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卷035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三千五百十八 永樂大典
卷之三千五百十九
卷之三千五百二十五 

永樂大典卷之三千五百十九 九眞

兩漢端門𣈆書天文志。太㣲三光之庭。南四星執法。中端門。左右掖門。後旁一星將位。注端門。太㣲正南。漢書襄楷

上䟽曰。去歲五月熒惑入太㣲。犯帝坐。出端門。不軌常道。今年歲星又守太㣲。逆行至掖門。逺切執法。注云天官書曰。太㣲南四星中爲端門。軌

猶依也。又曰。端門左右星爲掖門太㣲南四星爲執法切。謂迫近也。 百官志。桓帝元嘉二年大將軍冀朝到端門若龍門謁者將引。 禮儀志。冬

夏至太史令八能士坐于端門左塾。左雄傳。孝廉先詣公府。副之端門。練其虛實。馬融傳。召詣對策於北宫端門。 又洛陽宫有南端門東漢會要

南端門。闈門也。南方正門。東京賦。啓南端之特闈。立應門之將將是也。雍録備對凡宫中之正門皆可名端門。文帝初入未央宫。有謁者持戟端門。

師古曰。殿之正門也。西京賦。立金人於端闈。注。端闈。正門也。黄圖曰。秦營宫室。端門四達。昌邑王傳。鼠舞端門。師古曰。正門也。則是殿之四面。凡其

正出之門。皆可名爲端門也。玉海周禮。大僕大寢門外。注。内朝之中。如今宫殿端門下。洛陽宫舍記洛陽有端門。薛綜曰。端門。南方正門。

𣈆書天文志。太㣲南四星執法中端門。左右掖門。漢書吕后紀。劉章從勃請卒千人入未央宫掖門。注。非正門而在兩旁。若人之臂掖。應

邵云。言在司馬門之旁掖也。 百官志。北宫朱雀司馬主南掖門。員吏四人。衛士百二十四人 又楊惲傳。高昌侯車奔入北掖門。又成帝紀。建

始三年七月虒上小女陳持弓聞大水至走入横城門闌。入尚方掖門。應邵曰。掖門者。正門之旁小門也如淳曰。横音光。三轉黄團。北面西頭第一

門。兩漢慱聞服䖍曰。掖門者。正門之旁小門也。雍録備對御覧曰。出禁省爲殿門外。出大道爲掖門。則不特夾立正門之旁乃爲掖門。雖殿門外他

出之門皆可名爲掖門也漢薛宣傳宣子况令楊明遮斫申咸於宫門外。廷尉直議曰。本爭私變。雖於掖門外傷咸與凡鬬無吳。此則殿外有門可

出通衢者。皆名掖門之證也。洛陽志洛陽有南掖。北掖。東掖西掖。左掖右掖。虎賁掖門。漢宫記上西門一水。目千秋門南流。徑神虎門下。東對雲龍

門。又南徑通門掖門。司馬門史記注。裴𩢱曰凡言司馬門者。在宫經之内。兵衛所在。四面皆有司馬主武事。故謂宫之外門

爲司馬門也。索隱曰。按天子門有兵欄曰司馬門。丹陽記司馬門之名起漢世。按列女傳。鍾離春詣齊司馬門史記又云。司馬欣請事咸。留司門三

𣈆。是則名起載國。非獨漢也。吳越春秋句踐歸圖傳。范蠡曰。天地卒號以著其實名東武起游臺其上。東南爲司馬門。立增樓。增與層同。冠其山巔。

以爲靈臺。至秦亦有之。賈誼新書天子宫門曰司馬門。雍録備對宫門四面皆有司馬門。自入司馬門則爲禁中。西漢書百官表。有公車司馬令丞

屬衛尉。注。師古曰漢官儀云。公車司馬掌殿司馬門。夜徼宫中天下上書及闕下凡徵召皆總領之。今秩六百石。聘賢才。達章奏。張釋之衛林等事

見官制。紀。高帝七年二月。簫何造未央宫主東闕北闕。注。未央宫殿雖南靣。而上書奏事謁見之徒。皆詣北闕公車司馬門在焉。用禮。宫正幾其出

入。鄭司晨注。若今時無引籍不得入宫。司馬殿門。疏。漢宫殿門。每門皆使司馬一人守門。比千石。皆號司馬殿門。東方朔傳。武帝爲竇太主置酒

宣室。使引内董偃。朔辟戟而前曰。董偃有斬罪三。安得入乎。上黜然不應良乆曰吾業以設。飲後而改之。朔曰不可。夫宣室者。先帝之正處也。非法

慶之政不得入焉。故淫亂之漸。其變爲篡。是以埾刁爲淫而易才作患。慶又死而魯國全。誅管蔡而周室安。上有詔止。更置酒北宫。引董君從東司

馬門。後更名東交門。張釋之傳。釋之爲公車令。太子與梁王共車入朝。不下司馬門。如淳曰。宫衛今諸出入殿門公車司馬門。乘軺傳者皆下。不

如令。罰金四兩於是釋之追止太子梁王無得入殿門遂劾不下公門不敬。奏之薄太后。文帝免冠謝曰。教兒子不謹。薄太后乃使使承詔赦太子

梁王。然後得入成帝紀。永始元年。七月詔曰。朕執德不固。謀不盡下。過聽將作大匠萬年言昌陵三年可成作治五年。中陵司馬殿門内尚未加

功。如淳曰。陵中有司馬殿門。如生時制也。臣瓚曰。天子之藏壙中無司馬殿門也。此謂陵上寢殿及司馬門也。時皆未作之。故曰尚未加功。師古曰

中陵。陵中正寢也。司馬殿門内。瓚說是也。又綏和二年。八月庚申。鄭通里男子王襄衣絳衣小冠帶劒入北司馬門。殿東門。師古曰。入北司馬門

又入殿之東門也。成帝永始四年未央宫東司馬門災。漢書王莽傳。莽改公車司馬門曰王路四門。郭祚作祚遷尚書右僕射。故事令僕中丞

騶唱而入宫門。至於爲道。及祚爲僕射。以爲非盡敬之宜。言於世宗。帝納之。詔御在太極。唱至公車門。御在朝堂。唱至司馬門。騶唱不入宫。自此始

也。漢宫殿名洛陽有司馬門。東漢書宗室傳。趙惠王乾居父喪。白衣出司馬門。坐削中丘縣。注。諸侯王宫門有丘衛。亦爲司馬門。楊雄校獵賦虎路

三嵏以爲司馬。國經百里而爲殿門注應劭曰。外門爲司馬門。殿門在内也。公車門三輔黄圖未央長樂甘泉宫四面皆

有公車。公車主受章䟽之所。後漢書注。公車門名。公車所在。因以名焉。史記東方朔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千奏牘。公車令兩人共持舉其書西漢書

杜延年傳。田千秋召中二千石博士會公車門議問法 朱買臣詣闕上書。乆之報。待詔公車。又東郭先生待詔公車隽疑暴勝之薦詣公車

拜青州刺史。後爲京兆尹。始元五年有男子詣北闕自謂衛太子。公車以聞。疑叱從吏收縛注。師古曰公車主受章奏者丙吉爲丞相。馭吏嘗

出。見驛吏持白囊邊郡發奔命書。馭吏至公車刺取劉向云章交公車。咸帝建始三年十二月。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詣公車 永始

二年。舉淳樸行義詣公車。 谷永建始三年舉直言對策待詔公車 哀帝詔舉明兵法有大慮各一人將軍二人詣公車。 孔光元壽元年正月。

召詣公車問日食事。又元始元年日食。譙玄詣公車對策拜議郎。 平帝元始二年秋。舉勇武有節明兵法。郡一人詣公車。公孫弘子度。爲山

陽太守。詔召鉅野令史成詣公車。不遣。坐論爲城旦。元始中。詔召公孫弘子孫爲後者詣公車。 師丹召詣公車 西域傳。武帝詔曰。公車方士以

爲吉。 五行志。有公車大誰卒注。主門非常之人。因以名官。有大誰長。石顯譜張猛令自毅公車。東漢書光武建武七年。四月壬午。舉賢良方正遣

詣公車。 章帝建初五年。二月庚辰朔。舉直言極諫。遣詣公車。 和帝永元六年。三月丙寅。舉賢良直言遣詣公車 靈帝中平元年。三月壬子。詔

舉列將子。及史氏有明戰陣之畧者詣公車 列傳。趙意。光武引見賜鞍馬。待詔公車 魯恭舉直言待詔公車。拜中牟令。 尹敏建武二年。待詔

公車。拜郎中。 第五倫爲會稽太守永平五年。坐法。吏民上書守關。是時顯宗方按梁松事。亦多爲松訟者帝詔公車諸爲梁氏及會稽太守上書

者。勿復受。 樊准上䟽曰。宜下明詔如趙孝承宫者。召詣公車。 承宫。永平中拜博士。淳于恭。肅宗除議郎。崔實桓帝初對策。馬融。舉淳樸對策。皆

詣公車。楊秉賜彪黄瓊。楊厚。荀爽左雄張衡。李充杜根。皇甫規。鄭均。戴封。周勰。橋玄。汝郁。侯瑾等。皆公車召安帝臨政之初。公車禮聘馮良周燮

等。 鄭玄公車再召。 薛包。建光中种岱。桓帝時公車特召。 董扶。公車三召。 毛義。明帝時。鄭太靈帝時公車召不就。王符愛日篇明帝時。公車

以反支日不受章奏。帝曰。民廢農桑。逺來詣闕。而復拘以禁忌豈爲政之意乎。遂蠲其制。 丁鴻禀食公車。 寒朗。永初二年薦爲博士。召詣公車。

郎顗陽嘉二年正月。公車召。乃詣闕拜章。書奏。帝復使對尚書條便冝七事。蘇不韋。召詣公車。樊英。建光元年。詔公車賜策書召英等六人。

唯郎宗楊倫到洛陽。永建四年三月。爲英設壇。帝令公車令導尚書奉引。賜几杖。待以師傳禮。郎宗詣公車對策。陳災異。餘見司馬門。

馬門西漢書公孫弘傳。弘應賢良文學詔。時對策者百餘人。天子擢弘對爲第一。拜爲博士待詔金馬門。注如淳曰武帝時相馬者

東門京作銅馬法獻之。立馬於魯班門外。更名魯班門爲金馬門。 東方朔傳臣言可用幸異其禮。不可用。罷之。無令但索長安未。上大笑因使待

詔金馬門。稍得親近。 霍光傳。出昌邑群臣。置金馬門外。藝文志。有待詔金馬聊蒼三篇。注。趙人。武帝時。師古曰。嚴助傳作㬔蒼。而此志作聊。未

知孰是。三輔黄圖金馬門。宦者署在未央宫。武帝得大宛馬以銅鑄象立於署門。因以爲名。東方朔。主父偃嚴安。徐樂。皆待詔金馬門即此史記滑

稽傳金馬門者。宦署門也。門旁有銅馬。故謂之金馬門。又東方朔行殿中郎謂之曰。人皆以先生爲狂。朔曰。如朔等。所謂避世於朝廷聞者也。古之

人乃避世於深山中。時坐席中。酒酣據地歌曰。陸沉於俗。避世金馬門。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文選兩都賦序。武宣之世

乃崇禮官考文章。内設金馬石渠之署。外異樂府協律之事。注。金馬門宦者署。漢時有賢良。并待詔於此。 又金閨諸彦。蘭臺群英。注。金閨。金馬門

也。華嶠書明帝至長安。取飛廉并銅馬。置上西門平樂觀。故張平子東京賦曰。平樂都場。天馬半漢陸機洛陽記金馬門外聚群賢。銅駝陌上集少

年。高似孫緯略公孫弘徵賢良文學。擢對第一。拜博士。待詔金馬門。買捐之上䟽言得失待詔金馬門東方朔。主父偃嚴安。徐樂皆待詔金馬門宣

帝時。脩武帝故事講論六藝群書。博盡奇異之好。徵能爲楚辭。被公召見誦讀。益召高才劉向。張子僑華龍。柳褒待詔金馬門元帝時。鄭用上䟽言

許史子弟章視周堪。堪白令待詔金馬門。馮商。長安人。成帝時。以能屬文。待詔金馬門。高氏緯略曰。待詔金馬門。漢盛選也。以漢之乆。而膺此選者

僅若此耳。殊不輕畀也。李白詩。晨趨紫禁中。夕待金馬詔。劉禹錫詩。籍通金馬門。身在銅馳陌。李端詩。漢主金門正召才。馬卿多病自遲回。鄭谷詩。

貴爲金馬客。雅稱水郎曹。班圖 西都賦。又有承明金馬著作之庭。大雅宏達。於兹爲群啓發篇章。校理秘文。又有蘭臺金馬。遽宿迭居。楊雄傳歷

金門。上玉堂。應劭曰。金門。金馬門也。 又公孫創業於金馬。 玉堂云。日靜魯班門。風輕董賢館。三場文選元陳植金馬門賦。序曰。按漢書注。未央

宫四門。金馬門其一也。漢武帝得大宛馬。鑄像立魯班門。因改金馬或曰。東門京作相馬法所鑄也。公孫弘待詔金馬門。在建元二年代宛之事乃

在元狩之後。非由宛馬明矣。然愚意武帝好馬。安知非得宛馬而使京鑄之耶。馬史好奇。又安知其不追書之耶。乃本得大宛馬作金馬門賦其辭

日。玉關浩兮凱歌。昆明澹兮息波宛駒踏月以西入。金馬倚空而嵯峨繄武皇之銳志奮㧞山而誓河。懷汗血於萬里涉滇溟而揮戈偉牛毛之神

異。鼓天韛之至和。煉棠谿之精粹。範鳳翼而摩挲於是東門京技獻其奇巧。魯般門名易其傳訛。此金馬爲待詔之署。所以名千載而不磨也歟。想

夫是門也。未央蟬聯。輅軨旁午。鰲脊摩空。璇題刷霧。通羲娥之徃還儼鳳鸞之軒翥。聲牙撑拄兀閶闔之中天洞豁唅呀。闢昆嵛乎太古。忽金馬之

當前。蹇躊躇而若顧磨瞳射影於銅鋪鑄鬛浮光於瓊户天開曉闢驚榮水之出圖。月殿夜輝。與銅仙而共語獸環摇壓轡之玲瓏魚鑰振連錢之

絡組。爾其馴儀丹陛駐采黄扉匪㗸杯之獻舞。兀立仗而不嘶夭矯九重之龍出。晶熒兩觀之翬飛。至若虎柝嚴宵。鷄籌報曉。朝劒迎花。春旗拂桞。

亂錦韉之銀鞍恍瑶池之觴酒。羌仿髴乎殿後之鞭。非迫旋乎左驂之掉。通𢪆詣之嚴凝。冠天梁之焜耀。宜未擅禁籞之清華。爲諸賢之待詔。若乃

禁扄靖宻。列署岧嶢。八駿戒馭。群龍滿朝瞻翠華於雙闕。遺鸞韻於九宵。偑繽紛兮𤧚瑀。冠葳蕤兮蟬貂。袖天香之馥郁。隨雲駕之飄颻。爾乃縉紳

俊彦。曰從曰倍公孫大庭之對。相如詞賦之材。主父嚴徐之雄辯雜以曼倩之詼諧或朝奏而暮召或徒步而鼎台。朝夕乎論思之獻。揄揚乎盛德

之培。雖望之與更生。亦相繼於後來咸展騁乎長途之驥。而下視乎伏櫪之駘。吁。不榮矣哉。然而武皇好賢。固形於跅弛之思與泛駕之諭。而多欲

之害。不免誇於天馬之歌。與裊裘之鑄。雖麒麟天祿。盛著於圖書之府。而射熊屬玉。乃見於列宇之數不其欲賢之入而閉之門。冀士之至而塞之

路耶。矧驥德之良。不尚於天人三策之老而繞指之柔。徒取於曲學阿世之儔。則吾於助也數子。其又何尤也。昔駿骨之市。燕昭有金臺之崇。千里

之郤。文帝惜露臺之費。且范蠡之金。尚夫報功之誠。子期之金。亦嘆知音之意。而世方慕乎漢世待詔之跡榮。羡夫漢世金馬之名美也。然金磾之

選。有睹於黄門之牧。驃騎之舉。有得於馬前之與。則武皇金馬之署。詎可以過非。而待詔之選。又可以厚誣也哉。嗚呼。建章霧沉未央烟滅。露盤荒

凉。銅駝荆棘。石龍鱗甲。飛動於劫灰之塹。而茂陵石焉。盛慨於秋風之客。於是時也。吾意天馬之在人間。不爲龍劒之遁深淵。則飛入乎天門之空

碧。安得起相如之輩。挾東方之徒。而相與訪金馬之遺跡也哉。 又鄒選賦云。太白之精。房宿之莫。光芒相射。妙合而凝方其麗水沉星麟州碎月。

霞影初分。電光乍掣。摩尼炯炯。不足擬其容。丹砂的的不足喻其色。若乃海若獻瑞。馮夷效祥。不沙而水自澄。不汰而石自揚。碎秋菊而有聲。屑天

桂而無香。錦鱗璀粲。橘柚焜煌。匪煉乎鉛汞之仙。無藉乎火劑之良爰篚而筐。爰襲而藏泣鬼毋於秋郊。挽白帝於西方。偕來貢於九牧雜三品於

荆揚。于時火德方殷炎風乍扇遘滎河之孕瑞。溯西極以來獻批以下賦馬語後逸觀其渥洼吳産。月窟殊姿。虎文隱見。龍骨權奇目夾鏡之明。臆

變鳬之飛。飲河而水有聲。涉遘而塵不知。朝澲乎閬風。夕次乎咸池。飄若驚鴻。矯若游龍。一嘶而膽氣雄。再振而冀北空。星流霆發珠灑汗血。雄姿

逸態。難可備述。既無圖駿之工。孰寫榮河之骨批此轉巧於是戒冶氏。命笑官。像天地之爲爐。效陰陽之爲炭。方青白之膠戾。忽涌躍以自見。慘淡

經營神奇變幻。斯湏黄龍。出于九重。不嘶而氣如虹。不動而耳生風批其氣燁然絶欲飛去陋青玉之驄鄙拳毛之駥蹺乎若奔。跋乎欲前。伯樂貌

之。駭其骨之竦。王良遇之。怪其神之存。此漢人之所謂金馬而立夫未夫之門者也。批一語捐上有千鈞之力是門也。闔則象坤。關則象乾。將相於

此乎出入。政令於此乎布宣。蓋所以閑天下之邪來天下之賢者也。批此賦待詔感賞得體是冝嚴安上書。徐樂陳策。給事乎其間。待詔乎其側。此

時人所以貴金馬之登。而慕金馬之客也。吾嘗歷長安。訪陳邊至未央之墟而重爲金馬惜也。是何江都老仲舒之賢。河南擯汲黯之直。而待詔是

門者。嚴徐之輩啓邊塞之功。曼倩之倫。談神仙之術遂使海上之童不返。塞北之血塗地。何一人之未悟。致萬姓之憔悴。想金馬於是時。恨不爲獬

㒸之當户。觸數子而逺去。不然當爲金銅之仙。墮清淚之漣漣。向非裏由天啓。臍悔自噬。下輪臺之詔。爲富民之計。則是馬也。得不如𣈆宫之銅駝。

流落荆棘之阿。如唐宫之石馬凄凉絶壁之下。又安得返吾麗水之淵。歸吾月氐之野哉。批此以下懷古之意悠然於言外有思致有議論讀之今

人慨然又批使金馬有知當不恨無知音方今禮以爲門。仁以爲宅。匪金之金而取夫良金之質。非馬之馬而取夫良驥之德。又况披沙揀金。有

大冶之精。執策臨馬。有伯樂之明。吾將利吾之金。策吾之驥。由乎禮門而求見知於擾龍氏也。又馮奬翁賦云。未央截業。石渠崔嵬。外有賡署。東

門洞開。軼雲煙於縹緲。與日月而徘徊。當關級文石之玉。啓鑰響銅環之雷。却長夏而無署。納祥飙而不埃。隣方臺於蓬島。遘閶闔於蕭臺。乃有東

門之子。伯樂是師。慨良馬之不乏懼時人之未知鑄嚴道首山之産俲渥洼瑶水之姿。或鳬胷而鳳臆或虎脊而龍鬐。隱隱蘭筋之脊亭亭竹耳之

批。勢歷塊以如躍。意乘風而欲馳。備倜儻之殊猒。詣明廷而獻之詔立署門之外。實爲索駿之儀此金馬所以得名。而待詔者徃徃於斯也。嗟夫燕

昭重駿。名馬四來。漢皇好士麋至奇才妙相求而相應果孰挽而孰推凡器能之卓犖。及抱負之瑋瑰。願離蔬而釋屩。或棄草而違萊或識量之宏。

達。或見聞之博該。或䘏民於寬裕。或寓諫於詼諧。英氣炳長虹之吐。當中耿列宿之徘。濟濟令儀。宛曙色之霞舉。洋洋崇論。動天顔之霽回置金馬

之名署。待玉音於九垓。所可知者嚴安徐樂之輩。方朔公孫之儕。後來多士。數不能枚。連尻睢而屬背項者蓋莫非人品之龍媒。想其待詔斯門也。

曷言曷否。斟酌論思。孰可爲民生之益。孰可爲聖聴之禆。既經營於丹府。將獻納乎赤墀。優游暇日。暢叙襟期。曳裾縱步。容與自怡。倘徉乎厦屋俯

仰乎宏規。摩娑金鑄撫既權奇。敲銅聲於駿骨。撼削鐵於霜蹄。且賞且惜。載嗟載諮。蓋與立杖不鳴者無異徒繫而不食之何爲。反躬自省余才不

羈。幸得試天門之步驟。非復如鹽坂之低垂。金石之心。誓堅守於素節。犬馬之報。期輸忠於盛時。故自出入是門之後。即有功名建立之基。批自余

才不萬以下數句有志不在温飽之氣節勉之嗚呼。金馬待詔。千古奇逢第人心所未慊者。公孫曲學而取容。欽惟 聖代。四海文同。奎章炳耀。璧

府穹窿。招延人傑。敄禮儒宗。上金堤而步玉堂者。德行稱孔門之驥。文章推學海之龍。以正學爲澤潤生民之本。使天下由禮門義路之中。顒顒嘉

靖。皥皥時雍則金馬得人之盛。又何以籋今日之高風。又劉夢龍賦云。玉關逺域。葱嶺遐陲。房宿垂耀。靈虬委漦。鍾爲神物。駕風驅馳。繫漢武之

御極。挺英睿之聖資。慕龍駒之超逸想天驥之權奇。馳神思於異域。欲奇獸之來歸。於是詔巧匠。攄良規。煆麗水之奇瑶。鼓赤熛之炎輝。範儀容於

纖悉。像形體於豪釐置班門之要劇。若立杖而不嘶。惟兹門之改觀。緣金馬而名隨。吾想夫金馬之門也。守非虎豹。立有騊駼。鑄鬣光浮於朱户。磨

瞳影射於銅鋪。月殿通輝。與銅仙而更吊。天關浮瑞。恍滎水之出圖。魚鑰映輝而眸不眩。獸環撼響而神若驚。暘烏東升。散驤形於棖闎。素蟾西陟。

映騰影於觚棱。遇雨而疑其揩磨之色因風而想其鏗鏘之聲蓋驅馳乎君表之過。非迫旋乎左驂之掉。孰究夫陰陽闔關之機莫睹乎牝牡驪黄

之妙。是冝接麒麟之揭揭。聯白虎之渠渠而千金之臺屬玉之館有不足以儷美而聯芳歟。迺有博通碩士。經濟鴻儒。主父奏書之懇欵。相如獻賦

曰天爲去兮走滅漫。鑄金爲兮耀奇骨。流赭色兮目方瞳。侣群賢兮鎮高闕。見方朔之詼諧。欲避世而徘徊。馬作式於千古。唯有稱乎賢之媒。 又

艾雲中賦。按三輔黄國云。金馬門者舊魯般也。東門京以銅鑄大宛名焉像獻于武帝。乃立之于魯般門外逐更名焉。宦官居其中。厥役公孫弘。東

方朔。主文偃。嚴安。徐樂等。皆嘗待詔於此。因爲賦之。以見漢武有事于大使之意云。其辭曰。夫何大宛之神駿兮。鋉炎精而孕金。非槽櫪之可羈兮。

寔班門之所臨。方屹立以觀美兮。啓多欲之初心。想其玉闕凌雲。金鋪耀日。檐牙翬飛。棟宇軒豁。琳珉䋱緻。黝堊丹渗。越九重之天祿。當未夫之山

九。連桂宫而接昭陽。踰建章而近長樂。忽瑶墀之内轉。儼雄姿之卓犖。得非渥洼之産。滎河之龍。足立立兮踣鐵。耳批批兮削筒。肉騣礧磈而欲動。

尾梢夭矯而含風。引入骨之蘭筋炯夾鏡之雙瞳。殆未數於驪黄。又何羡乎青驄。太僕睨之而神竦。漢武信之而志雄。曷不勞於汗血。而冠乎十有

二閑之中。倘一日而千里。將氣吞於西戎。惜乎。乃天地四九之數。而生成於大冶之工。嗟夫廣宫室之弘麗。極鎔鑄之英偉。非公輸子不足以用其

巧。非東門京不能以獻其美。正所以夸柘境之弘模。豈特如立金人之十二。至若天祿之與麒麟。不過欲要名而爲虛器。然而并石渠之署。接承明

之廬。雖宦官之攸止。實公卿之所之。俟綸音之渙發。將堯言而舜俞。有若公孫之賢良。方朔之詼諧。嚴樂之藻思。主父之多才。冝何事之弗諍。又何

民之不懷。猶𡈽木之迭興。事干戈之可表。於是貳師黷武。大宛㗸怨。輜重再與。兵行以援。殆屠馘之無遺。始連鞍而歸獻。雖騋牝之三千。亦何償於

費羡。適有以張夸大之心。資窮荒之戰顧其責之有歸。尚留心於封禆。苟力行以修德若申公之可師。日千里其安欠。有祖訓之是儀。何東門之匹

夫。乃英明之是迷。啓伏波之效尤。幸東都之盛時。莽荆棘兮荒凉。撫銅駿兮幾霜。吾將吊金馬於關中。策驊騮於帝鄉也。群書足用體題 延賢著

作之庭。内設校文之所。 賦偶 銅像旁設。蘭臺外崇。 詔仍待於主父。業爰創於公孫。 外接於蘭臺之境。傍聯乎承明之庭。 賦隔 張衡賦

此。外爰設於蘭臺。遷史述之。傍亦從於銅馬。魯班門止車門水經注未夫宫東有蒼龍闕。闕内有

止車門。史記武安侯田蚡罷朝出止車門。召韓安國共載。怒曰。何爲首鼠兩端。洛陽宫名洛陽有止車門。又有東西止車門。閶闔

水經注未夾宫東有蒼龍闕闕内有閶闔止車諸門。西京賦表嶢闕於閶闔。注。紫㣲宫門。名曰閶闔宫門。立闕爲表洛陽宫名洛陽有閶

闔門。魏明帝築闔闔諸門。蓋因漢舊也。長秋門西漢書武五子傳。長秋門。漢皇后宫門。 又列傳。衛太子使舍人持節夜

入未央宫殿長秋門。發長樂宫衛卒。龍樓門西漢書成帝紀。帝爲太子。好經書。寬博謹慎。初作桂宫。桂宫在城居近北。上嘗

急召太子出龍樓門。門樓上有銅龍。若白鶴飛廉因以名。陸厥詩。又點銅龍門。不敢絶馳道。西至直城門。得絶乃度。還入作室門。上邊之。間其故。

以狀對。上大恱。乃著令。太子得絶馳道云。長安城西出第二門曰直城門。宫殿踈曰。亦曰龍樓門。上有銅龍。本名直門。銅龍門

禁扁門上有三銅柱。柱有三龍。因以爲名。又東漢門名。作室門見龍樓門下。西漢書王莽傳。二日己酉城中少年來弟張兼等。

恐見鹵掠。趨讙竝利燒作室門。斧敦法闥建禮門玉海漢興職。尚書郎。主作文書起草。晝夜更直於建禮門内。見文選註。蔡質

漢官儀。宫北朱雀門。至止車門。内崇賢門。内建禮門。禁扁云北宫門也。 文選。任昉序曰。出入禮闈。注李善曰。十州記曰。崇禮闈。即尚書上省門。崇

禮東建禮門。即尚書下省門。一作下舍門二門名禮。故曰禮闈。蜀都賦。宣化之闥。崇禮之闈華闕雙邈。重門洞開。金鋪交映玉題相輝

𤨏門玉海宫閣簿。青𤨏門在南宫。以青畫户邊鏤中。故名青𤨏。 漢舊儀。黄門郎屬黄門令。日暮入對青瑣門。拜名曰夕郎。 洛陽

宫名。又有青𤨏門。漢書。赤壁青𤨏。西京賦。青𤨏丹墀。李尤德陽殿賦。青𤨏禁門。楚辭注。文如連𤨏。車服志。禁門曰黄闥。以中人主之。故曰黄門令。

續後漢書董卓傳。少帝即位。大將軍何進。司隷校尉𡊮紹。謀誅閹宦。乃召卓將兵入朝。既而中常侍張讓等反誅進。虎賁中郎將𡊮術燒南宫青𤨏

門。與𡊮紹共誅宦官。讓等劫帝及陳留王走北宫。夜至小平津乃止。 又王允傳。初平三年。董卓被誅。卓部曲將李傕郭汜等。先將兵在關東。因不

自安。遂合謀爲亂。攻圍長安。城陷。吕布將走。駐馬青𤨏門外。呼允曰。公可以去乎。允曰。若蒙社稷之靈上安國家。吾之願也。如其不獲。則奉身以死

之。朝廷㓜少。恃我而已。臨難苟免。吾不忍也。努力謝關東諸公。勤以國家爲念。禮城門禁扁禮城門。西漢門名。

胡門禁扁即秦之磁石門也。龍華門禁扁西漢門也。續談助漢武故事。望氣者言宫中有蠱氣。上又見一

男子帶劒入中龍華門。遂之弗獲。上怒。閉長安城諸宫門。索十二日不得。乃止。殿東門西漢會要漢有殿東門。堯母

漢書外戚傳。孝武趙倢伃居鈎弋宫大有寵元始三年生昭帝。號鈎弋子。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聞昔堯十四月而生。今鈎弋亦然。迺命

其所生門曰堯母門。延壽門漢書孝平王后傳。平帝即位。土莽以女配帝。遣大司徒馬宫甄豐等。奉乘輿法駕迎皇后於安

漢公第。宫豐等授皇后壐紱。登車稱警蹕。便時上林延壽門。入未央宫前殿。群臣就位行禮。大赦天下。小苑東門

蕭望之暑小苑東門候。時王仲翁出入從倉頭盧兒。顧謂望之不肯録録。反關爲。師古曰。錬録。謂循常也。言望之不能隨例。搜索以建。忤執政。不得

大官而守門。望之曰。各從其志。東交門漢書東方朔傳。武帝置酒北宫。引董偃從東司馬門入。東司馬門。更名東交門。蘇林

曰。以偃從此門入。交會於内。故以名焉。長安志東交門。又曰東交掖門。宋蘇邁斜川集東交門箴。漢武帝爲竇太主置酒宣室。使謁者引納董偃。東

方朔以謂偃有斬罪三。安得入宣室。上爲更置酒北宫。而偃從東司馬門入。更其門曰東交門。而前史無譤焉。作東交門箴。上所好惡。民實趨之

風俗厚薄。君實驅之。道之以正。民俗罔中。唱之以淫。實煩有從。帝子館陶在齊文姜。矧董外人。于國亂常。既不能戮。反以爲好。予飲。予燕。宣室是傲

偉彼臣朔。辟戟趨陛。鬻舉是效。剛而有禮。改館徹饌。北宫東門。雖曰從諫。東交實存。維藩維威。禮法遂恣。延及齊民。惟上所使。昔在季孫。賞盗以邑。

魯遂多盗。而罔敢詰。矧兹王宫。奸人是納。昭示來世。有慚斯闔。蕢也揚觶。杜舉得名。殿檻勿輯。直臣是旌。人孰無過。過而勿貳。宣室東交。實同而名

耳。璧門三輔黄圖正宫寢門曰璧門。注。未央宫正門曰璧門有臺殿二十。又建章宫南有玉堂璧門。三層臺。高三十丈。玉堂内殿

十二門。階陛皆玉爲之。鑄銅鳳高五尺。飾黄金樓屋上。下有轉樞。向風若翔。椽首薄以璧玉。因曰璧門。又建章宫閭闔門。亦謂之璧門。史記封禪

書。武帝作太液池。南有玉堂璧門大鳥之屬。高門漢書汲黯傳。匈奴渾邪王至。賈人與市者。坐當死五百餘人。黯入請間見高門。

𣈆灼曰。三輔黄圖。未央宫中有高門殿也。應門班倢伃賦應門閉兮禁闥扄。注。師古曰。正謂之應門。楊雄甘泉賦前熛闕。後應門。𣈆

灼曰。應門正在熛闕之内。東漢會要應門。中門也。東京賦啓南端之特闈。立應門之將將。蠶室門漢書酷吏傳。咸宣爲右扶

風。坐怒其吏成信。信亡藏上林中。宣使郡令將吏卒闌入上林中蠶室門攻亭格殺信。射中苑門。宣下吏爲大逆。當族。自殺。政始

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明德焉後紀同。漢宫殿名。洛陽有濯龍門鴻都門鼎譜靈帝嘉平元年。

鑄一大鼎。埋之鴻都門。文曰儒罪。古篆書三足洛陽志靈帝命蔡邕書五經。刻石立于此。東漢書宦者傳。靈帝引諸生能爲文賦又牘。工書爲篆者。

待制鴻都門下。紀注有朱雀闕來歷傳。歷要結光祿勲祋諷等千餘人。俱詣鴻都門。證太子無過。通鑒綱目靈帝光和元年。春二月。置鴻都門學。

鴻都門學諸生。皆敕州郡三公舉用辟召武出焉刺史太守。入爲尚書倚中。有封侯賜爵者。士君子皆耻與列焉。既而詔鴻都文學樂松等圖象立

賛。尚書令陽球諫曰。松等皆出於徹萬。平筲小人。僥眉承睫。散進明時。而形圓丹青。有識掩口。今太學東觀。足以宣明聖化。願罷鴻都之還以銷天

下之榜。書奏不省太平寰宇記鴻都門。乃洛陽北宫門也。朱雀門洛陽志漢官典職曰。朱雀門。在止車門内章臺

漢宫殿䟽洛陽有章臺門。洛陽志章臺門。在崇德殿前。禁扁在北宫。東漢書宦者傳。安帝崩。鄧太后徵諸王子簡爲帝嗣。孫程遂與王康

等十八人。聚謀於西鍾下。皆截單衣爲誓。程等共會崇德殿上。因入章臺門。時江京等俱坐省門下。程與王康共就斬京。鐵柱門


玉海洛陽故宫名。有朱雀。白虎蒼龍闕北闕南宫闕也。東觀記。北闕鐵柱門。即斯闕也。今閭圔門外。夾建巨闕以應天宿。闕前水南道右。置登聞鼓

以納諫。洛陽志李私奉引更始奔觸北宫鐵柱門。平城門洛陽志平城門。一作平門。古今注曰。建武十三年開。蔡邕曰。平

城門。正陽之門也。與宫連。郊祀法駕所從出。門之最尊者。漢官秩曰。平城門爲宫門。不置候。按靈帝紀曰南宫平城門。當是宫在門之内。所以連言

也。李尤銘曰。平城督司。午位處中外臨僚侍。内達帝宫。正陽南面。筴暑赫融。漢書百官志。宫掖門南宫南屯司馬主平城門。漢官曰。員吏九人。衛士

百二人。蒼龍門東漢會要蒼龍門。即蒼龍闕。白虎門漢書東蒼龍。西白虎長安志王莽自前殿

南下椒除。西出白虎門 又漢元後弟曲陽侯王根。作漸臺。狀西白虎。玄武門漢書百官志。漢班固爲玄武司馬主玄武

門。注宫掖門每門司馬一人。秩比千石。漢官曰。員吏二人。衛士三十八人。東門漢書百官志。南宫蒼龍司馬。主東門洛陽宫閣名爲

蒼龍關門又北宫東明司馬主東門。漢官曰。員吏十三人衛士。官八十人。北門漢書百官志。南宫北屯司馬。主北門。文北宫朔平司









其高者頗引經訓風喻之言。下則連偶俗語。有類俳優。或竊成文。虛胃名氏。臣每受詔於盛化門。差次録第。其未及者。亦復隨輩皆見拜擢。

成門洛陽志南宫中門也定鼎門漢宫殿䟽洛陽有定鼎門。古今地名曰河南定鼎門九鼎所定。

興門漢宫殿疏洛陽有春興門。一作奉興禁扁春興門在南宫。宜春門漢宫殿䟽洛陽有冝春門。一作長秋。

飛龍門洛陽宫名洛陽有飛龍門。一作飛兔泰夏門漢宫殿䟽洛陽有泰夏門。一作泰厦西

華門漢宫殿疏洛陽有西華門。成饌門洛陽志東漢有成饌門漢書五行志。又有成饌門閣登賢

禁扁南宫有登賢門。盛德門洛陽志盛德門東漢門名也東漢書宦者傳安帝崩。鄧太后與車騎將軍闢顯。徵諸

王子簡爲帝嗣中黄門孫程等。迎立順帝。顯弟衛尉景遽從省中還外府收兵至盛德門。程等召諸尚書使收景。尚書郭鎮即率直宿羽林出南止

車門逢景鎮引劒撃景墮車。遂禽之德陽門洛陽志德陽門東漢門名也東漢書五行志靈帝光和元年五月壬午何人白

衣欲入德陽門辭。我梁伯夏教我上殿爲天子中黄門桓賢等。呼門吏僕射欲收縳何人。吏未到須臾還走。求索不得不知姓名。時蔡邕以爲今將

有狂狡之人。欲爲王氏之謀其事不成後張覺稱黄天作亂。竟破之。長壽門禁扁漢有長壽門東漢書五行志。延熹四年正

月辛酉南宫嘉德殿火。五月丁卯。原陵長壽門火。金鎬門洛陽宫名洛陽有金鎬門。太平御覧漢宫殿。長安門名有萬秋

門。壽成門洛陽志含德門。廣義門東明門。皆漢門名禁扁并北宫門也。漢宫殿䟽洛陽有景福門永巷門。丙含門金華門。不老門。洛陽宫名洛陽有

明禮門含章門。廣懷門神仙門。敬法門却非門。笙鏞門。金牙門。北闕門洛陽志有冝秋門。威興門會福門。並東漢門也。禁扁有金音門。望鍾門神龍

門東華門廣德門景陽門。明福門永夏門奉春門。光夏門。玉海西漢有宣德門章義門仁壽門。真成門東漢有神龍門。神獸門長秋門。青瑣門金音

門泰夏門。丙福門金牙門。又蜀漢有武義門虎威門

魏承明門三國志魏本紀黄初元年。十二月。初營洛陽宫。戊午幸洛陽。注。帝居北宫以建始殿朝群臣。門曰承明。陳思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