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釋 (四庫全書本)/注箋刋誤卷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注箋刋誤卷五 水經注釋 注箋刋誤卷六 注箋刋誤卷七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箋刋誤卷六
  仁和趙一清纂
  洛水篇
  洛水又東戸水注之卷十五一頁十行
  箋曰謝云戸一作尸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水北岀發尸山卷十五一頁十一行
  一清按出發二字義複山海經曰尸水出尸山衍發字
  洛水又東得乳水卷十五一頁十三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水北出良餘山南南注于洛卷十五一頁十四行
  一清按下南字重文當作流
  洛水又東㑹于龍餘之水卷十五一頁十五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東流入洛水又東至陽虛山卷十五一頁十六行
  一清按入洛下當重一洛字
  山海經曰又陽虛之山卷十五二頁二行
  一清按曰又二字當倒互
  洛水又東門水出焉卷十五二頁八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水南出獲興山卷十五二頁十三行
  一清按興當作輿漢書地理志校正下獲輿川同
  洛水又東逕熊耳山北卷十五二頁十三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洛水逕陽渠關北卷十五二頁十六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陽渠水出南陽渠山卷十五二頁十七行
  箋曰謝云陽一作隖一清按非也出南二字當倒互
  洛水又東逕盧氏縣故城南卷十五三頁五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東南流逕盧氏城東而流注于洛水卷十五三頁八行
  一清按東而二字當倒互孫濳校正
  又東龍翼合三川卷十五三頁八行
  一清按龍字衍文孫濳校
  陵阜原險卷十五三頁十一行
  一清按險當作隰
  洛水東與髙門水合卷十五三頁十五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洛水又東松楊溪水注之卷十五三頁十九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楊當作陽方輿紀要云寧縣西六十里有松陽關極險阨下松陽山同
  又東合黄城溪水卷十五四頁一行
  一清按城當作亭禹貢錐指校
  有二峰卷十五四頁一行
  一清按有上落山字
  及其長霄冒顛卷十五四頁三行
  箋曰顛一作嶺一清按顛字義通
  方乃就辨優劣耳卷十五四頁三行
  箋曰宋本作方可一清按乃字不誤
  洛水又東得荀公漢口卷十五四頁六行
  箋曰孫云漢口當作澗口一清按當作溪口溪與漢近
  命参將戴延之卷十五四頁十行
  一清按参將當作参軍晉書職官志諸公及開府從公為持節都督増参軍為六人延之時從宋武帝西入長安正居此職作西征記也延之名祚見隋書經籍志
  洛水又東庫谷水注之卷十五四頁十三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水發北鵜鶘澗卷十五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發北二字當倒互
  城西隖卷十五五頁五行
  一清按城西下落有字
  有二源卷十五五頁八行
  一清按有上落水字
  黍艮谷水入焉卷十五五頁十行
  一清按艮禹貢錐指作良
  山出多重固卷十五五頁十行
  一清按出字衍文
  洛水又東合杜楊澗水卷十五六頁四行
  一清按楊禹貢錐指作陽下杜陽溪同
  洛水又東渠谷卷十五六頁七行
  箋曰謝云渠谷上下疑有闕一清按無闕文也六字是注混作經
  在上迢逓層峻卷十五六頁八行
  一清按在當作左
  洛水又東逕宜陽縣故城南卷十五七頁八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洛水又東與厭梁之水合卷十五七頁十五行
  一清按厭梁山海經作厭染
  水出縣北𫝊山卷十五七頁十六行
  箋曰傳一作𫝊一清按山海經正作傅山朱氏何不據之改正乎
  禄泉注之其水近出北谿卷十五七頁二十行
  一清按泉下落水字近字與北字當互易下云水東出近川是其詞例也
  東南與湖長澗水㑹卷十五八頁九行
  一清按湖字衍文
  洛水又東枝瀆左出焉卷十五八頁十七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故瀆又東逕周山卷十五八頁十九行
  一清按故瀆當作枝瀆下同
  周山在柏亭西柏卷十五九頁二行
  一清按西柏當作西北
  又東北逕三王陵東北出焉卷十五九頁三行
  一清按東北出焉上全祖望校増榖水二字
  故瀆東北歴制鄉卷十五九頁十一行
  一清按故瀆當作枝瀆榖水注云洛水枝流入焉是也
  東抗恵水卷十五十頁二行
  一清按抗當作枕
  五營士屯都亭卷十五十頁三行
  一清按五營上落率字後漢書何進𫝊校補
  置函谷關廣城伊闕大谷轘轅旋門平津孟津等八關都尉治此卷十五十頁三行四行
  一清按函谷關關字衍文平津上落小字後漢書靈帝紀校正
  郡國志曰所謂甘城也卷十五十頁十八行
  一清按曰字衍文
  因西為千里卷十五十一頁四行
  一清按因西下落方八百里四字漢書地理志云初雒邑與宗周通封畿東西長而南北短短長相覆為千里師古曰宗周鎬京也方八百里八八六十四為方百里者六十四也雒邑成周也方六百里六六三十六方百里者三十六二都得百里者方千里也故詩云邦畿千里
  遷自序云卷十五十一頁六行
  一清按遷上落司馬二字
  宸居洛邑卷十五十一頁八行
  箋曰宸一本作定一清按宸居猶言皇居也改作定非
  祝良字石卿卷十五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按石卿黄省曾本作召卿後漢書順帝紀云祝良為九真太守章懐註曰良字邵卿長沙臨湘人又龎參𫝊章懐註引謝承書云祝良字召卿長沙人聰明博學有才幹以廉平見稱也
  因名司州焉卷十五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按因名上落後世二字全祖望校増
  招延與道士浮丘同逰□洛之浦卷十五十二頁一行
  一清按與字當移在道士之下
  西北流于劉聚卷十五十二頁十行
  一清按流下落注字
  又東偃師故縣南卷十五十二頁十五行
  一清按又東下落逕字
  重源又發側緱氏原卷十五十三頁一行
  一清按側字當移在緱氏原下
  控鶴斯阜卷十五十三頁三行
  一清按鶴孫濳校改鵠
  有司空宻陵光侯鄭廟碑卷十五十三頁十行
  一清按鄭下落袤字光當作元晉書校
  洛水又北陽渠水注之卷十五十三頁十五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水南謂之南鄩中水之南鄩卷十五十三頁十七行十八行
  一清按中水之南鄩五字重文宜衍
  世謂之温水泉卷十五十三頁二十行
  一清按水泉二字當倒互
  水側有重人穴卷十五十二頁二十行
  箋曰重一作童一清按當作僵渭水注有僵人穴亦其類也且道元引西征記而又自為之説朱氏豈不審耶
  洛水又東羅水注之卷十五十四頁九行
  一清按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出方山羅川卷十五十四頁十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出南浦陂卷十五十四頁十行
  一清按浦當作蒲上云蒲池水可證
  謂之長川羅卷十五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按川羅二字當互易河南郡志云長羅川在鞏縣西南
  白相澗水注之卷十五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白相孫濳校改白桐下同
  又北九山東谿水入焉卷十五十四頁十六行
  一清按東字衍文孫濳校
  昔宻有卜城者卷十五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按城孫濳校改成
  又西北逕潘岳子父墓前卷十五十五頁十四行
  一清按子父二字當倒互
  明樂泉注之卷十五十六頁二行
  一清按泉下落水字
  三泉並導卷十五十六頁二行
  一清按三當作五下云世謂之五道泉可證也
  又東北洞水發南谿石泉世亦名之為石泉也卷十五十六頁九行
  一清按洞水當作泂水下石泉下落水字
  世又名之曰鹽谷水卷十五十六頁十一行
  一清按鹽谷當作盤谷
  亦以為鞏東邑名也卷十五十六頁十二行
  一清按亦以上落服䖍二字黄省曾本校補
  洛水又東北流入于河卷十五十六頁十六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赤文篆字堯帝又循壇河洛卷十五十七頁三行
  一清按篆起周宣盖是緑字之誤循當作修路史校改
  什政之度卷十五十七頁五行
  一清按什當作七
  以授之卷十五十七頁六行
  一清按之下落堯字
  舜又習堯祀卷十五十七頁十行
  一清按祀當作禮下云習禮堯壇
  伊水篇
  伊水出南陽縣西蔓渠山卷十五十八頁一行
  一清按當作南陽魯陽縣元和郡縣志引此文作南陽魯縣盖亦脱陽字漢志南陽郡魯陽縣下云古魯縣續志云魯陽有魯山劉昭補註引前志曰古魯縣以相証春秋分記曰在夏為魯縣劉累遷于魯漢為魯陽是也說者謂地理志伊水出𢎞農盧氏熊耳山與水經何以有異不知南陽有三熊耳盧氏之外宜陽陜俱有之作水經者恐其混而無别乃據山經云蔓渠之山伊水出焉以立文又恐蔓渠之名不顯人或疑之故云南陽魯陽縣西也盧氏熊耳山在魯陽縣之西縣西北九十里有歇馬嶺道出盧氏惟舉此為名始無㳺移矣不然淮南子以為伊水出上魏山而括地志又有出巒山一名悶頓嶺元和志則有出鸞掌山之别此水經之所以精覈而取校古書之所以可貴也世本水經注乃云出南陽縣西試思兩漢南陽郡治宛隋人始廢南陽郡改宛縣曰南陽縣至今因之在漢魏六朝無有是名也以胡東樵吳任臣之好辨悉心研究禹貢錐指山海經補註皆不能指其缺失信乎讀書之難也
  水自熊耳東北卷十五十八頁四行
  一清按水上落伊字
  京相璠之著春秋地名亦云卷十五十九頁四行
  一清按之字衍文春秋下落土字
  水出新城縣之狼睾山之西南阜下卷十五十九頁十二行一清按下之字衍文
  東流狐山南卷十五十九頁十五行
  箋曰宋本作孤山一清按東流下落逕字
  即陸渾山者也卷十五十九頁十九行
  一清按山字衍文者當作都全祖望校
  縣西號畧池卷十五二十頁五行
  箋曰號當作虢一清按池當作地
  春秋所謂東盡于虢畧者也卷十五二十頁五行
  一清按于字衍文何焯校
  澗出侯谿卷十五二十頁六行
  一清按澗當作水出下黄省曾本有西北二字
  魯僖公二十二年春晉遷陸渾之戎于伊川卷十五二十頁九行一清按春當作秦左氏𫝊校
  祖澗東逝卷十五二十頁十一行
  一清按祖當作阻
  渚水上承陸渾縣東禪渚卷十五二十頁十二行
  一清按禪渚之渚當作陂
  郭景純注云一禪音暖卷十五二十頁十四行
  箋曰郭景純云禪音填一清按今道元引郭注云禪一音暖足正世本之誤一禪二字當倒互
  而長有賢徳卷十五二十一頁二行
  一清按而長二字當倒互
  北汶卷十五二十一頁十行
  箋曰孫云汶字疑誤一清按孫濳云當作北注
  北水出廣城西南西南逕楊志塢北卷十五二十一頁十三行一清按城當作成廣成下落澤字西南二字重文宜衍
  西流陸渾卷十五二十一頁十四行
  一清按西流下落逕字陸渾下落縣南二字孫濳校増
  河南十二縣簿曰卷十五二十一頁十五行
  一清按縣下落境字後同
  屈而逕楊塢南卷十五二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按當作楊志塢落志字
  伊水又逕西北當堦城西卷十五二十二頁一行
  一清按逕字當移在西北之下
  狂水出焉西南流卷十五二十二頁四行
  一清按西南流下落注于伊水四字山海經校補
  又南逕綸氏故城東卷十五二十二頁八行
  一清按綸氏下落縣字
  南流逕綸氏城西卷十五二十二頁九行
  一清按綸氏下落縣故二字
  水有二源卷十五二十二頁十行
  一清按二當作三下云故世有三交之名也可證
  並出山南流合舍卷十五二十二頁十一行
  箋曰宋本作並出山南合流衍一舍字一清按非也於文並出山南流合舍宋本之妄不待言
  葢記水之漲滅也卷十五二十四頁十四行
  一清按滅當作減
  石壁又有石銘云卷十五二十四頁十四行
  一清按石壁之石當作右
  欲食之卷十五二十五頁二行
  一清按食戰國䇿作貧
  今伊水卷十五二十五頁七行
  箋曰今當作合一清按今字不誤伊當作無
  漢書郊祀志曰卷十五二十五頁九行
  一清按漢書上落後字
  廣志曰卷十五二十五頁十四行
  箋曰謝云廣志以上疑有脱落一清按無缺文也盖其書體例如此不得以人魚事與上文義不屬疑之
  聲如小兒卷十五二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按小兒下爾雅釋魚註有嗁字史記正義同今補正
  形如鱧卷十五二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按鱧為鯪鱧也本草陶隠居云鯪鱧形似鱉而短小又似鯉魚有四足山海經曰蔓渠之山伊水出焉有獸焉其名曰馬腹其狀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嬰児是食人此與沔水注中廬疎水之水虎頗相類道元又以人魚釋之詳見下
  司馬遷謂之人魚卷十五二十五頁十六行
  箋曰山海經厭染之水出傅山之陽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魚不云伊水豈古今相沿并厭染之水名伊水乎一清按厭染之水見洛水注朱氏只知人魚字出厭染之水而不悟伊水亦有馬腹之文也
  𤄊水篇
  其水歴澤東南南卷十五二十六頁三行
  一清按下南字黄省曾本作流
  古舊亭之處也卷十五二十六頁三行
  一清按舊亭當作朁亭郡國志榖城𤄊水出劉昭補注引博物志曰出潛亭山漢志作朁亭師古曰朁音潛從水後人所加耳
  澗水篇
  山海經曰北流注于榖卷十五二十六頁十七行
  一清按九字衍文
  即周書所謂我卜澗水東言水者是也卷十五二十七頁二行箋曰御覽引此無言水二字一清按于文當作言是水者也孫潛校正
  東南流注于離山澗水也卷十五二十七頁十一行
  一清按離山二字衍文
  舊與榖水亂流流同南入于洛卷十五二十七頁十二行
  箋曰一作同流一清按全祖望曰流字重文宜衍
  今河南使水卷十五二十七頁十五行
  一清按使當作死即死榖也見榖水篇
  榖水篇
  漢景帝三年初徙萬戸為卷十六一頁十一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渑池縣下云景帝中二年初城徙萬家為縣初下落城字為下落縣字
  榖水處也卷十六一頁十三行
  一清按榖水下落出字孫濳校増
  耆喭曰卷十六一頁十五行
  一清按喭當作彦
  榖水又東逕土崤北卷十六一頁十九行
  箋曰孫云土字疑誤盖有東西二崤此或作西崤也一清按非也玉海云吕氏春秋九塞殽其一也左𫝊晉敗秦師于殽公羊𫝊云殽之嶔巖榖梁傳云殽巖崟之下春秋正義曰俗呼為土殽石殽其厄道在兩殽之間土字不誤
  所謂二崤也卷十六一頁二十行
  一清按二當作三胡渭云河水篇云河之右則崤水注之水出河南盤崤山東北流與石崤水合水出石崤山山有二陵南陵北陵也又云河水又東千崤之水注之水南導于千崤之山即所謂三崤山也史記正義亦曰殽三殽山也在洛州永寧縣西北二十八里北史崔宏𫝊云三崤地險人多冦刧指謂此也
  東西流注于榖卷十六二頁一行
  一清按西當作南
  又東逕于雍谷谿卷十六二頁六行
  一清按于字衍文
  晉水歴側卷十六二頁七行
  一清按晉當作崤
  榖水又逕白超壘南卷十六二頁十三行
  箋曰白超字誤俱當作白起一清按非也元和郡縣志云白超故城一名白超壘一名白超塢漢末黄巾賊起白超築此以自固周書魏𤣥𫝊除白超防主又隋韓擒虎嘗為白超防主見其碑文盖南北阻兵常為戌鎮據此則非秦之白起明矣
  故治宫所在卷十六二頁十七行
  一清按治宫當作冶官下水冶之冶亦誤作治
  山海經曰其中多碧卷十六三頁十六行
  一清按山海經曰四字重文宜衍碧下落緑字今校補
  自下通謂之澗水為榖水之兼稱焉卷十六三頁十八行
  一清按謂之之字羨文
  源出北縣卷十六四頁三行
  一清按北縣二字當倒互
  波水出于其隂卷十六四頁八行
  箋曰山海經作陂水一清按爾雅釋水云水自洛出為波今本山海經陂字乃𫝊刻之誤
  山海經曰卷十六四頁九行
  一清按四字重文宜衍
  出擅山卷十六四頁二十行
  一清按擅當作檀檀山見洛水注
  又東逕卷十六五頁七行
  一清按洛水注云枝瀆東北歴制鄉逕河南縣王城西又北入于榖又東逕下落河南王城西五字
  河南城西北卷十六五頁九行
  一清按河南下落王字
  十年定鼎卷十六五頁十六行
  一清按十當作卜
  大水并瀑卷十六七頁七行
  一清按名勝志引此文作迸瀑
  後張方入洛破千金堨公私賴之卷十六七頁十七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張方破堨何以反云公私賴之據晉書李矩傳補京師水碓皆涸永嘉初汝陰太守李矩汝南太守袁孚修之以利漕運二十七字
  北引渠卷十六八頁六行
  一清按北上落榖水二字全祖望校補
  晉惠帝造石渠於水上卷十六八頁七行
  一清按渠當作梁
  到三年三月十五日畢記卷十六八頁十一行
  一清按記當作訖下并紀之紀是記字
  又潘岳西征賦曰卷十六八頁十三行
  一清按又字衍文
  謂之金水卷十六八頁十五行
  一清按當作金谷水落谷字
  北有退門卷十六九頁十二行
  一清按退門當作䢰門
  函北連廡䕃墉北廣榭卷十六九頁十三行
  一清按函北當作西北連廡下落函字孫濳校正
  髙視常以避暑卷十六九頁十四行
  箋曰髙視字誤當作髙歡一清按非也何焯云道元生于孝昌二年不及神武時全祖望曰當作髙祖即後魏孝文帝也
  故向地也卷十六九頁十七行
  一清按地當作城
  永嘉亂卷十六九頁十七行
  一清按永嘉下落之字
  號曰洛陽壘卷十六九頁十七行
  一清按曰字衍文名勝志校
  江無復髣髴矣卷十六十頁九行
  箋曰謝云詳上文當作九江或作溪谷一清按何焯云江可該九不煩増改
  歴䟽圃中卷十六十頁十行
  一清按䟽亦作蔬二字通用
  以錙石為口卷十六十頁十一行
  一清按錙當作緇濕水注云是洛陽八風谷之緇石也盖黒石也
  又瑶華宫南卷十六十頁十二行
  一清按又下落逕字
  入為神居矣卷十六十頁二十行
  一清按入當作實
  池中有魏文帝九花樷卷十六十一頁一行
  箋曰九花樷當作九華殿洛陽宫殿簿有明光殿式乾殿九華殿蔬圃殿而魏志云青龍三年還洛陽復崇華殿改名九龍殿一清按非也程大昌演繁露云水逕洛陽天淵池中有魏文帝九華樓樓字亦誤據魏書黄初七年三月築九華臺今校正
  池南置魏文帝茅茨堂卷十六十一頁三行
  一清按置當作直
  而楨摳坐磨石不動卷十六十一頁十三行
  箋曰一作匡坐一清按摳坐摳衣而坐作徒磨石故其坐若此若匡坐則正坐也何以磨石
  此非劉楨也卷十六十一頁十三行
  箋曰也當作邪一清按閻若璩云唐韻正古也與邪通用晉書魏舒𫝊有主人婦夜産俄聞有車馬之音相問曰男也女也今注中多以邪為也
  陸機洛記卷十六十二頁十二行
  箋曰脱一陽字一清按記下又脱一曰字黄省曾本校
  今太倉西南地水名卷十六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地當作池
  杜預因其一證必是狄泉卷十六十二頁十六行
  一清按必是上落謂字狄泉當依篆文作翟泉
  不更層墉卷十六十三頁二行
  一清按層當作増
  北對芒阜卷十六十三頁九行
  箋曰當作邙阜即北邙也一清按北邙之邙亦作芒晉太安二年成都王頴自鄴舉兵内向帝軍于芒山以拒之是也下芒壟北芒並如字
  連嶺修垣卷十六十三頁九行
  一清按垣當作亘黄省曾本校
  屋南逕建春門卷十六十三頁十三行
  箋曰謝云宋本作屈而逕建春門一清按南字不誤盖榖水東出折而南流也
  橋之石柱銘云卷十六十三頁二十行
  一清按石當作右
  監椽卷十六十四頁七行
  一清按椽當作掾
  左北平卷十六十四頁七行
  一清按左當作右
  敗此而返卷十六十四頁九行
  一清按此當作北
  嵇叔夜為司馬昭所害處也卷十六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按嵇叔夜上名勝志引此文有亦字
  後張純堰洛而通漕洛中公私懐贍卷十六十四頁十八行一清按而御覽引此文作以懐全祖望校改穰
  故河南十二縣簿云卷十六十五頁四行
  一清按故字衍文縣下落境字
  右宫門也卷十六十五頁十四行
  一清按右當作古
  嘗無毁壊卷十六十五頁十七行
  一清按嘗全祖望校改曽
  猶象而魏之上加復思以易觀矣卷十六十七頁五行
  箋曰孫云此當作猶象魏之上而加復思以易觀矣一清按困學紀聞云楊植許由廟碣云堯而許之日而月之獨孤及仙掌銘云日而月之星而辰之同一句法楊慎曰唐文粹日而月之星而辰之本荘子尸而祝之社而稷之語然日月星辰語若出今人其不見笑也幾希是注象而魏之句本古法非誤文也
  渠水又枝分南逕出太尉司徒兩坊間卷十六十七頁十五行一清按逕出二字當倒互
  西國有爵離浮圖卷十六十八頁四行
  箋曰爵一作鬰一清按非也爵離寺見河水注引釋氏西域記
  惟祧廟别無卷十六十八頁十五行
  一清按别當作則
  元王東渡魏社代昌矣卷十六十八頁十八行
  箋曰王一作皇魏一作晉一清按非也道元生于拓跋朝是時魏都洛陽記此正以表晉衰魏興之兆安得云晉社代昌乎元王字亦不作皇例以稱劉裕為劉武王知之所謂島夷索虜南北競長也
  逕太倉南東出陽門卷十六十九頁十二行
  一清按方輿紀要雒陽城正東曰東中門魏晉以後曰東陽門東出二字當倒互
  榖水逕閶闔而南土山東卷十六十九頁十三行
  一清按逕當作自閶闔下落門字而南下落逕字黄省曾本校正
  以故門卯出卷十六十九頁十八行
  一清按卯當作邪
  是漢明帝夢見大人卷十六十九頁十九行
  一清按是孫濳校改昔
  華橋漢書曰卷十六二十頁九行
  一清按隋氏經籍志後漢書十七卷本九十七卷今殘缺晉少府卿華嶠撰
  榖水又南逕西門門卷十六二十一頁二行
  一清按方輿紀要其南一門曰廣陽門亦曰西陽門後魏主宏改曰西明門上門字誤當作明
  故津陽門也卷十六二十一頁四行
  一清按方輿紀要又西曰津門以洛水從此而入城魏晉以後曰津陽門
  漂落害者衆卷十六二十一頁五行
  一清按落字衍文何焯校
  津陽城門校卷十六二十一頁五行
  一清按校下落尉字何焯校補
  諫議大夫陳宜卷十六二十一頁六行
  一清按陳宜當作陳宣寰宇記引後漢書曰建武十年洛水泛漲諫議大夫陳宣云云是也
  北對南陽南宫卷十六二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按括地志洛陽故城内有南宫北宮南陽字誤當作洛陽
  故孝亷功曹卷十六二十二頁八行
  一清按故上落皆倫二字全祖望校補
  漢官曰卷十六二十二頁十三行
  箋曰漢官下宋本有一儀字一清按何焯云不當有儀字陳振孫書録解題曰漢官儀一卷後漢軍謀校尉汝南應劭仲逺撰按唐志有漢官五卷漢官儀十卷今惟存此一卷載三公官名及名姓州里而已其全書亡矣道元及見舊籍故宜無舛而猥云宋本此所以不免為閻百詩馮定逺所誚也
  遂堅傳之刻記年月日以名焉卷十六二十二頁十五行
  箋曰堅當作䜿一清按何焯云堅字不誤傳當作縛刻記上落因字以後漢書註文選註參校
  殷人之左學卷十六二十三頁一行
  一清按左學下落右學二字以禮記王制校補
  嘉平四年卷十六二十三頁五行
  一清按嘉平當作熹平
  光禄大夫彈卷十六二十三頁六行
  箋曰漢書光禄大夫馬日殫一清按後漢書蔡邕傳云光禄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殫朱氏所引何踈繆也
  蕪㑹劇者卷十六二十三頁十九行
  箋曰宋本作劇務一清按黄省曾本蕪作無言于劇務則無㑹也
  髙堂谿等卷十六二十四頁十六行
  一清按後漢書作堂谿典此文誤也
  陽嘉八年卷十六二十四頁十一行
  一清按閻若璩云陽嘉止四年八是元字之誤盖作畢即立碑也下九年亦當是元年
  存半毁幾卷十六二十四頁十六行
  箋曰當作存毁幾半一清按存半毁幾言所存者如此而毁者凡幾也朱氏以意妄改所未安矣
  逕清陽門東卷十六二十四頁十九行
  一清按清當作青
  為治軍所處卷十六二十五頁十三行十四行
  一清按治當作洛處當作乘名勝志引此文校正
  隠淪妄死卷十六二十五頁十七行
  箋曰宋本作忘死一清按非也妄死謂詐死耳字不誤
  竒制作卷十六二十六頁三行
  箋曰奇制作未詳玉海引此註無此三字一清按竒制作謂橋之制作甚竒即上制作甚佳之意豈可以玉海所引無之而遂疑之
  陽渠水又東流逕漢廣野君酈食其廟南卷十六二十六頁六行箋曰逕當作經一清按前後注文俱作逕此等實為辭費
  陽渠又東逕亳殷南卷十六二十六頁十二行
  一清按陽渠下落水字
  晉太康地理記並言四横死于是亭卷十六二十六頁十五行一清按晉太康下落記字地理記當作地道記兼引二書故曰並言也
  將曉出稅駕卷十六二十七頁三行
  一清按稅駕下黄省曾本有逆旅二字
  上有山陽王家墓卷十六二十七頁四行
  一清按上孫濳校改止
  甘水篇
  故世人目其所為甘棠焉卷十六二十七頁十五行
  一清按甘棠黄省曾本作甘掌如華掌鸞掌之類元和郡縣志河南府壽安縣下云漢宜陽縣地後魏分新安置甘掌縣是也
  夢汁而平卷十六二十七頁十八行
  箋曰孫云夢汁疑作廣濶一清按全祖望云先司空本是夷汙二字
  今河南河南縣有甘水卷十六二十八頁五行
  一清按河南縣下落西南二字郡國志河南尹河南縣有甘城劉昭補註曰杜預曰縣西南有甘泉即此水也
  漆水篇
  又東逕漆沮入于洛卷十六二十八頁十行
  箋曰克家云東逕史記作東過一清按尚書本作東過不獨史記也且道元注例用逕字以别于經文之過入于洛當從經文作入于河盖渭水至華隂入河而洛水則至華隂入渭今云渭入洛其舛甚矣朱氏顧遺其大而摘其細何也黄省曾本原作河
  踰梁上卷十六二十八頁十二行
  一清按上當作山
  自土漆沮卷十六二十八頁十三行
  一清按依經文當作沮漆
  岐川在杜陵埤卷十六二十八頁二十行
  箋曰孫云杜陵當作杜陽埤宋本作北一清按岐川字亦誤當作岐山見渭水注
  謂之柒渠卷十六二十九頁一行
  箋曰當作漆一清按古字通用不必改也
  漆水出漆縣西北岐山東入渭卷十六二十九頁二行
  一清按西北下落至字詩地理考引此文校増
  今說互出卷十六二十九頁四行
  箋曰舊本作牙一清按黄省曾本作㸦古文互字若作牙音其義垂
  滻水篇
  𣻐水篇
  縣以漢景帝二年置卷十六二十九頁十七行
  箋曰宋本以字下有溪名二字一清按于文不當有此二字漢書地理志左馮翊祋祤縣景帝二年置
  水出東北而西南逕銅官川卷十六二十九頁十八行
  一清按出下落縣字而字衍文孫濳校正
  西瓠口卷十六三十頁四行
  一清按西下落邸字史記河渠書校補
  渠竝北山卷十六三十頁五行
  一清按渠上史記河渠書漢書溝洫志皆有為字
  溉澤鹵卷十六三十頁八行
  一清按澤鹵下落之地二字史記河渠書校補
  河渠書曰鑿涇水自中山而
  一清按而當作西史記云鑿涇水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道元盖割裂引之
  南紀治谷水卷十六三十頁十六行
  箋曰紀當作絶一清按治當作冶方輿紀要云冶谷在涇陽縣西北五十餘里亦謂之谷口雲陽宫記曰冶谷去雲陽八十里山出鐵有冶鑄之利故因名有水曰冶谷水分渠十二是也
  渭此水也卷十六三十一頁七行
  箋曰一作此渭一清按非也渭當作謂
  俗謂是水為渠水也卷十六三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按渠水當作柒水
  其水又東北流注于洛水矣卷十六三十二頁二行
  一清按矣黄省曾本作也




  水經注箋刋誤卷六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