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法句經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法句經序 
作者:闕名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986

曇缽偈者,眾經之要義。曇之言法,缽者句也。而《法句經》別有數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者經語,猶詩頌也。是物見事而作,非一時言,各有本末,布在諸經。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湣傷天下,出興於世,開規道義,所以解人。凡十二部經,總括其要,別為數部。四部阿鋡,佛去世後,阿難所傳,卷無大小,皆稱聞如是處佛,所在究暢其說。是後五部,沙門各自鈔眾經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義,條別為品。於十二部經,靡不斟酌,無所適名,故曰: 「法句。」

夫諸經為法言。法句者,猶法言也。近世葛氏傳七百偈,偈義致深,譯人出之,頗使其渾。惟佛難值,其法難聞。又諸佛興,皆在天竺。天竺言語,與漢異音。云其書為天書,語為天語,名物不同,傳實不易。惟昔藍調安侯世高、都尉佛調釋梵為晉,實得其體,斯已難繼。後之傳者,雖不能審,猶尚貴其實,粗得大趣。始者維祇難出自天竺,以黃武(疑)三年來適武昌。仆從受此五百偈本,請其同道竺將炎為譯。將炎雖善天竺語,未備曉漢,其所傳言,或得梵語,或以義出音近質直。仆初嫌其為詞不雅。維祇難曰:「佛言依其義不用飾,取其法不以嚴。其傳經者,令易曉勿失厥義,是則為善。」座中或曰:「老氏稱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雲,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明聖人意深邃無極。今傳梵義,實宜徑達。」是以自偈受譯人口,因順本旨,不加文飾。譯所不解,即闕不傳。故有脫失,多不出者。然此雖詞樸而旨深,文約而義博。事均眾經,章有本故,句有義說。其在天竺,始進業者,不學法句,謂之「越序」。此乃始進者之鴻漸,深入者之奧藏也,可以啟蒙辨惑,誘人自立。學之功微,而所包者廣,實可謂妙要也哉!

昔傳此時,有所不出,會將炎來,更從諮問。受此偈等,復得十三品,並校往古,有所增定。第其品目,合為一部三十九篇、大凡偈七百五十二章,都凡一萬四千五百八十字,庶有補益,其廣聞焉。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