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洛涯金先生遺稿/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附錄 洛涯金先生遺稿

1801年

洛涯金先生遺稿跋[编辑]

右。我六代祖逸稿也。先祖不喜著述。又於人家文字。謙退不應。惟與成板谷,河師傅,鄭愚伏諸賢。往復講論。長箋短幅。積成卷帙。叔從高祖。編集爲書。未及校正。盡失於書齋之火。尤翁所謂圃翁之橫說竪說。不知爲何等語者。實無窮之恨也。先君子搜宗家文籍舊藏。得壬辰難中詩稿小軸。又於諸家功令文體中。得辭賦之謄寫者。遂手書而藏之巾笥。而其狀文以下。宗家之所別錄以傳者也。不肖與宗姪益顯。廣求輓誄之在人者。凡賦五。詩六十四。序一。文四。狀二。雜著若干。附錄若干。合爲一冊。是皆幸存而未泯者也。讀之者曰。以先生實德醇學。發之爲言語文辭者。惜乎其不盡傳於世。然先輩有以爲先生詩賦。皆從晦翁門庭中出來。而警語諸篇。實嘉惠後學。則可不付之剞劂。以廣其傳乎。於是。就芸閣印。以壽諸知舊若門生子孫。嗚呼。是豈不肖之力。實先君子遺志也。

聖上元年辛酉三月。不肖後孫濟默。謹書。

題洛涯金先生遺稿後[编辑]

士之爲學也。將以求夫爲人之道。爲人之道。忠孝而已矣。忠之道非一。而盡分而已。孝之道非一。而竭力而已。然忠孝元無二致。忠則孝。孝則忠。故曰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斯其爲爲人之道也歟。嶠南有故處士洛涯金先生。其學一遵朱子訓。其言曰。孔子。大聖人。朱子。亞聖人。學孔子。當自朱子始。斯言也。可以知其人也。公當光海時。痛倫彝斁喪。杜門潛居。悲泣不自勝。嘗著穎封人食舍肉賦。以見志。壬辰之役。與同志謀興義旅。以老母在。授兵金鎰。後鎰竟死義。實公有以倡之也。逮甲子适變。又擧義西赴。旋聞亂已罷歸。無所著功。而義聲固已彰於域中矣。公事父母克遵義方。婉容愉色。左右就養。志物備。誠敬篤。尤謹於奉先追遠。喪制恪用文公家禮。嘗於其遠祖祠墓。惕然荊棘之成林也。爲之約規。春秋會諸宗。率各出米布。供祭需。歲以爲常。至今子孫猶遵。而不敢失敦睦。有九世同居之風。喜讀孝經。手書一帙。每讀訖。輒誦朱子不若是非人之言。以終身服膺。公於爲學也。其可謂知所本而盡爲人之道矣。公所著詩文。收拾於絳雲餘燼者。堇若干篇爲可惜。然君子一言以爲知。一言以爲不知。奚必多乎哉。嗚呼。今世如公何處得來。余於是重爲之起敬也。公名安節。居洛東江上。仍以自號云。通政大夫兼弘文舘副提學經筵參贊官春秋館修撰官奎章閣檢校直閣。安東金近淳。謹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