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公案/08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百家公案
◀上一回 第八十三回 判張妃國法失儀 下一回▶

  斷云:

    受任臨行邦憲重,御街奪駕禮儀刑。

    朝廷臣宰雖能隱,鐵麵包公豈順情?

  話說仁宗一日設朝,文武山呼畢,閣門大使奏:「午門有眾耆老要見陛下說民情。」帝召一年老者,各拜於殿階之下。

  仁宗問老人陳說甚事,老人奏曰:「臣等是陳州西華縣人,今因陳州三縣連年荒旱,五穀絕收,黎民饑死無數,乞陛下憐而賑濟之,則百姓得安,盜賊不起矣。」仁宗聞奏,乃云:「朕已知此事,預差趙皇親發十萬錢糧賑濟陳州三縣饑民去了,如何又來告貧?」父老云:「小民該死,只得直奏。趙皇親與監倉官侯文異、封庫官馬孔目、管庫官楊得昭三人同作弊,三十貫錢只糴一斗米,有二分是稻糠,不堪充食。有錢之家尚可,無錢之家死於道路,不忍以視。」上聽罷色不悅,曰:「朕以國戚為心腹,誰想有如此之罔法耶?」乃賞眾耆令退,與群臣商議,問:「誰可往陳州賑濟饑民,代朕分憂?」

  忽班部中青州王相公名誠的出奏云:「欲救陳州三縣之民,除是包文拯可去,其餘者去,民不受惠。」上曰:「文拯名聲,朕素知之,今現任何官?」誠奏曰:「此人近除定州太守,為因梗直,與在朝官員不相和睦,臣聞其棄職隱居於東京普照寺修行,不知其在否?」上曰:「朕復宣來任用,可乎?」誠又奏曰:「此人性烈,恐逃躲別處,待臣親往訪之,知其下落,或肯來。」上允奏。

  王誠逕辭了仁宗,一行人來到普照寺。眾長老聽得,迎接入方丈。坐定獻茶畢,誠問:「此處有包先生否?」長老稟道:「貧僧不認得包先生。只數月前,寺中有個賴皮包行者,吃著三餐飯,只是去睡,並不理事,未知是否?」誠乃令召來相見,已認得正是包文拯。誠不勝之喜,乃曰:「朝廷欲封足下之官,前往陳州賑濟,君可同我入朝。」包云:「下官職位卑小,如何去得陳州?」誠云:「見朝廷自有高封,只看我襆頭動則便謝恩。」文拯承命,即日隨王丞相入朝見仁宗。朝拜畢,上道知賑濟之由:「封卿為三道節度使,代朕而行。」文拯視王丞相襆頭不動,俯伏殿階不走,王誠奏云:「文拯職小,如何管得皇親?乞陛下重封之,方全得此一椿事。」天子乃加封文拯為十五府提督,使得自專斬罰。帝又恐權勢之人不服,又著十位大臣為保官。文拯抬頭見王丞相襆頭動,乃叩首謝恩。

  出得午門,忽報皇后鸞駕來到,文拯急避於官房,問左右是哪官皇后。張龍稟道:「乃偏宮張皇后,要往南嶽燒香,問正宮曹娘娘借來鸞駕。」文拯云:「偏宮皇后如何敢乘正宮鸞駕,國法何在?」即令手下奪其黃羅銷金傘而去。隨駕宮娥皆驚走入宮中。次日張皇后入朝奏知仁宗,說被文拯無故奪去銷金黃羅傘。

  帝聞奏大怒,便宣文拯到金階問云:「何得輕慢內院后妃,奪其法駕,是何道理?」文拯奏云:「臣該萬死,敢問張娘娘是哪宮皇后?」上曰:「是偏宮妃子。」文拯道:「既是偏宮妃子,如何做正宮行動?」上曰:「朕已許正宮借與六般大禮,前去南嶽燒香。」包曰:「陛下偏宮借得正宮儀禮,我王大位可借與六大王坐麼?可知今水旱不調,民有饑色,正因國法不正所以致。臣既不能正朝廷,如何去得陳州賑濟?依臣判理,張皇后不當僭上,合罰黃金一百兩。如此則國法以明,朝廷可理矣。」上聞奏默默然。王丞相出班奏曰:「包文拯所奏極明,乞陛下准其擬判。」仁宗從之,遂下敕罰了張、曹二后黃金入庫。

  文拯謝恩辭於帝,明次起柱赴陳州賑濟,仁宗大悅,御賜酒食而出。且看接何公案?

◀上一回 下一回▶
百家公案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