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永樂大典/卷006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六百二十四 永樂大典
卷之六百六十一
卷之六百六十二 

永樂大典卷之六百六十一一東

洪武正韻於容切。詩雝雝喈喈又和也詩雝雝在宫有來雝雝。周頌雝篇。包咸注論語作雍又澤也。詩于彼西雝又雝渠鳥名。又董送二韻許慎說

文雝雝也。从佳邕聲爾雅䳭鴒雝渠邢昺䟽釋曰䳭鴒一名雍渠水鳥也。郭云雀屬也飛則鳴行則摇。詩小雅云脊令在原陸機䟽云。大如鷃雀

長脚長尾尖喙背上青灰色腹下白頸下黑如連錢故杜陽人謂之連錢是也陸法言廣韻雝上同徐鍇通釋宛封反張有復古編雝从佳邕别作

雍噰嗈竝非戴侗六書故鷛鳥也。相如賦曰煩鶩庸渠郭璞曰庸渠作鳬灰色而鷄足一名章渠顔師古曰。即今水雞也。按郭氏所謂章渠今人謂

之章鷄雝庸聲相近實一物爾雅之說非也雝又作雝借為和鳴雝雝之雝雝雝雝雝别作嗈又爲肅雝雝睦雝容之雝詩云。雝雝在宫肅肅敬也雝雝和

也。詩人云鎬京辟雝。毛萇曰水旋丘如璧曰辟。雝𦥶駟曰。按譙周曰。成王作辟宫周器之銘多有曰王在雝上宫者辟雝蓋二宫名也古鼎銘又

曰惟初吉壬寅王在和宫。大夫始錫作彛又曰王在辟宫獻工錫章雝和也殆雝宫之異名與漢儒本因𡿷水而生璧𡿷之說。後之沿襲

者遂加广廱爲。其失滋甚矣李肩吾字通雝。从佳邕聲。釋行均龍龕手鑑雝於容反楊桓六書統影母雝統或从聲或从鳥熊忠韻會舉

要羽清音周伯琦六書正譌雝借爲鳴聲之和也别作雝雍噰嗈廱並非李銞存古正字雝雝本鳥名借爲雝和字俗作雍。非趙謙聲音文字通雝

鷄鳥名。作𪄉非。俗譌作痽亦非凡从之者皆然詩雝雝喈喈。亦借邕廱𣈆書。閨門邕穆。爾雅廱廱優優和也。九辯。雁廱廱而南游。作𡄸嗈非爾雅。

噰噰音聲和也。俗字借專訓咊書於變時雝。又雝奴寏轉。注見去聲韻會定正字切影弓影因煙雝。

並徐鉉篆韻並高勉齋學書韻總

並六隷書統 書並六書統

肅雝詩何彼穠矣篇。曷不肅雝。王姬之車注。肅敬。雝。和也周頌清廟篇肅雍顯相。 有瞽篇肅雝和鳴。禮記少儀鸞和之美肅肅雝

雝。正義曰。肅肅雝雝者鸞和聲之形狀肅肅然。雝雝然。肅肅是敬貌雝雝是和貌元王惲皇太后尊號玉册文隆孝敬於先朝。軫憂勤於内助宫

壼仰其規範。宗族化其肅雝。 和鸞雝雝詩蓼蕭篇。和鸞雝雝。注。和鸞皆鈴也在軾曰和在鏣曰鸞皆諸侯車馬之

雝雝在宫詩思齊篇雝雝在宫。注雝雝和之至也。雝雝喈喈詩卷阿篇。雝雝

喈喈。注。鳳凰鳴之和也。 于彼西雝詩周頌振鷺篇。振鷺于飛于彼西雝。注雝澤也。先儒曰。辟廱在西郊。故曰。西雝

客出以雝禮記仲尼燕居客出以雝。禮穎達曰。雝詩樂章名也言客出之時歌雝詩以送之歌雝

周禮春官。樂師及徹帥學士而歌雝。注有司徹而歌雝

詩周頌篇名 有來雝雝與公叶。篇内同。至止肅肅。相息亮

維辟公。天子穆穆。朱子集傳賦也。雝雝。和也肅肅。敬也。相。助祭也辟公諸侯也。穆穆。天

子之容也。 此武王祭文王之詩言諸侯之來皆和且敬以助我之祭事而天 子有穆穆之容也 薦廣牡。

予肆祀。叶養里反古雅哉皇考。叶音口 綏予孝

。叶奬履反 於。嘆辭也。廣牡。大牲也。肆。陳。假大也。皇考。文王也。綏。安也。孝子。武王自稱也 言此和敬之諸侯薦大牲以助我之祭事。而

大哉之文王。庶其享之。 以安我孝子之心也。宣哲維人{{雙行註文|。文武維后{{雙行註文|。燕及皇天

叶鐵因反克昌厥後。宣通哲。知燕安也。 此美文王之德。宣哲則盡人之道。文武則備君之德。故能安人以及于天。而克昌其

後嗣也。蘇氏曰。周人以諱事神。文王名昌。而此詩曰克昌厥後何也曰。周之所謂諱不以其名號之耳。不遂廢其文也。諱其名而廢其文者。周禮之

末失也。 綏我眉壽叶殖酉反介以繁祉既右烈考叶音亦右

文母。叶滿彼反右尊也。周禮所謂享右祭祀是也。烈考。猶皇考也。文母大姒也言文王昌厥後而安之以眉壽。助之以多福使我得

以右于烈考文母也。輔廣童子問諸侯之來也雝雝然而和其至也。肅肅就而敬此善於形客者也來而不和則有勉强不得已之心至而不散則

有急緩不敏事之意助祭之人則有諸侯之尊爲天子者則有穆穆之容。此又形容其一時在廟敕祭氣象如此於薦廣牡而下四年則言諸侯薦

廣牡以助祭事庶乎文王來享以安我孝子之心稱孝子者親親之辭也假哉皇考總宣哲維人以下四句綏手孝子總綏我眉壽以下四句宣哲

維人以下四句則言文王之德安于人而格于天所以能昌盛哉使嗣之人也。人為萬物之變維通與智。所以盡人之道文武之德所談者甚衆。故

曰備君之德堯之德廣運亦曰乃武乃文而已。人道立故天道成。是以能安人者則能燕及於天也。天之佑君者美大於予以賢子孫是以能熙及於

天則能昌我後嗣也綏我眉壽下四句則承上章而言所以綏我之實如此故我所以得享右乎烈考無文母也 胡一桂附録纂䟽愚按謂以文

母證之則烈考爲文王無疑此詩為武王祭文王之詩亦無疑矣。李氏曰。見集解曹氏見詩說許謙名物鈔雝 武王祭文王 傳 周禮太

祝注。右讀爲侑謂祭祀侑勸尸食而俸文音奉下同題下及徹。帥學士而歌徹樂師文云大師誤說者則廉成也盖徹祭下詳禮䟽恐當有器字

劉瑾通釋愚按諸侯之來者非一故以雝雝言其和其至止於廟中也。故以肅肅言其敬又按先儒於介字皆訓助。未傳於此章亦然而於他詩

皆訓天其義可至見也。朱子語録。王介甫曰。並見讀詩記輔氏曰並見童子問嚴氏曰。見詩録。曹氏曰。見詩就。李迂仲曰。見集解。春官。見名物鈔

胡庭芳曰見纂䟽。梁益旁通周人以諱事神。左氏莊公六年魯申繻白。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 君父之名君子雖不敢斥言然權卒哭

之後倉故諱所謂舍親盡之祖而諱新死者。故云以諱事神名者。生者之名終則諱之者人死曰終名終曰諱自高祖至父皆不敢斥言故云名終

將諱之。周人諱。殷人不諱。 享右祭祀周 禮春官大祝辨九橕以享右祭祀 右讀爲侑侑勸户食而拜也像與拜同九拜者一曰稽首拜頭至

地二曰頓首拜頭叩地三曰空首拜頭至手今謂之拜手四曰振動動音董謂以兩手相撃五曰言拜謂拜而后稽顙六曰㐫拜謂稽顙而后拜七

曰竒拜謂先屈一膝奇喜基八曰褒拜。褒音報。即今之再拜九曰肅拜但俯下手如今之揖也。毛萇傳鄭玄箋有來雝雝至相予肆祀 傳云。相。助

廣。大也。箋云。雝雝。和也。肅肅。敬也。有是來時。雝雝然。既至止而肅肅然者。乃助王禘祭百辟與諸侯也。天子是時則穆穆然於進大牡之牲。百辟與

諸侯。又助我陳祭祀之饌。言得天下之歡心。 假哉皇考至文武維后傳云。假。嘉也。箋云。宣。遍也嘉哉君考斥文王也。文王之德。乃安我孝子。謂

受命定其基業也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爲之君故。燕及皇天至介以繁祉 傳云燕。安也。繁多也。文王之德安及皇天謂降瑞應

無變異也。又能昌大其子孫。安助之以考壽與多福祿。 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傳云烈考武王也文母大妣也。箋云烈光也子孫所以得考壽與

多福者乃以見右助於光明之考與文德之母歸美焉孔穎達正義有來雝雝 毛以爲有是從彼本國而來其顔色雝雝然而柔和既至止於此

則容貌肅肅然而恭敬助祭事者維為國君之諸公於是時天子之容。則穆穆然而美言助祭者敬和祭者又美賓主各得其宜文指言助祭之事

於我天子薦進大牡之牡其時辟公助祭。陳其祭祀之饌言得天下之歡心。由太祖德及使之然可嘉美哉君考文王。其德被於後世。能安定我之

孝子故今爲天下所歸是可嘉也皇考遍使之有才智者維天下之人謂皇考行化教之令之。有智所以然者由以文德武功。維爲之君故也由皇

考能徧使民智故孝子得安皇考之德又能安及皇天使無三辰之災。而有徵祥之瑞以此爲天所祐。故能昌大其後之子孫。令長有天下以今褅

祭。則皇考又安祐我之孝子得年有秀眉之壽。光大孝子以繁多之福也。我孝子非徒爲皇考所福既見祐助於光明之考。亦見祐助於文德之母。

言武王大姒以皇考之故。亦祐助孝子也。 鄭唯辟爲卿士公謂諸侯。又以介爲助爲異。餘同。 傳相。助。廣大。 正義曰。釋詁云。相。助勴也俱訓爲

勴。是相得爲助。廣是寬博亦大之義。傳於烈文辟公皆斥諸侯無卿士之義。則此辟亦非卿士當謂國君諸公也故王肅云來助祭者維國君諸公

天子穆穆然以美德爲之王。 箋雝雝至歡心。 正義曰。雝雝和。肅肅敬樂記文也。和在色。敬在心。和敬。賢者之常因來至異文而分之耳。其實常

雝肅也。以序言禘故云助王禘祭孝子當慤而趨言穆穆者以孝子於祖父則爲子孫之容若非對神前則可爲穆穆也言於薦大牡之牲舉其祭

時所用楚茨所謂潔爾牛羊以往烝嘗。或剝或烹之類是助王陳祭祀之饌言其得天下之歡心。此言肆祀。箋以爲陳祭祀之饌牧誓云商王受昏

棄厥肆祀注云肆祀祭名者。以祭必肆之故言肆祀。尚書指其紂之所棄故知祭名。此言所助。是其爲肆。故不以爲祭名理亦相通也。 傳假嘉

正義曰。釋詁文。 箋宣遍至君故。 正義曰。宣遍釋言文釋詁云。皇君也。此太祖宜爲一代始王。故知嘉哉君考斥文王也閔予小子皇考與皇祖

相對。故知皇考爲武王此則下有烈考爲武王故知皇考爲文王考者。成德之名。可以通其父祖故也。祭法云。父曰考。祖父曰王考曾祖曰皇考。此

與閔子小子非曾祖亦云皇考者。以其散文取尊君之義故父祖皆得稱之。安我孝子言其享有天下。故知謂受命定其基業述皇考一人之德。而

言文武故知謂文德武功。即文王有聲所云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是文王有文有武也並舉文武者。文以教化。武以除暴。暴止教興故人皆有才智

也。菚繁多至福禄 正義曰昭二十八年。左傳曰惡直醜正寔繁有徒是繁爲衆之義故爲多也。天之監下作爲徵祥。今言皇考之德能安及皇

天。故知謂降瑞應也。以此福慶流及後昆故言文能昌大其子孫。子孫旣蒙其福。今祭而得禮故文王之神安我孝子以壽考子之以福禄。上言綏

子孝子。是皇考綏之。今立綏我眉壽。亦是皇考綏之以覆成上意也。傳烈考至大姒 正義曰。以太祖為文王皇考當之矣而别言烈考。故知爲武

王。即洛誥所云烈考武王弘朕恭一也。彼注以烈爲威此菚以烈爲光者。義得兩通故也。文母繼文言之雖大姒自有文德。亦因文王而稱之也此

非頌所主而言之者明時得祐之多故歸美馬陸德明釋文相維息亮反。助也注也辟公音壁君也注同於薦。鄭如字。王音鳥。假哉音暇嘉也徐古

雅反宣悊。音哲本亦作哲同宣遍。音遍下同才知音智克昌如字或云文王名此禘於文王之詩也周人以諱事神不應犯諱當音處亮及瑞應。應

對之應既右。音祐下同助也大姒音泰下同姒文王妃毛居正六經正誤注助之以考壽作助誤。助从且不从旦也。要義父祖皆得稱皇考見正義

蘇頴濱集傳其來也和。其至也敬。其助者公侯。其薦者天子也。故於其薦大牲也皆助陳其饌。言得天下之歡心也。大哉我皇文考文王之安我也。

其臣明哲。其君文武。故能安人以及於天天地神人莫不蒙享其利故能昌其後嗣。安之以眉壽助之以多福。然非獨文王之致也文母大姒之德

亦有以右我矣大禘之禮先王之臣有與祭者。故於是稱宣哲維人為李迂仲黄實夫集解李曰有來雝雝至止肅肅言其來也則雝雝而和。及其

至也則肅肅然而欽爲此詩者誰與乃助祭之諸侯也諸侯之所以助祭者。以天子則穆穆想夫在宗廟之中祭祀之時容止可觀也三家者以雝

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三家之祭。其祭宗廟。果有穆穆之天子乎果有助祭之諸侯乎雖歌此詩何足取哉三代之時其祭

祀也天子則穆穆諸侯則肅雝觀其容止。則其心可見矣。至於三家之祭則其心已懷僭竊之謀矣想其容止。亦無復三代之時則徒歌其詩何所

補哉。天子薦進大牡之牲而諸侯之助祭。則陳其祭祀之饌言其得四海之歡心如此大哉大祖也父謂之考祖亦謂之皇考綏其子孫使其臣則

明哲其君則文武其降福使君臣皆賢可謂至矣既使君臣皆賢則安及皇天無有變異焉故能昌大其後之子孫而安之以壽考則其福之降也

至矣盡矣不可復加矣后君也王氏以宣哲維人在王庭之人以文武維后謂繼世諸侯不如蘇氏以爲其君臣明哲文武然以爲其君臣明哲文

武蘇氏文以爲大禘之禮先王之臣有與祭者故於是稱宣哲維人要之大祖降福于子孫既及其君又及其臣以見降福無所不備不必以先王

之臣與祭爲說然其所以降福者非特先祖之刀先祖之配亦有力焉文母亦不必以爲文王配也陳少南云文母不必是太姒文母乃文德之母

也先儒則以皇考爲文王。烈考爲武王王氏則以皇考為武王烈考爲文王皆非也蓋所謂皇考烈考者皆指其祖也言皇考者。尊之之辭也言烈

考者美之之辭也孔氏之說則以爲若此祭文王則於禮當諱。而經云克昌厥後者則此詩自是四海之人歌頌之聲本非廟中之事故其不爲廟

諱。此言非也。使當時果祭文王則亦不爲諱雖周人以諱事神亦不如此也自三代已前人君皆稱其名如堯曰諮爾舜則是舜乃其名也而史之

書舜乃曰虞舜側徽盤庚亦其名也啇書之篇名乃曰盤庚則其不諱可知矣。自周已前未嘗諱至周之時則諱矣然周人如稱文王則不斥曰文

王曰昌如此而已書之所稱。惟有道魯孫發。但曰元孫某史官不敢斥其名故也若不專指其人。則雖紀其字亦爲無害如穆王名滿。而當時亦有

王孫滿襄王名鄭而當時亦有衛俟鄭魯武名敖。而後世之臣有公孫敖。觀此則知此詩言克昌厥後。噫嘻之詩言駿發爾私昌文王之名也發武

王之名也。皆未嘗諱也。孔子作春秋。如匡王名班。而春秋亦書曹伯班。簡王名夷。而春秋亦嘗書晉俟夷。吾皆未嘗爲之諱以此見此說非也。黄

曰唐陸淳嘗言禘者帝王立始祖之廟猶謂其未盡追逺尊先之義故文推尋其始祖所自出之帝而追祀之。祀於始祖之廟而遂以始祖爲配。然

則周人所謂禘太祖者豈非禘帝嚳乎鄭氏蘇黄門皆以太祖爲文王此徒見詩中有烈考文母之辭而不察其所以爲禘之義也。鄭氏謂禘大於

四時而小於祫。王肅馬融則謂祫小於禘予以爲馬融王肅之說爲當而鄭氏之說非也夫禮有郊有禘。有祫有時。天子兼是四者之祭。而諸侯有

祫無禘。有時無郊。春秋書有事於太廟者四時之祭也。大事于大廟者。祫祭也。魯以六月禘周公。必書禘者書其僭也。所謂魯之郊禘。周公其衰矣。

吾以是知諸侯之可以祫。不可以禘則禘之大於祫。豈不明哉。三家者以雝徹孔子以爲奚取於三家之堂。蓋傷之也雖然此詩言禘大祖。而特及

於皇考烈考文母之事何也。鄭氏蘇氏以此詩爲祀文王。其說固非李迂仲以爲父謂之考祖亦謂之考。陳少南亦以文母不必專言大姒此皆求

爲之說。而不可得故曲之辭也予以爲禘大祖而言烈考皇考文母之事者。猶言文武之功起於后稷也。文武之功及於後人如此而所以致文武

之功者。推所自來。盖基於帝嚳姜嫄之生后稷時也。此詩人不盡之意讀者試思之。放齏曹粹中詩說雝雝。則四方皆以和來而非出於勉强肅肅

則承事于廟者盡敬而無墮容。辟。君也。諸侯有君人之道而其爵莫尊於公。故謂之辟公猶天子謂之辟王也。諸侯來相祀事而天子以穆穆之容

臨之是以諸侯皆肅雝而無有夷禮者凡牲不用北廣壯則慱碩之謂也肆陳也。皇考謂武王猶閔子小子之稱皇考也烈考謂文王盖武王之烈

考也。文母。謂太姒武王之母也烈考文母。皆繫武王言之也宣則披露而無私。哲則知人而不惑。文則能附衆。武則能威敵。皇考所以安予孝子者厚

矣遺以宣哲之人。使承事于朝廷文遣以文武之君。使蕃屏于俟服是以能内外和樂。安及皇天也。天之安否。視民而已苟民不得其所天亦不安

其居。今燕及皇天。則隂陽和而風而時日月光而昱辰静。無錯行妄動之變矣。如是乃能昌大其後。福禄無窮。綏我以眉壽介我以繁祉也今成王

賴武王之德澤遭皇天之况施。所能舉此大禮。升右文王以及文母也。盖由尊尊以及親親此所謂自義率祖順而下之至於禰者也故禘太祖之

詩如此東萊吕氏讀詩記王氏曰穆穆敬和也。又曰廣牡碩大肥腯之謂也。朱氏曰。其來也和其至也敬。其助祭者公侯其主祭者天子也言諸侯

助祭薦大牡以相予之祀也。 王氏曰。皇考武王也 陳氏曰。孝子。自謂也。 王氏曰。烈考謂文王也。 禮不王不禘周所以王天下得行禘禮於

太祖者皆文王武王之功也故成王於禘之時推其得禘之由播之樂歌以告太祖曰大哉我皇考武王。綏予小子以已成之業。其君臣賢聖。再造

區夏所安者上及於皇天用能昌大於後居王位而行禘禮。而應壽祉之多是皆武王之力而文王大姒之所右助也。豈予小子所能致哉。文武雖

同建王業。而武王實得天下故歸功之言詳於武王。而卒章本之於文王大姒焉。閔予小子之頌曰。遭家不造嬛嬛在疚於乎皇考。永世克孝。故皇

考者武王之稱也烈考與文母相配而言故烈考者。文王之稱也。鄭氏曰並見鄭箋。見曰並見毛傳朱氏曰見朱傳。蘇氏曰見顔濱傳戴岷隱續吕

氏讀詩記雝序詩者。以爲禘太祖然考其詩詞始言皇考繼言烈考。殊不及太祖恐於義未然記論語皆言以雝徹則雝者徹祭之歌也與詩意始

合自相予肆祀以上。言助祭之臣與天子之主祭雍穆若此也自假哉皇考以下。由近而推之至於其祖也烈考不止言文王文母不止言大姒盖

緫言祖妣也假哉皇考綏我孝子使臣有明哲君有文武故上天安之既昌其後而身享壽祉。不惟皇考使然也烈考右之文母右之則祖妣皆然

矣慈湖楊簡詩傳諸儒紛紛異同謂烈考武王者。以武王宜稱烈。又洛誥曰烈考武王故也。然此文連文母則烈考爲稱文王文王之功業亦光烈

矣。若謂武王則文理殊不安烈考皇考皆文王也。特更辭爾毛詩序曰。禘太祖也。祭法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也鄭箋亦因之。謂皇考文王然武王

之時王季。大王。公叔。祖類亞圍高圍之廟猶在。則文王未爲太祖。此頌惟可言武王祀文王爾未可言太祖。孔䟽謂於禮當諱。而經曰克昌厥後。乃

四海歌頌之聲。非廟中之事。及採得之後。即爲經與。詩書不諱。故無嫌爾烝民云四方爰發亦此類然孔何以知詩文。於廟中則諱乎禮曰詩書不

諱臨文不諱此詩也文也禮不諱不可以後世多諱之俗意古者之亦然雝雝。和緩也肅肅。敬也相助也助祭也。辟公諸侯也穆穆不言也於歎美

也廣。大也。牡明非牝也故又曰騂牡曰玄牡曰白牡曰犉牡肆盛也假大也綏安也燕亦安也文王知人。所用皆宣力明哲之人後嗣賴以爲輔又

文王之爲后有文德足以深入人之心又有武功足以服人之心。道兼文武。故後王依賴以安。文王安民民安則皇天亦燕安天心不可見以人心

安之。人心即天心於是知燕及皇天。文王所遺有宣哲之人。又有文德武功之遺業其道燕及皇天故能昌其後。祭有嘏辭綏我眉壽。介助我以繁

多之福祉。皆嘏辭之所有也。王禮嘏辭。雖無見考。而少牢饋食禮。嘏辭有眉壽受祿之辭。此詩其武王受嘏之樂歌歟。右助也。不特蒙右於烈考亦

蒙右於文母。文母。太姒也。此句法與我將伊嘏文王同。謂蒙嘏於文王也嚴氏詩解陳少南太祖安我孝子之道。使世世在位者皆有明哲之才。爲

君者皆有文德武功。烈考指父。文母指母。不必言太姒也。本文同。詩緝毛曰見毛傳鄭曰見鄭箋孔曰見正義未曰見朱傳。東萊曰王氏曰並見請詩

記迂仲實夫並見某解放齋見詩說。華谷嚴詩緝辟公解見烈文穆穆解見文王 有從彼國而來雝雝然和既至於此肅肅然敬者是助祭

之君公諸侯也。是時天子之容穆穆然敬而和。於我薦進大牡牲之時。其辟公助我肆陳祭祀之饌。言得天下之歡心。以奉其先王也此由先王之

德使然。於是贊美大哉皇考文王。綏安予孝子以已成之業其臣宣通明哲。其君有文武之德。故能安人以及於天昌大其子孫而安祐於我。使得

秀眉之壽助以繁多之福也。此又見右助於光烈之考武王及見右助於有文德之母大姒故也。 古注以皇考爲文王。烈考爲武王朱氏從之王

氏以皇考爲武王烈考爲文王詩記從之李氏則以皇考烈考皆稱其祖。三說不同今考祭法父曰考。祖曰皇考。曾祖曰皇考。高祖曰顯考。此說天

子諸侯大夫廟制其實考者。祖父之通稱也。康誥云。丕顯考文王。酒誥云穆考文王。顯考穆考皆稱文王也洛誥既明稱烈考武王載見始見乎武

王廟。而言率見昭考則烈考昭考皆稱武王也。武王無競維烈。故稱烈考。猶商稱湯爲。烈祖文王當穆。故武王當昭也。唯皇考通稱文王武王。此詩

後稱烈考王爲。則皇考稱文王矣閔予小子言皇考能念皇祖訪落言皇考能紹文王之直道。則皇考又皆稱武王矣箋曰並見鄭箋傳曰並見

毛傳王氏曰見詩記朱曰見朱傳蘇曰並見類濱傳朱氏曰。蘇氏曰並見朱傳李氏曰見集解洛誥云見正義黄震日抄序以爲禘太祖於詩文無

之。於禮於論語。則徹祭之樂歌詩中烈考皇考或以爲文王或以爲武王。華谷考以祭法。考。乃祖父之通稱。右烈考之右晦庵亦以爲左右之右云

尊也按右注亦以爲右助之右。未知孰是。若雪山則曰右非尊也蓋先也。左静右動動者於用爲先。故漢右丞相先左丞相。然非古義也林岊講義

言有來雝雝而和。至止肅肅而敬者諸侯之助祭也。天子主祭而穆穆可見。王中心無爲。守至正之意。於乎美哉。薦此大牡以相予之陳祀。大牡碩

大肥腯之謂相祀而薦此。所謂得四海之歡心也。大哉皇考武王乎綏我孝子之心。其臣明哲。其君文武。燕安格于皇天。克昌其後綏我以眉壽助

我以繁祉。昌字陸音倡處亮反。故我得享王業居王位而行禘禮然推其所自來既得右助於烈考文王。亦得。右助於文母太姒也。禮不王不禘。成

王於禘之時推其所自於武王。以爲武王實得天下故詳於歸功而本之文王太姒焉詩傳纂注謝氏曰思齊曰雝雝在宫肅肅在廟清廟曰肅雝

顯相有瞽曰肅雝和鳴雝則有來雝雝。至止肅肅宗廟承大宗之時和與敬不可偏廢。有雝雝無肅肅。則温而不厲有肅肅無雝雝則恭而不安其

來也和。其至也敬。助祭之公侯當如是也。 周人以諱事神春秋襄公四年陳侯午卒胡氏傳曰午者襄公名也。孔子作春秋在哀公之世襄公哀

公之皇考也曷不諱乎古者死無謚不以名爲諱周人以謚易名於是乎有諱禮故孟子曰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然禮律所載則有不

諱者夫子兼帝王之道參文質之中。而作春秋以法萬世如公薨不地滅國書取出奔稱遜之類所以放其文也莊公名同而書同盟僖公名申而

書戊申定公名宋而書宋人之類所以從其質也後世不明此義則有以諱易人之名者又有以諱人之姓者詩書則諱臨文則諱嫌名則諱二名

則偏諱愚者違禮以爲孝謟者獻佞以爲忠忌諱繁名實亂而春秋之法不行矣嚴氏曰並見詩輯李氏曰見集觧桓六年見旁通朱善詩經解頤

來而雝雝至而肅肅此諸侯助祭之容也薦其廣牡相其肆祀此諸侯助祭之職也相維辟公天子穆穆謂諸侯助祭而天子得遂其深逺之容也。

假哉皇考綏予孝子謂諸侯助祭而皇考有以安我孝子之心也莫强於人也而文王之宣通哲知則有以盡人之道莫顯於德也而文王之允文

允武則有以備君之德其道德之效下有以安乎人上有以及乎天逺有以昌厥後則文王之所被者廣矣故能安我以眉壽介我以繁祉使我得

以享右乎烈考文母愈乆而不朁用節綏乎孝子之實也即克昌厥後之實也劉玉汝詩纘緒有起辭也下有所指如有瞽有客本句即見。有駜次

句見此至第三句方見文法也其稱天子豈以先祖既享祭祖將徹爲徹者之言歟又豈武王始有天下故爲諸侯助祭者而言歟竊謂上言辟公

則下言天子措辭當然又前段未祭以前則稱天子後段既祭乃稱孝子與又此詩先述諸侯次說天子先說助祭次言已祭然後稱頌祖德既以

錫福終之。而又言奉祭。大抵此詩皆倒說又是一體豈以徹自下始而義亦有取於此歟。此篇見爲武王祭文王者以言天子言皇考文母也。見其

爲徹者。以周禮論語證之而甚明也。詳詩之意所言。爲助祭受釐以後事其爲徹時所歌亦可見。然祭將畢矣。俎將徹矣。而君臣猶同其敬。既受福

矣。而猶有親愛不已奉承無窮之意焉。當此之時。安有既灌以往不是觀之患哉李公凱句解有來雝雝成王舉禘祖之禮而諸侯之以職未祭者

雝雝乎其和至止肅肅至止於廟也。肅肅乎其敬。相維辟公。助其祭者辟公諸侯也天子穆穆主其祭者。穆穆天子也。於薦廣牡。其薦進是慱碩肥

腯之牡牛也相予肆祀。辟公實助我以肆陳其禮假哉皇考。成王於是惟原得禘之由檣之樂歌以告太祖曰大哉我皇考武王綏予孝子安我孝

子以已成之業宣哲維人又用宣通智哲之人以輔之於内文武維后文德武功之諸侯以輔之於外燕及皇天。其燕安之效上及于天。克昌厥後。

故能昌大其後代今得以居王位行禘禮綏我眉壽。上天享之。而安我以眉壽之福介以繁祉介我以繁多之祉既右烈考非惟使我獲右於文王

亦右文母。亦又獲右於文武是皆武王之力盡予小子所能致哉謝升孫詩義斷法有來雝雝止天子穆穆諸侯之助祭者其來雝雝其至肅肅。

其助我祀事者咸備如此則天子得以泰然無事惟見其有穆穆深逺之容如此天子粹然於其上其下能盡助祭之禮故也 助祭者無間於和

敬之羙而主祭者。得遂其深逺之容蓋祀事有資於諸侯之助祭也然助祭者不能以皆敬且和則主祭者亦豈能以自安而遂其容哉。 有來雝

雝止綏予孝子 此言祭祀之時上下一於和敬。而後前聖降監乎此。若上下無和敬之意。諸侯雖薦牡以助祀。而大哉皇考庶其享之以安我孝

子之心。大抵前聖之降監本未陽致。後王所用致其享者。亦惟君臣同一和敬之意豈徒在於物耶。君臣奉祭而和敬之意同有以達於外。故諸侯

助祭。而感通之效庶有以安乎君。凡人之於祭祀。未有不勉强於始而怠惰於終者。周人之祀文王也。廢徹不迓之時。而肅雝穆穆之意。猶且形於

歌咏焉。則其上下恊一者。又將始終如一矣自是而祭祀之禮每用以徹。所以示訓也。後世乃用於三家之堂。亦可嘆也。此意結尾要發得出。諸

侯盡和敬之美而人君有深逺之容故其奉禮以祭也。前王有以安乎後嗣矣。彭士奇詩義主意有來雝雝止天子穆穆 古者君臣之盡善盖於

奉祭之際見之何也祭所以一人心也。故觀人之道莫大於祭助祭者惟諸侯。既有和敬之心。主祭者惟天子又有深逺之象。君盡君道臣盡臣道。

豈不足以見古者祭祀之盛哉。 相維辟公止相予肆祀祭者國之大事一人主敬於其上。則群臣效職於其下矣 有來雝雝至止肅肅相維

辟公。諸侯之助祭。要當盡和敬之心也爲人臣者。固患乎有矯亢之跡之又患乎有怠忽之萌故來而雝雝和可知也。至而肅肅敬可知也。和而且

敬。斯其爲助祭之諸候乎。 於薦廣牡止綏予孝子 諸侯有以助吾祀先之心則前人有以安吾後人之心矣。 宣哲維人止克昌厥後。 聖人

道大而德備則天與後人皆被其福矣。天之高也後人之逺也豈能外於聖人之道德哉。惟能宣哲以盡人道。文武以備君德。則安人以及皇天又

且克昌於其後。道德之功大矣哉。 宣哲維人文武維后。 聖人之所以爲聖者。要非一端之所能盡也。有人之道焉有君之德焉所謂人道者要

必有以建彛倫之常。所謂君德者要必有以得統臨之要。故人道非明智不能盡。而君道非文武不足盡。文王者人道君道之兼盡。其斯所以爲聖

乎。綏我眉壽止亦右文母。 前王能乆其錫福之功。後王能盡其奉先之孝要亦各盡其道而已矣先王之愛其子則以眉壽繁祉而錫。予之。後

王之念其前。則合烈祖父母而尊禮之。一代有道之長。豈非先聖後聖各盡其道於錫福奉祭之間乎 綏我眉壽介以繁祉。 聖人之所以安其

後嗣者不特安之以壽之長而且助之以福之盛林泉生詩義矜式有來雝雝止綏予孝子。 諸侯盡誠以助祭而人君著其容儀之美故諸侯奉

物而助祭。而前人慰乎感慕之情。夫君臣之德容並著則父子之孝感潜孚矣。是知助祭惟在乎誠而非徒在於物也中間就天子與孝子上點掇

意。以君臣之分言之則曰天子。以父子之分言之則曰孝子武王尊爲天子而有以得諸侯助祭之誠。親爲孝子。而有以致先王享祭之應。有來

雝雝止克昌厥後 君臣之德容並著。故祀禮感乎前王者其孝深前王之道德兼全故治效格乎上天者其慶逺 聖人道隆德盛。既有以統和

天人而垂裕後昆矣是宜後王能合萬國之歡心以祝其先王而無愧乎爲子之責也。 諸侯盡其和敬以助祭。而天子有穆穆之容則君臣之禮

著矣。和敬之諸侯奉牲以薦而文王享之有以安孝子之心則父子之感深矣。一時之盛何如哉要知皆文王昌厥後之致也文王之道德敷於人

而通乎天後嗣之昌大王何容心焉 一詩之中獨此一節專美文王之德祭祀之由興正在於此 宣哲維人止亦右文母 前王道德全而治

效足以啓裕後之休故後王福壽全而祀事足以嚴尊親之禮。夫後王尊親之嚴。由於前王錫福之盛要知前王道德格天之效乃啓佑我後人之

本也。綏我眉壽以下。即昌厥後之實。雝一章十六句朱子集傳周禮大師。及徹。帥學士而歌徹。說者。以爲即此詩。論

語亦曰以雝徹然則此蓋徹祭所歌而亦名爲徹也。輔廣童子問。先生據周禮論語定此詩爲徹祭所歌據詩辭定爲武王祭文王之詩當矣。又以

論語三家以雝徹例之。則知後或通用於他廟者可知也。劉瑾通釋鄭氏曰。學士。國子也。徹者。歌雝。朱子曰徹。祭畢而收其租也。天子宗廟之祭

則歌雝以徹。   

洪武正韻於容切。水名爾雅。水自河出爲灉。亦作澭。㴩周禮作維。又送韻。許慎說文雝河灉水在宋。从水雝聲徐鍇通釋按尚書雷夏既澤。灉入于

同。言灉入于雷澤也。又按漢書。雷澤在今濟陰城陽西北。宛封反。爾雅郭璞注書云。灉沮會同。邢昺䟽釋曰。禺貢兖州云雷夏既澤。灉沮會同。孔安

國云。雷夏澤名灉沮二水會同此澤引之證水自河出。别名爲灉也。雝反入。注。即河水决出復還入者河之有灉猶江之有沱。䟽釋曰。反。復也。謂河

水决出而復入河者名灉。即下云水自河出爲灉是也。顧野王玉篇灉紆用切。水自河出。又音雝㴩。澭。並同上。張參五經文字澤名。丁度集韻或作

澭司馬光類篇澭又委勇。切。水聚。婁機廣干禄字音雍。又於用切皆水名。楊桓六書統影母灉。統聲。灉。隷省澭省熊忠韻會舉要羽清音。職方氏。兖

州其浸盧維。趙謙聲音文字通河灉水在宋出曹州。古通借雝俗譌用維。周禮職方氏。兖州其浸盧維。注。當讀作雷雝不敢改也。釋文。盧音雷。維於

恭切。以為維字有雝音則非也。作灉非。雙篆音見去聲。韻會定正字切影弓影因煙灉。 書 集韻見杜从古集篆古文韻海

徐鉉篆韻六書隷統書沈子琚碑見漢隷字源灉澭並六書統

鮮于樞草書集韻   

洪武正韻於容切周禮職方氏兖州其浸盧維釋文盧音雷維於恭切。又微送二韻。


永樂大典卷之六百六十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