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紀/敍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清朝前紀
敍言
第一篇 

清一代在入關之初。以關外事實爲忌諱。如清太祖名奴爾哈赤。夫人而知之也。然而南潯莊氏史案。則以載入奴兒哈赤之名。爲大逆不道。清之先世在明受建州衞指揮之職。自諱其曾受明官。至抹掇建州之名。而捏造滿洲爲國名。至太祖建國。自附於金之後。而稱後金。後改爲清。其實與前稱後金。並無妨礙。乃又必抹掇後金之名。不見國史。凡此犖犖大端。爲順治康熙雍正三朝之忌諱事跡。至乾隆朝。則諱飾之事。更開前古未有之例。四庫館開。名爲搜海內散軼書籍。踵歷朝右文稽古故事。其實搜書之中。挾有毀書之意。迭次毀禁各書。目錄竟成巨册。凡有涉及清前代之紀載。無不焚燬。藏者罪等叛逆。吾黨今日尚能考見清代一二眞象。皆前人冒死藏匿。以爲我後人稍留根據。易代之後。禁網盡除。吾輩不能繼先民忍死留待之意。爲之臚列發揚。以成信史。徒據清世矯誣捏飾之本。作成一代之史。是國民果可欺。而國史眞無足輕重。非學人治歷史者之本懷也。

清代禁書。不但禁近世直接記建州之書。幷禁及古代凡言夷夏防閑之書。其業已行世久遠之正史。亦加改竄。最少亦刊落其胡字虜字等清室所諱之字。尤可笑者。岳武穆爲宋世禦金有力之人。而小說中有岳傳。本非有何價值。不過委巷之談。乃亦列入禁書中。咫進齋有禁書目錄一册。雖尙未完全。就其所開。書目已夥。岳傳卽目中之一。而吾輩今日根據之書。當時亦無不列入。至淸歷朝實錄。雍正以前。本已任意撰造。試思清世實錄館諸臣。豈有敢冒厲禁。不爲扶同諱飾之理。然而雍正以前六朝實錄。至乾隆朝皆經重定。其證據之可見者。蔣良騏在乾隆間。據實錄撰東華錄。後來王先謙續撰東華錄。並非續雍正以後之錄。仍由天命朝起。所見之實錄。與蔣氏所據。不止詳略之異。直是事實之有無。及字句之多寡。敍述之方法。無不有異。今可以相比而得。此其一也。又如國史宗室王公列傳。開國諸王公。若攝政睿親王以下各傳。皆由乾隆間重作。卽與重撰之實錄相符。外間傳本。有李氏耆獻類徵。從國史原本錄入。可以證明實錄之盡經改造。此其二也。又如雍正間御定之大義覺迷錄。所載雍正朝御旨。自必當時原文。此書在雍正時。頒行天下。各府州縣學宮。皆貯是書。與聖諭廣訓。同爲宣講之書。特設觀風整俗使一官。以宣傳爲專職。與今特設宣傳部略同。今之宣傳部。尚爲黨之組設。而雍正間之觀風整俗使。則爲經制設定之官。尤與政治合一矣。然至乾隆朝廢觀風整俗使。戮受任爲使之曾靜。清會典並不詳此官之建置沿革。當時任觀風整俗使者究有幾人。設觀風整俗使之地方究有幾處。無從考見。僅於阮文達所撰廣陵詩事中。得見建觀風整俗使劉師恕之名。知非僅以位置曾靜。亦非令曾靜徧往各處。任大義覺迷錄之宣傳也。大約觀風整俗。特設一使。與省制設官相符合。劉爲揚州詩人。出身科第。亦未必不與他官同采諸詞章識拔之列。乾隆朝旣盡毀大義覺迷錄板本。亦列入禁書之內。此書又經先民藏匿。獲傳於今。以余所見。板本甚多。有極精之套板。存硃批圈點之迹。亦有普通紙墨印本。蓋各府州縣之希意承旨。程度不同。且地方財力有異。故承辦此項欽工。精粗亦大有分別。其間雍正諭旨。與東華錄所載不同。則實錄之爲改造。其證三也。從來帝王家事。本多不足爲外人道者。若大義覺迷錄。原爲世宗兄弟間奪位相戕之事。列代似此者亦多。難爲信史。若其羅織於海內士大夫之間。牽累人數極多時間極久之大案。官書竟一字不見。我先民遭此蹂躪。無論紀載已渺。卽身受其禍之家。子孫亦罕能道其先世之事者。今從諸家文集中。推考數端。可見清代官書之遠於事實。故易代以後。纂修清史。僅據官書爲底本。決不足以傳信而存眞。此吾黨所以列清史爲學科之意也。

且清史一科。固以糾正清代官書之諱飾。但亦非以摘發清世所諱爲本意。蓋清帝遜國以後。國人以習知清世禁網之密。清紀載之難信。於是妄造瞽說。流傳失實。多污衊清室之談。其灼然誣罔者。因考索所及。亦一一加以辨正。總使史書爲徵信而作。不容造言生事之小說家。破壞歷史大防。其爲保護清室之意少。而爲維持史學之意多。故雖不信官書。亦不輕聽世俗之傳說。尤不敢盲從革命以後之小說家。妄造清世事實。以圖快種族之私。而冀聳流俗好奇之聽。此意願與吾黨共勉之。

清室入關以前。尚有明代士大夫之箸述。足資參考。尋檢抉摘。爲功尚不甚難。其尤難者。乃在清入關以後。所有文人學士無敢有牽涉時忌者。惟於詩歌題目友朋書札之類。無心流露。當時亦莫有知爲犯忌者。隨處留心。乃得貫串數事。故其難就。倍蓗於入關以前。且未發現之公案。不知凡幾。卽已發現者之中。其證據亦必不盡於是。有意搜輯。事且無窮。吾黨特就已發現者引其端耳。今分未入關以前爲清朝前紀。先作本科講義之上編。別條紀入關以後之公案爲下編。以次講述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