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頭歌訣/發表之劑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湯頭歌訣 發表之劑 十四首、附方八。[编辑]

麻黃湯 治寒傷營、無汗。[编辑]

麻黃湯中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發熱惡寒頭項痛,

傷寒服此汗淋漓。

麻黃(去節)三兩、桂枝二兩、杏仁(去皮、尖)七十枚、甘草(炙)一兩。傷寒太陽表證無汗,用此發之。○麻黃善發汗,恐其力猛,故以桂枝監之、甘草和之,不令大發也。按:桂、麻二湯,雖治太陽證,而先正每云皆肺藥。以傷寒必自皮毛入,而桂、麻又入肺經也。

桂枝湯 治風傷衛、有汗。[编辑]

桂枝湯治太陽風,中風。

芍藥甘草薑棗同。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炙)三兩、大棗十二枚。治太陽中風有汗,用此解肌以和營衛。中猶傷也,張仲景傷寒論通用。

桂麻相合名各半,桂麻各半湯。

太陽如瘧此為功。熱多寒少如瘧狀者宜之。

大青龍湯 風寒兩解。[编辑]

大青龍湯桂麻黃,

杏草石膏薑棗藏,麻黃六兩、桂枝、甘草(炙)各三兩,杏仁四十枚、石膏(如雞子大)一塊、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太陽無汗兼煩躁,煩為陽、為風,躁為陰、為寒。必太陽證兼煩躁者,方可用之。以杏、草佐麻黃發表,以薑、棗佐桂枝解肌,石膏質重瀉火、氣輕亦達肌表。青龍者,義取龍興而雲升雨降,鬱熱頓除,煩躁乃解也。若少陰煩躁而誤服此則逆。

風寒兩解此為良。麻黃湯治寒,桂枝湯治風,大青龍兼風寒而兩解之。陶節菴曰:此湯險峻,今人罕用。

小青龍湯 治太陽證、行水發汗。[编辑]

小青龍湯治水氣,

咳嗽嘔噦渴利慰,太陽表證未解,心下有水氣者用之。或喘或咳、或嘔或噦、或渴或利、或短氣、或小便祕,皆水氣內積所致。

薑桂麻黃芍藥甘,

細辛半夏兼五味。乾薑、桂枝、麻黃、芍藥(酒炒)、甘草(炙)、細辛各二兩,半夏、五味子各半升。桂枝解表,使水從汗洩﹔芍、味斂肺以收喘咳﹔薑、夏、細辛潤腎行水以止渴、嘔。亦表裏分消之意。

葛根湯 治太陽無汗、惡風。[编辑]

葛根湯內麻黃襄,

二味加入桂枝湯,桂枝、芍藥、甘草(炙)各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此桂枝湯也。加葛根四兩、麻黃三兩。

輕可去實因無汗,中風表實,故汗不得出。十劑曰:輕可去實,葛根、麻黃之屬是也。

有汗加葛無麻黃。名桂枝加葛根湯。張仲景方,治太陽有汗、惡風。

升麻葛根湯 陽明升散。[编辑]

升麻葛根湯錢氏,

再加芍藥甘草是,升麻三錢、葛根、芍藥各二錢、甘草(炙)一錢。○輕可去實,辛能達表。故用升、葛發散陽明表邪。陽邪盛則陰氣虛,故加芍藥斂陰和血,升麻、甘草升陽解毒,故亦治時疫。

陽明發熱與頭疼,

無汗惡寒均堪倚,及目痛、鼻乾、不得臥等證。

亦治時疫與陽斑,

痘疹已出慎勿使。痘疹已出者用之恐升散,重虛其表也。

九味羌活湯 解表通劑。[编辑]

九味羌活用防風,

細辛蒼芷與川芎,

黃芩生地同甘草,

三陽解表益薑蔥。羌活、防風、蒼朮各一錢半,白芷、川芎、黃芩、生地、甘草各一錢,細辛五分、加生薑、蔥白煎。

陰虛氣弱人禁用,

加減臨時在變通。張潔古製此湯以代麻黃、桂枝、青龍、各半等湯。川羌、防、蒼、細、芎、芷各走一經,祛風散寒,為諸路之應兵,加黃芩泄氣中之熱,生地泄血中之熱,甘草以調和諸藥。然黃芩、生地寒滯,未可概施,用時宜審。

十神湯 治時行感冒。[编辑]

十神湯裏葛升麻,

陳草芎蘇白芷加,

麻黃赤芍兼香附,

時行瘟疫。感冒效堪誇。

葛根、升麻、陳皮、甘草、川芎、紫蘇、白芷、麻黃、赤芍、香附等分,加生薑、蔥白煎。治風寒兩感,頭痛發熱,無汗惡寒,咳嗽鼻塞。○芎、麻、升、葛、蘇、芷、香附辛香利氣,發表散寒﹔加芍藥者,斂陰氣于發汗之中﹔加甘草者,和陽氣于疏利之隊也。吳經曰:此方用升麻、乾葛能解陽明瘟疫時氣。若太陽傷寒發熱用之,則引邪入陽明,傳變發斑矣!慎之!

神朮散 散風寒溼。[编辑]

神朮散用甘草蒼,

細辛藁本芎芷羌,蒼朮二兩、甘草(炙)、細辛、 藁本、白芷、川芎、羌活各一兩,每服四錢,加生薑、蔥白煎。

各走一經袪風濕,太陰蒼朮,少陰細辛,厥陰、少陽川芎,太陽羌活、 藁本,陽明白芷。此方與九味羌活湯意同,加蒿本,除黃芩、生地、防風。較羌活湯更穩。

風寒泄瀉總堪嘗。

太無神朮太無神朮散。太無,朱丹溪之師。即平胃,平胃散。

加入菖蒲與藿香。陳皮二錢為君,蒼朮、厚朴各一錢,甘草(炙)、菖蒲、藿香各一錢半。治嵐瘴瘟瘧時氣。

海藏神朮海藏神朮散。蒼防草,

太陽無汗代麻黃, 蒼朮、防風各二兩,甘草(炙)一兩。用代仲景麻黃湯,治太陽傷寒無汗。

若以白朮易蒼朮,

太陽有汗此湯良。名白朮湯,用代桂枝湯,治太陽傷風有汗。二朮主治略同,特有止汗、發汗之異。

麻黃附子細辛湯 少陰表證。[编辑]

麻黃附子細辛湯,

發表溫經兩法彰,麻黃、細辛各二兩,附子(炮)一枚。麻黃發太陽之汗,附子溫少陰之經,細辛為腎經表藥,聯屬其間。

若非表裏相兼治,

少陰反熱曷能康。少陰證,脈沉屬裏,當無熱﹔今反發熱,為太陽表證未除。

人參敗毒散 治暑溼熱時行。[编辑]

人參敗毒茯苓草,

枳桔柴前羌獨芎,

薄荷少許薑三片,

時行感冒有奇功。人參、茯苓、枳殼、桔梗、柴胡、前胡、羌活、獨活、川芎各一兩,甘草五錢。每服二兩,加薄荷少許,生薑三片煎。○羌活理太陽遊風,獨活理少陰伏風,兼能去溼除痛。川芎、柴胡和血升清。枳殼、前胡行痰降氣。甘、桔、參、茯清肺強胃,輔正匡邪也。喻嘉言曰:暑、溼、熱三氣門中,推此方為第一,俗醫減卻人參,曾與他方有別耶?

去參名為敗毒散,

加入消風消風散,見風門。治亦同。合消風散,名消風敗毒散。

再造散 治陽虛不能作汗。[编辑]

再造散用參耆甘,

桂附羌防芎芍參,

細辛加棗煨薑煎,

陽虛無汗法當諳。人參、黃耆、甘草、川芎、白芍(酒炒)、羌活、防風、桂枝、附子(炮)、細辛,加煨薑、大棗煎。○以參、耆、甘、薑、桂、附大補其陽,助羌、防、芎、細散寒發表。加芍藥者,于陽中斂陰,散中有收也。陶節菴曰:發熱頭痛、惡寒無汗,服汗劑汗不出者,為陽虛不能作汗,名無陽證。庸醫不識,不論時令,遂以麻黃重劑,劫取其汗,誤人死者多矣!又曰:人第知參、耆能止汗,而不知其能發汗。以在表藥隊中,則助表藥而解散也。

麻黃人參芍藥湯 治內虛感寒。[编辑]

麻黃人參芍藥湯,

桂枝五味麥冬襄,

歸耆甘草汗兼補,

虛人外感服之康。

麻黃、白芍、黃耆、當歸、甘草(炙)各一錢,人參、麥冬各三分,桂枝五分、五味子五粒。○李東垣治一人,內蘊虛熱,外感大寒而吐血,法仲景麻黃湯加補劑,製此方,一服而愈。原解曰:麻黃散外寒,桂枝補表虛,黃耆實表益胃,人參益氣固表,麥冬、五味保肺氣,甘草補脾,芍藥安太陰,當歸和血養血。

神白散 治一切風寒。[编辑]

神白散用白芷甘

薑蔥淡豉與相參,白芷一兩、甘草五錢、淡豉五十粒、生薑三斤、蔥白三寸煎服取汗。

一切風寒皆可服,

婦人雞犬忌窺探。煎要至誠、服乃有效。

肘後單煎蔥白豉,蔥一握、豉一升,名蔥豉湯。

用代麻黃麻黃湯。功不慚。傷寒初覺頭痛身熱,便宜服之,可代麻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