播也肥水西逕壽春縣故城北右合北谿水導北山泉源下注潄石頽隍水上長林挿天高柯負日出于山林精舍右山淵寺左道俗嬉遊多萃其下内外引汲泉同七浄谿水沿注西南逕陸道士解南精廬臨側川谿大不為廣小足閒居亦勝境也谿水流注于肥水
  北入于淮
  肥水又西分為二水右即肥之故瀆遏為船官湖以置舟艦也肥水左瀆又西逕石橋門北亦曰草市門外有石梁渡北州州上有西昌寺寺三面阻水佛堂設三像真容妙相相服精煒是蕭武帝所立也寺西即船官坊倉兕都水是營是作湖北對八公山山無樹木惟童阜耳山上有淮南王劉安廟劉安是漢高帝之孫厲王長子也折節下士篤好儒學養方術之徒數十人皆為俊異焉多神仙秘法鴻寳之道忽有八公皆鬚眉皓素詣門希見門者曰吾王好長生今先生無住衰之術未敢相聞八公咸變成童王甚敬之八士並能鍊金化丹出入無間乃與安登山埋金於地白日昇天餘藥在器雞犬䑛之者俱得上昇其所昇之處踐石皆䧟人馬跡存焉故山即以八公為目余登其上人馬之迹無聞矣惟廟像存焉廟中圖安及八士像皆在牀帳如平生被服織麗咸羽扇裙帔巾壺枕物一如常居廟前有碑齊永明十年所建也山有隱室石井即崔琰所謂余下壽春登北嶺淮南之道室八公石井在焉亦曰左吴與王春𫝊生等尋安同詣元州還為著記號曰八公記都不列其雞犬昇空之事矣按漢書安反伏誅葛洪明其得道事備抱朴子及神仙𫝊肥水又左納芍陂瀆瀆水自黎漿分水引瀆壽春城北逕芍陂門右北入城昔鉅鹿時苗為縣長是其留犢處也瀆東有東都街街之左道北有宋司空劉勔廟宋元徽二年建于東鄉孝義里廟前有碑時年碑功方創齊永明元年方立沈約宋書言太始元年豫州刺史殷琰叛明帝假勔輔國將軍討之琰降不犯秋毫百姓來蘇生為立碑文過其實建元四年故吏顔幼明為其廟銘故佐龎珽為廟讚夏侯敬友為廟頌並附刋于碑側瀆水又北逕相國城東劉武帝伐長安所築也堂宇㕔館仍故以相國為名又北出城注肥水又西逕金城北又西左合羊頭谿水水受芍陂西北歴羊頭谿謂之羊頭澗水北逕熨湖左㑹烽水瀆瀆受淮于𤇺村南下注羊頭谿側逕壽春城西又北歴象門自沙門北出金城西門逍遙樓下北注肥瀆肥水北注舊瀆之横塘為元康南路馳道左通船官坊也肥水逕元康城西北流北出水際有曲水堂亦嬉遊所集也又西北流逕八公山昔在晉世謝𤣥北禦苻堅祈八公山及置陣于肥水之濵堅望山上草木咸為人狀此即故戰敗處非八公之靈有助盖苻氏將亡之惑也肥水又西北注于淮是曰肥口也
  施水亦從廣陽鄊東南入于湖全氏曰施水導源廣陽鄉與肥同源者也逕合肥入芍陂而歸巢胡經文之例未有不溯其所自出者此篇獨變文書之
  施水受肥於廣陽鄉東南流逕合肥縣應劭曰夏水出城父東南至此與肥合故曰合肥闞駰亦言出沛國城父東至此合為肥余案川殊脈别無沿注之理方知應闞二說非實証也盖夏水暴長施合於肥故曰合肥也非謂夏水胡三省通鑑釋文辨誤曰史炤曰合肥漢九江邑應劭曰夏水出城父東南至此與肥合故曰合肥余按應劭所云酈道元固疑之矣道元以夏水出城父而東南流入于淮則與淮合無絶淮而南流至合肥縣與肥水合之理而施水上承肥水于廣陽鄉東南逕合肥縣又東南流而入于漅湖肥水西北注淮而施水東南入漅湖已自分流惟夏月暴水漲溢則二水復能合于合肥縣界故合肥以此得名道元之說庻乎信而有徴矣一清按漢志沛郡城父縣下云夏肥水東南至下蔡入淮過郡二行六百里城父與下蔡皆屬沛郡不得云過郡二也而應劭于九江合肥縣下云夏肥水出父城東南至此與淮合所謂父城即沛郡之城父非潁川之屬縣又云與淮合則亦何闗于合肥之名耶道元引之改而曰出城父與肥合且又証以闞駰之說肥在淮南夏肥水安能截淮南過而與之合且所謂與肥合者夏肥水也是肥與肥合矣道元知其說之繆妄故折之曰非謂夏水非謂夏水者非謂夏肥水也又曰夏水暴長施合于肥故曰合肥施水亦出九江成徳之廣陽鄉而流合于肥故曰合肥夏月水暴長二水相合與導荷澤被孟諸之義相扶道元所謂水盛方乃覆被者也夏肥水源流已其淮水注中班志在城父下本自不錯應劭移之合肥之下則舛矣唐盧潘合肥辨曰漢書淮南王殺開章葬之肥陵肥陵肥水之上也應劭云夏水出父城東南至此與肥合故曰合肥今按肥水出雞鳴山北流二十里所分而為二其一東南流經合肥縣南又東南入漅湖其一西北流二百里出夀春西投于淮二水皆曰肥爾雅歸異出同流肥言所出同而歸異也是山也高不過百尋所出惟一水分流而已其源實同而所流實異也故皆曰肥今二州圖記皆不見夏水與父城惡睹其謂夏與肥合者乎合于一源分而為肥合亦同也故曰合肥而云夏與肥合者亦應氏之失也此文見姚鉉唐文粹中其言足發酈氏之所未備施水自城父一清按成父當作成徳此是行間斷爛後人填補見有成字遂疑即上文之城父而遽奮筆書之真酈氏之枉屈也東逕合肥縣城南城居四水中東又有逍遙津水上舊有梁孫權之攻合肥也張遼敗之於津北橋不撤者兩版權與甘寧蹴馬趨津谷利自後著鞭助勢遂得渡梁凌統被鎧落水後到追亡流涕津渚施水又東分為二水枝水北出焉下注陽淵施水又東逕湖口戍東注巢湖謂之施口也滁水
  唐六典淮南道大川曰滁肥之水巢湖在焉寰宇記廬州慎縣下云滁水源出縣西暴秃古塘道元注水經云滁水出浚遒縣也又和州含山縣下引水經注云滁水東經大峴西北流逕大峴亭即此山也方輿紀要云滁河源出廬州府合肥縣東北七十里廢梁縣界東流過滁州全椒縣南六十里又東至滁州東南三汊河又東至江寧府六合縣為瓦梁河東南流至𤓰埠口而入大江三國志吴赤烏三年作堂邑涂塘以淹北道今滁州古曰涂中其地實南北扼要之區猶脫落無聞則濵江來㑹之水大要失亡矣
  沮水出漢中房陵縣睢山全氏曰按睢山楊慎本作淮山誤也漢志房陵縣淮山淮水所出東山沮水所出是房陵固有淮山然非沮水所出也睢山即東山之一名字稍近淮因之成訛東南過臨沮縣界
  沮水出東汶陽郡沮陽縣西北景山即荆山首也高峰霞舉峻竦層雲山海經云金玊是出亦沮水之所導故淮南子曰沮出荆山高誘云荆山在左馮翊懐徳縣盖以洛水有漆沮之名故也斯謬証耳杜預云水出新城郡之西南發阿山盖山異名也沮水東南流逕沮陽縣東南縣有潼水東逕其縣南下入沮沮水又東南逕汶陽郡此即高安縣界郡治錫城縣居郡下城故新城之下邑義熙初分新城立西表悉重山也沮水南逕臨沮縣西青谿水注之水出縣西青山之東有檻泉即青谿之源也口徑數丈其深不測其泉甚靈潔至于炎陽有亢隂雨無時以穢物投之輙能暴雨其水導源東流以源出青山故以青谿為名尋源浮谿竒為深峭盛宏之云稠木傍生凌空交合危樓傾岳恒有落勢風泉𫝊響於青林之下巖猿流聲於白雲之上遊者常若目不周翫情不給賞是以林徒栖托雲客宅心泉側多結道士精廬焉青谿又東流入于沮水沮水又屈逕其縣南晉咸和中為沮陽郡治也沮水又東南逕當陽縣故城北城因岡為阻北枕沮川其故城在東一百四十里謂之東城在緑林長坂南長坂即張翼徳横矛處也沮水又東南逕驢城西磨城東又南逕麥城西昔闗雲長詐降處自此遂叛𫝊云子胥造驢磨二城以攻麥邑即諺所云東驢西磨城自破者矣沮水又南逕楚昭王墓東對麥城故王仲宣之賦登樓云西接昭丘是也沮水又南與漳水合焉
  又東南過枝江縣東南入于江
  沮水又東南逕長城東又東南流注于江謂之沮口也
  漳水出臨沮縣東荆山東南過蓼亭又東過章鄉南荆山在景山東一百餘里新城沶鄉縣界雖羣峰競舉而荆山獨秀漳水東南流又屈西南逕編縣南縣舊城在東北一 百四十里高陽城西南移治許茂故城城南臨漳水又南歴臨沮縣之彰鄊南昔闗公保麥城詐降而遯潘璋斬之于此漳水又南逕當陽縣又南逕麥城東王仲宣登其東南隅臨漳水而賦之曰夾清漳之通浦倚曲沮之長州是也漳水又南洈水注之山海經曰洈水出東北宜諸之山南流注于漳水全氏曰按漢志南郡高成縣洈山洈水所出東入繇繇水南至華容入江繇水即油水也不言入漳善長盖主山經而油水篇則又主漢志
  又南至枝江縣北烏扶邑入于沮
  地理志曰禹貢東條荆山一清按東條字誤當作南條在臨沮縣之東北漳水所出東至江陵入陽水注于沔非也今漳水於當陽縣之東南一百里餘而右㑹沮水也
  夏水出江津于江陵縣東南全氏曰按經文之例皆曰出某郡某縣某山獨汳水獲水實即莨蕩渠之注隂溝者而夏水亦即江水也皆變文書之一清按水經注此條本之伏生大𫝊夏水出江入沔沔亦入江荆州之沱宜以夏水當之
  江津豫章口東有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沱也屈原所謂過夏□而西浮顧龍門而不見也龍門即郢城之東門也
  又東過華容縣南
  縣故容城矣春秋魯定公四年許遷于容城是也北臨中夏水自縣東北逕成都郡故城南晉永嘉中西蜀阻亂割華容諸城為王穎都夏水又逕交趾太守胡寵墓北漢太傅廣身陪陵而此墓側有廣碑故世謂廣冢非也其文言是蔡伯喈之辭歴范西戎墓南王隱晉書地道記曰陶朱冢在華容縣樹碑云是越之范蠡沈氏曰王仲宣登樓賦已有北稱陶牧之文本注云陶鄉名牧郊外地則非指范蠡晉太康地記盛宏之荆州記劉澄之記並言在縣之西南郭仲産言在縣東十里檢其碑題云故西戎令范君之墓碑文缺落不詳其人稱蠡是其先也碑是永嘉二年立觀其所述最為究悉似親經其地故違衆說從而正之夏水又東逕監利縣南晉武帝太康五年立縣土卑下澤多陂池西南自州陵東界逕于雲杜沌陽為雲夢之藪矣韋昭曰雲夢在華容縣按春秋魯昭公三年鄭伯如楚子産備田其以田江南之夢郭景純言華容縣東南巴丘湖是也一清按漢志南郡華容縣雲夢澤在南荆州藪杜預云枝江縣安陸縣有雲夢盖跨川互隰兼苞勢廣矣夏水又東夏陽水注之水上承陽水於竟陵縣之柘口東南流與中夏水合謂之夏陽水又東北逕江夏惠懐縣北而東北注一清按隋書地理志梁置沔陽營陽州城三郡及州陵惠懐二縣西魏省二縣改置建陽縣其故城在沔陽州北二里道元卒于孝昌二年上距梁天監元年僅五年耳其成書又不知在何時而遽稱江表新朝之建置乎此盖後人所増入與沔水注引吴均之詩可互稱也
  又東至江夏雲杜縣入于沔
  應劭十三州記曰江别入沔為夏水源夫夏之為名始於分江冬竭夏流故納厥稱既有中夏之目亦苞大夏之名矣當其决水之所出謂之䐗口焉一清按寰宇記引荆州圖副曰夏水既非山流有若川瀦冬斷夏通故名又云盛宏之云夏首又東二十餘里有渚口二水之間謂之夏洲首尾七百里華容監利二縣在其中矣鄭𤣥注尚書滄浪之水言今謂之夏水來同故世變名焉劉澄之著永初山川記云夏水古文以為滄浪漁父所歌也因此言之水應由沔今按夏水是江流沔非沔入夏假使沔注夏其勢西南非尚書又東之文余亦以為非也自䐗口下沔水通兼夏目而㑹于江謂之夏汭也故春秋左𫝊稱吴伐楚沈尹射奔命夏汭也杜預曰漢水曲入江即夏口矣一清按劉昭郡國志補註云史記蘇秦說楚威王東有夏州左𫝊楚荘伐陳郷取一人焉以歸謂之夏州今夏口城有州名夏口則是夏之為名始于楚荘水因以立稱道元以仲瑗康成之說為非是盖特具卓識也
  羌水出羌中參狼谷
  彼俗謂之天池白水矣地理志曰出隴西羌道東南流逕宕昌城東西北去天池五百餘里白水又東南逕宕婆川城東南北注羌水昔姜維之冦隴右也聞鍾會入漢中引還知雍州刺史諸葛緒屯橋頭從孔函谷將出北道緒邀之此路維更從北道渡橋頭入劍閣緒追之不及全氏曰按是時姜維由沓中赴難非有事于隴右也諸葛緒塞橋頭維乃由北道入示將斷其後緒遂退還維反軍渡橋頭入劔閣非緒邀之于北道也羌水又東南陽部水注之水發東北陽部谿西南逕安民戍又西南注羌水又東南逕武階城西南又東南逕葭蘆城西羊湯水入焉水出西北隂平北界湯谿東南逕北部城北又東南逕五部城南東南右與妾水合傍西南出即水源所發也羌水又逕葭蘆城南逕餘城南一清按此處有脫誤又東南左㑹五部水水有二源出南北五部谿西南流合為一水屈而東南注羌水羌水又東南流至橋頭合白水東南去白水縣故城九十里
  又東南至廣魏白水縣與漢水合又東南過巴郡閬中縣又南至墊江縣何氏曰墊江之墊說文作褺从衣不从土孟康曰音重叠之叠此是後人𫝊冩之誤東南入于江
  涪水出廣魏涪縣西北
  涪水出廣漢屬國剛氐道徼外東南流逕涪縣西王莽之統睦矣臧宫進破涪城斬公孫恢於涪自此水上縣有潺水出潺山水源有金銀礦洗取火合之以成金銀潺水歴潺亭而下涪水涪水又東南逕綿竹縣北臧宫溯涪至平陽公孫述将王元降遂㧞綿竹涪水又東南與建始水合水發平洛郡西谿西南流屈而東南流入于涪涪水又東南逕江油戍北鄧艾自隂平景谷步道懸兵束馬入蜀逕江油廣漢者也涪水又東南逕南安郡南又南與金堂水㑹水出廣漢新都縣東南流入涪一清按華陽國志曰新都有金堂山水通巴溪涪水又南枝津出焉西逕廣漢五城縣為五城水又西至成都入于江
  南至小廣魏與梓潼合
  小廣魏即廣漢縣地王莽更名曰廣信也
  梓潼水出其縣北界西南入于涪
  故廣漢郡也公孫述改為梓潼郡劉備嘉霍峻守葭萌之功又分廣漢以北别為梓潼郡以峻為守縣有五女蜀王遣五丁迎之至此見大蛇入山穴五丁引之山崩壓五丁及五女因氏山為五婦山又曰五婦堠馳水所出一清按沔水篇池水即馳水也一曰五婦水亦曰潼水也其水導源山中南逕梓潼縣王莽改曰子同矣自縣西逕涪城東又南入于涪水謂之五婦水口也一清按寰宇記射洪縣下引水經注曰涪江水又東南合射江即今射洪縣有此水今本無之
  又西南至小廣魏南入于墊江
  亦言涪水至此入漢亦謂之為内水也北逕墊江昔岑彭與臧宫自江州從涪水上公孫述令延岑盛兵于沈水一清按章懐後漢書注曰沈水本或作況水及沅水者並非宫左歩右騎夾船而進勢動山谷大破岑軍斬首溺水者萬餘人水為濁流沈水出廣漢縣下入涪水也
  涔水出漢中南鄭縣東南旱山北至沔陽縣南入于沔全氏曰史記沱涔既道鄭康成尚書注曰水自漢出為涔是涔固爾雅之潛也漢志漢中郡安陽縣鬵谷水師古曰音潛其字亦或從水而不即以為尚書之潛何哉及讀鄭注有曰安陽之潛尾入漢耳首不自漢出也此言了然乃知潛涔字通而涔水亦不可以當禹貢之潛也
  涔水即黄水也東北流逕成固南城北城在山上或言韓信始立或言張良創築未知定所制矣義熙九年索遐為果州刺史自成固治此故謂之南城城周七里衿澗帶谷絶壁百尋北谷口造城東門傍山尋澗五里有餘盤道登陟方得城治城北水舊有桁北渡涔水水北有趙軍城城北又有桁渡沔取北城城即大成固縣治也黄水右岸有悅歸館涔水歴其北北至沔陽合沔為三水口也

  水經注釋卷三十二
<史部,地理類,河渠之屬,水經注釋>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釋卷三十三
  仁和趙一清撰
  江水一
  岷山全氏曰按元和郡縣志汶山即岷山荀子江出汶山是也漢志作㟭則增加之文宋祁曰岷當作㟭誤矣說文作□从山敯聲在蜀郡氐道縣一清按漢志隴西郡氐道縣禹貢養水所出蜀郡湔氐道禹貢㟭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續志同二縣名稱久巳各著所出之水又異自蜀漢號湔氐道曰氐道晉改曰升遷於是始相混淆□水經雖有魏晉間人續増不應江水鉅篇首條遂屬之後來好事者徒以酈注舉蜀漢之制以釋經不學之徒因并經而改之非其義矣大江所出東南過其縣北岷山即瀆山也水曰瀆水矣又謂之汶阜山在徼外江水所導也益州記曰大江泉源即今所聞始發羊膊嶺下縁崖散漫小水百數殆未濫觴矣東南下百餘里至白馬嶺而歴天彭闕亦謂之為天彭谷也秦昭王以李氷為蜀守氷見氐道縣有天彭山兩山相對其形如闕謂之天彭門亦曰天彭闕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謂發源濫觴者也漢元延中岷山崩壅江水三日不流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雄反離騷云自岷山投諸江流以弔屈原名曰反騷也江水自天彭闕東逕汶闗而歴氐道縣北漢武帝元封四年分蜀郡北部置汶山郡以統之全氏曰按漢武帝元鼎六年以冉駹地置汶山郡地節三年廢屬蜀郡北部非元封四年縣本秦始皇置後為昇遷縣也益州記曰自白馬嶺囘行二十餘里至龍涸一清按龍涸亦曰龍鶴華陽國志云蜀時以汶山險要自汶江龍鶴冉駹白馬匡明皆置戌守即龍涸也周天和元年置龍涸郡元和志云故城在翼州衛山縣北十一里城之北境舊為土谷渾所居故曰防渾城盖亦氐羌别種之名號也又曰龍鵠通鑑齊紀永明三年仇池鎮將穆亮帥騎三萬軍于龍鵠是也鵠鶴字通又曰龍格晉紀義熙四年桓謙至成都譙縱疑之置于龍格胡三省曰即今成都府廣都縣龍𤓰灘之地又八十里至西陵縣沈氏曰西陵是蚕陵之誤又南下六十里至石鏡又六十餘里而至北部始百許步又西百二十餘里至汶山故郡全氏曰晉移汶山郡治于綿虒故以漢治為故郡乃廣二百餘步又西南百八十里至溼坂江稍大矣故其精則井絡纒曜江漢昞靈河圖括地象曰岷山之精上為井絡一清按蜀志秦宓𫝊裴松之註引河圖括地象作上為東井絡至左思蜀都賦乃省裁東字帝以㑹昌神以建福故書曰岷山導江泉流深遠盛為四瀆之首廣雅曰江貢也風俗通曰出珍物可貢獻釋名曰江共也小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一清按漢志蜀郡下云有小江入并行九百八十里東北百四十里曰崍山中江所出東注于大江崍山卭崍山也在漢嘉嚴道縣一曰新道山南有九折坂夏則凝氷冬則毒寒王子陽按轡處也平恒言是中江所出矣郭景純江賦曰流二江於崌崍又東百五十里曰崌山北江所出東注於大江山海經曰崌山江水出焉東注大江其中多怪蛇一清按明楊慎欲據此以當禹貢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之三江真可謂癡人説夢者也江水又逕汶江道一清按漢志蜀郡汶江不曰道至續志始加道字縣有蠻夷謂之道或今本漢書脱道字當以續志水經注補之汶出徼外岷山西玉輪坂下而南行又東逕其縣而東注於大江故蘇代告楚曰蜀地之甲浮船於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謂是水也又有湔水入焉水出綿道一清按班志蜀郡之綿虒續志謂之綿虒道今云綿道似落虒字亦曰綿虒縣之玉壘山吕忱云一曰半浣水也下注江一清按漢志蜀郡綿虒玉壘山湔水所出東南至江陽入江過郡三行千八百九十里江水又東别為沱開明之所鑿也郭景純所謂玉壘作東别之標者也一清按漢志蜀郡汶江縣江沱在西南東入江縣即汶山郡治劉備之所置也全氏曰按宣帝地節中廢江山郡蜀先主復置之治汶江道晉志以為靈帝立劉昭補註郡國志曰安帝延光三年復也渡江有笮橋縣有桃闗漢武帝祠江水又歴都安縣李氷作大堰於此堰閼江作塴塴有左右口謂之湔塴江入郫江檢江以行舟益州記曰江至都安堰其右檢其左其正流遂東郫江之右也因山頽水坐致竹木以溉諸郡又羊摩江灌江西於玉女房下作三石人於白沙郵郵在堰官上立水中刻要江神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腰是以蜀人旱則藉以為溉雨則不遏其流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沃野千里世號陸海謂之天府也俗謂之都安之堰亦曰湔堰又謂金堤左思蜀都賦曰西踰金堤者也諸葛亮北征以此堰農本國之所資以征丁千二百人主䕶之有堰官益州刺史皇甫晏至都安屯觀坂從事何旅曰今所安營地名觀坂自上觀下反上之象其徵不詳不從果為牙門張宏所殺江水又逕臨卭縣王莽之監卭也縣有火井鹽水昏夜之時光興上照江水又逕江原縣王莽更名卭原也𨞪江水出焉江水又東北逕郫縣下縣民有姚精者為叛夷所殺掠其二女二女見夢其兄當以明日自沈江中喪後日當至可伺𠉀之果如所夢得二女之尸於水郡縣表異焉江水又東逕成都縣縣以漢武帝元鼎二年立縣有二江雙流郡下故揚子雲蜀都賦曰兩江珥其前者也風俗通曰秦昭王使李氷為蜀守開成都兩江溉田萬頃一清按漢志郫縣下云禹貢江沱在西東入大江顧祖禹曰世或以成都内江外江為沱水夫二江為李氷所引非禹貢之沱也宛溪之說誠然且梁荆之沱有三蜀郡之汶江也郫也南郡之枝江也汶江枝江倛無禹貢字而郫獨有之何哉史記河渠書蜀守氷鑿離碓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注引任豫益州記云二江者郫江流江也常璩華陽國志曰李氷壅江作塴穿郫江檢江别支流雙過郡下檢江即流江氷穿一江而為二則氷以前無支流可知何得以郫江為沱耶胡朏明則主郫江云推尋事理李氷所穿之二江一是流江乃氷所創造一是郫江即禹貢之沱時必淤淺氷復從而濬之遂并數為二江夫既云二江皆氷所穿則何以獨指檢江為氷之創始而郫江僅加疏濬耶此欲謟附班志郫縣下禹貢二字而不覺言之出于胸臆不可從也江神歲取童女二人為婦氷以女與神為婚徑至神祠勸神酒酒杯恒澹澹氷厲聲以責之因忽不見良久有兩牛鬬于江岸傍有閒氷還流汗謂官屬曰吾鬬大極當相助也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綬也主簿刺殺北靣者江神遂死蜀人慕其氣决凡壯健者因名氷兒也秦惠王二十七年遣張儀與司馬錯等滅蜀遂置蜀郡焉王莽改之曰導江也儀築成都以象咸陽晉太康中蜀郡為王國更為成都内史益州刺史治地理風俗記曰華陽黑水惟梁州漢武帝元朔二年改梁州曰益州以新啟犍為䍧牁越嶲州之疆壤益廣故稱益云初治廣漢之雒縣後乃徙此故李固與弟圄書曰固今年五十七鬂髪已白所為容身而遊滿腹而去周觀天下獨未見益州耳昔嚴夫子常言經有五涉其四州有九遊其八欲類此子矣初張儀築城取土處去城十里因以養魚今萬頃池是也城北又有龍隄池城東有千秋池西有栁池西北有天井池津流徑通冬夏不竭西南兩江有七橋直西門郫江沖里橋一清按華陽國志作沖治橋此云沖里是唐時冩本避高宗諱耳章懷後漢注亦作沖里橋可証也西南石牛門曰市橋呉漢入蜀自廣都令輕騎先徃焚之橋下謂之石犀淵李氷昔作石犀五頭以厭水精穿石犀渠於南江命之曰犀牛里後轉犀牛二頭在府中一頭在市橋一頭沈之於淵也大城南門曰江橋橋南曰萬里橋西上曰夷里橋下曰筰橋南岸道東有文學始文翁為蜀守立講堂作石室於南城永初後學堂遇火後守更增二石室後州奪郡學移夷里一清按講堂一名周公禮殿道西故錦官也言錦工織錦則濯之江流而錦至鮮明濯以佗江則錦色弱矣遂命之為錦里也蜀有迴澓水江神嘗溺殺人文翁為守祠之勸酒不盡抜劍擊之遂不為害江水東逕廣都縣漢武帝元朔二年置王莽之就都亭也李氷識察水脈穿縣鹽井江西有望穿原一清按劉昭補註郡國志引任豫益州記作望川源鑿山渡水結諸陂池故盛養生之饒即南江也又從沖里橋北折曰長昇橋城北十里曰升僊橋有送客觀司馬相如將入長安題其門曰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汝下也後入卭蜀果如志焉李氷沿水造橋上應七宿故世祖謂呉漢曰安軍宜在七橋連星間一清按華陽國志曰安軍宜在七星間全祖望曰自沖里橋至長昇橋為七橋華陽圖志曰郫江上西有永平橋城北十里有昇僊橋此二橋不在七星之列今注失去一句寰宇記云萬里橋亦名篤泉橋橋之南有篤泉也此橋因費禕使呉諸葛祖嘆得名然則非李氷之舊矣又云笮橋亦名夷里橋而下又有竺橋即夷里橋之目笮橋以竹索為名竺橋以汶江一名竺橋水受氏注故分而為二也又曰江橋亦名安樂橋七星橋之一篤泉橋星橋之二市橋星橋之五而此外無聞焉楊慎四川總志曰考七橋西南石牛門曰市橋下石犀所潛淵中也城南曰江橋南渡流江曰萬里橋西上曰夷里橋曰笮橋曰長昇橋郫江上西有永平橋及城北十里又有昇僊橋不知所謂七橋者竟何所指今存者市橋笮橋萬里橋昇僊橋餘俱無所考矣漢自廣都乘勝進逼成都與其副劉尚南北相望夾江為營浮橋相對公孫述使謝豊揚軍市橋出漢後襲破漢墜馬落水縁馬尾得出入壁命將夜潛渡江就向擊豊斬之於是水之隂江北則左對繁田文翁又穿湔㳛以溉灌繁田一千七百頃湔水又東絶綿洛逕五城界至廣都北岸南入於江謂之五城水口斯為北江一清按山堂雜論曰外江内江之名前後凡三見大江為外水涪水為内水此不易者也湔水入洛為外江流江入江為内江此自成都府言之也郫江對大江而言則大江為南江郫為北江對流江而言則流江又為外江郫江為内江此自成都一城言之也流江實兼内外之稱各因所指立名似相雜而實不相溷也江水又東至南安為璧玉津故左思云東越玉津也
  又東南過犍為武陽縣青衣水沬水從西南來合而注之
  縣故大夜郎國漢武帝開道置以為縣太初四年益州刺史任安城武陽建元六年置郡王莽更名西順縣曰戢成光武謂之士大夫郡有𨞪江入焉水出江原縣首受大江東南流至武陽縣注於江禹貢錐指曰江原縣𨞪水近世謂之大皁江者岷江之正流而班氏以為首受江故鄭康成云沱之類縣下注上舊有大橋廣一里半謂之安漢橋水盛歲壞民苦治功後太守李巖鑿天社山尋江通道此橋遂廢縣有赤水下注江建安二十九年有黄龍見此水九日方去此縣藉江為大堰開六水門用灌郡下北山昔者王喬所升之山也江水又與文井江㑹李氷所導也自莋道與䝉谿分水至蜀郡臨卭縣與布僕水合全氏曰漢志蜀郡臨卭縣僕千水東至武陽入江過郡二行五百一十里而是注云布僕水未知孰是水出徼外成都西沈黎郡漢武帝元封四年以蜀郡西部卭莋理旄牛道天漢四年置都尉主外羌一清按范史莋都夷𫝊云元鼎六年以為沈黎郡至天漢四年并蜀為西部置兩都尉一居旄牛主徼外夷一居青衣主漢民華陽國志同而前書紀志及續志皆無之亦見青衣水注之在卭來山表自蜀西度卭莋其至險有弄棟八渡之難楊毋閣路之阻水從縣西布僕來分為二流一水逕其道又東逕臨卭縣入文井水文井水又東逕江原縣縣濵文井江江上有長隄隄跨四十里有朱亭亭南有青城山山上有嘉穀山下有蹲鴟即芋也所謂下有蹲鴟至老不飢卓氏之所以樂遠徙也文井江又東至武陽縣天社山下入江其一水南逕越嶲卭都縣西東南至雲南郡之蜻蛉縣入於僕郡本雲川地也蜀建興三年置僕水又南逕永昌郡邪龍縣而與貪水合水出蜻蛉縣上承蜻蛉水逕葉榆縣又東南至邪龍入於僕一清按漢志益州郡葉榆縣貪水首受蜻蛉南至邪龍入僕行五百里僕水又逕寧州建寧郡州故庲降都督屯故南人謂之屯下劉禪建興三年分益州郡置厯雙柏縣即水入焉水出秦臧縣牛蘭山南流至雙柏縣東注僕水一清按漢志益州郡秦臧縣牛蘭山即水所出南至雙柏入僕行八百二十里僕水又東至來唯縣入勞水一清按漢志越嶲郡蜻蛉縣僕水徼外東南至來唯入勞過郡二行千八百八十里過郡二謂越嶲益州也此别是一僕水非臨卭之僕千水也亦見温水注水出徼外東逕其縣與僕水合東至交州交趾郡麊泠縣南流入於海一清按漢志益州郡來唯縣勞水出徼外東至糜伶入南海過郡三行三千五百六十里江水自武陽東至彭亡聚昔岑彭與呉漢𣶮江水入蜀軍次是地知而惡之㑹日暮不移遂為刺客所害謂之平模水亦曰外水此地有彭冢言彭祖冢焉江水又東南逕南安縣西有熊耳峽連山競險接嶺争高漢和平中山崩地震江水逆流全氏曰續漢書五行志和平元年廣漢梓潼山崩非此山懸溉有灘名壘坻亦曰鹽溉李氷所平也縣治青衣江㑹衿帶二水矣即蜀王開明故治也來敏本蜀論曰荆人鄨令一清按寰宇記引周地圖記作鄨靈死其尸隨水上荆人求之不得鄨令至汶山下復生起見望帝望帝者杜宇也從天下女子朱利全氏曰按華陽國志是朱提女子利自江源出為宇妻遂王於蜀號曰望帝望帝立以為相時巫山峽而蜀水不流帝使鄨令鑿巫峽通水蜀得陸處望帝自以徳不若遂以國禪號曰開明縣南有峨眉山有𫎇水即大渡水也水發䝉谿東南流與渽水合水出徼外逕汶江道吕忱曰渽水出蜀許慎以為涐水也從水我聲一清按漢志蜀郡青衣縣禹貢䝉山谿大渡水東南至南安入渽汶江縣渽水出徼外南至南安東入江過郡三行三千四十里師古曰音哉渽乃涐之誤即禹貢之和夷也和涐入大渡然涐水源長以正之南至南安入大渡水禹貢錐指曰班固謂大渡入涐道元謂涐入大渡然涐水源長當以漢志為正大渡水又東入江故山海經曰𫎇水出漢陽西入江灄陽西全氏曰按此三字不可曉郭注亦無說
  又東南過僰道縣北若水淹水合從西來注之又東渚水北流注之
  縣本僰人居之地理風俗記曰夷中最仁有人道故字從人秦紀謂僰僮之富者也其邑高后六年城之漢武帝感相如之言使縣令南通僰道費功無成唐䝉南入斬之乃鑿石開閣以通南中迄于建寧二千餘里山道廣丈餘深三四尺其鏨鑿之迹猶存王莽更曰僰治也山多猶猢似猴而短足好逰巖樹一騰百步或三百丈順徃倒返乘空若飛縣有蜀王兵蘭其神作大難江中崖峻岨險不可穿鑿李氷乃積薪燒之故其處懸巖猶有赤白元黄五色照水焉魚從僰來至此而止言畏崖嶼不更上也一清按寰宇記戎州僰道縣有伏犀灘引水經注云昔有黄牛從僰溪出而上此崖乃化為石是名伏犀灘今本無之益部耆舊傳曰張貞妻黄氏女也名帛貞乘船覆没求尸不得帛至沒處灘頭仰天而嘆遂自沉淵積十四日帛持貞手於灘下出時人為說曰符有先絡僰道有張帛者也江水又與符黒水合水出寧州南廣郡南廣縣縣故犍為之屬縣也漢武帝太初元年置劉禪延熙中分以為郡一清按宋書州郡志朱提太守劉氏分揵為立南廣太守晉武帝分朱提立又云南廣令晉太康地志屬朱提晉書地理志無南廣郡王遜傳云分朱提為南廣郡武帝疑是成帝之誤方輿紀要云蜀志後主延熙中立南廣郡以常竺為太守晉廢此事不見陳壽書盖蜀中志乘耳然以是注觀之似是蜀置西晉廢而東晉復立也導源汾闗山北流有大涉水注之水出南廣縣北流注符黒水又北逕僰道入江謂之南廣口一清按漢志犍為郡南廣縣汾闗山符黒水所出北至僰道入江又有大涉水北至符入江過郡三行八百四十里渚水則未聞也
  又東過江陽縣南洛水從三危山東過廣魏洛縣南東南注之
  洛水出洛縣漳山亦言出梓潼縣柏山山海經曰三危在敦煌南與岷山相接山南帶黑水又山海經不言洛水所導經曰出三危山所未詳常璩云李氷道洛通山水流發暴口逕什邡縣漢高帝六年封雍齒為侯國王莽更名曰美信也洛水又南逕洛縣故城南廣漢郡治也漢高帝之為漢王也發巴渝之士北定三秦六年乃分巴蜀置廣漢郡於乘鄉一清按下文注云縣有沈鄉續志云廣漢有沈水即涪水注所謂沈水出廣漢縣下入涪水者也亦作繩鄉華陽國志云廣漢郡本治繩鄉永初一年移治涪後治雒城也盖乘沈繩字同音假借用耳王莽之就都縣曰吾雒也漢安帝永初二年移治涪城後治洛縣先是洛縣城南毎隂雨常有哭聲聞於府中積數十年沛國陳寵為守以亂世多死亡暴骸不葬故也乃悉收葬之哭聲遂絶劉備自將攻洛龎士元中流矢死於此益州舊以蜀郡廣漢犍為為三蜀土地沃美人士雋又一州稱望縣有沈鄉去江七里姜士逰之所居詩至孝母好飲江水嗜魚膾常以雞鳴遡流汲江子坐取水溺死婦恐姑知稱詩逰學冬夏衣服實投諸江流一清按後漢書稱廣漢姜詩妻龎其子後因遠汲溺死妻恐姑知哀傷不敢言而托以行學不在又云永平三年察孝亷拜郎中尋除江陽令卒于官注云子坐取水溺死則死者詩之子何以人云婦恐姑知稱詩逰學乎文義實為乖□矣於是至孝上通泂泉潛出其舍側而有江之甘焉詩有田濵江澤鹵泉流所溉盡為沃野又湧泉之中旦旦常出鯉魚一雙以膳焉可謂孝悌發於方寸徽美著於無窮者也洛水又南逕新都縣蜀有三都謂成都廣都此其一焉與綿水合水西出綿竹縣又與湔水合一清按漢志廣漢郡雒縣章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亦謂之郫江也又言是涪水吕忱曰一曰湔然此二水俱與洛㑹矣又逕犍為牛鞞縣為牛鞞水昔羅尚乘牛鞞水東征李雄謂此水也縣以漢武帝元封二年一清按方輿紀要云郫江在成都府城南十里大江之支流也亦曰汶江自灌縣分流經郫縣歴府西折而南又東合於流江亦謂之内江任豫益州記郫江為内江流江為外江是也晉永寧元年李特據廣漢進攻益州刺史羅尚于成都尚屢敗乃阻長圍縁郫水作營連延七百里載記尚縁水作營自都安至犍為七百里盖自郫江南達大江縁水為險也既而特潛渡江擊尚水上軍皆散走蜀郡太守徐儉遂以少城降特入據之或據水經注以綿水為尚所阻之郫江誤矣又東逕資中縣又逕漢安縣謂之綿水也自上諸縣咸以灌溉故語曰綿洛為没沃也綿水至江陽縣方山下入江一清按漢志漢中郡綿竹縣紫岩山綿水所出東至新都北入雒謂之綿水口亦曰中水江陽縣枕帶雙流據江洛㑹也沈氏曰漢志綿水入洛洛水入湔湔水入江盖以湔為主也故曰湔水東南至江陽入江水經注以洛為主洛水合綿水綿水合湔江故以江陽為江洛之㑹前言湔水自廣都北岸入江特其支流耳漢景帝六年封趙相蘇嘉為侯國全氏曰小司馬云縣在東海按地理志東海無江陽也又徐廣曰蘇一作藉索隱曰漢表作蘇息江中有大闕小闕焉季秋之月則黄鱗魚死漚也朱氏謀㙔箋曰黄鱗以下字有譌誤按華陽國志云江中有大闕小闕季春黄龍堆没闕即平昔世祖微時過江陽縣有一子望氣者言江陽有貴兒象王莽求之而撩煞之後世祖怨為子立祠於縣謫其民罰布數世揚雄琴清英曰尹吉甫子伯竒至孝後母譖之自投江中衣苔帶藻忽夢見水僊賜其美藥惟養親揚聲悲歌船人聞之而學之吉甫聞船人之聲疑似伯竒援琴作子安之操江水逕漢安縣北縣雖迫山川土地特美蠶桑魚鹽家有焉江陽郡治也故犍為岐江都尉建安十八年劉璋立江水東逕樊石灘又逕大附灘頻歴二險也
  又東過符縣北邪全氏曰按邪字下有脱文孫汝澄曰漢志有邪龍縣竊謂江水不得入益州界而復過符闗是不知地理之言也且注但詳符縣之建置以是知經之不及他縣也東南鰼部水從符闗東北注之
  縣故巴夷之地也漢武帝建元六年以唐䝉為中郎將從萬人出巴符闗者也漢武帝元鼎二年全氏曰按元鼎二年本華陽國志據漢史亦當是建元六年且是立犍為郡今注無郡名而云立何哉王莽之符信矣縣治安樂水㑹水源南通寧州平夷郡鄨縣北逕安樂縣界之東又逕符縣下北入江縣長趙祉遣吏先尼和以永建元年十一月詣巴郡没死成濡一清按范史常志作湍灘子賢求喪不得女絡年二十五歲有二子五歲以還至二年二月十五日尚不得喪絡乃乘小船至父没處哀哭自沈見夢告賢曰至二十一日與父俱出至日父子果浮出江上郡縣上言為之立碑以旌誠孝也其鰼部之水所未聞矣或是水之殊目非所究也
  又東北至巴郡江州縣東强水涪水漢水白水宕渠水五水合南流注之
  强水即羌水也宕渠水即潛水渝水矣巴水出晉昌郡宣漢縣巴嶺山郡𨽻梁州晉太康中立治漢中一清按宋志云魏元帝景元四年平蜀復立梁州治漢中南鄭晉志云秦始三年分益州立梁州于漢中又云桓温平蜀之後以巴漢流人立晉昌郡此文似有錯繆縣南去郡八百餘里故屬巴渠西南流歴巴中逕巴郡故城南李嚴所築大城北西南入江庾仲雍所謂江州縣對二水口右則涪内水左則蜀外水即是水也江州縣故巴子之都也春秋桓公九年巴子使韓服告楚請與鄧好是也及七國稱王巴亦王焉秦惠王遣張儀等救苴侯於巴儀貪巴苴之富因執其王以歸而置巴郡焉巴治江州一清按此言秦立巴郡故治江州而漢之巴郡亦即治焉故下文復云漢獻帝初平元年分巴為三郡於江州則永寧郡治也至建安六年劉璋納蹇允之訟復為巴郡全氏曰按善長言三巴建置皆本常璩而不知其誤也華陽國志曰初平元年征東中郎將趙韙建議白劉璋分巴韙欲得巴舊名取墊江以上為巴郡治安漢以江州至臨江為永寧郡以朐忍至魚復為固陵郡而用龎羲為巴郡建安六年璋以蹇允訟争巴名乃改永寧為巴郡以固陵為巴東而改龎羲為巴西足為三巴考初平元年劉璋尚未嗣位趙韙亦未為征東其誤一也韙欲得巴舊名而乃以予龎羲其誤二也建安五年羲已屯閬中則是固陵太守非巴也其誤三也不知趙韙但分巴為二至蹇允訟後始分為三譙周巴記曰初平六年趙韙分巴為二韙欲得巴舊名故郡以墊江為冶而割安漢以下為永寧郡建安六年以蹇允訟分巴為三以永寧為巴東閬中為巴西墊江為巴郡是乃三巴分置之次第也但初平僅四年無六年是則譙氏之誤再考劉璋嗣位以趙韙為征東乃興平元年正分巴之歲也誤以為初平亦酈氏之疎也建安六年趙韙誅故再分巴諸家皆未細覈其歲時耳又曺氏亦嘗分三巴劉璋之末巴郡入于張魯故璋雖有巴郡太守嚴顏屯江州似僅保一城而巳魯降曺氏巴郡亦隨之而入建安二十年分其地為三以夷帥朴胡為巴東杜䕶為巴西任約為巴郡旋為先主所并故史志不詳以嚴顔為守顔見先主入蜀嘆曰獨坐窮山放虎自衛此即拊心處巴郡漢世治江州巴水北北府城是也後乃徙南城劉備初以江夏費觀為太守領江州都督後都䕶李嚴更城周一十六里造蒼龍白虎門求以五郡為巴州治丞相諸葛亮不許竟不果全氏曰按嚴欲于城後穿山引汶江入巴以亮召竟不果此事善長注盖失記之地勢側嶮皆重屋累居數有火害又不相容結舫水居者五百餘家承二江之㑹夏水增盛壞散顛没死者無數縣有官橘官荔枝園夏至則熟二千石常設厨膳命士大夫共㑹樹下食之縣北有稻田出御米也縣下又有清水穴巴人以此水為粉則皜曜鮮芳貢粉京師因名粉水故世謂之為江州墮林粉粉水亦謂之為粒水矣江之北岸有塗山南有夏禹廟塗君祠廟銘存焉常璩庾仲雍並言禹娶於此余按羣書咸言禹娶在壽春當塗不於此也
  又東至枳縣西延江水從牂柯郡北流西屈注之江水東逕陽闗巴子梁江之兩岸猶有梁處巴之三闗斯為一也延熙中蜀車騎將軍鄧芝為江州都督治此江水又東右逕黄葛峽山高嶮全無人居江水又左逕明月峽東至梨鄉歴雞鳴峽江之南岸有枳縣治華陽記曰枳縣在巴郡江州東四百里治涪陵水㑹庾仲雍所謂有别江出武陵者也水乃延江之枝津分水北注逕涪陵入江故亦云涪陵水也其水南導武陵郡昔司馬錯泝舟此水取楚黔中地延熙中鄧芝伐徐巨射元猨於是縣猨自㧞矢卷木葉塞射創芝嘆曰傷物之生吾其死矣江水又東逕涪陵故郡北後乃并巴郡遂罷省江水又東逕文陽灘灘險難上江水又東逕漢平一清按晉書地理志梁州涪陵郡漢平縣云是蜀置是注與下二百餘里不相連屬盖有脱失矣二百餘里左自涪陵東出百餘里而届于黄石東為銅柱灘又逕東望峽東歴平都峽對豊民州舊巴子别都也華陽記曰巴子雖都江州又治平都即此處也有平都縣為巴郡之𨽻邑矣縣有天師治兼建佛寺甚清靈縣有市肆四日一㑹江水又逕虎鬚灘灘水廣大夏斷行旅江水又東逕臨江縣南王莽之監江縣也華陽記曰縣在枳東四百里東接朐忍縣有鹽官自縣北入鹽井谿有鹽井營户沿注谿水江水又東得黄華水口江浦也左逕石城南庾仲雍曰臨江至石城黄華口一百里又東至平州州上多居民又東逕壤塗而歴和灘一清按方輿紀要云自忠州水程東行九十里至曺溪驛又六十里至瀼塗驛名勝志云瀼塗驛在萬縣南六十里江中有石似胡人名曰胡灘杜少陵詩不是怕胡灘者是矣瀼壤形似和胡音聨故也又東逕界壇是地巴東之西界益州之東境故得是名也
  又東過魚復縣南夷水出焉
  江水又東右得將龜谿口趙氏彦衛雲麓漫抄曰江水東注凡水經言左者皆北岸右者皆南岸華陽記曰朐忍縣出靈龜咸熙元年獻龜於相府言出自此谿也全氏曰按漢志朐忍縣容毋水所出即此谿也江水又東㑹南北集渠二谿水出涪陵縣界謂之于陽谿一清按蜀志後主𫝊建興八年魏延破魏雍州刺史郭淮于陽谿又魏延傳云使延西入羗中魏後將軍費瑶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于陽谿延大破淮等據傳文于字為義不屬陽谿豈道元誤截耶北流逕巴東郡之南浦僑縣西谿夾側鹽井二口相去各數十步以木為桶徑五尺修煑不絶谿水北流注於江謂之南集渠口亦曰于陽谿口北水出新浦縣北高梁山分谿南流逕其縣西又南一百里入朐忍縣南入於江謂之北集渠口别名班口又曰分水口朐忍尉治此江水又東右逕汜谿口盖江汜決入也江水又東逕石龍水至於博陽二村之間有磐石廣四百丈長六里而復全氏曰先宗伯公云長六里而復者猶言長六里有竒也殆於岨塞江川夏没冬出基互通渚人東逕羊腸虎臂灘楊亮為益州至此舟覆懲其波瀾蜀人至今猶名之為使君灘江水又東彭水注之水出巴渠羣獠中東南流逕漢豐縣東清水注之水導源出西北巴渠縣東北巴嶺南獠中即巴渠水也西南流至其縣又西入峽檀井谿水出焉又西過山至漢豐縣東而西注彭谿謂之清水口彭谿水又逕朐忍縣西六十里南流注於江謂之彭谿口一清按漢志巴郡閬中縣彭道將池在南彭道漁池在西南其即彭水與巴漢志云閬中有彭池大澤寰宇記閬州閬中縣下引四夷述云州東南池東西二里南北約五里州城西南十里有郭池周約五十畆二志與漢志相符彭道將池方輿紀要亦謂之南池在保寧府城南云自漢以來堰大斗小斗之水溉田里人賴之唐時堰壞遂成平陸江水又東右逕朐忍縣故城南常璩曰縣有巴東郡西二百九十里縣治故城跨其山阪南臨大江江之南岸有方山山形方峭枕側江濆江水又東逕瞿巫灘即下瞿灘也又謂之博望灘左則湯溪水注之水源出縣北六百餘里上庸界南流厯其縣翼帶鹽井一百所巴川資以自給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張傘故因名之曰傘子鹽有不成者形亦必方異於常鹽矣王隱晉書地道記曰入湯口四十三里有石煑以為鹽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煑之水竭鹽成盖蜀火井之倫水火相得乃佳矣湯谿下與檀谿水合上承巴渠水巴渠南歴檀井谿之檀井水下入湯水湯水又南入於江名曰湯口江水又逕東陽灘江上有破石故亦通謂之破石灘茍延光没處也常璩曰水道有東陽下瞿數灘山有大小石城勢靈壽木及橘圃也故地理志曰縣有橘官有民市全氏曰此三字乃善長所自云非引班志也是篇上下多記市集江水又逕魚復縣之故陵舊郡治故陵谿西二里故陵村谿即永谷也地多木瓜樹有子大如甒白黄實甚芬香爾雅之所謂楙也江水又東為落牛灘逕故陵北江側有六大墳庾仲雍曰楚都丹陽所葬亦猶枳之巴陵矣故以故陵為名也有魚復尉戍此江之左岸有巴鄉村村人善釀故俗稱巴鄉清郡出名酒村側有谿谿中多靈壽木中有魚其頭似羊豐肉少骨美於餘魚谿水㐲流逕平頭山内通南浦故縣陂湖其地平曠有湖澤中有菱芡鯽雁不異外江凡此等物皆入峽所無地密惡蠻不可輕至江水又東右逕夜清而東歴朝道口有縣治治下有市十日一㑹江水又東左逕新市里南常璩曰巴舊立市於江上今新市里是也江水又東右合陽元水口水出高陽縣西南高陽山東東北流逕其縣南東北流丙水注之水發縣東南柏枝山山下有丙穴穴方數丈中有嘉魚常以春末逰渚冬初入穴抑亦褒漢丙穴之類也其水北流入高陽谿谿水又東北流注於江謂之陽元水口江水又東逕南鄉峽東逕永安宫南劉備終於此諸葛亮受遺處也其間平地可二十許里江山逈濶入峽所無城周十餘里背山面江頽墉四毁荆棘成林左右民居多墾其中江水又東逕諸葛亮圖壘南石磧平曠望兼川陸有亮所造八陣圗東跨故壘皆纍細石為之自壘西去聚石八行行間相去二丈因曰八陣既成自今行師庶不覆敗皆圖兵勢行藏之權自後深識者所不能了今夏水漂蕩歲月消損高處可二三尺下處磨滅殆盡江水又東逕赤岬城西是公孫述所造因山據勢周迴七里一百四十步東高二百丈西北高一千丈南連基白帝山甚高大不生樹木其石悉赤土人云如人袒胛故謂之赤岬山淮南子曰徬徨於山岬之旁注曰岬山脅也郭仲産曰斯名將因此而興矣江水又東逕魚復縣故城南故魚國也春秋左傳文公十六年庸與羣蠻叛楚荘王伐之七遇皆北唯禆鯈魚人遂之是也地理志江闗都尉治公孫述名之為白帝取其王巴蜀一清按是句文義有脱誤元和志云白帝山州城所據初公孫述據蜀殿前井有白龍出自稱白帝因更魚復城為白帝城龍出殿中事見後漢書述本傳盖取此瑞以王巴蜀章武二年劉備為呉所破改白帝為永安巴東郡治也漢獻帝初平元年分巴為三郡全氏曰初平當作興平三郡當作二郡以魚復為故陵郡蹇允訴劉璋改為巴東郡治白帝山城周迴二百八十步北縁馬嶺接赤岬山其間平處南北相去八十五丈東西七十大又東傍東瀼谿全氏曰按入蜀記曰土人謂山間之流通江者曰瀼東瀼谿即東屯也公孫述所墾田又有西瀼水見寰宇記與大襄水而三即以為隍西南臨大江闚之眩目唯馬嶺小差逶迤猶斬山為路羊腸數四然後得上益州刺史鮑陋鎮此為譙道福所圍城裡無泉乃南開水門鑿石為函道上施木天公直下至江中有似猨臂相牽引汲然後得水水門之西江中有孤石為淫預石冬出水二十餘丈夏則没亦有裁出處矣縣有夷谿即很山清江也經所謂夷水出焉江水又東逕廣谿峽斯乃三峽之首也其間三十里頽巖倚木厥勢殆交北岸山上有神淵淵北有白鹽崖高可千餘丈俯臨神淵土人見其高白故因名之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燼下穢淵中尋即降雨常璩曰縣有山澤水神旱時鳴鼓請雨則必應嘉澤蜀都賦所謂應鳴鼓而興雨也峽中有瞿塘黄龍二灘夏水迴澓沿泝所忌瞿塘灘上有神廟尤至靈騐刺史二千石逕過皆不得鳴角伐鼓商旅上水恐觸石有聲乃以布裹篙足今則不能耳猶饗薦不輟此峽多猨猨不生北岸非惟一處或有取之放著北山中初不聞聲將同狢獸渡汶而不生矣其峽盖自昔禹鑿以通江郭景純所謂巴東之峽夏后疏鑿者也
  又東出江闗入南郡界
  江水自闗東逕弱闗扞闗扞闗廩君浮夷水所置也弱闗在建平秭歸界昔巴楚數相攻伐藉險置闗以相防扞秦兼天下置立南郡自巫東上皆其域也




  水經注釋卷三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釋卷三十四
  仁和趙一清撰
  江水二
  又東過巫縣南鹽水從縣東南流注之
  江水又東烏飛水注之水出天門郡漊中縣界北流逕建平郡沙渠縣南又北流逕巫縣南西北歴山道三百七十里注於江謂之烏飛口江水又東逕巫縣故城南縣故楚之巫郡也秦省郡立縣以𨽻南郡呉孫休分為建平郡治巫城城縁山為墉周十二里一百一十步東西北三面皆帶傍深谷南臨大江故謂之䕫國也江水又東巫溪水注之溪水導源梁州晉昌郡之宣漢縣東又南逕建平郡秦昌縣南又逕北井縣西東轉歴其縣北水南有鹽井井在縣北故縣名北井建平一郡之所資也鹽水下通巫溪溪水是兼鹽水之稱矣溪水又南屈逕巫縣東縣之東北三百步有聖泉謂之孔子泉其水飛清石穴潔並高泉下注溪水溪水又南入於大江江水又東逕巫峽杜宇所鑿以通江水也郭仲産云按地理志巫山在縣西南而今縣東有巫山將郡縣居治無恒故也江水歴峽東逕新崩灘此山漢和帝永元十三年崩晉太元二年又崩當崩之日水逆流百餘里湧起數十丈今灘上有石或圓如簞或方似屋若此者甚衆皆崩崖所隕致怒湍流故謂之新崩灘其頽巖所餘比之諸嶺尚為竦桀其下十餘里有大巫山非唯三峽所無乃當抗峯岷峨偕嶺衡疑其翼附羣山並槩青雲更就霄漢辨其優劣耳神孟涂所處山海經曰夏后啟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訟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執之是請生居山上在丹山西郭景純云丹山在丹陽屬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謂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陽一清按李善高唐賦注引襄陽耆舊傳曰赤帝女姚姬未行而亡葬于巫山之陽精魂為草寔為靈芝所謂巫山之女高唐之岨旦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早視之果如其言故為立廟號朝雲焉其間首尾一百六十里謂之巫峽盖因山為名也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畧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絶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似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渌潭迴清倒影絶巘多生檉栢一清按御覽引此文作怪栢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絶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一清按寰宇記作清猿三聲淚沾裳江水又東逕石門灘灘北岸有山山上合下開洞達東西縁江步路所由劉備為陸遜所破走逕此門追者甚急備乃燒鎧斷道孫桓為遜前驅奮不顧命斬上䕫道截其要徑備踰上越險僅乃得免忿恚而歎曰吾昔至京桓尚小兒而今迫孤乃至于此遂發憤而薨矣
  又東過秭歸縣之南
  縣故歸鄉地理志曰歸子國也樂緯曰昔歸典叶聲律宋忠曰歸即䕫歸鄉盖䕫鄉矣古楚之嫡嗣有熊摯者以廢疾不立而居于䕫為楚附庸後王命為䕫子春秋僖公二十六年楚以其不祀滅之者也袁山松曰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喻令自寛全鄉人冀其見從因名曰姊歸即離騷所謂女嬃嬋媛以詈余也縣城東北依山即坂周迴二里高一丈五尺南臨大江古老相傳謂之劉備城盖備征呉所築也縣東北數十里有屈原舊田宅雖畦堰瀰漫猶保屈田之稱也縣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為屋基名其地曰樂平里宅之東北六十里有女嬃廟擣衣石猶存故宜都記曰秭歸盖楚子熊繹之始國全氏曰按既曰熊繹之始國則非熊摯附庸所居矣自相參辰何也而屈原之鄉里也原田宅于今具存指謂此也江水又東逕其城北城慿嶺作固二百一十步夾谿臨谷據山枕江北對丹陽城城據山跨阜周八里二百八十步東北兩面悉臨絶澗西帶亭下溪南枕大江嶮峭壁立信天固也楚子熊繹始封丹陽之所都也地理志以為呉之丹陽論者云尋呉楚悠隔繿縷荆山無容遠在呉境是為非也一清按班志此文在丹陽郡丹陽縣下然觀子革僻處荆山之語則枝江為近酈氏故辭而闢之又楚子先王陵墓在其間盖為徵矣江水又東南逕䕫城南城跨據川阜周迴一里百一十八步西北背枕深谷東帶鄉口溪南側大江城内西北角有金城東北角有員土獄西南角有石井口徑五尺熊摯始治巫城後疾移此盖䕫徙也全氏曰熊摯不得為熊繹後故封䕫非自巫徙春秋左傳僖公二十六年楚令尹子玉滅䕫者也服虔曰在巫之陽秭歸歸鄉矣江水又東逕歸鄉縣故城北袁山松曰父老傳言原既流放忽然暫歸鄉人喜悦因名曰歸鄉抑其山秀水清故出儁異地嶮流疾故其性亦隘詩云惟岳降神生甫及申信與余謂袁山松此言可謂因事而立證恐非名縣之本㫖矣縣城南面重嶺北背大江東帶鄉口溪溪源出縣東南數百里西北入縣逕狗峽西峽崖龕中石隱起有狗形形狀具足故以狗名峽鄉口溪又西北逕縣下入江謂之鄉口也江水又東逕信陵縣南臨大江東傍深溪溪源北發梁州上庸縣界南流逕縣下而注於大江也
  又東過夷陵縣南
  江水自建平至東界峽盛宏之謂之空泠峽峽甚高峻即宜都建平二郡界也其間遠望勢交嶺表有五六峯參差互出上有竒石如二人像攘袂相對俗傳兩郡督郵争界於此宜都督郵厥勢小東傾議者以為不如也江水厯峽東逕宜昌縣之挿竈下江之左岸絶岸壁立數百丈飛鳥所不能棲有一火燼挿在崖間望見可長數丈父老𫝊言昔洪水之時人薄舟崖側以餘燼挿之巖側至今猶存故先後相承謂之挿竈也江水又東逕流頭灘其水並峻激奔瀑魚鼈所不能㳺行者常苦之其歌曰灘頭白勃堅相持倐忽淪没别無期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餘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也江水又東逕宜昌縣北分夷道很山所立也縣治江之南岸北枕大江與夷陵對界宜都記曰渡流頭灘十里便得宜昌縣也江水又東逕狼尾灘而歴人灘袁山松曰二灘相去二里人灘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崟數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鬚髪皆具因名曰人灘也江水又東逕黄牛山下有灘名曰黄牛灘南岸重嶺疊起最外高崖間有石色如人負刁牽牛人黒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跡所絶莫得究焉此巖既高加以江湍紆迴雖途經信宿猶望見此物故行者謡曰朝發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紆深迴望如一矣江水又東逕西陵峽宜都記曰自黄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一百許里山水紆曲而兩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絶壁或千許丈其石綵色形容多所像類林木高茂畧盡冬春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絶所謂三峽此其一也山松言常聞峽中水疾書記及口傳悉以臨懼相戒曽無稱有山水之美也及余來踐齎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聞之不如親見矣其疊崿秀峯竒構異形固難以辭叙林木蕭森離離蔚蔚乃在霞氣之表仰矚俯暎彌習彌佳流連信宿不覺忘返目所履歴未嘗有也既自欣得此竒觀山水有靈亦當驚知已於千古矣江水歴禹斷江南峽北有七谷村兩山間有水清深潭而不流又耆舊傳言昔是大江及禹治水此江水不足㵼水禹更開今峽口水勢并衝此江遂絶於今謂之斷江水也江水峽東南流逕故城州州附北岸州頭曰郭州長二里廣一里上有步闡故城方圓稱州周迴畧滿故城州上城周一里呉西陵督步隲所築也孫皓鳳皇元年騭息闡復為西陵督據此城降晉晉遣太𫝊羊祜接援未至為陸抗所䧟也江水又東逕故城北所謂陸抗城也城即山為墉四面天險江南岸有山孤秀從江中仰望壁立峻絶袁山松為郡嘗登之矚望焉故其記云今自山南上至其嶺嶺容十許人四面望諸山畧盡其勢俯臨大江如縈帶焉視舟如鳬雁矣北對夷陵縣之故城城南臨大江秦令白起伐楚三戰而燒夷陵者也應劭曰夷山在西北盖因山以名縣也王莽改曰居利呉黄武元年更名西陵也後復曰夷陵縣北三十里有石穴名曰馬穿嘗有白馬出穴食人逐之入穴潛行出漢中漢中人失馬亦嘗出此穴相去數千里袁山松言江北多連山登之望江南諸山數十百里莫識其名高者千仭多竒形異勢自非煙褰雨霽不辨見此遠山矣余嘗徃返十許過正可再見遠峯耳江水又東逕白鹿巖沿江有峻壁百餘大猨所不能逰有一白鹿陵峭登崖乘巖而上故世名此巖為白鹿云江水又東歴荆門虎牙之間荆門在南上合下開闇徹山南有門像虎牙在此石壁色紅間有白文類牙形並以物像受名此二山楚之西塞也水勢急峻故郭景純江賦曰虎牙桀竪以屹崒荆門鬭竦而盤薄圓淵九迴以懸騰湓流雷呴而電激者也漢建武十一年公孫述遣其大司徒任滿翼江王田戎將兵萬據嶮為浮橋横江以絶水路營壘跨山以塞陸道光武遣呉漢岑彭將六萬人擊荆門漢等率舟師攻之直衝浮橋因風縱火遂斬滿等矣
  又東南過夷道縣北夷水從很山縣南東北注之夷道縣漢武帝伐西南夷路由北出故曰夷道矣王莽更名江南桓温父名彛改曰西道魏武臨江分南郡置臨江郡劉備改曰宜都郡治在縣東四百步故城呉丞相陸遜所築也為二江之㑹也全氏曰按夷水别名清江其入江也有涇渭之分故曰二江之㑹北有湖里淵淵上橘柚蔽野桑麻闇日西望很山諸嶺重峯疊秀青翠相臨時有丹霞白雲逰曳其上城東北有望堂地特峻下臨青江遊矚之名處也縣北有女觀山厥處高顯囘眺極目古老傳言昔有思婦夫官於蜀屢愆秋期登此山絶望憂感而死山木枯悴鞠為童枯鄉人哀之因名此山為女觀焉葬之山頂今孤墳尚存矣
  又東過枝江縣南沮水從北來注之
  江水又東逕上明城北晉太元中苻堅之㓂荆州也刺史桓沖徙渡江南使劉波築之移州治城也其地夷敞北據大江江沱枝分東入大江縣治州上故以枝江為稱地理志曰江沱出西南東入江是也其民古羅徙羅故居宜城西山楚文王又徙之於長沙今羅縣是矣縣西三里有津鄉津鄉里名也春秋莊公十九年巴人伐楚楚子禦之大敗於津應劭曰南郡江陵有津鄉今則無聞矣郭仲産云尋楚禦巴人枝江是其塗便此津鄉殆即其地也盛宏之曰縣舊治沮中後移出百里州西去郡一百六十里縣左右有數十州槃布江中其百里州最為大也中有桑田甘果映江依州自縣西至上明東及江津其中有九十九州楚諺云州不百故不出王者桓元有問鼎之志乃增一州以充百數僭號數旬宗滅身屠及其傾敗州亦消毁今上在西忽有一州自生沙流迴薄成不淹時其後未幾龍飛江漢矣日知録曰凡引用前人之言必用前文水經注引盛宏之荆州記所指今上則南宋文帝以宜都王即帝位之事古人不以為嫌縣東二里有縣人劉凝之故宅凝之字志安兄盛公高尚不仕凝之慕老萊嚴子陵之為人立屋江湖非力不食妻梁州刺史郭詮女亦能安貪宋元嘉中夫妻隱於衡山終焉不返矣縣東北十里土臺北岸有迤州長十餘里義熙初烈武王斬桓謙處縣東南二十里富城州上有道士范儕精廬自言巴東人少遊荆土而多盤桓縣界惡衣麄食蕭散自得言來事多驗而辭不可詳人心欲見歘然而對貌言尋求終弗遇也雖逕跨諸州而舟人未嘗見其濟涉也後東遊廣陵卒于彼土儕在州無定止處宿憇一小菴而已弟子慕之於其昔遊共立精舎以存其人縣有陳留王子香廟頌子香於漢和帝之時出為荆州刺史有惠政天子徴之道卒枝江亭中常有三白虎出入人間送喪踰境百姓追美甘棠以永元十八年立廟設祠刻石銘徳號曰枝江白虎王君其子孫至今猶謂之為白虎王江水又東㑹沮口楚昭所謂江漢沮漳楚之望也
  又南過江陵縣南
  縣北有州號曰枚迴州全氏曰或云枝江所迴繞故亦曰枝迴江水自此兩分而為南北江也禹貢錐指曰袁中道澧遊記曰酈道元注水經于江陵枚迴州下有南北江之名南江即江水由澧入洞庭者也陵谷變遷今之大江始獨專其澎湃而南江之跡稍稍湮滅僅為衣帶細流然江水㑹澧故道猶可考云小修此義最為精覈水經注澧水自石門以西與導江無涉其南江㑹澧故道參以近志東入洞庭此道江東至于澧過九江至于東陵之故道也一清按水經及注則是澧水注江非江㑹澧所云畧有差錯北江有故鄉州元興之末桓元西奔毛祐之與參軍費恬射元於此州元子昇年六歲輒抜去之王韶之云元之初奔也經日不得食左右進麤粥咽不下昇抱元胸撫之元悲不自勝至此益州都䕶馮遷斬元於此州斬昇於江陵矣下有龍州州東有寵州二州之間世擅多魚矣漁者投罟歴網徃徃維絶有潛客泳而視之見水下有兩石牛嘗為罾害矣故漁者莫不擊浪浮舟鼓柂而去矣其下謂之邴里州州有高沙湖湖東北有小水通江名曰曽口江水又東逕鷰尾州北合靈溪水水無泉源上承散水合成大溪南流注江江溪之㑹有靈溪戍背阿面江西帶靈溪故戍得其名矣江水東得馬牧口江水斷州通㑹江水又東逕江陵縣故城南禹貢荆及衡陽惟荆州盖即荆山之稱而制州名矣故楚也子革曰我先君僻處荆山以供王事遂遷紀郢今城楚船官地也春秋之渚宫矣秦昭襄王二十九年使白起抜鄢郢以漢南地而置南郡焉周書曰南國名也南氏有二臣力鈞勢敵競進争權君弗能制南氏用分為二南國也按韓嬰叙詩云其地在南郡南陽之間吕氏春秋所謂禹自塗山巡省南土者也是郡取名焉後漢景帝以為臨江王榮國王坐侵廟垣地為宫被徴升車出北門而軸折父老竊流涕曰吾王不還矣自後北門不開盖由榮非理終也漢景帝二年改為江陵縣全氏曰秦置南郡即治江陵高帝元年改郡名曰臨江以封共敖而本表曰都江臨高帝五年復曰南郡景帝二年又曰臨江郡以邽子榮中二年復為南郡盖郡名有更易縣名無王改移注非是莽更名南順縣曰江陸舊城關公所築公北圍曹仁吕䝉襲而據之公曰此城吾所築不可攻也乃引而退杜元凱之攻江陵也城上人以瓠繫狗頸示之元凱病癭故也及城䧟殺城中老小血流沾足論者以此薄之江陵城地東南傾故縁以金隄自靈溪始桓温令陳遵造遵善於方功使人打鼓遠聽之知地勢高下依傍創築畧無差矣城西有栖霞樓俯臨通隍吐納江流城南有馬牧城西倒馬徑此州始自牧迴下迄於此長七十餘里州上有奉城故江津長所治舊主度州郡貢於洛陽因謂之奉城亦曰江津戌也戌南對馬頭岸昔陸抗屯此與羊祜相對大宏信義談者以為華元子反復見於今矣北對大岸謂之江津口故州亦取名焉江大自此始也家語曰江水至江津非方舟避風不可涉也故郭景純曰濟江津以起漲言其深廣也江水又東逕郢城南子囊遺言所築城也地理志曰楚别邑故郢矣王莽以為郢亭城中有趙臺卿冢岐平生自所營也冢圖賔主之容用存情好叙其宿尚矣江水又東得豫章口夏水所通也西北有豫章岡盖因岡而得名矣或言因楚王豫章臺名所未詳也





  水經注釋卷三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釋卷三十五
  仁和趙一清撰
  江水三
  又東至華容縣西夏水出焉
  江水左迤為中夏水右則中郎浦出焉江浦右迤南派屈西極水曲之地勢世謂之江曲者也
  又東南當華容縣南涌水入焉
  江水又東涌水注之水自夏水南通於江二水之間謂之涌口春秋左氏傳所謂閻敖遊涌而逸者也江水又逕南平郡孱陵縣之樂鄉城北呉陸抗所築後王濬攻之獲呉水軍督陸景於此渚也
  又東南油水從東南來注之
  又東右合油口又東逕公安縣北劉備之奔江陵使築而鎮之曹公聞孫權以荆州借備臨書落筆杜預克定江南罷華容置之一清按此處脱誤甚多不可强通謂之江安縣南郡治呉以華容之南鄉為南郡晉太康元年改曰南平也縣有油水水東有景口口即武陵郡界景口東有淪口淪水南與景水合又南通澧水及諸陂湖自此淵池相接悉是南蠻府屯也故側江有大城相承云倉儲城即邸閣也江水左會高口江浦也右對黄州一清按寰宇記云公安縣有黄山字或作皇昔人呼為睢山今或呼為王山黄州盖以山得名江水又東得故市口水與高水通也江水又右逕楊岐山北山枕大江山東有城故華容縣尉舊治也大江又東左合子夏口江水左迤北出通於夏水故曰子夏也大江又東左得侯臺水口江浦也大江右得龍穴水口江浦右迤也北對虎州又州北有龍巢地名也昔禹南濟江黄龍夾舟舟人失色無主禹笑曰吾受命于天竭力養民生性也死命也何憂龍哉於是二龍弭鱗掉尾而去焉故水地取名矣江水自龍巢而東得俞口夏水泛盛則有冬無之江之北岸上有小城故監利縣尉治也又東得清揚土塢二口江浦也大江右逕石首山北又東逕赭要赭要州名在大江中次北湖州下江水左得飯筐上口秋夏氷通下口間相距三十餘里赭要下即楊子州在大江中二州之間常苦蛟害昔荆佽飛濟此遇兩蛟斬之自後罕有所患矣江之右岸則清水口口上即錢官也水自牛皮山東北通江北對清水州州下接生江州南即生江口水南通澧浦江水右會飯筐下口江浦所入也江水又右得上檀浦江溠也江水又東逕竹町南江中有觀洋溠溠東有大州州東分為爵州州南對湘江口也
  又東至長沙下雋縣北澧水沅水資水合東流注之凡此諸水皆注於洞庭之陂是乃湘水非江川也
  湘水從南來注之
  江水右㑹湘水所謂江水㑹者也江水又東左得二夏浦俗謂之西江口又東逕忌置山南山東即隱口浦矣江之右岸有城陵山山有故城東接微落山亦曰暉落𡼠江之南畔名黄金瀬瀬東有黄金浦良父口夏浦也又東逕彭城口水東有彭城𡼠故水受其名即玉澗水出巴丘縣東玉山玉溪北流注於江江水自彭城𡼠東逕如山北北對隱𡼠二𡼠之間大江之中有獨石孤立大江中山東江浦世謂之白馬口江水又左逕白螺山南右歴鴨蘭𡼠北江中山也東得鴨蘭冶浦二口夏浦也江水左逕上烏林南村居地名也又東逕烏黎口江浦也即中烏林矣又東逕下烏林南呉黄盖敗魏武于烏林即是處也江水又東左得子練口北通練浦又東合練口江浦也南直練州練名所以生也江之右岸得蒲𡼠口即陸口也水出下雋縣西三山溪其水東逕陸城北又東逕下雋縣南故長沙舊縣王莽之閏雋也宋元嘉十六年割𨽻巴陵郡陸水又屈而西北流又逕其縣北北對金城呉將陸渙所屯也陸水又入蒲圻縣北逕吕𫎇城西昔孫權征長沙零桂所鎮也陸水又逕蒲𡼠山北入大江謂之刀環口又東逕蒲𡼠山北對蒲圻州亦曰擎州又曰南州州頭即蒲圻縣治也晉太康元年置州有白面州州南又有澋口水出豫章艾縣東入蒲圻縣至沙陽西北魚嶽山入江山在大江中楊子州南孤峙中州江水左得中陽水口又東得白沙口一名沙屯即麻屯口也本名𦹋黙口江浦矣南直蒲圻州水北入百餘里呉所屯也又逕魚嶽山北下得金梁州州東北對淵州一名淵步州江濆從州頭以上悉壁立無岸歴專岐至白沙方有浦上甚難江中有沙陽州沙陽縣治也縣本江夏之沙羨矣晉太康中改曰沙陽縣宋元嘉十六年割𨽻巴陵郡江之右岸有雍口亦謂之港口東北流注長洋港又東北流逕石子岡岡上有故城即州陵縣之故城也莊辛所言左州侯國矣又東逕州陵新治南王莽之江夏也港水東南流注於江謂之洋口南對龍穴州沙陽州之下尾也州裏有駕部口宋景平二年迎文帝于江陵法駕頓此因以為名文帝車駕發江陵至此黒龍躍出負帝所乘舟左右失色上謂長史王曇首曰乃夏禹所以受天命矣我何徳以堪之故有龍穴之名焉江水又東右得灄口江浦也右對灄州江水左逕百人山南右逕赤壁山北昔周瑜與黄盖詐魏武大軍處所也江水東逕大軍山南山東有山屯夏浦江水左迤也江中有石浮出謂之節度石右則塗水注之水出江州武昌郡武昌縣泰山一清按寰宇記鄂州江夏縣下云金水在縣南九十里出金山西注大江舊記云有金雞從雞翅山南飛産金于此故名盖山水之殊目矣方輿紀要云塗水一名金水荆湘記金水北岸有汝南舊城是也西北流逕汝南僑郡故城南咸和中㓂難南逼户口南渡因置斯郡治于塗口塗水歴縣西又西北流注於江江水又東逕小軍山南臨側江津東有小軍浦江水又東逕雞翅山北山東即土城浦也
  又東北至江夏沙羨縣西北沔水從北來注之
  沌水上承沔陽縣之太白湖東南流為沌水逕沌陽縣南注於江謂之沌口有一清按有下落一字晉書陶侃傳侃率周訪進軍入湘使都尉楊舉為先驅擊杜弢大破之而不言地名時侃屯沌口明年徙林嶂即臨嶂矣顧祖禹曰臨嶂即沔陽是也胡三省曰沔陽梁武帝時方置郡據沈約志陶侃為荆州刺史初治沔陽則是時已有沔陽城矣當屬竟陵郡界宋白曰復州沔陽縣漢縣也郡國志曰沔陽縣即楚王城又晉惠帝元康九年分江夏西部都尉置竟陵郡治石城此都尉疑即江夏西部後易稱沔陽者也陽都尉治晉永嘉六年王敦以陶侃為荆州鎮此明年徙林嶂江水又東逕歎父山南對歎州亦曰炭步矣江之右岸當鸚鵡州南有江水右迤謂之驛渚三月以末水下通樊口水江水又東逕魯山南古翼際山也地説曰漢與江合於衡北翼際山傍者也山上有呉江夏太守陸涣所治城盖取二水之名地理志曰夏水過郡入江故曰江夏也舊治安陸漢高帝六年置呉乃徙此城中有晉征南將軍荆州刺史胡奮碑又有平南將軍王世將刻石記征杜曽事全氏曰按征杜曽者是王廙有劉琦墓及廟也山左即沔水口矣沔左有却月城亦曰偃月壘戴監軍築故曲陵縣也後乃沙羨縣治也昔魏將黄祖所守全氏曰劉表之將黄祖領江夏太守孫權禽之曹操得荆州祖骨朽久矣一清按道元盖襲用盛宏之荆州記之文而誤遣董襲凌統攻而禽之禰衡亦遇害於此衡恃才倜儻肆狂狷於無妄之世保身不足遇非其死可謂咎悔之深矣江之右岸有船官浦歴黄鵠𡼠西而南矣直鸚鵡州之下尾江水溠洄洑浦是曰黄軍浦昔呉將黄盖軍師所屯故浦得其名亦商舟之所㑹矣船官浦東即黄鵠山林澗甚美譙郡戴仲若野服居之巵林曰宋書戴顒字仲若譙郡銍人衡陽王義季鎮京口長史張邵與顒姻通迎來上黄鵠山山北有竹林精舎林澗甚美顒憇此澗義季亟從之逰太祖每欲見之嘗謂張敷曰吾東巡日當讌戴公山也按此則仲若所住黄鵠乃京口之山酈氏誤矣山下謂之黄鵠岸岸下有灣目之為黄鵠灣黄鵠山東北對夏口城魏黄初二年孫權所築也依山傍江開勢明遠憑墉藉阻高觀枕流一清按高觀山名也亦曰高冠山在武昌縣城東南五里上則逰目流川下則激浪﨑嶇實舟人之所艱也對岸則入沔津故城以夏口為名亦沙羨縣治也江水左得湖口水通太白湖又東合灄口水上承沔水方輿紀要曰灄水本溳水分流注誤溳為沔於安陸縣而東逕灄陽縣北東流注於江江水又東湖水自北南注謂之嘉呉江右岸頻得二夏浦北對東城州西浦側有雍伏戌江之左岸東㑹龍驤水口出北山蠻中江之右岸得武口水上通安陸之延頭宋元嘉二年衛將軍荆州刺史謝晦阻兵上流為征北檀道濟所敗走奔于此為戍主光順之所執處也南至武城俱入大江南直武州州南對楊桂水口江水南出也通金女大文姚班三治呉舊屯所在荆州界盡此江水東逕若城南庾仲雍江記曰若城至武城口三十里者也南對郭口夏浦而不常泛矣東得苦菜夏浦浦東有苦菜口夏江逕其北故蒲有苦菜之名焉山上有菜苦可食江水左得廣武口江蒲也江之右岸有李姥浦浦中偏無蚊蚋之患矣北對峥嶸州冠軍將軍劉毅破桓元於此州元乃挾天子西走江陵矣
  又東過邾縣南
  江水東逕白虎𡼠北山臨側江墳又東㑹赤溪夏浦浦口江水右迤也又東逕貝𡼠北庾仲雍謂之沛岸矣江之右岸有秋口江浦也又東得烏石水出烏石山南流注於江江水右得黎𡼠北亦曰黎岸也山東有夏浦又東逕上磧北山名也仲雍謂之大小竹磧也北岸烽火州即舉州也北對舉州仲雍作莒字得其音而忘其字非也舉水出龜頭山西北流逕龍戍南一清按方輿紀要黄州府麻城縣舉水下引水經注云舉水西北流逕䝉龍城南南史梁宗室安成王秀𫝊云司州叛蠻田魯生魯賢秀超據𫎇籠來降魏書地形志南定州蕭衍置冶䝉籠城注有脱誤梁定州治蠻田超秀為刺史舉水又西流左合垂山之水水北出垂山之陽與弋陽渒水同發一山故是水合之水之東有南口戍又南逕方山戍西西流注於舉水又西南逕梁司豫二州東蠻田魯生為刺史治湖陂城亦謂之水城也舉水又西南逕顔城南又西南逕齊安郡西倒水注之水出黄武山南逕白沙戍西又東南逕梁達城戍西東南合舉水舉水又東南歴赤亭下又謂之赤亭水又分為二水南流注於江謂之舉口南對舉州春秋左傳定公四年呉楚陣于栢舉京相璠曰漢東地矣江夏有洰水或作舉疑即此也左水東南流入於江滸曰文方口江之右岸有鳳鳴口江浦也浦側有鳳鳴戌江水又東逕邾縣故城南楚宣王滅邾徙居于此故曰邾也漢高帝元年項羽封呉芮為衡山王都此晉咸和中庾翼為西陽太守分江夏立四年豫州刺史毛寳西陽太守樊俊共鎮之為石虎將張格度所䧟自爾丘墟焉城南對蘆州舊呉時築客舍於州上方便唯所止焉亦謂之羅州矣
  鄂縣北
  江水右得樊口庾仲雍江記云谷里袁口江津南入歴樊山上下三百里通新興馬頭二治樊口之北有灣昔孫權裝大船名之曰長安亦曰大舶載坐直之士三千人與羣臣泛舟江津屬值風起權欲西取蘆州谷利不從乃抜刀急上令取樊口薄舶船至岸而敗故名其處為敗舶灣因鑿樊山為路以上人即名其處為呉造峴在樊口上一里今厥處尚存江水又左逕赤鼻山南山臨側江川又東逕西陽郡南郡治即西陽縣也晉書地道記以為弦子國也右岸有鄂縣故城舊樊楚地世本稱熊渠封其中子之名某者為鄂王朱氏謀㙔箋曰史記楚世家為中子紅晉太康地記以為東鄂矣九州記曰鄂今武昌也孫權以魏黄初元年自公安徙此改曰武昌縣鄂縣徙治于袁山東又以其年立為江夏郡分建業之民千家以益之至黄龍元年權遷都建業以陸遜輔太子鎮武昌孫皓亦都之皓還東令滕牧守之晉惠帝永平中始置江州傅綜為刺史治此城後太尉庾亮之所鎮也今武昌郡治城南有袁山即樊山也武昌記曰樊口南有大姥廟孫權嘗獵于山下依夕見一姥問權獵何所得曰正得一豹母曰何不竪豹尾忽然不見應劭漢官序曰豹尾過後執金吾罷屯解圍天子鹵簿中後屬車施豹尾於道路豹尾之内為省中盖權事應在此故為立廟也又孫皓亦嘗登之使將害常侍王蕃而以其首虎爭之北背大江江上有釣臺權嘗極飲其上曰墮臺醉乃已張昭盡言處城西有郊壇權告天即位於此顧謂公卿曰魯子敬嘗言此可謂明于事勢矣城東故城言漢將灌嬰所築也江中有節度石三段廣百步高五六丈是西陽武昌界分江于斯石也又東得五丈浦又東得次浦江浦也東逕五𡼠北有五山沿次江隂故得是名矣仲雍謂之五圻江水左則巴水注之水出雩婁縣之下靈山即大别山也與決水同出一山故世謂之分水山亦或曰巴山南歴蠻中呉時舊立屯於水側引巴水以溉野又南逕巴水戍南流注於江謂之巴口又東逕軑縣故城南故弦國也全氏曰此是漢志語而前西陽郡下又引王隱晉書地道記是為複也春秋僖公五年秋楚滅弦弦子奔黄者也漢惠帝元年封長沙相利倉沈氏曰漢表作黎朱倉此從史表為侯國城在山之陽南對五州也江中有五州相接故以五州為名宋孝武帝舉兵江州建牙州上有紫雲䕃之即是州也東㑹希水口水出𤅬縣霍山西麓山北有𤅬縣故城地理志曰縣南有天柱山即霍山也有祠南嶽廟音潛潭氏元春曰二字恐非正文一清按友夏之言是也二字注中注漢志注晉灼曰音潛齊立霍州治此西南流分為二水枝津出焉希水又南積而為湖謂之希湖湖水又南流逕軑縣東而南流注於江是曰希口水者也然水流急濬霖雨暴疾漂濫無常行者難之大江右岸有厭里口安樂浦從此至武昌尚方作部諸屯相接枕帶長江又東得棄步步下有章浦本南陽郡治全氏曰此地安得為南陽郡治或因下南陽山而譌先宗伯公曰當作西陽郡治是也今悉荒蕪江水左得赤水浦夏浦也江水又東逕南陽山南又曰芍𡼠亦曰南陽𡼠仲雍謂之南陽圻一名洛至圻一名石姥水勢迅急江水又東逕西陵縣故城南史記秦昭王遣白起伐楚取西陵者也漢章帝建初二年封隂棠為侯國江水東歴孟家溠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水逕其北即黄石𡼠也一名石茨圻有西陵縣治也縣北則三州也山連徑江側東山偏高謂之西塞東對黄公九𡼠所謂九圻者也於行小難兩山之間為闕塞也從此濟於土澓土澓者北岸地名也一清按方輿紀要興國州大治縣西塞山北即道士洑也亦名土洑則土澓者即土洑也洑與澓通用
  又東過蘄春縣南蘄水從北來注之
  江水右得葦口江浦也浦東有葦山江水東逕山北北崖有東湖口江波左迤流結成湖故謂之湖口矣江水又東得空石口江浦在右臨江有空石山南對石穴州州上有蘄陽縣治也又東蘄水注之江水又東逕蘄春縣故城南世祖建武三十年封陳俊子浮為侯國也江水又東得銅零口江浦也大江右逕蝦䗫山北而東㑹海口水南通大湖北達於江水左右翼山江水逕其北東合臧口江浦矣江水又左逕長風山南得長風口江浦也江水又東逕積布山南俗謂之積布𡼠又曰積布圻庾仲雍所謂高山也此即西陽尋陽二郡界也右岸有土澓口江浦也夾浦有江山山東口有䕶江浦庾仲雍謂之朝二浦也全氏曰朝二浦先宗伯公手校本作朝江浦即上䕶江浦之義
  又東過下雉縣北利水從東陵西南注之
  江水東逕琵琶山南山下有琵琶灣也又東逕望夫山南又東得苦菜水口夏浦也江之右岸富水注之水出陽新縣之青湓山西北流逕陽新縣故豫章之屬縣矣地多女鳥元中記曰新陽男子於水次得之遂與共居生二女悉衣羽而去豫章間養兒不露其衣言是鳥落塵於兒衣中則令兒病故亦謂之夜飛逰女矣一清按方輿紀要興國州永興廢縣下云本漢鄂縣及下雉縣地孫呉初為武昌縣地尋柝武昌縣南境置陽新縣屬武昌郡晉以後因之隋改曰富川縣今猶謂之陽新里晉書地理志陽新屬武昌不屬豫章然呉書吕䝉傳云以尋陽陽新為奉邑意者先屬豫章後度武昌乎且晉志又無新陽之名宋書州郡志竟陵太守屬有新陽男相殆是永初以後所置是注上云陽新下云新陽而所引毛女事搜神記作豫章新淦人則是又與陽新新陽俱無當也又西北逕下雉縣王莽更名之潤光矣後併新陽全氏曰孫呉析下雉置陽新未嘗并下雉入新陽也水之左右公私裂溉咸成沃壤舊呉屯所在也江水又東右得蘭溪水口並江浦也又東左得青林口江水左傍青林湖即利水出廬江郡之東陵鄉江夏有西陵縣故是言東矣尚書云江水過九江至于東陵者也全氏曰按此則善長不以洞庭為九江以是知第四十卷九江在長沙下雋之文非本經所有如以為經注互異耶則彼文善長何無一語糾正之西南流水積為湖湖西有青林山宋太始元年明帝遣沈攸之西伐子勛伐柵青山覩一童子甚問伐者曰取此何為答欲討賊童子曰下旬當平何勞伐此在衆人之中忽不復見故謂之青林湖湖有鯽魚食之肥美辟寒暑湖水西流謂之青林水又西南歴尋陽分為二水一水東流通大雷一水西南流注于江經所謂利水也右對馬頭岸自富口迄此五十餘里岸阻江山何氏曰此下注文總見二十八卷沔水南江下又曰三卷述大江源委即當繼以沔水盖沔即漢江漢同朝宗于海不可得而隔越也一清按義門之言非也沔水篇兼叙北江南江江水篇專叙中江豈可合也禹貢錐指曰水經江水自下雋以東所紀山水地名或瑣細難考沔水自石城以東尤多舛錯道元亦自謂未必一得其實今據府州縣志附載其下水經注江水自西塞山又東逕蘄春縣故城南又東逕積布山南又東逕下雉縣北又東左得青林口水出廬江郡之東陵鄉尚書云江水過九江至于東陵者也又東逕瑞昌縣北廣齊縣南又東逕徳化縣北黄梅縣南彭蠡澤在徳化縣東南九十里其水北注于江此導江東迤北會于滙之所經也江水至徳化縣東北與贛水合彭蠡湖從南來注之江水又東北逕湖口縣北又東北逕彭澤縣北其對岸則宿松縣望江縣又東北逕東流縣西其對岸則懷寧縣又東北逕貴池縣北其對岸則桐城縣又東北逕銅陵縣西又東北逕繁昌縣北其對岸則無為州又東北逕蕪湖縣西又北逕當塗縣西其對岸則和州又東北逕江寧縣西其對岸則江浦縣又東北逕上元縣北其對岸則六合縣又東逕句容縣北其北岸則儀真縣又東逕丹徒縣北其北岸則江都縣又東逕丹陽縣北又東逕武進縣北其北岸則泰州又東逕江隂縣北其北岸則泰興縣靖江縣如臯縣又東逕常熟縣北其北岸則通州又東逕太倉州北其北岸則海門縣又東入于海此東為中江入于海之所經也又曰漢志湔氐道下云江水東南至江都入海江都下云有江水祠海陵下云有江海㑹祠皆以北岸言之江海㑹者謂江入海處也毘陵下云北江在北東入海則以南岸言之今泰州泰興靖江如臯通州漢時皆為海陵縣地今武進江隂常熟及太倉頻海之鄉漢時皆為毘陵縣地故大江入海在其境班氏所言初無滲漏然北江者大江之正流也而志與中江南江並列而為三使枝幹不分石城分江水即南江之上源而松江在呉縣南者中江由陽羨入海之道也志更以為南江使首尾横决此則其所短耳水經依導水之序先沔而後江沔水篇云與江合流東過彭蠡澤又東北出居巢縣又東至石城縣分為二其一過毘陵縣北為北江而不及江都盖舉其南而遺其北也江水篇叙至下雉縣北東陵鄉之東北而止以是應過九江至于東陵之文而不知此東陵非禹貢之東陵也自是以下則以為與沔水同故不復見然沔水篇但云過毘陵為北江而下文則專叙南江至餘姚入海無一言及于北江遂使志家有錯認北至山隂為浙江者貽誤不小按東樵之言亦非也世本江水篇缺軼下卷故中江入海之道遽湮耳予為採擷遺文補亡正繆欲為酈氏洗此沈寃長夜復旦或庶幾焉寰宇記舒州望江縣下引水經注云江水對雷水之北側有周瑜廟亦呼大雷神桐城縣下云益塘山在縣南一里漢書武帝紀元封五年巡狩過盛唐作樅陽盛唐之歌酈元注水經云此水源東南流逕盛唐戍俗謂之小益唐雷水又名雷池水又云大雷池水西自宿松縣界流入自發源縣界東南積而為池謂之雷池又東流逕縣南去縣百里又東入于海江行百里為大雷口又有小雷口晉庾亮報温嶠書云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乃此地即注所云青林水又西南歴尋陽分為二一水東南流過大雷者也御覽引水經曰雷水南經大雷戍西注大江謂之大雷口一派東南流入江謂之小雷口也因學紀聞鮑明遠登大雷岸與妹書大雷在舒州望江縣水經注所謂大雷口也晉有大雷戍陳置大雷郡自注云積雨為池謂之雷池東入于江謂之大雷口名勝志桐城縣下引注水經曰樅陽湖水遶圑亭與江水合而東流即此處也太湖縣下引水經注云晉泰始二年置縣在龍山太湖水邊水出縣西積稲山東南流入大江漢志廬江郡湖陵邑下云北湖在南全氏曰北湖即樅陽湖與丹陽郡溧陽縣之南湖隔江對岸初學記舒州引水經注云破虜𡼠東有趙屯城内有倉寰宇記和州歴陽縣下云洞口浦魏將曹休張遼伐呉至與呉軍相望注水經云江水左列洞口書叙指南云水經和州地名洞浦初學記和州引水經注云江水北逕烏江縣之豐浦上通胡池又云次得隂塘水同受皇后湖湖水連為包湖西翼潭湖方輿紀要云和州烏江浦在故烏江縣東四里即亭長艤舟待項羽處水經注云江水又北得黄律口即烏江渡也章懐後漢書張禹𫝊注引水經注曰呉王賜子胥死浮尸于江夫差悔與羣臣臨江設祭修塘道及壇呉人因為立廟而祭焉按東漢揚州刺史治歴陽今和州也周應合景定建康府志云白鷺州在城之西酈道元水經云江寧之新林浦西對白鷺州又曰曲水晉海西公于鍾山立流杯曲水延百僚水經注曰舊樂逰苑宋元嘉十一年以其地為曲水武帝引流轉酌賦詩方輿紀要常熟縣崑承湖水經注云廣長各十八里文選江賦注引水經注曰中江東南左㑹滆湖漢志丹陽郡溧陽縣應劭曰溧水所出南湖也説文凓水出丹陽溧陽縣又有𥱼水亦出丹陽建康府志云酈道元水經注朱湖在溧陽又云銀林堰在溧水縣東南一百里即魯陽五堰也今無湖縣南有支江俗稱為縣河經縣市中東達黄池入三湖三湖丹陽顧城石臼湖也至銀林而止所謂中江東至陽羨即此也蘓常承此下流常病漂没故築銀林五堰以窒之自是中江不復東而宣歙皆由蕪湖西出達于大江濵湖之地皆隄為圩田中江亦漸隘狹故老云當時慮後人復開此道則蘓常之間必被水患遂以石窒五堰路又液鐵以固石故曰銀淋今訛為林又云中江舊逕潥陽縣界古三江之一也今永陽江一名九陽江一名頴陽江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即其遺跡唐開元十七年蔣日用作本縣城隍記云此縣南壓中江風波不借舟楫無施縣宰喬翔創浮梁以便行旅中江橋梁之設昉于此景福三年楊行密將壹濛作五堰施輕舸饋糧是時中江置堰江流亦既狹矣東坡奏議云溧陽縣之西有五堰者古所以節宣歙金陵九陽江之衆水直趨太平州蕪湖後之商人販賣簰木東入二浙以五堰為阻因紿官中廢去五堰五堰既廢則宣歙金陵九陽江之水或遇暴漲皆入宜興之荆溪由荆溪而入震澤時元祐六年也是時中江尚通其後東壩既成中江遂不復東帷永陽江水入荆溪漫著其詳以見潥陽亦禹跡之所歴云明高淳韓邦憲作廣通㙋考曰廣通鎮在高淳縣東五十里世所謂五堰者也而有固城石臼丹陽南湖受宣歙金陵姑孰廣徳及大江水東連三□湖長蕩湖荆溪震澤中有三五里頗高阜春秋時呉王闔廬伐楚用伍員計開渠以運糧今尚名胥溪及傍有伍牙山云左傳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呉克樢兹至于衡山哀公十五年楚子西子期伐呉及桐汭盖由此道鎮西有固城邑遺址則呉所以拒楚者也自是湖流相通東南連兩浙西入大江舟行無阻矣而漢唐以來言地理者逐以為水源本通盖皆指呉所開為禹貢三江故道耳中江之蛛𢇁馬跡見于羣籍者知此又漢志丹陽郡宛陵縣下云彭澤聚在西南清水西北至蕪湖入江在今寧國府界豈即清弋江乎説文泠水出丹陽宛陵西北入江泠水疑即清水也而應劭乃移而屬之零陵郡泠道縣下故臣瓚以為非也此水不見于江水注為附記之




  水經注釋卷三十五
<史部,地理類,河渠之屬,水經注釋>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釋卷三十六
  仁和趙一清撰
  青衣水 桓水  若水  沫水
  延江水 存水  温水
  青衣水出青衣縣西𫎇山東與沬水合也
  縣故古青衣羌國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年瑕陽人自秦導岷山青衣水來歸漢武帝天漢四年分沈黎郡置西部都尉治青衣主漢民公孫述之有蜀也青衣不服世祖嘉之建武十九年以為郡安帝延光元年置蜀郡屬國都尉青衣王子心慕漢制上求内附順帝陽嘉二年改曰漢嘉嘉得此良臣也縣有䝉山青衣水所發東逕其縣與沫水會於越雋郡之靈闗道一清按此是漢嘉之靈闗山非越雋郡之靈闗道也道元盖為經所誤詳沫水篇青衣水又東卭水注之水出漢嘉嚴道卭來山東至蜀郡臨卭縣東入青衣水
  至犍為南安縣入于江
  青衣水逕平鄉謂之平鄉江益州記曰平鄉江東逕蛾眉山在南安縣界去成都南千里然秋日清澄望見兩山相峙如蛾眉焉青衣水又東流注于大江
  桓水出蜀郡岷山西南行羌中入于南海
  尚書禹貢岷嶓既藝沱⿰氵⿱⿰天天日 -- 潜既道蔡䝉旅平和夷底績鄭元曰和上夷所居之地也和讀曰桓地理志曰桓水出蜀郡蜀山西南行羌中者也尚書又曰西傾因桓是來馬融王肅云西治傾山唯因桓水是來言無他道也余按經據書岷山西傾俱有桓水桓水出西傾山更無别流所導者唯斯水耳禹貢錐指曰古者桓有和音故鄭康成破和為桓晉地道記云梁州自桓水以南為夷書所謂和夷底績此説是也但不當破和為桓耳又曰漢志蜀郡下桓水别是一水行羌中入南海不復經中國班氏指為禹貢之桓水何其繆也酈道元云岷山西傾俱有桓水此亦為班孔作調人耳依鄭説其所指者當為漢志之涐水唐之大渡河而謂此水即西傾所因之桓水大非釋桓水者當以酈注所叙之白水為正浮於潛漢而達江沔故晉地道記曰梁州南至桓水西底黒水東限扞闗今漢中巴郡汶山蜀郡漢嘉江陽朱提涪陵陰平廣漢新都梓潼犍為武都上庸魏興新城皆古梁州之地自桓水以南為夷書所謂和夷底績也然所可當者惟斯水與江耳桓水盖二水之别名為兩江之通稱矣鄭元注尚書言織皮謂西戎之國也西傾雍州之山也雍戎二野之閒人有事於京師者道當由此州而來桓是隴坂名其道盤桓旋曲而上故名曰桓是今其下民謂是坂曲為盤也斯乃元之别致恐乖尚書因桓之義非浮⿰氵⿱⿰天天日 -- 潜入渭之文余考校諸書以具聞見今略緝綜川流沿注之緒雖今古異容本其流俗粗陳所由然自西傾至葮萌入于西漢即鄭元之所謂⿰氵⿱⿰天天日 -- 潜水者也自西漢溯流而届于晉夀界沮漾枝津南歴岡穴迤邐而接漢沿此入漾書所謂浮潛而逾沔矣歴漢川至南鄭縣屬于褒水溯褒暨于衙嶺之南溪水支灌于斜川届于武功而北達于渭水此乃水陸之相闗川流之所經復不乖禹貢入渭之宗實符尚書亂河之義也禹貢錐指曰酈元云自西漢泝流而至晉夀沮漾枝津南枝津即郭璞所云水從沔陽縣南流至漢夀寰宇記所謂三泉故縣南大寒水西流者也歴岡穴迤邐而接漢岡穴即郭璞所謂峒山括地志所謂龍門山大石穴者也又曰水經注以褒斜二水為自沔入渭之道考諸漢史則猶有可疑者河渠書云武帝時有上書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張湯湯問之言抵蜀從故道故道多阪回逺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之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從南陽上沔入褒褒絶水至斜閒百餘里以車轉從斜下下渭如此漢中之穀可致山東從沔無限便于底柱之漕上以為然拜湯子卬為漢中守發數萬人作褒斜道五百餘里道果便近而水多湍石不可漕蘇氏據此以説經曰沔無入渭之道漢人所言褒斜則其道也然褒斜之閒絶水百餘里故曰逾于沔盖禹時通謂褒為沔也竊謂褒斜二水禹時必有相通之道如水經注所云衙嶺之南溪水支灌于斜川者及夏殷之際梁俗變為蠻夷貢職不修貢道遂廢周武王牧野之師八國雖嘗來㑹其後巴蜀恃險復不與中國通逾沔入渭之道其誰知之嘗觀江河之枝流日久亦多陻塞而況深山窮谷之中溪流一線裁得通舟自禹至漢多歴年所豈能長存而不變褒斜二水相通之道禹時自有漢時自無不得據漢史而疑聖經亦不得據酈注而疑漢史也
  若水出蜀郡旄牛徼外東南至故闗為若水也
  山海經曰南海之内黒水之間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又云灰野之山有樹焉青葉赤華厥名若木生崑崙山西附西極也淮南子曰若木在建木西木有十華其光照下地故屈原離騷天問曰羲和未陽若華何光是也然若木之生非一所也黒水之閒厥木所植水出其下故水受其稱焉若水沿流閒闗蜀土黄帝長子昌意徳劣不足紹承大位降居斯水為諸侯焉娶蜀山氏女生顓頊於若水之野有聖徳二十登帝位承少皥金官之政以水徳膺歴矣若水東南流鮮水注之一名州江大渡水出徼外至旄牛道南流入于若水一清按漢志蜀郡旄牛鮮水出徼外南入若水旄牛不曰道續志亦不曰道與注異也又逕越巂大莋縣入繩繩水出徼外山海經曰巴遂之山繩水出焉東南流分為二水其一水枝流東出逕廣柔縣東流注于江其一水南逕旄牛道至犬莋與若水合自下亦通謂之為繩水矣一清按漢志越雋郡遂久縣䋲水出徼外東至僰道入江過郡二行千四百里説文从水作澠詳本篇僰道縣入江注中莋夷也汶山曰夷南中曰昆彌蜀曰卭漢嘉越雋曰莋皆夷種也一清按禹貢錐指曰凡言筰者夷人於大江水上置藤橋謂之筰定筰大筰皆是近水置筰橋處筰與莋同漢志越雋郡定莋縣下云出鹽步北澤在南都尉治
  南過越雋卭都縣西直南至㑹無縣淹水東南流注之卭都縣漢武帝開卭莋置之縣陷為池今因名為卭池南人謂之河一清按漢志越雋邛都縣下云南山出銅有卭池澤范史西南夷傳云南人以為卭河劉昭補註郡國志引南中志曰卭都縣東南數里有水名卭廣都河從廣三十里深百餘丈有魚長一二丈頭特大遙視如戴鐵釡狀河中有唪雋山有雋水言越此水以章休盛也後復反叛元鼎六年漢兵自越雋水伐之一清按有雋水言越此水以章休盛説本應劭漢書音義然漢書西南夷𫝊又作粤雋粤與越通猶百粤之為百越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越之稱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粤耳則越雋二字相連仲瑗之説大抵附㑹道元引之非也以為越雋郡治卭都縣王莽遣任貴為領戎大尹守之更名為集雋也縣故卭都國也越雋水即繩若矣似隨水地而更名矣又有温水冬夏常熱其源可燖雞豚下湯沐洗能治宿疾昔李驤敗李流於温水是也若水又逕㑹無縣縣有駿馬河水出縣東髙山山有天馬徑厥跡存焉馬日行千里民家馬牧之山下或産駿駒言是天馬子河中有貝子胎銅以羊祠之則可取也又有孫水焉水出臺髙縣即臺登縣也孫水一名白沙江南流逕卭都縣司馬相如定西南夷橋孫水即是水也又南至㑹無入若水一清按漢志越雋郡臺登縣孫水南至㑹無入若行七百五十里若水又南逕雲南郡之遂久縣蜻蛉水入焉水出蜻蛉縣西東逕其縣下縣以氏焉有石豬圻長谷中有石豬子母數千頭長老𫝊𫝊言夷昔牧此一朝化為石迄今夷人不敢往牧貪水出焉蜻蛉水又東注于繩水一清按漢志注應劭曰蜻蛉水東入江繩水又逕三絳縣西又逕姑復縣北對三絳縣淹水注之三絳一曰小㑹無故經曰淹至㑹無注若水全氏曰按越雋原有㑹無經之所指乃三絳縣故善長晰言之若水又與母血水合水出益州郡弄棟縣東農山母血谷北流逕三絳縣南北入繩一清按漢志益州郡弄棟縣東農山母血水出北至三絳入繩行五百一十里繩水又東涂水注之水出建寧郡之牧靡縣南山縣山並即草以立名山在縣東北烏句山南五百里山生牧靡草可以解毒百卉方盛鳥多誤食烏喙中毒必急飛往牧靡山啄牧靡以解毒也朱氏謀㙔箋曰李奇曰牧靡即升麻也涂水導源臈谷西北流至越雋入繩一清按漢志益州郡牧靡縣臈涂水所出西北至越雋入䋲過郡二行千二百里今本漢書落谷字當以水經注補之繩水又逕越雋郡之馬湖縣謂之馬湖江又左合卑水縣一清按漢志越雋郡卑水縣孟康曰音班劉昭郡國志補注卑水縣華陽國志云水通馬湖而東流注馬湖江也一清按漢志越雋諸水皆與注合惟蘇示縣下云𡰥江在西北獨無可考耳
  又東北至犍為朱提縣西瀘江水注之
  朱提山名也應劭曰在縣西南縣以氏焉犍為屬國也在郡南千八百許里建安二十年立朱提郡郡治縣故城郡西南二百里得所綰堂琅縣西北行上髙山羊腸䋲屈八十餘里或攀木而升或䋲索相牽而上縁陟者若將階天故袁休明巴蜀志云髙山嵯峨巖石磊落傾側縈迴下臨峭谷行者扳縁牽援䋲索三蜀之人及南中諸郡以為至險有瀘津東去縣八十里水廣六七百步深十數丈多瘴氣鮮有行者晉明帝大寧二年李驤等侵越雋攻臺登縣寧州刺史王遜遣將軍姚岳一清按晉書王遜𫝊作姚崇擊之戰於堂琅驤軍大敗岳追之至瀘水赴水死者千餘人遜以岳等不窮追怒甚髪上衝冠帢裂而卒案永昌郡有蘭倉水出西南博南縣漢明帝永平十二年一清按郡國志是永平二年博南山名也縣以氏之其水東北流出博南山漢武帝時通博南山道渡蘭倉津土地絶逺行者苦之歌曰漢徳廣開不賔渡博南越倉津渡蘭倉為作人一清按作人猶役徒也而華陽國志作為佗人全祖望曰作即莋之省則為當讀去聲唐書張柬之傳引此語作他人則仍華陽志也山髙四十里蘭倉水出金沙越人收以為黄金又有珠光穴穴出光珠又有琥珀珊瑚黄白青珠也蘭倉水又東北逕不韋縣與類水合水出雋唐縣漢武帝置類水西南流曲折又北流東至不韋縣注蘭倉水一清按漢志益州郡雋唐縣類水西南至不韋行六百五十里又東與禁水合水自永昌縣而北逕其郡西水左右甚饒犀象山有鈎蛇長七八丈尾末有岐蛇在山澗水中以尾鈎岸上人牛食之此水傍瘴氣特惡氣中有物不見其形其作有聲中木則折中人則害名曰鬼彈惟十一月十二月差可渡正月至十月經之無不害人故郡有罪人徙之禁傍不過十日皆死也禁水又北注瀘津水又東逕不韋縣北而東北流兩岸皆髙山數百丈瀘峰最為傑秀孤髙三千餘丈是山於晉太康中崩震動郡邑水之左右馬步之徑裁通而時有瘴氣三月四月經之必死非此時猶令人悶吐五月以後行者差得無害故諸葛亮表言五月渡瀘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於蜀故也益州記曰瀘水源出曲羅嶲下三百里曰瀘水兩峰有殺氣暑月舊不行故武侯以夏渡為艱瀘水又下合諸水而總其目焉故有瀘江之名矣自朱提至僰道有水步道有黒水羊官水至嶮難三津之阻行者苦之故俗為之語曰楢溪赤木盤蛇七曲盤羊烏櫳氣與天通看都濩泚住柱呼伊庲降賈子左擔七里又有牛叩頭馬搏顙坂其艱嶮如此也
  又東北至僰道縣入于江
  若水至僰道縣又謂之馬湖江䋲水瀘水孫水淹水大渡水隨決入而納通稱是以諸書録記羣水或言入若又言注繩亦或言至僰道入江正是異水沿注通為一津更無别川可以當之水有孝子石昔縣人有隗叔通者性至孝為母汲江膂水天為出平石至江膂中今猶謂之孝子石可謂至誠發中而休應自天矣
  沫水出廣柔徼外
  縣有石紐鄉禹所生也今夷人共營之地方百里不敢居牧有罪逃野捕之者不逼能藏三年不為人得則共原之言大禹之神所祐之也
  東南過旄牛縣北又東至越嶲靈道縣出𫎇山南靈道縣一名靈闗道漢制夷狄曰道禹貢錐指曰漢靈闗道屬越嶲郡去此地甚逺今蘆山縣西北有靈闗廢縣通典雅州盧山縣有靈闗山是也其地當為沫水之所經盖漢後别置宋書符瑞志云晉咸寧三年黄龍見漢嘉靈闗則縣屬漢嘉之靈闗非越嶲之靈闗道也經注並誤一清按靈史記作零寰宇記雅州盧山縣下云靈闗鎮在縣北八十二里四向險峻控帶蕃蠻一夫守之可以禦百蜀都賦云廓靈闗而為門注云闗為西南漢嘉郡界也又云靈闗山在縣北二十里峰嶺嵯峨山聳十里傍夾大路下有山峽口濶三丈長二百步俗呼為重闗通蠻貊之鄉入白狼夷之境是也縣有銅山又有利慈渚晉太始九年黄龍二見于利慈縣令董元之率吏民觀之以白刺史王濬濬表上之晉朝改護龍縣也沫水出岷山西東流過漢嘉郡南流衝一髙山山上合下開水逕其間山即䝉山也
  東北與青衣水合
  華陽國記曰二水於漢嘉青衣縣東合為一川自下亦謂之為青衣水沫水又東逕開邦縣故平鄉也晉初置沫水又東逕臨卭南而東出于江原縣也
  東入于江
  昔沫水自𫎇山至南安為溷崖水脈漂疾破害舟船歴代為患蜀郡太守李氷發卒鑿平溷崖河神贔怒氷乃操刀入水與神鬬遂平溷崖通正水路開處即氷所穿也一清按溷崖即江水篇之熊耳峽也續志犍為郡南安縣有魚泣津劉昭補注曰蜀都賦注曰魚符津數百步在縣北三十里縣臨大江岸便山嶺相連經益州郡有道廣四五尺深或百丈鏨鑿之迹今存昔唐𫎇所造然則溷崖之闢為李氷始事而成于唐䝉也范史吳漢𫝊章懐注引續志作魚涪津又曰魚鳬津寰宇記引南北八郡志云犍為冇魚鳬津符涪鳬音同通用泣字誤也
  延江水出犍為南廣縣又東至䍧柯鄨縣東屈北流鄨縣故犍為郡治也一清按兩漢晉宋諸志俱不云犍為郡治鄨且鄨屬䍧柯已見經文善長注自為立異何也縣有犍山晉建興元年置平夷郡縣有鄨水出鄨邑西不狼山東與温水合温水一曰煖水出犍為符縣而南入黚水黚水亦出符縣南與温水㑹闞駰謂之闞水俱南入鄨水鄨水於其縣而東注于延江水全氏曰按漢志犍為郡符縣温水南至鄨入黚水黚水亦南至鄨入江䍧柯郡鄨縣不狼山鄨水所出東入沅過郡二行七百三十里令以是注攷之盖温入黚黚入延延入沅以入江也説文温水出涪南入黔水黔字誤當作黚然善長所引却不錯盖流俗本之失也延江水又與漢水合水出犍為漢陽道王莽之新通也山闟谷東至鄨邑入延江水也一清按漢志犍為郡漢陽縣都尉治山闟谷漢水所出東至鄨入延漢陽不云是道續志之犍為屬國晉志之朱提郡下亦無道字漢志續志鄨是縣非邑也二縣注並與史異
  至巴郡涪陵縣注更始水
  更始水即延江枝分之始也延江水北入涪陵水涪陵水出縣東故巴郡之南鄙王莽更名巴亭魏武分巴丘為涪陵郡朱氏謀㙔箋曰晉書地理志蜀置涪陵郡今云魏武分所未詳也全氏曰晉志又云涪陵是劉璋置劉璋之末巴郡入于張魯魯降曹氏更入魏因置三巴見于魏書則亦或嘗立涪陵郡未可知也特史志不詳耳張堪為縣㑹公孫述擊堪同心義士選習水者篾渡堪於小别江即此水也其水北至枳縣入江更始水東入巴東之南浦縣其水注引瀆水石門空岫陰深邃澗闇密傾崖上合恒有落勢行旅避瘴將有逕之無不危心於其下又謂之西鄉水亦謂之西鄉溪溪水閒闗二百許里方得出山又通波注逺復二百餘里東南入遷陵縣也
  又東南至武陵酉陽縣入于酉水
  武陵先賢𫝊曰潘京世長為郡主薄太守趙偉甚器之問京貴郡何以名武陵京答曰鄙郡本名義陵在辰陽縣界與夷相接數為所破光武時移治東山之上遂爾易號𫝊曰止戈為武詩云髙平曰陵於是名焉一清按劉昭補注郡國志曰前書本名武陵不知此對何所據而出酉水北岸有黚陽縣許慎曰温水南入黚盖鄨水以下津流沿注之通稱也故縣受名焉西鄉溪口在遷陵縣故城上五十里左合酉水酉水又東際其故城北又東逕酉陽故縣南而東出也兩縣相去水道可四百許里於酉陽合也
  酉水東南至沅陵縣入于沅一清按酉水源流詳具沅水篇中而俗本目録作沅酉水已是不合所存於卷中者僅此經文而注無一字全氏曰此是延江水篇注中結語後人又妄分之耳何焯亦云酉水入沅當附沅水篇但酉水出於充縣明見漢志而應劭于酉陽縣以為酉水所出葢誤也善長云東逕酉陽則善矣盖酉水自充縣至於此始與延江水合也應劭又曰東入湘亦誤今經文既改𨽻而其目亦削去焉
  存水出犍為𨚲䣕縣全氏曰按水經皆用東漢郡縣名獨𨚲䣕不見于續志或者是和帝以後所并作經時其縣尚在與天水隆慮同一例也
  王莽之孱䣕也益州大姓雍闓反結壘於山繫馬栁柱柱生成林今夷人名曰雍無梁林梁夷言馬也周水自縣東南流逕牧靡縣北又東逕且蘭縣北而東南出也
  東南至鬱林定周縣為周水
  周水又東逕牂柯郡之母斂縣北而東南與母斂水合矣水首受牂柯水東逕母斂縣為母斂水又東注于存水存水又東逕鬱林定周縣為周水盖變名也一清按漢志益州郡嶲唐縣周水首受徼外又鬱林郡定周縣水首受母斂東入潭行七百九十里盖自徼外合母斂水同入潭也
  又東北至潭中縣注于潭
  温水出牂柯夜郎縣
  縣故夜郎侯國一清按漢志應劭注作邑也唐𫎇開以為縣王莽名曰同亭矣温水自縣西北流逕談藁與迷水合水西出益州郡之銅瀨縣談虜山東逕談藁縣右注温水温水又西逕昆澤縣南又逕味縣縣故滇國都也諸葛亮討平南中劉禪建興元年分益州郡置建寧郡於此一清按諸葛南征在建興三年不得有元年置郡事也元字誤當作三字水側皆是髙山山水之間悉是木耳夷居語言不同嗜欲亦異雖曰山居土差平和而無瘴毒温水又西南逕滇池於縣西北池周三百許里上源深廣下流淺狹似如倒流故曰滇池也一清按漢志益州郡滇池縣滇池澤在西北有黒水祠長老𫝊言池中有神馬家馬交之則生駿駒日行五百里晉太元十四年寧州刺史費統言晉寧郡滇池縣兩神馬一白一黒盤戲河水之上有滇州元封三年立益州郡治滇池劉禪建寧郡治也温水又西㑹大澤一清按漢志益州郡滇池縣大澤在西與葉榆僕水合温水又東南逕牂柯之母單縣建興中劉禪割屬建寧郡橋水注之水上承俞元之南池一清按漢志益州郡俞元縣池在南橋水所出東至母單入温行千九百里縣治龍池州周四十七里一名河水一清按漢志益州郡勝休縣河水東至母棳入橋而善長以為即橋水之一名與邪龍分浦後立河陽郡治河陽縣縣在河源州上又有雲平縣並在州中橋水東流逕母單縣注于温温水又東南逕興古郡之母棳縣東王莽更名有棳也與南橋水合水出縣之橋山一清按漢志益州郡母棳縣橋水首受橋山東至中留入潭過郡四行三千一百二十里善長以為南橋盖以别于俞元之橋也全氏曰按善長既加南字以别之矣然南橋水固河水之所入也又謂俞元之橋一名河水則二橋互相出入矣恐有誤東流梁水注之梁水上承河水於俞元縣而東南逕興古之勝休縣王莽更名勝僰縣梁水又東逕母棳縣左注橋水橋水又東注于温温水又東南逕律髙縣南劉禪建興三年分牂柯置興古郡治宛温縣晉書地道記治此温水又東南逕梁水郡南温水上合梁水故自下通得梁水之稱是以劉禪分興古之盢南置郡于梁水縣也一清按宋志梁水太守晉成帝分興古立梁水縣與郡俱立此云蜀置盖東晉復立此郡也温水又南逕鐔封縣北又逕來唯縣東而僕水右出焉
  又東至鬱林廣鬱縣為鬱水
  秦桂林郡也漢武帝元鼎六年更名鬱林郡王莽以為鬱平郡矣應劭地理風俗記曰周禮鬱人掌祼器凡祭醊賔客之祼事和鬱鬯以實樽彝鬱芳草也百草之華煮以合釀黒黍以降神者也或説今鬱金香是也一曰鬱人所貢因氏郡矣温水又東逕増食縣有文象水注之其水導源牂柯句町縣應劭曰故句町國也王莽以為從化文象水𫎇水與盧唯水來細水伐水並自縣東歴廣鬱至増食縣注于鬱水也全氏曰漢志牂柯郡句町縣文象水東至増食入鬱又有盧唯水來細水伐水而䝉水獨無稱又鬱林郡下云有小谿水七并行三千一百一十里
  又東至領方縣東與斤南水合全氏曰按斤南即漢志之斤員宋祁曰一作斤南者也經又别稱斤江又曰員水者是
  縣有朱厓水出臨塵縣東北流驩水注之水源上承牂柯水東逕増食縣而下注朱厓水一清按漢志鬱林郡増食縣驩水首受牂柯東界入朱厓水行五百七十里朱厓水又東北逕臨塵縣王莽之監塵也縣有斤員水侵離水全氏曰四十卷末作侵黎並逕臨塵東入領方縣流注鬱水一清按漢志鬱林郡臨塵縣朱厓水入領方又有斤員水又有侵離水行七百里領方縣斤員水入鬰
  東北入于鬱
  鬱水即夜郎豚水也一清按漢志鬱林郡廣鬱縣鬱水首受夜郎豚水牂柯郡夜郎縣豚水東至廣鬱然則鬱水非即豚水矣范史西南夷𫝊作遯水章懐注引前書地理志亦作遯水也漢武帝時有竹王興于豚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濵有三節大竹流入女子足間推之不去聞有聲持歸破之得一男兒遂雄夷濮氏竹為姓所捐破竹於野成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王嘗從人止大石上命作羮從者白無水王以劍擊石出水今竹王水是也後唐䝉開牂柯斬竹王首夷獠咸怨以竹王非血氣所生求為立嗣帝封三子為侯及死配父廟今竹王三郎祠其神也豚水東北流逕談藁縣東逕牂柯郡且蘭縣謂之牂柯水水廣數里縣臨江上故且蘭侯國一清按漢志應劭注作邑也一名頭蘭牂柯郡治也楚將莊蹻泝沅伐夜郎徑牂柯繫船因名且蘭為牂柯矣漢武帝元鼎六年開王莽更名同亭有柱蒲闗牂柯亦江中兩山名也左思吳都賦云吐浪牂柯者也元鼎五年武帝伐南越發夜郎精兵下牂柯江同㑹畨禺是也一清按漢志牂柯郡下應劭曰臨牂柯江也師古曰牂柯係船杙也華陽國志曰楚頃㐮王時遣莊蹻伐夜郎軍至且蘭椓船于岸而步戰既滅夜郎以且蘭有㭬船牂柯處乃改名為牂柯牂柯水又東南逕母斂縣西母斂水出焉又東驩水出焉又逕鬱林廣鬱縣為鬱水又東北逕領方縣北又東逕布山縣北鬱林郡治也吴陸緒謂子績曰從今以後六十年車同軌書同文何氏曰據吳志此是績語未知酈據何書且績父康裴注引謝承書曰康字季寧拜廬江太守不名緒也太康元年晉果平吴又逕中留縣南與温水合又東入阿林縣潭水注之水出武陵郡鐔成縣玉山東流逕鬱林郡潭中縣周水自西南來注之潭水又東南流與剛水合水西出牂柯母斂縣王莽之有斂也東至潭中縣入潭一清按此段注水道與存水注合潭水又逕中留縣東阿林縣西右入鬱水一清按漢志武陵郡鐔成縣玉山潭水所出東至阿林入鬱過郡二行七百二十里地理志曰橋水東至中留入潭又云領方縣而有橋水余診其川流更無殊津正是橋温亂流故兼通稱作者咸言至中留入潭潭水又得鬱之兼稱而字當為南南橋水也盖書字誤矣全氏曰漢志橋水益州郡有二鬱林郡有一三橋水各為源流善長既以俞元之橋混入母棳之橋兹又以毋棳之橋混入領方之橋一清按漢志鬱林郡領方縣下云又有墧水是又字不是而字亦是墧字从土不从木師古曰墧音橋善長既混而一之而下文又出嶠水則以萌渚嶠為名何也然則南橋水之名直是繆詞豈所見有别本耶鬱水右則留水注之水南出布山縣下逕中留入潭一清按漢志鬱林郡中留縣師古曰留音力救反水名説文溜水出鬱林郡潭水東逕阿林縣又東逕猛陵縣泿水注之又東逕蒼梧廣信縣灕水注之鬱水又東封水注之出臨賀郡馮乗縣西謝沭縣東界牛屯山亦謂之臨水東南流逕萌渚嶠西又東南左合嶠水庾仲初云水出萌渚嶠南流入于臨臨水又逕臨賀縣東又南至郡左㑹賀水水出東北興安縣西北有羅山東南流逕興安縣西盛宏之荆州記云興安縣水邊有平石上有石履言越王渡溪脱履於此賀水又西南流至臨賀郡東右注臨水郡對二水之交㑹故郡縣取名焉臨水又西南流逕郡南又西南逕封陽縣東為封谿水故地理志曰縣在封水之陽一清按此是應劭注非班固原文又西南流入廣信縣南流注于鬱水謂之封谿水口者也一清按續志交阯郡封谿縣建武十九年置劉昭補注引交州記曰有隄防龍門水深百尋大魚登此門化成龍不得過曝鰓㸃額血流此水恒如丹池有秦⿰氵⿱⿰天天日 -- 潜江出嘔山分為九十九流三百餘里共合一口鬱水又東逕髙要縣牢水注之水南出交州合浦郡治合浦縣漢武帝元鼎六年平越所置也王莽更名曰桓合縣曰桓亭孫權黄武七年改曰珠官郡郡不產穀多採珠寶前政煩苛珠徙交趾㑹稽孟伯周為守有惠化去珠復還郡統臨允縣王莽之大允也牢水自縣北流逕髙要縣入于鬱水一清按漢志合浦郡臨允郡下云牢水北入髙要入鬱過郡三行五百三十里鬱水南逕廣州南海郡西泿水出焉又南右納西隨三水全氏曰按西隨三水即葉榆水篇所謂西隨水過交阯分為五水至東界復為三水者也又南逕四㑹浦水上日日南郡盧容縣西古郎究浦内浦口馬援所漕水東南屈曲通郎湖湖水承金山郎究究水北流左㑹盧容夀泠二水盧容水出西南區粟城南髙山而東逕區粟城北又東右與夀泠水合水出夀泠縣界魏正始九年林邑進侵至夀泠縣以為疆界即此縣也夀泠縣以水湊故水得其名東逕區粟城南考古志並無區粟之名應劭地理風俗記曰日南故秦象郡漢武帝元鼎六年開日南郡治西捲縣林邑記曰城去林邑步道四百餘里交州外域記曰從日南郡南去到林邑國四百餘里準徑相符然則城故西捲縣也地里志曰水入海有竹可為杖王莽更之曰日南亭林邑記曰其城治二水之間三方際山南北瞰水東西澗浦流湊城下城西拆十角周圍六里一百七十步東西度六百五十步塼城二丈上起塼墻一丈開方隟孔塼上倚板板上五重層閣閣上架屋屋上架樓髙者樓七八丈下者五六丈城開十三門凡宫殿南向屋宇二千一百餘間市居周繞岨峭地險林邑故兵器戰具悉在區粟多城壘自林邑王范胡達始秦餘徙民染同夷化日南舊風變易俱盡巢棲樹宿負郭接山榛棘蒲薄騰林拂雲幽烟冥緬非生人所安區粟建八尺表日影度南八寸自此影以南在日之南故以名郡望北辰星落在天際日在北故開北戸以向日此其大較也范泰古今善言曰日南張重舉計入洛正旦大㑹明帝問日南郡北向視日也重曰今郡有雲中金城者不必皆有其實日亦俱出於東耳至于風氣暄暖日影仰當官民居止隨情面向東西南北迴背無定人性凶悍果於戰鬬便山習水不閑平地古人云五嶺者天地以隔内外況綿途於海表顧九嶺而彌邈非復行路之逕岨信幽荒之㝠域者矣夀泠水自城西南與盧容水合東注郎究究水所積下潭為湖謂之郎湖浦口有秦時象郡墟域猶存自湖南望外通夀泠從郎湖入四㑹浦元嘉二十年以林邑頑凶歴代難化恃逺負衆慢威背徳北寶既臻南金闕貢乃命偏將與龍驤將軍交州刺史檀和之陳兵日南修文服逺二十三年揚旌從四㑹浦口入郎湖軍次區粟進逼圍城以飛梯雲橋懸樓登壘鉦鼓大作虎士電怒風烈火揚城摧衆陷斬區粟王范扶龍首十五以上戮截無赦樓閣雨血填尸成觀自四㑹南入得盧容浦口晉太康三年省日南郡屬國都尉以其所統盧容縣置日南郡及象林縣之故治晉書地道記曰郡去盧容浦口二百里故秦象郡象林縣治也永和五年征西桓温遣督護滕畯率交廣兵伐范文於舊日南之盧容縣為文所敗即是處也退次九真更治兵文被創死子佛代立七年畯與交州刺史楊平復進軍夀泠浦入頓郎湖討佛于日南故治佛蟻聚連壘五十餘里畯平破之佛逃竄川藪遣大帥面縛請罪軍門遣武士陳延勞佛與盟而還康泰扶南記曰從林邑至日南盧容浦口可二百餘里從口南發往扶南諸國常從此口出也故林邑記曰盡紘滄之徼逺極流服之無外地濵滄海衆國津逕鬱水南通夀泠即一浦也浦上承交阯郡南都官塞浦林邑記曰浦通銅鼓外越安定黄岡心口盖藉度銅鼓即越駱也有銅鼔因得其名馬援取其鼔以鑄銅馬至鑿口馬援所鑿内通九真浦陽晉書地道記九徳郡有浦陽縣交州記曰鑿南塘者九真路之所經也去州五百里建武十九年馬援所開林邑記曰外越紀粟望都一清案此處似缺一字紀粟出浦陽渡便州至典由渡故縣至咸驩咸驩屬九真咸驩已南麞鹿滿岡鳴咆命疇警嘯聒野孔雀飛翔蔽日籠山渡治口至九徳按晉書地道記有九徳縣交州外域記曰九徳縣屬九真郡在郡之南與日南接蠻盧轝居其地死子寶綱代孫黨服從吳化定為九徳郡又為𨽻之林邑記曰九徳九夷所極故以名郡郡名所置周越裳氏之夷國周禮九夷逺極越裳白雉象牙重九譯而來自九徳通類口水源從西北逺荒逕寧州界來也九徳浦内逕越裳究九徳究南陵究按晉書地道記九徳郡有南陵縣晉置也竺芝扶南記山溪瀨中謂之究地理志曰郡有小水五十二并行大川皆究之謂也一清按漢志九真郡下云有小水五十二并八千五百六十里林邑記曰義熙九年交阯太守杜慧度造九真水日與林邑王范胡達戰擒斬胡達二子虜獲百餘人胡達限一清按此處有脱文盖言胡達保險自固也五月慧度自九真水歴都粟浦復襲九真長圍跨山重柵㫁浦驅象前鋒接刄城下連日交戰殺傷乃退地理志曰九真郡漢武帝元鼎六年開治胥浦縣王莽更之曰驩成也晉書地道記曰九真郡有松原縣林邑記曰松原以西鳥獸馴良不知畏弓寡婦孤居散髪至老南移之嶺崪不踰仭倉庚懐春於其北翡翠熙景乎其南雖嚶讙接響城隔殊非獨步難逰俗姓塗分故也自南陵究出于南界蠻進得横山太和三年范文侵交州於横山分界度比景廟由門浦至古戰灣吳赤烏十一年正始九年全氏曰五字注中注交州與林邑於灣大戰初失區粟也渡盧容縣日南郡之屬縣也自盧容縣至無變越烽火至比景縣日中頭上影當身下與影為比如淳曰故以比影名縣闞駰曰比讀蔭庇之庇影在已下言為身所庇也全氏曰吳仁傑曰考古編云舊唐志景州北景縣晉將灌邃破林邑五月五日即其地立表表在北日景在南故郡名日南縣為北景按唐命太史往安南測日景亦云然然王充謂從日南還者問之云不盡然盖惟五月日影在南常時則不然也按水經比景縣音芘影言影為身所芘此爾雅所謂距齊州以南戴日者也宋書州郡志亦作北景盖後來𫝊習成訛立為異義耳斗南以比景為北景豈所見前後漢志有别本與林邑記曰度比景至朱吾朱吾縣浦今之封界朱吾以南有文狼人野居無室宅依樹止宿食生魚肉採香為業與人交市若上皇之民矣縣南有文狼究下流逕通晉書地道記曰朱吾縣屬日南郡去郡二百里此縣民漢時不堪二千石長吏調求引屈都乾為國林邑記曰屈都夷也朱吾浦内通無勞湖無勞究水通夀泠浦元嘉元年交州刺史阮彌之征林邑楊邁出婚不在奮威將軍阮謙之領七千人先襲區粟以過四㑹未入夀泠三日三夜無頓止處凝海直岸遇風大敗楊邁攜婚都部伍三百許船來相救援謙之遭風餘數船艦夜於夀泠浦裏相遇闇中大戰謙之手射楊邁柂工船敗縱横崑崙單舸接得楊邁謙之以風溺之餘制勝理難自此還渡夀泠至温公浦升平二年温放之征范佛於灣分界陰陽圻入新羅灣至焉下一名阿賁浦入彭龍灣隠避風波即林邑之海渚元嘉二十三年交州刺史檀和之破區粟已飛旍盖海將指典沖於彭龍灣上鬼塔與林邑大戰還渡典沖林邑入浦令軍大進持重故也浦西即林邑都也治典沖去海岸四十里處荒流之徼表國越裳之疆南秦漢象郡之象林縣也東濵滄海西際徐狼南接扶南北連九徳後去象林林邑之號建國起自漢末初平之亂人懐異心象林功曹姓區有子名連一清按梁書作逵攻其縣殺令自號為王值世亂離林邑遂立後乃襲代𫝊位子孫三國鼎爭未有所附吳有交土與之鄰接進侵夀泠以為疆界自區連以後國無文史失其纂代世數難詳宗允滅絶無復種裔外孫范熊代立人情樂推後熊死子逸立有范文日南西捲縣夷帥稚家奴也文為奴時山澗牧羊於澗水中得兩鱧魚隠藏挾歸規欲私食郎知檢求文大慙懼起託云將礪石還非為魚也郎至魚所見是兩石信之而去文始異之石有䥫文入山中就石冶銕鍛作兩刀舉刄向鄣因祝曰鱧魚變化冶石成刀斫石鄣破者是有神靈文當治此為國君王斫不入者是刀無神靈進斫石鄣如龍淵干將之斬蘆藁由是人情漸附今斫石尚在魚刀猶存𫝊國子孫如斬蛇之劍也稚嘗使文逺行商賈北到上國多所聞見以晉愍帝建興中南至林邑教王范逸制造城池繕治戎甲經始廓略王愛信之使為將帥能得衆心文纔王諸子或徙或奔王乃獨立成帝咸和六年死無允嗣文迎王子於外國海行取水置毒椰子中飲而殺之遂脅國人自立為王取前王妻妾置髙樓上有從已者取而納之不從已者絶其飲食乃死江東舊事云范文本揚州人少被掠為奴賣墮交州年十五六遇罪當得杖畏怖因逃隨林邑賈人渡海逺去没入于王大被幸愛經十餘年王死文害王二子詐殺侯將自立為王威加諸國一清按通鑑晉紀成帝咸康二年初日南夷帥范稚有奴曰范文後至林邑林邑王范逸愛信之是嵗逸卒文詐迎逸子于他國置毒于椰酒而殺之文自立為王于是出兵攻大岐界小岐界式僕徐狼屈都乾魯扶南等國皆滅之篇中所紀諸地名皆夷王國也屈都徐狼並見前或夷推蠻語口食鼻飲或雕面鏤身脱衣裸種漢魏流赭一清按漢書刑法志云赭衣塞路盖罪人之服注云流赭謂徙人也咸為其用建元二年攻日南九徳九真百姓奔迸千里無烟乃還林邑林邑西去廣州二千五百里城西南角髙山長嶺連接天鄣嶺北接澗大源淮水出郍郍逺界三重長州隠山遶西曲街迴北其嶺南開澗小源淮水出松根界上山壑流隠山繞南曲街迴東合淮流以注典沖其城西南際山東北瞰水重塹流浦周繞城下東南塹外因傍薄城東西横長南北縱狹北邊兩端迴折曲入城周圍八里一百步塼城二丈上起塼墻一丈開方隟孔塼上倚板板上層閣閣上架屋屋上構樓髙者六七丈下者四五丈飛觀鴟尾迎風拂雲縁山瞰水騫翥嵬㟧但制造壯拙稽古夷俗城開四門東為前門當兩淮渚濵於曲路有古碑夷書銘讃前王胡達之徳西門當兩重塹北迴上山山西即淮流也南門度兩重塹對温公壘升平二年交州刺史温放之殺交阯太守杜寶别駕阮朗遂征林邑水陸累戰佛保城自守重求請服聴之今林邑東城南五里有温公二壘是也北門濵淮路㫁不通城内小城周圍三百二十步合堂瓦殿南壁不開兩頭長屋脊出南北南擬背曰西區城内石山順淮面陽開東向殿飛檐鴟尾青璅丹墀榱題角椽多諸古法閣殿上柱髙城丈餘五牛屎為埿墻壁青光迴度曲掖綺牖紫牎椒房嬪媵無别宫觀路寢永巷共在殿上臨踞東軒逕與下語子弟臣侍皆不得上屋有五十餘丘連甍接棟檐宇如承神祠鬼塔小大八廟層臺重榭狀似佛刹郭無市里邑寡人居海岸蕭條非生民所處而首渠以安養國家十世豈乆存哉元嘉中檀和之征林邑其王楊邁舉國夜奔竄山藪據其城邑收寶巨億軍還之後楊邁歸國家國荒殄時人靡存躊蹰崩擗憤絶復蘇即以元嘉二十三年死初楊邁母懐身夢人鋪楊邁金席與其兒落席上金光色起昭晰艶耀華俗謂上金為紫磨金夷俗謂上金為楊邁金父胡達死襲王位能得人情自以靈夢為國祥慶其太子初名咄後楊邁死咄年十九代立慕先君之徳復改名楊邁昭穆二世父子共名知林邑之將亡矣其城隍塹之外林棘荒蔓榛梗冥鬱藤盤筀秀參錯際天其中香桂成林氣清烟澄桂父縣人也棲居此林服桂得道時禽異羽翔集間闗兼比翼鳥不比不飛鳥名歸飛鳴聲自呼此戀鄉之思孔悲桑梓之敬成俗也豫章俞益期性氣剛直不下曲俗容身無所逺適在南與韓康伯書曰惟㯽榔樹最南逰之可觀但性不耐霜不得北植不遇長者之目令人恨深嘗對飛鳥戀土增思寄意謂此鳥其背青其腹赤丹心外露鳴情未達終日歸飛飛不十千路餘萬里何由歸哉九真太守任延始教耕犂俗化交土風行象林知耕以來六百餘年火耨耕藝法與華同名白田種白穀七月火作十月登熟名赤田種赤穀十二月作四月登熟所謂兩熟之稻也至于草甲萌芽穀月代種穜稑早晚無月不秀耕耘功重收獲利輕熟速故也米不外散恒為豐國桑蠶年八熟繭三都賦所謂八蠶之綿者矣其小水崖羃䍥常吐飛溜或雪霏沙漲清寒無底分溪别壑津濟相通其水自城東北角流水上懸起髙橋渡淮北岸即彭龍區粟之通逵也檀和之東橋大戰楊邁被創落象即是處也其水又東南逕船官口船官川源徐狼外夷皆裸身男以竹筒掩體女以樹葉蔽形外名狼㬻所謂裸國者也雖習俗躶袒猶耻無蔽惟依暝夜與人交市闇中齅金便知好惡明朝曉看皆如其言自此外行得至扶南按竺芝扶南記曰扶南去林邑四千里水步道通檀和之令軍入邑浦據船官口城六里者也自船官下注大浦之東湖大水連行潮上西流潮水日夜長七八尺從此以西朔望并潮一上七日水長丈六七七日之後日夜分為再潮水長一二尺春夏秋冬厲然一定髙下定度水無盈縮是曰海運亦曰象水也又兼象浦之名晉功臣表所謂金潾清逕象渚澄源者也其川浦渚有水蟲彌微攅木食船數十日壊源潭湛瀨有鱗魚色黒身五丈頭如馬首伺人入水便來為害山海經曰離耳國雕題國皆在鬱水南林邑記曰漢置九郡儋耳預焉一清按九郡謂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暨儋耳朱崖而為九儋耳朱崖既罷故地理志列七郡之目也民好徒跣耳廣垂以為飾雖男女䙝露不以為羞暑䙝薄日自使人黒積習成常以黒為美離騷所謂元國矣然則儋耳即離耳也王氏交廣春秋曰朱崖儋耳二郡與交州俱開皆漢武帝所置大海中南極之外對合浦徐聞縣清朗無風之日逕望朱崖州如囷廩大從徐聞對渡北風舉㠶一日一夜而至周迴二千餘里徑度八百里人民可十萬餘家皆殊種異類被髪雕身而女多姣好白晳長髪美鬢犬羊相聚不服徳教儋耳先廢朱崖數叛元帝以賈捐之議罷郡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氏南裔異物志曰儋耳朱崖俱在一清按下有脱文應劭張晏皆云在大海中也臣瓉曰茂陵書珠崖治瞫都去長安七千三百一十四里儋耳去長安七千三百六十八里領縣五分為東蕃故山海經曰在鬱水南也鬱水又南自夀泠縣注于海昔馬文淵積石為塘達于象浦建金標為南極之界俞益期牋曰馬文淵立兩銅柱于林邑岸北有遺兵十餘家不反居夀泠岸南而對銅柱悉姓馬自婚姻今有二百戸交州以其流寓號曰馬流言語飲食尚與華同山川移易銅柱今復在海中正賴此民以識故處也林邑記建武十九年馬援樹兩銅柱于象林南界與西屠國分漢之南疆也土人以其流寓號曰馬流世稱漢子孫也山海經曰鬱水出象郡而東南注南海入須陵東南者也一清按漢志鬱林郡廣鬱縣鬱水東至四㑹入海遇郡四行四千三百里應劭曰鬱水出廣信東入海言始或可終則非矣














  水經注釋卷三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釋卷三十七
  仁和趙一清撰
  淹水  葉榆水 夷水  油水
  澧水  沅水  泿水
  淹水出越嶲遂久縣徼外
  吕忱曰淹水一曰復水也
  東南至蜻蛉縣
  縣有禺同山其山神有金馬碧雞光景儵忽民多見之漢宣帝遣誎大夫王褒祭之欲致其雞馬褒道病而卒是不果焉王褒碧雞頌曰敬移金精神馬縹碧之雞故左太沖蜀都賦曰金馬騁光而絶影碧雞儵忽而耀儀
  又東過姑復縣南東入于若水
  淹水逕縣之臨池澤全氏曰漢志越嶲郡姑復縣臨池澤在南又青蛉縣臨池灊在北澤之與灊不知何以分也一清按灊即澤也二縣地界以此而分方輿紀要姑復廢縣在四川㑹川衛南沈約志雲南有東西二古復縣即漢姑復縣青蛉廢縣在雲南姚州大姚縣北而東北逕雲南縣西東北注若水也一清按劉昭郡國志補注引南中志曰縣西髙山相連有大泉水周旋萬步名馮河
  益州葉榆河出其縣北界屈從縣東北流
  縣故滇池葉榆之國也漢武帝元封二年使唐䝉開之以為益州郡郡有葉榆縣縣西北十里有弔鳥山衆鳥千百為羣共㑹鳴呼啁哳每嵗七八月至集六七日則止一嵗六至雉雀來弔夜然火而取之其無嗉不食似特悲者以為義鳥則不取也俗言鳯凰死于此山故衆鳥來弔因名曰弔鳥縣之東有葉榆澤葉榆水所鍾而為此川藪也禹貢錐指曰蔡𫝊述程大昌之論曰樊綽以麗水為黒水恐其狹小不足為界其所稱西洱河者却與漢志葉榆澤相貫廣處可二十里既足以界别二州其流又正趨南海又漢滇池即葉榆之地武帝初開滇嶲時其地古有黒水祠夷人不知載籍必不能附會而綽及道元皆謂此澤以葉榆所漬得名則其水之黒似榆葉積漬所成且其地乃蜀之正西又東北距宕昌不逺宕昌即三苗種裔與三苗之敘于三危者又為相應莫此之明也而傅同叔非之杏溪之識逺過九峯矣葉榆本蠻語與中國文義不同安知為榆樹之葉澤以榆葉所漬得名檢酈注無此言盖亦出樊綽韓汝節云此説尤不通源之黒或由榆葉所漬若流去數千里其色尚不變有是理乎且他處黒水甚多未聞皆有樹葉落其下也宕昌國唐為宕州地州南至扶州四百一十里北至岷州二百五十里盖古梁州之北界而程氏云葉榆河在蜀之正西東北距宕昌不逺訃宕昌西南距大理凡三千餘里而猶謂之不逺豈生不見圖籍乎且葉榆縣在益州郡西七百餘里縣東有葉榆澤其下流雖逕滇池縣南而未嘗有黒水之稱安得謂其所祠即黒水之源哉一清按葉榆范史滇王哀牢𫝊俱作楪榆章懐注云楪或作蝶則此水果非因榆葉所漬致黒足以折九峯之妄而拄樊生之口矣樊綽唐咸通中為安南都護蔡襲從事著蠻書十卷見唐書藝文志
  過不韋縣
  縣故九隆哀牢之國也有牢山其先有婦人名沙臺朱氏謀㙔箋曰後漢書作沙壹居于牢山捕魚水中觸沈木若有感因懐孕產十子後沈木化為龍出水九子驚走小子不能去背龍而坐龍因拕朱氏謀㙔箋曰後漢書作䑛之其母鳥語謂背為九謂坐為隆因名為九隆及長諸兄遂相共推九隆為王後牢山下有一夫一婦生十女九隆皆以為妻遂因孳育皆畫身像龍文衣皆著尾九隆死世世不與中國通漢建武二十三年王遣兵乗箄船南下水攻漢鹿茤民鹿茤民弱小將為所擒于是天大震雷疾雨南風漂起水為逆流波湧二百餘里箄船沈没溺死數千人後數年復遣六王將萬許人攻鹿茤鹿茤王與戰殺六王哀牢耆老共埋之其夜虎掘而食之明旦但見骸骨驚怖引去乃懼耆老謂其小王曰哀牢犯徼自古有之今此攻鹿茤輒被天誅中國有受命之王乎何天祐之明也即遣使道越嶲奏獻求乞内附長保塞徼漢明帝永平十二年置為永昌郡郡治不韋縣盖秦始皇徙吕不韋子孫于此故以不韋名縣沈氏曰常璩云武帝置不韋縣徙南越相吕嘉宗族于此因名不韋以章其先人之惡非秦徙也北去葉榆六百里葉榆水不逕其縣自不韋北注者盧倉禁水耳葉榆水自縣南逕遂久縣東又逕姑復縣西與淹水合又東南逕永昌邪龍縣縣以建興三年劉禪分𨽻雲南于不韋縣為東北
  東南出益州界
  葉榆水自邪龍縣東南逕秦臧縣南與僕水同注滇池澤於連然雙柏縣也葉榆水自澤又東北流逕滇池縣南又東逕同並縣南又東逕漏江縣伏流山下復出蝮口謂之漏江左思蜀都賦曰漏江洑流潰其阿汨若湯谷之揚濤沛若濛汜之湧波諸葛亮之平南中也戰于是水之南葉榆水又逕賁古縣北東與盤江合盤水出律髙縣東南盢町山一清按漢志注師古曰盢音呼鶪反町音挺東逕梁水郡北賁古縣南水廣百餘步深處十丈甚有瘴氣朱裒之反李恢追至盤江者也建武十九年伏波將軍馬援上言從麋泠出賁古擊益州臣所將越駱萬餘人便習戰鬬者二千兵以上弦毒矢利以數發矢往如雨所中輒死愚以行兵此道最便盖承藉水利用為神㨗也盤水又東逕漢興縣山溪之中多生卭竹桄榔樹樹出麪而夷人資以自給故蜀都賦曰卭竹縁嶺又曰麪有桄榔盤水北入葉榆水諸葛亮入南中戰於盤東是也
  入牂柯郡西隨縣北為西隨水又東出進桑闗
  進桑縣牂柯之南部都尉治也水上有闗故曰進桑闗也故馬援言從麋泠水道出進桑王國至益州賁古縣轉輸通利盖兵車資運所由矣全氏曰漢志牂柯郡西隨縣麋水西受徼外東至麋泠入尚龍谿過郡二行千一百六里都夢縣壺水東南至麋泠入尚龍谿過郡二行千一百六十里益州來唯縣勞水出徼外東至麋泠入南海過郡二行三千五百六十里是皆所云麋泠水道也而壺水獨無聞自西隨至交阯崇山接險水路三千里葉榆水又東南絶温水而東南注于交阯
  過交阯麋泠縣北分為五水絡交阯郡中至東界復合為三水東入海
  尚書大𫝊曰堯南撫交阯于禹貢荆州之南垂幽荒之外故越也周禮南八蠻雕題交阯有不粒食者焉春秋不見于𫝊不通于華夏在海島人民鳥語秦始皇開越嶺南立蒼梧南海交阯象郡漢武帝元鼎二年始并百越啟七郡于是乃置交阯刺史以督領之初治廣信所以獨不稱州時又建朔方郡已始開北垂遂辟交阯於南為子孫基阯也一清按後漢書章懐注引輿地志云其夷足大指開折兩足並立趾則相交趾與阯同古字通用然則非因武帝置郡而有子孫基阯之説也此盖襲應劭漢官儀之文麋泠縣漢武帝元鼎六年開都尉治交州外域記曰越王令二使者典主交阯九真二郡民後漢遣伏波將軍路博徳討越王路將軍到合浦越王令二使者齎牛百頭酒千鍾及二郡民戸口簿詣路將軍乃拜二使者為交阯九真太守主諸雒將主民如故全氏曰按交阯長稱西于王見漢書功臣表左將黄同斬之不稱越亦非迎降者晉書地道記謂南越侯織封羸𨻻侯亦非也交阯郡及州本治於此也州名為交州後朱䳒雒將子名詩索麋泠雒將女名徴側為妻一清按索妻猶言娶婦范史南蠻西南夷𫝊云嫁為朱鳶人詩索妻繆之甚矣側為人有膽勇將詩起賊攻破州郡服諸雒將皆屬徴側為王治麋泠縣得交阯九真二郡民二嵗調賦後漢遣伏波將軍馬援將兵討側詩走入金溪究全氏曰按金谿范史作禁谿章懐注引越志作金溪穴一清按穴乃究字之誤三嵗乃得爾時西蜀並遣兵共討側等悉定郡縣為令長也山多大蛇名曰蚺蛇長十丈圍七八尺常在樹上伺鹿獸鹿獸過便低頭繞之有頃鹿死先濡令溼訖便吞頭角骨皆鑚皮出山夷始見蛇不動時便以大竹籖籖蛇頭至尾殺而食之以為珍異故楊氏南裔異物志一清按隋書經籍志交州異物志一卷楊孚撰曰髯惟大蛇既洪且長采色駮犖其文錦章食豕吞鹿腴成養創賔享嘉宴是豆是觴言其養創之時肪腴甚肥搏之以婦人衣投之則蟠而不起走便可得也此二水左水東北逕望海縣南建武十九年馬援征徴側置又東逕龍淵縣北又東合南水自麋泠縣東逕封溪縣北交州外域記曰交阯昔未有郡縣之時土地有雒田其田從潮水上下民墾食其田因名為雒民設雒王雒侯主諸郡縣縣多為雒將雒將銅印青綬後蜀王子將兵三萬來討雒王雒侯服諸雒將蜀王子因稱為安陽王後南越王尉他舉衆攻安陽王安陽王有神人名皋通下輔佐為安陽王治神弩一張一發殺三百人南越王知不可戰却軍住武寧縣按晉太康記縣屬交阯全氏曰九字注中注南越遣太子名始降服安陽王稱臣事之安陽王不知通神人遇之無道通便去語王曰能持此弩王天下不能持此弩者亡天下通去安陽王有女名曰媚珠見始端正珠與始交通始問珠令取父弩視之始見弩便盜以鋸截弩訖便逃歸報南越王南越進兵攻之安陽王發弩弩折遂敗安陽王下船逕出于海今平道縣後王宫城見有故處晉太康地記縣屬交阯全氏曰九字注中注南越遂服諸雒將馬援以西南治逺路逕千里分置斯縣治城郭穿渠通道溉灌以利其民縣有猩猩獸形若黄狗又狀貆㹠人面頭顔端正善與人言音聲麗妙如婦人好女對語交言聞之無不酸楚其肉甘美可以㫁穀窮年不厭又東逕浪泊馬援以其地髙自西里進屯此又東逕龍淵縣故城南又東左合北水建安二十三年一清按泿水篇注作二十二年立州之始蛟龍蟠編于水南北二津故改龍淵以龍編為名也盧循之冦交州也交州刺史杜慧度率水步晨出南津以火箭攻之燒其船艦一時潰散循亦中矢赴水而死于是斬之𫝊首京師慧度以斬循勲封龍編侯劉欣期交州記曰龍編縣功曹左飛曽化為虎數月還作吏既言其化亦化無不在牛哀易虎不識厥兄當其革狀安知其譌變哉其水又東逕曲易縣東流注于泿鬱經言於郡東界復合為三水此其一也全氏曰當作此其二也二水謂南水北水其次一水謂中水合之為三水其次一水東逕封谿縣南又西南逕西于縣南又東逕羸𨻻縣北又東逕北帶縣南又東逕稽徐縣涇水注之水出龍編縣髙山東南流入稽徐縣注于中水中水又東逕羸𨻻縣南交州外域記曰縣本交阯郡治也林邑記曰縣自交阯南行都官塞浦出焉其水自縣東逕安定縣北帶長江江中有越王所鑄銅船潮水退時人有見之者其水又東流隔水有泥黎城言阿育王所築也又東南合南水南水又東北逕九徳郡北交州外域記曰交阯郡界有扶嚴究在郡之北隔渡一江即是水也江北對交阯朱䳒縣又東逕浦陽縣北又東逕無切縣北建武十九年九月馬援上言臣謹與交阯精兵萬二千人與大兵合二萬人船車大小二千艘自入交阯于今為盛十月援南入九真至無切縣賊渠降進入餘發渠帥朱伯棄郡亡入深林巨藪犀象所聚羣牛數千頭時見象數十百為羣援又分兵入無編縣王莽之九真亭全氏曰六字注中注至居風縣帥不降並斬級數十百九真乃靖其水又東逕勾漏縣縣帶江水江水對安定縣林邑記所謂外越安定紀粟者也江中有潛水牛形似水牛上岸鬭角軟還入江水角堅復出又東與北水合又東注鬱亂流而逝矣此其三也平撮通稱同歸鬰海故經有入海之文矣
  夷水出巴郡魚復縣江
  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蜀人見其澄清因名清江也一清按應劭曰夷山在夷陵西南又云夷水出巫東入江然夷水之源最逺方輿紀要云源出蠻中南流名柘林溪經天池洛浦名黔黎溪南至金洞唐崖入黔江縣名黔江又云黔江自貴州思州之上費溪發源經五十八節名灘至黔州境分流入黔江縣界為施州江入湖廣施州衛謂之清江是也水源之逺如此是以善長不記其所出而以佷山清江為限至應劭所云夷山似因夷水得名大類常璩漾山漾水之殊目不足為據江水篇經云江水又東南過夷道縣北夷水從佷山縣南東北注之注云夷道縣為二江之㑹是夷水出江入江而胡朏明云禹循江而南且東以至于巫山乃不出三峽而並夷水以東且南逾澧水沅水以至于衡山導江云東别為沱又東至于澧則不經三峽可知又云夷水首出魚復江尾入宜都江行五百餘里是亦荆州之沱也古時自巴入楚避三峽之險皆由此路史記張儀説楚王曰秦西有巴蜀大船積粟起于汶山浮江以下至楚三千餘里舫船載卒一日行三百餘里不至十日而拒扞闗扞闗驚則從境以東盡城守矣黔中巫郡非三峽之有此言舟師自夷水入楚也楚世家肅王四年蜀伐楚取兹方于是楚為扞闗以拒之水經注江水自江闗東逕弱闗捍闗盖大江出三峽逕弱闗江沱出佷山逕捍闗劃然兩道儀言浮江以下拒扞闗則不徑巫峽明矣夷水受江處不知何時日就湮塞後漢建武中公孫述遣將田戎等乗枋箄下江闗拔夷道夷陵光武命岑彭吳漢伐之泝江而上則皆取道于三峽而不復由夷水矣盖其時水已淺狹不勝戰艦自後荆梁用師未有不由峽江者然酈注云河渠裁得通船則後魏時猶存下逮唐初建始之北遂成㫁港故章懐注西南夷𫝊寰宇記明一統志不復知此水出西北奉節之大江而以為西南施州衛之山源然自漢志已不言首受江未知何故班氏疎畧頗多水經注源委詳明而又有張儀之言為證無可疑者禹導江自梁入荆必浮此水也東樵此言較宛溪為覈然則夷水乃跨有荆梁之沱禹貢所記二州指此已偹紛紛鄆江玉輪江𨞪江枝江皆後起之名耳昔廩君浮土舟於夷水據扞闗而王巴是以法孝直有言魚復扞闗臨江據水實益州禍福之門夷水又東逕建平沙渠縣縣有巫城南岸臨水山道五百里其水歴縣東出焉
  東南過佷山縣南
  夷水自沙渠縣入水流淺狹裁得通船東逕難留城南城即山也獨立峻絶西面上里餘得石穴把火行百許步得二大石磧並立穴中相去一丈俗名陰陽石陰石常溼陽石常燥毎水旱不調居民作威儀服飾往入穴中旱則鞭陰石應時雨多雨則鞭陽石俄而天晴相承所説往往有效但捉鞭者不夀人頗惡之故不為也東北面又有石室可容數百人毎亂民入室避賊無可攻理因名難留城也昔巴蠻有五姓未有君長俱事鬼神乃共擲劍於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相乃中之又令各乗土舟約浮者當以為君唯務相獨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乃乗土舟從夷水下至鹽陽鹽水有神女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願留共居廩君不許鹽神暮輙來宿旦化為蟲羣飛蔽日天地晦暝積十餘日廩君因伺便射殺之天乃開明廩君乗土舟下及夷城夷城石岸嶮曲其水亦曲廩君望之而嘆山崖為崩廩君登之上有平石方二丈五尺因立城其傍而居之四姓臣之死精魂化而為白虎故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祀鹽水即夷水也全氏曰按江水篇夷水出夷谿鹽水出巫谿今此合為一又有鹽石即陽石也盛宏之以是推之疑即廩君所射鹽神處也將知陰石是對陽石立名矣亊既鴻古難為明徴夷水又東逕石室在層巖之上石室南向水出其下懸崖千仭自水上逕望見毎有陟山嶺者扳木側足而行莫知其誰村人駱都小時到此室邊採蜜見一仙人坐石牀上見都凝矚不轉都還招村人重往則不復見鄉人今名為仙人室袁山松云都孫息尚存夷水又東與温泉三水合大溪南北夾岸有温泉對注夏煖冬熱上常有霧氣痬疾百病浴者多愈父老𫝊此泉先出鹽于今水有鹽氣夷水有鹽水之名此亦其一也夷水又東逕佷山縣故城南縣即山名也孟康曰音恒出藥草恒山今世以銀為音也全氏曰孟康曰下十七字注中注舊武陵之屬縣南一里即清江東注矣南對長楊溪溪水西南潛穴穴在射堂村東六七里谷中有石穴清泉濆流三十許步復入穴即長楊之源也水中有神魚大者二尺小者一尺居民釣魚先陳所須多少拜而請之拜訖投釣餌得魚過數者水輙波湧㬥風卒起樹木摧折水側生異花路人欲摘者皆當先請不得輙取水源東北之風井山迴曲有異勢穴口大如盆𡊮山松云夏則風出冬則風入春秋分則静余往觀之其時四月中去穴數丈須㬰寒慄言至六月中尤不可當往人有冬過者置笠穴中風吸之經月還步楊溪得其笠則知⿰氵⿱⿰天天日 -- 潜通矣其水重源顯發北流注于夷水此水清泠甚於大溪縱暑伏之辰尚無能澡其津流也縣北十餘里有神穴平居無水時有渇者誠啟請乞輒得水或戲求者水終不出縣東十許里至平樂村又有石穴出清泉中有潛龍毎至大旱平樂村左近村居輦草穢著穴中龍怒須㬰水出蕩其草穢傍側之田皆得澆灌從平樂順流五六里東亭村北山甚髙峻上合下空空徼東西廣二丈許髙起如屋中有石牀甚整頓傍生野韭人往乞者神許則風吹别分隨偃而揃不得過越不偃而揃輒凶往觀者去時特平暨處自然恭肅矣
  又東過夷道縣北
  夷水又東逕虎灘岸石有虎像故因以名灘也夷水又東逕釡瀨其石大者如釡小者如刁斗形色亂真唯實中耳夷水又東北有水注之其源百里與丹水出西南望州山山形竦峻峰秀甚髙東北白巖壁立西南小演通行登其頂平可有三畆許上有故城城中有水登城望見一州之境故名望州山俗語訛今名武鍾山山根東有湧泉成溪即丹水所發也下注丹水天陰欲雨輙有赤氣故名曰丹水矣丹水又逕亭下有石穴甚深未嘗測其逺近穴中蝙蝠大者如烏悉多倒懸元中記曰蝙蝠百嵗者倒懸得而服之使人神仙穴口有泉冬温夏冷一清按此處有脱文盖言泉水有魚故下有秋藏春逰之文秋則入藏春則出遊民至秋闌㫁水口得魚大者長四五尺骨軟肉美異於餘魚丹水又逕其下積而為淵淵有神龍毎旱村人以菵草投淵上流魚則多死龍怒當時大雨丹水又東北流兩岸石上有虎跡甚多或深或淺皆悉成就自然咸非人工丹水又北注于夷水水色清澈與大溪同夷水又東北逕夷道縣北而東注
  東入于江
  夷水又逕宜都北東入大江有涇渭之比亦謂之佷山北溪水所經皆石山略無土岸其水虚映俯視逰魚如乗空也淺處多五色石冬夏激素飛清傍多茂木空岫静夜聴之恒有清響百鳥翔禽哀鳴相和巡頽浪者不覺疲而忘歸矣
  油水出武陵孱陵縣西界
  縣有白石山油水所出東逕其縣西與洈水合水出髙成縣洈山東逕其縣下東至孱陵縣入油水也
  東過其縣北
  縣治故城王莽更名孱陸也劉備孫夫人權妹也又更修之其城背油向澤
  又東北入于江
  油水自孱陵縣之東北逕公安縣西又北流注于大江
  澧水出武陵充縣西歴山東過其縣南
  澧水自縣東逕臨澧零陽二縣故界水之南岸白石雙立厥狀類人髙各三十丈周四十丈古老𫝊言昔充縣尉與零陽尉共論封境因相傷害化而為石東標零陽西揭充縣後即其地為臨澧縣之故治臨側澧水即為縣名晉太康四年置澧水又東茹水注之水出龍茹山水色清澈漏石分沙莊辛説楚襄王所謂飲茹溪之流者也茹水東流入澧水
  又東過零陽縣之北
  澧水東與温泉水㑹水發北山石穴中長三十丈冬夏沸湧常若湯焉温水南流注于澧水澧水又東合零溪水源南出零陽之山歴溪北注澧水一清按漢志武陵郡零陽縣應劭曰零水所出東入湘殆即零溪也而道元以為入澧澧水又東九渡水注之水南出九渡山山下有溪又以九渡為名山獸咸飲此水而逕越他津皆不飲之九渡水北逕僊人樓下傍有石形極方峭世名之為僊樓水自下歴溪曲折逶迤傾注行者間闗毎所褰泝山水之號盖亦因事生焉九渡水又北流注于澧水澧水又東婁水入焉水源出巴東界東逕天門郡婁中縣北又東逕零陽縣注于澧水澧水又東逕零陽縣南郡縁零溪以著稱矣澧水又逕澧陽縣右㑹渫水水出建平郡東逕渫陽縣南晉太康中置渫水又左合黄水水出零陽縣西北連巫山溪出雄黄頗有神異採之常以冬月祭祀鑿石深數丈方得佳黄故溪水取名焉黄水北流注于渫水渫水又東注澧水謂之渫口澧水又東逕澧陽縣南南臨澧水晉太康四年立天門郡治也吳永安六年武陵郡嵩梁山髙峰孤竦素壁千尋望之苕亭有似香爐其山洞開元朗如門髙三百丈廣二百丈門角上各生一竹倒垂下拂謂之天帚孫休以為嘉祥分武陵置天門郡澧水又東歴層步山髙秀特立山下有峭澗泉流所發南流注于澧水
  又東過作唐縣北
  作唐縣後漢分孱陵縣置澧水入縣左合涔水水出西南天門郡界南流逕涔坪屯屯堨涔水溉田數千頃一清按説文涔陽渚在郢中又東南流注于澧水澧水又東澹水出焉澧水又南逕故郡城東東轉逕作唐縣南澧水又東逕南安縣南晉太康元年分孱陵立澹水注之水上承澧水於作唐縣東逕其縣北又東注于澧謂之澹口一清按澹水三國時亦曰誕水吳書黄盖𫝊所謂巴醴由誕者也由即油水誕即澹水也王仲宣贈士孫文始詩曰悠悠澹澧者也澧水又東與赤沙湖水㑹湖水北通江而南注澧謂之沙口澧水又東南注于沅水曰澧口盖其枝瀆耳離騷曰沅有芷兮澧有蘭
  又東至長沙下巂縣西北東入于江
  澧水流注于洞庭湖俗謂之曰澧江口也
  沅水出牂柯且蘭縣一清按漢志續志皆云故且蘭至晉志始去故字宋志云且蘭令漢舊縣云故且蘭是也此條經文與按江水篇氐道縣同一例為旁溝水又東至鐔成縣為沅水志云方輿紀要沅江在沅州府西南五里自貴州番界入沅州境又云㵲水在州南四里又引熊氏曰今辰州之武溪即古舞水沅州之㵲溪盖即沅水之異名耳按諸書皆謂㵲水即沅水是混㵲沅而一之其説均非不可不辨盖熊氏之以㵲水即沅水者由誤以武溪即潕水且今瀘溪縣志亦祖其説是踵誤也夫無水之名見于水經注武溪之名亦見于水經注水經注謂武溪源出武山南注于沅後漢書注今辰州盧浮縣西有武山髙可萬仭元和郡縣志亦云盧水在盧溪縣西二百五十里即武溪所出是武溪可名盧水而按其源流與出自故且蘭東南入沅之無水逈别顧熊氏之為此説或因荆州記五溪有武溪無潕溪故遂以武溪當潕溪與不知五溪之名出入不一武溪之不能當潕溪猶潕溪之不能當沅溪也惟見于水經注者為足據耳至于顧氏之言則又泥解水經注何也漢書注言無水首受故且蘭又言沅水出牂柯首受與出既異文則義固自有别是沅與潕本二水也水經言沅水至鐔成縣為沅水鐔成今黔陽也水經注言無水南流至無陽故縣無陽故縣今芷江也安得謂無陽即鐔成耶乃或者疑經文有沅水東逕無陽縣句可以證沅無摠一水之説不知舊本此段經文自沅水出牂柯云云至東至鐔成縣為沅水句止下云東逕無陽縣五字則注起語也酈道元北魏人其所謂無陽縣者乃晉義熙中徙故鐔成之無陽亦即今黔陽已非漢舊故稱漢之無陽為故縣以别之且下即云無水出故且蘭南流至無陽故縣者盖謂沅之上流另有一支之水流入于沅故注文至謂之潕口句下又云沅水東逕無陽縣前有故字而後無故字則五字之非經文可知自朱鬰儀移作經文且自謂據宋本改正鬰儀號稱博雅其㸃竄古人不無穿鑿附㑹顧氏不細繹經注漫以沂始析流為得解強合為一以誤後人而莫有知其非者尤可怪也東逕無陽縣一清按後漢省無陽故不見于續志晉志作舞陽宋志云太康地志有盖復立也此句之首注有脱文朱謀㙔箋曰舊本作注文據宋本是經文非是瑭珠沅州府
  無水出故且蘭南流至無陽故縣縣對無水因以氏縣無水又東南入沅謂之無口一清按漢志無水首受故且蘭南入沅行八百九十里沅水東逕無陽縣南臨運水水源出東南岸許山西北逕其縣南流注于熊溪熊溪南帶移山一清按泿水篇注無陽縣有移溪殆即熊溪也山本在水北夕中風雨旦而山移水南故山以移為名盖亦蒼梧郁州東武恠山之類也熊溪下注沅水沅水又東逕辰陽縣縣有龍溪水南出于龍嶠之山北流入于沅沅水又東滏水注之南出扶陽之山北流㑹于沅沅水又東與序溪合水出武陵郡義陵縣鄜梁山西北流逕義陵縣王莽之建平縣也治序溪其城劉備之秭歸馬良出五溪綏撫蠻夷良率諸蠻所築也一清按義陵縣後漢廢蜀志先主傳軍次秭歸武陵五谿蠻夷遣使請兵將軍吳班陳式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縁山絶嶺于夷道猇亭駐營自佷山通道武陵遣侍中馬良安撫五谿蠻夷咸相響應良所築城即故義陵城也之猶往也所治序溪最為沃壌良田數百頃特宜稻修作無廢又西北入于沅一清按漢志武陵郡義陵縣鄜梁山序水所出西入沅沅水又東合柱水水導柱溪北流注沅一清按序水方輿紀要作溆水引舊志云今溆浦縣南有雙龍江其水一自縣南百二十里之龍潭發源一自縣東二十里龍灣發源流經縣南二里之龍堆合流而西入于沅盖即序溪矣注又别名之曰柱溪柱序音同通用故耳沅水又東逕辰陽縣南東合辰水水出縣三山谷一清按漢志武陵郡辰陽縣三山谷辰水所出南入沅行七百五十里東南流合獨母水水源南出龍門山歴獨母溪北入辰水辰水又逕其縣北舊治在辰水之陽故即名焉楚辭所謂夕宿辰陽者也王莽更名㑹亭矣辰水又右㑹沅水名之為辰溪口武陵有五溪謂雄溪樠溪無溪酉溪辰溪其一焉夾溪悉是蠻左所居故謂此蠻為五溪蠻也沅水又逕沅陵縣西武溪源出武山與酉陽分山水源石上有盤瓠跡猶存矣盤瓠者髙辛氏之畜狗也其毛五色髙辛氏患犬戎之暴乃慕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軍吴將軍頭者妻以少女下令之後盤瓠遂銜吳將軍之首於闕下帝大喜未知所報女聞之以為信不可違請行乃以配之盤瓠負妻入南山上石室中所處嶮絶人迹不至帝悲思之遣使不得進經三年生六男六女盤瓠死因自相夫妻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裁置皆有尾其母白帝賜以名山其後滋蔓號曰蠻夷今武陵郡夷即盤瓠之種落也其狗皮毛嫡孫世寶録之武水南流注于沅沅水又東施水注之水南出施山溪源有陽欺崖崖色純素望同積雪下有二石室先有人處其間細泉輕流望川競注故不可得以言也施水北流㑹于沅沅水又東逕沅陵縣北漢故頃侯吳陽之邑也一清按漢表陽以髙后元年封王莽改曰沅陸縣北枕沅水沅水又東逕縣故治北移縣治之舊城置都尉府因岡傍阿勢盡川陸臨沅對酉二川之交㑹也酉水導源益州巴郡臨江縣故武陵之充縣酉原山東南流逕無陽故縣南又東逕遷陵故縣界與西鄉溪合即延江之枝津更始之下流謂之西鄉溪口酉水又東逕遷陵故城北王莽更名曰遷陸也酉水東逕酉陽故縣南縣故酉陵也酉水又東逕沅陵縣北又東南逕潘承明壘西承明討五溪蠻營軍所築也其城跨山枕谷酉水又南注沅水闞駰謂之受水其水所決入名曰酉口一清按漢志武陵郡充縣酉原山酉水所出南至沅陵入沅行千二百里沅水又逕竇應明城側應明以元嘉初伐蠻所築也沅水又東溪水南出茗山山深迴嶮人獸岨絶溪水北㵼沅川沅水又東與諸魚溪水合水北出諸魚山山與天門郡之澧陽縣分嶺溪水合南流㑹于沅沅水又東夷水入焉水南出夷山北流注沅夷山東接壺頭山一清按章懐後漢書注引武陵記曰此山與東海方壺山相似神仙多所逰集故名壺頭山也山髙一百里廣圓三百里山下水際有新息侯馬援征武溪蠻停軍處壺頭徑曲多險其中紆折千灘援就壺頭希効早成道遇瘴毒終没于此忠以獲謗信可悲矣劉澄之曰沅水自壺頭枝分三十三渡逕交阯龍編縣東北入海胍水尋梁乃非闗究但古人許以𫝊疑聊書所聞耳
  又東北過臨沅縣南
  臨沅縣與沅南縣分水沅南縣西有夷望山孤竦中流浮嶮四絶昔有蠻民避冦居之故謂之夷望也南有夷望溪水南出重山逺注沅沅水又東得闗下山東帶闗溪㵼注沅潰沅水又東歴臨沅縣西為明月池白璧灣灣狀半月清潭鏡澈上則風籟空𫝊下則泉響不㫁行者莫不擁檝嬉逰徘徊愛玩沅水又東歴三石間鼎足均跱秀若削成其側茂竹便娟致可翫也又東帶緑蘿山頽巖臨水懸蘿釣渚漁詠幽谷浮響若鐘朱氏謀㙔箋曰御覽引水經注云緑蘿𫎇羃頽巖臨水實釣渚漁詠之勝地其送響若鐘音信為神仙之所居沅水又東逕平山西南臨沅水寒松上蔭清泉下注栖託者不能自絶於其側沅水又東逕臨沅縣南縣南臨沅水因以為名王莽更之監沅縣也縣南有晉徴士漢夀人龔元之墓銘太元中車武子立縣治武陵郡下本楚之黔中郡矣秦昭襄王二十七年使司馬錯以隴蜀攻楚楚割漢北與秦至三十年秦又取楚巫黔及江南地以為黔中郡漢髙祖二年割黔中故治為武陵郡王莽更之建平郡也南對沅南縣後漢建武中所置也縣在沅水之陰因以沅南為名縣治故城昔馬援討臨鄉所築也沅水又東歴小灣謂之枉渚渚東里許便得枉人山山西帶脩溪一百餘里茂竹便娟披溪蔭渚長川逕引逺注于沅沅水又東入龍陽縣有澹水出漢夀縣西楊山南流東折逕其縣南縣治索城即索縣之故城也漢順帝陽嘉中改從今名闞駰以為興水所出東入沅而是水又東歴諸湖方南注沅亦曰漸水也水所入之處謂之鼎口一清按漢志武陵郡索縣漸水東入沅沅水又東歴龍陽縣之汜州州長二十里吳丹楊太守李衡植柑于其上臨死勑其子曰吾州里有木奴千頭不責衣食嵗絹千疋太史公曰江陵千樹橘可當封君此之謂矣吳末衡柑成嵗絹千疋今州上猶有陳根餘枿盖其遺也全氏曰胡三省曰汎州乃柑州非橘州湘水篇臨湘縣之橘州乃衡所植也晏公類要曰湘江四州橘州其一焉張舜民郴行録橘州東對潭州以是知非汎州也沅水又東逕龍陽縣北城臨側沅水沅水又東合夀溪内通大溪口有木連理根各一岸而陵空交合其水上承諸湖下注沅水
  又東至長沙下巂縣西北入于江一清按漢志牂柯郡故且蘭縣沅水東南至益陽入江資水篇經文與班志合則此條不容有參錯且與澧水篇經文相同惟少一東字耳沅水下注洞庭湖方㑹于江
  泿水出武陵鐔成縣北界沅水谷
  山海經曰禱過之山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是也
  南至鬱林潭中縣與鄰水合
  水出無陽縣縣故鐔成也晉義熙中改從今名俗謂之移溪溪水南歴潭中注于泿水
  又東至蒼梧猛陵縣為鬱溪又東至髙要縣為大水鬰水自鬱林之阿林縣東逕猛陵縣全氏曰漢按志蒼梧郡猛陵縣龍山合水所出南至布山入海而善長不志猛陵縣在廣信之西南王莽之猛陸也泿水於縣左合鬱溪亂流逕廣信縣地理志曰蒼梧郡治武帝元鼎六年開王莽之新廣郡縣曰廣信亭王氏交廣春秋一清按虞喜志林云太康八年廣州大中正王範上交廣二州春秋元封五年交州自羸𨻻縣移治於此建安十六年吳遣臨淮步騭為交州刺史將武吏四百人之交州道路不通蒼梧太守長沙吴巨擁衆五千騭有疑于巨先使諭巨巨迎之于零陵遂得進州巨既納騭而後有悔騭以兵少恐不存立巨有都督區景勇略與巨同士為用騭惡之陰使人請巨巨往告景勿詣騭騭請不已景又往乃於㕔事前中庭俱斬以首狥衆即此也鬱水又逕髙要縣晉書地理志曰縣東去郡五百里刺史夏避毒徙縣□居也縣有鵠奔亭廣信蘇施妻始珠鬼訟于交州刺史何敞處事與釐亭女鬼同王氏交廣春秋曰步騭殺吴巨區景使嚴舟船合兵二萬下取南海蒼梧人衡毅錢博宿巨部伍興軍逆騭于蒼梧髙要峽口兩軍相逢於是遂交戰毅與衆投水死者千有餘人一清按三國志吴書吕岱傳云髙涼賊帥錢博乞降岱因承制以博為髙涼西部都尉方輿紀要髙涼山在髙州府東北九十里本名髙梁衡毅錢博拒步騭于髙要峽口毅死博與屬亡于髙梁盖即此山是髙要峽之戰毅死而博逃其後遂降也交廣春秋未得其實
  又東至南海番禺縣西分為二其一南入于海
  鬱水分泿南注
  其一又東過縣東南入于海
  泿水東别逕番禺山海經謂之賁禺者也交州治中合浦姚文式問云何以名為番禺答曰南海郡昔治在今州城中與番禺縣連接今入城東南偏有水坈陵城倚其上聞此縣人名之為番山縣名番禺儻謂番山之禺也漢書所謂浮牂柯下離津同㑹番禺盖乗斯水而入越也秦幷天下略定楊越置東南一尉西北一𠉀開南海以謫徙民至二世時南海尉任囂召龍川令趙他曰聞陳勝作亂豪傑叛秦吾欲起兵阻絶新道番禺負嶮可以為國㑹病綿篤無人與言故召公來告以大謀囂卒他行南海尉事則拒闗門設守以法誅秦所置吏以其黨為守自立為王髙帝定天下使陸賈就立他為南越王剖符通使至武帝元鼎五年遣伏波將軍路博徳等攻南越王五世九十二嵗而亡以其地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也建安中吴遣步騭為交州騭到南海見土地形勢觀尉他舊治處負山帶海博敞渺目髙則桑土下則沃衍林麓鳥獸于何不有海怪魚鼈黿鼉鮮鰐珍怪異物千種萬類不可勝紀他因岡作臺北面朝漢圓基千步直峭百丈頂上三畆複道迴環逶迤曲折朔望升拜名曰朝臺前後刺史郡守遷除新至未嘗不乗車升履於焉逍遥騭登髙逺望覩巨海之浩茫觀原藪之殷阜乃曰斯誠海島膏腴之地宜為都邑建安二十二年遷州番禺築立城郭綏和百越遂用寧集交州治中姚文式問答云朝臺在州城東北三十里裴淵廣州記曰城北有尉他墓墓後有大岡謂之馬鞍岡秦時占氣者言南方有天子氣始皇發民鑿破此岡地中出血今鑿處猶存以狀取目故岡受厥稱焉王氏交廣春秋曰南越王趙他生有奉制稱藩之節死有祕奥神密之墓他之𦵏也因山為墳其壠塋可謂奢大𦵏積珍玩吳時遣使發掘其基求索棺柩鑿山破石費日損力卒無所獲他雖奢僣慎終厥身乃令後人不知其處有似松喬遷景牧竪固無所殘矣鄧徳明南康記曰昔有盧躭仕州為治中少棲僊術善解雲飛毎夕輒陵虚歸家曉則還州嘗於元㑹至朝不及朝列化為白鵠至閤前迴翔欲下威儀以石擲之得一隻履躭驚還就列内外左右莫不駭異時步騭為廣州意甚惡之便以狀列聞遂至誅滅廣州記稱吳平晉滕脩為刺史脩鄉人語脩鰕鬚長一赤脩以為虚責其人乃至東海取鰕鬚長四赤一清按裴松之三國志注引王氏交廣春秋一赤作一丈四赤作一丈四尺速送示脩脩始服謝厚為遣其一水南入者鬱川分派逕四㑹入海也其一即川東别逕番禺城下漢書所謂浮牂柯下離津同㑹番禺盖乗斯水而入于越也一清按漢書以下與前文複盖刪削之未盡者泿水又東逕懐化縣入于海水有䱜魚裴淵廣州記曰䱜魚長二丈大數圍皮皆鑢物生子子小隨母覓食驚則還入母腹吴録地理志曰䱜魚子朝索食暮入母腹南越志曰暮從臍入旦從口出腹裏兩洞腸貯水以養子腸容二子兩則四焉其餘又東至龍川為涅水全氏曰按師古漢志注引裴氏廣州記曰龍川縣本博羅縣之東鄉也有龍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為號龍川殆即涅水也屈北入員水泿水枝津衍注自番禺東歴増城縣南越志曰縣多鵕䴊鵕䴊山雞也毛色鮮明五采炫耀利距善鬬世以家雞鬬之則可擒也又逕博羅西界龍川左思所謂目龍川而帶坰者也趙他乗此縣而跨據南越矣員水又東南一千五百里入南海東歴揭陽縣王莽之南海亭而注于海也






  水經注釋卷三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釋卷三十八
  仁和趙一清撰
  資水  漣水  湘水
  灕水  溱水
  資水出零陵都梁縣路山
  資水出武陵郡無陽縣界唐糺山盖路山之别名也謂之大谿水東北逕邵陵郡武岡縣南縣分都梁之所置也縣左右二岡對峙重岨齊秀間可二里舊𫝊後漢代五谿蠻蠻保此岡故曰武岡縣即其稱焉大谿逕建興縣南又逕都梁縣南漢武帝元朔五年以封長沙定王子敬侯遂之邑也縣西有小山山上有渟水既清且淺其中悉生蘭草緑葉紫莖芳風藻川蘭馨馥逺俗謂蘭為都梁山因以為號縣受名焉
  東北過夫夷縣
  夫水出縣西南零陵縣界少延山東北流逕扶縣南本零陵之夫夷縣也一清按沈約志云漢舊縣至晉曰夫夷今云扶者疑是避桓温諱去夷夫不可為縣名故為扶云漢武帝元朔五年以封長沙定王子敬侯義之邑也夫水又東注邵陵水謂之邵陵浦口水也
  又東北過邵陵縣之北一清按兩漢志昭陵屬長沙孫吴始改曰邵陵此亦經文晚出之證
  縣治郡下南臨大谿水逕其北謂之邵陵水魏咸熙二年寶鼎元年一清按魏祚終于咸熙二年乃孫皓甘露元年明年改元寶鼎實晉武帝泰始二年孫皓分零陵北部立邵陵郡於邵陵縣縣故昭陵也一清按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表武帝元朔四年封長沙定王子童為洛陵侯索隠曰表作路陵在南陽夫長沙之子何以封于南陽括地志云即昭陵是也酈氏疑之故不著洛陵漢表作洛陽今湖南寶慶府東北五里有洛陽山盖以侯封得名即前漢之昭陵縣屬長沙國後漢析置昭陽縣晉諱昭改曰邵陵邵陽云爾谿水東得髙平水口水出武陵郡沅陵縣首望山西南流逕髙平縣南又東入邵陵縣界南入于邵水邵水又東㑹雲泉水水出零陵永昌縣雲泉山西北流逕邵陽縣南縣故昭陽也雲泉水又北注邵陵水謂之邵陽水口自下東北出益陽縣其間逕流山峽名之為茱萸江盖水變名也
  又東北過益陽縣北
  縣有闗公瀨所謂闗公灘也南對甘寧故壘昔闗公屯軍水北孫權令魯肅甘寧拒之於是水寧謂肅曰彼聞吾咳唾之聲不敢渡也渡則成擒矣公夜聞寧處分曰興霸聲也遂不渡茱萸江又東逕益陽縣北又謂之資水應劭曰縣在益水之陽今無益水亦或資水之殊目矣然此縣之左右處處有深潭漁者咸輕舟委浪謠詠相和羅君章所謂其聲綿邈者也水南十里有井數百口淺者四五赤或三五丈深者亦不測其深古老相𫝊昔人以杖撞地輒便成井或云古人采金沙處莫詳其實也
  又東與沅水合於湖中東北入于江也
  湖即洞庭湖也所入之處謂之益陽江口
  漣水出連道縣西
  資水之别水出邵陵縣界南逕連道縣縣故城在湘鄉縣西一百六十里控引衆流合成一谿東入衡陽湘鄉縣歴石魚山下多𤣥石山髙八十餘丈廣十里石色黒而理若雲母開發一重輙有魚形鱗□首尾宛若刻畫長數寸魚形備足燒之作魚膏腥因以名之漣水又逕湘鄉縣南臨漣水本屬零陵長沙定王子昌邑一清按漢表哀帝建平四年封長沙王子昌為湘鄉侯無定字又長沙定王𫝊元帝初元三年復立旦弟宗是曰孝王五年薨子魯人嗣王莽時絶哀平之世王乃魯人也昌是魯人之子諸侯王表魯人以元帝永光二年嗣四十八年薨謚曰繆繆誤漣水又屈逕其縣東而入湘南縣也
  東北過湘南縣南又東北至臨湘縣西南東入于湘漣水自湘南縣東流至衡陽湘西縣界入于湘水也於臨湘縣為西南者矣
  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
  即陽朔山也應劭曰湘出零山盖山之殊名也山在始安縣北縣故零陵之南部也魏咸熙二年孫皓之甘露元年全氏曰七字注中注立始安郡湘灕同源分為二水南為灕水北則湘川一清按善長此言非是詳見灕水篇東北流羅君章湘中記曰湘水之出於陽朔則觴為之舟至洞庭日月若出入於其中也
  東北過零陵縣東
  越城嶠水南出越城之嶠嶠即五嶺之西嶺也秦置五嶺之戍是其一焉北至零陵縣下注湘水湘水又逕零陵縣南又東北逕觀陽縣與觀水合水出臨賀郡之謝沭縣界西北逕觀陽縣西縣盖即水為名也又西北流注于湘川謂之觀口也
  又東北過洮陽縣東一清按漢志注如淳曰洮音韜
  洮水出縣西南大山東北逕其縣南即洮水以立稱矣漢武帝元朔五年封長沙定王子靖侯狗彘朱氏謀㙔箋曰按索隠曰表作將燕一清按今本漢書將字作狩為侯國王莽更名之曰洮治也其水東流注于湘水
  又東北過泉陵縣西
  營水出營陽泠道縣南留山沈氏曰當作營山西流逕九疑山下磐基蒼梧之野峰秀數郡之間羅巖九舉各導一谿岫壑負岨異嶺同勢逰者疑焉故曰九疑山大舜⿱穴之 -- 窆其陽商均𦵏其陰全氏曰按胡三省曰太史公云舜南狩崩于蒼梧歸𦵏于江南九疑則蒼梧九疑兩地也合而言之者誤也山南有舜廟前有石碑文字缺落不可復識自廟仰山極髙直上可百餘里古老相𫝊言未有登其峰者山之東北令道縣界又有舜廟縣南有舜碑碑是零陵太守徐儉立營水又西逕營道縣馮水注之水出臨賀郡馮乗縣東北馮岡其水導源馮谿西北流縣以託名焉馮水帶約衆流渾成一川謂之北渚歴縣北西至闗下闗下地名也是商舟改裝之始馮水又左合萌渚之水水南出于萌渚之嶠五嶺之第四嶺也其山多錫亦謂之錫方矣渚水北逕馮乗縣西而北注馮水馮水又逕營道縣而右㑹營水營水又西北屈而逕營道縣西王莽之九疑亭也營水又東北逕營浦縣南營陽郡治也魏咸熙二年吴孫皓分零陵置在營水之陽故以名郡矣營水又北都谿水注之水出舂陵縣北二十里仰山南逕其縣西縣本泠道縣之舂陵鄉盖因舂谿為名矣漢長沙定王分以為縣武帝元朔五年封王中子買為舂陵節侯縣故城東又有一城東西相對各方百步古老相𫝊言漢家舊城漢稱猶存知是節侯故邑也城東角有一碑文字缺落不可復識東南三十里尚有節侯廟都谿水又南逕新寧縣東縣東傍都谿谿水又西逕縣南左與五谿俱㑹縣有五山山有一谿五水㑹于谿門朱氏謀㙔箋曰初學記引此注作㑹于縣門故曰都谿也都谿水自縣又西北流逕泠道縣北與泠水合水南出九疑山一清按應劭以此泠水為出丹陽宛陵縣西北入江而臣瓉非之師古曰瓉説是泠水見説文即漢志宛陵縣下之清水今謂之清弋江豈可以泠谿目之乎仲瑗誠誤矣北流逕其縣西南縣指泠谿以即名王莽之泠陵縣也泠水又北流注于都谿水又西北入于營水營水又北流注于營陽峽又北至觀陽縣而出於峽矣大小二峽之間為沿泝之極艱矣營水又西北逕泉陵縣西漢武帝元朔五年以封長沙定王子節侯賢之邑也王莽名之曰漙潤零陵郡治故楚矣漢武帝元鼎六年分桂陽置太史公曰舜𦵏九疑實惟零陵或作零郡全氏曰四字注中注郡取名焉王莽之九疑郡也下邳陳球為零陵太守桂陽賊胡蘭攻零陵激流灌城球輙於内因地勢反決水淹賊相拒不能下縣有白土鄉零陵先賢𫝊曰鄭産字景載泉陵人也為白土嗇夫漢末多事國用不足産子一嵗輙出口錢民多不舉子産乃勅民勿得殺子口錢當自代出産言其郡縣為表上言錢得除更名白土為更生鄉也晉書地道志曰縣有香茅氣甚芬香言貢之以縮酒也營水又北流注于湘水湘水又東北與應水合水出邵陵縣歴山崕隥嶮岨峻崿萬尋澄淵湛于下應水湧于上東南流逕應陽縣南晉分觀陽縣立盖即應水為名也應水又東南流逕有鼻墟南王隠曰應陽縣本泉陵之北部東五里有鼻墟言象所封也山下有象廟言甚有靈能興雲雨余所聞也聖人之神曰靈賢人之精氣為鬼象生不惠死靈何寄乎應水又東南流而注于湘水湘水又東北得□口水出永昌縣北羅山東南流逕石鷰山東其山有石紺而狀鷰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風相薄則石鷰羣飛頡頏如真鷰矣羅君章云今鷰不必復飛也其水又東南逕永昌縣南又東流注于湘水又東北逕祁陽縣南又有餘谿水注之水出西北邵陵郡邵陵縣東南流注于湘其水揚清汎濁水色兩分湘水又北與宜谿水合水出湘東郡之新寧縣西南新平故縣東新寧故新平也衆川瀉浪共成一津西北流東岸山下有龍穴宜水逕其下天旱則擁水注之便有雨降宜水又西北注于湘湘水又西北得舂水口水上承營陽舂陵縣西北潭山一清按此是吴復立之舂陵縣晉志曰舂陽屬零陵郡宋志曰舂陵令屬營陽太守又北逕新寧縣東又西北流注于湘水也一清按漢志桂陽郡來陽縣舂山舂水之所出北至酃入湖過郡二行七百八十里
  又東北過重安縣東又東北過酃縣西承水從東南來注之
  承水出衡陽重安縣西邵陵縣界邪薑山東北流至重安縣逕舜廟下廟在承水之陰又東合略塘相𫝊云此塘中有銅神今猶時聞銅聲於水水輙變渌作銅腥魚為之死一清按名勝志引此注作飛養魚經曰魚滿三百六十則龍為之長而引飛出水内鼈則魚不復去則魚飛誠亦有之承水又東北逕重安縣南漢長沙頃王子度邑也故零陵之鍾武縣王莽更名曰鍾桓也武水入焉水出鍾武縣西南表山東流至鍾武縣故城南而東北流至重安縣注于承水一清按下有缺文至湘東臨承縣北東注于湘謂之承口臨承即故酃縣也縣即湘東郡治也郡舊治在湘水東故以名郡魏正元二年吴主孫亮分長沙東部立縣有石鼓髙六赤湘水所逕鼔鳴則土有兵革之事羅君章云扣之聲聞數十里此鼓今無復聲觀陽縣東有裴巖其下有石鼔形如覆船扣之清響逺徹其類也湘水又北歴印石石在衡山縣南湘水右側有磐石或大或小臨水石悉有跡其方如印纍然行列無文字如此可二里許因名為印石也湘水又北逕衡山縣東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名紫盖一名容峰一清按胡渭曰此處有脱誤盛𢎞之荆州記云衡山有三峰一名紫盖一名石囷一名芙蓉注少石囷一句容峰最為竦傑自逺望之蒼蒼隠天故羅含云望若陣雲非清霽素朝不見其峰丹水湧其左澧泉流其右山經謂之岣嶁山為南嶽也山下有舜廟南有祝融冢楚靈王之世山崩毁其墳得營丘九頭圖禹治洪水用白馬祭山得金簡玉字之書容峰之東有仙人石室學者經過往往閒諷誦之音矣衡山東南二面臨映湘川自長沙至此沿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故漁者歌曰帆隨湘轉望衡九面山上有飛泉下注下映青林直注山下望之若幅練在山矣湘水又東北逕湘南縣東又歴湘西縣南分湘南置也衡陽郡治魏正元二年吴孫亮分長沙西部立治湘南一清按魏正元二年吴五鳯二年也吴書孫亮𫝊郡以太平二年置則魏甘露二年晉太守何承天徙治湘西矣十三州志曰日華水出桂陽郴縣日華山西至湘南縣入湘地理志曰郴縣有耒水出耒山西至湘南入湘湘水又北逕麓山東其山東臨湘川西傍原隰息心之士多所萃焉
  又東北過陰山縣西洣水從東南來注之又北過澧陵縣西漉水從東南來注之
  續漢書五行志曰建安八年長沙醴陵縣有大山常鳴如牛呴聲積數年後豫章賊攻没縣亭殺掠吏民因以為侯湘水又北逕建寧縣西傍湘水縣北有空泠峽一清按方輿紀要引此文作空靈峽張舜氏郴行錄同寰宇記作空舲峽驚浪雷奔濬同三峽湘水又北逕建寧縣故城下晉太始中立
  又北過臨湘縣西瀏水從縣西北流注之
  縣南有石潭山湘水逕其西山有石室石牀臨對清流湘水又北逕昭山西山下有旋泉深不可測故言昭潭無底也亦謂之曰湘州潭湘水又北逕南津城西西對橘州全氏曰此即胡三省所指之橘州或作吉字全氏曰四字注中注何氏曰周子充云橘訣律切吉激質切本作兩音北人混而一之故酈道元水經注云橘州或作吉字一清按吴音亦呼為吉子不惟此也為南津州尾水西有橘州子戍故郭尚存湘水又北左㑹瓦官水口湘浦也又逕船官西湘州商舟之所次也北對長沙郡郡在水東州城南舊治在城中後乃移此湘水左逕麓山東上有故城山北有白露水口湘浦也又右逕臨湘縣故城西縣治湘水濵臨川側故即名焉王莽改號撫陸故楚南境之地也秦滅楚立長沙郡即青陽之地也秦始皇二十六年荆王獻青陽以西全氏曰按此乃二十六年詔書中語其時荆亡已三年矣漢書鄒陽𫝊越水長沙還舟青陽注張晏曰青陽地名也蘇林曰青陽長沙縣也漢髙祖五年以封吴芮為長沙王是城即芮築也漢景帝二年封唐姬子發為王都此王莽之鎮蠻郡也於禹貢則荆州之域晉懐帝以永嘉元年分荆州湘中諸郡立湘州治此城之内郡廨西有陶侃廟云舊是賈誼宅地中有一井是誼所鑿極小而深上歛下大其狀似壺傍有一腳石牀纔容一人坐形流俗相承云誼宿所坐牀又有大柑樹亦云誼所植也城之西北有故市北對臨湘縣之新治縣治西北有北津城縣北有吴芮冢廣踰六十八丈登臨冩目為㕓郭之佳憩也郭頒世語云魏黄初末吴人發芮冢取木於縣立孫堅廟見芮尸容貌衣服並如故吴平後預發冢人於夀春見南蠻校尉吴綱曰君形貌何類長沙王吴芮乎但君微短耳綱瞿然曰是先祖也自芮卒至冢發四百年至見綱又四十餘年矣湘水左合誓口又北得石槨口並湘浦也右合麻溪水口湘浦也湘水又北逕三石山東山枕側湘川北即三石水口也湘浦也水北有三石戍戍城為二水之㑹也湘水又逕瀏口戍西北對瀏水
  又北溈水從西南來注之
  溈水出益陽縣馬頭山東逕新陽縣南晉太康元年改曰新康矣溈水又東入臨湘縣歴溈口戍東南注湘水湘水又北合斷口又北則下營口湘浦也湘水左岸有髙口水出益陽縣西北逕髙口戍南又西北上鼻水自鼻州上口首受湘西入焉謂之上鼻浦髙水西北與下鼻浦合水自鼻州下口首受湘川西通髙水謂之下鼻口髙水又西北右屈為陵子潭東北流注湘為陵子口湘水自髙口戍東又北右㑹鼻州左合上鼻口又北右對下鼻口又北得陵子口湘水右岸銅官浦出焉湘水又北逕銅官山西臨湘水山土紫色内含雲母故亦謂之雲母山也
  又北過羅縣西㵋水從東來流注之
  湘水又北逕錫口戍東又北左派謂之錫水西北流逕錫口戍北又西北流屈而東北注玉水焉水出西北玉池東南流注于錫浦謂之玉池口錫水又東北東湖水注之水上承玉池之東湖也南流注于錫謂之三錫逕水南有三戍又東北注于湘湘水自錫口北出又得望屯浦湘浦也湘水又北枝津北出謂之門逕也湘水紆流西北東北合門水謂之門逕口又北得三谿水口水東承太湖西通湘浦三水之㑹故得三谿之目耳又北東㑹大對水口西接三津逕湘水又北逕黄陵亭西右合黄陵水口其水上承太湖湖水西流逕二妃廟南世謂之黄陵廟也言大舜之陟方也二妃從征溺於湘江神遊洞庭之淵出入瀟湘之浦瀟者水清深也一清按説文瀟水名从水蕭聲相邀切又潚水清深从水肅聲子叔切則瀟是水名故朱子以當洞庭九江之一今注以瀟為水清深盖誤讀説文也又按山海經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遊于江淵澧沅之風交于瀟湘之浦是在九江之間出入必以飄風暴雨楚地記因之云巴陵瀟湘之淵在九江之間道元既本山海經以立文而刪去在九江之間一語殆不以洞庭為九江也江水注指東陵在廬江亦同此㫖湘中記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見底石如摴蒲矢五色鮮明白沙如霜雪赤崖若朝霞是納瀟湘之名矣故民為立祠於水側焉荆州牧劉表刋石立碑樹之於廟以旌不朽之𫝊矣黄水又西流入于湘謂之黄陵口昔王子山有異才年二十而得惡夢作夢賦二十一溺死于湘浦即斯川矣湘水又北逕白沙戍西又北右㑹東町口㵋水也湘水又左合決湖口水出西陂東通湘渚湘水又北汨水注之水東出豫章艾縣桓山西南逕吴昌縣北與純水合水源出其縣東南純山西北流又東逕其縣南又北逕其縣故城下縣是吴主孫權立純水又右㑹汨水汨水又西逕羅縣北本羅子國也故在襄陽宜城縣西楚文王移之於此秦立長沙郡因以為縣謂之羅水汨水又西逕玉笥山羅含湘中記曰屈潭之左有玉笥山道士遺言此福地也一曰地腳山汨水又西為屈潭即汨羅淵也屈原懐沙自沈于此故淵潭以屈為名一清按説文長沙汨羅淵屈原所沈之水从水冥省聲莫狄切昔賈誼史遷皆嘗逕此弭檝江波投弔於淵淵北有屈原廟廟前有碑又有漢南一清按南下疑落郡字太守程堅碑寄在原廟汨水又西逕汨羅戍南西流注于湘春秋之羅汭矣世謂之汨羅口湘水又北枝分北出逕汨羅戍西又北逕壘石山東又北逕壘石戍西謂之茍導逕矣而北合湘水自汨羅口西北逕壘石山西而北對青草湖亦或謂之青草山也西對懸城口湘水又北得九口並湘浦也湘水又東北為青草湖口右㑹茍導逕北口與勞口合又北得同拌口皆湘浦右迤者也
  又北過下𮥼縣西微水從東來流注之
  湘水左㑹清水口資水也世謂之益陽江湘水左逕鹿角山東右逕謹亭戍西又北合查浦又北得萬浦咸湘浦也側湘浦北有萬石戍湘水左則沅水注之謂之横房口東對微湖世或謂之麋湖也右屬微水即經所謂微水逕下𮥼者也西流注于江謂之麋湖口也湘水又北逕金浦戍北帶金浦水湖溠也湘水左則澧水注之世謂之武陵江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㑹大江名之五渚戰國策曰秦與荆戰大破之取洞庭五渚也湖水廣圓五百餘里日月若出沒于其中山海經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焉沅澧之風交瀟湘之浦出入多飄風暴雨湖中有君山編山君山有石穴潛通吴之包山郭景純所謂巴陵地道者也是山湘君之所遊處故曰君山矣昔秦始皇遭風於此而問其故博士曰湘君出入則多風秦皇乃赭其山漢武帝亦登之射蛟於是山東北對編山山多箎竹兩山相次去數十里迴峙相望孤影若浮湖之右岸有山世謂之笛烏頭石石北右㑹翁湖口水上承翁湖左合洞浦所謂三苗之國左洞庭者也
  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
  山在湘水右岸一清按巴丘山宋人以為禹貢之東陵曽彦和曰巴陵與夷陵相為東西夷陵亦曰西陵則巴陵為東陵可知又曰沅漸旡辰敘酉湘資醴水皆合洞庭中東入于江是為九江導江云過九江至于東陵今之巴陵巴陵之上即洞庭也因九水所合遂名九江水經九江在長沙下𮥼縣西北楚地記云巴陵瀟湘之淵在九江之間是也晁以道云洞庭九江也胡渭曰以洞庭為九江始于宋初胡旦而晁曽從之朱子故主其説而力辨尋陽九江之非然去無澧二水而易以瀟蒸則意有未安澧水實㑹南江以東注洞庭安得而不數之盖後人訛旡為元朱子故以為無是水而為之更定不若曽旼之説為得其實全祖望曰顧景范以宋人洞庭九江謂本許叔重語大繆叔重何曽有此説乃曽旼之書曰東陵巴陵也許慎曰迤邪行也今江水過洞庭至巴陵西東北邪行以合彭蠡彦和所引許氏祇邪行一語而顧氏牽連并下文以為皆叔重語曽氏之書今不𫝊猶幸其引入夏僎書解中胡氏亦引入通鑑注中不然殆難考矣王厚齋云張守節史記正義以巴陵為東陵曽旼盖本于此益可知許慎無此言矣孔穎達正義曰九江禹前先有其處禹導水過之非别有九江之水其言最為清覈然既名為九則亦必有其流派故曽晁之説自可從非若尋陽記縁江圗造作烏白嘉靡等名色遂謂之禹迹所可比也胡渭又曰周禮荆州無九江盖已包在藪澤雲夢之中矣然自是九江之名不著故或稱江南之夢或稱洞庭五渚或又稱巴丘湖後世既不知洞庭為九江見尋陽江中多沙水相間處遂指其九派為九江而導山導江之文義皆可通矣太史公不敢言山海經然其中亦有可信者如謂澧沅瀟湘在江之間賴此一語猶可推尋其有造于禹貢不小也正義又曰鄭𤣥以此經言過言㑹者皆是水名言至于者或山或澤故以澧為陵名孔以為水名今按易祓曰澧陵是小山因水而得名者據此適與東陵之文相對鄭義較孔為長于是始無礙于澧為九江之一之説也方輿紀要許慎曰九江沅漸潕辰酉漵澧澬湘也漸水在常徳府武陵縣合于沅潕水在沅州城西亦入沅江辰水在辰州府辰陵城東入沅酉水亦在沅陵城西入沅漵水在辰州府溆浦縣西北流入沅惟澧水出岳州府澧州慈利縣西三十里之歴山東逕華容縣南而入洞庭湖然則所云九江者惟四江達于洞庭耳余于壬寅春夏之交言涉長沙過岳州登樓逺眺惟見湖水渺瀰不知紀極湘水東滙下㵼江流正直下𮥼之西北禹貢記水不應遺此鉅浸信乎非洞庭不足以當九江之名也然漢時自有九江在尋陽史記龜筴𫝊云神龜出于江淮之間嘉林之中酈道元以淮即灌決水注云決水又西北灌水注之其水導源金蘭西北東陵鄉大蘇山即淮水也許慎曰出雩婁縣俗謂之澮水也褚先生去古未逺必有師承而又因禹貢荆州九江納錫大龜之文遂實其説然尋陽地屬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何以闌入荆域神龜出江灌乃洞庭不聞有此後人欲據此以釋經恐于經義全不合也故尋陽之九江以之言漢志則可欲以之解禹貢則非矣禹貢導水于導漾下云東滙澤為彭蠡此湖漢九水漢儒之所謂九江也導河下云又東至于澧過九江至於東陵東迤北會于滙滙即東滙澤為彭蠡之滙書法互見則九江在其上游是非以洞庭當之不可荆揚二域水道叙次分明彼徒執漢志以疑禹貢紛紛臆説誠何必然山有巴陵故城本吴之巴邱邸閤城也晉太康元年立巴陵縣於此後置建昌郡宋元嘉十六年立巴陵郡城跨岡嶺濵岨三江巴陵西對長州其州南□湘浦北届大江故曰三江也三水所㑹亦或謂之三江口矣夾山列闗謂之射獵又北對養口咸湘浦也水色青黒東北入于大江有清濁之别謂之江㑹也
  灕水亦出陽海山
  灕水與湘水出一山而分源也湘灕之間陸地廣百餘步謂之始安嶠嶠即越城嶠也嶠水自嶠之陽南流注灕名曰始安水故庾仲初之賦揚都云判五嶺而分流者也灕水又南與溈水合水出西北邵陵縣界而東南流至零陵縣西南逕越城西建安十六年交州刺史賴恭自廣信合兵小零陵越城迎步隲即是地也溈水又東南流注于灕水漢書所謂出零陵下灕水者也灕水又南合彈丸谿水出于弹丸山山有湧泉奔流衝激山嵁及谿中有石若丸自然珠圓狀弹丸矣故山水即名焉騐其山有石竇下深數丈洞穴深逺莫究其極溪水東流注于灕水灕水又南逕始興縣南魏元帝咸熙二年吴孫皓分零陵南部立始興縣一清按三國志吴書孫皓傳廿露元年以零陵南部為始安郡桂陽南部為始興郡宋書州郡志廣興公相孫皓分桂陽南部都尉立為始興郡領始興令今注云云盖誤記也且事在甘露元年十一月是為晉武帝泰始元年去魏咸熙二年差一嵗灕水又南右㑹洛溪溪水出永豐縣西北洛溪山東流逕其縣北縣本蒼梧之北鄉孫皓割以為縣洛溪水又東南逕始安縣而東注灕水灕水又東南流入熙平縣逕羊瀨山山臨灕水石間有色類羊又東南逕雞瀨山山帶灕水石色狀雞故二山以物象受名矣灕水又南得熙平水口水源出縣東龍山西南流逕其縣南又西與北鄉谿水合水出縣東北北鄉山西流逕其縣北又西流南轉逕其縣西縣本始安之扶鄉也孫皓割以為縣谿水又南注熙平水熙平水又西注于灕水縣南有朝夕塘水出西南有水從山下注塘一日再増再減盈縮以時未嘗愆期同於潮水因名此塘為朝夕塘矣灕水又西逕平樂縣界左合平樂谿口水出臨賀郡之謝沭縣南歴山西北流逕謝沭縣西南西南流至平樂縣東南左㑹謝沭衆谿派流湊合西逕平樂縣南孫皓割蒼梧之境立以為縣北𨽻始安谿水又西南流注於灕水謂之平樂水
  南過蒼梧荔浦縣
  瀨水出縣西北魯山之東逕其縣西與濡水合水出永豐縣西北濡山東南逕其縣西又東南流入于荔浦縣注于瀨豀又注于灕水灕水之上有闗一清按方輿紀要引注云灕水南逕都利山今本無之灕水又南左合靈谿水口水出臨賀富川縣北符靈岡南流逕其縣東又南注于灕水也全氏曰灕水一名融水乃䍧柯江之下流分鬰水豚水諸川入于交州復至中國歴三十六灘而為灕水本無關於湘水其引湘水而通之灕者秦史禄運漕之故水經不知以為湘灕同源此大繆也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曰湘水源出陽海山而灕水乃䍧柯江下流南下興安地勢髙二水逺不相謀史禄始作靈渠派湘之流而注之灕使北水南合然則灕水不出陽海其自陽海導湘水使合灕水者皆史禄之力也善長于湘灕二篇皆言之不詳亦大疏漏也又曰范云作靈渠之法于湘流沙磕中壘石作鏵觜鋭其前逆分湘流為兩激之六十里行渠中以石灕江與俱南渠繞興安界深不數尺廣丈餘六十里置斗門三十六土人但謂之斗舟入一斗則復閘斗伺水積漸進故能循崖而上建瓴而下千斛之舟亦可往來治水巧妙無如此渠零渠通鑑作澪渠即注所謂靈溪也又曰按栁開曰湘漓二水之名書記皆無説淳化元年開自全州移知桂州泝湘水抵分水嶺下復溯漓水知二水至嶺方分所謂相離者也而乃北水曰湘南水曰漓疑其不當為此漓字當以離傍加水作此灕字又字書古無此灕字酌其理増而今以為字焉仲塗之言頗為鶻突盖不識水道而妄生異議者也一清按此事見漢書嚴助𫝊云長老言秦之時嘗使尉屠睢擊越又使監禄鑿渠通道張晏曰監郡御史也名禄又嚴安𫝊云使尉屠睢將樓船之士攻越使監禄鑿渠運糧渠即靈渠也寰宇記云秦鑿渠在興安縣南二十里本灕水自柘山之陰西北流至縣西南合零渠五里始分為二水昔秦命御史監禄自零陵鑿至桂林故漢歸義越侯嚴為戈船將軍出零陵下灕水即此郡國志後漢伏波將軍馬援開湘水為渠六十里穿度南城今城南流者是因秦舊瀆耳至唐寶歴初渠道崩壊舟楫不通觀察使李渤遂叠石造堤如鏵觜劈分二水每水制石斗門一使制之在人開閉開灕水則全入于桂江擁桂江則盡歸于湘水又于湘水鑿分水渠三十五步以便行舟據此則秦渠與零渠為二石湖云激湘入灕永言云開灕入湘二家言稍有不同
  又南至廣信縣入于鬱水
  溱水出桂陽臨武縣南繞城西北屈東流
  溱水導源縣西南北流逕縣西而北與武谿合山海經曰肄水出臨武西南注于海入番禺西肄水盖溱水之别名也武谿水出臨武縣西北桐栢山東南流右合溱水亂流東南逕臨武縣西謂之武谿縣側臨谿東因曰臨武縣王莽更名大武也谿水東南流左㑹黄岑谿水水出郴縣黄岑山西南流右合武谿武水又南入重山山名藍豪廣圎五百里悉曲江縣界崖壁峻岨巖嶺干天交柯雲蔚霾天晦景謂之瀧中懸湍迴注崩浪震山名之瀧水
  東至曲江縣安聶邑東屈西南流
  瀧水又南出峽謂之瀧口西岸有任將軍城南海都尉任囂所築也囂死尉他自龍川始居之東岸有任將軍廟瀧水又南合泠水水東出泠君山山羣峰之孤秀也晉太元十八年崩十餘丈於是懸澗瀑挂傾流注壑頺波所入灌于瀧水瀧水右合林水水出縣東北洹山王歆之始興記曰林水源裏有石室室前磐石上行羅十瓮中悉是銀餅采伐遇之不得取取必迷悶晉太元初民封驅之家僕宻竊三餅歸發看有大蛇螫之而死湘州記曰其夜驅之夢神語曰君奴不謹盜銀三餅即日顯戮以銀相償覺視則奴死銀在矣林水自源西流注于瀧水又與雲水合水出縣北湯泉泉源沸湧浩氣雲浮以腥物投之俄傾即熟其中時有細赤魚逰之不為灼也西北合瀧水又有藉水上承滄海水有島嶼焉其水吐納衆流西北注于瀧水瀧水又南歴靈鷲山山本名虎羣山亦曰虎市山以虎多暴故也晉義熙中沙門釋僧律葺宇巖阿猛虎逺迹盖律仁感所致因改曰靈鷲山瀧水又南逕曲江縣東又言縣昔號曲紅曲紅山名也東連岡是矣瀧中有碑文曰一清按瀧中碑是漢桂陽太守周府君功勲銘也其文曰桂陽太守周府君者徐州下邳人也諱憬字君光軆性惇仁天姿篤厚行興閨門名闕州里舉孝亷拜尚書侍郎遷汝南固始相遂拜桂陽廼宣魯衛之政□二南之澤政以徳綏化猶風騰摭集烝細闕綏有方進則貞直退則錯枉崇舉濟濟吉土 充朝招訓闕䝉開誘六蔽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信感神祗靈瑞苻闕嘉□生SKchar□奇草像萐莆異根之樹超然連理SKchar此闕時邦域惟寧郡又□ 南海接比商旅所臻自瀑亭至咢曲紅壹由此水其水源也出於王禽之山山盖隆  亐天泉肈沸踊發射其䫟分㳅離散為十二川彌陵□阻丘阜錯連隅陬□藹末由騁焉爾乃貫山鑚石經  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争怒浮沈潜伏虵龍蛣屈澧隆鬰浥千渠萬澮合聚谿澗下迄安聶六瀧作難滿瀨□□泫沄潺湲雖詩稱百川沸騰髙㟁為谷深谷為陵盖莫若斯天軌所經惡得已改其下注也若奔車失轡狂牛無縻闕勿㐬忽臚睦不相知及其上也則羣輩相隨檀柁提闕唱號慷慨沈深不前其成敗也非徒喪寶玩隕珍奇替珠貝㳅象犀也往古來今變甚終矣於是府君乃思夏后之遺訓闕應龍之畫傷行旅之悲窮哀□人困戹感蜀守氷殄絶犂魋嘉夫昧  用夷易廼命良吏將帥壯夫排穨𦞂石投之寥  髙填下鑿截回曲□水之邪性順導其經脉㫁硍□之電波弱陽侯之凶涌由是小徯乃平直大道允通利抱布貿絲交易面至升涉周旋功萬於前除昔   舉於兹雖非龍門之鴻 績亦人君之徳宗   人嘆於水渚行旅語於 陸孔子曰禹不決江踈河吾其魚矣於是熹平三年嵗在攝提仲冬之月曲紅長零陵重安區祉字景賢遵承典憲宣揚徳訓帥禮不越欽仰髙山乃與邑子故吏龔臺郭蒼龔雒等命工擊石建碑亐瀧上勒銘公功傳之萬卉垂示無窮其辭曰乾□剖兮建兩儀剛柔分兮有險夷咨中嶽兮穆崔嵬嘆衡林兮獨傾虧増陖陗兮甚䧢陭鮌莫涉兮禹不規仰王禽兮又垂峗俯龍洲兮怛以悲岸叅天兮無路徯石縱横兮㳅洄洄波隆隆兮聲若雷或抱貨兮以從利或追恩兮有赴義汜自楫兮有不避闕躬軀兮於元池委性命兮於芒□ 寒慄兮不皇計忽隨㳅兮殆㤀歸懿賢后兮發□ 莢閉不通兮治斯谿蹷臣石兮以浬填開
  切□兮導曲機摧六瀧兮弱    兮散其波威恕定兮混灡灡息聊啾兮逝    兮蛟龍□睦老唱兮臚人歌名冠卉兮超踰倫今稱闕兮燿㳅沙功斐斐兮鐃海裔君兮君夀不訾周府君開瀧有功嶺表善長不應無隻語賛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注文瀧中有碑文曰下接按地理志云云似有脱誤今從𨽻釋采録此碑而訛缺太甚又據廣東通志略為補正彼所遺佚不可復考矣此碑名下闕字是髙字廼宣魯衛之政廼字是守字屬上讀烝細下闕字是振字招訓闕𫎇為招賢訓䝉闕文在訓字上靈瑞符下闕字是應字於此下闕是之字山盖隆下闕字是崇峻極三字泉肈沸踊是涌字經下闕字是營滿畛激四字於文為經營滿畛激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争怒惡得已改其下注也已字下有哉字改字是故字恐非惡得已改言無他道也檀柁提闕是檀挽提攜其成敗也成字是或字應龍之畫畫字作變化二字寥下闕字是壑夷二字於文為投之寥壑夷髙填下避下闕字是沈字閉不通兮閉或作閔弱下闕字是其勢遏泌汨五字睦老唱兮老或作夫稱下闕字是揚字餘見諸跋語中附載于篇次集古録曰桂陽周府君碑按韶州圖經云後漢桂楊太守周府君廟在樂昌縣西一百一十八里武溪上武溪驚湍激石流數百里昔馬援南征其門人轅寄生善吹笛援為作歌和之名曰武溪深其辭曰滔滔武溪一何深鳥飛不渡獸不能臨嗟哉武溪何毒淫周府君開此溪下合湞水桂陽人便之為立廟刻石武水源出郴州臨武縣鸕鷀石南流三百里入桂陽而桂陽桂水湞水梨溪盧溪曹溪諸水皆與武水合流其俗謂水湍浚為瀧韓退之詩云南下樂昌瀧即此水也又後本跋尾云國子監直講劉仲章者為余言前為樂昌令因道府君事云名憬問何以見之云碑刻雖缺尚有識也乃以此碑并陰遺余余初以韓集云昌樂瀧疑其誤乃改從樂昌仲章曰不然縣名樂昌而瀧名昌樂其舊俗所傳如是韓集不誤也乃知古人傳疑而慎于更改者如此曽氏鞏南豐集曰熙寧八年余從知韶州王之材求得此本之材又以書來按曲江縣圗經周府君名昕字君光其碑陰曲江字皆作曲紅而蒼江江夏字亦作紅盖古字通用不可不知劉氏昌詩蘆浦筆記曰漢周府君碑六一先生凡三四百字跋最後方辨其名憬蔣頴叔作武溪深乃謂名煜且押之韵盖石古剥落以其形似求合于君光之字故云爾曽南豐顧云從知韶州王之材得此碑書來曰按曲江縣圗紅名昕則并其形似而不辨何至遽信而以六一為未詳攷耶金石録曰周府君碑陰題名凡三十一之姓氏具存酈道元水經注瀧水南逕曲江縣東縣昔號曲紅曲紅山名也而東西兩漢史皆作曲江今據此碑自縣長區祉而下凡十七人皆書為曲紅則是當時縣名曲紅無可疑者不知兩漢皆作曲江何也𨽻釋曰右神漢桂陽太守周府君功勲之紀銘𨽻額周府君名憬自固始相為桂陽守碑云嘉平三年嵗在攝提仲冬之月曲紅長區祉與邑子故吏建碑于瀧上盖靈帝甲寅年也兹水發源王禽山千渠萬澮下湊六瀧舟楫過之若奔車失轡狂牛無縻喪寶玩流象犀積有日矣周府君思夏后龍門之績感李永離堆之事排治湍梗人得利涉故紀其功勲銘辭全逼騷雅有瓠子歌遺意韓退之詩云南下昌樂瀧險惡不可狀者即謂此也樂史寰宇記云瀧上有太守周昕廟今碑在韶州張九齡廟中其名尚隠隠可辨盖憬字也碑以壅藹為壅藹犂魋為犂堆小徯路徯皆為蹊又曰周憬碑陰宰曲紅者一人貫曲紅者十六人熊君碑亦同兩漢皆作曲江諸家地理書皆云水流屈曲故曰曲江唯水經云縣昔號曲紅山之名也前書工女大功皆只同用紅字未知水經何所據也盤洲之言本于南豐寰宇記梓州射洪縣下引李膺記云婁僂灘東有射江土人語訛以江為洪則知曲江之為曲紅亦是音同之故熊君碑是漢綏民校尉熊君也碑云除補桂陽曲紅長故洪氏引以為證佐爾
按地理志曲江舊縣也王莽以為除虜始興郡治魏元帝咸熙二年孫皓分桂陽南部立一清按吴書事在甘露元年是晉武帝泰始元年去魏咸熙二年差一嵗縣東傍瀧谿號曰北瀧水水左即東谿口也水出始興東江州南康縣界石閻山西流而與漣水合水出南康縣涼熱山漣谿山即大庾嶺也五嶺之最東矣故曰東嶠山斯則改裝之次其下船路名漣谿漣水南流注于東谿謂之漣口庾仲初謂之大庾嶠水也東谿亦名東江又曰始興水又西邪階水注之水出縣東南邪階山水有别源曰巢頭重嶺衿瀧湍奔相屬徂源雙注合為一川水側有鼻天子城鼻天子所未聞也朱氏謀㙔箋曰幽明録始興有鼻天子冢又有鼻天子城路史謂鼻天子即象也邪階水又西北注于東江江水又西逕始興縣南又西入曲江縣邸水注之水出浮嶽山山躡一處則百餘步動若在水也因名浮嶽山南流注于東江東江又西與利水合縣之韶石北山南流逕韶石下其髙百仭廣圓五里兩石對峙相去一里小大略均似雙闕名曰韶石古老言昔有二仙分而憇之自爾年豐彌歴一紀利水又南逕靈石下靈石一名逃石髙三十丈廣圓五百丈耆舊𫝊言石本桂林武城縣因夜迅雷之變忽然遷此彼人來見歎曰石乃逃來因名逃石以其有靈運徙又曰靈石其傑處臨江壁立霞駮有若繢焉水名驚瀨𫝊響不絶商舟淹留聆翫不已利水南注東江東江又西注於北江謂之東江口溱水自此有始興大庾之名而南入湞陽縣也
  過湞陽縣出洭浦闗與桂水合
  溱水南逕湞陽縣西舊漢縣也王莽之基武矣縣東有湞石山廣圓三十里挺崿大江之北盤阯長川之際其陽有石室漁叟所憇昔欲於山北開達郡之路輙有大蛇㫁道不果是以今行者必於石室前汎舟而濟也溱水又西南歴皋口大尉二山之間是曰湞陽峽兩岸傑秀壁立虧天昔嘗鑿石架閣令兩岸相接以拒徐道覆溱水出峽左則湞水注之水出南海龍川縣西逕湞陽縣南右注溱水故應劭曰湞水西入溱是也一清按漢志桂陽郡湞陽縣下應劭曰湞水出南海龍川西入秦道元引之分而為二上句又不云是應說溱水又西南洭水入焉山海經所謂湟水出桂陽西北東南注肄入敦浦西者也溱水又西南逕中宿縣㑹一里水其處隘名之為觀岐連山交枕絶㟁壁竦下有神廟背阿曲流壇宇靈肅廟渚攅石巉巖亂峙中川時水洊至鼓怒沸騰流木淪没必無出者世人以為河伯下材晉中朝時縣人有使者至洛事迄將還忽有一人寄其書云吾家在觀岐前石間懸藤即其處也但扣藤自當有人取之使者謹依其言果有二人出外取書并延入水府衣不霑濡言此似不近情然造化之中無所不有穆滿西遊與河宗論寶以此推之亦為𩔗矣溱水又西南逕中宿縣南吴孫皓分四㑹之北鄉立焉
  南入于海
  溱水又南注于鬱而入于海



  水經注釋卷三十八
<史部,地理類,河渠之屬,水經注釋>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釋卷三十九
  仁和趙一清撰
  洭水  深水  鍾水  耒水
  洣水  漉水  瀏水  㵋水
  贛水  廬江水
  洭水出桂陽縣盧聚一清按今俗本洭俱作滙誤也說文匯器也从匚淮聲尚書禹貢東匯澤為彭蠡孔𫝊曰匯迴也釋文曰徐胡罪反韋空為反别無水出桂陽之說又說文□水出桂陽縣盧聚出□浦關為桂水从水匩聲去王切與水經合予宿疑水經滙水標題與下含洭字義不符觀叔重之書始知後來𫝊寫之誤班志桂陽縣匯水南至四會入鬰林過郡二行九百里應劭曰桂水所出東北入湘含洭縣應劭曰洭水所出東北入沅今水經不言滙水所入之處溱水篇云過湞陽縣入洭浦關與桂水合南入于海注云溱水又南注于鬰而入于海是桂水與溱水俱注于鬰而入海與班志脗合臨武縣下又云秦水東南至湞陽入滙師古曰匯胡賄反蓋滙與桂音相近而與□形似匯水即桂水亦即洭水道元所謂山海經謂之湟水桂水其别名者是也洭集韻曰本作□𨽻省作洭漢書作□今作洭蓋因避宋太祖諱匡缺筆作匡而誤作□耳溱水注黄本作㳝水亦即□字之訛誤故應劭以桂水釋桂陽洭水釋含洭而不别出匯水最為得解史記南越𫝊云移檄告横浦陽山湟溪關裴駰集解云徐廣云在桂陽通四會也索隠曰鄒氏劉氏本湟並作涅音年結反漢書作湟溪音皇又衛青𫝊云出桂陽下湟水姚察曰史記作匯今本有湟涅及滙不同蓋由隨見輒改故也水經云含匯縣南有匯浦關未知孰是然鄒誕作涅漢書作湟蓋近于古今考水經惟篇首作匯字下含洭縣洭浦關皆作洭小司馬以漢水湟字為近古得之矣若作滙字去湟音益逺更作涅字尤無所據字經三寫魯變為魚信矣九域志云開寶四年改含洭縣為含光避太祖諱也可知至宋猶仍洭水之稱匯字之誤審矣全祖望曰水經作洭與說文合史記作湟與山經合水經又作桂亦與說文合若滙則洭之似而訛猶之涅則湟之似而譌也而又有作漼水者則桂音之近而譌道元特起而糾之今本漼又轉誤作雞益不足辨矣水出桂陽縣西北上驛山盧溪為盧溪水東南流逕桂陽縣故城謂之洭水地理志曰洭水出桂陽南至四會是也洭水又東南流出桂陽南至四會是嶠之溪溪水下流歴峽南出是峽謂之貞女峽峽西岸髙巖名貞女山山下際有石如人形髙七尺狀如女子故名貞女峽古來相傳有數女取螺于此遇風雨畫晦忽化為石斯誠巨異難以聞信但啓生石中摯呱空桑抑斯類矣物之變化寧以理求乎溪水又合洭水洭水又東南入陽山縣右合漣口水源出縣西北一百二十里石塘村村之流水側有豫章木本逕可二丈其株根猶存伐之積載而斧跡若新羽族飛翔不息其傍衆枝飛散逺集鄉亦不測所如唯見一枝獨在含洭水矣漣水東南流注于洭洭水又東南流而右與斟水合水導源近出東巖下穴口若井一日之中十溢十竭信若潮流而注洭水洭水又南逕陽山縣故城西耆舊傳曰往昔縣長臨縣輒遷擢超級太史逕觀言城勢使然掘斷連岡流血成川城因傾陁遂即傾敗閣下大鼓飛上臨武乃之桂陽追號聖鼓自陽山達乎桂陽之武步驛所至循聖鼔道也其道如塹迄于鼓城矣洭水又逕陽山縣南縣故含洭縣之桃鄉孫皓分立為縣也洭水又東南流也
  東南過含洭縣
  應劭曰洭水東北入沅瓚注漢書沅在武陵去洭逺又隔湘水不得入沅洭水東南左合翁水水出東北利山湖湖水廣圓五里潔踰凡水西南流注于洭謂之翁水口口已下東岸有聖鼓枝即陽山之鼔枝也横則川側雖衝波所激未嘗移動百鳥翔鳴莫有萃者船人上下以篙撞者輒有瘧疾洭水又東南左合陶水水東出堯山山盤紆數百里有赭岩迭起冠以青林與雲霞亂綵山上有白石英山下有平陵有大堂基耆舊云堯行宫所陶水西逕縣北右注洭水洭水又逕含洭縣西王歆之始興記曰縣有白鹿城城南有白鹿岡咸康中郡民張魴為縣有善政白鹿來遊故城即岡並即名焉
  南出洭浦關為桂水
  關在中宿縣洭水出關右合溱水謂之洭口山海經謂之湟水徐廣曰湟水一名洭水出桂陽通四會亦曰漼水也漢武帝元鼎元年路博徳為伏波將軍征南越出桂陽下湟水即此水矣桂水其别名也
  深水一清按深說文作□出桂陽盧聚
  吕忱曰深水一名邃水導源盧溪西入營水亂流營波同注湘津許慎云深水出桂陽南平縣也經書桂陽者縣也本隸桂陽郡後割屬始興縣有盧溪盧聚山在南平縣之南九疑山東也
  西北過零陵營道縣南又西北過營浦縣南又西北過泉陵西北七里至燕室邪入于湘
  水上有燕室邱亦因為聚名也其下水深不測號曰龍泉
  鍾水出桂陽南平縣部山北過其縣東又東北過宋渚亭又北過鍾亭與漼水合
  部山即部龍之嶠也五嶺之第五嶺也一清按後漢書吳佑𫝊章懐注引南康記曰五嶺南康大庾一也桂陽甲騎二也九真都龎三也臨賀萌渚四也始安越嶠五也廣州記則以為大庾一始安二臨賀三桂陽四而以九真為掲陽合為五嶺是注所言五嶺之次與鄧記合第考班志九真郡有都龎縣應劭曰龎音龍師古曰音龎而桂陽之部龍乃嶺嶠之名王象之輿地紀勝曰山之絶頂曰都逢土人語訛曰龎也不知都部字相似龎龍音相連而强以都逢為土音山之絶頂之說殆因嶺嶠而傅會邪此與九真之都龎縣無涉鄧記誤也當以南平部龍為是鍾水即嶠水也庾仲初曰嶠水南入始興漼水一清按耒水篇引庾說作始興溱水蓋溱水出洭浦關與桂水合也注于海北一清按耒水篇引庾說北字下多一水字入桂陽湘水注于江是也漼水即桂水也漼桂聲相近故字隨讀變經仍其非矣桂水出桂陽縣北界山山壁髙聳三面特峻石泉懸注瀑布而下北逕南平縣而東北流届鍾亭右會鍾水通為桂水也故應劭曰桂水出桂陽東北入湘
  又北過魏寧縣之東一清按續志桂陽郡漢寧縣永和元年置吳改曰陽安晉改曰晉寧宋以後因之無魏寧也此如廣魏魏興之類道元蓋併經而改之
  魏寧故陽安也晉太康元年改曰晉寧縣在桂陽郡東一百二十里縣南西二面岨帶清溪桂水無出縣東理蓋縣邑流移今古不同故也
  又東北入于湘
  耒水出桂陽郴縣南山
  耒水發源于汝城縣東烏龍白騎山西北流逕其縣北西流三十里中有十四瀨各數百步濬流奔急竹節相次亦為行旅溯步之艱難也又西北逕晉寧縣北又西左合清溪水口水出縣東黄皮山西南流歴縣南又西北注于耒水汝城縣在郡東三百里餘山又在縣東無出南山理也
  又北過其縣之西
  縣有淥水出縣東俠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耒謂之程鄉溪郡置酒官醖于山下名曰程酒獻同酃也耒水又西黄水注之水出縣西黄岑山山則騎田之嶠一清按南康記作甲騎五嶺之第二嶺也黄水東北流案盛宏之云衆山水出注于大溪號曰横流溪溪水甚小冬夏不乾俗亦謂之為貪泉飲者輒冒于財賄同于廣州石門貪流矣亷介為二千石則不飲之昔吳隠之挹而不亂貪豈謂能汚其貞乎蓋亦惡其名也劉澄之謂為一涯溪通四會殊為孟浪而不悉也庾仲初云嶠水南入始興溱水注海即黄岑水入武溪者也一清按黄岑曲紅碑作王禽北水入桂陽湘水注于大江即是水也又側千秋水注之水出西南萬嵗山山有石室室中有鍾乳山上悉生靈夀木溪下即千秋水也水側民居號萬嵗村其水下合黄水黄水又東北逕其縣東右合除泉水水出縣南湘陂村村有圓水廣圓可二百步一邊暖一邊冷冷處極清綠淺則見石深則見底暖處水白且濁元素既殊涼暖亦異厥名除泉其猶江乗之半湯泉也水盛則瀉黄溪水耗則津徑輟流郴舊縣也桂陽郡治也漢髙帝二年分長沙置地理志桂水所出因以名也一清按今漢志桂陽郡無此語此是應劭注在桂陽縣下殆道元誤記也王莽更名南平縣曰宣風其城項羽遷義帝所築也縣南有義帝冢内有石虎因呼為白虎郡東觀漢記曰茨充字子何為桂陽太守民惰懶少麄履足多剖裂茨教作履今江南知織履皆充之教也黄溪東有馬嶺山髙六百餘丈廣圓四十許里漢末有郡民蘇躭棲游此山桂陽列僊傳云躭郴縣人少孤養母至孝言語虚無時人謂之癡常與衆兒共牧牛更直為帥錄牛無散每至躭為帥牛輒徘徊左右不逐自還衆兒曰汝直牛何道不走耶躭曰非汝曹所知即面辭母云受性應僊當違供養涕泗又說年將大疫死者畧半穿一井飲水可得無恙如是有哭聲甚哀後見躭乗白馬還此山中百姓為立壇祠民安嵗登民因名為馬嶺山朱氏謀瑋箋云無恙以下有缺文洞神傳云躭初去時云今年大疫死者畧半家中井水飲之無恙果如所言闔門元吉母年百餘嵗終鄉人共𦵏之聞山上有人哭聲服除乃止神仙𫝊曰躭母既終𦵏後州東北牛脾山紫雲蓋上有號哭聲知蘇君之神因見白馬常在嶺上遂改牛脾山為白馬嶺黄水又北流注于耒水謂之郴口耒水又西逕華山之隂亦曰華石山孤峯特聳枕帶雙流東則黄溪耒水之交會也耒水東流沿注不得北過其縣西也兩岸連山石泉懸溜行者輒徘徊留念情不極已也
  又北過便縣之西
  縣故惠帝封長沙王子吳淺為侯國全氏曰按漢表以為江夏之編索隠曰縣屬桂陽當從道元為是淺以恵帝元年封王莽之便屏也縣界有温泉水在郴縣之西北左右有田數十畆資之以溉常以十二月下種明年三月榖熟度此水冷不能生苗温水所溉年可三登其餘波散流入于耒水也
  又西北過耒陽縣之東
  耒陽舊縣也蓋因水以制名王莽更名南平亭東傍耒水水東肥南有郡故城縣有溪水東出侯計山其水清澈冬温夏冷西流謂之肥川川之北有盧塘塘池八頃其深不測有大魚常至五月輒一奮躍水湧數丈波襄四陸細魚奔迸隨水登岸不可勝計又云大魚將欲鼔作諸魚皆浮聚水側注西北逕蔡州州西即蔡倫故宅傍有蔡子池倫漢黄門順帝之世擣故魚網為紙用代簡素自其始也
  又北過酃縣東
  縣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民居彼人資以給釀酒甚醇美謂之酃酒嵗常貢之湖邊尚有酃縣故城治此西北去臨承縣一十五里從省隸十三州志曰大别水南出耒陽縣太山北至酃湖入湖也
  北入于湘
  耒水西北至臨承縣而右注湘水謂之耒口也
  洣水出茶陵縣上鄉西北過其縣西
  水出江州安成郡廣興縣太平山西北流逕茶陵縣之南名勝志衡州府酃縣下云洣水源出洣泉注水經云泉不常見遇邑政清明年榖豐稔其泉淅然如米泔瀑湧耆舊相𫝊疾者飲此多愈今本無之一清按今酃縣本漢茶陵縣地名嘉定四年置非漢之酃縣也漢武帝元朔四年封長沙定王子節侯訢之邑也一清按史表作欣此從漢表師古曰訢與欣同王莽更名聲鄉矣洣水又屈而過其縣西北流注也地理志謂之泥水者也
  又西北過攸縣南
  攸水出東南安成郡安復縣封侯山西北流逕其縣北縣北帶攸溪蓋即溪以名縣名漢武帝元朔四年封長沙定王子則為攸輿侯一清按索隠曰按今長沙有攸縣本名攸輿乎表在南陽小司馬蓋本之酈注即地理志所謂攸縣者也攸水又西南流入茶陵縣入于洣水也
  又西北過隂山縣南
  縣本陽山縣也縣東北猶有陽山故城即長沙孝王子宗之邑也一清按漢表宗以元帝永光二年形家言其勢王故塹山堙谷改曰隂山縣一清按漢志桂陽郡有陽山縣又有隂山縣皆云侯國至續志有隂山無陽山蓋東京省併之故應劭曰陽山今隂山也而師古以應說為非殆未詳攷也宋志云隂山令漢舊縣屬桂陽吳湘東郡有此疑是吳所立沈約所云亦非也孫吳所立是湘東郡而度桂陽之隂山縣隸之故晉志湘東郡有隂山縣隂山縣未嘗廢省何容復立乎縣上有容水自侯曇山下注洣水謂之容口水有大穴容一百石水出於此因以名焉洣水又西北逕其縣東又西逕歴口縣有歴水下注洣水謂之歴口洣水又西北與洋湖水會水出縣西北樂藪罡下洋湖湖去罡七里湖水下注洣謂之洋湖口洣水東北有峨山縣東北又有武陽龍尾山並僊者羽化之處上有僊人及龍馬跡於其處得遺咏雖神栖白雲屬想芳流藉念泉鄉遺咏在兹覽其餘誦依然息逺匪直邈想霞蹤愛其文咏可念故端牘抽札以詮其咏其畧曰登武陽觀樂藪峨嶺千㽔洋湖口命蜚螭駕白駒臨天水心踟蹰千載後不知如蓋勝賞神鄉秀情超拔矣
  又西北入于湘
  漉水出醴陵縣東漉山西過其縣南
  醴陵縣髙后四年封長沙相侯越為國縣南臨淥水水東出安城鄉翁陵山余謂漉淥聲相近後人藉便以淥為稱雖翁陵名異而即麓是同
  屈從縣西西北流至漉浦注入于湘
  瀏水出臨湘縣東南瀏陽縣一清按瀏陽縣本漢臨湘縣地孫吴折置以縣在瀏水之陽故名據此亦經文晚出之一證全祖望曰三國志周瑜𫝊以下雋漢昌劉陽州陵為奉邑則劉陽自漢末已有其名雖未為縣而已為邑若作邑字于經為合西北過其縣東北與澇溪水合
  瀏水出縣東江州豫章縣首禆山全祖望曰按顧祖禹曰今瀏陽之大圍山即首禆山其水曰白沙湖分四𣲖一入袁之萬載一入分寧一入岳之中江其一即瀏水予謂據顧說則經文所言是也善長誤以分寧之水當之不知首禆山不在豫章也導源西北流逕其縣南縣慿溪以即名也又西北注于臨湘縣也
  西入于湘
  㵋水出豫章艾縣
  春秋左氏傳曰吳公子慶忌諌夫差不納居于艾是也王莽更名治翰
  西過長沙羅縣西
  羅子自枝江徙此世猶謂之為羅侯城也㵋水又西流積而為陂謂之町湖也
  又西至累石山入于湘水
  累石山在北亦謂之五木山山方尖如五木狀故俗人藉以名之山在羅口北㵋水又在羅水南流注于湘謂之東町口者也
  贛水出豫章南壄縣西北過贛縣東
  山海經曰贛水出聶都山東北流注于江入彭澤西也班固稱南壄縣彭水所發東入湖漢水庾仲初謂大庾嶠水北入豫章注于江者也地理志曰豫章水出贛縣西南而北入江蓋控引衆流總成一川雖稱謂有殊言歸一水矣故後漢郡國志曰贛有豫章水雷次宗云似因此水為其地名雖十川均流而此源最逺故獨受名焉劉澄之曰縣東南有章水西有貢水縣治二水之間二字合贛字因以名縣焉是為繆也劉氏專以字說水而不知逺失其實矣全氏曰按章貢圖經曰東江發源于汀州界之新樂山逕雩都而㑹于章水西江導源于大庾縣之聶都山與貢水合二水合而為贛則徵之之言未可非也如善長所引山經及庾說但有貢水而無章水恐未足以釋贛水之義也沈氏曰近世皆以豫章水為章水湖漢水為貢水所歴十八灘之險黄公灘為最即所謂惶恐灘也豫章水導源東北流逕南壄縣北贛川石岨水急行難傾波委注六十餘里又北逕贛縣東縣即南康郡治晉太康五年分廬江立豫章水右會湖漢水水出雩都縣導源西北流逕金雞石其石孤竦臨水耆老云時見金雞出于石上故石取名焉湖漢水又西北逕贛縣東西入豫章水也
  又西北過廬陵縣西
  廬陵縣即王莽之桓亭也十三州志稱廬水西出長沙安復縣武帝元光六年封長沙定王子劉昌為侯國即王莽之思成也一清按漢書地理志長沙國安成縣侯國續漢書郡國志無之蓋省併也吳復置晉太康元年改曰安復王子侯表蒼封是安成非安復也吳寶鼎中立以為安成郡東至廬陵入湖漢水也
  又東北過石陽縣西
  漢和帝永平九年分廬陵立漢獻帝興平二年吳長沙桓王立廬陵郡治此豫章水又逕其郡南城中有井其水色半清半黄黄者如灰汁取作飲粥悉皆金色而甚芬香
  又東北過漢平縣南一清按後漢中平中立漢平縣吳改曰吳平此亦經文晚出之證又東北過新淦縣西
  牽水西出宜春縣漢武帝元光六年封長沙定王子劉成為侯國王莽之修曉也牽水又東逕吳平縣舊漢平也晉太康元年改為吳平矣一清按宋志吳平侯相吳更名牽水又東逕新淦縣即王莽之偶亭而注于豫章水湖漢及贛並通稱也又淦水出其縣下注于贛水
  又北過南昌縣西
  旴水出南城縣西北流逕南昌縣南西注贛水又有濁水注之水出康樂縣故陽樂也一清按宋志康樂侯相吴孫權黄武中立曰陽樂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濁水又東逕望蔡縣縣因汝南上蔡民萍居此土晉太康元年改為望蔡縣一清按劉昭郡國志補注引豫章記曰上蔡縣中平立此地名上蔡者上蔡民分徙此地立名上蔡然則漢縣本名上蔡也濁水又東逕建成縣漢武帝元光沈氏曰按本表是元朔四年封長沙定王子劉拾為侯國王莽更名之曰多聚也縣出然石異物志曰石色黄白而理疎以水灌之便熱以鼎著其上炊足以熟置之則冷灌之則熱如此無窮元康中雷孔章入洛賫石以示張公張公曰此謂然石于是乃知其名濁水又東至南昌縣東流入于贛水贛水又歴白社西有徐孺子墓吳嘉禾中太守長沙徐熈於墓隧種松太守南陽謝景於墓側立碑永安中太守梁郡夏侯嵩於碑傍立思賢亭松大合抱亭世修治至今謂之聘君亭也贛水又北歴南塘塘之東有孺子宅際湖南小州孺子名稚南昌人髙尚不仕太尉黄瓊辟不就桓帝問尚書令陳蕃徐稚袁閎誰為先後蕃答稱袁生公族不鏤自雕至於徐稚傑出薄域故宜為先桓帝備禮徵之不至太原郭林宗有母憂稚往弔之置生芻於廬前而去衆不知其故林宗曰必孺子也詩云生芻一束其人如玉吾無徳以堪之年七十二卒贛水又逕谷鹿州即蓼子州也舊作大艑處贛水又北逕南昌縣故城西於春秋屬楚即令尹子蕩師于豫章者也秦以為廬江南郡漢髙□六年始命灌嬰一清按下有脫文以為豫章郡治此即灌嬰所築也王莽更名縣曰宜善郡曰九江焉劉歆云湖漢等九水入彭蠡故言九江矣陳蕃為太守署徐稚為功曹蕃在郡不接賔客唯稚來特設一榻去則懸之此即懸榻處也建安中更名西安晉又名為豫章一清按兩漢及晉豫章郡治南昌晉志豫章郡領豫章縣劉昭郡國志補注引豫章記曰豫章縣建安立三國吴改曰西安故晉志豫章郡有豫章縣蓋復漢之舊也晉志不言豫章宋志不記豫章均為脫漏且宋志云豫章太守領豫寧侯相漢獻帝建安中立吳曰要安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要安又是西安之誤吳書太史慈𫝊數為寇于艾西安是也城在今武寧縣西二十里前漢為海昬後漢為建昌縣地去南昌府城三百二十里非郡治也此注言豫章郡治而釋以西安疑庸妄人所填改觀下彭澤注却甚分明城之南門曰松陽門門内有樟樹髙七丈五尺大二十五圍枝葉扶疎垂䕃數畆應劭漢官儀曰豫章樟樹生庭中故以名郡矣此樹嘗中枯逮晉永嘉中一旦更茂豐蔚如初咸以為中宗之祥也禮斗威儀曰君政訟平豫樟常為生太興中元皇果興大業于南故郭景純南郊賦云弊樟擢秀于祖邑是也以宣王祖為豫章故也贛水北出際西北歴度支步是晉度支校尉立府處步即水渚也贛水又逕郡北為津步步有故守賈萌廟萌與安成侯張普争地為普所害即日靈見津渚故民為立廟焉全氏曰賈萌事太平御覽引謝承後漢書謂是討莽而死又引安成記謂争地而死然攷之漢書王莽𫝊則是為莽九江太守拒漢而死其亦異矣豈同時先後之間有二賈萌又皆為南州牧守耶一清按寰宇記洪州南昌縣龍沙廟即西漢末太守賈萌也萌與安成侯張普共謀誅王莽普反告莽收萌而殺之時人咸歎故為立廟祭之事更詳核尤可與班書參異同也水之西岸有磐石謂之石頭津步之處也西行二十里曰厭原山疊嶂四周杳䆳有趣晉隆安末沙門竺曇顯建精舍于山南僧徒自逺而至者相繼焉西北五六里有洪井飛流懸注其深無底舊說洪厓先生之井也北五六里有風雨池髙山髙瀨激激著樹木霏散逺灑若雨西有鸞岡洪厓先生乗鸞所憩泊也岡西有鵠嶺云王子喬控鵠所逕過也有二崖號曰大簫小簫言簫史所游萃處也雷次宗云此繋風捕影之論據實本所未辯聊記竒聞以廣井魚之聽矣又按謝莊詩莊嘗游豫章觀井賦詩言鸞岡四周有水謂之鸞陂似非虚論矣東大湖十里二百二十六步北與城齊周氏必大汎舟游山錄云徐孺子亭在東湖徐宅名見水經又乾道庚寅奏事錄云東湖徐孺子亭洪芻職乗云湖在郡東南周廣五里酈道元云十里一百二十步寰宇記引雷次宗豫章記曰州城東有大湖北與城齊一清按今文似有脫誤南緣迴折至南塘水通章江增減與江水同漢永元中太守張躬築塘以通南路兼遏北水冬夏不増減水至清深魚甚肥美每于夏月江水溢塘而過居民多被水害至宋景平元年太守蔡君西起隄開塘為水門水甚旱則閉之内多則洩之自是居民少患矣贛水又東北逕王步步側有城云是孫奮為齊王鎮此城之渚今謂之王步蓋齊王之渚步也郡東南二十餘里又有一城號曰齊王城築道相通蓋其離宫也贛水又北逕南昌左尉廨西漢成帝時九江梅福為南昌尉居此後福一旦捨妻子去九江𫝊云得僊一清按六字注中注贛水又北逕龍沙西沙甚潔白髙峻而陁有龍形連亘五里中舊俗九月九日升髙處也昔有人於此沙得故冢刻磚題云西去江七里半筮言其吉卜言其凶而今此冢垂没於水所謂筮短龜長也贛水又逕椒邱城下建安四年孫䇿所築也朱氏謀瑋箋曰雷次宗豫章記云建安四年孫䇿破劉勲于潯陽欲謀取豫章太守華歆于郡下流一百四十里臨江築椒邱城以備之一清按然則椒邱城非䇿所築其後䇿駐軍于此以脅華歆遂以名之贛水又歴釣圻邸閣下度攴校尉治太尉陶侃移置此也校尉豫章全氏曰按校尉失其姓名因運出全氏曰出疑作朱之力于渚次聚石為州長六十餘丈州裏可容數十舫贛水又北逕鄡陽縣王莽之豫章縣也餘水注之水東出餘汗縣王莽名之曰治干也餘水北至鄡陽縣注贛水贛水又與鄱水合水出鄱陽縣東西逕其縣南武陽鄉也地有黄金可采一清按漢志鄱陽縣下云武陽鄉右十餘里有黄金采師古曰采者謂采取金之處可字是道元率筆誤加王莽改曰鄉亭孫權以建安十五年分為鄱陽郡鄱水又西流注于贛又有繚水入焉其水導源建昌縣漢元帝永光二年分海昬立繚水東逕新吳縣漢中平中立繚水又逕海昏縣王莽更名宜生謂之上繚水又謂之海昏江分為二水縣東津上有亭為濟渡之要其水東北逕昌邑城而東出豫章大江謂之慨口昔漢昌邑王之封海昏也每乘流東望輒憤慨而還世因名焉其一水枝分别注入于脩水也
  又北過彭澤縣西
  脩水出艾縣南東北逕豫寧縣故西安也晉太康元年更從今名脩水又東北逕永脩縣漢靈帝中平二年立脩水又東北注贛水其水總納十川同溱一瀆俱注于彭蠡也一清按漢志豫章郡彭蠡縣禹貢彭蠡澤在西廬江郡尋陽縣禹貢九江在南皆東合為大江九江郡下應劭曰江自廬江尋陽分為九全祖望曰郡國志云贛有豫章水雷次宗云十川均流此源最逺善長亦云贛水總納十川按漢志豫章郡贛縣下云豫章水出西南北入大江雩都縣下云湖漢水東至彭澤入江行千九百八十里即注所謂豫章水右會湖漢水者也其十川漢志南壄縣下云彭水東入湖漢長沙國安成縣下云廬水東至廬陵入湖漢宜春縣下云南水東至新淦入湖漢新淦縣下應劭曰淦水所出西入湖漢南城縣下云旴水西北至南昌入湖漢建成縣下云蜀水東至南昌入湖漢餘汗縣下云餘水在北至鄡陽入湖漢鄱陽縣下云鄱水西入湖漢艾縣下云脩水東北至彭澤入湖漢行六百六十里蓋十川者合湖漢水之經流而為十也湖漢水源流最長次之則脩水今校之水經鄙水下多繚水則除湖漢水得十川一清按此是漢代之九江而非禹貢之九江禹貢之九江自當以洞庭為據猶之三江班固地理志所云乃漢時現行之水道而于禹貢亦無與也
  北入于江
  大江南贛水總納洪流東西四十里而清潭逺漲綠波凝浄而會注于江川
  廬江水出三天子都北過彭澤縣西北入于江
  山海經三天子都一曰天子鄣王彪之廬山賦敘曰廬山彭澤之山也雖非五嶽之數穹窿嵯峨實峻極之名山也孫放廬山賦曰尋陽郡南有廬山九江之鎮也臨彭蠡之澤接平厰之原開山圖曰山四方周四百餘里疊鄣之巖萬仞懐靈抱異苞諸僊迹豫章舊志曰廬俗字君孝本姓匡父東野王共鄱陽令吳芮佐漢定天下而亡漢封俗于鄡陽曰越廬江俗兄弟七人皆好道術遂寓精爽于宫庭之山故世謂之廬山漢武帝南巡覩山以為神靈封俗大明公逺法師廬山記曰殷周之際匡俗先生受道仙人共遊此山一清按慧逵廬山記曰匡俗先生受道于仙人則受道仙人本非道號注云共遊此山又實有其人矣所未喻也時人謂其所止為神僊之廬因以名山矣又按周景氏曰廬山匡俗字子孝本東里子出周武王時生而神靈屢逃徴聘廬于此山時人敬事之俗後仙化空廬猶存弟子覩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烏號世稱廬君故山取號焉斯耳𫝊之談非實證也故豫章記以廬為姓因廬以氏周氏逺師或記廬墓為辭假慿虚以託稱二證既違三情互爽按山海經創志大禹記錄逺矣故海内東經曰廬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澤西是曰廬江之名山水相依互舉殊稱明不因匡俗始正是好事君子强引此類用成章句耳又按張華博物志曹著𫝊其神自云姓徐受封廬山後吳猛經過山神迎猛猛語曰君王此山近六百年符命已盡不宜久居非據猛又贈詩云仰矚列仙館俯察王神宅曠載暢幽懐傾蓋付三益此乃神道之事亦有換轉理難詳矣吳猛隠山得道者也尋陽記曰廬山上有三石梁長數十丈廣不盈尺杳然無底吳猛將弟子登山過此梁見一翁坐桂樹下以玉杯承甘露漿與猛又至一處見數人為猛設玉膏猛弟子竊一寶欲以來示世人梁即化如指猛使送寶還手牽弟子令閉眼相引而過其山川明浄風澤清曠氣爽節和土沃民逸嘉遯之士繼響窟巖龍潛鳯采之賢往者忘歸矣秦始皇漢武帝及太史公司馬遷咸升其巖望九江而眺鍾彭焉一清按鍾彭謂石鍾山及彭蠡澤也今注無石鍾山之文而唐時李渤作記尚引水經并酈注其為缺失無疑也寰宇記云南康軍都昌縣本漢彭蠡縣也石鍾山在縣北二百一十里西枕彭蠡連峯疊嶂壁立峭峻西南北面皆水四時如一白波撼山其聲若鍾因名之按辨石鍾山記云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鍾山酈道元以為下臨深潭㣲風鼔浪水石相搏響若洪鍾因受其稱予幽棲者因尋繹東湖沿瀾窮此遂躋崖穿洞訪其遺蹤次于南隅忽遇雙石欹枕潭際影淪波中詢諸水濵乃曰石鍾也有銅鐵之異焉扣而聆之南音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餘韻徐歇若非澤滋其山山含其英聮氣凝質發為至靈不然則安能産兹竒石乎乃知山仍石名舊矣如善長之論則瀕流庶峯皆可以斯名貫之聊刋前繆留遺將來貞元戊寅嵗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記白鹿先生姓李名渤字濬之時隠廬山因所居洞為號後任江州刺史諫議大夫給事中桂管觀察使太和元年八月七日故吏湖口鎮將吳文幹刻石蘇文忠公又反濬之之說而廣善長之意作石鍾山記曰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鍾山焉酈道元以為下臨深潭㣲風鼔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鍾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鍾罄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聲清越枹止響騰餘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徳興尉送之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椌椌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乗小舟至絶壁下大石側立千仞如猛獸竒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宵間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噌吰如鍾鼓不絶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淺㣲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舟迴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竅坎鏜𩍈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竅坎鏜𩍈者魏獻子之歌鍾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絶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𫝊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劉氏獻廷廣陽雜記曰酈道元所謂石鍾山東坡泊舟于此作記者乃上石鍾也蓋石鍾山有二曰上石鍾下石鍾意善長每遇山水之靈竒可喜者刻畫若圖畫使人恍置身其間乃石鍾之佳趣僅𫝊數語不得坡公之記世人固無有能言之者矣廬山之北有石門水水出嶺端有雙石髙竦其狀若門因有石門之目焉水導雙石之中懸流飛澍近三百許步下散漫千步步上望之連天若曳飛練於霄中矣下有磐石可坐數十人冠軍將軍劉敬宣每登陟焉其水歴澗逕龍泉精舍南太元中沙門釋慧逺所建也其水下入江南嶺即彭蠡澤西天子鄣也峯磴險峻人跡罕及嶺南有大道順山而下有若畫焉傳云匡先生所通至江道巖上有宫殿故基者三以次而上最上者極于山峯山下又有神廟號曰宫亭廟故彭湖亦有宫亭之稱焉余按爾雅云大山曰宫何氏焯曰爾雅以大山宫小山為句道元蓋誤一清按爾雅大山宫小山霍疏云宫猶圍繞也謂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圍繞之山形若此者名霍非謂大山名宫小山名霍也然卷末禹貢山水澤地所在霍山為南嶽注引爾雅大山曰宫小山曰霍則彼文仍是莫謂善長真誤讀經也宫之為名蓋起於此不必一由三宫也山廟甚神能分風劈流注舟遣使行旅之人過必敬祀而後得去故曹毗詠云分風為二劈流為兩昔吳郡太守張公直自守徵還一清按搜神記云張璞字公直不知何許人也為吳郡太守道由廬山子女觀祠婢指女戲妃像人其妻夜夢致聘怖而遽發明引中流而船不行合船驚懼曰愛一女而合門受禍也公直不忍遂令妻下女于江其妻布席水上以其亡兄女代之而船得進公直方知兄女怒妻曰吾何面目于當世也復下已女於水中將渡遥見二女于岸側傍有一吏立曰吾廬君主簿敬君之義悉還二女故干寶書之於感應焉山東有石鏡照水之所出有一圓石懸崖明浄照見人影晨光初散則延曜入石豪細必察故名石鏡焉又有二泉常懸注若白雲帶山廬山記曰白水在黄龍南即瀑布也水出山腹挂流三四百丈飛湍林表望若懸素注處悉成巨井其深不測其水下入江淵廬山之南有上霄石髙壁緬然與霄漢連接秦始皇三十六年嘆斯嶽逺遂記為上霄焉上霄之南大禹刻石誌其丈尺里數今猶得刻石之號焉湖中有落星石周迴百餘步髙五丈上生竹木傳曰有星墜此因以名焉又有孤石介立大湖中周迴一里竦立百丈矗然髙峻特為環異上生林木而飛禽罕集言其上有玉膏可采所未詳也耆舊云昔禹治洪水至此刻石紀功或言秦始皇所勒然嵗月已久莫能辨之也

  水經注釋卷三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釋卷四十
  仁和趙一清撰
  漸江水 斤江水 日南水 弱水
  黒水 禹貢山水澤地所在
  漸江水一清按宋祁曰武陵有漸水東入沅疑此無漸水當作浙不知浙江漸江並見說文武陵有漸水固也而未可以漸江水當之出三天子都全氏曰顧祖禹曰大鄣山在績溪縣東六十里髙五百五十仞周一百五十里一名三王山祥符圖經云即三天子鄣山海經浙江出三天子都水經因之蓋訛鄣為都秦置鄣郡以此山名也郭璞曰三天子鄣山在新安歙縣東謂之玉山浙水出其傍寰宇記曰大鄣山吳吳越于此分界葉夢得避署錄話曰水經謂漸江出三天子都取山海經為証三天子都在彭澤西安得至此今錢塘江乃北江下流雖自彭澤來蓋衆江所會不應獨取此一水予意漸字即浙字水經誤分為二名注引漢志浙江者是已今自分水縣出桐廬號歙港者與衢婺之溪合而過富陽以入大江大江自西來此江自東來皆會于錢唐按山海經三天子鄣有三一曰在閩西海北即浙江之源也郭景純云今在新安歙縣東謂之三王山浙江出其傍者也一曰在衡山即廬江之源也漢人以震山為衡山所謂在彭澤者也一曰在海中則不知其處說者曰匡廬是西鄣㣲是東北大鄣婺之永陽亦有三天子鄣是南鄣其說當存而不論若林林謂但在彭澤則謬矣又謂錢唐乃北江下流來自彭澤是仍水經沔水篇以立文者然三天子鄣雖有三而大鄣則推浙江之源秦漢間人以是取郡名為鄣郡是非彭澤所能争也
  山海經謂之浙江也一清按史記索隠曰韋昭云浙江在今錢唐浙音折晉灼音逝非也蓋其流曲折莊子所謂制河即其水也制折聲相近地理志云水出丹陽黟縣南蠻夷中一清按顔師古注漢書引地理志作漸與道元所見之本作浙江者異見髙惠髙后文功臣表全祖望曰按王應麟云唐盧潘引地理志作浙江出黟縣南率山東今觀是注所引則唐本為誤也而新安人作志乗以為山經之文因有率山率水之目不知山經亦無此說山海經曰浙江出三天子都在其東郭景純曰出新安黟縣南蠻中此與漢志水經合當東漢時新安一帶山越居之故班志謂之蠻夷今誤以蠻為率則誣甚矣率山率水不見他書太平御覽云率即歙耳亦混語也其名寰宇記姓收其目而九域志仍不及焉以羅存齋程篁墩職志事尚不能辨正何也北逕其縣南有博山山上有石特起十丈上峰若劍杪時有靈鼔⿰氵⿳⿰天天一日 -- 潜發正長臨縣以山鼔為𠉀一鳴官長一年若長雷發聲則官長不反浙江又北歴黟縣山縣居山之陽故縣氏之漢成帝鴻嘉二年以為廣徳國封中山憲王孫雲客王於此晉太康中以為廣徳縣分隸宣城郡㑹稽陳業潔身清行遯跡此山浙江又北逕歙縣東與一小谿合水出縣東北翁山西逕故城南又西南入浙江又東逕遂安縣南谿廣二百二上立杭以相通水甚清深潭不掩鱗故名新定分歙縣立之晉太康中又改從今名浙江又左合絶谿谿水出始新縣西東逕縣故城南為東西長谿谿有四十七瀨濬流驚急奔波聒天孫權使賀齊討黟歙山賊賊固黟之林歴山山甚峻絶又上禁五兵齊以䥫杙椓山升出不意人以白棓擊之氣禁不行遂用竒功平賊於是立始新之府於歙之華鄉令齊守之後移出新亭晉太康元年改曰新安郡谿水東注浙江浙江又東北逕建徳縣南縣北有烏山山下有廟廟在縣東七里廟渚有大石髙十丈圍五尺水瀨濬急而能致雲雨浙江又東逕夀昌縣南自建徳至此八十里中有十二瀨瀨皆峻嶮行旅所難縣南有孝子夏先墓先少喪二親負土成墓數年不勝哀卒浙江又北逕新城縣桐谿水注之水出吳興郡於潛縣北天目山山極髙峻崖嶺竦疊西臨浚澗山上有霜木皆是數百年樹謂之翔鳯林東面有瀑布下注數畆深沼名曰浣龍池池水南流逕縣西谿谿水又東南與紫谿合水出縣西百丈山即潛山也山水東南流名為紫谿中道夾水有紫色磐石石長百餘丈望之如朝霞又名此水為赤瀨蓋以倒影在水故也紫谿又東南流逕白石山之隂一清按吳越春秋曰南踰赤岸徐天祐注曰水經曰新安縣南白石山名廣陽山水曰赤岸水今本無之山甚峻極北臨紫谿又東南連山夾水兩峯交峙反項對石往往相捍十餘里中積石磊砢相挾而上澗下白沙細石狀若霜雪水木相映泉石争暉名曰樓林紫谿又東南流逕桐廬縣東為桐谿孫權藉谿之名以為縣目割富春之地立桐廬縣自縣至於⿰氵⿳⿰天天一日 -- 潜凡十有六瀨第二是嚴陵瀨瀨帶山山下有石室漢光武帝時嚴子陵之所居也故山及瀨皆即人姓名之山下有磐石周迴十數丈交枕潭際蓋陵所游也桐谿又東北逕新城縣入浙江縣故富春地孫權置後省并桐廬咸和九年復立為縣浙江又東北入富陽縣故富春也晉后名春改曰富陽也東分為湖浦浙江又東北逕富春縣南縣故王莽之誅嵗也江南有山孫武皇之先所𦵏也漢末墓上有光如雲氣屬天黄武四年孫權以富春為東安郡分置諸郡以討山越命全琮一清按三國志吳書孫權𫝊事在黄武五年秋七月浙江又東北逕亭山西山上有孫權父冢一清按吳書孫䇿𫝊云堅薨還𦵏曲阿孫權𫝊云吳髙陵松栢斯拔髙陵堅冢名吳地記云堅墓在盤門内何焯曰參以謝詢請置守冢之文則文臺定𦵏吳也許彦周詩話云楊舜韶名友䕫在姑蘇時盜發孫堅冢楊作詩云云今注所云得無因孫鐘墓而誤耶鐘因種𤓰得墓地事備幽明錄又按劉昭郡國志補注吳本國下引皇覽曰縣東門外孫武冢蓋春秋時人後人或指此訛為堅墓則陳夀志還𦵏曲阿之說未可非也道元指富春所𦵏為孫權父墓尤誤當是孫堅父鐘孫亮立廟稱曰太祖者而幽明錄沈約宋書謂以鐘為堅之祖恐不如劉敬叔異苑以鐘是堅父之確當也
  北過餘杭東入于海
  浙江逕縣左合餘杭大谿江北即臨安縣界水北對郭文宅宅傍山面谿宅東有郭文墓晉建武元年驃騎王導迎文置之西園文逃此而終臨安令改𦵏之建安十六年縣民郎稚作亂賀齊討之孫權分餘杭立臨水縣晉改曰臨安縣因岡為城南門尤髙謝安涖郡遊縣逕此門以為難為亭長浙江又東逕餘杭故縣南新縣北秦始皇南遊會稽途出是地因立為縣王莽之淮睦也漢末陳渾移築南城縣後谿南大塘即渾立以防水也縣南有三碑是顧颺范𡩋等碑縣南有大壁山郭文自陸渾遷居也浙江又東逕烏傷縣北王莽改曰烏孝郡國志謂之烏傷異苑曰東陽顔烏以淳孝著聞後有羣烏銜土集顔烏所居之邨烏口皆傷一境以為顔烏至孝故致慈烏欲令孝聞聲逺聞又名其縣曰烏傷矣浙江又東北流至錢塘縣榖水入焉水源西出太末縣縣是越之西部姑蔑之地也全氏曰漢時方有分部而西部亦不在姑蔑東京分郡西部始在姑蔑耳春秋戰國時不當以西部目之西部或是西鄙之誤秦以為縣王莽之末治也一清按黄本作未理猶仍唐人寫本之舊吳寶鼎中分會稽立隸東陽郡榖水東逕獨松故冢下冢為水毁其塼文筮言吉龜言凶百年墮水中今則同龜繇矣榖水又東逕長山縣南與永康谿水合縣即東陽郡治也縣漢獻帝分烏傷立郡吳寶鼎中分會稽置城居山之陽或謂之長仙縣也言赤松采藥此山因而居之故以為名後傳呼乖謬字亦因改谿水南出永康縣縣赤烏中分烏傷上浦立劉敬叔異苑曰孫權時永康縣有人入山遇一大龜即束之以歸龜便言曰游不量時為君所得擔者怪之載出欲上吳王夜宿越里纜船于大桑樹宵中樹忽呼龜曰元緒奚事爾也龜曰行不擇日今方見烹雖盡南山之樵不能潰我樹曰諸葛元遜識性淵長必致相困令求如我之徒計將安泊龜曰子明無多辭既至建業權將煮之燒柴萬車龜猶如故諸葛恪曰然以老桑乃熟獻人仍說龜言權使伐桑取煮之即爛故野人呼龜曰元緒其水飛湍北注至縣南門入榖水榖水又東定陽谿水注之水上承信安縣之蘇姥布縣本新安縣晉武帝太康三年改曰信安水懸百餘丈瀨勢飛注狀如瀑布瀨邊有石如牀牀上有石牒長三尺許有似雜采帖也東陽記云信安縣有縣室坂晉中朝時有民王質伐木至石室中見童子四人彈琴而歌質因留倚柯聽之童子以一物如棗核與質質含之便不復饑俄頃童子曰其歸承聲而去斧柯漼然爛盡既歸質去家已數十年親情彫落無復向時比矣其水分納衆流混波東逝逕定陽縣夾岸緣谿悉生支竹及芳枳木連雜以霜菊金橙白沙細石狀如凝雪石溜湍波浮響無輟山水之趣尤深人情縣漢獻帝分信安立谿亦取名焉谿水又東逕長山縣北北對髙山山下水際是赤松羽化之處也炎帝少女追之亦俱仙矣後人立廟于山下一清按太平御覽引水經注曰赤松澗在東陽赤松子游金華山以火自燒而化故山上有赤松子之祠澗自山出故曰赤松澗今本無之谿水又東入于榖水榖水又東逕烏傷縣之雲黄山山下臨谿水水際石壁傑立髙一百許丈又與吳寧谿水合水出吳寧縣下逕烏傷縣入榖謂之烏傷谿水閩中有徐登者女子化為丈夫與東陽趙昞並善越方時遭兵亂相遇于谿各示所能登先禁谿水為不流昞次禁枯栁栁為生荑二人相視而笑登年長昞師事之後登身故昞東入章安百姓未知昞乃升茅屋梧鼎而爨主人驚怪昞笑而不應屋亦不損又嘗臨水求渡船人不許昞乃張蓋坐中長嘯呼風亂流而濟於是百姓神服從者如歸章安令惡而殺之民立祠於永寧而蚊蚋不能入昞秉道懐術而不能全身逺害事同萇宏宋元之龜厄運之來故難救矣榖水又東入錢唐縣而左入浙江故地理志曰榖水自太末東北至錢唐入浙江是也浙江又東逕靈隠山山在四山之中有髙崖洞穴左右有石室三所又有孤石壁立大三十圍其上開散狀似蓮花昔有道士長往不歸或因以稽留為山號山下有錢唐故縣浙江逕其南王莽更名之曰泉亭地理志曰會稽西部都尉治錢唐記曰防海大塘在縣東一里許郡議曹華信家議立此塘以防海水始開募有能致一斛土者即與錢一千旬月之間來者雲集塘未成而不復取於是載土石者皆棄而去塘以之成故改名錢塘焉一清按武林水因武林山泉瀦而為湖舊湖水通江後人築塘以隔江湖泉與錢通用王莽改錢唐為泉亭闞駰曰山出錢水可証也故湖曰錢湖江曰錢江皆以一塘分限得名華信築塘與錢之事蓋出于𫝊記之悠謬耳縣南江側有明聖湖父老傳言湖有金牛古見之神化不測湖取名焉縣有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也闞駰云山出錢水東入海全氏曰漢志會稽郡錢唐縣武林山武林水所出東入海行八百三十里武林山即靈隠山在今錢唐縣治西五里武林水東入海則是截錢唐江而東趣龕赭以逹于海不然不得云東入也計其里數不及二百何云八百三十里耶一清按說文有漸江又有浙江云江水東至山隂為浙江則黟縣之漸江至錢唐乃有浙名班志有浙江無漸江浙江下但云東入海不計道里之數至錢唐武林水亦云東入海行八百三十里補此一句以見浙江之即漸江也武林水既入于江則是合江流而東入于海推本源流所行恰有此數亦非孟堅誤記也吳地記言縣唯浙江今無此水一清按武林水即錢水今杭人所謂西湖者是陸氏之記殆不識眉目之言也縣東有定包諸山皆西臨浙江水流於兩山之間江川急濬兼濤水晝夜再來來應時刻常以月晦及望尤大至二月八月最髙峨峨二丈有餘吳越春秋以為子胥文種之神也昔子胥亮於吳而浮尸於江吳人憐之立祠於江上名曰胥山吳錄曰胥山在太湖邊去江不百里故曰江上文種誠於越而伏劍於山隂越人哀之𦵏於種山文種既𦵏一年子胥從海上負種俱去游夫江海故潮水之前揚波者伍子胥後重水者大夫種是以枚乗曰濤無記焉秦始皇三十七年將遊會稽至錢唐臨浙江所不能渡故道餘杭之西津也浙江北合詔息湖湖本名阼湖因秦始皇帝巡狩所憩故有詔息之名也浙江又東合臨平湖異苑曰晉武時吳郡臨平岸崩出一石鼔打之無聲以問張華華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魚形扣之則鳴矣於是如言聲聞數十里劉道民詩曰事有逺而合蜀桐鳴吳石傳言此湖草嵗壅塞天下亂是湖開天下平孫皓天璽元年吳郡上言臨平湖自漢末嵗塞今更開通又於湖邊得石函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長四寸廣二寸餘刻作皇帝字於是改天冊為天璽元年孫盛以為元皇中興之符徵五湖之石瑞也錢塘記曰桓元之難湖水色赤熒熒如丹湖水上通浦陽江下注浙江全氏曰臨平湖在浙江之西不得越浙江而通浦陽江若云上通南江則善矣一清按此文不誤與沔水篇注正同即此一句乃知南江與浙江合之證名曰東江行旅所從以出浙江也浙江又東逕禦兒鄉萬善厯曰吳黄武六年正月獲彭綺是嵗由拳西鄉有産兒墮地便能語云天方明河欲清鼎脚折金乃生因是詔為語兒鄉非也禦兒之名逺矣蓋無智之徒因藉地名生情穿鑿耳國語曰勾踐之地北至禦兒是也安得引黄武證地哉韋昭曰越北鄙在嘉興浙江又東逕柴辟南舊吳楚之戰地矣備𠉀于此故謂之辟塞是以越絶稱吳故從由拳辟塞渡會夷湊山隂是也浙江又逕固陵城北昔范蠡築城于浙江之濵言可以固守謂之固陵今之西陵也浙江又東逕柤塘謂之柤瀆昔太守王朗拒孫䇿數戰不利孫静果說䇿曰朗負阻城守難可卒拔柤瀆去此數十里是要道也若從此出攻其無備破之必矣䇿從之破朗于固陵有西陵湖亦謂之西城湖湖西有湖城山東有夏架山毛竒齡蕭山縣志刋誤曰當作東有湖城山西有夏架山夏架山去海祇數里焉得復有湖在西湖水上承妖皋谿而下注浙江又逕會稽山隂縣有苦竹里里有舊城言勾踐封范蠡子之邑也浙江又東與蘭谿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號曰蘭亭亦曰蘭上里太守王羲之謝安兄弟數往造焉吳郡太守謝朂封蘭亭侯蓋取此亭以為封號也太守王廙之移亭在水中晉司空何無忌之臨郡也起亭於山椒極髙盡眺矣亭宇雖壊基陛尚存浙江又逕越王允常冢北冢在木客村耆彦云勾踐使工人伐榮楯欲以獻吳久不得歸工人憂思作木客吟後人因以名地勾踐都琅琊欲移允常冢冢中生分風飛沙射人人不得近勾踐謂不欲遂止浙江又東北得長湖口湖廣五里東西百三十里沿湖開水門六十九所下溉田萬頃北瀉長江湖南有覆㪷山周五百里北連鼔吹山山西枕長谿谿水下注長湖山之西嶺有賀臺越入吳還而成之故號曰賀臺矣又有秦望山在州城正南為衆峯之傑陟境便見史記云秦始皇登之以望南海自平地以取山頂七里懸磴孤危徑路險絶記云扳蘿捫葛然後能升山無甚髙木當由地迥多風所致山南有嶕峴峴裏有大城越王無餘之舊都也故吳越春秋云勾踐語范蠡曰先君無餘國在南山之陽社稷宗廟在湖之南又有會稽之山古防山也亦謂之為茅山又曰棟山越絶云棟猶鎮也蓋周禮所謂揚州之鎮矣山形四方上多金玉下多趺石山海經曰勺水出焉南流注于□吳越春秋稱覆釜山之中有金簡玉字之書黄帝之遺讖也山下有禹廟廟有聖姑像禮樂緯云禹治水畢天賜神女聖姑即其像也山上有禹冢昔大禹即位十年東巡狩崩于會稽因而𦵏之有鳥來為之耘春拔草根秋啄其穢是以縣官禁民不得妄害此鳥犯則刑無赦山東有湮井去廟七里深不見底謂之禹井云東游者多探其穴也秦始皇發稽山刻石紀功尚存山側孫暢之述書云丞相李斯所篆也又有石匱山石形似匱上有金簡玉字之書言夏禹發之得百川之理也又有射的山逺望山的狀若射侯故謂射的射的之西有石室名之為射堂年登否常占射的以為貴賤之準的明則米賤的闇則米貴故諺云射的白斛米百射的元斛米千北則石帆山山東北有孤石髙二十餘丈廣八丈望之如帆因以為名北臨大湖水深不測傳與海通何次道作郡常於此水中得烏賊魚南對精廬上䕃修木下瞰寒泉西連稽山皆一山也東帶若邪溪吳越春秋所謂歐冶涸以成五劍一清按越絶外𫝊記寳劍曰當此造劍之時赤堇之山破而出錫若邪之溪涸而出銅赤堇山在今寧波府奉化縣東五十里漢取山名以氏縣曰鄞縣漢志會稽郡鄞縣下云有鎮亭有鮚埼亭東南有天門水入海有越天門山鎮亭山名在奉化縣西南百里勢極髙天門山在縣南六十里一名蜃樓門濵裏港海兩峯對峙勢若㧊天天門水即縣之廣平湖及大溪是也而水經注無聞焉又按天門水在海口有龍居之明都督萬丈巡海夜射眇其目今猶謂之鐻門老龍也谿水上承嶕峴麻谿谿之下孤潭周數畆甚清深有孤石臨潭垂崖俯視猨狖驚心寒木被潭森沈駭觀上有一櫟樹謝靈運與從弟惠連常遊之作連句題刻樹側麻谿下注若邪谿水至清照衆山倒影窺之如畫漢世劉寵作郡有政績將解任去治此谿父老人持百錢出送寵各受一文然山栖遯逸之士谷隠不羈之民有道則見物以感逺為貴荷泉致意故受者以一錢為榮豈藉費也義重故耳谿水下注大湖邪溪之東又有寒谿谿之北有鄭公泉泉方數丈冬温夏涼漢太尉鄭宏宿居潭側因以名泉宏少以苦節自居恒躬采伐用貿糧膳每出入谿津常感神風送之雖慿舟自運無杖檝之勞邨人貪藉風勢常依隨往還有淹留者徒輩相謂汝不欲及鄭風耶其感致如此湖水自東亦注江通海水側有白鹿山山北湖塘上舊有亭黄門郎楊哀明居於宏訓里太守張景數往造焉使開瀆作埭埭之西作亭亭埭皆以楊為名孫恩作賊從海來楊亭被燒後復修立厥名猶在東有銅牛山山有銅穴三十許丈穴中有大樹神廟山上有冶官山北湖下有鍊塘里吳越春秋云勾踐錬冶銅錫之處采炭於南山故其間有炭瀆勾踐臣吳吳王封勾踐于越百里之地東至炭瀆是也縣南九里有侯山山孤立長湖中晉車騎將軍孔敬康少時遯世栖跡此山全氏曰孔愉棄官居山隂不得言是少時湖北有三小山謂之鹿野山在縣南六里按吳越春秋越之麋苑也山有石室言越王所遊息處矣縣南湖北有陳音山楚之善射者曰陳音越王問以射道又善其說乃使簡士習射北郊之外按吳越春秋音死𦵏于國西山上今陳音山乃在國南五里湖北有射堂及諸邸舍連衍相屬又于湖中築塘直指南山北即大越之國秦改為山隂縣會稽郡治也太史公曰禹會諸侯計於此命曰會稽者會計也始以山名因為地號夏后少康封少子杼以奉禹祠為越全氏曰按夏人報杼乃夏后之賢者豈以支子分封奉祠哉史記越世家亦不云是后杼也世歴殷周至于允常列於春秋允常卒勾踐稱王都于會稽吳越春秋所謂越王都埤中在諸暨北界山隂康樂里有地名邑中者是越事吳故北其門以東為右西為左故雙闕在北門外闕北百步有雷門門樓兩層勾踐所造時有越之舊木矣州郡館宇屋之大瓦亦多是越時故物全氏曰按此即王十朋賦所云雙杉㕔是越故物者也勾踐霸世徙都瑯琊後為楚伐始還浙東城東郭外有靈汜下水甚深舊傳下有地道通于震澤又有勾踐所立宗廟在城東明里中甘滂南又有玉笥竹林雲門天柱精舍並疏山創基架林裁宇割澗延流盡泉石之好水流逕通浙江又北逕山隂縣西西門外百餘步有怪山本瑯琊郡之東武縣山也飛來徙此壓殺數百家吳越春秋稱怪山者東武海中山也一名自來山百姓怪之號曰怪山亦云越王無疆為楚所伐去瑯琊山東武人隨居山下逺望此山其形似龜故亦有龜山之稱也越起靈臺于山上又作三層樓以望雲物川土明秀亦為勝地故王逸少云從山隂道上猶如鏡中行也浙江之上又有大吳王小吳王邨並是闔閭夫差伐越所舍處也今悉民居然猶存故目昔越王為吳所敗以五千餘衆栖于稽山卑身待士施必及下吕氏春秋曰越王之栖于會稽也有酒投江民飲其流而戰氣自倍所投即浙江也許慎晉灼並言江水至山隂為浙江江之西岸有朱室塢勾踐百里之封西至朱室謂此也浙江又東北逕種山西大夫文種之所𦵏也山上有白樓亭亭本在山下縣令殷朗移置今處沛國桓儼避地會稽聞陳業履行髙潔往𠉀不見儼後浮海南入交州臨去移書與業不因行李繫白樓亭柱而去升陟逺望山湖滿目也永建中陽羨周嘉上書以縣逺赴會至難求得分置遂以浙江西為吳以東為會稽漢髙帝十二年亦吳也全氏曰按髙帝六年會稽郡屬荆王賈國中十二年屬吳王濞國中故曰亦吳也景帝四年始以郡屬天子後分為三世號三吳吳郡吳興郡會稽其一焉又逕永興縣南縣在會稽東北一百二十里也闔閭弟夫槩之故邑也一清按此是應劭說而顔師古非之然吳伐越封勾踐以百里之地則或取其餘地以封夫㮣未可知也王莽之餘衍也漢末童謡云天子當興東南三餘之間一清按永興故漢之餘暨與餘姚餘杭而為三故曰三餘也故孫權改曰永興縣濵浙江又東合浦陽江江水導源烏傷縣又東逕諸暨縣與洩谿合谿廣數丈中道有兩髙山夾谿造雲壁立凡有五洩下洩懸三十餘丈廣十丈中三洩不可得至登他山逺望乃得見之懸百餘丈水勢髙急聲震水外上洩懸二百餘丈望若雲垂此是瀑布土人號為洩也江水又東逕諸暨縣南縣臨對江流江南有射堂縣北對烏山故越地也夫槩王之故邑一清按漢志之餘暨吳更名永興應劭云夫槩之所邑即今之蕭山縣也又諸暨莽曰疏虜不云是夫槩邑注上文于永興縣下已引應說此文複出豈誤諸暨為餘暨乎先名上諸暨亦曰勾無矣故國語曰勾踐之地南至勾無王莽之疎虜也夾水多浦浦中有大湖春夏多水秋冬涸淺江水又東南逕剡縣與白石山水會山上有瀑布懸水三十丈下注浦陽江浦陽江水又東流南屈又東迴北轉逕剡縣東王莽之盡忠也縣開東門向江江廣二百餘步自昔耆舊傳縣不得開南門開南門則有賊盜江水翼縣轉注故有東渡西渡焉東南二渡通臨海並泛單船為浮航西渡通東陽併二十五船為橋航江邊有查浦浦東行二百餘里與勾章接界浦裏有六里有五百家並夾浦居列門向水甚有良田有青谿餘洪谿大發谿小發谿江上有六谿六谿裂溉入江一清按漢志㑹稽郡勾章縣渠水東入海全氏曰即六谿之水也凡言渠水必皆以人力為之勾章之渠水亦是居民苦江潮之斤鹵而引山谿之水為渠以利田溉是即謂之渠水者矣蓋六谿皆簟谿之支流簟谿入浦陽而此六谿者瀦而為渠遂獨擅勾章之望雖于前記無明文然舍此六谿更無水以當之矣夾谿上下崩崖若傾東有簟山南有黄山與白石三山為縣之秀峯山下衆流泉導湍石激波浮嶮四注浦陽江又東逕石橋廣八丈髙四丈下有石井口徑七尺橋上有方石長七尺廣一丈二尺橋頭有磐石可容二十人坐谿水兩傍悉髙山山有石壁二十許丈谿中相攻贔響外發未至橋數里便聞其聲江水北逕嵊山山下有亭亭帶山臨江松嶺森蔚沙渚平浄浦陽江又東北逕始寧縣𡻻山之成功嶠嶠壁立臨江欹路峻狹不得併行行者牽木稍進不敢俯視嶠西有山孤峯特上飛禽罕至嘗有采藥者沿山見通谿尋上于山頂樹下有十二方石地甚光潔還復更尋遂迷前路言都仙之所憩讌故以壇讌名山嶠北有𡻻浦浦口有廟廟甚靈驗行人及樵伐者皆先敬焉若相侵竊必為蛇虎所傷此則𡻻山與嵊山接二山雖曰異縣而峯嶺相連其間傾澗懐煙泉谿引霧吹畦風馨觸岫延賞是以王元琳謂之神明境事備謝康樂山居記浦陽江自𡻻山東北逕太康湖車騎將軍謝元田居所在右濵長江左傍連山平林脩通澄湖逺鏡于江曲起樓樓側悉是桐梓森聳可愛居民號為桐亭樓樓兩面臨江盡升眺之趣蘆人漁子泛濫滿焉湖中築路東出趣山路甚平直山中有三精舍髙甍凌虚垂簷帶空俯眺平林煙杳在下水陸寧晏足為避地之鄉矣江有琵琶圻圻有古冢墮水甓有隠起字云筮吉龜凶八百年落江中謝靈運取甓詣京咸傳觀焉乃如龜縣故知冢已八百年矣浦陽江又東北逕始寧縣西本上虞之南鄉也漢順帝永建四年陽羨周嘉上書始分之舊治水西常有波潮之患晉中興之初治今處縣下有小江源出□山謂之□浦逕縣下西流注于浦陽茠山下注此浦浦西通山隂浦而達于江江廣百丈狹處二百步髙山帶江重䕃被水江閱漁商川交樵隠故桂棹蘭栧望景争途江南有故城太尉劉牢之討孫恩所築也全氏曰按劉牢之終于鎮北將軍其討孫恩時為會稽五部都督非太尉江水東逕上虞縣南王莽之會稽也本司鹽都尉治也地名虞賔晉太康地記曰舜避丹朱於此故以名縣百官從之故縣北有百官橋亦云禹與諸侯會事訖因相虞樂故曰上虞二說不同未詳孰是一清按釋名曰吳虞也封太伯于此以虞其志即虞樂之義古娱虞通用也縣南有蘭風山山少木多石驛路帶山傍江路邊皆作欄干山有三嶺枕帶長江苕苕孤危望之若傾緣山之路下臨大川皆作飛閣欄干乘之而渡謂此三嶺為三石頭丹陽葛洪遯世居之基井存焉瑯琊王方平性好山水又爰宅蘭風垂釣于此以永終朝行者過之不識問曰賣魚師得魚賣否方平答曰釣亦不得得復不賣亦謂是水為上虞江縣之東郭外有漁浦湖中有大獨小獨二山又有覆舟山覆舟山下有漁浦王廟廟今移入裏山北三山孤立水中湖外有青山黄山澤蘭山重岫疊嶺參差入雲澤蘭山頭有深潭山影臨水水色青綠山中有諸塢有石楗一所右臨白馬潭潭之深無底𫝊云創湖之始邊塘屢崩百姓以白馬祭之因以名水湖之南即江津也江南有上塘陽中二里隔在湖南常有水患太守孔靈符遏蜂山前湖以為埭埭下開瀆直指南津又作水楗二所以舍此江得無淹潰之害縣東有龍頭山崖之間有石井冬夏常冽清泉南帶長江東連上陂江之道南有曹娥碑娥父旴迎濤溺死娥時年十四哀父尸不得乃號踴江介因解衣投水祝曰若值父尸衣當沈若不值衣當浮裁落便沈娥遂于沈處赴水而死縣令度尚使外甥邯鄲子禮為碑文以彰孝烈江濵有馬目山洪濤一上波隠是山勢淪嵊亭間歴數縣行者難之縣東北亦有孝子楊威母基威少失父事母至孝常與母入山采薪為虎所逼自計不能禦於是抱母且號且行虎見其形遂弭耳而去自非誠貫精㣲孰能理感于英獸矣又有吳瀆破山導源注于胥江上虞江東逕周市而注永興地理志曰縣有仇亭柯水東入海仇亭在縣之東北一十里江北柯水疑即江也又東北逕永興縣東與浙江合謂之浦陽江地理志又云縣有蕭山潘水所出東入海一清按劉昭郡國志補注引魏都賦注作⿰氵⿳⿰天天一日 -- 潜水劉良注作瀵水皆潘字之誤又疑是浦陽江之别名也自外無水以應之全氏曰浦陽江水發源義烏分于諸暨是為曹娥錢清二口其自義烏山南出者道由蒿壩所謂東小江也下流斯為曹娥其自山北出者道由義橋所謂西小江也下流斯為錢清考浦陽之名漢時所未有故班志不錄然志于浦陽東道之水則曰柯水而係之上虞即曹娥也西道之水則曰潘水而係之餘暨即錢清也續志有潘水而失柯水至韋昭始以浦陽為三江之一六朝時合曹娥錢清二江總曰浦陽故謝康樂山居賦所云皆指曹娥而南史争戰之地則皆在錢清歴唐五代作志乗者尚無曹娥錢清之名故九域志以曹娥鎮屬會稽錢清鎮屬山隂可証也道元注水經以上虞江稱曹娥而錢清則否是知曹娥為浦陽江經流無疑矣觀南史浦陽江南北各有埭司以稽察行旅胡梅磵曰浦陽江南津埭即今之梁湖堰北津埭即今之曹娥堰與西陵埭栁浦埭稱四埭六朝官制班班足與水道相證明蓋浦陽之水東行者當堤堰未興之日直自餘姚達于勾章之境非猶夫今之曹娥也道元言之不明遂啓後人之疑浙江又東注于海故山海經曰浙江在其東在閩西北入海韋昭以松江浙江浦陽江為三江
  斤江水出交趾龍編縣東北至鬱林領方縣東注于鬱地理志云逕臨塵縣至領方縣注于鬱
  容容夜□湛乗牛渚須無無濡營進皇無地零侵黎侵黎水出廣州晉興郡郡以太康中分鬱林置行至臨塵入鬱一清按漢志鬰林郡臨塵縣下云又有侵離水行七百里亦見温水注云逕臨塵入領方注鬰
  無會重瀨夫省無變一清按無變見温水注由蒲王都融勇外此皆出日南郡西東入于海
  容容水在南垂名之以次轉北也右三十水從江已南至日南郡也一清按自容容以下文義難曉今以雙字數之得十七水耳而注云三十水豈有脫文耶漢志日南郡下云有小水十六并行三千一百八十里屬交州稍為近之全氏曰漢志日南郡西捲縣下云水入海則西捲亦水名西捲水見温水注
  弱水
  禹貢錐指曰弱水經不言所出桑欽以為出張掖刪丹縣鄭康成曰衆水東流此獨西流而水經注無之其所經入不可得而詳也一清按史記索隠曰水經曰弱水出張掖刪丹縣西北至酒泉會水縣入合黎山腹漢志張掖郡刪丹縣桑欽以為導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即是小司馬所引之文是唐時尚有弱水篇今本盡失之耳張守節正義亦云合黎水出臨松縣東而北流逕張掖故城下又北流至縣北二十三里合弱水弱水自合黎山折而北流逕沙磧之西入居延澤行千五百里又漢志金城郡臨羌縣下云有弱水說文曰弱水自張掖刪丹西至酒泉合黎餘波入于流沙觀此則弱水之源委約畧可得矣又曰㞦山也或曰弱水之所出十六國春秋乞伏札子擊吐谷渾覓地于弱水西元和志弱水在刪丹縣南山下括地志蘭門山一名窮石在刪丹縣西南七十里離騷夕次于窮石淮南子弱水出窮石山是也隋書地理志刪丹縣有祀山弱水胡渭曰疑即㞦字之誤寰宇記曰合黎水一名羌谷鮮水一名覆袁水亦名張掖河南自吐谷渾界流入禹貢導弱水至于合黎孔安國云合黎水名在流沙東即謂此也詳河水篇第二卷注中
  黒水
  禹貢錐指曰傳云黒水自北而南經三危過梁州入南海正義云地理志益州郡計在蜀郡西南三千餘里故滇王國也武帝元封二年始開為郡郡内有滇池縣縣有黒水池止言有池不知水之所在鄭云今中國無也傳之此言順經文耳按酈元水經黒水出張掖雞山南流至燉煌過三危山南流入于南海然張掖燉煌並在河北所以黒水得越河入南海者自積石以西皆多伏流故黒水得越而南也今按滇池所祠之黒水即金沙江與雍州無涉山海經曰灌湘之山又東五百里曰雞山黒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雞山不知在何郡郭璞無注而孔疏引水經以為出張掖之雞山檢今本無此文蓋其書有散逸耳太平御覽引張掖記曰黒水出縣界雞山亦名元圃昔有娥氏女簡狄浴于元止之水即黒水也據此則雞山當在甘州張掖縣界漢為觻得縣地今陜西甘州衛西有張掖河即古羌谷水出羌中北流至衛西為張掖河合弱水東北入居延海俗謂之黒河此水並不經三危入南海安得以此為禹貢之黒水耶山海經明言南流注于海必非東北入居延之張掖河其雞山恐亦不在縣界也又曰夏殷之衰雍州西北境皆為戎翟所據及周室東遷舊都八百里之地悉棄以予秦秦染夷俗諸侯擯之不與中國會盟輶軒之使豈有過而問焉況三危西裔之區乎故屈原天問曰黒水元趾三危安在蓋自戰國時此地之山川已與崑崙弱水同其𣺌茫僅得之傳聞而無從目驗矣秦火之後載籍淪亡漢興治尚書者不能言黒水三危之所在武帝通西域玉門陽關之外使者往來數十輩不聞涉大川而西可以當古之黒水者故班志張掖酒泉燉煌郡下並無其文司馬彪亦無可言至酈道元始云黒水出張掖雞山而其所謂南流至燉煌過三危入南海亦不過順經為義與他水歴敘所過之郡縣者詳畧相去逺矣故杜佑云道元注水經銳意尋討亦不能知黒水所經之處唐初魏王泰括地志云黒水出伊吾縣北此與張掖雞山未知孰是然其所謂南流絶三危者竟亦不可復尋禹治黒水不若治河之詳自屈原已不能知而況伏生輩乎自古文尚書家已不能知而況班固司馬彪酈道元魏王泰諸人乎至若樊綽程大昌金履祥李元陽等紛紛辨論繫風捕影了無所得徒獻笑于後人而已
  嵩髙為中嶽在潁川陽城縣西北
  春秋說題辭曰隂含陽故石凝為山國語曰禹封九山山土之聚也爾雅曰山大而髙曰崧合而言之為崧髙分而名之為二室西南為少室東北為太室嵩髙山記曰山下巖中有一石室云有自然經書自然飲食又云山有玉女臺言漢武帝嘗見之因以名臺
  泰山為東嶽在泰山博縣西北
  岱宗也王者封禪於其山示増髙也有金䇿玉檢之事焉
  霍山為南嶽在廬江𤅬縣西南
  天柱山也爾雅云大山宫小山曰霍開山圖曰其山上侵神氣下固窮泉全氏曰按禹貢不志霍山蓋以五嶽而類及之一清按下又出衡山則禹貢荆州之山為南嶽也此因漢武帝改祀而特記之
  華山為西嶽在宏農華隂縣西南
  古文之惇物山也一清按漢志右扶風武功縣下云垂山古文以為惇物非華山也道元誤引朱謀㙔曰豈垂華字相亂耶
  雷首山在河東蒲坂縣東南砥柱在河東大陽縣東河中王屋山在河東垣縣東北也
  昔黄帝受丹訣于是山也
  太行山在河内野王縣西北
  王烈得石髓處也
  恒山為北嶽在中山上曲陽縣西北碣石山在遼西臨渝縣南水中也禹貢錐指曰漢志右北平驪成縣下云大碣山在縣西南莽曰掲石遼西郡絫縣下云有掲石水南入官不言有山也及文潁注武紀曰碣石在遼西絫縣絫縣今罷入臨渝此石著海旁頴字舛良南陽人為荆州從事謂此山臨渝之孤石與班固異自頴始水經有魏晉間人所附益故亦云碣石在臨渝後漢志無驪成劉昭補注遂于臨渝言碣石
  大禹鑿其石夾右而納河秦始皇漢武帝皆嘗登之海水西侵嵗月逾甚而苞其山故言水中矣
  析城山在河東濩澤縣西南太嶽山在河東永安縣壺口山在河東北屈縣東南龍門山在河東皮氏縣西梁山在馮翊夏陽縣西北河上荆山在馮翊懐徳縣南岐山在扶風美陽縣西北汧山在扶風汧縣之西也禹貢北條山也一清按道元既㕘用馬融王肅之說以西頃為中條嶓冢為南條則宜以汧山為北條地理志右扶風汧縣下云吳山在西古文以為汧山雍州山又總敘云雍州山曰嶽師古曰即吳嶽也此本周禮鄭康成說而渭水篇注則又引班志在馮翊懐徳禹貢北條荆山之文隴山全氏曰此篇專釋禹貢而隴山非禹貢所及漢志隴西郡下應劭曰有隴坻在其西也師古曰隴坻謂隴坂即今之隴山汧隴相接道元或因汧及隴本注中賸字其後脫落謬置誤作經文未可知也今改正
  終南山惇物山在扶風武功縣西南也頃山在隴西縣西南一清按漢志隴西郡臨洮縣禹貢西頃山在縣西南部都尉治縣西句此云西南蓋誤截禹貢中條山也
  嶓冢山在隴西氐道縣之南
  南條山也
  鳥鼠同穴山在隴西首陽縣西南
  鄭元曰鳥鼠之山有鳥焉與鼠飛行而處之又有止而同穴之山焉是二山也鳥名為鵌似鵽而黄黒色鼠如家鼠而短尾穿地而共處鼠内而鳥外孔安國曰共為雌雄杜彦達曰同穴止宿養子互相哺食長大乃止張晏言不相為牝牡故因以名山
  積石在隴西河關縣西南
  山海經云山在鄧林東河所入也
  都野澤在武威縣東北
  縣在姑臧城北三百里東北即休屠澤也古文以為豬野也其水上承姑臧武始澤澤水二源東北流為一水逕姑臧縣故城西東北流水側有靈淵池王隠晉書曰漢末博士敦煌侯瑾善内學語弟子曰涼州城西泉水當竭有䨥闕起其上至魏嘉平中武威太守條茂起學舍築闕于此泉太守填水造起門樓與學闕相望泉源陡發重導之斯故有靈淵之名也澤水又東北流逕馬城東城即休屠縣之故城也本匈奴休屠王都謂之馬城河又東北與横水合水出姑臧城下武威郡涼州治地理風俗記曰漢武帝元朔三年改雍州曰涼州以其金行土地寒涼故也遷于冀全氏曰按續志涼州刺史治漢陽之隴縣其再遷冀則中葉以後事晉徙治此王隠晉書曰涼州有龍形故曰卧龍城南北七里東西三里本匈奴所築也及張氏之世居也又増築四城箱各千步東城植園果命曰講武塲北城植園果命曰元武圃皆有宫殿中城内作四時宫隨節游幸并舊城為五街衢相通二十二門大繕宫殿觀閣采綺妝飾擬中夏也其水側城北流注馬城河河水又東北清澗水入焉俗亦謂之為五澗水也水出姑臧城東而西北流注馬城河河水又與長泉水合水出姑臧東搰次縣王莽之播徳也西北歴黄沙阜而東北流注馬城河又東北逕宣威縣故城南又東北逕平澤晏然二亭東又東北逕武威縣故城東漢武帝太初四年匈奴渾邪王殺休屠王以其衆置武威縣武威郡治齊氏召南曰本紀元狩二年置武威酒泉郡志云武威郡太初四年開則不同時矣疑當以紀為是一清按功臣表昆邪以元狩二年封則志誤也善長又誤仍之王莽更名張掖地理志曰谷水出姑臧南山北至武威入海届此水流兩分一水北入休屠澤俗謂之為西海一水又東逕一百五十里入豬野世謂之為東海通謂之都野矣全氏曰漢志武威郡姑臧縣南山谷水所出北至武威入海行七百九十里道元以為通謂之都野是也攷蒼柗縣南山柗陜水所出北至捐次入海休屠野都尉治熊水鄣谷水柗陜水熊水皆澤之所入也柗帥古曰古松字也陜音下陜反兩山之間也柗陜陜名
  合離山在酒泉會水縣東北
  合黎山也一清按元和志合黎山俗名要塗山在張掖縣西北二百里括地志云蘭門山一名合黎誤行都司志合黎山在甘州衛北四十里迤邐至鎮夷所出石硤口三百里一作合離禹貢錐指漢㑹水縣故城在今肅州衛東北十六國春秋吕光遣吕纂討段業戰于合離羌谷水北至張掖縣合黎山下與弱水合故因山為名曰合黎水是合黎水即弱水也
  流沙地在張掖居延縣東北
  居延澤在其縣故城東北尚書所謂流沙者也形如月生五日也弱水入流沙流沙與水流行也亦言出鍾山西行極崦嵫之山在西海郡北全氏曰此漢獻帝時曹氏所置之西海郡非新莽置于金城者也山有石赤白色以兩石相打則水潤打之不已潤盡則火出山石皆然炎起數丈經日不滅有大黒風自流沙出奄之乃滅其石如初言動火之事發疾經年故不敢輕近耳流沙又逕浮屠歴壑市之國又逕于鳥山之東朝雲國西歴崑山西南出于過瀛之山一清按以上所引本之大荒經而有脫失据本文歴壑市又有國曰汜葉曰鳥山曰淮山曰朝雲之國注中過瀛之山四字不知所出蓋道元旁撮以成文大荒西經云西南海之外流沙出焉逕夏后開開上三嬪于天得九辯與九歌焉一清按郭璞解上三嬪于天謂獻美女于天帝朱子以為當是啓夢賔天吳任臣曰夏啓三夢上賔于天謂獻美女之樂如秦穆聽鈞天之奏唐王效霓裳之舞也楚辭啟棘賔商九辯九歌正作賔字開即啟避漢景帝諱然大荒西經之文曰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乗兩龍名夏后開開上三嬪于天得九辯與九歌焉則非夏啓也道元蓋抄變其詞又歴員邱不死山之西入于南海一清按此句員邱二字出郭璞注非山海經文全氏曰漢志張掖酒泉敦煌多有水道道元不知詳而泛濫于山海經甚矣其蔽也
  三危山在敦煌縣南
  山海經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是山也廣圓百里在鳥鼠山西即尚書所謂竄三苗于三危也禹貢錐指曰正義云三危山必是西裔未知山之所在鄭元引地說曰三危之山在鳥鼠之西南當岷山則在積石之西南地說乃妄書其言未必可信要之三危山必在河之南也按水經兩引山海經以證尚書之三危與地說畧同鳥鼠之西南當岷山則在今臨洮府南岷州衛北矣又云在積石之西南殊不可曉山南帶黒水蓋以扶州之黒水出素嶺山入白水者當之也妄言無疑三危山自當以在沙州者為是肅州舊志云白龍堆沙東倚三危北望蒲是是為西極要路推其地望可以得三危之形勢矣地理今釋云梁州黒水即今雲南之金沙江其源發于西蕃諾莫渾五巴什山分支之東曰阿克達母必拉南至塔城關入雲南麗江府境亦曰麗水東南流至姚安府大姚縣之左頓鄉北打沖河自鹽井衛來會之又東入四川境逕會川衛南又東至東川府西折而東北流逕烏䝉府西北馬湖府南又東逕敘州府南入岷江雍州黒水出陜西甘肅塞外南流至河州入積石河今俗名大通河是也導川黒水即今雲南之灡滄江其源發于西蕃諾莫渾五巴什山分支之西曰阿克必拉南流至你那山入雲南界東岐一支為漾備江東南流分注大理府之西洱海經流入順寧府境其正支南行絶雲龍江而東南至雲州北之分水嶺仍與漾備合又南流至阿瓦國入南海案金沙瀾滄一為梁州之黒水一為導川之黒水然皆非四大水之黒水也昔人謂蕃名山川皆以形色西南夷地水色多黒故悉𫎇黒名如打沖金沙瀾滄俱得稱黒水也而真黒水之源去瀾滄之西三百餘里蕃名哈拉烏蘇色禽經䝉蕃怒彛□□界由緬甸入南海即佛書所謂黒水出阿耨達山東是也禹迹之所不至蓋中國在阿耨之之東故名震旦所入大水唯黄河一支可見黒水出阿耨達之東實在中國之西南未嘗流入内地故從古無人知其源委也又云案黒水之辨諸家紛如今考地圗禹貢之黒水有三正不必强合水經注所謂黒水出張掖雞山至于燉煌此雍州之黒水也漢書地理志犍為郡南廣縣注云紛關山符黒水所出北至僰道入江唐樊綽亦以麗江為古黒水云羅些地北有三危山其水從山南行上流出吐蕃界薛季宣謂瀘水為黒水引酈道元說黒水亦曰瀘水即若水出姚州徼外吐蕃界中山海經黒水之間有若水是也以麗江之說為非不知打沖河至大姚縣即合金沙江㑹流入岷江薛氏之說原與漢志相合此梁州之黒水也宋程大昌以瀾滄江為黒水李元陽黒水辨亦云隴蜀無入南海之水唯滇之瀾滄足以當之而元史載勸農官張立道使交趾並黒水以至其國吳任臣山海經注亦以瀾滄為古黒水此導川之黒水也蓋雍州之黒水其源在黄河之北梁州及導川之黒水其源皆在黄河之南有截然不相紊者第以張掖燉煌尚在内地可以尋源而求而推其委而不得遂托為越河伏流之說夫崑崙為地軸其山根連延起頓包河南按秦隴直達長安為南山黒水自燉煌而南縱可越大河之伏流其不能越河以南之南山也明矣若狃于雍州三危既宅之說此是言雍州分域以内今終南鳥鼠皆在河之南而三危更無鳥鼠之南其與雍州之黒水又何涉邪然主瀘水麗江瀾滄之說者亦皆以意度未能確指水之分合不知瀘水麗江源異而流同麗江瀾滄源近而流别分合言之梁州之黒水有兩支而與導川之黒水實出一地也而古未有及之者蓋以二水僻在蕃界隔蔽南山阻奥從古未通中國即魏之法顯唐之元奘元世祖之南征邱處機之西遊皆繞出崑崙以外歴西域諸國至于滇南總未嘗經其地但從入中國之支流以古今分域配之料約為某水某水而已今海内一統西南徼外域入版圖是遣使臣徧歴其地究源討委寫圖以誌支𣲖經絡瞭如指掌諸家浮說有所折衷矣春秋傳曰允姓之姦居于𤓰州𤓰州地名也杜林曰敦煌古𤓰州也州之貢物地出好𤓰民因氏之𤓰州之戎并于月氏者也漢武帝後元年分酒泉置齊氏召南曰本紀分武威酒泉為張掖敦煌在元鼎六年置郡久矣曰後元年者志之誤也南七里有鳴沙山故亦曰沙州也
  朱圉山在天水北冀城南
  即冀縣山有石鼔開山圖謂之天鼔山九州害起則鳴有常應又云石鼔山有石鼔於星為河鼔星動則石鼔鳴石鼔鳴則秦土有殃鳴淺殃萬物鳴深則殃君王矣
  岷山在蜀郡湔氐道西
  漢書以為瀆山者也
  嶓冢山全氏曰三字誤說見下在宏農盧氏縣南
  是山也榖水出其北林也全氏曰按嶓冢山當作墦冢林見山海經且榖水出宏農黽池與盧氏無涉桑經酈注于榖水篇悉本山經之舊至此寧遂忘之此篇專釋禹貢山水澤地所在墦冢林非禹貢之所有篇中獨失去熊耳山則嶓冢二字即熊耳二字簡䇿零斷行間失次後人率意填寫又假作注文以附會之未可知也漢志宏農郡盧氏縣下云熊耳山在東東近于南不知相懸說地理者當以班志為據
  荆山在南郡臨沮縣東北
  東條山也朱氏謀瑋箋曰東條未詳一清按禹貢錐指曰漳水注亦引地理志曰禹貢東條荆山在臨沮縣之東北是六朝漢書誤本道元襲用之耳然既以臨沮之荆山為東條矣顧于嶓冢下云南條山也曽不思禹貢導嶓冢至于荆山本相連屬乎從導汧至敷淺原舊說有三條之目地理志云禹貢北條荆山在懐徳南條荆山在臨沮而臨洮之西頃不云是中條既不襲用馬融王肅之說酈氏前遵馬王又雜采班氏然以荆山為東條則大繆矣三條鄭元又分為四列導汧為正隂列西頃為次隂列嶓冢為次陽列岷山為正陽列胡渭曰四列長于三條或嫌其隂陽之名近怪曰隂陽只作南北字用朱子據導字分南北實本康成而又參以一行山河兩戒之謂然則究無東條也卞和得玉璞于是山楚王不理懐璧哭于其下後玉人理之所謂和氏之玉焉
  内方山在江夏竟陵縣東北
  禹貢注章山也顧氏祖禹曰章山在安陸府東四十里古文以為内方山左傳定四年蔡侯吳子唐侯伐楚捨舟于淮汭自豫章與楚夾漢圖經云豫章即章山也一名障山晉太安二年華宏討義陽賊張昌于江夏敗于障山即此
  大别山在廬江安豐縣西南一清按大别是魯山即古翼際山不在安豐也外方山崧髙是也一清按漢志云古文以崈髙為外方山此條與首條㕘互桐柏山在南陽平氏縣東南陪尾山在江夏安陸縣東北一清按胡渭曰禹道陪尾實為泗水泗出陪尾見博物志然則不在江夏安陸也衡山在長沙湘南縣南
  禹治洪水用白馬祭衡山於是得金簡玉字之書按省玉字得通水理也
  九江地在長沙下雋縣西北全氏曰據漢志九江在廬江尋陽縣南王伯厚謂以九江為洞庭本于水經胡晁曽因之指此條也予觀經之所據當是楚地記所云巴陵瀟湘之淵在九江之間者也善長注曽不及之寧有遺忘其疏九江專主劉歆湖漢九水之說一見于江水篇再見于贛水篇至湘水篇絶不以九江與之將無謂善長于經有異同耶則宜糾正之矣今不諭列一言何也夫九江與東陵相首尾以九江為湖漢則東陵當在廬江以九江為洞庭則東陵當在巴陵無兩可也今水經云九江在長沙下雋而又云東陵在廬江金蘭自相矛盾有是理乎殆不學之人見行間脫爛從而妄補之而不能掩其敗闕也至于九江之不當為洞庭則夏柯山已疑之而胡梅磵尤疑之北宋以來大儒數十輩考正審定而終不得其是抑九江固不可以言地若九江地果是經文則如大伾地善長亦必指其失也一清按全氏之說甚辨但此條決非後人添補道元專附班固故不以洞庭為九江而又不敢顯斥水經存而不論未可知也雲夢澤在南郡華容縣之東東陵地在廬江金蘭縣西北一清按漢志廬江郡下云金蘭西北有東陵鄉顧祖禹曰金蘭縣亦見漢志蘇林注檢今本漢書注非蘇林也又曰或以為三國魏所置縣晉廢蓋在大蘇山東胡渭曰金蘭漢初有是縣中廢故志不書晉宋間復置故酈注據以為言當在固始西南南直黄梅之北矣今考善長注所說金蘭縣見决水篇而晉宋志則又無之宛溪東樵所言均未的也敷淺原地在豫章歴陵縣南一清按漢志豫章郡歴陵傅陽山𫝊陽川在南古文以為傅淺原而水經不載此川彭蠡澤在豫章彭蠡縣西北尚書所謂彭蠡既豬陽鳥攸居也
  中江在丹陽蕪湖縣西南東至會稽陽羨縣入于海震澤在吳縣南五十里北江在毗陵北界東入于海一清按水經此條是本漢志以成書非禹貢之三江也班志會稽郡吳縣下云具區澤在西古文以為震澤南江在南東入海揚州川以震澤為南江殆是誤讀班書耳酈道元沔水注亦以具區為南江且合石城分江水為一條蓋承其繆孔安國導江傳云有北中有南可知導漾𫝊云自彭蠡江分為三入震澤夫彭蠡未嘗分為三也且亦未嘗入震澤也夫江流祇一川耳禹貢漾水下之北江即江水下之中江所謂江漢朝宗于海者也故師古于北江曰自彭蠡江分為三遂為北江而入海又于中江下云亦自彭蠡出班志之所謂中江出蕪湖西南至陽羨入海者的是後來人力為之斷非禹迹也禹貢錐指曰蘇氏曰豫章江入彭蠡而東至海為南江岷江江之經流㑹彭蠡以入海為中江漢自北入江會彭蠡為北江蘇氏之說人或疑之及閱徐堅初學記引鄭康成書注以證三江曰左合漢為北江右會彭蠡為南江岷江居其中則為中江故書稱東為中江者明岷江至彭蠡與南北合始得稱中也始知蘇氏所說東漢時固已有之又曰越語子胥曰吳之與越也三江環之民無所移韋昭注云三江松江錢塘浦陽江也又范蠡曰與我争三江五湖之利者非吳邪三江亦當從韋解然此但可以解國語耳水經沔水下篇注引郭景純曰三江者岷江松江浙江也愚謂以此當國語之三江更長于韋何也漢志毗陵縣季札所居北江在北是岷江正環吳之境而韋獨遺之酈元云浙江于餘暨東合浦陽江是浦錢塘渾濤入海而韋强分為二故以岷易浦陽較長也然終不可以釋禹貢蓋松江乃震澤之下流以松江為中江浙江為南與導水之文相背戾矣又曰職方氏荆州曰其川江漢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曰其川三江與禹貢同蓋荆州未會彭蠡故但稱江漢及至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則江漢與彭蠡參會故有三江之目二經若合符節嶧陽山在下邳縣之西羽山在東海祝其縣南也
  縣即王莽之猶亭也一清按此文與淮水篇複出尚書殛鯀于羽山謂是山也山西有羽淵禹父之所化其神為黄能以入淵矣故山海經曰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羽郊者也
  陶邱在濟隂定陶縣之西南
  陶邱邱再成也
  菏澤在定陶縣東雷澤在濟隂成陽縣西北菏水在山陽湖陸縣南全氏曰菏澤在定陶班志語也菏水在湖陸孔𫝊及許氏說文語也二河有上下之分故水經兼引之而胡渭嘵嘵于此抑昩矣䝉山在太山𫎇隂縣西南大野澤在山陽鉅野縣東北大邳地在河南成皋縣北爾雅曰山一成謂之邳然則大邳山名非地之名也
  明都澤在梁郡睢陽縣東北一清按漢志梁國睢陽縣禹貢盟諸澤在東北益州沱水在蜀郡汶江縣西南其一在郫縣西南皆還入江荆州沱水在南郡枝江縣全氏曰汶江縣之沱為開明所鑿埤縣之沱是湔塴江李氷所堰皆非禹迹也顧祖禹嘗疑之而不能指沱之所在豈益州無沱水乎予謂江水篇都安縣下注云𨞪江水出焉武陽一下注云𨞪江水入焉𨞪江出江入江與沱義合禹貢錐指亦曰江原縣𨞪江水近世謂之火皁江者岷江之正流而班氏以為首受江故鄭康成云沱之類以此當禹貢梁州之沱或庶幾焉荆州之沱惟枝江足以當之一清按全氏此言亦未的梁荆二州之沱當主夷水故皆有沱⿰氵⿳⿰天天一日 -- 潜既道之文而導江云東别為沱又東至于澧直以江沱與澧水相接連而導漾下不別出沱水是具明證也詳見夷水篇三澨池在南郡邔縣之北禹貢錐指曰水經三澨池今本作地字為是然自酈元時已譌觀注云池流可見傳寅集解引此亦作池明地字乃近世所改一清按水經自明正嘉以來屢經各家校刋改池為地池雖誤文實古本也故不从俗改作地字耳
  尚書曰導漢水過三澨地說曰沔水東行過三澨合流觸大别山阪故馬融鄭元王肅孔安國等咸以為三澨水名也許慎言澨者埤増水邊土人所止也按春秋左傳曰文公十有六年楚軍次于勾澨以伐諸庸宣公四年楚令尹子越師于漳澨定公四年左司馬戍敗吳師于雍澨昭公二十三年司馬薳越縊于蓬澨服䖍或謂之邑又謂之地京相璠曰杜預亦云水際及邊地名也一清按春秋成十五年𫝊則決睢澨杜預注曰澨水涯今南陽淯陽二縣之間淯水之濵有南澨北澨矣而諸儒之論水陸相半又無山源出處之所津途關路唯鄭元及劉澄之言在竟陵縣界經云邔縣北池然池流多矣而論者疑焉亦不能辨其所在一清按此篇惟釋禹貢山水澤地所在不及其他而忽出池字所以後人改三澨池為三澨地也索隠引水經亦云三澨地名今竟陵有三㕘水俗云是三澨水參音去聲方輿紀要亦曰三汊水在景陵南三十里汊讀曰义即禹貢三澨故地也最為低窪然道元又明明注為池字則非傳寫之誤可知而不能正其繆殆强弩之末博學好竒或未致思耳
  右禹貢山水澤地所在凡六十全氏曰按六十之目芟去隴山之誤文改正墦冢山之訛字釐定三澨池之標目斯為脗合前人讀水經注者至此大氐以將畢業神疲力索不復細討于是隴山竄入熊耳喪職而三澨池且為寄公矣可發一笑也







  水經注釋卷四十
<史部,地理類,河渠之屬,水經注釋>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釋附録卷上
  仁和趙一清纂
  水經三卷郭璞注 水經四十卷酈善長注隋書經籍志水經三卷郭璞撰 又四十卷酈道元撰舊唐書經籍志桑欽水經三卷一作郭璞撰 酈道元注水經四十卷新唐書藝文志
  水經三卷漢桑欽撰郭璞注 水經四十卷酈道元注通志藝文略
  水經四卷右漢桑欽撰成帝時人本經三卷後魏酈道元注郡齋讀書志
  一清按水經郭注三卷酈注四十卷厯考史志無云四卷者晁氏所題誤矣或是四十卷脱去十字耳
  水經四十卷晁氏曰漢桑欽撰陳氏曰欽邯鄲書目以為漢人晁氏言成帝時人當有所據文獻通考
  隋志水經三卷郭璞注唐志桑欽三卷舊志云郭璞撰酈道元注四十卷後魏人字善長博采地志窮述水源隋志不言桑欽晁志云漢桑欽撰成帝時人玉海
  李吉甫刪水經十卷新唐書藝文志
  一清按前人極重水經如陸龜䝉詩云水經山疏不離身是也東坡寄周安孺茶詩云嗟我樂何深水經亦屢讀李宏憲撰元和郡縣志河南府新安縣白超壘知超為漢末人禦黃巾賊築此壘以自固非秦之白起足正中尉改白超為白起之繆
  漢開四方之境欵殊俗之附文約之所沾漸風聲之所周流㡬將日所出入處也著自山經水志者亦略及焉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論
  長安南下杜樊鄉酈元注水經實樊川也延翰外曾祖司徒岐公之别墅在焉裴延翰樊川文集序
  自沈瑩著臨海水土周處撰陽羡土風厥類衆夥諒非一族是以地理為書陸澄集而難盡水經加注酈元編而不窮盖方物之事盡在是矣史通
  漢書地理志注文選注史記正義引水經後漢書注引水經注玉海
  一清按史記正義曰酈元注水經云滈水上承滈池北流入滈今按滈水入永通渠盖酈氏誤矣檢渭水篇注鄗水自入渭其流注鄗者滮池水也豈有鄗復入鄗之云張氏所引容有乖爽
  桑欽水經所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江河在焉酈善長注水經引其枝流一千二百五十二唐六典注
  水經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江河在焉酈氏注引枝流一千二百五十二通典謂晉郭璞注三巻後魏酈道元注四十巻皆不詳撰者名氏不知何代之書云濟水過壽張則前漢壽良縣光武更名又東北過臨濟則狄縣安帝更名菏水過湖陸則湖陵縣章帝更名汾水過永安則彘縣順帝更名故知順帝以後纂序也愚按經云武侯壘又云魏興安陽縣注謂諸葛武侯所居魏分漢中立魏興郡又改信都従長樂則晉太康五年也然則非後漢人所撰隋志云郭璞注而不著撰人舊唐志云郭璞撰愚謂所載及魏晉疑出於璞也新唐志始以為桑欽而又云一作郭璞撰盖疑之也經云河水又北薄骨律鎮城注云赫連果城也乃後魏所置其酈氏附益與按前漢儒林𫝊古文尚書塗惲授河南桑欽君長晁氏讀書志謂欽成帝時人意者欽為此書而後人附益如山海經禹益所記有長沙零陵桂陽諸暨之名本草神農所述有豫章朱厓趙國常山奉髙真定臨淄馮翊之稱爾雅作於周公而云張仲孝友蒼頡篇造於李斯而云漢兼天下皆非本文顔之推嘗論之矣通典又謂景純注解疎略多迂怪今郭注不𫝊困學紀聞
  一清按王伯厚所見是元祐以後刋本故多誤文而亦不能正其失也
  晉裴秀客京相璠撰春秋王地名其説多見于水經注水經引黄圖今本所無同上
  水經世以為桑欽撰予讀易水注云易水逕其東南合滱水故桑欽曰易水出北新城西北東入滱自下滱易互受通稱矣又廣陽縣溪水亦引桑欽説且水經正文皆無此語恐非桑欽撰當别有書也古書散亡良可嘆已西溪叢語
  一清按西溪叢語是宋姚寛撰所引酈注廣陽溪水是濡水篇温溪下非廣陽溪水也姚氏誤記
  酈元水經曰魚龍以秋日為夜按龍秋分而降則蟄寢於淵龍以秋日為夜豈謂是乎埤雅
  一清按陸農師所引注語未知在何篇也
  水經注所載事多他書𫝊未有者其叙山水竒勝文藻駢麗比之宋人卧遊録今之玉壺氷豈不天淵予嘗欲抄出其山水佳勝為一帙以洗宋人卧遊録之陋未暇也又其中載古歌謡如三峽歌云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嗁三聲淚沾裳又云朝見黃牛暮見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又云灘頭白勃堅相持倐忽淪没别無期記僰道謡云楢溪赤木盤蛇七曲盤羊烏櫳勢與天通皆可以入詩材丹鉛總録
  水經引南中行紀不出姓氏考稽含南方草木狀始知陸賈作乃知前人或畧後有考焉升菴全集
  桑欽水經祖禹貢而父山海然與圖經等耳其𫝊以酈注酈盖借經而見己博該者也然徧該而㫖未洽横蒐而詞未修以備稽考則優孟志怪以耀世引遐搜僻以示異將使人應接不暇莫知所以根據雖宏富贍給而靡所取裁以之鑽味弗堪矣詹氏小辨
  一清按詹氏小辨明詹景龍東圖撰其所云大氐本之杜君卿而又甚焉
  酈道元博極羣書識周天壤其注水經也於四瀆百川之源委支派出入分合莫不定其方向紀其道里數千年之往蹟故瀆如觀掌紋而數家寶更有餘力鋪寫景物片語隻字妙絶古今誠宇宙未有之竒書也時經千載讀之者少錯簡脱字往往有之然古玉血斑愈增聲價但其書詳於北而略於南世人以此少之不知水道之宜詳正在北而不在南也余在都門為崑山定河南一統志稿遇古今之沿革遷徙盤錯處毎得善長一語渙然氷釋非此無従問津矣北方為二帝三王之舊都二千餘年未聞仰給于東南何則溝洫通而水利修也予謂有聖人出經理天下必自西北水利始水利興而後天下可平外患可息而教化可興矣西北水道莫詳備於此書水利之興其粉本也雖時移世易遷徙無常而十猶得其六七不熟此書則胸無成竹雖有其志何從措手有斯民之志者不可不熟讀而亟講也廣陽雜記水經注千年以来無人能讀縦有讀之而歎其佳者亦只賞其詞句為游記詩賦之用耳然亦千萬中之一二也吾友虞山黄子鴻獨能沉酣此書叅伍錯綜各得其理好學深思心知其事吾于子鴻見之矣千載之後復有子雲善長抑何幸與更得宋人善本正其錯簡脱誤支分縷晣各作一圖其用心亦云勤矣惜其専于考訂而不切實用尺有短無可如何予東歸後思以此本照宋板割裂改正裝裱成書命門人鈔録其圖併二十一史輿地志考而顧景范有讀史方輿紀要𫝊是樓有一統志稿皆亟録之以為疏水經注之資云同上
  古書有注復有疏疏以補注之不逮而通其壅滯也酈道元水經注無有疏之者盖亦難言之矣余不自揣蚊思負山欲取酈注從而疏之魏以後沿革事蹟一一補之有關於水利農田攻守者必考訂其所以而論之以二十一史為主而附以諸家之說以至于今日後有人興西北水利者使有考正焉予既得景范子鴻以為友而天下之山經地志又皆聚于東海此書不成是予之罪也當與宗夏勉之同上
  意將楚水圖記所標古今沿革城池里至堤防等更摘水經注中有合于今日者更録一通分為四冊以江漢湘沅為之經而諸水緯之亦可觀矣同上
  龜山有鍾子期聽琴臺不知在何許古蹟繆妄槩不足訪昔神禹導漢水至于大别㑹于江俗呼大别為龜山以形似也隔江有山蜿蜒東去俗曰蛇山遥遥相望半生以来登覽之勝無有踰于此者盖山雖不髙而當江漢之滙四顧空濶潛沱數重環拱於此支交脈㑹左右盤據目窮于接應矣按尚書禹貢漢水南至大别入江左𫝊定公四年呉師伐郢楚子常濟漢而陳自小别至于大别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曰大别漢東山名也在安豐縣南杜預釋例曰二别近漢之名無縁乃在安豐也桑欽水經沔水自沌陽縣北又南至江夏沙羡縣北南入于江酈道元曰沌陽處沌水之陽沔水又東逕林嶂故城北晉建興二年太尉陶侃為荆州都督鎮此庾仲雍曰夏口一名沔口矣按地説漢水東行觸大别之阪南與江合則與尚書杜預相符但今不知所自矣予嘗謂酈善長天人也其注水經妙絶今古北方諸水毫髮不失而江淮漢沔之間便多紕繆酈北人南方之水非其所目及也小别不知所在俟更考也同上
  水道遷流最難辨晰河渠溝洫班馬僅紀大端而餘史或缺焉共詳為之辭惟酈氏水經注而杜佑甚病其荒繆盖河源紆逺尚依史漢舊文而江漢以南又皆意為揣測宜其未盡審也若其掇拾遺聞叅稽往蹟良為考古之助余嘗謂酈氏之病在立意修辭因端起類牽連附合百曲千回文采有餘本㫖轉晦使其據事直書従源竟委恐未可多求也後世河防水利之書作者相繼至於晚近記載尤多浮雜相仍鮮禆實用川瀆一書略仿水經之文仰追禹貢之義務期明確無取辭費讀史方輿紀要
  通典以水經所載地名有東漢順帝更名者知出順帝以後纂序王伯厚又因而廣之下及魏晉地名疑舊唐志作郭璞撰者近是余請一言折之曰璞注山海經引水經者八此豈經出璞手哉即酈氏于濟水引郭景純曰又云經言固亦判而二之近黄太沖撰今水經序文竟實以璞著惜不及寄語此尚書古今疏證
  一清按郭璞註山海經引水經者八南山經青丘之山註云亦有青丘國在海外水經云即上林賦云秋田于青丘西山經積石之山註云水經引山海經云積石山在鄧林山東河所入也北山經碣石之山註云水經曰碣石山今在遼西臨渝縣南水中或曰在右北平驪成縣海邊山中山經末山末水出焉北流注于没註云水經作沫海内東經漢水出鮒魚之山註云書曰嶓冡導漾東流為漢按水經漢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經漢中魏興至南鄉東經襄陽至江夏安陸縣入江别為沔水又東為滄浪之水又沅水註云水經曰沅水出牂柯且蘭縣又東北至鐔成縣為沅水又東過臨沅縣南又東至長沙下巂縣又洛水註云書云導洛自熊耳按水經洛水今出上洛冡嶺山東北經𢎞農至河南鞏縣入河成皋縣亦屬河南也又濟水下註云諸水所出又與水經違錯以為凡山水或有同名而異實或同實而異名或一實而數名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且厯代久逺古今變易語有楚夏名號不同未得詳也凡此八條濟水下云云係郭自撰述中惟沅水碣石二條合于水經耳他如青丘之文今本脱亡疑是注非經也青丘在髙麗境服䖍曰青丘國在海東三百里晉天文志有青丘七星在軫東南蠻夷之國也唐討髙麗置青丘道行軍總管此句疑是浿水注之逸文非齊景公畋于青丘在漢千乘縣北地名清水泊之青丘也漢水所引錯舉大畧南鄉魏興之名又非桑氏所知盖後来經注混淆之故洛水下引水經云出上洛冡嶺山今考水經云出京兆上洛縣讙舉山酈注乃云出冡嶺山耳東北經𢎞農之文亦不見經至于積石未水一在四十卷禹貢山水澤地所在注中一在二十二卷渠出滎陽北河注中其為酈注無疑而景純引之景純以晉明帝大寧二年為王敦所害下迨拓䟦孝昌之朝㡬二百餘載大氐容有羼入之辭非其舊矣寧可執是以為左證耶然水經本非璞撰但有註三巻且太冲亦不云是璞但引圭齋之語耳潛丘竟未審視也
  困學紀聞曰三禮義宗引禹受地記王逸註離騷引禹大𫝊豈即太史公所謂禹本紀者與禹本紀見史記大宛𫝊漢書張騫𫝊註並未指為何書惟杜君卿言天子按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崑崙疑所謂古圖書即禹本紀最是而郭璞引禹本紀除見史漢之外多却去嵩髙五萬里盖天地之中也二語酈注禹本紀與此同則知自漢武以至道元皆曾見此書特唐亡耳璞注引禹本紀又引禹大𫝊固亦判而二之王伯厚疑為一書者非同上
  唐人地理之學的有源委去西漢未遥元和志容有牴牾酈道元則近而加核矣水經注曰漢武帝元朔二年開朔方郡治窳渾縣居班志之第六又云元朔二年取河南地為朔方郡築朔方城王莽曰武符似又以此城為郡治縣居班志之第二漢髙帝元年為殷國二年為河内郡治壄王縣縣居班志之第十三唐縣中山郡治漢髙祖立縣居班志之第四無終縣秦置右北平郡治田疇𫝊舊北平郡治在平岡漢李廣為郡於此縣居班志之第二漢武帝元鼎二年改為天水郡似指隴西郡言治上邽縣縣居班志之第二上蔡縣漢髙祖四年置汝南郡治縣居班志之第二十四其第一縣平輿云東漢汝南郡治睢陽縣漢髙祖五年為梁國治縣居班志之第八其第一縣碭曰秦立碭郡秦始皇即句踐故都為琅琊郡漢因之班志于琅琊縣下注云句踐嘗治此則琅琊郡治琅琊縣縣居班志之第十二秦恵王置漢中郡南鄭縣即郡治漢因之縣居班志之第三其第一縣西城則云屬縣也漢武帝蜀郡初治廣漢之雒縣元鼎二年始徙治成都雒縣居班志之第四漢髙祖六年分巴蜀置廣漢郡治乘鄉王莽曰廣信即廣漢縣縣居班志之第六漢髙帝六年置江夏郡治安陸縣縣居班志之第八漢武帝元鼎六年置合浦郡治合浦縣縣居班志之第三漢武帝元鼎六年開日南郡治西捲縣縣居班志之第四泉陵縣零陵郡治漢武帝元鼎六年分置縣居班志之第八漢武帝太初四年以休屠王地置武威縣為武威郡治縣居班志之第三而即治書先第一縣者則隴西郡之狄道縣也金城郡之允吾縣也安定郡之髙平縣也五原郡之九原縣也雁門郡之善無縣也上郡之膚施縣也𢎞農郡之𢎞農縣也千乘郡之千乘縣也平原郡之平原縣也太原郡之晉陽縣也河東郡之安邑縣也濟隂郡之定陶縣也濟南郡之東平陵縣也山陽郡之昌邑縣也臨淮郡之徐縣也清河郡之清陽縣也魏郡之鄴縣也趙國之邯鄲縣也鉅鹿郡之鉅鹿縣也信都國之信都縣也河間國之樂成縣也涿郡之涿縣也上谷郡之沮陽縣也廣陽國之薊縣也漁陽郡之漁陽縣也遼東郡之襄平縣也𤣥莵郡之髙句驪縣也樂浪郡之朝鮮縣也河南郡之雒陽縣也武都郡之武都縣也潁川郡之陽翟縣也淮陽國之陳縣也楚國之彭城縣也沛郡之相縣也㤗山郡之奉髙縣也東平國之無鹽縣也魯國之魯縣也東海郡之郯縣也城陽國之莒縣也甾川國之劇縣也齊郡之臨淄縣也髙宻國之髙密縣也九江郡之壽春邑也廣陵國之廣陵縣也南陽郡之宛縣也六安國之六縣也蜀郡之成都縣也巴郡之江州縣也南郡之江陵縣也越巂郡之卭都縣也益州郡之滇池縣也䍧柯郡之故且蘭縣也鬱林郡之布山縣也九真郡之胥浦縣也交阯郡之羸𨻻縣也蒼梧郡之廣信縣也南海郡之番禺縣也長沙國之臨湘縣也桂陽郡之郴縣也豫章郡之南昌縣也至云舊朔方郡治臨戎舊定襄郡治善無故河内郡治懷舊代郡治髙栁故天水郡治冀故琅琊郡治開陽並指東漢而言騐諸司馬彪志而一一相同矣潛丘劄記
  郡國志云凡縣名先書云郡所治也此惟東漢時則然而西漢不爾歴考志𫝊以證之為治者二十有六江陵也平襄也宛也陽翟也薊也彭城也邯鄲也臨淄也雒陽也廣陵也昌邑也吳也壽春也郯也相也成都也長子也濮陽也無鹽也魯也江州也涿也僰道也故且蘭也卭都也滇池也不為治者三梁國先書碭却不為治治睢陽王國以内史治其民而梁孝王武𫝊内史韓安國從王于睢陽也左馮翊先書髙陵亦不為治治長安城中以趙廣漢𫝊及景帝紀注百官公卿表注知之而韓延壽𫝊云為左馮翊出行縣至髙陵尤明證也汝南郡先書平輿亦不為治治上蔡以翟方進𫝊知之此顧亭林黄子鴻所未分晰節録以廣異聞又胡身之注通鑑地理號稱佳者然亦不知西漢第一縣非必郡治如云班志襄平縣遼東郡治所猶可而云漢中郡治西城縣豈可乎又云漢五原郡即秦九原郡治稒陽不知班志明云東部都尉治稒陽太守不與都尉同一治所齊孝王孫澤謀發兵臨淄殺青州刺史雋不疑此是青州刺史適在臨淄非必治所胡氏乃云臨淄青州刺史治不知西漢刺史稱𫝊車居無常治不比東漢乎同上莫詳於酈道元之水經注而文士但以為薈蕞之書不知其沿波討瀾窮端竟委𤨏而不失之雜也李振裕禹貢錐指序地理志引桑欽者七上黨屯留下云桑欽言絳水出西南東入海平原髙唐下云桑欽言漯水所出泰山萊蕪下云禹貢汶水出西南入泲桑欽所言丹陽陵陽下云桑欽言淮水出東北入大江張掖刪丹下云桑欽以為導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敦煌效榖下云本魚澤障也桑欽說孝武元封六年濟南崔不意為魚澤尉教力田以勤效得榖因立為縣名中山北新城下云桑欽言易水出西北東入滱今按儒林𫝊言塗惲授河南桑欽君長古文尚書欽成帝時人班氏與劉歆皆崇古學故有取焉隋經籍志有兩水經一三卷郭璞注一四十卷酈善長注皆不著撰人名氏舊唐書始云郭璞作新唐志遂謂漢桑欽作水經一云郭璞作今人云桑欽者本此也先儒以其所稱多東漢三國時地名疑非欽作而愚更有一切證酈注于漯水引桑欽地理志又于易水濁漳水並引桑欽其説與漢書無異乃知固所引即其地理志初無水經之名水經不知何人所作注中每舉本文必尊之曰經使此經果出于欽無直斥其名之理或曰欽作於前郭酈附益于後或曰漢後地名乃注混于經並非盖欽所撰名地理志不名水經水經創自東漢而魏晉人續成之非一時一手作故往往有漢後地名而首尾或不相應不盡由經注混淆也禹貢錐指例畧一清按地理志引桑欽者七說本深寧叟玉海何義門曰地理志引桑欽言者六敦煌郡效榖下乃小顔注也玉海第二十卷并載之故閻文亦作七胡東樵曰效榖下今漢書本有師古曰三字盖後人所妄加此言非師古所能引也竊謂胡說為長
  酈道元博覽竒書掇其菁華以注水經得従来所未有唐初名不甚著逮其中葉杜佑摭河源濟瀆二事以詆之李吉甫則有刪水經十卷不知取舍如何是書𫝊習者少錯簡闕文訛字不可勝計宋初猶未散逸而崇文總目云酈注四十卷亡其五則仁宗之世已非完書南渡後程大昌撰禹貢論頗舉以相證而終不能得其要領金蔡正甫撰補正水經三卷元歐陽原功為之序謂可以正蜀板遷就之失今其書亦不𫝊近世文人則徒獵其雋句僻事以供詞章之用而山川古蹟一槩不問孰知為禹貢之忠臣班志之畏友哉唯子鴻深信而篤好之反覆尋味毎水各寫為一圖兩岸翼帶諸小水無一不具精細絶倫余玩之不忍釋手百詩有同嗜焉昔善長述宜都山水之美沾沾自喜曰山水有靈亦當驚知己于千古至今讀之勃勃有生氣吾三人表章酈注不遺餘力亦自謂作者有靈當驚知己于千古也同上一清按述宜都山水記語出袁山松非道元也東樵盖誤㑹耳
  南人得水皆謂之江北人得水皆謂之河因目岷江曰大江黃河曰大河此後世土俗之稱非古制也富順熊過曰黄帝正名百物未嘗假借後世乃通之耳愚謂禹主名山川亦未嘗假借江河自是定名與淮濟等一例非他水所得而冐唯漢水彭蠡水與江水㑹始稱三江沅湘等水入洞庭與江水㑹始稱九江盖皆以岷江為主而總其來㑹之數以目之其未合時不得名江也後世漢江章江湘江沅江等稱殊乖經義九河亦然徒駭至鬲津舊有此水道及禹自大伾引河北行過降水至于大陸乃疏為九道以殺其勢因謂之九河入海處復合為一與海潮相迎受故為之逆河河未由此入海亦不名河也水經篇題槩曰某水絶不相假借深得禹貢之意予愛之重之同上
  水經注凡二水合流自下互受通稱其在禹貢則漾與沔合亦稱沔水漳與絳合亦稱絳水是也又有隨地異名非由合他水而然者沇東流為濟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是也有大水分為支流而異其名者江别為沱漢别為潛河别為漯是也有伏流顯發而異其名者濟溢為滎是也小水合大水謂之入大水合小水謂之過二水勢均相入謂之㑹此又正名辨分之義髙出地志山經者矣山體不動其盤基廣大者亦不過占數郡縣若水則源逺流長往往灌注于千里之外伏見離合曲直向背變化無方名稱不一故撰山經易撰水經難同上
  一清按經仿禹貢總書為過注以逕字代之以此例河濟江淮諸經注混淆百無一失
  濟為河亂久矣至東漢而河南之濟盡亡頼水經悉載其故瀆後世因此畧知古濟之所行杜佑輙詆之非篤論也禹貢錐指
  曽氏曰爾雅水自河出為灉許慎曰河灉水在宋又云汳水受陳留浚儀隂溝至䝉為灉水東入于泗水經汳水出隂溝東至𫎇入狙獾水經並無狙獾盖濉獲二字之誤同上
  一清按曾彦和所引誤本水經宋時已然據之解經寧非大繆故特記之


  水經注釋附録卷上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釋附録卷下
  仁和趙一清纂
  洪适水經注碑録䟦曰右東漢及魏正始以前碑見于水經者如此周秦先漢刻石皆用篆故不録有不著嵗月疑似難明者亦并載之道元罔羅四方異聞所涉獵者廣博𫝊疑書疑宜有譌誤而轉寫嵗久後人更失其真時無善本雌黄不可妄下若袁梁王紛之類則又仍其舊也其碑到今不毁者十財一二凡歐趙録中所無者世不復有之矣姑聚共說以見思古之意夫物莫壽于金石而大書顯刻光沈迹絶者不可勝計獨𫝊之竹帛猶可久此君子所以取乎編類之書也水經曰上郡王次仲變蒼頡舊文為𨽻秦皇三召不至令檻車送之次仲化為大鳥落翮于居庸山中又曰篆字文繁無㑹劇務秦用𨽻人之省謂之𨽻書或云即程邈于雲陽増損者孫暢之嘗見青州刺史說臨淄人發古塚得銅棺隠起為字言齊太公六世孫胡公之棺惟三字是古餘同今𨽻書證知𨽻自出古非始于秦其說固已二三按齊胡公以周孝王時卒歴數世至宣王時始有大篆又數百年至秦有小篆既云𨽻出于篆不應篆未萌而𨽻先作也書𫝊多以𨽻為程邈所造兩漢書亦云然當据正史為是異端之說非所惑也𨽻釋
  楊慎水經碑目引曰陸士衡曰碑披文以相質持此言也以觀于先秦兩漢之石刻其辭用韻如劉熊碑末之三詩皆四言費鳯别碑石子才所製終篇皆五言尤為竒雋披文之類也其叙事如邊韶滎口碑劉靖碑可禆史𫝊廣遺逸相質之類也余嘗録金石古文起三代訖漢又觀酈道元水經注博收古碑惜其不盡見撮取其目而考評之以詒好古同懷云昧者攬未觸手而輙强言曰歐陽趙明誠所録已具矣斯非同懷之人知言之選也請賜置之本書
  一清按升菴節録水經注碑目編成一帙其孫宗吾為之梓行然其書别無發明且于酈注所載尚多遺漏而云撮取其目而考評之殆虚語耳又䟦云道元水經注天下之碑皆載焉言夏景驛途疲而莫究則凡所書皆目覩若以屬人豈有同懷知己者噫好古若道元今實鮮矣又云道元收録古碑巨細不遺至于林邑外夷亦在紀述可謂詳矣其心折如此
  王禕水經序曰水經漢桑欽所作藝文志缺弗録而隋經籍志有兩水經一本三卷郭璞注一本四十卷酈善長注善長道元字也然皆不著撰人名氏舊唐志乃云郭璞作宋崇文總目亦不言撰人為誰但云酈注四十卷亡其五新唐志始謂為桑欽作又言一云郭璞作盖疑之也按前漢書儒林𫝊古文尚書塗惲授河南桑欽君長晁氏讀書志謂欽成帝時人也今以其書考之濟水過壽張即前漢壽良縣光武所更名又東北過臨濟即狄縣安帝所更名菏水過湖陸即胡陵縣章帝所更名汾水過永安即彘縣順帝所更名則其書非作成帝時若順帝以後人所為矣又其書言武侯壘又云魏興安陽縣注謂武侯所居魏分漢中立魏興郡又云江水東逕永安宫南則昭烈托孤于武侯之地也又其言北縣名多曹氏時置南縣名多孫氏時置是又若三國以後人所為也又云改信都従長樂則晉太康五年也又河水又北薄骨律鎮城注云赫連果城則後魏所置也此其書又若晉後魏人所為也意者欽本成帝時人實為此書及郭酈二氏為𫝊注咸附益之而璞晉人道元後魏人也是故山海經禹益所記也而有長沙零陵桂陽諸暨之名本草神農所述也而有豫章朱厓趙國常山奉髙真定臨淄馮翊之稱爾雅作于周公而云張仲孝友蒼頡篇造于李斯而云漢兼天下要皆後人所附益非復其本文然則水經為欽作無疑盖久而經𫝊相淆而欽之本文亡矣本文雖亡可不謂欽作哉通典謂郭注多疎畧迂恠而已不𫝊今酈注四十卷固完而舊本往往失于遷就問有錯簡金蔡正甫氏嘗作補正三卷而亦不𫝊今唯酈注舊本猶行而已夫天地之間唯水為多故水者地之脉絡也大川相間小川相屬而凡郡縣州道𤓰列棊布皆因水以别焉地理之書始於禹貢而禹貢之分九州必主山川以定經畧誠以山川之形緜亙無易州縣之設更革不常故兖州可移而濟河之兖不能移也梁州可遷而華陽黒水之梁不能遷也此禹貢所以為萬世不易之書也後世史家主于州縣以為書州縣更革其書亦遂以廢而不傳以彼之易於不傳則水經之書其果得而廢之與大抵此書所引天下之水百三十有七江河在焉而酈氏注引枝流一千二百五十二其源委之吐納沿路之所經纒絡枝煩條貫手夥捜渠訪瀆靡或漏遺總其槩而覽之天下可運于掌矣故自禹貢以後此書為近古而不可廢豈亦所謂萬世不易者與顧世之為地理學者莫不即邇而昧逺就簡而憚煩而卒亦紛紜而無所據桑氏之學廢不復講久矣不亦惑哉故予因為序論以致予意抑予之力豈能重其書覽者考其迹求其故而觀其㑹通必有能識其要者矣王忠文公集
  楊慎水經序曰漢桑欽水經舊録凡三卷紀天下諸水首河終斤江凡一百十有一曰出曰過曰逕曰合曰分曰屈曰注曰入此其八例也而水道如指掌矣又紀禹貢山水澤地所在凡六十以卷終限華夷判疆域利灌溉通輓運具考是焉盖不刋典也故以經名有宋陳振孫者獨評其為未精審遂啟疑于後人謂河源一派漢使終不能窮九河故道淤塞無稽欽所記徧域中豈必一一皆信也余竊以其說為不然昔在陶唐水失其行神禹平之史官紀其濬導之績于是乎禹貢作焉厥後好事者因禹跡之廣旁及異域圻壤悉載淑詭畢陳于是乎山海經作焉原欽此志盖祖述禹貢而憲章山海者也職方王㑹之遺圖溝洫河渠之雜志輶車觀風之赴告謡俗聞見之𫝊信其不為無稽之籍可知矣豈必地至方問而後筆哉以余嘗所經歴騐之自吾西蜀至北都水浮荆楚陸走秦趙且萬餘里名川支津問津者無慮此書之十二徴往所載與今所見無至泰忤用是例其未經者雖天下可知也謂其未精審者無乃厚誣與夫禹貢者聖人作之聖人訂之然其間如東滙澤為彭蠡東迤北㑹為匯𫝊者摘其為紀者之誤至于山海經之牴牾多有之而學者猶不廢也則此書顧不足為禹貢之義疏山海經之補逸乎乃獨久湮于肆篋者亦由知之者鮮耳余近得之惜其紙敝墨矇乃重為校輯止存欽之本文若酈氏注衍為四十卷厭其支蔓太繁頗無關涉首注河水二字□引佛經恠誕之說㡬數千言亦贅已今之史𫝊類文引用例稱為道元水經遂使欽之用心與其名姓俱冺焉誠可慨夫亦猶習禮者汰儀禮而反任曲禮之𫝊為經說春秋者不知據經以按𫝊而反因𫝊以疑經皆貴諷說賤本始是末師而非往古可重慨者類此故特去之而詳著其說焉嗚呼得吾説而通之不獨可以讀水經也已升菴文集
  一清按楊子可謂失言矣水經一書歴古志記莫能定為何人所作乃云桑欽姓名由道元而冺亦甚誣矣道元歴覽竒書掇其菁華薈萃此編大半為末學小生所未見即其造句驚人遣辭則古六朝文士終當斂手避席自可成一家之言固無專籍於經而猶依據舊典以附麗已説盖不欲逕當作者之稱耳若夫獺祭之徒或喜其文采絢爛取為詩材賦料之用至比之玉壺氷卧遊録雕蟲小技烏足數哉不知其有功於神禹之故迹而為来學之津梁世乏竊比之心窮經博史之彦罕有深味其言者然水經所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注引其支流至一千二百五十二較之本經不啻什百譬諸人身官骸雖具而無筋胳血脉以貫通之能全其生者鮮矣誠使讀是書者專一於經而不釋之以注楊子雖敏能通其義否與楊子且援儀禮之于曲禮春秋之於三𫝊以為說吾即以春秋而論孔子修魯史之舊文筆則筆削則削茍束三𫝊於髙閣憑臆見而逞淫辭乖違聖心不知㡬萬里而遥也况水經成非一時一手豈得上與聖經同日而語哉幸有道元為之詮次缺者補之繆者正之杜佑通典訾毁百端識者已極辨其非矣彼陳振孫者于書録解題中徒拾君卿之唾餘而楊子又逐陳氏之後塵何哉今本水經注目起河水迄斤江水百十有六較唐六典注所稱亡二十篇楊子云凡一百十有一是於書録之明白易曉者舛戾若是悠悠之口烏足信乎厥孫宗吾又為之梓行吾是以嘆明人刻書而書亡而正楊之作不可以已也
  盛䕫題水經後曰右水經三巻撰於漢桑欽氏而校輯于升菴楊先生㴑源逹支縷析無遺一展卷間不必跡禹之跡而天下了然在目余嘗因是考之栁子云歸墟之泄非出天地之外也水入東而復繞西又滲縮上升而下流于東耳其說亦近似然以理騐之則天地之化往者消而来者息非以往者之消復為来者之息也水流東極氣盡而散如沃焦釡非若未盡之水山澤通氣而流注不窮也古之聖賢有見于斯川上之嘆觀瀾之喻源頭活水之咏獨亹亹焉欽之見未必識此乃能幽探廣采㑹博歸約窮千古於管端移萬里于几席其用心亦宻矣視彼胸吞雲夢袖蔵東海有不足言者雖然有先生為之表章而欽之著述始顯否則湮没弗𫝊與物澌盡矣寥寥百世其心孰従而白耶噫浦珠煥劍失而復全鬼神尚呵䕶之而况斯帙有禆治理者焉造物不終棄之而待于今謂非有數存乎哉先生涵泳聖涯此特緒餘耳顧余何能測其浩瀚縦覽之餘繕本而梓之亦得以竊一勺之潤本書
  一清按盛䕫無錫人號筠谷道人
  楊慎䟦新刻水經注曰吳中新刻酈道元水經規制裝潢甚精但誤字苦多矣誤而相似魯魚帝虎猶可改也所恨為淺陋妄庸者以意匠擅加筆削如立碑樹桓本桓楹之桓今乃妄改為松栢之栢枉人本山名枉人己見哀江南賦今乃改枉為柱弱年崽子崽子改切楚人謂子曰崽今不知崽字妄改為弱年女子熒山刋石妙在熒字今乃改為焚何異小兒語耶升菴文集
  黄省曽刻水經注序曰水之為徳大矣哉道生天一職統材五發始西極産母隅也折赴東墟趨子方也瀸涌昭化妙之初質流瀾符於穆之神用厚氣肇之升盛露雨由之感澤象曜資之光朗𤣥黄本之浮載穹灝倚之配宻雲漢㑹之紀戒圖書託之興瑞祇軸寄之融絡是以寓目者歎其渾逰臨淵者頌其靈長且兆類非此無以肧阜萬里非此無以凖平醴饔非此無以烹膳而育年壤墟非此無以灌溉而興榖法其形勢而樹都廟因其限隔而分州域軸轤興而窮遐互通堤鑿成而埆瘠咸利鍾滙之區則珠玉以登枯絶之野則林壑不毛函夏泰和則皇波逹貫坦乎國紀封原割盡則百川斷裂洋然險防况其精通天步體轄人事海安而知内寧河清而期聖出徙焉卜廢竭以表亡則代運之隆衰而姓庶之災吉亦可觀也但卑赴其常决疏為順平成之績粲在夏書其宣導也必探夫源首其排入也必極夫歸納以奠以敷號名俱炳厥後九丘不𫝊四岳薶緼周官存藪浸之略爾雅開崑崙之端若司馬遷之載河渠庾仲雍之筆江記偏係一方匪兼八表况王澤寖消地象俱廢樂廣闢者湮其溝洫便私謀者壅其湍泉公家釃激巨右改張是以啟塞靡恒陵谷皆變洪鉅者失其包帶微纎者亂其營緯紜紜訰訰莫之質竟也已故漢之桑欽特創此作追法貢體録為新經羅併四際總勒一典凡所引天下之水百三十有七茍非經流不在記注之限錯陳舊纂以偹叅鉤派畫條科以罄脈衍務討異竒同蔚宗之㫖趣嚴標郡縣肖班固之鋪設是乃曠絶之觚翰也然規綱則舉節解未彰迨于後魏酈道元因景純之濫觴足君長之簡逸以博洽之宏襟擅圖輿之顓學隨經抒述掇籍宏鋪剖說十倍于前文揮述半陟其躬履或衆援以明譌或極辨而較是或裒逖以昭邇或廓無而續有故凡過歴之皋維夾並之坻岸環問之亭郵跨俯之城陸鎮被之巖嶺迴注之谿谷瀕枕之鄉聚聳暎之臺館建樹之碑碣沈淪之基落靡不旁萃曲收左摭右采豈曰桑欽之詁釋實所以粉飾漏闕銓次疆隅乃相濟而為編者也省曽又覽古山海經十八卷亦宇中之通撰也一則主于叙山而水歸詳綴一則專于紀水而山頗寓列盖山者水之根柢水者山之委枝故談伊洛者必連熊外語漆沮者遂及荆岐亦自然之偶屬而不可判離者也故併合以𫝊庶好古之賢無稡輯之煩勤爾客謂二經所記于今矛盾矣其將舍旃可乎予解之曰子何榆枋之安而蟪蛄之拘也其伯益之覽疏猶之炎農之辨味也桑酈之括纂猶之姒禹之告成也今卉藥非簠簋之稽案成賦豈驕華之志掌亦將擯本草以詭誕斥禹貢之逺濶可乎况山殊稱目而盤峙之形不眩焉水異分合而就下之情不惑焉粤溯往牒則逺方圖物夏鼎之鑄象也聶耳雕題湯令之偹獻也白民黑齒成王之作㑹也出受八千管仲之蒐揚也殘遺秦柱蕭何之顯布也獵廣窮長王充之嗜信也以至孔疏據之以釋經漢志録之而麗史齊澂演之而聚書唐典繫之而建部守節屢登于正義應麟富戢於地鈔江淹補之而不能吉甫刪之而頓躓古人崇好文獻足徴茍欲指核希怪狀寫物靈畼探荒極理騐遷圯裁量利害差剖雜翕鑑度率真宅定中外作起民緒咨諏帝采則二經者亦寰内不刋之珍典也五嶽山人集王世懋水經注序曰盖水經一書黄先生省曾序之詳矣其言閎肆麗爾大都侈其功用與兩家之宜𫝊云爾第校讐未精亥豕時混人非邢邵疇能取適新安太學吳君絶愛此書志存嘉恵乃延江都陸君至白下假以嵗月窮其𢯱剔於是椊匠殫技觀者厭心書成陸君以屬世懋為之序曰物於天地間最鉅而最夥者莫如水其於經紀法界浸溉萬靈功至矣譬之人身津液精血流貫注伏皆是物也治身者不循其血脈意醫無所席手治水者不辨其條紀意匠無所施功詎可無𫝊述於世令荒度者受成乎子長號為良史書止河渠蠡測一勺耳後之作者竟無述焉世所憑依見天地之血脈者桑欽氏一書而已欽書雖多詿漏體嚴詞雅故是作經法也後魏道元疏之旁引百家時發雋語流溼之外贅行紀異博雅之士倚以為談然經言不典者已經道元多所刪定今去道元不能千載而余所覩記源流或盭何也盖其說有三焉首楞嚴義云見水身中與浮幢王刹諸香水海等無差别是知人之一身従少至老其間枯溢流壅種種不一行天地間而欲令千載一轍乎自魏迄今詎能無變此其解一也時代陵谷聚落耗登或名在而邑徙或地是而名非道元所以著新莽之稱良有意矣今之郡邑豈盡元氏舊疆即波流不改而名號已殊安所定為故都繩其繆指此其解二也河出崑崙𫝊之載籍尋源勝國星宿始聞故知身所未經終為貴耳道元雖稱多歴未便徧行魏疆况澤國在南天塹見限安能取信行人之口悉諳未見之都此其解三也然則言在先民鑒惟来哲好古者尚其奥博經世者貴其變通若謂書不足憑則負械之尸彭侯之怪何以見驗於文人若謂書可盡信則禹貢之山川毛詩之烏獸草木何以頓殊於今日學者㑹而通之足明是書之足𫝊矣若乃桑欽立言良史不著其名道元多竒穢史貶過其實譚蓺之士以為遺恨而諸君子能為表章羽翼𫝊之通邑大都足使千載而上靈鬼骨香千載而下文人氣吐詎非方輿之珍覽寰宇之一快乎吳君名琯陸君名弼皆一時𡢃于文詞人也王奉常集
  朱謀㙔水經注箋序曰在昔志地禹貢而下代有撰述迄於齊梁至二百四十四家陸常侍澄任太常昉先後集為一部名地理書極稱該博隋唐之際圖史散失陸任所纂已不可得而别集自行者猶五十餘家乃今所𫝊僅山海佛國十洲神異數種而已然而竒編奥記往往散見水經注中造語命詞殊為彪炳則知水經一注擷彼二百四十四家菁英居多豈不誠為六朝異書哉顧𫝊寫既久錯簡譌字交棘口脗至不可讀余甚病焉間嘗紬繹割正十之六七已與友人綏安謝耳伯婺源孫無撓商確校讐十得八九則懼古今聞見互有異同未敢輕致雌黃也乃援引載籍以為左券名曰水經注箋篋而蔵之萬歴甲寅齊安李公分陜江右既及奏最政教恢卓風化穆清甘棠之頌洋溢郡國間於退食之暇延見紳帶表章幽微一日詢古先逸典於太學生李嗣宗嗣宗偶以不佞水經注箋對公遽索觀之慨然嘆曰是書脱誤可憾㡬欲淪廢乃今箋校精詳殆還酈氏舊物可無與當世好古之士共覩乎遂損鍰梓之仍屬嗣宗董校其事極深研㡬閲五月而告成嗟乎水經一書原本山川而作非有道業名理可味也又非當世博士家言所急也李公一見輙命梓之豈無槩於中哉夫水在天地間猶乎世之貨財也發源名山流成江河趨為四海藴為雲氣還雨天下以浸潤萬物未嘗少壅也一有少壅即至泛溢昬墊患被四方猶之髙府之財瓊林大盈之蔵蓄而不散納而不出理極勢窮潰决雷駭此則不覩川壅而潰之禍也有國有家者使能因是水經之理引申觸類以施於政何患不地平而天成乎然則公之刻此用意盖深逺矣非規規小識所能測度矣本書一清按何焯曰定陵黷貨此序盖寓諷諫斯言誠然
  李長庚水經注箋序曰水經在楊用修時以為久湮𢯱刻方始而去其注近方有呉歙二刻并注盛行於世惜其中尚不無譌謬嘗謂古書一有譌謬便成廢書然在他書譌者猶可以理測可以意更且一字之譌未必能累篇一篇之譌未必能累卷惟水經有譌非足跡所履非圖籍所載不敢擅定且出過注入之異勢也江淮河漢之異名也一字之譌逕派稍異分合頓殊此無以通彼無以受譬之人身脈絡之間一節有礙即為痿廢故是書校刻之難尤倍他書南州鬱儀氏專攻此書有年而架帙甚富腹笥更廣又與四方博雅之士所得於遐𢯱逖覽者互相叅糾靳歸於是遂成此書忠臣李生克家佐有勞勩一日持以相過余往讀是書毎遇疑處不能自通輙為寘卷今得聞所未聞喜而刋之于署因嘆古人著書立言皆於古無所沿於人無所倚或窮天文隂陽之變或索輿地廣濶之形或藉之名山大川或馮之耳目手足或闢千古特立之見或創従来未有之書故終其身著一家言以成名而今人載籍滿目勘訂甚易乃不能為古人保已成之緒則何古今人之不相及也世界有四大水居其一然古今至變者亦莫如水乃有疑是書與今水不無相迕者不知此適以明其變耳又有疑桑欽於史缺其名者夫司馬遷之𫝊以史記也至於漢書一𫝊不過寫其自序文耳何足重遷班固之𫝊以漢書也亦不以范𤍞後漢書之一𫝊重也欽以水經𫝊奚必以史重於經邪又有謂酈注太贅者經固宜簡注固宜煩經宜據實以書注宜旁引以證彼疑其任𫝊而疑經者不曰郭之注劉之注裴之注非注也各自為一書以行也何獨疑於酈乎况其鈎采羣書宏鋪抒述新益見聞尚慮是書之易竞矣今注箋一出而變者可定缺者可信博者可該疑者可證是經之功不在禹下而箋校之功亦不在欽下矣李生謂是書成當一序之余笑曰水經無容序也水經而贅之以序猶序書經而贊其政事之嘉序詩經而稱其風雅之致也不㡬於爝火而助日月之光乎古今序水經者皆複語也可無序也惟序其所以箋校水經者如此其諸君子姓名則俱載編首之下本書
  一清按中尉為明寧獻王權之諸孫曰石城玉奠堵奠堵之諸孫曰石城鎮國將軍宸浫中尉宸浫之曽孫也諱謀㙔字鬱儀其父奉國將軍多□端謹好經述親課中尉經史遂貫串羣籍通朝家典故諸王孫好學敦行自周藩中尉睦㮮而外莫能及也萬歴二十二年廷議增設石城宜春管理命中尉理石城王府事典藩政三十年宗人咸就約束暇則墐戸讀書著述凡百十有二部皆手自繕寫病革猶與諸子說易至夜分有星光大如斗墜里中棲鳥皆悲鳴越二日而逝明史有𫝊水經注箋乃其生平力學之騐後之論者如顧亭林以為三百年来一部書見尚書古文疏證而馮定逺云朱鬱儀號為多學者也校水經精審之極然直以俗本為據意有不安惟小註云宋板作某字耳何尤乎不學之小生見鈍吟雜稿黄太冲云鬱儀毛舉一二𫝊寫之誤無所發明見今水經序可謂切中其弊然校之黄氏吳中之刻吳氏白下之編大不侔矣謝耳伯名兆申孫無撓名汝澄李嗣宗名克家三子與有功焉同時鍾伯敬譚友夏亦開梓是書兼為評㸃不過標取字句之藻飾供儉腹者之諛聞膚受耳近年真州重又鏤板頗稱工緻然竊朱箋以為已有中多刪節尤乖㫖趣俗學疑焉故表出之
  譚元春刻水經批㸃叙曰自水經有注而桑氏書真為經矣注行而孤吟遥想之夫開物寄道之士若有所恃以自證其山水之好端坐深讀若竒石佳木舟馬相澹若森森𮁌𮁌麗我瞻瞩又若塔廟碑板光我目蒼我思有髙人真僧迢迢待我可舉足提杖而一往也予少時即知好之聞一名家前輩嵗輒一閲深嘆其勤求得其書觀之筆如稿木無復冥奥似為考核醜記而已私語忘友鍾子曰如是則是書亦可不著也頗與鍾子空濛蕭瑟于其中庶㡬想酈子當日作注之意而蜀朱無易先生者淵人也来官我楚揖我而坐卧于桑酈之間當是時師友淵源通理輔性外慕等夷内懐悱發真有如雷次宗所云者于是有鍾朱二家之選而予評遂逸去不復能自愛惜矣予友嚴忍公家武陵不妄交一人獨好予輩所閲書而與聞予將諸同志合刻全注以為雅人資糧夫予之所得於酈注者自空濛蕭瑟之外真無一物而獨喜善長讀萬卷書行盡天下山水囚捉幽異掬弄光彩歸於一緒以力致其空濛蕭瑟之情于世而胸中獨抱是癖且獨著一書而死而世人猶執考核醜記以求之不幸而與類書同功嗚呼則是書亦可以不著也
  錢曽酈道元注水經四十卷䟦曰昔者陸孟鳬先生有影鈔宋刻水經注與吾家蔵本相同後多宋板題䟦一葉不著名氏余因録之其䟦云水經舊有三十卷刋於成都府學官元祐二年春運判孫公始得善本於何聖從家以舊編校之纔載三分之一耳乃與運使晏公委官校正募工鏤板完缺補漏比舊本凡益編一十有三共成四十卷其篇帙小失次序先後咸以何本為正元祐二年八月初一日記詳觀䟦語是本在當時葢稱完善惜後人無翻雕之者余故備録以告世之蔵書家讀書敏求記
  一清按錢曾字遵王蓋當時蔵書家也有述告堂蔵書觀所載無名氏䟦語則知水經注宋初所行都非足本故歐公集古録䟦成陽靈臺碑以水經注無堯母𦵏處也而樂永言寰宇記所引每多逸篇係奉勅纂修是惟閣本有全書耳然崇文總目已亡其五朝家所蔵如是草澤之士烏従得覩足本邪元祐二年之刻大抵與今書相仿而經注淆混又必始於蜀版遷就之失非遵王此記何従悉其源委邪何聖従名郯見宋史列𫝊八十一卷本陵州人徙成都歴官侍従提舉玉局以尚書右丞致仕王荆公有呈聖從侍制詩即其人也
  唐陸禋續水經玉壺清話
  一清按天中記引其所載雉卵為蛟事第不見於簿録亦莫能知其卷數也
  歐陽𤣥補正水經序曰金禮部𭅺中蔡正甫作補正水經三卷翰林應奉蘓君伯修購得其書將板行之屬余序其篇端按隋經籍志有兩水經一本三卷郭璞注一本四十卷酈善長注善長即道元也然皆不著撰人姓名唐杜佑作通典時尚見兩書言郭璞疎畧于酈注無所言撰人則槩未之考也舊唐志始云郭璞作宋崇文總目亦不言撰人為誰但云酈注四十卷亡其五然未知兩水經之一在一亡已見于斯時否也新唐志乃謂漢桑欽作水經一云郭璞作今人言桑欽者本此也崇文總目作於宋景祐與新唐書同時又未知新志何所據以為說也余嘗叅訂之說者疑欽為東漢順帝以後人以彘一縣疑之也今經言江水東逕永安宫南永安宫昭烈託孤於孔明之地也今特著于斯又若因其人而重者得非蜀漢間人所為也不寧惟是也其言北縣名多曹氏置南縣名多孫氏置余又未暇一二數也斯則近代宇文氏全祖望曰宇文氏殆是大學士宇文虚中以為經𫝊相淆者此説近之也然必作經作𫝊之人定而後可分也或者又曰豈非欽作於前二氏附益扵其後他書或然也而此未必也西漢儒林𫝊言塗惲授河南桑欽君長尚書晁氏言欽成帝時人使古有兩桑欽則可審為成帝時人則是書不當見遺于漢藝文志也抑余又有疑於斯水經述作往往見於南北分裂之時借曰舊唐志可據則作者南人注者北人在當時皆有此疆彼界之殊又焉知其詳畧異同不限於一時聞見之所逮也嗟夫古今有志之士思皇極之不作傷同風之無時又焉知其不寓深意於是書也然則景純也道元也正甫也是或一道也然以余觀正甫之博洽多識其見於他著作者盖有劉原父鄭漁仲之風中州士之巨擘也是書雖因宇文氏之感發而有以正蜀版遷就之失其詳於趙代間水此固景純之所難若江自潯陽以北呉淞以東則又能使道元之無遺恨者也伯修生車書混一之代身為史官年學俱富於今人放失舊聞多所收攬而是書又有關於職方之大者故余亦願附著其説焉而不自知其妄也元文類
  蘓天爵題補正水經後曰補正水經者金禮部郎中蔡公珪所述也蔡氏世家真定父祖皆仕於金公生長富貴雅好著述予自蚤嵗訪公遺書得其文集五十五卷晉陽志十二巻燕王墓辨一卷補正水經三卷其他補南北史志六十巻古器類編三十卷續歐陽公金石遺文六十卷并䟦尾十卷皆已不存而文集乃髙丞相汝礪模本晉陽志墓辨水經皆寫本也至順三年春予為江南行臺御史槖水經將板行之適奉詔録囚湖北七月歸至岳陽與郡教授於欽止覽觀山川欽止言洞庭西北為華容而縣尹楊舟方校水經念其文多訛𨵗予因以補正示之今所刻者是也夫以蔡公問學之博考索之精著述文字之富兵難以来散失無㡬余酷好訪求前代古文遺事而僅得此則知世之君子善言懿行冺没而無聞者多矣可勝惜哉予與公同居鄉郡潭西故宅已為釋氏所廬丘壟在滹沱之西太保莊者翁仲石獸猶存昔嘗過之有懷賢不勝之感公之行事則具祕書少監郭長倩所述墓誌銘滋溪文集
  一清按蔡正甫金史有𫝊附其父松年後云有補正水經五篇考元遺山中州集是水經補亡四十篇也圭齋序云三巻盖補酈注之亡巻每一篇至蘓滋溪刋行釐為三卷史云五篇誤矣
  黄宗羲今水經序曰古名儒諸家其所著書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為民用盖未有空言無事實者也後世流為詞章之學始修飾字句流連光景髙文巨册徒充汙惑之聲而已由是而讀古人之書亦不究其原委割裂以為詞章之用作者之意如彼讀者之意如此其𫝊者非其所以𫝊者也先王體國經野凡封内之山川其離合向背延袤道里莫不講求水經之作亦禹貢之遺意也酈善長注之補其所未偹可謂有功於是書矣然開章河水二字注以數千言援引釋氏無稽於事實何當已失作者之意余越人也以越水證之以曹娥江為浦陽江以姚江為大江之竒分苕水出山隂縣具區在餘姚縣沔河至餘姚入海皆錯悞之大者以是而槩百三十有七水能必其不似與歐陽原功謂郭璞作經酈善長作注璞南人善長北人當時南北分裂故聞見有所不逮余以為不然璞既南人而習南水矣其南水又不應錯悞至此後之為水經之學蔡正甫補正水經惜不獲見朱鬱儀水經注箋毛舉一二𫝊寫之誤無所發明馮開之以經𫝊相淆間用朱墨分勾乙未曾卒業若鍾伯敬水經注鈔所謂割裂以為詞章之用者也余讀水經注叅考之諸圖志多不相合是書不異汲冢斷簡空言而無事實其所以作者之意豈如是哉乃不襲前作條貫諸水名之曰今水經窮源按脈庶免空言然今世讀是書者大抵鍾伯敬其人則簡樸之誚有所不辭爾本書
  張華酈道元盧照隣賈島俱燕人劉榮嗣為京兆時作四人碑記客燕雜記
  一清按客燕雜記明陸啟浤撰
  王質字景文其先鄆州人後徙興國博通經史與王阮齊名阮每云聽景文論古如讀酈道元水經名川支川貫穿周匝無有間斷咳唾皆成珠璣宋史本𫝊
  髙霖字子約東平人大定二十五年進士用薦舉召為國史編修官建言黄河所以為民害者皆以河流有曲折適逄隘狹故致湍决按水經當疏其阸塞行所無事金史本傳












  水經注釋附録卷下
<史部,地理類,河渠之屬,水經注釋__水經注箋刊誤>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箋刋誤卷一
  仁和趙一清纂
  河水篇
  三成為崑崙丘卷一一頁七行
  一清按趙𤦺美據爾雅三成上校補山字
  自宗周以西北至于河宗之邦卷一一頁十七行
  一清按全祖望校衍北字
  逕記綿禠卷一二頁一行
  箋曰疑當作經記綿邈一清曰禠字不誤易訟卦疏云三見禠脫盖禠有脱義言經記嵗逺褫脱耳巨洋水注云遺文沿褫其詞例然也
  二尺六寸卷一二頁七行
  一清按二當作三淮南子校正
  望沬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巻一三頁一行
  一清按望全祖望校改作浮
  爾雅曰色白卷一三頁七行
  箋曰爾雅曰下當補河出崑崙墟五字一清按注上文引山海經曰崑崙墟在西北河水出其東北隅故節去爾雅之文以免重複朱氏欲補之未識古人裁取之妙耳
  施傍梯者凡渡七百渡梯已卷一五頁五行
  一清按黄省曽本傍作倚度梯二字倒互作凡度七百梯度已于文義為順
  九驛所絶卷一五頁六行
  箋曰法顯𫝊作九驛所記謝兆申云驛當作譯一清按謝說是也温水注引林邑記曰重九譯而来舊唐書張仲武𫝊李徳裕銘云萬里昆夷九譯而通李商隠詩云還期九譯通九譯所絶言道路險逺無人行跡也絶字義長
  二十許里方到縣渡卷一五頁十行
  一清按漢書西域𫝊作二千餘里縣度之度不従水
  有白羊小步馬卷一五頁十三行
  一清按漢書西域𫝊作有白草出小步馬今補正
  又經蒲那河卷一五頁十八行
  箋曰蒲法顯𫝊作捕一清按那下落般字黄省曾本校増
  此水逕流逕摩頭羅國卷一五頁十九行
  一清按下逕字衍文
  新頭河經罽賔犍越摩河剌諸國卷一六頁四行
  一清按摩河剌當作摩訶剌
  有拘夷那竭國卷一六頁十一行
  一清按竭全祖望校改喝下同
  此樹名婆羅樹其樹華名婆羅法也卷一七頁五行
  一清按婆羅樹當作娑羅樹法當作佉佉是梵音
  竺枝自見之卷一七頁九行
  一清按自孫潜本作目
  其水亂流於恒卷一七頁十一行
  一清按亂流下落注字
  維邪離國去王舍城五千由旬卷一七頁十四行
  一清按五千當作五十十六里為一由旬五千由旬得八萬里矣相距不應如是之逺也
  王小夫人生肉胎卷一七頁十八行
  一清按王上黄省曽本有國字今校増
  端正殊特卷一七頁二十行
  一清按特黄省曾本作好
  但於城東作髙樓卷一八頁四行
  一清按城東黃省曽本作城西上云城之西北三里塔名放弓仗西字是也
  兩手將乳巻一八頁八行
  箋曰佛國記作兩手搆乳按大集月蔵經云牛㨌乳時出醇凈乳亦讀若搆互相為用一清按孫潜云將即捋字之訛詩詁云以指歴取也本作寽音律說文五指捋也従爪従又従一一者物也佛國記之搆乳義本難通朱氏又引大集月蔵經㨌乳讀若搆解之失之愈逺將捋字形相似捋字是也
  次東有申迦扇奈掲城卷一八頁十三行
  一清按注下文引法顯𫝊曰恒水東南流逕僧迦施國南申迦當作僧迦
  佛下三寶階國也卷一八頁十四行
  一清按三下落道字下文校増
  師子為吼怖懼心伏卷一八頁十八行
  箋曰舊作怖效心誠一清按朱氏所引舊本即黄本也何焯曰外道怖懼乃效誠伏之心何苦改之且朱氏又引佛國記師子乃大鳴吼見證於是外道懼怖心伏而退之文為証與注相符復載舊文致有異同何也
  南接恒水卷一八頁十九行
  一清按南上落城字
  迸物助成卷一九頁十四行
  一清按孫潜云迸栁僉本作送
  迦維國巻一十頁二十行
  一清按維下落衛字
  三千日月萬二千天地之中央也卷一十一頁一行
  箋曰萬一本作宫一清按萬字不誤因果經云太子身黄金色三十二相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迦維衛國三千日月萬二千天地之中央也釋道世法苑珠林云便有一百萬億日月四百萬億三千者略舉其要故知華戎之判非易而詳海内經云身毒之國是軒轅氏居之郭氏云天竺國也以此而言天地中央未為甚濫此則朱氏誤矣
  以為天竺之中也卷一十一頁七行
  一清按天竺之中梁書天竺國𫝊作天地之中
  還以錢贖塔北三四百步卷一十二頁九行
  一清按于文當重一塔字
  入谷搏山東南上十五里卷一十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搏當作傅
  飛来繞菩薩三匝而去卷一十四頁九行
  一清按而黃省曽本作西
  東向而坐卷一十四頁十行
  一清按而黄省曽本作西
  鉢投河中巻一十四頁十八行
  一清按投當作没
  尼連水南流恒水卷一十五頁二行
  一清按南流下落注字
  尼衢立樹下坐卷一十五頁三行四行
  一清按尼衢立全祖望校改作尼拘律
  於是西渡水於六年樹南貝多樹下坐卷一十五頁四行箋曰於字疑衍一清按於字不當衍若去於字文義不可通矣
  城南有卜佉蘭池卷一十五頁十六行
  箋曰舊本作有卜佉下蘭池一清按孫潜本校衍下字
  佛不說戒處也卷一十五頁十七行
  一清按不孫潜本校改下
  大秦一名梨帝卷一十五頁二十行
  一清按梨帝漢書西域𫝊作梨靬史記作梨軒
  釋氏論佛圖列山海經曰卷一十六頁六行
  一清按呉琯本佛圖下有調字
  麤以佛圖調𫝊也卷一十六頁八行
  一清按麤孫潜本校改祖
  不應何在敦煌南數千里卷一十六頁十三行
  箋曰何疑作向一清按非也何乃河字之訛
  後人假合多差逺意卷一十六頁二十行
  箋曰謝兆申云逺當作違㙔謂意多差違一清按依本文自通紛紛臆説終屬辭費
  至若訪地胍川卷一十七頁一行
  箋曰若古本作欲一清按古本即黄省曽本亦非不如仍舊
  不死樹巻一十七頁八行
  一清按不死樹下淮南子有在其西三字今補入
  傾宫旋室巻一十七頁十一行
  箋曰舊本作傾宫掖室一清按淮南子正作旋室不得據誤本以改古書
  黃水三周復其原卷一十七頁十三行
  一清按原黄省曽本作源
  洋水出其西北陬卷一十七頁十五行
  一清按據淮南子西北陬下脱弱水出自窮谷至於合黎十字今補正
  則以髣髴近浮圖謂之説卷一十八頁二行
  一清按謂當作調浮圖調即佛圖調也
  在西海之戍地東海之亥地巻一十八頁五行
  一清按東海黄省曾本作北海以西與北連戍與亥近也
  西南至承淵之谷巻一十八頁七行
  一清按至黄省曾本作近
  亦元氣之所合卷一十八頁十一行
  一清按合當作含
  方丈面各五千里卷一十八頁十八行
  箋曰十洲記作方丈方面一清按十洲記無下方字與注所引正同不作朱氏所云
  上廣卷一十八頁二十行
  一清按沈炳巽云據本書上廣上落下狹二字今補正
  淵精之闕卷一十九頁五行
  箋曰十洲記作流精之闕一清按道元所引猶是曼倩原文朱氏所見則唐人避諱改易之書也
  五龍治在五方為行神卷一十九頁十九行
  一清按行神上全祖望校増五字
  自不登兩龍於雲轍卷一二十頁六行
  箋曰不疑作非一清按不字義亦通
  釋氏西域𫝊卷一二十頁十六行
  箋曰李克家云𫝊當作記一清按玉海引此注作𫝊字盖𫝊記志之文古人通稱耳
  非為二也卷二一頁七行
  一清按為全祖望校改唯
  河水又西逕罽賔國北巻二一頁十四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西逕月氏國南卷二一頁十九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經
  又西逕安息南卷二二頁五行
  一清按六字是注混作經安息下落國字
  畫革旁行卷二二頁六行
  箋曰前漢書云書革旁行一清按此誤本漢書史記是畫字
  河水與蜺羅跂禘水同注雷翥海卷二二頁十行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又西逕四大塔北卷二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釋法顯所謂竺刹尸羅國卷二二頁十五行
  一清按竺刹尸羅黄省曾本作糺尸羅今校正
  又西逕陀衛國北卷二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陀衛上落犍字以法顯𫝊校増
  又有佛樓沙國卷二二頁二十行
  一清按法顯𫝊作弗樓沙國今改正
  王知鉢縁未至卷二三頁四行
  箋曰一本無鉢字一清按於文應有鉢字
  佛圖曰
  一清按佛圖下落調字
  湏菩提置鉢在金杌上卷二三頁十三行
  一清按瑞應本起經云梵釋下侍四天王接菩薩身置金机上杌當作机
  佛牙袈娑頂相舍利卷二三頁十五行
  一清按袈娑之娑並當従衣不従女廣韻袈裟胡衣也下佛袈娑王城亦同此誤
  㨗陀越王城卷二三頁十六行
  一清按㨗何焯本校改揵
  佛到上浣衣處卷二三頁十八行
  一清按佛到下落淵字全祖望校補
  自條支乗水西行可百餘日近日所入也卷二四頁三行箋曰古本作西行可月餘日近可十日日所入也一清按所謂古本即黄省曽本也是注原文校漢書西域𫝊悉無舛訛無縁更引後人誤本改易古書凡遇此等皆所不取
  河水又東逕皮山國北卷二四頁十七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其一源出于闐國南山河水又東與于闐河合卷一四頁二十行五頁一行
  箋曰謝兆申云疑其一源以下至與于闐河合三十字是注㙔按玉海引水經其一源以下至蒲昌海皆經文河水又東與于闐河合是注文一清按玉海所引是也謝說非也朱氏既述深寧之言又存耳伯之說請歸畫一無事兩岐
  治西城卷二五頁四行
  箋曰西城舊本作西域一清按杭世駿云西城見漢書西域𫝊作西域者誤
  上多玉石巻二五頁四行
  一清按上當作土西域𫝊云于闐國多玉石師古曰玉石玉之璞也一曰玉之似璞也
  沙行艱難巻二五頁六行
  箋曰沙行一本作涉行一清按沙行言行沙磧中也涉字義非
  南城一十五里巻二五頁九行
  一清按何焯校改南城為城南
  又西北流注於河卷二五頁十二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南河又東逕于闐北卷二五頁十四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于闐下落國字
  南河又東北逕扜彌國北卷二五頁十七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南河又東逕且末國北巻二六頁頁一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兵俗略與漢同巻二六頁五行
  一清按孫潜云兵當作其
  王自請天子曰卷二六頁十一行
  箋曰據漢書西域𫝊脱一其字一清按西域𫝊云丞相將軍率百官送至横門外祖而遣之王自請天子曰不作其王也朱氏乃據黄省曽本託言漢書妄矣
  王遵建節巻二六頁十七行
  一清按漢書作王尊不従辵王遵是後漢人見隗囂𫝊
  至墨山國千三百六十五里巻二七頁四行
  一清按三漢書西域𫝊作八
  南河自于闐東於北三千里卷二七頁九行
  一清按東於二字當倒互
  禪善卷二七頁十一行
  箋曰李克家云禪當作鄯一清按何焯云禪鄯音同通秦胡語異而訛不必改也
  北河又東北流南河之北卷二七頁十二行十三行
  一清按二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南去莎車五百六十里卷二七頁十八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此下三句是引漢書南去上脱漢書西域𫝊曰六字今補正
  有市列西當大月氏大宛康居道卷二七頁十九行
  箋曰宋本無西字一清按漢書西域𫝊有西字朱氏妄引宋本
  恭以此城側澗傍水自金蒲遷居此城卷二八頁二行
  箋曰後漢書作澗傍有水可固一清按道元未曽徴引范史不得據彼以規此也
  北河又東逕莎車國南卷二八頁十七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北河之東南逕温宿國卷二八頁二十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之當作又南字當移在温宿國下
  北河又東逕姑墨國南卷二九頁四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接下入姑墨川水注之於文為北河又東逕姑墨國南入姑墨川水注之
  導姑墨西北赤沙山巻二九頁五行
  一清按導上落水字
  治南至于闐卷二九頁六行
  一清按治下脱南城二字漢書西域𫝊校補
  故郭義恭廣志卷二九頁十一行
  一清按廣志下落曰字
  右二水俱東南流注此河卷二九頁十四行
  一清按此當作北
  又東川水龜兹東北赤沙積梨南流卷二九頁十四行十五行一清按東川水下落逕字東北下落歴字何焯校增
  有溉田五千頃以上巻二九頁十九行
  一清按有全祖望校改可
  其水東南注東川卷二十頁頁五行
  一清按東川下落水字
  導于危須城西卷二十頁十九行
  一清按城當作國下云國治危湏城是也
  渾水斯漲巻二十頁二十行
  一清按渾孫潜校改潭
  溢流為海巻二十一頁一行
  箋曰古本作溢海為海呉琯本作溢流諸兆申據宋鈔本作溢而為海是也一清按流字與海字俱従水得其偏傍以意推之流字為近
  又西南流連城别注卷二十一頁五行
  一清按西南流下落逕字别注是引注之訛
  河水又東而東注巻二十一頁十四行
  一清按十九字是注混作經
  盖發田土所屯巻二十一頁十五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發田土當作墢田士即屯田卒也
  河水又東注于泑澤卷二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蒲海溢卷二十一頁十八行
  一清按蒲下落昌字
  城基尚存而至元巻二十一頁十九行
  一清按元孫潜改作大
  澮其岸岸卷二十一頁二十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岸岸當作崖岸
  皆西面向海卷二十一頁二十行
  一清按皆字衍文
  類霧氣雲浮卷二十二頁五行
  一清按氣姜宸英本作起
  東至玉門陽關一千三百里巻二十二頁八行
  一清按至黄省曾本作去
  當澴流之上卷二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按當下落其字太平御覽引此文校増
  在右居也巻二十三頁二行
  一清按在孫潜校改左
  河水又自東河曲逕西海郡南卷二十三頁二十行
  一清按十二字是注混作經自東二字胡渭校改東自
  河水又東小榆谷北卷二十四頁四行
  一清按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其作大船於河峽巻二十四頁七行
  一清按其全祖望校改且
  永元八年巻二十四頁八行
  一清按沈炳巽云本𫝊是九年今改正
  縁山濵水卷二十四頁十八行
  一清按水黄省曾本作河
  今黨援壞沮卷二十四頁十九行
  一清按壞沮黃省曽本作沮壞
  猶若人委干糒於地卷二十五頁十二行
  箋曰御覽引叚國沙州記作若人委乾糒於地一清按何焯云晉人帖中或以乾為干盖乾干古通用初月帖淡悶干嘔是也
  釋名又曰縣也卷二十五頁十七行
  一清按又曰下落縣字縣也之縣其音為懸與懸通用
  河水又東北流濟川水注之卷二十六頁二行三行
  一清按二十七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東又逕澆河故城北巻二十六頁六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東又二字當倒互
  河水又東北北谷水巻二十六頁十行十一行
  一清按二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北逕黄河城南卷二十六頁十四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北烏頭川水巻二十六頁十六行
  一清按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逕邯川城南卷二十六頁十八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歴谷有三水卷二十六頁十九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三當作二杜佑曰東西邯水各分左右是也
  河水又東臨津溪水注之卷二十七頁一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白土城南巻二十七頁三行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左南津西六十里白土城巻二十七頁四行
  一清按白土城上落有字孫潜校増
  而為縁河濟渡之處北魏凉州刺史郭淮巻二十七頁五行一清按黄省曾本無處字全祖望曰北字是地之誤今以通鑑注所引校正之
  河水又東左㑹白土川水卷二十七頁七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北㑹兩川右合二水巻二十七頁十行
  一清按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復因名為之唐述山巻二十七頁十八行
  一清按為之二字當互易
  故秦川記曰巻二十七頁二十行
  一清按秦川黄省曽本作秦州
  下封有水巻二十八頁二行
  箋曰下封當作崖下一清按全祖望云非也下封即下邽也字不誤
  河水又東得野亭南巻二十八頁四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全祖望曰先贈公云得當作逕野亭是地名於例不得曰得
  河水又東歴鳳林北卷二十八頁七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耆諺曰巻二十八頁八行
  一清曰諺當作彦耆彦猶云耆舊耳
  河水又東與灕水合巻二十八頁十一行
  一清曰八字是注混作經
  又入灕水巻二十八頁十五行
  一清按又下落東字
  漢武帝元狩三年驃𮪍霍去病出隴西至皋蘭應謂是山之關塞也漢書音義曰皋蘭應在隴西白石縣塞外河名也孟康曰山關名也今是山去河不逺故論者疑目河山之間矣巻二十九頁五行至八行
  一清按兩皋蘭應之應字俱衍文漢書音義上脱應劭二字隋書經籍志應劭漢書集解音義二十四卷孟康漢書音義九巻今注引二家之言各加姓名以别之後来𫝊寫脱誤行間散佚隨筆補綴今漢書武帝紀註文具在可考而知也謂是山之關塞也一語是道元自己解說如此盖皋蘭本山名而應劭以為河名孟康以為山關名故又以論者疑目河山之間釋之
  水出縣西北下巻二十九頁十行
  一清按西北下落山字山即白石山也
  水又東逕白石縣故城南巻二十九頁十一行
  一清按水上落灕字
  今灕水逕東南注之巻二十九頁十三行
  一清按逕字衍文
  羅谿注之巻二十九頁十五行
  一清按羅谿下落水字
  水又東左合罕开南谿水巻二十九頁十五行
  一清按水上落灕字
  故罕𦍑侯邑也巻二十九頁十九行
  一清按故罕當作枹罕今本漢書地理志註亦誤顧景范校正
  東北流逕金細嶺北卷二二十頁二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隋五代史志云枹罕郡大夏縣有金紐山細字誤也
  河水又逕左南城南卷二二十頁九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大河又東逕赤岸北卷二二十頁十二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洮水注之卷二二十頁十六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洮水東北流吐渾谷中卷二二十一頁二行
  一清按東北流下落逕字
  洮水又東北流逕陽曾城北卷二二十一頁五行
  一清按逕下落洮字
  歴望曲在西南去龍桑二百里卷二二十一頁十行
  箋曰在疑作右一清曰非也後漢書馬防𫝊章懷注引酈道元水經注云望曲在臨洮西南去龍桑城二百里今補正望曲谷名也
  赤水城卷二二十一頁十五行
  一清按赤水城上全祖望校増亦曰二字
  歴求厥川卷二二十二頁一行
  箋曰求一作東一清按厥當作歴即下歴水也
  蕈川水注之巻二二十二頁一行
  一清按蕈下落塏字下文注可證後並同
  石底嶺下巻二二十二頁四行
  箋曰宋本作右底横下一清按全祖望曰石字不誤
  水源出来歴川卷二二十二頁六行
  一清按来當作東
  東北流逕藍川歴水城城北巻二二十二頁七行
  一清按城字重文宜衍
  轉擊狄道安故五谿及羌巻二二十二頁十二行
  一清按及當作反
  洮水在城西東北下卷二二十二頁十三行
  一清按東字衍文
  濫水又西北流逕注于洮水卷二二十三頁六行
  一清按逕字衍文
  洮水右合二水右㑹大夏川水卷二二十三頁七行
  一清按右㑹黄省曾本作左㑹
  出西南山下卷二二十四頁十四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東北流于湟卷二二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東北流下孫潜校増注字
  水又出西南山下巻二二十五頁四行
  一清按又當作右
  逕晉昌川卷二二十五頁六行
  一清按川當作城
  即浩亹之西平之北山也卷二二十五頁九行
  一清按於文當重一西字孫潜校増
  西平西北四十里卷二二十五頁十一行
  一清按西平上落去字
  水出南山上巻二二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按出字衍文
  水出其南逺山卷二二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按其孫潜校改西
  亂流東出六山名也巻二二十六頁十八行
  一清按六山名當作六谷山下云六谷水自南破羌川自北水出此山故名
  吐那孤長門兩川南流入湟水卷二二十六頁十九行
  一清按吐那上落又東二字
  又合来谷乞斤流二水卷二二十六頁二十行
  一清按又當作右
  出西北塞外卷二二十七頁六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北字衍文漢書地理志校
  水出縣北令居縣西北塞外卷二二十七頁十六行
  一清按縣北二字衍文漢書地理志校
  水文成蛟龍卷二二十七頁二十行
  一清按蛟全祖望校改交
  又東南逕陽非北亭卷二二十八頁四行
  一清按北亭當作亭北
  故漢賦天馬之歌曰卷二二十八頁八行
  一清按賦當作武
  河又東流注于金城河卷二二十八頁十八行
  一清按上河字當作湟水二字漢書地理志所謂湟水至允吾入河者也
  阿步于鮮卑山卷二二十八頁十九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阿步干鮮卑語也慕容廆思其兄吐谷渾因作阿干之歌盖胡俗稱其兄曰阿步干阿干者阿步干之省也今蘭州阿干峪阿干河阿干城阿干堡金人置阿干縣皆以阿干之歌得名阿干水至今利民曰溥恵渠又有阿干嶺亦阿干之轉音胡三省曰阿干嶺在晉興郡大夏縣東南洮水西北又曰大干元和志文水縣有大干城本劉元海令兄延年鎮之胡語長兄為大干是也于字誤
  河水又東逕石城南巻二二十九頁二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内為之城卷二二十九頁七行
  一清按為之二字當倒互
  出縣之南山卷二二十九頁九行
  一清按出上落泉字名勝志引此文校増
  歴此城川卷二二十九頁二十行
  一清按城當作成
  至抄此菀焉卷二三十頁三行
  箋曰焉當作馬一清按於文是至抄苑馬朱氏箋之未盡顔帥古曰菀古苑字
  又北過武威媪圍縣東北卷二三十頁七行
  一清按又下落東字東北之東衍文河水東注不應據折而出北或斜趨東北則可矣例以下天水勇士縣經文校改
  河水東北流故城西北卷二三十頁十八行十九行
  一清按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北與麥田泉水合卷二三十一頁五行
  一清按十八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北逕麥田山西卷二三十一頁七行
  箋曰謝兆申云宋鈔本西下有谷川二字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謝說谷川之川是山字之誤於文為河水又東北逕麥田山西谷山在安定西北六百四十里經注割裂故有此誤其實皆注文也
  河水又東北髙平川水注之卷二三十一頁九行
  一清按十九字是注混作經
  即若水也卷二三十一頁十行
  一清按若水方輿紀要作苦水云水味苦故名下並同
  漢従髙平第一城若水谷入卷二三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按漢字衍文後漢書光武帝紀云建武八年閏月帝自征囂河西太守竇融率五郡太守與車駕㑹髙平隗囂𫝊云八年帝率諸將西征之數道上隴王遵持節監大司馬呉漢留屯長安又云使呉漢與征南大將軍岑彭圍西城吳漢𫝊云八年従車駕上隴遂圍隗囂於西城盖吳公始屯長安帝自將至髙平後乃命與岑征南同圍西城漢字為羡文無疑又黄省曽本無岑字朱氏據續漢志増然范史俱作髙平第一正不必増也若水是苦水之誤
  漢武帝元鼎三年安定郡治也卷二三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按安定郡上落置字全祖望校増
  在縣北一十五里卷二三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按在上落城字黄省曾本校増
  逕東西二太婁故城門卷二三十一頁十八行
  箋曰太字疑衍一清按寰宇記云原州蕭關縣本隋他樓縣地方輿紀要平原府鎮原縣有他樓城本漢髙平縣地晉太元十六年乞伏乾歸擊鮮卑部帥没奕干没奕干奔他樓盖舊有此城隋因置縣他太聲之轉樓婁形之近也不得云誤字
  出縣西南四十里山中卷二三十二頁二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東逕西婁北卷二三十二頁五行
  一清按西下落太字
  縣之西北一百里巻二三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縣上落在字之字衍文
  盡従故目卷二三十二頁頁十七行
  一清按故孫潜校改胡
  流注髙平髙平又北逕三水縣西卷二三十二頁十九行
  一清按下髙平二字重文誤也孫潜校改作流注髙平川川水又北逕三水縣西
  東北流與若勃谿水合有二源卷二三十三頁二行
  一清按水合二字當倒互
  侍郎張奐卷二三十三頁六行
  一清按後漢書張奐𫝊是議郎侍字誤也
  髙平川水又北入於河卷二三十三頁十一行
  箋曰宋本河下有一汭字一清按黄省曽本無汭字
  河水又東北逕眴卷縣故城西巻二三十三頁十三行
  一清按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水出其間即上河峽世謂之為青山卷三一頁七行八行
  一清按太平御覽引此文作即上河峽也寰宇記引此文作世謂之為青山峽今校補二字
  河水又北逕富平縣故城西巻三一頁九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秦置北地都尉治此城卷三一頁十行
  一清按北地漢書地理志作北部地字誤也
  河水又北薄骨律鎮城巻三一頁十四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又北下落逕字
  河水又逕典農城東卷三一頁二十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又逕下落朔方郡宏靜鎮六字寰宇記校補釋詳本卷
  河水又北逕典農城東巻三二頁四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以事農卷三二頁五行
  箋曰宋本農下有毗字一清按毗字絶無意義當是甿字
  河水又東北逕亷縣故城東巻三二頁六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與北支津卷三二頁八行
  箋曰宋本津下有一合字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與北二字當倒互胡渭校改
  河水又東北逕渾懷鄣西巻三二頁十二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鄣當作障後並同
  遂有歴地之名矣卷三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歴地當作歴城
  南去北城三百里巻三二頁十四行
  箋曰漢志渾懷都尉治在北平此北城誤當作北平一清按漢書地理志北地郡富平縣下云渾懷都尉治塞外渾懷障北城是北地之訛朱氏以為治在北平何其繆也下同
  河水又東北歴石崖山西卷三二頁十六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盡若戰馬之狀卷三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御覽引此文作獸馬獸馬原作虎馬唐人避諱改虎為獸鄴中三臺以金虎為金獸可證也
  類似圖焉巻三二頁十八行
  箋曰當作頗似圖畫一清按依文自通無容更易
  河水又北逕臨戎縣故城西巻三三頁三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元朔五年巻三三頁四行
  一清按元朔上黄省曽本有漢字
  河水又北沃野故城南卷三三頁五行
  一清按二十字是注混作經沃野下落縣字
  河水又北屈窳渾縣故城東卷三三頁八行九行
  一清按二十五字是注混作經而為下落屠申澤三字
  漢武帝元朔二年開朔方郡治又有西部都尉治卷三三頁十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漢之守尉不同城窳渾亦非首縣此必不學人見此處有脱誤而妄填之今據漢志改正作開朔方郡以縣為西部都尉治於事方合
  闞駰謂之渾澤矣卷三三頁十三行
  一清按寰宇記引此文作窳渾澤縣即以窳渾澤得名今陜西榆林鎮有窳渾城漢朔方郡之舊縣也
  屈従縣北流巻三三頁十四行
  一清按五字是經混作注
  河水又屈而東流髙闕南巻三三頁十五行
  一清按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上古迄今巻三三頁二十行
  箋曰大事記引此作自古及今一清按依文自通無容改易
  至河目縣西卷三四頁五行
  一清按五字是經混作注
  河水自臨河縣東逕陽山南卷三四頁七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南屈逕河目縣左北假卷三四頁十行
  一清按左北假文有脱誤史記匃奴𫝊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云五原河目縣故城在北假中是也
  河水又南逕馬隂山西卷三四頁十九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是議誌之僻也卷三五頁三行
  一清按議誌即上音義廣志旁加言字非
  河水又東南逕朔方縣故城北卷三五頁四行
  一清按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按地理志云今連鹽澤青鹽澤並在縣南矣卷三五頁七行八行箋曰前漢地理志朔方縣有金連鹽澤青連澤皆在南一清按二鹽字今漢書並作鹽朱氏誤引
  屈南過五原西安陽縣南卷三五頁十三行十四行
  一清按十字是經混作注
  河水自朔方故城北卷三五頁十五行
  一清按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此與北對南卷三五頁十七行
  一清按與當作舉
  河水又逕西安陽故城卷三五頁十九行
  一清按西安陽下落縣字故城下落南字
  王莽更之曰鄣安矣巻三五頁十九行
  一清按鄣漢志作漳
  屈東過九原縣南卷三五頁二十行
  一清按七字是經混作注
  河水又東逕成宜縣故城南巻三六頁一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逕原亭城南卷三六頁頁三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河南又東逕宜梁縣之故城南卷三六頁五行
  一清按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逕稒陽城南卷三六頁七行
  箋曰稒陽舊本作副陽一清按漢書地理志稒陽五原郡之屬縣也稒字不誤九字是注混作經
  逕河隂縣故城北卷三六頁八行
  一清按逕上落又東二字
  又命將軍大夫適子伐吏皆貂服矣卷三六頁十三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伐吏當是戍吏貂服當是貉服之誤貉服即胡服也北方豸種曰貉
  及南越地巻三六頁十八行
  一清按及下落開字
  河水又東石門水南注之卷三七頁六行
  一清按十九字是注混作經
  北出石門鄣卷三七頁七行
  一清按鄣當作障漢志注校
  堡光禄徐自為所築城也卷三七頁十行
  一清按堡黄省曾本作保
  河水又東逕稒陽縣故城南卷三七頁十三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南北二十里卷三七頁十七行
  一清按北全祖望校改流
  河水又東逕塞泉城南而東注卷三七頁十八行
  一清按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屈而流白渠水注之卷三八頁一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白渠水西北逕成樂北卷三八頁四行
  一清按成樂下黄省曽本有固字方輿紀要盛樂城在大同府西北三百餘里漢置成樂縣為定襄郡治後漢屬雲中郡後廢鮮卑拓㧞力微始居其地晉太康五年拓㧞禄官分其國為三一居定襄之盛樂故城建興初猗盧城盛樂以為北部後為石虎所敗部族東徙至拓䟦翳槐于咸康初復城盛樂而居之弟什翼犍於咸康六年始都雲中之盛樂宫明年築盛樂城于故城南八里即漢成樂縣之故地也
  雲中宫在雲中故城東四十里卷三八頁七行
  一清按故城上落縣字下同
  趙侯自五原河曲築長城卷三八頁八行
  一清按何焯云當作趙武侯
  見大光在其下卷三八頁十一行
  箋曰大一作火一清按大光言光之非常也作火非黄省曾本是大字
  又有芒于水巻三八頁十五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定襄郡武皋縣下云荒干水出塞外西至沙陵入河芒于是荒干之譌下並同
  有長城在右卷三九頁五行
  一清按黄省曽本無長字
  謂之白道南谷口有城卷三九頁六行
  一清按太平御覽引此文作謂之白道城南谷口有四字與上重文宜衍
  沿溪亘嶺卷三九頁十行
  一清按亘當作亙音堩說文作㮓經史通作亙従二従舟與従二従月之亘有别亘即恒字若従二従日作亘音宣本字従二従囘囘即回字大非
  芒于水又南西逕雲中城北卷三九頁十一行
  一清按芒于水當作荒干水南西二字當倒互
  其水南流逕武川鎮巻三九頁十三行
  一清按武川鎮下落城字
  西南流于雲中城北于雲中城北巻三九頁十七行
  一清按杭世駿云下五字重文宜衍
  芒于又西塞水出懷朔鎮東北芒中巻三九頁十九行
  一清按於文是荒干水西出塞外懷朔鎮東北荒中
  堂宇綺栱卷三十頁二行
  一清按栱孫潜校改井綺井出左思魏都賦
  河水南入植陵縣西北巻三十頁十三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雲中郡有楨陵縣植當作楨九字是注混作經
  漢髙六年置巻三十頁二十行
  一清按漢髙下落帝字
  河水於二縣之間濟有君子之名卷三十一頁二行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周嬰何焯皆疑及此
  往投津長曰子封卷三十一頁四行
  箋曰御覽引此無曰子封三字㙔疑當作田子封是津長姓名一清按通鑑晉紀胡三省註亦引此文作曰子封古人文義簡質書名不書姓者多矣何必改為田字以實之乎
  資費一無所損卷三十一頁六行
  一清按資費通鑑注引此文作資貨寰宇記作資囊従之
  河水又東南左合一水卷三十一頁十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而北俗謂之契呉亭卷三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按而字衍文
  河水又南樹頽水注之卷三十一頁十三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水自東山卷三十一頁十九行
  一清按自當作出
  又㑹一水巻三十二頁三行
  一清按又當作右
  西流土壁亭南卷三十二頁四行
  一清按西流下落逕字
  謂之流水卷三十二頁六行
  一清按流水當是沃水以下文校正
  出東南六十里山下卷三十二頁八行
  一清按通鑑注引此文作水出縣東南出字上下皆有脱文
  又㑹東逕叅合縣南卷三十二頁九行
  一清按通鑑注引此文又㑹二字作合流而三字
  徑左縣之西北卷三十二頁十行
  一清按徑左當作陘在
  即燕書所謂太子寶自河還師叅合卷三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按濕水注引燕書建興十年慕容寶自河西還軍敗于叅合河下落西字
  北俗謂之大谷此佳水亦受目焉巻三十三頁三行
  箋曰此佳二字疑誤一清按大谷下落堆字佳字衍文
  出沃陽縣東北山下卷三十三頁四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水曰誥升袁河卷三十三頁五行
  箋曰袁河當作縁河一清按全祖望云按晉時匃奴右賢王劉誥升爰劉衛辰之所出也河或以此得名爰與袁通
  河水又南太羅水注之卷三十三頁十一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武縣在善無西百五十里巻三十三頁十三行
  一清按武縣當是武州縣釋見本卷善無下落城字
  河水又左得湳水口巻三十三頁十七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湳水又東流入于湳水卷三十四頁九行
  一清按湳水何以入于湳水全祖望云入于湳水當作謂之湳口
  其巖層岫衍卷三十四頁十一行
  箋曰古本作巖層岫行㙔疑當作岫複一清按衍字不誤其下落山字
  乃無過垣卷三十四頁十五行
  箋曰過峘字譌當作遏岨一清按乃黄省曽本作並
  至是乃為巨嶮卷三十四頁十六行
  一清按乃為下落河之二字黃省曽本校増
  可二百有餘里卷三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按里下孫潜校補也字
  水出縣南御山卷三十五頁三行
  一清按縣南下落神字
  水出西北桑谿東北桑谿卷三十五頁九行
  一清按東北桑谿衍文
  河水又東端水入焉卷三十五頁十一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南諸次之水入焉卷三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是多衆蛇卷三十五頁十八行
  一清按施廷樞云衆當作象今本山海經亦誤
  悉榆林之藪矣卷三十五頁十九行
  一清按林通鑑注引此文作栁黄省曾本原是栁字
  小榆林水合焉卷三十六頁五行
  一清按林字衍文
  西出首積谿卷三十六頁六行
  一清按西出上落水字
  河水又南湯水注之卷三十六頁九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又南離石縣西巻三十六頁十二行
  一清按又南下落過字
  又謂之朔水矣巻三十六頁十六行
  一清按通鑑注引此文作朔方水今校補
  將作大匠梁公叱于阿梨卷三十六頁十八行
  一清按叱干姓也于字誤梨當作利何焯據晉書載記校正
  奢延水又東黑水入焉出奢延縣黑澗卷三十七頁六行箋曰㙔云當作奢延水又東與黑水合黑水出奢延縣黑澗謝兆申云按宋本黑水入焉水出奢延縣黑澗宋刻本無焉水二字一清按原文只出字上落水字耳何必多其詞説乎
  出龜兹交蘭谷卷三十七頁九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龜兹下落縣字漢書地理志上郡有龜兹縣
  地理志曰縣有五龍山也帝原水卷三十七頁十七行
  一清按也字衍文漢志分註校
  河水又南陵水注之卷三十八頁十一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南得離石水口卷三十八頁十三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離石北山卷三十八頁十四行
  一清按離石上落水出二字
  胡俗語訛尚有千城之稱卷三十八頁十八行
  一清按千城當作干城
  皆訛偽變矣卷三十九頁五行
  一清按偽當作為與訛字倒互
  縣有龍泉出城東南道左山下牧馬川上多産名駒同滇池元河巻三十九頁七行
  一清按九域志延安府古跡引此文作牧龍川又於文當重一川字箋曰元下脱一馬字一清按元字亦誤當作天河字是馬字之誤無脱文
  河水又南合契水卷三十九頁十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南得大蛇水卷三十九頁十三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南又納辱水卷三十九頁十五行
  箋曰舊本作河水又右納辱水一清按非也惟右納之又當作右南字不宜衍也八字是注混作經
  延水東南露跳水西出露谿卷三十九頁二十行
  一清按延水上落秀字上延水又東㑹于根水同延水下落又字西出二字當倒互此水所出名西露谿也
  水發源東露卷三二十頁二行
  一清按東露下落谿字
  西流注入河卷三二十頁三行
  一清按入當作于
  東啟荒源巻三二十頁五行
  一清按源當作原
  水又南合谿口卷三二十頁五行
  一清按水上落河字
  山海經曰次四經之首曰隂山卷三二十頁九行
  一清按曰次當作西次
  多金玉卷三二十頁十一行
  一清按多金玉上落其陽二字據山海經校補
  世謂之清水上郡卷三二十頁十二行
  一清按上郡上落清水出三字據寰宇記校補
  洧水又有谿谷水注之卷三二十一頁五行
  一清按有當作南谿當作奚下云水西出奚川是也
  河水又南蒲川石樓山南逕蒲城東巻三二十一頁七行
  一清按十四字是注混作經又南下落逕字
  東北入谷卷三二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按初學記引水經注云黄櫨水出隰川縣東北黄櫨谷又任廣書叙指南曰水經叙隰川曰紫川黄谷黄谷即黄盧谷也此北宋現行之本宜為可據谷上落黄盧二字
  西北入紫水紫水又西北入蒲水蒲水又西南入于河水卷三二十一頁十四行十五行
  一清按兩紫水俱當作紫川水蒲水下寰宇記引此文有出石樓山下五字今校補河水之水衍文












  水經注箋刋誤卷一
<史部,地理類,河渠之屬,水經注釋__水經注箋刊誤>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箋刋誤卷二
  仁和趙一清纂
  河水篇 漯水篇
  風山四十里河南孟門山卷四一頁十行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孟門山下有與龍門山相對六字今校補
  北登孟門九河之蹬卷四一十四行
  一清案登當作升蹬當作隥孫潜校改
  實謂黄河之巨阨兼孟津之名矣卷四一頁十五行
  一清案謂當作為黄字衍孟下有門字御覽引此文校正此孟門山在陜西延安府宜川縣東南二十里與山西吉州鄉寧縣孟門山參差相接即河中之石檀山也與洛陽孟津有别辛氏三秦記亦云孟門津寰宇記云孟門關在定胡縣西一百里後周大象元年于此置孟門關
  河水又南得鯉魚卷四二頁三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鯉魚下落水字
  河水又南羊求水入焉卷四二頁七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東出羊求川卷四二頁八行
  一清案東出上落水字
  河水又南為採桑津卷四二頁十三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南合蒲水卷四二頁十七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南逕丹水西南卷四三頁二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全祖望曰水經注之例地曰逕曰歴若水則曰注曰合曰得丹水非地不得曰逕當作得西南二字衍文
  丹陽山東北逕冶東卷四三頁三行
  一清案丹陽山上落水出二字冶下落官字
  城之左右猶有遺銅矣卷四三頁四行
  箋曰漢書食貨志注云金有三品丹陽銅為赤金神異經云丹陽銅似金可煅以作錯塗之器一清案班固孟康東方朔之言丹陽産銅皆指揚州酈注丹陽山在晉河東境内風馬牛不相及朱氏據彼証此大謬
  河水又南黒水注之卷四三頁七行
  箋曰宋本鈔本俱無注之二字一清案朱氏所云是也六字是注混作經注之二字後人所妄加
  河水又南至崿谷傍卷四三頁九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南洛水自獵山枝分東派東南注于河卷四三頁十一行
  箋曰一作大河一清案楊慎刋本作大河又南在此行之首黄省曽刋本云一本河上有大字然義無足録十八字是注混作經
  岸上幷有廟祠卷四三頁十九行
  一清案幷玉海引此文作並
  河水又南右合暢谷水卷四四頁四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南逕梁山原東卷四四頁七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自原山東南出至河卷四四頁八行
  一清案自原二字當倒互黄省曽本校
  河水又南崌谷水注之卷四四頁十五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横溪注之卷四四頁十六行
  一清案横溪下落水字
  水出于三累山卷四四頁十六行
  一清案于字衍文
  爾雅山三成為崑丘卷四四頁十八行
  一清案爾雅作崑崙丘寰宇記引此文有崙字
  面西有兩石室卷四四頁二十行
  一清案面西二字當倒互黄省曽本校改
  昔子夏教西河卷四五頁四行
  一清案教下落授字史記孔子弟子𫝊校補
  而無辨之卷四五頁四行
  一清案無下落以字
  河水又南右合陶渠水卷四五頁八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水出西北梁山卷四五頁九行
  一清案水出下落縣字
  逕漢陽太守殷濟精廬南卷四五頁九行
  箋曰舊本作精廬尚謝兆申云宋本作尚在此脱一在字也呉本改為精廬南似誤一清案謝説非也此云逕精廬南言陶渠水之所向耳豈可因誤本尚字又妄増在字也
  河水又南逕高門南卷四五頁十一行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作陶水凖下文是渠水河字誤
  高門下落原字
  葢層阜墮缺故流東門之稱矣卷四五頁十一行
  一清案墮當作隳東門當作高門
  夏陽西城北卷四五頁十四行
  一清案西城二字當倒互
  溪水又東南逕夏陽縣故城南卷四五頁十五行
  一清案溪水當作渠水即陶渠水也下同
  立碑樹栢卷四六頁一行
  一清案𨽻釋載此作樹垣何焯曰當作桓謂樹表也説文桓郵亭表也徐鍇繫𫝊曰表雙立為桓漢法亭表四角建大木貫以方版名曰桓表縣所治兩邊各樹一立碑樹桓標表之制耳宋人寫本避廟諱缺筆作桓轉訛作栢也
  河水又西徐水注之卷四六頁四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西凖上文當作南
  水出西北梁山卷四六頁五行
  一清案水出下落縣字
  東南流絶彊梁石卷四六頁六行
  一清案石寰宇記引此作原彊梁原在今朝邑縣漢書地理志左馮翊褱徳縣下云禹貢北條荆山在南下有彊梁原方輿紀要云俗謂之朝坂即荆山北麓矣
  高祖八年侯劉仲是也卷四六頁八行
  一清案是也黄省曾本作元年元年下有脫文是也葢其賸字耳釋見本卷
  河入又南逕子夏石室卷四六頁十一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入當作水
  河水又逕郃陽城東卷四七頁三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還築汾隂郃縣卷四七頁五行
  一清案郃縣黄省曽本作郃陽事亦見史記魏世家
  城北在北瀵水卷四七頁七行
  一清案在當作有下北字衍文孫潜校正
  東流東注于河卷四七頁九行
  一清案下東字衍文寰宇記引此文校正
  水南猶有文母廟前有碑卷四七頁十行
  一清案於文當重一廟字
  皆相潜通卷四七頁十六行
  一清案相潜二字當倒互爾雅註校改
  河水又南逕陶城西卷四七頁十九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郡多流離卷四八頁十五行
  一清案流離黄省曽本作流雜後卷注中多有之葢魏晉間人語也
  迺逕歴山下卷四九頁五行
  一清案迺沈炳巽校改西
  即比寧懷卷四九頁十行
  箋曰寧字誤當作𡩋一清案寧𡩋音同通用朱氏引路史國名記固已自言之矣而又以誤字目之何也
  河水又南逕雷首山西卷四九頁十八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尚書所謂壺口雷首者卷四九頁二十行
  一清案者下落也字
  縣有堯山有祠卷四十頁一行
  一清案漢志作首山祠有字誤也
  又南洓水注之卷四十頁四行
  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
  俗謂之夷齊墓其水也西南流卷四十頁七行八行
  一清案也字當移在上墓字之下
  乃獻良馬四六天子使孔牙受之于雷水之干是也卷四十頁九行十行
  箋曰穆天子𫝊良馬作食馬受之于雷水之平一清案良馬見于經典良馬四六所獻二十四匹也雷水之干干是水涯詩魏風寘之河之干兮𫝊曰干厓也朱氏所引皆誤
  食祁彌明翳桑之下卷四十頁十一行
  箋曰左𫝊作提彌明一清案此是道元有意立異非傳寫之誤詳本卷史記作⽰眯明鄒誕生音⽰眯為祁彌
  河水歴船司空與渭水㑹卷四十一頁三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舊京兆郡之屬縣也卷四十一頁四行
  一清案郡當作尹
  從北南入谷七里卷四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案北當作此
  穴空迂迴傾曲而上卷四十一頁十四行
  一清案初學記引此文作頓曲而上傾字誤
  又至一神名曰胡趨寺卷四十一頁二十行
  箋曰郭縁生述征記云西南出六里又至一祠名曰胡越寺神一清案北人呼祠曰神神即祠也魏収多單舉神字可証胡越字亦無可考
  復届山頂卷四十二頁五行
  一清案復黄省曾本作便
  灌水注之水出松果之上卷四十二頁十三行
  一清案鍾伯敬云水出松果之上奇境奇語巵林云山海經曰太華之山六十里曰松果之山濩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則灌水當作濩水之上當作之山松果山名伯敬評𣙜云云豈以為懸泉樹杪激波木末乎觀方叔所析鍾譚不學之妄可見矣
  有長坂謂之黄巷坂傍絶澗涉此坂以升潼關所謂泝黄卷以濟潼關矣卷四十二頁十六行十七行
  箋曰潘岳西征賦云𣶮黄巷以濟潼一清案今西征賦是卷字朱氏所引又脱關字可謂疎鹵矣又通典虢州𢎞農縣有黄巷陌引西征賦亦作黄巷字寰宇記陜州閿鄉縣下云黄巷坂即潼關路引述征記西征賦俱作黄巷又黄巷坂下當重一坂字
  道來原上卷四十三頁四行
  一清案來呉琯本作東
  入函道六里舊城卷四十三頁六行
  一清案舊城上落有字方輿紀要校増
  或平城結壘卷四十三頁八行
  一清案平城當作平地
  阜之上卷四十三頁九行
  一清案阜上落陵字十六國春秋校増
  河水又東北玉澗水注之卷四十三頁十三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逕閿鄉侯和東與全鳩水合卷四十四頁三行箋曰孫云侯和當作城南一清案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水北南山卷四十四頁四行
  一清案北呉琯本作出
  河水又東永樂澗水注之卷四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余按中經卷四十四頁十八行
  一清案中下落山字
  薄山有其一焉卷四十四頁十九行
  一清案有字衍文
  河水自河北城南東逕芮城卷四十五頁十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戎人逆芮伯萬于郟卷四十五頁十七行
  一清案左𫝊文公三年秦伯伐晉取王官及郊郟字誤
  斯城亦或伯萬之故畫也卷四十五頁十七行
  箋曰畫字誤疑是疆字一清案畫界限也左𫝊芒芒禹迹畫為九州故畫猶故疆也
  河水又㑹槃澗卷四十五頁十九行
  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槃澗下落水字
  歸來望子臺卷四十五頁二十行
  一清案望于全祖望校改望思見漢書
  河水又東逕湖縣故城北卷四十六頁二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王及嶽瀆卷四十六頁四行
  箋曰及字誤當作巡周頌時邁所謂及河喬嶽一清案全祖望云箋既引詩則及字不誤
  故名其地為鼎湖卷四十六頁十一行
  一清案鼎湖之湖當作胡不从水
  故曰湖卷四十六頁十四行
  一清案此是漢志原文湖當作胡
  山海經曰西九十里夸父之山卷四十六頁十五行
  一清案西九十里下山海經有曰字今校補
  河水又東合栢谷水卷四十七頁一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水出𢎞農縣兩石隄山卷四十七頁二行
  一清案兩名勝志引此文作南
  昔公子重耳出亡卷四十七頁四行
  一清案昔通鑑地理通釋引此文作晉
  谷水又北流入于河卷四十七頁八行
  一清案據上文谷水上有栢字今校補
  河水又東右合門水卷四十七頁九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於拒城之西北卷四十七頁十一行
  一清案禹貢錐指作拒陽城之字衍文方輿紀要商州洛南縣有拒陽城云在縣東南東晉時置縣于此舊唐書隋改拒陽為洛南舊治拒陽川即斯城矣
  東有城卷四十七頁十三行
  一清案東上落水字
  水西有堡謂之鴻關島卷四十七頁十四行
  一清案島字誤當作堡
  燭水注之卷四十七頁十七行
  一清案全祖望曰此燭水是二水之誤不然與下文複出今以先贈公本校正
  東北流逕盛牆亭卷四十七頁十九行
  一清案盛牆亭下落東字
  即山海經所謂緒茹之水卷四十七頁二十行
  一清案沈炳巽曰緒茹當作□姑下同
  燭水注之水有二源左水南出於衡嶺卷四十八頁一行二行一清案漢書地理志𢎞農郡𢎞農縣衙嶺下谷爥水所出北入河燭當作爥衡當作衙下同郡國志劉昭補註亦作衡山葢誤字也
  建威將軍薛安都卷四十八頁七行
  一清案宋書南史薛安都𫝊俱作建武將軍今改正
  即方伯所築也卷四十八頁九行
  一清案方伯當作方平即魯方平也
  田渠川水注之出衡山之白石谷卷四十八頁十三行
  一清案川字衍文出上落水字衡山當作衙山
  自然成者卷四十八頁十五行
  一清案者當作著此與沁水篇注正同
  夾側水濆有測謂之浢津卷四十九頁十二行
  箋曰測一作澗或作津一清案澗字與測字形相近澗字為是
  河水又有左右一水其水三源疏引俱導薄水南流㑹成一川其三水之内卷四十九頁十七行十八行
  一清案有當作合一水當作二水三源當作二源薄水是薄山之誤三水之内當作二水之内
  河水右㑹水注之卷四十九頁二十行
  一清案水上落谷字下文注云谷水自南山通河是也注之二字衍文
  然以山海經曰求之卷四二十頁十六行
  一清案曰字衍文
  河水東合譙譙水導源常烝之山卷四二十頁十七行
  一清案下譙字是水字之誤
  俗謂之為于山卷四二十頁十八行
  一清案于孫潜本校改干
  又有于水出南山北合卷四二十一頁二行
  一清案于當作干合孫潜本校改谷
  又西逕陜縣故城南卷四二十一頁八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公羊曰晉敗入大陽者也卷四二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案入公羊𫝊作之
  銅翁仲所投處卷四二十一頁二十行
  一清案投當作沒
  諸山及銅山銘卷四二十二頁九行
  箋曰銅山山當作人一清案諸山下落碑字
  付堅又徙之長安卷四二十二頁十五行
  箋曰舊本是符字呉本作付誤一清案苻堅之苻從草不從竹見晉書載記朱氏亦誤金石文字記曰考漢碑𨽻書率以竹為草少有從竹者如符節字皆然今漢書符瑞多從草魏晉以降真書碑亦有書符節為苻節者葢古者皆通用耳此不可不知
  自夕潛渡卷四二十二頁二十行
  一清案自孫潛本校改日據後漢書董卓𫝊夜乃潜議過河之文則日夕為是日夕字本史記項羽本紀
  西南流注入于河卷四二十三頁七行
  箋曰西南流注疑有脫落一清案方輿紀要解州平陸縣下云交澗水出中條山東西二溝流與中澗合俗名三㲼澗流注于河葢交澗路澗即東西二溝也合流注于中澗水而入于河是注脱中澗二字今補正
  河水又東逕大陽縣故城南卷四二十三頁八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城南大河之陽也卷四二十三頁十二行
  一清案南孫潜本校改在
  河水又東沙澗水注之卷四二十三頁十四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北出虞山卷四二十三頁十五行
  一清案北孫潜本校改水
  橋之東北有虞原上道東有虞城卷四二十四頁二行
  一清案於文當重一原字
  太原地記卷四二十四頁四行
  一清案太原是太康之誤上又落晉字
  所以謂虞虢其猶輔車相依卷四二十四頁九行
  一清案全祖望校衍以字
  橋水東北山溪中有小水西南流沙澗卷四二十四頁十三行十四行一清案橋水之水當作之西南流下落注字
  澗水南流逕注于河卷四二十四頁十五行十六行
  一清案澗水上落沙字逕字衍文
  左右積石土柱二溪卷四二十四頁十六行
  一清案右黄省曾本作合
  天子自盬卷四二十四頁十七行
  箋曰盬舊本作臨一清案盬即鹽池臨是何地乎
  南登于薄寘軨之隥卷四二十四頁十八行
  一清案薄下落山字
  又河可知也卷四二十五頁十六行
  箋曰舊本作又何可知也何字亦衍一清案又河可知所以證其非江沅河字不誤
  河之右則崤水注之卷四二十五頁十七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出河南盤崤山卷四二十五頁十八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歴澗水東北流卷四二十五頁十九行
  一清案水字衍文
  左右合西水卷四二十六頁四行
  一清案右字衍文
  河水又東千崤之水注焉卷四二十六頁五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非自西河當無山以礙之卷四二十六頁十六行
  一清案自禹貢錐指作是礙禹貢錐指作擬
  帥五千人嵗常修治平河岨卷四二十七頁四行
  一清案元和郡縣志引此文作帥工三千人平河岨上有以字
  又東至鄧卷四二十七頁十一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又東至鄧四字諸本錯簡入清水條清水即是濝水並不至鄧至鄧者湛水也注于清水下並不忘鄧地所在而下卷湛水下則云洛陽西北故鄧鄉合觀湛水篇注則更了然矣
  亦謂清營山卷四二十七頁十二行
  一清案亦謂下落之字
  又㑹南溪卷四二十七頁十八行
  一清案又當作右
  又東合棗澗水水出左人嶺下卷四二十七頁十九行
  一清案初學記引此文作乾棗澗水左人嶺作石人嶺
  其水西南入清水色白濁卷四二十八頁三行
  一清案入孫潛校改作流注清水下當重一水字
  清水又東南逕陽壺城東即垣縣之壺城東即垣縣之壺丘亭卷四二十八頁四行
  一清案城東即垣縣之壺七字重文寰宇記校衍
  河水又東與教水合卷四二十八頁六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出垣縣北教山卷四二十八頁七行
  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出字上有水字
  上有泉不測其深卷四二十八頁七行
  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泉字下有源字
  經崖秀舉卷四二十八頁十一行
  一清案經崖孫潛校改作輕崖
  其水重源雙發卷四二十八頁二十行
  一清案雙黄省曽本作又
  河水又與畛水合卷四二十九頁五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山海經曰河長澗水北流入于河卷四二十九頁六行七行
  一清案孫潛校衍此十三字
  與石等𤓰川合出西北石澗中卷四二十九頁十行
  一清案等字誤當作疇移在𤓰字下出上落水字
  東南注于彊水卷四二十九頁十一行
  一清案凖上當作彊川水下同
  河水又東合庸庸之水卷四二十九頁十三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水出河南垣縣卷四二十九頁十四行
  一清案漢志垣縣屬河東郡南字誤
  河水又東逕平隂縣北卷四二十九頁十七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西㑹濝水卷四三十頁二行
  箋曰西一作右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過平隂縣北卷五一頁六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九字與上卷清水條複出當是衍文易以又東至鄧四字在此以注中有洛陽西北四十二里故鄧鄉之語及湛水篇注可參証也
  河水又東逕河陽縣故城南卷五一頁六行七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晉侯執衞侯而歸于京師卷五一頁九行
  一清案而字衍文
  郭縁生述征記曰踐土今治坂城卷五一頁十七行
  一清案治坂魏書作冶坂亦作野坂宋書王鎮惡𫝊云索虜野坂戍主黑弰公遊騎在芒上是也野冶音同
  河水又逕臨平亭北卷五二頁二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逕洛陽縣北卷五二頁四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水二渚分為之也卷五二頁五行六行
  一清案水上落津字名勝志引此文校増為全祖望校改屬
  河水又東逕平縣故城北卷五二頁十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與諸從𨽻府戸卷五二頁十五行
  一清案從當作徒
  夷齊之歌所以曰登彼西山卷五二頁十九行
  箋曰謝兆申云宋本作夷齊之歌所以曰登彼西山矣一清案本文自通無庸假宋本改作
  與處士平蘇騰卷五三頁一行
  一清案平下落原字𨽻釋校補
  則秩禽敵卷五三頁十二行
  箋曰秩疑誤一清案集韵秩祭有次也亦作秩
  河水至斯有盟津之目卷五三頁十二行
  箋曰至謝作由一作於一清案至字義長
  杜預造橋於富平津卷五三頁十八行
  一清案橋上落河字何焯校増
  河上又東浿水入焉卷五四頁十三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川域改狀矣卷五四頁十五行
  箋曰一作或山川改狀一清案依本文無誤
  又東沛水注焉卷五四頁十九行
  箋曰孫云沛水當作泲水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
  縣北有山臨城卷五五頁五行
  一清案城寰宇記引此文作河即所謂直穴有渚也
  言濳通浦卷五五頁五行
  一清案後漢書光武帝紀章懷注引此文作潜通淮浦張衡東京賦王鮪岫居薛綜註云山有穴曰岫長老言王鮪從南方來出此穴中入河水是也
  鱣鯉王鮪暮來遊卷五五頁八行
  一清案大河賦作暮春來遊禮記月令季春薦鮪于寢廟
  即是卷五五頁十行
  一清案即是下落處也二字禹貢錐指引此文校増
  洛水於鞏縣而東洛汭卷五五頁十三行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衍而字東下有逕字
  而北流注洛卷五五頁十四行
  一清案洛水入河洛字誤當作河
  左逕平高縣南卷五五頁十九行
  一清案高當作臯
  與成臯分河水卷五五頁二十行
  一清案水字衍文
  河水又東逕黄馬坂北卷五六頁一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逕旋門坂北卷五六頁五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東逕成臯大伾山下卷五六頁九行
  箋曰孫云按史記括地志云大伾山今名黎陽東山在衛州黎陽南張揖云今成臯非也一清案孫汝登所稱史記括地志即是史記夏本紀張守節正義所引之括地志也唐書藝文志括地志五百五十卷又序略五卷魏王泰命著作郎蕭徳言祕書郎顧𦙍記室參軍蔣亞卿功曹參軍謝偃蘇朂譔以大伾為黎陽東山其言發于臣瓚漢書音義而泰書述之箋説祇據史記註文然不云正義而云史記括地志則繆矣十字是注混作經
  成臯縣之故伾上卷五六頁十九行
  一清案之故下落城在二字下文注云遂城虎牢盖修故耳可証也
  有虎在乎葭中卷五七頁四行
  箋曰乎舊本作于一清案乎字義亦通
  苕苕孤上卷五七頁七行
  箋曰當作岧岧一清案沈名蓀云詩苕之華即今凌霄花也附木而上最能高矣苕苕孤上義取象斯無可疑者漸江水注云苕苕孤危是其詞例也
  河水南對玉門卷五七頁十行
  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
  魏攻此同州刺史毛徳祖于虎牢卷五七頁十二行
  箋曰此宋本作宋一清案此同二字當作北司宋書州郡志云武帝北平關洛河南底定置司州刺史治虎牢少帝景平初司州復沒北虜文帝元嘉末僑立于汝南尋亦省廢云云是當時以治虎牢者為北司州而僑置汝南者為南司州魏書地形志以宋明帝於南豫州之義陽郡復設之司州為南司州故道元以劉武王所置治虎牢者為北司州也又梁書夏侯䕫𫝊大通二年詔改魏郢州為北司州以䕫為刺史梁大通二年孝昌四年也此道元身後之事所不及知也若朱氏以此為宋殆未審北字之義耳且又不釋同州之訛何居
  河水又東合汜水卷五七頁十六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北流車關水出于嵩渚之山也卷五七頁十七行
  一清案車關濟水注作東關寰宇記引濟水注亦是東字下並同
  西北流注為車關水卷五七頁二十行
  一清案為當作于篆近致訛車是東字之誤
  又西北蒲水入焉卷五八頁一行
  一清案蒲當作清
  邊有數十石畦畦有聲野蔬卷五八頁四行
  箋曰聲宋本作數一清案沈炳巽校衍聲字
  又東北流注入于汜水卷五八頁六行
  一清案入字衍文
  高祖即帝位於是水陽卷五八頁十五行
  一清案是水下落之字
  故為髣髴矣卷五八頁十七行
  一清案為黄省曽本作無
  河水又東逕板城北卷五八頁十八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逕五龍塢北卷五八頁二十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崑崙山廟在河東滎陽縣卷五九頁一行
  一清案東當作南
  又東過滎陽縣卷五九頁三行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滎陽縣下有北字今校補
  無復潰漏之患卷五九頁十四行
  一清案潰太平御覽引注文作滲
  通淮古口卷五九頁十八行
  箋曰疑作古淮一清案當作古渠即蒗蕩渠也下同
  河水又東北逕卷之扈亭北卷五十頁一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晉出公二十二年卷五十頁三行
  一清案何焯云上二字衍文竹書周貞定王六年晉河絶于扈正出公十二年也
  河水又東逕八激堤北卷五十頁四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逕卷縣北卷五十頁七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北逕赤岸固北而東北注之卷五十頁十行
  一清案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沁水從之卷五十頁十一行
  一清案禹貢錐指引此文作沁水從西來注之今本脫三字
  封曹叡為國卷五十頁十二行
  一清案三國志魏書明帝紀云年十五封武德侯為下落侯字
  東至酸棗縣西濮水東出焉卷五十頁十四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戰國時河溢酸棗漢世又決孝文塞之故無濮水而東漢現行之濮水則上承濟水于陳留封丘縣班志所謂濮渠水首受濟東北至都官入羊里水者也應劭則以為南入鉅野而道元從之濮水水經叙入濟水及瓠子水而以新溝目之此條注所以補經當與彼文參騐
  河水又東北通謂之延津卷五十頁十八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燕縣故城北則有濟水自北來注之卷五十一頁七行
  一清案十八字是注混作經河水又下落逕字通鑑注引水經注校補胡三省曰考兩漢志東郡有燕縣無東燕縣魏収地形志東燕縣晉屬濮陽國賢曰東燕故城今滑州胙城縣今按班志東郡有南燕縣續志始去南云燕本南燕國有胙城古胙國梅磵所引容有差錯且又引魏収志及晉屬云云似疑不當作東燕字也葢不悟此條之為酈注非經也
  春秋僖公二十一年卷五十一頁九行
  一清案晉文公伐曹經𫝊是僖公二十八年今校改
  還自南河即此濟也卷五十一頁十行
  箋曰宋本作濟即此也一清案孫云按左𫝊僖公二十八年春晉侯將伐曹假道于衞衞人弗許還自南河濟註云曹在衞東故從衞借道按傳文還自南河濟人所共曉何難據傳校増必欲託名宋本可謂陋矣抑知酈氏原書割去濟字程公説春秋分記引此文作還自南河即此濟也克齋所見之本何以與朱氏異耶
  河水于是亦有棘津之名卷五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案下文云垣䕶之以水軍守石濟即此處也又云又東逕棘津南棘津在東郡河内之間田融以為即石濟南津也是句不重上作棘津宜改石濟葢一地而二名也宋書垣䕶之𫝊云石濟在滑臺西南百二十里
  宋元嘉年卷五十一頁十三行
  一清案年黄省曽本作中
  宣威將軍桓䕶之卷五十一頁十四行
  一清案宋書作垣从土不从木
  河水又東淇水入焉又東逕遮害亭南卷五十一頁十五行一清案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至遮害亭四五丈卷五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案漢書亭字下有高字
  舊河水北入也卷五十一頁十八行
  一清案北入下落處字
  河水又東右逕滑臺城卷五十一頁十九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寰宇記引此文城下有北字
  有三重卷五十一頁二十行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作城有三重落城字
  右軍到彦之卷五十二頁四行
  一清案南史宋文帝紀元嘉七年十一月右將軍到彦之自滑臺奔退落將字
  天垂翼卷五十二頁十二行
  一清案翼全祖望校改異
  河者諸侯之相卷五十二頁十四行
  箋曰宋本作諸侯之象一清案渭水注云非人臣之相葢其詞例如此
  王莽之魏丞也卷五十二頁二十行
  一清案漢志魏郡黎陽縣莽曰黎蒸魏丞字誤
  東岨為河卷五十三頁二行
  一清案為當作于
  謂之逮明壘石勒十八騎中巻五十三頁六行七行
  一清案晉書載記云石勒遂招集王陽䕫安支雄冀保呉豫劉膺桃豹逯明等八騎為羣盜後郭敖劉徵劉寶張曀僕呼延莫郭黒略張越孔豚趙鹿支屈六等又赴之號十八騎逮當作逯十八騎中下落之一二字
  梁惠成王十三年卷五十三頁八行
  一清案竹書紀年是十一年
  及鄭馳地卷五十三頁十行
  一清案馳地竹書紀年作馳道通鑑地理通釋校同
  我取枳道與鄭鹿鄭鹿卷五十三頁十行
  一清案鄭鹿二字重文宜衍
  即此處是也卷五十三頁十五行
  一清案是字衍文
  白馬有韋鄉韋城卷五十三頁十五行
  一清案白馬下落縣字
  史記所謂修武下武渡韋津者也卷五十三頁十六行
  一清案史記是下修武渡韋津此文誤也
  南泆通濮濟黄溝卷五十三頁十七行
  箋曰泆當作決一清案泆與溢同説文解字云水所蕩泆也字不誤
  楚師山河水卷五十三頁十九行
  箋曰謝兆申云宋本作楚師決河水一清案趙琦美云竹書是出字於山字相近
  正南有陟躔陛上方軌是由卷五十四頁四行五行
  一清案陟字當移在躔陛之下全祖望校正
  山在鄭故此鄭也卷五十四頁八行九行
  一清案孫潜云當作山在鄭北故鄭也
  亭上舊曰置源城縣治此卷五十四頁十行
  一清案舊曰之曰衍文源城當作涼城
  河水自津東北逕涼城縣卷五十四頁十三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北逕伍子胥廟南卷五十四頁十八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北為長壽津卷五十五頁一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河之故瀆出焉卷五十五頁二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六字是經混作注
  歴龍門二渠以引河卷五十五頁四行
  一清案漢書溝洫志云迺釃二渠以引其河孟康曰釃分也是注二渠上落釃字史記河渠書作厮
  今則所流也卷五十五頁四行
  箋曰宋本作則今一清案非也則字衍文
  王莽時空卷五十五頁五行
  箋曰空一作塞一清案溝洫志注孟康曰河自王莽時遂空唯用漯耳空字不誤
  故瀆東北逕戚城西卷五十五頁七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故瀆又逕䌓陽縣故城東卷五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北逕隂安縣故城西卷五十五頁十四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故瀆又東北逕昌樂縣故城東卷五十五頁十六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昌樂當作樂昌説詳本卷
  故瀆又東北逕平邑郭西卷五十五頁十八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又東北逕元城縣故縣西北而至沙丘堰卷五十六頁四行一清案十六字是注混作經故縣何焯校改故城
  墟之在左右多陷城卷五十六頁六行
  一清案在字衍文
  後王翁孺自齊徙元城卷五十六頁十二行
  一清案齊全祖望校改濟南二字
  至于大陸北播于九河卷五十七頁四行
  一清案播于之于當作為葢因于字篆近致訛禹貢經文校正九字是注混作經全祖望曰此節經文不與上下相比屬所以熟于水經之學如閻百詩黄子鴻皆疑之多所辭費而不知大陸九河之非經也水經于河濟江淮渭洛沔漾諸篇從無直鈔禹貢之例善長之注上文已承沙丘堰而言之序及降水故釋之曰不遵其道曰降亦曰潰堰障水也而因接之以大陸以九河又接之以齊桓塞河自堰以北故迹多亡所云堰者沙丘堰也善長葢謂沙丘堰以北是禹治水之故道自齊桓閼河之後而堰以起堰起而九河亡矣是屯氏諸河之所由出也其文明白了當胡東樵竟謂水經以王莽河為禹河亦誤㑹也
  河播也播為九河自此始也卷五十七頁五行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河播也下有昔禹治洪水五字今校補
  禹貢兖州九河既道矣卷五十七頁六行
  一清案矣字羨文
  廣光卷五十七頁十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信都國有廣川縣光字誤
  議者常欲求九河故迹而川之卷五十七頁十三行
  一清案川孫潜校改穿
  北三入枝卷五十七頁十三行
  一清案漢書叙𫝊云北亡八枝今改正
  河水故瀆東北逕發干縣北城西又屈逕其北卷五十七頁十五行十六行
  一清案十八字是注混作經北城禹貢錐指作故城其下落城字
  漢武帝以大將軍衞青破左賢王功卷五十七頁十七行
  一清案史漢表𫝊左作右
  大河故瀆又東逕貝丘縣故城南卷五十七頁二十行
  一清案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應劭曰左氏齊襄公田于貝丘是也卷五十八頁一行
  一清案左氏下落𫝊字
  大河故瀆又東逕甘陵縣故城南卷五十八頁四行
  一清案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是周之甘泉帀地也卷五十八頁九行
  一清案帀寰宇記引此文作市
  與立神廟卷五十八頁十七行
  一清案與當作興
  浮圖以壞卷五十八頁十八行
  箋曰以當作已一清案以已古字通用
  河瀆于縣卷五十八頁二十行
  一清案瀆漢書地理志作水
  河水故瀆卷五十八頁二十行
  一清案河水禹貢錐指作大河
  而北絶屯氏三瀆卷五十九頁三行
  一清案三當作二即屯氏南北二瀆也
  大河故瀆平原鬲縣故城西卷五十九頁三行四行
  一清案三十九字是注混作經
  故有窮后國也卷五十九頁六行
  一清案何焯云后下落羿字
  建議將軍朱祐卷五十九頁七行
  一清案議後漢書作義
  大河故瀆安陵縣西卷五十九頁八行
  一清案十九字是注混作經
  地理志風俗記曰卷五十九頁九行
  一清案地理風俗記應劭撰志字衍文
  有安陵縣故縣也卷五十九頁十行
  一清案禹貢錐指引此文作有安陵鄉縣字誤
  大河故瀆東北出卷五十九頁十二行
  一清案十八字是注混作經御覽引此文亦作注
  又東北逕信城縣張甲出焉卷五十九頁十九行
  一清案信城漢書地理志作信成張甲下落河字孫潛校増
  地理志曰張甲河及瀆首受屯氏别河于信城縣者也卷五十九頁十九行二十行
  一清案地理志清河郡信成縣下云張甲河首受屯氏别河及瀆當是故瀆之誤
  張甲河及瀆北絶河於廣宗縣清分為二瀆卷五十九頁二十行二十頁一行
  箋曰一本絶下有清字一清案及瀆當作故瀆下清字衍文朱氏箋之未盡
  趙武帝二十二年立建興治廣宗卷五二十頁二行三行
  箋曰趙武帝三字有誤一清案趙武帝石虎也魏書地形志廣宗郡廣宗縣有建始城資治通鑑晉紀建興人史科胡三省註云水經注云田融言趙立建興郡于廣宗城苐石虎前後改元共計十五年不得云二十二年上二字衍文建興下落郡字
  左瀆又北逕經城東武彊縣故城東卷五二十頁四行五行六行一清案五十四字是注混作經程大昌考古編云河水右瀆東北逕長樂郡武彊縣故城東酈注曰長樂故信都也晉太康五年改從今名按杜佑以桑欽所紀有後漢和帝時地名疑其人出和帝以後今此既改信都從長樂則晉太康間事也議者以為後人誤以酈注加之本文然此所訂正信都改為長樂乃酈所注則不得以為酈注而入之經程氏之言非也統上皆是注道元葢自為釋文耳程氏所謂議者云云是宋本固有以左瀆右瀆一條為注者且左瀆右瀆乃張甲河所行之道而以為河水右瀆是于本文尚未細審何况其他
  又東北逕廣川縣棘津亭南卷五二十頁八行九行
  一清案二十九字是注混作經又與水故道合與下落屯氏河三字全祖望校増
  昭公十四年卷五二十頁十六行
  一清案晉滅陸渾傳是十七年
  石勒自葛陂冦河北襲汲入向水于方頭卷五二十頁十九行一清案晉書載記石勒自葛陂退還壽春行達東燕聞汲郡向氷有衆數千壁于枋頭勒將于棘津北渡又通鑑晉紀勒聞汲郡向氷聚衆數千壁枋頭引兵自棘津濟河擊氷大破之則氷是汲人注文入當作人水當作氷方當作枋
  張甲故瀆又東北至修縣東㑹清河卷五二十一頁八行
  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屯氏别河東又東逕信陽縣故城南清河郡北卷五二十一頁十行十一行
  一清案二十八字是注混作經别河下落又字信成下落縣故二字信陽呉琯本作清陽漢書地理志清河郡有清陽縣
  又東北逕陵鄉南東陽縣故城南卷五二十一頁十三行十四行一清案二十八字是注混作經
  東武城東北三十里有陽鄉卷五二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案陽鄉據上文當作陵鄉此文互見淇水又東北過東武城縣注
  屯氏别瀆清河故城西卷五二十一頁十八行十九行
  一清案二十一字是注混作經别瀆上下文俱作别河
  漢高六年卷五二十一頁二十行
  一清案凖後文當作高帝今補正
  屯氏别河北瀆安陵縣遂絶卷五二十二頁三行四行
  一清案三十七字是注混作經東邑大河故瀆當作東絶邑字誤
  屯氏别河北瀆故城南卷五二十二頁五行
  一清案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屯氏别河北瀆故城北卷五二十二頁十行十一行
  一清案三十字是注混作經東入信陽縣誤漢書地理志勃海郡有陽信縣
  屯氏别河南瀆東㑹商河卷五二十二頁十三行十四行
  一清案四十字是注混作經東北二字羨文宜衍枝津又出當作右出
  屯氏别河安德縣遂絶卷五二十二頁十五行十六行十七行
  一清案二十五字是注混作經又誤分為二條孫汝澄云上下文屯氏别河南瀆當相續
  屯氏别河南瀆篤馬河卷五二十二頁十八行十九行
  一清案二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東北入海五百六十里者也卷五二十二頁二十行
  一清案入海下當有行字以黄省曽本參校彼落海字此落行字今本漢書地理志註亦缺行字
  東北逕安德縣臨齊城南始卷五二十三頁二行
  箋曰始字是注一清案十八字俱是注混作經
  又屈逕其城東故城西卷五二十三頁四行五行
  一清案二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同盟重丘卷五二十三頁六行
  一清案左傳同盟下落于字
  又東北逕西平昌縣故城北卷五二十三頁八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乃通注般瀆卷五二十三頁十四行
  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般瀆下有焉字
  又逕般縣故城北卷五二十三頁十五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東逕樂陵縣故城北卷五二十三頁十七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又東北逕陽信縣故城南東北入海卷五二十三頁二十行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屯氏河故瀆信鄉縣故城南卷五二十四頁一行
  一清案十九字是注混作經
  屯氏故瀆于靈縣南卷五二十四頁四行五行
  一清案四十字是注混作經
  東北逕靈縣東北合屯氏瀆卷五二十四頁七行
  一清案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謂之口卷五二十四頁九行
  一清案漢書溝洫志元帝永光五年河決清河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絶師古曰清河之靈縣鳴犢河口也謂之下落靈鳴犢三字
  又東北右過衛國縣南卷五二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按東漢至晉皆名衛縣不名衛國縣也東漢以衛縣為衛國耳而國與縣未嘗連稱拓跋氏始稱衛國縣善長注中所云者是也經文及注所引京相璠土地名但當稱曰衛縣此是後人妄加
  河水東逕鐡丘南卷五二十四頁十二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鄭罕達帥師卷五二十四頁十三行
  一清案帥師下落救衞二字
  登鐵丘卷五二十四頁十四行
  一清案左𫝊是鐵上丘字誤
  有子路冢卷五二十四頁十六行
  一清案吳琯本作東城有子路冢増二字
  河水東北流濮陽津卷五二十五頁二行
  一清案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宣房塸卷五二十五頁四行
  一清案塸當作堰
  河水又東北鄄城縣北卷五二十五頁九行
  一清案二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為廬關津卷五二十五頁十九行
  一清案廬當作盧方輿紀要引唐志曰盧關津一名高陵津宋祁曰在臨黄縣東南
  臺枕河卷五二十五頁二十行
  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作臺址枕河落址字
  河水又東北逕范縣之秦亭西卷五二十六頁二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北逕委粟津卷五二十六頁四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東逕䌓陽故城南故應劭曰卷五二十六頁七行八行
  一清案䌓陽下落縣字故應劭曰故字衍文
  故瀆東絶五鹿之野卷五二十六頁十三行
  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京相璠曰今衞國縣西北三十里有五鹿地卷五二十六頁十五行一清案國字衍文説見上地當作城國語曰齊桓公築五鹿以衞諸侯是也
  浮水故瀆又東南逕國邑卷五二十六頁十六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漢書地理志東郡畔觀縣應劭曰夏有觀扈世祖更名衛國以封周後此落衛字
  又東逕衞國縣故城南古斟觀卷五二十六頁十八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齊田壽率師伐趙卷五二十六頁二十行
  一清案竹書紀年作伐我趙字誤
  浮水故瀆東北出卷五二十七頁二行
  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郡國志曰衞國姚姓卷五二十七頁三行
  箋曰衞下脫故觀二字一清案郡國志云東郡魏公國本觀故國今校正
  又東北入東武陽縣東入河卷五二十七頁四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地理志曰漯水出東郡武陽縣卷五二十七頁五行
  一清案漢志東郡東武陽禹治漯水東北至千乘入海東武陽三字縣郡字宜衍
  戴延之謂之武陽也卷五二十七頁五行
  一清案武陽當作武水
  於武陽縣東南西北逕武陽新城東卷五二十七頁六行
  一清案西何焯校改而
  城内又十立石甚大卷五二十七頁八行
  一清案初學記引此文作又立一石臺甚大今改正
  河水又東逕武陽縣東東北流也卷五二十七頁十一行一清案十七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於范縣東北流為倉亭津卷五二十七頁十二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歴柯澤卷五二十七頁十五行
  箋曰今左傳作阿澤杜預曰東阿西南有大澤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
  逕東阿縣故城西而東北出流注卷五二十七頁十八行
  箋曰孫云此下疑有鄧里渠三字一清案非也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河自鄧里渠碻磝城西卷五二十七頁二十行二十八頁一行
  一清案十六字是注混作經河下落水字
  嚚磝卷五二十八頁二行
  箋曰克家云嚚磝當作碻磝一清案太平御覽曰碻磝城沈約宋書作敲囂字今酈注作囂磝音聲之轉耳嚚字是囂字之訛史記殷本紀仲丁遷于隞孔安國曰河南敖倉是也索隱曰隞亦作囂並音敖字又詩車攻薄狩于敖春秋𫝊晉師救鄭在敖鄗之間杜預以為二山名皆一地也
  宋元嘉二十七年卷五二十八頁四行
  一清案宋元嘉下全祖望據通典校増七年到彦之北入拔之後失至十二字
  而與柳城分河卷五二十八頁十三行
  一清案柳城當作聊城
  河水又與鄧里渠東阿縣故城北卷五二十八頁十四行十五行一清案二十五字是注混作經鄧里渠下落合字
  又東北逕臨邑縣四瀆津卷五二十九頁二行三行
  一清案三十九字是注混作經
  然滎口水右斷門不通卷五二十九頁五行
  一清案右當作石移在斷字下於文云滎口水斷石門不通詳濟水注
  放沛瀆也卷五二十九頁六行
  一清案放沛當作故泲
  葢茌時音相近耳卷五二十九頁十五行
  一清案黄省曽本是注下有疑縣徙也四字孫潛云竟陵本無
  又東北過高唐縣界卷五二十九頁十六行
  一清案界當作東下文注云大河逕其西而不出其東經言出東誤耳葢指此也
  亦或武水也卷五二十九頁十九行
  一清案也名勝志引此文作矣
  逕陽平縣故城東卷五三十頁七行
  一清案逕上落又字
  春秋桓公十年卷五三十頁九行
  一清案左傳是十六年落六字
  今平陽陽平縣北一十里有故莘亭道卷五三十頁十一行一清案平陽當作平原漢書地理志陽平縣屬平原郡
  感二子於宿齡卷五三十頁十三行
  箋曰當作夙齡一清案説文解字宿从宀□聲□古文夙二字通用
  章帝建始中卷五三十頁十七行
  一清案章帝改元建初非建始以後漢書校改
  有層臺秀出卷五三十頁二十行
  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秀出下有雲表二字今補正
  漯水又東北逕清河縣故城北卷五三十一頁二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擬即清河城也卷五三十一頁五行
  一清案擬當作疑
  故世稱蠻城卷五三十一頁六行
  一清案蠻城下黄省曽本有也字
  漯水又東北博平縣卷五三十一頁七行
  一清案十八字是注混作經
  右與黄溝同注川澤卷五三十一頁九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又東逕文鄉城又東南逕王城北卷五三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案十三字是注混作經文鄉城下脫北字
  黄溝又東北逕東注漯水矣卷五三十一頁十九行二十行
  一清案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逕當作迤
  桑欽地理志曰卷五三十二頁一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桑欽地理志不見簿録此文今載漢書地理志注引桑欽語葢傳鈔者倒互其文耳
  漯水又東北逕援縣故城西卷五三十二頁六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漯水又逕高唐縣故城東卷五三十二頁九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盻子卷五三十二頁十行
  一清案盻子當作肸子史記世家校正
  漯水又東北逕漯隂縣故城北卷五三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封匈奴降王卷五三十二頁十五行
  一清案降王下全祖望據漢表校増昆邪為侯國五字
  漯水又東北崔氏城北卷五三十二頁十九行
  一清案十九字是注混作經
  漯水東南逕東朝陽縣故城南卷五三十三頁二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東南禹貢錐指引此文作東北
  漯水又東逕漢徵君㐲生墓南卷五三十三頁五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漯水又東逕鄒平縣故城北卷五三十三頁十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有鄒侯國卷五三十三頁十一行
  一清案有孫潛校改古
  又東北逕界東鄒城北卷五三十三頁十二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楊慎刋本經文無界字名勝志引此文同
  漯水又東北逕千乗縣二城間卷五三十三頁十七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故齊也卷五三十三頁二十行
  一清案也當作地
  千乗城齊城西北一百五十里卷五三十三頁二十行
  一清案千乗城下全祖望校増在字
  又東北為馬常坈卷五三十四頁二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商河首受河亦漯水及澤水所潭水也卷五三十四頁十行十一行一清案受河下落水字澤水之水衍文
  世謂之落里坈卷五三十四頁十三行
  一清案六字重文宜衍
  商河又北逕樂陵縣故城南卷五三十四頁十五行十六行十七行一清案四十四字是注混作經昌平縣當作平昌漢書地理志平原郡有平昌縣
  商河又東逕初鄉縣故城南卷五三十四頁十九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初當作朸漢書地理志平原郡有朸縣道元謂之朸鄉縣也
  沙溝水注之卷五三十五頁三行
  一清案五字是注混作經
  商河又東北轉逕城東卷五三十五頁六行七行
  一清案二十三字是注混作經而流當作南流
  商河又東北逕富平縣故城北卷五三十五頁十一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王莽曰安樂亭卷五三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案安樂漢書地理志作樂安
  富平矣卷五三十五頁十三行
  一清案矣當作侯
  别邑魏郡卷五三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案别邑下落在字漢書校補
  上書減戸卷五三十五頁十八行
  一清案上書下落請字
  漢書作侯爰類卷五三十六頁二行
  箋曰爰類下舊本有一字字一清案史漢表俱無之侯字衍文
  縣西有東方朔冢側有祠卷五三十六頁三行
  一清案於文當重一冢字
  商河又分為二水南水謂之長聚溝卷五三十六頁六行
  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寰宇記引此文作長叢溝韻㑹云叢或作藂聚字誤
  東流傾注為海卷五三十六頁七行
  一清案為當作于
  於臺上蟠蒲繋馬卷五三十六頁九行
  一清案劉昭郡國志補註引三齊記作臺下
  北水世又謂之白薄瀆卷五二十六頁十一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初學記引此文作百薄瀆白字誤
  大河又東北逕高唐縣故城西卷五三十六頁十三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大河又北逕張公城臨側河湄卷五三十六頁十九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北逕平原縣故城東卷五三十七頁二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晉灼曰齊西有平原河河水北過高唐縣即平原也卷五三十七頁四行
  一清案平原河之河重文宜衍河水下落東字高唐縣之縣羨文當重高唐二字以漢書高紀注校正
  按地理志曰高唐平原也卷五三十七頁六行七行
  一清案高唐平原也五字重文錯簡宜衍
  大河右溢世謂之甘棗溝卷五三十七頁九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故瀆又東北歴長隄逕温隂縣北卷五二十七頁十一行
  箋曰温隂宋本作漯隂一清案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北逕陽阿縣故城西卷五三十七頁十三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萬訴卷五三十七頁十四行
  一清案萬訴沁水注作卞訢訴字誤
  又東過漯隂縣北卷五三十七頁十六行
  一清案胡渭云此北漯隂也伏琛謂之漯陽城黄省曽本正漯陽字寰宇記云漯隂縣漢縣今廢城在臨邑縣西十里宋武帝平廣固遂移理于今臨邑縣西北五十里北漯隂城今縣北有故城漢城亦謂之南漯隂城凡水以南為隂北為陽意者漢有漯隂漯陽二縣南北對立道元故云漯隂縣故黎邑王莽更名翼成又云漯隂縣王莽之巨武今翼成之文見于漢志而巨武無考豈世本漢書脱失漯陽道元猶見善本故耶不然二城明有分畫新莽又制異名尚賴水經漯陽一語酈以巨武釋之可補漢志之缺
  河水自平原厭次河卷五三十七頁十六行十七行十八行
  一清案三十四字是注混作經初鄉當作朸鄉故下落城字南下落為字孫潛校増
  並為賊擒求代雄卷五三十八頁一行
  一清案擒下落輔字孫潛校増
  所輔可謂孝盡愛敬卷五三十八頁一行
  一清案孫潛校衍所字此句有脱誤詳本卷
  河水又逕漯隂縣故城北卷五三十八頁三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又黄省曽本作右
  河水又東北漯沃津卷五三十八頁五行
  箋曰孫云漯沃誤漢志千乗郡有溼沃縣一清案非也胡渭云濟漯之漯説文本作濕燥濕之濕説文本作溼𨽻改日為田又省一糸遂作漯而濕轉為濕濕濕二字混而無别漢千乗郡有濕沃縣漯水之所逕故名而地理志訛為溼司馬彪魏収皆承其誤惟水經注作漯沃當從之八字是注混為經東北下落為字
  漯沃縣故城南卷五三十八頁六行
  一清案漯沃上落在字
  河水又東逕千乗城北卷五三十八頁九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千乗下落縣故二字
  又東北過黎城縣北卷五三十八頁十一行
  一清案黎城當作利城漢書地理志齊郡有利縣濟水篇經云又東北過利縣西即是城也
  河水又東分為二水注濟卷五三十八頁十三行十四行
  一清案二十三字是注混作經胡渭不悟此條是注移在又東北過利城縣之上非是
  經言濟水注河水自枝津東北流卷五三十八頁十五行
  一清案濟水注下落河非也三字濟水篇注可互證
  世謂之倉子城非也卷五三十八頁十六行
  一清案非也二字衍文
  九折注為海卷五三十八頁十七行
  一清案為當作于
  今川流可導卷五三十八頁十九行
  一清案可當作所
  商碣周移也卷五三十八頁二十行
  一清案碣漢書叙𫝊是竭字
  往昔天嘗連北風卷五三十九頁二行
  一清案漢書溝洫志作往者天嘗連雨東北風今校正
  水經注箋刋誤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箋刋誤卷三
  仁和趙一清纂
  汾水篇
  其山重阜修巖卷六一頁十二行
  箋曰舊本作修層一清案巖字為是
  葢稚水濛流耳卷六一頁十三行
  一清案濛當作䝉易䝉卦象山下出泉曰䝉不从水說文濛微雨也義異
  水出右近溪卷六一頁十九行
  一清案出下落左字
  城又南出二城閒卷六二頁一行
  一清案上城字衍文
  故地理志卷六二頁四行
  一清案地理志下落曰字
  和憙鄧后之立叔父以為訓積善所致也卷六二頁十四行一清案憙當作熹叔父下落陔字後漢書后紀校正
  魏土地記曰卷六二頁十五行
  一清案魏土地記上脫又南逕秀容城東七字全祖望曰以先司空本校補
  東去㳂水六十里卷六二頁十六行
  一清案㳂當作汾
  水又西逕狼盂縣故城南卷六三頁二行三行
  一清案水上落洛隂二字盂當作孟漢書地理志校正
  舊有介子推祠前有碑卷六四頁一行
  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重一祠字
  故榆次之梗陽縣也卷六四頁四行
  一清案縣漢書地理志分註史記索隠俱作鄉
  榆次界有梗陽地卷六四頁六行
  一清案地當作城
  說文曰馮水出西河中陽縣之西南入河卷六四頁十七行一清案之西當作北沙說文校正
  水發原平縣胡甲山卷六五頁一行
  箋曰孫按漢地理志太原郡有原平縣一清案非也原當作源平當作祁侯甲水發源太原之祁縣耳
  謂之胡甲領卷六五頁二行
  一清案領黄省曽本作嶺
  即爾雅所為昭餘祁矣卷六五頁六行
  一清案為當作謂
  臨城際水湄卷六五頁十七行
  一清案臨城二字當倒互
  甲水又西合為嬰侯之水卷六五頁二十行
  一清案甲上落侯字為當作于
  恐其神魂賈于地卷六六頁十六行
  箋曰賈字脫誤當作賈賈檀弓𫎇袂輯屨賈賈然來注云賈賈目不明貎一清案全祖望云非也葢是霣字之誤
  又西南逕介休縣故城西卷六六頁二十行
  一清案又上落汾水二字介休之介當從漢志作界
  逺來奔喪朋友服卷六七頁八行
  一清案朋友上落持字𨽻釋校補
  或去一丈卷六七頁十七行
  箋曰御覽引此云或去水一尺一清案孫潛云一丈字不誤
  以供祭事卷六八頁十一行
  一清案事孫潛校改祀
  霍求公卷六九頁四行
  箋曰求公當作哀公一清案非也史記趙世家是霍公求徐廣曰求一作來葢字倒互耳
  間水卷六九頁十一行
  箋曰克家云疑作澗水一清案嘉靖洪洞縣志澗河其源二出岳陽安吉嶺與金堆里水經注曰澗水東出穀逺縣西山逕楊縣西流入于汾是也
  又西逕故城北卷六九頁十三行
  一清案故城上落楊縣二字
  晉大夫僚公去安之邑也卷六九頁十三行
  箋曰郡國志云河東郡楊縣有高梁亭晉羊舌大夫叔向邑也此云僚公去安誠所未詳一清案顧炎武云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僚安為楊氏大夫公去二字衍文
  晉出公三十年卷六十頁五行
  箋曰今竹書作二十年一清案沈炳巽云按竹書是十三年
  封恭侯酈介于斯邑也卷六十頁七行
  一清案介本表作疥
  漢昭帝封度遼將軍范明友為侯國卷六十頁十三行
  一清案名勝志引註云漢初曹參擊魏王豹走之盡有魏地後封列侯食邑平陽固斯境矣二十字今補正于此文之上
  水側有堯廟前有碑卷六十頁十五行
  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重一廟字
  汾水南與平陽合卷六十頁二十行
  一清案平陽胡渭校改平水
  縣葢即陵以名世也卷六十一頁四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河東郡襄陵縣注應劭曰襄陵在西北師古曰晉襄公之陵因以名縣全祖望校本縣上補西北有晉襄公陵七字名世字誤當作命字黄省曽本原是氏字
  王莽改名曰幹昌也卷六十一頁五行
  一清案改黄省曽本作更
  天子西絶銒隥西南至鹽卷六十一頁九行
  一清案鹽當作盬穆天子𫝊校
  又西南入汾卷六十一頁十行
  一清案西南下落流字
  故東州治卷六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案魏書地形志正平郡屬東雍州世祖置太和中罷東下落雍字
  出臨汾縣故城西卷六十一頁二十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胡渭校增
  故横溝出焉卷六十二頁一行
  一清案横溝二字當倒互
  以賜大夫原氏也卷六十二頁三行
  一清案原氏下落黯是為荀叔五字以漢書地理志注應劭引汲郡古文校増
  封莊恬也卷六十二頁五行
  一清案史漢表俱作杜恬莊字誤
  汾水西逕鄧丘北卷六十三頁四行
  一清案何焯云鄧當作鄈顔師古曰鄈與葵同漢舊儀作葵上宋史鎮王元偓𫝊上登鄈丘亭是也
  從邑發聲卷六十三頁六行
  箋曰發當作登一清案非也當作癸說文校正
  即此處卷六十四頁十四行
  一清案處下落也字孫潛校増
  澮水篇
  澮水東出詳高山卷六十四頁十六行
  一清案詳高是絳高之誤
  其水又西南合黒水嶺卷六十五頁一行
  一清案嶺字衍文
  西逕榮庭城南卷六十五頁九行
  一清案左𫝊襄公二十三年張武軍于熒庭春秋分記云絳州翼城縣東南八十五里有古熒庭城榮字誤
  稱涉河卷六十五頁十行
  一清案稱下落起字
  水出絳山東至寒泉奮湧卷六十五頁十六行
  一清案至當作南漢書地理志絳縣應劭曰絳水出西南
  十一許丈卷六十五頁十八行
  一清案當作一十許丈
  汾水灌平陽或亦有之絳水澆安邑未識所由也卷六十六頁六行七行箋曰澆當作浸一清案閻若璩曰壬子冬客太原顧寧人向余稱水經注箋為三百年一部書余退而讀之殊有未然如通鑑智伯言今乃知水可亡人國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絳水可以灌平陽胡身之引酈注曰智伯所謂汾水可以灌安邑或亦有之絳水可以灌平陽未識所由此是宋時所見夲如是未經舛譌朱氏何不引梅磵夲校正之
  對首陽之神卷六十六頁十五行
  一清案對下落曰字
  洓水篇
  其水東大嶺下卷六十七頁十三行
  一清案東下落逕字方輿紀要引此文増
  國汾川卷六十七頁十八行
  一清案國下落于字名勝志引此文増
  武公請城于翼至洞庭乃返者也卷六十八頁十四行十五行箋曰洞一讀作桐庭當作渦又曰今竹書云武公請城于翼至桐而還一清案朱氏既以桐釋洞字又欲改庭為渦洞渦水名與曲沃無涉自相乖繆何也漢河東聞喜縣故晉之曲沃秦改為左邑者也武帝紀云將幸緱氏至左邑桐鄉聞南越破㠯為聞喜縣師古曰左邑河東之縣也桐鄉其鄉名也桐為左邑之鄉即是曲沃之鄉北近都邑翼侯伐曲沃敗曲沃而還自其地桐庭即桐鄉矣城當作成但其事有可疑者據竹書紀年周桓王之元年壬戌十月莊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萬救翼荀叔軫追之至于家谷翼侯焚曲沃之禾而還翼侯伐曲沃大㨗武公請成于翼至桐而還二年王使虢公伐晉之曲沃晉鄂侯卒曲沃莊伯復攻晉立鄂侯子光是為哀侯四年曲沃莊伯卒子稱立是為武公尚一軍武公者莊伯之子元年搆兵莊伯未死何以書武公請成乎左𫝊隠公五年曲沃莊伯以鄭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翼侯奔隨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同晉世家云周平王使虢公將兵伐曲沃莊伯平乃桓之誤翼侯者鄂侯也孝侯之弟與曲沃莊伯相讎殺左𫝊史記皆無武公請成之事且太史公取周譜以成年表𨽻事最宻缺而不書汲冡之文未足信也
  在南原上卷六十九頁八行
  一清案在上落城字
  洓水又西南逕監鹽縣故城卷六二十頁六行
  箋曰監疑作盬一清案非也史記秦本紀昭襄王十一年齊韓魏趙宋中山五國共攻秦至鹽氏而還徐廣曰鹽一作監正義曰括地志云鹽氏故城一名司鹽城在蒲州安邑縣按掌鹽池之官因稱氏寰宇記解州安邑縣下云司鹽城在縣西二十里葢漢司鹽都尉治此司即監也監鹽官亦見三國志衛覬𫝊所謂鹽國之大寶宜如舊置使者監賣是也官居此城故曰監鹽城下文注云杜預曰後罷尉司分猗氏安邑置縣以守之葢晉初置縣旋廢耳朱氏不審改作盬鹽大繆
  城南有鹽池水承鹽水出東南薄山卷六二十頁六行
  箋曰承字下脫一之字一清案通鑑注引此文作上承鹽水水出東南薄山上水字宜移在鹽之下箋說非
  地理志曰山在安邑縣東卷六二十頁八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安邑縣下云巫咸山在南鹽池在西南東當作南
  巫咸在女丑北卷六二十頁八行
  一清案山海經作巫咸國落國字
  吕宿曰沈沙煮海謂之鹽卷六二十頁十八行
  一清案吕忱作字林吕宿字誤當作吕忱曰宿沙煮海謂之鹽
  北塈鹽澤卷六二十一頁六行
  一清案塈當作暨
  引水裂沃麻卷六二十一頁九行
  箋曰裂字疑衍一清案全祖望云當衍水字
  皆降焉秦師卷六二十二頁八行
  一清案焉當作于篆近致訛
  乃謂秦穆公使公子縶來與師言卷六二十二頁九行
  箋曰宋本無乃謂二字一清案二字宜存箋說非
  京相璠曰春秋土地名卷六二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案春秋土地名晉京相璠撰曰字當移在土地名之下
  鄭伯使燭之武謂秦公曰卷六二十二頁十九行
  一清案當作秦穆公落穆字
  齊師逐太子齒奔城張卷六二十三頁二行
  一清案城張當作張城潛夫論河東解縣有東張城西張城
  來去者咸援蘿騰崟卷六二十三頁十四行
  箋曰崟疑作𡽗一清案崟音吟說文山之岑崟也杜甫詩挽葛上﨑崟正是援蘿騰崟之意箋說非
  水泉山北流卷六二十三頁十六行
  一清案泉當作自
  文水篇
  有泌水注之縣西南山下卷六二十四頁一行
  一清案縣上落水出二字寰宇記校増
  水溢平流卷六二十四頁三行
  一清案流當作地名勝志校改
  水謁泉山之上頂卷六二十四頁五行
  箋曰謝兆申云出謁泉山之頂上一清案上頂字不誤
  又東卷六二十四頁十一行
  箋曰又一作入一清案又東之文恒見注中
  世謂之西河卷六二十四頁十四行
  一清案寰宇記汾州西河縣下云文湖一名西河泊落泊字
  謂之豬城卷六二十四頁十五行
  箋曰豬當作瀦一清案尚書禹貢大野既豬又被孟豬之豬俱不加水漢書地理志經典釋文並同
  西河有中陽縣舊縣也卷六二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案上縣字當作城
  又東逕中陽故城南卷六二十五頁二行
  一清案中陽下落縣字
  原公水篇
  魏黄初二年卷六二十五頁六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西河本漢郡尚在太原之西建安之亂空荒黄初復立注所載碑文可証二年下當有置西河郡四字今補正
  洞渦水篇
  又西北黒水西出山三合源舍同歸一川卷六二十五頁十六行箋曰謝云宋本作合三源同歸一川無舍字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作黒水出西山三源合舍箋說非
  東流南屈受陽縣故城東卷六二十五頁十七行
  一清案南屈下落逕字孫潛校増
  榆次縣故塗水鄉卷六二十六頁七行
  一清案塗水漢志分註作涂水
  刳腹絶腸折頭楷頥處也卷六二十六頁十一行
  一清案元和郡縣志引此作折頭摺頥寰宇記引此文作折頸摺頥今從樂氏
  蘿磬亭卷六二十六頁十五行
  箋曰謝云一本作蘿蘑亭一清案寰宇記云蘿蘑亭俗名落莫城蘑字是也
  晉水篇
  出晉水下口者也卷六二十七頁三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晉水出晉陽縣西縣壅山卷六二十七頁六行
  箋曰縣舊本作懸孫云壅山海經作雍注云音甕一清案縣古懸字壅當作罋从缶不从土方輿紀要云懸甕山腹有巨石如甕亦曰汲甕山葢取象斯形壅是壅塞之義為誤無疑
  一水結絀山卷六二十七頁十五行
  箋曰宋本一下有云字一清案水字亦誤當作出
  昔智伯之遏晉以水灌晉陽卷六二十七頁十七行
  箋曰以水當作水以一清案之字衍文
  水側有凉堂卷六二十七頁二十行
  箋曰御覽作凉臺一清案今御覽引此文是堂字
  汾水分為二流卷六二十八頁四行
  箋曰汾水舊本作湖水一清案非也寰宇記引此文云沼水分為二派沼水即上文智伯遏晉水以灌晉陽蓄以為沼之水其水流入汾後漢書安帝紀元初三年春正月甲戌修理太原舊溝渠溉灌官私田章懷註引酈元水經曰昔智伯遏晉水以灌晉陽後人踵其遺跡蓄以為沼分為二派北瀆即智氏故渠也其瀆乘高東北入晉陽城以周溉灌東南出城注于汾水今所修渠即謂此與寰宇記所引正同箋云舊本作湖水葢誤耳
  郡椽卷六二十八頁七行
  一清案椽當作掾
  湛水篇
  湛水出枳縣南源卷六二十八頁十六行
  一清案枳縣當作軹縣南源當作南原
  俗謂之湛水也是葢聲盡鄰卷六二十八頁十六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湛水字誤先司空校本作須水旁註云須讀作頒通鑑隋漢王諒遣其將屯河陽與史詳戰于須水是也盡當作畫
  其水自谿之南流卷六二十八頁十七行
  一清案之當作又
  又東過皮縣之北卷六二十八頁十九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河内郡有波縣皮字誤
  源經所注卷六二十九頁二行
  一清案源當作原
  斯乃汨川之所由卷六二十九頁二行
  箋曰舊本作泪川一清案汨川是湨川之誤譌而為泪又缺筆作汨
  隰城在東言此非矣卷六二十九頁五行
  一清案此當作北
  濟水篇
  郭景純云聨沇聲相近即沇水也卷七一頁八行
  一清案山海經注云沇則濟也則當作即今本誤
  東源出原城城東北卷七一頁十六行
  一清案城字重文宜衍
  杜預曰沇水縣西北有原城者也是卷七一頁十八行十九行一清案沇水縣是沁水縣之誤以隠十一年𫝊註校也是當作是也
  而源出原城西東沇水注之卷七一頁十九行
  一清案而當作西東沇水當作東流水
  濟水又東南逕郄城北卷七二頁三行
  一清案郄說文作郗亦作絺郡國志河内郡波縣有絺城劉昭補註曰左𫝊曰王與鄭絺杜預曰在野王縣西南胡渭曰今河内縣西南有絺城
  又東北逕波縣故城北漢高帝封公上不害為侯國卷七二頁十八行
  箋曰孫云波縣當作汲縣按史記年表高帝十一年封公上不害為汲侯索隠曰汲縣名屬河内一清案非也波汲並縣名俱屬河内郡今本史表作汲侯索隠曰漢表作汲此必古本原是波字故小司馬以汲字證之正馬班異同處不然史表既是汲侯矣又證以漢表之汲侯義可通乎道元所見故宜無誤孫汝澄改波從汲殆未之察耳
  天漿水澗水注之卷七二頁二十行
  一清案上水字衍文
  在睪上卷七三頁一行
  一清案在上落城字睪當作睾與臯同
  今河内軹西有地名向今無卷七三頁二行
  一清案地當作城
  俗謂之治城亦曰治字水卷七三頁九行十行
  一清案兩治字俱當作冶亦曰上落水字
  水出南源下卷七三頁十一行
  一清案源當作原
  述征記曰濟河内温縣卷七四頁二行
  一清案濟下落出字
  過墳城西卷七四頁八行
  一清案墳城當作隤城郡國志河内郡修武有隤城劉昭補註曰左傳隠十一年以隤與鄭
  東南逕陽鄉城北又東南流逕陽鄉城北又東南逕李城西卷七四頁十行十一行
  一清案下逕陽鄉城北又東南八字重文宜衍
  不至此卷七四頁二十行
  一清案此下落也字孫潛校増
  去襄國一百餘里卷七四頁二十行
  一清案一字衍文孫潛校
  梁惠成王二年卷七五頁四行
  一清案竹書紀年是三年
  碭郡長項伯卷七五頁六行
  一清案史表是項佗
  又東至北礫磎南卷七五頁九行
  一清案至北二字當倒互礫磎只一處不分南北胡渭亦為此文所誤而强名之宜其獻笑後來也說見後
  東出過滎陽北卷七五頁九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滎陽是滎澤之誤注云濟水又東逕滎澤北所以釋此條之經也
  孔安國曰滎波水以成瀦闞駰曰滎波嶓澤名也卷七五頁十二行
  一清案書傳云滎澤波水以成遏豬今補正下滎波之波衍文
  箋曰玉海二十一卷内引水經注云浚儀縣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三月為大溝於北郛以行圃田之水陳留風俗傳曰縣北有浚水像而儀之故曰浚儀續述征記曰汴河到浚儀而分汴東注河南流建寧四年於敖城西北壘石為門以遏渠口謂之石門故世亦謂之石門水廣十餘丈西去河三里石銘云建寧四年十一月黄埸石卷七六頁三行至七行
  一清案玉海所引酈注本是二條自浚儀縣竹書紀年至汴東注河南流係二十二卷渠水注汴河原作汴沙河南流原作沙南流謂沙水也縁彼卷有錯簡故其文不屬朱氏因浚儀渠而載之于此可稱極繆建寧四年以下現載本篇乃更詳録無遺疎鹵之愆抑又甚矣
  周城三百步卷七六頁九行
  一清案周城二字當倒互
  水南帶三山即皇室山卷七六頁十行
  箋曰一作三皇山一清案三下脫皇字三皇山即皇室山朱氏不注于三山之下而注于皇室山之下斯為繆矣
  濟水又東逕西廣武城北卷七六頁十三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濟水又東逕東廣武城北卷七六頁十七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濟水又東逕敖山北卷七七頁五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濟水又東合滎澤卷七七頁十一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滎澤玉海引此文作滎瀆下云瀆首受河水有石門謂之為滎口石門也
  瀆水受河水卷七七頁十二行
  一清案瀆水之水胡渭校改首
  滎播所道卷七七頁十三行
  箋曰孫云書作滎波一清案孫汝澄之言葢不知馬鄭王本波皆作播亦不記夏本紀滎播既都之文而為此辭也
  未詳詔書卷七七頁十八行
  箋曰玉海二十一卷内引此文無未詳二字疑衍一清案𨽻釋載此文有未詳二字葢誤文也當作辛未詳字之半似辛其文又互易葢詔書以辛未日下去丁丑才四十五日即在陽嘉三年二月之明月故不再書年月也下文嵗在甲子被癸丑詔書及𣸦水注幽冀二州郡縣分境立石標界亦云戊子詔書事在熹平四年是其切證戊子今本水經注訛作代字據𨽻釋校改此未詳二字盤洲既不能發明斯義厚齋竟節去之無惑乎朱氏以為疑衍也
  府鄉規基經始卷七七頁十九行
  一清案府鄉當作府卿謂少府卿也漢都水舊屬少府
  山陽東昏卷七八頁十一行
  一清案日知録曰漢陳留郡有東昏後漢志註云陳留志曰故戸牖鄉有陳平祠山陽郡有東緡後漢志春秋時曰緡註云左傳僖公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緡前書師古曰緡音旻左傳緡宋邑高平昌邑縣東南有東緡城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攻爰戚東緡以往索隠曰山陽有東緡縣屬陳留者音昏屬山陽者音旻括地志云東緡故城在兖州金鄉縣界水經注引王誨碑辭曰河隄謁者山陽東昏司馬登是以緡為昏誤矣酸棗令劉熊碑隂故守東昏長蘇勝則陳留之東昏也
  東萊典城卷七八頁十二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東萊郡曲成縣典城字誤
  河内太守守城向豺卷七八頁十二行
  一清案𨽻釋作宋城向豺今校正
  滎瀆又東南流注于浦卷七八頁十五行
  一清案浦當作泲
  次東得宿須水口卷七八頁十六行
  一清案須當作胥下同
  渠側有扈城卷七八頁十六行
  一清案扈城下落亭字
  合則南瀆通津卷七九頁二行
  一清案合當作今孫潛校改
  昔卞卷七九頁四行
  一清案昔當作音孫潛校改
  濟水又東逕滎陽縣北卷七九頁六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濟水又東南礫石溪水注之卷七九頁九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石字衍文溪當作磎胡渭禹貢錐指以上文誤本經文又東至北礫磎為北礫磎而不知至北二字之倒互也以此條濟水又東為句南礫磎注之為南礫磎注之而不知此條之非經也其言曰蔡傳曰周定王五年河徙砱礫不知在何處按溝洫志賈讓治河奏有滎陽漕渠如淳曰今礫磎口是也師古曰礫谿谿名即水經所云泲水東過礫磎者阿誰讀誤本漢書以今為令又加石作砱殊足使人噴飯即以礫谿言之水經濟水東至北礫谿南東出過滎陽縣北又東南礫谿水注之礫谿口即南礫磎水入濟處也古之决口皆在大伾之東金元時所決漸西至明天順中河自武陟徙入原武而獲嘉之流遂絶變斯極矣滎陽今為滎澤縣與獲嘉相對周時河徙寧遽在此耶唯漢平帝之世河浸汴濟謂徙從礫磎口則可然亦無砱礫之名也此說當必有所本頃閱王伯厚河渠考引程氏曰周時河徙砱礫至漢又改頓丘東南流程氏疑即大昌及檢禹貢論其第十一篇有云周定王五年河徙故瀆漢元光三年河水徙從頓丘東南流入渤海却無砱礫字又圖說莨蕩渠口辨引如淳註亦作今礫磎口不作砱礫則二字明係杜撰絶無根據誕妄乖繆莫此為甚而學者宗之以王伯厚之淹博亦不能正其失而且累及程氏地理之學談何容易東樵之口可謂辯矣然礫磎只一水别無南北之分既强讀又東為句以是為南礫磎矣顧何以又云北礫磎未詳葢在河南濟北其水西注于河者耶茍不知所在亦不當强為立名以疑誤後學也傅澤洪行水金鑑云北礫磎葢在河南濟北其水西注于河者又云經所謂礫磎可知上有北礫磎故此為南礫磎是葢襲用錐指而繆者
  濟水又東索水注之卷七九頁十五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與東關分水即古旃水也卷七九頁十六行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作與東關水同源分流即古旃然水也今補正
  鄭子皮勞叔向於索水卷七十頁十三行
  一清案索水當作索氏左傳校
  故馬淵郡國志曰卷七十頁十六行
  一清案故字衍文馬淵是司馬彪之誤
  俗謂之平咷城卷七十頁十七行
  一清案平黄省曽本作乎魏書孝文帝紀作平桃城
  一名㘁啁卷七十一頁二行
  一清案㘁當作嘷嘷音豪若㘁音繹非其義矣
  得免楚卷七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案楚下落圍字
  王莽立為新隊卷七十一頁十三行
  一清案新當作祈漢書王莽𫝊校
  割河南郡鞏自闕以東卷七十一頁十五行
  一清案郡下落縣字鞏自二字當倒互謂鞏縣及伊闕也
  南鄉築陽城卷七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案晉書地理志筑陽縣屬順陽郡故魏武之南鄉郡也太康中改今名築字誤城字衍文
  李勝字公照為郡守顧原武典農校尉卷七十一頁十六行一清案三國志魏書曹爽傳註李勝字公昭照字誤也顧當作故
  故曰吸受旃然矣卷七十二頁七行
  一清案汳水註云隂溝即蒗蕩渠也亦言汳受旃然水又云河濟水亂汳承旃然吸是汳字之誤
  濟水又東逕滎陽澤北卷七十二頁十行
  一清案通鑑地理通釋校衍陽字
  故滎水所都也卷七十二頁十一行
  箋曰都疑作瀦一清案古都豬字通用史記夏本紀大野既豬作既都孟豬作明都是也
  恒雍卷七十二頁十六行
  箋曰恒當作衡一清案春秋時衡雍後改垣雍史記秦昭王四十八年韓獻垣雍以和戰國策魏王曰秦許我以垣雍魏公子無忌謂秦有鄭地得垣雍是也恒垣字近致訛
  然水既斷卷七十三頁一行
  一清案然上落旃字
  有故隴城卷七十三頁六行
  一清案當作垂隴城落垂字
  澤際又有沙城卷七十三頁八行
  一清案澤當作瀆
  王㑹鄭釐侯于巫沙者卷七十三頁九行
  一清案者下落也字
  史記秦昭王四十二年魏冉攻魏走芒卯卷七十三頁十行一清案四當作三事在穰侯𫝊
  入北宅卷七十三頁十一行
  箋曰竹書宅作它一清案係俗本誤字朱氏引之非
  竹書紀年曰惠王十三年王及鄭釐侯盟于巫沙卷七十三頁十二行
  箋曰今竹書巫沙之盟是顯王十一年事一清案竹書惠王是梁惠成王周顯王十一年正梁惠成王十三年朱氏因刻本失去成字遂以周顯王證之非矣
  黄水發源京縣黄淮止卷七十三頁十九行
  箋曰止一作山宋本作上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作黄堆山方輿紀要云嵩渚山一名小陘山水經注以為黄堆山也全祖望曰亦即黄雀山淮止二字誤也
  狀若巨鼎湯湯卷七十三頁二十行
  一清案御覽引此文作巨鼎揚湯上湯字誤
  屬縣也卷七十四頁九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河南郡故市縣此文屬縣也上當補河南之三字
  甲辰卷七十四頁十三行
  一清案穆天子𫝊是甲寅
  濟水又東南流入陽武縣卷七十四頁十八行
  一清案陽武縣下名勝志引此文有北字
  濟水又東北流南濟也逕陽武縣故城南卷七十四頁二十行一清案十六字是注混作經南濟當作北濟濟至定陶斯有南稱
  東二里卷七十五頁一行
  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作東西二里落西字
  名為白溝卷七十五頁二行
  一清案當作白馬溝落馬字
  天子里圃田之路卷七十五頁三行
  箋曰圃一作甫一清案甫田即圃田朱氏釋之實為辭費
  郭注云卷七十五頁四行
  一清案云字衍文
  余謂穆王里鄭圃而郭以趙之房邑為疆卷七十五頁五行箋曰而當作田一清案周禮職方豫州藪曰圃田然亦可單稱圃詩曰東有甫草傳曰鄭之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囿史記魏公子無忌曰秦七攻魏五入囿中邊城盡抜劉伯莊曰囿讀作圃即圃田澤也朱氏改而為田非
  濟水又東逕封丘縣南卷七十五頁六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縣有黄亭說濟卷七十五頁八行
  箋曰孫云疑作臨溝一清案非也春秋哀公十三年公㑹晉侯及呉子于黄池杜預曰陳留封丘縣南有黄亭近濟水說濟當是俛濟之誤
  濟水又東逕東昏縣故城北卷七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武陽縣之户牖鄉矣卷七十五頁十六行
  一清案武陽當作陽武
  濟水又東逕濟陽縣故城南卷七十五頁十九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北濟也卷七十六頁五行
  一清案三字是注混作經
  濟水又東逕原武縣故城南卷七十六頁九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濟水當作濟瀆所謂北則濟瀆是也
  天子飲于洧上卷七十六頁十一行
  箋曰洧一作涌一清案洧字不誤
  又東絶長城築也卷七十六頁十三行
  一清案長城下落鄭字全祖望校増
  竹書云是梁惠王十五年築也卷七十六頁十五行
  一清案惠下落成字
  濟瀆又東逕酸棗縣之烏巢澤北卷七十六頁十七行
  一清案十三字是注混作經北字衍
  澤有故亭卷七十六頁十八行
  一清案澤下落北字故下落市字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註云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屯是也故市前漢為縣後漢省
  破袁紹軍處也卷七十六頁十九行
  一清案軍當作運
  北濟也卷七十七頁四行
  一清案三字是注混作經
  皆臨側卷七十七頁六行
  一清案臨側下落濟水二字孫潛校増
  濟水者又東過濟陽縣北濟也卷七十七頁七行
  一清案濟水者三字衍文濟陽縣下落北字北濟也三字是注混作經
  漢景帝中元六年卷七十七頁十一行
  一清案元字衍文
  今陳濟陽縣是也卷七十七頁十二行
  一清案陳下落留字
  南濟也卷七十七頁十四行
  一清案三字是注混作經
  濟瀆自濟陽縣故城南卷七十七頁十五行
  一清案瀆當作水
  濟水又東北菏水東出焉卷七十七頁十八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濟水又東逕秦相魏冉冢卷七十八頁一行
  箋云宋本冢下有一南字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濟水又東北逕定陶恭王陵南卷七十八頁六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瀆南魏郡治也卷七十八頁十七行
  一清案瀆南當作墳南即丁姬墳也
  濟水又東北逕定陶縣故城南卷七十八頁十九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側城東注也卷七十八頁二十行
  箋曰也字似譌疑當作此一清案也字不誤作此非
  南濟也卷七十九頁七行
  箋曰三字是注混作經
  又東北右合河水卷七十九頁七行
  一清案河當作菏御覽寰宇記引此文校正下並同
  水瀆上承濟水卷七十九頁七行
  一清案水瀆二字當倒互
  汜水名卷七十九頁十七行
  一清案汜水下落之字
  濟水自是北東流出巨澤卷八一頁八行
  一清案北東當作東北胡渭校改
  其一水鉅野澤卷八一頁八行九行
  一清案十八字是首混作次下文注云亦經所謂濟水自乘氏縣兩分東北入于鉅野葢指此也
  南為菏水北為濟瀆卷八一頁十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逕乘氏縣與濟渠濮溝合卷八一頁十一行
  箋曰克家云濮溝當作濮渠一清案濟渠二字衍十一字是經混作注
  北濟又東北逕冤朐縣故城北卷八一頁十五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又東北與濮水卷八一頁二十行
  箋曰謝兆申云濮水下疑有合字或㑹字一清案㑹字是也六字是注混作經
  故班固云大堙酸棗也卷八二頁七行
  一清案漢書叙傳云文堙棗野大字誤
  或以姓名卷八二頁十一行
  箋曰古本作或以合名呉本改作姓名玉海十五卷内引此文亦作合名一清案當作令名如聞喜獲嘉之類
  故豫章以樹氏都卷八二頁十二行
  一清案寰宇記開封府酸棗縣下引風俗通云豫章以樹氏郡困學紀聞引此文云豫章以木氏郡何焯曰都字乃傳寫之誤樹為木則宋人避諱也
  遂披靣而死卷八二頁二十行
  一清案史記刺客傳云因自皮靣決目索隠曰皮靣謂以刀刺其靣皮欲令人不識披字誤
  濮渠又東北逕燕城内卷八三頁四行
  一清案内當作南
  即戰國䇿所謂酸棗桃虛也卷八三頁六行
  箋曰古本作虛桃者一清案者也二字宜並存若截去也字豈足成文乎
  或亦謂之濮菀亭卷八三頁十八行
  一清案濮菀當作宛濮
  春秋寗武子與衛人盟于菀濮卷八三頁十八行
  一清案菀左𫝊作宛下同
  杜預曰長垣而南近濮水也卷八三頁十九行
  一清案而左𫝊註作西
  似非關菀卷八三頁二十行
  一清案菀當作䆒
  澤北壇陵亭卷八四頁二行
  一清案澤北下落有字
  子路出于蒲者也卷八四頁七行
  一清案出下落迎字
  封元舅來俊為侯國卷八四頁十七行
  箋曰來一作宋一清案宋字是也漢安帝祖母為宋貴人漢書章帝八王傳云清和王慶母宋貴人父揚安帝追謚當陽穆侯四子皆為列侯食邑各五千户俊乃四列侯之一
  濮水東逕濮陽縣故城南卷八五頁十五行
  一清案濮水下落又字
  即葭宻卷八六頁三行
  一清案即寰宇記引此文作取
  濟隂乘氏縣有鹿乘鄉卷八六頁四行
  一清案鹿乘郡國志作鹿城
  濮水又東與句瀆首受濮水枝渠卷八六頁五行
  一清案句瀆下落㑹字
  濟水故瀆又北右合洪水卷八六頁十一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通鑑註校
  上承鉅野薛訓渚歴澤西北渚卷八六頁十二行
  一清案上承上落水字下渚字衍文
  又北濟瀆合卷八六頁十七行
  一清案又北下落與字孫潛校増
  北流濟卷八七頁七行
  一清案北流下落入字孫潛校増
  或謂清則濟也卷八七頁七行
  一清案則當作即
  巨澤北則清水卷八七頁九行
  一清案清水當作清口胡渭校
  濟水又北逕須朐城西卷八七頁十八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故須國卷八七頁十九行
  一清案故須下落朐字
  子魚曰卷八七頁二十行
  箋曰三字宜刪一清案非也三字是道元誤引非衍文
  濟水又逕微鄉東卷八八頁七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又下落北字
  漢高帝十一年趙衍為侯國卷八八頁十五行
  一清案趙衍上落封字
  濟水又北逕漁山東左合馬頰水卷八八頁十六行
  箋曰克家云漁山作魚山者是一清案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濟北東阿縣東南有桃卷八八頁二十行
  一清案左𫝊注云有桃城落城字
  又東北流逕山南卷八八頁二十行
  一清案山南上落魚字胡渭校補
  山上有抑舒城卷八九頁二行
  一清案抑舒當作柳舒路史國名記以為即春秋傳之留舒也杜預曰留舒齊地留柳聲相近其説非也魏書地形志濟北郡盧縣有柳舒城
  葬山西西去東阿水四十里卷八九頁三行
  箋曰宋本無西字一清案二西字俱不宜衍水當作城
  其水又東注于清濟卷八九頁四行
  一清案清字衍文
  濟水自魚山北逕清亭東卷八九頁五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是濟水通得清水之目焉卷八九頁八行
  一清案是下落下字
  吾聞齊有清濟濟河以為固卷八九頁九行
  一清案濟河當作濁河戰國䇿校改
  穀有黄山臺卷八九頁十六行
  一清案穀當作縣
  出東大檻山狼溪西狼溪西卷八九頁十七行
  一清案狼溪西三字重文宜衍
  濟水又北逕周首亭西卷八十頁五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濟水又北逕平隂城西卷八十頁十九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今巫山之上有石室卷八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案石室下名勝志引此文有耆老言郭巨葬母處八字今校補
  濟水右迤過為湄湖卷八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案過字衍文
  濟水又東北至垣苖城西卷八十一頁十三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至胡渭校改逕
  宋武帝西征長安令桓遵鎮此故俗人有桓苗之稱卷八十一頁十五行
  一清案桓遵人姓名當從土作垣宋書垣䕶之傳云伯父遵父苗高祖圍廣固遵苗踰城歸降並以為太尉行參軍二人皆從武帝西征故城鎮遂留其名也
  河水自泗瀆口東北流而為蒲卷八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案泗瀆口當作四瀆口見河水注蒲字清之誤河水篇云河水東分濟亦曰泲水受河也然滎口水斷石門不通始自是出東北流逕九里與清水合故泲瀆也自河入濟自泲入淮自淮逹江水逕周通故有四瀆之名也彼文訛泲作沛此又訛清作蒲也
  濟水又逕盧縣故城北卷八十二頁四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濟水又東北與中川水合卷八十二頁九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西北流東逕太原郡南卷八十二頁十二行
  箋曰孫云太原劉宋僑郡一清案東逕二字當倒互黄省曽本校正方輿紀要云劉宋元嘉十年割濟南泰山郡立太原郡泰始三年為後魏慕容白曜所陷魏収地形志云太原郡劉義隆置魏因之是也時又謂之東太原郡
  與漢賔谷水合卷八十二頁十三行
  一清案漢賔谷水方輿紀要作賔溪谷水今校改下同
  與中川合卷八十二頁十五行
  一清案中川下落水字
  濟水又東北右㑹玉水卷八十二頁十七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導源太山朗公谷谷舊名琨瑞溪卷八十二頁十八行
  一清案導源上落水字下谷字重文宜衍
  連樓疊閣卷八十三頁二行
  一清案疊全祖望校改纍
  漢高帝十一年封高色為侯國卷八十三頁八行
  一清案高色史表作高邑
  濟水又東北濼水入焉卷八十三頁十一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濼水出歴縣故城西卷八十三頁十二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濟南郡有歴城縣落城字
  俗謂之為娥姜水也卷八十三頁十四行
  箋曰娥姜一作娥英一清案魏書地形志濟南郡歴城縣有娥姜祠路史云祝阿故縣又有濼水俗呼姜水源有娥英之廟姜字不誤
  極水木明瑟卷八十三頁十九行
  箋曰極下脫一字或是極望一清案依文自足無煩増補
  與濼水㑹自水枝津合卷八十四頁五行
  一清案㑹自水三字衍文
  濟水又東北華不注山卷八十四頁八行
  箋曰脫一逕字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故京相璠曰春秋土地名也卷八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案曰字衍文也字誤當作曰
  西北流至平陸城卷八十五頁四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濟南郡有東平陵縣續志屬濟南國陸字誤當作陵
  俗謂之有城也卷八十五頁五行
  一清案齊乘云東平陵城在濟南東七十五里春秋譚國齊滅之古城在西南龍山相對有當作古
  濟南治也卷八十五頁八行
  一清案濟南下落郡字
  王莽更名樂安郡卷八十五頁十行
  一清案郡字衍文
  而出注巨合水卷八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案而當作西
  濟水又東北合芹溝水卷八十五頁十八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濟水東逕縣故城南漢景帝二年封齊悼惠王子罷軍為侯國卷八十六頁二行三行
  一清案東逕下落菅字史漢表皆作管共侯罷軍誤也管城縣自漢迄隋皆為中牟縣地開王十六年始立管城縣是以班志僅于中牟縣註云筦叔邑續志亦于中牟下云有管城而已罷軍王子必有封邑故非鄉亭可知且屬齊地菅字為是齊乘云菅城在章丘臨濟鎮北記引晉太嵗志以管叔之後封于此齊滅管故其子孫仕齊按書稱致辟管叔古史謂管叔鮮罪大無後管夷吾出自周穆王至夷吾始顯豈管叔之後耶鄭州管城乃管叔所封魯有管邑大夫采地惟齊無管城此即漢之管縣而傳寫致誤于氏之言切而當矣
  水出土穀縣故城西卷八十六頁三行
  一清案土穀漢書地理志作土鼓方輿紀要云土鼓城或訛為土穀城水經注云云此葢世本之繆何足據也
  其水西北流逕楊丘縣故城中卷八十六頁五行
  一清案楊丘漢書地理志作陽丘下同
  又有楊渚溝水逕於陵故城西南西北卷八十六頁十行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作出逄陵故城西南二十里於陵漢縣後魏改曰逄陵魏書地形志濟南郡逄陵縣有於陵城道元葢從其新制書之後人據班志改曰於陵非矣西北字是二十里之訛
  隴水卷八十六頁十四行
  箋曰孫云當作瀧水瀧有籠雙二音一清案隴水字不誤魏書地形志東清河郡繹幕縣有隴水寰宇記淄州淄川縣有籠水古名孝水引輿地志云齊孝婦顔文姜緝籠葢泉則知籠水古名後更為隴耳若作瀧水則是嶺表之昌樂瀧矣孫汝澄之說非也
  萌水出西南甲山卷八十六頁十八行
  箋曰孫云甲山當作萌山一清案方輿紀要云明水亦曰萌水出淄川縣西南夾谷山又云夾谷山一名祝其山又謂之甲山其陽即齊魯㑹盟處萌水出焉濟南府志云甲山在淄川縣西南四十里萌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葢甲山萌水所出而萌山其經流也孫說非是
  抑泉口卷八十七頁一行
  一清案抑泉當作柳泉淄川縣志云柳泉在縣北十五里旁植高柳可飲可憩漢書地理志北海郡有柳泉縣即其地也
  有樂安太守治卷八十七頁十二行
  一清案有當作古孫潛校改
  濟水又東北迤為淵渚謂之平州卷八十七頁十九行
  一清案十三字是注混作經齊乘引此文作平州沉沉是坈之誤今校補
  溼沃側有平安縣故城卷八十七頁二十行
  箋曰溼沃縣名屬千乘郡而平安縣在其次一清案溼沃當作漯沃縣字全祖望校移漯沃之下
  有安平亭卷八十八頁二行三行
  一清案安平當作平安
  世謂之馬昌城此也卷八十八頁五行
  箋曰此也舊本作北也一清案孫潛校改作非也
  濟水又東北逕樂安縣故城南卷八十八頁七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光是縣人卷八十八頁十三行
  一清案後漢書任光傳云南陽宛人落宛字
  縣在濟城北五十里卷八十九頁五行
  一淸案濟城當作齊城
  入濟琅槐東北者也卷八十九頁九行
  一清案入濟山海經作入齊
  今所輟流者惟漯水耳卷八十九頁十五行
  一清案輟當作綴師古註漢書曰綴言不絶也綴流微涓濗注而已輟流則竟絶矣其義非矣
  其一水東流者過乘氏縣卷九十九頁十七行
  一清案乘氏縣下呉琯本有南字
  河水分濟卷八十九頁十八行
  一清案河水當作菏水胡渭校改
  北逕元氏縣故城西卷八十九頁十九行
  箋曰元氏縣孫云與常山别一清案此是戎州己氏邑前漢置己氏縣屬梁國續志屬濟隂郡春秋分記以為即戎伐凡伯于楚丘之地非衛文公所徙之邑元氏是己氏之誤孫汝澄不察云與常山别葢不悟元氏之非矣
  又東北逕梁山城西卷八二十頁八行
  一清案山當作丘
  故地理志風俗記曰卷八二十頁十二行
  一清案志字衍文
  景帝中元五年卷八二十頁十三行
  一清案景帝稱元年又稱中元年二年以至六年改後元年凡中後字下不得别加元字也此不學人所妄添故前後有加元字者悉刪去之
  此乃河濟也尚書有導河濟之說卷八二十頁十六行
  一清案兩河濟俱當作菏澤
  後漢沇州卷八二十一頁八行
  一清案續志兖州山陽郡昌邑刺史治落治字
  城内有沇州刺史河東薛棠像碑卷八二十一頁十行
  一清案棠𨽻釋載此文作季下云表勒棠政言紀薛甘棠之政棠非薛名何焯亦云如此
  次西有沇州刺史茂陽楊叔恭碑卷八二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案茂陽是茂陵之誤兩漢志右扶風有茂陵縣
  從事秦閸卷八二十一頁十五行
  箋曰閸字似誤當作闉一清案𨽻釋載此文作閏
  河水逕其故城南卷八二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案河當作菏
  濟水又東逕漢平狄將軍扶溝侯淮陽朱鮪冢卷八二十一頁十九行二十行
  一清案十八字是注混作經
  水又東逕泥母亭北卷八二十二頁九行
  一清案水上落菏字
  菏濟别名也卷八二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案濟當作澤
  側菏梁柱卷八二十二頁十八行
  一清案菏𨽻釋載此文作荷
  龜龍鳯之文卷八二十二頁十九行
  一清案龜龍下落麟字𨽻釋校増劉昭郡國志補註曰北征記云彭城北六里有山臨泗有宋桓魋石槨皆青石隠起龜龍麟鳯之象與此相似古人制作多如此也
  山陽鉅澤縣卷八二十三頁四行
  一清案澤當作野漢書地理志校
  水南有金鄉卷八二十三頁七行
  一清案下云焦氏山東即金鄉山此落山字
  焦氏山北數山卷八二十三頁九行
  一清案下山字當作里
  有漢司𨽻校尉魯恭卷八二十三頁九行
  一清案魯恭下落冢字金石録校増
  故曰金鄉山卷八二十三頁十行
  一清案此鄉字衍文劉昭郡國志補註引晉書地道記曰縣多山所治名金山山北有鑿石為冢深十餘丈隧長三十丈傍却入為室三方云得白兎不葬更葬山南鑿而得金故曰金山故冢今在或云漢昌邑所作或云秦時其言與西征記異而是注下亦云有冢謂之秦王陵即所謂秦時冡也
  石柱猶存卷八二十四頁二行
  一清案𨽻釋載此文作名件猶存自記云范巨卿碑至今尚在名件二字水經誤也宋時寫本誤以石柱為名件以盤洲之淹博猶不敢妄下雌黄如此
  黄水又東逕任城郡之亢父縣故城西卷八二十四頁六行一清案又東下落南字孫潛校増
  故沛納于稱矣卷八二十四頁二十行
  一清案于作兩即上文所謂濟與泗亂是也
  水軍反走卷八二十五頁一行
  箋曰水軍一作永等即劉永也一清案當作永軍軍字不誤
  後與戰卷八二十五頁二行
  一清案後當作復
  濟水又南逕彭城縣故城東卷八二十五頁十三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縣曰徐調國也卷八二十五頁十七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曰徐故國莽曰徐調寰宇記引班志云故徐國也此文徐調下落故徐二字
  獨母以為異卷八二十六頁三行
  一清案當作孤獨母落孤字
  澤淘東南流卷八二十六頁十七行
  箋曰澤宋本作渾一清案淘當作濤朱氏失箋


  水經注箋刋誤卷三
<史部,地理類,河渠之屬,水經注釋__水經注箋刊誤>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箋刋誤卷四
  仁和趙一清纂
  清水篇
  南流西南屈卷九一頁九行
  箋曰御覽引此作南流屈曲一清案今御覽作西南流屈曲朱氏所引尚失西字
  與神心妙逹卷九一頁十三行
  一清案逹呉琯本作逺
  歴澗流飛清洞觀卷九一頁十四行
  箋曰御覽引此作清泠洞觀一清案流飛御覽作飛流朱氏失引
  亦曰朝陽矣卷九一頁十八行
  一清案當作南陽
  秦昭王越長平卷九二頁三行
  一清案越下落趙字漢書地理志註校補
  有呉溝水卷九二頁九行
  一清案溝當作澤
  東則三十里卷九二頁十行
  一清案東則當作東西名勝志校改
  西則蔡溝入焉卷九二頁十行
  一清案蔡溝當作界溝溝下落水字
  北水上承河内野王縣東北界溝為長明溝卷九二頁十行一清案界溝當作光溝此文互見沁水篇
  故長明溝水東入石澗卷九三頁三行
  一清案故字衍文
  為之蔡溝卷九三頁五行
  一清案為當作謂
  東入呉陂又卷九三頁七行
  一清案又當作水
  陂澤卷九三頁十四行
  一清案陂當作際孫潛校改
  而東周永豐城卷九四頁十五行
  一清案城黄省曽本作塢
  天井固石卷九四頁十七行
  一清案石當作右
  寺十有餘僧卷九五頁二行
  一清案孫潛校本作寺有十餘僧
  世謂焦泉也卷九五頁七行
  一清案世謂下落之字
  穴東卷九五頁十四行
  一清案穴當作次
  即汲水新中鄉也卷九六頁十九行
  箋曰孫云汲水當作汲郡一清曰非也水當作之漢書地理志註校改
  太公甫生於汲卷九七頁五行
  一清案甫𨽻釋載此文作本
  水出西北方上山西倉谷卷九七頁十五行
  一清案方上山名勝志引此作方山上寰宇記衛州
  衛縣下引水經注云方山在衛縣是也元豐九域志衛州汲郡防禦古跡引水經注云方山西有倉谷落有字
  謂之清河卷九八頁九行
  一清案河黄省曽本作口
  惟流逕絶餘目卷九八頁十一行
  一清案姜宸英校本惟作滙餘目下落尚存二字
  曰尚存故東川卷九八頁十二行
  一清案六字衍文
  沁水篇
  沁水即洎水也卷九八頁十四行
  一清案說文洎灌釡也不云是水名寰宇記云沁水出沁州綿上縣覆甑嶺濁漳水注云有湼水西出覆甑山東流與西湯谿水合水出湼縣西山湯谷又東逕湼氏縣故城南縣氏湼水也然則沁水與湼水同源合注洎當作湼
  歴洛出左右近溪卷九八頁十七行
  一清案歴洛孫潛校改作沿歴
  又南入于澤水卷九九頁十六行
  一清案當作濩澤水落濩字下同
  出鹿臺山卷九九頁十七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即陽阿縣之故城也漢高帝七年封下訴為侯國卷九九頁十九行
  箋曰㙔按謝本作卞訴考史漢表並無其人惟琴操云卞和獻玉于楚王封為陵陽侯辭不受退而作歌一清案史記高祖功臣侯表陽河齊哀侯以中謁者從入漢以𭅺中騎從定諸侯侯五百戸功比高胡侯索隠曰陽河縣名屬上黨地理志上黨郡有陽和縣續志同魏書地形志高都郡領縣二高都陽阿二漢屬上黨晉罷後復屬方輿紀要云陽阿城在高平縣南六十里河字是阿字之誤齊哀侯漢表作齊侯其曰齊又是諡而失其姓與是注下訴均為不同下訴當作卞訢河水注云河水又東北逕陽阿縣故城西漢高帝六年封𭅺中萬訴為侯國雖彼文以上黨之陽阿證平原之阿陽出于舛繆然載筆之于書可知陽阿為訴封國與馬班可參同異今漢書侯表多脫誤卞萬互差要是傳寫之訛耳朱氏不察紛紛牽引甚無謂也
  水歴焦燒山東卷九九頁二十行十頁一行
  箋曰焦宋本作燋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作嶕嶢東都賦注云嶕嶢高也若以火作燋燒果何義乎
  即開蹬也卷九十頁一行
  一清案穆天子傳云西絶銒隥即禹貢之岍山馬融本作開山隥郭璞註云阪也玉篇云或作蹬當從古文作隥
  其水東南流逕北卿亭下卷九十頁二行
  一清案卿當作鄉孫潛校改
  東南逕陽泉水卷九十頁三行
  一清案逕黄省曽本作注
  南流逕建興郡而卷九十頁九行
  一清案而當作西孫潛校改
  汾上下卷九十頁十二行
  箋曰汾宋本作沿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作沿流上下落流字
  𫎇籠拔宻竒為翳薈也卷九十頁十三行
  箋曰拔宋本作茂竒宋本作最一清案䝉籠當从艸作蒙蘢竒字義通下云青青彌望竒可翫也是其詞例也
  沁水南逕石門也謂之沁口卷九十頁十五行
  一清案也當作世
  有沁水左逕沁水城西卷九十頁十六行
  箋曰左逕舊本作逕在一清案左逕二字不誤
  源出銅堤山卷九十頁二十行
  一清案堤當作鞮
  自然成者卷九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案者寰宇記引此文作著
  沁水又逕沁縣故城北卷九十一頁十四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河内郡有沁水縣落水字
  南東入沁水卷九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案南東二字當倒互
  出太行之阜卷九十二頁一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葢京氏之所謬耳卷九十三頁五行
  一清案所字衍文
  皇都遷治卷九十三頁十一行
  一清案治當作洛魏孝文帝自代遷洛陽魏書地形志懷州天安二年太和十八年
  絶水出泫氏縣西北陽谷卷九十四頁一行
  一清案陽谷當作楊谷
  今仍號曰白起臺卷九十四頁十行
  一清案號下御覽引此文有之字
  遺壁舊存焉卷九十四頁十一行
  箋曰克家云舊疑作猶一清案舊字不誤
  以封將軍衛青為侯卷九十四頁十二行
  一清案侯下落國字
  其東南流注絶水卷九十四頁十三行
  一清案其下落水字
  水導源縣西北𤣥谷卷九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案章懷後漢書註曰泫氏縣名屬上黨西有泫谷水故以為名𤣥當从水作泫後魏改泫氏縣為𤣥氏然谷名當仍其舊
  丹水又逕二石入北卷九十五頁三行
  一清案入當作人古人字與入相似
  蘋藻冬芹卷九十五頁七行
  箋曰冬字疑誤一清案孫潛云冬釁冬也字不誤
  一水南流于沁也卷九十六頁十三行
  一清案南流下落注字孫潛校増
  自方口東南流卷九十七頁二行
  一清案方口當作枋口
  枝渠左水焉卷九十七頁四行
  一清案水當作出
  城殷殷即是城也卷九十七頁九行
  一清案殷字重文宜衍
  然殷之為名乆矣卷九十七頁九行
  一清案然下落則字
  朱溝又東南注于湖湖水又右納沙溝水卷九十七頁十一行一清案朱溝下落水字湖水下又字衍文
  起祠堂于平陵平之肥牛亭卷九十七頁十六行
  一清案下平字衍文
  沙溝又東逕隰城北卷九十七頁十七行
  一清案沙溝下落水字
  陂水又值卷九十七頁二十行
  一清案值當作直又直下落武徳縣南至滎陽縣北九字全祖望校補方輿紀要懷慶府武陟縣下云沁河在縣東一里自河内縣流入又南逹于河其入河之處名南賈口支流復自縣東北引灌田二千餘頃禹貢錐指曰沙溝即奉溝之下流古濟水由此入河故謂之濟渠沙溝當在今武陟縣界也今懷慶府河内縣東有武徳城又有丹河在府東北二十五里名曰丹口南流三十里入沁河沁水入河之處在武德縣界而為陂水之所直也
  淇水篇
  活水注之卷九十八頁八行
  一清案活水當作沾水全祖望曰漢書地理志上黨郡壺關縣下云沾水東至朝歌入淇此即沾縣所以得名也有沾縣因有沾城魏書地形志樂平縣有沾城是也有沾城因有沾臺晉書誤以沾城為玷城而是注亦譌沾臺為玷臺何超晉書音義從而實之頼有胡梅磵不錯今改正
  東北㑹水卷九十八頁十行
  一清案㑹下落沾字
  又歴之羅城西卷九十八頁十一行
  一清案之全祖望校改三
  東北與女臺水㑹合卷九十八頁十二行
  一清案㑹合義複衍㑹字
  㑹立石堰卷九十八頁十七行
  一清案㑹上落水字
  晉定公二十八年卷九十八頁十九行
  一清案二字衍文竹書紀年校
  魏徙九原西河出軍諸胡卷九十九頁四行
  一清案出軍當作土軍漢書地理志西河軍有土軍縣魏書地形志有吐京郡即土軍也
  太和泉源水卷九十九頁五行
  一清案五字中有脫文太和下是言頓丘郡廢置之由泉源水當連下水有二源
  東南卷九十九頁八行
  一清案東南上落一出二字
  論撰考讖曰卷九十九頁十六行
  一清案論語撰考讖是緯書落語字
  戰國時皆屬于趙男女淫縱有紂之遺風後乃屬晉山嶮卷九二十頁七行八行
  箋曰宋本作晉土嶮舊本作晉王嶮㙔謂晉字屬上句若言土嶮不成文理或是山字乃通一清案朱氏此條可謂亂道土嶮謂土地嶮岨耳地理志云土陿而嶮文理未嘗不成也後魏書崔延伯傳云荆州土險蠻左為冦正與此文土險多冦相證晉字阿誰曽連下讀耶全祖望曰後乃屬晉四字當移在戰國皆屬于趙之上不然三家分晉趙乃在後若云造父之國則又不得云戰國也
  東流南屈至其城東卷九二十頁十二行
  一清案至當作逕
  更出卷九二十頁十三行
  一清案更當作東
  倦後深隍卷九二十頁十五行
  箋曰倦後二字譌誤未詳一清案廣韻淃水囘旋貎經典釋文春秋左氏傳音義曰浚深也倦後當作淃浚
  觀者若思不周賞卷九二十頁十七行
  箋曰疑作苦思一清案若字不誤
  其水更逕朝歌城北卷九二十頁十七行
  一清案更當作東
  惟王芻編草卷九二十一頁七行
  一清案編當作萹郡國志云共縣淇水出劉昭補註云有緑竹草唐韻篇竹草名
  不異毛興卷九二十一頁八行
  箋曰謝云宋本作不異毛注一清案詩地理攷引此文是興字
  即詩所謂源泉之水也卷九二十一頁十行
  一清案源泉詩作泉源
  舊淇水南卷九二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案南當作口
  至淇水口是卷九二十一頁十四行
  一清案是下落也字
  故渠歴楊城北卷九二十一頁十八行
  一清案楊城當作枋城
  東與宛口合卷九二十二頁二行
  一清案宛口寰宇記作菀口下菀水菀城並同
  得舊石沮卷九二十二頁四行
  一清案沮當作浢與逗同榖水注云又校流入石逗是也義與石竇通
  東入白祠陂卷九二十二頁六行
  箋曰宋本作白𣏌舊本作白祀未詳孰是一清案方輿紀要云同山在濬縣西南四十五里其麓綿亘四十餘里形若遊龍高處如龍脊曰龍脊岡龍脊之左有山曰白祀淇水所逕多溢為陂祀字是也
  今更東北注卷八二十二頁十行
  一清案今當作令
  次于雍榆城者也卷九二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案春秋經無城字衍文
  白溝又北左合陽水卷九二十三頁十三行
  一清案陽水當作蕩水亦曰湯水方輿紀要大名府内黄縣下云湯水在府西南自河南湯隂縣流入縣境合洹水入于衛河一名黄雀溝互見湯水注
  縣有黄澤者卷九二十三頁十四行
  一清案者下落也字
  世謂之義陽郭卷九二十三頁十七行
  一清案後漢書光武帝紀作羛陽章懷註云羛陽聚名羛與義同詳本卷
  白溝又北逕高城亭東又洹水從西南來注之卷九二十三頁十九行
  一清案東又二宇當倒互
  應劭曰縣故城魏武侯之别都也卷九二十三頁二十行
  一清案漢志註引應劭語無縣故城三字當移在應劭曰之上縣故城上又落魏字
  清河水東北逕信鄉西卷九二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案信鄉下落縣故城三字以河水篇注參校
  王莽之河平亭也卷九二十五頁二十行
  一清案河平漢書地理志作平河
  漢桓帝延和元年卷九二十六頁十一行
  一清案延和當作建和
  清河又東北逕東武城故縣城西卷九二十六頁十七行
  一清案縣故城卷中恒有故縣二字當倒互
  清水北逕廣川縣故城南卷九二十七頁七行
  一清案水當作河
  縣有長河為流卷九二十七頁七行
  一清案縣下落中字以漢志校補
  今亭在縣東如此水濟卷九二十七頁十一行
  箋曰如當作而一清案如往也之也此當作北如北言自東往北也古𫝊如而字通用然非所論于此也
  王莽更名之曰治修卷九二十七頁十六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作修治
  左與黄漳板津故瀆合卷九二十七頁十七行
  箋曰板津宋本作枝津一清案黄漳當作横漳即衡漳也朱氏失箋
  地理志之臨樂縣故城也卷九二十八頁九行
  箋曰之疑作云一清案之字不誤
  又東逕于樂陵郡北卷九二十八頁十三行
  一清案于字衍文
  又東轉逕宛鄉故城南卷九二十八頁十四行
  一清案方輿紀要順德府任縣有宛鄉城云本漢南欒縣地後為閑廐之所謂之宛鄉志云石勒置縣于此又改為清苑縣後魏時廢魏書地形志任縣有苑鄉城宛鄉當作苑鄉下落縣字
  溝上承無棣溝卷九二十八頁十五行
  一清案上溝字當作瀆即上枝瀆也
  河間獻王卷九二十八頁十八行
  箋曰舊本作靖王一清案史表是獻王而漢書景十三王傳河間嗣王亦無諡靖者
  王莽之逆河亭巻九二十九頁八行
  一清案逆河漢書地理志作迎河莽多忌諱故以逆為迎也
  漢文帝後元年中封孝文后兄子彭祖為侯國卷九二十九頁八行
  一清案文帝當作景帝與下竇廣國之封其誤同年字以後文校衍
  清河又北逕皮城東左㑹譚地别瀆謂之合卷九二十九頁十行十一行
  箋曰地宋本作池一清案北逕二字當倒互譚地是滹沲之誤謂之合下落口字此文當與濁漳水篇注參校
  又東北逕浮陽縣西卷九二十九頁十三行
  一清案逕當作過
  河東北卷九二十九頁十四行
  一清案河上落清字
  東北逕高城縣之宛鄉城北卷九二十九頁十八行
  一清案高城漢書地理志作高成宛鄉當作苑鄉
  又東逕章武縣之故城卷九二十九頁十八行
  一清案故城下落北字孫潛校增
  魏氏土地記曰卷九三十頁一行
  一清案氏字衍文
  應劭曰浮縣浮水所出卷九三十頁六行
  一清案縣當作陽
  清河又北逕浮陽故城西卷九三十頁八行
  一清案浮陽下落縣字
  更封騎將軍平鄉侯劉歆為侯國卷九三十頁九行
  一清案驍騎將軍劉歆見後漢書岑彭傳落驍字
  又東北□沲别瀆注焉卷九三十頁十行
  一清案□字誤寫當作滹後並同
  又東北逕窮河邑南卷九三十頁二十行
  一清案逕當作過
  東北至泉周縣北入滹沲水經曰笥□泉周縣東南與清河合者目下為清河下邑也卷九三十一頁二行三行
  箋曰曰當作白□當作溝一清案曰字不誤目下之下衍文沽水篇經云又東南至雍奴縣入笥溝又東至泉州縣與清河合此即酈氏所稱經曰者也本文東北至泉周縣北入滹沲水經曰笥溝下落至字連下讀若依朱氏所云曰作白不知燕趙之境有白溝亦有笥溝而無白笥溝其誤審矣
  又東泉周泉出焉卷九三十一頁四行
  箋曰泉當作縣一清案孫潛校改作水泉周水即泉州渠魏書武帝紀鑿渠自呼沲入派水名平虜渠又從泃河口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詳見沽水注中朱氏改泉周縣非是
  蕩水篇
  盧林四王起事曰卷九三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案隋書經籍志晉四王起事四卷晉廷尉盧綝撰林當作綝
  廣雅稱獄犴也卷九三十二頁三行
  一清案稱全祖望校改牖
  其水道源里山北谷卷九三十二頁十行
  一清案里山當作黒山見清水注
  淇水又東卷九三十二頁十三行
  一清案淇水當去水傍作其即長沙溝水也非出隆慮之淇水
  東北至内黄澤右入蕩水卷九三十二頁十五行
  一清案郡國志曰内黄縣有黄澤内黄縣名非澤名澤當作縣
  水又逕内黄城南卷九三十二頁十六行
  一清案水上落其字又下落東字
  洹水篇
  縣有黄水卷九三十三頁三行
  一清案黄水御覽玉海引隋圖經並作黄華水下同
  黄華谷地崖山高十七里卷九三十三頁四行
  箋曰地宋本作北一清案山隋圖經作上
  出林慮川北澤中卷九三十三頁十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川當作山
  又東北出山逕鄴縣南卷九三十三頁十三行
  一清案逕當作過
  連逕殷墟北卷九三十三頁十四行
  一清案連當作東
  自奄遷于此遂曰殷卷九三十三頁十五行
  一清案此遂全祖望校改北䝉
  北逕東明觀下卷九三十三頁十七行
  一清案北下落水字下南水字可證
  碧林浦側可遊意矣卷九三十四頁五行
  一清案浦側當倒互作側浦意當作憩
  其水際其西卷九三十四頁五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其水當加水作淇淇水經云屈從縣東北與洹水合是也
  東北逕女亭城北卷九三十四頁八行
  一清案東北上落又字
  又東逕鸕鷀陂卷九三十四頁九行
  一清案鸕鷀陂下名勝志引此文有黄衣水注之五字今校増
  縣南角有斥丘卷九三十四頁十二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魏郡斥丘縣應劭曰斥丘在西南落西字
  又屈逕其北城卷九三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案北城當作城北
  石遵自孚城北入斬張豹于安陽是也卷九三十四頁十七行一清案孚城當作李城張豹當作張豺方輿紀要云晉永和五年石虎没其下張豺擅命虎子遵時出鎮關右至李城舉兵趨鄴晉書載記作季城誤也
  左側則溝出焉卷九三十四頁十九行
  一清案則當作白
  濁漳水篇
  發鳩山之漳水焉卷十一頁六行
  一清案之漳水焉四字衍文
  梁水出南梁山卷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案出南二字當倒互
  北流至長子縣故城南卷十一頁十八行
  一清案至當作逕
  鄭取屯留尚子沮卷十一頁十九行
  箋曰沮一作泹疑作則一清案非也葢是湼字之誤
  屈從縣東北流注卷十二頁一行
  一清案注字衍文
  陶水南出南陶北流至長子城東卷十二頁二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南陶當作陶鄉魏書地形志長子縣羊頭山下有神農泉北有穀關即神農得嘉穀處有泉北流至陶鄉名陶水合羊頭山水北流入濁漳是也至當作逕
  絳水西出穀逺縣東發鳩之谷謂之絳水卷十二頁六行一清案之字當移在發鳩之上全祖望云謂之絳水四字誤文宋槧本是又有一水今校正胡東樵不識因以濫水為絳水之源大非
  故留子國也卷十二頁八行
  一清案子當作吁
  故桑欽云絳水屯留西南卷十二頁十行
  箋曰孫云水下當有逕字一清案漢書地理志注是出字
  陳水注之卷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案陳當作涷說文校正
  水出西發鳩山卷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案出西二字當倒互
  封景丹尚子為侯國卷十二頁十二行
  一清案尚子二字當倒互後漢書景丹傳校
  入關從水章聲也卷十二頁十六行
  一清案關當作河章當作東說文校正
  漳水逕壺關縣故城西卷十二頁十七行
  一清案漳水下落又東北三字孫潛校増
  與鞮水合卷十三頁一行
  一清案當作銅鞮水落銅字
  出八持山卷十三頁二行
  箋曰八持當作八特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西北好松山卷十三頁四行
  一清案西北下落出字
  東南注于銅鞮卷十三頁六行
  一清案銅鞮下落水字
  銅鞮水又東南流逕頃城西卷十三頁十四行
  箋曰頃一作項一清案朱氏下文既引後魏地形志長子有頃城而此又云一作項何無定見也
  銅鞮又南逕胡邑西卷十三頁十六行
  一清案銅鞮下落水字
  又東北過屯留縣潞縣北卷十三頁十九行
  箋曰謝兆申云宋本無屯留縣三字一清案全祖望曰謝耳伯所見是誤本非真宋本也上文注云壺關在屯留東不得先壺關而後屯留則經文以屯留置壺關之後明矣道元所以糾之奈何謂經無此文乎但今本屯留縣下脫去南字耳
  鄣固山泉卷十四頁四行
  一清案鄣固上落評字全祖望校増
  鬻水與軍入絹匹水二石卷十四頁四行
  箋曰入宋本作人一清案人古字與入相似然此是入字不是人字十六國春秋亦作入
  佗大川卷十四頁六行
  一清案佗上落無字何焯校増
  縣北對故壁臺卷十四頁八行
  一清案臺壁地名在今潞城縣北魏書地形志并州漢晉治晉陽晉末治臺壁是也二字當倒互下並同
  漳水于是左右黄須水卷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案左右全祖望云當作左合
  土離兵害卷十四頁十三行
  箋曰離宋本作罹一清案方言羅謂之離易小過飛鳥離之義自通也
  有洹水西出覆甑山卷十四頁十六行
  一清案洹當作湼
  出湼縣西山湯谷卷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東與白雞卷十四頁二十行
  一清案白雞下落水合二字孫潛校増
  又東南與武鄉水㑹焉水源出武山卷十五頁一行
  一清案與字衍文武山當作武鄉山晉書載記云石勒居武鄉北原山下是也
  西南與鞸鞈白壁二水合卷十五頁三行
  一清案鞈當作鞳壁當作璧黄省曽本校
  水流西北出隠室山卷十五頁五行
  一清案流當作源
  東南注横水卷十五頁六行
  箋曰克家云疑作湼水一清案非也即上文黄水耳
  倉石水入焉卷十五頁八行
  一清案石當作谷下同
  方乃自津山頂卷十五頁十四行
  一清案津當作臻
  即庚眩墜處也卷十五頁十五行
  箋曰庚眩未詳或當是爰眩之譌地志所謂猨眩之岸也一清案閻若璩云晉書庾衮傳衮字叔褒適林慮山石勒來攻乃相與登大山頭而田于其下将收穫命子怞與之下山中塗目眩瞀墜崖而卒殆是即庾衮眩墜處也朱氏不知妄為附㑹亦由未記晉書耳
  又注於蒼溪水卷十五頁二十行
  一清案蒼當作倉即倉谷溪水也
  又東過武安縣卷十六頁二行
  一清案武安縣下落南字以清漳水經文參校補
  漳水于縣東清水自涉縣東南來注流之世謂決入之所謂交漳口也卷十六頁三行四行
  箋曰謝云宋本漳水下有逕字一清案漳水于縣東自足成文不煩添補清水當作清漳水注流當倒互作流注下謂字當作為
  又東汗水注之卷十六頁八行
  箋曰汗宋本作泝一清案史記項羽本紀羽使蒲將軍日夜引兵渡三户軍漳南與秦戰羽悉引兵擊秦軍汙水上徐廣曰在鄴西索隠曰汙音于郡國志鄴縣有汙城劉昭補註引水經注證之泝字非也
  里中作十二墱卷十七頁四行
  一清案御覽引此文里中上有二十字今校補
  東出石竇下注之湟水卷十七頁二十行八頁一行
  一清案䂖竇下落堰字地形志校補湟水當作洹水
  屈柱趺瓦卷十八頁四行
  箋曰屈柱似是屋柱之譌一清案屈柱曲柱也與趺瓦字對趺瓦今所謂筒瓦其形半圓
  今鄴西臺是也卷十八頁九行
  一清案當作鄴西三臺落三字
  其中曰銅臺卷十八頁九行
  箋曰謝云銅下當有雀字一清案通鑑注引此文無其字宜衍
  石虎更増二犬卷十八頁十七行
  一清案通鑑注引此文石虎上有其後二字今校補
  南則金雀臺卷十八頁二十行
  一清案金雀當作金虎事見魏書武帝紀李善文選魏都賦注云銅雀園西有三臺中央銅雀臺高十丈有屋一百一間亦曰中臺南有金虎臺高八丈有屋一百九間亦曰南臺北則氷井臺亦高八丈亦曰北臺有屋一百四十五間上有氷室室有數井藏氷及石墨又有乘窖及鹽窖其言三臺名義制度詳晰如此温飛卿有金虎臺詩云碧草連金虎青苔蔽石麟初學記引陸翽鄴中記作金獸臺時避虎諱故作獸而劉逵文選注曰南有金鳯臺則誤也劉獻廷廣陽雜記曰方聲逺云考鄴都三臺碑記銅雀已没水中氷井尚餘其半金鳯上有真武閣乃獨存耳按齊文宣本紀天保九年八月改銅雀曰金鳯金武曰聖應氷井曰崇光則金鳯銅雀一也何以碑記之訛若此唐人避諱故以虎為武
  又有粟窖及監卷十九頁三行
  箋曰監疑作鹽一清案李善文選注作鹽窖黄省曽本作盬窖此落窖字
  呪當為河伯婦卷十十頁五行
  箋曰呪字誤史記作云是當為河伯婦一清案廣韵呪詛也通作祝書無逸厥口詛祝疏云以言告神謂之祝不當引史記以相難也
  溢水入焉卷十十頁十八行
  一清案溢當作濫濫水見前壺關縣注
  鄴師邯鄲師於平陽者也卷十十一頁三行
  一清案鄴師下落敗字寰字記云臨漳縣有平陽故城孫之騄考定竹書曰今本無之
  白渠水水出魏郡武安縣欽口山卷十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案水字重文宜衍
  又東與拘潤水合卷十十一頁十三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云拘澗水東北至邯鄲入白渠潤字誤
  互相纒靡卷十十二頁十六行
  一清案靡黄省曽本作縻
  言覃漳水横流也卷十十三頁三行
  一清案覃字衍文孔安國傳云漳水横流入河
  漢元帝元康三年卷十十三頁四行
  一清案元帝當作宣帝别見淇水館陶縣注中
  又考史記同卷十十三頁十二行
  箋曰孫云史記二字疑誤一清案史記當作漢書葢曲周置縣與酈商封國班史志傳異文耳
  在縣市補履數年卷十十三頁十四行
  一清案列仙傳作數十年落十字
  衡漳又北逕巨橋祗閣西卷十十三頁十五行
  一清案祗當作柢柢閣即邸閣也柢邸字通
  服䖍曰巨橋倉名鉅鹿水之大橋也卷十十三頁十七行
  一清曰按史記殷本紀裴駰集解引服䖍曰巨橋倉名許慎曰鉅鹿水之大橋有漕粟也則鉅鹿水之大橋本叔重說今補此三字
  今河内北共山卷十十四頁十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河内郡共縣下云北山淇水所出清水注云共縣故城即共和故國共山在國北所謂共北山也北共二字當倒互
  降讀如城降于齊師之降葢周時國于地者卷十十四頁十二行一清案城當作郕此春秋之郕國也地上落此字
  故改之共耳卷十十四頁十三行
  一清案之當作云
  又今河所從卷十十四頁十三行
  一清案從當作徙
  共縣故本共和之故國卷十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案上故字衍文
  不惡降而更稱卷十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案不下落因字
  但是水導源共出北卷十十四頁十九行
  箋曰出宋本作山一清案當作共北山
  𤣥因欲成降議卷十十四頁二十行
  一清案議當作義
  乃書有過降之卷十十五頁五行
  一清案之下落文字
  八牧代絶卷十十五頁八行
  一清案牧當作枝漢書叙傳云北亡八支
  猶謁斯廟為銅馬劉神寺卷十十六頁四行
  箋曰謁當作謂一清案𨽻釋載此文作揭
  其水與隅醴通為衡津卷十十六頁七行
  一清案隅當作湡寰宇記邢州龍岡縣下云湡水一名澧水說文音隅師古音耦
  其一水北出逕縣故城西卷十十七頁一行
  一清案逕縣當作經縣郡國志經屬安平國地理志堂陽縣下云嘗分涇縣即經縣也
  葢變引葭之名也卷十十七頁四行
  一清案引葭漢書地理志作列葭
  今於故縣城南卷十十七頁六行
  一清案故縣二字當倒互
  長蘆水又東逕九門波卷十十七頁八行
  箋曰謝云宋本作坡一作城一清案通鑑注引此文作九門陂一統志九門故城在藁城縣西北本戰國時趙邑漢置九門縣屬常山郡後漢至晉因之後魏徙常山郡治此北齊縣廢陂在縣境故即縣以名之
  又東逕扶都縣故城南卷十十七頁九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信都國有扶桞縣都字誤
  封冦恂子楫為侯國卷十十七頁十行
  一清案楫後漢書作損
  城南有獻帝南巡碑卷十十七頁十六行
  一清案是後魏獻文帝落文字
  及北流卷十十八頁十五行
  一清案及當作又
  屈逕陳餘壘而卷十十九頁三行
  一清案而當作西
  王莽更之曰申苗者也卷十十九頁八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作暢苗申字誤
  白渠水又東南逕開縣故城北卷十十九頁十四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常山郡有關縣方輿紀要以為即春秋之欒也哀公四年齊國夏伐晉取欒葢欒武子之封邑矣漢以為關縣建武中以張汛為常山關長即斯縣也開字誤
  封許瘈為侯國卷十十九頁十八行
  一清案瘈史記侯表作瘛
  昔漸離擊筑傳工卷十十九頁十八行
  一清案當作高漸離落高字傳工當作傭工史記校正
  有武亭卷十二十頁二行
  一清案當作敬武亭落敬字
  白渠又東卷十二十頁三行
  一清案白渠下落水字
  地理志曰大白渠東至曲陽入洨河者也卷十二十頁四行一清案班志原文是東南至下曲陽入斯洨河今補三字
  于藁縣之烏子堰卷十二十頁十三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真定國有槀城落城字
  白渠泜水又東逕曲陽城北卷十二十一頁十一行十二行
  一清案泜當作枝曲陽上落下字此是鉅鹿之屬縣
  尋求父老不得卷十二十二頁五行
  一清案父老何焯校改老父
  逶迤東北注謂之九爭卷十二十二頁七行
  一清案九峥之名亦見濡水注此水逶迤屈曲似之故同其稱當从作峥
  引葭水注也卷十二十二頁八行
  一清案也當作之方輿紀要校
  淵之西南之側水有武强縣故治卷十二十三頁一行
  一清案西南下之字衍文
  俗名之東相卷十二十三頁十三頁
  一清案名之下落曰字呉琯本校増
  别出北卷十二十三頁十七行
  一清案名云衡漳于縣無别出之瀆北下落瀆字
  縣北者卷十二十三頁十八行
  一清案縣上落出字
  溝水自始決水也卷十二十三頁二十行
  箋曰始宋本作此一清案溝水當作瀆水即滹沱故瀆也下水字當作入
  魚釣隠身卷十二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案魚劉昭郡國志補註引決録注作漁
  舊溝又東逕修市故城北卷十二十四頁十九行
  一清案溝當作瀆
  循縣卷十二十五頁三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勃海郡有修縣應劭曰音條循字誤下並同
  分為二川北逕弓高城西卷十二十五頁八行
  一清案分為二下落一字孫潛校増
  謂之陽決口卷十二十五頁十行
  一清案決當作津
  樂成縣故城南卷十二十五頁十一行
  一清案樂成兩漢為河間國治至桓帝始加陵字此文尚仍舊稱說見下
  漢文帝别為國卷十二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案漢文帝下黄省曽本有二年字考漢志良是
  漢宣帝封子開於此卷十二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案宣帝是章帝之誤
  故加陵曰樂陵也卷十二十五頁十七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此三字縣也是水經特筆以見縣本以樂成陵三字結名與史志可參異同隂溝水篇有樂成陵令許嬰碑
  衡津又東逕建成縣故城南卷十二十六頁一行
  一清案津當作漳
  衡漳又東右㑹楊津溝水卷十二十六頁五行
  一清案楊當作陽
  自澤水東逕阜城南卷十二十六頁六行
  一清案澤水呉琯本作枝水亦誤當作溝即陽津溝也
  王莽更名吾城者卷十二十六頁七行
  一清案者下落也字
  又東北入清河卷十二十六頁十行
  一清案入胡渭校改合
  東北注之卷十二十六頁十一行
  一清案東北上落浮水二字全祖望校補
  東北逕參后亭卷十二十六頁十五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勃海郡有參户縣后字誤下同
  清漳亂而東注于海卷十二十七頁一行
  一清案清漳上落與字
  清漳水篇
  大黽谷卷十二十七頁三行
  一清案黽字誤當作□漢書地理志北地郡有大□縣師古曰□即古要字是注亦云大要谷可互證也
  清漳出揭戾山卷十二十七頁五行
  一清案揭當作謁
  舊名清漳縣卷十二十七頁八行
  一清案縣字衍
  東南注南水卷十二十七頁十四行
  一清案注下落于字方輿紀要校増
  訪梁榆之虛郭卷十二十七頁十八行
  箋曰謝云宋本作虛鄣一清案寰宇記是郭字通鑑註引此文同
  桓亦云卷十二十七頁十九行
  箋曰桓字誤似是松字謂袁松也一清案全祖望云非也葢是袁豹
  漳水于此有涉之稱名因地變也卷十二十八頁六行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作有涉河之稱葢名因地變也増二字





  水經注箋刋誤卷四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箋刋誤卷五
  仁和趙一清纂
  易水篇
  猶王興之五子也卷十一一頁十二行
  一清案猶全祖望校改即
  觸目怡情卷十一一頁十六行
  一清按怡情黄省曾本作栖情
  取暢林木卷十一一頁十七行
  箋曰木一作水一清按木字不誤
  水源西出廣昌鄉縣之樊石山卷十一一頁二十行
  一清按鄉字衍文
  易水又東逕武陽南卷十一二頁三行
  一清按武陽下落城字孫潜校増
  易水逕故安城南外東流卷十一二頁八行
  一清按下云今水被城東南隅城南之南當移在東字下
  事明經證卷十一二頁八行
  一清按明經二字當倒互
  今水破城東南隅卷十一二頁九行
  一清按破當作被
  易水逕出范陽縣故城卷十一二頁十五行
  一清按出字衍文故城下落南字
  王莽之通順也卷十一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作順隂
  出故安縣西北窮獨山卷十一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東西北注濡水卷十一二頁十九行
  一清按北黄省曾本作流東西字亦誤當作東南
  昔燕丹納田生之言卷十一三頁二行
  箋曰生宋本作光一清按王楙野客叢書曰先生之語古亦有單稱一字者叔孫通與諸弟子共為朝儀曰叔孫生真聖人也梅福曰叔孫先非不忠也又觀張釋之龔遂等𫝊所謂王生結襪公卿數言鄧先皆此意也田光為時所尊貴戰國䇿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酈故曰田生也朱氏欲改生為光殆未識斯義耳
  俱在罡阜之上卷十一三頁三行
  箋曰罡當作岡一清按罡岡音同通用注例作罡字
  上邪而下方卷十一三頁三行
  一清按邪孫濳校改衺
  左右百歩一釣臺卷十一三頁十一行
  一清按名勝志引此文作有二釣臺今補正
  南北如減卷十一三頁十六行
  一清按御覽引此文作加黄省曾本亦是加字
  即此臺卷十一三頁十七行
  一清按御覽引此文作即斯臺也今補正
  北有蘭馬臺卷十一三頁十七行
  一清按御覽引此文作北有小金臺臺北有蘭馬臺今補正
  尚𫝊鐫刻之名卷十一四頁五行
  一清按名字誤全祖望曰當作石
  又東得白楊水口出遒縣之西山白楊嶺下卷十一四頁十二行十三行
  箋曰孫云口疑作水一清按口字不誤出上落水字之字衍文
  西南南流與石泉水㑹卷十一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南字重文宜衍
  石上赤土又髙一丈四壁直立上廣四十五步卷十一四頁十八行
  一清按丈字衍文四當作匹直立當倒互說文匹四丈也小爾雅倍兩謂之匹孫濳云以栁僉鈔本校正
  故俗有并溝之稱矣卷十一五頁二行
  一清按矣黄省曾本作焉
  許慎曰濡水入深深渠卷十一五頁六行七行
  箋曰許氏說文云濡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漆涑一清按此條不誤說見下
  南濡北易至涿郡范陽縣㑹北濡又並亂流入淶卷十一五頁九行
  箋曰古本作亂流入沫疑此沫字當作涑字說文可據呉本改作入淶一清按上條本文不誤此條吳琯本改沫為淶是也說文漆水出右扶風杜陵岐山東入渭一曰入洛不聞别有涿郡之漆也又說文涑□也從水束聲河東有涑水速侯切又洓小雨零貎從水束聲所責切初不云是水名至廣韻集韻始云水名在此地盖承誤本說文東入漆涑之語而為之辭檢說文淶字云水起北地廣昌東入河從水來聲并州浸漢志代郡廣昌縣下云淶水東南至容城入河過郡三行五百里并州浸方輿紀要云郡三謂代上谷涿也溙水不經上谷三郡代涿勃海紀要亦誤水經巨馬河篇云河出代郡廣昌縣淶山注云即淶水也又云淶水上承故瀆于逎縣北垂重源再發結為長潭自成淵渚謂之巨馬河亦曰渠水是篇注云濡水合渠許慎曰濡水入深深渠二號即巨馬之異名正與彼文相照泲水篇有源源水沁水篇有驫驫水泗水篇有涓涓水獲水篇有淨淨溝是其名例矣故知道元所見之說文與世本大異古漆字似淶字𨽻續云地皇侯鉦書七作來韓勅碑書漆作□是其明證若涑字又漆字重文𫝊寫之訛朱氏不察反致疑于酈注之深深渠吳本改正之淶水真所謂身入酒國以不狂為狂者也
  東逕容城縣故城北卷十一五頁十行
  一清按東逕上落巨馬水又四字全祖望校補
  壑逹洞開卷十一六頁十行
  一清按壑當作豁
  歴逕荆陘北卷十一六頁十一行
  一清按逕字誤黄省曾本作送寰宇記引九州記曰送荆陘在易縣西南三十里即荆軻入秦之路也
  俗又謂水為武遂津卷十一六頁十六行
  一清按謂下落是字名勝志校増
  孝成十九年趙與燕易卷十一六頁十七行
  一清按孝成下落王字趙與燕易下落土字史記校補
  東南流出長卷十一七頁四行
  一清按長下落城字孫濳校増
  北新城縣東二十里有有樊輿亭卷十一七頁八行
  箋曰克家云有字或作東一清按何焯云衍一有字
  渥水注之卷十一七頁十三行
  一清按寰宇記引此文作泥下大泥澱小泥澱並同泥即□之省與渥相似
  水南流注易水卷十一七頁十四行
  一清按水上落其字
  謂之渥同口卷十一七頁十五行
  一清按寰宇記晏元獻公類要引此文皆作泥洞口
  水側有渾渥城卷十一七頁十五行
  一清按渾渥城當作渾泥城金泰和四年改渾渥城為渥城縣與隋人之置毛州之誤正同
  易水出北新城城北卷十一七頁十六行
  一清按下城字當作西孫潛校改
  今者地壁夷平卷十一八頁二行
  一清按地當作城即易京城也
  即瓚所堡也卷十一八頁四行
  一清按堡當作保
  闞駰稱太子子丹卷十一八頁七行
  一清按黄省曾本作燕太子丹今校正
  燕太子稱荆入秦太子與知謀者卷十一八頁八行九行
  箋曰謝兆申云宋本無燕太子稱以下十三字當刪之一清按此亦妄說也燕太子當作燕丹子渭水注引燕丹子曰秦王為機發之橋盖襲用其說也風蕭蕭之歌高漸離宋如意之事皆出于燕丹子故知耳伯之非荆下落軻字
  宋如意知之卷十一八頁十二行
  一清按知黄省曾本作和
  又東過束州縣南東入于海卷十一九頁二行
  箋曰按漢地理志束州亦屬勃海郡古本作泉州誤也孫云束州縣在今河間縣境内一清按黄省曾本作泉州字不誤也沽水篇經云又東南至泉州縣與清河合東入海注云清淇漳洹𣸦易淶濡沽滹沱同歸于海則是易水亦至泉州合清河入海也漢志泉州縣屬漁陽郡今通州武清縣地正直沽入海之處方輿紀要曰樂史云易水有三源流經易州南三十里者曰中易水出州西北三十里窮獨山者謂之濡水亦曰北易水出州西南六十里石獸岡者謂之雹水亦曰南易水中易水流經定興縣西亦謂之白溝河淶水縣之拒馬河流合焉又東經安肅縣北及容城縣北濡水流合焉所謂北易水也又經新城縣南亦曰拒馬河歴雄縣及順天府覇州之北又東經東安縣及永清縣南入武清縣之三角淀又東南至小直沽與衛河合逹于海此易水之東出者也其南易水即雹水也自安肅容城縣南又東南經安州北東至雄縣亦名瓦濟河又東歴河間府任丘縣覇州之保定縣文安縣南引而東合于滹沱河注于海此易水之别出而東南流者也盖易水之源並出于易州而其流自不相亂或曰易水或曰故安水則推其本而言之也或曰拒馬河或曰白溝河則從其流而言之也或曰滋河或曰沙河唐河則因其所滙之川言之也或又曰易水本無正流附合支川以逹于海故自漢以來言易水源流多未得其詳云宛溪之言可稱明白了當水經未嘗兼叙南易道元從而釋之與經文有如枘鑿之不相入朱氏改泉州為束州以為易水既流經勃海文安與束州相近不應又改途北出至漁陽郡之泉州也經注不明致有斯蔽妄以疑意改竄舊文有識之士深所不取
  𣸦水篇
  又東泉水注之卷十一九頁十五行
  一清按泉水上落莎字
  水中自源南注𣸦水卷十一九頁十七行
  一清按上云亭在南原上此當是中原源字不從水中自二字當倒互
  則名不因靈王卷十一十頁一行
  一清按靈王上落武字
  車駕沿革卷十一十頁七行
  箋曰沿革字未詳一清按是沿泝之訛
  川有一水卷十一十頁十一行
  一清按准下滙川三合之文一當作二
  雖川三合卷十一十頁十二行
  一清按雖字誤全祖望曰當作滙盖與嘉牙川水合流也以是知上文一水當是二水之訛
  起御坐于松園建祗洹于東圃東北二靣岫嶂髙深卷十一十頁十六行十七行
  箋曰古本云起御坐於松園建祗洹東圃北二靣岫嶂高深謝兆申云宋本無東字疑當作建祗洹園東北二靣云云一清按本文無誤字朱氏乃引古本誤文以相証何也若如謝說文義豈可通乎
  峽右山則有祗洹精廬卷十一十一頁二行
  一清按則當作側
  分石飛懸水一匹有餘卷十一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按水字衍文
  又東流歴山卷十一十一頁十三行
  一清按寰宇記引此文作歴鴻山落鴻字
  兼縣上所拯也卷十一十一頁十五行十六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上當作土拯當作極
  水出中山城之西如北卷十一十一頁二十行
  箋曰謝云宋本無如字一清按如往也言自西往北也
  側水銳山卷十一十二頁一行
  一清按寰宇記引此文作側而銳上今校正
  故曰中人山也卷十一十二頁五行
  一清按中人山誤當作中山城
  名堯始城卷十一十二頁八行
  一清按路史餘論曰望都城東有堯故城俗呼為堯姑城姑故音同始字誤也後同
  但苦其不東觀矣卷十一十二頁十行
  箋曰謝云其不矣三字疑有脱誤一清按無脱誤也謝說非
  水出中山城北郎中阜下卷十一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郎中當作郎山
  然于城非西在卷十一十二頁十五行
  箋曰在疑作北一清按西在二字當倒互孫說非
  世謂之京卷十一十三頁五行
  一清按京下落陵字陵亦丘也
  南對漢頃王陵卷十一十三頁五行
  一清按頃王上落中山二字
  是城西平城之地泉湧而出卷十一十三頁十四行
  一清按於文是城之西北平地泉湧而出孫濳用栁僉鈔本校正
  駰所說此則非也卷十一十四頁三行
  一清按此全祖望校改北
  城北去山五里卷十一十四頁七行
  一清按山上落堯字
  然則俗謂之都香山卷十一十四頁八行
  一清按都山以堯母慶都得名香字衍文盖不學人有聞于都梁之為香而妄加之也
  周同姓卷十一十五頁六行
  一清按周同姓下當接下十三行周之衰也至十四行築城以固之三十字錯簡于此
  周之衰也築城以固之卷十一十五頁十三行十四行
  一清按三十字是錯簡當移在前六行周同姓下此處當移十六頁七行昔耿伯昭至九行盧水池二十六字錯簡于此
  故城北藉水以取名矣卷十一十五頁十八行
  一清按北當作地
  際水有漢王故宫處卷十一十五頁十九行
  一清按漢下落中山二字初學記引此文校增
  為刹利靈圖卷十一十六頁三行
  一清按刹利二字當倒互孫潛校正
  今府榭猶𫝊故制卷十一十六頁七行
  一清按故制下當接九行自漠及燕中間昔耿伯昭至盧水池二十六字錯簡當移在前十五頁十二行治水南盧奴縣之故城下
  自漢及燕卷十一十六頁八行
  一清按漠全祖望校改漢謂漢中山國及後燕也
  水出洛光涓卷十一十六頁十五行
  一清按涓當作溝名勝志引此文校改
  受胡泉卷十一十七頁三行
  一清按受上落水首二字
  又東逕安喜縣南卷十一十七頁八行
  一清按逕當作過
  沙息壤加以城池板築既興卷十一十七頁十六行
  箋曰謝云宋本作加以城地一清按謝改池為地是也云加以城地則誤矣加字屬上讀以城上落重字當作沙息壤加重以城地板築既興沙息壌加者謂水漂沙去用成沃壤若連下讀則沙息壤三字如何成文
  有舊盧奴之鄉也卷十一十七頁十七行
  一清按有當作古
  趙靈王卷十一十九頁二行
  一清按靈王上落武字
  俗名之曰濁鹿羅地地不逺卷十一十九頁四行
  箋曰羅地地字有脱誤未詳一清按羅與邏通遮邏也濁鹿邏如魏書章武王融𫝊白牛邏之類又趙郡王幹𫝊云以驛邏無兵盖戍守之别名也上地字當作城
  方數里卷十一十九頁七行
  一清按方下落廣字名勝志引此文校増
  至若孌童丱角卷十一十九頁八行
  箋曰古本作孌童丱及當是丱少之譌吳改作丱角一清按孫潛校改丱友不如楊慎引此文作丱女為善
  博水又東逕自隄亭南卷十一十九頁十五行
  一清按自名勝志引此文作白
  世代又逺卷十一二十頁三行
  箋曰謝云宋本又作云疑作久一清按又字為是
  湍水于城北曲而西流卷十一二十頁五行
  一清按湍水漢書地理志註作濡水下並同
  又南逕安陽亭東晉書地道記曰蒲隂縣有安陽關卷十一二十頁十六行
  一清按安陽當作陽安以郡國志校正漢書王子侯表有易安侯平趙敬肅王子武帝元朔元年封即此陽安也而世本俱誤作易安非矣
  因河仍墉卷十一二十頁二十行
  一清按河當作阿
  水出北平縣西南魚山山石善巨焉水發其下卷十一二十一頁五行六行
  箋曰魚山以下疑有譌誤一清按寰宇記引此文云山石若巨魚水發其下今校正
  齊與燕㑹于濡水卷十一二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按水左氏𫝊作上
  濡水出髙昜縣卷十一二十一頁十一行
  箋曰昜當作陽一清按昜古文陽字如此之類其義甚淺實為辭費
  盛若蟻蛭卷十一二十一頁十七行
  箋曰謝云宋本作咸若蟻蛭一清按博雅盛多也言層山之多如蟻塲也盛字不誤
  亦峻崠也卷十一二十一頁十八行
  箋曰謝云峻崠疑作峻嵊一清按廣韻嵊音盛山名在剡縣集韻音乗亭名在吳均與上峻字義不合類篇崠音凍山脊也峻崠山之最高處也謝說非
  皆翼對層巖卷十一二十二頁一行
  一清按巖名勝志引此文作巒下云巖障深髙故知巒字為是
  逕五迴之嶮途卷十一二十二頁三行
  一清按途名勝志引此文作邃
  徐水屈東北逕郎山卷十一二十二頁六行
  一清按屈字當移在東北之下
  又屈逕其山南岑山岑競舉卷十一二十二頁七行
  一清按名勝志引此文衍上岑字初學記引此文作衆崖競舉於文是衆岑競舉
  山内有郎山碑卷十一二十二頁九行
  一清按内當作南𭅺山下落君字
  徐水又逕郎山君子中觸鋒將軍廣南卷十一二十二頁十行一清按下云是太白君碑郎山君之元子也㨿此當作𭅺山君中子廣當作廟
  潁丘太守卷十一二十二頁十二行
  一清按晉書地理志云廢東郡立頓丘又云頓丘郡秦始二年置潁丘是頓丘之誤
  幽冀二州以代子詔書卷十一二十二頁十五行
  箋曰以代子語有譌脱一清按𨽻釋載此文是戊子蓋詔書以是日下也
  南出乘崖卷十一二十二頁十八行
  箋曰乘當作垂一清按乘字不誤
  傾瀾泄注卷十一二十二頁十九行
  箋曰克家云泄疑作㵼一清按泄散也亦作洩㑹稽五泄即瀑布也此水乗崖注下與泄溪同義無可疑者一字之工髣髴與山水之靈相黙契也
  盖徐州之别名也卷十一二十三頁六行
  一清按州黄省曾本作水
  又東南與沈水出蒲西卷十一二十三頁七行
  一清按於文當作又東南與沈水合水出蒲城西孫濳校增三字
  徐水又東左合㑹曹水卷十一二十三頁十行
  一清按㑹字衍文
  曹水又東南逕北新城縣故城南河南又逕北新城故城北此王莽之朔寧縣也卷十一二十三頁十三行十四行
  一清按河南二字衍文北新城下落縣字此字是北字重文之誤亦宜衍朔寧漢書地理志作朔平今校正
  水又東南逕一故城北卷十一二十三頁十五行
  一清按水上落徐字
  入于博卷十一二十三頁十七行
  箋曰博古本作河一清按此是班固原文在中山國北平縣盖徐入博博入河朱氏乃欲以俗本改漢書耶
  他說無依城之名卷十一二十四頁一行
  一清按他說當作地說
  聖水篇
  故燕也卷十二一頁七行
  一清按也當作地
  屈而流也卷十二一頁十九行
  一清按而下落南字
  俗為之羊頭溪卷十二二頁三行
  一清按為當作謂
  水出縣西北大防南山卷十二二頁五行
  一清按南山當倒互孫濳校改
  又東逕聚聖南卷十二二頁六行
  一清按聚聖二字當倒互
  又名之曰非漯之溝也卷十二二頁十一行
  箋曰漯一作理一清按漯理音同𫝊冩之差漯水即濕水注云涿水自涿鹿縣東注濕水此云非漯之溝盖未與濕水合也
  即杭水也卷十二二頁十四行
  箋曰汝澄曰杭水疑作范水涿之為范陽郡盖亦取於此一清按非也漢書地理志涿縣下云桃水首受淶水分東至安次入河又良鄉縣下云垣水南東至陽鄉入桃桃杭字近致訛
  出涿縣故城西南卷十二二頁十七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非桃水也卷十二二頁十九行
  一清按桃水是桃仁之誤詳本卷
  故在山谷為涿耶水卷十二三頁八行
  一清按山谷當作上谷濕水經云又東過涿鹿縣北酈氏以涿水釋之漢志涿鹿縣屬上谷郡盖在上谷郡為涿水而經廣陽郡者即是聖水名因地變也
  城内東北角有晉康王碑城東有范陽王司冦□廟碑卷十二三頁十四行
  一清按晉書列傳范陽康王綏子虓司冦當作司馬黄省曾本校
  匈奴降王賜卷十二三頁十八行
  箋曰賜古本作勝一清按史記漢書皆作賜
  而南注澤渚水卷十二四頁四行
  一清按當作鳴澤渚水字衍文
  導泉卷十二四頁十八行
  一清按泉當作□
  世謂寒號非也卷十二五頁五行
  一清按謂下落之字寒號下落城字
  巨馬水篇
  王莽之廣屏魏封樂進為侯國矣卷十二五頁十三行
  一清按矣字當移在廣屏之下名勝志校
  謂之石曹水卷十二五頁十九行
  一清按曹當作槽樂史云孟門山一名石槽河南有山鑿中如石槽此亦其類也
  水南發谿卷十二六頁一行
  一清按谿上落桑字鮑丘水注云桑谷水注之盖沿出桑谿故也可證
  盖霍原隠教授處也卷十二六頁二行
  一清按下云徐廣云原隠居廣陽山此落居字
  為王浚所召卷十二六頁三行
  一清按召全祖望校改害
  左㑹疊砢溪水卷十二六頁八行
  一清按疊吳琯本作壘壘砢亦作磊砢上林賦云水玉磊砢玉篇衆小石貎
  水出擔石硎卷十二六頁十一行
  一清按石黄省曾本作車
  東南流逕聖人東南城卷十二六頁十一行
  箋曰謝云宋本作逕聖人城東南一清按非也下文多一東字南城二字當倒互盖紫石水出聖人城北又逕城東此擔車水流逕城南南流注于紫石水城之三靣皆水之㑹也
  淶水東逕徐城北出焉卷十二六頁十六行
  一清按出焉上落沙溝二字
  即淶之故瀆矣卷十二六頁十八行
  一清按之當作水
  涓流控引水自成淵渚卷十二七頁二行
  箋曰控引下落其字一清按水字衍文
  十一許歩卷十二七頁三行
  一清按十一當倒互名勝志校
  東南流逕縣故城東卷十二七頁三行
  一清按縣上落逎字
  北屈滙于桃水卷十二八頁十行
  箋曰滙宋本作注一清按滙本作匯尚書孔𫝊曰匯迴也不得改云注
  余而南枝溝卷十二八頁十二行
  箋曰謝云宋本作而合南枝溝一清按合字當在南字下
  水上承䕶陂卷十二八頁十四行
  一清按護當作濩
  東南逕臨鄉南漢封廣陽王子須為侯國卷十二八頁十五行一清按漢書王子侯表臨鄉頃侯雲廣陽頃王子元帝初元五年封臨鄉下落城字廣陽下落頃字須即頃之訛當改作雲
  地理記曰卷十二八頁十六行
  一清按地理下落風俗二字黄省曾本校増
  城南十里卷十二八頁十七行
  一清按四字衍文
  水出安次縣東北平地泉卷十二九頁一行
  一清按泉字衍文
  東南逕束州縣故城西卷十二九頁二行
  一清按此是漢漁陽郡之泉州縣非勃海郡之束州縣也黄省曾本校改
  淶水東南至容城入于海河卷十二九頁九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作入河海字衍文
  巨馬水於平舒北卷十二九頁十行
  一清按平舒下落城字
  㶟水篇
  沿坡歴澗卷十三一頁七行
  一清按坡孫濳校改波
  漢景帝後元三年卷十三一頁十行
  一清按元字衍文
  北燕京山之大池卷十三一頁十三行十四行
  一清按寰宇記代州鴈門縣下引水經注云潛通燕京山之天池北下落通字大池當作天池
  其水陽焊不耗卷十三一頁十九行
  箋曰克家云焊當作旱一清按集韻焊火乾也義亦通
  忽過大風卷十三二頁一行
  箋曰過當作遇一清按過字不誤
  盖狄語言譌卷十三二頁五行
  一清按言當作音下云馬磨聲相近是也
  城將成而崩數矣有馬走一地卷十三二頁七行
  一清按崩下落者字馬下落馳字劉昭郡國志補註校補
  遂名馬邑卷十三二頁八行
  一清按遂名下落之為二字劉昭郡國志補註校補
  枝之南分卷十三二頁十三行
  箋曰當作津一清按當作水下云桑乾枝水是也
  左合武周塞水卷十三二頁十四行
  箋曰孫云地理志作武州一清按州周音同通用
  津委浪卷十三三頁三行
  一清按津上落長字
  濕水又東北逕魏亭南卷十三三頁八行
  一清按魏亭上落巨字
  崞川注之卷十三三頁十三行
  一清按崞川下落水字
  處三山之中卷十三三頁十五行
  一清按三當作二二山謂元岳及崞山也
  北流逕繁畤故城東卷十三三頁十六行
  一清按繁畤下落縣字
  王莽之善陽也卷十三三頁十八行
  箋曰孫云一作鄯陽一清按漢志是善字不從阝作鄯
  水即成池卷十三四頁三行
  一清按即當作積黄省曾本校
  北對凉州池之南池卷十三四頁五行
  一清按凉州池全祖望校改凉州城
  如渾水又東南流逕水固縣卷十三四頁九行
  箋曰水固疑是永固之譌考魏書地形志並無此縣名一清按地形志恒州代郡領永固縣何云無此縣名也
  慕容寳自河而還軍卷十三四頁十二行
  一清按而當作西
  死者父兄皆號泣哀慟卷十三四頁十四行
  一清按哀慟上黄省曾本有六軍二字
  故北俗謂之老公城也卷十三四頁十六行十七行
  一清按故字也字俱衍文
  左右山源卷十三五頁十行
  一清按源當作原
  魏太當七年所成也卷十三五頁十八行
  箋曰當當作平一清按黄省曾本作太常魏明元帝年號也太武帝改元太平真君道元不應遺下二字單稱太平朱氏誤矣
  其水南又屈逕平城縣故城南卷十三五頁二十行
  一清按南又二字當倒互
  即朱明閣直侍之官出入所由卷十三六頁十三行
  一清按所由下吳琯本有也字
  又毁建白樓卷十三六頁十四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毁字衍文
  用周園挽卷十三七頁四行
  箋曰謝云宋本作圍繞一清按沈名蓀云園挽謂灌園者所汲挽也二字不誤
  柱側悉鏤雲炬卷十三七頁十七行
  箋曰古本悉作雲烟炬字誤當作烟一清按玉篇炬火炬雲炬形容雕鏤之巧光炫奪目也
  去子丹碑側逺矣卷十三七頁十八行
  一清按側當作則
  臺髙廣卷十三八頁七行
  一清按臺下落榭字名勝志校増
  閹人宕昌公鉗耳處時卷十三八頁十一行
  一清按魏書閹官傳王遇字慶時本名他惡馮翊李潤鎮羌也姓王氏後改氏鉗耳賜爵宕昌公處字誤
  九堂卷十三八頁十九行
  一清按明堂月令白虎通作九室堂字誤
  施機輪飾縹卷十三八頁二十行
  一清案飾縹下落碧字名勝志校増
  仰象天狀畫北通之宿鳥盖天也卷十三八頁二十行
  箋曰此處有訛誤當云畫北辰列宿象盖天也一清按全祖望云通當作道鳥當作焉
  又東北右合黄山卷十三九頁七行
  一清按山當作水
  南北六十七步卷十三九頁十行
  一清按十七二字當倒互
  勢熱又同卷十三十頁一行
  一清按勢熱二字當倒互
  南岸下有風穴卷十三十頁四行
  一清按岸名勝志引此文作崖
  白頭而羣飛者卷十三十頁十行
  一清按白頭當作白頸下同
  犍為舍人以為壁屋卷十三十頁十二行
  箋曰壁屋字誤當作卑居一清按今李廵註既無可考壁屋二字以廣異名否則爾雅原文既以鸒斯為卑居孫炎又以卑居為楚鳥乃復云犍為舍人以為卑居辭重義複類于屋上架屋也盖卑之轉音為壁屋義又與居近壁屋疑即卑居之一名又鸒斯之鸒上從與不從□鷽音渥爾雅釋鳥鷽山鵲是也今刻誤以鸒為鷽朱氏亦失箋
  馬融亦曰賈烏者也卷十三十頁十三行
  箋曰宋本無者字一清按者字宜有
  世法所締卷十三十頁十九行
  一清按締通鑑注引此文作稀
  濕水又東逕北平邑縣故城南卷十三十一頁九行
  一清按逕北二字當倒互
  城在髙栁南八十里卷十三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按通鑑註作百八十里落百字
  俗為之苦力干城矣卷十三十一頁十四行
  一清按為當作謂
  濕水又東流又東陽水注之卷十三十二頁一行
  箋曰宋本無流又東三字一清按流字宜存又東二字重文宜衍陽水上落安字
  水自源東南流注于濕水卷十三十二頁二行
  一清按源當作澤上云水出縣東北澤中是也孫潛校改
  王莽之競安也卷十三十二頁四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作竟安
  水入東流卷十三十二頁十四行
  箋曰入宋本作又一清按水上落濕字
  陽武將軍馬成卷十三十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陽後漢書馬成傳作楊
  出昌平縣故城南卷十三十四頁一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又東北入祁夷祁夷右㑹逆水卷十三十四頁一行二行
  一清按兩祁夷下俱落水字
  逆水又西注于祁夷之水卷十三十四頁六行
  一清按又西下落流字下云逆之為名以西流故也可證
  耆諺曰卷十三十四頁八行
  一清按諺當作彦
  未有升其嶺者卷十三十四頁十八行
  一清按嶺當作巔
  代城東北九十里有空侯城也卷十三十五頁八行
  一清按空侯城下黄省曾本有者字無也字彼此各缺一字可互證也
  濕水又東逕潘城縣北卷十三十五頁九行
  一清按兩漢志俱作潘縣此當云潘縣故城
  下洛城西西二十里有雍洛城卷十三十五頁二十行
  箋曰當作而西一清按當作西南
  濕水又東逕三臺北卷十三十六頁四行
  一清按濕水下落又東逕髙邑亭北七字黄省曾本校補
  濕水又東逕温泉水注之卷十三十六頁六行
  一清按逕字衍文
  下有温泉卷十三十六頁七行
  一清按下字上落山字
  是使越者若流卷十三十六頁九行
  一清按越當作赴
  水出塞外子𤣥鎮西卷十三十六頁十一行
  一清按子當作柔柔𤣥鎮乃魏六鎮之一胡三省通鑑註曰柔𤣥鎮城在漢且如縣西北塞外魏太和十八年如柔𤣥鎮即此方輿紀要云孝昌初柔𤣥鎮民杜洛周反于上谷圍燕州鎮盖與上谷接境在今大同府大同縣界
  校其城郭卷十三十六頁十四行
  一清按城黄省曾本作程
  又東南于大𡩋郡北右注鴈門水卷十三十七頁二行
  箋曰于宋本作流一清按于字不誤
  雁出其間卷十三十七頁四行
  一清按劉昭郡國志補註引山海經曰雁門者雁飛出于其門間字誤也
  敦水東又𣸢水注之出東阜下卷十三十七頁十七行
  一清按東又二字當倒互出上落水字
  與神泉卷十三十八頁二行
  一清按神泉下落水合二字
  汲引泉谿澤澤濤東注卷十三十八頁七行
  一清按澤當作渾下澤字重文宜衍
  東南流逕小𡩋縣故城南卷十三十八頁十八行
  一清按東南流下落逕小𡩋縣故城西東南流注于延水又東十六字黄省曾本校増
  北方人謂之謫仙卷十三十九頁五行
  一清按北當作此與上此人失怖之此誤作北正同
  下洛西北百三十里卷十三十九頁十行
  一清按下洛下落城字
  因名其為磨笄山卷十三十九頁十八行
  箋曰其下疑脫地字一清按孫潛校改山
  王莽之久居也卷十三二十頁六行
  箋曰舊本作王莽之所謂文居也一清按漢志是久字改作文非
  地理志曰于延水東至廣寧入治非矣卷十三二十頁七行一清按全祖望云濕水即治水既云注濕而又以入治為非乎考漢志是沽字方輿紀要云沽當作治劉氏似指伯莊然于延水本入治酈故以班志入沽為非與祁夷水之入沽誤正同祁夷水師古改作入濕
  㽞其民於涿鹿之河卷十三二十頁十一行
  一清按河當作阿
  其水東北與陂泉合卷十三二十頁十二行
  箋曰陂一作阪一清按寰宇記媯州懐戎縣下云羹頡山黄帝祠有泉湛而不流即古阪泉也又云阪山史記云軒轅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即此是也
  以統流離卷十三二十頁十九行
  一清按離當作雜
  清夷水又西㑹牧牛山卷十三二十一頁五行
  一清按山下落水字
  其水俱西南注于滄水卷十三二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按西南下落流字
  又西與右陽溝水合卷十三二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按與右二字當倒互
  西南流逕居庸縣城北卷十三二十一頁十八行
  一清按縣下落故字
  次仲首發于道卷十三二十二頁三行
  箋曰古本作首發于邁一清按道字不誤
  靈亭城水注之卷十三二十二頁十五行
  一清按城字衍文
  水導馬蘭城卷十三二十二頁十七行
  一清按導下落源字
  落次仲鳥翮于此卷十三二十二頁十九行
  一清按落字當移在次仲下孫濳校
  又西得泉溝水㑹卷十三二十三頁一行
  一清按㑹字衍文
  謂之落馬河卷十三二十三頁十行
  一清按河當作洪
  謝承漢書曰卷十三二十三頁十八行
  一清按隋書經籍志後漢書一百三十卷吳武陵太守謝承撰落後字
  魏氏土地記曰卷十三二十三頁二十行
  一清按氏字衍文後並同
  更燕國卷十三二十四頁五行
  一清按更下落曰字
  城有萬載宫光明殿卷十三二十四頁五行
  一清按八字當移在次行縣曰代成之下全祖望校
  至雋光壽元年四十九矣卷十三二十四頁八行
  一清按元年下落齒字謂馬齒也名勝志校増
  有魏征南將軍建成郷景侯劉靖碑卷十三二十四頁十行一清按何焯云征南當作征北靖薨于鎮北將軍假節督河北諸軍事贈征北將軍
  表功加于民卷十三二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按表下落靖字楊慎刻水經碑目校増
  元嘉四年卷十三二十四頁十二行
  一清按元嘉當作元康碑見鮑丘水注
  側城南東門注卷十三二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按東門二字當倒互
  昔銚期啟㦸處也卷十三二十四頁十七行
  箋曰謝云啟㦸當作棨㦸一清按非也何焯云是奮㦸之誤以後漢書本𫝊校改
  泉東注卷十三二十五頁四行
  一清按泉下落流字
  笥溝水之别名也卷十三二十五頁九行
  一清按笥溝下落沽字全祖望校増
  濕餘水篇
  使者入上谷卷十四一頁九行
  一清按使者上落更始二字孫潛校増
  側道褊峽卷十四一頁十五行
  一清按峽方輿紀要作狹
  其水導源西北逕千蓼泉卷十四二頁三行
  一清按逕字衍文
  又東逕平昌縣故城南卷十四二頁十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上谷郡有昌平縣後魏廢入軍都縣魏書地形志幽州燕郡軍都縣有昌平城孝昌中陥于杜洛周天平中置東燕州領平昌郡復立昌平縣𨽻焉道元卒于孝昌二年天平復置郡縣之事所不及知也
  左右芹城水卷十四二頁十三行
  箋曰謝云宋本作芹城水注之一清按非也右當作合注之二字耳伯所繆増
  又東南流注濕餘水卷十四二頁十三行
  箋曰又古本作水一清按又字不誤上云水出北山南逕芹城不當改作水字也
  沽水篇
  九泉水注之卷十四三頁四行
  一清按泉當作□
  左右翼注入川巻十四三頁五行
  一清按入當作八
  㟁有二城卷十四三頁十行
  一清按㟁上落夾字
  易為依居卷十四三頁十一行
  箋曰宋本作依据疑作依據一清按古据據通用据字為近
  下抗深隍卷十四三頁十五行
  一清按抗當作枕
  有二源卷十四三頁十六行
  一清按有上落水字
  左與舊鹵水合卷十四四頁一行
  一清按舊詳下文當作候下舊鹵城同
  山石色特上卷十四四頁四行
  箋曰石一作白一清按山石下落白字朱氏誤以石為白
  漁陽又西南入沽水卷十四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陽黄省曾本作水
  西南與㶟餘水合為沽河卷十四四頁十九行
  一清按此沽河字誤當作潞以注文知之
  教民植種卷十四五頁二行
  箋曰當作種植一清按植種義自通
  出狐奴山南轉逕狐奴城南卷十四五頁五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下南字當作西
  笥溝卷十四五頁十行
  一清按笥溝上落入字名勝志校增
  派河尾也卷十四五頁十三行
  一清按派字是𣲖字傳刻之訛卞同
  清湛漳洹𣸦易淶濡沽虖沲卷十四五頁十六行
  一清按湛當作淇全祖望校改
  鮑丘水篇
  水北川卷十四頁一行
  一清按水下落導字
  亂流逕宻雲戍城南卷十四六頁五行
  一清按亂流下落西南二字黄省曾本校增
  望雖卷十四六頁七行
  箋曰雖字疑衍一清按雖字是離字之誤不宜衍
  自決注之卷十四六頁八行
  一清按決當作坎與上離字相照離南坎北盖用代字法耳栁僉鈔本校正
  又東南峽卷十四六頁八行
  一清按東南下落出字孫潛校増
  水西南流注之卷十四七頁二行
  一清按水上落桑谷二字下云是水有桑谷之名可證也
  鮑丘水東南逕卷十四七頁四行
  一清按逕下落漁陽縣三字
  又西南流注之于沽河卷十四七頁九行
  一清按之字衍文
  黄河之别源時長㟁峻固卷十四八頁一行
  一清按時名勝志引此文作也
  山川暴戾卷十四八頁四行
  箋曰宋本作山水一清按暴戾名勝志引此文作暴發
  凢所潤舍四五百里卷十四八頁十行
  箋曰舍宋本作合一清按非也潤舍謂溉潤廬舍與下灌田之文對待
  乘北㟁七十餘丈卷十四八頁十六行
  箋曰謝云乘宋本作剩孫云疑作割書曰湯湯洪水方割作剩亦誤一清按何焯云孫說謬甚據碑文是洪水毁損此遏所剩者北岸七十餘丈豈可因洪水字而遂及尚書方割之文乎
  修立遏卷十四八頁十九行
  一清按立當作主主遏見上又朱氏欲改遏作堨按三國志呉書諸葛恪云築東興隄遏湖水又云圖壊隄遏又云倮身縁遏遏堨音同通用
  又東南流薊縣北卷十四九頁七行
  一清按流下落逕字
  又東至潞縣注于鮑丘之水卷十四九頁七行
  一清按之字衍文
  北佩謙澤卷十四九頁十四行
  箋曰謝云謙澤一作諌澤一清按通鑑注云夏謙澤在薊北二百里今據是注乃二澤也謝說非
  合笥溝斷卷十四九頁十六行
  一清按合當作今言笥溝水時已斷也
  今其居山之陽卷十四十頁十二行
  箋曰其宋本作在一清按其乃且字之訛當作今在且居山之陽
  而東南流注于渠泃河卷十四十頁十四行
  一清按當作泃渠河亦見濡水注
  故瀆上承宰池水卷十四十頁二十行
  一清按宰池當作滹沲
  公將征之卷十四十一頁四行
  一清按公字衍文
  庾水注之卷十四十一頁五行
  一清按庾水當作庚水即漢志右北平郡無終縣之浭水也俊靡縣下作庚庚浭音同
  以一石相磨卷十四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按一當作二
  世謂之車軬水卷十四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按世謂上落東南流三字黄省曾本校増
  水出北山溪卷十四十一頁十八行
  一清按北山下落温字初學記引此文校増
  以其過灼故卷十四十一頁十九行
  一清按故下落也字初學記引此文校増
  山之髙嶄絶卷十四十二頁二行
  一清按之字衍文
  與中郎將孟溢卷十四十二頁四行
  一清按與字誤方輿紀要校改作詔後漢書靈帝紀云中平五年九月遣中郎將孟益率騎都尉公孫瓚討漁陽賊張純是也
  春秋襄公十四年卷十四十三頁三行
  一清按左氏傳無終子事在襄公四年十字羡文
  東入庚水卷十四十三頁十行
  箋曰一作庾一清按庚字不誤
  寺内有大堂卷十四十三頁十八行
  一清按有黄省曾本作起
  出縣北山卷十四十四頁四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濡水篇
  左道則連泉水注之出故城東卷十四十四頁十八行
  一清按道字衍文出上落水字
  逕林山北卷十四十五頁五行
  一清按林山上落松字方輿紀要松林城在大寧衛西北志云漢遼西郡文成縣地本松林南境遼置松江州勝安郡治松江縣金廢州元復置尋以松江縣省入上都路又曰北邉紀事舊慶州在大寧北六百里西南至開平八百餘里地皆大松號曰千里松林亦曰平地松林在臨潢西潢水出焉或謂之曲水亦曰囬水道元所謂水流回曲謂之曲河者也唐置松漠都督兼松林沙漠而取名焉郭造卿永平府志曰此乃千里松林也遼史曰蹛邨按遼史國語解作蹛村地名即松林故地蹛音帶竊疑村字乃林字闕筆之誤郭志改作邨字形象更差事如史記匈奴𫝊之蹛林漢書音義曰匈奴秋社八月中皆㑹祭處又正義曰顔師古云蹛者遶林木而祭鮮卑之俗自古相𫝊秋祭無林木者尚竪栁校衆騎馳遶三周乃止此其遺法也又寰宇記引入塞圖云漢大𡩋西北行百里至懐荒鎮又北行七百里至榆關又北行二百里至松林又北行千里方至瀚海也
  木林山水㑹之卷十四十五頁十一行
  一清按木當作松
  地理志曰洫水出縣北蠻中卷十四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漁陽郡白檀縣下云洫水出北蠻夷師古曰洫音呼鶪反洫水即濡水之缺畫此是六朝已後漢書𫝊寫之誤師古不知而繆音之縣字衍文北蠻下落夷字
  濡水又東而南卷十四十五頁二十行
  一清按而字衍文
  而出于龍芻之谿卷十四十六頁十行
  一清按而孫濳校改西
  東流入藏水卷十四十六頁十一行
  一清按當作三藏水落三字
  又東南流逕列谿卷十四十六頁十一行
  一清按當作武列谿下云武列水可證
  東南歴石□下左層巒之上卷十四十六頁十二行
  箋曰謝云□一作挺一清按當從木作梃說文梃一支也徐鍇繫𫝊曰梃者獨也梃然直立之貎石梃是石之孤生獨立者左字誤當作梃在層巒之上
  [[#彎(⿰弓爪)-- 弧矢|彎(⿰弓爪)-- 弧矢]]卷十四十六頁十三行
  一清按彎下落張字名勝志引此文校増
  東至清陘卷十四十七頁一行
  一清按永平府志方輿紀要俱作青陘紀要云永平府盧龍縣有青山口在府北桃林口東第四關口也下云東越青陘仍是青字
  楊都賦卷十四十七頁五行
  一清按楊當作揚
  東越青陘卷十四十七頁六行
  箋曰克家云青當作清一清按青陘字不誤
  濡水又東南水又合焉卷十四十七頁十三行
  箋曰水又舊本作水名宋本作洛水合焉一清按水上落敖字又當作右永平府志校正箋說非
  得去潤水又㑹敖水卷十四十七頁十五行
  一清按得上落左字去字衍又當作右永平府志校正
  南流注逕孤竹城西卷十四十七頁十九行
  一清按逕字羡文
  水出肥如東北𤣥溪卷十四十七頁二十行
  一清按肥如下落縣字
  俗又謂肥如水卷十四十八頁一行
  一清按又謂下落之字
  右合盧水卷十四十八頁三行
  一清按合黄省曾本作㑹
  陽樂故燕也卷十四十八頁六行
  一清按也當作地
  又南得温泉水口注之出東北温溪卷十四十八頁九行
  一清按注字衍文之乃水字之訛名勝志校正
  地理志曰令支有孤竹故城孤竹國也卷十四十八頁十六行一清按故城二字當倒互地理志遼西郡令支縣下云有孤竹城應劭曰故伯夷國是也
  我孤竹君也卷十四十九頁二行
  一清按太平廣記引博物志作我孤竹君子也落子字
  東南逕主鄉北卷十四十九頁六行
  一清按主永平府志作西
  出城東南卷十四十九頁六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濡水又逕牧城南卷十四十九頁七行
  一清按牧永平府志作故
  世謂新河矣卷十四十九頁十一行
  一清按謂下落之字
  至王莽之淑武也新河又東分為二水卷十四十九頁十四行箋曰至宋本作故俱疑衍一清按全祖望云至字當移在淑武也下
  水出新平縣卷十四十九頁十七行
  一清按當作新安平漢書地理志校補下並同
  世謂之馬頭山卷十四十九頁十八行
  一清按山當作水
  東流注大水卷十四十九頁十九行
  一清按當作封大水漢書地理志校補
  南流于海卷十四二十頁一行
  一清按南流下落入字漢書地理志云皆南入海是也
  與緩靈水㑹卷十四二十頁二行
  一清按靈漢書地理志作虛下同
  世謂之大籠山卷十四二十頁三行
  一清按山當作水
  南流于海卷十四二十頁四行
  一清按南流下落入字漢書地理志校補
  出令支縣之藍山卷十四二十頁五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新河又東至九過口卷十四二十頁六行
  一清按過當作□
  西入九過注卷十四二十頁十一行
  箋曰一作□一清按非也其字從水作□不從火作□魏書毌丘儉𫝊正始中儉以髙句驪數侵叛督諸軍歩騎萬人出𤣥莬從諸道討之句驪王宫將步𮪍二萬人進軍沸流水上大戰梁口宫連破走儉遂束馬懸車以登丸都注云梁音遏梁字無遏音盖誤文也冊府元龜作□口云音過梁與□遏與過皆以形似致誤海陽城漢縣屬遼西郡今永平府盧龍縣地舊志云西接薊門東逹渝關渝關今山海關仲恭盖由此越險以伐髙句驪也沸流水九都城在朝鮮京畿道東北遼史地理志渌州鴨渌軍節使正州本沸流王故地為公孫康所併渤海置沸流郡有沸流水是也然而其事有可疑者沸流水在漢𤣥莬郡而九□口則在遼西郡仲恭進兵與髙麗大戰焉有引之反入内地之理史文如是難以意度也或于文當云句驪王宫將歩騎二萬人大戰□口進軍沸流水上宫連破走于事方合九□下落口字
  左迤為孔陽孤淀名卷十四二十頁十二行十三行
  箋曰宋本無名字一清按永平府志引此文作左迤與北陽孤淀合今校正
  王莽改曰碣石也卷十四二十頁十七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右北平郡驪成縣大碣石山在西南莽曰揭石師古曰掲音桀
  潮水大至卷十四二十頁二十行
  一清按大至下落則隠二字全祖望校增
  大遼水篇
  遼水亦言出□石山卷十四二十二頁五行
  一清按□當作䂡淮南子地形訓遼出䂡石篇海類篇俱云䂡同砥
  有小遼水其流注之也卷十四二十二頁十二行
  一清按其當作共
  遼水又右㑹白狼水卷十四二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又字衍文孫潛校
  魏武於馬上使格之卷十四二十三頁六行
  一清按於馬上下博物志有逄獅子三字今校補
  殺傷其衆卷十四二十三頁六行
  一清按其博物志作甚
  王乃統率常從健兒卷十四二十三頁六行
  箋曰綂宋本作自一清按綂字義自得
  洛陽雞狗卷十四二十三頁十行
  一清按陽博物志作中
  白狼水北逕白狼縣城東卷十四二十三頁十二行
  一清按縣下落故字
  白狼水又東卷十四二十三頁十三行
  箋曰又古本作入一清按又字不誤
  水發川西南山下卷十四二十三頁十三行
  一清按川當作源
  盖委也人從之卷十四二十三頁十八行
  箋曰盖委以下六字有訛脱一清按孫濳校改作盖倭地人徙之
  導西北逺山卷十四二十三頁二十行
  一清按導上落水字
  慕容晃卷十四二十四頁一行
  箋曰克家云晃别本作皝一清按史作皝韻㑹云譌作晃當據史改正何别本之足云
  東流為二水卷十四二十四頁十二行
  一清按東流下落分字孫濳校増
  逕一故城卷十四二十四頁十三行
  一清按故城下落西字孫濳校増
  盖燕齊遼迥卷十四二十四頁十九行
  箋曰迥宋本作逺舊本作迴一清按増韻迥寥逺也與逺字義無别若作迴尤非
  地理志曰渝水自塞南入海卷十四二十四頁二十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遼西郡交黎縣下云渝水首受塞外南入海落外字
  十三州志卷十四二十五頁四行
  一清按志下落曰字
  大遼水自塞卷十四二十五頁四行
  一清按塞下落外字
  小遼水篇
  西南至遼隊縣入于大遼水也卷十四二十五頁五行六行
  一清按栁僉鈔本此十二字經文另為一條在本注之後
  縣故高句麗相之國也卷十四二十五頁七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𤣥莬郡高句驪縣應劭曰故句驪胡相字誤也
  西南流逕至遼水卷十四二十五頁十行
  一清按逕至二字是注字之誤
  浿水篇
  自浿水而至朝鮮卷十四二十五頁二十行
  一清按而當作西孫潛校改









  水經注箋刋誤卷五
<史部,地理類,河渠之屬,水經注釋__水經注箋刊誤>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箋刋誤卷六
  仁和趙一清纂
  洛水篇
  洛水又東戸水注之卷十五一頁十行
  箋曰謝云戸一作尸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水北岀發尸山卷十五一頁十一行
  一清按出發二字義複山海經曰尸水出尸山衍發字
  洛水又東得乳水卷十五一頁十三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水北出良餘山南南注于洛卷十五一頁十四行
  一清按下南字重文當作流
  洛水又東㑹于龍餘之水卷十五一頁十五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東流入洛水又東至陽虛山卷十五一頁十六行
  一清按入洛下當重一洛字
  山海經曰又陽虛之山卷十五二頁二行
  一清按曰又二字當倒互
  洛水又東門水出焉卷十五二頁八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水南出獲興山卷十五二頁十三行
  一清按興當作輿漢書地理志校正下獲輿川同
  洛水又東逕熊耳山北卷十五二頁十三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洛水逕陽渠關北卷十五二頁十六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陽渠水出南陽渠山卷十五二頁十七行
  箋曰謝云陽一作隖一清按非也出南二字當倒互
  洛水又東逕盧氏縣故城南卷十五三頁五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東南流逕盧氏城東而流注于洛水卷十五三頁八行
  一清按東而二字當倒互孫濳校正
  又東龍翼合三川卷十五三頁八行
  一清按龍字衍文孫濳校
  陵阜原險卷十五三頁十一行
  一清按險當作隰
  洛水東與髙門水合卷十五三頁十五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洛水又東松楊溪水注之卷十五三頁十九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楊當作陽方輿紀要云寧縣西六十里有松陽關極險阨下松陽山同
  又東合黄城溪水卷十五四頁一行
  一清按城當作亭禹貢錐指校
  有二峰卷十五四頁一行
  一清按有上落山字
  及其長霄冒顛卷十五四頁三行
  箋曰顛一作嶺一清按顛字義通
  方乃就辨優劣耳卷十五四頁三行
  箋曰宋本作方可一清按乃字不誤
  洛水又東得荀公漢口卷十五四頁六行
  箋曰孫云漢口當作澗口一清按當作溪口溪與漢近
  命参將戴延之卷十五四頁十行
  一清按参將當作参軍晉書職官志諸公及開府從公為持節都督増参軍為六人延之時從宋武帝西入長安正居此職作西征記也延之名祚見隋書經籍志
  洛水又東庫谷水注之卷十五四頁十三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水發北鵜鶘澗卷十五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發北二字當倒互
  城西隖卷十五五頁五行
  一清按城西下落有字
  有二源卷十五五頁八行
  一清按有上落水字
  黍艮谷水入焉卷十五五頁十行
  一清按艮禹貢錐指作良
  山出多重固卷十五五頁十行
  一清按出字衍文
  洛水又東合杜楊澗水卷十五六頁四行
  一清按楊禹貢錐指作陽下杜陽溪同
  洛水又東渠谷卷十五六頁七行
  箋曰謝云渠谷上下疑有闕一清按無闕文也六字是注混作經
  在上迢逓層峻卷十五六頁八行
  一清按在當作左
  洛水又東逕宜陽縣故城南卷十五七頁八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洛水又東與厭梁之水合卷十五七頁十五行
  一清按厭梁山海經作厭染
  水出縣北𫝊山卷十五七頁十六行
  箋曰傳一作𫝊一清按山海經正作傅山朱氏何不據之改正乎
  禄泉注之其水近出北谿卷十五七頁二十行
  一清按泉下落水字近字與北字當互易下云水東出近川是其詞例也
  東南與湖長澗水㑹卷十五八頁九行
  一清按湖字衍文
  洛水又東枝瀆左出焉卷十五八頁十七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故瀆又東逕周山卷十五八頁十九行
  一清按故瀆當作枝瀆下同
  周山在柏亭西柏卷十五九頁二行
  一清按西柏當作西北
  又東北逕三王陵東北出焉卷十五九頁三行
  一清按東北出焉上全祖望校増榖水二字
  故瀆東北歴制鄉卷十五九頁十一行
  一清按故瀆當作枝瀆榖水注云洛水枝流入焉是也
  東抗恵水卷十五十頁二行
  一清按抗當作枕
  五營士屯都亭卷十五十頁三行
  一清按五營上落率字後漢書何進𫝊校補
  置函谷關廣城伊闕大谷轘轅旋門平津孟津等八關都尉治此卷十五十頁三行四行
  一清按函谷關關字衍文平津上落小字後漢書靈帝紀校正
  郡國志曰所謂甘城也卷十五十頁十八行
  一清按曰字衍文
  因西為千里卷十五十一頁四行
  一清按因西下落方八百里四字漢書地理志云初雒邑與宗周通封畿東西長而南北短短長相覆為千里師古曰宗周鎬京也方八百里八八六十四為方百里者六十四也雒邑成周也方六百里六六三十六方百里者三十六二都得百里者方千里也故詩云邦畿千里
  遷自序云卷十五十一頁六行
  一清按遷上落司馬二字
  宸居洛邑卷十五十一頁八行
  箋曰宸一本作定一清按宸居猶言皇居也改作定非
  祝良字石卿卷十五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按石卿黄省曾本作召卿後漢書順帝紀云祝良為九真太守章懐註曰良字邵卿長沙臨湘人又龎參𫝊章懐註引謝承書云祝良字召卿長沙人聰明博學有才幹以廉平見稱也
  因名司州焉卷十五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按因名上落後世二字全祖望校増
  招延與道士浮丘同逰□洛之浦卷十五十二頁一行
  一清按與字當移在道士之下
  西北流于劉聚卷十五十二頁十行
  一清按流下落注字
  又東偃師故縣南卷十五十二頁十五行
  一清按又東下落逕字
  重源又發側緱氏原卷十五十三頁一行
  一清按側字當移在緱氏原下
  控鶴斯阜卷十五十三頁三行
  一清按鶴孫濳校改鵠
  有司空宻陵光侯鄭廟碑卷十五十三頁十行
  一清按鄭下落袤字光當作元晉書校
  洛水又北陽渠水注之卷十五十三頁十五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水南謂之南鄩中水之南鄩卷十五十三頁十七行十八行
  一清按中水之南鄩五字重文宜衍
  世謂之温水泉卷十五十三頁二十行
  一清按水泉二字當倒互
  水側有重人穴卷十五十二頁二十行
  箋曰重一作童一清按當作僵渭水注有僵人穴亦其類也且道元引西征記而又自為之説朱氏豈不審耶
  洛水又東羅水注之卷十五十四頁九行
  一清按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出方山羅川卷十五十四頁十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出南浦陂卷十五十四頁十行
  一清按浦當作蒲上云蒲池水可證
  謂之長川羅卷十五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按川羅二字當互易河南郡志云長羅川在鞏縣西南
  白相澗水注之卷十五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白相孫濳校改白桐下同
  又北九山東谿水入焉卷十五十四頁十六行
  一清按東字衍文孫濳校
  昔宻有卜城者卷十五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按城孫濳校改成
  又西北逕潘岳子父墓前卷十五十五頁十四行
  一清按子父二字當倒互
  明樂泉注之卷十五十六頁二行
  一清按泉下落水字
  三泉並導卷十五十六頁二行
  一清按三當作五下云世謂之五道泉可證也
  又東北洞水發南谿石泉世亦名之為石泉也卷十五十六頁九行
  一清按洞水當作泂水下石泉下落水字
  世又名之曰鹽谷水卷十五十六頁十一行
  一清按鹽谷當作盤谷
  亦以為鞏東邑名也卷十五十六頁十二行
  一清按亦以上落服䖍二字黄省曾本校補
  洛水又東北流入于河卷十五十六頁十六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赤文篆字堯帝又循壇河洛卷十五十七頁三行
  一清按篆起周宣盖是緑字之誤循當作修路史校改
  什政之度卷十五十七頁五行
  一清按什當作七
  以授之卷十五十七頁六行
  一清按之下落堯字
  舜又習堯祀卷十五十七頁十行
  一清按祀當作禮下云習禮堯壇
  伊水篇
  伊水出南陽縣西蔓渠山卷十五十八頁一行
  一清按當作南陽魯陽縣元和郡縣志引此文作南陽魯縣盖亦脱陽字漢志南陽郡魯陽縣下云古魯縣續志云魯陽有魯山劉昭補註引前志曰古魯縣以相証春秋分記曰在夏為魯縣劉累遷于魯漢為魯陽是也說者謂地理志伊水出𢎞農盧氏熊耳山與水經何以有異不知南陽有三熊耳盧氏之外宜陽陜俱有之作水經者恐其混而無别乃據山經云蔓渠之山伊水出焉以立文又恐蔓渠之名不顯人或疑之故云南陽魯陽縣西也盧氏熊耳山在魯陽縣之西縣西北九十里有歇馬嶺道出盧氏惟舉此為名始無㳺移矣不然淮南子以為伊水出上魏山而括地志又有出巒山一名悶頓嶺元和志則有出鸞掌山之别此水經之所以精覈而取校古書之所以可貴也世本水經注乃云出南陽縣西試思兩漢南陽郡治宛隋人始廢南陽郡改宛縣曰南陽縣至今因之在漢魏六朝無有是名也以胡東樵吳任臣之好辨悉心研究禹貢錐指山海經補註皆不能指其缺失信乎讀書之難也
  水自熊耳東北卷十五十八頁四行
  一清按水上落伊字
  京相璠之著春秋地名亦云卷十五十九頁四行
  一清按之字衍文春秋下落土字
  水出新城縣之狼睾山之西南阜下卷十五十九頁十二行一清按下之字衍文
  東流狐山南卷十五十九頁十五行
  箋曰宋本作孤山一清按東流下落逕字
  即陸渾山者也卷十五十九頁十九行
  一清按山字衍文者當作都全祖望校
  縣西號畧池卷十五二十頁五行
  箋曰號當作虢一清按池當作地
  春秋所謂東盡于虢畧者也卷十五二十頁五行
  一清按于字衍文何焯校
  澗出侯谿卷十五二十頁六行
  一清按澗當作水出下黄省曾本有西北二字
  魯僖公二十二年春晉遷陸渾之戎于伊川卷十五二十頁九行一清按春當作秦左氏𫝊校
  祖澗東逝卷十五二十頁十一行
  一清按祖當作阻
  渚水上承陸渾縣東禪渚卷十五二十頁十二行
  一清按禪渚之渚當作陂
  郭景純注云一禪音暖卷十五二十頁十四行
  箋曰郭景純云禪音填一清按今道元引郭注云禪一音暖足正世本之誤一禪二字當倒互
  而長有賢徳卷十五二十一頁二行
  一清按而長二字當倒互
  北汶卷十五二十一頁十行
  箋曰孫云汶字疑誤一清按孫濳云當作北注
  北水出廣城西南西南逕楊志塢北卷十五二十一頁十三行一清按城當作成廣成下落澤字西南二字重文宜衍
  西流陸渾卷十五二十一頁十四行
  一清按西流下落逕字陸渾下落縣南二字孫濳校増
  河南十二縣簿曰卷十五二十一頁十五行
  一清按縣下落境字後同
  屈而逕楊塢南卷十五二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按當作楊志塢落志字
  伊水又逕西北當堦城西卷十五二十二頁一行
  一清按逕字當移在西北之下
  狂水出焉西南流卷十五二十二頁四行
  一清按西南流下落注于伊水四字山海經校補
  又南逕綸氏故城東卷十五二十二頁八行
  一清按綸氏下落縣字
  南流逕綸氏城西卷十五二十二頁九行
  一清按綸氏下落縣故二字
  水有二源卷十五二十二頁十行
  一清按二當作三下云故世有三交之名也可證
  並出山南流合舍卷十五二十二頁十一行
  箋曰宋本作並出山南合流衍一舍字一清按非也於文並出山南流合舍宋本之妄不待言
  葢記水之漲滅也卷十五二十四頁十四行
  一清按滅當作減
  石壁又有石銘云卷十五二十四頁十四行
  一清按石壁之石當作右
  欲食之卷十五二十五頁二行
  一清按食戰國䇿作貧
  今伊水卷十五二十五頁七行
  箋曰今當作合一清按今字不誤伊當作無
  漢書郊祀志曰卷十五二十五頁九行
  一清按漢書上落後字
  廣志曰卷十五二十五頁十四行
  箋曰謝云廣志以上疑有脱落一清按無缺文也盖其書體例如此不得以人魚事與上文義不屬疑之
  聲如小兒卷十五二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按小兒下爾雅釋魚註有嗁字史記正義同今補正
  形如鱧卷十五二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按鱧為鯪鱧也本草陶隠居云鯪鱧形似鱉而短小又似鯉魚有四足山海經曰蔓渠之山伊水出焉有獸焉其名曰馬腹其狀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嬰児是食人此與沔水注中廬疎水之水虎頗相類道元又以人魚釋之詳見下
  司馬遷謂之人魚卷十五二十五頁十六行
  箋曰山海經厭染之水出傅山之陽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魚不云伊水豈古今相沿并厭染之水名伊水乎一清按厭染之水見洛水注朱氏只知人魚字出厭染之水而不悟伊水亦有馬腹之文也
  𤄊水篇
  其水歴澤東南南卷十五二十六頁三行
  一清按下南字黄省曾本作流
  古舊亭之處也卷十五二十六頁三行
  一清按舊亭當作朁亭郡國志榖城𤄊水出劉昭補注引博物志曰出潛亭山漢志作朁亭師古曰朁音潛從水後人所加耳
  澗水篇
  山海經曰北流注于榖卷十五二十六頁十七行
  一清按九字衍文
  即周書所謂我卜澗水東言水者是也卷十五二十七頁二行箋曰御覽引此無言水二字一清按于文當作言是水者也孫潛校正
  東南流注于離山澗水也卷十五二十七頁十一行
  一清按離山二字衍文
  舊與榖水亂流流同南入于洛卷十五二十七頁十二行
  箋曰一作同流一清按全祖望曰流字重文宜衍
  今河南使水卷十五二十七頁十五行
  一清按使當作死即死榖也見榖水篇
  榖水篇
  漢景帝三年初徙萬戸為卷十六一頁十一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渑池縣下云景帝中二年初城徙萬家為縣初下落城字為下落縣字
  榖水處也卷十六一頁十三行
  一清按榖水下落出字孫濳校増
  耆喭曰卷十六一頁十五行
  一清按喭當作彦
  榖水又東逕土崤北卷十六一頁十九行
  箋曰孫云土字疑誤盖有東西二崤此或作西崤也一清按非也玉海云吕氏春秋九塞殽其一也左𫝊晉敗秦師于殽公羊𫝊云殽之嶔巖榖梁傳云殽巖崟之下春秋正義曰俗呼為土殽石殽其厄道在兩殽之間土字不誤
  所謂二崤也卷十六一頁二十行
  一清按二當作三胡渭云河水篇云河之右則崤水注之水出河南盤崤山東北流與石崤水合水出石崤山山有二陵南陵北陵也又云河水又東千崤之水注之水南導于千崤之山即所謂三崤山也史記正義亦曰殽三殽山也在洛州永寧縣西北二十八里北史崔宏𫝊云三崤地險人多冦刧指謂此也
  東西流注于榖卷十六二頁一行
  一清按西當作南
  又東逕于雍谷谿卷十六二頁六行
  一清按于字衍文
  晉水歴側卷十六二頁七行
  一清按晉當作崤
  榖水又逕白超壘南卷十六二頁十三行
  箋曰白超字誤俱當作白起一清按非也元和郡縣志云白超故城一名白超壘一名白超塢漢末黄巾賊起白超築此以自固周書魏𤣥𫝊除白超防主又隋韓擒虎嘗為白超防主見其碑文盖南北阻兵常為戌鎮據此則非秦之白起明矣
  故治宫所在卷十六二頁十七行
  一清按治宫當作冶官下水冶之冶亦誤作治
  山海經曰其中多碧卷十六三頁十六行
  一清按山海經曰四字重文宜衍碧下落緑字今校補
  自下通謂之澗水為榖水之兼稱焉卷十六三頁十八行
  一清按謂之之字羨文
  源出北縣卷十六四頁三行
  一清按北縣二字當倒互
  波水出于其隂卷十六四頁八行
  箋曰山海經作陂水一清按爾雅釋水云水自洛出為波今本山海經陂字乃𫝊刻之誤
  山海經曰卷十六四頁九行
  一清按四字重文宜衍
  出擅山卷十六四頁二十行
  一清按擅當作檀檀山見洛水注
  又東逕卷十六五頁七行
  一清按洛水注云枝瀆東北歴制鄉逕河南縣王城西又北入于榖又東逕下落河南王城西五字
  河南城西北卷十六五頁九行
  一清按河南下落王字
  十年定鼎卷十六五頁十六行
  一清按十當作卜
  大水并瀑卷十六七頁七行
  一清按名勝志引此文作迸瀑
  後張方入洛破千金堨公私賴之卷十六七頁十七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張方破堨何以反云公私賴之據晉書李矩傳補京師水碓皆涸永嘉初汝陰太守李矩汝南太守袁孚修之以利漕運二十七字
  北引渠卷十六八頁六行
  一清按北上落榖水二字全祖望校補
  晉惠帝造石渠於水上卷十六八頁七行
  一清按渠當作梁
  到三年三月十五日畢記卷十六八頁十一行
  一清按記當作訖下并紀之紀是記字
  又潘岳西征賦曰卷十六八頁十三行
  一清按又字衍文
  謂之金水卷十六八頁十五行
  一清按當作金谷水落谷字
  北有退門卷十六九頁十二行
  一清按退門當作䢰門
  函北連廡䕃墉北廣榭卷十六九頁十三行
  一清按函北當作西北連廡下落函字孫濳校正
  髙視常以避暑卷十六九頁十四行
  箋曰髙視字誤當作髙歡一清按非也何焯云道元生于孝昌二年不及神武時全祖望曰當作髙祖即後魏孝文帝也
  故向地也卷十六九頁十七行
  一清按地當作城
  永嘉亂卷十六九頁十七行
  一清按永嘉下落之字
  號曰洛陽壘卷十六九頁十七行
  一清按曰字衍文名勝志校
  江無復髣髴矣卷十六十頁九行
  箋曰謝云詳上文當作九江或作溪谷一清按何焯云江可該九不煩増改
  歴䟽圃中卷十六十頁十行
  一清按䟽亦作蔬二字通用
  以錙石為口卷十六十頁十一行
  一清按錙當作緇濕水注云是洛陽八風谷之緇石也盖黒石也
  又瑶華宫南卷十六十頁十二行
  一清按又下落逕字
  入為神居矣卷十六十頁二十行
  一清按入當作實
  池中有魏文帝九花樷卷十六十一頁一行
  箋曰九花樷當作九華殿洛陽宫殿簿有明光殿式乾殿九華殿蔬圃殿而魏志云青龍三年還洛陽復崇華殿改名九龍殿一清按非也程大昌演繁露云水逕洛陽天淵池中有魏文帝九華樓樓字亦誤據魏書黄初七年三月築九華臺今校正
  池南置魏文帝茅茨堂卷十六十一頁三行
  一清按置當作直
  而楨摳坐磨石不動卷十六十一頁十三行
  箋曰一作匡坐一清按摳坐摳衣而坐作徒磨石故其坐若此若匡坐則正坐也何以磨石
  此非劉楨也卷十六十一頁十三行
  箋曰也當作邪一清按閻若璩云唐韻正古也與邪通用晉書魏舒𫝊有主人婦夜産俄聞有車馬之音相問曰男也女也今注中多以邪為也
  陸機洛記卷十六十二頁十二行
  箋曰脱一陽字一清按記下又脱一曰字黄省曾本校
  今太倉西南地水名卷十六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地當作池
  杜預因其一證必是狄泉卷十六十二頁十六行
  一清按必是上落謂字狄泉當依篆文作翟泉
  不更層墉卷十六十三頁二行
  一清按層當作増
  北對芒阜卷十六十三頁九行
  箋曰當作邙阜即北邙也一清按北邙之邙亦作芒晉太安二年成都王頴自鄴舉兵内向帝軍于芒山以拒之是也下芒壟北芒並如字
  連嶺修垣卷十六十三頁九行
  一清按垣當作亘黄省曾本校
  屋南逕建春門卷十六十三頁十三行
  箋曰謝云宋本作屈而逕建春門一清按南字不誤盖榖水東出折而南流也
  橋之石柱銘云卷十六十三頁二十行
  一清按石當作右
  監椽卷十六十四頁七行
  一清按椽當作掾
  左北平卷十六十四頁七行
  一清按左當作右
  敗此而返卷十六十四頁九行
  一清按此當作北
  嵇叔夜為司馬昭所害處也卷十六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按嵇叔夜上名勝志引此文有亦字
  後張純堰洛而通漕洛中公私懐贍卷十六十四頁十八行一清按而御覽引此文作以懐全祖望校改穰
  故河南十二縣簿云卷十六十五頁四行
  一清按故字衍文縣下落境字
  右宫門也卷十六十五頁十四行
  一清按右當作古
  嘗無毁壊卷十六十五頁十七行
  一清按嘗全祖望校改曽
  猶象而魏之上加復思以易觀矣卷十六十七頁五行
  箋曰孫云此當作猶象魏之上而加復思以易觀矣一清按困學紀聞云楊植許由廟碣云堯而許之日而月之獨孤及仙掌銘云日而月之星而辰之同一句法楊慎曰唐文粹日而月之星而辰之本荘子尸而祝之社而稷之語然日月星辰語若出今人其不見笑也幾希是注象而魏之句本古法非誤文也
  渠水又枝分南逕出太尉司徒兩坊間卷十六十七頁十五行一清按逕出二字當倒互
  西國有爵離浮圖卷十六十八頁四行
  箋曰爵一作鬰一清按非也爵離寺見河水注引釋氏西域記
  惟祧廟别無卷十六十八頁十五行
  一清按别當作則
  元王東渡魏社代昌矣卷十六十八頁十八行
  箋曰王一作皇魏一作晉一清按非也道元生于拓跋朝是時魏都洛陽記此正以表晉衰魏興之兆安得云晉社代昌乎元王字亦不作皇例以稱劉裕為劉武王知之所謂島夷索虜南北競長也
  逕太倉南東出陽門卷十六十九頁十二行
  一清按方輿紀要雒陽城正東曰東中門魏晉以後曰東陽門東出二字當倒互
  榖水逕閶闔而南土山東卷十六十九頁十三行
  一清按逕當作自閶闔下落門字而南下落逕字黄省曾本校正
  以故門卯出卷十六十九頁十八行
  一清按卯當作邪
  是漢明帝夢見大人卷十六十九頁十九行
  一清按是孫濳校改昔
  華橋漢書曰卷十六二十頁九行
  一清按隋氏經籍志後漢書十七卷本九十七卷今殘缺晉少府卿華嶠撰
  榖水又南逕西門門卷十六二十一頁二行
  一清按方輿紀要其南一門曰廣陽門亦曰西陽門後魏主宏改曰西明門上門字誤當作明
  故津陽門也卷十六二十一頁四行
  一清按方輿紀要又西曰津門以洛水從此而入城魏晉以後曰津陽門
  漂落害者衆卷十六二十一頁五行
  一清按落字衍文何焯校
  津陽城門校卷十六二十一頁五行
  一清按校下落尉字何焯校補
  諫議大夫陳宜卷十六二十一頁六行
  一清按陳宜當作陳宣寰宇記引後漢書曰建武十年洛水泛漲諫議大夫陳宣云云是也
  北對南陽南宫卷十六二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按括地志洛陽故城内有南宫北宮南陽字誤當作洛陽
  故孝亷功曹卷十六二十二頁八行
  一清按故上落皆倫二字全祖望校補
  漢官曰卷十六二十二頁十三行
  箋曰漢官下宋本有一儀字一清按何焯云不當有儀字陳振孫書録解題曰漢官儀一卷後漢軍謀校尉汝南應劭仲逺撰按唐志有漢官五卷漢官儀十卷今惟存此一卷載三公官名及名姓州里而已其全書亡矣道元及見舊籍故宜無舛而猥云宋本此所以不免為閻百詩馮定逺所誚也
  遂堅傳之刻記年月日以名焉卷十六二十二頁十五行
  箋曰堅當作䜿一清按何焯云堅字不誤傳當作縛刻記上落因字以後漢書註文選註參校
  殷人之左學卷十六二十三頁一行
  一清按左學下落右學二字以禮記王制校補
  嘉平四年卷十六二十三頁五行
  一清按嘉平當作熹平
  光禄大夫彈卷十六二十三頁六行
  箋曰漢書光禄大夫馬日殫一清按後漢書蔡邕傳云光禄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殫朱氏所引何踈繆也
  蕪㑹劇者卷十六二十三頁十九行
  箋曰宋本作劇務一清按黄省曾本蕪作無言于劇務則無㑹也
  髙堂谿等卷十六二十四頁十六行
  一清按後漢書作堂谿典此文誤也
  陽嘉八年卷十六二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按閻若璩云陽嘉止四年八是元字之誤盖作畢即立碑也下九年亦當是元年
  存半毁幾卷十六二十四頁十六行
  箋曰當作存毁幾半一清按存半毁幾言所存者如此而毁者凡幾也朱氏以意妄改所未安矣
  逕清陽門東卷十六二十四頁十九行
  一清按清當作青
  為治軍所處卷十六二十五頁十三行十四行
  一清按治當作洛處當作乘名勝志引此文校正
  隠淪妄死卷十六二十五頁十七行
  箋曰宋本作忘死一清按非也妄死謂詐死耳字不誤
  竒制作卷十六二十六頁三行
  箋曰奇制作未詳玉海引此註無此三字一清按竒制作謂橋之制作甚竒即上制作甚佳之意豈可以玉海所引無之而遂疑之
  陽渠水又東流逕漢廣野君酈食其廟南卷十六二十六頁六行箋曰逕當作經一清按前後注文俱作逕此等實為辭費
  陽渠又東逕亳殷南卷十六二十六頁十二行
  一清按陽渠下落水字
  晉太康地理記並言四横死于是亭卷十六二十六頁十五行一清按晉太康下落記字地理記當作地道記兼引二書故曰並言也
  將曉出稅駕卷十六二十七頁三行
  一清按稅駕下黄省曾本有逆旅二字
  上有山陽王家墓卷十六二十七頁四行
  一清按上孫濳校改止
  甘水篇
  故世人目其所為甘棠焉卷十六二十七頁十五行
  一清按甘棠黄省曾本作甘掌如華掌鸞掌之類元和郡縣志河南府壽安縣下云漢宜陽縣地後魏分新安置甘掌縣是也
  夢汁而平卷十六二十七頁十八行
  箋曰孫云夢汁疑作廣濶一清按全祖望云先司空本是夷汙二字
  今河南河南縣有甘水卷十六二十八頁五行
  一清按河南縣下落西南二字郡國志河南尹河南縣有甘城劉昭補註曰杜預曰縣西南有甘泉即此水也
  漆水篇
  又東逕漆沮入于洛卷十六二十八頁十行
  箋曰克家云東逕史記作東過一清按尚書本作東過不獨史記也且道元注例用逕字以别于經文之過入于洛當從經文作入于河盖渭水至華隂入河而洛水則至華隂入渭今云渭入洛其舛甚矣朱氏顧遺其大而摘其細何也黄省曾本原作河
  踰梁上卷十六二十八頁十二行
  一清按上當作山
  自土漆沮卷十六二十八頁十三行
  一清按依經文當作沮漆
  岐川在杜陵埤卷十六二十八頁二十行
  箋曰孫云杜陵當作杜陽埤宋本作北一清按岐川字亦誤當作岐山見渭水注
  謂之柒渠卷十六二十九頁一行
  箋曰當作漆一清按古字通用不必改也
  漆水出漆縣西北岐山東入渭卷十六二十九頁二行
  一清按西北下落至字詩地理考引此文校増
  今說互出卷十六二十九頁四行
  箋曰舊本作牙一清按黄省曾本作㸦古文互字若作牙音其義垂
  滻水篇
  𣻐水篇
  縣以漢景帝二年置卷十六二十九頁十七行
  箋曰宋本以字下有溪名二字一清按于文不當有此二字漢書地理志左馮翊祋祤縣景帝二年置
  水出東北而西南逕銅官川卷十六二十九頁十八行
  一清按出下落縣字而字衍文孫濳校正
  西瓠口卷十六三十頁四行
  一清按西下落邸字史記河渠書校補
  渠竝北山卷十六三十頁五行
  一清按渠上史記河渠書漢書溝洫志皆有為字
  溉澤鹵卷十六三十頁八行
  一清按澤鹵下落之地二字史記河渠書校補
  河渠書曰鑿涇水自中山而
  一清按而當作西史記云鑿涇水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道元盖割裂引之
  南紀治谷水卷十六三十頁十六行
  箋曰紀當作絶一清按治當作冶方輿紀要云冶谷在涇陽縣西北五十餘里亦謂之谷口雲陽宫記曰冶谷去雲陽八十里山出鐵有冶鑄之利故因名有水曰冶谷水分渠十二是也
  渭此水也卷十六三十一頁七行
  箋曰一作此渭一清按非也渭當作謂
  俗謂是水為渠水也卷十六三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按渠水當作柒水
  其水又東北流注于洛水矣卷十六三十二頁二行
  一清按矣黄省曾本作也




  水經注箋刋誤卷六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箋刋誤卷七
  仁和趙一清纂
  渭水篇
  水出南鳥鼠山渭水出谷卷十七一頁十行
  一清案出南二字當倒互
  他說曰卷十七一頁十一行
  一清案他説當作地説
  右得封湲水卷十七一頁十四行
  一清案湲當作溪
  二源合注成一川卷十七一頁十八行
  一清案成上落共字
  荀宇卷十七二頁二行
  一清案後漢書温序傳是茍宇朱氏誤引作荀宇
  跡長三尺一寸卷十七二頁七行
  一清案一寸魏書作二寸
  俱左則過水右注之卷十七二頁十一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俱當作其右當作合
  漢靈帝五年卷十七二頁十四行
  一清案續志漢陽郡下劉昭補註引秦州記曰中平五年分置南安郡此落二字
  赤亭水出東山赤谷卷十七二頁十四行
  一清案出下落郡之二字通鑑注引此文校増
  二源合舍卷十七二頁十七行
  箋曰舍宋本作注一清案舍字不誤未可因上有二源合注之文而托為宋本以妄改之也
  永元元年帝封耿秉為侯國也卷十七二頁二十行
  一清案帝上落和字
  出西南山下卷十七三頁四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渭水又東與落門西山卷十七三頁十行
  一清案與當作逕胡渭校改
  東門得上門谷水卷十七三頁十四行
  一清案上門字當作北
  左則有温谷卷十七三頁十五行
  箋曰左宋本作右一清案有字衍文温谷下落水字
  又東出黑水卷十七三頁卜七行
  一清案黑水下落峽字
  渭水至黑水峽卷十七三頁十九行
  一清案至當作自孫濳校
  其水道平襄縣南山温溪卷十七三頁二十行
  一清案道字誤當作導源二字
  東北流逕平襄縣南城卷十七四頁一行
  一清案當作故城南孫濳校改
  王莽之謂平襄縣矣卷十七四頁一行
  箋曰之當作所一清案之下落所字非之字當作所也漢志莽曰平相襄字誤縣字衍文
  野雞自鳴卷十七四頁八行
  一清案自黄省曽本作皆
  信而有徴卷十七四頁十三行
  一清案徴下落矣字名勝志校増
  後馬超之圍冀也卷十七四頁十六行
  一清案後下落漢字孫濳校補
  卿欲令長者出不利之言乎卷十七四頁十九行
  一清案利當作義魏書校改
  次東濁谷水卷十七四頁二十行次東黄土川水卷十七五頁一行一清案兩次東下俱落有字
  而北流于渭卷十七五頁二行
  一清案流下落注字孫濳校増
  自西東㑹卷十七五頁十二行
  一清案東當作來
  漢陽長吏卷十七五頁十三行
  一清案吏當作史
  源導西北當亭川卷十七五頁十七行
  一清案當作水導源孫濳校正
  漢以為天水縣王莽之阿陽郡治也卷十七五頁十九行
  一清案漢志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莽曰填戎明帝改曰漢陽續志漢陽郡永平十七年更名葢未嘗以天水名縣也天水下落郡字漢以為天水郡王莽之阿陽郡治也阿陽郡葢王莽之支郡
  左則閣水入焉卷十七六頁八行
  一清案閣當作閤寰宇記所謂閤川水也落川字
  其水又西歴略陽川卷十七六頁十行
  一清案歴黄省曽本作入
  渥渠水卷十七六頁十三行
  一清案渥當作埿下云埿峽是也
  自安民縣之楊城永始二年成帝罷安定呼他苑以為安民縣起官寺市里從審傾回中卷十七六頁十六行十七行箋曰里下脫來歙二字審傾當作畨須一清案朱氏改審傾為番須是也其云市里下脫來歙二字非也永始二年以下至市里二十二字是釋安民縣乃注中注後人轉寫作大字致文義多不可通若依原本則云自安民縣之楊城從番須回中文從字順今欲于番須上再加來歙二字不且與上文有隔礙耶
  將軍金梁城等卷十七六頁十九行
  一清案後漢書來歙𫝊作守將金梁城字衍文
  光武親將卷十七七頁一行
  一清案親將下落救之二字全祖望校增
  與渭谷水合卷十七七頁四行
  一清案渭當作蒲
  川水水又西南卷十七七頁五行
  一清案水字重文宜衍
  石巖水注之卷十七七頁九行
  一清案巖孫潜校改宕
  得金黑水卷十七七頁十三行
  一清案得上落乂字
  東出更胡谷卷十七七頁十五行
  一清案更字衍文
  又東得六合水卷十七七頁十九行
  一清案六合當作六谷谷名也魏書地形志正始初改置南秦州治駱谷城方輿紀要鞏昌府成縣有洛谷川古字音同通用
  又東南流于渭是也卷十七八頁一行
  一清案流下落入字
  渭水東歴縣北封山流之隂逕固嶺北東卷十七八頁三行四行箋曰孫云封山當作邽山宋本無流字固嶺北東下云一本無此東字一清案魏書地形志秦州天水郡上封縣云犯太祖諱改葢本漢隴西郡之上邽縣後魏避其主珪嫌名改上邽曰上封道元從新制書之卷中邽字皆後人所改改之不盡尚留此遺跡耳流字當移在之隂下北東二字當互易均非羨文也
  北歴泉溪卷十七八頁八行
  一清案北下落出字
  渭水又東南出橋西亭西卷十七八頁九行
  一清案上西字衍文
  百澗聲流卷十七八頁十行
  箋曰當作羣流一清案聲流言泉流有聲也
  右則曽席水卷十七八頁十一行
  一清案水下落入焉二字孫潜校増
  藉水又次東北卷十七八頁十五行
  一清案次字衍文
  次東有大魯溪水卷十七八頁十六行
  一清案溪當作谷下有小魯谷水
  咸自北山注離注藉水卷十七八頁十七行
  箋曰宋本作咸自北山注藉水無離注二字一清案非也注離乃流字之誤孫潜校改下注字重文宜衍
  藉水又帶五水卷十七八頁十八行
  一清案又當作右
  藉水又東得其陽谷水卷十七九頁十三行
  一清案其字衍文
  又得宕水谷水卷十七九頁十四行
  一清案又下落東字上水字衍文孫濳校正
  出西南馬門溪卷十七九頁十五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衆川瀉浪卷十七九頁十八行
  箋曰謝云一本作衆川瀉注一清案瀉浪字不誤
  莎谷水出南北莎溪卷十七十頁四行
  一清案北當作山
  西南出龍谷卷十七十頁六行
  箋曰谷古本作口一清案龍當作隴
  西南流磨細野峽卷十七十頁七行
  一清案磨當作歴
  又逕清水城南卷十七十頁九行
  一清案清水下落縣故二字
  川有育故亭卷十七十頁十一行
  一清案育故亭誤當作故秦亭史記秦本紀孝王曰朕其分土為附庸邑之秦徐廣曰今天水隴西縣秦亭也
  左長谷水卷十七十頁十七行
  一清案左下落則字
  羌水南入清水卷十七十頁十八行
  一清案羌水下落又字
  其道源西北諸溪卷十七十頁十九行
  一清案當作其水導源西北綿諸溪今校正
  北出思溪卷十七十頁二十行
  一清案出字下落長字
  又東南歴綿諸故道北卷十七十頁二十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天水郡有綿諸道縣有蠻夷謂之道此文誤也當作綿諸道故城北
  入西北卷十七十一頁三行
  一清案入當作又
  其水北流注涇涇谷水又西北白城谷卷十七十一頁七行一清案涇字重文宜衍西北下落合字谷字衍文
  谷水又東北歴董亭下卷十七十一頁九行
  一清案谷水上落涇字
  白水出東南白溪水卷十七十一頁十三行
  一清案白溪水之水衍文
  水出南刑馬山卷十七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案出南二字當倒互
  衆水瀉浪卷十七十一頁十九行
  一清案水當作川
  出北山卷十七十二頁一行
  一清案出上落並字孫潜校増
  次東丘谷水卷十七十二頁二行
  一清案次東下落得字
  逕南田縣南卷十七十二頁四行
  一清案元和郡縣志南由縣後魏孝明帝于南由谷置方輿紀要曰屬武都郡西魏廢為南由鎮禹貢錐指曰隴州東南百二十里有南由故城本漢汧縣地後魏析置魏書地形志武都郡有南田縣則字之誤也
  水出刑縣之數歴山也卷十七十二頁五行
  一清案刑縣當作⿰氵幵 -- 汧
  闞駰以是水為沂水言卷十七十二頁七行
  箋曰言宋本作焉一清案沂水當作汧水
  闞駰十三州志曰與此同卷十七十二頁九行
  一清案曰字衍文
  水東入散關卷十七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案水上落渭字
  于寶卷十七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案于當作干
  渭水又東逕西武功北卷十七十三頁二行
  一清案當作武功縣西北今校改
  俗以散關城卷十七十三頁二行
  箋曰城宋本作名一清案于文當増名字于散關之下不當改城為名也
  渭水又與其捍水合卷十七十三頁四行
  一清案其字衍文
  渭水又東而卷十七十三頁十七行
  一清案而當作南
  有寶雞鳴祠卷十七十三頁二十行
  一清案西京賦云陳寶雞鳴在焉史記封禪書云文公獲若石云于陳倉北坂城以一牢祠命曰陳寶瓚曰陳倉縣有寶夫人祠葢廣異名也寰宇記通鑑地理通釋作寶雞祠是注寶雞鳴祠上當有陳字
  昔秦文公咸伯之言卷十七十四頁一行
  箋曰咸當作感伯下脱一道字一清案淯水注作陽伯當是伯陽之誤史記周本紀宣王太史伯陽甫唐固曰伯陽父周柱下史老子也神仙傳老子名重耳字伯陽葢李耳西入關又與秦文公同時當是也而朱長孺註李義山詩引此文云昔秦文公感伯王之言葢直以意増耳
  黄帝孫舜妻盲塚卷十七十四頁八行
  一清案塚下落祠字漢書地理志校補
  伏犧生成起起徙治陳倉也卷十七十四頁十行
  箋曰起起宋本作紀紀一清案下起字重文宜衍
  今灄水對亮城卷十七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案灄水當作汧水方輿紀要云石鼻城在寶雞縣東北三十里諸葛武侯所築水經注今汧水對亮城是與郝昭相禦處也
  渭水又東與陽谿合卷十七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案陽谿下落水字
  水出汧縣之蒲谷鄉弦中谷卷十七十五頁五行
  箋曰弦舊本作維一清案非也説見下
  決為弦蒲藪卷十七十五頁六行
  箋曰弦舊本作絃一清案周禮職方雍州藪曰弦蒲寰宇記隴州汧源縣下引晉太康地志云汧縣有蒲合鄉弦中谷朱氏上以維字改弦此又以弦絃紛紛牽引總屬辭費
  世謂之小隴山卷十七十五頁八行
  箋曰舊本作小龍山一清案元和郡縣志云小隴山一名隴坂又名分水嶺葢與大隴山連麓朱氏以隴為龍大謬
  潭漲不測卷十七十五頁十行
  箋曰孫云漲當作深一清案漲字不誤
  亂為一卷十七十五頁十四行
  一清案亂為一下落水字孫濳校増
  源流奮通卷十七十五頁十四行
  箋曰奮古本作舊一清案奮通言水勢迸暴也作舊字何説乎
  崩巒傾返卷十七十五頁十七行
  箋曰返一作仄一清案傾返狀山勢臲卼也仄訓偪仄義有未安
  古之汧山也卷十七十五頁十八行
  一清案地理志云古文以為汧山今校補
  水溢石空卷十七十五頁十九行
  箋曰空宋本作穴一清案空讀上聲與孔同小穴也韓非子空竅者神明之戸牖史記大宛傳樓蘭姑師小國耳當空道朱氏以穴字箋之殆誤讀平聲耳
  漰渀盪發源穴川卷十七十五頁二十行
  箋曰穴宋本作成川一清案寰宇記引此作漰渀震盪發源成川今校補
  汧水又東南以逕隃麋縣故城南卷十七十六頁一行
  箋曰又宋本作成川一清案以字衍文此與上所據宋本同一紕繆均不顧文義之通否而此為尤甚
  昔郭歙恥王莽之徴卷十七十六頁二行
  一清案漢書鮑宣傳是郭欽釋詳本卷
  故郁之平陽亭也卷十七十六頁十行
  一清案史記注作郿之平陽亭郁字誤寰宇記曰地道記郁夷省倂郿葢王莽之亂郁夷之人權寄理郿界因倂于郿劉昭郡國志補註郿縣下引帝王世紀秦出公徙平陽是也
  汧水又東流于渭水卷十七十六頁七行
  一清案東流下落注字下水字衍文
  今人謂之几谷卷十七十六頁十一行
  一清案几當作凡音桓史記正義校
  有石室卷十七十六頁十二行
  一清案有下落一字孫濳校増
  水流次平石釣處卷十七十六頁十二行
  一清案流字衍文史記正義校
  兩厀遺跡猶存卷十七十頁十三行
  箋曰厀當從膝一清案厀脛頭節也从卩桼聲徐鍇繫𫝊曰今俗作膝
  渭水又東逕石源卷十七十六頁十五行
  一清案石源字誤當作積石原元和郡縣志云積石原在郿縣西北二十五里方輿紀要云積石原在渭水北亦曰北原五丈原謂之南原也
  雍州郭淮卷十七十六頁十七行
  一清案魏書郭淮𫝊領雍州刺史此落二字
  亮至卷十七十六頁十九行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亮至下有果不得上四字今校補
  又逕五丈原北卷十七十六頁十九行
  一清案又下落東字孫濳校増
  魏春秋曰卷十七十六頁十九行
  一清案隋書經籍志魏氏春秋二十卷孫盛撰落氏字後並同
  諸君無事矣卷十七十七頁一行
  箋曰晉書曰諸軍無事矣一清案御覽引魏氏春秋作諸君元和郡縣志同葢唐人尚以舊籍為據不用晉書也
  又東逕武功縣北卷十八一頁六行
  一清案逕當作過
  斜水自南注之卷十八一頁七行
  一清案自南下落來字胡渭校増
  水又東逕馬冢北卷十八一頁十三行
  一清案水上落渭字
  縣有太一山卷十八一頁十六行
  一清案一漢志分註作壹
  長安人劉終於崩卷十八二頁五行
  箋曰劉終以下文理不屬葢脫簡也一清案孫濳用柳僉鈔本校補四百二十字真希世之寶也詳本卷
  忘也惠公孝公立是非實也卷十八二頁八行九行十行
  箋曰孫云自忘也至此四十一字文不相續疑有脫誤一清案非也忘當作志謂崔駰及皇覽繆志也立當作並黄省魯本校
  俗名也北出河桃谷卷十八二頁十三行
  箋曰謝云宋本作俗名之北水出河一清案非也俗名也北出河桃谷道元以東水是俗名其水出於河桃谷孫汝澄以出河為句繆甚
  於雍縣城南卷十八二頁十八行
  一清案雍縣下落故字
  大欒水注之出西北大道川卷十八四頁四行
  一清案欒寰宇記作巒出上落水字
  二川洋逝卷十八四頁八行
  一清案洋當作幷
  逕岐山而卷十八四頁九行
  一清案而當作西孫潛校改
  炎帝神農氏姜母安登卷十八四頁十六行
  箋曰謝云姜母安登宋本作母曰姜姒㙔云謝引宋本亦誤據世紀當作神農氏姜姓母安登一清案於文是炎帝神農氏姜母安登本無誤也今三皇紀作女登
  水合而逕美陽縣之中亭川水也卷十八四頁十八行
  一清案上水字衍文
  東逕杜陽故城卷十八四頁二十行
  一清案杜陽下落縣字
  又故谷縣有杜陽山卷十八五頁一行
  一清案谷當作虢漢書地理志右扶風有虢縣漢初幷入雍故謂之故虢也
  在大柱山南卷十八五頁三行
  一清案大柱當作天柱寰宇記校改
  縣自杜水東二坑水注之卷十八五頁五行
  一清案自當作有東上落又字
  一水西北瀆魋水二合而東歴五將山卷十八五頁六行一清案西北下落與字二字衍文
  泉南逕梁山宫西卷十八五頁八行
  一清案泉當作東
  渭水之東卷十八五頁十七行
  一清案之當作又
  芒水出南芒谷卷十八五頁二十行
  一清案南下落山字謂終南山也宋敏求長安志校補
  又屈而入于渭卷十九一頁九行
  箋曰謝云宋本作又屈西北入于渭一清案孫潛云又屈而下落西北二字而字不衍
  渭水又東北逕黄山宫南卷十九一頁十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惠帝三年起者也卷十九一頁十一行
  一清案漢志注是二年三字誤
  就水注之卷十九一頁十四行
  一清案四字是注混作經
  就水歴圃北卷十九一頁二十行
  箋曰孫云圃字疑悞或是陵字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作歴竹圃北元和郡縣志司竹園在盩厔縣東十五里史記渭川千畝竹漢書王莽𫝊霍鴻負倚芒竹亦謂之鄠杜竹林有司竹都尉即此地也箋説非是
  渭水又東合田谿水卷十九二頁三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北流長楊宫西卷十九二頁四行
  一清案北流下落逕字
  水上承盩厔南南泉卷十九二頁五行
  一清案上南字重文當作縣泉當作厡
  有蒙蘢源卷十九二頁八行
  一清案源漢書地理志作渠成林源靈軹源之源並當作渠
  東逕縣苑
  一清案苑當作北
  河渠以引堵水卷十九二頁九行
  一清案漢書溝洫志云關中靈軹成國湋渠引諸川如淳曰湋音韋韋水出韋谷此河渠是湋渠之誤
  渭水又東逕槐理縣故城南卷十九二頁十一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章邯為雍王都廢丘居槐里卷十九二頁二十行
  箋曰謝云居槐里三字疑衍一清案是注正釋槐里故重言之較櫟陽高奴加詳焉非贅詞也
  東有涌水卷十九三頁四行
  箋曰宋本作漏水一清案涌水字不誤
  又北逕葦圍西卷十九三頁六行
  一清案圍當作圃名勝志校
  東北逕五柞相去八里卷十九三頁八行
  箋曰宋本作東北逕五柞宫一清案長安志引此文五柞宫下尚有西長楊五柞二宫七字寰宇記盩厔縣下亦有之今補入
  在盩厔縣西卷十九三頁十行
  箋曰西一作矣一清案漢書注作西箋説之謬可知矣
  渭水又東合甘水卷十九三頁十三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在水東卷十九三頁十四行
  一清案在下落甘字水下落之字孫濳校補
  故馬融曰有扈甘南郊地名也卷十九三頁十五行
  箋曰南一作西一清案南字不誤甘字當移在有扈之上尚書音義校正
  合渼陂水卷十九三頁十八行
  箋曰渼古本作美一清案渼陂之渼十道志元和郡縣志長安志杜子美詩俱作渼與美通不必改也
  上仍使太中大夫虞邱壽王卷十九四頁五行
  一清案仍當作乃
  他説云卷十九四頁十五行
  一清案他説當作地説
  水㑹無他高山異巒卷十九四頁十五行
  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作水所滙處今補改正
  武帝建武二年卷十九四頁十七行
  一清案建武當作建元
  渭水又東與鎬水合卷十九四頁二十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自漢帝穿昆明池卷十九五頁三行
  一清案當作漢武帝落武字
  過鎬池曰卷十九五頁六行
  一清案初學記引學資春秋𫝊作素車上人曰孫濳據之改過鎬池為車上人
  鎬水北逕谿靈臺西卷十九五頁十五行
  箋曰宋本作漢靈臺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作清靈臺
  鎬水又北逕于渭卷十九五頁十八行
  一清案逕當作注
  渭水又東北逕渭城南卷十九六頁三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秦里其霸卷十九六頁八行
  箋曰西京賦作秦里其朔薛綜注云里居也朔北也秦地居其北是曰咸陽一清案霸者幽隂之義與朔字意同漢書律歴志曰四月己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此義也
  而沈水注之卷十九六頁十二行
  一清案五字是注混作經
  俗言真女樓卷十九八頁三行
  一清案真女當作貞女漢志注校
  繁欽建章鳯樓闕賦卷十九八頁六行
  一清案何焯校衍樓字
  而實非也卷十九八頁十二行
  一清案而下落即字孫濳校増
  池中有漸臺三十丈卷十九八頁十三行
  一清案漸臺下落高字名勝志校増
  南有壁門卷十九八頁十五行
  一清案壁當从玉作璧下云璧玉門也
  引它水入長安城卷十九八頁二十行
  箋曰宋本作引高都水一清案孫濳校改沈水于它字為近
  以法牽牛卷十九九頁十四行
  一清案牽牛下落南有長樂宫北有咸陽宫欲通二宫之間故造此十九字史記索隱引黄圖及别本水經注皆有之
  南北二百八十步卷十九九頁十四行
  一清案二史記索隱作三
  柱南京兆立之柱北馮翊立之卷十九九頁十七行
  一清案兩立字長安志作主字
  我貌獰醜卷十九九頁二十行
  箋曰古本作狼醜一清案狰獰狀惡也朱氏作狠醜與獰字義無别又誤刻為狼字
  橋三丈卷十九十頁四行
  一清案橋下落廣字孫濳校増
  魏武帝遂更修之卷十九十頁四行
  一清案遂字衍文
  渭水又東與沈水枝津合卷十九十頁九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北流于渭卷十九十頁十二行
  一清案流下落注字
  渭水又逕長安城北卷十九十頁十三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又下落東字胡渭校増
  王莽更名長安卷十九十頁十五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作常安長字誤
  城正亭卷十九十一頁一行
  一清案城三輔黄圖作誠
  其内有長安厨官在事故城曰厨門也卷十九十二頁五行一清案事當作東城當作名
  其水有客舍卷十九十二頁七行
  一清案水方輿紀要作外
  為徒之經卷十九十二頁十行
  箋曰一作為往來之徑一清案此文見三輔决録朱氏何以不名其書
  東逕河池北卷十九十二頁十五行
  一清案河池下落陂而二字孫潜校増
  其制上圓下方九宫十二室四嚮五色卷十九十二頁十八行一清案大戴禮盛德篇云明堂九室明堂月令篇云九室十二堂劉歆取考工補周禮冬官之闕匠氏一職記軌步之制因及明堂有云夏后氏世室五室九階四旁兩夾牕白盛殷人重屋四阿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東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淳于登作五室之説則云水木用事交于東北木火用事交于東南火土用事交于中央土金用事交于西南金水用事交于西北鄭康成註禮主考工説謂大戴所記創于秦相吕不韋之作春秋並非古制而主大戴者極訾康成註悉本淳于登月令異義有乖正論九室五室互相譏訕竟成門户按北史封軌𫝊云吕氏月令見九室之義大戴之禮著十二堂之文又袁翻傳云明堂五室三代同焉道元北方之學者兼取戴記考工之制故濕水篇有明堂上圓下方四周十二户九室之文此注復列九宫十二堂四嚮五室之義世本堂字誤作室下室字又嫌與上重文乃改作色流俗紕繆甚矣其妄也
  漢平帝永始四年卷十九十二頁十九行
  一清案永始是元始之誤
  頭於渭尾達樊川卷十九十三頁九行
  箋曰三輔黄圖云頭入渭水尾達樊川一清案通鑑注引此文作頭臨渭水是也
  有閶闔公車諸門卷十九十三頁十四行
  箋曰公車古本作正車玉海引此作止車門一清案關中記云未央宫有閶闔門止車門止字是也
  故渠北有樓漢京兆尹司馬文預碑卷十九十四頁十行
  一清案樓下落豎字名勝志校増
  蘇□曰王宫家渠也卷十九十四頁十二行
  一清案漢書王嘉𫝊註蘇林曰王渠官渠也今校正
  史王孫及王夫人卷十九十四頁十六行十七行
  一清案七字重文宜衍
  故時人謂之馬冢卷十九十五頁二行
  箋曰按舊本脫誤呉琯移遂葬焉二十二字續此是矣復誤以霸水注續馬冢之後錯簡如初今特改正一清案呉本錯誤固多朱氏改正亦未為得清溪胡渭作禹貢錐指二十卷悉取常熟黄儀之説更定余亟從之惟李夫人莢陵一條全祖望又據黄圖移在漢武帝茂陵之下今為先具錯簡之辭然後枚舉誤文可無遺憾已
  又東過霸陵縣北陵之南卷十九二十七頁十行至三十二頁十六行一清案又東過霸陵縣北經文接前十五頁二行注馬冢之次行陵之南下接前二十三頁十一行如北一里即李夫人冢
  霸水者上地名也卷十九二十七頁十一行
  一清案水者二字當倒互黄省曽本校改御覽長安志引此文並如之此本應劭語道元襲用之耳
  西北有銅公水卷十九二十七頁十三行
  一清案公當作谷寰宇記校
  次東有輕谷卷十九二十七頁十四行
  箋曰輕谷下脫一水字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作輞谷水方輿紀要云藍田縣有輞谷水在縣南八里商嶺水自藍橋伏流至此有千聖洞細水洞錫水洞諸水㑹焉如車輞環凑自南而北圜轉二十里過此則豁然開朗林野相望亦謂之輞川王維云輞水淪漣是也輕字誤
  又西流入渥水卷十九二十七頁十五行
  一清案長安志云劉谷水一名泥水方輿紀要云晉永和十年桓温伐秦破青泥是也下清渥軍清渥城並當作埿
  逕藍田縣也卷十九二十七頁二十行
  一清案也當作北
  梁惠王三年卷十九二十八頁一行
  一清案恵下落成字竹書紀年校増
  史記秦襄王葬芷陽者也是卷十九二十八頁十行
  一清案也是二字當互易
  漢文帝嘗欲從霸西馳下峻阪卷十九二十八頁十二行
  一清案霸下落陵上二字漢書爰盎𫝊校補
  水出杜縣白鹿源卷十九二十八頁十六行
  一清案源當作原
  谿水又西北卷十九二十八頁十七行
  一清案谿水上落荆字
  即是原卷十九二十八頁十九行
  一清案原下落也字
  孟谷次東又大谷卷十九二十九頁二行
  一清案孟谷上落次東有三字又當作有長安志校正
  東有土門谷卷十九二十九頁三行
  一清案東上落次字
  五水北谷西北歴風凉原東卷十九二十九頁三行
  一清案谷西當作合而長安志校
  有大狗來下卷十九二十九頁八行
  一清案大長安志作天
  水發自原下卷十九二十九頁十四行
  一清案原當作亭即下霸陵縣之故亭
  故源左出焉卷十九三十頁六行
  一清案源當作渠
  予以神明三年卷十九三十頁十九行
  一清案明下落聖祖黄虞遺統受命至于地皇四年為十五年正以二十字漢書王莽傳校補
  其名霸為長存橋卷十九三十頁二十行
  一清案霸下落橋字王莽𫝊校補
  秦莊王葬于芒蕩之麗山卷十九三十一頁二行
  一清案芒蕩當作芷陽
  東北逕霸縣故城南卷十九三十一頁六行
  一清案霸下落城字晉書地理志京兆郡有霸城縣葢曹氏所改魏書地形志霸城縣晉改
  漢文帝之霸陵漢縣也卷十九三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案下漢字衍文
  計其日似近五百年矣卷十九三十一頁九行
  一清案其黄省曽本作爾似當作以古以已字通用
  又合漕渠卷十九三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案又當作右
  引渭今源自昆明池南傍山原卷十九三十一頁十八行
  一清案今源當作合渠
  今霸水又北逕秦虎圈東卷十九三十二頁一行
  一清案今字衍文
  血出濺虎卷十九三十二頁四行
  箋曰濺舊本作踐一清案集韻濺汙灑也史記藺相如𫝊曰請得以頸血濺大王是其義也
  逕漢武帝茂陵南卷十九三十二頁八行
  一清案逕上落又字
  陵之南卷十九三十二頁十六行
  一清案南上落西字
  如北一里賦詩悼傷卷十九二十三頁十一行至十八行
  一清案如北上接後三十二頁十六行陵之南賦詩悼傷下接後三十二頁十六行故渠又北分為二渠黄圖云莢陵在茂陵北一里寰宇記雍州興平縣下云茂陵在縣東北十九里李夫人陵在縣北十六里是也
  如北一里卷十九二十三頁十一行
  箋曰如當作而一清案如字不誤
  世謂之莢陵卷十九二十三頁十二行
  箋曰一作萊陵一清案莢字不誤黄圖校
  以厚禮葬卷十九二十三頁十九行
  一清案厚全祖望校改后
  故渠又北今無水卷十九三十二頁十六行十七行
  一清案故渠又北上接前三十三頁十八行賦詩悼傷今無水下接前二十三頁十八行故渠又東逕茂陵縣故城南
  故渠又東逕茂陵縣故城南分卑尊之名者也卷十九二十三頁十八行至二十四頁十九行
  一清案故渠上接後三十二頁今無水十八行分卑尊之名者也下接後二十六頁四行故渠又東逕漢丞相周勃冢南
  故渠又東逕茂陵縣故城南卷十九二十三頁十八行
  箋曰此故渠篇内不見張本疑有脱誤一清案注云渭水又東㑹成國故渠又逕漢武帝茂陵南又北分為二渠東逕虎圈南而東入霸一水北合渭今無水下接是注故渠又東逕茂陵縣故城南至漢景帝陵南又東南注于渭今無水成國故渠西京時已有之而衛臻更修復之世本彼具霸陵縣下此𨽻華隂縣中前後倒置不相貫串又渠字或訛作源一望迷離遂以為不見張本疑其有脱誤耳今為更正始可追尋恨不起中尉于九原而告之
  渠北故坂此即龍淵宫卷十九二十四頁一行
  一清案此當作北
  又成帝延陵南卷十九二十四頁七行
  一清案又下落東逕二字
  故渠又東逕渭陵卷十九二十四頁八行
  一清案渭陵下落南字
  元帝永元四年卷十九二十四頁九行
  一清案永元當作永光
  又逕惠帝安陵南卷十九二十四頁十行
  一清案又下落東字
  故渠又東逕漢丞相周勃冢南東南流注于渭水卷十九二十六頁四行至二十七頁九行
  一清案故渠上接前二十四頁十九行分卑尊之名者也東南流注于渭水下接前二十頁十七行右逕新豐縣故城北
  渭水又東逕霸縣北卷十九二十六頁七行
  一清案當作霸城縣落城字
  臰聞數月卷十九二十六頁十七行
  一清案月當作里
  東南流注于渭水卷十九二十七頁九行
  一清案于文當重一渭字下渭水二字與右逕新豐縣故城北句接連
  石逕新豐縣故城北不得為湖湖西卷十九二十頁十七行至二十三頁十一行
  一清案石字誤當作右上接後二十七頁九行渭水二字不得為湖下接前十六頁二十行蘇林曰湖西二字衍
  水出麗山東也卷十九二十頁十八行
  一清案也當作北
  水本導源東流卷十九二十頁十九行
  箋曰東一作北一清案非也下云後秦始皇葬于山北水過而曲行東注北轉則東字不誤
  下涸三泉卷十九二十一頁四行
  一清案涸當作錮史記始皇本紀穿三泉下銅徐廣曰一作錮錮鑄塞
  項羽入關以三十萬人卷十九二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案入關下落發之二字黄省曽本校増長安志引此文亦有之
  始皇與神女唾之生瘡卷十九二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案神女下有缺文朱無易引三秦記補遊而忤其㫖神女七字
  又北絶漕槃溝注于渭卷十九二十二頁五行
  一清案漕渠漢大司農鄭當時所開槃溝乃渠字之誤
  舊大道北下坂下坂名也古有鴻寧卷十九二十二頁十六行一清案下坂二字重文史記項籍本紀云在新豐鴻門孟康曰在新豐東十七里舊大道北下坂口名也今校正鴻寧當作鴻門亭
  郭縁生或云卷十九二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案郭縁生下落曰字全祖望校増
  孟康言在新城東十七里無之卷十九二十三頁一行
  箋曰城宋本作豐一清案無之二字衍文
  非謂地也卷十九二十三頁一行
  一清案地當作城
  蘇林曰俱北入渭卷十九十六頁二十行至十七頁十九行
  一清案蘇林曰上接後二十三頁十一行不得為湖俱北入渭下接後二十四頁十九行渭水又東逕下邽縣故城南
  蘇林曰戯邑名在新豐東南三十里卷十九十七頁一行
  箋曰宋本云在鄭東南一清案非也郡國志新豐東有鴻門亭及戯亭劉昭補註引蘇林曰縣東南四十里此段注原在霸水新豐之下朱氏既誤割入鄭縣不得不假宋板改去新豐字以實其説也
  造延陵為初陵以為非霸曲亭南更營之卷十九十七頁七行一清案非下落吉于二字
  統歸三壑卷十九十七頁十四行
  一清案三當作一
  首水南倒虎山卷十九十七頁十五行
  一清案南下落出字
  渭水又東逕下邽縣故城南今無水卷十九二十四頁十九行至二十六頁四行一清案渭水又東逕下邽縣故城南上接前十七頁十九行俱北入渭今無水之次行接前十五頁四行又東過鄭縣北經文霸陵縣一條注盡此
  北逕郿加谷卷十九二十五頁一行
  一清案郿名勝志校改媚寰宇記云竹水出媚谷是也
  口起谷口卷十九二十五頁四行
  一清案口起漢書溝洫志作首起
  白渠在後卷十九二十五頁五行
  一清案在後漢書溝洫志作起後
  即水所治也卷十九二十五頁六行
  一清案治黄省曽本作始
  符堅卷十九二十五頁十行
  一清案符當以草作苻
  漢書高帝關中卷十九二十五頁十九行
  一清案高帝下落克字全祖望校増
  王莽之師高也卷十九二十五頁十九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作師亭
  又東過鄭縣北裴畢字君先立卷十九十五頁四行至十六頁二十行一清案又東過鄭縣北經文之右行接後二十六頁四行今無水裴畢字君先立下接後十七頁十九行渭水又東石橋水㑹
  以亢杜洪卷十九十五頁八行
  一清案亢當作抗
  於孤相原西卷十九十五頁九行
  一清案相寰宇記引此文作柏
  出英山卷十九十五頁十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北流與招水相得水亂流卷十九十五頁十一行
  一清案下水字衍文
  灌水又北注於渭卷十九十五頁十二行
  箋云此後皆叙鄭縣事舊本錯簡今改正一清案朱氏之改正鄭縣注是矣然割截未清致有下句之繆
  又逕觀愚之山北流入于渭卷十九十五頁十二行十三行
  箋曰孫云觀愚字誤山海經作符禺之山符禺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渭一清案朱氏惟據上有禺水遂誤以十一字移此不知其文與上下絶不相蒙也後二十頁十六行十七行注云渭水又東合沙渠水水即符禺之水也南出符以下缺文當取此處禺之山北流入于渭八字補入乃成文而華隂縣注亦終矣此十一字當衍去
  渭水又東西石橋水南出馬嶺山卷十九十五頁十四行
  一清案石橋水有二皆出馬嶺山道元兩叙其源流一流逕鄭城西為西石橋水一流逕鄭城東為東石橋水郭縁生云鄭城東西十四里各有石梁者是也方輿紀要云劉裕伐秦王鎮惡自河入謂秦將姚難自香城引兵而西鎮惡追之秦主泓自霸上還屯石橋以為之援此西石橋也唐中和初昭義帥高潯合河中兵討黄巢尋敗于石橋潯奔河中華州復為巢所陷此東石橋也
  虢儈又滅卷十九十六頁二行
  箋曰國語作鄶一清案鄶古作儈世本所謂四曰求言是為儈人後乃除人加邑毛詩國風又作檜
  幽王卒于戯卷十九十六頁六行
  箋曰舊本作宫呉改作卒一清案全祖望云皆非也宫字是□字之誤
  及遷封於彼卷十九十六頁九行
  一清案及當作乃
  渭水又東石橋水㑹南出符卷十九十七頁十九行至二十頁十七行一清案渭水上接前十六頁二十行裴畢字君先立南出符之次行接後三十二頁十八行東入于河經文
  渭水又東石橋水㑹卷十九十七頁十九行二十行
  箋曰宋本作又東與一清案朱氏亦因本文㑹字以意度之應有與字故云爾非必真據宋板也知者與字當增在東字之上此東石橋水也説見前
  鄭城東十四里各有石梁者也卷十九十八頁三行
  一清案東下落西字
  水南出良餘山之隂卷十九十八頁十行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是粮餘山
  洛水入焉卷十九十九頁五行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作洛水東南沮水入焉全祖望云此誤也當作渭水東南洛水入焉
  王莽之華疆也卷十九十九頁十一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作華壇
  以節栢之心為博箭卷十九十九頁十四行
  箋曰節一作松一清案節栢字不誤豈可因禮記松栢有心之文輒為更易乎
  昭王常與天神博於是卷十九十九頁十五行
  一清案常當作嘗
  登華見父與數人博于石上卷十九十九頁十八行
  一清案登華下落山字
  敕度世令還山山層雲秀卷十九十九頁十八行
  一清案山字重文宜衍事見神仙𫝊
  元帝又刋其二十餘字二書有重名于海内卷十九二十頁三行一清案元帝誤當作文帝寰宇記華州華隂縣下云北廟有古碑九所其一是漢鎮逺將軍段煨更修之碑黄門侍郎張㫤書魏文帝與鍾繇各于碑隂刻二十字此碑垂名海内𨽻釋亦作元帝恐鍾公不逮事常道鄉公也此在南宋初年刻本已訛何焯校改帝作常元常鍾繇字不且與下侍中司𨽻校尉之文有碍耶刋其下落碑隂二字重名下落垂字
  不得言在斯為非矣卷十九二十頁十三行
  一清案於文當重一斯字
  城因原土卷十九二十頁十四行
  一清案土當作立
  渭水又東合沙溝水卷十九二十頁十六行
  一清案沙溝當作沙渠
  南出符卷十九二十頁十七行
  一清案南出符下缺禺之山北流注于渭八字朱氏誤入前十五頁十三行當移彼就此也
  東入于河卷十九三十二頁十八行
  一清案東入于河之右行接前二十頁十七行南出符缺文之次東入上落又字禹貢錐指曰渭水又東合昆明故渠自此以後多錯簡黄子鴻據他書及州縣圖志悉為更定以今輿地言之渭水又東逕長安縣北又東逕咸寧縣北高陵縣南又東逕臨潼縣北又東逕渭南縣北又東逕同州南華州北又東北逕華隂縣北又東入于河是曰渭口


  水經注箋刋誤卷七
<史部,地理類,河渠之屬,水經注釋__水經注箋刊誤>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箋刋誤卷八
  仁和趙一清纂
  漾水篇
  西源岀隴西燔冢山㑹泉卷二十一頁九行
  一清案隴西下落西縣二字漢書地理志校補泉胡渭曰當是白水之誤
  又言隴西縣嶓冢山在西卷二十二頁六行
  一清案隴西下當重一西字
  天子自春山卷二十二頁十八行
  一清案穆天子傳作舂山
  事同徐吾來淵之異卷二十三頁十二行
  箋曰徐吾當作余吾漢書應劭注余吾在朔方一清案山海經作余吾與徐字為近
  亦西垂官也卷二十四頁七行
  一清案史記秦本紀文公元年居西埀宫官字誤
  世祖至陽河卷二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天水郡有河陽縣河字當倒互
  請蜀救至卷二十四頁十六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請蜀上據後漢書當補王元二字
  願諸將亟罷卷二十五頁一行
  一清案宋本作亟還一清案亟罷本後漢書隗囂𫝊
  始昌縣故城西卷二十五頁三行
  一清案始昌上全祖望校増直字
  故城西也卷二十五頁四行
  一清案城西當倒互作西城漢西縣晉改曰始昌屬天水郡見晉書地理志
  水有鹽官卷二十五頁七行
  一清案水下全祖望校增北字
  蘭軍水出于西北卷二十五頁十行
  箋曰蘭軍字誤宋本作蘭單而下文又有蘭坑疑作蘭坑一清案非也方輿紀要鞏昌府成縣有蘭臯戍蕭子顯曰武興西北有蘭臯戌去仇池二百里宋元嘉十九年遣裴方明等伐仇池楊難當遣其將苻宏祖守蘭臯是也元豐九域志階州將利縣有蘭臯鎮
  雞水出南雞谷卷二十五頁十三行
  一清案出南二字當倒互
  二源水合注卷二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案水字衍文
  宋太祖遣龍驤將軍裴方明伐楊難當將妻子北奔卷二十六頁六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于文當重難當二字
  安西參將魯尚期卷二十六頁六行
  一清案宋書氐胡傳作參軍
  祁山在璠冢之山卷二十六頁九行
  一清案璠冢之璠當从山作嶓
  溪徑逶迤卷二十六頁十四行
  一清案溪徑之溪當以足作蹊或从彳作徯
  漢水又西逕南岸北中岸之上下有二城相對卷二十六頁十七行
  箋曰㟁宋本作岈一清案此文多誤當作漢水又西逕南岈此岈之中中字移在之字之下
  祁山縣去沮五百里卷二十六頁十八行
  一清案祁山未嘗置縣此縣當移在去沮之下
  然世俗名之為皆陵水非也卷二十七頁七行
  箋曰皆作階一清案然字衍文
  東南得城階水卷二十七頁九行
  箋曰孫云疑作武階一清案東南上落又字孫潜校增
  故都為目矣卷二十七頁十七行
  一清案故下落以字御覽引此文校増
  縣曰循虜縣卷二十七頁十八行
  一清案下縣字衍文
  為氐大師卷二十八頁二行
  一清案大師當作太師太平寰宇記校改
  谷有二源合同注一壑卷二十八頁二行
  一清案谷當作水合字衍文
  漢水又東合洛漢水卷二十八頁六行
  箋曰孫云洛漢當作洛溪一清案非也方輿紀要鞏昌府成縣即故武都郡治也有六漢水即洛漢水也其水源出西和縣境即漢綿諸道地流逕成縣之六漢堡又西入西漢水六洛音同通用
  飛流下注卷二十八頁十四行
  一清案流黄省曽本作清
  今廣業郡治卷二十九頁五行
  箋曰宋本作廣漢一清案非也方輿紀要鞏昌府成縣下云後魏析下辨道地置廣業郡領白石等縣魏書地形志廣業郡𨽻東益州後並同
  峽中白水生大石卷二十九頁八行
  箋曰白一作當一清案非也御覽引此文是峽中有泉生大石今校正
  詡使燒石以水灌之卷二十九頁十行
  一清案御覽引此文水作醋新唐書地理志云嚴礪自長舉縣西疏嘉陵江二百里焚巨石沃醯以灌之通漕以饋成州戍兵即詡之遺法也後漢書注亦誤作水字
  濁水又東南渥陽水北出渥谷卷二十九頁十一行
  一清案方輿紀要鞏昌府成縣下云泥陽川在縣東五十里祝穆云水自天水谷發源東南流至泥陽鎮與栗亭水合東南入徽州界注嘉陵江隋志後魏置泥陽縣西魏廢入同谷即此處也與地形志北地郡之泥陽縣葢異地而同名此縣旋置旋廢魏収故不録之渥字誤
  𡶶駐月駕矣卷二十十頁六行
  一清案駐黄省曾作枉孫潜云栁僉本同
  西南至山卷二十十頁十行
  一清案至下落秦岡二字全祖望校補
  故道水右又合黄盧山水卷二十十頁十一行
  一清案右又二字當互易
  漢世有鳯凰至卷二十十一頁二行
  箋曰舊本作鳯凰上疑當作止呉本作至一清案御覽引此文作止焉
  西流注漢水又逕晉壽城西卷二十十一頁十五行
  一清案黄省曽本重漢水二字
  白水又東南逕隂平故城南卷二十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案隂平下落道字漢志續志校増
  水出長松縣西南而白馬漢卷二十十二頁十四行
  箋曰漢一作溪一清案而字衍文
  白水又東合空冷水卷二十十三頁四行
  一清案冷當從水作泠
  西南合南注卷二十十三頁六行
  一清案下南字衍文
  共成三溪卷二十十三頁八行
  一清案三當作一
  入極溪便即水源也卷二十十二頁十二行
  一清案入上落東字黄省曽本校便字衍文
  來合白水卷二十十三頁十五行
  一清案來當作東
  白水又東南於吐費城南卷二十十四頁四行
  箋曰孫云疑脫逕字一清案於當作逕胡渭校改
  故遂城為葭萌矣卷二十十四頁六行
  一清案遂下落名字
  與津吏諍打傷其破頭者卷二十十四頁九行
  一清案打傷下全祖望據范史段翳傳校補開笥得書言五字翳字元章
  即是也卷二十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案即是下落水字
  又東南逕平城東卷二十十五頁五行
  一清案平城當作始平城魏書地形志南白水郡有始平縣
  水西北出鄭縣南卷二十十五頁八行
  一清案江水注云宕渠水即濳水渝水矣出漢中郡南鄭縣巴嶺山鄭縣南當作南鄭縣
  與難水合卷二十十五頁九行
  一清案難下落江字寰宇記校補
  又東南入漢卷二十十五頁十一行
  一清案入下落于字寰宇記校補
  又東南入漢州江津縣東南入於江卷二十十五頁十二行一清案此條經文之誤詳具本卷
  故仲雍謂涪内地者也卷二十十五頁十三行
  一清案故當作庾仲雍下落所字通鑑注引此文校正
  丹水篇
  名高猪山也卷二十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案名上落一字
  水出上洛縣西南楚山卷二十十五頁二十行
  一清案水下落源字名勝志引此文校増
  其水兩源合舍卷二十十六頁一行
  箋曰宋本無舍字一清案合舍字屢見注中箋說非是
  入于汋卷二十十六頁七行
  一清案汋當作汮即均水也下同
  殷湯之名卷二十十六頁九行
  一清案湯當作商
  晉楚之盟卷二十十六頁十二行
  一清案左𫝊是晉楚有盟朱箋欲改之字作有然古人引書多抄變其詞茍無害也於義則可
  循之則可矣卷二十十七頁六行
  一清案循當作修
  黄水出北予山卷二十十七頁十七行
  箋曰一作北子山一清案漢書地理志析縣下云黄水出黄谷鞠水出析谷俱東至酈入湍水湍水經云出酈縣北芬山黄水鞠水同出北芬山特異谷耳箋説無據
  因為立順陽郡卷二十十八頁三行
  一清案為立二字當倒互
  謂之淅水卷二十十八頁十六行
  一清案水當作口孫潜校改
  汝水篇
  亦言出南陽魯陽縣之大盂山卷二十一一頁八行
  箋曰汝州志大盂山在魯山縣西五十里山頂低窪四圍若城一清案朱氏以魯山縣箋魯陽縣大繆漢書地理志南陽郡魯陽縣下云有魯山古魯縣未嘗以魯山名縣也至唐初復置魯州始改縣曰魯山至今因之
  黄栢谷卷二十一一頁十三行
  一清案黄當作蒙説見下
  左右深植卷二十一一頁十五行
  一清案深下落松列二字呉琯本校増
  歴蒙栢谷卷二十一一頁二十行
  箋曰孫云按上文當作黄栢谷一清案何焯云以下文觀之則上文黄字亦當作蒙孫氏誤矣
  水又東北趣狼臯山者也卷二十一二頁四行
  一清案水上落汝字
  北流逕石堨東卷二十一二頁十二行
  一清案堨當作碣
  揆厥靈圃卷二十一二頁二十行
  一清案圃黄省増本作囿
  温水殷源卷二十一三頁七行
  箋曰殷一作數一清案非也殷盛也字不誤
  茨甍交池石沼卷二十一三頁八行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作茨甍交拒方塘石沼今改正
  水出兆山卷二十一三頁十三行
  一清案兆當作北黄省曽本校
  勁期于衛卷二十一五頁五行
  箋曰期當作朝一清案史記衛世家云懷君三十一年朝魏懷君即勁也衛字誤黄省曽本作魏
  王莽之嘉荑也卷二十一五頁九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作嘉美
  謂之黄城卷二十一五頁十行
  一清案謂之上落世字
  按漢書卷二十一五頁十二行
  一清案漢書上落後字此足謝承書
  先詣行所卷二十一五頁十三行
  箋曰孫云行所當作行在一清案春秋經書公朝于王所即行在也不當妄改
  又東南潁川郟縣南卷二十一五頁十六行
  一清案又東南下落過字
  南逕水蓼堆東卷二十一五頁二十行
  一清案水當作木
  亂注汝水縣卷二十一六頁十三行
  箋曰縣宋本作也一清案亂下落流字
  水出南魯陽卷二十一六頁十五行
  一清案南下落陽字説文校補
  北瀆水有窮通卷二十一七頁一行
  一清案北當作此
  有増臺記紀氏臺卷二十一七頁五行
  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作有層臺謂之紀氏臺今補正
  水出亭城西而南逕夏亭城西卷二十一七頁十一行
  一清案亭城西而南逕六字衍文
  即襄城之城父也卷二十一七頁十七行
  一清案城父下落縣字黄省曽本校増
  報楊渠之役卷二十一九頁六行
  一清案左傳作楊梁
  漢水又東卷二十一九頁十行
  一清案漢水當作湛水
  王莽更之定城矣卷二十一九頁十五行
  一清案更之下落曰字
  嘗不耗竭卷二十一十頁二行
  一清案嘗當作常
  徵天下能為兵法卷二十一十頁五行
  一清案兵法下落者字呉琯本校
  瞰臨城卷二十一十頁十一行
  一清案城下落中字後漢書光武帝紀校補
  統兼厥稱矣卷二十一十一頁三行
  一清案矣黄省曽本作耳
  汝水又東得醴口水水出南陽雉山卷二十一十一頁七行八行一清案口水二字當互易雉山當作雉縣漢書地理志校
  郭景純卷二十一十一頁十四行
  一清案于文落曰字全祖望校増
  楚惠王以封諸梁子卷二十一十二頁三行
  一清案沈諸梁子高落高字
  吏民終不為動卷二十一十二頁十行
  一清案吏民下落推排二字黄省曽本校補後漢書本𫝊元有之
  乃沐浴服飾寢其卷二十一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案其下落中字黄省曽本校増後漢書本𫝊有之
  是以于氏書之於神化卷二十一十二頁十六行
  一清案于氏當作干氏
  而下注澧水卷二十一十二頁十八行
  箋曰舊本作醴水一清案醴澧字通用
  廟前有公子高諸梁碑卷二十一十二頁十九行
  一清案公字上落葉字如曰公子高則疑于公子矣
  殘毁頽闕卷二十一十三頁一行
  箋曰一作頓闕一清案頽字不誤
  故塘方二里卷二十一十三頁五行
  一清案故當作陂
  並諸梁之所堨也卷二十一十三頁七行
  箋曰也舊本作地一清案也字不誤
  東與芹溝合卷二十一十三頁九行
  一清案芹溝下落水字
  建安元年卷二十一十四頁二行
  一清案安帝改元有建光無建安按後漢本𫝊是永初元年封此後人填寫之説
  城北名焉灣中有地數頃卷二十一十四頁七行
  箋曰疑作城比名焉一清案孫潜云栁僉本作馬灣若如箋説正不知作何等語也
  降栗渚卷二十一十四頁十三行
  一清案降下落眺字寰宇記校増
  永元三年卷二十一十五頁一行
  一清案後漢書安帝即位建元永初後改元初后父之封在元初三年見后紀永元字誤
  汶水水首受慎水卷二十一十五頁五行
  箋曰孫云汶水當作陂水一清案水字重文宜衍此即洧水篇之汶水唐時尚有汶柵港
  塹水乂自瀆東北流注七陂卷二十一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案七陂當作北陂此與上南陂陂水兩分也
  積為同陂卷二十一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案同當作鮦漢書地理志汝南郡鮦陽縣應劭曰在鮦水之陽也
  周公舉之為魯卿士卷二十一十六頁一行
  箋曰宋本無魯字一清案尚書蔡仲之命曰周公以為卿士孔安國𫝊云周公圻内諸侯二卿治事孔穎達正義云周公為畿内諸侯得立二卿左𫝊定公四年亦云周公舉之以為己卿士杜預注曰為周公臣注從史記蔡世家曰為魯卿士朱氏不審乃托名宋本去之滅裂經史甚矣其妄也
  王命之以蔡中吕地也卷二十一十六頁六行
  箋曰中吕未詳一清案𫝊云南有荆蠻申吕中當作申
  東南流注至上蔡西岡卷二十一十六頁十二行
  一清案至字衍文
  陂東流卷二十一十六頁十三行
  一清案陂下落水字
  後以為縣卷二十一十六頁十四行
  一清案後下落楚字全祖望校増
  時天下大旱卷二十一十七頁五行
  一清案下字衍文
  熹乃積柴自焚卷二十一十七頁六行
  一清案熹字衍
  主簿崇小史張化卷二十一十七頁六行
  箋曰史宋本作吏一清案主簿下落侯字孫潜校補小史字不誤
  建武十五年更名卷二十一十七頁十六行
  一清案名字衍文是更封銍侯銚丹為侯國
  民謂之楚王瑟城卷二十一十七頁十九行
  箋曰瑟城當作琴城一清案城字衍文
  銅陂東注為富水卷二十一十七頁二十行
  一清案銅當作鮦
  又東為北清陂者也卷二十一十八頁四行
  箋曰當作又東北為清陂一清案清陂當作青陂此陂亦名青龍陂也
  故陳也卷二十一十八頁五行
  一清案也當作地
  陂水於東逕新息亭北卷二十一十八頁八行
  一清案於當作又
  廟前有阪卷二十一十八頁十四行
  一清案阪當作陂
  汝水又東南逕縣故城西卷二十一十九頁五行
  一清案逕下落原鹿二字
  杜預所釋地曰卷二十一十九頁五行
  一清案所字衍文
  潁水篇
  其水導源崇高縣卷二十二二頁三行
  箋曰崇一作嵩一清案漢書地理志云崈高武帝置以奉太室山是為中岳有太室少室山廟古文以嵩高為外方山也師古曰崈古崇字
  其水東流南陽城西卷二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案南當作逕
  是樵父還牛處也卷二十二二頁十七行
  箋曰一作樊父一清案困學紀聞云古今人表許繇巢父為二人譙周古史考許由夏常居巢故一號巢父則巢許為一人應休璉又謂之山父
  潁水又東出陽城關卷二十二三頁五行
  一清案章懷後漢書光武帝紀注云陽關聚名下亦云陽關聚城字衍文
  亨神于大陵之上卷二十二三頁十五行
  箋曰脱一啟字一清案亨當作享
  俗謂之臺陂卷二十二三頁十八行
  一清案臺陂上落鈞字
  東逕陽翟故城北卷二十二三頁二十行
  一清案陽翟下落縣字
  王隱曰翟本櫟也卷二十二四頁六行
  一清案翟上落陽字
  側水有九山祠碑卷二十二四頁七行
  箋曰當作水側一清案側水謂臨側水際也字不誤
  潁水又東南逕栢祠曲東歴罡臺北陂葢潁水之㑹淮也卷二十二四頁十四行至五頁一行
  箋曰自臺北陂以下原錯在東南臨潁縣注後今據宋本改正一清案黄省曽本之錯誤不待言彼文歴罡之下以臺臨水方百步至水受大漴經注共二十三行計四百十字接入丘城南之上是文當移接後又東公路臺北之下陂陂水南流積為江陂之上明白易曉朱氏誤割臺北陂至水受大漴經注一百七十二字于此遂至迷瞀幾不可復辨孫潜依栁僉抄本又為改正方還舊觀矣
  東歴罡卷二十二四頁十四行
  一清案東歴罡下當接後五頁五行丘城南至十頁十九行所未詳
  登禪于是地卷二十二五頁九行
  一清案登下落壇受二字
  昔魏文帝禪于此卷二十二五頁十一行
  一清案禪上落受字
  遂于䌓昌築靈臺也卷二十二五頁十二行
  一清案臺黄省曽本作壇
  水出褒城縣之邑城下卷二十二五頁十七行
  一清案褒城當作襄城
  潁水自縣西小㶏水出卷二十二六頁一行
  一清案縣西下落注字出下落焉字孫潜校增
  潁水東南逕澤城北卷二十二六頁三行
  一清案澤當作睪下臯澤字相似之澤亦當作睾
  即古城臯亭矣卷二十二六頁三行
  一清案城臯二字當倒互
  王莽更之曰華望縣也卷二十二六頁九行
  一清案縣字衍文
  徵太常也卷二十二六頁十三行
  一清案也名勝志作焉
  又南過汝陽縣北卷二十二六頁十五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汝古皆作女道元以為方俗之音非也但不知漢人何以獨用古字于女陽女隂而其餘則否
  又東逕博陽縣城東卷二十二六頁二十行
  一清案縣下落故字
  潁水自東堰南流卷二十二七頁十二行
  一清案東堰二字當倒互
  又東逕刺史賈逵祠北卷二十二七頁十八行
  一清案刺史上落魏豫州三字
  賈良道卷二十二七頁二十行
  箋曰當作梁道一清案注中季梁作季良袁良作袁梁頗多互借此亦其一也
  潁水東側潁有公路城卷二十二八頁七行
  一清案下潁字衍文
  丘頭枕水卷二十二八頁十行
  一清案丘頭下落南字呉琯本校増
  潁水又東南于故城北卷二十二八頁十二行
  一清案東南下落流字孫潜校増
  水上承陽都陵卷二十二八頁十三行
  箋曰陵宋本作阪一清案皆非也當作陂
  又東南逕宋公縣故城北縣郪丘者也卷二十二八頁十四行一清案公字衍文郡國志云宋公國葢以為宋是公國耳與他縣云侯國例合師古曰封于新郪號為宋國後漢書郭憲𫝊云汝南宋人可証也郪丘上落即所謂三字全祖望校增
  新溝注之新溝首受交口卷二十二八頁十八行
  一清案兩新溝下俱落水字
  封吕清為侯國卷二十二八頁二十行
  一清案史表作吕青
  細水又東南逕細陽故城南卷二十二九頁二行
  一清案細陽下落縣字
  汝隂縣西地有呉城也卷二十二九頁八行
  一清案地當作北
  汝水别瀆又東逕公路卷二十二九頁十八行
  箋曰此文原本錯寫入東南過潁陽縣注中今據宋本改正一清案公路下呉琯本有臺北二字朱氏錯割入前四頁十四行東歴罡之下今移接於此
  漢書宣帝封廣陵厲王子劉昌為侯也卷二十二九頁十九行二十行一清案書字衍文也當作國
  出于二利之間關女陽之縣卷二十二十頁二行
  一清案于文當重一間字
  王莽更名之曰治卷二十二十頁七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作閏治今校補
  故陶丘縣也卷二十二十頁十六行
  一清案縣當作鄉
  汝隂郡汝卷二十二十頁十七行
  一清案魏書地形志汝隂郡晉武帝置治社亭城縣曰汝隂下汝字誤當作治
  所未詳卷二十二十頁十九行
  一清案所未詳之次行接前五頁二行又東南至慎縣經文至五行水受大漴注文朱氏誤割黄本錯簡今改正
  潁水又東南江陂水注之卷二十二五頁四行
  箋曰注宋本作流一清案下云陂水南流積為江陂江亦陂名改作流字非
  水受大崇卷二十二五頁五行
  一清案水受大崇下接前四頁十四行陂陂水南流至五頁一行葢潁水之㑹淮也朱氏誤割黄本錯簡今改正大崇之崇當加水作漴方輿紀要壽州下云大漴陂在下蔡城西北百二十里淮水篇又作天淙陂誤也
  臺北陂陂水南流葢潁水之㑹淮也卷二十二四頁十四行至五頁一行
  一清案臺北二字係後九頁十八行汝水别瀆又東逕公路下文朱氏誤割黄本錯簡于此今移接于彼陂字上接下五頁五行水受大漴至葢潁水之㑹淮也潁水注盡此次行接後十頁二十行洧水經文洧水篇
  清水東南流卷二十二十一頁二行
  一清案清當作洧
  在山上卷二十二十一頁五行
  一清案在上落塢字
  塋四周卷二十二十一頁六行
  一清案塋下落域字
  河内宻人也卷二十二十一頁九行
  一清案内當作南
  凋毁殆盡矣富而非義卷二十二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案矣𨽻釋載此文作夫
  東南流于洧卷二十二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案流下落注字
  洧水又東流南與承雲二水合卷二十二十二頁一行
  一清案流南二字當倒互
  以鄭不時城也卷二十二十二頁五行
  一清案左𫝊是鄭所以不時城也今本誤
  西北流注于洧水水又東南與馬關水合卷二十二十二頁十二行一清案上水字重文當作洧
  水出北武定岡卷二十二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案出北二字當倒互
  是謂之鄶鄶人者鄭是也卷二十二十三頁五行
  一清案史記註引宋忠世本曰是為鄶人鄶人者鄭是也今校正鄭字亦誤當作鄶詳本卷
  鄶滎之南卷二十二十三頁十一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鄶當作都鄶之國都也
  登南曰隂卷二十二十三頁十六行
  箋曰登當作參一清案夫參南何以曰隂乎全祖望云是水南之誤
  洧水又東逕新鄭故城中卷二十二十四頁一行
  一清案新鄭下落縣字
  史伯謂鄭桓公曰華君之土也卷二十二十四頁十四行
  箋曰鄭語史伯謂鄭桓公曰鄢蔽補丹依㽥歴莘君之土也似非華字一清案史記鄭世家虢果獻十邑注云虞翻曰十邑謂虢鄶鄢蔽補丹依㽥歴華也索隱引國語亦是華字困學紀聞鄭語依㽥歴莘引史記鄭世家注及水經注俱作華字以証今本之失葢宋本原有作莘字者厚齋故特糾正之何焯曰明道二年國語本前華後河正作華字
  苑陵縣卷二十二十五頁六行
  箋曰當作宛陵一清案通鑑釋文辨誤云魏大都督宇文貴進據潁川東魏行臺任祥退保宛陵史炤曰宛陵宣城邑彭澤聚在西按史炤參取漢書地理志及晉書地理志以為釋殊不知地理志漢河南郡又有宛陵縣晉屬滎陽郡後魏屬陳留郡天平以後屬廣武郡任祥所退保者也詳考諸志宣城之宛陵與任祥所保之苑陵字有苑宛之異𫝊寫者誤以苑為宛史炤遂誤釋為宣城之宛陵所謂差之毫釐繆以千里也朱氏之誤殆與史炤同而渠水注又改為菀菀音鬱更為非矣
  捕章山水注之水出東捕章山卷二十二十五頁八行
  一清案章當作獐河南總志云校出東二字當倒互
  于上下得一樹根甚壯大卷二十二十六頁四行
  一清案上當作土
  又按京社地名並云卷二十二十六頁八行
  一清案社當作杜謂京相璠春秋土地名及杜預春秋釋地也
  其枝水東南流注沙卷二十二十六頁十二行
  一清案東南呉琯本作東北
  洧水又東逕隱陵縣故城南卷二十二十六頁二十行
  一清案隱陵當作鄢陵漢書地理志潁川郡有鄢陵縣
  京相璠曰卷二十二十七頁十六行
  一清案曰下落鄭地也三字黄省曽本校補
  因洧水之北防也卷二十二十七頁十七行
  一清案因當作固全祖望校
  又東洧水左迤為鴨子陂也卷二十二十八頁四行
  一清案也字衍文
  洧水自穴口卷二十二十八頁六行
  一清案穴口上落大字
  左合庾溝卷二十二十八頁七行
  一清案下云餘波南入甲庾溝此脫甲字庾當作庚亦見渠水注
  餘波南入甲庾溝卷二十二十八頁十行
  箋曰克家云波當作陂一清案波字不誤汳水經云餘波南入睢陽城中獲水注云水上承安陂餘波北逕阿育王寺側葢其詞例也惟波流所界乃能入溝注洧若陂是定體何以能入與注乎
  水上承洧水新波縣南卷二十二十八頁十二行
  箋曰波宋本作汲一清案洧水下落於字
  即經所謂茅邑地也卷二十二十八頁十六行
  一清案茅邑地當作茅城邑
  西納北異流卷二十二十八頁十七行
  一清案于文當作西北納潩流謂潩水也
  東西减里卷二十二十九頁四行
  一清案減當從水作減
  河水又東逕習陽城西卷二十二十九頁十一行
  一清案河水當作洧水
  潩水篇
  升于洪堤上卷二十二十九頁十四行
  一清案洪堤下落之字
  而流為陂卷二十二十九頁十六行
  一清案而流二字當倒互
  支流脈亂卷二十二二十頁八行
  一清案脈當作派
  又南逕皇帝卷二十二二十頁十四行
  箋曰孫云按下文當作皇臺一清案黄省曽本作皇亭
  潩水又南分二水卷二十二二十頁十五行
  一清案分下落為字
  東逕曲强東卷二十二二十頁十七行
  一清案曲强下落城字
  即是社縣之濁城也卷二十二二十一頁一行
  一清案是社當作長社
  水上承陂水卷二十二二十一頁三行
  一清案陂水上落皇字
  潩水又東逕武亭間卷二十二二十一頁六行
  一清案當作又逕東西二武亭間下云兩城相對是也
  具水城西卷二十二二十一頁十行
  箋曰具宋本作其一清案其水下落自字
  陂上承狼陂卷二十二二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案陂下落水字于文是陂水上承狼陂
  春秋左𫝊曰楚子伐鄭師于狼是也卷二十二二十一頁十三行一清案左傳作狼淵今校補事在文公九年
  逕臣陵城北卷二十二二十一頁十四行
  箋曰一作巨陵一清案春秋分記引京相璠土地名作巨陵顧祖禹曰又謂之大陵
  潧水篇
  如前莘後河卷二十二二十二頁八行
  一清案國語若前華後河韋昭解華華國也道元注洧水能引韋氏之説則此莘字是後人𫝊寫之誤無疑
  循典刑以守之卷二十二二十二頁九行
  一清案循國語作修
  世所謂之為鄶水也卷二十二二十二頁十二行
  一清案所孫潜校改亦
  渠水篇
  渠水自河與沛亂流東榮澤北卷二十二二十二頁十八行十九行一清案沛當作泲東下落逕字榮澤之榮當從水作滎經𫝊相承朱氏箋云舊本作滎其陋如此
  猶秦之有具圃卷二十二二十三頁三行
  一清案具圃當作具囿
  上下二十四浦津津流逕通卷二十二二十三頁五行
  一清案津字重文
  大斬小斬卷二十二二十三頁六行
  箋曰御覽引此作大斬小斬一清案今御覽正作漸字
  梁惠成王十年卷二十二二十三頁十一行
  一清案御覽引此文作十五年竹書紀年事在周顯王八年正梁惠成王之十年御覽誤也
  渠又右合五池溝卷二十二二十三頁十五行
  一清案又當作水
  中流渠卷二十二二十三頁十六行
  箋曰中宋本作下一清案流下落入字
  魏嘉平二年卷二十二二十三頁十七行
  一清案三國志司馬懿取王陵在嘉平三年二字誤
  渠又東不家溝水注之出京縣東南梅山北谿卷二十二二十三頁十九行二十行
  箋曰宋本作十家溝一清案寰宇記云鄭水一名不家溝不姓見晉書束晳𫝊有不凖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或云與丕㔻字通春秋𫝊之㔻鄭亦作丕葢其地有不姓人居之故即姓以名溝也朱箋所引宋本非矣渠下落水字出京縣上又落水字
  蒍子馮公子格率鋭師侵費卷二十二二十三頁二十行
  一清案上蒍子馮上落楚字
  俗又謂之管水東北分為二水卷二十二二十四頁六行七行
  一清案又當移在東北之上孫潜校正
  漢書曹參𫝊靳擊羽嬰於昆陽卷二十二十四頁十一行
  箋曰靳漢書作稱一清案漢書無此字葢是衍文
  清水又屈而北流卷二十二二十四頁十九行
  一清案當作清池水落池字
  水出畢城南岡卷二十二二十四頁二十行
  一清案畢城當作華城
  西入黄崕溝卷二十二二十四頁二十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此即濟水注之黄雀溝鄭國别有黄崕溝非此溝也
  苑陵縣卷二十二二十五頁七行
  箋曰苑當作菀一清案此是世本郡國志誤文朱氏據之非矣詳見洧水篇
  余按林鄉故城在新鄭北東卷二十二二十五頁八行
  一清案北東二字當倒互
  如北七十許里苑故城卷二十二二十五頁九行
  一清案苑下落陵字
  今是亭南去新鄭故城四十許里卷二十二二十五頁十二行一清案新鄭下落縣字
  積古之𫝊卷二十二十五頁十五行
  箋曰克家云疑作稽古一清案積古猶詩言振古字不誤
  世所謂之靖澗水也卷二十二二十六頁四行
  一清案所字衍文
  又北東逕伯禽城北卷二十二二十六頁十一行
  一清案北東二字當倒互
  即潘岳都碑卷二十二二十六頁十三行
  一清案都下落鄉字
  服䖍曰博浪陽武二水沙名也卷二十二二十七頁四行
  一清案此文誤也當作博浪陽武沙水二名也詳見本卷
  故世又謂中牟臺卷二十二二十七頁九行
  一清案又謂下落之字
  遺臺並存卷二十二二十七頁十三行
  一清案臺通鑑地理通釋作基
  世謂此亭為却城卷二十二二十七頁二十行
  一清案却當作㕁
  東流北逕焦城東卷二十二二十八頁三行
  一清案流北二字當倒互
  陽丘亭西也謂之焦溝水卷二十二二十八頁四行
  一清案也當作世
  秦公孫壯率鄭圍焦城卷二十二二十八頁五行
  箋曰率當作伐一清案率下落師伐二字孫潜校増今本竹書無此二字葢以意増
  東北流逕中牟縣故城卷二十二二十八頁十四行
  一清案城下落南字孫潜校増
  按中牟當在濕水之上矣卷二十二二十九頁三行
  一清案濕當作□古漯字春秋分記云定九年晉車千乘在中牟晉地也在河北趙世家曰獻侯即位治中牟趙界自漳水以北不及河南臣瓚曰此中牟在漯水之上又史記注引汲郡古文上作北
  而瓚逕濕水卷二十二二十九頁十二行
  一清案而瓚下全祖望校增但字
  其水東流北徙注渠水卷二十二二十九頁十九行
  一清案徙呉琯本作屈
  所謂自醬魁城到酢溝十里者卷二十二三十頁一行
  一清案者下落也字
  而左㑹淵流卷二十二二十頁一行
  一清案流當作水
  水東南逕西赤城北卷二十二二十頁五行
  一清案水上落渠字西字衍文孫潜校正
  周梁伯之居也卷二十二三十頁十一行
  一清案也名勝志矣
  續述征記曰以此城為師曠城卷二十二三十頁十七行
  一清案名勝志校衍曰字
  魏惠之朝居卷二十二三十頁十九行
  箋曰舊本作即居疑當作所居一清案朝居猶皇居也
  為大溝于此郛卷二十三三十一頁二行
  箋曰此一作北一清案輿地廣記玉海引此文並作此明北字是後人所改然而宋本誤也
  余謂故汴涉隂溝矣卷二十二三十一頁四行
  箋曰當作汴沙一清案汴沙下落為字全祖望校増
  漢氏之儀水卷二十二三十一頁五行
  箋曰一作浚儀水一清案此下有錯簡孫潜依栁僉鈔本改正浚儀水下接後三十二頁九行無佗也至三十三頁十一行所謂東汜者也下接此頁五行又東北逕中牟縣南至三十二頁九行楚東有沙水謂此水也止本條浚儀縣注盡此次行接三十三頁十二行又屈南至扶溝縣北經文玉海二十一卷浚儀渠下引水經注云浚儀縣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三月為大溝于此郛以行圃田之水陳留風俗𫝊曰縣北有浚水像而儀之故曰浚儀續述征記曰汴沙到浚儀而分汴東注沙南流雖于字句有芟節然續述征記之文次于陳留風俗𫝊之下足証栁本較朱箋為長又栁本于又東北逕中牟縣南上有其水二字葢謂汜水也左𫝊僖公三十年秦軍汜南杜預曰此東汜也在滎陽中牟縣孔穎達正義引釋土地名曰此東汜也滎陽中牟縣南汜澤是也今以中牟縣南之文接在所謂東汜之下以其水二字貫之益見栁本之善注末云楚東有沙水與下扶溝縣注沙水又東南逕牛首鄉東南文義尤順也方輿紀要云汜水在中牟縣南東北入官渡水杜預曰此為東汜水左𫝊秦軍汜南葢此水之南也又云官渡水在中牟縣北中牟臺下其説亦與酈注合
  其水更南流卷二十二三十二頁十二行
  一清案更當作東
  梁水于此卷二十二三十二頁一行
  一清案梁水當作渠水
  故尉氏縣有波鄉亭波亭卷二十二三十三頁三行
  一清案上亭字衍文
  又東北逕中牟縣南卷二十二三十三頁五行
  一清案又東北上落其水二字栁僉本校增
  又屈南至扶溝北卷二十二三十三頁十二行
  一清案扶溝下落縣字
  魯溝又東南逕圉縣故城北卷二十二三十三頁十五行
  一清案魯溝下落水字下同
  八里溝出焉卷二十二三十四頁八行
  一清案八里溝下落水字
  又有子羽祠祈禱焉卷二十二三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案祠下落民字
  鄭伯勞屈生于兔氏也卷二十二三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案氏字下落者字
  又南逕右蒼城西卷二十二三卜四頁十八行
  一清案寰宇記陳留縣下云石蒼城在縣西南七十里城冢記云鄭莊公理開封東南築此城積倉粟因名盛倉城盛與名音近故號石倉城右字誤
  又南逕邵亭西卷二十二三十四頁十九行
  一清案當作邵陵亭落陵字
  又有長明溝水注之卷二十二三十五頁五行
  一清案有當作西
  澤即滎陽苑陵縣東卷二十二三十五頁七行
  一清案即當作在
  水出西城北卷二十二三十五頁十行
  一清案西城二字當倒互
  陂在長社東北卷二十二三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案長社下落縣字
  城側向岡卷二十二三十五頁十四行
  一清案城側下落有字
  長明溝又東逕尉氏縣故城南卷二十二三十五頁十七行
  一清案長明溝下落水字
  康溝又東逕城溝縣之白亭北卷二十二三十六頁五行
  箋曰宋本作扶溝一清案康溝下落水字下同
  而東南合石水卷二十二三十六頁十二行
  一清案石當作右
  沙水又南逕小扶城西而流也卷二十二三十七頁四行
  一清案而當作南
  漢順帝永平中封陳敬王孫子恭為侯國卷二十二三十七頁五行六行
  箋曰永平一作永元一清案後漢書陳敬王羨𫝊永元十二年封敬王子思王鈞六弟為侯註云伏侯古今注曰番為陽都鄉侯千秋為新平侯參為周亭侯壽為樂陽亭侯寶為博平侯旦為高平侯周亭侯即平周亭侯也名參不名恭永元和帝年號非順帝孫字衍文
  梁陳扶樂人卷二十二三十七頁七行
  一清案𨽻釋國三老袁良碑云良陳國扶樂人郡國志陳國有扶樂縣落國字
  其一者東南過陳縣也卷二十二三十七頁十一行
  箋曰克家云也疑作北一清案也字不誤承上其一者為文
  猶為羲神實中卷二十二三十七頁十九行
  箋曰謝兆申云當作羲城一清案全祖望云非也神即祠也
  清惠著聞卷二十二三十八頁六行
  一清案清惠上𨽻釋校補王字又落君字此即上漢陳相王君造四縣邸閣之碑也
  縣曰陵陳卷二十二三十八頁十九行
  一清案陵陳二字當倒互漢書地理志校正
  沙水出焉卷二十二三十八頁十九行
  一清案沙當作新
  南暨華城卷二十二三十九頁一行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作犖城下云檉即犖也華字誤
  東逕澇城北卷二十二三十九頁二行
  一清案□城當作犖城
  大軍至百尺堨卷二十二三十九頁七行
  一清案大軍下落掩字三國志王凌𫝊校
  史官方之舉正卷二十二三十九頁十七行
  箋曰一作華正一清案當作華王謂華歆王朗
  謂之陽都卷二十二三十九頁十八行
  一清案陽都下落陂字
  水上沙水之津卷二十二三十九頁十九行
  箋曰上字下宋本有承字一清案之當作枝
  俗謂之章水也一水東注即注水也俗謂之欠水也卷二十二四十頁四行五行
  一清案章水當作漳水即漳頭水互見隂溝水篇注水春秋分記作濮水即春秋𫝊註所謂夷田在濮水西者是也欠水當作父水寰宇記城父縣下云父水在縣東四里受漳水南流經縣入蒙水經云沙水支分東注
  沙水故城北卷二十二四十頁十一行
  一清案沙水下落逕字











  水經注箋刋誤卷八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箋刋誤卷九
  仁和趙一清纂
  陰溝水篇
  陰溝首受於大河卷縣故瀆卷二十三一頁七行
  一清按於字當移在大河之下
  俱東絶濟隊卷二十三一頁十一行
  一清按隊當作隧
  右溝東西逕陽池城北卷二十三一頁十一行
  一清按右溝當作右瀆東西當作東南陽池當作陽武
  東南絶長城卷二十三一頁十二行
  一清按東南上落又字
  故云出武陽卷二十三一頁二十行
  一清按武陽當倒互作陽武
  左屈溝與梁合卷二十三一頁二十行
  一清按溝字當移在梁字下浚儀渠水注云王賁斷故渠引水東南出謂之梁溝是也
  故經云陰溝出蒗蕩者也卷二十三二頁三行
  箋曰者一作渠一清按蒗蕩下落渠字非者字當作渠
  碑字傾低卷二十三二頁八行
  一清按字當作宇隸釋校改
  大棘也地卷二十三二頁十六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也地當作楚地
  濄水又東逕武平縣故城卷二十三三頁四行
  一清按故城下落北字
  有漢尚書虞詡碑卷二十三三頁四行
  一清按尚書下落令字𨽻釋校後漢書本傳云永和初遷尚書令
  康仲後卷二十三三頁五行
  箋曰康一作虞一清按後漢書本傳注引此文云虞仲之後
  子孫不必不為九卿卷二十三三頁九行
  箋曰宋本作亦不失為九卿一清按後漢書本傳作子孫何必不為九卿隸釋引此文云子孫未必不為九卿今校正
  故鄉矣卷二十三三頁十三行
  一清按鄉上落廣字
  入谷謂死濄也卷二十三三頁十五行
  一清按謂當作為
  濄水又南東屈逕苦縣故城南卷二十三三頁十六行
  一清按南東二字當倒互
  濄水又東而北屈至顙鄉卷二十三三頁二十行
  箋曰顙當作頼一清按而字衍文頼鄉下落西字
  叔彭生會晉郤缺於承匡卷二十三四頁二行
  一清按叔下落仲字春秋校補
  冠帶之徒卷二十三四頁七行
  箋曰徒舊本作徙一清按徒衆也字不誤
  自隱隸之卷二十三四頁八行
  一清按自上落十二年三字黄省曾本校補隱當作𨻳漢書陳留郡有𨻳縣
  有漢陽種令許叔臺碑卷二十三四頁十二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廣平國有陽臺縣許叔臺當作許叔種字倒互耳
  建寧六年卷二十三四頁十四行
  箋曰一作元年一清按建寧止於五年元年為是
  漢桓帝尼宮卷二十三四頁十九行
  箋曰宋本作桓帝遣宦臣一清按孫潛校改作宦官
  又有李老母廟卷二十三五頁四行
  箋曰克家云舊本作李母前廟疑當作李老君母廟一清曰老字衍文
  然即此城也卷二十三五頁十一行
  一清按然當作疑
  皆雕鏤雲炬卷二十三五頁二十行
  箋曰當作雲烟一清按炬火炬也字不誤
  碑陰又刋石策卷二十三六頁二行
  一清按石䇿何焯校改詔䇿
  有兄騰冢卷二十三六頁四行
  箋曰舊本作騰兄冢按司馬彪續漢書曹節四子長伯興次仲興次叔興騰字季興所謂騰兄則伯仲與叔也騰更無弟吳本作兄騰似誤又騰少除黄門從官自小黄門遷至中常侍大長秋在省闥三十餘年亦未嘗為潁川太守也一清按𨽻釋載此文正作有騰兄冢伯仲叔季騰最知名餘則有字而無名三國志魏書曹仁傳云仁太祖從弟裴松之注引魏書曰仁祖褒潁川太守斯其人也朱氏乃以騰未嘗為潁川太守嘵嘵不置真癡人說夢也
  厯太中大夫司馬長史引侍中卷二十三六頁十行
  一清按引字衍文𨽻釋校
  讀書傳卷二十三六頁十三行
  一清按習讀上落春夏二字三國志注校補
  都督楊州卷二十三七頁一行
  一清按楊州當作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冢南冢南枕道有碑卷二十三七頁四行
  一清按冢南二字重文宜衍
  右北平無終年化卷二十三七頁六行
  箋曰年化當作牟化即造碑故吏姓名也一清按𨽻釋引此文作年化年亦姓也
  濄水又東南逕城父縣故城卷二十三七頁十行
  一清按故城下落北字
  東北流逕城父故城西卷二十三七頁十二行
  一清按城父下落縣字
  臨側濄水卷二十三七頁十七行
  箋曰當作側臨一清按臨側字屢見
  後罷州立郡卷二十三七頁十八行
  箋曰舊本作罷州立碑吳本改為立郡一清按魏書地形志譙州景明中置渦陽郡孝昌中陷領南譙郡渦陽縣屬焉此即所謂罷州立郡者也
  義北門生卷二十三八頁九行
  一清按趙琦美云下有義城北字是城字之誤𨽻辨引此文作義士
  遷九江彭城陳留四部卷二十三八頁十六行
  一清按部當作郡
  汳水篇
  丹泌亂流卷二十三九頁八行
  一清按泌當作沁
  荀晞卷二十三九頁十七行
  一清按晉書列傳是茍晞朱箋既引晉書尚仍荀字之誤何也
  是則料稟亭也卷二十三十頁十六行
  一清按料當作科
  故曰成安也卷二十三十頁十七行
  箋曰謝云曰字疑衍一清按曰字乃陳留風俗傳文不宜衍
  漢章帝東廵卷二十三十一頁五行
  一清按漢字衍文
  陳菑縣卷二十三十一頁六行
  一清按郡國志考城縣屬陳留郡落留字
  應亨吉元符卷二十三十一頁七行
  一清按元全祖望校改之
  賜越有先列考武王卷二十三十一頁八行
  箋曰先一作光一清按當作烈考武皇謂武帝也
  汳水東逕周塢側卷二十三十一頁十五行
  一清按汳水下落又字
  漢熹平君立卷二十三十二頁十三行
  箋曰按熹平是漢靈帝年號此云熹平君知有脫誤也宋本亦然其墜失乆矣一清按全祖望云錢遵王本熹平下有中某二字從之
  弟刻石樹碑卷二十三十二頁十五行
  一清按弟上落其字全祖望校增
  隧前有師子天鹿博作百樹柱八所卷二十三十二頁十六行箋曰博宋本作瑼一清按𨽻釋載此文作累塼作百達柱黄省曾本同惟誤以塼為博
  餘波南入淮陽城中卷二十三十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淮陽當作睢陽漢西京梁國治睢陽續志睢陽亦居梁國領縣之第一注云唯睢陽城南側有小水南流入於睢是也
  汳水又東逕貫城南卷二十三十二頁十九行
  一清按貫城當作貰城
  汳水又東逕違縣故城北卷二十三十三頁四行
  一清按違縣當作䝉縣
  博聞道家卷二十三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按聞當作問𨽻釋校
  時令太山萬喜卷二十三十五頁四行
  箋曰喜當作熙一清按當加灬作熹
  國相東萊王璋字伯義卷二十三十五頁九行
  一清按後漢書黨錮傳王璋字伯儀東萊曲成人少府卿
  既有經見卷二十三十五頁十一行
  一清按有黄省曾本作在
  獲水篇
  宋大夫卷二十三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按夫竹書紀年作水黄                曾本元是水字
  獲水自䝉東山卷二十三十五頁十六行
  一清按山當作出
  汳水又東逕虞縣故城北卷二十三十六頁一行
  一清按汳水當作獲水
  城東有漢司徒盛允墓公字伯世卷二十三十六頁四行
  一清按墓下落碑字𨽻釋校補公當作允盛允為司徒在桓帝延熹三年見范史桓帝紀何焯云當作盛兊見姓氏急就篇然當以史為正
  上承黄陂卷二十三十六頁十三行
  一清按上承上落水字
  獲水又東逕碭山縣故城北卷二十三十七頁一行
  一清按兩漢志後魏志俱作碭縣無山字
  見者佀狗卷二十三十七頁六行
  一清按見者下落云字黄省曾本校增
  上承陽陂卷二十三十七頁八行
  一清按上承上落水字陽陂當作碭陂
  山有陳勝墓秦亂卷二十三十七頁十五行
  一清按秦亂上落覩字孫潛校增
  王莽之子秋也卷二十三十七頁十八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作予秋子字誤
  獲水又東厯洪溝東注之卷二十三十七頁十八行
  一清按下東字當作水
  即地理志之虹縣卷二十三十七頁二十行
  一清按虹為螮蝀音戸公切漢書地理志沛郡𧈬縣莽曰貢師古曰𧈬亦音貢是與虹字有别郡國志作虹縣斯則司馬彪之異詞非班固之實錄也
  獲水北流注之卷二十三十八頁五行
  一清按六字是經混作注獲當作睢蓋睢水入獲也注云疑即經所謂睢水葢指此也
  世謂之蕭縣南山也卷二十三十八頁五行
  一清按縣黄省曾本作城
  處耗積石為梁卷二十三十八頁十二行
  箋曰耗字疑衍一清按處耗二字當互易謂水痕減落之處也
  即劉中書澄之所謂白溝水也卷二十三十九頁二行
  箋曰謝云白溝當作白瀆一清按蕭縣志云白溝在縣西北二十里溝字不誤
  俗名曰淨淨溝也卷二十三十九頁三行
  箋曰宋本但作名之曰淨溝也一清按淨浄溝之義如深深渠驫驫水源源水涓涓水之類朱氏不察必欲去此重文亦昧矣
  勒魚石於彭城卷二十三十九頁二十行
  一清按勒孫潛校改勤事在春秋襄公九年
  文潁曰卷二十三二十頁二行
  一清按文潁之潁當从禾不从水
  項羽都卷二十三二十頁三行
  一清按都下落焉字
  魏中郎徐庶卷二十三二十頁八行
  一清按中郎下落將字
  小城西又一城卷二十三二十頁十行
  一清按又下落有字
  宮觀門閣卷二十三二十頁十二行
  一清按閣黄省曾本作閤說文閤門旁户正韵内中門也周圻名義考曰閣為庋閣之閣禮内則天子之閣漢天祿等閣皆謂重屋也閤為閨閤之閤文翁傳閨閤公孫宏東閤皆謂門也音義並異非可混稱下邑閤如初之閤亦同
  故彭祖國也卷二十三二十頁二十行
  一清按故漢書地理志作古
  汴帶泗卷二十三二十一頁三行
  一清按汴上落衿字
  睢水篇
  按在留使鄉聚名也卷二十四一頁十行
  一清按漢志陳留縣下注臣瓚曰留屬陳故稱陳留蓋留本鄭邑為陳所并是以酈釋高陽為故留之鄉聚名也使字誤當作故
  故自陳留卷二十四一頁十八行
  一清按陳留下落徙涿二字全祖望校增
  陂之東合洛架水口卷二十四二頁六行
  一清按之當作水
  必曰睢陽卷二十四三頁十一行
  一清按劉昭補注郡國志引地道記曰梁孝王築城三十里小鼓唱節杵下而和之稱睢陽曲注落曲字
  集於彭梁之東卷二十四四頁四行
  一清按梁當作城
  蠡臺而西卷二十四四頁八行
  一清按而當作如
  東即梁王之吹宮也卷二十四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宮當作臺
  複道自宮東出楊州之門左卷二十四五頁四行
  一清按沈炳㢲云當作東出楊門之左州字衍文
  茍不驕述夫何舍焉卷二十四六頁二行
  箋曰蔡中郎集載此碑作茍不皦述夫何考焉一清按金石文載此碑作苟不矯述夫何舍焉𨽻釋改作稱述
  鼎名文曰卷二十四六頁九行
  一清按名當作銘
  廟南列二柱卷二十四六頁十三行
  一清按二下落石字黄省曾本校增
  廟前東北有石駝卷二十四六頁十四行
  一清按石駝上落二字黄省曾本校增
  亦不甚雕飾卷二十四六頁十五行
  一清按飾黄省曾本作毁
  積而為逢洪陂卷二十四六頁十六行
  箋曰御覽引水經注作積而為逢淇陂一清按淇字誤文何足據也
  賣鞾履為業矣卷二十四七頁六行
  一清按為業下落以正月朔日會故嫗於鄉亭西社教令服食不老即此處二十二字名勝志引此文校補
  王莽之傳治卷二十四七頁十行
  一清按傳治下落也字名勝志校補
  芒碭縣之間卷二十四七頁十八行
  一清按芒碭下落二字御覽引此文校補
  宋恭公之所都也卷二十四八頁十行
  一清按恭當作共
  睢水又左合白瀆水卷二十四八頁十五行
  一清按白瀆水當作白溝水見前獲水注
  又詳卷二十四九頁一行
  一清按又當作未
  睢水逕穀熟兩分而睢水為蘄水卷二十四九頁一行
  一清按而字當移在為蘄水之上
  通為兼稱卷二十四九頁二行
  一清按為當作謂
  睢水又東逕苻離縣故城北卷二十四九頁十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作符離
  睢水東逕臨淮郡之取慮故城北卷二十四九頁十二行
  一清按取慮下落縣字睢水下落又字
  溝舊上承蘄水卷二十四九頁十六行
  一清按溝當作瀆即長直故瀆也
  瓠子水篇
  河水舊東河卷二十四十一頁八行
  一清按下河字當作流
  殷之相又都之卷二十四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按當作相土落土字史記殷本紀昭明卒子相土立索隱曰相土佐夏功著於商詩頌曰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是也左傳曰昔陶唐氏火正閼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是始封商也
  張晏曰依河水自固卷二十四十一頁十四行
  一清按自固下落又東逕鹹城南六字全祖望云以先司空本校增
  杜預曰東郡濮陽縣有咸城者也是卷二十四十一頁十五行十六行一清按春秋左傳注濮陽縣下有東南二字咸城當作鹹城也是二字當倒互
  魏都尉治卷二十四十一頁二十行
  一清按魏分立東西兩都尉此為東部都尉治落二字
  瓠河故瀆又東逕句陽之成陽卷二十四十二頁二行
  一清按句陽下落縣字成陽上落小字
  是為穀卷二十四十二頁四行
  一清按穀字下落林字
  六國時沮楚同卷二十四十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同下落音字
  而北去濮陽三十五里卷二十四十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而字當作西
  又東北逕句陽縣之小成陽縣故東垂亭西卷二十四十三頁二行
  一清按小成陽縣之縣當作城故東二字當倒互
  而東杜考地驗城卷二十四十三頁七行
  箋曰當作京相一清按非也當作京杜謂京相璠及杜預耳與洧水篇京杜地名文義正同
  春秋隱公八年宋公衞侯遇於犬丘經書垂也卷二十四十三頁十行
  箋曰左傳作犬丘一清按注引經傳俱不誤箋說云云于義何取
  稱曰靈都卷二十四十三頁二十行
  一清按後漢書章帝紀注引述征記作靈臺𨽻釋載此文亦作臺都字誤也
  記于堯妃卷二十四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按堯妃下落祠字即中山夫人祠也
  堯陵北山甫墓南二冢間伍貟祠卷二十四十四頁十二行
  一清按山甫上落仲字伍貟上落有字
  池澤之東北有陶墟卷二十四十四頁十八行
  一清按池御覽引此文作迤
  定陶西南陶丘舜也卷二十四十五頁四行
  箋曰舜一作亭一清按全祖望云非也舜下落所陶二字朱氏但見漢志注有陶丘亭之文故改舜字以遷就之而不知其有脫文也
  田布殺其大夫公孫公孫以廩丘叛于趙卷二十四十五頁八行箋曰今竹書作田布殺其大夫公孫孫公孫孫以廩丘叛于趙一清按索隱曰紀年齊宣公十五年立田悼子悼子卒乃次立田和是為太公和田太公相齊宣公宣公卒田會自廪丘叛于趙下公孫乃公孫會也今朱氏引竹書作兩公孫孫殺者是人而叛者又即其人豈可通乎史記齊世家亦云宣公五十一年卒田會反廪丘也
  春秋傳曰取晉羊角卷二十四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按傳曰下落烏餘二字
  天大雨卷二十四十五頁十二行
  箋曰天舊本作有一清按天字不誤
  今魯邑也卷二十四十五頁十四行
  一清按今字誤當作高魚二字
  田單之功卷二十四十七頁三行
  一清按之功下落可立二字黄省曾本校增三國志程仲德傳元有之
  枝瀆上承將渠卷二十四十七頁六行
  一清按當作故瀆枝字誤
  河水自泗口出為濟水濟水卷二十四十七頁十六行
  一清按河水注云四瀆津西側岸臨河有四瀆祠東對四瀆口河水分泲亦曰泲水受河也濟水注云河水自四瀆口東北流而為清清即泲也泗口是四瀆口之誤為當作會濟水二字重文宜衍
  即地理志曰如水矣卷二十四十八頁五行
  一清按曰當作之名勝志校改
  又屈其城南卷二十四十八頁十四行
  一清按又屈下落逕字
  都高邑卷二十四十八頁十五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千乘郡有高苑縣邑字誤
  故俗謂之東苑也卷二十四十八頁十六行
  一清按東下落高字
  其上源出盤陽卷二十四十九頁三行
  一清按上源二字當倒互漢書地理志濟南郡有般陽縣應劭曰在般水之陽後魏地形志作盤陽
  旱則竭耗卷二十四十九頁五行
  一清按耗黄省曾本作涸
  時水西北至梁鄒城入于沛卷二十四十九頁七行
  一清按沛當作泲
  汶水篇
  出草藥卷二十四十九頁十五行
  一清按草藥二字當倒互名勝志校改
  奉高縣漢武帝元封元年立以奉卷二十四二十頁十行
  一清按以奉下落太山之祀四字全祖望校增
  唯趺存焉卷二十四二十頁十六行
  一清按唯下落故字𨽻釋校補
  又西南逕奉高縣故城而卷二十四二十一頁二行
  一清按而當作西
  出分水谿卷二十四二十一頁二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東南流逕□山東右天門下谿水卷二十四二十一頁三行
  一清按右當作合
  東南流逕龜陰之龜田山卷二十四二十一頁十四行
  一清按左傳齊人來歸鄆讙龜陰之田龜田二字當倒互
  又有石勒建武十三年卷二十四二十二頁四行
  箋曰後漢郊祀志云建武三十年羣臣上言宜封禪泰山詔不許三十二年正月上讀河圖感動乃求元封時封禪故事是年二月東巡狩至于岱宗辛邜封泰山甲午禪于梁陰此云十三年乃三十年之誤也一清按注明云石勒建武十三年朱氏以漢建武證之以為當作三十年可哂甚矣但建武是石虎年號注云石勒誤耳
  又東南流逕南明堂下卷二十四二十二頁十行
  一清按下南字衍文
  降坐明常卷二十四二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按常當作堂
  於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於汶水卷二十四二十二頁十六行
  一清按汶水漢書郊祀志作汶上
  非憂王實之無柱也卷二十四二十三頁四行
  箋曰宋本作王室一清按當作正室何焯校改
  赤眉渠師樊崇所堡也卷二十四二十三頁七行
  一清按師當作帥
  山東巢父廟卷二十四二十三頁七行
  一清按山東下落有字名勝志校增
  陽虎據之以叛卷二十四二十四頁三行
  箋曰舊本作居之一清按據亦作据箋說非
  淄水又逕郕北卷二十四二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按郕下落縣字續志濟北國成本國劉昭補注曰左傳衞師入郕杜預曰東平剛父縣西南有郕鄉剛父晉志作剛平
  縣北有曲水池亭卷二十四二十五頁二行
  一清按池字衍文左傳注校
  公會祀侯莒子于曲池卷二十四二十五頁三行
  一清按春秋經文有盟字今校補
  漢章帝元和三年東巡太山卷二十四二十五頁五行
  一清按後漢書章帝紀是二年
  汶水又西逕汶陽縣故城北而注卷二十四二十五頁七行
  一清按而當作西
  洗水出焉卷二十四二十五頁九行
  箋曰謝兆申云洗當作洸克家云出焉當作注焉一清按出字不誤洙水注云洸水出東平陽上承汶水又云洗水又東南流注于洙水則洸水所注者洙水也非汶水也
  縣治鑄鄉故城卷二十四二十五頁十行
  箋曰宋本作冶鑄鄉一清按非也蛇丘縣治鑄鄉故城豈可改治為冶乎
  地理志鄉故闡也卷二十四二十五頁十四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泰山郡剛故闡鄉字誤
  俗又謂之關亭卷二十四二十五頁十七行
  一清按關亭當作闡亭
  非禮是也卷二十四二十六頁五行
  一清按傳文曰非禮也此衍是字
  然是東去岡城四十里卷二十四二十六頁十五行
  一清按然是下落亭字
  又西南過平章縣南卷二十四二十六頁十七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東平國有章縣落東字
  景帝中和六年卷二十四二十六頁十八行
  一清按和字衍文
  王莽之有鹽城也卷二十四二十六頁二十行
  一清按城字衍文
  故在無鹽城東北五十里卷二十四二十七頁一行
  一清按城字當移在故字之下
  水出肥縣東城自源卷二十四二十七頁二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泰山郡有肥成縣肥下落成字城字衍文自源全祖望校改白原
  王莽之成富也卷二十四二十七頁六行
  箋曰舊本作城富一清按漢書地理志正作成字何舊本之足云
  應劭曰古厥也卷二十四二十七頁十七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注引仲瑗云古厥國落國字
  東平王雲及后謁卷二十四二十八頁二行
  一清按后謁下有錯簡下文漢書石立宣帝起之表也十字當移于此后謁下落曰字漢書之書當作世全祖望校正
  古中都城卷二十四二十八頁八行
  一清按城吳琯本作也
  東遂為澤渚卷二十四二十八頁十二行
  一清按遂當作逕
  汶水又西逕洽鄉城南地理志曰所謂無鹽有洽鄉者也卷二十四二十八頁十九行二十行
  一清按洽鄉當作郈鄉師古曰郈音后曰字衍文
  世祖叔母名良卷二十四二十九頁一行
  一清按母當作父即趙孝王也後漢書校
  東平憲王倉卷二十四二十九頁六行
  一清按倉當作蒼後漢書校
  元和三年卷二十四二十九頁六行
  一清按三當作二後漢書章帝紀校
  一水西逕湏昌城南入浦卷二十四二十九頁九行
  一清按浦當作泲
  泗水篇
  皆為非也卷二十五一頁十三行
  箋曰御覽引此注云皆為此也一清按道元以舜不居泗上故以陶墟舜井之說為非矣
  預以木為曲狀卷二十五一頁十九行
  一清按狀全祖望校改洑
  時則謂之原泉祠卷二十五二頁三行
  一清按則孫潛校改人
  春秋襄公二十年季武子取卞卷二十五二頁四行
  一清按左傳是二十九年落九字
  西南逕魯縣北卷二十五二頁十一行
  一清按逕當作過
  京相璠曰杜預並言卷二十五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曰下全祖望校增服䖍二字
  背洙泗牆卷二十五二頁十七行
  一清按閻若璩云正義引從征記泗牆二字作面泗章懷後漢書注亦云
  冢記卷二十五三頁三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當作冢墓記
  孔叢子曰卷二十五三頁八行
  一清按何焯云子字衍文後人所妄加黄省曾本無子字義門之言良是
  石以磬制卷二十五五頁三行
  一清按以孔宏復曲阜志引此注文作似
  公山不狃帥費攻魯卷二十五五頁四行
  一清按費下落人字左傳校補
  漢書秘之卷二十五五頁十行
  箋曰宋本作漢時一清按全祖望校改世
  池臺悉石也卷二十五六頁十四行
  一清按池字衍文御覽引此注云臺之基岸悉石也今校正
  吾聞也卷二十五七頁一行
  一清按也當作之
  今城鄒山之陽卷二十五七頁十六行
  一清按今城下落在字孫潛校增
  繹邑之所依為名也卷二十五七頁十九行
  一清按所依下落以字通鑑注校補
  永嘉中太尉郗鑒將鄉曲逃此山卷二十五八頁三行
  一清按通鑒注引此文永嘉上有晉字逃作保
  詩所謂保其鳬嶧者也卷二十五八頁七行
  一清按其經文是有字
  漷水又西逕至湖陸縣入于泗卷二十五八頁二十行
  一清按逕字衍文
  齊田盻及宋人伐我東鄙卷二十五九頁五行
  一清按盻當作肸
  平陽東北有漆鄉漷今見有故城卷二十五九頁八行
  一清按漷當作郭
  洸水從北西來流注之卷二十五九頁十行
  一清按北西二字當倒互
  封將軍陳錯為槖侯卷二十五九頁十五行
  箋曰史記漢書功臣表並作槀侯陳鍇為將從擊陳豨有功舊本水經注亦作藁侯此注改作槖侯未知何據豈酈君所見史漢別本有異乎一清按非也世本史漢表俱作槀侯師古音公老翻而小司馬則以為山陽之屬縣也山陽之屬縣曰槖臣瓚音之曰拓酈在顔前想六朝時漢表元作槖字至唐始誤作藁師古不能據地理志以正之朱氏乃云舊本水經注作藁此注改作槖而且揶揄之曰豈酈君所見史漢別本有異乎一似舊本更屬他人之書而此注為酈君所手定借曰異同要是後來傳寫翻刻之訛朱氏寧亦知之否乎又史表是陳錯故索隱曰漢表作鍇音揩三蒼云九江人名䥫曰鍇今云史漢表並作鍇豈其然乎
  蓋洸洙相入受通稱矣卷二十五九頁十九行
  一清按相入下落互字
  菏水即沛水之所苞注以成湖澤也卷二十五十頁五行
  一清按沛當作泲
  地理志曰故湖陸縣也卷二十五十頁十一行
  一清按前漢為湖陵續志云湖陸故湖陵章帝更名此引班書不得曰故湖陸
  昔桓温北入也卷二十五十頁十四行
  一清按桓溫下落之字
  北枝水西出逕蕃縣北卷二十五十頁十七行
  一清按此文誤也當作北水枝出西逕蕃縣北
  其水又溉於丘焉卷二十五十一頁五行
  箋曰於丘當作公丘一清按丘即公丘也單舉之以見義耳
  縣故城在滕西北卷二十五十一頁六行
  一清按西北下落城周二十里内有子城九字名勝志校補
  地理志曰其水西流注於沛卷二十五十一頁十四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魯國蕃縣下云南梁水西至湖陵入沛渠此世本之誤沛當作泲下沛字俱當作泲
  故是水為吳王所掘非也卷二十五十二頁二行
  一清按故下落謂字
  止自泗川耳卷二十五十二頁三行
  一清按自當作是
  以今忖古知一延之之不通情理矣卷二十五十二頁六行一清按於文當作益知一字誤
  左泗水之濱卷二十五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按左當作在
  晉解揚圍楚致命卷二十五十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圍楚二字當倒互言入楚圍以致命楚圍上仍有脫字
  其有亂乎卷二十五十三頁五行
  一清按有左傳是在字
  又東逕山陽郡卷二十五十三頁十行
  一清按六字是注混作經
  而立公子慿卷二十五十三頁十四行
  一清按慿左傳作馮
  殷帝沃丁之時時伊尹卒卷二十五十三頁十九行
  一清按時字重文宜衍
  逕卬城縣故城南卷二十五十四頁三行
  一清按逕上落又東二字卬城是郜城之誤
  王莽更名之曰郜城矣卷二十五十四頁四行
  一清按郜城字誤當作告成漢書地理志校
  又東逕單父故城南卷二十五十四頁五行
  一清按單父下落縣字
  王莽更名斯縣為利善矣卷二十五十四頁九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山陽郡單父縣莽曰利父師古曰音善甫後人訛寫作利善也
  水上承□水卷二十五十四頁十行
  箋曰一作濰水下同一清按濰□古字通用詳濰水篇
  又逕豐西潭卷二十五十四頁十四行
  一清按潭當作澤
  清水即泗水之別名也卷二十五十五頁七行
  一清按泗水當作泡水
  縣治故縣南垞上卷二十五十五頁二十行
  一清按故縣之縣黄省曾本作城
  故亭今有高廟卷二十五十六頁一行
  一清按高下落祖字
  廟闕崩裭卷二十五十六頁二行
  一清按裭字誤刻當作禠
  山抗泗水上而盡石卷二十五十六頁八行
  一清按抗寰宇記引此文作枕而當作西西上二字當倒互
  其所持天基二石卷二十五十六頁十四行
  一清按天基當作天竺
  今彭城南有項羽掠馬臺卷二十五十七頁五行
  一清按掠當作凉
  推考書墓事近於此也卷二十五十七頁六行
  一清按墓事二字當倒互
  即陸賦所云卷二十五十八頁一行
  一清按此是陸機行思賦全祖望校補三字
  晉太原九年卷二十五十八頁二行
  一清按晉武帝建元太元原字誤也
  以利運漕者卷二十五十八頁四行
  箋曰晉書以利漕運一清按者字衍文
  沂水流納注焉卷二十五十八頁七行
  一清按納字衍文
  王莽之閏儉卷二十五十八頁十行
  一清按閏儉下落矣字孫潛校增
  秦嘉東陽郡卷二十五十八頁十行
  一清按郡下落人字漢書高帝紀注校增詳本卷
  其上城中有司馬石苞卷二十五十八頁十三行
  一清按司馬上落大字
  因相詢問卷二十五十八頁十八行
  箋曰風俗通云因相借問一清按黄省曾本作尋問
  王莽之樂亭也卷二十五十九頁二行
  一清按樂亭上落和字漢書地理志校增
  以即名之也卷二十五十九頁二行
  一清按以即二字當倒互
  泗水東南至下相縣故城東卷二十五十九頁六行
  一清按至黄省曾本作逕
  更增修郭卷二十五十九頁十五行
  一清按郭當作廓
  泗水又東南逕淮陽城城北臨泗水卷二十五十九頁十九行箋曰一本無城字一清按非也下城北二字當倒互於文是泗水又東南逕淮陽城北城臨泗水沂水篇
  東南左合桑預水卷二十五二十頁十四行
  一清按東南下落流字
  出魯山卷二十五十頁十五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東南流注沂水水又東逕蓋縣故城南卷二十五二十頁十六行一清按上水字當作沂
  與沂水合卷二十五二十一頁二行
  一清按沂水上胡渭校增小字
  孟康曰縣故鄴邑今鄴亭是也卷二十五二十一頁三行
  一清按兩鄴字漢志注俱作鄆今校改
  封城陽共王弟吉為東苑侯卷二十五二十一頁四行
  箋曰孫按史漢年表俱作東莞侯索隱曰屬瑯琊一清按史漢表皆作子注云弟誤也下盧侯稀亦誤以子為弟
  水出時密山莒地莒人歸共仲于魯及密而死是也卷二十五二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按山下落春秋時三字莒地下落左氏傳三字方輿紀要引此文校增
  密水東南流逕東安城南卷二十五二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按密水上落時字下同
  又南東廬川水注之卷二十五二十二頁七行
  一清按南東二字當倒互廬川當作盧川
  右合䝉陰二水水出𫎇陰山卷二十五二十二頁十二行
  一清按二字衍文水出䝉陰山當作䝉山之陰
  有洛水注之卷二十五二十三頁四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泰山郡南武陽縣冠石山治水所出洛當作治下同
  有𫎇祠卷二十五二十三頁七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校衍䝉字
  洙水篇
  漢景帝中元五年封后兄信為侯國卷二十五二十五頁十一行一清按元字衍文后兄下落王字
  于汴城西西南泗水亂卷二十五二十六頁一行
  一清按西南全祖望校改而與
  洙水西北流逕孔里此卷二十五二十六頁三行
  一清按此當作北
  門又結石為水門卷二十五二十六頁五行
  一清按又黄省曾本作右
  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者卷二十五二十六頁八行
  一清按者下落也字
  洸水出東平卷二十五二十六頁十三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泰山郡有東平陽縣落陽字
  水首受洙卷二十五二十六頁十八行
  一清按洙下落水字
  洸水又東南流注于洙水又南至高平南入泗卷二十五二十七頁三行四行
  一清按洙下當重一洙字高平下落縣字
  沭水篇
  左右峴水卷二十六一頁十二行
  一清按右當作合通鑑注校
  水出東諸縣西箕山卷二十六一頁十六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無東諸縣而諸縣別有東諸城見濰水篇縣當作城
  如殖有罪卷二十六二頁二行
  一清按如殖下落死字孫潛校補
  城為之墜卷二十六二頁七行
  一清按墜當作隳許規切本作隓說文解字敗城阜曰隓徐鍇曰俗作隳非是今相承通俗用之
  璧帶飾以金銀卷二十六二頁十三行
  一清按璧當作壁
  水發三注山卷二十六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注當作柱方輿紀要校
  西南流逕辟城城南卷二十六二頁十九行
  一清按城字重文宜衍
  郎祝魯之音卷二十六三頁十三行
  一清按郎當作即
  王莽更之祝其亭也卷二十六三頁十四行
  一清按更之下落曰字
  漢景帝八年封石綰為侯國卷二十六三頁十六行
  一清按史漢表傳皆是衞綰石字誤也又八年亦是六年之誤見本篇
  沭水又南逕陵山西卷二十六三頁十七行
  一清按陵山上落建字方輿紀要云建陵山在海州沭陽縣西北百里與山東郯城縣接境山南北長而東西狹上多陵漢因以名縣
  魏正元中齊王之鎮徐州也卷二十六三頁十八行
  一清按正元曹魏高貴郷公紀年此是拓䟦魏孝明帝正光年中事也齊王即蕭寶夤魏書蕭寶夤傳云神龜中出為都督徐南兖二州諸軍事車騎將軍徐州刺史正光二年徵為車騎大將軍是也
  自流三十里卷二十六三頁十九行
  一清按自下落戍字
  柤水而南卷二十六五頁七行
  一清按而當作西
  巨洋水篇
  王韶之以為巨□卷二十六五頁十二行
  一清按□當作蔑通鑑注校
  山導丹水有二源卷二十六五頁十八行
  一清按山導二字衍文全祖望校
  西丹自穴山卷二十六五頁十九行
  一清按西丹下落水字穴山是凡山之誤
  出方山卷二十六五頁二十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丹水又東北逕望臺東卷二十六六頁五行
  一清按當作望海臺方輿紀要云望海臺在壽光縣東北四十里相傳秦始皇所築下云巨洋水又東北逕望海臺西東北流伏琛晏謨並以為平望亭是也
  有一祀目之為冶泉祀卷二十六六頁九行
  一清按二祀字俱當作祠
  持節東州卷二十六六頁十三行
  一清按持節當作侍節齊乘校隋書麥䥫杖傳云陪麾問罪亦其義也
  巨洋又東北逕委粟山東卷二十六七頁二行
  一清按巨洋下落水字
  東南逕逢山下祠西卷二十六七頁四行
  一清按下字衍文漢書地理志校
  洋水又南東厯逢山下卷二十六七頁五行
  一清按南東二字當倒互
  麓三成卷二十六七頁五行
  一清按麓上落山字齊乘校補
  聞數十里卷二十六七頁八行
  一清按聞上落聲字方輿紀要校增
  地理志石膏山洋水是出也卷二十六七頁十二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臨朐縣石膏山洋水所出此落所字是出二字當倒互
  巨洋又東北得邳泉口卷二十六七頁十三行
  一清按巨洋俱當作洋水落水字後並同蓋即齊乘之所謂北洋矣
  左思齊都賦曰𡸷嶺其左是也卷二十六七頁十九行
  一清按𡸷嶺下落鎮字下引齊都賦牛嶺鎮其南
  王莽更之愈縣也卷二十六八頁四行
  一清按愈漢書地理志作俞更之下落曰字
  臺西有方地卷二十六八頁五行
  一清按地名勝志作池
  渾側有一墳卷二十六八頁八行
  一清按渾當作墓
  漢武帝元朔三年卷二十六八頁十四行
  一清按三表作二
  又西北流而注于巨淀矣卷二十六八頁十五行
  箋曰謝云當作注于巨洋一清按漢志云石膏山洋水所出東北至廣饒入鉅定謝說非是
  巨洋水自湖東北流卷二十六八頁十七行
  一清按淄水注云巨淀縣東南則巨淀湖注落二字
  水出劇縣南有崩山卷二十六九頁一行
  一清按有當作角名勝志校改
  俗人以其山角卷二十六九頁二行
  一清按山角下落若崩二字名勝志校補
  今曰狼水卷二十六九頁十三行
  一清按當作白狼水落白字
  今河南有尋也卷二十六十頁一行
  一清按也當作地
  皇甫謐曰衞也卷二十六十頁三行
  一清按也當作地
  夏相徙南丘卷二十六十頁四行
  一清按南丘當作帝丘
  收斟灌尋二國之餘燼卷二十六十頁十一行
  一清按斟灌下落斟字
  以上推傳卷二十六十頁十五行
  一清按上當作土
  巨洋水東北逕望海臺西卷二十六十一頁一行
  一清按水下落又字孫潛校增
  淄水篇
  少為府小吏卷二十六十一頁二十行
  一清按小吏當作小史下同
  岑山上有神象卷二十六十二頁一行
  一清按岑山二字當倒互
  東北流山爾雅出前左之文卷二十六十三頁十五行
  一清按山全祖望校改由
  又去萊差近卷二十六十三頁十八行
  一清按又上落緣陵二字
  其猶晉氏深翼居絳卷二十六十四頁九行
  一清按居全祖望校改名
  虜其民寶居因郭以名之卷二十六十四頁十一行
  箋曰當作虜其民實居郭因以名之一清按春秋經莊公六年齊人來歸衞俘孔氏正義曰釋例曰齊人來歸衞寶公羊穀梁經傳及左氏傳皆同唯左氏經獨言衞俘三家經傳有六其五皆言寶說文保從人□省古寳保二字通用或轉寫作俘此即虜其民寶之說事見孟子及戰國䇿蓋湣王虜燕之民寶以居臨淄之外郭齊民故稱之虜城民即旄倪寶即重器朱氏改寶為實非也
  漢高六年卷二十六十四頁十二行
  一清按漢高下落帝字
  世謂之治嶺山卷二十六十五頁三行
  一清按治當作冶
  宜城修築卷二十六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按城當作試孫潛校改
  其不可固城者在此卷二十六十五頁十四行
  一清按不孫潛校改水
  水出南山頂洞開望若門卷二十六十六頁八行
  一清按南山下名勝志重一山字若門下吳琯本有焉字今校補
  狀同洪井卷二十六十六頁十一行
  一清按井當作河
  水北則長廡徧駕卷二十六十六頁十五行
  箋曰舊本作偏駕一清按徧字較長
  陽水又東東逕陽城東南卷二十六十六頁十七行
  箋曰下東字疑衍一清按非也當移在陽城之上
  即謂城之東陽城卷二十六十六頁十九行
  一清按上城字衍文
  竭窮斯牲卷二十六十七頁七行
  一清按竭孫潛校改謁
  伏琛所未詳也卷二十六十八頁三行
  一清按未黄省曾本作不
  侍其衡卷二十六十八頁四行
  箋曰三字未詳一清按巵林云玉海姓氏急就篇曰侍其氏漢廣野君裔孫賜氏食其後有為武帝侍中者合官與氏而稱焉漢有侍其元矩魏有侍其衡附曰廣野君在高祖初至武帝時七十年安得遽至裔孫而又曰後為侍中者何年寡而世多也伏滔青土人物論稱後漢有侍其元矩與孫賓碩劉公山並敘正當魏武時又為齊人則元矩非即衡字耶
  女水東北流逕東平安縣故城南卷二十六十八頁十二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甾川國東安平縣下云菟頭山女水所出東北至臨淄入鉅定闞駰曰博陵有安平故此加東平安二字當倒互
  然後更流注北楊水卷二十六十八頁十三行
  一清按楊當作陽
  博陵有平卷二十六十八頁十八行
  一清按有下落安字漢志校補
  又逕安平城東卷二十六十八頁二十行
  一清按安平上落東字
  東北入淀卷二十六十八頁二十行
  一清按淀上落巨字
  葂頭山卷二十六十九頁一行
  一清按葂當作菟漢志校
  時水出齊城西南北二十五里卷二十六十九頁三行
  一清按南字衍文通鑑注校
  即如水也卷二十六十九頁三行
  箋曰孫云如水當作耏水一清按如水本漢志別作耏水瓠子水注云時即耏水也音而即地理志之如水矣彼入泲而此入淄逕流雖異而名稱是同正不當改如作耏也
  故謂之愚公故山水有石梁卷二十六十九頁九行
  一清按下故字衍文
  亦謂為石梁水卷二十六十九頁十行
  一清按亦謂下落之字
  本渠也卷二十六十九頁十五行
  一清按左傳昭公十一年楚申無宇曰齊渠丘實殺無知杜預注曰渠丘今西安也齊大夫雍廩邑落丘字
  世謂寒泉也卷二十六十九頁二十行
  一清按世謂下落之字
  張逸問贊云卷二十六二十一頁一行
  一清按問下落書字何焯校增
  然棘下又是齊城内地名卷二十六二十一頁五行
  一清按齊當作魯何焯校改
  雖異名于見卷二十六二十一頁八行
  一清按于當作兩
  臺西有石杜碑卷二十六二十一頁二十行
  箋曰一作石柱碑一清按非也𨽻釋載此文作石社碑
  葵丘不在齊也卷二十六二十二頁五行
  一清按葵丘上落明字名勝志校增
  以𤓰時而往還之期卷二十六二十二頁七行
  一清按而當作為
  故今無寵之姝卷二十六二十二頁八行
  一清按妹當作妹左傳校
  因無知之絀卷二十六二十二頁九行
  箋曰絀當作出一清按左傳云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孫無知有寵于僖公衣服禮秩如適襄公絀之絀字本經傳不可妄改也
  時水西左迤為潭卷二十六二十二頁十五行
  一清按下云又西北流注于時此不得云時水也當是余水之誤
  澠水又西逕樂安南博昌縣故城南卷二十六二十二頁十九行一清按上南字衍文
  在齊西北四十里卷二十六二十三頁二行
  一清按在齊下落城字
  又東北至皮丘沈卷二十六二十三頁十八行
  一清按沈當作坈如馬常坈之坈下同
  汶水篇
  趙烈侯卷二十六二十四頁五行
  一清按何焯云據竹書紀年趙烈侯在未命侯以前當依今本作子
  史記所謂齊威王越趙侵伐我長城者卷二十六二十四頁六行一清按史記田齊世家云威王九年趙人歸我長城六國表云威王十一年趙取我長城又趙成侯七年侵齊至長城越黄省曾本作曰音近致訛伐我二字當倒互
  汶水自縣東北逕峿城北卷二十六二十四頁九行
  一清按沈炳㢲云郚諸本誤作峿春秋莊公元年齊遷紀郚杜預曰郚在朱虚縣東南說文郚東海縣故紀侯之邑漢書地理志東海郡有郚鄉縣續志無之蓋東京廢省而劉昭補注朱虚下引左傳杜注皆作郚無从山作峿者是葢因上峿山而訛以為縣名也
  朱虚縣東四十里有峿亭城卷二十六二十四頁十行
  一清按亭城二字當倒互峿當从阝作郚
  亭在丘城東北十里非城也卷二十六二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按丘城上落渠字下城字衍
  又東北入于縣卷二十六二十四頁十九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瑯琊郡朱虚縣下云泰山汶水所出東至安丘入維縣字誤
  濰水篇
  濰水出瑯琊箕縣卷二十六二十五頁五行
  一清按元和志濰水在密州莒縣東北八十里濰水所出注云濰水導源濰山箕縣下落濰山二字
  城即秦王之所築也卷二十六二十五頁八行
  一清按王當作皇下同
  謂瑯琊臺卷二十六二十五頁九行
  一清按謂下落之字
  乃徙黔首二萬户于瑯琊山下卷二十六二十五頁十一行
  一清按二當作三史記校
  高五里卷二十六二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按高當作廣
  淵主靈焉卷二十六二十五頁十三行
  一清按主天中記引此文作至
  東南流析泉縣東卷二十六二十五頁十九行
  一清按流下落逕字
  晏謨並明濰水為扶淇之水卷二十六二十六頁十三行
  一清按晏謨下落伏琛二字
  王莽之合丘也卷二十六二十六頁十七行
  一清按合當作令漢書地理志校
  亦曰障日山卷二十六二十八頁九行
  一清按障日山下落山勢高峻隔絶陽曦即此山也十二字名勝志引此文校補
  東北逕高密故城南卷二十六二十八頁十五行
  一清按高密下落縣字
  宣帝平始元年卷二十六二十八頁二十行
  一清按平始當作本始
  水西有鴈阜卷二卞六二十九頁四行
  一清按寰宇記引高士傳曰鄭元葬于劇東後以墓壞歸葬礪阜在高密縣西北五十里鴈字誤也
  地理志曰有三石山祠卷二十六二十九頁十三行
  一清按三石山當作三戸山今本漢志亦誤作石字方輿紀要山東平度州三固山一名三户山漢書郊祀志宣帝信方士言祠太室山于即墨三戸山于下密即此山也
  余按應劭卷二十六二十九頁十四行
  一清按應劭下落曰字
  又東九逕都昌縣東卷二十六二十九頁十六行
  一清按逕當作過
  膠水篇
  又逕扶縣故城西卷二十六三十頁十行
  一清按扶漢書地理志作邞
  春秋僖公九年卷二十六三十頁十三行
  一清按經傳是二十九年落二十字
  王莽之柣國也卷二十六三十頁十七行
  箋曰宋本作秩國一清按非也漢書地理志琅邪郡柜縣莽曰祓同祓師古曰音廢
  又東北逕晏伏所謂黔陬城西四十里有膠水者也卷二十六三十頁十九行
  一清按四十里有膠水者也八字重文宜衍
  今膠水北逕晏伏所謂西黔陬城東高密郡側有黔陬縣卷二十六三十一頁二行
  一清按今字當移在高密郡側之上
  縣王莽更名之曰原亭也卷二十六三十一頁六行
  一清按縣下落故字曰字衍文
  故萊夷邑也卷二十六三十一頁六行
  一清按萊夷下落維字漢志校補
  膠水又北逕膠陽東卷二十六三十一頁九行
  一清按膠陽下落縣字
  又東北逕左會一水卷二十六三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按逕當作流
  縣故王莽更之東萊亭也卷二十六三十一頁二十行
  一清按更下落名字
  所謂之溟海者也卷二十六三十二頁五行
  一清按之字衍文




  水經注箋刋誤卷九
<史部,地理類,河渠之屬,水經注釋__水經注箋刊誤>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箋刋誤卷十
  仁和趙一清纂
  沔水篇
  沔水卷二十七一頁六行
  一清按丏音勉丐音蓋沔水之沔从丏不从丐今文多誤不可不辨也
  岀河池縣卷二十七一頁八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沔水又東南曰沮口卷二十七一頁十行
  一清按十八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東北合沮口卷二十七一頁十三行
  一清按胡渭校衍漢水二字
  故如淳曰北方人謂漢水為沔水卷二十七一頁十五行
  一清按北漢志注作此今校改
  沔水又東濜水入焉卷二十七一頁十八行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往漢中斷絶閣道卷二十七二頁二行
  一清按蜀志劉焉傳作住漢中从亻不从彳閣道作谷道疑是史誤
  沔水又東逕武侯壘南卷二十七二頁十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逕沔陽故城南卷二十七二頁十三行
  箋曰原本此十字是注文謝云據宋本作經文一清按沔水篇多混注作經原本十字是注此蛛絲馬跡之猶可追尋者也謝耳伯又改易之誤矣沔陽下落縣字
  即漢王位于此卷二十七二頁十五行
  一清按蜀志先主傳云羣下上先主為漢中王落中字
  莫知墓營所在卷二十七三頁一行
  一清按營當作塋
  沔水又東逕西樂城北卷二十七三行十二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在山上卷二十七三頁十三行
  一清按方輿記要引此文作城在沔陽東山上今校補
  梁州刺史楊亮以即險之固卷二十七三頁十五行
  一清按以字衍文
  後刺史姜守潘猛亦相仍此城卷二十七三頁十六行
  一清按相仍下落守字
  容裘谿注之卷二十七三頁十六行
  一清按谿下落水字
  漢水又左得度口水卷二十七三頁二十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二曰濁檢卷二十七四頁一行
  一清按二當作一
  漢水又東黄沙水左注之卷二十七四頁九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東合褒水卷二十七四頁十六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泉懸注卷二十七五頁十行
  一清按泉上落有字
  逮靈帝建和二年漢太中大夫同郡王升卷二十七五頁十五行一清按靈帝當作桓帝漢太中大夫據碑是漢中太守
  所謂北出褒卷二十七六頁三行
  一清按褒下落斜字
  漢水又東逕漢廟堆下卷二十七六頁九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故以南為稱卷二十七六頁十七行
  一清按南下落鄭字
  故水得其名卷二十七七頁六行
  一清按名下落矣字名勝志校增
  漢水又東得長柳渡卷二十七七頁十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歸之宋府卷二十七七頁十六行
  一清按宋下落公字何焯校增
  漢水又左㑹文水卷二十七七頁二十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東黑水注之卷二十七八頁五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左谷水出西面卷二十七八頁十三行
  箋曰克家云當作西南一清按面字不誤蓋左谷水與涔水異源而同流也
  左谷水出漢北卷二十七八頁十四行
  箋曰宋本作右一清按左谷水出漢志亦見上右谷水則未聞也
  即智水也卷二十七八頁十四行
  箋曰六朝壻字皆書作聓此智水智鄉即聓水聓鄉也後世傳寫誤作智字一清按壻漢碑作聟與智字形尤近古𨽻已然何待六朝
  壻之行未還卷二十七八頁二十行
  一清按寰宇記𨽻釋引此文俱無之字是也晏公類要作知字知即聟之缺文後人更加壻字于知字之上作壻知行未還今本之字又從知字音同轉訛金石文字記壻字一傳為□再傳為□三傳為聓四傳為聟皆胥之變也詩有女同車釋文壻音細字林作□戰國䇿韓且坐而胥亡乎胥臣之反而行並作咠書大傳不愛人者及其胥餘作咠晉書五行志淪咠作北音義咠息魚反張駿傳有黄龍見于揖次之嘉泉呂光載記迎大豫于揖次音義揖子魚反次音恣漢書地理志武威郡有壻次縣此皆胥字之誤漢仙人唐公房碑壻字作聟晉王右軍帖有女聟字
  其俗以為卷二十七九頁二行
  箋曰以為下脫一壻字一清按非也寰宇記引此文是信然二字今校補𨽻釋載此文作其俗以為神蓋盤洲以意增爾
  百姓為之立廟于其處也卷二十七九頁三行
  一清按何焯校衍也字
  上有匈奴城卷二十七九頁五行
  箋曰舊本作上有匈如城呉改作匈奴城未有所因㙔疑當作上有丘如城一清按匈奴城即胡城也魏書地形志梁州漢中郡漢陰下云有胡城元豐九域志興元府漢中郡下云有古胡城蜀記云漢張騫使匈奴與胡妻及堂邑父俱還至漢中築城居之即此城也事見漢書張騫傳行水金鑑匈奴城在今城固縣西然則吳琯改本不誤可以釋中尉之疑矣
  漢水又東至灙城南與洛谷水合卷二十七九頁十九行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西南注漢水卷二十七十頁二行
  一清按漢水下通鑑注引此文有所謂洛口也五字今校補名勝志曰儻谷亦名駱谷南口曰儻北口曰駱駱洛音同通用
  漢水又東逕小城固南卷二十七十頁三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城固之城當作成前後並同
  漢水又東逕石門灘卷二十七十頁十一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水東出寒泉湧山頂卷二十七十頁十三行
  一清按寒泉下落嶺泉二字下蘧蒢溪口注云陽都坂西連寒泉嶺是也方輿紀要云寒泉水出洋縣東北寒山
  漢水又東逕嬀虚為灘卷二十七十頁十七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為字衍文
  或作媯墟故舜所居也後或姓姚或姓媯卷二十七十頁十九行一清按媯墟當作姚墟劉昭郡國志補注曰帝王世紀云姚墟在西北困學紀聞曰左傳正義曰世本舜姓姚氏虞思猶姓姚也至胡公周乃賜姓為媯是即姓姚姓媯之分此文姚墟字故與上媯墟别也舜所居也四字重文宜衍
  事妄未知所從卷二十七十頁二十行
  一清按事當作是
  漢水又東逕□經灘卷二十七十一頁二行
  箋曰經舊本作俓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東逕小大黄金南卷二十七十一頁四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宋遣秦州刺史蕭思話卷二十七十一頁十行
  一清按蕭思話下落西討二字全祖望校增
  話令陰平太守蕭祖卷二十七十一頁十行
  一清按蕭祖字誤當作蕭垣宋書蕭思話𫝊校
  漢水又東合蘧蒢漢口卷二十七十一頁十一行
  箋曰克家云當作溪口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好乘危綴飲卷二十七十一頁十三行
  一清按綴當作啜
  漢水又東右會洋水卷二十七十二頁一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又故目其地為洋川用表夫人誕載之休祥也卷二十七十二頁七行
  一清按又故二字當倒互洋川御覽引此文作祥川誕載二字當倒互
  漢水又東厯敖頭卷二十七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東合直水卷二十七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又南蓰閣下卷二十七十二頁十六行
  一清按又南下落逕字
  漢水又東逕直城南卷二十七十二頁十九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又東逕千渡而至蝦蟇嶺卷二十七十二頁二十行
  一清按嶺黄省曾本作□葢頧字之誤音都囬切地之高阜隆起形似蝦蟇故以名之亦謂之蝦蟇培趙次公東坡詩注云昔先生與子由自眉州鄉里舟行趨京師過峽州蝦蟇培從舟中望之頤頷口吻甚類蝦蟇即此石也
  漢水又東逕晉昌郡之寧都縣南卷二十七十三頁二行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治王谷卷二十七十三頁三行
  一清按治上落縣字
  漢水又東逕魚脯谿口卷二十七十三頁五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谿黄省曾本作谷
  漢水又東逕鼈池而鯨灘卷二十七十三頁八行
  一清按而當作為
  漢水又東右得大勢卷二十七十三頁十二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右對月谷口卷二十七十三頁十六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東逕西城縣故城南卷二十七十三頁十九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東為鱣湍卷二十七十四頁六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東合旬水卷二十七十四頁九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今人不能上卷二十七十四頁十四行
  一清按今字衍文
  不知所道卷二十七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道當作述
  山下石壇卷二十七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山下下落有字
  旬水東南注漢之旬口卷二十七十四頁十六行
  一清按漢下落謂字
  漢水又東逕木蘭南卷二十七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木蘭下落寨字吳琯本校增
  石岸有城卷二十七十四頁十八行
  一清按石當作右
  漢水又東左得育漢卷二十七十五頁一行
  箋曰克家云當作育溪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與晉旬陽二縣分界於是谷卷二十七十五頁二行
  一清按宋書州郡志魏興太守領興晉令旬陽令興晉令魏立曰平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羊元之封興晉侯即此縣與當作興
  漢水又東注谷甲水口卷二十七十五頁二行
  箋曰注一作逕一清按非也黄省曾本無注字葢缺文谷字乃合字之誤
  于地理屬𢎞農卷二十七十五頁八行
  一清按地理下落志字郡國志南陽郡析故屬𢎞農有豐鄉城是也
  甲水又東南逕魏興郡之興陽南卷二十七十五頁十行
  箋曰晉志魏興郡有洵陽無興陽一清按當是興晉之訛興晉下落縣字
  漢水又東逕魏興郡之錫縣故城北卷二十七十五頁十四行一清按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入谷有長谷故城卷二十七十五頁二十行
  一清按長谷黄省曾本作長利
  漢水又東厯姚方卷二十七十六頁一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故地留姚稱也卷二十七十六頁二行
  一清按是卷之尾當接二十九卷一頁七行又東過堵陽縣至八頁三行習鑿齒又為其宅銘焉上魏興郡錫縣與上粉縣界相連上粉分自房陵房陵錫漢志並屬漢中郡裴松之三國志注云隆中在襄陽城西二十里沔水上中下三篇當省中篇分上下二篇不然二十八卷之末已敘沔漢入海之道何緣復厯荆襄之境乎禹貢錐指曰以今輿地言之漢水又東北逕興安州北又東逕洵陽縣南又東逕白河縣北又東逕鄖西縣南又南逕鄖縣南又東北逕均州北又東南逕光化縣南又東南逕穀城縣東北又東南逕襄陽縣北此即漢水自魏興郡之錫縣故城北至襄陽縣北所流之境也
  又東過堵陽縣堵水出焉自上粉縣北流注之卷二十九一頁七行
  一清按此卷經注當移接二十七卷十六頁二行故地留姚稱也之次焉字衍文
  言二灘阻礙卷二十九二頁五行
  一清按阻礙下落也字寰宇記校增
  又東過鄖陽縣南卷二十九二頁六行
  一清按史志無鄖陽縣晉立鄖鄉縣寰宇記云鄖鄉故錫所改注文可見陽字誤也
  與真不别卷二十九二頁八行
  一清按不别下落山北有崖旁視之有一穴甚明號為星牖十六字寰宇記校補
  漢水又東逕鄖鄉縣故城南卷二十九二頁九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鄖有關卷二十九二頁十一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曰有鄖關鄖有二字當倒互
  漢水又東逕琵琶谷口卷二十九二頁十三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庾仲雍漢記卷二十九二頁十七行
  一清按隋書經籍志漢水記五卷庾仲雍撰落水字
  東西流為滄浪之水卷二十九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西當作南胡渭校
  地連紀郢卷二十九三頁三行
  一清按郢當作鄀胡渭校
  漢水又東為佷子潭卷二十九三頁五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東南逕武當縣故城北卷二十九三頁八行
  一清按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世祖封鄧晨子堂為侯國卷二十九三頁九行
  一清按堂後漢書本傳作棠
  漢水又東平陽川水注之卷二十九三頁十一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南逕縣城東卷二十九三頁十五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逕下落武當縣下落故字
  沔水又東逕龍巢山下卷二十九四頁二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又東南逕涉都縣東北卷二十九四頁五行
  箋曰宋本作涉都城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王莽更名南庾者也卷二十九四頁十二行
  一清按庾漢書地理志作庚
  又南逕穀城東卷二十九四頁十三行
  一清按逕當作過
  學教立碑卷二十九四頁十八行十九行
  一清按學教二字當倒互
  沔水又東南得洛溪口卷二十九五頁一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北抗洛溪卷二十九五頁二行
  一清按抗當作枕
  又南過筑陽東卷二十九五頁四行
  一清按筑陽下落縣字
  又東逕學城南卷二十九五頁十二行
  一清按六字是注混作經
  冠軍張仲踰卷二十九五頁十八行
  一清按踰𨽻釋載此文作瑜
  沔水又南逕筑陽縣東卷二十九六頁二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世祖封吳財為侯國卷二十九六頁九行
  一清按後漢書吳漢傳作盱章懷注云盱音火俱反財字誤也
  沔水又東為漆灘卷二十九六頁十二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即郡國志所謂武當縣之和聚卷二十九六頁十八行
  一清按續志是和城聚落城字
  有大石激卷二十九六頁十九行
  箋曰激當作礉其字从石一清按激字不誤說文激礙衰疾波也一曰半遮也漢書溝洫志云為石隄激使東注激者聚石于隄旁衝要之處所以激去其波也濟水注云立激岸側以捍鴻波是也若从石作礉音覈又音敲非其義矣
  女嫁為陰縣佷子卷二十九七頁三行
  一清按為當作於
  沔水又東逕樂山北卷二十九七頁十三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逕隆中卷二十九七頁十六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合檀溪水卷二十八一頁十三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情邈灌疏卷二十八一頁十七行
  一清按疏黄省曾本作蔬二字通用
  楚之北津戍矣卷二十八二頁九行
  一清按矣黄省曾本作也
  其土古鄢都盧羅之地卷二十八二頁十行
  一清按都當作鄀
  號此為北部卷二十八二頁十一行
  一清按北部下孫潛校増焉字
  邑居隱賑卷二十八二頁十二行
  箋曰隱賑當作殷賑薛綜西京賦注云殷賑謂富饒也一清按上林賦湛湛隱隱註云隱隱盛貌漢書禮樂志郊祀歌休嘉砰隱溢四方師古曰砰隱盛意古字多假借不必例彼規此
  沔水又逕平魯城南卷二十八三頁七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東對樊仲山甫所封也卷二十八三頁八行
  一清按樊下落城字顧炎武校增
  沔水中有魚梁洲卷二十八三頁二十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逕桃林亭東卷二十八四頁八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杜元凱碑處卷二十八四頁十三行
  一清按杜元凱下落沈字
  沔水又東南逕蔡洲卷二十八四頁十四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洲大岸西有洄湖卷二十八四頁十七行
  一清按大當作東
  又作石伏逗卷二十八五頁六行
  一清按伏當作洑
  廣十二步卷二十八五頁七行
  一清按十二當倒互作二十
  沔水又東南邑城北卷二十八五頁十七行
  一清按宋本作東南逕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合洞口卷二十八五頁二十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西流逕今山北卷二十八六頁六行
  一清按今山字誤當作金山
  蘇伯河望氣處也卷二十八六頁九行
  一清按河當作阿後漢書光武帝紀校改
  沔水東南逕黎丘故城西卷二十八七頁十一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朱祐自觀城瀹豐于黎丘是也卷二十八七頁十四行
  箋曰後漢書作圍豐于黎丘一清按郡國志邔侯國有犂丘城劉昭補注朱祐禽秦豐蘇嶺山當作擒
  東流至即縣北界卷二十八七頁十六行
  一清按即當作邔漢書地理志南郡邔縣孟康曰邔音忌
  謂疎口也卷二十八七頁十七行
  一清按謂下落之字
  好在磧中卷二十八七頁十八行
  一清按劉昭郡國志補注引荆州記作磧上
  又南過邔縣東北卷二十八八頁三行
  箋曰邔一作印一清按此是今本郡國志誤文當以史記年表漢書地理志作邔字為正
  漢高帝十二年卷二十八八頁五行
  一清按二史表作一
  此中豬屎臭卷二十八八頁十二行
  一清按此中下落作字孫潛校增
  沔水又南得木里水會卷二十八八頁十六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夷水出自房陵東流注之卷二十八八頁二十行
  一清按房陵下落縣字楊慎本校增
  即汴水也卷二十八九頁六行
  箋曰謝云汴一作汒疑作沵一清按非也通鑑注作沶音怡方輿紀要云沶水在宜城縣西晉懷帝永嘉四年劉聰逼洛陽荆州刺史王澄自將欲援京師至怡口衆散而還即此
  上通梁州沒陽縣之黙城山卷二十八九頁六行
  一清按沒陽當作沔陽
  其水東逕新城縣之沵鄉縣分房陵丘卷二十八九頁七行八行一清按魏文帝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郡以孟達為太守見三國志劉封傳新城縣當作新城郡晉書地理志新城郡統沶鄉縣宋書州郡志作祈鄉令何志魏立晉太康地理志作沶音祁丘字誤當作立
  逕蠻城城南在宜城南三十里卷二十八九頁十二行
  一清按上城南二字當倒互
  引西山谷水即是水者也卷二十八九頁十四行
  一清按當作長谷水落長字荆州記校增長谷即左傳之荒谷也者字衍文
  頡郡人也卷二十八十頁三行
  箋曰宋本作郡人也一清按郡字似誤刻不然與本文何異乎𨽻釋載此文作鄀人
  見一冢東向卷二十八十頁四行
  一清按冢當作家𨽻釋校改
  孤墳向□卷二十八十頁六行
  箋曰向宋本作尚一清按□𨽻釋作整
  漢末多士其中卷二十八十頁十三行
  一清按多士當作名士下落居字何焯校
  以聞侍中龎季卷二十八十頁二十行
  一清按聞當作問
  沔水又逕鄀縣故城南卷二十八十一頁二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即楚昭王為吳所迫絶郢徙都之卷二十八十一頁五行
  一清按絶當作紀漢書地理志江夏郡若縣下云楚
  昭王畏吳自郢徙此紀郢上落自字
  沔水又東敖水注之卷二十八十一頁八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寔曰敖口卷二十八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按寔當作是
  沔水又東南與臼水合卷二十八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水出竟陵縣東北耶屈山卷二十八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按左傳定公五年杜預注曰江夏竟陵縣有臼水出聊屈山西南入漢耶字誤
  又東過荆城東卷二十八十一頁十九行
  一清按六字是經混作注
  沔水自荆城章山東卷二十八十一頁二十行
  一清按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右會權口卷二十八十二頁四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南與陽口合卷二十八十二頁八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陽口晉書作揚口通鑑注引此文俱作揚下同
  又東北路曰湖水注之卷二十八十二頁十七行
  箋曰克家云路當作流一清按非也白湖亦曰路白湖與中湖昏官湖而為三杜預開揚口起夏水達巴陵即是水也
  春秋水盛卷二十八十二頁二十行
  一清按秋當作夏方輿紀要校
  通路自湖卷二十八十三頁三行
  一清按自當作白
  楊水又東北流得東赤湖水口卷二十八十三頁七行
  一清按楊水當作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水得東二字倒互
  湖東北有大置臺卷二十八十三頁八行
  一清按寰宇記江陵縣下云清暑臺一名大暑臺在城東二十里置字誤也
  有靈港水卷二十八十三頁十行
  一清按港當作溪晉書桓𤣥傳云義軍乘勝競進振該等距戰于靈溪是也
  國語所謂楚靈王闕為石郭陂漢以象帝舜者也卷二十八十三頁十四行
  一清漢當作溪即所謂靈溪也
  楊水又東北與祥谿水合卷二十八十三頁二十行
  一清按祥谿當作柞谿
  西逕楊水卷二十八十四頁八行
  一清按逕當作注
  即趣漢津卷二十八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蜀志先主傳云斜趣漢津斜與邪同
  浩若滄海卷二十八十四頁十七行
  箋曰浩宋本作渺一清按浩字義通
  洪潭巨浪卷二十八十四頁十七行
  箋曰克家云疑作洪濤一清按潭字不誤
  又東南逕江夏雲杜縣東卷二十八十四頁二十行
  一清按逕當作過
  即堵口也卷二十八十五頁一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堵口當作䐗口晉書甘卓傳作豬口若作堵口則是堵水之口非矣互見夏水篇
  左傳所為若敖聚于䢵是也卷二十八十五頁一行
  一清按為當作謂聚當作娶
  沔水又東逕左桑卷二十八十五頁四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昭王南征之不復卷二十八十五頁六行
  一清按之左傳作而
  沔水又東合巨亮水口卷二十八十五頁十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水北承亮湖卷二十八十五頁十一行
  一清按亮上落巨字
  沔水又東得合驛口卷二十八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謂之横桑卷二十八十五頁十六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謂之鄭潭卷二十八十五頁十八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今謂世數既懸卷二十八十五頁十九行
  一清按今當作余
  沔水又東得死沔卷二十八六頁二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與力口合卷二十八十六頁五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沔水又東南溳水入焉卷二十八十六頁九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水南通縣之太白湖卷二十八十六頁十行
  一清按縣上落沔陽二字江水注參校增
  沔水又東逕沌陽縣北卷二十八十六頁十一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案地說言漢水東行觸大别之陂卷二十八十七頁一行
  一清按陂何焯校改阪
  水遵巢湖卷二十八十七頁十一行
  一清按遵當作導
  西流注柵水卷二十八十七頁十五行
  一清按西下落南字通鑑注校補
  山上有虎山卷二十八十八頁二行
  一清按虎山下落城字
  登城鼔譟卷二十八十八頁七行
  一清按城黄省曾本作塘三國志吳書丁奉傳云遂據徐塘方輿紀要云徐塘在濡須水東
  胡景城北卷二十八十八頁十行
  一清按胡景下落略字梁天監四年侵魏合肥胡景略與趙祖悅同軍交惡而韋叡解之事見南史韋叡傳然有大可疑者梁天監四年是魏孝昌元年明年道元被害于陰盤其成書又不知在何時安得遽取胡趙築城以相證而又云魏事已乆難用取悉何耶此與襄陽水下引吳均詩同一蔽也
  謂之柵口水卷二十八十八頁十三行
  一清按當作柵水口即柵江口也
  而方界石城也卷二十八十八頁十七行
  一清按界當作届
  地理志曰毗陵縣舊㑹稽之屬縣丹徒縣也北二百步有故城卷二十八十八頁十九行
  一清按也字當移在屬縣之下
  經書在北江則可卷二十八十九頁二行
  一清按江字衍文
  東合天溪卷二十八十九頁五行
  一清按天當作大
  南江又東與貴長池水合卷二十八十九頁七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南江又南東逕宣城之臨城縣南卷二十八十九頁十行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又南之南衍文
  南江又東與桐水合卷二十八十九頁十二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漢水又北合東漢水卷二十八二十頁二行
  一清按漢水當作溪水即旋溪也
  而同注南江之北卷二十八二十頁七行
  一清按于文當重一江字
  南江又東逕寧國縣南卷二十八二十頁七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此保險卷二十八二十頁九行
  一清按此下落鄉字劉昭郡國志補注引吳地記校補
  南江又東北為長瀆厯河口卷二十八二十頁十五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河口當作湖口下云謂之五湖口是也
  江南東注于具區卷二十八二十頁十六行
  一清按江南二字當倒互
  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貴湖滆湖也卷二十八二十頁十七行箋曰射貴湖下脫上湖二字一清按方輿紀要云五湖虞翻云太湖有五滆湖洮湖射湖貴湖及太湖為五湖酈道元曰長塘湖射湖貴湖滆湖與太湖而為五此即虞氏之說又云射貴湖今常州之芙蓉湖當時或分為二故虞翻以射貴為二湖也名勝志云上湖一名射貴湖則上湖即射貴矣蓋上湖之名晚出故以射貴可分為二湖以當五湖之數而不容增上湖于射貴之下讀者審之朱長文續吳郡圖經則以為道元謂長蕩湖貴湖上湖滆湖與太湖而為五蓋傳聞之異乆矣
  越伐吳而戰于五湖是也卷二十八二十頁十九行
  一清按而字衍文
  斯乃太湖之攝通稱也卷二十八二十頁十九行
  一清按之下落兼字孫潛校增
  今在餘姚鳥道山北卷二十八二十一頁十六行
  箋曰舊本作曰北一清按北上落西字會稽志引此文校正作曰字誤也
  楊修五湖賦曰卷二十八二十一頁六行
  一清按楊修當作楊泉何焯校
  俗說此本在太湖中卷二十八二十二頁十行
  一清按此下落山字續吳郡圖經引此文校增
  禹治水移進近東又西南有兩小山卷二十八二十二頁十行一清按續吳郡圖經引此文作禹治水移進近吳又東及西南有兩小山今改正
  自此以求差深卷二十八二十二頁十三行
  一清按求續吳郡圖經引此文作東
  東則松江出焉卷二十八二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六字是注混作經續吳郡圖經亦作注
  松江北去吳國五十里卷二十八二十二頁十七行
  一清按吳國下落南字
  國南五十里卷二十八二十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五字重文宜衍
  江水竒分謂之三江口卷二十八二十三頁四行
  箋曰竒分當作岐分爾雅水岐為渚一清按廣韵竒異也言所出異道也字不誤九字是注混作經續呉郡圖經引此文亦是注
  庾仲初楊都注曰卷二十八二十三頁七行
  一清按當作揚都賦注落賦字
  與松江而三也卷二十八二十三頁九行
  一清按續吳郡圖經引此文而三下有非禹貢之三江七字今校補
  即吳之柴僻亭卷二十八二十三頁十九行
  一清按僻當作辟漢書地理志校師古曰辟讀曰壁
  晉太康中分嘉興治卷二十八二十四頁四行
  一清按治孫潛校改立
  王莽名之辰武卷二十八二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作展武辰字誤
  漢安帝武原之地卷二十八二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按安帝下落時字孫潛校增
  谷水於縣出為散浦卷二十八二十四頁十四行
  一清按吳郡志開元五年刺史張廷珪奏置海鹽縣澉浦鎮至元嘉禾志澉浦在海鹽縣南四十五里散字誤
  東餘姚縣卷二十八二十五頁二行
  一清按東下落至字
  江水又東逕黄橋下卷二十八二十五頁七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東逕緒山南卷二十八二十五頁十行
  一清按陳書徐陵傳子儀隱于錢塘之赭山潛說友
  咸淳臨安志云赭山在鹽官縣西南四十五里姚寛西溪叢語云夾岸有山南曰龕北曰赭二山相對謂之海門海寧縣志云赭山與紹興龕山相對蓋浙江潮汐所由也緒字誤
  時有江南者卷二十八二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按有當作在
  江水又東逕餘姚縣故城南卷二十八二十五頁十八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因其句餘山以名縣卷二十八二十六頁一行
  箋曰宋本作句章山一清按山海經南山經曰句餘之山無草木多金玉郭璞注曰今在會稽餘姚縣南句餘縣北故此二縣因此為名見張氏地理志張氏疑是張勃朱氏以注下有句章之名偽託宋本改句餘為句章豈知出于山海經乎又寰宇記引郭璞注云山多珧璋故取二縣以為名較今本山海經注多一句吳志伊廣注之所未及引也
  江水又東注于海卷二十八二十六頁四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潛水篇
  大禹自通漢疏通卷二十九八頁八行
  一清按通漢當作導漢
  水暴長卷二十九八頁十六行
  一清按水上落漢字寰宇記果州相如縣西漢水下引此文校增
  莫不于水上祭卷二十九八頁十六行
  一清按祭下落之字寰宇記校增
  其南源取巴西卷二十九八頁二十行
  一清按取下落道字
  湍水篇
  東南流逕南酈縣故城東卷二十九九頁三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酈屬南陽郡此落陽字
  史記所謂下酈也卷二十九九頁四行
  一清按酈下落析字
  云是左桃伯碑卷二十九十一頁一行
  箋曰列士傳左伯桃一清按非也𨽻釋引此文作左伯豪黄省曾本原是豪字後漢書云左雄字伯豪涅陽人是也列士傳之左伯桃未能知其葬處魏書地形志濮陽郡廩丘縣有左伯桃冢寶刻叢編引訪碑錄云左伯桃碑在安肅縣西十五里皆去涅陽甚逺朱氏不引范史而雜引他傳葢好竒之過也
  鄧颺為晨宅略存焉卷二十九十一頁九行
  一清按為當作謂
  均水篇
  又南當涉都邑縣北卷二十九十一頁十八行
  一清按續志筑陽有涉都鄉漢表武帝封南海守弃子嘉為涉都侯則西京已有是邑而未為縣師古曰邑繁于縣縣字羡文
  封衞尉馬康為侯國晉太康中立為順陽卷二十九十二頁一行二行
  一清按馬康是馬廖之誤見范史馬援傳順陽下落郡字見晉志
  謂之汋口者也卷二十九十二頁三行
  一清按汋口當作汮口北史魏廣陽王建弟嘉孝文南伐詔嘉斷均口益驗梁書汮均口之誤何焯曰梁書汮均口均字是讀者所音後人誤以入行魏書孝文紀只作均口雖易以今字尚不至重複也今人讀史不知汮均重音改作汋均口
  故地理志謂之淯水卷二十九十二頁八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𢎞農郡盧氏縣下云育水南至順陽入沔全祖望曰育淯之不可混猶汮均之不可通也葢與過鄧入沔之淯水有别也下同
  粉水篇
  粉水導源東流卷二十九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按寰宇記云粉水出房陵縣東流葢本水經以立文也導源下落房陵二字
  謂之粉水卷二十九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水當作口
  粉水有文將軍冢卷二十九十二頁十五行
  一清按粉水下落旁字全祖望校增
  白水篇
  王莽更之曰朝陽也卷二十九十二頁二十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南陽郡朝陽縣莽曰厲信注文曰朝陽也四字衍
  泚水篇
  經云泄水從南來卷二十九十三頁九行
  一清按南來下落注之二字黄省曾本校增
  葢悞引壽春之泚泄耳卷二十九十三頁九行
  一清按壽春之泚水是沘字字或作淠淠沘音同泄水流合焉經云沘水出廬江灊縣西南霍山東北東北過六縣東北入于淮泄水出博安縣北過芍陂西與沘水合西北入于淮是泄水與入蔡之泚水了無關涉此篇經云泄水從南來注之自是經誤道元故辭而闢之漢志則以南陽泚陽之泚水為比水水經則以廬江灊縣之比水為泚水交失之矣是注泚字誤當作沘
  泚水又西南厯長岡月城北舊泚水又會馬仁陂水卷二十九十三頁二十行十四頁一行
  一清按舊字當移在月城上又孫潛校改右
  公私引列卷二十九十四頁三行
  一清按列當作裂
  與緒水枝津合卷二十九十四頁四行
  一清按淯水注云地理志曰泚水堵水皆言入蔡互受通稱緒字誤
  二源㣲小卷二十九十四頁十三行
  一清按二寰宇記校改其
  城周迴側水卷二十九十四頁十三行
  一清按側水下寰宇記引此文有申伯之都邑五字今校補
  岸下湥卷二十九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岸上落高字名勝志校增
  郡國志曰以為新野之東鄉卷二十九十四頁二十行
  一清按曰字衍文
  故蓼國也卷二十九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湖陽縣下云故廖國也師古曰廖音力救反左氏傳作飂字其音同耳漢六安國有蓼縣則是舒蓼之蓼音六蓋字形之似而其地相去甚逺
  爰自宅陽卷二十九十五頁十五行
  箋曰宅陽乃比陽之誤一清按非也以𨽻釋校是宅陽
  起廬舍卷二十九十五頁十七行
  一清按起上落廣字名勝志校增
  為無窮之巧不可言卷二十九十五頁二十行
  一清按之下落功字何焯曰以鈔本𨽻釋校增
  又西南流于淯水也卷二十九十六頁十四行
  一清按流下落注字
  淮水篇
  淮水又東逕義陽縣卷三十一頁二十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淮水又逕義陽縣故城南卷三十二頁三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世謂白茅城卷三十二頁四行
  一清按世謂下落之字
  淮水又東油水注之卷三十二頁十五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漢和帝建初四年封子全為王國卷三十二頁十六行
  一清按建初是章帝紀年子全見范史章八王傳和帝字誤
  淮水又東曲岸北卷三十二頁十七行
  一清按又東下落逕字
  沿流波三丈卷三十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流字衍文
  王莽之利新也卷三十二頁一行
  一清按利新漢書地理志作新利
  淮水又東北與大木水合卷三十三頁二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淮水又東北流左會湖水卷三十三頁五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淮水又東逕安陽縣故城南卷三十三頁七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淮水又東得溮口水卷三十三頁十三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溮水又東逕義陽故城北卷三十四頁四行
  一清按義陽下落縣字
  東逕鍾武故城南卷三十四頁六行
  一清按鍾武下落縣字
  世祖封鄧邯為鄳縣按蘇林曰卷三十四頁十行
  箋曰宋本作鄳縣侯按字衍文一清按非也鄳縣當作鄳侯按字仍存
  北流至瑟水注之卷三十四頁十二行
  一清按至字衍文
  羅山西卷三十四頁十四行
  一清按羅山西下落俗謂之仙居水六字名勝志引此文校補
  又東逕新息縣南卷三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逕當作過
  淮水又東逕浮光山北卷三十四頁十八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即弋山也卷三十四頁十九行
  一清按寰宇記引此文作即弋陽山也出名玉及黒石堪為碁其山俯映長淮每有光輝淮水又東今校補二十四字
  又有魏汝南太守程堯碑卷三十五頁二行
  一清按程堯當作程曉魏書程仲德傳云分封少子延及孫曉為列侯曉嘉平中為黄門侍郎裴松之注引世語曰曉字季明有通識隋書經籍志有程曉集二卷梁有錄一卷即其人也
  蠻田益宗効域卷三十五頁三行
  一清按域當作誠
  淮水又東合慎縣水卷三十五頁四行
  一清按縣字衍文
  又東逕南入淮卷三十六頁一行
  一清按逕字衍文南下落流字
  淮水又東右壑水卷三十六頁五行
  箋曰宋本右下有合字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淮水又東北申陂枝水注之卷三十六頁十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淮水又東白城南卷三十六頁十三行
  一清按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淮水又東逕長陵戍南又東青陂水注之卷三十六頁十五行一清按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淮水又東北合黄水卷三十六頁十九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水導木陵山卷三十六頁十九行
  一清按導下落源字
  南有子相廟卷三十七頁三行
  一清按子相當作子胥初學記校
  淮水又東北淠水注之卷三十七頁十一行
  箋曰淠一作𣵡一清按非也淠水即沘水淠沘音同九字是注混作經
  軍所謂頓防卷三十七頁十三行
  一清按謂字衍文
  淮水又東谷水入焉卷三十八頁五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東南注卷三十八頁十一行
  箋曰注下當有之字一清按不當有之字于文似落淮字耳
  淮水又東北左會潤水卷三十八頁十三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而東入卷三十八頁十七行
  一清按而東下落于淮二字胡渭校補
  淮水又東北窮水入焉卷三十八頁十八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淮淮中有洲卷三十九頁六行
  一清按淮字重文宜衍
  使鎮西將軍豫州刺史諸葛誕卷三十九頁七行
  一清按鎮西當作鎮東
  泚水洪水合北注之卷三十九頁十一行
  一清按此廬江灊縣之沘水也泚字誤合北下落流字
  左合泚口卷三十九頁十三行
  一清按泚口當作沘口
  淮水又東流壽春縣故城西卷三十九頁十五行十六行
  一清按二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東南逕蒼陵北卷三十九頁十五行
  一清按方輿紀要云壽州西北有蒼陵城魏書地形志云壽春故楚有蒼陵城是也蒼陵下落城字
  淮水又北左合椒水卷三十十頁三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東北流逕虵地南卷三十十頁四行
  一清按地當作城
  謂之清水口者左合椒水焉卷三十十頁五行
  一清按者下落也字全祖望云左合椒水焉羡文當衍葢逕虵城南者即椒水也何合之有
  肥水從城而北入于淮卷三十十頁八行
  一清按而當作西
  南為肥水北為雞陂卷三十十頁十九行
  一清按肥水上落夏字下雞水又會肥水亦落夏字
  夏肥東流卷三十十頁十九行
  一清按夏肥下落水字
  淮水又北逕山峽中謂之硤石卷三十十一頁三行
  一清按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下蔡新城也卷三十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按下蔡上落即字寰宇記校增
  淮水東逕八山北卷三十十一頁十三行
  一清按當作八公山落公字
  北逕蕭亭東卷三十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按北逕上落又字
  肥水縣東北注者也卷三十十二頁二行
  一清按肥水下落從字
  淮水又北逕莫耶山西卷三十十二頁四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禹娶在山西卷三十十二頁十六行
  一清按娶當作墟
  淮水又東北濠水注之卷三十十三頁一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水出莫耶山東北之溪卷三十十三頁二行
  一清按之字當移在東北上
  淮水又北沙水注之卷三十十三頁四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淮出于荆山之左卷三十十三頁七行
  一清按淮當作渠
  西揚濤北注之卷三十十三頁八行
  一清按西北堂書鈔引此文作而
  淮水又東逕夏丘縣南卷三十十四頁八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宋景鼔衞公孫倉會齊師圍我襄陵卷三十十四頁十四行
  一清按景鼔黄省曾本作景公誤也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宋終于景公之四十年實周敬王之四十三年也年表云六十四年卒宋世家同葢卒于周元王之二十四年六國表魏惠王十七年周顯王十五年去景公之卒已九十二年矣今從吳琯本所改考正之景鼔之族疑出景公以諡為氏者也
  十八年惠成王以韓師諸侯師于襄陵縣卷三十十四頁十五行一清按韓師下落敗字縣字衍文孫潛校正今本竹書紀年作惠成王以韓師諸侯師縣于襄陵大繆
  又東逕楊亭北卷三十十五頁十行
  一清按楊亭當作陽亭
  今睢陽東南三十里有故楊梁卷三十十五頁十三行
  一清按今字衍文楊梁下落城字
  漢武帝元年封杜延年為侯國卷三十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按漢書功臣表杜延年以昭帝元鳳元年封是注有缺誤今改正
  出譙城北自汀陂卷三十十六頁三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自當作白
  王莽更之曰留城也卷三十十六頁六行
  一清曰按留城漢書分注作單城是也宋祁謂鄲有留音非也宋書索虜傳云步尼公進軍清東屯留城此春秋傳侵宋呂留之留漢縣屬楚國沛郡之鄲縣蘇林音多寒反不當作留音也
  嵇本姓奚卷三十十六頁六行
  一清按嵇下落康字
  故為嵇字卷三十十六頁七行
  一清按故三國志注引虞預晉書作改
  地理志曰故垂鄉也卷三十十六頁十二行
  一清按垂漢書作□師古曰音直恚反又高帝紀十二年冬十月上破布軍于會缶孟康曰音儈保邑名屬沛國蘄縣蘇林曰缶音□師古曰會音工外反缶音丈瑞反蘇音是也此字本作□而轉寫者誤為缶字耳音保非也黥布傳正作□字此足明其不作缶也史記高祖紀作會甀裴駰曰漢書音義音儈保邑名甀直偽反黥布傳索隱曰上古外反下持瑞反吳王濞傳索隱曰會音古兌反甀音錘以是知漢紀缶字音保誠誤也
  應劭曰城在卷三十十六頁十七行
  一清按城在下落穀水之陽四字漢志校補
  南逕蚿城南卷三十十六頁十八行
  一清按蚿字誤當作虹即地理志沛郡𧈬縣續志作虹
  又東合長直故溝卷三十十六頁二十行
  一清按溝當作瀆下同
  又東南至巉石卷三十十七頁八行
  一清按巉石下落山字
  淮水又東逕浮山卷三十十七頁九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淮水又東逕徐縣南厯澗水注之卷三十十七頁十七行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導徐城西北徐陂卷三十十七頁十八行
  一清按導上落水字
  淮水又東池水注之卷三十十七頁二十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漢以數千騎追羽帥二十八騎卷三十十八頁二行
  一清按于文當重一羽字
  因四隤出卷三十十八頁二行
  一清按漢書項籍傳云因四隤山而為圜陣外嚮孟康曰四下隤陁也
  淮水又東蘄水注之卷三十十八頁七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蘄水又東南北入丈八故溝出焉卷三十十八頁十二行
  箋曰克家云當作八丈故瀆一清按出焉二字衍文
  又東流南北長直故瀆出焉卷三十十八頁十三行
  一清按當作又東南流北字衍文
  又東流入徐縣卷三十十八頁十四行
  一清按又東下落南字
  淮水又東厯客山逕盱眙縣故城西卷三十十八頁十七行一清按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北臨淮水卷三十十九頁九行
  一清按北上落城字
  舊水道也卷三十十九頁十七行
  一清按舊下落江字
  而北至末口淮卷三十二十頁一行
  一清按而當作西末口下落入字胡渭校正
  王莽郡曰江平縣曰安定卷三十二十頁五行
  一清按王莽下落更名二字安定漢書地理志作定安
  又自湖之南北口卷三十二十頁十一行
  一清按北字衍文胡渭校
  陳穿溝更鑿白馬瀨百里渡湖者也卷三十二十頁十三行一清按是陳敏穿溝落敏字
  中瀆又東卷三十二十頁十九行
  一清按中瀆下落水字
  四年常山憲王子思王商為國卷三十二十一頁三行
  一清按四年下落封字
  寔曰口也卷三十二十一頁七行
  一清按寔當作是曰下落淩字
  即經所謂之小水者也卷三十二十一頁八行
  一清按之字當移在即經下
  應劭曰浦岸也卷三十二十一頁十行
  一清按浦岸字誤漢書地理志注作淮涯
  葢側淮瀆卷三十二十一頁十行
  一清按葢下落臨字
  淮水出縣故城卷三十二十一頁十行
  一清按故城下落東字
  厯朐縣與沐合卷三十二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按沐當作沭即沭水也
  又匡胊山西卷三十二十一頁十二行
  箋曰匡字譌未詳一清按當作逕
  乃往觀所卷三十二十一頁十九行
  箋曰所字衍一清按孫潛校改焉
  其神化為黄龍卷三十二十二頁七行
  箋曰黄龍字誤一清按非也黄龍字見山海經郭璞注之開筮
  游水左逕瑯琊即丘縣故城之西卷三十二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即丘字誤當作計斤漢書地理志瑯琊郡有計斤縣若即丘則東海之屬縣也
  即此水也卷三十二十三頁五行
  一清按水當作城















  水經注箋刋誤卷十
<史部,地理類,河渠之屬,水經注釋__水經注箋刊誤>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箋刋誤卷十一
  仁和趙一清纂
  滍水篇
  水出北山七泉竒發卷三十一一頁十四行
  一清案北山下落阜字寰宇記校增泉當作□
  南流注滍水卷三十一一頁十七行
  一清案流字衍文
  救養者卷三十一一頁十九行
  箋曰白氏六帖作救癢一清案癢本作□荀子榮辱篇骨體膚理辨寒暑疾□凡从疒後人所加
  有魯縣居其陽卷三十一三頁一行
  一清案有魯下落山字漢書地理志校增
  水南有漢中常侍長樂太僕吉侯苞冢卷三十一四頁十二行一清案金石録漢𨽻字源引此文俱作吉成侯州苞今校補
  基西枕岡卷三十一四頁十二行
  一清案基𨽻釋作墓
  淯水篇
  攻離山卷三十一五頁十四行
  箋曰孫按山海經云支離之山淯水出焉一清案方輿紀要云郡志云淯水出嵩山縣雙雞嶺雙雞蓋攻離之譌然方俗之稱字隨讀改山海經作支離字形之近也
  淯水導源卷三十一五頁十七行
  一清案導源下落𢎞農二字全祖望校增
  淯水又東南流雉縣之雉衡山卷三十一五頁二十行
  一清案流下落歴字
  有陽伯者卷三十一六頁十二行
  一清案陽伯當作伯陽詳渭水篇刋誤
  淯水又東南流逕博望縣西北故城東卷三十一六頁十八行一清案西北二字衍文
  郡東北一百二十里卷三十一六頁十九行
  一清案郡上落在字
  地理志曰南陽有望縣卷三十一七頁一行
  一清案當作博望縣落博字
  功曹栢孝長卷三十一七頁四行
  箋曰九州春秋曰時柏季長在城中一清案魏書注引九州春秋正作柏孝長季字誤刻也
  清水又南卷三十一七頁七行
  一清案清水當作淯水
  或是余夏逕驛途卷三十一七頁十五行
  一清案逕𨽻釋作景
  墓樓東平林不卷三十一八頁四行
  一清案不𨽻釋作下
  謂之卷三十一八頁五行
  一清案謂之下落肄水二字
  東出赭陽卷三十一八頁十二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漢志續志晉志皆作堵陽魏收志始作赭陽然水經舊本仍作堵陽章懷註引水經注云堵水南逕小堵鄉可証也世本忽堵忽赭不亦惑乎予謂六朝後魏改堵為赭道元于沔水篇作堵于滍淯篇改從赭各存所是正無取乎從同也
  而道方城卷三十一八頁十二行
  一清案而孫潛校改西
  郡國志所謂宛有𤓰里野津卷三十一八頁十五行
  一清案野字衍文
  温以升平五年與范汪衆軍北討列營淯水卷三十一八頁十六行
  箋曰按晉書穆帝本紀桓温遣諸將討河北在永和五年而范汪傳云桓温北伐令汪率文武出梁國以失期免為庶人卒于家本紀范汪之廢則在升平三年與此互異一清案晉書穆帝紀永和五年桓温北伐乗石遵之亂也十年伐關中討苻健也十二年又北伐則討姚襄也海西公太和四年又北伐慕容暐蓋不僅永和五年一役而已范汪之廢温公通鑑目録書于升平五年而穆帝紀升平五年又無廢汪事汪廢在哀帝紀之冬十月即升平五年之冬十月也汪傳以為温令汪率文武出梁國似是討姚襄事温傳所云以譙梁水道既通請徐豫兵乗淮泗入河是也然升平五年春正月北中郎將都督青徐兖冀幽五州諸軍事徐兖二州刺史郄曇卒二月以范汪代之又在伐姚襄之後豈温以汪勢既盛忌之追論前事而廢之耶朱氏以汪廢在升平三年三豈五之誤刻耶
  故申伯之國卷三十一八頁十九行
  一清案國黄省曾本作都
  其東城城内有舊殿基卷三十一九頁四行
  一清案城字重文宜衍
  有基周一百步髙五丈卷三十一九頁六行
  一清案有下落殿字五丈當作五尺
  地西三里卷三十一九頁六行
  一清案地當作城黄省曾本校
  魏書曰公征至宛卷三十一九頁十二行
  一清案三國志註引魏書曰公南征此落南字
  祠亡將士卷三十一九頁十三行
  一清案亡上落陣字三國志註校補
  紫谿又逕宛西卷三十一九頁十五行
  一清案紫谿當作梅谿
  案漢髙帝七年卷三十一十頁二行
  一清案案字衍文
  遣潁陽侯祭遵西擊鄧奉弟衆卷三十一十頁五行
  一清案衆後漢書祭遵傳作終
  又謂之汝谿之流卷三十一十頁六行
  一清案下之字當作合
  苞隰衍注卷三十一十一頁十五行
  一清案全祖望校改作隰衍苞注
  割南陽伍屬陽蔡陽穣鄧山都封為卷三十一十二頁一行箋曰屬下當脫一字一清案晉志義陽郡統縣十二有棘陽落棘字為黄省曾本作焉
  王莽更名曰豐穣也卷三十一十二頁九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註作農穣
  赭水出棘陽縣北卷三十一十二頁十七行
  一清案棘陽當作堵陽寰宇記云唐州方城縣本漢堵陽縣有堵水一名柘水水經注云堵水出堵陽縣北山落山字
  世祖建武二年成安侯臧宫從上擊赭也卷三十一十二頁十九行一清案赭下落鄉字後漢書臧宫傳不書擊堵鄉事見岑彭傳云三年夏帝自將征奉至堵陽鄧奉夜逃歸淯陽彭復與耿弇賈復及積弩將軍傅俊𮪍都尉臧宫等從追鄧奉于小長安帝率諸將親戰大破之奉迫急乃降而彭于建武二年冬十一月先率朱祐賈復耿弇王常郭守劉宏劉嘉耿植八將軍先擊堵鄉鄧奉來救董訢彭等攻之不尅帝故自將征之傅俊臧宫皆從二年當作三年以光武帝紀及岑彭傳校正也字衍文
  赭水縣卷三十一十三頁四行
  一清案赭水下落於字
  古今斷岡兩舌卷三十一十三頁五行
  箋曰當作左右斷岡兩舌一清案非也古今是右合之誤
  東為榮源卷三十一十三頁八行
  一清案榮當作滎潕水注云滎水上承赭水是也
  俱水枝分卷三十一十三頁九行
  一清案俱當作其
  謂所受焉卷三十一十三頁十一行
  一清案謂當作唯
  故謝沈漢書卷三十一十三頁十二行
  一清案漢書上落後字隋書經籍志校增故字衍文
  前營皆阻兩川卷三十一十三頁十三行
  一清案皆當作背後漢書齊武王傳云南渡潢淳水臨泚水阻兩川間為營絶後橋示無還心是也
  二軍潰卷三十一十三頁十四行
  一清案二當作三
  縣在棘之陽卷三十一十三頁十六行
  一清案棘下落水字漢書地理志校補
  後漢兵起擊唐子鄉卷三十一十三頁十八行
  箋曰鄉一作卿一清案唐子鄉地名光武帝本紀注云唐子鄉有唐子山在今唐州湖陽縣西南
  世以棘子木為力子之木也卷三十一十四頁五行
  一清案之字衍文
  西過鄧縣東南入于沔卷三十一十四頁八行
  一清案西過上落又字南入于沔四字柳僉鈔本另為一條在鄾聚注之後
  清水右合濁水卷三十一十四頁九行
  一清案清水當作淯水
  濁水又東逕鄧塞者卷三十一十四頁十三行
  一清案者當作南
  㶏水篇
  其南瀆東南流行卷三十一十五頁八行
  一清案行字衍文
  時人謂之㶏水卷三十一十五頁八行
  一清案謂之下落大字孫潛校補
  清陵陂水自陂東注之卷三十一十五頁十三行
  一清案清當作青
  蓋藉㶏汾注卷三十一十五頁十四行
  一清案汾當作沿
  灈水篇
  灈水出汝南吳房西北興山卷三十一十五頁十七行
  一清案興山當作奥山方輿紀要云遂平縣西七十里有奥來山即是山也亦見山海經及瀙水注
  白羊出北淵卷三十一十六頁三行
  一清案北當作此
  野母驚仆卷三十一十六頁四行
  一清案仆當作扑楚辭天問注手拍曰扑上云俗禁拍手是也
  封吳漢孫且為侯國卷三十一十六頁七行
  一清案且范史作旦
  瀙水篇
  而東與此水合卷三十一十六頁十一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此當作泌以先司空本校改寰宇記云唐州泌陽縣漢舞隂縣泌水在邑界是也潕水篇
  其水又東流入于潕潕水東北逕于東山西西流入潕卷三十一十七頁十六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上重文二潕字當作葉陂不然潕水何以流入于潕乎以汝水注叙灃水文參校正之
  水出黄城山卷三十一十七頁十七行
  一清案水上落有谿二字全祖望校增
  苦萊于東之間卷三十一十七頁十八行
  一清案方輿紀要云黄城山在葉縣北十里一名苦菜山一名長城山萊字誤也
  若南北雖無基築卷三十一十八頁八行
  一清案若字衍文南北御覽引此文作北面
  郡國志曰葉縣有長城曰方城卷三十一十八頁十一行
  一清案今本郡國志作葉縣有長山曰方城此注落山字彼文落城字劉昭補註引杜預曰方城山在縣南可證也
  晉太康地理志曰卷三十一十八頁十七行
  一清案理字衍文
  以陽翟郭鎮之為尚書令卷三十一十九頁四行
  一清案之字衍文郭鎮後漢書有傳
  溳水篇
  處平縣衆阜之中卷三十一十九頁八行
  一清案縣當作原
  而穴内常有風熱火無能以經乆故也卷三十一十九頁十二行十三行
  箋曰舊本作風勢吳本改作風熱一清案當作風爇而當作以火字以字俱衍文
  水出洪山卷三十一二十頁一行
  一清案當作大洪山落大字
  山上土山卷三十一二十頁二行
  箋曰山上二字疑脫誤一清案下云富水左合土山水世謂之章水於文當作水出土山
  東南逕隋縣西卷三十一二十頁三行
  一清案逕當作過
  隋為大者也卷三十一二十頁四行
  箋曰孫云左傳作隨一清案隨古作隋戰國䇿寶珍隋珠蓋不獨楊堅受禪始去辵為隋也
  晉武太康中立卷三十一二十頁五行
  一清案晉武下落帝字
  又東南流于溠卷三十一二十頁八行
  一清案流下落入字方輿紀要校增
  溳水又南逕石巖山北卷三十一二十一頁四行
  一清案溳水下全祖望校増㑹之二字
  追斬於江夏卷三十一二十一頁六行
  箋曰舊本作斬于江矣吳本改作斬于江夏一清案春秋分記引此文作江涘說文涘水厓也音俟
  蓋溳水又東南流卷三十一二十一頁九行
  一清案蓋字下落溳水之通稱矣全祖望曰以先司空本校増寰字記亦云清發溳水之别名可証也
  又西南流逕杜城西卷三十一二十一頁十四行
  箋曰孫按漢志江夏郡有雲杜縣杜城疑誤一清案漢志江夏郡無新市縣續志有之蓋東京分安陸縣立也與雲杜並列晉志宋志因之則雲杜非新市治所矣方輿紀要云雲杜城在沔陽州景陵縣西北南新市城在承天府京山縣東北百里水經注新市治杜城杜佑曰在今富水縣北箋說非也
  分安陸立縣卷三十一二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案縣字衍文
  漻水篇
  亦云鄉故賴國也卷三十二一頁十六行
  一清案亦云下落賴字
  蘄水篇
  水即謂巴水也卷三十二二頁三行
  一清案水上落五字即謂下落蘄水希水四字蓋蘄水希水巴水赤亭水西歸水合為五水也見宋書夷蠻傳
  縣從江州卷三十二二頁七行
  一清案從當作徙
  謂蘄口卷三十二二頁十行
  一清案謂下落之字
  決水篇
  俗名之檀山峴卷三十二二頁十三行
  一清案山方輿紀要引此文作公亦見梁書裴䆳傳
  即注水也卷三十二三頁八行
  箋曰孫云當作灌水一清案非也據漢志是淮水淮即灌也非出桐柏之淮然其字相承已古要不可改而作灌
  灌水于蓼亦入決卷三十二三頁十二行
  一清案入決下落縣西蓼邑即臯陶之封邑也十一字寰宇記引此文校補
  沘水篇
  泚水出廬江𤅬縣西南霍山東北卷三十二四頁六行
  一清案泚水當作沘水後漢書光武本紀云與甄阜梁丘賜戰于沘水章懷註云沘水在今唐州沘陽縣南廬江𤅬縣亦有沘水與此别也章懷所云唐州沘陽縣之沘水是泚水之誤其云廬江𤅬縣亦有沘水即是水也道元云沘字或作淠以沘與淠音同若从此作泚相去逺矣篇中泚字俱當作沘
  或作淠水又東北逕博安縣卷三十二四頁十二行
  一清案於文當重一淠字
  水出東南蹹川卷三十二四頁十四行
  一清案當作蹹鼓川落鼓字
  淠水又西北分為二水出焉卷三十二五頁二行
  一清案二水下落芍陂二字
  泄水篇
  上承北水卷三十二五頁九行
  一清案北字當作比即比水也
  於麻步川西北歴山濡谿卷三十二五頁九行
  一清案山當作出移在西北下
  西與泚水合卷三十二五頁十一行
  一清案泚當作沘
  安豐縣卷三十二五頁十二行
  一清案安豐縣上落逕字
  謂之其濡口卷三十二五頁十三行
  一清案其濡口當是濡須口之誤
  肥水篇
  肥水又北逕獲城東又北逕荻江東卷三十二五頁十九行一清案獲城當作荻城荻江當作荻丘南北朝置戍守于此魏書李神傳為陳留太守領荻丘戍主亦曰荻城梁普通五年裴䆳自合肥㧞荻城是也
  又北逕死馬塘東卷三十二六頁四行
  一清案死馬誤魏書王肅宋書劉勔等傳俱作死虎通鑑宋紀明帝泰始三年殷琰將劉順柳倫皇甫道烈龎天生等馬步八千人東據宛唐胡三省曰杜佑通典作死虎又齊紀東昏侯永元二年蕭懿遣禆將胡松李居士帥衆萬餘屯死虎胡三省曰通典曰死虎地名在夀州夀春縣東四十餘里以此證之足知宋書明帝泰始三年劉勔破劉順于宛唐即死虎之誤也通鑑注引此文作死虖字近致訛通典作死武則唐人避諱故也
  肥水東北又合閻潤水上承施水卷三十二六頁六行
  箋曰謝據宋本作肥水又北右合閻潤水一清案非也東北字不誤閻潤當作閻澗上承上當重一水字
  北流逕復道縣西卷三十二六頁七行
  一清案漢志逡遒縣續志作浚遒晉志作逡道此復道是浚道之誤
  水分為澗二洛澗出焉卷三十二六頁十四行
  一清案上澗字衍文
  魏太尉王陵與吳將張休文戰于芍陂卷三十二六頁二十行一清案文當作大事見吳書顧譚傳
  文欽之叛吳軍北入諸葛緒拒之於黎漿卷三十二七頁四行箋曰魏書諸葛誕在夀春被徴為司空遂舉兵反殺揚州刺史樂綝遣人至吳求救吳遣全懌等與文欽俱來吳將朱異以誕被圍再以大衆來迎誕等渡黎漿水此云諸葛緒拒之於黎漿所未詳也一清案諸葛緒事在鄧艾傳毌丘儉作亂文欽以後大軍破敗于城下艾追之至丘頭欽奔吳吳大將軍孫峻等號十萬衆將渡江鎮東將軍諸葛誕遣艾據肥陽艾以賊勢相逺非要害之地輒移屯附亭遣泰山太守諸葛緒等於黎漿拒戰逐走之即注所引事也
  谿水引瀆北山卷三十二七頁十一行
  一清案山當作出
  肥水西逕夀春縣城北卷三十二七頁十六行
  一清案縣下落故字
  又西石橋門北卷三十二八頁四行
  一清案又西下落逕字
  倉光都水卷三十二八頁七行
  箋曰史記倉兕倉兕總爾舟楫王充論衡作倉光一清案非也史記齊世家蒼兕索隠曰本或作蒼雉按馬融曰蒼兕主舟楫官名王充云蒼兕水獸九頭然則論衡本作蒼兕不如朱氏所云
  肥水又左納葛陂瀆卷三十二九頁五行
  一清案葛當作芍
  引瀆夀春北卷三十二九頁六行
  一清案夀春下落城字
  沈約宋書言大始元年卷三十二九頁十二行
  一清案泰始是宋明帝年號作大非
  故佐龎□為廟讚卷三十二九頁十四行
  箋曰一作故吏一清案故吏猶故佐也□當从玉作珽
  西北流水北出際有曲水堂卷三十二十頁三行
  一清案水字當移在北出下
  又西北流卷三十二十頁四行
  一清案流下落逕八公山四字全祖望校増
  謝𤣥北禦苻堅祈八公山卷三十二十頁四行
  箋曰謝云祈疑作於一清案祈禱也左氏所謂戰禱也道元故以非八公之靈有助蓋苻氏將亡之惑解之
  施水篇
  余案川亡派别卷三十二十頁十二行
  箋曰川亡字誤當作川流一清案通鑑釋文辨誤作川殊今校正
  自城父東逕合肥縣卷三十二十頁十四行
  一清案自上落施水二字孫潛校増
  居四水中卷三十二十頁十四行
  一清案居上落城字
  沮水篇
  沮水出漢中房陵縣淮水卷三十二十一頁四行
  一清案淮水楊慎刋本作淮山山字是也淮字則非矣方輿紀要湖廣大川下云沮水本作睢左傳定四年吳人敗楚及郢楚子出涉睢又哀六年楚子所謂江漢睢漳者也後作沮又譌為柤今襄陽以南沮水左右皆曰沮中亦謂之柤中後漢建武二十三年南郡蠻反劉尚討破之杜佑曰潳山蠻也潳亦作柤即柤中蠻矣郡縣志南漳縣東北一百八里有柤山吳朱然諸葛瑾從沮中險道北出處也吳志赤烏四年朱然圍樊諸葛瑾取柤中漢志沮水出東山蓋異名也沮山本因沮水得名字亦作睢後人因漢志上文有淮山淮水所出之文而誤作淮又訛山為水今校正
  沮水又東南逕當陽縣城北縣城因岡為阻北抗沮川卷三十二十二頁三行
  一清案當陽縣下落故字下縣字衍文抗當作枕
  傳云子胥造驢磨二城以攻麥邑卷三十二十二頁十行
  一清案麥邑下落即諺所云東驢西磨麥城自破者矣十四字名勝志引此文校補
  漳水篇
  新城沛鄉縣界卷三十二十二頁十七行
  一清案沛鄉當作沶鄉晉書地理志校
  縣舊城東北一百四十里卷三十二十二頁十九行
  一清案舊城下落在字
  又東逕于麥城東卷三十二十三頁二行
  一清案于字衍文
  鳥扶邑卷三十二十三頁七行
  一清案鳥當作烏
  東至江陵入楊水卷三十二十三頁九行
  一清案楊水當作陽水漢書地理志校
  夏水篇
  夏水出江流卷三十二十三頁十一行
  一清案注云江流豫章口東有中夏口此江流字誤當作江津方輿紀要荆州府東南二十五里有夏水口亦謂之豫章口二十里有江津戍或謂之津鄉荆州記江陵縣東三十里有津鄉蓋沿江津得名漢時于此置戍有江津長司之夏水蓋出于此江津戍亦見江水注
  江之氾也卷三十二十三頁十二行
  一清案氾當作沱
  割華容諸城為頴王都卷三十二十三頁十八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晉志割南郡之華容州陵監利三縣别立豐都合四縣置成都郡為成都王頴國今曰頴王都文義未合王頴二字當倒互
  晉太原地記卷三十二十四頁二行
  一清案原當作康
  水又東逕監利縣南卷三十二十四頁七行
  一清案水上落夏字
  謂之堵口焉卷三十二十四頁十九行
  一清案堵口是䐗口之誤下同詳沔水篇
  羌水篇
  羌水出羌中叅糧卷三十二十五頁八行
  箋曰孫按漢志引水經云羌水出羌中叅谷一清案此師古注引水經非班固原文叅糧當是叅狼之訛後漢書羌無弋爰劒傳云或為叅狼種武都羌是也谷因種人得名狼誤作粮轉冩作糧今本漢書注脫狼字
  水又東南逕宕昌婆州城東南卷三十二十五頁十行十一行
  一清案水上落白字昌字衍文
  從此谷將出北道卷三十二十五頁十三行
  一清案此谷當作孔函谷三國志校
  維更從此道渡橋頭卷三十二十五頁十三行
  一清案此道當作北道三國志校
  又東南葭蘆城西卷三十二十五頁十六行
  一清案東南下落逕字
  又東南逕三部城南卷三十二十五頁十八行
  一清案三部當作五部方輿紀要云階州盤堤城後魏太和四年置南五部郡尋改為縣寰宇記引郡國志云武都沮水之西有角弩谷即蜀將姜維勦五部氐羌之所
  東南右妾水合卷三十二十五頁十八行
  一清案右下落與字
  涪水篇
  王莽之統睦卷三十二十六頁九行
  一清案統睦下落矣字孫潛校増
  屈而東西流入于涪卷三十二十六頁十四行
  一清案西當作南
  枝出焉卷三十二十六頁十八行
  一清案枝下落津字
  梓潼水篇
  其水導源卷三十二十七頁十行
  一清案導源下全祖望校増山中二字
  又西南至小廣魏縣卷三十二十七頁十三行
  箋曰孫云小廣魏當作小廣漢衍一縣字一清案道元多改廣漢為廣魏觀涪水篇自知之
  亦言涪水至北入漢水亦謂之為内水卷三十二十七頁十四行一清案北當作此内水下落也字
  勢動山谷卷三十二十七頁十七行
  箋曰勢當作聲一清案後漢書臧宫傳云右步左𮪍挾船而引呼聲動山谷明與注左步右騎之文相違酈蓋習用謝書不關范史也
  左沔為三水口也卷三十二十八頁八行
  一清案左當作合
  江水篇
  小大百數卷三十三一頁九行
  一清案大當作水
  亦謂之為天谷也卷三十三一頁十一行
  一清案當作天彭谷落彭字
  漢延平中卷三十三一頁十四行
  一清案延平當作元延何焯校正
  江水自天彭闕氐道縣北卷三十三一頁十七行
  一清案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自白馬嶺回行二千餘里卷三十三一頁二十行
  一清案千胡渭校改十
  至濕坂卷三十三二頁三行
  一清案方輿紀要云茂州茂溼山在州北十二里林木茂密常有嵐氣益州記云江至溼坂而稍大是也濕當作溼
  東北百四十里崍山卷三十三二頁八行
  一清案崍上落曰字黄省曽本校増
  又有湔水入焉卷三十三二頁二十行
  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東别為沱卷三十三三頁四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歴都安縣卷三十三三頁八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於江作塴卷三十三三頁九行
  一清案於當作閼
  又羊摩江灌江西卷三十三三頁十四行
  一清案又下落引字全祖望校増
  盛不沒要卷三十三三頁十五行
  一清案要當腰
  光興上照卷三十三四頁七行
  箋曰華陽國志作光映上昭一清案依文自通不必改
  江水又逕江鄉縣卷三十三四頁八行
  一清案江鄉當作江原漢志校
  神歳取童女二人為婦卷三十三四頁十五行
  一清案神上落江字
  吾鬬疲極卷三十三四頁十八行
  一清案疲黄省曽本作大
  永初後學堂遇火卷三十三五頁二十行
  箋曰舊水經作永年華陽國志作永初謝云宋本作永平一清案當從華陽國志為是
  有望穿卷三十三六頁七行
  一清案望穿下落原字劉昭郡國志蜀郡廣都縣下補註引任豫益州記曰縣有望川源鑿石二十里引取郫江水灌廣都田云後漢所穿鑿者華陽國志云廣都有漁田鹽井之饒江有漁漕梁山有鐵鑛江西有安稻田穿山崖過水二十里即望川源矣若此神功要非李氷不能也
  城北十里曰升遷卷三十三六頁九行
  一清案華陽國志作升僊橋今校正
  江水又東絶綿洛卷三十三六頁十九行
  一清案江水當作湔水
  斯為北江水又東至南安為壁玉津卷三十三七頁一行
  一清案於文當重一江字壁當作璧何焯云據文選注校寰字記云玉津縣本漢南安縣地隋大業中置以江有璧玉津故以為名
  出江源縣卷三十三七頁九行
  一清案江源字誤當作江原漢書地理志校
  漢武元封四年以蜀都西部邛莋邛理旄牛道卷三十三七頁十八行十九行
  一清案漢武下落帝字蜀都當作蜀郡下邛字衍文
  文井水又東逕江都縣卷三十三八頁四行
  一清案江都當作江原
  東南至雲南都之蜻蛉縣卷三十三八頁九行
  箋曰都宋本作郡一清案全祖望云蜻蛉縣下落入于僕三字
  僕水又逕寜州建寜縣卷三十三八頁十二行
  一清案晉志云建寜郡蜀置治咮縣宋志云建寜太守漢益州郡劉氏更名建寜是郡非縣也縣字誤
  故南入謂之屯下卷三十三八頁十三行
  一清案入當作人古人字與入似
  又東至來唯縣入勞水卷三十三八頁十五行
  一清案又東上落僕水二字
  僕水東至交州交阯郡麊泠縣南流入于海卷三十三八頁十六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據漢志是勞水入海非僕水也僕水入勞不入海僕水二字衍文
  亦謂之平謨水曰外水卷三十三八頁二十行
  一清案謨當作模亦字當移在曰字上通鑑注引此文校増
  漢河平中卷三十三九頁二行
  一清案河平當作和平
  與涐水合卷三十三九頁十三行
  一清案涐當作渽下同
  又東注水北流注卷三十三九頁十九行
  箋曰孫云注水疑誤北流注下當有之字一清案注水是渚水之訛注渚音相近注云渚水則未聞是也
  有仁道卷三十三九頁二十行
  一清案仁當作人
  其塹之迹猶存卷三十三十頁四行
  箋曰塹舊本作鏨一清案鏨下落鑿字方輿紀要校増
  縣有蜀王兵蘭卷三十三十頁七行
  箋曰華陽國志云江有兵欄李氷燒之後漢志云有玉岳蘭一清案兵闌天子之門禁也漢書汲黯傳上嘗坐武帳黯前奏事孟康曰今御武帳置兵闌五兵于帳中也史記索隠曰天子門有兵欄曰司馬門也庾子山作吳明徹墓誌云長沙楚鐵更入兵欄正使此事蘭欄䦨三字通用郡國志之玉岳蘭蓋誤文耳
  猶有赤白𤣥黄五色焉赤白照水𤣥黄魚從焚來卷三十三十頁十行
  箋曰後漢志云越巂舊本有僰人崖有五色赤白映水𤣥黄一清案此是華陽國志文劉昭補註郡國志引之道元鈔變其詞以赤白𤣥黄并于五色之上則下文不應又重赤白𤣥黄四字全祖望校衍之是也焉字當移在照水之下魚從焚來補註作魚從楚來當從僰來為正
  符有光洛卷三十三十頁十五行
  箋曰華陽國志云符有先絡一清案困學紀聞云孝女叔先雄水經注以為光終符縣人符有光洛僰道有張帛原注洛疑即終字何焯曰雄蓋雒字轉冩之誤後漢書亦誤當從華陽國志
  江水又與符里水合卷三十三十頁十七行
  箋曰孫云漢志汾關山符黒水所出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導源汾關山北水流卷三十三十頁二十行
  一清案水字衍文
  出南廣縣卷三十三十頁二十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洛水出洛縣漳山卷三十三十一頁五行
  一清案漢志作音山蓋世本有缺畫耳
  縣曰廣信也卷三十三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案漢志莽改雒縣曰吾雒後人不知西京廣漢郡治雒而以廣漢縣宜為郡治故改縣曰廣信以實之而不悟其非也黄省曽本元作吾雒可知舊本不誤也
  後洛縣卷三十三十一頁十四行
  一清案後下落治字方輿紀要云漢雒縣屬廣漢郡後漢為郡治蓋廣漢本治雒縣之乗鄉安帝時移治涪城後更治雒縣劉焉徙治綿竹也
  益州舊以蜀郡廣漢犍為三蜀卷三十三十一頁十八行
  一清案犍為下當重一為字
  為一州稱望卷三十三十一頁十九行
  一清案為字衍文
  洞泉泉出卷三十三十二頁二行
  一清案洞當作泂下泉字當作潛
  又逕犍為牛鞞水卷三十三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案犍為下落牛鞞縣為四字漢書地理志犍為郡有牛鞞縣蓋因此水得名下云縣漢武帝元封二年置可證也
  又逕安漢縣卷三十三十二頁十三行
  一清案晉書地理志江陽郡有漢安縣宋書州郡志東江陽太守領漢安縣前漢無後漢屬犍為晉太康地志屬江陽晉中興書曰穆帝永和二年以漢安獠反復置漢安縣若安漢則巴郡之屬縣在今順慶府東北三十五里注誤也二字當倒互
  曰中水卷三十三十二頁十五行
  一清案曰上落亦字
  江水逕安漢縣北卷三十三十三頁六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安漢二字當倒互
  江水東逕樊石灘又逕大附灘卷三十三十三頁九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漢武帝建初六年卷三十三十三頁十三行
  一清案建初當作建元
  漢武元鼎二年卷三十三十三頁十四行
  一清案漢武下落帝字
  北逕安縣界之東卷三十三十三頁十六行
  箋曰孫云北逕安縣疑有脫落按漢志犍為有南安縣有符縣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作安樂縣元和郡縣志云合江縣晉置安樂縣梁改安樂戍寰宇記云縣有安樂山注云縣治安樂水㑹蓋以山水受氏也
  故屬巴卷三十三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案此文有脫誤當作故屬巴渠宋書州郡志云魏興太守領宣漢令永初郡國何徐屬晉昌本建平流雜民又巴渠太守領宣漢令與郡新立是也
  巴治江州卷三十三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案巴字衍文
  巴漢世郡治江州巴水北北府城是也卷三十三十五頁一行一清案郡字當移在漢世之下
  承三江之㑹卷三十三十五頁六行
  一清案三當作二即涪内水蜀外水也
  亦謂之為立水矣卷三十三十五頁十一行
  一清案立水當作粒水
  江水北岸卷三十三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案水當作之
  常璩仲雍並言卷三十三十五頁十三行
  一清案當作庾仲雍落庾字
  又江水東至枳縣西延江從䍧牱郡北流西屈注之卷三十三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案江水二字衍文延江下落水字䍧牱當作䍧柯
  東逕陽關巴子梁卷三十三十五頁十六行
  一清案東逕上落江水二字
  今無人居卷三十三十五頁十八行
  一清案今名勝志作全
  江之兩岸有枳縣治卷三十三十五頁十九行
  一清案兩岸禹貢錐指作南岸方輿紀要云賈躭四夷縣道記涪陵故城在蜀江南涪江西其涪江南自黔中來由城之西泝蜀江十五里有雞鳴峽上有枳城即漢枳縣
  其水南道武陵郡卷三十三十六頁三行
  箋曰宋本作逕一清案非也當作導
  塞射瘡卷三十三十六頁五行
  一清案何焯云創古字瘡俗字
  而届于積石東為桐柱灘卷三十三十六頁九行
  一清案積石當作黄石後漢書光武帝本紀岑彭破公孫述將侯丹于黄石章懷註云即黄石灘也杜佑曰今謂之横石灘亦謂之石梁桐柱當作銅柱寰宇記云涪陵江中有銅柱灘昔人於此維舟見水底有銅柱故名
  又逕東望峽東歴平都卷三十三十六頁十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巴子雖都江平州卷三十三十六頁十二行
  一清案平字衍文
  江水又逕虎鬚灘卷三十三十六頁十五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東逕臨江縣南卷三十三十六頁十七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王莽之鹽江縣也卷三十三十六頁十八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作監江
  㳂注谿井水卷三十三十六頁二十行
  箋曰孫云當作注鹽井谿水一清案非也井字衍文
  江水又東得黄華水口卷三十三十七頁一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左逕石城南卷三十三十七頁三行
  一清案五字是注混作經
  又東至平洲卷三十三十七頁五行
  一清案五字是注混作經
  又東逕壤塗而歴和灘又東逕界壇卷三十三十七頁七行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又東過魚復縣南夷水出焉卷三十三十七頁八行九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經混作注
  江水又東右得將龜谿口卷三十三十七頁十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東南㑹北集渠卷三十三十七頁十三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南㑹二字當倒互
  二谿水涪陵縣界卷三十三十七頁十四行
  一清案水下落出字
  三口相去各數十步卷三十三十七頁十五行
  一清案三當作二
  江水又右逕池谿口卷三十三十八頁一行
  一清案又下落東字池當作汜八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東逕右龍卷三十三十八頁三行
  一清案右當作石七字是注混作經
  又東逕羊腸虎臂灘卷三十三十八頁六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東彭水注之卷三十三十八頁九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彭谿又入逕朐忍縣西六十里南流至于江卷三十三十八頁十四行
  一清案彭谿下落水字入字衍文至當作注
  江水又東右逕朐忍縣故城南卷三十三十八頁十六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之南岸卷三十三十八頁十八行
  一清案之上落江字
  江水又東逕瞿巫灘卷三十三十八頁二十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逕東陽灘卷三十三十九頁十一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山有大小石城卷三十三十九頁十四行
  一清案石城下落勢字巴漢志校増
  故地理志曰縣有橘官有民市卷三十三十九頁十五行
  箋曰按漢志巴郡朐忍縣註云南有橘官鹽官此云民市蓋傳冩之譌也一清案此篇多志市集有民市三字道元所自云非引班書亦非傳冩之譌
  江水又逕魚復縣之故陵卷三十三十九頁十七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東為落牛灘逕故陵北卷三十三二十頁一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右逕夜清而東歴朝陽道口卷三十三二十頁九行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又下落東字
  江水又東左逕新市里南卷三十三二十頁十一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東右合陽元水口卷三十三二十頁十三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水口出陽縣西南髙陽山東卷三十三二十頁十四行
  一清案口字衍文出下落髙字方輿紀要云歸州興山縣有髙陽城在縣西楚舊城也劉昫曰興山縣治髙陽城晉書地理志建平郡統興山縣宋書州郡志云今無髙陽縣亦不詳建置之由
  江水又東逕南鄉峽東逕永安宫南卷三十三二十一頁一行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左右民多墾其中卷三十三二十一頁四行
  一清案民下落居字
  江水又東逕諸葛亮圖壘南卷三十三二十一頁五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有亮所造八陣圖卷三十三二十一頁六行
  箋曰宋本云所作一清案造猶作也無異義也
  江水又東南逕赤岬西卷三十三二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南字衍文赤岬下落城字鄭樵通志地理畧校増寰宇記䕫州奉節縣下云赤甲城公孫述作與舊白帝城相連即楚地江關之要焉方輿紀要云赤甲山上有石城類要云即魚復縣之故址也
  其土悉赤卷三十三二十一頁十四行
  一清案土黄省曽本作石
  江水又東逕魚復縣故城南卷三十三二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唯禆儵魚人逐之是也卷三十三二十一頁十九行
  一清案儵當作鯈左傳校
  東西十七丈卷三十三二十二頁八行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作七十
  猶斬為路卷三十三二十二頁十行
  一清案斬下落山字寰宇記校増
  亦有裁處矣卷三十三二十二頁十四行
  箋曰處宋本作出一清案非也裁下落出字
  江水又東逕廣谿峽卷三十三二十二頁十八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尋則降雨卷三十三二十三頁二行
  一清案則當作即
  蓋自昔禹鑿以通江卷三十三二十三頁十一行
  一清案蓋上落其峽二字黄省曽本校増
  夏后䟽鑿者卷三十三二十三頁十二行
  一清案者下落也字
  又東出江關入南郡界卷三十三二十三頁十二行
  一清案九字是經混作注
  江水自關東逕弱關捍關卷三十三二十三頁十三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捍當作扞
  自巫上皆其城也卷三十三二十三頁十八行十九行
  一清案自巫下落東字城當作域
  又東過巫縣南鹽水從縣東南流注之卷三十三二十三頁十九行一清案十五字是經混作注此條經文是三十四卷之首誤截于此
  江水入東烏飛水注之卷三十三二十三頁二十行
  箋曰克家云入東當作又東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此條是三十四卷注之首誤截于此
  水出天門郡烏飛口卷三十三二十四頁一行二行三行
  一清案此條注是三十四卷之首連下卷江水又東逕巫縣故城南誤截于此
  江水又東逕巫縣故城南卷三十四一頁六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與上卷注烏飛口接
  江水又東巫溪水注之卷三十四一頁十一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井南有鹽井卷三十四一頁十四行
  一清案上井字當作水
  其水飛清潔石穴並髙泉卷三十四一頁十七行
  一清案潔字當移在石穴之下
  江水又東逕巫峽卷三十四一頁十九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歴峽東逕新崩灘卷三十四二頁三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漢和帝永元十三年卷三十四二頁四行
  一清案續漢書五行志是十二年
  封于巫山之臺卷三十四二頁十五行
  一清案臺御覽引此文作陽
  髙唐之姬卷三十四二頁十六行
  一清案寰宇記引江源記云楚辭所謂巫山之陽髙丘之岨岨字與上下文叶
  王命急宣卷三十四三頁一行
  一清案王命上落或字御覽引此文校増
  不以疾也卷三十四三頁二行
  一清案以當作似寰宇記引此文作加
  其間清滎峻茂卷三十四三頁四行
  一清案滎當作榮
  江水又東逕石門灘卷三十四三頁八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斬上䕫道卷三十四三頁十二行
  箋曰吳志作兠道一清案何焯云䕫字是也史文誤
  屈原宅于今具存卷三十四四頁八行
  一清案屈字衍文原下落田字黄省曽本校正
  江水又東逕城北卷三十四四頁十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逕下落其字胡渭校増
  其城憑嶺作固卷三十四四頁十一行
  一清案其字衍文
  地理志以為吳子之丹陽卷三十四四頁十五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丹陽郡丹陽縣下云楚之先熊繹所封十八世文王徙郢此是班固誤記宋祁曰丹陽當作丹楊是也晉書地道記云丹楊縣丹楊山多赤柳在西寰宇記潤州丹陽縣下云本漢曲阿縣地唐天寶元年復為丹楊縣以邑界楊樹生丹為名故今字從木為稱按宋志亦从木作丹楊樂記故以復為釋之何焯校衍子字改陽為楊
  江水又東南逕䕫城南卷三十四四頁十八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跨據川阜卷三十四四頁十九行
  一清案跨據上落城字
  皆枕深谷卷三十四四頁十九行
  一清案皆當作背
  東帶鄉溪卷三十四四頁二十行
  一清案鄉口溪見下此落口字
  江水又東逕歸鄉縣故城北卷三十四五頁五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余謂袁松此言卷三十四五頁九行
  一清案袁松即袁山松晉書有傳謝安傳作袁崧而是注前後亦多作袁崧蓋合二字為一終當以山松為是
  西南入縣卷三十四五頁十一行
  一清案南黄省曽本作北
  江水又東逕信陵縣南卷三十四五頁十四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而注大江也卷三十四五頁十六行
  一清案而注下落于字黄省曽本校増
  江水又東過夷陵縣南卷三十四五頁十七行
  一清案江水二字衍文
  盛𢎞之謂空冷峽卷三十四五頁十八行
  一清案謂下落之字冷當作泠通典寰宇記俱作空舲峽顧祖禹曰夏秋水泛必空舲乃可上然作泠字于義亦得梁書王僧辯傳作空靈灘即湘水注之空泠峽也
  其間逺望交嶺表卷三十四五頁十九行
  一清案望下落勢字寰宇記校増
  江水歴峽東逕宜昌縣之埵竈下卷三十四六頁三行
  箋曰埵竈洽聞記云挿竈一清案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東流頭灘卷三十四六頁九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東下落逕字
  其水並浚激奔㬥卷三十四六頁十行
  一清案浚何焯校改峻
  倐忽淪沒别無期卷三十四六頁十一行
  一清案倐當从犬作倏从火作倐非
  江水又東逕宜昌縣北卷三十四六頁十三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便得宜昌縣卷三十四六頁十六行
  一清案縣下落也字御覽引此文校増
  江水又東逕狼尾灘而歴人灘卷三十四六頁十七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東逕黄牛山卷三十四七頁一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有色如人負刀牽牛卷三十四七頁三行
  箋曰孫云當作有石一清案當作有石色荆州記校増
  加江湍紆迴卷三十四七頁四行
  一清案加下落以字寰宇記校増
  朝發黄牛暮宿黄牛卷三十四七頁六行
  一清案二句下御覽引此文有三朝三暮黄牛如故八字今校補
  江水又東逕西陵峽卷三十四七頁八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及余來踐躋此意卷三十四七頁十五行
  一清案躋孫⿰氵⿳⿰天天一日 -- 潜校改齎
  始信之耳聞不如親見矣卷三十四七頁十五行
  一清案之字當移在耳聞下
  江水歴禹斷江卷三十四七頁二十行
  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
  南峽北有北谷村卷三十四八頁一行
  一清案寰宇記引郡國志曰西陵有七谷村北字誤
  江水出峽東南流逕故城州卷三十四八頁五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據此城降晉遣太傅羊祜接援卷三十四八頁九行
  一清案于文當重一晉字
  江水又東逕故城北卷三十四八頁十一行
  箋曰宋本作陸抗故城北一清案非也若此有陸抗二字則下不應又以所謂陸抗城也釋之八字是注混作經朱氏蓋不識也
  四面大險卷三十四八頁十二行
  一清案大當作天
  後復夷陵卷三十四八頁十九行
  一清案後復下落曰字
  嘗有白馬出穴食人逐之卷三十四八頁二十行
  箋曰食字下疑有禾麥字乃成文理白帖引荆州記正同但云昔有馬從穴出因復還入潛行乃出漢中一清案嘗有白馬出穴人逐之自足成文正不必有禾麥字也
  正可見其逺峯耳卷三十四九頁六行
  一清案見其黄省曽本作再見
  江水又東逕白鹿巖卷三十四九頁七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東歴荆門虎牙之門卷三十四九頁十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下門字當作間後漢書註校
  虎牙在此卷三十四九頁十一行
  一清案此當作北後漢書註引此文校
  此三山卷三十四九頁十二行
  一清案三當作二
  劉備曰宜都卷三十四十頁五行
  一清案劉備下落改字孫潛校増
  下臨青江卷三十四十頁九行
  一清案青當作清即佷山清江也
  又東過枝江縣南沮水從北來注之卷三十四十頁十四行一清案十四字是經混作注
  江水又東逕上明城北卷三十四十頁十五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地理志曰江沲出西南東入江是也卷三十四十頁十九行箋曰江沲當作江沱地理志蜀郡郫縣注禹貢江沱在西南東入大江一清案漢志南郡枝江縣下云江沱出西東入江師古曰沱即江别出者按此是荆州之沱朱氏引梁州之沱以相證可謂踈鹵矣又班志枝江之沱無南字恐是世本脫失耳
  大敗於津鄉卷三十四十一頁三行
  一清案何焯據左傳校衍鄉字杜預曰津楚地或曰江陵縣有津鄉
  此津鄉縣即其地也卷三十四十一頁五行
  箋曰津鄉縣舊本作津鄉𢎞吳改作縣亦無所據漢晉地志無津鄉縣也或是似字之譌一清案何焯曰𢎞疑當作殆
  中桑田甘果卷三十四十一頁九行
  一清案中下落有字
  乃漕一洲卷三十四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案漕寰宇記作増
  義熙初武烈王斬桓謙處卷三十四十一頁二十行
  箋曰武烈王當是武陵王按宋書髙祖討桓𤣥𤣥敗走江陵乃奉武陵王遵為大將軍承制大赦天下𤣥走至枚回洲斬首傳京師義熙元年正月劉毅等至江津破桓謙桓振江陵平一清案何焯云武烈乃烈武之譌宋臨川烈武王道規也事見本傳朱氏蓋未詳桓謙復以譙縱蜀師冦江陵之事耳
  其子孫世令卷三十四十二頁十三行
  一清案世令當作至今𨽻釋校
  江水又東㑹沮口卷三十四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縣江有洲卷三十四十二頁十七行
  一清案江當作北名勝志校
  王昭之卷三十四十二頁二十頁
  一清案昭當作韶
  江水又東逕鷰尾洲卷三十四十三頁九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合承大溪卷三十四十三頁十行
  一清案承當作成黄省曽本校
  江水東得馬牧口卷三十四十三頁十三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東逕江陵縣故城南卷三十四十三頁十三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縣曰江陵卷三十四十四頁七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註作江陸
  遵善于防攻卷三十四十四頁十二行
  箋曰孫云防攻當作方功謂以方計土功也一清案漢書張湯傳云治方中孟康曰方中陵土作方也師古曰古謂掘地為阬曰方今荆楚俗土功築作算程課者猶以方計之朱氏言之不詳
  江水又東逕郢城南卷三十四十五頁四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東得豫章口卷三十四十五頁八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曲而極水曲之勢卷三十五一頁八行
  一清案曲而當作屈西全祖望校改
  湧水出焉卷三十五一頁九行
  一清案湧當作涌
  江水又東涌水注之卷三十五一頁十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南通于江卷三十五一頁十一行
  一清案于江下落二水之間四字
  春秋所謂閻敖游涌而逸於二水之間者也卷三十五一頁十一行十二行
  一清案春秋下通鑑註引此文有左氏𫝊三字今校増於二水之間五字衍文
  江水又逕南平郡孱陵縣之樂鄉城北卷三十五一頁十五行一清案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又東右合油口卷三十五一頁十八行
  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
  又東逕公安縣北卷三十五一頁十九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杜預克定江南置華容置之卷三十五二頁一行
  一清案上置字吳琯本作罷
  南郡治矣以華容之南鄉為南郡卷三十五二頁二行
  一清案矣當作吳
  北是淵也相接卷三十五二頁五行
  箋曰孫云淵當作淪一清案非也名勝志引此文作淵潭於文當是淵池池字與也字形相近北是誤當作自此
  江水左㑹江口卷三十五二頁七行
  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江口楊慎本作髙口下云故市口水與髙水相通是也
  對黄州卷三十五二頁八行
  一清案對上落右字趙彦衛雲麓漫鈔云江水東注凡水經左者皆北岸右者皆南岸左㑹髙口髙口在北黄州宜在南故云右對也下云江水又東右得聶口左對聶州是其例也
  江水又東得故市口卷三十五二頁九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右逕楊岐北山卷三十五二頁十一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北山二字當倒互寰宇記云楊岐山在石首縣西一百步宋鮑明逺楊岐守風詩云洲迴風正悲江寒霧未歇即此也
  大江又東左合子夏口卷三十五二頁十三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故曰子夏也卷三十五二頁十四行
  箋曰當作故曰夏口也一清案非也通鑑註引此文是子夏江有江夏中夏之名此云子夏下文子練口是其證也
  大江又東左得侯臺水口卷三十五二頁十五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大江右得龍穴水口卷三十五二頁十七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生死命也卷三十五二頁二十行
  一清案生下落性也二字寰宇記引此文校増
  江水自龍巢而東俞口卷三十五三頁二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東下落得字
  江水北岸卷三十五三頁三行
  一清案水當作之
  故監縣尉治也卷三十五三頁四行
  一清案晉書地理志南郡統監利縣寰宇記引荆州圖副云晉太康五年立落利字
  又東得清陽土塢二口卷三十五三頁五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大江右逕石首山北又東逕赭要卷三十五三頁七行
  一清案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左得飯筐上口卷三十五三頁九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右㑹飯筐上口卷三十五三頁十七行
  一清案上當作下
  江水又右得上檀浦卷三十五三頁十八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東逕竹畦南卷三十五三頁二十行
  箋曰宋本作竹町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江中有觀詳溠卷三十五四頁一行
  一清案詳全祖望校改洋
  江水又東左得二夏浦卷三十五四頁七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夏浦俗謂之西江口卷三十五四頁八行
  一清案夏浦二字衍文
  又東逕彭城口卷三十五四頁十二行
  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自彭城磯東逕如山北卷三十五四頁十五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左逕白螺山南卷三十五四頁十八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江中也卷三十五四頁十九行
  一清案江中下落山字晏公類要校増
  江水左逕止烏林南卷三十五五頁一行
  箋曰止當作上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又東逕烏林南卷三十五五頁三行
  一清案此當作下烏林落下字
  江水又東左得子練口卷三十五五頁四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左得中陽水口又東得白沙口卷三十五五頁十七行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亦謂之流口卷三十五六頁四行
  一清案流當作港即長洋港口也
  東北流之長洋港東北流逕石子岡卷三十五六頁五行
  一清案之當作注長洋港下落又字
  江水東右得聶口卷三十五六頁十三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江水下落又字
  江水左逕百人山南卷三十五六頁十五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昔周瑜與黄蓋詐魏武大軍所起也卷三十五六頁十六行一清案所起當是處所之誤
  江水東逕大軍山南卷三十五六頁二十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出江州武昌郡武昌縣泰山卷三十五七頁二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泰山魏書宣武帝紀亦作金山
  江水又東逕小軍山南卷三十五七頁六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東逕雞翅山北卷三十五七頁八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沌水上承陽縣之白湖卷三十五七頁十一行
  一清案陽縣上落沔字白湖上落太字通鑑注寰宇記引此文並同今校補兩漢志沔陽縣屬漢中郡晉宋因之後魏屬華陽郡去江夏絶逺寰宇記漢陽軍下云魏初定荆州屯沔縣輿地志曰魯山下有城即吳江夏太守所理之境晉立沔陽縣屬江夏郡歴宋齊梁因之按魏書文䀻傳云别屯沔口非沔縣也晉書陶侃傳亦云鎮于沌口移入沔江沔江即沔口又不云是沔陽惟宋志荆州總序云刺史陶侃治沔陽後治武昌祝穆方輿勝覽云魏立荆州屯沔陽為重鎮蓋在沔水之陽亦即沔口又謂之臨嶂城魏始立城晉乃置縣即舊江夏太守治樂史之說故為非矣
  逕陽縣卷三十五七頁十一行
  一清案宋書州郡志江夏太守領沌陽子相江左立寰宇記云晉于林鄣立沌陽縣屬江夏郡
  江水又東逕歎父山南對歎州卷三十五七頁十六行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亦曰歎步矣卷三十五七頁十七行
  一清案歎步黄省曽本作炭步
  江水又東逕魯山南卷三十五七頁十九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右翼際山也卷三十五七頁二十行
  一清案右當作古
  地理志曰夏水過郡入江夏也卷三十五八頁二行
  一清案入江下落故曰江三字漢志校補
  然亦曰偃月壘卷三十五八頁六行
  一清案然字衍文
  陸統卷三十五八頁七行
  一清案吳書是凌統陸字誤
  江水溠洄狀浦卷三十五八頁十一行
  一清案狀當作洑
  目之為鵠灣鵠山東北對夏口城卷三十五八頁十四行
  一清案鵠灣鵠山上俱當有黄字
  江水左得湖口安陸鎮之延頭卷三十五八頁十九行至九頁三行一清案九十八字是注混作經
  水通大湖卷三十五八頁十九行
  一清案當作太白湖
  東南注于江卷三十五八頁二十行
  一清案東南寰宇記引此文作東流
  江之有武口卷三十五九頁三行
  箋曰有宋本作右一清案右下落岸得二字
  宋永嘉二年卷三十五九頁四行
  一清案永嘉當作元嘉
  江水東逕若城南卷三十五九頁九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東有苦菜卷三十五九頁十二行
  一清案苦菜下落口字
  二口卷三十五九頁十八行
  一清案二口當作浦口即赤溪夏浦口也
  又東逕具磯此卷三十五九頁十八行
  箋曰宋本作貝磯一清案此當作北
  江右岸卷三十五九頁十九行
  一清案江下落之字
  江水右得黎磯北卷三十五十頁一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得其音而忘其事卷三十五十頁四行
  一清案事當作字
  蠻田超秀為刺史卷三十五十頁五行
  一清案梁書安成王秀傳作田超秀今從魏書孝明帝紀作田秀超
  出黄武山南卷三十五十頁十一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舉水又南東歴赤亭下卷三十五十頁十三行
  一清案南東二字當倒互
  謂之舉洲卷三十五十頁十四行
  一清案洲當作口
  夏有洰水卷三十五十頁十六行
  一清案夏上落江字
  江水又東逕邾縣故城南卷三十五十頁十九行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漢髙帝三年卷三十五十頁二十行
  一清案三當作元
  舊吳時客舎于洲上方便謂所止焉卷三十五十一頁四行五行一清案時下落築字名勝志引此文校増謂當作唯
  鄂縣北江水右得樊口卷三十五十一頁六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庾仲雍江水記云卷三十五十一頁七行
  一清案隋書經籍志校衍水字
  乃㧞刀急止卷三十五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案止當作上
  江水又左逕赤鼻山南卷三十五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又東逕西陽郡南郡治即西陽縣也卷三十五十一頁十八行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江之右岸有鄂縣故城卷三十五十一頁二十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舊樊楚也卷三十五十二頁一行
  一清案也當作地
  孫權以魏黄初元年中卷三十五十二頁四行
  一清案中字衍文
  依夕卷三十五十二頁十一行
  箋曰依夕字誤當作依希一清案非也鍾惺曰依夕猶言傍晚太平御覽引武昌記正作依夕
  大子鹵簿中卷三十五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案大子當作天子
  而其首虎以争之卷三十五十二頁十八行
  一清案以字當移在而字下
  權告天位于此卷三十五十三頁三行
  一清案告天下落即字
  又得東五丈又得次浦卷三十五十三頁六行
  一清案得東二字當倒互五丈下落浦字又下落東字
  江水左則巴水注之卷三十五十三頁九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又東逕軑縣故城南卷三十五十三頁十四行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東㑹希水口𤅬縣故城卷三十五十四頁一行
  一清案十九字是注混作經出𤅬縣上落水字
  霖雨暴病卷三十五十四頁六行
  箋曰孫云疑㬥一清案孫⿰氵⿳⿰天天一日 -- 潜校改疾
  大江右岸有厭里口安樂浦卷三十五十四頁七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左得赤水浦卷三十五十四頁十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東逕南陽山南卷三十五十四頁十二行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又東逕西陵縣故城南卷三十五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江水東歴孟家㳾其北卷三十五十四頁十八行十九行
  箋曰孫云㳾疑作溠一清案十九字是注混作經
  山連逕江則卷三十五十五頁一行
  一清案則當作側
  蘄水從北東注之卷三十五十五頁四行
  箋曰克家云疑作北來一清案北東字本禹貢不誤
  江水又得常口卷三十五十五頁五行
  箋曰宋本作韋口一清案當作葦口下云浦東有葦山可證也又當作右
  此即西陽尋陽二郡界也卷三十五十五頁十五行
  箋曰西陽一作南陽一清案宋書州郡志云西陽太守本縣名二漢屬江夏魏立弋陽郡又屬焉恵帝又分弋陽為西陽國屬豫州在今湖廣黄州府境東南至九江府二百四十里
  右岸有土復曰江浦也卷三十五十五頁十六行
  一清案曰當作口
  又東得苦萊水水口卷三十五十五頁二十行
  一清案水字重文宜衍
  西北流逕陽縣卷三十五十六頁一行
  一清案當是陽新縣落新字
  亦謂之飛夜遊女矣卷三十五十六頁五行
  一清案飛夜二字當倒互朱翌猗覺寮雜記云嶺外人家嬰兒衣暮則急收不可露夜土人云有蟲名暗衣夜見小兒衣必飛毛著其上兒必病寒熱乆則瘦不可療其形大如蝴蝶水經謂之夜飛遊女搜神記又謂之夜遊女以為即鬼車也
  咸沃壤卷三十五十六頁九行
  一清案咸下落成字孫⿰氵⿳⿰天天一日 -- 潜校増
  江水口右東得蘭溪水口卷三十五十六頁十行
  一清案口當作又右東二字當倒互
  又東左得青林口卷三十五六頁十一行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即水卷三十五十六頁十二行
  一清案寰宇記蘄州廣濟縣下引此文曰江水左傍青林湖即利水今校補八字利水世本水經注作刋水前後經注俱校改












  水經注箋刋誤卷十一
<史部,地理類,河渠之屬,水經注釋__水經注箋刊誤>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箋刋誤卷十二
  仁和趙一清纂
  青衣水篇
  縣故有青衣羌國也卷三十六一頁八行
  一清案有當作古
  桓水篇
  地志曰卷三十六二頁六行
  一清案當作地理志落理字
  阻漾支津卷三十六三頁六行
  一清案阻當作沮
  暨于衙嶺之南溪川卷三十六三頁七行
  一清案川胡渭校改水
  若水篇
  汶山曰莋卷三十六四頁六行
  一清案莋華陽國志作夷
  河中有蛙巂山卷三十六四頁十一行
  箋曰華陽國志云卭都河中有奉巂山一清案劉昭郡國志補注引華陽國志作蜯巂山今改正
  司馬相知定西夷卷三十六五頁三行
  一清案漢書是西南夷傳本傳亦有南字今校補
  水又與母血水合卷三十六五頁十一行
  一清案水上落若字
  瀘江水卷三十六六頁二行
  一清案水下落注之二字孫潛校補
  又有光珠穴卷三十六六頁二十行
  一清案御覽引此文作珠光穴
  徙之禁防卷三十六七頁九行
  一清案防何焯校改旁
  最為髙秀卷三十六七頁十一行
  一清案髙秀名勝志引此文作傑秀
  瀘水源出曲羅舊卷三十六七頁十七行
  一清案舊全祖望云當作巂曲羅巂者巂人種名唐置曲州以此
  看都濩泚住柱呼尹卷三十六八頁二行
  箋曰二語未詳一清案說文濩雨流霤下貌又廣韻布濩流散也泚汗出也言行道艱苦流汗也呼尹當作呼伊住柱呼伊停仗呼其疇類也泚伊相叶古三聲通韻惟看都二字義難通曉
  庲降賈子左擔七里卷三十六八頁二行
  箋曰庲降屯名也華陽國志云建寜郡治故庲降都督屯也李充蜀記云蜀山自綿谷葭萌道徑險窄北來擔負者不容易肩謂之左擔道一清案蜀志李恢為庲降都督領交州刺史住平夷後馬忠為庲降都督移治建寜味縣裴松之曰庲降去蜀二千餘里時未有寜州號為南中置此職以總攝之平夷城在今雲南陸凉州又曲靖軍民府南寜縣有廢味縣此蜀漢之庲降屯若江由左擔道即隂平道鄧艾由之入蜀在今四川龍安府平武縣界去南中絶逺不得因蜀記左擔字漫引之也
  馬搏頰坂卷三十六八頁三行
  一清案頰方輿紀要作顙說文頰面旁也非能搏者顙之訓為額易說卦傳其於馬也為的顙是也
  亦咸言至僰道入江卷三十六八頁九行
  一清案咸當作或
  為母給江膂水卷三十六八頁十一行
  箋曰華陽國志云為母汲江裔水一清案全祖望云江膂江心也膂字不誤
  沫水篇
  又有利慈晉太始九年黄龍二見于慈池卷三十六九頁三行四行一清案利慈下落渚字慈池當作利慈全祖望校改
  水又東逕開邦縣卷三十六九頁十行
  一清案水上落沫字
  而東出于江源縣也卷三十六九頁十一行
  一清案源當作原
  昔沫水自䝉山至南安而溷崖卷三十六九頁十三行
  箋曰孫云當作若沫水一清案非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云西至沫若水又云故乃關沫若謂沫水及若水也孫汝澄誤以二水為一名又以己意改沫若為若沫繆之甚矣御覽引此文是昔字而當作為
  延江水篇
  而南入鄨水卷三十六九頁二十行
  一清案鄨水當作黚水漢書地理志校下同
  而東注于延水卷三十六十頁二行
  一清案延水當作延江水下並同
  出犍為漢陽道卷三十六十頁二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故邑郡之南鄙卷三十六十頁八行
  一清案邑當作巴兩漢志涪陵屬巴郡
  將有逕之處卷三十六十頁十六行
  一清案處字衍文全祖望校
  又東南至武陵西陽縣卷三十六十頁二十行
  一清案西陽當作酉陽漢書地理志校
  酉水東南至沅陵縣入于沅卷三十六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案十一字是延江水篇注尾誤作酉水篇經文存水篇
  周水又東逕牂柯郡之無斂縣北卷三十六十一頁十八行
  一清案無斂當作毋斂漢書地理志校
  温水篇
  温水又西南逕滇池於西北卷三十六十二頁十二行
  箋曰於當作之一清案非也於下落縣字
  温水又西㑹水澤卷三十六十二頁十九行
  一清案水澤當作大澤漢書地理志益州郡滇池縣下云大澤在西是也
  橋水東流毋單縣注于温温水又東南興古郡之毋掇縣東卷三十六十三頁五行六行
  一清案橋水東流温水又東南下俱落逕字孫⿰氵⿳⿰天天一日 -- 潜校増漢書地理志毋棳縣師古曰棳之恱反其字从木
  與南橋卷三十六十三頁七行
  一清案南橋下落水合二字
  梁水上承河水與俞元縣卷三十六三頁七行
  一清案與當作于
  置興古治宛温縣卷三十六十三頁十一行
  箋曰孫云漢志牂柯郡有宛漏縣此宛温疑誤一清案今本漢書正作宛温蓋所見者誤本耳興古下落郡字
  是以劉禪分興古之盤南卷三十六十三頁十三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益州郡律髙縣盢町山出銀鉛師古曰盢音呼鶪反今俗本盤字誤也
  凡祭祀賔客之祼事卷三十六十三頁十九行
  一清案祭祀黄省曽本作祭醊
  縣有斤南水卷三十六十四頁九行
  箋曰漢地志云鬱林郡臨塵縣有斤南水一清案今漢書作斤員宋祁曰一作斤南朱氏據小宋之說以𫎇班固欲求媚于道元而不知自蹈于妄作也
  又東驤水出焉卷三十六十五頁十一行
  一清案驤水漢書地理志作驩水
  鬱林又東卷三十六十六頁九行
  一清案林當作水
  謂之臨賀卷三十六十六頁十行
  一清案謂之上落亦字臨賀當作臨水
  東南流萌渚嶠西卷三十六十六頁十一行
  一清案流下落逕字
  牢水南出交州合浦郡卷三十六十七頁一行
  一清案牢字衍文
  漢武元鼎六年卷三十六十七頁二行
  一清案漢武下落帝字
  漕口馬援所漕水東南曲屈通郎湖卷三十六十七頁十行十一行一清案漕口當作浦口曲屈黄省曽本作屈曲
  山南長嶺連接天障嶺西盧容水湊隠山遶西衛北卷三十六十七頁十三行十四行
  一清案全祖望據後文校衍此二十字
  以為界疆卷三十六十七頁十七行
  一清案界疆二字當倒互
  區粟城南長嶺東卷三十六十七頁十八行
  一清案全祖望據後文校衍此七字
  隠山繞卷三十六十七頁十九行
  一清案全祖望據後文校衍此三字
  東逕區粟故城南卷三十六十七頁十九行
  一清案故字衍文
  交州外城記曰卷三十六十八頁二行
  一清案城當作域後同
  城西折十角卷三十六十八頁六行
  箋曰此十字譌一清案非也折當作拆集韻拆裂也開也言其城角作十字形開裂也王隠晉書曰何曽尊豪累世蒸餅上不作十字不食亦取開裂象形之義
  凡殿南向卷三十六十八頁十行
  一清案殿上落宫字
  市居周匝繞岨峭地險卷三十六十八頁十一行
  一清案匝字衍文黄省曽本作市居周居繞岨峭地險亦誤下居字衍故知原文無匝字也
  必不皆有其實卷三十六十九頁一行
  一清案必不二字當倒互
  東與盧容水合卷三十六十九頁七行
  一清案東字衍文
  謂之狼湖卷三十六十九頁八行
  一清案狼當作𭅺
  從𭅺湖入四㑹漕卷三十六十九頁九行
  一清案漕當作浦下同
  填尸城觀卷三十六十九頁十六行
  一清案城當作成謂築成京觀也
  晉太康三年省日南部屬國都尉卷三十六十九頁十七行
  一清案部當作郡
  遣武陳延勞佛子卷三十六二十頁七行
  一清案武下落士字子字衍文
  鬱林南倉通夀泠卷三十六二十頁十一行
  箋曰林一作水一清案倉字衍文
  <span id="吳赤烏十一年正始元年">[[#吳赤烏十一年正始元年|吳赤烏十一年正始元年]]卷三十六二十二頁三行
  一清案吳赤烏十一年當魏正始九年元字誤
  自盧容縣至無戀卷三十六二十二頁五行
  箋曰無戀未詳漢志九真郡有無編縣恐是無編之譌一清案卷末無變水戀當作變未可以九真無編當之
  渡庇景卷三十六二十二頁八行
  一清案當作度比景詳本卷
  魚食生肉卷三十六二十二頁十行
  一清案魚字當移在生字下
  令軍水進卷三十六二十三頁六行
  一清案水當作大
  是有靈神卷三十六二十四頁六行
  一清案靈神二字當倒互御覽引此文校改
  脫裸種卷三十六二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案脫下落衣字
  衛山迴東卷三十六二十五頁一行二行
  箋曰山舊本作北一清案非也當作曲街迴北下云曲街迴東可證也
  上起塼城一丈卷三十六二十五頁六行
  一清案城當作墻
  上倚板卷三十六二十五頁七行
  一清案上字上落塼字
  殺交阯太守寶别駕阮郎卷三十六二十五頁十三行
  一清案晉書作杜寶阮朗今校補
  迴度曲掖卷三十六二十五頁二十行
  箋曰當作迴廊一清案非也迴度猶言迴行也
  檐宇如承卷三十六二十六頁三行
  箋曰宋本作相承一清案如字不誤乃瞻望擬議之詞
  神祠鬼卷三十六二十六頁三行
  箋曰舊本作神乾一清案祠字不誤
  與其兒落金席上光色起卷三十六二十六頁十行
  一清案金字當移在席上之下黄省曽本校正
  更於草甲萌芽卷三十六二十七頁十行
  箋曰更宋本作至草甲舊本作草更一清案甲字不誤易曰百果草木皆甲坼後漢書章帝紀云方春生養萬物孚甲注云葉裏白皮也
  扶南去林邑四千卷三十六二十八頁一行
  一清案四千下落里字
  晉功臣表所謂金遴清逕卷三十六二十八頁八行
  一清案遴當作潾金潾地名張籍詩行人幾日到金潾亦作金隣吳都賦云金隣象郡之渠梁書扶南傳云次伐金隣國是也
  儋耳俱在朱崖卷三十六二十九頁二行
  一清案朱崖當移在俱在之上俱在下又有脫文詳本卷
  入項陵東南者也卷三十六二十九頁十三行
  一清案山海經作須陵項字誤
  言始則可卷三十六二十九頁十四行
  一清案則黄省曽本作或
  淹水篇
  葉榆水篇
  因名弔鳥卷三十七二頁五行
  一清案因名下落曰字
  一子不能去卷三十七二頁十三行
  一清案一黄省曽本作小
  榆水不逕其縣卷三十七三頁十二行
  一清案當作葉榆水落葉字下同
  東南逕秦藏縣也卷三十七三頁十八行
  一清案也字衍文
  同注滇澤卷三十七三頁十九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注作滇池澤落池字
  又東北流滇池縣南卷三十七三頁二十行
  一清案流下落逕字
  東逕梁水郡北卷三十七四頁六行
  箋曰梁水字誤當作卑水漢地志越巂有卑水縣一清案温水注云温水上合梁水故自下有梁水之稱是以劉禪分興古之盢南置郡於梁水縣也宋志梁水太守晉成帝分興古立晉書王遜傳云分永昌為梁水郡蓋西晉廢而東晉復置耳若卑水是縣名越巂之去南中道里隔越朱氏誤矣
  諸葛亮入南卷三十七四頁十九行
  一清案南下落中字
  交阯外域記卷三十七五頁十七行
  一清案當作交州阯字誤
  將妻起賊卷三十七六頁四行
  一清案妻當作詩蓋徴側將其夫作賊也黄省曽本校
  越遣太子名始卷三十七七頁六行
  一清案當作南越落南字下並同
  安陽王有女名曰眉珠卷三十七七頁九行
  一清案南越志作媚珠眉字誤
  左合此水卷三十七七頁十九行
  一清案此當作北
  交州刺史杜恵度卷三十七八頁二行
  一清案恵晉書作慧下同
  赴火而死卷三十七八頁三行
  一清案火晉書作水
  其水又東逕曲易縣卷三十七八頁七行
  箋曰孫云曲易當作由易漢志交阯郡有由易縣一清案漢志續志晉志皆作曲易無作由易者
  東南流入稽度縣卷三十七八頁十二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是稽徐縣度字誤
  本縣交阯郡治也卷三十七八頁十三行
  一清案本縣二字當倒互
  縣本自交阯南行卷三十七八頁十四行
  一清案本字衍文
  江水對交阯朱䳒縣卷三十七八頁二十行
  一清案水黄省曽本作北
  林邑記所謂外越安定縣紀粟者也卷三十七九頁十行
  一清案縣字衍文
  縣江中有⿰氵⿳⿰天天一日 -- 潜卷三十七九頁十行
  一清案劉昭郡國志補注引交州記作有⿰氵⿳⿰天天一日 -- 潜水牛落水字縣字衍文
  夷水篇
  夷水又東逕建平沙縣卷三十七九頁十九行
  一清案晉書地理志建平郡統沙渠縣落渠字
  夷水自沙渠入縣卷三十七十頁三行
  一清案入縣二字當倒互
  能中者舉以為君卷三十七十頁十二行
  一清案舉黄省曽本作奉
  即鹽陽石也卷三十七十一頁二行
  一清案鹽字衍文
  將知是隂石卷三十七十一頁三行
  一清案是字衍文
  都孫昔尚孝卷三十七十一頁九行
  箋曰孝字當作存一清案昔當作息
  卒至六月中卷三十七十二頁四行
  一清案卒黄省曽本作言
  有石林甚整卷三十七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案林當作牀
  雜石中耳卷三十七十三頁一行
  一清案雜石孫潛校改惟實
  大者悉多倒懸卷三十七十三頁八行
  箋曰悉一作如烏一清案於文落如烏二字悉字宜存
  油水篇
  東過其縣北卷三十七十四頁四行
  箋曰據宋本補五字一清案此五字經文當補在注入油水也之次行另為一條趙琦美本校正
  王莽更名孱陵也卷三十七十四頁七行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注作孱陸
  澧水篇
  西碣充縣廢省臨澧即其地縣臨封縣之故治卷三十七十四頁十六行
  一清案碣當作掲廢省臨澧四字衍文當作後即其地為臨澧縣之故治全祖望校改
  茹水東流澧水卷三十七十四頁二十行
  箋云克家云當作東流入澧水一清案孫潛校増注字
  澧水又東逕零陽縣南藴郡零溪以著稱矣卷三十七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案藴字誤全祖望校改縁移在郡字下
  右㑹渫渫木出建平郡卷三十七十五頁十三行
  一清案渫木二字誤當作右㑹渫水水出建平郡
  採常以冬月卷三十七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案採下落之字
  廣二百丈卷三十七十六頁一行
  一清案廣二百丈下御覽引荆州圖副記有門角上各生一竹倒垂下拂謂之天帚天中記引此文亦有之今校補
  澧水又東歴層步出卷三十七十六頁二行
  一清案出當作山方輿紀要云澧州石門縣有層步山在縣東北三里外望如一内有三重
  水出西北天門郡界卷三十七十六頁七行
  一清案北當作南
  南流歴涔泙屯卷三十七十六頁七行
  一清案泙方輿紀要作坪此是吳屯所也吳書周泰傳荆州平定將兵屯岑是也
  澧水又東逕安南縣西卷三十七十六頁十行
  一清案晉書地理志南平郡統南安縣安南二字當倒互
  王仲宣贈孫文始詩曰卷三十七十六頁十二行
  一清案文選贈答詩有王仲宣贈士孫文始一首李善注引三輔決録注曰士孫孺子名萌字文始落士字萌即士孫瑞之子獻帝都許録瑞功封萌都亭侯
  謂之決口卷三十七十六頁十四行
  箋曰克家云疑作湖口一清案當作沙口即赤沙湖口也上云澧水又東與赤沙湖水㑹是也
  沅水篇
  沅水出䍧柯且蘭縣卷三十七十六頁十八行
  一清案漢志續志皆作故且蘭落故字詳本卷
  東逕無陽縣卷三十七十六頁十九行
  箋曰舊本作注文據宋本是經文一清案非也仍當作注說詳本卷
  對無水卷三十七十七頁一行
  一清案對上落縣字
  蓋以蒼梧郁州佐山之類也卷三十七十七頁五行
  一清案以當作亦佐山當作東武怪山全祖望校正
  水又一卷三十七十七頁八行
  一清案水上落沅字一當作東
  水出義陵郡義陵縣卷三十七七頁九行
  一清案當是武陵郡義字誤
  其城劉備之秭歸焉出五溪卷三十七十七頁十一行
  箋曰秭歸以下有脫誤一清案此處無脫文焉當作馬良二字之猶往也詳本卷
  東南流獨母水卷三十七十七頁十六行
  一清案流下落合字孫⿰氵⿳⿰天天一日 -- 潜校増
  謂雄溪樠溪力溪無溪酉溪辰溪其一焉卷三十七十七頁二十行箋曰宋書說五溪曰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而無力溪二字一清案後漢書馬援傳章懷注引酈注及東坡小圃五詠薏苡詩王十朋集注李厚引水經注俱無力溪唐宋相沿足證世本之誤
  悉是蠻左右所居卷三十七十八頁二行
  一清案六朝人稱蠻郡曰左郡蠻縣曰左縣故稱蠻左謂五溪蠻也右字衍文
  故謂此蠻五溪蠻也卷三十七十八頁二行
  一清案此蠻下落為字
  水又逕沅陵縣西卷三十七十八頁二行
  一清案水上落沅字
  下有二石卷三十七十八頁十五行
  一清案石下落室字孫潛校増
  故不可以言也卷三十七十八頁十六行
  一清案不可下落得字孫⿰氵⿳⿰天天一日 -- 潜校増
  移縣治縣之舊城卷三十七十八頁十九行
  一清案下縣字衍文
  東南流陽故縣南卷三十七十九頁二行
  箋曰陽故縣上缺一無字一清案無陽上又落逕字
  承明討五溪蠻營軍所築卷三十七十九頁八行
  一清案築下落也字
  沅水又東溪水南出茗山卷三十七十九頁十二行
  箋曰一作沅水又合東溪溪水南出茗山一清案本文無脫字
  北㵼沅川水卷三十七十九頁十三行
  一清案水字衍文
  故謂夷望也卷三十七二十頁十行
  一清案謂下落之字
  龔𤣥之卷三十七二十一頁二行
  一清案何焯云宋本晉書作襲𤣥之通志氏族畧晉有隠士襲𤣥之南史有襲蒍蓋希姓也
  割漢北與秦至三十年又取楚巫黔及江南地以為黔中郡卷三十七二十一頁四行五行
  一清案割上落楚字又取上落秦字
  山西帶循溪卷三十七二十一頁十行
  一清案循當作脩
  吳丹陽太守李衡卷三十七二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案當作丹楊
  城側沅水卷三十七二十二頁一行
  一清案城下落臨字
  其上承諸湖卷三十七二十二頁二行
  一清案其下落水字
  泿水篇
  鬱水鬱林之阿林縣卷三十七二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案鬱水下落自字
  蒼梧太守長沙吳臣卷三十七二十二頁二十行
  一清案三國志吳書步隲𫝊是吳巨臣字誤下並同
  縣有鵠奔亭卷三十七二十三頁七行
  箋曰搜神記云鵠奔亭謝承後漢書作鵲巢亭一清案列異𫝊云鵠奔亭方掘其屍時有雙鵠來奔其亭故名江淹獄中上書曰梧丘之魂不愧于沈首鵠亭之鬼無恨于灰骨正使此事
  蓋乗斯水西入越也卷三十七二十四頁四行
  一清案西當作而
  使陸賈就立佗為越王卷三十七二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案史記尉佗傳是南越王
  慎厥其身卷三十七二十五頁十二行
  箋曰厥一作終一清案於文是慎終厥身其字衍
  廣州記稱吳平晉盧循為刺史卷三十七二十五頁十九行
  一清案三國志注引交廣記是滕脩晉書有傳
  脩始復謝卷三十七二十六頁一行
  一清案復當作服交廣記云脩乃服之是也
  員水又東南一千五百里入南海卷三十七二十六頁十五行一清案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資水篇
  又逕都梁南卷三十八一頁十二行
  一清案都梁下落縣字
  以封長沙定王子敬侯定之邑也卷三十八一頁十三行
  一清案敬侯定當作遂史記年表校
  東北流逕扶陽縣南卷三十八一頁十八行
  一清案宋書州郡志云邵陵太守領扶縣令漢舊縣晉曰夫夷漢屬零陵晉屬邵陵今云扶者疑是避桓温諱去夷夫不可為縣名故為扶云陽字衍文
  謂之邵陵浦口水也卷三十八二頁一行
  箋曰謝耳伯云當作浦水口一清案本文不誤謝說非也
  縣故邵陵也卷三十八二頁五行
  一清案邵陵當作昭陵說見下
  谿又東得髙平水口卷三十八二頁五行
  一清案又當作水
  西南流髙平縣南卷三十八二頁六行
  一清案流下落逕字
  西北流逕邵陵南卷三十八二頁八行
  一清案邵陵當作邵陽宋志云邵陵太守領邵陵子相何志屬長沙二漢無吳録屬邵陵又邵陽男相吳立曰昭陽晉武改晉志邵陵統邵陵縣又統邵陽縣是也則昭陵是吳所置亦晉武改之而沈約不云當以水經注正之
  謂之邵陽水口卷三十八二頁十行
  箋曰克家云當作邵陵一清案邵陽字不誤不得因上有邵陵浦口水而改之
  漣水篇
  資水之别卷三十八三頁六行
  一清案全祖望云四字是注混作經以先司空本校改
  湘水篇
  應劭曰湘出零陵山卷三十八三頁十九行
  一清案漢志注無陵字何焯云此長沙臨湘縣之零山不可妄加陵字
  又東北逕觀陽卷三十八四頁八行
  一清案觀陽下落縣字
  漢武元朔五年卷三十八四頁十三行
  一清案漢武下落帝字後同
  南流山卷三十八四頁十七行
  一清案流全祖望校改留
  其水導源西北流縣馮谿以託名焉卷三十八五頁五行
  一清案馮谿二字當移在導源下
  是商州改裝之始卷三十八五頁七行
  一清案州當作舟
  都谿水又南逕新縣東卷三十八五頁二十行
  一清案方輿紀要道州寜逺縣下云舂水亦曰舂陵水出舂陵山東南流入桂陽藍山縣界下流至衡州府常寜縣入于湘水又云縣有都谿水歐陽忞曰即舂陵水也常寜縣古新寜縣三國吳時析來陽縣置新平縣晉書地理志新寜縣屬湘東郡元和郡縣志云吳置新平縣宋元徽中號新寜下云新寜故新平也又云舂水又北逕新寜縣東蓋都谿在南而舂水在北互受通稱津渠灌注矣此文新下落寜字
  谿水又北流注于營陽峽卷三十八六頁六行
  一清案谿水當作營水
  本泉陽之北部卷三十八七頁七行
  一清案泉陽當作泉陵漢書地理志校
  其水濁揚清汎濁卷三十八七頁十七行
  一清案上濁字衍文
  湘水北又歴印石卷三十八九頁二行
  一清案北又二字當倒互
  石在衡水縣卷三十八九頁三行
  一清案方輿紀要云衡山縣漢湘南縣地三國吳析置衡陽晉改衡山水字誤
  江水又有磐石卷三十八九頁三行
  一清案江水當作湘水又當作右側二字名勝志校改
  臨水而石悉有跡卷三十八九頁四行
  一清案而字衍文
  治洪水血馬祭山卷三十八九頁十行十一行
  一清案治上落禹字血馬當作用白馬全祖望校改
  太守何承天徙郡湘西矣卷三十八九頁十九行
  一清案太守上落晉字郡當作治
  日華水出桂陽郴縣華山卷三十八九頁二十行
  一清案當作日華山落日字
  漉水從東注之卷三十八十頁六行
  一清案從東下落南來二字以漉水篇經文校補
  而傍湘水卷三十八十頁九行
  一清案而當作西方輿紀要云建寜城在湘潭縣西百六十里湘江亦在縣西是也
  水又北逕昭山西卷三十八十頁十三行
  一清案水上落湘字
  水西有橘州子戍卷三十八十頁十七行
  箋曰孫云疑作橘子洲戍一清案子戍戌之小者耳猶子城之類
  故南境之地也卷三十八十一頁二行
  一清案故下落楚字名勝志校増
  郡廨西陶侃廟卷三十八十一頁十行
  一清案西下落有字
  預發冡人卷三十八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案預當作豫
  湘浦矣卷三十八十二頁三行
  一清案矣準上文當作也
  湘水又左岸有髙口卷三十八十二頁九行
  箋曰又宋本作之一清案又字衍文
  受湘西入焉卷三十八十二頁十行
  一清案受上落首字
  髙水南北與下鼻浦合卷三十八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案南黄省曽本作西
  南流于錫謂之三陽逕卷三十八十三頁三行
  一清案南流下落注字陽當作錫
  湘水又北津北卷三十八十三頁四行
  一清案又北下黄省曽本有枝字於文是枝津北出津北下又落出字
  又合黄陵水口卷三十八十三頁八行
  一清案又黄省曽本作右
  如樗蒲矣卷三十八十三頁十二行
  一清案初學記引此文作如樗蒲矢今校正
  秦長沙立郡卷三十八十四頁八行
  一清案立字當移在長沙之上
  即羅淵也卷三十八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案羅淵上落汨字說文校補
  世謂汨羅口卷三十八十四頁十六行
  一清案謂下落之字
  湘水自汨口卷三十八十四頁十八行
  一清案汨下落羅字
  湘水左㑹水青口卷三十八十五頁四行
  一清案當作清水口長沙府志云清水潭在益陽縣西七里
  世或謂之麋湖口也卷三十八十五頁七行
  一清案口字衍文
  水又北逕金浦戍卷三十八十五頁九行
  一清案水上落湘字
  此四水同注洞庭北北㑹大江卷三十八十五頁十一行
  一清案北字重文宜衍
  北對大江卷三十八十六頁八行
  一清案對黄省曽本作届
  灕水篇
  出西北卲陵縣界卷三十八十六頁十六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故山水即名焉卷三十八十七頁三行
  一清案此句下御覽引此文有驗其山有石竇下深數丈洞穴深逺莫究其極十八字今校補
  魏文帝咸熙二年卷三十八十七頁四行
  一清案咸熙是曹奂年號裴松之注引魏世譜曰謚曰元皇帝文字誤
  山臨水卷三十八十七頁九行
  一清案山臨下落灕字
  石閒有色類羊卷三十八十七頁九行
  箋曰孫云當作有石一清案色字不誤如作石字則云石閒有石類羊豈可通乎下云石色狀雞可証也
  山石色狀雞卷三十八十七頁十行
  一清案山字衍文
  谿水又南注熙平卷三十八十七頁十四行
  一清案熙平下落水字
  塘水從山下注塘卷三十八十七頁十五行
  一清案塘水黄省曽本作有水
  因名此潭為朝夕塘矣卷三十八十七頁十七行
  一清案潭黄省曽本作塘
  謂之平水卷三十八十八頁二行
  一清案平樂水名縣取名焉上云左合平樂谿口是也落樂字
  出永豐縣西北濡山卷三十八十八頁四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又注于灕水之上有灕水關卷三十八十八頁六行
  一清案於文當重灕水二字下灕水字當移在又注于之下
  出臨賀富川縣北符靈岡卷三十八十八頁七行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溱水篇
  肆水出臨武西南卷三十八十八頁十二行
  一清案肆當作肄
  谿之東南流卷三十八十八頁十六行
  箋曰之宋本作又一清案當作水
  左㑹黄泠谿水谿水出郴縣黄泠山卷三十八十八頁十六行一清案兩黄泠俱當作黄岑何孟春郴陽志曰黄岑山或曰王禽山又曰騎田嶺五嶺之一也宜章一縣之水南出韶之樂昌以入于曲江與來水可互証也下谿字衍文
  武水又南入里山卷三十八十八頁十七行
  一清案里當作重
  崩千餘丈卷三十八十九頁六行
  一清案千當作十
  王歆始興記曰卷三十八十九頁八行
  一清案當作王歆之落之字後同
  林水源裏有室卷三十八十九頁八行
  一清案太平廣記引水經作有石室落石字
  列羅十瓮卷三十八十九頁八行
  一清案太平廣記引水經列作行
  以銀相備卷三十八十九頁十二行
  一清案備太平廣記引水經作償
  視則奴死銀在矣卷三十八十九頁十二行
  一清案太平廣記引水經視上有覺字
  俄頃即熟卷三十八十九頁十四行
  一清案熟當作熱
  又言縣皆號曲江曲山名也卷三十八十九頁二十行二十頁一行一清案皆當作昔曲江當作曲紅下曲字下落紅字金石録䟦尾校正𨽻釋及楊慎水經碑目黄省曽本同名勝志曰漢志桂陽郡有曲江縣舊圖經漢置曲紅縣以東連曲紅岡也後因其下有江故改名曲江亦非也說詳本卷
  連谿山即大庾嶺也卷三十八二十頁六行
  一清案連當從水作漣
  謂之漣卷三十八二十頁八行
  一清案漣下落口字
  其髙百仞卷三十八二十頁十八行
  箋曰其一作石一清案其字不誤
  石本桂陽武城縣卷三十八二十一頁二行
  箋曰兩漢地志桂陽郡但有臨武縣而無武城疑字誤也一清案沈炳巽云晉志桂林郡統武城縣朱氏但見誤本作桂陽疑武城縣之有訛而不知為孫吳所置陽當作林
  溱水自此有始興大江之名卷三十八二十一頁八行
  一清案大江當作大庾上云庾仲初謂之大庾嶠水也
  出淮浦關卷三十八二十一頁九行
  一清案洭浦關見洭水篇淮字誤
  舊益縣也卷三十八二十一頁十行
  一清案益當作漢漢書地理志桂陽郡有湞陽縣
  是以今行者卷三十八二十一頁十三行
  箋曰宋本舊本俱作今者吳本増一行字一清案蓋宋本舊本有脫字耳何足據也
  山海經所謂㳝水出桂陽西北東南注肆入郭浦者也卷三十八二十二頁二行三行
  一清案㳝水當作湟水肆當作肄郭浦當作敦浦
  壇宇虛肅卷三十八二十二頁五行
  一清案虛當作靈
  吾家在觀前卷三十八二十二頁九行
  一清案觀下落岐字
  洭水篇
  而又與斟水合卷三十九二頁五行
  一清案又當作右
  洭水又南逕縣故城西卷三十九二頁七行
  箋曰孫按南逕下疑脫含洭二字一清案全祖望云先贈公云見宋本是陽山二字
  洭水又南東流也卷三十九二頁十四行
  一清案南東二字當倒互
  東出堯山卷三十九三頁二行
  一清案東上落水字
  深水篇
  鍾水篇
  鍾水出桂陽南平縣都山卷三十九四頁四行
  箋曰宋本作部山一清案非也都山即都龎嶠也東坡有送邵道士彦肅還都嶠詩王梅溪注曰洞天福地記三十六小洞天第十二都嶠山是也未可因注部龍字擅相改易
  鷄桂聲相近卷三十九四頁八行
  一清案鷄當作漼上云嶠水南入始興漼水此云漼桂聲相近故字隨讀變也經仍其非矣酈蓋以經文漼水為非也方輿紀要云桂陽州藍山縣漢南平縣地有巋水源出九疑山合縣諸水入桂陽州界㑹舂陵水又曰舂陵水又名舂水亦曰鍾山蓋巋漼聲之轉巋水即漼水亦即桂水也經注並誤漼為雞蓋俗本之失耳
  又東北入于湘卷三十九四頁十三行
  一清案六字趙琦美本另為一條在魏寜縣注後耒水篇
  汝縣在郡東三百里餘卷三十九五頁二行
  一清案汝下落城字宋志桂陽太守領汝成令江左立即注汝城縣也今郴州桂陽縣地
  縣有緑水出縣東侯公山卷三十九五頁五行
  一清案巵林云荆州記桂陽郴縣東界俠公山下有渌溪源官常取此水為酒晉書武帝太康元年簡文帝咸安元年並薦酃渌酒于太廟豈合酃湖渌溪之醖為祼鬯嘗酎之典與緑水當作渌水侯公山當作俠公山
  昔吳隠之挹而不辭卷三十九五頁十三行
  一清案辭當作亂晉書校改
  貪豈能汙其真乎卷三十九五頁十四行
  一清案真當作貞
  内有白虎卷三十九六頁十行
  一清案白黄省曽本作石
  又曰卷三十九六頁二十行
  一清案黄省曽本作又說
  穿二井卷三十九七頁一行
  一清案二孫潛校改一
  縣有漢水卷三十九七頁十九行
  一清案漢當作溪
  川之北石盧塘卷三十九七頁二十行
  一清案石全祖望校改有
  倫漢黄門郎卷三十九八頁五行
  一清案黄門郎士人之官倫是宦者不當有郎字
  尚有酃縣故治此卷三十九八頁十一行
  一清案故下落城字
  洣水篇
  下注洣水謂之容口卷三十九九頁九行
  一清案容口下當接十行水有大穴容一百石出於此水因以名曰十六字出于此水當作水出于此名曰當作名焉
  縣有歴水卷三十九九頁十行
  一清案歴水下當接十一行下注洣水云云
  容水下注水謂之歴口卷三十九九頁十一行十二行
  箋曰下注下脫洣字一清案容水二字衍文下注洣水上接前十行縣有歴水
  遺味在兹卷三十九九頁十七行
  一清案味黄省曽本作咏
  漉水篇
  余謂漉渌相近卷三十九十頁五行
  一清案漉渌下落聲字
  瀏水篇
  瀏水出臨湘縣東南瀏陽縣卷三十九十頁八行
  一清案宋志湘州刺史治臨湘領瀏陽侯相吳立縣字誤
  㵋水篇
  世猶謂之為羅侯卷三十九十頁十八行
  一清案羅侯下落城也二字孫潛校増方輿紀要云羅縣城在湘隂縣東六十里春秋時羅國地秦置縣漢晉皆屬長沙郡
  又西累石山卷三十九十頁二十行
  一清案又西下落至字全祖望校
  贛水篇
  劉澄之曰縣東南有章水西有貢水西是為謬也卷三十九十一頁十五行十六行
  一清案下西字衍文是為謬也四字當移在因以名縣焉之下縣治二水之閒三語尚是劉澄之之詞是為謬也下是道元解說如此宋李厚注東坡詩引水經注亦無四字可知世本之誤
  而不知逺失其水實矣卷三十九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案水字衍文
  逕贛縣東卷三十九十一頁十九行
  一清案逕上落又北二字胡渭校増
  十三州志曰稱廬水西出長沙安復縣卷三十九十二頁五行六行箋曰安復當作安成漢地志長沙安成縣莽曰用成一清案全祖望云考晉太康中改安成為安復宋齊因之闞氏作志時稱安復是也唯是縣改安復時郡亦改稱安成則當云安成安復不當襲舊𨽻曰長沙也朱氏欲改安復為安成殆不考晉志故耳曰字衍文
  即王莽之用成也卷三十九十二頁八行
  一清案漢志注作思成今校正
  漢獻帝初平二年卷三十九十二頁十一行
  箋曰一作興平一清案吳書孫䇿以興平二年渡江焉得有初平立郡之事乎此等直當據史改正耳
  王莽之循曉也卷三十九十二頁十八行
  一清案漢志作脩曉今校正
  贛水又逕谷鹿洲卷三十九十四頁七行
  一清案谷鹿洲下落即蓼子洲也五字名勝志引此文校補
  贛水又北逕南昌縣城西卷三十九十四頁九行
  一清案縣下落故字
  豫章郡樹生庭中卷三十九十四頁十八行
  一清案郡字當作樟河水注引應劭漢官儀校
  豫章常為生卷三十九十四頁二十行
  一清案章當從木作樟
  云王子喬控鶴所逕過也卷三十九十五頁十七行
  一清案鶴當作鵠
  水通大江卷三十九十六頁四行
  一清案寰宇記作章江大字誤
  水盛則閉之卷三十九十六頁八行
  一清案水盛下全祖望校増旱字
  水又西流注于贛又有僚水入焉卷三十九十七頁十二行
  一清案水上孫⿰氵⿳⿰天天一日 -- 潜校増鄱字僚水全祖望云寰宇記作繚水以范史校之良是
  其水東北逕昌邑卷三十九十七頁十七行
  一清案寰宇記云昌邑城在洪州北水路一百三十七里雷次宗豫章記云昌邑王賀既廢之後宣帝封為海昏侯東就國築城于此注落城字
  脩水出艾縣而東北逕豫章寜縣故西安也卷三十九十八頁二行
  一清案而名勝志作西豫章寜縣章字衍文晉書地理志豫章郡統豫章縣無豫寜縣豫章記云豫章縣建安立皆誤也考豫章名縣前乎此王莽改鄡陽曰豫章後乎此隋平陳廢豫章郡為豫章縣要非所論于漢晉之世也宋書州郡志豫章太守領豫寜侯相漢獻帝建安中立吳曰要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要字亦誤當作西方輿紀要江西南昌府武寜縣下云西安廢縣後漢置晉以後曰豫寜宋王僧綽封豫寜侯是也
  同溱一瀆卷三十九十八頁五行
  箋曰溱宋本作湊一清案溱與臻同漢書王褒傳萬祥畢溱是也
  廬江水篇
  山圖曰卷三十九十八頁十四行
  一清案山上落開字
  本性匡卷三十九十八頁十六行
  一清案性當作姓
  同烏號卷三十九十九頁六行
  一清案同上落事字
  下散漫千數步卷三十九二十頁九行
  一清案數御覽引此文作許
  吾何面于當世也卷三十九二十一頁七行
  一清案廣記引搜神記面下有目字
  逕見二女于岸側卷三十九二十一頁八行
  一清案逕御覽引此文作遙
  山東有石鏡照水之所出卷三十九二十一頁十行
  箋曰照水未詳一清案下云又有二泉常懸注若白雲帶山即石鏡所照之水也
  晨光初曜卷三十九二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案曜名勝志引此文作散
  悉巨井卷三十九二十一頁十五行
  一清案悉下落成字孫潛校増
  漸江水篇
  故名新安卷四十二頁一行
  一清案吳書賀齊傳是新定安字誤
  齊以鐵𣏾椓山卷四十二頁五行
  一清案𣏾字誤當作杙音弋橜也鐵杙者取寸鐵如木橜所以縁而升山也
  于是立始新之尉卷四十二頁十二行
  箋曰宋本作都尉一清案始新無都尉據吳書賀齊傳是立始新府耳尉字誤也
  髙十丈五尺圍卷四十二頁十五行十六行
  箋曰孫云十丈當作一丈五尺宋本作五十一清案非也圍字當移在五尺之上本文無誤也
  不勝卒卷四十二頁十九行
  一清案不勝下落哀字
  浙江水又北逕新城縣桐溪注之卷四十二頁十九行
  一清案水字當移在桐溪下
  西臨後澗卷四十三頁一行
  一清案後當作浚
  名曰蛟龍池卷四十三頁二行
  一清案蛟御覽引此文作浣
  中道挾水卷四十三頁五行
  一清案挾當作夾下連山挾水之挾同
  逕白山之隂卷四十三頁七行
  一清案方輿紀要廣徳州靈山下云又南十里曰桐山亦曰桐源山一名白石山桐水發源于此又曰桐水源出州南白石山或謂之白石水杜氏曰白石之水衝突則三湖皆為泛濫是也注落石字
  桐廬谿又東北逕新城縣入浙江卷四十三頁十五行
  一清案桐廬縣名桐谿谿名二名不相及今連稱之非也廬字衍文
  縣故富春孫權省幷桐廬咸和元年復立為縣卷四十三頁十六行十七行
  一清案孫權下落置後二字元當作九以宋志校正
  以討士琮卷四十四頁二行
  箋曰吳志全琮此云以討士琮疑是字誤一清案全祖望云當作以討山越命全琮於文義方合
  建武十六年縣民郎雅亂卷四十四頁十三行
  一清案建武當作建安郎雅當作郎稚吳書賀齊傳校亂上落作字
  王莽之進睦也卷四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案何焯曰進宋本漢書作淮俗本誤全祖望曰義門之言是也梁書劉仁茂反侯景拒謝答仁于下淮陳書留異出下淮抗禦沈恪皆即其地
  縣南有大壁山卷四十四頁十九行
  箋曰孫云疑作大滌山一清案非也名勝志云由拳山一名大辟山此山在大滌之左壁
  後有羣烏銜鼔卷四十五頁二行
  箋曰異苑云羣烏銜鼓集顔所居村一清案寰宇記義烏縣下引異苑云羣烏助銜土塊為墳烏口皆傷朱氏所引係誤本
  縠水入焉卷四十五頁六行
  一清案漢志作榖水黄省曽本原是榖字
  東陽郡卷四十五頁八行
  一清案東陽郡上落𨽻字
  與永康水合卷四十五頁十行
  一清案永康下落谿字
  上承信安縣之蘇姥布卷四十六頁五行
  一清案上承上落水字
  有如石牀卷四十六頁七行
  一清案如石二字當倒互
  谿水又連逕長山縣北卷四十六頁十七行
  一清案連當作東
  支鼎而爨卷四十七頁八行
  箋曰舊本支鼎作梧鼎一清案梧鼎字出范史徐登傳支鼎義自通
  昔子胥死于吳卷四十八頁十四行
  一清案死當作亮全祖望云隋人避諱改忠為亮今誤本作死字非也
  文種城於越卷四十八頁十七行
  一清案何焯云隋人避忠字寫本乃作誠又訛作城
  葬于重山卷四十八頁十七行
  一清案重山寰宇記作種山御覽云吳㑹稽分地曰種山大夫種所葬也在西鄉郭外後潮水穴山漂去其屍俗云伍子胥乗潮水取以去今山脅有缺處
  此湖草穢壅塞卷四十九頁九行
  一清案穢當從草作薉下同
  行旅所從以出浙江也卷四十九頁十五行
  一清案此處有錯簡依全祖望本校正浙江也下接十五頁十一行浙江又東逕禦兒鄉至湖水上承妖臯谿而下注浙江二百九十五字于此下接次行又逕㑹稽山隂縣
  天明河欲清腳折金乃生卷四十十五頁十三行十四行
  一清案御覽引萬善歴曰天方明又曰鼎腳折今校補
  是因詔為語兒鄉卷四十十五頁十四行
  一清案是因二字當倒互
  因藉地民卷四十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案民當作名
  浙江又東逕祖塘謂之祖瀆卷四十十六頁一行
  一清案三國志吳書孫靜傳作查瀆裴松之注云查音祖加反下祖字皆當作柤
  朗負阻守卷四十十六頁二行
  一清案負阻下落城字三國志校補
  又逕㑹稽山隂縣卷四十九頁十六行
  一清案又逕上接十六頁六行湖水上承妖臯谿而下注浙江
  故號曰賀臺吳卷四十十頁十行
  一清案吳當作矣
  山上無髙木卷四十十頁十四行
  一清案無下落甚字御覽引此文校補
  山海經曰夕水出焉卷四十十頁二十行
  一清案山海經是勺水郭璞注曰勺或作多然則夕字正得多字之半耳
  禹治水旱卷四十十一頁三行
  一清案旱日知録引此文作畢
  山東有硎卷四十十一頁六行
  一清案硎是湮井之誤御覽校正
  孫暢之述征書云卷四十十一頁九行
  一清案征字衍文
  言夏禹發之卷四十十一頁十行
  箋曰言字衍一清案言字仍存
  故為射的卷四十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案為當作謂
  吳越春秋所謂歐冶錮以成五劒卷四十十一頁十九行
  箋曰孫云錮疑作鑄一清案當作涸吳越春秋曰赤堇之山已令無雲若耶之溪深而莫測故戰國䇿曰涸若邪而取銅破堇山而取錫也
  父老人持百錢卷四十十二頁四行
  一清案父老上黄省曽本有此谿二字今校補
  吳黄門郎吳哀明卷四十十二頁十五行
  一清案黄省曽本作楊哀明㑹稽志引此文亦作楊下云亭埭皆以楊為名是也
  山北湖下有練塘里卷四十十二頁十九行
  一清案練塘徐天祐吳越春秋注引越舊經作鍊塘下云勾踐錬冶銅錫之處是也
  王封勾踐于越卷四十十三頁一行
  一清案王上落吳字
  縣湖北卷四十十三頁七行
  一清案縣下落南字
  越事吳處卷四十十三頁十九行
  一清案處字衍文黄省曽本校
  澗延流卷四十十四頁六行
  一清案澗上落割字㑹稽志引此文校補
  亭本山下卷四十十五頁五行
  一清案本下落在字孫潛校増
  㑹稽其一焉卷四十十五頁十一行
  一清案一焉下接十六頁七行又逕永興縣南
  故孫權改曰元興卷四十十六頁九行
  一清案當作永興
  江水之導源烏傷縣卷四十十六頁十行
  一清案之當作又
  先名上諸暨亦曰勾吳矣故國語曰勾踐之南至勾吳卷四十十七頁一行
  一清案勾吳國語作勾無韋昭曰諸暨有勾無亭括地志以為勾乗山也山在縣南五十里又闞駰曰勾踐之地南至勾無其後并吳因大城之章霸功以示子孫故曰勾章
  沙渚平靜卷四十十七頁二十行
  一清案靜御覽引此文作淨
  浦陽江又東北逕始寜縣𡻻山之成工嶠卷四十十八頁一行一清案曹學佺云圖經稱謝𤣥破苻堅歸越人榮之磨石大書成功嶠三字深刻其上則以為成工嶠者誤也
  言諸仙之所憩卷四十十八頁五行
  一清案諸仙御覽引此文作都仙都諸音同
  常有陂湖之患卷四十十九頁三行
  一清案湖當作潮
  至王莽之㑹稽也卷四十十九頁九行
  一清案至字衍文
  以詠終朝卷四十十九頁十八行
  一清案詠當作永
  廟今移入裏山北卷四十二十頁二行
  箋曰北一作此一清案北字不誤
  江南有上塘陽中三里卷四十二十頁七行
  一清案三當作二
  又東北逕永興卷四十二十一頁三行
  一清案永興下落縣字
  斤江水篇
  日南水篇
  得至臨塵入鬱卷四十二十一頁十三行
  一清案得當作行
  外此皆出日南郡西東東入于海卷四十二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案東字重文宜衍
  禹貢山水澤地所在篇
  言漢武帝見卷四十二十二頁五行
  一清案見字上下有脫文當云言漢武帝嘗見之
  古文之惇物山也卷四十二十二頁十七行
  箋曰禹貢云終南惇物至于鳥䑕按禹叙雍州不言華山故以惇物當之然西傾朱圉鳥鼠至于太華已記之矣漢書云惇物山垂山也豈垂華字相亂耶一清案漢志字不錯此是道元錯引
  王屋山在河東垣曲縣東北也卷四十二十三頁一行
  一清案兩漢志晉志皆作垣縣曲字衍文
  右夾而納河卷四十二十三頁十行
  一清案右夾二字當倒互禹貢校
  關山在扶風汧縣之西也卷四十二十四頁一行
  箋曰禹貢無關山漢志扶風汧縣有吳山在西古文以為汧山周禮雍州之鎮曰嶽山鄭云吳嶽也一清案經典釋文尚書音義曰岍音牽又作汧山馬本作開釋名曰吳山謂之開山蓋劉熙鄭康成弟子而康成馬融弟子也故同馬本關山是開山之訛又脫禹貢北條山也注
  東北流為一水姑臧縣故城西卷四十二十五頁三行
  一清案一水下落逕字
  有雙闕其上卷四十二十五頁六行
  一清案雙闕下落起字以晉書張軌傳校増
  泉源徙發卷四十二十五頁七行
  一清案徙當作陡音斗通作斗史記封禪書成山斗入海昌黎答張十一詩斗覺霜毛一半加皆其義也
  乃張氏之世居也卷四十二十五頁十四行
  一清案乃黄省曽本作及
  置武威縣武威郡卷四十二十六頁六行
  一清案閻若璩云漢武帝太初四年以休屠王地置武威縣為武威郡治縣居班志之第二武威郡下落治字
  居延澤在其縣故城東卷四十二十六頁十五行
  一清案東下落北字以漢志注校補
  流沙與水流行也卷四十二十六頁十六行
  一清案流沙下當重一沙字
  又歴員丘不死之西卷四十二十七頁六行
  一清案不死下落山字山海經校補
  三危山在燉煌縣卷四十二十七頁七行
  一清案燉煌之敦不從火
  并於月氐者也卷四十二十七頁十二行
  一清案月氏音支不作氐
  漢武帝後元分酒泉置卷四十二十七頁十二行
  一清案後元下落年字
  朱圉山在天水北冀縣南卷四十二十七頁十四行
  一清案冀縣當作冀城注故云即冀縣
  後玉人理之卷四十二十八頁九行
  一清案後下全祖望校增王使二字
  敷淺原地在豫章厯陵縣西卷四十二十九頁七行
  一清案西當作南漢志注校改師古亦云在豫章厯陵南
  彭蠡澤在豫章彭澤縣北卷四十二十九頁八行
  一清案漢志分注云在西師古曰在西北從之
  中江在丹陽蕪湖縣南卷四十二十九頁十行
  一清案漢志注作西南今校增
  三澨地之南在卭縣之北卷四十三十頁八行
  一清案當作三澨地在南郡邔縣之北地字是後人所改詳本卷
  觸大别山陂卷四十三十頁十一行
  一清案陂何焯校改阪
  司馬薳越縊於蓬澨卷四十三十頁十六行
  箋曰左傳作薳澨一清案何渭云蓋以上文有薳字而誤宋紹興間括蒼李如箎作東園叢説引左傳正作蓬澨可知世本之非當據六朝舊典以正之也
  然池流多矣卷四十三十一頁一行
  箋曰孫云池當作沱一清案徐鍇説文解字繫傳曰沱沼之沱通用此字今别作池非是觀楚金所釋則古字通作沱故曹粹中詩傳旱麓篇以出旱山之池水為沱水此與江沱之沱聲畫並同而義異
  而不能辨其所在卷四十三十一頁一行
  一清案而孫潛校改亦







  水經注箋刋誤卷十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