淸容居士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四十六
淸容居士集 卷第四十六 元 袁桷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元刊本
|
清容居士集卷第四十六
題跋
書孝宗賜史忠定王褒賢臣頌後
右王褒聖主得賢臣頌乾道八年先忠定
王守福唐孝宗皇帝御書遣使繇郡治所
賜也始忠定爲直講時嘗沐是賜實署御
名且書王字于後是後繳帖以進遂復被
是賜焉猗歟盛哉惟聖主之得賢臣唯髙
宗傳説事相脗合方王之爲直講訏謨定
計盖已見扵三善之陳告監先王之成憲
惟孝宗足以承式克欽承旁招俊乂惟忠
定足以繼舊學之素夫豈若持守希阿光
禹輩然哉故其在相位也知恢復為正論
時有未至則寜受衆誚而不避相位三月
正色引去未㡬符離潰師張魏公首乞速
定和議則昔之未敢出師盖實在是家居
十年王之心事露白扵天而昔之言恢復
者皆大言取官位一無所成就至是君臣
交孚過闕入對寳畫森著實彰厥㫖非偶
然也桷之外大父敷文户部為王嫡孫是
生㑹稽郡君桷實親出學術荒薄為
國朝史官十五年獲纂金宋舊史簡帙繁
廣猶未克就五世孫公升王之大宗獲寳
是卷他日願上扵太史㑭有考焉延祐七
年十月己酉外曽孫具官𡊮桷拜手頓首
謹書
書彭忠毅汝方贈官誥後
忠毅公實尚書噐資公之親弟以尚書門
㓛補太廟齋郎故終身為右選官方臘䧟
歙睦杭三州衢介扵中公以孤城分守卒
罵賊以死當時贈典亦至厚矣嗚呼豐亨
豫大之説行馴致靖康長驅中原皆望風
迎降嘗讀兩朝忠義録而悲之則公盖居
其首見危致命臣子之當為徹彼桑土不
能不憾扵宣政之事使龍圖公正色朝著
事寜有是哉
書髙安蔡中允誥後
嗚呼宋仁宗世康節邵先生以為日之方
中至今南北議論無以易何則賢人多而
朝廷治故也今觀髙安蔡中允誥身而桷
世為史官請得以考焉故事進士第一獨
命詞以其相繼者為首次其甲乙若幕職
縣佐則緫其詞命以畀之石揚休字昌言
眉山人蘇明允先生所敬尊者以髙第為
同州推官誥中首稱是也元豐前率沿唐
官制舊六曹尚書侍郎緫為階官入政府
始得之吏部専職則有三班審官流内銓
等官誥中署權判即判流内銓也知制誥
舍人職也亦元豐正之翰林學士權判曰
郊宋郊也言前已改名非也李淑五為翰
林學士景祐間元憲同院淑忌其先登譛
之曰姓符國號名應祀天實斯年也始更
名焉曰絳陽夏謝希深也謂為韓絳者亦
非也是年父億為參知政事無父子同要
地之理竊考仁宗更元凡九而史官與歴
年圖景祐止四年為寳元今誥曰景祐五
年倘不知者寜不置疑焉吾敢為蔡氏子
孫言之景祐實有五年六月前猶五年也
至秋七月郊上尊號曰寳元皇帝凡十四
字遂更寳元焉是則自七月始為寳元紀
年者莫知遂悉以實元元年書之先正獻
公以秘書監禮部侍郎領史事先越公為
秘丞著作郎覩舊史聞扵家庭者若是輔
之不鄙謂余世習臺閣故事遂書以歸若
夫賛美感慨有諸賢在不容扵言矣至
治元年九月丁丑史官𡊮桷書
題放翁訓子帖
放翁先生送其子之官獨書荘子二章以
訓曰五經切近而書荘子何耶余曰自
農師右丞師尊臨川臨川宗老荘故其家
學世守之此二章足以涉世變清而容物
逺禍之基也喜怒哀樂不入扵胷次進徳
之本也紹熈黨禍萌蘖故逢迎者廢扵嘉
定標榜者錮扵慶元雖善惡岐而當時仕
進者寜不自重先生教子之意深矣晚嵗
一出終能全身以歸觀此盖可知矣𡊮桷
書
題汪龍溪與從子書後
汪氏皆祖新安故先生祭其逺祖有曰散
處諸邑非雲則仍今玉山番陽宣城新安
皆同所自獨新安之宗其别爲三貴賤貧
富角立不相通叙世逺源分故若是耶先
生居饒之徳興而宣城諸房皆祖之先生
嘗謝其宗衮舉刻有曰渡江而上傷不見
扵它揚其敦叙同姓無彼我之異中興誥
令盖合王蘇之精整明暢文獻益逺桷以
荒陋備員詞林踰十年每惕念罔敢替敬
觀遺墨因以識景仰之志至治元年十月
壬戌四眀後學𡊮桷書
跋朱文公與辛稼軒手書
晦庵嘗以卓犖奇才股肱王室期辛公此
帖復以克已復禮相勉朋友琢磨之道備
矣嘗聞先生盛年以恢復為急議晚嵗
則曰用兵當在數十年後辛公開禧之際
亦曰更須二十年閲歴之深老少議論自
有不同焉者矣公所居號帶湖一夕而燼
時文公猶無恙慶元四年公復殿撰此書
盖戊午嵗以後所作至六年則文公夢奠
矣今觀此帖益知前賢講道彌老不廢炳
燭之㓛良有以也夫
跋蔡君謨帖
蘇文忠評忠惠行書第一後見莆田所刻
亦主此論亰卞師其從兄而名莭𧇊䘮愧
恧多矣爾雅姊妹之子為甥至晉世則謂
之郎忠惠日習晉帖語與之俱化矣
題曽文昭詩
文昭文肅當貧苦時皆舎人撫字迄見有
成至扵制誥則殆青過扵藍尚書省記實
公所作後評文者謂當為萬世法噐資番
陽彭公與公同臺熈豐改更乃若有不同
者幸以内相謝事卒為全人後作史者宜
深考焉
跋曽文肅帖
顧子敦為河北轉運時實司馬公作相之
時子宣猶在外服建中調停之説既興善
惡玉石黨碑既成則子宣亦復同傳後之
作史其去取為如何嘗讀丞相日記類其
子姪若公衮輩繅飾術不可不慎扵紹興
作史見之
跋楊補之月賦
逃禪老人出處清峭當與魏林同傳思陵
愛其所作宫梅将召見之一夕遁去此真
方外士昔人言蜀無他楊以九州言揚州
或言輕揚或言維揚子雲寂寞賴此能紹
宗矣
跋米元章帖
中年養生惟獨宿第一東坡貶謫有權發
遣之語山谷戒行堅嚴有漫種老生涯之
詩信知未易脱釋景逺余故人能寳襄陽
二帖晚嵗煎熬良不能自存釋氏嘗扵此
騐生死關聞之者足以戒矣
書東坡寄真隐詩
東坡先生作續養生論知及之而未知守
者晚嵗慕丹元子真隐翁桷嘗深疑之道
以氣為母文以思為宗二者相反聚散有
不同耳神行六虚止者合扵自然朝市而
能之者無是也故近世方外之説釋性命
為二途平叔之學不復傳言語動作一謂
之性卒未見有超然者巽堂内翰明至理
通𤣥微異時登紫霄𡶶願相與竟其説坡
僊㳺八極之表必撫掌視吾二人矣
跋晉帖
晉帖見扵淳化多不成文盖唐文皇去其
斷爛以成卷軸今十七帖號可讀餘則不
然矣姜堯章作絳帖釋文旁證曲引有㓛
於金石缺亦疑之此帖盖唐人榻本欲求
文義則㡬臆矣
跋于湖帖
于湖先生與王宣子皆紹興進士第一而
皆以政事發身二公皆守湖南此帖盖于
湖江東宣子尹京時也杼山劉季髙寓金
陵于湖守行宫納謁杼山杼山曰守謁當
有故于湖曰願求書法杼山野服以肅于
湖拜而授之今其書盖與劉無異也文獻
彫落因巽堂内翰出其書敢以過庭所聞
者告焉
書陸子履賀復熈河詩後
王樞宻開熈河㓛成而萬骨枯矣至元祐
初司馬公堅欲棄横山之地深恐生事之
人復啓邉隙故耳維州牛李之事是温公
去取之本心後之評史當扵是考焉陸子
履歐公之上客作是詩其亦有媚夫上之
意厥今 皇圖窮吐蕃而西唐宋之耻一
洗而盡時則有若緫帥汪公以元戎經略
桷舊為史官得鋪揚其偉績今獲觀此卷
始知英賢夷考徃事以展拓其素藴盛矣
哉
跋定武稧帖
歐陽公著集古録言定武二民家各有石
較其本纎毫不異是則定武有二本從来
久矣後宋諸賢謂薛向之子嗣昌私易定
武本别刻石以留公庫此論千人一律今
以歐公所論則明有二本薛守定武果易
以歸則民間猶有一本是公庫本為第三
本矣議者又謂嗣昌鑱損湍流帶右天以
亂真後入宣和曲水亭余嘗毫髪辨證亦
微有不同此卷壓角小印正嗣昌名印而
米襄陽親跋尤真舊蔵張參政孝伯家其
子寺丞即之以書名一時大變古體遂不
能傳印識猶可考也今以余平昔所見本
悉䟽于後
不損本
趙眀誠本前有李龍眠蜀紙畫右軍
象後明誠親跋眀誠之妻李易安夫
人避難寓吾里之奉化其書畫散落
徃徃故家多得之後有紹勲小印盖
史中令所用印圖畫者今在燕山張
氏家
王順伯本第一跋是王黼順伯名厚
之號復齋有金石録家蔵石刻鍾鼎
篆籀鑑銘泉譜侔内府其家兵後不
廢近嵗丁未饑越新昌尤慘遂悉散
落始歸于龍翔道士黄石翁黄秘不
示人後有順伯為浙西提舉時携入
秘省諸賢題名皆有其著者樓宣
獻劉文節今亦歸張氏
趙子俊孟籲得扵閩中有樓宣獻跋
剪碎作𠕋葉與前二本無異今歸子
昻承㫖家
蘇承㫖易簡第一跋後有元豐諸賢
同觀于鄞之城南崇法院有舒信道
字畫然不著名在内侍譚氏家精神
無毫髪恨
趙子固本舟過嘉興遇風舟没子固
疾呼曰蘭亭在否舟人負以出子固
作跋識其事復題八大字曰姓命可
輕此寳難得子固死入賈相家賈敗
籍于官有官印歸濟南張參政斯立
今在集賢大學士李叔固家
潘經略畤本題識皆徳鄜手書滿軸
余以有米跋本遂贈鄧善之文原鄧
借田師孟師孟有借書不還癖因留
之余跋乃剪去矣
損本
龍圖閣學士劉公克荘本細書滿紙
後有賈相跋亦滿紙括蒼鄭陶孫為
福建儒學副提舉得之為翰林應奉
貧質于甆噐劉氏屢入子錢卒以逋
重為劉氏所得〈有叔信父印〉
損本多有叔信父篆印盖宣和曲水
亭既成亟以御筆繇亰兆薛嗣昌家
宣留内璫𠩄暮夜以匱金紙〈即越蟬翼紙〉
疊三紙連印故下本肥中本着中上
本微瘦然皆無異此本子昂得扵都
城装成𠕋葉甆噐劉生手之不置以
銀壷杯盂易之
翰林承𭥍趙孟頫家本得扵霅溪陳
侍郎振孫伯玉號直齋其家蔵書冠
東南今盡散落余家亦得其數十種
此本亦有叔信甫印
翰林侍讀學士張伯淳本有黄豫章
跋余每疑鑱損與山谷差有後先然
本無異前數本更俟他日以考
題薛紹彭帖
長安薛道祖與米元章劉巨濟為三友朝
夕議論晉唐雜蹟圖畫然其作字則各自
成一家紹興中購薛米書急率以小璽
印縫後御府刻米帖十卷而道祖書不得
入石客杭見道祖書一巨卷于駙馬都尉
楊公家精神峻整遂深疑紹興不入石之
故問於子昻子昻曰薛書誠美微有按模
脱墼之嫌余不能書而深識其語私嘗謂
米襄陽書政如黄太史作詩之變芒角刷
掠求扵匵韞川媚則蔑有矣學魯獨居之
男子於道祖見之至治二年八月乙亥𡊮
桷記
魯公坐位帖
坐位帖真蹟在亰兆安氏家嘗刻以傳世
吴中復守永興謂安氏石未盡筆法因再
模刻此二本余家咸有之安氏子孫分析
坐位帖乃剖為二此帖至行香寺僕射指
後不復有盖吴安石刻本卓頭髙指後别
為一行遂由是平分為兩是安氏兄弟不
學之謬東坡見安師文時帖尚全嘗手搨
數十本余得坡公搨本於東平王氏無纎
毫失真旁用眉陽蘇氏及趙郡蘇軾印記
米襄陽少年嘗臨之邵伯温亦云安氏析
後不復見全本此卷筆法絶類米老徃見
乞米帖墨蹟扵子昻家子昻以重資得之
余心有疑而不敢言余得此帖紙色行墨
絶相類遂定為米老所臨無疑延祐二年
八月丁丑𡊮桷氏記
書梅聖俞詩後
都官公與歐陽公繇河南幕府締交久
至嘉祐元年始一薦為直講距都官之死
僅五年耳故王荆公挽詩有云貴人憐公
青兩眸吹嘘可使髙岑樓坐令隐約不見
收空能乞錢助饙餾此盖為歐公發也崑
體之變至公而大成變扵江西律吕失而
渾厚乖馴致後宋弊有不勝言者敬觀詩
帖精思以求益為之懼至治三年嵗次癸
亥正月丁未後學𡊮桷書
黄華帖〈名庭筠〉
米襄陽學段季展得其刷掠奮迅故作大
字悉祖之考諸右軍筆陣實未有是體蕭
齋丈二盖其鼻祖季展之變繇是始沈傳
師實為雲仍米良有所本矣黄華老人百
一帖評品悉祖寳章故其大字超軼抗衡
桷舊閲金帝實録老人為脩撰時坐擅議
朝政受杖噫使在慶暦元祐寜有是耶至
治三年二月史官𡊮桷書
書錢王板授某官長洲縣
五代擾攘十國各有年號獨武肅不以數
十州之地自負﨑嶇航海入貢中土其設
心置慮良逺至再傳則亦建立元號良繇
更易不常尊重其一方者不得不爾唐末
多板授官扵此見之唐有𠡠授官與此亡
異隆殺有等唯錢氏能守之相時以行一
門盛事上極宰輔内為都尉與宋同為終
始吁盛矣哉吴越皆本武肅而散處淮甸
亦其苖裔展觀無斁因為之書
書孔子廟堂碑
永興公守智永舊法故唐能書人盡變唯
永興號為第一以右軍譜系猶在也余嘗
見大周本於故家精神遒整其雲仍散落
不復可考此當在嫡孫行唐人唯魏華得
正傳孔頴逹碑與虞相佀或云孔卒時永
興下世已乆
書皇甫君碑
渤海公以險勁易王體故碑石照耀四裔
大小皆合宜右軍世傳皆小楷霜寒帖稍
展至筆陣圖則疑非真再傳為千文為廟
堂碑守繩墨稍廣拓非歐不能余嘗評
歐書化度第一皇甫碑與温恭公伯仲臨
池積年必領其妙余㓜不學書酷喜蔵歴
代金石覧此益重自棄之歎
題劉共甫與朱文公書
劉共甫樞宻世濟忠節而其文詞詔示扵
隆興乾道之際四方聳動詎止一經生學
士哉樞宻隧碑實文公所撰文公受知樞
宻實繇韋齋吏部先友事契此書盖在江
東留守時𠩄作扶植故家觧釋僚友非盛
徳不至是古道寥落肅觀益増泚顙至治
三年十有二月𡊮桷書
跋李公擇尚書帖
公擇尚書手蹟惟鳯墅石刻一見之元祐
間為正人以黄太史為甥它不𠯁論山房
蔵書以待天下士盛徳至矣㢤
題子昂書靈寳經
承𭥍公作小楷着紙如飛每謂歐楮而下
不足論此經尾題距下世纔兩月痛當作
慟
書徽宗御書詩
道君書此詩當在寳籙宫所製筆法飛動
有凌雲步虚之意真元杳𡨋〈詩中有一㸃真元在杳𡨋〉
〈之句〉騐扵五國城下殆詩䜟與㤗定元年三
月癸夘𡊮桷書
跋李時雍墨蹟
思陵翰墨志謂熈豐以後蔡襄李時雍體
製方入格律繇是紹興初年二公字畫俱
用紹興小璽印縫此卷政初年所收宋世
諸賢筆法終不逮唐隴西公書深有懐素
氣象觀此足以知其源委
徽宗賜温益搨本黄庭
温益以王邸舊僚崇寜初即拜中書侍郎
其傾邪翕訿見扵陳忠肅公之䟽迫鄒忠
公渡海侵侮范忠宣諸賢之貶湖南而崇
寜之主愈近而不疑何哉賈生師傅之論
得之矣益死未二十年而其子已登次對
典大藩又何哉國之亡也宜矣黄庭真蹟
在建中靖國刻為秘閣續帖後易為大觀
帖余舊得劉無言𩀱鉤蘭亭今復得此感
昔人寵遇之非當因書以為纍臣之痛㤗
定二年七月丙寅𡊮桷記
跋米元章書趙崇公墓誌
故事宗室墓誌例属翰苑撰述嘗觀歐陽
公王華陽李淇水王臨川所撰殆得玉牒
之五六而其蕃衍盛大一一皆然今觀崇
公墓誌多有可書故鄭太宰所作得盡製
作之美噫京城括索盡籍以行獨太祖諸
孫號為䟽逺渡江勃興皆得奉朝請人事
之不可料襄陽此卷龍跳虎卧不盡賛述
太宰此文亦稱合作惜與王将明蔡元長
同傳訖蔽其名可為歎息
劉貢父與羅正之手帖
彭城劉舎人晚入西掖以元祐元年十二
月赤城羅公為開封縣令此帖云相望累
年不忘瞻渇盖元祐二年書也嘗考二公
相知之舊始扵彭城公之守曹曹為盜區
彭城公緩刑而盜息赤城公時為濟隂縣
其必有禆扵劉公故其以事罷歸即需章
留之有曰伏以羅適自臨百里将及二朞
奉詔條主扵恪恭聽獄訟號為簡諒有識
詠頌咸謂得古人之風愿民服従可以當
屬城之冣惜其未盡施設爾罷歸輙徇
輿情亟陳囊奏朝廷遂允其請後自開封
推官為府界提㸃刑獄其制詞曰强力民
事知其要務亦公所為也羅公政績湮落
少見漫摭其事書于後云
書潞公帖
潞公兩守永興其一自秦州徙知皇祐之
五年也其一自洛入覲到郡不數日即召
還為樞宻使治平之二年也此帖謂旦夕
赴雍㳺嵩之約竟不如願盖入覲時所作
也嘗考潞公之居洛始扵皇祐二年之立
廟其三年罷政知許州五年徙秦復知永
興未嘗一日歸河南也至嘉祐三年始判
河南八年復判河南居洛凡六年方家居
無事暢心適意莫過扵窮極山水之樂而
嵩山去洛無信宿乃不能一踐此約何哉
昔王逸少欲㳺蜀都汶嶺弗果每為終身
恨公晚年居洛㡬三十年山水清詠見扵
篇什其與逸少之恨異矣潞公學蘇靈芝
書余嘗見靈芝易州碑豐峭特甚觀此筆
法尤相肖越國𡊮桷書
跋荆公帖
吕嘉問以元豐元年自金陵改知潤州二
年四月落職罷郡方是時朝廷積息之𡚁
極矣公時家居然猶不悟其非何哉昔山
谷老人嘗言荆公不甚知人痛痒余謂此
説殊不近理夫人之厚薄皆生扵情之好
惡方熈寜間荆公之所惡者多矣至扵晚
年而其所好者又皆背叛構祸宜其平昔
簡牘漠然若無世俗之情今觀此帖勞問
勤懇且憂其乏絶噫以嘉問之姦何得公
之深若此余嘗讀荆公與嘉問詩末章云
所懐在分襟藉草淚如洗惜不為范蜀公
司馬公諸賢發之
跋富韓公帖
神宗初年鋭志更治虚席以俟冨公之来
然當其時言不𠯁以勝辨徳不可以厭智
君臣之際難矣此帖謂舁杖自便盖斯時
也嘗三復公求退之章未始不扼腕痛憤
而者謂公逆知五行休咎之而退則
過矣
跋蔡忠恵帖
蔡忠恵書筆圓韻滿盖其楷法精到𠩄至
今人作書先事行草是猶未言而強之
以歌也近丗行體多尚嫵媚回視忠恵書
凛凛有清介之氣
跋王岐公帖
前賢作家問語質而情周非如今人從事
筆墨長語今觀此帖亦足以少勵薄俗矣
趙清獻公帖
清獻公祖墓與陶山陸右丞祖墓相邇紹
興間陸氏地為攢陵清獻旁近墓地亦皆
歸朝廷而不絶其祠祭先朝陵寢遭賊韜
之酷痛通于天而趙氏祖墓亦莽為丘墟
矣又聞陸氏祖墓復歸王氏今觀此帖慨
不自勝
陸放翁荅杜賢良求牒試書
金華杜氏昆弟文學行義大科異等固其
常也然自孝皇設科之初有司輙抑而不
取故李文簡公之子賢良猶不免謗議自
此其科遂廢今觀此帖有愛莫助之之意
則一試牒其肯為杜氏惜昔葉正則序龍
川之文曰使同甫不登進士則為狼藉人
矣噫科舉之𡚁果足以困天下之士哉
書東坡凉熱偈
東坡先生作蔵院記自謂夢中所作文不
加㸃至作魚魫冠頌落筆驚坐則所謂夢
中語特神其説耳今觀涼熱偈語亦與前
二文相佀釋氏之書皆自梁隋諸臣翻譯
故語質而文窘至若楞嚴由房融筆授始
覺暢朗公文如萬斛泉風至水涌鳯翔祈
文與訓誥相表裏則房融文體一規近之
如洗金以鹽濯錦以魚不亦易也焦火凝
氷廓然于得䘮之域嶺海炎瘴又何足道
三挹遺墨清風泠然
書鄭資政伯祖中散題名後
山水清事非矻矻朱墨吏所可與鄭公邑
長扵斯而三㳺鴈山則其清浄之政盖可
見矣鴈蕩之名自唐末始著故前賢罕有
至者此碑字畫頗有顔魯公東林題名筆
意益可為鄭氏家寳
跋米元章書
〈陶寂本唐彦謙後石晉時避帝諱改曰陶後納唐氏為壻可怪〉
〈米元章書〉
歐陽公常曰士大夫不眀氏族與禽獸無
異然自晉世渡江譜牒散亡夷虜殽互賜
姓别族漫不可考要難以盡責也潞公之
先本敬氏易而為文失製字之體今陶氏
為婚于唐虧人倫之義盖石郎之害不止
割十六郡而已米老本曠逹之士而能書
此為戒亦足以知前輩非茍扵一藝者
吴傳朋書曽丞相夫人虞美人草
詩
〈鴻門玉斗紛如雪十萬降兵夜流血咸陽宫殿三月紅覇業已〉
〈随煙燼滅隂陵失道非天亡剛强必死仁義王英雄本學萬人〉
〈敵安用慘戚悲紅粧三軍散盡旌旗倒玉帳佳人坐中老香魂〉
〈先逐劒花飛新血化為原上草芳心寂寞寄寒枝舊曲聞時似〉
〈歛眉怨悒徘徊愁不語恰如初聼楚歌時清魂杳杳令誰主玉〉
〈骨他年耻萬土㑹當移植漢王宫更伴樽前戚姬舞〉
〈右瀛國魏夫人虞美人草歌紹興乙夘七月廿八日吴傳〉
〈朋為沈守約書〉
南豐諸曽與王廣陵為文字交吴紫溪實
廣陵之外孫扵曽氏有素則此詩為文肅
夫人所作無疑噫熈寜之逢迎建中之調
停夫人獨無一語諫其夫而且倚聲弄筆
尚論漢髙之戚姬何耶前輩嘗言婦人與
知文墨非美事殆有深意然曽氏子孫空
青艇齋世傳江西之燈閫庭淵懿有自来
矣紫溪自謂筆法得栁半葉體不知此語
何所自豈與魯公屋漏法相類然不可强
解也
跋黄太史帖
此一帖疑在黔南時所作有云慎言重行
盖息影畏禍之餘意釋氏與太史有縁輟
錢奉馬其意盖可見
跋東坡黄州謝表
昌黎公潮州謝表識者謂不免有哀矜悔
艾之意坡翁黄州謝表悔而不屈哀而不
怨過扵昌黎多矣然余嘗讀嶺海謝表有
云人皆相傳其已死臣亦自厭其餘生言
至扵此章蔡之罪可勝數㢤
書劉元城與李荘簡公書後
崇觀間老亰竊威簸權天下善類皆禁錮
不用而汪龍溪葉石林陳簡齋號為渡江
名賢亦嘗出門下至若元城先生龜山先
生荘簡李公進退言議為一代矩範而元
城奉祠南亰龜山被召荘簡為尚書郎始
余嘗疑之久而後知拯世之道有不得不
如是也原老亰當垂耄之年逆知公論之
不可揜張觷以一書生微言警悟悔心之
萌黨禍漸解向微諸公少貶以自逭則其
無所顧藉之意将必置諸死地而後止方
了齋之為尊堯也其意盖亦若是至扵羣
姦轇轕用權之道迄不可救由是聲罪而
正之吁豈了齋之願若是也朋黨之禍盛
扵東漢張讓之䘮持正論者一律獨一陳
仲弓徃弔後卒頼以解禍乃知志士仁人
之用心雖相逺數千百載盖未嘗不相同
也此卷皆先生與荘簡公書清名勁節其
淵源實自兹始至紹興和議之首荘簡入
參大政皆昔時所聞扵諸老救𡚁之説逺
歴瘴霧其大節盖自可見惟元城先生字
畫端謹之妙有不待賛述敢因荘簡出處
之事推先哲之所未發者而書于後丁酉
嵗正月丙寅四明後學𡊮桷書
跋唐鎮遏使侍御史倪亞手帖
桷與番陽倪仲寳同為太史属一日出其
先鎮遏公墨刻一通以示實象山先生識
焉俾桷有述謹按鎮遏使廢置之始繇貞
元間悉屬諸刺史而邉扵溪峒連扵蠻徼
者則特置城鎮而刺史不與焉廣明以来
江淮之地秦畢孫楊迭相雄角而鎮遏之
職𨽻于節度信為犬牙要衝雄石鎮之得
名實貞元以前遺令唐制御史别為憲䘖
自押衙都虞候至兵馬使凡十有二年而
始為監察又積年而遷止扵侍御史其㓛
髙而軍倍廼得為中丞焉故當時稱謂咸
以中丞為貴今此帖言中丞誠尊稱也仲
寳言御史之傳今十六世而丘壠昭穆封
植彌謹遺言舊諜日補其未備譬之岷江
初若甕口而至于海者其源逺故也念昔
吾里衣冠故胄皆為文安公之門人俯仰
變更而事有不可言敬觀遺墨實勞我心
仲寳尊祖敬賢其深匵蔵之㑭勿壊大徳
乙巳四明𡊮桷書
跋李後主詩藁
〈右散騎常侍徐鉉奉使汝隂泣觀故國主詩筆太平興國壬午〉
〈嵗前十二月十六日西湖北臺記〉
李主辤廟北行時猶倚聲製曲不知降王
宅果凄抑也晚嵗幽憤溢于歌詠竟以憂
死獨徐鼎臣守遺臣舊禮痛東鄰之煽禍
怨歸錢氏而此卷文僖寳之何耶鼎臣題
識足厲薄俗方承平時士風藹然故莫有
疑迕使以文為害則當如律令矣悲夫
重光書世謂撥鐙然不解何語按書記
言推拖撚拽乃具秘訣先徳學士為李
西臺余嘗見其三體道徳經及風后廟
碑審為無疑天駟監太平興國四年置
監有左右復各有二故此印云第一也
畢少董文簡公裔孫繇東平南遷多蔵
圖畫雜蹟後入秘府紹興間人謂之畢
谷董
李丞相在翰林三十年太平興國八年
始入政地如扈李二學士今玉堂集猶
存其制誥趙嘗預修實録所謂初本者
是也徐公八分世不多見益可貴重時
中宜正色深寳勿為豪巧者簸侮是日
𡊮桷重記
跋姚子敬所蔵東坡書飛白記
東坡先生語慶暦皇祐未嘗不感歎三復
此正紹述深意熈寜諸子廼始崇是議元
符間何耶舊見蔡君謨飛白廣不盈尺此
字當與是記相屬思陵購先朝書入秘府
悉去題識今不可復覩而記為子敬所寳
誠可感也夫
東坡玉堂制草
淳化後學士院紙貢從池陽唐五代所用
廼矮麻紙熈陵愛李氏澄心遂易此制蘇
公此卷正號玉堂底本桷見文潞公吕申
公辤免平章批荅有賈相私印疑當時故
家剪以修媚與此紙無異今留河東李士
𢎞家𡊮桷識
清容居士集卷苐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