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清史紀事本末/卷八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七 清史紀事本末
明南渡三帝及監國魯王
卷九 

  順治元年,夏五月,明史可法等奉福王由崧監國南京。王神宗孫,福王常洵子也。時北京凶問至南都,諸大臣議立君,鳳督馬士英移書兵部、尚書史可法及侍郎呂大器,謂王於次序當立,可法以潞王常淓賢。持未決,而士英與誠意伯劉孔昭等密飭,靖南伯黃得功、暨高傑、劉澤清、劉良佐等以兵迎王至奉之監國。明日,行郊天告廟禮、發大行皇帝喪、大赦天下。以史可法、馬士英、高宏圖、姜曰廣、王鐸並爲東閣大學士,士英仍鳳陽等處軍務,餘入閣辦事明福王即帝位於南京,以馬士英掌兵部,入閣辦事。大學士史可法自請督師江上,上許之。士英處以爲有擁戴之功,旦夕冀入相,及督師鳳陽命下,大怒,率兵入朝,至江干,上疏勸進,王遂即皇帝位,以明年爲弘光元年。士英諷可法出,可法亦以陽州重任使他人居之,慮有失,遂請行。京師士民譁曰:「何乃奪我史公?」太學生陳方策等上疏言:「淮陽,門戶也;京師,堂奧也。門戶有人而堂奧無人可乎?」疏中有秦檜在內、李綱在外語,朝野以爲名言。明分江北爲四鎮,以高傑、劉良佐、劉澤清、黃得功分統之。可法疏請分淮陽、廬泗爲四鎮,澤清駐淮安,傑駐泗州,良佐駐臨淮,得功駐廬州。尋進得功靖南侯,封傑平伯、良佐廣昌伯,又進封佐良玉寧南侯。六月,明上崇禎帝后諡號,諡帝曰烈,廟號思;諡后曰孝節。秋七月,明遣兵部侍郎左懋第等來聘,偕使者爲太僕少卿、馬紹愉總兵。陳洪範以白金十萬兩,幣帛十萬匹來,並海運米十萬石餉吳三桂軍,三桂卻之,懋第等至館之鴻臚寺,請祭告諸陵及崇禎帝,不許,乃陳太牢寺廳,率將士三日哭奠,與南明大學士剛林往復辯論,慷慨不撓。剛林嘆曰:「此中國奇男子也!」尋遼遠洪範於途中密啓攝政王,請留懋第、紹愉,自願率兵歸附,並反間中南諸將。既返南都,密奏黃得功、劉良佐有異心,帝曰:「此反間,不足信。」洪範又言北兵旦夕南下,帝曰:「我當自強,清之欵否,原不足恃也。」懋第在北京,卒不屈死。 攝政王多爾袞致書明督師史可法,謂春秋之法,有賊不討則新君不得書即位,且諷以形勢,謂以中華全力,受制潢池而欲以江左一隅兼支大國,勝負之數無待蓍龜。可法報書,歷引漢光武、照烈、晉元帝、唐肅宗、宋高宗中興故事,且謂貴國驅亂除逆,兵以義動,若規此幅員,爲德不卒,則以義始而以利終,將爲賊人所竊笑。 八月,明起阮大鋮爲兵部添註右侍郎,巡視江防。至江上,衣素蟒圍碧玉,見者嗤梨園裝束。 九月,明修《思宗實錄》,明大學士姜曰廣、御史劉宗周罷。 明鳳陽地連震。 太白畫見。 十一月,明鳳陽皇陵災,松柏皆燼。 總兵夏成德取明海州。海州既破,豐、沛盡降。明督師史可法遣兵復宿遷,進援邳州。 日短至,明淮安地震。 琉球入貢於明。 十二月,豫親王多鐸統兵下河南,前鋒渡河,沿河塞堡望風降附,尋入河南府。分兵南下,令沂州、濟甯兵自廟灣南渡,簿邳宿、彰德,衛輝兵自孟津東渡,逼歸徐。

  二年,春正月,乙酉朔,日食。立春日,流星入紫微垣。 明許定國誘殺興平伯高傑於睢州,尋叛來降。定國時駐睢州,已通欵多鐸,惟畏傑忠勇。傑次師徐州,感可法忠義,進取之志甚銳。聞定國有貳心,親往覩之,爲定國所誘殺。傑部將引軍攻城,破之,定國奔考城,尋來降,可法請以傑甥李本深代統傑軍,朝命衛允文總督其兵馬,尋撤回揚州,改以劉良佐防歸德。 三月,明北來太子至南京,訊之爲王之明,而士民堅執爲真太子。又有自稱福邸妃童氏者。帝指爲假冒,皆下之獄,中外譁然。劉得功、劉良佐、何騰蛟、袁繼咸、史可法皆疏爭之,不聽,左良玉亦自武昌馳疏,言兩案未結。輿論既爭不得,乃以清君賊爲名引兵東下,諸臣謂左兵不足慮,請備淮。帝亦謂良玉必不反,馬士英瞋目大呼曰:「我君臣甯死於清,不可死良玉手。有議守淮者斬!」 夏四月,多鐸取明泗州,渡淮,長驅至揚州,圍之,城陷,明督師史可法死之。初可法聞左軍警,馳入援,聞良玉死,折回,沿途聞盱眙、泗州皆叛降,兼程抵揚州。召河防兵,無至者,獨總兵劉肇基自白洋河以兵四千至,請背城一戰。可法謂野戰不如憑城,與肇基入城固守,亙七畫夜,可法以巨礮下擊,死者數千人。忽報黃蜚兵至,可法命開城迎入,則反戈向,始知其爲詐。俄而城西北崩,兵入,可法被執,多鐸反覆說之降,不可,且曰:「揚州既爲爾有,當待以寬大。而死守者,我也,請毋殺揚州人。」多鐸不答,使左右兵之,屍裂而死。肇基率所部巷戰,一軍盡沒。多鐸留軍十日,屠之而南。 五月,多鐸入南京,明尚書高倬等死之,叛將劉良佐追及明帝於蕪湖,執之。靖國公黃得功力戰死。多鐸師至揚子江,兩軍相持三日,值夜霧,乃編巨筏,列燈火其上,放之中流爲疑兵,而別以數千騎潛從龍潭之哨渡,守兵皆驚潰,遂陷鎮江。由丹陽、句容直抵南京。士英擁太后西走,明帝出奔太平。時劉孔昭先遁入,帝至,閉門不納,乃奔蕪湖,夜幸得功營。得功驚泣曰:「上死守都城,各鎮尚可合兵以圖光復,奈何聽奸人言先出乎?雖然,願效死!」多鐸駐軍南京城外,縱兵大掠十日,始入城,遣良佐追襲明帝。及之蕪湖,得功迎戰,中流矢死。總兵田雄縛帝出,良佐挾之至南京,拘之江甯縣獄。 六月,多鐸遣貝勒博洛進追明潞王於杭州,王降,前大學士高宏圖、都御史劉宗周、江蘇巡撫祁彪佳死之。王既降,馬士英走錢塘。 閏月,明張肯堂等奉唐王聿鍵監國福州,王太祖八世孫、唐王碩熿之孫、世子器墭之子,崇禎間以倡議勤王得罪,禁錮弘光,時釋出,命移駐廣西平樂,行抵杭州。而南都已覆,鄭鴻達等衛之入閩,與肯堂等奉以監國。 月食既,星流竟夕。 明唐王即位於福州,以福建爲京,福州府爲天興府,改元隆武,遙上弘光帝尊號曰「聖安皇帝」,以黃道周等爲大學士,鄭芝龍掌戎政。 明錢肅樂等奉魯王以海監國紹興。王太祖十世孫魯王壽鏞之子,北都陷,王南下,聖安帝命居台州。既降,餘姚、會稽、鄞縣義兵錯起,奉表請王監國,移駐紹興,以張國維等爲大學士。國維督師江上,畫江而守。 秋七月,明大學士黃道周募兵江西,以圖恢復。時閩中戰守機宜,悉鄭芝龍爲政,廷臣日請出關,而芝龍輒以餉絀爲辭,至是道周憤然請出關募兵,且籍以連何騰蛟爲進取計。芝龍復靳餉不與,僅齎空勅數百道而行。 明魯張國維復富陽於潛,國維既連克富陽於潛,樹木城於沿江要害,聯合諸營爲持久計。 監國賜上方劍,總統諸軍。 冬十月,明頒詔浙東,監國魯王不受。時何騰蛟有兵數十萬,分爲十三鎮,布列湖南北。而江右督師楊廷麟一軍在南昌,屢戰克捷,兼取吉安守之,勢頗振。是時,明領土自福建、兩廣、雲貴以外,兼有湖南及江西之一部,因遣給事中劉中藻頒詔於浙,諸將恇惑,監國將避位返台州。督師張國維馳疏閩中,言監國當大勢渙散之日鳩集爲勞,一旦退就藩服,人無所依。閩中鞭長莫及,猝然有變,脣亡齒寒,悔莫可追。明帝悟,尋遣部御史陸清源解餉十萬至浙東犒軍。時方國安守嚴州,馬士英、阮大鋮自錢塘遁至,在其軍中嗾國安刦餉,執殺詔使,且檄守閩中罪。自是,閩浙水火,而脣齒之勢離矣。 明魯方國安等與貝勒博洛兵戰於江上,七戰皆捷,追至杭州而還。是日,國安嚴陣以待,張國維、錢肅樂率本部兵翼後,前鋒副將鍾鼎新用火攻擊殺緋衣大將一,諸將呂宗忠、王國斌、趙天祥等各斬數百級,奪獲軍械無算。連戰十日,諸軍皆有功,第七陣尤捷,追至草橋門下,會大風雨,弓矢不能發而退。時浙西義旗四起,蘇松嘉湖列營數百,杭州危甚。肅樂請率兵由海道窺吳,不聽,說者惜之。 十一月,明帝誓師西郊,以唐王聿釗、㔁王鼎器監國福京,大學士曾櫻留守。是日,駕幸西郊,行推穀禮,以鄭鴻達爲御營左先鋒,出浙江;鄭彩爲御營右先鋒,出江西。舟至芋江五溪,百姓壺漿迎者載道。 十二月,明督師黃道周兵敗於婺源,被執,死之。道周至廣信府募兵得萬人,分道進兵,皆潰,道周爲降將張天祿襲執。洪承疇使人進道周茶,不飲,左右曰:「相國請飲清茶一杯。」道周遽擲於地,大罵遂不屈死。

  三年,春正月,交阯、日本遣使入貢於明。 三月,明魯武寧侯王之仁與貝勒博洛兵戰於錢塘,大捷,進圍杭州,不克,杭州將士與博洛兵跨江相距,屢戰不利,無復鬬志。之仁憤然上疏曰:「事起日,人人有直取黃龍之志,乃一敗後,遽欲以錢塘爲鴻溝,天下事何忍言?臣願以所隸,沉船一戰。今日死,猶戰而死,他日即死,恐不能戰也。」會博洛驅船開堰入江,張國信檄之仁以水師,從江心襲戰,忽東南風大起,之仁揚帆奮擊,碎舟無數,鄭遵謙獲鐵甲八百餘副,諸軍繼之,遂大捷,乘勝進圍杭州,不克而還。 明帝幸延平府,帝知鄭芝龍有異志,久欲由贛入湘,倚何騰蛟,會江楚迎駕,疏相繼至,遂決意行。芝龍使軍民數萬遮道留駕,不得前,帝不得已駐延平。 夏五月,琉球入貢於明。 明江上兵潰,方國安刦監國魯王走台州,博洛兵以巨礮擊毀國安營黿,國安退至紹興,刦王南行。 明聖安皇崩於北京。聖安與潞王在北京,同日見殺。 六月,博洛兵錢塘江,明監國魯王航海,督師張國維等死之。時方國安遁去,諸將猶嚴守江上,值大旱,江上水寨裳可涉,全軍畢渡,列戍駭潰。馬士英、阮大鋮勸國安執王降,王亟走得脫,航海赴廈門,尋走南澳。博洛兵入義烏,或諷國維走,國維曰:「誤天下事者,文山疊山也!」赴水死。大學士孫嘉績,武寧侯王之仁,尚書余煌、王思任,侍郎陳函輝,大理卿陳潛夫同殉焉。金華嚴備相繼下。 秋八月,明帝崩於汀州。鄭芝龍於是年五月間已通款撤兵,仙霞嶺二百里間遂虛無一人。博洛長驅入,帝在延平聞警,出奔,至汀州,降將李成棟率師追至,帝與曾后同被戕於府堂。尋江西贛州亦陷,楊廷麟、萬元吉皆死之。 冬十月,明丁魁楚等奉桂王由榔監國肇慶。王神宗孫,桂王常瀛子也,崇禎中封永明王,時在粵西,汀州聞變,魁楚等奉之監國。以魁楚與瞿式耜、呂大器並爲東閣大學士。 十一月,明監國桂王奔梧州。丁魁楚聞贛州陷,奉王避之梧州,瞿氏耜諫,不聽。 明蘇觀生立唐王聿𨮁於廣州。聿𨮁隆武帝弟也,前大學士蘇觀生以桂王監國,己未輿立,會聿𨮁至廣州,擁立爲帝,改元紹武。自是二百里內,有兩政府治兵相攻,不暇外禦矣。 明桂王即位於肇慶,丁魁楚聞廣州唐王之立,謂不即位無以厭人心而號召天下,乃即位於肇慶,仍稱隆武二年,以明年爲永歷元年。是日和風旭日,有五色大鳥自南來,士民歡呼,謂中興可卜云。 明遙上隆武帝后尊號。時聞帝后就執,未知凶訃也。上帝號曰:「思文皇帝」后曰:「思文皇后」 十二月,降將李成棟陷廣州,明唐王聿𨮁殂,大學士蘇觀生自殺。博洛陷漳州,遣成棟取廣東,連破潮、惠,急趨廣州。奪門入,王方會羣臣視學,君臣皆倉猝自縊,周益遼等二十四王皆遇害,明帝復奔梧州。

  四年,春正月,降將李成棟陷肇慶,明帝奔平樂,尋如桂林。 二月,明監國魯王圍海潛,分兵攻漳州、福州、興化、福清,皆不克,退入海。 三月,明帝幸全州,瞿氏耜留守桂林。李成棟襲至,總兵焦璉禦卻之,成棟自平樂長驅抵桂林,城中虛無甲兵,式耜急召璉於黃沙鎮,璉率騎三百赴之。入城之明日,成棟兵數萬猝至,數十騎乘虛突入文昌門,登樓瞰留守府,矢集留守綸巾。式耜叱之曰:「何敢爾?」呼璉,璉袒臂出,射殺數十人,急閉城,餘棄馬來越城下。璉率三百人開城追之,引騎直貫其營。自寅至午,斬首數千級。衝來兵馬爲三,已復合而圍之,璉大呼殺入,戈刃所及,血雨肉飛,殺數千騎,追奔數十里,桂林獲全。論者謂南渡以來,武功第一。 孫可旺歸於明。可旺張獻忠養子,米脂人,土司沙定州叛明,明石屏副將龍在田招之入滇,定州大敗,遁歸阿迷。可旺連陷明城邑,巡撫楊畏知招安之,賜名可望。 夏五月,明帝駐蹕武岡,改武岡爲奉天府。 明魯周鶴芝復海口,鄭彩復長樂。 降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再攻桂林,明總兵焦璉大敗之。有德、仲明、可喜皆毛文龍養孫,有德名毛永詩,仲明名毛永傑,可喜名毛永喜。文龍爲袁崇煥所殺,三人皆叛,來降。有德封恭順王,仲明懷順王,可喜智順王。入關後,有德改封定南王,仲明靖南王,可喜平南王。至是合軍抵桂林,猝簿城。氏耜、璉分門守,以西洋銃擊退外兵,璉復開城出戰,以三百人,自辰至午,殺數千人。向晡,雨不息。收兵,明日復出戰。璉奮力衝陣,有德等棄甲仗而奔。璉運槊提鞬,逐北二十里,有德望虞山樹木,皆疑爲兵。 秋七月,明新興伯焦璉復陽朔,遂復平樂。孔有德大挫,而陳子壯、張家玉、陳邦彥同時起兵高州、東筦、端州間,於是,璉乘間盡復廣西所失諸城。 八月,明總後劉承胤以奉天叛降,明帝奔靖州,大學士吳炳,尚書傅作霖,参將謝復榮死之。 明監國魯王復羅源,又復連江。時海師破山鶯、龍門、高公諸島,進復羅源、連江,於是長樂、永福、閩清諸城皆下。 冬十月,明帝如柳州。 太白經天。 明帝如象州。  十一月,降將孔有德等簿全州,明督師何騰蛟大敗之。有德等連陷湖南永州、衡州、辰州、黔陽、興安諸府縣,進逼全州,騰蛟督郝永忠、焦璉、盧鼎、趙印選諸軍分戰,大敗有德、仲明、可喜兵,斬級無算。有德等遁返湖南,明帝還桂林。時諸師連營間道,亙三百里。

  五年,春三月,安南入貢於明。 孔有德攻明桂林,敗績。有德兵抵桂林北門,何騰蛟督焦璉、胡一青、周金湯、熊兆佐分門出戰,璉橫矛陷陣,左右衝突,勢如游龍。輿將軍劉起蛟合擊,殺數百人,貫營而出。一青躍馬馳擊,騰躑若飛,能標槍取人數十步外,百發百中。每乘馬必翦其鬃,北兵誤認爲牛,輒相戒曰:「此騎牛蠻子,不可當也。」一青與璉合兵再戰,金湯、兆佐橫擊之,璉標下趙興、白貴殊死戰,有德督軍退二十里,幾被獲,乃北渡甘棠去。時金聲桓據江西,李成棟據廣東,先後反正,騰蛟乘隙發兵,復阮州、寶慶、常德、靖州、奉天,氏耜復梧州,而蜀中義兵紛起,川東、川西皆復,於是明帝有兩廣、雲貴、江西、湖南、四川七省之地,駐蹕肇慶。 秋八月,呂宋入貢於明,歐羅巴人進圖讖。

  六年,春正月,降將徐勇襲湘潭,明督師何騰蛟死之。騰蛟攜吏卒三十人赴湘潭,會赤心,至則赤心去。徐勇偵知城中無兵,入執騰蛟,擁之去,遂見害。 冬十月,明監國魯王駐舟山。先是,大學士劉中藻敗殃於福安,閩地盡失,王次浙之三盤,會定西侯張名振復健跳所,迎王居之,然寄身舟中,即河艍之頂爲朝房,謂之水殿,時黃斌卿據舟山,名振與蕩平伯阮進、平西伯王朝先合兵擊破之,誅斌卿,迎王駐蹕。 降將孔有德遣兵攻道州,明永國公曹志建禦卻之。有德將馬蛟麟攻道州,敗績遁。 冬十一月,明魯乞師日本,不果。

  七年,冬十一月,孔有德破桂林,明督師瞿氏耜、總督張同敞死之。有德說二人降,皆大罵,館之別所優待之,如上賓,尋皆不屈死。

  八年,秋九月,閩浙總督陳錦等破明舟山,大學士張肯堂等死之,監國魯王航於海。先是,安洋將軍劉世勳、左都督張名揚以精兵五百背城戰,殺傷過當,會主事邱元吉等越城降,錦知城中火藥盡,攻益急,城遂陷,名揚闔門自焚死。 明慶國公陳邦傅誘殺宣國公焦璉,以潯州叛降。邦傳通款孔有德,說璉降,不從,自刎死,邦傳率潯州文武降。璉與邦傳爲兒女戚也,邦傳遂引兵取平樂,都督朱閔如死之。

  九年,春二月,明秦王孫可望遣兵扈明帝至安隆所居之,改安隆所爲安龍府。 秋七月,明西甯王李定國復桂林,殺降將孔有德。定國進攻桂林,有德出戰,大敗,死亡不可勝計,橫屍遍野。有德遁入城,舉家自焚死,惟遺一女孔四貞逸出,定國旋破沅靖、武岡、寶慶、金衡、永彬、桂諸府州縣,南康王劉文秀亦取敘州、重慶。鞏昌侯白文選取辰州,吳三桂退守漢中。數日間,湖南、廣西、四川三省皆復爲明。 冬十一月,敬謹親王尼堪復取明衡州,追李定國,中伏,歿於陣,時定國連斬二名王,兵威大震。

  十一年,夏四月,明李定國復羅定、新興、石城電、白陽、江陽等縣。

  十三年,春三月,明李定國、白文選合兵扈明帝入雲南,改雲南爲滇都。先是,明帝患孫可望跋扈,於九年十一月、十年六月兩次密勅定國以兵自衛,而事機不密,朝臣吳貞毓等十六人反爲可望所害,至是定國敗可望於田州,進趨安降。會可望遣文選將兵迎蹕入黔,文選至,定國奉帝走雲南。時劉文秀守滇,迎入城,晉定國晉王,文秀蜀王,文選鞏國公,餘進爵秩有差。 秋八月,大將軍伊爾德襲舟山,明英義伯阮駿等死之,降將田雄引伊爾德由定海大洋攻舟山,駿連日迎戰,皆大捷。是日乘濤出戰,忽南風大發,舟大,膠淺不得脫,與總督陳六御,總兵張晉爵,太常卿陳九徵、俞師範、劉永錫死之。

  十四年,夏四月,明上聖安帝、思文帝諡號,大赦。聖安曰「安宗簡皇帝」,思文曰「紹宗襄皇帝」。 冬十月,明孫可望來降。可望兩次襲明滇都,皆爲李定國所敗,遁入長沙,投降於經略洪承疇,朝命封爲義王。  十二月,明復南甯。

  十五年,春十二月,命貝子洛託爲甯南靖寇大將軍,都統卓布泰,偕降臣吳三桂、洪承疇,線國安等分道取明滇都。時議者以李定國等皆百戰之餘,雲貴川東南地險兵悍,欲止進兵,而承疇、三桂合疏請大舉,遂命洛託會三桂等,分三路進兵。 夏四月,洛託入貴陽,巡撫冷孟銋死之。 吳三桂入遵義。時三桂以浮橋濟黃葛江,渡綦江,歷滴溜三、陂紅關、石壺關諸險,皆峭壁重淵,一夫可守。守將劉正國望風,由水西逃入雲南,將軍郭禮受等迎降,遂入遵義。 冬十月,命信郡王鐸尼統三路兵入滇,抵曲靖,明帝出奔緬甸。

  十六年,春正月,鐸尼等入滇都,主事劉之謙死之。 二月,明帝至騰越,吳三桂追至永昌,引兵還。過潞江(古怒江)二十里磨盤山,鳥道窔菁屈曲,僅通一騎,李定國設柵數重其間,三伏以待,約俟兵度山顛,號礮起,首尾橫突截攻,必無一騎返。三桂渡江,見無守兵,不復備,隊伍散亂,上山者已萬有二千人。忽明大理卿盧桂生來降,泄其計,三桂以礮發其覆,皆出,三桂大敗,死都統以下十餘人,喪精卒數千。明泰安伯竇民望、總兵王璽陣歿,兵士死者亦衆。 秋七月,明魯督師張煌言率師狥江南北,下二十九城,凡四府三州二十二縣望風歸附,東南大震。

  十八年,春二月,明晉王李定國,鞏昌王白文選數以兵迎明帝於緬甸,不得,敗緬兵於錫箔江,進據大金沙江,緬兵十五萬拒戰。定國、文選兵不及十一,且戎器耗散,以長刀、手槊、白棓,當其巨象、巨礮,而軍士咸奮擊,大破之,緬兵僵死萬計,其大將邊牙𬌡死於陣。 秋九月,降將吳三桂追明帝於緬甸。明帝入緬後,朝議以不足爲患,撤兵節餉,而三桂獨具疏謂渠魁不翦,有三患二難,請及時進兵。乃命大臣愛星阿爲定西將軍,率禁旅會勦,檄緬入擒明帝。 冬十二月,緬賊莽猛白刦明帝,送吳三桂軍中。先是,三桂檄緬人獻帝,緬王不可,曰:「因人之危而爲之利,不義,且彼天之所立,中土之所戴,我不能助而爲之害,是逆天也。逆天不祥,不如全之以爲後圖。」會王弟莽猛白弒酋自立,戕明從官幾盡,三桂兵至舊晚坡,緬人舁帝暨太后中宮入三桂營,三桂擁之北旋。

  清聖祖康熙元年,夏四月,明帝崩於雲南。三桂擁明帝至雲南,居數月,八旗將士有陰謀推戴者。三桂聞之,大驚,輦帝及太子出,以弓弦絞於市。太子時年十二,大罵曰:「黠賊!我朝何負於汝,我父子何仇於汝,乃至此耶?」是日大風霾,雷電交作,空中有二龍蜿蜒而逝,軍民無不悲悼者。叢葬於城北門外。太后馬氏,后王氏皆扼吭死。是年延平郡王朱成功薨於臺灣,晉王李定國薨於猛獵,監國魯王亦殂臺灣,於是明南渡三帝及監國魯王之局以結。明自太祖至此凡十八帝,二百九十四年,至是亡。

 卷七 ↑返回頂部 卷九

这部作品在1930年1月1日以前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匿名別名作品發表起109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包括新加坡、加拿大、韓國、新西蘭、兩岸四地、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