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永樂大典/卷052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五千二百一 永樂大典
卷之五千二百二
卷之五千二百三 

永樂大典卷之五千二百二 十二先

太原府四

山川山 陽曲縣。太原志繫舟山。在縣北九十里。北屬忻州秀容縣。南屬本縣

禹治水而繫舟其上故名。有石如環軸。謂之繫舟嵬。又名小五臺。元一統志山巔有佛殿。每現靈光金像之異。土人固加修繕。亦名小五臺。宋元𧙗

四年。河東薛遘石記。凢裕之讀書其下。嘗賦詩云。繫舟南北暮雲平。落日滹沱一線明。 阪泉山。在本縣東北八十里罕山西北舊經引春秋晉文

公卜過黄帝戰炎帝阪泉之兆。故立廟於此。罕山。在本縣北北五十里接榆次縣北界。并州圖經謂之看山唐李光進墓碑亦云。罕山高兮汾水

東則當以罕山為正。亭子山。在本縣北五十里。下有桃花三洞乃白子西讀書處漢枬山在本縣東北六十里。接孟縣鵶鳴谷方山在本縣

東六十里。連清源西二十里太原縣太原志蒙山。在縣西五里。十六國時。漢劉聦征劉琨不克略晉陽

之民。踰蒙山而歸謂此山也。元一統志令山上有楊忠碑志為周將。討齊戰勝隋文帝開皇二年。追紀其功始建此碑。忠即文帝之考。謚曰武元皇

帝。 懸甕山。一名龍山。一名結絀山。在本縣西十里山海經云。懸甕之山晉水所出。山腹有巨石如甕。因以為名。宋仁宗時地震山坼巨石摧壞。今

無復甕形矣。寰宇記。懸甕山。晉水出焉。水多鮆魚食之不鱎。又有子推祠在山西。 石室山。在本縣西。魏土地記云。太原郡山。有石室方丈四尺。

四旁有古字。人莫之識。嬰山。在本縣西北。隋圖經云。 嬰山為并州之主。尖山。在本縣西南一十五里。出礬炭。 卧虎山。在本縣西南七里。在龍

山之南。其山高三里。盤踞三里。呼為卧虎山 駝山。在本縣東北三十五里其形勢如駝峯之狀。故名曰黑駝山。以産煤故也。 風谷山。在本縣西

十里。西屬交城。入樓煩路。唐北都西門之驛路也。寰宇記牢山。在本縣東北四十五里。後魏書曰。劉聦遣子粲襲㨿晉陽猗盧救之。遂獵于受陽牢

山。陳閲皮肉山為之赤。其山出金䤵。 介山。在本縣西。有子推廟甚靈。榆次縣。太原志麓䑓山。在縣東南三十里。上有智伯縣。 鷹山。在本縣東

南八十里。 罕山。在本縣北五十里。西連陽曲縣界。太原縣。太原志鳳凰山。在縣南一十里。其形如鳳。上有佛塔。下有白將軍

祠。即隆道宫也。 灰泉山。在本縣東南二十里。上有谷德將軍廟其泉貯為一池。有亭在焉。 藥伯山。在本縣東南三十里 鳳翼山。在本縣東南

惠安村南三里。上有佛閣燒毁。基址猶在。寰宇記太谷山。山海經尹山有玉清漳水出焉安山即太谷。

祈縣。太原志歵山。在縣東南六十里。東接太谷縣。南接泟州武卿縣界。中有上歵下歵二寺 麓䑓山。一名頂山在本縣東南六十里。宋相張啇英。

修麓䑓祠於其上。交城縣。太原志孝文山。在縣西北一百六十里。元一統志。元魏初起於雲

代此山乃魏道武牧馬之地。故本縣有馬蘭川。牛蘭川。及地有達奚乞伏破六韓三村之名。寺文魏之賢君。人思其德。遂立廟於山巓。今遺址尚在

羊腸山。在本縣東北百二十里郡國志云。萬根谷。山石蹬縈。委若羊腸然亦謂羊腸谷。皇啇謐云羊腸寨在龍山。即晉陽西北是也。元一統志。後魏

於此立羊腸倉。古西河上郡置關於此。隋煬帝大業四年幸汾陽。改名深谷嶺今嶺上有壚俗云魏太武避著之所又方志圖萬根谷。即向交城道

也古太原西門外有風谷路入樓煩。故交城當其衝謂此也。地理志云上黨壺闕亦有羊腸坂在今潞州界不謂此。也 狐突山在本縣西北五十

里山出青鐵至今有之 馬鞍山去本縣西北五十里亦名孤突嶺有春秋晉大夫孤突及其子舅犯之墳廟存焉大阿蘇山在本縣北一百五

里 小阿蘇山在本縣北一百里石崖中有洞穴舊經云常有老人乘白驢至此山以鐵箠指石為穴并驢入焉穴今尚存深數十步世傳為唐張

果老穴 獨泉山在本縣西北一百五十里舊經云洞穴中有石如盆常有泉出焉 白鹿山在本縣東北一十里。 王山在本縣東北一十二里

上有十方圓明禪院 萬卦山。在本縣北五里上有十方天寧禪院。 石辟山在本縣西北二十里。上有永寧禪院 歡悦山在本縣西北一百五

十里 交城山。在本縣北一百三十五里 榖積山在本縣西北一百五十里 龍樹山。在本縣西一百二十里 少陽山。在本縣西北四十里山

海經云少陽之山。酸水出焉。其上亦多赤銀。郭璞注云。銀之精也。盖古有之。今不知所在。 龍王𡺠山。在本縣西北一百二十里。上有水泉。𡻕旱禱

則致靈應。 寳珎山在本縣西北一百里。 破羅寒山在本縣北一百五十里元一統志劉王暈山。在本縣西二百里。

文水縣太原志隱泉山。在縣西南二十五里西臨馬援川東望昭餘藪。禮記云子夏退老於西河之上。即此地也。亦名陶山有石窟號子夏室去地

五十餘丈。其地險。嶮有泉隱没而不恒流。故有隱泉之名。亦謂之白虎山舊經云。昔有白虎見於此山。固以名之。南連隱泉。北連交城界。元一統志

白虎山即隱泉山。清源縣。太原志方山在縣西二十五里。 白石山。在本縣西五里。其中有

谷曰白石谷。壽陽縣太原志方山。一名神福山。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唐李長者隱居之

處元一統志唐李長者名通𤣥。滄海人唐宗室隱連不仕。著華嚴論囊。經行山下有虎馴伏當逺而待長者告曰。為我揮樓止之地。以囊掛其背。虎

望方山行三十里當王龕前蹲駐。長者遂居之。四旁無水。夕暴風㨿樹根下成潭。遂長者泉 渦山。在本縣南八十里。舊經謂之過山。其山峭

峻高越羣山。因以為名。又因洞水流於其下。故又名渦山。 罕山。在本縣西六十里西至陽曲。為阪泉山。尖山。在本縣西北十里。 雙鳳山在

本縣北三十里。狀若鳳形固以為名。元一統志白鹿山。在本縣西三十里接交城縣東北一十里 燕巖山。在本縣西三十里。寰宇記云山多蟄燕

故名盂縣太原志白馬山在本縣東北三十里。舊經云。白馬之山。牧馬之水出

馬元一統志。白馬之山。其陽多玉石。其陰多鐵赤銅。有白馬關。俗傳是後魏置 方山。在本縣西南方一里故名。一名神福山去縣西南四十五里

高五里盤踞一十五里。元一統志。有李長者菩薩成佛之地。號為神福山 慈氏山。本宋重門山。在本縣西六里。高二里半。盤踞一十里。元一統志

金皇統二年。有大德舜公而來撅錫。建清凉院。大定二年賜額貞祐三年𤼵。 仇猶山在本縣北七里。高四里。盤踞一十八里。春秋智伯伐仇猶。逐

於此而亡。郡人立廟。因以名之。 竦岫山。在本縣北七里。舊經云。山形孤峙。故名之。 大安山。在本縣北七里。 白鹿山。在本縣北三十里。舊經云

嘗有白鹿出山岡。故名之。 藏山。在本縣正北五十里。高五里。盤踞二十五里。史記云。春秋晉景公三年。程嬰公孫杵叚。謀藏趙氏孤兒於此。其藏

處嵓壘環堵。石溜灌鎔。有藏山神祠。時兩愆期。人民禱之。寰宇記原仇山。在本縣北三十里。出人參鐵𨥥。縣取北山為名。

臨縣。太原志紫金山。在縣北五十餘里。上有孚濟王廟。有水一池。遇旱祈禱有應。 馬頭山。在城南石州界。去本縣九十餘里。為城南諸山之望上

有馬頭神廟。漢高山。在城東南四十餘里。連攴山。在城東石州界。去本縣七十餘里。 元一統志黄云子山。在臨州。即今臨縣東北三里榆林河

出焉。靜樂縣。太原志天柱山。在縣城南三里。高一里半。盤踞二十里。山北半坂

内。有明惠王廟基址一處。東側有狗䟡靈泉。耆舊相傳如此。元一統志。耆舊云。後魏爾朱將軍過此。引犬䑛山。得一泉因名曰犬䑛泉。遂立廟。宋祥

符二年有碑。按後魏爾朱位天柱將軍。山名廟額皆於此取。 桃子山。在本縣東南五十里。高四里。一百六十步。盤踞二十里。形勢東高西下。有龍

王廟。崇寧三年。勑賜昭潤公廟。院内井泉一源。遇旱祈禱。元一統志。山澗之陽。有泉一泓。上有宋宣和元年所建殿閣。管岑山。在本縣北一百四

十里。高三里。盤踞二十里。形勢中高兩低。如山字狀。故名管岑山。下有龍眼泉水出。乃汾河之源。管岑山。即林漢山也。元一統志。唐武徳四年。置

管州。以靜樂縣有管涔山故名。山海經云。汾水所出。涔。音岑。管。音姦。土人以其山多管草。或以為名。又名管字。前趙録。劉元海。徐子曜。嘗隠於管涔

山夜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臣奉謁趙皇帝。獻劒一只。置前再拜而去。以燭視之。劒長二尺。光澤非常。背有銘曰神劒服御除泉毒。曜遂服

之。劒隨時變為五色。 蘆牙山。在本縣北一百五十里。高五十里。盤踞千有餘里。形勢險峻接連荷葉平山。東峙忻崞。南連寧化。西至岢嵐北抵武

朔。元一統志。故老相。傳以為釋伽佛出世之處黑風山係土山無石。在本縣西北五里高四里半。盤踞一十五里。古今相傳每至秋冬有黑風生

故名曰黑風山。元一統志。上有廟曰黑風神。故老相傳山側有一竅每至秋冬時。有黑風出焉。宋紹聖年立廟。今基址尚存 懸鍾山在本縣東

七十五里。高三里。盤踞一十里。形似懸鍾。 周洪山。在本縣南七十里。高一十五里。盤踞四十里形勢巍峩而奇秀。西北一十里有渥洼泉。其形如

井。西有龍王廟。遇旱祈禱。 巾子山。在本縣正東一百二十里。高一十五里。盤踞百有餘里。形勢嶢嵓絶頂。如冠巾狀。故名。東側石嵓下有泉。巖前

有龍王廟。宋宣和四年所建。後勑賜顯濟侯。遇旱祈禱。元一統志馬頭山在管州。即今本縣南三十五里。上有後魏孝文帝廟。祈禱多應天會十一

年建。 石門山。在樓煩。即今本縣西北二十五里。其狀若門。中有僧寺周公山。在樓煩西二十里。昔周公廵狩至此。因以名之。 龍和山。在樓煩

西三十里。西南二川間。峭壁嵯峨。瑞雲常遶疑若龍像。因名龍和。 臨春山。在樓煩天池南七十里。高百丈。西南接石樓山。下有泉流入鴈門注于

汾河。 石峽屈産山。在樓煩北五里。臨汾水。並渥洼龍馬之地。春秋晉人以屈産之乘。假道於虞謂此也。上有廟。俗謂屈産大夫。無記志可考寰宇

記繫舟山。在古秀容。即今本縣界堯遭洪水。繫舟於此山。因以名之。風山在本縣。水經注云。 風山。其上有穴如輪。風氣蕭瑟。冬夏長不止。按九州

志云焉邑之地風多寒。沍氷厚二丈。 聖人山。在本縣。有古仙之跡故有此號。壺口山在本縣禹貢云。壺口治梁及岐。漢書云。山在北屈東南水

經云。在北屈縣故城北十里 燕京山。在本縣。水經云。桑乾河水潜承大原汾陽縣北燕京之天池也 白鳥山。在本縣山海經云。白鳥山其陽出

玉其陰出鐵平定州太原志東浮化山在州東三十里。伏羲女媧廟在焉東連亂塜晉

盤諸山與羅侯山對峙。西浮化山。在本州西八十里。亦有伏羲女媧廟嘉山在本州西八里其上有晉公子祠。祠下有井及𠅘。井水黑色。又名

曰黑水神。 卧虎山在本州北一十三里。其形似虎。故名之。内有長者巖。冠山在本州西八里其。形似冠。故名冠山。資福寺在焉。 紫金山在本

州東九十里。亦名綿山。東接井陘山。澤𤼵水出焉。白鷄山。在本州東北二十里。舊經云。上有石記又有晉王廟。四角山。在本州西三十里其勢

四起故名下有三泉 獅于山在本州西二十五里。舊經云其形似之故名土人名蒲臺山。有廟元一統志。上有靈瞻王廟。濟大王廟。宋崇寧三

年所封。 䝉山。在本州東北一十五里。元一統志。一峯孤秀。高出衆山。上有晉山神祠人至九日登高于此。盖眞神之奇峯也。

樂平縣太原志臯落山在縣東七十里舊經云。春秋東山臯落氏之地也。 荆山。一名靈山去本縣城東南五十里平原村。 少山一名河逢山。又名揭戻山

又名沾山。在縣西南二十里舊經福地記曰。山在樂平沾縣。其高八百丈。可避兵火恒山之左會也。清漳水出焉 陡泉山去縣城西四十里。西沿

洞渦水西北入平定州界 鳳凰山去縣城。北八里山巔有。鳳凰神祠。耆老相傳。鳳凰嘗集此山故名之。寰宇記樂平山。在本縣。東七十六里。即古

東山臯落氏之地。漢縣因山以名。保德州。太原志翠峰山。在州東八十里。形勢如覆斗高二十里。盤踞九十

五里。山頂有寺。今廢。元一統志赤山。在本州火山。舊志云。山皆楓林。冬月經霜皆赤。故取名。

岢嵐州。太原志蘆芽山。在州北五十里。高一十五里。盤踞一百七十里。形勢險峻。岢嵐山。後魏以山名邑。寰宇記在。宜芳縣。即今岢風州北九十八

里。高二千餘丈。與山相接。 靈山。在嵐谷廢縣。即今岢嵐州東北四十里高三十里。長六十里。嵐朔州分界。亦連寧化。 熒臺山。在嵐谷縣地中

出火固名熒臺上復有火井。郡縣志火山。在大山軍。即今岢嵐州東四十里。

嵐縣。太原志大萬山。在縣之西南。去城六十里。高一十里。盤踞二百里。北接岢嵐南接臨縣之山。形勢險峻。山前建靈淵侯廟。中有白龍池泉。每𡻕

亢旱。禱雨則應。興縣。太原志紫金山。在縣西一百里。上有崇德侯廟。能興雲致雨。其山西

側近黄河。官設廵防。今廟廢壞。亦無廵防之設。合查山。在本縣南八十里峯巒昂聳。獨異諸山。自踵至頂可十餘里。上有合溪大王龍祠。内有龍

池遇旱祈之即應。 石樓山。在本縣東北五十里。四面皆石峭㧞千仭逹于峯嶺俯視羣山。宛如丘垤。上多松檜。舊有佛刹。兵革燒毁不存。元一統

志。天産之異一峰孤聲。峭壁端直。百丈之餘。四圍俱無可上下之處。㣲北有一小逕。周盤可逹至於峯頂。俛親群山上有松柏古石樓寺。經兵革之

發寺有鍾在焉。代州。太原志夏屋山。在州東三十里。一名下壺山。又名賈屋山。史記曰趙

襄子北登夏屋誘代王。使厨人操銅斗殺之。遂有代地。 鴈門山亦名鴈門塞。在州北三十五里。舊經云鴈出其門在高柳北。高柳在代中。后稷所

葬山水環之 牛斗山。俗呼牛頭山。在鴈門廢縣西北二十里。今州之西北二十五里上有神廟宋元豐間封為順應侯。又封令澤侯。金加廣祐靈

濟王遇旱祈禱 鳳凰山。在本州南三十里。有觀一所。隋仁壽年間鳳凰來現。因改名嘉瑞山。至唐天寳初年。又名為鳳凰山。觀曰來儀觀有峯名

曰養虎又有二池。曰洗參。曰飲虎。有桃花水簾二洞。有爐一所。名曰煉丹有昇仙鳳棲二樹。唐孫真人嘗居於此。宋朱子然闕仙翁。號休休子。亦居

於此。故老相傳如是。元一統志纍頭山。一名北斗山。在鴈門廢縣西北六十里。今代州之西北二十五里。即勾注陘西北三十五里山也。山之神能

興雲雨。至宋元豐間封順應侯。又封利澤侯。金加廣祐靈濟王。有碑刻。石鼓山。在本州郡國志云。代郡石鼓在山下横卧。高一丈八尺。腰細有過

繩處。太原志勾注山。一名西徑山。在本州西二十五里。今太和嶺是也。元一統志。爾雅謂北陵西踰鴈門是也。註云即鴈門山也。水經註云。鴈門郡

北對勾注東陘其南。九塞之一也。晉成寧元年。勾注碑田。北方之險。有盧龍飛狐勾注為首天下之阻。所以分别外內也。漢高祖欲伐北塞。不從

敬之。說械繫於廣武。逆踰勾注國於平城。謂此也。 覆宿山。本本州東北三十五里。元一統志。一名伏牛山。亦名中心山。在鴈門𤼵縣東南一十五

崞縣太原志崞山。在縣城西二十里。高七里。盤踞十餘里。上有古廟存焉

名曰崞山神。有池名曰甘露池。遇旱民則禱之。漢立崞縣時因山為名此山興雲致雨。隨禱而應。有宋政和五年。奉節郎高景光碑記在焉 天涯

山去本縣東南四十里。高十餘里。盤踞十餘里。其形類蓮花。俗呼為蓮花峯。上有石其形如皷。元遺山題詩云。喚起山靈捶石皷。玉女湘妃出歌舞

元一統志。唐雍陶詩云。天涯地角山有詩云。十年馬足行多少。南度天涯地角來。近亦有元裕之题諌黄蒐山。在本縣西南七十五里。高四十餘

里。盤踞七十餘里。西接寧化界。元一統志正陽山。在崞州。即今崞縣西南九十里。山頂有玉皇殿。 前高山。在本縣西南五十五里。 五峯山。在本

縣東二十五里。山頂有文殊堂。俗呼燒香山。柏枝山。在本縣西二十里。山下有神廟。 福壽山。在本縣東南七十里。山頂有玉泉院。金貞祐二年。

賜額福壽山之左。即石皷山。 將軍山。在本縣東南七十里。山頂有神廟繁峙縣太原志秦戲山。即今孤山。在縣正東三峯獨立於平川之内。故號

曰孤山其下滹沱河源出焉。元一統志。二名五夫山。亦名平山亦曰氏天山今日泒山。在縣東南九十里。山海經云。秦戲之山。滹沱之水出焉郭璞

注云滹沱出夫山也。 五臺山。在本縣城東南一百里。其陽屬五臺其陰屬繁峙 鐵脚山在本縣之正北。形勢甚壯即此山也。傳為鐵脚山 華

嚴山在本縣東南九十里。寳山一帶。西連五臺其山出天花地菜。後有銀洞石碌。因名寳山。元一統志太孤山。在堅州即今繁峙縣東一百三十里

小孤山之西二里。 小孤山。在州東一百三十里。西麓老人文集。又謂之秦戲山。 寳山在州南九十里。入南冶谷以通山東之路。 茹越山。在州

北一十里。脚至頂三十里。茹越口以通大同路。五臺縣。太原志五臺山。名清凉山。在縣東北一百四十里。左鄰恒山。右接

天池。南屬臺州。北至堅州。環臺五百餘里。山有五峯。高出雲表。頂皆積土。故謂之臺。佛經云。北方有文殊師利所居之地曰清凉山者。即此也。中臺

高四十里。頂平廣周六里。西北有太華池。東臺高三十八里。頂平廣周二里。西臺高三十五里。頂平廣周二里。南臺高三十七里。頂平廣周二里。北

臺高三十八里。頂平廣周三里。寰宇記。晉永嘉三年。鴈門郡葰人縣百餘家避亂入此山。見山人為之先驅。因而不远。遂寧巖野壯還之士稀有望

見其村居者。至請訪莫知所在。故俗人以此山。為仙者之都矣。中臺山。山頂方三里。近西北陬有一泉水不流。謂之太華泉。盖五臺之層秀。仙經云

此山名紫府常有紫氣仙人居之。内經以為清凉山。元一統志。元重建寺宇壯麗 仙人山。在本縣東南五十里。石巖上有人坐跡。山腹石上有手

跡山下石上有雙脚跡。皆西向立。元一統志聖鍾山。在臺州。即今五臺縣上有僊寺嶺三賢巖。習觀巖。聖僧巖。青峯寳陀峯。並在清凉山。凢二十二

處勝蹟石州太原志骨脊山。即古吕梁山也。去石州一百里。其高可千丈其下至

上約行二十五里盤踞百有餘里。東樓交城。北連孝文山。按書蔡氏云在今離石縣東北爾雅云。梁山晉望。即冀州吕渠是也。吕乃脊骨山。形似之。

後因呼骨脊山傳寫之訛。又作谷積。馬頭山。在本州西北四十五里高千百餘丈盤踞三十餘里。上有祖逖劉琨慕容廆廟。於衆山中颇高。似馬

頭故名 孝文山。在本州城東北一百三十里。自趾至頂約四十里。而近盤踞百有餘里。東接交城文谷。南連吕梁山。北引静樂縣芝麻山孝文之

名無圖志可考俗稱上舊有孝文皇帝廟故名。離石縣郡縣志離石山。今名赤洪嶺在縣。即今石州西五十步。又云離石

水。今名赤洪水。東北從方山縣界流入。北齊高歡長大破爾未兆於赤洪岡即此水之岸。元一統志僊洞山。在本縣即今石州東北五十里其洞深逺

人不可窮洞中有澗以人投之不得其底每遇天旱有誠心者入深五更。祈得聖水雨無不應洞上有龍祠劉王暈山在本縣東一百里頂上有

寧郷縣太原志屏風山。在縣南三十里盤踞五里高約五十餘丈其形類

屏風故名元一統志上殿山。在本縣西南五十里 倦明山在本縣南六十里 樓子臺山在本。縣東南七十里 南山。在孟門廢縣即今寧郷縣

南五里。上有寺忻州太原志雲中山。在州城西北五十里。南與白馬山相接。西至静樂界

北至崞縣界陽武谷。其山産黄芩茯苓茱苓之類元一統志。下有谷靈中水所出也繫舟山。在本州東南三十里。世傳大禹治水繫舟於此。因以

名之其下有小山曰讀書山。乃元遺山讀書處也元一統志。俗名小五臺有元東巖先生讀書石室。又名讀書山。趙閑閑秉文詩。有便稱元于讀書

山之句。其北屬秀容縣。其南屬陽曲縣。隋志云。秀容縣有繫舟山。元好問詩云。繫舟山頭龍角秃。此之謂也。 雲母山。在本州城西南二十里山出

雲母因名水經云。北俗謂雲母為獨擔。故又名獨擔。上有一穴出玉芝寰宇記唐員觀十八年。欶使薛遵度採雲母玉芝於此山此其驗也。其穴今

已湮没。 廣谷山在本州南三十里。南與繫舟山相連。其勢巔險。中有山巖方廣三丈許。俗謂之黌堂神。刻木為像。天旱郡民祈禱。 白馬山在本

州城西南五十里。西連静樂界。山海經云。白馬之山。牧馬之水出焉。程侯山。在本州北四十里。因程嬰而得名。其下有祠存焉。因下有金穴。故俗

謂之金山。其穴今已摧圯。定襄縣。太原志叢蒙山在縣南二十五里。高一十里。盤踞一十五里。其形

竦直元一統志山形高峻。春夏有雲薈蔚。東北與五十山煙氣相棲。不崇朝而兩里人祠之 聖人山。在本縣東北二十里。其高五里。盤踞一十里

水經云謂之聖人阜又云。其山石上有二足跡。宛然可觀。里人立祠。謂僊人跡以時禱之元一統志。山旁有温泉二所。涉冬不氷。唐龍朔中。書以錦

幡盖賜焉有遺山元好問詩。居士山。在本縣東南二十五里。高五里盤踞一十里舊經云下有流泉泉側石室有碑其畧曰。魏武定四年十月。任

城王居士室。宋歐陽修集古録䟦尾有之。修云魏宗室封任城王者數人其國中絶。不知武定中封任城王者何人也七巖山。在本縣東南一十

五里其巖七重因以為名内有惠應聖母廟牛臺山在本縣東北二十里高一十里盤踞一十五里舊經云復魏時㓂入縣境里人李牛臺避難

於此山得免因以為名。嶺太谷縣元一統志馬嶺在縣東一十里。有關通邢州路。五代梁伐大

原洺州刺史張歸厚軍自馬嶺而來。即此關也。壽陽縣。太原志黄嶺。在縣西北五十里。 却畧嶺在縣西北七十里。寰宇

記鷰嶺。在本縣西三十里。隋圖經云。嶺多蟄鷰以名之。平定州。太原志七里嶺。在州西南四十里。高七里。故曰七里嶺。其山横亘

數十里。樂平縣。太原志松子嶺。去縣城南四十里。連和順縣界。盤曲高十餘里寰

宇記沾嶺。在本縣西三十里。清漳水出縣西南少山。山海經曰。少山清漳水出焉。今按清漳出樂平。濁漳出潞州長子縣界。

五臺縣。太原志仙寺嶺。在縣清凉山。石州。太原志赤堅嶺。在州北一百八十里。土山平易。本州與嵐縣分界於

此。 黄蘆嶺。在本州城東一百二十里。其山峭㧞。盤踞一十餘里。北接谷積山。南接黑嶺孝義縣界。

峯 陽曲縣。元一統志石尖峯。在縣西北界。隋圖經云。立谷口有石孤立在汾水側。高十餘丈。因名。

樂平縣太原志老人峯。在縣城東六十里。五臺縣。太原志音峯。寳陀峯。並在本縣清凉山。

巖 樂平縣太原志孔子巖。在縣城東北九十里。高二里。巖下有先聖顔曾遺像。故名

五臺縣太原志三賢巖。 習觀巖。 聖僧巖。並在本縣清凉山。岡忻州城太原志九原岡。在州城西東接城垣。其岡有九故名九原舊

經云。禮記𣈆趙文子與叔向觀于九原。𣈆大夫之墓地也。谷太原縣。太原志葦谷。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巉石谷。在本縣西南一

十五里柳子谷。在本縣西南一十五里。入天龍寺。黄蘆谷。在本縣西南一十八里。胡谷。在本縣西北四十里。井谷。在本縣西北二十五里

陽曲縣。太原志乾燭谷在縣西北五十里。即今天門關路。元有佛閣今廢立石谷在本縣西北界汾水之側隋圖經云汾水經立石谷谷口有石

孤立於汾水側高十餘丈列石谷在本縣西北四十里汾水自寧化來經由此谷出

榆次縣寰宇記臺壁谷在縣南六十里。出美棗太谷縣太原志奄谷在縣東南一十里長四十里。東崖石壁有佛像世號

千佛巖谷。遥望有若奄然因以名之 四卦谷。在本縣東南二十里谷長一十里有泉四派分流因以名焉 回馬谷。在本縣東南三十里。谷中有

馬嶺關通邢州路。五代史。梁伐大原。洛州刺史張歸厚軍自馬嶺闗入。即此處也 象谷。在本縣東南五十二里。廣三百步。長四十六里。土地記曰。

晉陽東南一百里。至山有蔣谷大道度軒車嶺通於武陽。 咸陽谷在本縣南一十三里。石壁有佛像城塜。記曰。秦伐趙築城。以咸陽兵戍之城近

此谷。因以名之。 蔣谷。大道度軒車嶺。通於武郷。元一統志四流谷。在本縣東南長一十里。有泉四派分流因名。

交城縣。太原志童子谷。在縣東八十里。舊經云。北齊天寳七年。有童子數人牧于山谷。見山上巨石如人形。因作為佛像。高一百一十尺。寰宇記萬

根谷。在本縣冀州。圖經云。萬根谷。即向交城道。亦羊腸道也。清源縣。太原志屠各谷。在縣西十五里。

盂縣。太原志鴉鳴谷。在縣西一百二十里。舊經云。昔人迷於谷中不能出。見鴉飛鳴。尋聲得路。因名之。五代史。契丹偉王戰敗入鴉嗚谷。即此也。

代州。太原志西峩谷。在州夏屋山之側。 鳳逰谷。在本州南一十五里。元一統志胡谷。在本州境内。太原志赤唐谷。在本州西南五十里。舊經云昔

有田父劉赤唐隱于此。故名。與赤塘關相接。薛雲谷。在本州東南二十三里。舊云薛雲隱此。故名之。

太原縣。太原志潜丘。在縣南。僅有㣲迹。父老云。宋修惠明寺。浮屠陶土為甓用之殆盡故也。爾雅云。天下有名丘五。晉有潜丘是其一。隋開皇二年。

於其上置太興國觀。道陽曲縣。太原志楊廣道。在縣天門關東北崖。隋文帝子晉王。開此道

路因名。路 保德州。郡縣志通河北路。在州自土門路。即古之井陘口。通眞定府

定州。咸平中。契丹宼河北。加兵防守。龕 太原縣。太原志石室石龕。在縣天龍寺。上有隋開皇間碑刻。及石室

銘。水太原府元一統志洞過水。在郡東二百二十里。自平定州樂平縣界

陡泉嶺而出源經壽陽。入祁縣南四里。西南入太原縣界。又云自壽陽縣南五十里。入榆次縣東十五里。合流村與涂水相合。又流五里至源渦村。

又合源渦泉水通流。經繇榆次縣三里下流西南四十里入徐溝縣界又云在平晉縣南二十里。來自榆次縣界西流人。又合涂水歴縣南境而流

入于汾水。水經注曰。劉琨之為并州劉元海擊之合戰於洞過水即此水也云洞過水自樂平縣陵泉嶺出。經由壽陽縣至榆次東十五里合流

村入涂水陽曲縣太原志石橋河水。在縣東北自盂縣界西南流入本縣界歴石橋

前蒲子社。經陽曲故城北西南。流合洛陰水 龍泉水自本縣西北一百五十里静樂縣界流入。經蘆子社過白馬故府側。至横渠之南。合掃谷水

入于汾水。 汾水。上從静樂縣寧化界林溪𤼵源。經本縣樓煩交城縣故交村流入陽曲縣。蒙前總管李尚書治水開渠引水。與列石泉相合澆漑

民田。經由縣西二里下流入太原縣界。 洛陰水。在本縣東北三十里水經註云。屬新興郡南流經洛陰城北盂縣故城南入于汾水。有故碾橋在

縣西北二十五里洛陰水上今橋廢。 掃谷水。自本縣西北一百二十里掃谷社東南流經大䟦故驛凌井天門谷出山。又西南流入于汾水。 直

谷水。出本縣北直谷社之西北南流過狼孟城之西又南流入洛陰水元一統志文水在縣。自石州方山縣界出源。流入交城縣界歴榆城龍門山

與文谷水相合流出文谷口。入文水縣南。至本縣二十五里其水多文故曰文水金泰和六年。有本縣完顔永貞自文谷口開渠沿谷之山腰南通

其水三分入城中。轉而出郭其。七分南行。灌溉民田。有常平渠靈長渠甘泉渠千畆渠。蕩沙渠。豐稔渠等通流灌田入于汾水。今五渠俱廢郡縣志

晉水在本縣水出龍山。太原縣。太原志汾水。在縣東一十里。自陽曲縣界。流入本境。西南入清源

界。寰宇記汾水南過晉陽縣東。晉水從縣南東流合注。又隋圖經云。汾水所經立石谷。谷口有石孤立水内。高十餘丈。晉水在本縣西南一十里

出懸甕山前。昔智伯以晉水灌晉陽城。不没者三板。後人踵其遺跡蓄以為沼分為三泒。北瀆即智氏之渠也。其城高。東北流入晉陽城南瀆於石

塘下伏流南出灌溉民田。中瀆流入陸堡河。餘人汾水晉水初出砌石為塘自塘東分三泒。智伯渠其一也。北派東流。經晉澤南。並入汾水此兩泒

即酈道元所謂分為三泒也。其南泒隋開皇四年所開。東南流入汾水。唐地理志云。太原汾東井苦不可飲。貞觀中長史李勣架汾水引晉水入東

城以甘民食。謂之晉渠今廢。 洞渦水。在本縣東二百三十里。自平定州樂平縣陡泉嶺出源經壽陽縣西流入榆次縣界至合流村與涂水相合。

又西流五里至源渦村又合源渦泉通流西南四十里歴本縣南又西入汾水水經註曰劉琨為并州劉原海要擊之合戰于洞水。即此水也 沙

河水本縣西風谷中。經晉陽故城南隍中東流入汾水榆次縣太原志大塗水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傾城村。即杜預傳註塗水

在太原榆次是也源出八縳嶺下西北流入縣境東十五里合流村合洞渦水又西流入太原縣界入汾水。 小塗水。出本縣東南八十里鷹山下

西流二十七里入大塗水。 洞渦水。自平定州樂平縣界陡泉嶺出源經由壽陽縣界西北至本縣東十五里合流村與大塗水相合。又西流五里

合源渦水。經本縣南三里。西流四十餘里。至太原縣界入汾水五代史。唐天福元年。汴人攻太原。營於洞渦。即此也。 源渦水。在本縣東九里。周五

里。深三丈。出原過祠下。南流入洞渦水。舊經云。貞觀二十年。縣今孫湛通渠引水西流二十里。復入洞渦水。今祠下止有小池。祠東四百五十步陳

村有泉湧出。南流入洞渦水。與古不同。 木瓜水。在本縣東南六十里舊經云。源出古儀州平城縣界。儀州。今遼州也。木瓜嶺流二十里合入八縳

水西流入於洞渦水。 芹谷水。在本縣東北五十里源出縣之芹谷西流二十三里。入赤坑水 八縳水。在本縣東南八縳山。西流屈曲入木瓜水

方誌圖云。謂之八縳水。 赤坑水。在本縣東北三十里。源出縣之赤坑村。西南流三十五里。散入平晉縣界。俗謂之澗河水。宋紹聖三年。縣令桑安

世。自聶村鑿渠。分引赤坑水入縣城中。入於縣署中門之西為水磑。有宋祥符中石記。今廢。 牛坑水。在本縣東南三十里。源出牛坑村懸泉谷。西

流入洞渦水。元一統志澗河水。亦名赤坑村水。在本縣北二十里罕山麓出源。今無泉水。或遇天雨。乘勢西南急流。逹於本縣西北。

徐溝縣。太原志洞渦水。在縣。自榆次縣界來。經由本縣北一十八里。入太原縣界。洪武八年五月内。山水泛漲。自榆次縣永康村西南奔决。北徙于

太原縣蒲村北入汾河。 象谷水。從太谷縣界來。經由本縣東南李青等都下流入清源縣界。遇山水泛漲。漂没民田。旱則乾涸絶流。

太谷縣。太原志酎泉水。在縣南一十里。源出鳳凰山下。為二池並北流。灌溉園圃。西北合咸陽谷水。謂之交河。水味至甘。可成佳釀。故有酎名。西流

入祁縣界。元一統志。遇水漲合入囬馬水。舊經云。商紂到此誤兵。其水北流。貯為一池。中有芰荷。建鳳州亭。象谷水。在本縣東二十五里。源出榆

次縣界。恤張嶺下。西北流一百八十里過縣境。又西北流入清凉界。 囬馬谷水。在本縣東南。源出榆社縣界黄花嶺下。至本縣北五里。西流入祁

縣界谷口。出蔔萄。 咸陽谷水。在本縣南。上㣲有源泉。每遇天雨。西北合入囬馬谷水。 奄谷水。在本縣東南谷中。㣲有源泉。東北流于惠安村灌

溉園圃元一統志胡谷水。在本縣西南自祁縣流入縣境復西北入祁縣界寰宇記蔣谷水在本縣。今名象谷水源出縣東南象谷。經縣北四十里

北入清源縣界祁縣太原志𨺚州胡甲水。在縣東南一百六十里。自沁州武卿縣界胡甲

山北流𨺚州谷。西北流過本縣東經冐源橋故人名昌源水。西流入汾州平遥縣界。注于汾水。水經注寰宇記皆謂之胡甲水。今但云𨺚州水。分溉

民田。其水旱則細流。澇則溢漲。其流不絶。通光水。又名胡城水。源出縣東南胡城谷中。出谷北流至本縣東北。𡻕澇則可以溉田旱則乾涸。

交城縣。太原志汾水。在縣東北九十五里。管州静樂縣界。北流過故交城之側。東北流入陽曲縣。其下流復自清凉界。流入西南入文水界。水經云

水出太原汾陽北管涔山。周禮職方氏。并州之浸也。 文水。在本縣西北二百里。石州方山縣界。流入歴縣西界榆城龍門與水谷水相合至栅城

口出山入文水界。水經云。文水出大陵界西文谷口。即此水也。北山巨材夏秋之際。乘水泛濫。結桴出之。𡻕以千數。循流入汾水。逺近利之。 步渾

水。出縣西北大通冶南。出步渾谷中。經縣城北。向東屈流南入汾水。 水谷水。出縣西北狐突山後。長五十五里。入汾水。 西谷水。在本縣西北源

出龍王𡺠山。至榆城合文水。 塔莎水。出本縣東北塔莎谷南流過縣東南入汾水 孔河水。出本縣北一百八十里。東南經板栅。馬蘭城。東流入

汾水元一統志文谷水。在本縣。𤼵源於孝文山之旁。歴交城縣西界。通流二百餘里。出入文水縣界栅城材。又東南四十餘里。合入汾水。水經云文

谷水。出大陵縣西。文谷口。即此水也。孝文山之村木。結𣏚浮泛而出。循流入汾水逺近利之出山開䟽二渠。一名甘泉河。石侯河。灌溉民田。

文水縣太原。志文水。在縣。自石州方山縣出源。流入交城界。歴榆城𨺚門山與文谷水合流入文谷河。至本縣界南二十五里。其水多紋故曰文水。

自金泰和六年有本縣官完顔永貞自文谷口開渠。沿文谷之山腰徃南經流其水三分入城。轉而出郭其七分南行。灌溉民田泌水。在本縣北

山下舊經云。武后穿井給養井至幽深。後一朝水溢。平流東南。注文水。即此水也寰宇記。謂之神福泉。土人禱之乃雨。 汾水。自管州静樂縣管岑

山出源。上自清源縣界。西至本縣界。與文谷水相合流。經縣南入西河縣界。不知何年復其故。河今涸元一統志猷水。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古大陵

城縣東南。周十步。舊經云天后時水竭。清源縣太原志汾水。在縣東五里。自平晉界流入本境。西南流入交城界

水經註云。汾水南經梗陽故城是也。 清源水。在本縣西北五里。源出趙簡子祠前。引以溉田。故又名平泉水。南流入于汾水。晉水。在本縣東一

十五里。澗三步。深二尺。自平晉縣界傍山。西南深入本境。灌溉民田。即寰宇記隨開皇四年。所開南渠之下流也。舊經云。溉三郷田。流入汶水界。

涂水。在本縣東南三十里。自平晉界流入本縣境。西流入于汾水。水經所謂汾水南與洞渦水合者是也。象谷水。在本縣東南五十里自太谷縣

流入本縣境。西流入祁縣界。白石谷水。在本縣西北白石谷中出。屈曲十里。南流入汾水。

壽陽縣。太原志洞渦水。在縣南五十里。俗呼為泠泉河。舊經云。水自樂平縣陡泉嶺西𤼵源。西流五十里。至本縣界與黑水相合。西流入榆次縣界。

芹泉水。在本縣東二十里。有二源。一源出南山鴉兒谷。曰南芹泉。一源出北山太平谷。曰北芹泉。土人又謂之琴泉。東流入平定州界。

孟縣太原志温泉水。在縣北一百二十里。有三穴。舊經云。北齊濟南王有疾求藥山中。有鹿毛已剥落。來至泉所浴數日。毛生甚美。王就泉沐浴。疾

因而愈。昔濟南王之居處。尚有遺跡。一穴出盤石中尤熱。東西二穴名靈湯。南流五十步。合滹沱河。寰宇記池水。在本縣西。自代州五臺縣界流

入南去縣百里。元一統志牧馬水。在孟州。即今孟縣北七十里。北流入滹沱水。

静樂縣元一統志渥洼水。在樓煩。即今静樂縣北五里出石峽中。名温泉流入汾水嘗出龍馬。寰宇記大河河水。在本縣北。從馬邑界入。南流至臨

泉縣入離石郡界平定州太原志浮化水。在州西南八十里。西南流入洞渦水。下流入壽陽

界桃水在本州西九十里。壽陽縣東。太平谷芹泉東。流至本境。經白羊驛至州東亂柳村與南川水合。至承天軍。與澤𤼵水合。東流入井陘界

黑水在本州西八里嘉山靈源公祠下𤼵源。東流入州城。又東流城東與南川水合入洮水永谷水。在本州北四十里。其源自孟縣界來至承天

山下合桃水 松溪水。在本州東一百二十里。𤼵源自樂平縣松子嶺來經晉盤山下北流入井陘冶河。澤𤼵水。在本州東九十里。古承天軍𤼵

源一名阜漿水。一名畢𤼵水。平地突出。下赴絶澗。懸流百尺土人謂之水簾洞寰宇記亦名妬女泉源出縣東北董卓壘東。今其東初出。大如車輪。

水青碧泉旁有祠。土人祀之。婦人服靚粧。必興齒雷。故曰妬女。郡國志云子推妹也故老傳此泉中有神似鱉。晝伏夜逰神出水隨神而湧。其水

東北流入井陘界。元一統志。有金閑闖趙秉文懸泉賦碑在故關隘口上有介山民廟元一統志故關水。在本州東五十里山谷中東流出井陘

故關。又東流合入治河。樂平縣太原志洞渦水。源出縣西四十里陡泉嶺。西流五十里合入浮化

水。又西流四十里入壽陽縣。水經云。沾縣北山今出樂平縣西北四十里陡泉嶺。經平定州界。西流入壽陽界。至榆次縣界。合入涂水清漳水出

樂平縣西少山之沾嶺。水經註。淮南子曰。清漳水出揭戾山大黽谷北流十八里復折而南。土人謂之遡流水。又南合入梁榆水今和順縣也 臯

落水。在本縣東七十里。北至晉陽城。南合入沾水水神水出本縣東南八十里水神谷。北流至界都村。合入沾河。 陡泉水在本縣西四十里出

陡泉嶺。東流至縣西北。以其湍鳴。故又謂之鳴水合入石馬水 石馬水出本縣南三十里石馬山谷中。東北流至縣東。合入陡泉。 沾水出本縣

西南二十里少山之沾嶺。舊經云。此沾縣因水為名。東流至縣北合陡泉水。又少東合小松水。過晉陽城。東北流入威州界。 小松水。方誌圖云在

縣東南。今在縣正南四十里松子嶺。北流至縣。東合入沾水。岢嵐州。元一統志名源水。在州北五十里。雙松樹𤼵源經本州五十步東

南入樓煩。興縣。太原志蔚汾水。在縣東一百里黄尖山𤼵源。其水屈曲經本境六十

里下流五十里。合于黄河。元一統志奇嵐水。在興州。即今興縣東北六十里。上從岢嵐廵檢司界出谷。至本境北五十里。分溉民田西合于黄河

代州。寰宇記常溪水在州郡國志云。鴈門有常溪水。崞縣。太原志滹沱河水。在縣東百步。自正化村入界。南流至忻口出界

武陽河水𤼵源太子崖。東流五十里。至本境隻陵村。入滹沱河水傍居民頗得灌溉之利。

五臺縣。太原志虜虒水。在縣北五十里。源出縣界。漢因此水以立縣石州。太原志北川水。在州。其源自赤堅嶺出。南流經本州城西三百一十

里入黄河。東川水。其源自谷積山出九十里。至本州城北。合北川河南川水。其源出寧郷縣南車轍泉。北流至本州南。合入北川河。三川水共

西南流入黄河。元一統志赤洪水。在本州方山廢縣東十里。南流入離石縣界。 文水。在石本方山廢縣東北五十里方山下𤼵源東流入文水縣

界寰宇記湫水。在石州翼州圖云。湫水河北從樓煩郡南入龍泉郡經吕梁。尸子云。吕梁未闢。河出孟門為二吕梁在離石北。以東可三百餘里

縣志臨泉水在本州臨泉廢縣北一百步縣因此水為名忻州太原志雲中水北去州城二十里其源出自雲中山水經雲内鎮入肆

蘆城之西。金山之南曲而東北流四十里與滹沱水相合元一統志一名肆蘆川水一名忻水。在秀容縣。即今忻州西北七十里出分水嶺下東北

經雲内鎮入肆蘆川水過故城之西經六石村俗名六石河秀容縣。寰宇記忻川水在縣東三十二里。注水經云滹沲南歴欣中口俯

會忻川水。水出西管涔東山也。定襄縣。太原志三泉水。在縣南二十五里叢蒙山下出源。其泉有三謂之

三會水。又云始為三源。通合一川。北合牧馬河。寰宇記三會水。在定襄縣水經云。三會水出九原縣西。東流入滹沲水。經定襄界。

河。本府。元一統志黄河。在太原府郡西六百里。西北自大同路界流入本境内。經保德興臨石四州之西界。下流入平陽路隰州界。 汾河。在郡

西二里。西北出自管州寧化涔山。經樓煩清源平晉交城文水祁縣平遥界休。南入平陽路。靈石縣境。

孟縣。太原志滹沱河。在縣自忻州定襄五臺縣界。流入本境去夫城口縣北一百一十里。至榆棗口。又合興𨺚泉至紫陽村。又合温泉水下流至平

山縣界。 細水河。自本縣東南屈流入縣境。其水細微。縈廻不絶。臨縣太原志黄河在縣自興州界。經由本縣西一百二十里。下流於石州

孟門縣界。縣西一百二十里。舊有酌中渡口。元建浮橋。後廢。今以船渡通行臨縣川河。去縣城東半里。其河出興縣地面大僕山下。經本縣。通大通

口入黄河。元一統志榆林河。在臨州。即今臨縣東北三里。出黄雲子山下榆林村。經本州東。下流入黄河。

静樂縣太原志汾河。在縣。自寧化林溪山𤼵源。經由本縣。南合于碾河水。州西二里。下流於樓煩鎮界。元一統志。周禮職方。冀州其浸汾。按水出静

樂縣北管岑山。經管州城之西南四十里。過樓煩。在今廵檢司東。上從管州下流交城縣鎮城村。南流入陽曲縣界。又云。水在寧化廢城北五十里。

林溪山𤼵源經由本縣北五里。合入天池水。下流入管州界監河在本縣南一百五十里樓煩鎮南峪。其源出自獨石河村流至樓煩城南合入

汾水 碾河自本縣北七十里馬寨側𤼵源。經由縣南二里合入汾河嵐河在本縣東南六十里汾陽都嵐縣兩界首古石門中流入汾水

壽陽縣。太原志黑水河在縣西四十里源出黑水村之西山三源合一東流至縣西屈曲南流五十里至泠泉村入洞渦水元一統志有三源一出

太安驛南雙滄神祠下北合西山石河邉狄即村謂之狄那河一出縣東土徑之北過羊頭神祠下。謂之羊頭神河一出縣北輸社南謂之重子

河俱合流入河渦水。保德州。太原志黄河在州上從大同府東勝州。流入本境隩州西。歴本州

西二里。下流入興州界。元一統志。自西流至舊隩州父良津經廢邑州東五十里。西南流經本州城北三里入興州界

岢嵐州。太原志嵐漪河。在州東。五十里。王道村𤼵源。經本州南五十步。下流入興縣界合于黄河元一統志。水從嵐州宜芳縣走馬嶺下流出。夫州

四十里。西入合河縣界。寰宇記合河在本州合和廢縣。隋圖經云。蔚汾水。與黄河合。故曰合河。在縣城下。

嵐縣。太原志清水河。在縣北五十里雙松樹山𤼵源。經本縣東一百五十步。南流於樓煩界三十里。合入汾河。

代州。太原志滹沱河。在州南三里。自繁峙縣東秦戲山下。涓流環曲。合衆水西流入崞縣界。

敏峙縣太原志滹沱河。源出縣正東三泉之孤山附城。西流過代及崞其勢始大

崞縣郡縣志沙河。在縣南二里。元一統志殺子谷河。在崞州。即今崞縣西南六十里自秦始皇三十六年。使扶蘇太子北監蒙恬於此三十七年始

皇崩。趙高矯詔賜扶蘇死。因名殺子谷。其水出焉。俗呼羊牧河。澆溉民田。東流合入滹沱河。

五臺縣。太原志滹沱河。在縣西南二十里。自崞縣界入本縣境。流三十里至河口。東南。入定襄縣界。水經註云。滹沱水。東流經五臺縣聖人阜。在崞

縣東三百步。山海經云。秦戲山。滹沱水出焉。郭璞註云。滹沱水出武夫山。其源出繁峙縣。東南狐阜。又山海經云。滹沱之水。東流注於婁水。冀州圖

云。又經繁峙故城西三里。與五泉合。又西流入樓煩郡秀容界。又還入崞縣。又入秀容界。東北入五臺。入恒山界。 清水河。在本縣東北一百六十

里出華巖嶺下。過石嘯。至河門口。流入滹沱河。虒陽河。在本縣東北四十里。本名盧虒河。東南流入清水河。 泉巖河。在本縣西北三十里。泉巖

村𤼵源流入滹沱河。縣河在本縣西北一十五里。王村𤼵源。流入清水

石州太原志黄河。在州。上從臨縣界。經由孟門西城。下流入平陽府石樓縣界。

寧郷縣太原志黄河。在縣西一百五十里順流三十里入石樓縣界元一統志清河在本縣南三十五里白石村𤼵源。至本縣澆溉園圃下流離石

縣界忻州太原志滹沱河。在州北六十里崞縣界來自北轉曲而東經忻口城

東過白村一十二里。流入定襄縣界。注河門。下山東周禮職方氏滹沱并州之川也 牧馬河。在城南七里今俗謂之七里河其原出自白馬山經

城南轉城東北。至定襄北境。與滹沱相合。溉田百餘頃。定襄縣。太原志滹沱河。在縣自秀容界流入本境。北去城三里又合牧馬

河水。流入臺縣界。元一統志。其源出繁崎縣大戲山。自代州崞州界流入忻口。歴縣北流二十里。東入定襄縣界。又東北流入臺州界。 牧馬河在

本縣。自秀容縣界。流入本縣南五里。又東上合滹沱水。池太原縣。太原志白龍池。在縣天龍寺。去縣西南三十里。深可丈許。毋

遇旱。浚之則雨。静樂縣。太原志天池。在縣周圍九里三十步。開皇四年。建廟於池上。𡻕旱

則禱。其水下流與汾水相合。寰宇記。天池俗名祁連汭。在縣東流一百四十里。周廽八里水經云。桑乾水。潸承太原汾陽縣北。燕京山之天池。池在

京山之上。俗謂之天池。陽旱不耗。陰霖不濫。嘗有人乘車。大風飄之于水。有人獲其輪於桑乾泉。其水澄停鏡静。潭而不流。若安定朝那之湫淵。池

中常有片草。及其風有淪。輙有小鳥翠色。投池𠾑出。若會稽之松鳥也。隋煬帝嘗於池南立宫。每至夜風雨輙吹破。宫竟不成。今池側有祠。謂之

天池祠也繁峙縣。太原志太華池。在縣東南山谷。去城五十餘里。其水淺深不可測。

遇旱取水祈禱泉 陽曲縣。太原志龍泉。在縣西二里。南流入平晉縣界。宋天聖二年。夏

水大漲及于西郭。郡守陳唐佐。作新堤以捍之。并人賴焉。嘗有汾堤銘。刻石彤霞閤下。今不存。列石泉。在本縣西北四十里。山下出源。溉田利民。

下與汾水相合。元一統志隱泉。在本縣出隱泉山。流入文水。今涸。太原縣太原志白魚泉。在縣西龍山明僊寺北谷。舊經曰。泉出白魚。固名

之 龍泉。晉陽雜記曰。出故城中與晉水同流。記云。在大明宫南趾。今無復有泉矣

榆次縣寰宇記一升泉在縣隋圖經云沾嶺上有泉。名曰一升泉水旱無增减

文水縣寰宇記神福泉。在縣西北平地俗云。此水先有靈異。土人祈禱感

壽陽縣。元一統志冷泉。本名洞過在縣南五十里。而冷泉河。俗名也東自樂平界流入本境西南流入榆次縣界

孟縣。太原志白鹿泉。在縣北三十五里。在白鹿山神泉村。舊無泉澗舊經云昔有白鹿於此山中跑一泉。固以為名。東有白鹿神廟。 興隆泉在本

縣北四十五里。興道村東北巖下。有泉湧出。成一大潭。夏冷冬温。北流成河。號龍花河。流至榆棗口。合滹沱河。

臨縣。太原志聖母泉。去縣城五十餘里。在紫金山之正東窊。孚濟王廟下。遇旱祈禱有應。元一統志湫水泉。在臨州。即今臨縣南三里。出水谷間。俗

呼甘泉。西南入黄河。静樂縣。太原志温泉。在縣東一十五里北山中石縫中。分十道流出。隆冬

不凍。流入碾河。其泉西有孃子神廟 龍眼泉亦名汾水。在縣北一百四十里林溪山𤼵源。經由本境北五里。合於天池水。 石峽泉。在本縣南六

十里周洪山東北。其泉温暖。流入汾水。𨺚冬不凍。耆舊相傳昔屈産大夫於此地得良馬孟子所謂晉人以屈産之乘。假道於虞以伐號也。

平定州。太原志平地泉。在州西五里鵲山下。寧鄉縣。太原志車轍泉。其源在縣南四十里。流至縣北。入石州界。

于興縣。太原志通惠泉。出縣東北三百四十九步。南崖高阜之間。黄壤三穴沸湧出泉。其味甘美。㮣縣汲食。城之園圖無不灌溉。至縣西合於蔚汾

水。代州太原志龍泉在州。其源出鴈門郡西北平地。水經云。龍泉在州西平地。

泉源湧沸騰波奮𤼵。以巨石投之水輙嘖出。亦云潜通燕京之天池也。繁峙縣太原志青龍泉。在縣正東孤山下。即滹沱河水出焉。 三泉。其泉

列如品字。出於縣正東孤山下。西行二里。入於滹沱河。故號三泉里。五臺縣。太原志聖阜泉。在縣有聖人阜。水經註云。滹沱水。東流經聖人阜

阜下有泉。泉側石有二手跡。西復有一脚跡甚大。莫窮所自在。州西南四十八步。明月泉在五臺山中。人至其所。以紗帛障眼。下眡泉水。或見月

在水中。故泉以為號。歴數百年。人乃一見之。叅政楊叔玉。五臺人。為元裕之言明月泉吾所親見。非傳聞也。

定襄縣太原志温泉二。在縣。其源出聖人山。涉冬不氷。唐龍朔中。嘗以錦幡幢盖賜焉。見有樂城李冶碑文可考。

溪陽曲縣太原志栁溪。在縣西一里。汾堤之東引汾水注之。周四五里中洲有■華堂宋相韓絳韓縝兄弟相繼帥太原所作有李清臣碑堂後

通芙蓉洲。有宋王拱辰芙蓉洲記汾堤之上。有彤霞閣武學貢士武經嘗擬王勃滕王閣序為之記并人頗傳之閣西有安武堂下臨汾野。每春秋

仲月大閲武於此閣東有大池池南有四照亭北有瑞蓮堂。次東有水心亭。乃𡻕之上已張水嬉逰競渡奪標之戲。太守泛舟溪中都人仕女逰觀

連四旁植栁萬株清陰交合。為西北之榮觀。乆為汾水圯壞。今俱廢。川 岢嵐州寰宇記獨子川。在州公主山下基址猶高丈餘。故老相傳云。

隋所築。澤 陽曲縣太原志陽曲澤。在縣後。魏書地形志。在縣界。方志圖經謂之

陽曲川。在本井城之東北。太原縣太原志臺駘澤。一名𣈆澤。在縣西南一十里。其源出於𣈆水澤出

蒲魚。民人利之。𣈆陽雜記曰。廣澤二十里。為汾水所沫。今不見矣。又寰宇記曰。在縣南三里。開皇六年。引𣈆水灌稻田。周四十里。

永樂大典卷之五千二百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